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手法范文

时间:2023-07-06 17:43: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基础手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医基础手法

篇1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骨伤手法 独活寄生汤加减 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椎间盘变性、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马尾神经引起的疾病,是引起腰腿疼痛的主要原因[1]。中老人较为常见,临床表现为腰部、下肢疼痛,咳嗽或腹内压增高加剧疼痛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80%患者经过非手术治疗疗效满意。西医常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缓解症状,但是不良反应较大,且易反复发作[2]。大量研究表明中医治疗LDH具有较大的优势[3]。本文研究中医骨伤手法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LDH患者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参考《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的标准[4]:腰部外伤、劳损或受寒出现腰腿痛,坐骨神经痛,下肢受累区痛觉过敏或迟钝,直腿抬高和加强试验阳性,CT或MRI确诊LDH。

1.2 辨证标准

中医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的诊断标准:腰腿痛急骤发病,痛有定处,日轻夜重,俯卧旋转受限,舌质暗紫,舌苔薄白,脉弦紧。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以上中西医诊断标准,且可以选择保守治疗;②年龄80周岁以下;③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伴有骨质疏松、腰椎滑脱、腰椎结核等;②伴有脊柱中央突出或椎间盘突出;③局部皮肤破溃或感染。

1.5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0月120例LDH患者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对照组,每组均6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54.89±3.17)岁;病程最短为1个月,最长为3年,平均病程(1.52±0.94)年;L3~4突出部位4例,L4~5突出部位39例,L5-S1突出部位17例。中西医结合组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42~71岁,平均年龄(54.92±3.13)岁;病程最短为0.5个月,最长为2年,平均病程(1.51±0.95)年;L3~4突出部位6例,L4~5突出部位40例,L5-S1突出部位14例。两组LDH患者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比(P>0.05)。

2 方 法

2.1 对照组

患者采用基础治疗,采用全自动牵引床牵引,每次17min, 每日1次。

2.2 中西医结合组

患者采用:①中医骨伤手法治疗,松解手法按摩臀部或腰背部肌肉,放松全身,患者仰卧位,掌推法由轻至重、由上至下按摩腰背部和臀部。复位脊柱椎间隙,患者俯卧位,大拇指对患者脊柱两侧按压推动。患者俯卧位,拇指按摩膀胱经两侧阿是穴和肾盂穴,肘尖点按承扶穴位。患者俯卧位,采用下肢牵引、直腿抬高的方法活动关节,每次30min, 每日2次,治疗28d。②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处方:独活15g, 牛膝15g, 川芎15g, 白芍10g, 杜仲15g, 党参15g, 茯苓15g, 防风10g, 桑寄生15g, 当归10g, 桂心10g, 鸡血藤20g, 伸筋草15g。气虚加黄芪30g; 血瘀加红花10g, 桃仁10g; 寒湿加防己10g, 附子10g。以上方剂每日1剂,早晚各服用1次,治疗28d。

2.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总有效率为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之和。②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腰椎功能,采用目测类比定级法(VAS)评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痛。采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现有疼痛强度(PPI)中0分为无痛,5分为极度痛苦。疼痛分级指数(PRI)包括感觉项0~33分,情感项0~12分。采用腰腿痛症状综合评分(JOA)评价腰椎功能,最高分29分,最低分0分,分值越高说明腰椎功能越好。③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治疗前后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ɑ(TTNF-ɑ)的表达情况。

2.4 统计学方法

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表示,比较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意义。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评价疗效。治愈:直腿抬高80°以上,疼痛消失,工作和生活不受影响。显效:直腿抬高60°以上,疼痛缓解,工作和生活基本正常。有效:直腿抬高45°以上,疼痛稍缓解,对工作和生活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无效:体征和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3.2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见表1。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1.23%高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77.19%(P<0.05)。

表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n)

3.3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和腰椎功能比较

见表2。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患者VAS、PPI、PRI评分均下降,两组患者JOA评分增高;中西医结合组患者VAS、PPI、PR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中西医结合组患者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和腰椎功能比较(x¯±s)

3.4 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比较

见表3。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患者血清IL-1、IL-6、TNF-ɑ表达均下降,中西医结合组患者血清IL-1、IL-6、TNF-ɑ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比较(x¯±s,μg/L)

4 讨 论

LDH是患者腰椎间盘劳损、外伤和退行性变导致胶原纤维变薄或破裂,突出的椎间盘刺激或压迫脊髓和脊神经周围的组织,引起腰背部疼痛,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出现下肢萎缩或瘫痪[7]。本病发病机制包括三种不同的学说,机械压迫神经根导致神经根炎性水肿,神经功能障碍加重;髓核溢出的蛋白多糖和β-蛋白质强烈刺激神经根导致化学性神经根炎;髓核成分进入人体成为抗原产生抗体,神经根出现抗原抗体反应。目前单一的治疗方法仅能缓解症状,需要联合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8]。

中医学认为LDH归属于“痹病”范畴。腰为肾之府,腰痛根本在于肾,肾气盛衰是LDH的病理基础。长期劳累,肝肾亏虚,不荣则痛。风寒乘虚而入,风邪善变侵袭阳位,寒邪凝滞导致关节疼痛[9]。LDH病程迁延导致湿邪阻滞,阻碍气机,气机闭阻不通,不通则痛。病机为风寒湿邪,气血瘀滞。治疗以活血祛瘀、祛湿散寒为主[10]。中医骨伤手法按摩和推拿局部或全身,解痉止痛、舒筋活络,放松肌肉,减轻疼痛。独活寄生汤中独活、桑寄生为君药,通痹活络、祛湿止痛。牛膝、杜仲为臣药滋补肝肾。川芎开郁行气,白芍补血柔肝,党参健脾益肺,茯苓健脾除湿,防风解表祛风,当归活血止痛,桂心补益筋骨。诸药合用扶正祛邪,祛风止痛。现代药理学得出独活抑制组胺、5-羟色胺的分泌抗炎,加速肿胀消失,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瘀状况[11]。牛膝调节免疫功能,抗炎抗菌镇痛。川芎、桂心扩张血管,增加血液循环,改善神经根水肿。白芍抗炎镇痛。杜仲具有类皮质激素样作用,促进髓核核蛋白分解,减少炎症渗出,双向调节免疫功能,提高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免疫功能。党参提高造血功能,增强免疫。茯苓降低椎间盘内压,促进髓核回纳。防风抑制皮肤肿胀,降低炎症反应,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提高免疫力,抗凝血,镇痛[12]。桑寄生抑制破骨细胞分化,促进骨形成;降低炎性因子的表达。当归增加血液循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前列腺素的释放,促进炎症产物清除,具有强烈镇痛作用。动物研究表明独活寄生汤调节LDH模型中炎性因子的表达,减缓炎症反应[13]。

LDH患者体内常出现非菌性炎症反应,包括自身免疫和非特异性炎症反应,炎症反应产生炎性介质,介导炎性水肿的发生和发展[14]。IL-1、IL-6作为炎性致痛物质,在神经放射痛中致痛作用明显,干扰椎间盘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的形成,影响软骨基质的新陈代谢,加重椎间盘变性。TNF-ɑ参与炎症调节,含量增加刺激局部炎性介质的合成,促进炎症反应,引起疼痛[15]。本文结果中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1.23%高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77.19%(P<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患者VAS、PPI、PR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中西医结合组患者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患者血清IL-1、IL-6、TNF-ɑ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LDH的疗效优于仅仅使用西医治疗。

综上所述,中医骨伤手法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LDH患者的疗效较为显著,较大程度降低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可能与血清炎性因子表达下调有关。

参考文献

[1] 梁晟.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0):206-207.

[2] 王进强,徐世涛,谭磊,等.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4):34.

[3] 郭闯,李艳秋,李芳,等.中药熏蒸结合离子导入治疗护理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15,30(5):17-18.

[4] 中华医学会骨伤病学分会.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J].中国实用医药,2014,12(3):1213-1215.

[5]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6~349.

[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

[7] 崔成埈,郭长青,付伟涛,等.针刀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神经痛大鼠中枢镇痛的机制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4):324-328.

[8] 陈祖平,董森,李辉,等.中医外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0例疗效观察[J].中医杂志,2015,56(13):1128-1130.

[9] 陈水金,洪昆达,龚德贵,等.温针灸配合委中穴拍打放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3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5,56(12):1034-1037.

[10] 罗莎,李军文.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J].江苏中医药,2017,49(8):87-90.

[11] 段凯旋,李跃文,刘和波,等.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羌活-独活药对抗炎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药房,2019,30(9):1241-1246.

[12] 刘羽,张月娟,余毅,等.防风解热合剂解热镇痛抗炎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9,28(9):78-81.

[13] 苏晓琳,王江威,赵婉,等.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作用机制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7):36-39.

篇2

文/夏安龄

“口味异常”是中医的一个说法,它是指经常感觉嘴里味道不对,如偏于口酸、口苦等,这需要根据病因对症治疗。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情况及治疗方法。

口苦 口苦是指口中自觉有苦味,一般是肝胆火旺的表现。口苦患者常有心烦易怒、头晕头痛、目赤胁痛、小便黄短、大便偏干、舌边尖红等表现。治疗应以疏泄肝胆之火为原则,可遵医嘱服用龙胆泻肝丸(每次6克,每日1次),也可用加味逍遥丸(每次6克,每日2次)、夏枯草膏(每次9克,每日2次)进行治疗,任选其一即可。

口酸 口酸是指口中自觉有酸味。中医将口酸分为肝胃不和型口酸和宿食停滞型口酸两种类型。肝胃不和型口酸,患者常有胃内嘈杂、吞酸、食少纳呆、胁肋胀痛等症状。在治疗时,应以疏肝和胃为原则,可选用舒肝丸(每次6克,每日2次)或舒肝和胃丸(每次6克,每日2~3次)进行治疗。宿食停滞型口酸,患者常有嗳气酸腐、纳呆恶食、脘腹胀满等症状。此类患者在治疗时,应以消食化积导滞为基本原则,可用枳实导滞丸(每次6克,每日2次)、保和丸(每次6克,每日2次)、保和咀嚼片(每次2~4片,每日2次)进行治疗,任选其一。

口咸 口咸是指口中自觉有咸味。中医认为,口咸是肾虚的表现。患者还常伴有咽干口燥、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夜寐不安、多梦盗汗、小便短赤等症状。在治疗时,应以养阴益肾为基本原则,可用知柏地黄丸(每次6~9克,每日2次)、大补阴丸(每次6~9克,每日1次)进行治疗,任选其一。

口淡 口淡是指口中乏味。中医认为,口淡多为脾虚所致。患者常有食欲减退、神疲乏力、气短、自汗、便溏等表现。在治疗时,应以健脾益气为原则,可用参苓白术丸(每次6克,每日2次)、人参健脾丸(每次6~9克,每日1~2次)或四君子丸(每次6克,每日2次)进行治疗。

口甘 口甘是指感觉口中发甜。中医认为,口甘是中焦有湿的表现,分为寒湿困脾型和湿热中阻型两种。寒湿困脾型口甘常有口甘不渴、不思饮食、胃脘满闷、肢困乏力、大便稀薄等症状。在治疗时,应以健脾利湿为原则,可用平胃散(每次3~6克,每日2次)、理中丸(每次6克,每日2次)或良附丸(每次6克,每日1~2次)进行治疗。湿热中阻型口甘患者常有口中发甜黏腻、口臭、脘腹胀满、胃纳减退、烧心、小便黄赤、大便臭秽、灼热等症状。在治疗时,应以清热化湿为原则,可选用甘露消毒丸(每次6克,每日2次)。此外,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增高口中亦常有甜味,应加以注意。

消瘦老人怎样补充蛋白质

文/汪桂林

消瘦老人为了避免肌肉衰减、体重低下,首要的是补充蛋白质。那么该如何补充蛋白质呢?

老年人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应该是每公斤体重0.8~1克,按体重换算后,一般每天蛋白质需要量为75~100克,可从400克粮食、100克肉类、一个鸡蛋、50克豆制品、250毫升牛奶和500克蔬菜中获得。

篇3

【关键词】 中医传统研究方法;相关性研究方法;西医研究方法;因果式研究方法

现在中医的发展出现困难,大家都在抱怨是中医“西化”所致,但“西化”为什么却一直得不到纠正呢?笔者认为:本来科技的进步和西医的发展给中医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但由于人们对中医学的认识,存在根本性误区,即认为缺乏对因果关系微观机制的阐述,使中医的临床疗效缺乏科学性和可信度,也是中医发展的瓶颈,是中医的缺点,需要改进。而西医研究方法是从微观机制上把握药理和疗效之间的因果关系(即以还原论为基础的白箱法),所以就形成了不可阻挡的使用西医研究方法发展中医的潮流。其实,他们没有认识到,中医研究的对象用西医研究方法是搞不清楚的;同时也忽视了在西医存在的条件下,中医赖以生存的价值是什么?没有认识到绕过对因果机制的探究,既是中医的特征,也是中医的优势,为此本文试图说明下列问题。

1 为什么因果式的研究方法不适合中医

虽然中医、西医都是为了维护人体健康和疾病的防治,但使用的药物完全不同,所以西医是研究成分单一的西药对复杂人体的作用规律;中医是研究成分复杂的中药对复杂人体的作用规律。中药的复杂性,不仅表现在自身成分多,更主要的表现在它对机体的作用机制的错综复杂,有相互加强或减弱的;有速效和缓效的;特别是作用机制有已知和目前还未知的;而且对机体的效应,不仅取决于某种成分的含量,还受机体状态的影响。当然也有学者认为,中药成分复杂是个缺点,应该提纯,除去相互拮抗和无效的成分。但实际上互相拮抗的成分共存,有弊也有利。以西医的受体学说为例,细胞受体的密度及敏感性会随着激动剂浓度的升高而下降,而拮抗剂的存在,则可以对抗这种下降。因此,西药由于纯度高,作用环节相对较少,为了产生疗效,往往通过提高药物浓度来增强作用,所以易出现依赖性和耐药性。中药由于成分多,每种的浓度又不高,通过多层次、多环节起作用,即使增大药量也不会在某个局部和环节形成过高的浓度,再加上有拮抗成分的存在,既不易使机体产生过激的反应,也不易产生抗药性和依赖性,停药后疗效也相对巩固。另外,有些疾病只需通过少数环节进行治疗;有些疾病却适合多层次、多环节进行治疗,所以中药的“不纯”,与西药的“纯”是各有优势,是互补的,不应丢弃的。但对于中药这样的复杂对象对人体这个复杂对象的功效,不能用西医研究方法研究清楚。也就是说先分析出中药里的所有成分,再根据机体所处的状态,导出每个成分对机体的作用,最后将这些作用相加到一起得到对机体的综合的最终效应,显然这是极难做到的。实际上人类早就认识到对多因素的问题,不宜采用精确的或从微观到宏观的研究方法。例如:要想求出一杯水,在某一时刻,所有水分子的平均运动速度,如果先将水中的每一个分子,在那一时刻的速度测量出来,再求均值的方法,不仅非常复杂,也是无法做到的。

本来,现代科技手段和西医知识本身对研究和发展中医理论都是有帮助的,问题是我们采用了西医这种还原式的研究方法。当然,通过还原式的研究来追求因果机制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愿望,是完全应该的,但一定要认识到中医的复杂性,还原式的方法对中医的研究是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属于基础理论性研究,短期内不会产生明显的实用价值,所以还应开展其他在(相对)短期内产生实用价值的研究方法。而实际上我们却将西医研究方法当作了在短期内能获益的方法,将主要力量都集中在这一研究方法上,基本抛弃了其他方法。虽然对在短期容易搞清的一些中医内容,也取得了一些收获,如对寒、热微观机制的认识等,但对大量中医内容的研究没有明显的进展,这本是正常的,合乎情理的。这正说明中医理论和内容的特性,具有一些超出了现代西医认识能力的知识,具有一些西医不具备的优势,从而更应该长期、认真谨慎地研究中医。但我们却急功近利,将中医的内容删难就易,或者干脆把目前西医还不认识的内容理解为不科学,给予否定了,然后用西医当时的知识,代替和诠释中医的内容。以中药的研究为例:用抗凝、改善微循环来代替和解释中医的活血化瘀;用利尿来解释中医的燥湿、化湿、利湿等。由此得到的所谓“中药”药理已经“西化”,只能按西医的方法进行选药(方)。而西医则是根据已知的病因、病理和治疗机制去选择治疗方案,严格地受到当时认识程度的限制,这本是西医的不足,却被中医接受过来,这时中药的“不纯”就成为一个缺点,结果使中医丢失了自己的优势,其治病的范围和疗效,将永远跟在西医后面爬行。中医赖以生存的价值不在于它能解决西医能解决的问题,而在于能解决西医不能解决的问题。所以按西医研究方法发展中医,再与西医竞争疗效,就相当于人与老虎赛跑,逃不开被老虎吃掉的命运[1]。

2 什么是适合中医的研究方法

那对复杂对象,适合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呢?仍以杯水为例,实际通过水的温度就可以求出水分子的平均速度,即水温这个征象与其分子运动这个征象具有相关性。人体和中药是两个有机体,它们的状态和功能之间也存在着相关性,所以研究这种相关性及规律,就成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中医的创建正是先人自发地采用了这种绕开了因果机制的,专以总结各类征象之间相关性规律的研究方法,即以系统论为基础的黑箱法。这种方法就是把被研究对象(人体和药物),各自作为一个“黑箱”,通过给人体施加治疗(如药物),再观察人体的反应(疗效)规律,依此来研究和总结人体疾病与药物之间的相关性规律(后文将上述方法简称中医传统方法)。在古代科技手段极其落后的情况下,中医的先人们通过自发地使用中医传统方法,创造出了较为系统的症、证治疗经验和药物功能与其宏观特性(包括成长环境、生长特性、外部形态、药用部位、采收季节、药材质地、颜色气味等)之间的相关性规律。例如凡善动、带刺、多毛、味辛质轻者,多能行气、活血、发散、解表;而喜静、伏地而生、光滑无毛、味涩质重者,多能降逆潜阳、收敛固涩;直立生长者其(主)根多能升阳举陷、攻积破结;药材富含糖、淀粉,其味甘者,其性多补;反之,且味苦辛者,其性多泄;生于水中者多能利水,生于干燥环境(如沙漠)多能保湿;动植物的体温偏低者其性多寒,体温偏高者其性多热等。且一物之中,有(主)根升、(末)梢降;皮凉、心热;(新)鲜走、陈(旧)守之理,凡此等等,总之规律特点似乎是动植物的药理作用与其生物特性大体一致。但这些“有诸内,必形于外”的规律,由于至今还无法搞清其因果机制,因此被现在的中医界淡忘甚至否定了。在中医教材中基本不提及中药功能与其宏观特性的关联,中药的功能被归结为临床经验的简单积累,中医知识的规律性被削弱了。但这些规律是有科学根据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药植所肖培根关于植物亲缘关系的研究,揭示了“植物形态,化学成分和疗效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健康报2004年9月13日第2版《医药互动》的文章《植物亲缘学深化中药研究》)。总之对传统中医理论中的规律性论述,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中药的很多功能,特别是相互之间的细微区别(如麦冬的皮凉心热等),至今我们也很难通过一般的临床试验观察到,所以未必是前人的直接经验所得,而是依中医理论预知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体现出中医理论决不是经验的简单堆积,而是对自然界深层次规律的揭示,才体现出中医理论的神奇和中医传统方法的价值所在。

但有些人把古代由于科技手段落后,将人和药物各自作为一个整体(黑箱),使研究范围局限于整体的外部征象上,当作中医传统方法的本质特征,由此认为,现代的科技和西医知识,已经能够打开人体和药物这两个“黑箱”了,所以中医传统方法,已经失去了价值。对此应搞清两个问题:(1)中医传统方法的本质特征或科学内核,只是绕开了因果机制的,专以寻找各类征象之间相关性规律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围是在对象的外部、内部无关,完全可以深入到人体和药物内部的各个层次、各个局部,进行研究,区别在于对内部各种状态的理解与西医研究方法不同(见后文);(2)由前文所述,目前由西医研究方法掌握的人体生理、病理及中药化学成分的因果性知识,不足以用来理解和把握中药对人体的作用机制及综合疗效,所以中医传统方法并未失去价值。

3 中医传统方法同样需要现代科技和西医知识

中医传统方法排斥的是西医研究方法,但绝不是排斥现代科技和西医知识,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西医研究方法和西医知识及各种标准区别开来。西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知识以及通过化学分析方法得到的中药组成成分的认识,不但对中医有益无害,而且是中医发展的条件。对疾病的诊断、疗效和毒理的判断,应该有一个所有医学理论共同的标准。因为中西医都是为了维护人体的健康,目标一致,标准也应该一致,而标准本身是需要不断完善的,不能因为目前的标准有些不适合中医就认为中西的标准不同。所以我们在使用中医传统方法研究和总结中药治疗现代(西医标准)疾病的规律,并从中总结中药功能与其宏观、微观(后述)特性之间的相关性规律时,同样要依靠现代科技手段,并尽可能地利用西医的知识和各种标准。但要切记中医对这些知识理解和利用与西医不同,即对这些知识之间的关系,不是用因果机制来理解,而是用相关性来掌握。因为对这些知识之间的因果联系,我们目前掌握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只有利用相关关系才能包容所有的因果联系。具体地说:把人体疾病和药物各自作为一个黑箱,把疾病的各种理化指标包括舌苔、脉象等共同作为疾病的征象;把药物的微观特性即化学组成,特别是各类成分之间的比值和前述的宏观特性一起共同作为药物的征象,但不用其微观的因果机制去理解这些征象的意义,也不用其微观的因果机制去选择方药,完全依据临床实践的结果来总结疾病征象、药物功能、药物征象之间的相关性规律。即总结同一疾病,在治疗上(实际)分为几类;每一类在征象上的共性;每一类的治疗方药,在征象上的共性。因为根据因果机制进行的疾病防治,使治疗手段受限于对疾病的认识程度,而绕开了因果机制,以最佳的疗效为目的,倒是可以超出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包容各种最佳的治疗机制,创造出西医研究方法很难做出的成绩。所以中医只有使用传统研究方法创造的疗效来和西医比较,才有可能相当于人与老虎比爬树!

4 中医传统方法的科学性

中医传统方法由于缺乏对因果机制的阐述,会不会造成科学性和可信度的不足呢?其实科学性的本质是客观性加规律性,并不绝对依赖对因果机制的说明,人们从来都是把实验结果放在第一位,历来西医对药理和毒理的确定,都不是单凭对生理、病理、药理和毒理的分析,而是实验结果。近年来兴起的循证医学更是证明:指导临床治疗的最重要依据是足够数量的、可靠的临床实验结果。以往中医疗效得不到认可的原因是疗效指标客观性不足和疗效结果可重复性差,而不是缺乏对疗效机制的说明。(1)关于疗效指标的客观性不足,似乎是中医的缺陷,其实如前所述,是中医的传统研究方法使其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机制,有超出了目前西医的认识能力之处。因为:①西医的研究是还原式的,而有些疾病的病理状态,是目前的科技手段无法还原的,所以在西医看来,就是缺乏客观指标;②中医的疗效往往是靠多层次、多环节同时起作用,这也是西医无法做到的,但可能由于每个层次和靶点都没有明显地改变,造成了客观(检验)指标改善不明显;③当然也有些是由于医生使用了传统的“证”治经验来治疗现代疾病,并把疗效的观察重点放在了主观症状上,忽视了对理化指标的观察,形成的客观性不足,这是可以纠正的。(2)关于中医疗效重复性差的问题,主要是人为造成的。很多人认为中医就是这样,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其实这是个误区,它给中医行业的弄虚作假大开方便之门,使中医的“疗效”越发不可重复。其实客观性的本质是真实性,可重复性的本质是真实性加规律性。即便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应该知道,可重复性是检验一个理论是否具有科学性的必要条件,所以只要相信中医的疗效是真实的,是有规律的,就应该相信中医的疗效不但可以客观化,而且可以重复。实际上,即便是纯主观症状的改善,当病例少时,让人感觉客观性差,可信度差,但只要是真实的,就可以通过增加病例和增设(双盲)对照,来重复它,那样其客观性就强了,可信度也就增加了。

5 中医的出路是用现代化手段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研究方法

本文已经说明:中药对人体作用的复杂性使因果性的研究方式受到限制,而相关性的研究方式对于把握复杂对象具有巨大的实用价值,可以发挥中医的长处,这种研究方法和它所创建的相关性医学理论,正是中医的本质和精髓。笔者呼吁:中医发展的困境应该改变我们多年来一直追求的梦想,即用西医的研究方法来使中医振兴和发展,我们应该对中医传统方法给予应用的重视,应该认识到中医的出路是用现代化手段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研究方法!

篇4

一、转换词性

英汉两种语言词性数目不同,词的使用范围和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如果生吞活剥原文的语法结构,“对号入座”地硬译,往往语意含混,令人不知所云。因此,在英语中原来属于某种词性的词,在译成汉语时可以转为不同词性,有时也必须转为另一种不同的词性。只有通过这种变通处置,才能准确地重现原文的思想,并符合汉语的习惯和规范。请看以下例子:

1. He is the murderer of his boss. 他谋杀了老板。

2. But,as I walked out of the garage, KFC chicken in hand, a portly, unshaven young man in a stocking cap and dark nylon jacket emerged from the shrub by the parking pad and put his pistol betweem my eyes.

可是当我手里拿着肯德基炸鸡走出车库时,一个身材圆胖、留着短髭、头戴绒线帽、身穿深色尼龙夹克的年轻人从停车处旁的灌木丛中钻出来,把手枪顶在我的双眼之间。

3. The landscape is a perfect dream.

这景色美极了。

4. This is the very book I’ve been looking for.

这正是我一直在找的书。

5. Mrs. Walkins waited to hear how others took the news.

华京斯太太等着看别人听了这个消息后的反应。

例1的名词转换成了动词:例2的介词也转换成了动词;例3的名词转?成了形容词;例4的形容词转换成了副词;例5的连词转换成为名词。

二、套用成语

英、汉语言成语丰富,但由于各自所处的文化环,完全对应、等值的很少。有的结构相似,但喻义却差距很大。如何把英语成语译成汉语,确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有人套用喻义相似或一致的汉语成语来对译,不拘形同,只求神似,通过变通,在整体效果上达到一致,倒也不失为一种应变的办法。请看以下例子:

1. I warned him not to change his job but now he is forced to work for a company that is losing money. He has made his bed and now he must lie in it.

我警告过他别调换工作他不听,现在他不得不在一家赔钱的公司里工作。他是自作自受。

2. We’ve each got to come down quite definitely on this matter; it’s no good sitting on the fence.

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在这件事上明确表态,骑墙是没有好处的。

3. Go down to the depot as early as you can; because it is the early bird that catches the worm; and if you get there after ten o’clock the best of the stuff has been sold.

尽可能早点去仓库,捷足先登,要是你十点以后才到,好东西就都卖完了。

4. I wanted Mother’s present to be a surprise; now you’ve gone and 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 !

我本想妈妈的礼物不让她知道,使她感到意外,可你却泄露出来了,

5. Those who made large profits out of illegally selling rationed goods during World War II were fishing in troubled waters.

那些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非法倒卖配售物资而发了大财的人是混水摸鱼。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套用的汉语成语是广义的,并非仅限于四字词组。尽管如此,这种套用须持慎重态度,不仅得注意成语本身的意义,还得注意文体及成语所处的上下文。稍有不慎,便会顾此失彼,使译文与原文相悖。

三、更换喻体

比喻这种修辞手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用得比较普遍,但由于英汉比喻所形成的文化环境各异,比喻同一种事物所使用的喻体却不尽相同。例如,英语中有“as timid as a rabbit”这样的比喻,喻体是兔;汉语中也有与“胆怯”相联系的不是兔而是鼠。尽管喻体不同,但其内涵意义是一致的。为了兼顾英汉语言双方的文化和表达习惯,我们只能舍弃形式上的一致而求意义的等值。因此,在保证语言的交际效果不变的条件下,我们是可以而且必须变通处理,更换喻体的。请看以下例子:

1. The first that I remember with clarity was that Little-John-Aunt-Carrie’s-other-nephew had started school on the same day as I did and had taken to it like a duck to water.

我能清楚记得的第一次,是“卡丽舅妈的另一个外甥小约翰”与我同一天上学,而且他如鱼得水似地喜欢上学。

2. Last Week I was dragged out of a river like a drowned rat

上星期我从河里被捞起来,全身湿透,有如落汤鸡。

3. I could feel the goose bumps rise on my back. 我(听后)感到背上 起了鸡皮疙瘩。

4. She is really a duck, he thought. 她真是一只可爱的小鸟,他想。

5. The man is the black sheep of the family. 那人是全家的害群之马。

例1和2是明喻,英语的喻体为“鸭”和“鼠”,译为汉语时则更换成了“鱼”和“鸡”:例3至例5均是隐喻,喻体由“鹅”、“鸭”“羊”分别更换为了“鸡”、“鸟”、“马”。经过这种变通处理,两种语言中比喻的相似点达到了对等的修辞效果。类似的例子还很多,这里就不一一枚举了。

四、改变说法

中英两个民族思维习惯的不同影响着语言的表达。英汉两种语言对“否定”这一概念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就是一例:“英语中有些肯定形式的句子,译成汉语时,常需改成否定的形式;英语中有些否定形式的句子,译成汉语时,又常需改成肯定形式。” 同样,两个民族在时间观念上的差异也反映到语言中来。汉语里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说,把已经发生的事情看成在前面,而把待发生的事情看成在后面。英语的表达却正好相反。请看以下例证:

1. He has seen little of life. 他不懂什么世故。

试比较:他只懂很少世故。

2. An opportunity is not likely to repeat itself. 良机难再。

试比较:机会不可能再重复。

3. But we are getting ahead of the story. 可是我们说到故事的后面去了。

4. After you! 你(先)请!

5. He joined the army three years back. 他是三年前参军的。

篇5

【关键词】王和鸣;整脊手法;经验

王和鸣是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内著名骨伤科专家,福建中医药大学骨伤学院创始人之一,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6月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发“中医骨伤名师”称号。先后担任福建中医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前身)副院长,福建中医药研究院院长,福建省骨伤研究所所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等职务。

早年大学毕业后,受福建省政府指派,师从福建省著名中医骨伤科林如高老中医,历经4年,尽得林老理伤正骨整脊手法真传。近几十年来,一直从事骨伤科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对骨伤疾病有深刻认识,在中医手法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经验,通过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一套多方位整脊手法,曾多次为国内外知名人士及政府要员诊治疑难病症,常有手到病除的疗效。作者自2009年师从王和鸣教授,亲聆教诲,受益匪浅,深深体会到老师整脊手法的博大精深,现将老师的整脊手法经验整理如下。

脊柱及周围筋骨的损伤疾患是常见病,好发于经常伏案或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工作者,在我国骨伤科门诊中颈肩痛或腰背痛的患者约占30~50%。整脊疗法是治疗脊柱病患的一种主要方法,通过以手法为主的各种术式作用于脊柱及周围筋肉,影响所连属的脏腑、组织,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达到解除痉挛、纠正错位、松解粘连、消除水肿、解除嵌顿的作用,使百脉疏通,五脏安和,从而,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由于其具有收效快、疗效好、运用方便、费用低廉等优点,而深受患者欢迎。但因手法种类众多,如何选择一套高效、安全的手法就一直成为骨伤科医生探索的课题。老师长期从事脊柱等疾病的研究,一贯注重整脊手法的总结与整理[1-4] ,1994年老师和张爱平讲师主编《多方位整脊疗法》,由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用VCD的方式出版发行,之后,多次以论文的形式对多方位整脊手法、功能、临床应用进行阐述、探讨和总结。

1手法分类

老师把手法归类为理筋整脊基础手法和整脊被动类手法。施行整脊被动类手法前,先予患者施以理筋整脊基础类手法,放松痉挛肌肉和降低肌紧张度,然后通过被动类手法滑利关节、整复错位、解除压迫,最终起到多方位综合治疗效果。

1.1 理筋整脊基础手法老师在总结出一套多方位整脊手法的同时,根据脊柱与四肢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的解剖特点及伤患病理,把理筋整脊基础手法归纳为12种:触按、摩捋、推刮、拿捏、弹拨、揉搓、点穴、振颤、滚摇、扳旋、牵抖、叩击法。应用理筋整脊基础手法在脊柱、四肢的相应部位,可起到整复关节错位,松弛筋肉挛缩或粘连,疏通经络,流畅气血,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理筋整脊基础手法既注重继承中医传统技法,又充分结合老师的临床实践经验,是中医骨伤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应用的基本操作方法,在临证时既可单独应用,也可作为理筋整脊的基础手法,在治疗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岔气、闪腰、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多种筋伤与腰脊疾患上,功效显著[5]。该方法操作简便,实用性强,易于推广。

1.2 整脊被动类手法整脊疗法一般以屈曲位居多,施术者通常不注意脊柱、椎间盘神经根、脊髓之间的解剖关系,盲目施行某种单一手法,疗效受到影响。老师在继承林如高老先生的经验同时,根据脊柱的解剖特点、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生物力学原理及多年临床实践体会,总结出一套多方位整脊手法:按颈部、胸部、腰部不同部位,分前屈、后伸、中立等不同辨证施术,详细叙述了36种整脊法的、手法和功用。通过整脊手法,迅速恢复脊柱生物力学平衡系统,达到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目的[6]。

1.2.1颈部整脊法(1)牵颈摇头法,(2)揉颈旋头法,(3)快速旋颈法,(4)定点旋颈法,(5)双人旋颈法,(6)卡颈侧扳法,(7)扳颈拔伸法,(8)压肩旋颈法,(9)牵颈旋颈法,(10)卧位旋颈法。

1.2.2 胸部整脊法(11)按枕扩胸法,(12)定点旋胸法,(13)压臂顶胸法,(14)伸臂推背法,(15)拉肩扳胸法,(16)支点压胸法,(17)叠掌按压法。

1.2.3腰部整脊法(18)定点旋腰法,(19)扶肩旋腰法,(20)穿臂旋腰法,(21)单人旋腰法,(22)后伸旋腰法,(23)摇转侧倾法,(24)吸气侧倾法,(25)侧卧斜扳法,(26)俯卧旋腰法,(27)按腰提扳法,(28)握踝伸腰法,(29)屈髋分腿法,(30)屈髋旋腿法,(31)屈髋压肩法,(32)腰部牵抖法,(33)蹲位叠挤法,(34)后背晃抖法,(35)侧背晃抖法,(36)腰部踩法。

2 手法特点

2.1多方位、多。老师整脊手法制定有序,在遵循“动静结合”、“主动有序”、“刚柔适度”原则基础上,对颈椎、胸椎、腰椎各部疾患,分前屈、后伸、中立等不同,进行辨证辨型,同时,老师的手法根据不同部位、不同的疾患,患者采用不同的,灵活应用。

患者采用端坐位:牵颈摇头法、揉颈旋头法、快速旋颈法、定点旋颈法、双人旋颈法、卡颈侧扳法、扳颈拔伸法、压肩旋颈法、牵颈旋颈法、按枕扩胸法、定点旋胸法、伸臂推背法、定点旋腰法、扶肩旋腰法、穿臂旋腰法、单人旋腰法、后伸旋腰法、摇转侧倾法、吸气侧倾法。

患者采用仰卧位:卧位旋颈法、支点压胸法、屈髋分腿法、屈髋旋腿法、屈髋压肩法。

患者采用半仰位:压臂顶胸法。

患者采用俯卧位:拉肩扳胸法、叠掌按压法、俯卧旋腰法、按腰提扳法、握踝伸腰法、腰部牵抖法、腰部踩法。

患者采用侧卧位:侧卧斜扳法。

患者采用立正位:后背晃抖法、侧背晃抖法。

患者采用蹲位:蹲位叠挤法。

2.2多支点。在老师总结的36种整脊手法中,每种手法都是以不同的支点进行旋转、牵抖、侧扳、提扳、顶胸、压胸、压肩、摇转、伸臂、伸腰、分腿、叠挤、晃抖、踩等手法,以达到松解肌肉痉挛、滑利关节、整复骨错缝的目的。如定点旋颈法、定点旋胸法、定点旋腰法,以拇指顶住有压痛的棘突为支点,进行旋颈、旋胸、旋腰;按枕扩胸法以膝顶于患者的胸背部为支点,在医者用两臂向后拉压患者两臂的同时,用力往上提拉,作扩胸运动;支点压胸法:以手背向上作支点,用力逐节下压;俯卧旋腰法:以患椎为支点,将下肢旋向后外侧,逐渐增加腰部旋转幅度。

2.3旋转手法为主。老师认为旋转手法是手法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种手法,在调整关节、松解粘连、解除嵌顿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在他总结的10种颈部整脊手法中有7种使用了旋转手法,7种胸部整脊手法中有2种使用了旋转手法,19种腰部整脊手法中有7种使用了旋转手法。可见,老师的旋转手法已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2.4因人而异。老师认为人有男女老少之别,证有虚实久暂之分,治疗部位有大小深浅之不同,且每个个体还有生长发育、生活环境和病理生理条件的不同,对手法的反应也不完全相同,因而,手法的选用、手法操作时间的长短,手法力量的轻重以及掌握治疗的重点等,都必须与治疗对象、病证虚实以及治疗部位联系起来,应因人、因病、因部位的不同而灵活运用。

3 临床应用

3.1颈椎病老师根据颈椎病的发病机理,针对不同的病因采用不同的颈部整脊手法。先采用理筋整脊基础手法施予颈项部腧穴及夹脊穴,调节颈部动力性平衡,然后采用不同的颈部整脊手法,调整颈部静力性平衡,两者协同作用,从而消除异常应力,纠正其力线,恢复其静态与动态平衡。老师认为旋转手法在颈椎病甚至颈部疾患治疗中功勋卓著,可起到以下作用:

(1)改变椎间孔面积,调整钩椎关节位置关系;(2)缓解肌肉痉挛,解除滑膜嵌顿;(3)松解神经根及其周围软组织粘连;(4)调整颈椎各组织应力分布,增强颈椎稳定性;(5)重建颈曲,恢复颈椎正常的生理弧度。

3.2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师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活动度进行分型辨证,进而选用不同手法,前屈型患者采用前屈位整脊手法,如腰椎旋转复位法、卧位屈髋旋腰法及蹲位叠挤法等;后伸型患者选择后伸位整脊手法,如腰部后伸旋转法、摇转侧腰法、俯卧旋腰法、按腰提扳法、背伸晃抖法等;僵直型患者运用腰部中立旋转法、单人中立旋腰法及侧卧斜扳法等。老师认为在整个腰椎间盘突症的治疗过程中,紧紧抓住病程不同阶段的腰椎骨盆及整个脊柱的渐进性代偿性变化,当腰痛急性发作且疼痛剧烈时,由于腰肌反射性痉挛,前屈与后伸均受限,此时只能采用中立位手法治疗[7]。 3.3腰椎管狭窄症老师采用点穴按、双屈按压、双屈滚动三组合的屈曲位整脊手法治疗此类疾病。在病患局部施予放松手法,同时,根据腰椎解剖结合腰椎管狭窄症疾病特点,让患者在双侧膝髋屈曲下,施以腰部整脊手法,以扩大椎管有效空间,缓解临床压迫症状[8]。

3.4腰肌扭伤老师在理筋、点穴、松解等手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基础上,采用侧卧斜扳法或俯卧旋腰法或穿臂旋腰法或腰部牵抖法,以达到解除肌肉痉挛、整复骨错缝的目的。

3.5腰肌劳损、腰背筋膜炎老师采用三步治疗法治疗此类疾病。在物理疗法――磁疗、高频热疗法、生物陶瓷疗法和中药敷料电热保健带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基础上,运用理筋、点穴、松解等手法解除粘连。然后使用定点旋腰法或扶肩旋腰法或穿臂旋腰法,起到舒筋活络、行气止痛的作用。

4小结

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老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多方位整脊手法,临证时他常强调以下几点:

4.1明确诊断,整体观念。老师常常叮嘱我们,在手法施行前,一定要密切结合影像学等辅助检查,明确诊断,注重筋骨并重、内外兼治、调脊整曲的整体观临床思维,对病情有充分了解,如病位、损伤程度、病程长短、病情轻重、有无神经血管损伤和骨折等。

4.2合适,态度沉着。老师施用手法时,总是先选择好合适的位置、步态、姿势,以有利于发力和持久操作,并避免自身劳损。同时,思想集中,态度从容沉着,他说这样才能取得患者的信赖和配合,可以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对患者的要求:无论坐、俯卧、仰卧、侧卧、站立位,总是处在适当和放松状态。

4.3轻重适宜,心中有数。老师常常告诫我们,对手法的操作步骤应心中有数,要注意局部的解剖结构和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用力要轻重适当,避免因过猛过重引起神经血管或关节结构的损伤,而加重病情。老师在手法运用中强调持久、有力、均匀、柔和,做到轻重结合、刚柔相济。

4.4循序渐进,注意观察。老师手法操作循序渐进,做到熟练灵活,敏捷准确。在手法应用过程中,总是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询问其自我感觉,随时根据情况调整手法强度, 以达到“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为手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和鸣,刘俊宁.中医传统正骨在海外的影响――历史源流与现状[J].中医正骨,2009,21(2):F0002-F0002.

[2] 王和鸣,刘俊宁.中医骨伤科在海内外影响(二)――在美洲、欧洲[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16(9):58-60.

[3] 王和鸣,刘俊宁.中医骨伤科在海内外影响(一)――在港台地区、亚洲、澳洲与非洲[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16(8):68-70.

[4] 王和鸣.整脊疗法的源流与发展[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7,17(5):37-39.

[5] 王和鸣.理筋整脊基础手法[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8,18(1):33-36.

[6] 王和鸣.多方位整脊手法[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8,18(2):30-34.

[7] 王和鸣.多方位整脊手法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1993,3(2):88-90.

[8] 葛继荣,王和鸣,余庆阳等.屈曲位整脊手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机理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6,4(5):24.

篇6

关键词 中医推拿 小儿推拿 正骨手法 相关性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说:"中央者,其地平以湿……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自从有人类社会出现,推拿作为防病治病的手段也就应运而生了。可以说,推拿先于针灸、药物治疗出现之前人们就已经掌握了这一防病治病的手段。

推拿对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现代推拿医学、骨伤医学、针灸医学的建立和发展,无疑起到一个先导作用。

1 中医推拿及正骨手法同源异流

中医推拿学历经数千年历史的演变、发展,也由于历史的原因,各种流派的产生,其手法从最初简单的按、抚等几种发展至现在的100多种,从当初的原始治疗手法发展成现代中医推拿手法及正骨手法,可以看出,中医推拿及正骨手法是古老医学的活化石,二者原本是合而为一的。《新唐书・百官志》载:"按摩科设按摩博士一人,按摩师四人。并从九品下,掌教导引之法以除疾,损伤折跌者正之。"由此可见唐代骨伤科和按摩科早有结合。直至元代以后才裂变为推拿科与正骨科。

2 现代中医推拿

推拿治病是以经络穴位为理论基础,在辨证施治的原则下,明确诊断后,医生以双手及其它某些部位,选择运用适合病情的不同手法和力度施术于病人病灶部位及其与病灶区域有关的经络、穴位,以点、线、面结合的手法技巧使人体经络疏通、关节滑利、气血充盈流畅,营卫调和、脏腑功能旺盛、阴阳相对平衡,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之目的。

现代中医推拿手法纷繁复杂且各有师承,流派也较多,每一位推拿医生要搞清和掌握这些浩瀚如海的中医推拿手法谈何容易,对某些问题的认识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临床医生最常用且必须掌握的基本手法也仅20种之多,如推、滚、拿、按、揉、摩、点、摇拔伸、搓、抖、掐、捻、拍、击、抹、分、合、擦等。但不包括复式手法。《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说:"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手法对于临床医生来说,熟能生巧,能熟练地掌握了最常用的基本手法就如同掌握了"三元色"的组合一样,就能手随心转,法从手出,而派生出许许多多的复式手法。

现代推拿手法有成人推拿手法和小儿推拿手法之分,这是从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与成人有所差异而发展创立的。大约在明代就独立分科,清代更有发展,小儿推拿现已自成体系,其手法也独具一格,在小儿推拿手法中有些手法名称虽和成人手法一样,然而具体操作方法却不同,为推法等;有些手法虽和成人手法完全相同,在运用时却因小儿的特点,要求施术时的力度要特别轻柔。如摩、擦等手法。也可以说成人推拿手法与小儿推拿手法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

在常用的中医推拿手法中有些手法为理筋手法,滚、擦、拍、击、按、摩、推、拿、点穴等也是伤科中常用的手法。

3 正骨手法

骨伤科的治病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法治疗两大类,而手法治疗又是治疗骨伤科疾病的主要方面,例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说:"手法者,诚正骨之首务哉。"《要旨》中又说:"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并对手法治疗伤科疾病系统的总结为"摸、接、端、按、摩、推、拿"八法,从以上经文中看出,伤科手法就是医生用双手通过"摸法"检查诊断病情,然后以接、端、提等手法施以确当的手法力度,使患者不知其苦,进行治疗的一种外治方法。以"八法"为基础又发展形成现代的"正骨八法"这就是:①手摸心会,②拔伸牵引,③旋转屈伸,④端挤提按,⑤摇摆触碰,⑥按摩推拿,⑦夹挤分骨,⑧折顶回旋。可以看出,现代骨伤科中的"正骨八法"主要用于骨折和关节脱臼的整理复位。

篇7

关键词:中医推拿;学教学法;角色体验

中医推拿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中医临床学科,为了加深学生对推拿理论的理解,提高推拿手法操作技术水平、临床应用能力,笔者在中医推拿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了“角色体验”教学法。现汇报如下。

1、教学方法

教学总体设计是,通过理论讲授、模仿练习。学生在掌握了推拿手法基本操作要领的基础上,两人一组,相互进行操作技能实践练习。学生在手法操作实践过程中,模拟临床。严格按照每一手法的规范化动作要领,从“操作者、受术者、评判者”不同角度进行体验,教师予以示教、指导。

1.1对操作者的要求:在掌握手法动作要领的基础上,操作者要精神集中,悉心体会、感知手下的变化。模拟临床实践,强调规范化的动作要领、技巧,并根据人体形态、结构、肌肉薄厚等变化,感知手法操作部位、层次的变化、手法技巧、力量强度的变化等,并严格遵循手法操作的基本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各练习小组之间适时进行人员调换,体验做一名专业推拿医生。

1.2对受术者的要求:受术之学生接受手法“治疗”,根据手法的动作要领,悉心感受,体会手法操作技术的准确性、舒适度及其他特殊感觉等。并结合自身感受,对操作进行客观评价,指出“不当”之操作,体验做一位挑剔的病患者。

1.3对评判者的要求:各组之间相互观摩学习,观摩组学生要认真观察,对每一操作者在手形、基本操作方法、动作姿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熟练度等外在表现予以点评,指出“不当”之操作,作一名严格的评判者。

2、体会

2.1以规范化的动作要领为标准,学做一名专业推拿医生。手法是推拿治病的主要手段,手法技术水平的高低是推拿治疗取效的关键,操作者手法操作的熟练程度及能否正确运用,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模拟临床实际、变换受术者等方法,让学生体验专业推拿医生之工作。既强调手法技能、规范化的动作要领,又培养学生中医推拿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思维模式,强调因人制宜等原则,使学生深刻领悟中医推拿的内涵,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以达“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的境界。

2.2亲身体验推拿操作,感悟手法技术的动作要领

学生推拿手法技术水平的高低,最终评判者是推拿临床受术之患者,受术者的感受及治疗效果的高低。学生通过对“患者”这一角色的体验。机体局部或全身产生相应的反应,通过亲身体验、切实感受。对手法操作技术的动作要领、注意事项及要求等有了更深刻理解,感知性强。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中医推拿理论内涵的理解;另一方面,有助于对手法操作技能掌握的准确性有助于施术之学生操作技术的改进、提高。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培养了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亦体现了中医推拿疗法的人文精神。

篇8

骨伤科疾病虽然繁多,但其病因病机相对简单,诊断与治疗一般并不困难。所以,长久以来,骨伤科医生大多存在着只顾治病,只顾解决客观性、器质性、局部性等问题,而忽视了整体情况,忽视了辨病辨证论治,治疗原则只管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处方用药简简单单、随随便便,所以往往难以取得理想效果,甚至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加重或贻误病情。因此,如何进行骨伤科辨病辨证论治,如何提高疗效、缩短病程,这在骨伤科疾病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兹就笔者从医二十多年的经验,谈谈个人的一点心得体会。

1 何谓辨病辨证论治

所谓辨病治疗,其本质就是辨别每个病可能存在的病理特点、基本病机,然后根据这一病理特点和基本病机进行立法处方。例如,如果是气滞血瘀,就应当行气、活血、祛瘀;如果是阴虚燥热,就应当滋阴、润燥、清热;如果是痰湿阻滞,就应当化痰、祛湿,等等。辨证论治是医生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与体征,继而分析病机,辨明证候,最后据证立法,据法处方。

辨证讲求证候,就算不同的疾病,只要证候相同,则其证可以相同,就可给予同一处方随证加减。辨病论治,是首先辨别病种、病因、发病阶段,然后再辨明病证而选方用药。辨病论治并不排斥辨证论治,它寓辨证于辨病之中,将其结合在辨病的前提下,这样也就解决了辨证论治上的不足。

辨病辨证论治是中医的诊疗特色之一,就是既辨病,又辨证的过程,辨病辨证论治是提高疗效的基础。辨病与辨证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能脱节,不能拆分,还要与现代医学的疾病诊断学相结合,这样才能全面而深刻地认识疾病,反映病位病性,对疾病进行鉴别,才能判断疾病在各个不同阶段的特殊性和主要矛盾,才能预料疾病的顺逆吉凶,使治疗原则与治疗方法结合得更加紧密,减少盲目性,从而达到提高治疗效果之目的。

2 为何要辨病辨证论治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中医学一贯比较强调辨证论治的重要性,这是中医的精髓。但是,单纯辨证论治是不够的,也难以体现中医诊疗体系的全貌。实际上,中医学在强调辨证的同时,还要辨病论治和对症治疗。上面讲到,辨病辨证论治是提高疗效的基础,只有药证相符才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由于传统中医骨伤科学在辨病辨证论治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对病位、病理的分类过于简单,只重视局部辨证而忽视整体辨证,只照顾伤科情况而忽视整体情况,等等,这些方面都不利于指导临床治疗。同时,由于疾病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既要辨病,也要辨证,局部要与整体相结合,不要只顾局部情况而忽视全身情况,不能只重视共性问题而忽略个体差异等等。我们知道,临床上不同的疾病、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个体,都存在着症候上的差异,例如体质有强有弱、病情有轻有重、病势有缓有急,还有年龄、性别、气候、原有基础疾病等等不同因素的影响,每个病都会产生不同的症候表现。所以,如果不认真进行辨病辨证,如果辨证不准确,那么,药证不符,疗效肯定不好,疗程肯定延长。

3 如何进行辨病辨证论治

骨伤科学的病因之一主要是外伤和劳损,机体一旦遭受外伤,可引起皮肤肌肉的出血、瘀肿疼痛或骨折筋伤、脱位等症。如有外邪侵入伤口,或损伤重要脏器,或失血过多,则还可合并全身症状,如发热、昏迷等等。伤后瘀血内存,肯定会影响气血的运行,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如瘀阻于肺可见胸痛咳血、瘀阻于肠胃可见呕血便血、瘀阻于肝可见胁痛痞块、瘀阻于肢体局部可见局部的肿痛或青紫等等。

在具体诊断上,存在着病因诊断、病位诊断等等,不同的病因、病位,有其不同的病理特点和表现,存在着“证”的差异,例如病情的轻重、体质的强弱、年龄性别以及地域气候情况等不同因素的影响,都会产生不同的症候表现,因此我们可以先辨病,再辨证,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不可生搬硬套。

4 如何进行治疗

辨病辨证论治,既是中医的理论法则,又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方法,它是中医临床治疗的特色,也是中医临床治疗思维的一般模式。它遵循法从立本、以法统方、据方遣药的一般原则,又依据具体情况随机应变,进行灵活应用。因此,辨证论治是既抓住疾病当前阶段的主要矛盾,又根据矛盾的特殊性做具体分析,并将两者巧妙结合起来的诊疗方法。

临床上,采用正骨手法也在辨证的基础上进行,临证时往往多种手法结合使用,必须根据受伤机制、受伤程度、受伤部位、受伤类型以及性别、年龄等等不同因素而采用不同的手法。手法时或选用单个手法,或多个手法复合使用,手法操作时要按照骨折端的移位情况,依靠触摸辨认等功夫,在整复过程中,视骨折端的立体动态的变化,随时灵活调整手法,把多种手法连贯协同运用,才能达到整复的目的。只有适应症选择准确,整复时机掌握适宜,手法、固定运用得当,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此外,在治疗中,应把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内外用药四大原则有机的结合起来,选用最佳治疗方法,才能加速骨折的愈合,促进功能的恢复。

用药方面要注意三方面情况:就是主方、加减配伍和药量的变化。其中药量的变化往往对治疗结果又有较大的影响。比如,田七小剂量止血、中剂量活血、大剂量破血,等等。凡有毒的、峻烈的药物,用药宜少,凡属花、叶等轻宣发散、芳香走散的药物,用量不宜过大,质重的药物如石膏、贝壳石头类药物则应使用重剂。用单味药用量宜重,汤剂用量宜重,丸散剂用量宜轻,小儿、老人、体弱者用量宜轻,等等。可见,中药的应用非常灵活多变,应因人因证分别使用。同时,中医用药有内服外用之分,必须根据八钢、气血津液、脏腑、六经等辨证用药。中医伤科理论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脾为气血生化之源。骨伤科治疗重在气血,就像妇科治疗重在治血一样。骨折患者早期重在治血,中后期则重在调理脾胃、补益肝肾。骨伤科患者必伤气血、损筋骨,而祛瘀药物多为攻伐之品,易伤脾胃,用药时必须兼顾脾胃、保护脾胃。

此外,要合理的运用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疾病,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提高疗效。如开放性骨折,瘀血内存,邪毒入侵,容易郁而发热,热入营血,如单纯使用抗生素抗炎治疗难以奏效,加用活血祛瘀、清热解毒中药内服,瘀去毒散,则热退肿消。如失血过多,或体质虚弱,则应扶正祛瘀;如肿胀日久不退,骨折中后期仍然表现以血瘀为主的,则仍需活血祛瘀,配合局部理疗,等等。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中西医结合的关系。中医学与西医学虽然是两门不同的学科,其思维及研究方法有所不同,西医比较讲究局部的、具体的、单一的东西,而中医比较讲究整体的、共性的东西,但两者殊途同归,其最终目的还是一样的,我们应从客观规律和科学内涵的高度来体现中西医结合的互补性,取长补短,相互发展。比如在疾病的诊断方面,西医学有优势,它先进的检验、检测仪器及技术可以作为中医临床诊治的辅助手段,可以尼补中医学直观的四诊方法之不足,提高中医诊治疾病的准确率和有效率。又比如,有些疾病只有“病”,没有“症”,我们可以借鉴西医的诊疗方法进行诊治,等等。

篇9

【关键词】颈椎病;骨质增生;中药;针灸推拿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745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185-02

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病,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方式的改变,颈椎病有迅速增加和年轻化趋势。该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和椎体骨质增生,使颈神经根和(或脊髓受压,临床表现为颈痛及强迫头位、臂神经痛、脊髓压迫症等多种症状。祖国医学根据临床表现分属“痹症”、“痿症”、“头痛”、“晕眩”范畴,颈椎病的治疗主要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部分。目前报道95%以上的颈椎病只需采用非手术治疗。其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牵引治疗、针灸治疗、物理疗法、理筋手法、固定治疗、练功活动等。而中医药一直是颈椎病非手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得到广泛认可。我院在传统中医手法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口服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有研究对象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骨质增生性颈椎病患者。其中男36例,女62例。年龄23-58岁,平均年龄(37.82±11.25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3.92±1.84年。其中神经根型37例,脊髓型6例,椎动脉型42例,交感神经型8例,复合型5例。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1]①症状:有颈、肩、背部疼痛,颈部僵硬,头晕肢麻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一过性晕厥。②体征:有单侧或双侧颈神经压迫的阳性体征,有颈椎活动受限体征,有后循环障碍阳性体征。③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有颈椎生理弧度变直,椎体关节骨质增生。

1.3研究方法

1.3.1对照组采用针灸及推拿手法治疗。

推拿手法:嘱患者坐位,术者站于患者背侧,先用揉、滚法使颈部放松并解除病变周围的肌肉痉挛,待肌肉松解后在颈椎的棘突、横突和肩部寻找压痛点,用稍重手法进行点拨和按揉2-3分钟。待患者精神、肌肉完全放松后实施颈椎复位手法。术者用肘部托住患者的下颌,一手食指和拇指至置于患者风池穴处,固定头部,向上轻轻拔颈椎4-6次,同时也可以用扳法整复错位的关节,恢复椎体的正常位置。最后再次用揉法、滚法放松整个颈部和肩部。每天一次,一个疗程为10天。

针灸手法:嘱患者俯卧位,保持颈部舒适及松弛,针刺颈夹脊、风池、风府、大椎、外关、肩井、曲池、手三里、合谷等穴,基础手法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30min。神经根痛明显者,酌加电针疗法。每天一次,一个疗程为10天。

1.3.2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中药汤剂配合治疗。方药以葛根汤加减。基本方:葛根20g、桂枝9g、赤芍9g、秦艽9g、桃仁9g、红花9g、升麻9g、甘草3g。随症加减:伴神经根性疼痛加细辛3g、乳香、没药各9g;伴上肢麻木加穿山甲8g、鸡血藤15g;头痛头晕加天麻8g、川芎9g、远志9g、炒酸枣仁9g。每天1剂,水煎2次,取药汁400ml,早晚分2次饭后服用。一个疗程为10剂。

1.4疗效评定[2]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阳性体征全部消失,颈椎活动功能恢复正常;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阳性体征基本消失,其颈椎活动功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阳性体征比治疗前有稍微减退迹象,但不显著;无效: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及阳性体征无任何变化或病情加重。

1.5统计方法所有临床资料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包。计量资料属正态分布的采用(χ±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14例,有效2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1.6%;治疗组痊愈7例,显效22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8%,治疗组3讨论

颈椎病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数据显示我国颈椎病的患病为17.3%[3],而近年来,本是多发于老年人的疾病,却正在逐年趋向低龄化。《“十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状况与“十一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我国80%以上的青少年颈椎处于亚健康状态,其导致的神经、脊髓、椎动脉压迫等危害,已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学习,颈椎病的预防及治疗已成为临床急需解决的难题。

研究表明,颈椎病的发生是机械性压迫、化学性刺激的综合病理反应[4]。包括:颈椎脊柱力学失衡;椎间盘化学炎性释放;椎间盘营养通路受阻;椎间盘代谢功能影响;椎间盘细胞外机制降解;细胞因子网络调控以及椎间盘细胞凋亡。

中医理论认为,颈椎病的发生包括外因和内因两方面。外因为感受外邪、跌扑损伤或动作失度,使颈部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内因是由于肝肾不足,气血亏损,督脉空虚,筋骨失养,气血不能养益脑窍。外因及内因共同作用,使经脉受阻,气血运行不畅,而出现颈部僵硬、疼痛、头晕、头痛、上肢疼痛麻木等症状。

针灸和推拿是目前临床治疗颈椎病常用的非手术疗法,研究显示[5-7]:推拿手法作用后,可以明显改善颈椎病患者颈部后伸肌群的力学性能,增加收缩力量,改善做功效率;改变突出物与颈神经根、颈脊髓之间相对位置关系,松解粘连,促进颈部血液循环。而针灸通过刺激相关经络及局部肌肉,可扩张椎动脉,缓解局部痉挛,改善颈-基底动脉供血,且可纠正颈椎失稳,恢复颈椎力学平衡。

而在颈椎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中药口服一直不被受重视,研究也较少。笔者在针灸推拿的传统手法基础上加葛根汤口服,验证其临床疗效。葛根汤具有舒经通络,解肌散邪的功效,主治太阳、阳明病,而颈椎病与手、足太阳经密切相关[8]。本次研究的结果表明,采用针灸、推拿、中药口服的综合治疗,其疗效要优于不使用中药口服,证实了中药口服在骨质增生性颈椎病的综合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作用,针、推、药的综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但本次研究中同时也发现,在两组的治疗中,椎动脉型及神经根型的患者治疗效果为优,而脊髓型的疗效较差,这也提醒我们,中医药在颈椎病的治疗中首先需明确临床分型,针对优势领域治疗,以免加重患者病情,耽误患者的治疗。

参考文献

[1]王晓红,郭华,何成奇.颈椎病康复临床路径[J].华西医学,2013,28(2:215-220.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73.

[3]孙宇,陈琪福.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医学杂志,1994,19(2:156-158.

[4]卢志明,唐占英,叶秀兰,等.颈椎病的发病机理及传统手法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1,19(1:61-64.

[5]朱清广,房敏,沈国权,等.推拿治疗颈椎病筋经机制生物力学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8:1833-1835.

[6]王增.温针灸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症78例[J].中国社区医师,2009,1(18:132-133.

篇10

【摘要】 

目的通过运用手法、腹针、中药等方法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探索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最佳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方法遵循简单随机对照原则,以中药、手法、腹针综合疗法为治疗组,并设立西药对照组,共对120例患者进行了系统的临床疗效观察。观察内容包括治疗前后积分的改善、有效率、复发率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结果中医综合疗法的总有效率为96.67%,优于对照组,并且3个月随访发现,中医综合疗法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并未出现任何与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结论以手法、腹针、中药为主的中医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较理想,具有操作简便、疗效可靠、患者乐于接受等优点,因而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疗效; 中医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中老年人多发病常见病之一,目前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药综合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疗效。本研究遵循简单随机对照原则,以中药、手法、腹针综合疗法为治疗组,并设立对照组,共对120例患者进行了系统的临床疗效观察,达到了预期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研究对象来源 

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均来源于广东省中医院脊柱专科、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分院脊柱专科住院部及门诊部。治疗组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30~62岁,平均41.6岁,病程5天~4年;对照组60例,男25例,女35例,年龄28~65岁,平均40.5岁,病程3天~4.5年。

1.2  病例选择标准 

参照1992年第2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订的颈椎病分型诊断标准,其中病例纳入标准为①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西医诊断标准;②意识清晰,能够配合采集临床资料者;③知情同意者。病例排除标准为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孕妇、病情危重及由于纳入观察可能加剧病情者或其他有悖医德不适合纳入的病人;③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案所有患者均按简单随机化原则分组,即根据患者就诊次序,按1∶1比例分别分配到a组(中医综合治疗组)、b组(西药对照组),所有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年龄段等均无统计学差异,2周后结束治疗进行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a组(中医综合治疗组)①旋转提拉手法:包括使患者颈部前屈、侧屈及旋转提拉等动作,施行手法前后配合局部软组织松解理筋治疗,整个过程约15 min,2 d/次;②腹针:以中脘、关元、下脘、气海、下脘上、商曲(双)、滑肉门(双),气穴(双)为标准处方加减,1次/d;③中药辨证用药:按下述分型辨证用药,每日1剂。脾肾两虚:以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乏力、不温,腰膝酸软,夜尿较多,舌淡或淡暗,边有齿印,苔滑,脉沉细弱为主证。治宜以温肾健脾益气。方选附桂理中丸+补中益气汤为基础方加减。痰瘀互阻:以眩晕头痛,颈项肩臂四肢重着麻木,甚则挛缩刺痛。发作时伴恶心呕吐,胃纳欠佳;舌质偏暗或有紫斑,苔腻,脉细涩为主证。治宜涤痰化浊,散瘀通络。方选半夏白术天麻汤为基础方加减。气虚血瘀:以眩晕阵作、头痛、肩臂四肢重着麻木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缓少力或涩为主证。治宜益气活血、祛瘀通络。方选补阳还五汤为基础方加减。

   

b组(西药对照组)西其汀(国药准字h23023509,黑龙江中桂制药有限公司),250 ml静脉滴注,1次/d;西比灵(国药准字h10930003,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10 mg口服,1次/d。

   

两组共同处理措施  两组患者如合并颈椎不稳,在起床活动和坐位时均需戴颈围制动,制动时间为2周。所有患者均被指导正确的颈部生活工作姿势,并嘱在无痛、无晕状态下坚持每天行颈操锻炼,2次/d。

2.2   观察指标 

①病人一般情况:年龄、性别、病因病程和职业等。②影像学检查:颈椎正、侧、斜和动力位片(治疗前和最后1次随访各检查1次),了解颈椎退变、不稳等变化情况。③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与功能疗效评价30分表,各组在治疗前、治疗后和治疗后3个月分别评价1次。

2.3  质量控制①进行研究前严密组织、精心策划,制定计划书和时间表;②对所有人员进行严格培训;建立严格的信息采集程序;临床试验按照gcp程序严格执行;③所选用中药药材全部由广东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药饮片,每味药独立包装,能保证中药的质和量的一致性;所选用的西药亦由同一药厂生产。

2.4   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功能恢复正常为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体征明显好转,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为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减轻,但仍遗留部分症状、体征功能障碍为有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加重(所有受试者经治疗后需手术者,按无效统计)为无效。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内如出现症状体征同前或加重,即30分评分法等同或低于治疗前,即为复发。

2.5   安全性评价 

①记录所有的不良反应,并进行相关性分析;②心率、血压(治疗前、后和最后一次随访各记录1次)。

2.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分类资料(临床资料与疗效)采用χ2检验和radit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3  结果

   

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两组总体疗效比较见表2。表1  治疗前后积分改善情况,表2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略)。

由表1~2可以看出,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积分比较,进行t检验,p>0.05,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两组间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3个月随访两组间积分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性(p<0.05);两组自身治疗前后积分比较,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中医组3个月后随访积分与治疗前自身积分比较,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对照组3个月后随访积分与治疗前自身积分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3个月后随访,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中医组,说明中医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两组治疗前后x线片无明显变化,均未见任何不良反应。

4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亦称颈性眩晕,以发作性眩晕为主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目前对csa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机理是由于颈椎间盘或颈椎退变引起失稳,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丛,引起椎动脉痉挛狭窄所致。对本病的治疗,目前多主张运用综合疗法治疗csa,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手法治疗是祖国医学宝贵遗产之一,旋转提拉手法可以调整和改变颈椎关节、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之间的关系,恢复颈椎的正常生理结构,改善颈椎的动力平衡,缓解对椎动脉与交感神经的刺激,增加椎基底动脉的血供,调节紊乱的椎-基底动脉血管功能,改善颈部本体觉紊乱[1]。熟悉颈椎解剖生理特性,合理施术是获得疗效的关键[2],规范手法操作,可以规避手法治疗颈椎病带来的风险。颈椎病的手法合理施术应是理筋手法和旋转提拉手法的密切结合,缺一不可。理筋手法可缓解痉挛僵硬的颈肩肌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为旋转提拉手法的成功创造条件和提供安全。采用颈椎旋转手法的要点在于手法的全过程都是在轻度牵引下进行,应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病变情况的不同,合理选择前屈、中立还是后伸位置,旋转要适度,力量不宜过大。同时在应用本手法时,要稳、准,不可粗暴,要以腰部旋转动作带动肘关节的动作,合理控制旋转角度,从而完成整个手法治疗。

   

腹针疗法是以神阙调控系统理论为核心,脏腑经络学说和中医基础理论为底蕴,在临床上具有广泛适应症,通过刺激腹部穴位治疗全身急慢性疾病及疑难疾病的针灸疗法[3]。腹针治疗颈椎病主穴由天地针组成,中脘为天,关元为地,其中中脘是胃之募穴,胃与脾相表里,有水谷之海之称,关元穴别名丹田,有培肾固本、补气回阳之力,两穴合用,具有补脾肾之功能。配穴由商曲穴、滑肉门穴、气穴、气旁穴、下脘上穴组成,商曲在腹部全息图中与颈部相对应,可改善颈部的血液循环;滑肉门为阳明经的经穴,是脏腑之气向上半身布散的妙穴,可滑利双肩关节促进肩部血液循环;气穴、气旁穴为足少阴肾经的经穴,有加强补肾之功;下脘上在腹部全息图与颈部相对应,在上肢麻木时使用此穴。众穴合用具有补脾肾、强筋骨、疏经通络、活血止痛作用,可使颈部气血通畅,筋肉得以濡养,缓解或消除局部不适,达到治疗颈椎病的目的。腹针作为一种新兴的针灸疗法,以处方标准化,操作规范化,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传统针灸的弊端,且临床实践及既往进行的临床研究显示了它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4~6],因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眩晕的病因病理有风、火、痰、虚等理论,其中认为虚证者所占比例为多。本研究中csa的辨证主要包括脾肾两虚、痰瘀互阻、气虚血瘀3种类型,其中脾肾两虚者居多,占全部患者的70%,治疗上采用附桂理中丸+补中益气汤为基础方加减,收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究其实质,主要是脾肾两虚患者由于素体阳虚,中阳虚衰,则运化失职,化源不足,致气血亏虚,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所养,故发为眩晕。肾失所养导致肾阳虚衰,肾为阳之根,脾为阳之本,脾肾阳气虚衰,则阴寒内盛,脾胃虚寒,故用附桂理中汤温中散寒,补气健脾,其中附子、肉桂增强温中散寒,温肾健脾,黄芪、茯苓增强补中益气,健脾祛湿作用,全方使太阴脾土阴寒之邪尽散,中气足,脾胃健,阳气运,清气上升,推动血运,增加脑血流量而诸证痊愈。

   

注重颈部功能锻炼,是维持治疗效果的关键。三分治疗,七分锻炼应是颈椎病治疗的重要理念。增强患者康复意识,充分发挥患者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有利于颈部动静平衡的恢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连宝领,严隽陶,沈国权,等.推拿治疗颈源性眩晕作用研究[j].按摩与导引,2001,17(2):9.

[2]梅继文,梁文杰,韦贵康.颈椎病手法意外21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3,1l(5):53.

[3]薄智云.腹针疗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92,98.

[4]曹 媛.颈牵配合腹针治疗颈椎病98例小结[j].湖南中医药学导报,2003,9(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