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范畴范文

时间:2023-07-06 17:43: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的范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文化的范畴

篇1

外观“意象”――对一个传统美学范畴的文化阐释和反思

摘要:“意象”一般被认为是艺术学的范畴。本文另辟蹊径,从传统哲学阐释出发,把意象界定为一种传统思维模式,并把传统文化理解为“意象文化”。以此为基点,文章以意象思维的特性阐释了传统文化的外在圆满性和封闭性,内在流动性和非主体性的特征,论述了传统文化问题的根源,具有一定的反思意义。

关键词:意象思维 意象文化 外在圆满性 内在流动性

篇2

一、传统文化元素继承的必要性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外来的艺术、文化、审美观和价值观等不断涌入中国,而国人的国际审美品位和对本土文化内涵的追求也日益提高,面对全球以西方文化和艺术为主流的发展方向,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中国,需要积极把握住这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舞台,去宣扬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和文化,更需要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国际化接轨。中国的现代平面艺术设计在满足本土、国际、商业、文化等多元诉求的社会背景下,必须立足于本民族艺术和文化的基础,同时积极吸取外来先进文化,促使民族的和世界的充分结合,才能使艺术设计作品具有民族性、国际性与独特性,并带领中国的现代平面艺术设计走向一个更宽的领域,迈进一个更高的台阶。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对传统文化和传统图形进行深入的认识和发掘,传承文明,借古开今。

二、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实例探索

1.书法绘画类文化元素

中国传统书画美学最讲究意境美。“意境”是艺术辨证法的基本范畴之一,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意”是情与理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情理、形神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就形成了“意境”。意境是心和物、主和客、内涵和形式的和谐统一,注重以虚涵实、实中见虚,达到超越物化层面之上,不受现实羁绊的精神境界,有着无限和深远的特征。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创作过程中常常是结合了文学和哲学的综合思维,并以此为最高境界。例如:齐白石先生创作的名画《蛙声十里出山泉》,并没有直接描绘出青蛙,而是描出六尾活泼的蝌蚪,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正是由这六尾蝌蚪让人自然联想到山涧里生活着许多的青蛙,蛙声此起彼伏,萦绕在耳,随着清澈的山泉水流声,绵延至千里之外。齐先生这幅佳作可谓中国传统意境美的典范,深刻体现了“在意不在象,在韵不在巧”的艺术境界。著名设计师靳埭強先生在台湾印象海报展受邀参展的作品《汉字》系列(图1),磅礴大气的“山”、“水”、“风”、“云”让人心旷神怡,使人深感山之“伟岸博大”、水之“灵动幽远”、风之“骤动无影”、云之“飘逸非凡”,以及其中天地万物潜藏的天人合一的阴阳脉动,可谓将水墨的性灵发挥得淋漓尽致。

2.工艺美术类文化元素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类别众多,包括了传统建筑营造、雕塑、织染、编织扎制、陶瓷制作、印刷、刻绘、髹漆等十余种工艺。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艺术风格的多样性、独到的艺术构造,对现代平面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代的产品包装、广告、标志、书籍装帧等设计中被广泛运用。例如:中国知名的演奏乐团女子十二乐坊的标志设计(图2)就借鉴了中国传统工艺折扇(图3)造型的艺术构思。折扇源于南北朝时期,用竹木或象牙做扇骨,韧纸或绫绢做扇面,扇面上要题诗作画,扇子展开呈半规形,聚头散尾。女子十二乐坊的标志以扇面的形式表现乐团的文化韵味和东方艺术风格,折扇的十二个面分别代表了乐团的十二位演奏家,而扇面中间的发辫造型代表了女性演奏家的柔美。标志的颜色以蓝色的扇面和白色的辫子互相搭配,色彩清新淡雅,视觉冲击力强。折扇可以自由的张开或合并,象征了女子十二乐坊音乐演奏张弛有度的深厚功力。“中国国际广告节”的展览海报设计《CHINA HIGH》(图4),设计理念参照了中国传统工艺扎糊风筝的架构模式,把蜡染、熊猫、中国龙、中国结、乒乓球、长城、太极、草药等近四十余种中国特色元素巧妙的组合起来,做成了四只色彩丰富、造型饱满、构成奇巧的中国北方风格的扎燕风筝,画面构图紧凑、抽象悠然,利用多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设计相结合,极具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

3.文学作品类文化元素

文学是用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语言艺术,是文化中极具强烈感染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中国古典文学有诗歌、散文、小说以及词、赋、曲等多种表现形式,在各种文体中,又有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从而使中国古典文学呈现出多姿多彩、壮丽辉煌的图景。

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文学作品中的故事、人物等也自然成为传统文化元素的一部分。例如:绝对伏特加首次推出了专为中国定制的绝对伏特加中国限量版“72变”,并由中国年轻设计师高瑀为其设计了一系列瓶身视觉设计作品(图5)。中国限量版“72变”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西游记》中的人物齐天大圣孙悟空,其所拥有的72般变化的能耐正是这种创新特质的极致表现。充满浓郁中国味的“ABSOLUT”和“72变”字样,以及具有东方面孔的模特通过设计师现代而独特的镜头的创意表达,展现出一种绚丽多姿的色彩和缤纷浪漫的中国元素幻变出魅惑的视觉画面。

结语

篇3

[关键词] 传统文化;动漫;传播形式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发展与演变过程之中汇集而成,能够反映出中华民族精神风貌以及民族特质的民族文化的综合体。其主要涉及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之中各种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诸多不同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的整体表征。世界民族之林中,各民族均有其自己的传统文化。纵观我国历史发展的大脉络,中国传统文化主要以儒家思想为内核,兼容道家、儒家等诸多文化形态,可谓是包罗万象,璀璨夺目。从文化内容来看,其包括了国画、书法、古文、诗歌、曲、赋、民族戏剧、民族音乐,等等。从社会层面来看,则主要有官方文化、民间文化、主流文化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所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存以及传播是每个中华民族子孙应当具有的责任与义务。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与有效的传播形式密切不可分割。下面笔者结合动漫传播形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作一探讨。

一、动漫传播与中国传播媒体的发展概述

众所周知,动漫即是动画(animation)与漫画(comics,manga)的简称。溯源中国“动漫”一词出现可至1997年《漫友》杂志。其得到大力推广则是1998年的动漫资讯杂志ANIME COMIC TIME(《动漫时代》)。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演变,以及动画以及漫画两者之间的不断联系与发展,动漫逐渐深入人心。同时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于动画的喜爱,同时,因为动画以及漫画两者之间发展中的相似而联系日趋紧密,在大多数人的意识形态之中已经将动画以及漫画统一为“动漫”。目前我国动漫迷人数众多,已经成为一个较为重要的群体。2012年3月10日,由扶持动漫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了“十七大以来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成果展”会议。此次会议仅对十七大以来我国动漫产业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其中,需要我们注意的是,本次会议对于我国“十二五”做出了预见,即“我国动漫产业产值将达1 000亿元人民币”。动漫经济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呈现了我国动漫事业的发展速度与规模。

从目前我国动漫人数众多,动漫内容丰富多彩方面来看,动漫传播伴随着中国传播媒介的发展而逐渐发展。目前学术界对于媒体主要分为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之分。所谓“传统媒体”主要是指在网络媒体诞生之前的媒体,主要包括期刊、杂志、电视、广播、报纸、电影等。传统媒体是早期人们获取知识与信息的重要载体,时至今日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尤其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受到了人们的日益关注。所谓“新媒体”即是指“互联网诞生以后出现的新的传播手段,如网络、手机、移动电视等”。动漫的发展最早主要依托于传统媒介进行广泛的传播,例如,依托报纸、期刊发行、电影等进行传播。当新媒体出现后,则其又在新媒体之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例如,目前在网络上大量流传的动漫作品,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二、动漫传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呈现

影视动画场景设计对镜头画面的形成有决定意义,场景空间制约镜头画面角度必须根据场景空间的特征安排镜头画面的角度——说得简单一点影片镜头所表现的始终是场景空间中的人物和故事,而且镜头往往首先展现出来的就是场景的面貌亡这在许多影片中很常见。例如在一场戏的开始第一个镜头往往是一个场景全貌的空镜头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影视动画艺术是一门画出来的视听造型艺术,这就需要我们同时运用造型手段和绘画制作手段对影片进行场景空间造型设计。场景设计既要有高度的创造性,又要有很强的艺术性、一方面要艺术创作,一方面要通过绘画手段进行绘制。

动画影片的主体是动画角色场景就是围绕在角色周围与角色有关系的所有景物,即角色所处的生活场所,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以及历史环境甚至包括作为社会背景出现的群众角色,都是场景设计的范围,都是场景设计要完成的设计任务。

动漫对于各个年龄阶段,尤其是对于少年儿童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笔者对于目前我国网络上流传的动漫作品进行了分析与归纳。通过对于网络上动漫作品部分观看后分析可得出,在这些视频之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融合并不是很多。那么如何让中国传统文化在动漫之中得以较好的体现呢?笔者结合其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因素表现较为优秀的动漫作品进行分析。

首先,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神话传说以及民间传说故事进行融合与创新。我国动漫发展初期其选材一般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神话传说以及民间传说故事作为蓝本进行发挥而最终创作而成的。当这些人们所常听的神话传说以及民间故事重新以一种新的形式映入人们眼帘时则往往会引起人们更大的关注。例如,我国早期动漫作品《大闹天宫》不仅得到了国人的认可,同时也受到了国外大量动漫爱好者的关注,巴黎的《世界报》当时曾经介绍说:“《大闹天宫》不但具有一般美国迪斯尼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艺术又是迪斯尼式的美术片所做不到的,即它完美地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三个和尚》选题于我国传统文化之中的民谣故事,运用动漫的形式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团结协作作出了重要诠释。其表现出来的民族文化内涵和传统思想观念更是深深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再如,2010年12月在春城昆明举行的中国动画年度盛典,荣获“2009年度原创动画作品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十大奖项”之一的《生肖传奇之十二生肖快乐街》则属于此类。

其次,采用我国传统文化之中优秀的人物或者是真实的故事进行动漫创作。此类动漫往往遵循着历史的发展规律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同英雄人物进行细节描绘以及相应的背景刻画,对于人物形象的一生(或部分)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与创新,以一种较为详尽、夸张的表现手法呈现给观赏者。使观赏者能够很好地对于英雄人物的人生以一种新的角度进行审视,同时得到新的体验。在整个动漫作品之中,如果动漫创作者能够很好地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融入其中,则可以使得年青一代既对于中国历史知识加深了解,同时,更好的促进民族融合力的凝聚。例如,动漫电影《郑成功》的创作,其主要选材于中国明末福建沿海,民族英雄郑成功打击倭寇的故事。在整部作品之中,有大量的闽南沿海自然与人文历史景观呈现,通过大量的技术手段的渲染,使得郑成功的战役重新展现于世人面前。动漫《郑成功》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启示,即“越具有民族特色的,就越是世界关注的”。《郑成功》不仅仅是一部好的动漫作品,同时,其对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表现得淋漓尽致,笔者认为其是采用我国传统文化之中优秀的人物或是真实的故事进行动漫创作的好作品。

第三,在动漫作品之中,采用各种艺术手段对于动漫作品内容进行辅助刻画,进而达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众所周知,动漫不仅仅是视觉艺术的体现,其背景音乐往往会给人带来更深层次的感受。例如,可以采用中华民族传统音乐对于动漫作品背景进行合理配置。动画音乐可以为动画渲染气氛、为动画营造立体的效果、引导剧情的发展以至于带动影响观众的情感等,如果能够很好地将中华民族传统因素很好的运用于动漫作品之中意境的创设过程之中,即通过对动漫之中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背景音乐的选择与变换影响,结合对“空”与“虚”之间交替,则可以构成很好的动漫意境,最终使欣赏者受到很好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熏陶。笔者在实践过程之中发现,在中国动漫作品之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则可以更好的促进动漫精神实质的最终呈现。当欣赏者身处浓郁的带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动漫之中,透过动漫之中作者精心设计的夸张的言语、动作以及各种描绘手法的衬托,则更会使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得更为长远。例如,传统动漫作品《大闹天宫》之中,对于中国传统音乐背景的加入,使得整部动漫作品具有较为浓郁的中国特色。这也正是当时其不仅仅能够在国内得到关注,同时,在国外也得到了普遍认可的重要因素。很多国外的动漫爱好者对于中国动漫《大闹天宫》至今记忆犹新。

第四,笔者认为动漫作品之中融合进中华传统文化因素进而创设出完美的意境,也可以较好地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所谓“意境”,通常是指“艺术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它是艺术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之一。众所周知,动漫作品是通过绘画作品以及科学技术手断进行不断的深化以及改革而最终发展而来的,而意境创设最早也源于绘画技巧,由此可见,动漫作品意境的呈现与绘画艺术有着不解之缘。意境通常可以被认为是人的主观范畴与客观范畴的两者之间达到的交融艺术境界。笔者认为作为生活在中华民族文化影响下的我国人群,当在动漫作品之中,结合一定的中华民族文化之中的精髓,可以更好地吸引人们的眼球。

三、结 语

动画是大众媒体的传播手段之一。是一种特有的文化产业,与其他文化知识一样具有极强的宣传和影响作用,包括社会规范、价值标准、行为方式、文化价值观等。优秀的动画电影能根植于本民族优秀文化,反映社会底层,能经得住社会发展的跌宕起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动漫作品创作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选择与呈现时,应当能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中国传统文化均为精华,并不是所有的中华传统文化内容都可制作出完美的动漫作品。例如,《哪吒闹海》动漫创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封神演义》选材可谓恰到好处,其摆脱了原著之中对于天命观念、愚忠思想以及封建统治秩序的刻画与描绘。其次,动漫创作者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较深的了解,努力地提升自己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结合对于国外动画影片的创作技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寻求异域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交融,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动漫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 李秋香,李麦产.传统文化创造性采借与中国动漫业创新性发展[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02).

[2] 汪宁.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在动画片中的应用[J].上海工艺美术,2007(01).

[3] 张晓莉.摆正中国传统艺术在动漫艺术中的位置[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03).

[4] 袁恩培,杨嵋.网络世界中动漫艺术的形式及特点探讨[J].包装世界,2008(01).

[5] 张步中,关晓辉.对动漫美学的理性省思[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9(04).

篇4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进行的一项居民生活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居民普遍具有较强的传统文化优越感;但研究结果同时表明,传统文化的日渐流失也深深地撼动了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

1、缺乏传统文化熏陶必定面临精神上的荒芜

本次调查中,71.6%的普通公众对传统文化表示认同,认为中国文化优于别国文化。与认同感和优越感并存的还有对传统文化流失的危机感――有高达58.2%的普通公众感到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在渐渐流失。特别是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娱乐方式的农村,随着西方的现代科技发展辐射到农村地区,农村居民认识到了繁华的城市生活与自己的生活环境之间的巨大差别,以前认为漂亮的剪纸、年画与“现代艺术”相比变得寒酸落后,这种一落千丈的心理落差多少影响了农村居民的传统价值观。于是以前贴在门窗上的剪纸画、杨柳青被明星照所取代,以前信口拈来的信天游、龙船调也变成了流行歌曲。在他们否定自我审美习俗而奋起直追现代、时尚概念的同时,传统文化真的是在不知不觉中流失了。

2、正视文化入侵,保护我国的传统文化

看着韩国人成功将“端午祭”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不少国人扼腕叹息、甚至义愤填膺。但如果我们反省一下自己对待中华传统文明的态度,再看看当下身边很多年轻人对西方“开放、自由”的热烈追捧,恐怕不得不在致敬韩国人尊重传统的同时,为我们许多年轻人受到西方文化的负面影响感到汗颜。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一位专家在《“文化自觉”与中国文化价值体系的重构》一文中提到文化范畴的“生物入侵”,认为与自然界一个物种入侵一个新空间、侵占本地其他生物生存空间相似,“文化入侵”也会造成当地文化生态的失衡局面,可能使当地文化失去生存资源和空间,进而失去自身完整性。这是我国传统文化发展中的棘手问题。

篇5

时至今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经历五千年,仍然在世界上大放异彩。作为其中的中坚力量——笔墨艺术,更是受到了世人的推崇。笔墨艺术和其他中国传统文化相比较,更加具有和招贴设计相互融合的可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笔墨艺术与招贴设计都是通过视觉进行传达的艺术形式,假设其是现代才出现的艺术形式,那么就很有可能将其划入招贴设计的范畴。以笔墨艺术当中的书法艺术为例,中国汉字是现今世界上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虽然经历多次文字改革,但其根本的“象形性”仍然存在。这样,中国汉字就具备了图形的基本功能,在其用于招贴设计的时候,甚至可以作为图案进行使用。例如在靳像强招贴《山》《云》《风》的招贴设计中,就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富于招贴设计中的一个范例。

设计大师陈幼坚直接运用“古”“今”两个中国汉字为“用传统创造一个新的传统”研讨会所设计了一项海报,“古”象征过去,“今”象征现在,下面的深色背景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这块养分丰富的大地,“古”在其中孕育出了“今”天的绿叶,生机盎然。这幅海报向世人昭示着“中国设计”就应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只有根植于中国传统艺术,才能有今天的“中国设计”。陈幼坚成功地把中国传统笔墨融汇到现代设计当中,把笔墨艺术和现代招贴设计语言进行了完美的结合,使设计作品更具有文化内涵,以此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度,使作品具有强烈的中华传统文化气息,而这种文化气息正是通过笔墨艺术得以体现的。笔墨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华夏人民智慧的结晶,始终反映着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所以,传统笔墨艺术出现在招贴设计中,能够增加招贴设计的韵味,加强民族化的风格特点。

二、笔墨艺术在招贴设计中的实践创新

1.解构笔墨艺术,让其服务于招贴设计

我们可以运用招贴设计语言对笔墨艺术进行解构,并反之将其服务于招贴设计。根据创作意图,选择所需要的单个或一组笔墨艺术,运用招贴设计语言再将其进行适当的调整,后根据版面的需要将其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北京2008奥运会海报,就是运用点、线组成了跳跃的人物动态,并运用绘画艺术当中的“飞白”来表现运动动感。我们再来看绘画艺术当中的润染技法,作品通过“润染”这一特殊的表现技法,来体现其产品卖点的丰富,层层深入及产品自身被赋予的文化内涵和底蕴。再如北京2008申奥会徽,“牵丝”这一草书技法的运用,连接了五大洲的奥运健儿。由此可以看出,传统艺术精髓之一的笔墨艺术已经在招贴设计领域当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不仅在招贴范畴内开辟了传统艺术延续的先河,而且丰富了招贴设计语言。这种实践创新促使了中国传统艺术——笔墨艺术与时尚艺术——招贴设计的交流与融合。

2.笔墨艺术所呈现的连续静态美及意象动感

商业化的设计作品由于其诉求的内容较多,甚至无法在一个版面内完全表现出来,或者由于时间的周期性计划,往往会出现系列的设计作品。如房地产系列广告设计作品正是招贴设计与笔墨艺术两种艺术表现手法的结合。笔墨艺术由于强调自然、天趣,不拘形式,讲究写意,越来越受到从事房地楼书宣传品设计师的欢迎,这种笔墨艺术与招贴设计相结合的表现形式,能够很完美、多方位地表达楼盘的人文环境。同时,能给人一种连续的静态美感及意向的动态美。这种方法在系列包装设计中也被采用,好像是国画艺术当中的四方联,简单的几幅作品,却包罗万象,意象万千。

3.“画卷”——笔墨艺术应用的极致表现

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大型节目——“画卷”(图3-5)提炼出了五千年中华文化的精华。“画卷”这一创意本身就来源于书画最终的表现形态——卷轴,其本身就是笔墨艺术的周边形态,是承载书法、绘画(中国画)的介质。张艺谋导演在其上面运用LED大屏幕等新科技,配以特殊光效,营造出了这一神奇的空间,笔墨气息十足,韵味十足。结语线与墨、毛笔和宣纸,它们同电脑、摄影一样,是被设计家运用的一种媒介。

篇6

通读全书,该著有以下特点:

第一,精辟的理论观点,缜密的科学体系。

传人中国后,思想界对于与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能否结合这一重要问题,就产生了迥然不同的几种观点。一为对立说,认为二者是绝对对立的,不可能融合;二为并存说,认为二者在未来的多元文化结构中是并行存在的;三是融合说,认为二者既有对立、冲突的一面,又有相通相容的方面,通过辩证综合与扬弃,可以创造出适合革命和现代化建设实践需要的新文化体系。诚然,与儒学这两种文化的理论渊源并不相同,但作为不同民族历史智慧的结晶,它们都是人类发展的文明成果,都具有普遍性和真理性。该书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相通相容的特征为契机,提出了要在全面审查的基础上对二者的精华进一步继承和发展,更要对其糟粕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摒弃,从而开辟出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新道路。与中国的具体实践和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其真理性的理论转化为中国人自己的理论观点和科学方法,是在新时期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国化的现代文化形态离不开绵延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的发展和创新。同样,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学的方法问题,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也是在新时期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它需要运用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来分析、梳理、总结和创新。

该著主题新颖,体系严密,系统解决了在中西文化冲突下与儒学如何融合的一系列问题,使中国化与儒学现代化达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著者从二者相碰撞、融合的历史文化背景人手,分析中国化与儒学现代化的嬗变过程,创造性构建了二者相冲突融合的机制。该著从历史发展与逻辑相结合的角度,对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重构与创新,以及中国化道路的新探索作出准确把握。无论考察儒学现代化还是中国化,都做到既坚持廓清重要思想范畴的来龙去脉,又遵循传统思想文化与相融合的内在逻辑,从而使该书既具备了严谨清晰的逻辑性,又极富思想文化沿革的历史厚重感。

第二,独特的研究视角,科学的比较方法。

本著以丰富翔实的资料,颇具新意的论述,富于时代性的诠释,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深入揭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契机、特征和历史必然性。著者一方面紧抓社会特点和时代特点,对相关资料给予历史的辩证的归纳、梳理分类,对重要思想内涵演进加以动态的逻辑分析,使文章统之有宗、分之有序。该书注重从比较视角把握和阐述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它有助于突出与儒学各自的特性,清晰地阐述儒学与的异同,既浓缩涵盖了儒学丰富的文化精髓,又为与儒学的辩证融合准备了必要条件和中间环节。通过科学比较和阐述,既从总的框架方面,又从具体内容方面,全方位展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要求,展现了与儒学相融合的内在逻辑性和必然性。

第三,密切联系时代特点,立足于当代实践,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创新之路。

篇7

关键词:科学性 理性简约 系统综合 文化交流 科学 艺术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c)-0244-01

中医是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其科学性与西医并不背道而驰,只是表述方式及处理疾病的方式与西医不同而已。对其科学性的认识理应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进行。

中医的科学性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审视:术语的理性简约;实践指南的系统综合。

1 理性简约的术语范畴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先驱者以阴阳、五行、经络、脏腑、气血等观念为核心构建起来的阐释人体生理与病理现象的理性认识。这些核心范畴渊源于日常生活,与迷信盲从的观念根本不同,是对人类生命现象与外在客观世界细致观察与哲理性思考的结果,“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1]中医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来阐述人体上下、内外各部分之间,以及人类生命同自然、社会这些外部环节之间的复杂联系,阴阳对立统一关系的失调和破坏,则会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中医的五行范畴是古代先人们为了便于掌握和说明客观事物以及人体的生理与病理的变化规律,应用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即木、火、土、金、水来阐述外在的客观事物与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发展变化的带有一定理想化色彩的学说,五行相生相克保持相对平衡与稳定;中医的“经络”被定义为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有联络脏腑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网络全身的作用,尽管现代医学大量实践证明除了已知的神经、血管、淋巴等组织之外,中医典籍中所描述的独立的经络系统似乎并不存在,然而综合分析中医古籍的论述,不难得出经络正是古人对现代医学中的血管循环系统、淋巴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等已知和未知系统的理性而又简约描述的结论。中医术语理性简约的科学特性渊源于人类社会发展早期对客观世界及自身观察手段的局限性,但其理性简约的科学色彩不亚于西方科学理论体系中的原子、分子、蛋白质、基因等观念形成发展的历程,分析中医术语的科学性必须要有历史文化发展的视野。

2 实践指南的系统综合

与中医术语理性简约的科学特性密切相关的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系统综合。望、闻、问、切作为中医的四大诊断手段其系统综合的鲜明特征说明任何疾病的产生,都不能孤立看待,应联系四时气候、生活习惯、体质强弱、年龄性别、性情好恶等,全面了解病情。而八纲辩证则通过对四诊所取得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八类证候归纳说明病变的部位、性质以及病变过程中正邪双方力量对比等情况。此外,中医认为人体的脏腑,在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的情况下,各负其责,构成一个完整的机体。而且脏腑与外界自然环境的变化、精神活动等息息相关,“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2]中医系统综合的实践特征带有显著的哲学思辨色彩,诚如爱因斯坦所言:“科学必须建立各种经验事实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使我们能够根据已经经验到的事实去预见以后要发生的事实……我们所寻求的是一个能把观察到的事实联结在一起的、可能的、最简单的思想体系。”[3]

对中医科学性的文化解读是正确翻译中医术语的基础与指南。依据中医科学性的两个重要特征,中医术语的翻译可以考虑如下两个策略。

(1)文化交流策略。

翻译中医术语在忠实通顺准则的基础上,要有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战略视野。中医术语的翻译涉及众多带有鲜明中华传统文化色彩的观念,上面涉及到的阴阳、五行、经络、气血等观念就是典型的代表。阴阳的音译表达“yin and yang”是现有的各类翻译中传递阴阳文化内涵的较为有效的手段,其他诸如“positive and negative,opposing forces or principles”等词汇所表达的意义都只能部分地传递出中医阴阳范畴的内涵。中医的五行范畴有本体与属性相结合的特征,与阴阳范畴一样,五行的音译wuxing或wuxing—— five elements or phases是传递中医文化内涵的妥当形式。中医脏腑范畴有的术语“三焦”,常被译为triple energizers 或者triple burners,用triple energizers或者triple burners来翻译“三焦”,不仅仅是对中医术语的误读,而且显得滑稽可笑。综合中医古籍的论述,用“triple energizing systems”更能精准地传递出“三焦”术语的古今内涵,至于音译三焦sanjiao或者three jiaos,从文化交流的角度看,也未尝不可。中医“经络”的文化蕴含,如果用channel,path,passage,vein,network等词汇表达都只能极为有限地传递出中医经络的文化涵义,至于用meridian和collateral来表达经络的意思,除了传递出经络词汇古雅的色彩涵义外,并不比channel、path、passage、artery、network等词汇在表述经络涵义上更为全面和准确。从文化交流的角度分析,经络的音译jingluo或者jing and luo是比较能够全面反映中医经络范畴简约而又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处理方式。

(2)科学与艺术相结合。

中医是一门极富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科学,这门科学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朴素到精微、不断摆脱原始神秘色彩到日益接近日常生活并服务日常生活的可验证的发展过程。除此之外,中医表述还是一门艺术,中医的语言表述充满着艺术手法,比类取象就是一个突出的特征,例如,“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4]。科学的语言注重精准,艺术的语言注重形象,两相结合,中医术语的翻译在注重词语精准选择的同时应尽可能保留其形象化色彩,例如:窜痛scurrying pain、游走痛wandering pain、青蛇毒green-blue snake toxin sore、龟背tortoise back、雷头风thunder head wind、七星针seven-star needle、滚刺针roller needle、肝火犯肺liver fire invading the lung、肝阳化风liver yang transforming wini等。当然西医中的表述也是可以用来直接对译的,例如,鹅掌风tinea manuum、猫眼疮erythema multiforme等。

中医理性简约与系统综合的科学特性千百年来为国人乃至世界其他众多区域的疗效相对显著的治疗方法与技术奠定了基础,理解其科学特性是实践中医术语翻译及评价其得当与否的重要准则。

参考文献

[1] 黄帝内经.五脏别论[M].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

[2] 黄帝内经.调经论篇[M].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

篇8

关键词:美术;文化传统;存在样态;文化特征;传统观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Traditional Connotation of Fine Art

YAN Qing-lai

(School of Fine Art,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453007)

面对当下纷繁复杂的美术事象,彷徨困惑的同时,我们忽略了一个逻辑点,即美术文化传统是指什么,或者说美术文化传统的实质和特征是什么,美术文化传统又是一个怎样的存在样态?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美术文化的良性变迁。

一、美术文化传统的内涵界定

“传统”一词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传”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意为“驿站”,以后逐渐引申为“传达”、“延续”、“继承”之意。“统”,其本意为“丝的头绪”,引申为“系统”,“纲要”之意。“传统”合为一词后,指历史沿传下来的,具有根性的模式及行为规则。《辞海》界定传统为“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对人们的社会行为有无形的影响和控制作用。”①在文化学中,对“传统”的代表性表述是“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性想象的沉淀。” ②在此意义上的“传统”,就是文化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就是文化传统的同义语。然而,现实生活中,当我们以传统相称时,大多指向为历史。这就不可避免造成“传统”、“文化传统”以及“传统文化”之间的混淆。“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区别。《人学词典》对“文化传统”的定义是“由历史沿袭而来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与人类实践活动有关的各种生活方式。” ③这与“传统”的界定近似。而“传统文化”,则指“由传统的作用而产生的凝固、稳定的文化形式。……它相对于现在,却是一个相对凝固而稳定的即成事实。……体现传统形式化的文化就是传统文化。” ④此外,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二者的差异。庞朴在其著作中论述说“传统文化是指具体的文化,……是一个死的,……是过去已经完成了的那些东西。” ⑤而所谓文化传统一般“指的是支配千百万人的习惯和力量,可以说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是一种潜意识。……集体的无意识是整个民族即凡是这个文化背景下的民族都具有的这样一种无意识的集体行动或集体的无意识的行动,这些东西叫做文化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一种传统,叫做文化传统。” ⑥朱维铮在文章中从不同的层面详细论述了二者的联系与区别⑦,而张岱年、姜广辉则指出“‘传统文化’是相对于现代文化而言的概念,‘传统文化’的意义大致相当于过去的一切文化现象,而‘文化传统’的意义是指历史文化中影响深远,以致对现代仍有重大影响的内在因素。” ⑧刘梦溪认为“‘传统文化’,是指传统社会的文化,一般把周秦以降直至1911年之前,称作传统社会。……‘文化传统’是指传统文化之后的精神链接链,并不是所有的文化现象都能够连接成传统。” ⑨王炯华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横向的概念、静态的概念、文化‘源’(狭义)的概念。中国文化传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绵延流传、通古贯今的外汇内涵。中国文化传统则是一个纵向的概念、动态的概念、文化‘流’的概念。” ⑩从众多学者关于“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内涵的界定看,无论各种界定的侧重点为何,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二者不是可以互换的概念。总之,所谓“传统文化”,是指历史上存在过的文化事象,相对于现代而言,就是传统的。“文化传统”是指贯穿人类发展的整个历史阶段,世代沿传的那些相对稳定的,体现文化的质的规定性的本质内核。

简要地区分了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我们可以顺理成章地切入美术文化传统与传统美术文化的区分。传统美术文化是历史上一切美术文化现象,相对于现代美术文化而言,它并不对整个美术文化有决定作用,只是指明时间概念,是体现传统形式化的凝固、稳定的文化形式,是历史上出现过的处于定型样态的文化现象。美术文化传统是人类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美术文化演进中出现的对人类美术文化有过很大决定性作用,并且依然活在现实中的那部分根性传统,是一个动态的流向,其影响及于现在以至未来的那些具有根本性的内隐和外显的要素,是历史沿传下来的美术文化域内的规则,制度,思想,信仰等等行为模式的总和。

二、美术文化传统的存在样态

所谓存在样态,是指事物(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两方面)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体现出的形式与状态。任何事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都呈现出特殊的形式与状态。美术文化传统是内隐的,动态的。因此,美术文化传统的存在样态不是简单的机械的线性构成排列,而是呈现为有机联系的复杂的存在样态。梳理清楚美术文化传统的存在样态,有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美术文化传统,形成相对合理的美术文化传统观。

1、美术文化传统是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存在样态。

正如前面所说,美术文化传统是人类美术文化演进中出现的对人类美术文化有过很大决定性作用的,沿传下来的根性的东西。既然是美术文化演进史上沿传下来的,那么一定有其历时性的延续性。它是贯穿美术文化演进史的,是历史延续性的表现。比如,属于美术文化传统范畴的视觉性因素,是美术文化自形成时直到现在以至将来都在沿传的因素。因此我们说,美术文化传统是历时性存在。“讨论文化传统,必须辨别现实中间有无踪影。”B11辨别是否为美术文化传统,必须注意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依然活在现实中的那部分根性的传统。如若只是存在于美术文化演进史中,而现实中不存在,那就是历史的遗存,属于“死文化”的范畴,而只有“活文化”才属于文化传统的范畴。B12由此,美术文化传统必然存在于当下各种美术事象中,我们可以用共时性存在来描述。而相对于传统美术文化而言,它仅仅是历史的存在,它出现在美术文化演进中的某个阶段,只是美术文化演进中的一个过程,一个已经定型化的美术文化现象而已。因此,美术文化传统一定是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存在样态。任何美术文化传统必定有其历时性的发展轨迹,以及其共时性的存在样态。

2、美术文化传统是时间性与学理性相结合的存在样态。

按照刘梦溪提出的“‘传统文化’,是指传统社会的文化,一般把周秦以降直至1911年之前,称作传统社会”B13的观点,传统文化仅仅指明时间性存在,即仅仅指明传统文化存在的历史阶段,并没有任何的感彩,不具有褒贬之意。传统美术文化同样是仅指明历史时间阶段。比如我们说汉、唐、宋、元、明、清美术文化,都是一种定型的特定历史阶段的美术文化现象,属于传统美术文化。当我们说古希腊的艺术如何如何,中世纪的艺术如何如何时,仅仅是我们对特定时期已经定型的传统美术文化的个人喜好的表达,而不是一种深入本质的内涵界定。因为,它们仅仅是美术文化演进史中的一个特定阶段,是已经稳定的无法改变的美术文化演进的一个过程。但是,美术文化传统并不仅仅是历史中的美术文化现象,而是这种美术文化现象背后的反映美术文化本质的规律性的精神内涵。换言之,特定时期的美术文化蕴涵着美术文化传统在其中,这是美术文化传统时间性存在的体现。美术文化传统是这种特定历史时期美术文化现象背后的反映美术文化本质规律性的精神内涵,这体现了美术文化传统的学理性存在样态。不同时代的美术文化现象,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美术文化的质的规定性。比如,萌芽期美术文化孕育了整体自律性美术文化传统范畴的内在因素之视觉性以及美术文化传统生成的动力源;史前美术文化发展完善了美术文化传统的内涵结构之思想-视觉性、语言-体系性、创生-演进性;文明期美术文化则促使美术文化传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再比如谈到古希腊美术时,我们自然会想到和谐的数的比例,这里就蕴涵了属于整体自律性美术文化传统范畴的视觉性。当我们谈到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文化时,透视、结构、体积等概念就会出现在脑海中,这就是整体自律性美术文化传统范畴之语言性的体现。这些都是美术文化传统的时间性存在与学理性存在相结合的具体体现。总之,美术文化传统是以时间性的存在样态蕴涵了学理性的存在样态,以学理性存在样态反映了时间性存在样态。这是与仅仅体现时间性存在的传统美术文化的重要区别之一。

3、美术文化传统是正面性与负面性相结合的存在样态。

美术文化传统是美术文化演进的中轴线,是沿传下来的规定了美术文化质的规定性内涵的东西。因此,美术文化传统是促使美术文化变迁演变的内核因素。这就是美术文化传统的正面性存在的体现,也是我们强调学习传统,深入传统的理性支持。但历史不是线性结构发展的,文化也不是直线式承传的。因此,文化传统中不同的内涵成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受到了不同的礼遇。比如一直围绕着笔墨发展的中国画历来以笔力墨气为表现手段,以线的力度与气势,以水与墨的谐和作为评价作品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当下多元化发展趋势下,“水墨实验”的兴起,综合手法的运用,中国画所谓的“底线”已经不复存在了。如果,我们仍然以各种局部他律性美术文化传统为标准衡量各种实验性美术文化的艺术价值,就会忽视甚至否定实验性美术文化的价值。况且,创生性是美术文化传统的重要内涵之一,任何有悖于创生性的约束限制,都是不利于美术文化的变迁演变的。因此,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美术文化传统不再是我们必须遵循的依据。相反,会成为约束甚至阻碍美术文化变迁演变的因素。此时,美术文化传统的绝对正面性也就随之颠覆了,美术文化传统成为没有明确价值取向的中性词汇。但是,美术文化传统无论被视为历史沿传下来的美术文化的质的规定性的体现,还是被视为约束或阻碍美术文化变迁演变的因素,都是具体历史阶段的个别化。宏观的看,美术文化传统就是正面性与负面性相结合的存在样态,美术文化就是以美术文化传统的正面性与负面性的回旋波动为轨迹变迁演变的。

4、美术文化传统是主体性与客体性相结合的存在样态。

任何文化传统都是人类认识选择的结果,没有人类主体的选择,就没有文化传统的延续。美术文化传统是人类艺术意识B14的选择的结果。中国画以线作为重要的表现手段,是我们这个民族共同艺术意识的选择的体现。众所周知,早期绘画中,无论西方还是东方都是以线为主要表现手段。随着历史的演进,我们选择了继续以线为重要表现手段,而西方民族却逐渐偏向了色彩与体面。B15其中的原因自然有很多,但不同的变迁方向与民族的共同艺术意识的不同取向有着必然的联系。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行为主体选择的结果。美术文化传统的客体性存在,表现为美术文化本身的规定性的存在。不论个体选择与否,美术文化传统是客观存在的,是永恒存在的,不可消亡的。从美术文化传统开始生成起,视觉性、语言性、创生性就形成了。在美术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这些美术文化传统从来就是客观存在的,并不因人类主体的选择而有任何改变。换言之,美术文化传统是相对存在的,相对于人类主体的选择而存在的;美术文化传统又是绝对存在的,它是不以人类主体的选择改变而变化的,是客观存在的。这看似矛盾的结论,却恰恰是我们认识美术文化传统时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

5、美术文化传统是专门性与融合性相结合的存在样态。

从学科分类学角度讲,美术文化广义上就是视觉文化,包含绘画、雕塑、摄影、书法、篆刻、建筑、设计等等,绘画中又分为水墨画、油画、版画等等画种。每一画种有其自身独特的传统。比如水墨画与油画,就有着相互独立的表现工具和表现技法。版画、年画、连环画各自有着各自的内涵规定性。总之,不同民族地域的美术文化有着相对独立的传统内涵,不同画种之间有着不同的专门性内涵。这就是美术文化传统专门性存在样态的体现。但是,各种画种或不同民族地域的美术文化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特定条件下是相互交流融合的。东西方美术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事实。不同画种之间的表现技法相互借鉴、工具材料的相互借鉴,也是事实。再如,宫廷绘画、文人绘画、民间绘画之间的相互借鉴等等。这就是美术文化传统的融合性存在样态的体现。美术文化传统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是由相对独立的众多小体系共同构成的一个大体系。小体系之间呈现出相互排斥又相互融合的状态。这种状态决定了美术文化传统的专门性与融合性相结合的存在样态。

6、美术文化传统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存在样态。

探讨美术文化传统是一种纯粹的理论问题,研究美术文化传统,就是一种理论性探讨。通过理性思维,去分析美术文化传统内涵结构及其价值体现。没有一定的理论体系框架的梳理建构,就无法认识美术文化传统的真实面目。但是,我们不能简单的把美术文化传统看作是理论性问题。美术文化传统研究的宗旨,是促进当前美术文化良性变迁,是促进美术文化的实践创作活动。美术文化传统是存在于当下美术文化现象中的,与当下美术文化创作实践是分不开的,这就是美术文化传统的实践性存在的具体体现。美术文化传统的重要作用,就是对当下美术文化良性变迁的推动作用,没有这种推动作用,美术文化传统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研究本课题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对美术文化传统的认识梳理,促进美术文化的生态性可持续性变迁。因此,美术文化传统只有应用于美术文化创作实践才有其存在意义。这就是美术文化传统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存在样态的体现。

通过以上对美术文化传统的存在样态的简要梳理。我们可以看出,美术文化传统就是在众多的悖论中不断变迁的,是众多矛盾的结合体。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以简单的直线式逻辑去认识美术文化传统。

三、美术文化传统的特性

对美术文化传统的特性的梳理,是建立在正确认识美术文化传统的存在样态的基础之上的。对美术文化传统存在样态的梳理,是对美术文化传统的浅层感知的感性梳理。这种感性认识必须通过概括、抽象等思维手段上升为理性认识,我们才能深刻地理解与认识美术文化传统。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历史承传性。

首先,任何文化传统都是历史的延续,是人类实践生活的积淀,是人类世代相传的文化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文化传统是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中,从众多美术文化事象中抽象、提炼、凝聚而成的。比如,属于局部他律性美术文化传统范畴的工具材料是历史承传的。原始美术文化中无论是石制工具的刻制,是骨制工具的运用,还是其它各种具有制作美术作品功能的工具,都是人类的一种选择。随着人类的不断实践,随着历史的积淀,人类选择了笔作为最具表现性的美术工具。无论是东方柔软的毛笔还是西方挺硬的油画笔,在美术文化演进史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高新技术不断问世的今天,“电脑美术”、“数码美术”开始兴盛。如若只看表面,这些工具没有体现出历史承传性。但是,从深层审视,原始美术中的石制骨制工具,后来笔的运用,以及现在逐渐兴起的电脑等等,其本质都是一种表现工具,是实现人类创生美术作品的工具,是视觉转换的工具,是美术语言体系的承载体。原始时期的美术工具,当下的美术工具,以及将来出现的各种美术工具,都是以此为线索的有机联系的系统。再比如,民间美术中,同样的“五毒”形象,为什么会同时出现在肚兜,枕头上?小孩子的鞋子为什么会用一个夸张的虎头来修饰?这种防身护体的寓意就是美术文化传统历史承传性的体现之一。其次,美术文化传统是人类选择的结果。一种美术文化要素之所以成为美术文化传统,重要的一点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适应人类美术文化变迁的需要。只有满足人类美术文化变迁演变的需要,人类才会选择,进而沿传下来。仍然以工具为例。石制骨制工具满足了原始人类在岩壁等坚硬物体上创作的需要,于是原始人类选择了它们。毛笔、油画笔的出现满足了运用水墨和油彩的需要,于是毛笔、油画笔得到了重视。电脑数码技术的运用,更是满足了信息时代美术文化变迁演变的潮流趋势,自然也蓬勃发展起来了。因此,美术文化传统是历史继承的结果,也是人类选择的结果。

2、文化指令性。

此特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群体认同。美术文化传统之所以能够沿传下来,必然有一定的原因。一方面是上面论述的物质实用需要,另一方面是思想上的群体认同。美术文化传统包含着美术文化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这些深层的内涵得到了群体的普遍认同。人类的美术文化实践行为都是围绕着这种沿传下来的模式变迁的。如果仅仅是个人习惯,而不被普遍认同,就是贴上传统的标签也不会沿传下来。只有当一种美术行为范式、价值观念、信仰系统等等被社会群体所共同认同,才会被承传。其二,引导趋势。当美术文化传统被群体认同后,社会群体自然会以美术文化传统为轴心推动美术文化的变迁演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正确认识美术文化传统,是辨别美术文化变迁演变趋势的重要因素。仔细梳理清楚美术文化传统变迁的脉络,就能把握住美术文化的变迁演变趋势。当我们以整体自律性美术文化传统为衡量标准时,我们就会以一种相对宽容的心态来欣赏所谓的现代以及后现代美术,我们就会充分理解艺术是有无限可能性的深刻内涵。当我们在不懈地讨论美术的“真”、“善”、“美”标准时,我们是否认真地研究过美术文化的整体自律性传统呢?如果,我们想当然的一贯地以意识形态来匡正美术文化,那么美术文化将不会成为润泽人类心灵的精神养料,只会是统治阶级的工具,是约束人类思想的缰绳而已。因此,研究美术文化传统,揭示美术文化传统所蕴涵的被社会群体所认同的具有引导趋势的文化指令,是认识美术文化变迁演变趋势的重要途径。

3、开放互补性。

任何文化传统都是开放的、互补的。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人类文化将无法前进。正如佛教传入我国,历经扎根、发展、结果,成为我国的一大宗教,并最终影响促成了现在这样的民族共同心理意识。可以说,没有佛教的传入,也无法形成现有的中华民族文化。文化需要交流,封闭自守只会束缚自身的发展。历史证明封闭、保守之路是行不通的。易言之,文化的进步,必须以文化传统的开放为前提。开放的文化传统,并不是没有限制的开放,而只是对于于己互补的那些文化因素的开放。对于互补的内涵,我国很早就有了深刻的认识。中国人以阴阳来标注世界,有阴必有阳,阴阳调和,万物兴盛。某种程度上说,阴阳就是相生相克相补的矛盾统一体。没有互补,就意味着残缺。因此,美术文化传统必定不应该是死水一潭,而是开放的,互补的。当西方艺术的科学理性精神成为东方艺术追求的目标时,“天人合一”与科学理性相结合。当厌倦了科学理性精神的西方当代艺术,意识到东方艺术的圆融精髓所在时,一味以科学理性著称的西方美术,也开始关注处于混沌状态的“道”的存在。这就是东西方美术文化的开放交融,就是东西美术文化传统互补的价值。当民间绘画,文人绘画,宫廷绘画相互融合时,民间绘画的“趣”,文人绘画的“意”以及宫廷绘画的“技”也就融为一体了。B16当“所谓”的国、油、版、雕、连、年、宣B17相互借鉴融合时,我们不能以某一画种的特征不明显,不能以画种之间界限的不明确,而否认整体美术文化的发展。

4、时代变迁性。

任何文化传统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迁的。时代的更替,社会的发展,导致人类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这就势必要求美术文化传统也要相应的变化。而这种变迁体现为扬弃与继承,吸收与创生。即原有的美术文化传统一部分被扬弃,一部分被继承发扬,新环境下形成的新的美术文化传统一方面来自于吸收其它优秀美术文化传统,一方面产生于自我的创生。原始美术那种实用的创作动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活的改进,渐渐被淡化弱化。而以情感的宣泄,思想的阐述为动力的创作成为美术文化实践的主流。这些就是扬弃与继承的体现。魏晋时期佛教传入我国,促进了我国佛教美术文化的形成,产生了莫高窟、云岗窟、龙门窟等一批经典的石窟艺术。我国的书法传入日本、韩国,分别形成了书道与书艺。南画经过大和民族的改进发展成为日本人引以为豪的日本画。早期东西方绘画同样以坚硬的工具在岩壁上刻划为主要的表现手段,同样重视线条的运用。但由于西方油制颜料的运用,解剖学、透视学、色彩学的快速发展,产生了西画以油制颜料为主,重结构、重体面、重色彩的美术文化传统。而随着毛笔水墨的发展,生熟纸张的运用,以及“以形媚道”的绘画思想的产生等等,最终形成了现有的中国美术文化传统。这些就是吸收与创生的明证。总之,美术文化传统就是在这种不断延续的过程中不断地变迁,并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机与活力。美术文化正是在美术文化传统的不断变迁中演变的。

5、生态多元性。

生态学方法已经广泛运用到各种学科中。“所谓生态学方法,是用生态观点研究现实事物,观察现实世界,又称生态学思维,用生态观点思考问题。”B18我们有必要运用生态学方法梳理认识美术文化传统。“生态”最早运用于生物学科,是关于有机体与周围外部世界的关系的一般学科。二十世纪下半叶,环境问题成为社会的中心问题,使之快速地渗透到其它学科中。于是,由自然生态推衍到生态文化观念,生态的含义也就不仅仅局限于是生物学含义了。从广义上去理解,“生态就是人们具有的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和承认差异性和谐生存的整体的价值观与规范体系。简言之,异质同构为生态,差异性是生态的重要标志之一。”B19美术文化传统的范畴,是由相对独立的小系统构成的,它们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中国美术与西方美术之间存在差异。国、油、版、雕、连、年、宣之间的存在差异。宫廷绘画、文人绘画、民间绘画之间也存在差异。即使是同一画种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历史阶段也会有一定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误导了我们对美术文化传统的认识,也正是这些差异共同构成了内涵丰富的美术文化传统的内涵体系。这就是异质同构,就是美术文化传统生态多元性的体现,就是美术文化多样性变迁的内因,就是美术文化“没有绝对标准”B20的标准依据所在。

以上就是理性分析美术文化传统存在样态后得出的结论。在充分认识了美术文化传统的存在样态与特性之后,我们不应仅仅简单地以“继承传统”为口号,而应该理性的分析、梳理美术文化传统,并有效的加以继承。但是,我们应该如何把握美术文化传统,以促进我们当下的美术文化实践创作呢?我们如何继承学习美术文化传统以作用于自身的美术文化实践行为呢?有学者认为“继承传统、弘扬传统,首先必须分析、研究传统,弄清它的精华和糟粕,在今天条件下有可能继承的精华和不可能继承的精华,以继承它的精华而不是糟粕,继承它在今天条件下有可能继承的精华而不是不可能继承的精华。”B21但是,什么又是美术文化传统的精华,什么又是在今天条件下有可能继承的精华呢?要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形成合理的美术文化传统观,即认知美术文化传统的态度观念。

四、美术文化传统观的提出

我们提出的“熔铸中国气派,塑造国家形象”的目标,如何构建?虽然我们无法明确地提出“中国气派”的风格概念,但是“中国气派”一定不是固定模式的呈现,而应该是多元呈现,兼容包并的体现,是中国传统精神内涵的支撑与当代社会氛围有效结合的产物。面对当下复杂的美术文化事象,我们如何认知?一个关键点就是认知美术文化传统。在系统研究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形成以辩证的眼光审视美术文化传统、以严谨的逻辑思考美术文化传统、以变迁的理念接受美术文化传统、以宽容的心态欣赏美术文化传统为基本内涵的美术文化传统观,实现及时宏观把握美术文化变迁趋势的诉求目标,促进美术文化的生态性可持续性演进。(责任编辑:帅慧芳)

①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587页。

② 傅铿《论传统》译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转引于刘守华《文化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99页。

③ 黄楠森、夏甄陶、陈志尚《人学词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年版,第416页。

④ 同上,第416页。

⑤ 庞朴著《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版,第159-161页。

⑥ 同上。

⑦ 朱维铮《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

⑧ 张岱年、姜广辉《中国文化传统简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⑨ 刘梦溪《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人民政协报》,2004年7月12日。转引于《新华文摘》,2004年第19期,第104页。

⑩ 王炯华《中国传统十二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9页。

B11 同⑦。

B12 同⑦。

B13 同⑨,第104页。

B14美术文化不仅仅是人类审美意识选择的结果,美不是美术文化的唯一。审美与审艺是有区别的。此观点参见梁玖《新编艺术概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审艺学”相关内容参见梁玖《审艺学》,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此处以艺术意识指代包含审美与审艺的两个层次。

B15此处所说中国绘画以线为重要表现手段,西画逐渐转向了色彩与体面,并不是简单的认为中国绘画和西画的区别在于此,也不是指明中国绘画不存在色彩与体面,西画不注重线的运用。此处仅是相对的便易的以此区分二者。

B16 此处的趣,意,技只是相对来说,不能绝对看待。

B17 之所以用“所谓”一词,因为本人不认同这种分类法。这种划分所依据的标准本身就存在差异,不同标准下划分出的类别自然导致混乱的出现。

B18 余谋昌《生态哲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1页。

B19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梁玖教授的观点。根据记录整理。

篇9

[关键词]儒家文化 道家文化 民族精神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0-0052-01

一、以伦理道德为特征的儒家文化

孔子创立的儒学,具有鲜明的人本主义和礼教德治的精神,在传统社会中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

在社会伦理观方面,“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范畴。“仁者,人也”,在孔子看来,“仁”是人的本性,也是基于自己与他人的认识。“仁”的外在表现是“爱人”,即仁者“爱人”。这种爱是推己及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爱思想是分亲疏远近的,由爱亲到“泛爱众”。

儒家文化的理想人格内圣外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儒家文化的行为规范是“礼”。儒家把仁义道德注入到“礼”的形式当中,通过教人反复履行“礼”这种外在的行为规范,使其进入人的精神层面,最终成为一种道德自觉。每个人都遵循礼的要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最终达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换句话,也就实现了儒家的理想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二、以无为超越为特征的道家文化

道家思想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是“道”。道家所说的“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在冥冥之中用一种人们无法感知的力量化生万物,以一种人们无法左右的“规律”运行。它是万物之母,万物有生有灭,物一旦消亡又复归于道。道是永恒的,无始无终,独立存在。老子还认为,“道”是“无不为”的,因为道派生天地万物;“道”又是“无为”的,因为它无目的,无意志,也不主宰万物。

道家文化的理想人格是至人、神人、圣人。“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道家文化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三、儒道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

儒、道两种文化精神一阳一阴,一显性一隐性,它们既对立又互补。儒家文化教人积极面向社会生活,服从社会伦理道德的规范。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终达到理想人格的实现,成王成圣。人在家国同构的集体中和乐盈盈地生活。道家文化是人无意于在社会生活中奋进或于社会生活失意的时候,给人的又一精神依托,老庄告诉我们要学会回避和超越社会生活,要抱有平常心。如果说儒家思想是教人拿得起,道家则是告诉你要放得下。正是儒道两种互补文化形成了中华文化乐观豁达、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儒道两家学说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互补的文化机制,儒道互补犹如阴与阳、正与负的互动和互补一样,相生相融,相辅相成,奇妙无穷,经久不衰。儒道精神共同铸造了中华民族内道外儒的文化精神。

四、21世纪中华民族精神的构建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社会历史条件下,为了回应生存环境的挑战,形成的稳定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儒道文化作为中国本土产生思想,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以及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构建起着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中华民族在经历了近代五四的思想启蒙,建国初期的苦难,以及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的强势渗入,已与传统文化渐行渐远。从近代中国开始,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就是一种摇摆的态度。我们一直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价值观对传统文化进行选择,但由于对传统文化缺乏基本尊重,往往我们弄不清楚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传统文化一时被推上神坛,成为万能的法宝,又一时打进地狱,成为万恶之源。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之根,其文化基因已融入到民族的血脉之中,是一个民族价值认同和心灵归宿的体现。从民族精神的评价标准:适应性、时代性、包容性、完整性、自觉性来看,以儒道精神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应该是适合21世纪的中国国情的。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宋志明.儒道互补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J].河北学刊,2006(4).

篇10

【关键词】文化传承;教师;文化素养;倾听

一、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要把握尺度

文化是一把双刃剑,特别是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如果不加选择的全面继承,那么后果不堪设想。即使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果脱离时代,不与现实相结合,过分强调继承,就会形成盲目崇古、崇书、崇尚权威固步自封的狭隘民族文化观,这不仅不利于优秀文化的传承,也会阻碍文化的发展。首先,在这个开放的时代,要想使优秀的传统文化适应时代的需求更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引导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吸取多元文化,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的文明之花,结文明之果。其次,教师除了要结合时代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外,在传递过程中还要把握一个量的问题,要根据中学生身心的特点,把传统文化化整为零,结合教材本身去分析文化的意义,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感官,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例如,影音资料,图片等等,而不能是空洞的理论,说教。更不能上成大学的《文化概论》课。要用一点一滴的文化雨露去滋润他们,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不能用大雨倾盆的形式吓退他们。再次,教师不能根据个人的好恶,自己的价值取向来代替学生的自主选择,要给学生提供多种文化,使他们有思考的余地,自觉地辨明是非,教师不能填鸭式的去灌输,这样文化对学生的熏陶才会更深刻。

语文教学要注意和学生的精神、人生发展需求结合起来。传统文化只有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才是有意义的。语文教师要承担起引领价值的重任。要谨慎、准确把握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把时代与民族所提倡的主流价值观贯穿到教学过程中,站在对人的终身发展、对民族未来负责的角度,审慎选择适合学生的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时代在变迁,评判传统文化经典的标准也在发生变化。语文教师要将推荐给学生的传统文化作品进行全面的透视,然后将一部分有价值的经典内容挑选出来给学生看。在教学中,强调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强调课堂内外的互动,强调书本内容与学生生活经历、人生追求的结合。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要鼓励学生放胆而言,在观点的碰撞中闪耀智慧的火花,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把古人的思想和自己的思考结合起来的乐趣和收获。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思想渐渐摆脱浮躁,使率真的心灵不迷失方向。

二、语文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润物无声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不能仅仅着眼于知识素养的提高,更要把握人的发展的深刻内涵,为人的“终身发展”打好“精神的底子”。人文素养教育不是通过说教来实现的,不是通过灌输来获得的,而是让人置身于情境中自我体验、相互影响而丰盈起来的。身为语文教师,我们的传统文化素养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当代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完整的人”和合格的公民。苏霍姆林斯基说 “人只能由人来建树”。这种影响力,只能用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去涵养、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位。

优秀的古典文化,是在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它凝结着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的情感与理想,是民族身份的标识,是维系民族认同感的最终依据,它既属于知识和学问的范畴,又属于道德和价值的范畴。要发挥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必须悉心学习古典文化,有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首先,对那些代表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灿烂文化的著作,如先秦历史散文,诸子散文和历朝历代的文化名篇,我们虽然不会像大学教授专家学者那样有精妙独到的见解,也应该是信手拈来,讲解的淋漓尽致。教师只有先领悟到传统文化的精髓,投入深情,才能用这种文化精神去熏陶和感染学生。其次,教师不能只熟悉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篇目,还应该有以教材为中心,选择与之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篇目的能力。这样,学生的知识视野开阔了,文化素养相应提高了,对中华民族数千年所负载的精神价值的理性认同感也增强了。慢慢地,传统文化的点点滴滴会逐渐渗透到学生的精神世界,净化学生的思想,矫正不端行为,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健全高尚的人格。从这点上来看,教师本身传统文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受程度。再次,教师要打破传统教育理念中只看重传授知识,以考为纲,只用成绩高低来衡量学生素质的思维惯性。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缓慢的,是“润物细无声”的,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也是内敛的,无形的。教师需要耐心引导,不能仅用有形的文字,现实的评价机制来考察学生。教师要学会与学生平等交流,要倾听学生的心声,从生活与学习的点滴去了解学生,正确评价学生素养,同时又要教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心声。这样,教师和学生能够彼此真诚的沟通交流,教师才会在学生心中有足够的向心力,凝聚力,感染力和引导力,才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比如大众文化,教师也是大众文化的受众,在物质上有着相关的消费观念、消费倾向和事实上的消费方式,在精神上享受着其带来的感性享受,自己尚且是大众文化被浸染的一员,应该与青少年一样感同身受。教师作为成年人,应主动向青少年学习,即所谓“文化反哺”。对新技术的接纳和使用中学生可能更敏捷,对于新事物中学生可能感受更敏锐,对商业化可能反应更灵敏,对他人与社会的态度可能更率真,对于未来可能更激情和活泼。在现代社会,年轻一代对成年人的“反哺”不只在文化的表层如流行时尚和新器物,甚至也冲击到成年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而且,教师通过交流搭建一个互相理解的平台,教师了解中学生的内心世界,中学生也在学习、被学习中感受到自主自尊和自信。

三、在沟通的平台上,教师要用教学的艺术教会学生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