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艺术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07-06 17:43: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艺术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 国内网络微喜剧的发展历程
(一)发展初期
我国第一部网络自制剧“Y.E.A.H”2008年9月在凤凰网首度出现在荧屏上,在网络自制剧发展初期,国内网络自制剧内容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仍然不够完善,视频网站运营趋向于无序化,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网络自制剧制作素材和故事情节都趋向于成本低与周期短的短片。[1]在网络自制剧发展初期阶段制作短片缺少完整的故事情节,并且故事情节时间低于10分钟,极其缺少文化艺术美感,其创作情景剧情只是为了迎合广大网民的需求。但是正是因为该类影片符合互联网市场网民大众的基本需求,所以在互联网浪潮下得到了快速发展,网络视频制作也得到了不断规范,具有独特艺术特征的网络微喜剧也因此发展起来。
(二)发展阶段
我国第一步网络微喜剧是《潘磕惺俊罚该部微喜剧主要由搜狐视频投资制作的,其中网络主持人大鹏担任该片制片人和主演,在2012年10月首度搬上荧屏,自从上映后受到社会群众的广泛支持,成为国内网络微喜剧获得较大成功的经典剧作。为了推进网络微喜剧的快速发展,2014年3月搜狐视频和华裔美国电视媒体相互合作,成功将该部网络微喜剧引进美国市场,在美国电视媒体上映后收视人群超过7000万,成为网络自制剧拓展海外影视市场的经典之作。
自从《潘磕惺俊吩谒押视频上映后受到了社会群众广泛好评,类似于《潘磕惺俊返耐络微喜剧也得到了不断发展,譬如由搜狐视频制作的网络微喜剧《极品女士》与《我的极品是前任》,由优酷网自行制作的《万万没想到》等,在网络上都获得良好反馈,网络微喜剧市场不断拓展,并成为推动网络自制剧发展的重要影视题材。
二、 分析网络微喜剧快速发展的因素
(一)社会环境影响因素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和信息时代不断深入,互联网新媒体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的主要介质之一,并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新媒体发展俨然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衡量指标。
为了推进新媒体快速发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并在2012年7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文件,积极鼓励投资者投资互联网视听节目和服务企业,积极鼓励互联网视听节目开拓创新服务业务,创作更多健康而优秀的影视节目,从而推动着网络影视行业的发展。
(二)网络视频内容不断创新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下传统喜剧剧情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大众的情感需求,传统喜剧风格受到社会群众诟病,严重影响着现代喜剧的发展。[2]部分喜剧创作者轻视喜剧艺术的独特特征,认为喜剧中有关悲、喜元素必须要分离开来,受到传统喜剧不能混杂观念的影响,许多经典的现代喜剧受到喜剧界部分同志指责,这对于现代喜剧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浪潮下,网络喜剧得到不断发展。当前来说许多网络影视剧的制作团队大部分是年轻人,许多制片人也投身到网络影视剧的创作中去,作为互联网受众他们更加了解互联网网民特点和需求,借助于互联网多媒体媒介来创作出具有创新性的影视作品,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将影视剧作生动形象展现在观众眼前。此外,网络影视与传统电视播放形式也有着很大差异,传统电视需要在固定时间段里播放,而且传统电视播放受到固定空间限制,网络视频和网络影视可以根据观众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点播”,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对推进网络微喜剧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 探讨网络微喜剧的主要特点
(一)人物形象接近现实生活
相对于传统喜剧来说,网络微喜剧更具有吸引力,网络微喜剧中的各个故事情节都属于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或者社会群众的人物形象,网络微喜剧就是将日常生活同平常的事情通过夸张演绎并呈现到观众眼前。在网络微喜剧《潘磕惺俊分校主人公大鹏有时扮演着面临高考的高考生,有时是肩负育人责任的教师,有时是生活在大都市的小白领,有时是不谙世事的程序员,有时是为人算命的算命先生,在该部网络微喜剧中他的人物形象始终停留在“草根”阶层;《万万没想到》主演王大锤更是扮演着社会生活中的底层人物,在情境故事中他所经历过事情和面临生活都是日常生活中普通人可能会遭受的挫折,这些人生挫折可能是来自于工作,也可能是来自于生活,情景剧中的困难和挫折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情。大鹏在面临着生活中的困难和突发状况时显得尤为无助和无奈,这是现代生活的真实写照,更具有时代意义。
(二)叙事结构较为简单
网j微喜剧与传统影视剧有着很大差别,传统影视剧一般情况下是使用线性叙述结构进行情节构造,将时间和空间作为故事发展线索,而网络微喜剧在叙述结构和情节线索上不同于传统影视剧,以小人物作为影视切入点,在很短的时间内不断改变故事主题以及故事情结,网络微喜剧没有结局也没有主题中心思想等,而是营造拼接感相对强的叙事氛围,该种类型喜剧没有刻意去表达影视主题,缺少确定性,叙事方式和创作内容也是非常创新,相对于传统影视剧来说没有受到内容限制,故事情节也相对夸张和惊奇,网络微喜剧通常以“吐槽”“恶搞”等形式展现出故事内容。网络微喜剧的叙述方式和叙事结构都相对简单,使得影视导演和影视制片人在创作时能够运用发散思维,创作出更具有创新特色的影视剧品,给导演和制片人以及演员等创造着更广阔的发挥空间。
(三)具有创新叙事风格
随着互联网多媒体迅速发展,网络微喜剧为了迎合互联网发展和满足网络民众基本需求,网络微喜剧想要在较短时间内叙述故事,则故事情节便会显得尤为紧凑,并且在短时间内将大量故事情节信息展现出来仍然是具有很大挑战,受到快节奏叙事风格的影响,网络微喜剧对剧中人物角色声音以及语言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当前来说网络微喜剧的主要叙事风格是“恶搞”“自嘲”,同时还是网络微喜剧的主要艺术特征。通过“吐槽”等方式来表现人类所面临的各种困境,通过“幽默”话语来表现出人物内心真实想法,当前来说“吐槽”俨然成为社会潮流文化。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结构转变,社会底层面临着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吐槽”形式无疑使得草根阶层获得情感释放。其中“吐槽”内容相对广泛,包含有社会热点、广告用语、网络热词等,目前许多网络影视作品都设置有“弹幕”,让更多观看者吐露内心真实想法,其中“弹幕”停留时间仅为1秒,不会对观看者观看视频遭称影响,这些吐槽“弹幕”可能是表达自身对影片的感受,也可能会和剧情没有关系的幽默言语等,对于网络微喜剧来说“弹幕”使得影视剧更具有幽默性和创新性。
四、 网络微喜剧所处的社会环境
(一)视觉文化发展迅速
所谓视觉文化,指的是人类“看”后的情感体验和感悟,我国很早就已经有了视觉文化,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和信息时代进程深入,信息传播手段接连不断出现,社会群众对于视觉文化认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国内视觉文化主要以电视剧、电影以及广告等多种视觉形式呈现,并逐渐成为国内视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视觉文化主要以书记、文字等形式呈现,现如今多媒体信息媒介已经逐步取代传统信息媒介,对人们日常生活和艺术审美体验以及消费方式等都产生很大的影响。[3]伴随着视觉技术快速发展,社会人群对于视觉性文化也提出了较高要求,为了满足社会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各种创新视觉形式也在不断出现。视觉文化让社会人群有了更多消费形式,而社会人群的消费又会带动着视觉文化的快速发展,视觉消费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消费的重要形式之一。
实际上,视觉消费也属于社会群众体验式消费,其中视觉消费不但是指对商品与服务的视觉关注,还包括有对商品于服务本身关注。
(二)我国社会文化转型阶段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我国在国际社会上身份和地位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国社会文化和社会经济都有了全新转变,国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社会群众对于精神文化和情感需求提出更高要求。社会阶级结构也出现很大转变,社会阶层已经从传统工人和农民转变为更加复杂的社会阶层。在我国社会阶层不断解构和重组过程中,大众文化得到了不断发展,正是在社会文化转型过程中衍生了许多新兴媒体介质和信息传播形式,让社会群众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从而推进社会的快速发展。
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群众对于精神文化提出更高要求,在这种趋势下大众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大众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源于大众与服务大众,对于社会中的大众来说,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都在发生很大转变,从集体主义转变为个人主义,从提倡节俭转变为鼓动消费,从无私奉献转变为拜金主义等。在社会转型阶段过程中大众文化充斥着社会人群的感官体验。网络微喜剧是大众文化发展的阶段产物,该种类型影视剧以幽默搞笑的形式出现在荧屏上,获得了社会群众的热切追捧。
结语
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影视创作者充分借助于互联网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来创新影视作品,并形成全新的影视形式,也就是当前引起社会潮流的网络自制剧,是信息化时展的新兴产物。虽然网络自制剧在制作形式和传播方式以及术特征等多方面需要加强改善,但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市场,社会群众非常喜欢网络自制剧的创作内容,网络自制剧将会成为推进影视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温冠男.利用新兴媒体 展示地方历史[J].黑龙江史志,2015(22):34-35.
篇2
后现代主义艺术论文
摘要:由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而引起的网络艺术,标志着在新的文化时代,科学与艺术的又一次完美的融合。网络艺术的发展和特点的形成与后现代主义存在着重要的关系。本文从后现代主义视角出发,分析和解读网络艺术的特点。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网络艺术 特点
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迅猛的发展,这一发展带给人类文化的推动力量是难以估计的。当电影叩响艺术大门的时候,人们并未意识到它将成为21世纪所有人的艺术宠儿,随后广播电视艺术的蓬勃发展,使现代声、光、电技术一举步入艺苑中心,从而使历史久远的传统艺术为之失色。然而,最令人惊奇的是60年代以来迅猛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和80年代以来的网络艺术,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挺进人类的艺术领域,使艺术世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 后现代主义理论的来源
1966年,美国建筑师罗伯特文图里发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他肯定了现代建筑对人类居住空间的贡献,但指出国际主义风格已经走到了尽头,必须找到一种全新的、不同于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来满足社会生活多样化的需求。[1]
20世纪70年代,英国艺术理论家查尔斯詹克斯最早在设计领域提出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出版了《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等著作。
美国建筑师罗伯特斯特恩在他的《现代主义运动之后》一书中提出“所谓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一个新的侧面,并非抛弃现代主义,建筑要重返‘正常的’途径在于探索一条比现代主义运动先驱者们所倡导的更有含蓄力的途径。”[2]
罗伯特文图里、查尔斯詹克斯和罗伯特斯特恩这三位大师的学说构成了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基础。
2 后现代主义的美学特征
受哲学思潮与社会文化趋势的带动,后现代主义有着独特的美学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
一,传统构件的非传统组合。对传统的题材采用各种非传统的工具、技巧进行非传统的重新组合。二,理性与非理性的互补。三,历史主义。对传统的要素实行“戏弄之”的原则。四,俚俗化倾向。通常表达的主题往往倾向于通俗文化和市井文化。例如将七个小矮人的形象作为建筑立面的浮雕。五,接受美学的特征。艺术理论家沃尔夫冈伊瑟尔,在著作《本文的召唤结构》中提出了“召唤结构”的概念。他认为,“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
3 网络艺术所体现出的后现代主义特点
网络艺术由于其独特的艺术样态和传播手段,呈现出其不同于传统艺术的后现代主义特点。
3.1 无限重复创造性
网络艺术作品的题材往往都来源于传统的题材,但是以新的方式进行重新构思,通过网络传播后,具备了被无限次重复创造的可能性,体现出后现代主义的“传统构件的非传统结合”特点。在传统艺术中,艺术作品一旦被创造出来,就被永久的固定下来了。但是在网络艺术中,艺术作品被人们进行各种重新创造,得出一些异于原始作品的新作品。例如,艺术大师杜尚在蒙娜丽莎的脸画上两撇胡子,这幅新的作品被命名为《LHOOQ》。
3.2 嬉戏性
网络艺术的“嬉戏性”的特点主要体现为对被奉为经典题材的戏弄,体现出后现代主义的“历史主义”特点。在网络上,许多人在“据说已经完成”的艺术作品上,进行各种数字化操作,将作品随心所欲地涂抹和删改。例如《CEO李煜的悲惨世界》、今何在的《悟空传》,众多古代文学名著中的人物都在网络文学中被改写和戏弄。约翰杜卡斯在《艺术哲学新论》中说:“有些美的东西并非是艺术品,而有些东西是艺术品但却不美。依此看来,无论美与艺术这项活动之间的关系在现实中多么密切,二者之间并不存在任何本质的关系。”[3] 可见在网络艺术,不美的艺术品越来越多,显示出当代人的审美范围不断扩大的倾向。
3.3 大众化
在传统艺术中,精英文化处于主导地位。网络的开放性和平等性为网民提供了自由平台,网民可以相对自由地畅所欲言。网络艺术不再是艺术家的专利,一元话语霸权被解构。
网络艺术的大众化特点使公众成为艺术的主体创造者,同时体现出后现代主义的俚俗化倾向。创造者考虑到作品要面向大众,网络艺术的主题往往倾向于通俗文化。例如在第17届韩日世界杯期间,大小网站遍布足球的“酷评”。当中国队冲击16强出线未果时,网上出现戏仿任贤齐经典歌曲《心太软》的球评:“你总是腿太软,腿太软,把所有好球都射不进网,头脑总是简单,配合太难,不能出线,就别勉强。”
3.4 互动性
互联网结束了艺术审美的私密空间,却创造了交互共享的网络艺术。在作者、作品和欣赏者这个三角形中,欣赏者不再是被动的,是形成作品的又一股力量。
弗杰姆逊曾说,现代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时间性的模式,而后现代主义则是一种空间性的模式,从时间向空间的转变使时间的历史感被挤压到平面中,导致历史深度感的消失。[4]这种后现代时空观的变化在网络文学中得到鲜明的印证。网络文学没有时间的概念,它将时间化为空间,用在线空间改变或延伸时间。网络文学没有终止的概念,因为作者失去了终止自己作品的权力,而是把这种权力交给了在线空间的网民。
这种互动性同时还体现出后现代主义理论中的“接受美学”特点。接受是读者的审美经验创作作品的过程,它发掘出作品中的种种意蕴。创作者通过作品与欣赏者建立起对话关系。网络艺术的互动性引起读者的接受审美,引起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总之,网络艺术所独特的无限重复创造性、嬉戏性、大众化和互动性,都在各个方面体现出了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可以说,在上述的这些特征中,网络艺术是后现代主义的必然延伸。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去看待网络艺术,更加有利于认识和分析网络艺术。
参考文献:
[1] (美)罗伯特文图里著;周卜颐译.《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2] (美)罗伯特斯特恩.《现代主义运动之后》,原文见《建筑师》15,第204页
篇3
[关键词]网络时代 审美教育 转变
一、 网络视觉时代的审美特征
毫无疑问,当下已经进入网络时代,互联网带来的革命性变革已经深深影响到生活的所有角落。从审美与艺术角度来说,德国美学家本雅明提出的“文化工业”的概念高度概括了“机械复制时代”的审美方式的转变。[1]在以网络为核心的技术时代,审美与艺术的特征随之发生转变,艺术这种个体化特征非常明显的行为也真正成了工业的奴隶,可以大批量地、无休止地、标准化地生产,使得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网络时代的审美特征。
1.审美感知方式视觉化
从人类传播信息的媒介角度来说,印刷媒介是农业文明时期的主要手段,视觉媒介则是当下网络时代的主要媒介手段。通过互联网,任何信息都可以转化成为视觉元素,视觉影像已经介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视觉媒介利用直观的图像可以使人具体、方便、直白地看到事物,增加了事物的真实感,使受众能够一目了然的了解食物的特征。视觉化对应于人的感性思维,在这一点上与审美、艺术活动时的心理感受相仿。艺术的展现最终是通过形象化的感性的方式展现。网络视觉时代,通过“看”的方式感性的直观地传递信息,这种文化传播特征吸引了当下青年的眼睛,青年是视觉文化的主体,他们既是视觉文化的策划者、制造者,又是视觉文化的传播者、吸收者。视觉时代用形象传递信息,所以,视觉文化颇受青年的喜爱和青睐,成为青年追求时尚和前卫的文化形态。
2.审美体验方式虚拟化
利用网络世界,人们营造了一个一个虚拟的世界,并且虚拟的世界已经逐渐倾入到真实的世界。网络时代人们现实的生活也趋向于虚拟化,从虚拟的电子游戏到虚拟的电子支付,人们在网上精心构筑虚拟世界,把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理想寄托于网络世界,人们通过虚拟的体验,完成了精神的满足,在虚拟化这一特征上,网络构筑的世界和艺术世界具有共通性。审美与艺术的世界也是一个超越现实的想象的虚拟世界,艺术家把自我的感受,无法在现实中得到的满足,无法实现的理想, 通过艺术化的方式展现给我们,文学艺术构筑的世界总的来说是一个想象的虚拟的世界。受众接受艺术世界的方式是通过审美体验的方式来完成,这种体验方式也是通过想象虚拟的体验,很多时候受众通过虚拟体验艺术世界当中的角色完成一次次精神之旅,在这点上,网络世界与艺术世界给受众带来的参与方式都是一致的,都是通过体验虚拟来感知不一样的世界。
3.审美情感的个性化与自由化
网络生活最大的特征就是可以自由展现地展现个性,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平等的进行表达,正是在这一点上,它延续了后现代所倡导的艺术精神。就审美和艺术而言,艺术的自由和平等的审美精神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现。有人说过,美是自由的象征,网络时代也真正实现了艺术自由和个性化的精神内涵,艺术的自由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艺术不再是任何外在的工具,任何人也很难把艺术为一种工具去利用和掌握。艺术成为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在自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我的情感表现,则成了艺术的根本性问题。艺术从产生起,就是种自我情感的表达形式。
二、 当下高校审美教育的缺陷
在网络视觉时代下审视高校的审美教育方式就会发现,传统的审美教育方式已经很难与符合当下的时代特征。
1.教学定位不明确
高校审美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以及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目的。目前,许多高校开设的审美与艺术类课程趋于边缘化,学校开设类似“电影欣赏”、“文学欣赏”、“艺术欣赏”等课程大多以选修课的方式上课,说白了教学的定位是为了完成教育部门的检查,从学生角度来看,学生选修类似课程并不是想获得审美相关的知识,而是为了凑学分。由于教学定位不明确,造成课程质量低下。而美术类、艺术类专业的审美教育又以纯粹的技能技法教育为主,偏重于方法的训练,而忽视了人文内涵的修炼,这导致学生产生了浮躁心理,很难感受到艺术真正的精神,体会到美术的内涵。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出的学生只会是对美术一知半解、不懂欣赏美和发现美的庸才。
2.教学方式错位
我国的教育一直都是使用社会本位模型,传统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高度统一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这种僵化的教育模式严重地制约着学员的积极性,使学员陷入一种机械式的学习和思维模式。当下高校中的审美教育方式大多为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这种封闭于教室的教学方式是难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的。审美作为个体化、情感化、自由化的感知世界的方式,如果不开放环境,不让学生成为审美探索的主角,学生就无法理解文化内涵,无法摆脱思想的禁锢,无法达到老子所谓的“逍遥游”的境界。
3、教学内容局限
当下高校的审美教育主要集中在传统的艺术教育,比如美术、音乐、电影等,实际上审美的范围极为广泛,除了门类艺术之外,自然美、社会美等内容都属于审美的范畴。高校审美教育必须积极拓展审美范围。以对大自然的欣赏为例,古今中外许多艺术家都喜欢走进自然,在对自然美的体中获得心灵的陶冶和启迪,从而激发出旺盛的创新能力,“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2]庄子对于天地大美的言论是极为精当的。
三、网络时代的审美教育方式
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困扰,严重抑制了学校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我们把实施审美教育作为提高学校学生全面素养的切口,激发学生欣赏美的热情、创造美,有效的把美的欣赏、感受转化为对美的创造。
1.课堂教学的网络化
借助多媒体设备及网络审美教学资源为,组建网络化的课堂,充分发挥课程教学资源、网络文化资源等实践教育资源。尽可能的发挥课堂审美实践活动。这一部分教学实践可利用网络超链接功能制作多媒体网络课件,提供直观的图片、逼真的声音创造审美情境,通过多媒体的展示,让学生理解一件作品的内涵、创作技巧、背景知识、创作过程等。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给学生提供大量哲学美学、艺术哲学、美学交叉前沿学科类的资源网址,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查询资料进行学习。另外,通过构建课程的专题网站,方便学生随时查阅浏览资料。
2.充分利用影像艺术
网络视觉时代,是一个影像的时代,影像艺术是现代科技与文学艺术结合的产物,本身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结果,具有综合各类艺术的特点。在影像艺术中,集中了文学的情节与形象、绘画的构图与色彩、雕塑的形态与律动、音乐的节奏与旋律等等,可以说是传统门类艺术的综合,这种多样的综合艺术,较有利于培养人审美的感觉与审美趣味。另外,从接受方式来看,随着微电影等形式的流行,借助网络与手机等终端,随时随地的观看与欣赏,更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3.课外教学的体验法
以课外活动作为审美教育的第二课堂,以校园文化作为审美为载体,指导组织各种学生社团活动,如文学戏剧社、影视鉴赏沙龙、音乐协会等;组织学生参观各类展会,定期到艺术展、博物馆等场馆实地考察;组织文化创意大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审美主体的协作交流与自由表达
审美教育的过程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中各类艺术类BBS、论坛、微博、微信,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与资源的丰富性,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搜集各类资源;通过自由参与,在选择、评价、讨论等过程中,互相激发提高鉴赏能力,增加创作灵感。鼓励和指导有兴趣致力于创意产业创新的学生纳入创新创业体系,设计相关选题、指导、评审和奖励制度,并投入一定资金加以支持,着重培养学生理论转换世间的能力。
本论文为2013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年度课题“审美经济核心特征及美育转向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N095
[参考文献]
[1]《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 (德) 瓦尔特本雅明.王才勇 (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2
篇4
关键词:网络文化;艺术生产理论;消费主义;大众文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6-0151-02
一、网络传媒与网络文化
大众传媒正在一个从传统印刷传播方式向电子网络传播方式过渡的转折点上,并且我们可以大胆预言网络传媒取代传统传媒将指日可待。网络传媒相比于传统媒介的优势无疑在于它的载体技术上的先进性,这些特征主要包括:“以高科技为基础,传受空间成为虚拟,传受双方具有交互性,开放和无中心的全球性等。[1]”
正因为这些特征使得网络传媒不仅在逐渐取代传统的传媒传播方式,更在某种意义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手机、平板和电脑等网络设备已成为了人们生活工作的必需品。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网民达到5.13亿,普及率达到38.3%。并且这仅仅是一个保守的统计,实际运用网络的人数远大于调查数目。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必备的工具。在网络传媒的基础上更是产生了代表着当今大众文化趋势走向的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的产生得益于计算机科学、互联网技术、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网络文化是一种以“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网络资源为支点的网络活动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有两层意思,一是说网络文化必须依赖于技术的发展(如计算机科学)和硬件的支撑(万维网平台)才得以产生。二是说网络文化是现实与虚拟的交汇,它不只是精神层面上的,也是物质层面上的,虚拟的精神产物必然有其现实的社会层面的依托。根据,我们以为精神属性的文化归根到底是受物质生产规律随支配的特殊生产活动:“宗教、家庭、国家、法律、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并且受到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3]”网络文化的精神层面或者说虚拟性的部分归根结底受到物质生产层面或者说现实社会的实在性的部分的制约的。
但是网络文化与现实的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又不简简单单是一句“物质生产决定上层建筑”所能概括的,它们之间有着复杂的作用与反作用。我们必须细致具体地去分析网络文化的具体特征,才能更好地把握网络文化的走向。
二、从艺术生产理论看网络文化的特点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像其他法兰克福学派成员一样,对大众文化予以特别关注。但他与其他法兰克福学派成员(如阿多诺、马尔库塞等)对大众文化的持尖利批判的态度不同,他是从技术层面角度分析着手,论证了古典艺术“光晕”的消失以及对用先进现代化技术为手段进行大量复制的现代艺术的肯定和支持。因此他独特的艺术生产理论无疑可以很好地说明当今网络文化的全新特征。
本雅明在《作为生产者的作者》(the Author as Producer)一文中首次明确阐述了“艺术生产”的概念,并讨论了艺术生产中作者与读者的关系问题。本雅明认为,同物质生产一样,文化艺术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生产技术、产品等因素所构成的。在这里,艺术作品的作者就是生产者,他通过一定的生产技术(艺术技巧)产出艺术作品(产品),以此来满足作为消费者的读者群体的需要。而文化艺术不断向前进步就是文化艺术生产力与其生产关系二者矛盾作用的结果。“当艺术生产关系与艺术生产力发生矛盾,阻碍生产力发展时,就会出现艺术上的革命,新的艺术技巧就会产生,打破旧的艺术生产关系,把艺术推向前进。[4]”所以,文化艺术生产中的艺术技巧(相当于生产技术)就是艺术生产理论中的决定性因素。而网络之所以能取代传统报纸电视等媒体,就是因为网络文化中的艺术生产技巧要先进于传统媒介。下面笔者试用艺术生产理论来具体分析网络文化所展现出的新特征。
得益于网络媒介作为其基础性的艺术生产技巧,网络文化实现了艺术的生产与消费的融合、作者与读者的统一。如果没有互联网技术的出现,网络文化就不可能出现,而没有网络技术的支持,网络文化也不可能区别于传统文化。像传统的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介其中的艺术生产关系是作为生产者的作者与作为消费者的读者的互相分离为模式的:我们回想在不久之前,我们还是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进行文化交流的。那时,作者只负责艺术创作,集中精力从事于精神生产。然后媒体工作者如记者编辑等去联系作者,得到作者的作品,再通过印刷、录制等方式将作者的精神生产凝固为一种得以传播的作品。最后读者通过阅读报纸杂志,观看电视等手段来“消费”这些艺术产品。整个文化艺术的生产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割裂为三部分的,即作者的创作阶段、媒体的传播阶段和读者的接受阶段。三个阶段相对的各自独立,互相之间少有影响或联系。这就说明在过去,作者是生产者,读者是消费者,二者的地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他们之间的生产关系也是固定不变的。
但是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这种传统的生产关系模式,正如本雅明所说:“如果这个工具能使更多的消费者转变成生产者,即把读者和观察者转变成创作的合作者,这个工具就越佳。[5]”网络正是这样的一个工具,它使得读者群体开始从消费者慢慢转变为生产者,最终实现了网络文化中生产与消费的融合。在网络中读者亦不单单是被动的作品接受者,读者可以直接同作者探讨作品甚至参与到创作之中,读者也可以成为作者。可以说此时作者也是读者,读者也是作者,二者关系真正成为了一种互为主体性的关系。这种互为主体性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做以解读:
首先是作者与读者层面上的,表现为二者围绕着作品所显现出的参与性。这种参与性是围绕着作品而展开的。因为在过去,作品并非是一个沟通作者与读者的桥梁(仅有的沟通就是极少数读者有幸与作者进行书信往来),在作者创作作品时,作品对于读者来说是缺席的,读者不可能知道作者的创作计划;而等作品到了读者手里,作品对于作者来说就成了缺席的,作者不能及时了解到读者对作品的反响。而在网络世界里,围绕着作品,读者与作者共同参与构建,二者以参与性的方式去进行艺术生产。例如现在许多导演都喜欢将自己的拍片计划与进度放在主页上与粉丝分享,并通过与粉丝交流而发现新的灵感重新运用到拍摄之中。另外,现在很多作者的作品也有一种开放式的结局,充分地让读者自行决定作品的走向。这些都是网络使得作者与读者围绕着作品而积极参与的体现。
其次是读者与读者层面上的,表现为读者群体之间的互动性。例如,过去任何一种媒介从来没有像网络这样快捷便利地将各式各样的爱好者不分国度的聚集在一起。在过去,如果你喜欢读书,或许你可以参加某出版社的读者俱乐部,定期领取读物以及参加交流会。
但是现在,你只需在搜索引擎上键入你感兴趣的关键字,就可以迅速键入任何一个兴趣小组,同组员们进行交流讨论。而这种读者与读者在贴吧、论坛或者小组之间的互动性也不是简简单单的交流心得体验,它更具有一种创造性,例如小说爱好者之间不仅交流关于某作品的感想,他们也会创作同人小说。因此这种互动性的过程和结果也是进行艺术生产的一种方式,同样会产出文化艺术作品。
正是以上这些新特征使得网络文化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也是我们更加确信未来网络文化必然会发展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文化意识形态。但是在网络文化的发展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一些问题。
三、蓬勃发展的网络文化应注意的问题
本雅明在其《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认为: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社会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电影为代表的现代机械复制艺术迅速取代了以“光晕”为标志的传统艺术[6]。这种新技术下艺术的可复制性,使得艺术的接受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传统艺术‘光晕’的消失到机械复制艺术的出现,艺术经历了从本真的独一无二性向复制性、可修改性,从膜拜价值向展示价值,从个体性凝神关照向对展示价值的群体性消遣性接受等一系列的转变。[7]”本雅明的意思实际上就是支持当代的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取代。同样地,我们也可以在网络媒介上看到代表着精英文化的“光晕”的消失,这是大众文化在网络平台对精英文化的一次胜利。至此,网络平台成为一个人人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见解的场所,而非像过去一样由精英人士把持着发言权。网络媒介无疑在这方面为实现自由民主、言论自由等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但如同庞勒在《乌合之众》里所批判的那样,充满个性的个体融入群体之后就容易变成一个“无名氏”,这个集体也容易成为乌合之众。在当今的网络上,大众文化一味地对精英文化的批判与排斥,很容易像葛兰西所批判的那样,形成一种在单一群体操纵下所形成的一种广为公众接受的主宰性的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往往是非理性的和排他性的。因此我们要警惕这种新的“文化霸权”的产生。另一方面,就是在看似自由,开放的网络世界,我们普通民众似乎是获得自与发言权。可是实际上这种大众文化自由自在的背后早已被消费主义所浸染。无孔不入的消费主义已经同大众文化相结合起来,使得大众的价值观变得更容易物质化和非理性化。消费主义的无孔不入的隐藏性广告会不知不觉间在网络上以自由发言的模式去标榜一种以物质至上为基础的“幸福的”生活模式,以此来操控大众的价值观,从而达到资本家为了在新的平台上更好的兜售自己的商品,使大众沉浸在消费的狂欢之中的真实目的。这无疑是在网络文化发展过程中值得我们警醒的地方。
总体言之,网络文化还是具有蓬勃发展的生命力,主要还是积极向上的,只要我们能够克服其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陷阱”,那么网络文化无疑将会是体现普通民众智慧的绚烂多彩的一种先进性的文化。
参考文献:
[1] 詹恂.网络文化的主要特征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5(2).
[2] 陆俊,重建巴比塔――文化视野中的网络[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 畅广元,李西建.文学理论研读[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3.
[5] 本雅明.作者作为生产者[A].刘小枫.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C].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篇5
每次在科学技术取得的突破,都会引领文化的进步。从传统文化到新媒体文化转变的过程这是媒体技术发展的过程。
一、对传统艺术的初步理解
我国传统艺术的内涵极其博大并且辉煌。传统艺术常见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戏曲,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等,都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都有推陈出新,都透露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们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伟大的精神财富。中国传统艺术以其浓郁的地方性色彩,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意义,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欣赏,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
二、对新媒体艺术的概述
1.新媒体艺术产生的背景
艺术的更新是伴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而改变的。在今天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艺术工作者用互联网和科技数字手段取代了纸和笔,一种被称为新媒体艺术的新型艺术形式应运而生。
2.新媒体艺术的内涵
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互联网信息化为基础的学科门类,它建立在数字化技术的核心基础上,亦称数码艺术。新媒体艺术包含有电影,音乐,动漫,实验性音响,影像艺术,虚拟现实,网络艺术,数字图像等许多方面。新媒体艺术是一个内涵广泛的艺术形式,从横向上吸纳了行为艺术和装置艺术的表现方式,很快演变出了网络艺术和数码艺术,从而为人们带来了一种新型的虚拟化的审美感受。
3.新媒体艺术的首次出现
新媒体艺术起源于于20上世纪60年代的欧美。随着电视机在美国的普及以及在全世界的推广应用,美国艺术家首次使用便携式摄像机拍摄作品。由于当时使用的是模拟信号的录像带,和摄像机,所以这种艺术最初也被称为录像艺术。所以录像艺术可以说是新媒体艺术形成的真正标志。
三、从传统艺术到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
(1)诞生:在全球化逐步渗入到社会各个地方的领域的背景下,在欧美新媒体艺术和中国IT产业迅猛发展下,中国的新媒体艺术可以说在被动的状态下起步。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大约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才开始出现一批质量较高的作品和较为成熟的艺术家。影像艺术追溯于1990年代,主要是指音频艺术。影像艺术的产生,是90年代艺术区别于1980年代艺术的主要特征。
(2)早期:一直到90年代中前期,新媒体艺术的应用主要表现在装置,录像,摄影和音频等媒介上的广泛使用,90年代后期则表现为使用在90年代中期在媒介实验上的所有手段用于传达表现社会和社会现象批评的内容。装置艺术和表演在1980年代后期虽然也有实验,但真正在媒介上大规模地突破原有的绘画和雕塑的传统媒介还是在90年代初期。90年代初期的装置艺术和表演的盛行还有另一个特征,就是与观念艺术的结合。
(3)中期:在90年代中期,真正的新媒体艺术的卓越性的实验是录像艺术的兴起。在90年代末期,随着互联网视觉技术的普及,网络技术,Flas技术,电子游戏技术,互动艺术,三维视觉技术,以及计算机数字编辑技术等开始进入音频艺术的制作。90年代末期的一个重要变化是音频艺术不再成为一种单纯的媒介,而是用音频艺术的表现方式对中国社会转型进行了文化层面上的反映,表达和社会各个群体息息相关的话题。
(4)期: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深入,随着中国IT产业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精神方面的享受,大大推动了个人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新媒体艺术被引进中国后,影响时间还超不过十几年,但它们却和产生它们的基础新媒体,包括光,声音,电能一样,以非常震惊人的速度发展和蓬勃壮大起来。
四、新媒体艺术的艺术特征
1.综合性
新媒体艺术摆脱了传统艺术单一媒介的局限性,融合了图片,文字,动画,声音等综合媒介的特征,具备了传统艺术的所有特点。在包括传感器,音效,网络计算机,投影等许多工具的共同作用下,新媒体艺术将触觉,视觉,听觉甚至味觉一并合成进行综合性的展现,让大众在虚拟世界中实现审美感受。
2.贴近性
新媒体艺术的取材大多是来自人民生活,或者是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内容相对来说通俗易懂,但是它的与众不同是在于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到了屏幕上来,通过这种表现形式,让观众过产生了共鸣,增加了新媒体艺术贴近生活,贴近人民,贴近社会的性质。
3.互动性
新媒体艺术打破了往日传统艺术单向互动的模式,更加注重观众的参与互动。通过与观众的互动,加深了观众对艺术的理解,从而对观众的思想意识产生一定的震撼,进而通过观众的人际传播就会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新的观念和思想,发挥了艺术“文以载道”的作用。
4.迅速性
新媒体的特点就在于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力大的特点,那么,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础的艺术也具备这样的特征。新媒体艺术,由于其传播的方便性和快捷性,让大家快速欣赏了它们的艺术特色,并且在社会上的反应也是快速巨大的。
五、总结
篇6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表现元素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65-1
一、数字媒体艺术
对于当今时代的艺术领域而言,数字媒体艺术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社会的发展。随着网络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数字通讯技术的进步,传统的电视、电影也逐渐向数字媒体方向靠拢。数字媒体艺术也是一门利用计算机技术以声音和画面进行情感传播的动态艺术,因此,它的艺术审美主体所承载的内容也就决定了其表现的元素内容。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给时代带来了崭新的发展前景,其传播性能高、表现形式广和多样化的艺术特点也使得其成为了网络媒体艺术发展的中坚力量。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体艺术的创作形式已经全面进入了数字化时代,传统的艺术通常利用自身固有的艺术特征表现艺术风格,其表现形式已经无法完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而数字媒体艺术的出现则很好地弥补了艺术领域的这一缺失。与传统的传播艺术相比,数字媒体艺术拥有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其通过计算机网络运行并对媒体信息进行双向传播,具有明显的数字化特征,这些都是传统媒体艺术所无法比拟的。数字媒体艺术是传统媒体艺术与计算机数字化技术的结合体,同时也是一种超越传统媒体艺术的创新形式。其媒体艺术形式主要包括数字电视图像艺术、多媒体设计艺术、数字游戏动画艺术和数字网络电影技术等。数字媒体艺术不仅是媒体艺术的一种,同时还是计算机网络数字平台中的多种媒体样式。它不仅能够将数字工具和技术语言结合运用于各种网络数字传播媒体之中,在传播过程中还能够无限复制信息数量并采用多种技术进行传播,数字媒体艺术开拓了媒体艺术的新兴领域,其发展已经不仅存在于互联网,在日后也必将成为世界信息产业未来发展不可或缺的能量来源和运行的不竭动力。
二、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元素
(一)动感元素
数字动感的使用涉及科学技术和文化传播等方面,其不仅能够还原出动态的媒体艺术,同时还能够创造出动态媒体艺术。目前的数字动感主要运用于电脑动画,如使用虚拟摄像机将计算机数据的变化和光、声、影的传播技术结合创作出无限的动态媒体艺术。虚拟摄影机在电脑中能够摆脱现实事物的限制,用人类所不能达到的目视角度进行全角度拍摄,使媒体影像达到前所未有的灵活程度,这种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元素不仅赋予了媒体画面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也使其能够紧跟时代步伐且变得更加鲜活。
(二)音效元素
在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元素中除了视觉的表现外,数字音效的使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声音作为媒体艺术的传播形式,和画面具有同样的感染效果,数字媒体艺术在媒体艺术传播中就充分利用了声音的传播功能,使可视影片的时空变得更加具体生动,也使其展现变得更加形象化。
除此之外,声音还可以用来展现和表达人们内心的思想感情,使影片在传播过程中令人物感情更加细腻丰富,形象更加饱满立体。因此,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媒体艺术中关于数字音效的表现元素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数字音效取代传统声音传播的时代已经出现。
(三)特技元素
特技指的是电影殊镜头的拍摄技巧,在传统的电影拍摄中,所有的高难度动作或者难以实现的背景都是由特技演员和道具制作而成的,这种传统的特效制作和拍摄方法不仅耗费时间和人力,而且难以达到理想的放映效果。而数字特效则能够将各种数字艺术的表现元素结合在一起运用,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影片的图形图像进行后期处理,并在计算机中利用维度动画的特效软件制造出人物、动物以及拍摄背景的特效。因此,数字特效的出现不仅开拓了影片特技制作的新领域,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更为精彩的情感享受。
(四)色彩元素
色彩不单单是一种使视觉产生感应的事物,同时也是艺术美感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广告形式的多样化,色彩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因此,如今的数字媒体艺术处理中也开始越来越频繁地重视色彩的使用,如对于广告的拍摄和电脑游戏的画面制作,数字色彩就通常会利用计算机软件创造出整体形象,再采用色彩学原理对其进行色彩的分析和加工,以满足人们审美的需要。这种科学与技术结合的表现元素使用,无疑能够使数字媒体艺术具有更高层次的艺术美感。
三、结语
数字媒体艺术因其数字技术的无限复制性而在艺术传播中占有极大的优势。其出现也为艺术传播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作为一个年轻化和多样化的新型艺术形式,数字媒体艺术除了要充分发挥其表现元素的最大化作用,还应当全面汲取传统媒体艺术的精华部分,打破常规的束缚,使自身的表现元素得到更多运用,从而全面提升艺术表现能力,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丰富人类的精神生活。
参考文献:
[1]袁亮,黄利.浅谈数字媒体艺术对动画设计的影响[J].电影评介,2009,(01).
[2]武斌.数字媒体艺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1,(02).
[3]陈沿儒.数字媒体技术对动画设计的影响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11).
[4]王晓芬,陆凯,苑鹏军.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基础课与软件课教学新理念[J].电影评介,2009,(07).
[5]程晓婷.山西平阳木版年画的地域性特征[J].装饰,2011,(08).
篇7
[关键词] 微电影 技术 艺术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3.034
仔细回想其实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人类的艺术发展史无疑就是一部媒体与科技进步发展的演变史。计算机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标志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因此,基于网络技术而催生出来的“微”现象值得我们关注,无论是精英艺术还是大众艺术的很多名称都纷纷被冠上“微”字的头衔,继微小说、微访谈、微博之后,“微电影”成为电影艺术与网络平台新联姻的结晶。微电影与微博客、微小说、微访谈等碎片化的信息一起充斥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微电影艺术
微电影顾名思义微型电影,它指的是那些可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视频短片,它们通常具有策划完整、情节完整、制作完整的特点,并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暂休闲时观看,长度一般在几十秒到四十分钟左右不等。“微电影”这一概念主要是针对普通电影而言的。我们不难看出微电影的核心是视频短片,而短片(short film)并不像微电影这个概念一样令我们感到陌生。其实短片这种形式在电影出生和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我们记得在法国,六十年代的新电影浪潮时期,年轻的影评人进行了身份的转换,跨入电影创作者行列,拍摄出许多低成本的短片。区别于传统的电影拍摄思想,他们从另类观点切入,破坏大众熟悉的电影语言,让大众观看电影不再只是沉浸于剧情中任由作者摆布,反而是能开始独立思考,成为整部电影创作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微电影艺术的这种短片形式从很早以前就出现了,但是由于现实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直没有长足的发展,直到新媒体的出现,尤其是网络媒体发展和普及使视频短片这样一种电影形式具备了强势发展的天时地利与人和。
微电影艺术的数字化特征
以计算机的应用为标志的第五次信息化革命深深的影响着人类生活和发展的水平和质量。现在,“数字化生存”再也不是遥不可及的预言,而是真实社会生活的完美诠释。数字化已成为媒体和信息传播所不可或缺和长期依赖的工具和载体。它更是微电影生存和发展的必然环境。
我们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微电影艺术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可以数字化实现。其实这种数字化并不单单是对微电影来说的,传统电影才是真正经历数字化洗礼的整个过程,而中国的微电影产业完全就是出生在数字化年代的产物。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使得微电影制作从前期拍摄到后期的剪辑包装全面实现了数字化。在前期拍摄中,微电影的拍摄使用的设备不是传统电影拍摄时曾用的胶片摄像机,而是具有海量存储的特性的数字摄像机,这在某种程度上就降低了拍摄微电影的成本起到了降低微电影艺术门槛的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进入了消费者普及阶段,标志着它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其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交互技术的进步,使得微电影在后期剪辑上实现了从传统的线性编辑技术向数字化的非线性编辑技术的过渡,再加上后期包装技术也完成了自己的数字化进程,从而使后期制作技术平台也实现了全面的数字化。
在传播途径上微电影也全面实现了数字化。微电影的展示平台主要是计算机和可便携式数字电子产品,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人们在空闲的短短几分钟时间里就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数字设备随时随地进行微电影的欣赏活动,丰富和充实人们的业余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短小精悍的微电影使人们在繁忙过后的释然中能够体味人生,它的那些碎片化的思想能够不经意间触动人们的心灵,引发人们的审美思考。创作者的情趣通过微电影的形式向观者显现出来,观者通过接触这种新媒体艺术形式,自己的情趣也与作品往复回流,得到审美的愉悦,这也许就是人生的艺术化吧!例如我国第一部微电影,香港演员吴彦祖主演的《一触即发》,它全片场面宏大,制作精良,片长虽只有一分半钟,但足以使欣赏者感受微电影艺术的震撼效果。
微电影艺术的网络化特征
技术哲学家芬博格曾经说过网络行为的扩展已经完全改变了我们的计算机概念,并且以各种难以预料的方式正在改变社会交往的世界。网络作为一种媒体成为传统媒体的集大成者,表现出了极大的发展潜力[1]。在网络媒体中囊括了包括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各种媒体,具有传统媒体没有的交互性和虚拟性特点。
网络传播已经构成了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类传播秩序的一种拓展,网络传播为言论自由提供了一种技术可能,也构建了交互式、开放式的交往空间。目前国内网络视频行业分为三种形式:一是传统网络视频网,以土豆网、优酷网和PPTV 为代表;二是门户视频网,以搜狐、新浪、腾讯、网易等为代表;三是由广播电视供应商提供的视频网,它主要是以中央电视台以及各大电视台等为代表。在这样一个虚拟社区中,不同群体的文化都获得了自我表达、交往互动的权利。我们知道,微电影最初其实就是在网络上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视频短片。因此它的网络性毋庸置疑。互联网为电影业平民化的影像作品传播提供了最佳的交流平台。在今天这个新媒体时代,微电影的策划、制作、播放和评论等各个环节都体现出创作者与电影受众即时的双向互动。从传统电影的运营模式来说,想要实现这样的交流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务,而微电影做到了。而微电影之所以做到能够实现创作和欣赏两种行为互动正是由于借助了网络这一传播平台。例如这次“美好2012”大师微电影活动的举办就依靠了网络的平台,许鞍华的《我的路》、蔡明亮的《行者》、金泰勇的《你何止美丽》、顾长卫的《龙头》四部大师微电影第一次尝试用精英话语与网络媒体进行结合,展现了四位著名导演各自独特的创作视角和成熟的个人风格。
微电影艺术的小屏幕特征
以移动通信和全球定位系统为基础而发展形成的“移动艺术”成为新媒体艺术家不断探索的领域[2]。无疑这是一项仰仗技术而发展起来的艺术种类。微电影正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将电影艺术变形改造,利用网络技术融入了人们繁忙的日常生活中,满足了那些即便繁忙也同样需要精神食粮支撑的中国现代轻年一代。我们说微电影艺术具有小屏幕特征是从它的硬件播放平台来考虑的。现在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新兴的第五媒体,依靠数字技术发展和崛起的手机已极大地改变了现代人类的沟通及信息传播方式。它再也不仅仅是传统的有线电话的延伸,而是能够联合互联网进行传播的新媒介。与平板电脑一样,手机的重要市场优势在于其高度的互动性、便携性、网络化及用户的海量性上。因此手机的出现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全面促进了微电影的传播与发展。而它较其它媒体来说具有的便携性无可匹敌。它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微电影的观看门槛,人们不用花高价走进影院也可以欣赏电影,人们也不用牢牢地被拴在电视机和计算机屏幕前也可以走进有趣的故事情节,随时随地只需拿出手机一触即得。在微电影的移动便携性的背后是观看习惯的改变,我们不再追求大银幕的酷炫感受,不知不觉地接受了小屏幕即时感动的观看习惯。这种小屏幕特征也反向要求微电影的创作者更加关注人生深层次思考,去掉华丽的矫饰,发掘电影真正的本质。
结语
微电影无疑是当代网络世界中“微”势力里势头强劲的一股力量。作为大众艺术的一部分,微电影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地仰仗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它有着与传统艺术不同的特质。微电影在新媒体时代诞生,必然有着数字技术的烙印,无论是在创作过程中还是在传播过程中这种新形式的艺术都充分利用了数字技术平台。与此同时,微电影还具有网络化的特征,它充分利用网络的传播平台降级了作品在创作和传播过程中的门槛,使其具有海量的创作群体和受众群体。这种短小精悍的电影艺术在传播过程中也使大众改变了传统的观看习惯,从大银幕向小屏幕过渡。因此,微电影无疑是技术与艺术相互促进,创造出的又一个文化艺术奇观。
参考文献
[1]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
[2]林迅.新媒体艺术[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侯瑞明,河北传媒学院影视学院。
篇8
关键词:新媒体;动画艺术;形式;受众;媒体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数码为媒介,以网络为平台的新媒体艺术,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在全球各地崛起。这种有别于传统媒介的艺术形式,主要依托于前沿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成果,采用新的艺术技法和表达媒介,彰显人文关怀与艺术反思,表现出鲜明的生态文化特征和信息文化特征。
新媒体艺术超越了单一媒介的局限性,具有文字、图片、影像、声音、动画等综合媒介效应,兼容了以往艺术的所有优点:既具备广播电视的直观、动画的声画系统,可以毫不影响电视、电影语言的运用,又具备了印刷媒介运用文字传达深刻的思想,进行准确定性的优势,可以同样含蓄、婉约地营造意境;同时也弥补了两大传统传播媒介的不足,更增加了其艺术性、立体感和真实性。
所谓“新媒体”,是相对“旧媒体”而言,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历史性变革的一种媒介形式。本文结合动画艺术,来阐述新媒体艺术的新意。
动画艺术是绘画艺术的升华,也是现代社会的朝阳艺术。但大多数国人对动画的理解仍仅仅停留在纸本和影片式动画这一阶段。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动画从传统媒体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并运用新媒体艺术多元化的形式,拓展了动画艺术的发展空间。传统媒体中的动画艺术,主要是通过电视、电影和少量户外媒体进行传播。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传播方式的局限性。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也让动画艺术迎来了全新的机遇。动画艺术应当秉承新媒体时代的艺术精髓,加强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进行多向交互、深度参与,加强新媒体与传统文化的联系,从而达到体验式审美。
1 形式的互动性
互动性应该是新媒体艺术最重要的特征。在新媒体艺术中,“媒体”是具有双重身份的,一方面它是艺术的载体;另一方面它又是大众传媒。这双重身份就决定了“互动性”的产生,同时也决定了“互动”必然是这样的互动:作品本身内部的互动,作品与来访者之间产生的互动,甚至来访者与来访者之间产生的互动。作品本身内部的互动性基本上是艺术家预设的互动,一般要通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屏幕来展现。而各个环节又能巧妙地衔接,相互制动。作品与来访者之间的互动以及来访者与来访者之间的互动,是非常常见的互动方式,主要是来访者通过作者预设的一些操作系统与作品之间产生直接互动,这一参与引发了作品的一系列转化,包括影像、造型、意义,同时也改变了来防者的意识,从而不断进入一个“活的互动空间”的新情境。来访者与来访者之间的互动主要是以互动装置和网络多媒体的艺术形式表现的,作品除了带给观众很强的趣味性外,也拉近了现实中人与虚拟影像的距离,实现了人与机器的对话、虚拟与现实的互通。
动画起源于艺术,并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相应地改变着自身的面貌。新媒体的兴起建立在数字技术的发展之上,而动画艺术与新媒体结合之后所产生的动画形式也都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技术的特征。动画的发展经历了手工阶段、机械阶段以及现在的电子阶段。在手工阶段和机械阶段,人的智能是主导的,但在电子阶段,电脑不但将人从漫长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还创造出人类智能在想象中才能完成的画面。比如说电影《阿凡达》就是技术与艺术结合后的代表作品,是新媒体艺术互动性的表现。
2 受众的细分化
相比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更强的灵活性、交互性。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网络的受众面积也在不断扩大。新媒体在很多方面都不同于传统媒体,它并不满足于将信息传达给受众,还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受众的信息利用效率。因此,网络世界里的各家媒体需要应对受众的多种心理需求,它们会更加注重信息内容的传播效果,来迎合受众的不同需求。网络作为一种载体和媒体,可以提供给网络受众方便、快捷、高效的信息,满足受众不同的心理需求。新媒体的用户高度集中在年轻化、时尚化,并且具有较高消费能力的人群身上。手机是新媒体的另一重要阵地,年轻人是手机上网用户的主体,且用户年龄有上升趋势。手机电邮、手机和手机支付等移动商务功能的不断完善,高学历人数的比重将快速增长,而学生、自由职业者、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占据了手机网民的主体。新媒体的第三个代表是数字电视,数字电视的受众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电视迷,他们愿意花额外的钱看电视;另一类是都市女性,她们好奇心强,爱赶时髦。这两类人都不一定是高收入人群,但他们愿意为这些差异化的服务付费。
新媒体时代的动画传播主要依赖于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等新媒体,所以其受众和传统动画的受众并不相同。新媒体时代的动画具有多样性,如今动画艺术不再仅仅属于儿童。在设计新媒体时代的动画时,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会有针对性的内容,细分市场、细分受众是实现有效传播的必经之道。做好受众的细分,会使不同年龄段的受众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3 对媒体的依赖性
在艺术史上,没有哪一种艺术能像今天的新媒体艺术一样对“媒体”有着如此强的依赖性,对媒体的驾驭往往直接影响作品的成败。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创作手段是“媒体”。从艺术媒介的演变可以得知,新媒体艺术是随着影像媒体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由创作到展示的整个过程都是建立在媒体支撑基础上的。第二,“媒体”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在新媒体艺术中,“媒体”的选择和使用不仅仅是一个中介,一种创作手段,它经常作为艺术作品的一部分而存在。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动画艺术的创作形式也结合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从数字画板到数字合成,新媒体技术加强了动画创作的便利性,并改变了视觉制作过程中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流程。与传统的动画创作方式相比,结合了新媒体技术对“媒体”的利用,能够得到更为精确的控制,并将各种动态分镜、时长节奏、背景音乐和配音等细节都通过媒体处理得更为完善,提升动画中后期的制作效率。同时,新媒体平台的多种媒体技术结合应用,也推动了动画创作方式的多样化,促进了立体动画、交互动画等动画形式的出现。
4 结语
篇9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平面设计;冲击
0 引言
在这个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激烈碰撞与深度交融的时代,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发生急速变化和微妙互动的时代,在科技引领和新兴产业开疆拓土的时代,融合文化正在以其崭新的面貌抒写着人类文明的篇章,并且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工作和娱乐方式。20世纪以来,艺术的面貌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断衍生出新的艺术形态。新媒体艺术作为本时代艺术界的新主流,必定对平面设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就后现代文化而言,设计始终都是一个发展中的,并不确定的概念,作为进行时态的设计的当代性,更是一个正在不断整合与演化的没有确定性的过程。
1 新媒体艺术的内涵及类型
(1)内涵。新媒体艺术是跨学科领域的艺术,是艺术和科学技术的结合。以基于信息、科技与艺术的语言之上的交互性为最大特点。目前,大多数人所谓的新媒体是“它是基于信息技术为依托,以文字、声音、图像、活动影响乃至表演等多媒体为载体,是具有实时性、交互性、体验性的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理性与感性、现实与虚拟、大批量与个性化之间的融合”。
(2)类型。新媒体艺术的类型划分也与它的概念一样,是一个不断更新变化的过程。早期的新媒体艺术为录像艺术和录像装置艺术,伴随着新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增加了新的艺术类型,动画、网络艺术、多媒体艺术等成为新的内容。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兴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90 年代的中国前卫艺术主要分两个阶段。90 年代中前期主要表现为在装置、表演、摄影和录像等媒介上的广泛实验和用,90 年代后期则表现为使用在 90 年代中期在媒介实验上的所有手段用于表现社会和文化批评主题。
目前,新媒体艺术的类型主要包括:数字视频、影像艺术与视频装置、平面数字动画、数字绘画、三维艺术、声音艺术、网络多媒体艺术、虚拟现实艺术等艺术类型。这些新媒体艺术类型与现代科学技术是一脉相承的。可以说,没有科学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也就不可能孕育出这些所谓的新媒体艺术。信息技术为艺术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未来将会出现更多的新媒体艺术。
2 新媒体艺术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从传统观念来看,艺术与设计是两个有本质区别的概念:艺术是个性的表露,它不仅要为社会创造视觉财富,同时也必然要对社会文化进行视觉化的思考;设计在商品经济中的本质反映则体现为依附性。对混浊美的追求是艺术的本质体现,而秩序美是平面设计的核心体现。平面设计的独立性体现在版式编排和字体形态上。谈到新媒体艺术对平面设计的影响就不得不谈到新媒体艺术的特征了。
新媒体艺术的特征有几个,但它们的共通点只有一个,那就是——使用者和作品之间的直接互动,参与改变了作品的影像、造型、甚至意义。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来引发作品的转化——触摸、空间移动、发声等。不论与作品之间的接口为键盘、鼠标、灯光或声音感应器、抑或其他更复杂精密、甚至是看不见的“板机”,欣赏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主要还是互动。连结性乃是超越时空的藩篱,将全球各地的人联系在一起。在这些网络空间中,使用者可以随时扮演各种不同的身份,搜寻远方的数据库、信息档案、了解异国文化、产生新的社群。正是新媒体艺术的这个突出的艺术特征,促使平面设计紧跟时代的脚步,不敢怠慢,向着不平面设计发展。
众所周知,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的定义泛指具有艺术性和专业性,以“视觉”作为沟通和表现的方式。透过多种方式来创造和结合符号、图片和文字,借此做出用来传达想法的视觉表现。平面设计师可能会利用字体排印、视觉艺术、版面(page layout)等方面的专业技巧,来达成创作计划的目的。平面设计包括字体设计,版面编排、书籍装帧等丰富的内容形式。其媒介主要就是印刷和纸张。平面设计目前面临新的设计需求是与电子媒介相关的平面设计。平面设计已经不单单处理平面的问题了,它必须同时处理声、光、动画形象,也就是说平面设计的基本因素扩大了,平面设计也不仅仅是报纸、包装、海报、杂志等。
2.1 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新媒体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的出现,使得艺术创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计算机的诞生又催生了各种软件的开发,进而推动了电子视觉的产生。比如,用于处理图像图形的软件:Photoshop、CorelDraw、Illustrator等。新媒体艺术中的摄影、动画等,都需要依托计算机来完成,达到艺术家想要的艺术效果。同时这些软件也使得设计进入了多元化时代。
平面图像设计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人类发展史的源头,人类祖先用来记事的简单符号、文字,那是人类最基础、最原始的平面图像设计实例。当初也许只在于表达某种具体的含义,而不包含艺术、美学的成份。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对艺术、美的追求和探索逐渐成为发展的主流,当初记事的用途也逐渐淡化。传统的画家经过数十载的训练才掌握绘画这门技能,他们通过笔和纸的演绎描绘自己抽象的思维,表现自己对艺术、美的理解。除了艺术家之外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都有一定的创作天赋和自己对生活、艺术、美的独特认识。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掌握的技能,对大多数人来说有些“可望不可及”。而电脑的出现使人们的梦想成为现实。可见,平面设计随着新媒体艺术的越来越兴盛,也逐步走上时代的顶端。而且设计史也证明设计必须要符合新媒体的需求。就拿报纸、杂志设计来说,它们作为平面媒体中常见的大众媒体,几乎渗透于各阶层人们的生活中。如果细致观察,不难发现,任何时代的报纸、杂志深深地印着其当时时代的美学、意识、观念、技术的烙印。一个成功的杂志(包括所有的平面设计作品)不仅仅是将几个图形文字内容严密结合,同时要与整个杂志或 平面媒介的形象紧密联系,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促进销售,建立其品牌形象。
目前,大家比较熟知的国内的杂志:时尚类的瑞丽、ELLE、优秀时尚、芭莎等,作为国内知名的时尚类杂志,它们的设计都紧跟时代的脚步,展现给大家的是全新的视野。《瑞丽》杂志由北京《瑞丽》杂志社倾力打造,目前主要有《瑞丽服饰美容》和《瑞丽伊人风尚》两大时尚类杂志,发行量稳居全国第一位和第二位。 北京《瑞丽》杂志社是以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经营为核心业务的传媒企业,它的发展战略是:资源整合、媒体互动、品牌延伸、综合立体化发展。所有这些都促使着平面设计不断改进其设计方式,改变着设计师的传统思维方式。
2.2 动画艺术
作为新媒体艺术之一的动画艺术也为平面设计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动画是一种综合艺术门类,是工业社会人类寻求精神解脱的产物,它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动画艺术作为影视艺术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发展历程与影视技术的不断革新密切相关。由于工业革命使科技取得了巨大进步,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为动画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按照动画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平面动画、立体动画、电脑动画、其他形式等。且不谈早期的动画形式,就现在的电脑动画来说,形式风格的千变万化,不断带给人们惊喜,让不可能成为可能。电脑动画由二维到三维,无一不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些有赖于动画二维绘制软件Flash、Animo、Tbs、Painter、Photoshop、等和三维软件Maya、Sumatra、Lightwave、3ds Max等的开发和应用。
当然,要做好一个动画,就需要精心去设计场景、故事内容以及情节等。如果没有好的设计和艺术,就算是技术再怎么好,也只是枉然。动画技术的进步成为动画艺术发展的推动力,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在关注新技术的产生给动画艺术带来活力的同时不应忽视动画艺术的本质,正如华特.迪士尼在有关动画的本质的叙述中所说:“动画可以表达人们可能持有的任何思维 这使它成为交流中最卓有成效的和明确的工具尽管他的设计意图只是为了迅速给大众以欣赏 作为综合艺术的载体,动画艺术还需要借助其他艺术形式的思想方法和表现手段。“在动画《长发公主》中,无论是片头还是片尾,其版式设计、整个动画的色彩设计都是值得学习平面设计的朋友们探索学习的。还有具有震撼视觉效果和宏大场面特效的电影,例如《魔界三部曲》、《玩具总动员》、《绿巨人》、《终结者Ⅲ》等。这些具有如此强大的视觉震撼力的动画艺术,与设计也是分不开的。现在的每一部动画片(电影等)都有自己的宣传片、宣传海报,这不仅促进了动画片宣传力度,使其迎来商机,还促使设计师不断更新自己,让设计精益求精。
2.3 网络艺术
网络一词,大家已经是耳熟能详的了。随着网络的出现,一些网络艺术便应运而生。例如:网络音乐、超级短片和互动电影、网页艺术等。网页设计作为一种视觉语言,特别讲究编排和布局,虽然主页的设计不等同于平面设计,但它们有许多相近之处。当我们上网浏览网页的时候,目光会不自觉地停留在那些版式设计比较美的页面上,进而会多了解一些内容,这对网站本身也是一种宣传。网页通过文字图形的空间组合,表达出和谐与美。
色彩是艺术表现的要素之一。在网页设计中,我们的设计师根据和谐、均衡和重点突出的原则,将不同的色彩进行组合.搭配来构成美丽的页面。 根据色彩对人们心理的影响,合理地加以运用。为了将丰富的意义和多样的形式组织成统一的页面结构,形式语言必须符合页面的内容,体现内容的丰富含义。灵活运用形式美法则——对比与调和、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以及留白等手段,通过空间、文字、图形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整体的均衡状态,产生和谐的美感。如对称原则在页面设计中,它的均衡有时会使页面显得呆板,但如果加入一些富有动感的文字、图案,或采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内容往往会达到比较好的效果。点、线、面作为视觉语言中的基本元素,巧妙地互相穿插、互相衬托、互相补充构成最佳的页面效果,充分表达完美的设计意境。
可以说,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设计就要不断追求创意和进步,新媒体艺术的诞生及发展对平面设计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它促进了设计的前进步伐。
3 结语
新科学与新技术的突飞猛进,为新媒体艺术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促使新媒体艺术形式的不断更新发展。它拥有科学性与时代性,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并没有抛弃传统艺术,反而很好的将现代技术与艺术结合起来。设计由于新媒体艺术形式的出现,使得它的内容得到了丰富和拓展,促进了设计的更新换代,向着“新”方向发展。新媒体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及大地影响了平面设计的形式和内容。
参考文献:
[1] 张燕翔.新媒体艺术,2011(6).
[2] 童芳.新媒体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篇10
关 键 词 :音乐艺术 网络传播 创作观念
一
音乐的传播既是音乐得以产生和生存的原动力,也是推动音乐艺术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国际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音乐的网络传播已成为当下音乐艺术传播的全新手段。与传统媒介相比,网络传播具有海量信息和高速传播、综合性传播手段、整合传播模式、多元化传播者以及跨国传播等重要特征,并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诸多方面,形成了新的传播模式和文化理念。作为网络传播子系统的音乐网络传播,在传播实践中除了传播音乐作品外,还传播音乐的创作、演奏、制作技术,传播各种音乐新闻、音乐学术论文、音乐思想,以及提供各类音乐软件的共享等。这种音乐的传播方式,把每一个人所面对的计算机世界,变成了一个音乐的虚拟大社区。
音乐的网络传播,既具有上述传播共性,也具有自身的个性和特点,即:“即时性、反复性、时差性、主动性、交流性、自由性”(曾遂今语)。此外,我们认为,基于网络传播的强大效应,以及复制技术的广泛运用,导致“文化的生产被驱回到一种精神空间之内,但这种空间不再是旧的单个主体的空间,而是某种被降低了的集体的‘客观精神’的空间”(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或后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又如阿多诺所批判的“标准化和伪个性化”,艺术的审美深度、个性价值、历史感等“经典”标准逐渐“削平”,大众娱乐功能和商品消费功能得到大大加强。再者,由于传播技术、使用环境、欣赏心理等因素的存在,使得音乐网络传播只能以在线获取(pull)为主,而非在线欣赏(take),如曾遂今所讲的只不过是“音乐复制的自来水效应”罢了。由此必然带给人们音乐审美观、价值观的变化,并最终使得整个音乐艺术范式发生革命性的变革,给当代和未来人类的音乐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
二
如上文所述,音乐的网络传播将给音乐艺术的创作、表演、接受等带来深刻的变化,促进当代音乐艺术的发展和范式转换。对音乐艺术创作观念而言,其影响和变化具体表现为:
首先,创作观念的丰富性、前瞻性。网络传播的海量信息和高速传播,资料、信息获取的广泛性和即时性,导致了音乐创作观念的丰富和前瞻性。互联网络为人们构筑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虚拟现实”世界和信息宝库,使得艺术创作可以坐享科技进步带来的各种便利,迅速获得当今世界不同风格、各种类型的艺术信息和音乐作品。可以说,当今艺术创作者的视界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开阔和广博。反过来,一部音乐艺术作品只要问世,就有可能随着网络和其他数字多媒体传遍世界的任一角落,艺术创作者可以很快听到、看到受众的评价,与他们展开双向的交流和艺术观念的碰撞。与不同地域、不同专业、不同目的的人们的交流和互动,将极大促进创作观念的丰富性和前瞻性。但不容忽视的是,这种交流带来的艺术创作的观念和创作意识的趋同,对艺术创作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
其次,创作观念的个性化、技术化。网络是一个自由空间,网络的创作和传播具有极大的自由度,每一个创作者都可以尽情释放自己的艺术激情,随心所欲地进行艺术语言的探索和创造并直接进行自由的传播。过去传播中的人为导向、人为干扰基本消失了,创作者也不必考虑为了博得某些组织、评委的肯定和爱好,其个性化创作思想、创作观念得到极大解放,将会创作产生大量不同特色、独具一格的网络原创音乐作品。另外,在音乐网络传播中,技术对音乐创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许多以前难以实现的个性化艺术构思和设想,通过网络及数字多媒体技术与电子音乐制作技术的协同配合,现在已经可以做得干净利落、无懈可击了。如利用计算机动画制作、音乐制作、音频处理的技术优势,创作出现了大量的flash音乐文件,把音乐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但同时,技术的进步和使用也加深了人们对技术的依赖性。
再次,创作观念的生活化、娱乐化。作为大众传播的强势媒介,网络传播在引导大众的艺术接受、消费过程中,促进了艺术与大众之间的相互亲近,艺术不再是少部分人的精神领地,而成为当代大众可以共享的日常生活对象。这种艺术与大众日常生活的广泛对话,直接促使音乐创作走向生活化、娱乐化。比如《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特务小强》《芙蓉姐姐》《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等网络歌曲,多数作品以通俗易唱的生活化曲调和趣味幽默、娱乐搞笑的歌词为主(歌曲常被称为“口水歌”;歌词如“翠花,上酸菜”以及“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等),表达的是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和普通人的自娱自乐,展现的是艺术的消费功能和大众娱乐功能。从宏大叙事到日常生活、从心灵审美到感官消费,音乐艺术的创作观念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最后,创作观念以大众(受众)为本。“当代艺术不仅仅要求观众证明自己,而是要激发观众,并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观众的支持”,“今天的作品并不需要成为绝对权威或受人顶礼膜拜,它们把观众作为朋友”( 杜夫海纳《当代艺术科学主潮》)。在网络传播和网络艺术中也是如此。雪村、香香、庞龙、杨臣刚等歌手及其演唱的歌曲一夜走红,无不是网络大众的点击和支持所赐。同时,网络传播非常强调受众的主观能动性、参与性,强调沟通。这种传播过程的交互性和大众评价的巨大威力,使得创作者(艺术家)为了赢得更多的支持率(点击率),将会尽可能地从大众的层面出发,以大众的审美标准为本,创作更多适合大众艺术情趣的作品,即所谓的“民间性情之响”。从这个意义上说,以大众(受众)为本的创作观念,与接受美学的基本立场、观点相一致,延续了文艺理论从“作家创作——作品文本——读者接受”的历史演进,也进一步提升了网络传播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结语
笔者认为,网络传播为音乐创作观念带来的变化具有普遍的意义。这种从经典到通俗、从审美到娱乐、从精英到大众的变化,已逐渐成为当代音乐艺术的基本范式。为此,我们有必要在理论上重新审视,在实践上作出更为有效的探索。
参考文献 :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网络监督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