公司知识产权策略范文

时间:2023-07-06 17:43: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司知识产权策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司知识产权策略

篇1

在中国,先锋公司于1997年设立了杜邦先锋北京办事处,至2008年底按播种面积计算约占国内玉米种子市场的6%。先锋公司是一家技术为导向的农业科技育种公司,始终将研发领域的投入作为企业的核心优势,每年投入销售额8%~12%的资金用于玉米育种研发。其非常重视自己的技术研发成果,多以专利的形式予以保护。通过分析先锋公司在中国的专利申请状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先锋公司在中国的专利申请策略和知识产权战略。

先锋公司中国专利申请概况

先锋公司在中国的专利申请量为144件,其中发明140件,外观设计4件。

先锋公司从1986年就开始在中国申请专利,整个20世纪80年代共在中国申请2件专利,第一件是一种用于治疗动物肠胃疾病的细菌组合物,主要涉及动物用药品,第二件是利用微生物防腐剂防护干草的方法。这两件申请都不在先锋公司的主营业务种业范围之内,因此这两件申请可以看成是先锋公司在中国申请专利的试水行为,当时先锋公司还未在中国开展业务,主要活动还限于科研合作活动。其于1983年在中国农业大学设立联络站,进行玉米品种试验,直到1996年才找到适合中国生产条件的种质,然后开始在中国的育种研发和投资。所以在第一次申请之后的近十年内,先锋公司几乎没有在中国再申请专利,直到1995年开始恢复申请。先锋公司1995年的一件中国专利申请涉及控制作物开花的遗传基因,说明此时其已经开始涉足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并开始在中国对此进行专利布局。

从先锋公司的网站上可以获知,其在1989年就建立了自己的生物技术小组,并在1996年成为第一家研究农作物遗传学的公司。1996~1998年间,先锋公司开始在中国陆续申请农业生物技术方面的专利,例如“通过表达高水平的抗生物素蛋白诱导植物雄性不育性”(CN96196046)、“用于生产单性果实和蔬菜的转基因方法和组合物”(CN97194240)等。1999~2003年,先锋公司在中国的专利申请很少,5年才提交2件,这可能是由于其被杜邦公司并购的原因,其发展战略有所调整,公司业务还处于整合阶段,影响了其专利申请节奏。

从2004年开始,先锋公司在中国的专利申请量有了大幅增长,2005~2009年的平均年增长率达到36%,专利申请的内容涉及转基因技术、育种方法等多个方面,而且在2005和2008年申请了4件涉及产品外包装的外观设计专利,这说明此时先锋公司已经在积极拓展中国市场并销售多个系列的产品,而且希望通过外观设计专利的形式保护其在售产品免受假冒伪劣产品的冲击。

2010~2011年先锋公司的中国专利申请量骤降,这很可能是因为通过PCT途径进入中国的专利申请周期较长(超过32个月),大部分专利申请还未公开,不能被检索统计到。因此目前所能得到的先锋公司2010~2011年中国专利申请统计数据是不完全的。但是根据其2004年之后一直延续的中国专利申请趋势以及其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技术发展现状来看,先锋公司在2010~2011年乃至以后在中国的专利申请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

与先锋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专利申请总量相比,其在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并不高。先锋公司在全球的专利申请超过2700项,其中只有100多件在中国进行了申请。先锋公司最早的专利申请是1977年在美国申请的US4154021A(棉花种子的连续去纤维方法)。整个20世纪80年代先锋公司在全球的专利申请约30件,而在中国只申请了2件。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先锋公司最早的专利申请是1986年的AU7093587A(基因组中含有病毒cDNA编码的反义RNA和转录终止子的抗病毒植物),其在中国1995年才开始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由此可以看出,在先锋公司的全球专利战略体系中,中国是一个布局相对较晚,专利申请量相对较少,但近年来越来越被重视的区域。

先锋公司杂交育种技术在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

先锋公司在中国申请的140件发明专利主要涉及农业生物技术和育种技术两个分支,其中生物技术相关专利申请超过80%,而育种技术以及其他的专利申请不足20%。尽管目前农业生物技术是热点、前沿的研究领域,但是由于技术发展和产业政策的限制,先锋公司在中国的业务仍是以出售通过杂交育种技术获得的玉米种子产品为主,所以育种技术领域是与其目前业务最相关的领域,在该领域中先锋公司希望能改良种质资源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先锋公司在育种技术方面的中国专利申请主要包括提高种子质量的方法例如“提高玉米种子质量的方法”(CN1144453A),对种子或其组织进行定向、定位、收集、取样、分析的方法例如CN1281332A、CN102095600A等,以及用于育种的相关装置例如“对种子进行涂覆,辨识,并索引的装置”(CN102131378A)。先锋公司在育种技术领域的中国专利申请相对较少,而且主要是在育种相关的检测分析方法方面的申请,这是由于植物新品种并不属于中国专利法的保护客体,所以杂交育种得到的新种子产品在中国并不能通过专利进行保护,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规定,新的杂交种子产品可以通过申请植物新品种而受到保护。到目前为止,先锋公司在中国共申请了18个植物新品种(参见表1)。

其实先锋公司在中国很早就开展了玉米杂交育种的研发和试种,1998年建立了中国铁岭先锋公司,并在辽宁铁岭和河南新乡设立研发中心,分别研发春、夏播玉米品种,针对中国市场进行育种和测试。先锋公司目前在售的玉米种子产品包括黄淮海区的先玉128、先玉252、先玉335(黄淮海)、先锋321322(黄淮海)、先玉738(新品种)、先玉688(新品种),东华北区的先玉335(东华北)、先玉508(东华北)、先锋33875、先锋38P05、先玉420、先玉696、先锋32D22(东华北)、先玉698(新品种)和西南区的先玉508(西南区),其中大部分都已经申请植物新品种而希望获得保护。可见在育种技术领域,先锋公司在

中国的知识产权策略是以植物新品种保护为主,专利保护为辅。

先锋公司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中国专利布局

农业生物技术被认为是农业技术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可以为解决全球的粮食短缺问题提供新的途径。农业生物技术领域也是目前各种业公司竞相争夺的技术前沿阵地。先锋公司宣称自己是第一家研究农作物遗传学的公司,因此在其专利申请中农业生物技术领域也是其主要关注的技术领域。先锋公司在这个领域的中国专利申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①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各种植物遗传基因的方法,例如“用于生产单性果实和蔬菜的转基因方法和组合物”(CN1217026A);②具有特定功能的核酸或多肽片断,例如“异戊烯基转移酶序列及其使用方法”(CN101061228A)、“新的草甘膦N-乙酰转移酶基因”(CN1531594A);③转基因植物的选择和培育技术,例如“转基因作物的抗性治理策略”(CN101568641A)、“二倍体胚的选择性切除”(CN101652481A)。这些专利申请所涉及的转基因作物类型主要包括玉米、大豆、高粱、小麦、油菜、水稻、向日葵和苜蓿等,而且很多功能基因片段可以插入不特定的对象中,对植物载体没有特别限制,也就是说基本涉及了所有的作物种类。

先锋公司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主要研发目的在于通过改造植物的遗传特性使转基因植物产品在性状和营养品质等方面更加符合人类的要求,包括提高植物的生物产量以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植物环境适应能力以减少农药和肥料的使用,降低对环境和产品的污染,减少粮食的损失,降低农民的成本和投资的风险;改善植物营养成分的种类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消费者提供特殊需要的各种食品等。先锋公司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专利申请的发明目的也与此密切相关:①获得产量高、生长速度快的转基因植物,例如CN1269837A就是通过表达高水平的抗生物素蛋白诱导植物雄性不育性来替代传统的人工、机械、化学方法而控制花粉产生,以便提高生产效率,CN101437958A则是通过特定DNA序列筛选高产量的大豆品种;②获得具有抗除草剂、抗虫、抗病、抗逆等特性的转基因植物,例如CN101297040A就是使植物表达GAT多肽和URA多肽从而获得对多种除草剂的耐受性,CN101511863A则是在植物中插入苏云金芽胞杆菌的特定核酸片段使其能编码具有抗鳞翅目虫害的多肽,CN101589147A是提供玉米的ERECTA基因以改善农作物的生长、蒸腾效率和耐旱性;③获得改善营养成分的转基因植物,例如CN1192239A就是在植物细胞中引入特定的DNA序列使植物产生更丰富的苏氨酸。

先锋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专利申请策略

就先锋公司中国专利申请的法律状态而言,大部分申请仍处于审批过程中,已经审批完毕的只占其申请总量的约20%,这些专利申请中被授权的约占50%,另一半申请被视为撤回或被驳回。从既往的50%授权率指标来看,先锋公司对于中国专利法和中国专利审查制度的适应和认识程度还有待提高。

先锋公司在中国的发明专利申请主要是通过PCT途径提交的,也有部分通过《巴黎公约》途径进行,其所有的发明专利申请都有优先权信息。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国别体现了专利技术的首次申请国信息,即专利技术的实际研发地或技术输出地信息。分析先锋公司在中国的发明专利申请优先权国别,发现大部分优先权来自美国,有少量来自英国,却没有在中国直接进行申请的专利。由此可以看出,尽管先锋公司在中国很早就开展了大量研发和试验活动,但是这些研发行为并未在中国形成相应的专利申请,所以其在中国的研发活动可能并未涉及其核心技术研发。另外先锋公司在2002年与中国登海种业公司成立合资公司,2006年又成立敦煌种业先锋海外有限公司,但从登海种业和敦煌种业的专利申请状况和公布的年报信息来看,先锋公司与其只是在生产和商业销售上进行合作,不涉及育种研发和技术转让。由此可知,先锋公司在中国市场仍是以销售贸易为主,中国仍然只是先锋公司的技术输入国。

从先锋公司的研发投入来看,其所属的杜邦集团投入的研发费用由2009年的13.8亿美元提高到2010年16.5亿美元,约占杜邦集团净销售收入的约5.2%,其中在先锋公司所属的种业以及食品相关业务板块的研发投入约10亿美元,占杜邦集团研发投入总额的约61%。可见先锋公司的研发资金非常充裕而且这几年在快速增长,这必然也会体现在先锋公司未来的专利申请量上。可以预见,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先锋公司在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仍然会保持较快增长。

篇2

关键词:江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策略;自主创新

在加入WTO及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大背景下,我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实施海外发展战略。但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各国经济面临着重大挑战,发达国家不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江苏企业在应对境外知识产权纠纷上的缺陷与不足,制约了江苏对外经贸的发展。

一、企业境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与作用

1.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当今世界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非常迅速,知识产权在世界经济、科技、贸易和文化中的地位空前提升,极大地促进了一国经济、社会发展,成为立国强国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发达国家把知识产权提高到振兴国家经济的战略高度,纷纷出台政策保护本国知识产权,以争夺或巩固其在全球竞争的优势地位。诚如学术界所宣称的,在现代经济状态下,知识产权的保护已成为衡量一国经济及投资环境的重要指标…。因此,跨国公司不仅重视发展境内的知识产权,更重视发展境外的知识产权。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公司在我国申请专利数量以平均每年30%的速度递增,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我国75%以上的专利被发达国家抢先申请,形成新的专利壁垒和包围圈。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面临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纠纷。作为经济大省的江苏,要在经济发展中继续保持优势地位,必须运用知识产权策略,不仅保护企业在境内的知识产权,而且要保护企业在境外的知识产权,这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2.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手段

知识产权在企业生存与发展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它不仅是企业的必备资源,而且关系到企业的切身利益甚至生死存亡。近年来,江苏企业境外知识产权保护虽然有了进展,但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许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松散、技术创新项目缺乏,而且在知识产权诉讼中更多采取回避态度,造成企业知识产权在境外被侵权的现象屡屡发生。而处于竞争优势地位的发达国家企业,在境外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不仅重质重量,而且善于运用知识产权策略。从国际环境看,江苏企业如不能采取更好的境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就很难在短时间内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无法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取更大利益。因此,制定适合江苏特点的境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是提高江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3.应对发达国家知识产权壁垒的需要

知识产权壁垒是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名义下,对含有知识产权的商品,如专利产品、贴有商标的商品以及享有著作权的书籍、唱片、计算机软件等实行进口限制,或者凭借拥有的知识产权优势,实行不公平贸易。发达国家凭借科技优势,利用知识产权保护设置贸易壁垒的趋势愈演愈烈,如美国的“特殊301条款”(special301)的实施,该条款具有明显的歧视性。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在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司法方面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使发展中国家往往成为该条款报复的主要目标。

江苏企业在应对国外知识产权壁垒方面无疑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头。2007年4月6日美国泰莱公司为了保持其在全球三氯蔗糖市场的绝对垄断地位,以专利侵权为由,要求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3家中国生产企业展开调查。面对美国市场的知识产权诉讼,江苏盐城捷康公司为维护公司利益主动应诉,历时近两年,耗资2000多万元。2009年4月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盐城捷康没有侵犯美国泰莱公司的专利。2009年6月6日,由于美国总统没有行使60天的否决权,捷康公司在ITC专利调查中最终获胜。此案的胜诉为江苏企业应对国际市场的知识产权壁垒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说明将来只有越来越多的江苏企业像捷康公司一样,注重对境外知识产权的保护,才能真正突破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壁垒。

综上,加强江苏企业境外知识产权保护,是应对发达国家知识产权壁垒的需要。面对国际贸易中企业的激烈竞争及各国的知识产权壁垒,只有在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的基础上,注重保护境外知识产权,才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保有一席之地。

二、江苏企业境外知识产权应用与保护的不足

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起步晚,科技水平较低,现有的对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善,对中国企业在境外知识产权的保护更是匮乏。中国企业掌握和运用知识产权进行科技创新的能力与水平不高,使其在国际贸易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作为出口大省的江苏,在境外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同样存在着这些问题。

“十一五”期间江苏省专利申请与授权量年均分别增长55%和52%,均超过全国增幅30多个百分点。特别是2008年专利申请量达到12.8万件,历史性地跃居全国首位。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已位居全国前列,为江苏省科技进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作出重要贡献。但这只是在国内市场竞争中的进步,法院在涉外知识产权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由于多方面原因,江苏企业在境外知识产权的保护方面仍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

江苏有相当比例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不论有关案件是发生在国内还是国外,均有着明显的表现。首先,这些企业不懂得或者忽视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法律和规则,不尊重别国的知识产权。在江苏省法院受理的涉外知识产权案件中,相当数量的企业由于规模较小,知识产权管理不到位,产品缺乏创新,在走向国际大市场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国外技术、品牌为主,核心技术常常涉嫌侵权,从而引发众多知识产权纠纷。2008年,全省法院涉外知识产权立案51件,同比增加16%,案件标的也较大。如苏州地区受理的法国拉科斯特公司、德国鲁道夫公司、意大利古乔西公司等国际知名公司提起的13件侵犯商标权纠纷,涉案的江苏企业大多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他们通过“傍名牌”获取巨额利润。其次,江苏一些企业缺乏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意识,他们只注重产品的质量,却忽视了自身技术和自主品牌的保护,处于有“产权”无“知权”的境地,直到自己的商标或者技术被人抢先注册或者申请为专利时才意识到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给自己的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最后,有些企业在诉讼中认为维权成本太高,各种诉讼费用巨大难以承担。以江苏索普公司为例,在2007年l0月时该公司遭到美国塞拉尼斯国际公司的专利侵权指控,受到美国ITC的“337调查”。在该案中,诉讼成本高达100万美元,令公司不堪重负。但如果不应诉,就会面临败诉的命运,对于企业的形象和品牌价值是一种巨大的损毁。这种情况往往会让企业陷入两难的境地。

篇3

[摘要]新经济时代,发达国家主导下的知识产权不断扩张,在全球范围内出现知识产权滥用现象,研究应对知识产权扩张与滥用对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结合新经济特点分析知识产权扩张与滥用现象,从企业层面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新经济知识产权滥用

新经济时代,伴随着知识产权战略作用的增强,知识产权权利呈现不断扩张之势,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出现知识产权滥用的现象。中国加入WTO后与世界经济不断融合,国际贸易不断增长,面临着知识产权权利扩张的压力,中国企业面临着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滥用的挑战,研究应对知识产权权利扩张与滥用对中国企业具有现实意义。

一、新经济的特点分析

新经济是指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带动下,以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环境技术和管理技术等七大高科技产业为龙头的,具有低失业、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高增长特点的经济。它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新经济是一次全新的产业革命。它以信息和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以信息通信产业为依托,以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主要特征;它以创新为核心,包括观念的创新、运行模式的创新和新技术的创新和法律制度的创新等。新经济时代,科技进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导因素,国家的竞争逐渐演化为技术创新的竞争,知识产权立国成为世界各国主要的发展战略。在社会财富中,技术成果的比例越来越大,知识和技术成为新经济主导力量。

其次,新经济是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要素的智力经济,它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是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虽然,这样的经济形态还有其他名称,如“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数字经济”等,但从内容上其含义基本相同,即它们所描述的都是经济运行形态发生的新变化,其实质意义是:信息的生产、交换和消费将成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方式,信息资源将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战略性资源。

最后,新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仍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在新经济时代,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情形仍然没有改变。在规范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时,由于力量的非均衡性,使得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更多的是考虑发达国家的利益,没有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相对落后的科技和经济状况。可以说,现有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规范是旧国际经济秩序的延伸。

新经济与知识产权有着天然的联系,发达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断推动知识产权权利的扩张,在世界范围内利用知识产权扩张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先天的劣势和相应国际知识产权限制规范的相对不足,面临着知识产权滥用的壁垒。

二、新经济时代国际知识产权的扩张

(一)知识产权保护客体的不断拓宽

新经济时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拓宽知识产权保护客体。在专利权方面,出现微生物专利、动植物专利、基因专利、计算机软件专利和商业方法等新型专利客体;在商标权方面,出现动态商标、气味商标、单色彩商标、域名等新商标,同时放宽商标侵权的标准;在版权方面,出现计算机软件、多媒体作品和电子数据库等。新技术的日益交叉使知识产权保护不断由单一性向综合化发展,对知识产品进行多种形式的综合保护已经成为新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保护的客观要求。

(二)知识产权权利范围不断扩大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知识产权权利范围不断扩大。在版权制度方面,出现数字化权、网络传播权等新权利,一些发达国家将计算机内存中的缓存也视为复制。传统经济时代的家庭复制属于合理使用,在新经济时代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家庭复制在很多国家逐渐被排除出合理使用范围;其他权利如表演权也推及未经权利人许可不得擅自制作录音录像、摄制电视电影。知识产权因技术的发展而扩张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权利的扩张应该伴随着相应的权利限制才能达到利益的平衡,否则将会出现知识产权滥用现象。

(三)知识产权的部分概念和原则发生变化

新经济背景下,科学技术发展也在动摇和改变知识产权制度中的一些固有原则和观念。生物技术的兴起使发现与发明的界限变得“模糊”;“专利只能授予发明,不能授予发现”的传统观念遭到了挑战;算法、治疗方法不受专利保护的说法开始受到质疑;实用性标准扩张到实验室实用性,即产品或方法可在实验室条件下制造和使用;计算机技术使人们对版权保护的“思想”与“表达”二分法产生怀疑。传统的产品责任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学者们普遍认为,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的产品责任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不宜适用严格责任原则。

新经济环境下,发达国家和国际条约不断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行政执法和司法审判也更多强调知识产权的保护,而在权利限制方面却没有相应完善,发达国家利用知识产权权利规范的不平衡,高举知识产权的大棒横行于全球经济的博弈中,出现了滥用知识产权现象。

三、新经济时代国际知识产权滥用的表现

知识产权滥用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知识产权权利人在行使其权利时超出了法律所允许的范围或正当界限,损害了他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从目前来看,滥用知识产权大致主要表现为:

第一,利用知识产权制度去申请和获得本不该具有的权利,如专利权、商标权,可以称为不正当获得。

第二,利用知识产权谋取市场垄断,搞不正当竞争,排挤同行对手。

第三,通过知识产权搭售行为,利用拥有的某方面的专利等知识产权搭售非知识产权产品或服务。

第四,通过掠夺性定价将含有知识产权的产品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来挤跨对手。

第五,通过超高定价,利用垄断地位对消费者和用户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第六,拒绝许可或缩小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扩大自己的权利。

第七,在知识产权许可协议中附加转售价、地区限制、应用范围限制、数量限制、不竞争条款、不质疑条款、指定技术来源、指定进货或销售渠道、一揽子许可、搭售、回授、排他易以及期满后的使用限制等限制条款,缩小受法定许可人的权利。第八,利用交叉许可、联营协议与多重联营实现固价、分配市场和顾客,缩小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第九,滥用诉讼,随意地别人,以达到扰乱、损害对手的效果,取得竞争利益。

新经济时代,国际知识产权滥用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深受其害,研究应对策略有重要意义

四、企业应对的策略:以企业效益最大化建立企业知识产权制度

(一)破除传统企业自身制度与文化桎梏,营造知识产权生产与使用环境

我国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的迟缓与被动局面,从社会环境考察可追溯到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中知识产权观念的缺乏;从企业本身考察则是企业自身制度的桎梏与企业文化中知识产权意识的缺失而造成的结果。在政企不分的管理体制下,在我国企业所进行的许多企业改革中,利益分配纷争很激烈,少数企业能有意识地重视发展知识产权与保护知识产权,但更多的企业没有自觉重视并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没有形成知识生产与使用环境氛围。许多企业经营追求短期利益,不愿将大量资金投入周期长、见效慢的知识产权战略中,更多是把有限的财力使用在“行政关系”或者是“社会关系”上以博取暂时的企业利益。企业必须要努力破除自身制度与文化桎梏,积极营造知识产权生产与使用环境。

(二)摒弃“拿来主义”,创立自己的企业品牌

中国已经是WTO成员国,WTO中TRIPS协议要求每一个成员必须严格遵守知识产权保护规范,非经合法的“拿来主义”都是侵犯知识产权的违规行为。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尚缺乏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措施,一些企业企图奉行“拿来主义”甘冒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风险来获得暂时的利益,这样的做法最终很可能掉入知识产权纠纷的漩涡,是一种短视的行为。任何有长远目光的企业,不应在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时心存侥幸,而应警惕知识产权侵权形式下的“表面繁荣”,扎扎实实,发展企业知识产权,创立自己的品牌。

(三)抢滩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新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跨国公司掌握世界大部分高新技术。我国出口产品数额大幅增长但技术含量极低,在核心技术上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例如,备受关注的动植物基因专利,目前国内企业还几乎是零专利,跨国公司“孟山都”却利用对我国野生大豆的检测分析,在我国人世前提出64项专利的保护请求。跨国公司的这些知识产权战略对我国企业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对我国大豆的种植开发产生不利影响。可以说实施核心技术战略已成为我国企业的当务之急。

(四)立足国际市场,建立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

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建立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拥有自己的技术标准是很好的策略。中国企业应当摒弃门户之见,放眼世界,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运用不同的专利和技术策略。围绕新型产品开发专利,收买他人专利权,保护独立市场优势,推行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制一代、构想一代的专利覆盖策略等,不断提高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与高度。同时,通过制定我国产品标准,在国际市场上联合作战形成合力,探求让国外产品进入我国市场必须与我国标准兼容的态势。

(五)积极利用国际规则应对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滥诉

篇4

0 引言

知识产权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现如今,企业由技术竞争逐渐发展为知识产权竞争。但是在目前的中小企业发展中,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和能力相对较低,致使企业的发展受到较大的影响[1]。因此,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探究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以及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不但可以保护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而且可以提升中小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以及企业品牌形象。

1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价值

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有利于保障企业的竞争优势,其主要是由于在中小企业的发展,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具有自身独特的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可以避免其他企业的抄袭和模仿,继而可以保证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2]。其次,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知识产权涉及研发、生产、销售各个环节,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不仅能推进产品的推广,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的信誉。最后,在我国企业的发展中,中小企业的数量占据绝对的优势,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提升,能为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增强国际综合竞争能力做出贡献。

2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者知识产权意识的缺乏

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管理者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直接影响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力度。如果管理者具备较强的保护意识,必然会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能力,但是如果管理者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相对较为薄弱,必然会影响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3]。例如在某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管理者的知识产权意识淡薄,虽然对于专业的研发具备了较为成熟技术,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虽然管理者重视对资料的保护,但是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让别人很容易窃取核心技术,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更有甚者可能会掉入被诉讼的漩涡中。

2.2 缺乏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大部分企业因为重视程度低,考虑岗位成本,并不设定专门的知识产权部门或者岗位,而是采取兼职的方式进行知识产权管理,这样只是简单地进行知识产权维护(如按时缴纳年费)、找机构进行专利申请撰写等,缺乏企业整体知识产权布局,更不用说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了,从而导致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企业知识产权力量薄弱、保护力度缺陷、专业水平不足,为企业发展带来安全隐患。

2.3 缺乏完善的知识产权纠纷处理机制

随着企业的发展,国内外企业根据发展需要及保护对象的特殊性,采用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各不相同,如可口可乐的配方采用秘密进行保护,而有的企业则采用申请专利方式进行保护。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各个竞争对手间多少会存在侵权、被侵权的各种纠纷,如果企业缺乏完善的纠纷应对机制,企业在纠纷处理时必将措手不及,对于被侵权的不能良好的维护企业利益,对于被诉侵权的不能采取更好的处理方式,对企业造成无法挽回损失。

3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策略探究

3.1 提升管理者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在一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领导者的重视程度往往影响着企业某方面的发展水平。如何提高管理者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首先,发挥大型企业的表率作用。企业如果要做大做强,那市场竞争力必须遥遥领先,而核心即是知识产权,只有知识产权才能保证市场核心竞争力。其次,政府部门的引导。如浙江省政府定期评定考核“浙江省专利示范企业”,国家每年认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这对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再次,企业在发展中,假如发生过被侵权或者侵权纠纷,那必须痛定思痛,管理者的意识也会进一步加强,当然这只是下策。

管理者的意识加强,必会重视知识产权管理的工作,这样,进一步宣传知识产权,对研发人员、领导层等不同工种进行分类培训,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水平,从而更好地推进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进程。

3.2 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企业应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根据国家标准GB/T 29490-201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并逐渐完善。

第一,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从事知识产权日常管理,并积极收集相关国内外法律法规,跟踪顾客和相关方需求,确保公司知识产权的有效获取、运用和保护,同时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同时,对企业其他职能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建立内、外部沟通机制,以确保各个端口的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

第二,聘请专业人才,包括管理人才以及执行人才,保证人才具有较高的知识产权保护专业素养,使其不仅能够胜任日常知识产权工作,而且可以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同时,也可以根据条件聘请企业知识产权顾问,协助企业防范知识产权风险,为企业知识产权决策提供建设性意见,从而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服务和管理活动的发展。

第三,进行知识产权策划,首先,按《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标准的要求,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相应的管理程序,规范工作职责,使之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次,依据知识产权方针将知识产权目标分解为可以落实的具体目标,由相关部门负责实施,实施过程可追溯,以实现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各环节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有效运行和控制。再次,定期开展检查、分析、评价,确保持续改进,对已出现和潜在的不符合知识产权管理要求的问题,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对体系进行及时调整、修订和完善。最终确保公司知识产权管理目标的实现,并满足知识产权管理目标所需的过程和资源。

第四,以全员参与,形成齐心协力的企业风气。通过向全体员工传达获取保护知识产权、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提高全员的知识产权意识。

3.3 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及争议处理机制

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的知识产权纠纷主要集中在侵犯他人权利以及知识产权被侵犯,归根结底就是不能很好对知识产权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只有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及争议处理机制,才能对公司知识产权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避免或降低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风险,及时发现和监控公司知识产权被侵犯的情况,并采取相应风险控制措施,运用适宜的争议解决方式,及时和妥善地处理知识产权纠纷,维护公司利益。

首先,企业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完成风险预警管理,如供应链管理部对涉及有知识产权的零部件采购过程进行管控,必要时要求供应商提供权属证明,避免采购侵权产品;市场销售部负责对销售前、销售中的产品知识产权进行管控;研发部对研发过程中及研发后的知识产权工作管控;生产部对生产过程中涉及的产品与工艺方法技术的改进与创新进行管控,明确知识产权权属、保护方式,等等。

其次,建立知识产权争议、纠纷处理控制程序,对于被侵权的情形,一经发现便及时成立应急处理小组,负责收集事实证据,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应对策略,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最大限度地保护公司知识产权。对于受到他人知识产权侵权指控,由应急处理小组应评估诉讼、仲裁、和解等不同处理方式对公司的影响,制订具体应对策略,将企业损失降到最小。

总而言之,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只有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及争议处理机制,才可以更好地维护企业的知识产权,从而可以最大程度的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篇5

1.1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意识不强

其一,我国的知识产权管理策略与发展经营战略没有结合起来,而是相互割裂的,进而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另外,我国的医药企业往往忽略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规划,仅仅做到了为了保护而保护,最终导致我国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主动权,被困于被动地位。特别是在面临知识产权诉讼时,几乎没有企业去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其二,我国的医药企业还未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体系。大部分企业都未设立单独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并且企业的管理制度仅仅涉及到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申报和简单的流程,缺乏知识产权的挖掘和运营相关的管理制度。

1.2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据相关统计,我国的医药企业的新药很少自主研发,主要是依靠国外的新药进行仿制。尤其是在化学制药领域,我国的仿造品多达90%以上。此外,我国对传统的中药保护也仅仅局限在行政保护,只做到了剂型的保护而忽略了处方,进而则促使各企业只通过剂型的改变进行申报,如出现了多家企业生产各种剂型的“板蓝根现象”。

1.3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有待加强在我国加入WTO以后,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国家修订了专利法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效的提高了专利的保护力度,找到了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新途径,同时也规范了著作权的保护规则,进而使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得到了完善。然而,与欧洲、美国相比,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保护力度没有发达国家那么严格;并且,我国的药品仍是以仿制为主,如加大保护力度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压制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另外,我国还缺少行政执法及司法队伍,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我国出现的一些侵权现象。

1.4缺少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了我国知识产权建设和战略管理的重要难题。并且,医药行业是一个高投资高风险的行业,对于企业的知识产权的开发、保护及运营的各个流程来说,都需要具有专业知识产权管理的人才进行指导和监督。另外,就国家的知识产权管理政策和后续配套的政策的建设而言,都需要具备药学、法学、管理学和知识产权多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则不重视对人员进行知识产权方面的培训,又加上我国许多的大专院校未开设相关知识产权的课程,所以,造成了我国花费多数资金向外国的管理机构进行咨询。

2解决知识产权工作中问题的策略

知识产权的管理具有两个层次上的含义,从财产属性上讲,它是一种企业行为;可是若以知识产权管理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据的地位来考虑的话,它又是一种政府行为。所以,我们应把企业与政府结合起来,共同建设知识产权管理。一方面,国家政府应逐渐健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完善知识产权配套政策和法律体系,加强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社会知识产权意识,并加强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监督;另一方面,企业要在国家的整体调控下,制定与本企业经营策略相结合的管理方法,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进一步完善管理人员的配置。从而,促进我国的医药行业稳定和谐的发展。

3结语

篇6

中图分类号:G25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1)12-0126-01

摘要:世界经济已经进入知识经济的全球化大背景下,知识产权成为企业参与竞争的焦点,在新形势下,创业者如何利用知识产权,保护和发展知识产权提高竞争力成为重中之重。

关键词: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竞争力

当前我国依托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资,努力开展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国内经济高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激化了大量有关知识产权保护和建立知识产权战略问题。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会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但我国以前对知识产权工作的保护并不是很重视,导致现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一些领域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局面,致使我国在国际贸易及政治交往中吃了不少的亏。国内企业如何增强企业自我保护意识,特别是加强知识产权和专利权的保护,走好未来发展道路,这一重大课题,引起了国内企业的共同思考。

我国目前仅仅还是世界的制造工厂,而不是创造中心,由于这种不是以知识发展为核心,不是以科技创新为重点,因此我国在参与国际竞争过程当中,必将会遇到反倾销方面的指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低成本制造优势并不能永久的保持下去,而知识产权对我们的制约则将显得日益突出。企业是国家技术创新的实施主体,担负着各种技术创新工作。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技术型企业,特别是对高新技术企业来讲,最直接、最深刻的影响就是企业要生存与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来维持,因此知识产权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这些技术创新成果,维护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使企业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最大利益成为重中之重。

企业的知识产权是指在生产劳动中对生产技术、工艺发明、改造及科研的一种肯定并以法律形式确认的具有不可侵犯、盗用的一种属于企业、个人或企业与个人共同拥有的类似财产性质的权利。通常所说的企业知识产权包括商标、专利和著作权,企业知识产权的完整组项还包括技术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地理标志、商业方法及其他智力创造的可运用于企业经营的智力财富。

企业在创立之初,就应当学会利用知识产权来保护自己、整合公司自己的各类资源,促进公司的科学创新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充分用足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利好政策,建设一个创新型公司。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发展应当从一个战略的高度来看待,知识产权战略是公司整体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与其他方面相互补充。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是由一个完整的体系构成的,合理构建现代公司的知识产权体系,可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牢固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方式,广泛开展知识产权的宣传教育,使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知识深入基层,深入人心,使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行动成为社会公众的广泛自觉。不仅知识产权的拥有者要知道依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依法与各种形式的侵权行为作斗争,而且知识产权的利用者也要明白只有依法才能取得知识产权,才能使用知识成果,不然的话,就会受到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惩罚。逐步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尊重知识产权,自觉维护知识产权,努力开发知识产权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为知识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完善企业专利、商标管理制度建设未雨绸缪。

自我保护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如果能够从源头上做好保护工作,可以消除很多纠纷,减少大量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权利人,尤其是作为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企业,应当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制订切实可行的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应当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做好专利申请工作,争取获得专利保护; 做好商标注册的申请工作, 并对商标进行合法使用;制定完善的商业秘密保护措施,做好对技术秘密和经营秘密的保护工作,避免对外泄露,尤其是对企业生存与发展利益攸关的商业秘密更要着重加以保护;在与他方的合作或交易过程中,就知识产权问题应做到约定明确、权责清晰,防止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企业还应提高警惕,实时考察自身的经营行为是否侵犯了他人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有关权益,避免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被推上法庭的被告席。

三、积极应对知识产权纠纷

作为知识产权权利人,可能经常会发现权利被他人侵犯;而作为市场经营者,又可能会面临知识产权人的侵权指控。一旦发生纠纷,应合理运用诉讼策略,实现利益最大化。首先,企业对于已发生或即将发生的诉讼应当积极面对,而不能消极回避,应从各个方面做好准备工作,全方位衡量诉讼利弊得失,选择适当的应对策略;其次,应确定整个知识产权诉讼的核心问题,搜寻案件的突破点,争取在诉讼中占据有利地位;第三,应将知识产权诉讼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以诉讼为核心,辅以行政处理手段、媒体宣传等,全面开展工作;第四,诉讼中应审时度势,有效利用洽谈磋商等非诉讼解决方式,避免出现两败俱伤的不利结局。此外,如果一旦遭遇大规模的诉讼,涉案企业还应积极争取同行业企业的支援,增强后援支持力量。

四、完善企业内部知识产权管理

企业应该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内部管理制度,善于运用知识产权发展和保护自己。企业之间未来的竞争将主要是知识产权的竞争,因此一定要多学习知识产权方面的新知识,多学习国内外优秀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在知识产权管理上的成功经验,尽快建立起本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使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纳入企业研发、生产与经营的全过程。要及时将自主创新成果、核心技术、名优产品在国内外申请相应的知识产权注册,以期得到有效保护。要以企业的核心专利技术为依托,构筑自身的知识产权创造、管理、实施和保护措施体系。充分重视知识产权战略,企业可以设立独立的部门执行知识产权战略,有专项资金投入,并纳入业绩考核。如果把企业之产权部门运作好,企业高层必须充分重视,否则部门之间很难以协调好,更无法长期的执行下去。虽然不可能每个企业都能建立知识产权部,但至少也要有专人负责,且作为企业的一个独立部门。

五、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品牌建设的人才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通过培养、引进和聘请品牌经营、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高级人才把品牌知识、品牌经营作为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增强企业经营者品牌意识,充分发挥专业人才在品牌创造、品牌经营、品牌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与大专院校和有关机构组织合作,开展以品牌知识、品牌经营和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企业创牌能力和品牌运作水平。同时,企业要通过公司战略会议的形式将实施品牌战略作为公司的重要决议;通过建立专利、商标管理制度,开展自主创新、产品研发重构知识产权优势,全部巩固与保护自身的无形资产。

因此,知识产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法权和无形资产,也是经济主体的一种强有力的竞争武器,在经济生活中不仅作为无形资产具有经济价值,而且还有巨大的商业竞争价值,是一种重要的竞争资源,也是企业参与竞争、求得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证。要注重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所存在的问题及实施策略,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黄勤南主编:《新编知识产权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万迪、王光全《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的策略分析》科学管理,1997(4)。

[3]何孝元:《工业所有权之研究》,台湾三民书局1977年版。

[4]王中《强化知识产权战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国科技论坛 2005(6)。

篇7

【关键词】 知识产权;“337调查”;对外贸易;管理

美国337调查源于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指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简称ITC)对不公平的进口行为进行调查,并采取制裁措施的做法。实践中,“337调查”主要针对进口产品侵犯美国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专有权的行为。与“两反两保”(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保调查)一样,我国已经成为美国“337调查”的最大受害国。自1986年遭遇第一起“337调查”以来,至2009年底我国已遭遇100起“337调查”,被调查的行业主要涉及机电、化工、轻工等,其中机电产品占绝大部分。2010年4月15日,应美国索尼公司申请,美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正式对显示设备(包括数字电视和显示屏)启动“337调查”,最终确定中国、美国、香港、台湾地区11家企业作为本案的强制应诉方。这些企业被指控对美出口或在美销售显示设备共侵犯索尼公司10项专利号,一旦被美国最终裁定存在侵权行为,将被ITC排除令和禁止令。

一、美国“337”调查的主要特点

美国“337调查”有四个主要特点:(1)立案门槛低,与反倾销不同,侵权行为是否对美国产业造成损害并不作为判定违法的依据,指控方只要能证明进口产品有侵权事实,美国国内确实有相关产业即可认定。(2)案件进展快,与一般知识产权诉讼不同,“337调查”通常在12~15个月内结案,涉及相同案由法院审理可能需拖延3~5年。(3)处罚手段严,“337调查”的裁决包括有限驱逐令、无限驱逐令和制止令,不仅被诉企业的相关产品不得进入美国,其他所有涉嫌侵权产品也将被排除在美国市场之外,不分来源地及是否被诉。(4)应对成本高,一起专利权利主张数目多、技术事项复杂程度高的案件,应诉费用可高达上百万美元,如果被诉企业与申诉方达成和解,也需被迫支付高额的专利许可费。“337调查”没有确定的救济期限,除非ITC认为侵权情形已不存在,否则处罚措施一直执行。基于以上原因,“337调查”经常成为美国企业限制和打击竞争对手的一种手段。

二、我国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策略

当前,我国加速推进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具有一定科技含量和自主创新的技术密集型产品对美出口比重不断上升。以福建为例,2009年全省机电产品对美出口47.35亿美元,占对美贸易额的43.66%。不过,我省相关产品的专利申请数量还较少,2009年福建省国内专利申请量17559件,占全国的2%,海外专利申请仅143件,占全国的1.79%。同时,我国部分企业仍在走以模仿为主的发展之路,缺乏自主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不强,很容易遭受类似于美国“337调查”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影响,建议企业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重视创新,加大研发,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日常经营管理,强化企业主体意识,加强自身的知识产权积累。密切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知识产权联系,形成产业专利联盟,巩固行业技术力量防御竞争对手的专利战。

2.建立知识产权情报分析机制,从产品研发、专利申请、专利管理、专利布局、市场分布、了解竞争对手的专利情况等各个环节出发,构建知识产权管理体系。重视专利检索,及时在主要出口市场申请专利和注册商标,依法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

3.明确法律责任,提高贸易保护意识,对于贴牌、代工方式出口的外贸企业,应注意下单的外商是否拥有该产品的商标、专利、著作权等权利的证明文件。在签订外贸合同中,应有知识产权相关条款,规定如果因知识产权问题发生纠纷而发生损失,责任概由委托加工方负责。

4.积极参与应诉,争取有利的诉讼成果。在诉讼过程中,注意掌握应诉策略,在己方理直气壮的情况下,积极抗辩对方知识产权无效(我省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取得了无汞碱性电池337案的最终胜利);在产品有吸收和借鉴国外的技术的情况下,科学制定短、中、长期的和解策略,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的正当权益(我省永安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应对复合木地板337案时即采取了这种策略)。

5.联合应对,形成合力。涉案企业通过行业协会、商会等行业组织联合应诉,可全面、及时地收集案件证据,增强诉讼话语权和谈判筹码,并可分摊应诉费用,提升在诉讼战中的博弈优势。

参考文献

篇8

为增强商界对知识产权保护及交易的意识,香港贸发局同时还举行了为期6日的“国际知识产权周”。除了重头活动“亚洲知识产权营商论坛”外,还包括12月5至7日在会展中心举行的“设计及创新科技博览”及“国际中小企博览——特许经营商机”,以及“案说知识产权交易谈判-专家视点,成功分享”和“专利申请资助计划简介及免费一对一咨询工作坊”等。

本刊作为香港贸发局独家合作大陆媒体,对本次论坛进行了全程报道,并对论坛主要演讲嘉宾进行了专访。

“重量级”人物云集

此次论坛可谓是“重量级”人物云集。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副总干事王彬颖亲临论坛开幕仪式并至开幕辞。

香港特区政府首次作为主办机构之一参与举办本次论坛,突显了特区政府旨在把香港打造成为知识产权贸易中心的决心。作为行政长官的梁振英更是“鼎力相助”,亲临开幕式并发表致辞。梁振英在致辞中说道:“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我们看到了亚洲尤其是中国内地,对知识产权的需求日益增长。去年,香港知识产权署收到了来自于40多个国家约4500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其中约500件申请来自于中国内地,与前一年同期相比增加了一倍;同时,来自内地的商标申请约为7000件,是2008年的2倍,仅次于香港本土申请量。中国内地的公司对于知识产权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一方面积极加强自身研发能力,另一方面也会通过海外收购获取知识产权。这意味着中国内地存在巨大的知识产权交易潜力。对于内地和境外公司,香港正是一个理想的交易平台。香港凭借其优势地理位置连接着中国内地和世界各国。这不仅仅体现在投资和交易方面,更体现在思想及创新方面。香港在跨境知识产权交易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是著作权交易,许可及特许经营、设计服务及技术转移的区域市场和服务中心。在‘一国两制’的政策之下,我们积极努力健全法律及经济体系。在开放的市场之下,我们拥有大量的知识产权从业经验丰富的双语人才。这也正是香港在‘2013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位列全球第七,亚洲第一的重要原因。”对于未来的努力方向和期许,梁振英表示,为促进香港成为知识产权交易中心,香港政府已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知识产权交易工作组。香港政府首次参与到亚洲知识产权营商论坛中来,体现了其更加重视知识产权的发展。希望本次论坛能够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讨论及开发知识产权的潜力,促进全球经济增长。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在致辞中对此次论坛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他表示“亚洲知识产权营商论坛”虽然只有短短三年的历史,但是在特区政府,贸发局,商务及经济发展局等机构的精心组织和周密运作下,已经成为本地区的一个年度盛会。本次论坛的主题:“知识产权——推动新经济”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引领性和时效性。田力普在分析当前的知识产权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中说道:“目前,知识产权保护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共识,同时大家也认识到保护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最重要的目的在于知识产权的运用和商业化。近些年来,中国内地在中央政府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创新的活力及潜力被迸发出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知识产权的创造国和产出国,同时也吸引着来自全球的创新企业。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虽然中国内地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和创业环境每天都在发生改变,但是还有一个短板引人关注,那就是知识产权的运用。日前,中央政府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决定,文件中首次提出要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把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放到了第一位。未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促进知识产权产品资本化、产业化及商业化不仅成为内地转变经济发展趋势,也会成为内地和香港共同关注的话题,两地在不断深化知识产权合作将有更广阔的天地。”对于未来的发展,田力普表示在特区政府的领导下,把香港打造成为知识产权贸易中心的整体战略将会扎实推展,知识产权局也将继续为香港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为双方的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副总干事王彬颖在致辞中说:“十八届三中全会不久前刚刚结束,就经济和知识产权发展方面达成了重要的成果,可以说本次论坛的召开恰逢其时。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不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毋庸置疑,知识产权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论是中小型企业、大型企业还是跨国企业,知识产权体系在促进知识产权商业化的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信本次论坛提供的平台能够使我们深入讨论知识产权和商业化问题,分享相关知识和经验。”

全面剖析知识产权市场发展

本届论坛两场大会讨论环节的题目别出心裁。首场以“反思企业的知识产权策略”为题,由Transpacific Advisors Limited董事总经理兼创办人唐晟皓博士(Dr. Donald Merino)主持,并邀请到联想集团知识产权副总裁Ira Blumberg、华为设备美国公司知识产权策略总监张涛以及赛诺菲地区专利支持环球主管Roberto Ribeiro,分享企业在制定策略时面对的考验,以及将知识产权纳入整体业务策略的重要性。

第二场大会讨论环节的题目具前瞻性,探讨“知识产权的未来发展”。讨论环节由伦敦英皇学院知识产权法教授卢维林教授(Professor David Llewelyn)主持,IBM总公司IBM院士兼创新副总裁梅博纳博士(Dr. Bernard Meyerson)、加州理工学院技术转移处副主任Hannah Dvorak-Carbone博士、麻省理工学院MIT Portugal Program and MIT Skoltech Initiative创业与创新总监José Estabil担任演讲嘉宾,共同揭示一些将彻底改变未来的创新意念和趋势。

除了宏观探讨知识产权贸易的走向,同时为满足不同行业知识产权所有人及使用者的需要,论坛亦针对多个香港优势产业开设专题讨论,协助业内人士了解如何保障企业的知识产权,以及善用知识产权拓展业务。先后进行了设计及创意产业和服装业的专题研讨。同时也针对软件行业、生物科技及中医药和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进行了专题研讨。

论坛其它内容还包括香港工商品牌保护阵线协办的“亚洲中小企知识产权贸易个案研究”。除此之外,为配合论坛,“设计及创新科技博览”也同期举行,于“知识产权营商区”设“商贸配对专场”,务求促成更多知识产权交易。

亚洲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启动

篇9

:近些年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了哪些进步?还需要在哪些方面继续推进?

王宁玲:从我2008年回国后的观察来看,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和维权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首先,中国现在企业的知识产权专利申请量增长很快,而且PCT(专利合作协定)国际申请量也增长很快,这绝对离不开中国对企业在专利申请上的帮助。最近一两年,我们更关注如何把专利商业化运用起来,这也是现在国内比较热门的话题。

在知识产权维权方面,中国也做了很多工作,特别是建立了知识产权法院。现在国内很多地方知识产权法院,比如北京、上海和广州的相关法院,在进行诸多改革的同时,也实施了不少策略,以更好地应对不公平行为,或对不正当行为进行制止。举例来说,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目前在做的一件事就是使用技术检察官来帮助法官做专利的侵权判定。除此之外,现在国内知识产权法院更加注重经典案例剖析。2015年,最高法院、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知识产权法院,都公布了10个典型案例。

:相比华为、中兴这些国际化企业,一些老牌跨国企业可能在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施力不够。您认为,中国企业和外国企业在专利组合运用上的差距在哪里?

John Paul:中国企业在最近几年发展很快,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二是商业策略。苹果公司从华为公司那里获得专利许可这件事,体现出3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华为在高质量创新方面做得非常好,其技术具有吸引力。其次,华为重视专利保护,申请的专利不仅有数量还有质量。最后,华为在与苹果公司做交易时,将自己的技术价值及高质量专利全面展现给了苹果,获得了对方的看重。其实,苹果是一家非常有经验且资金实力雄厚的公司,如果不是看到华为的专利价值和技术水平,也不会向华为要专利许可。

所以,中国企业应该像华为那样,在质量方面去积累自己的专利,因为只有高质量的专利才具有足够的市场吸引力。除了有很好的技术,信誉也非常重要。中国企业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反过来,别人也才会尊重中国企业的知识产权。

除了技术和专利,我还想强调一点,那就是“关系”。关系是什么意思?比如在2016年5月16~18日于北京举行的国际许可证工作者协会年会上,很多跨国企业负责知识产权的总监参与其中,包括LG电子、松下和微软等。他们通过国际许可证协会这样一个沟通平台相互建立了联系。如果未来出现问题或矛盾,都可以更好地进行沟通。

:在专利许可中可能有一部分收益,同时也可能产生诉讼成本。中国企业在应用专利组合时,应注意哪些方面?如何平衡收益和成本?

John Paul: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不同的产业。比如在奢侈品行业,更重要的是品牌效益,在技术和专利方面可能不需要做特别多的事。而在智能手机产业,专利就成为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如果企业没有专利组合的话,可能在竞争中就会处于劣势地位。以HTC为例,最开始HTC智能手机的技术很先进,但是由于专利保护做得不到位,后期发展困难重重。

对中国企业来说,不仅要为自己的技术申请专利,也可以去购买别人的专利。现在很多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做这件事。具体到每一家企业,并没有统一的答案,主要取决于企业核心的商业策略。另外,专利组合不仅能对技术进行专利保护,同时也是应对诉讼的一个很重要的武器。

至于如何获得一个强有力的专利,企业内部其实需要有效的沟通,包括市场部、技术团队及法律团队在内,大家要共同讨论决定专利组合应该如何去做。同时,对于中国的创新企业,由于专利组合会产生费用,建议吸收一些商业投资。

:可否分享国外以技术为核心的创业公司在知识产权经营和保护方面的经典案例?另外,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对国内技术公司有哪些相关建议?

篇10

由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参与的2013年度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重大项目“提升南京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机理、路径与对策研究”获国家立项。

培训

10月14日,德国冠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Mr.Aufenanger以及美国专利人孟潭应邀为长沙经开区内三一集团等企业的60多名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培训,结合实际案例,就企业在欧洲和德国和美国的专利实务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讲解。

解读

9月24日,由青岛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与美国Buchanan Ingersoll & Rooney 律师事务所合作举办的美国知识产权制度培训班上,美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法分会前主席威廉.罗兰对美国新专利法改革提案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扶持

江西省近日出台措施加快专利行业发展步伐,将对新设立的专利机构或引入国内知名的专利机构到省内设立分支机构的,给予5万元的扶持经费;对在各设区市新设立的首家专利机构,视专利业务及专利质量情况给予前3年每年一定的额外扶持经费。

评选

北知局主办的本年度优秀专利机构和优秀专利人评选活动将评选出10 家优秀专利机构和10 名优秀专利人。

获奖

路浩公司的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采用餐厨废弃物制备生化腐植酸的技术与工艺”获评第15届中国专利金奖,北京康辰药业有限公司的专利“尖吻蝮蛇血凝酶”获评中国专利优秀奖。

多角度聚焦企业知识产权发展

2013集佳知识产权论坛在京召开

10月17日至18日,“多角度聚焦企业知识产权发展——2013集佳知识产权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由北京集佳知识产权有限公司、北京市集佳律师事务所、北京集慧智佳知识产权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及《中国知识产权》杂志联合举办,来自全国百余家企业的200余位知识产权负责人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论坛就当前商标法的修法背景、修改条款的理解和未来的商标行政、司法执法标准,以及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专利诉讼趋势、网络著作权保护等其他知识产权热点问题,与参会者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交流,为企业厘清方向,探索最佳的知识产权解决方案。

业界律师为我国LED照明知识产权布局献策

9月24日,中伦律师事务所顾萍律师、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徐静律师在“中国LED(半导体)照明产业知识产权与海外维权论坛”中分别从个人办案经历给现场企业介绍国外知识产权案件应对策略、中国与美国337调查实录,鼓励国内在练好“内功”的前提下积极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维权,并对企业提出的高昂律师费用、诉讼律所选择等问题予以了解答。

耗材联合产业峰会聚焦知识产权问题

10月16日,在“改变、聚焦2014”产业峰会暨2013世界耗材行业联合大会上,Ruff, Wilhelm, Beier, Dauster & Partner律师事务所的专利律师Katja Dauster博士对欧洲知识产权问题及克隆耗材的影响进行了介绍,随着美国即将实施禁售令,通用耗材将大量涌入欧洲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