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风险评估方法范文

时间:2023-07-06 17:43: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投资风险评估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投资风险评估方法

篇1

【关键词】项目风险;投资评估;多属性群决策

对一个项目风险管理的好坏,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项目最终管理目标的实现。对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价是项目投资决策中的重要环节,因为对其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可以了解到各种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和导致损失的后果,从而确定风险大小的先后次序和风险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项目风险进行评价,首先要识别风险因素或风险事件和可能发生风险的具体环节,罗列出风险调查表;然后由相关专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或者风险事件的重要性进行打分,以此来确定一个项目的综合风险。

一、问题的提出

基于上述综合评价方法,在一个项目投资决策中,个别专家因受个人情感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对某些项目阶段的风险做出失真的评价是无法避免的,这就必然会导致不合理的评估结果。而基于有序加权平均算子(WA算子)和加权算术平均算子(CWAA算子)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则是:首先利用OWA算子进行纵向集结(即对一个专家所给定的某一项目阶段的所有风险分值进行集结);然后利用CWAA算子对纵向集结结果进行横向集结(即对不同专家得到的同一项目阶段的综合风险值进行集结),其结果可用于项目投资的风险评估。该算子不仅能充分考虑专家自身的重要性程度,还尽可能地消除了上文所述的那些不合理因素的影响,并增加了中间值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对过高或过低的某投资项目阶段风险综合属性值赋予较大或较小的权重),从而增强投资评估结果的合理性。

二、 基于OWA算子和CWAA算子的多属性群决策评估方法

1.OWA算子和CWAA算子的定义。(1)定义1:设FOWA:RnR,若F(a,a,…,a)=wb(j=1,2,…,n)(公式1)

其中,w=(w1,w2,…,wn)T是与函数FOWA相关联的加权向量,且wj∈[0,1],w=1;bj是一组数据ai(i=1,2,…,n))中第j个最大的元素,则称函数FOWA是n维有序加权平均算子,即OWA算子。(a,a,…,a)是任一组数据向量,(β,β,…,β)是(a,a,…,a)中的元素按下降序组成的向量,则有(a,a,…,a)=f(β,β,…,β)。根据上述定义,令w=

(1-a)/n,i=1a∈[0,1],为一调节值。则有fw=(a,a,…,a)=af1(a,a,…,a)+(1-a)f*(a,a,…,a)(公式2)。其中f*(a,a,…,a)是i≠1的情况。若a=0,fw=(a,a,…,a)=f*(a,a,…,a),若a=1,则fw=(a,a,…,a)=f1(a,a,…,a)。(2)定义2:设FOWA:RnR,若F(a,a,…,a)=wb(j=1,2,…,n)(公式3)。式中,w=(w1,w2,…,wn)T是与F函数相关联的加权向量。bj是一组加权向量(nw1a1,nw2a2,…,nwnan)中第j大的元素,n是平衡因子,则称函数F是n维组合加权算术平均算子,即CAWW算子。

2.评估过程。(1)决策矩阵的构造。在指标权重信息完全未知的状况下,请k位相关风险专家dk对该项目计取权重,设X和U分别为方案集和属性集,属性权重信息完全未知。D={d1,d2,…,dn}为决策者集,λ={λ1,λ2,…,λn}为决策者的权重向量,其中λk∈[0,1],k=1,2,…,t,λk=1。假定决策者dk(dk∈D)给出方案xi(xi∈X)在属性uj(uj∈U)的属性值为a(k)ij,从而构成决策矩阵Ak。Ak经过规范化处理后,得到规范化矩阵Rk=(r(k)ij)nxm。(2)综合属性值计算。利用OWA算子对决策矩阵Rk中第i行的属性值进行集结,得到决策者dk所给出的方案综合属性值z(w)=F(r,r,…,r)=wb (公式4)。(3)群体综合属性值的计算。利用CWAA算子对位决策者给出的方案xi的综合属性值z(w)进行集结,得到方案xi的群体综合属性值 z(λ,w′)=FCWAA[z(w),z(w),…,z(w)]=w′b(公式5)。

其中,w=(w,w,…,w)T是FCWAA的加权向量(投资单位应综合考虑不同专家对风险的把握程度来判定各专家的打分在最终决策中所占的权重),b是相应的一组加权向量(tλ1z(w)),tλ2z(w),...,tλtz(w)中第k大的元素,t是平衡因子。(4)风险评估。利用 z(λ,w′)对方案进行排序。投资者根据以往对相关项目的投资经验以及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投资招标、投资实施等环节投资单位所能承受的风险能力,给出项目投资的各个阶段的风险标准值Ri,在z(λ,w′)

基于OWA和CWAA算子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在实际项目风险投资评估中,计算比较简单,同时也考虑到了众多风险因素对各个项目投资阶段风险的影响程度,因此,这一方法的评估结果的可信度比仅考虑单一因素的评估结果要高。

参 考 文 献

[1]徐泽水.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5~22

篇2

一、风险管理内涵

企业通过对外投资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增强盈利水平和提高市场竞争力。但是,企业通过不断对外投资、不断扩大企业规模,提高经济效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投资风险。无数案例说明,对外投资的成败关系企业的生死存亡,对外投资风险管理是企业在风险管理中的重中之重。我国内部审计协会2005年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16号――企业风险管理审计》中指出“风险管理,是对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进行识别与评估,并采取应对措施将其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的过程。风险管理旨在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企业内部审计的目标在于帮助企业实现目标。企业内部审计的目标决定了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对企业风险管理过程的了解,审查并评价其适当性和有效性,提出改进建议,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企业内部审计在企业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更了解企业面临的风险因素,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有利于将内部审计的资源和成果与企业风险控制相结合。参与风险管理已成为内部审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企业对外投资风险分析

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风险从风险来源上可以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从企业控制能力方面分可以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从资金要素分可分为“技术风险与财务风险”;从市场因素上可分为“资金市场风险与商品市场风险”等。

(一)外部风险与内部风险

外部风险是指外部环境中对企业对外投资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的不确定性,其主要来源于以下因素: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变化;经济环境的变化;科技的快速发展;行业竞争、资源及市场变化;自然灾害及意外损失等。内部风险是指内部环境中对企业对外投资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的不确定性,其主要来源于以下因素:组织治理结构的缺陷;组织经营活动的特点;组织资产的性质以及资产管理的局限性;组织信息系统的故障或中断;组织人员的道德品质、业务素质未达到要求等。

(二)技术风险与财务风险

科技的进步,推动了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的不动更新,各种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企业对外投资的技术风险就是企业投资技术更新的风险。而企业的财务风险就是当企业对外投资项目的效益达不到预计要求、现金流动性差,从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和偿债能力,使企业面临财务上的风险。

(三)资金市场风险与商品市场风险

资金市场风险包括汇率、利率变化的影响。产品市场风险主要有消费者与用户消费嗜好或使用形式的变化、市场容量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新产品新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对原产品市场的影响等。

三、对外投资风险管理审计的内容

(一)对外投资风险管理机制的审查与评价

企业的对外投资风险管理机制是企业进行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的基础,良好的风险管理机制是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管理是否有效的前提。因此,内部审计部门或人员需要审查以下方面,以确定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管理机制的健全性及有效性。

1.审查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的健全性。企业必须根据规模大小、管理水平、风险程度以及生产经营的性质等方面的特点,在全体员工参与合作和专业管理相结合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包括风险管理负责人、一般专业管理人、非专业风险管理人和外部风险管理服务等规范化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该体系应根据风险产生的原因和阶段不断地进行动态调整,并通过健全的制度来明确相互之间的责、权、利,使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2.审查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程序的合理性。企业风险管理机构应当采用适当的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程序,以确保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3.审查对外投资风险预警系统的存在及有效性。企业进行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避免对外投资风险、减少对外投资风险,因此,风险管理的首要工作是建立对外投资风险预警系统,即通过对对外投资项目风险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预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并提醒有关部门采取有力的措施。企业的风险管理机构和人员应密切注意与对外投资项目相关的各种内外因素的变化发展趋势,从对各因素变化的动态中分析、预测对外投资发生的风险,进行对外投资风险预警。

(二)对外投资风险识别的适当性及有效性的审查

对外投资风险识别是指对企业面临的以及潜在的对外投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对对外投资风险识别过程进行审查与评价,重点关注组织面临的内、外部风险是否已得到充分、适当的确认。笔者认为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审查对外投资风险识别原则的合理性。企业进行对外投资风险评估乃至风险控制的前提是进行对外投资风险识别和分析,对外投资风险识别是关键性的第一步。

2.审查对外投资风险识别方法的适当性。识别风险是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管理人员应在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之后,运用各种方法对尚未发生的、潜在的及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的归类,并总结出对外投资项目面临的各种风险。风险识别方法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采取一定的方法分析对外投资风险因素、风险的性质以及潜在后果。

(三)对外投资风险评估方法的适当性及有效性的审查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对对外投资风险评估过程进行审查与评价,并重点关注对外投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对对外投资项目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的严重程度两个要素。同时,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充分了解风险评估的方法,并对管理层所采用的风险评估方法的适当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对管理层所采用的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审查,并重点考虑以下因素:已识别的对外投资风险的特征;相关历史数据的充分性与可靠性;管理层进行对外投资风险评估的技术能力;成本效益的考核与衡量等。

内部审计人员在评价对外投资风险评估方法的适当性和有效性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定性方法的采用需要充分考虑相关部门或人员的意见,以提高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在风险难以量化、定量评价所需数据难以获取时,一般应采用定性方法,定量方法一般情况下会比定性方法提供更为客观的评估结果。

(四)对外投资风险应对措施适当性和有效性的审查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对对外投资风险应对措施进行审查。内部审计人员在评价风险应对措施的适当性和有效性时,应当考虑以下因素:采取风险应对措施之后的剩余风险水平是否在组织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采取的风险应对措施是否适合本组织的经营、管理特点;成本效益的考核与衡量等。

四、内部审计人员实施对外投资风险管理审计的具体实务

(一)审阅企业有关文件资料,判断企业是否成立对外投资相关的风险管理机构,是否制订对外投资风险管理制度,审阅有关对外投资的会议记录和相关的会计资料,判断风险管理机构运行效果和对外投资风险管理制度落实执行情况。

(二)对对外投资内部会计控制执行力的审计

通过审阅对外投资相关的规章制度、会计资料、现场询问有关人员、实地观察等,调查、了解对外投资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详细情况,并作出初步评价。

1.审查企业是否建立对外投资业务的岗位责任制,对外投资预算的编制与审批、对外投资项目的分析与评价、对外投资的决策与执行、对外投资处置的审批与执行、对外投资业务的执行与相关会计记录等不相容职务是否分离。

2.审查企业对外投资授权批准的适当性。审批人是否按照授权批准的方式、权限、程序办理对外投资业务,是否存在未经授权的部门或人员办理对外投资业务。

3.审查企业对外投资决策控制的合规性和有效性。合规性审查,重点审查对外投资预算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单位发展战略要求和社会需要,对外投资建议书有无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承担可行性研究的单位是否具备相应的资格、研究人员的构成是否满足需要,重大对外投资项目决策是否实行集体审议联签等;合理性审查,重点审查可研报告内容和深度是否满足对外投资建议书的要求,是否能够满足项目审批机关投资决策及编制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是否明确回答对外投资项目在经济和技术上的可行性,以及确定的对外投资项目所需资金、预期现金流量、投资效益、投资的安全性是否达到合理的精确度。

4.审查企业资产投出控制的有效性。重点审查:是否与合作单位签订合同,合同谈判我方是否两人以上参加;是否严格按照投资计划确定的项目进度、时间、金额和方式投出资产;提前或延迟投出资产、变更投资额、改变投资方式、中止投资等是否经决策机构审批。

篇3

文章就金融投资中的风险评估技术作为研究对象,对常用的几种评估方法进行了详细而又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分析了解不同方法当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关意见。

【关键词】

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技术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时代的进步,市场的经济体制也在不断的加快发展速度,大量的企业都逐渐往金融投资的活动中进行投入。自2008年由美国引发出来金融危机之后,诸多企业都经历了股市上的巨大动荡,动荡之后,上市的公司在投资方面也变得更加清醒和明智,然而,还是会出现部分的上市公司,内部实质上拥有许多其他的上市公司股票,还有部分的上市公司把投资的重心进行了改换,向着创业模式的发展市场进行转变。目前,常被了解的金融投资是将金融方面的市场当做基本操作中心进行基础性的运行,从而展开金融市场中的全部金融交易活动,从实质上来看,这也就是对有价的证券进行一定的额投资活动。

1 金融风险

1.1 金融风险的概念

金融风险是指与金融方面有关联的风险情况,诸如金融的产品风险、金融的机构风险、金融的市场风险等,一般,一家金融方面的机构一旦出现风险,所产生的后果要比金融机构自身受到的影响还要严重,在进行金融交易的活动中如果出现了金融风险,金融机构内部的整体体系都会遭受到严重的影响,有的对金融相关体系的正常运行都会造成威胁,如果发生的额金融风险是系统性的风险,金融的整体体系就会出现运转失灵的现象,最终可以导致社会经济的秩序出现严重的混乱,而政治也会出现十分严重的危机。

1.2 金融风险的分类

一般,金融风险可以从大体上分成三大类,分别是:结构的失衡使得风险集中、金融和财政方面的风险被放大、股票投资过程中的风险,其中,金融和财政方面的风险被放大这个方面又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方面:非正规式的金融过于庞大,最终形成隐患;机制转化过程中国的风险十分突出;资本化的管理制度有效性很弱;人民币的汇率机制损失;利率方面的风险日益的明显;房地产中的风险不能被忽视;“拉美化”的风险。

以风险影响范围的角度出发,金融投资风险可以分成非整体性和整体性两种风险情况。非整体性的风险,就是对某一个投资种类当中的利益收支情况而造成的影响。例如,在某一家企业当中出现了诉讼情况或者是投资操作当中出现了失误或是内部的管理人员不按照正常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操作工作,都会造成公司的股价出现大幅度下降的情况。这种风险只是对企业自身出现风险问题,对其他的企业不会造成任何的影响,是一种能够将其分散的风险操作。整体性风险指的是在某一个投资操作中心当中,每一位投资者都面临着一样的风险,这项风险是没有办法回避的。例如,在股票市场当中,因为国家宏观的经济政策的影响或者是股票价格发生的浮动影响等,这些风险是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承担的,这种风险是无法规避无法解除的。

2 金融投资的风险评估技术介绍

2.1 β系数衡量法

在对整体性的风险进行衡量时,β系数是使用次数最多的一项操作性指标内容,它的定义内容可以简单且准确的描述出某个资产收益中的整体收益情况与相关市场之间存在的具体关系。它明确的反映内容对市场中的组合关系而言,是对某种特殊指定风险的绝对性评价,β系数的表达式一般都表示为:β1=COV(Ri,RM)/o2M=piM(oi/oM),为了让计算的公式变得更加简单明了,通常可以使用一种经过调节之后的收益率以及β关系指数进行相关计算工作,表示的公式为:收益率=(股票买卖差价+股利收入)/股票买价={±(最高价-最低价)/[(最高价+最低价)/2]}+1/市盈率[1]。

2.2 VaR方法

Value at Risk 的字面意义就是“在线价值”,也就是金融市场在正常的波动情况下,某一家金融证券或者金融资产组合形成的可能出现的最大损失值,它的表达公式为Prob(ΔP>VaR)=1-α,在公式当中,Prob表示的是资产价值所产生的损失大于可能损失上限中的概率,ΔP则是表示某金融方面的资产在一定的持有期限之内Δt中造成的价值损失金额,α是确定的置信水平,而VaR则是表示在确定的置信水平α下存在的在险价值,也就是可能出现的损失上限。

置信水平和持有期都是VaR的定义当中十分重要的两个参数。一般的情况下,VaR与置信水平的提高或者持有期的变长而进行增加,所以,整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适当的参数进行选择。

2.3 均值——方差衡量方法

风险大小的决定因素是不确定的,而这个不确定性能够通过出现损失的距离要求的偏差了解,也就是风险的度数。在进行风险测量工作的时候,可以使用方差和标准差的方式,或者变异系数等各种数学指标进行确定。

对于存在的随机变量X,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往往是利用某一种金融工具投资的具体效益E(x)是变量随机完成的

方差的算术平方根表示的是标准差,标准差是对测量值与平均值进行评价衡量离散程度的大小范围,标准差的数值越大,数据之间的关系就越加的分散,损失的波动幅度就更加的明显,出现较大损失的概率就更高。在平均数相等的情况之下能够直接使用标准差进行数据的比较操作,当两组分布的数据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时,可以使用变异系数对离散程度进行相关的比较操作。标准差和期望值之间的比表示的数值就是变异系数,也就是V=o-/E(X)。

一般情况下,变异系数越小,出现偏差的情况就越不明显,出现重大风险的可能性因素就越小。相反,变异系数越大,出现偏差的情况就越突出,也就更加容易出现风险情况。假如企业为了将风险分散,而进行证券组合的投资工作,那么投资风险只要就是决定于证券之间各个协方差之间的大小关系。协方差主要就是对整体性的风险进行进行估计衡量,他没有办法透过证券之间的排列组合形式对其进行分散化研究。简单的说也就是COV(X,Y)=E{[X-E(X)][Y-E(Y)}。除了协方差以外,还可以使用相关系数之间的关系对证券之间的收益互动进行相关的表示[2]。

3 金融投资的风险评估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3.1 风险描述的程度不够精细

目前,金融风险的整体描述程度还不是十分的精细,跟风险有关的侧面反映还太少。因此,不同的投资人员对于风险的相关信息掌握的程度也就不可能一样,不过,至今使用的金融风险评估方法都做不到从诸多侧面对投资人员的利益进行有效的保护。

3.2 事后的风险无法准确表示事前

在β系数方法和方差衡量法当中,进行计算的使用的数据都是过去历史中的数据信息,算出来的最终结果和的出来的最后总结都只能说明资产处在过去的那个时间段的时候,可能发生的损失程度。VaR的计算方法其实也算是一种事前对风险进行预测的方法,然而,在计算的过程中,历史的数据也是其中的依靠,因此,计算后得出的结果同样会存在失效的情况。

3.3 多个指标中缺少可比性和统一性

对不同的资产风险整体水平进行高低顺序的对比时,采用β系数方法和方差衡量法时,得出的结果极有可能出现背离的现象。

4 金融投资的风险评估技术中问题的相关建议

4.1 VaR的计算模型进行压力测试以及后验测试

在VaR方法中,应用的过程里隐藏了假设性的条件,对金融风险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就一定会存在缺陷,然而,VaR计算方法却是以后总可以在事前对金融风险进行衡量的方法,它在表达的方式方面具有简单明了的特点,同时还将风险的计量标准进行了统一。为了让VaR方法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有更加明显的效果,可以让VaR的计算模型进行压力测试以及后验测试。压力测试从实际上来说,它就是一种采用情景模式的分析方法,也就是假设多种不利市场环境背景下,对资产或者资产组合在相关环境背景下可能出现的风险值进行计算,并且对有可能发生的变化价值进行提前估计。后验测试的主要形式是正态性的检验,目前在相关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计算方法就是偏度检验、Kolmogorov Smirnov以及峰度。

4.2 把制定出来的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相互结合起来,在分析计算的过程中,除了运用多种风险的衡量模型对金融风险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之外,还需要对有效定性分析方法所评价出来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结合。在国际上,与这种方同样流行的方法还有很多,例如风险度评价法、管理评分法、风险图评价法等。在诸多方法当中,风险图评价法是以风险的发生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绘制的,这也是至今为止,最为实用的一种风险识别工具。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企业中金融投资风险的评估办法里,包括了风险衡量和风险评价这样的两个方面主要内容,在实际的操作工作过程中,风险评价和风险衡量有时候是可以两个内容一起进行操作运行的,这两种操作内容一直处在相同的重要位置,因此,很难明确的规定究竟哪一个才是风险衡量的范畴,哪一个又是风险评价的专属区域。但是,尽管目前还有诸多金融投资风险评估相关的理论操作,不过,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依然是存在着许多具有限制性的地方。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则是由于数据的信息化建设还没有达到要求中的先进程度,相关方面的监管人员依然没有办法充分的利用现代化操作手段和技术,诸如此类的问题会在未来的发展当中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这些也都需要不断的进行完善和改进的主要发展内容以及方向。

【参考文献】

篇4

摘 要 现代农业企业是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以食品加工业、种植业、养殖业、服务业等为基础的涉农企业。如何加强这些农业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显得特别关键。在国家出台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框架下,构建与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推动企业管理规范化和规避风险尤为必要。

关键词 农业上市公司 财务风险 内部环境

一、农业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不足。很多农业企业没有内控意识,没有健全的内控制度,延续着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看重对供应、生产、销售环节的控制却忽视了对内部机构的控制。这会造成企业片面强调和利益的追求及对组织结构的改革,而将内部控制制度滞后,最终导致改革同治理不能协调发展。

(二)风险意识薄弱。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投资风险、融资风险、营运中的坏账风险和股利分配的风险。农业上市公司建立财务风险框架来防范与控制财务风险的思路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企业风险管理框架设计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框架。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控制环境更改为内部环境,增加了事项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等三项内容,比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更为完善。

二、建立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思路如下

(一)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是进行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的基础。农业上市公司要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明确财务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科学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主要内容是确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财务权限和职责。要有科学合理的程序对投资、融资、信用政策和股利分配等财务活动进行管理。

(二)设定合理的财务目标是财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条件。按照主流财务学观点,企业的财务目标是相关利益者价值最大化。我认为,若以相关者为理性人假定,企业财务目标是使相关利益者满意,限于篇幅,这里不论述。但只有盈利,才能满足相关者的利益。财务目标的设定是其实现的前提条件。财务风险管理框架中的财务目标是,融入资本成本率、投资收益率、资产周转率、呆坏账比率和股利支付率,最终在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等上面体现。所以,农业上市公司要确定资本成本率、融资规模、投资收益率、投资规模、资产周转率、呆坏账比率和股利支付率等财务目标,并确定波动幅度和财务风险容量。只有先有目标,管理当局才能识别影响目标实现的潜在事项。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要确保管理层采取适当的程序去设定要实现的财务目标,确保所选定的目标支持和切合公司的使命,并且与它的风险容量相符。

(三)事项识别是财务风险管理的关键因素。农业上市公司融资风险的识别主要有,融资规模是否适当,融资渠道是否可靠,融资成本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投资风险的识别主要有,评估工具是否适当,投资项目的市场前景和技术水平如何,目标客户群在投资年限内的稳定性如何,替代品和竞争者如何影响公司的市场份额等;坏账风险的识别主要有,哪些产品的坏账水平比较高,哪些渠道产生坏账的概率较大,公司的信用政策会面临哪些风险等;股利分配风险的识别主要是股利分配政策是否与公司的战略一致,是否能让利益相关者满意,是否能让公司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等。

(四)风险评估是财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手段。融资风险评估的主要是金融市场环境变化对融资额度、融资成本的影响程度;投资风险评估的主要是内外部经营环境变化对公司净现金流入的影响程度;坏账风险评估的是确定公司可接受的坏账准备率,对客户进行分类,对不同的客户采用不同的信用政策等;股利分配风险评估的主要是公司的股利政策对投资者或中小投资者的影响等。

(五)风险应对是财务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财务风险规避是公司对超出风险承受度的财务风险,通过放弃或者停止与该风险相关的业务活动以避免和减轻损失的策略;风险降低是公司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准备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减轻损失,将风险控制在风险承受度之内的策略;风险分担是公司准备借助第三方的力量,采取业务分包、购买保险等方式和适当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风险承受度之内的策略;风险承受是公司对风险承受度之内的风险,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不准备采取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减轻损失的策略。

(六)控制活动是将财务风险控制在目标范围内的保障。农业上市公司结合风险评估结果,通过手工控制与自动控制、预防性控制与发现性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控制措施一般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

三、结论和建议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要用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建立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框架,将公司的财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建立财务风险管理框架要关注员工,特别是管理层素质和岗位

胜任能力;要有可持续融资理念,与资本市场保持和谐的关系,完善公司治理、改善经营绩效,提高可持续融资能力;要利用科学的项目评估方法,对投资项目进行合理的评估;要对客户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建立客户管理政策,建立应收款预警机制,减少坏账风险等。

参考文献:

[1]陈振年.浅谈农业企业的成本考核.中国农垦.1980(03).

篇5

摘要:为完善海洋交通工程经济评估分析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在借鉴先进区间经济评估方法(区间净现值法、区间投资回收期法及区间内含报酬率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将区间海洋交通工程经济评估方法有效地运用到海洋交通工程上,为项目可行性提供科学的判定标准。为检验区间经济评估方法的实用性,对某港口工程以区间经济评估分析方法进行了经济评估和分析,来确定该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经济评估分析 区间 海洋交通工程

015年9月1日,国家海洋局公布今年上半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27 303亿元,同比增长6.94%。随着海洋经济发展的推进,海洋交通工程的经济评估已颇受重视。以往海洋交通工程采用传统的经济评估指标,但却不能消除海洋交通工程实施中存在诸多的信息不确定性和风险不可预见性。基于区间的经济评估指标具有缓减和平衡海洋交通工程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足。

一、基于区间的海洋交通工程经济评估分析方法的提出

以未来现金流折现为基础的传统经济评估方法有净现值法、投资回收期法及内含报酬率法。传统评估方法的操作性强,关键参数也较易确定,但基于区间的经济评估分析方法能消除和处理项目评估中不确定信息更简单易行。近年来关于项目的区间经济分析研究已有一定进展,肖峻(2008)等研究者提出区间成本的涵义来优化决策项目经济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延伸了确定区间情况下区间现金流和区间利率的概念,提出以区间净现值为基础的经济评估新方法;上述文献均将区间概念运用于电力工程的经济评估。根据项目区间经济评估方法的实用性和通用性,借鉴肖峻等人的区间经济评估指标概念,笔者认为区间净现值法、区间投资回收期法及区间内含报酬率法同样适用于海洋交通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估。

结合海洋交通工程投资特点,投资内容独特(每个项目都至少涉及到一项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数额多;影响时间长(至少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以上);发生频率低和变现能力差导致工程项目投资风险大。那么,基于区间的经济评估指标方法更利于减少海洋交通工程项目信息处理的不确定性。本文拟在区间经济评估指标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系统的海洋交通工程经济评估体系:区间净现值法、区间投资回收期法和区间内含报酬率法。

二、基于区间的海洋交通工程经济评估方法的介绍

根据估计投资项目各年净现金流量的原则,以及区间概念是建立在项目计算期的基础上的,可以确定海洋交通工程的计算周期。假设投资计算期为n,那么各期的现金流为NCF0,NCF1,NCF2…NCFn。NCFn=(CI-CO)n,表示第n期现金流入量CI扣除现金流出量CO的差额,(CI-CO)n即是区间数。

(一)区间净现值法

以净现值来体现项目计算期即整个区间数值的方法,以既定折现率折算至项目期初的现值之和。区间净现值(Interval NPV),简称INPV。计算方法如下:

INPV=[(ci-co)t-/(1+ix)t,(ci-co)t+/(1+ix)t]

区间净现值法运用如下:

若INPV>0,则意味着不仅能保证项目获得预定收益外,还可得到更高收益,在经济上项目可行;

若INPV

若INPV的区间最小值(NPV-)小于零,INPV的区间最大值(NPV+)大于零,即NPV-

(二)区间投资回收期法

就是结合动态的区间变化,主要采用以货币时间价值为基础的投资时间回收期来确定项目可行性的方法。区间投资回收期(Interval PT,简称IPT),在项目现金流出量的基础上,计算项目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可以回收的期限。计算方法如下:

(-)t(1+i)-t=[0,0]

也可表示为: =[PT-,PT+]

区间动态投资回收期是个区间化概念,有区间最小值(PT-)和区间最大值(PT+),在利用此方法进行判断项目可行性时,需要以区间动态投资回收期和基准投资回收期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此来得出最优方案。区间投资回收期法运用如下:

若IPT区间最小值(PT-)和IPT区间最大值(PT+)都大于基准投资回收期,则表明项目投资回收期过长,投资风险过大,无法在确定周期内收回投资成本,表示项目在经济上不可行;

若IPT区间最小值(PT-)和IPT区间最大值(PT+)都小于基准投资回收期,则说明项目投资回收期短,极易收回投资成本,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可控风险,表示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若IPT的区间最小值(PT-)小于基准投资回收期,IPT的区间最大值(PT+)大于基准投资回收期,即PT-

(三)区间内含报酬率法

就是在动态区间范畴下,根据项目本身内含报酬率来评价方案优劣的一种方法。区间内含报酬率(IIRR),是项目计算期区间内未来现金流入现值等于未来现金流出现值的贴现率,或者说是使项目整个计算期内投资项目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计算方法如下:

(-o)t(1+IRR-)-t=[0,0]

也可表示为:

=[IRR-,IRR+]

区间内含报酬率是一个区间化的概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区间内含报酬率大于基准资金成本率(基准收益率)则项目可行,且在合理范围内,区间内含报酬率越高方案越优。区间内含报酬率法运用如下:

若IIRR的区间最小值(IRR-)和IIRR的区间最大区(IRR+)都大于基准投资收益率,则表明项目投资能获得预期收益,表示项目在经济上可行;

若IIRR的区间最小值(IRR-)和IIRR的区间最大区(IRR+)都小于基准投资收益率,则表示项目投资根本无法获得预期收益,该项目在经济上不可行;

若IIRR的区间最小值(IRR-)小于基准投资收益率,IIRR的区间最大区(IRR+)大于基准投资收益率,则表示项目投资获得预期收益具有不确定性,该项目实施在经济上有风险。

三、基于区间的海洋交通工程经济评估方法的运用

(一)某海洋交通工程简介

该海洋交通工程位于东南沿海,交通工程建设规模为3万吨级外海散杂泊位1个。项目计算期32年,其中项目建设期2年,使用期30年。项目设计年吞吐量80万吨,本项目竣工投产后,第一年完成设计吞吐量的60%(计48万吨);第二年完成80%(计64万吨),第三年达到设计吞吐量80万吨。

本项目总投资估算19 806.9万元(含建设期贷款利息412.9万元)。资金来源和筹措是自有资金6 932.4万元(不计息),占总投资的35%;其余65%(计12 874.5万元)由项目业主向商业银行贷款解决。根据资金来源和筹措的比例,按目前银行5年以上贷款利率计,再考虑潜在的通货膨胀和风险系数。因此,本项目的财务基准收益率确定为8%。根据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要求,目前对于海洋交通港口基础设施项目社会折现率采用8%。

以该海洋交通工程为例,计算期内的区间现金流量如表1 所示。海洋交通行业区间财务基准利率为[8%,11%],基准投资回收期为12年,研究该项目在经济上的可行性。

(二)基于区间的海洋交通工程经济评估方法的计算和运用

结合各年的效益、费用量情况,在确定的海洋交通工程计算期32年内,利用选取给定的海洋交通港口基础设施项目的社会折现率8% 作为区间折现率,分别用INPV 法、IPT 法和IIRR 法三种方法对该项目进行经济评估,计算结果见表2 所示。

通过表2的计算结果,从INPV指标分析来看,区间净现值的区间中位数2 605.52万元大于零,表明不仅能保证项目得到预定收益,还可获得更高收益;从IPT 指标分析来看,区间投资回收期的区间中位数9.1年小于基准投资回收期10年,能够收回初始投资;从IIRR 指标分析来看,区间内含报酬率的区间中位数9.225%大于基准收益率8%,表明该项目预期收益明显。可见,本项目经济评估方法下各项指标均较好,符合经济评价要求,经分析本项目经济上可行。项目有较强的抗风险性,项目生命力较强。从经济与社会影响角度分析,本项目的建设对腹地内的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较大的作用。

本文采用动态区间分析方法,建立了一套基于区间现金流和项目区间计算期的海洋工程经济评估方法体系,分别用区间净现值(INPV)法、区间动态投资回收期(IPT)法和区间内部收益率(IIRR)法进行评估确定计算期内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这个评估方法体系有助于海洋工程经济评估实施者作出更科学的判断。J

参考文献:

1.肖峻等.基于区间分析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估方法比较[J].天津大学学报,2008,41(4).

2.罗凤章等.计及电价波动的电网建设项目经济评估区间法[J].电网技术,2005,29(8).

3.王凌燕.煤炭企业项目投资风险评估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2.

篇6

关于政治风险评估分析方法的研究已经开展了多年,对政治风险评估方法的分类有许多种,有从是否可以量化分为定性和定量分析;也有从所涉各方来分类的,即从东道国角度出发的宏观分析法,从跨国公司角度出发的微观分析法以及综合两大方面的宏微观分析法。但不论分析方法如何,具体的评估方法是不会改变的,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类:

1政治制度稳定指数

政治制度稳定指数由丹·哈恩德尔(DanHaendel)、杰罗尔德·维斯特(Ger?鄄aldT.West)以及罗伯特·米都(RobertG.Meadow)提出,旨在为政治风险提供一个定量分析框架。它由三个分指数组成:国家的社会经济特征指数、社会冲突指数和政府干预指数,其中社会冲突指数有三个分量:社会不安定指数、国内暴乱指数和统治危机指数。这些指数分别根据各类共15项指标测定,如下图所示:

计算时可从年鉴、政府文件和政治资料等出版物中获得。与其他方法相比,政治制度稳定性指数方法的优点是利用客观数据而不是主观判定资料作为衡量风险的指标,包含的因素也较全面。主要缺点是没在政治制度稳定性指数与各个风险变量之间建立联系,因而不能说明制度的稳定性或不稳定性与跨国经营或投资风险的关系。也就是没有指出衡量了政治制度风险之后应该做什么以及投资决策者如何利用所评估的结论。

2失衡发展与国家实力模型

此模型由霍华德·约翰逊(HowardC.Johnson)提出。其基本前提是,政治风险(没收)是该国失衡发展与该国实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决定一个国家失衡发展的因素来自五个方面:政治发展、社会成就、技术进步、资源丰度和国内秩序。失衡发展来自它们相互之间进步程度的差异性和非持续性。而国家实力表现为该国经济、军事与外交关系的结合。这一模型将世界各国依其实力与平衡发展状况分为四类:失衡强大国家、平衡强大国家、失衡弱小国家和平衡弱小国家。四类国家中,发生没收的概率最低的为平衡强大国家和平衡弱小国家,而失衡弱小国家存在中度没收概率,失衡强大国家没收的相对概率最高。在此模型中,与政治不稳定相当的变量因素是非均衡发展。

3国家征收倾向模型

此模型由哈罗德·克鲁德森(HaroldKnudsen)拉丁美洲国家样本统计分析资料提出。其涵义是:一个国家的挫折水平和大量外国投资的相互作用能解释该国没收倾向。而一国的挫折水平形成于该国的抱负水平、福利水平和期望水平,这些水平假定为代表一国生态结构。当一个国家的福利或经济预期低于抱负水平时,该国的挫折水平就高,若此时有大量的外国投资涌入,那么这些外国投资就可能成为国家挫折的替罪羊而遭没收。在此模型中,与政治不稳定相当的变量因素是国家挫折水平。

上述两种模型虽容易理解(失衡发展与国家实力模型和国家征收倾向模型),但比较主观、片面及缺乏可操作性,失衡发展与国家实力模型只是一种理论推导,不便于判断失衡发展的程度。国家征收倾向模型的统计资料来源于拉美,不具全面性。

4政治风险指数

美国BERI公司定期在《经营环境风险资料》上公布世界各国的政治风险指数,动态考察不同国家经营环境的现状以及未来5年后和10年后的情况。它先选定一套能够灵活加权的关键因素,再由专长于政治科学而不是商务的常设专家组对评估国家多项因素以国际企业的角度评分,汇总各因素的评分即得该国政治风险指数。予以评估的因素有3类10项:如表1。

评分采用百分制,70分以上为低风险,表示政治变化不会严重影响企业,也不会出现重大社会政治动乱;55-69分为中度风险,表明己发生对企业严重不利的政治变化,某些动乱将要发生;40-54分为高风险,表明已存在或在不久的将来发生严重影响企业的政治发展态势,正周期性地出现重大社会政治动乱;39分以下为极度风险,表明政治条件严重限制企业经营,财产损失可能出现,已不能接受为投资的国家。

另外,美国纽约国际报告集团制定的ICRC—国家风险国际指南也较为实用。该指标体系每月公布一次,其构成因素及各自权重如下所示,

ICRC=0.5*政治指标+0.25*金融指标+0.25*经济综合指数

其中:政治指标包括领导权,法律,社会秩序传统,官僚化程度等13个指标。

金融指标包括:外汇管制,停止偿付,融资条件,政府撕毁合同等5个指标。

经济综合指数包括物价上涨,偿付外债比率,国际清偿力等6个指标。

不论政治风险指数还是国家国际指标,都采用定量的方式,方便实用。虽然结果由于评估人的观点和立场不同不宜照搬,但风险指数的设置却具有参考意义,经修改便可自成体系。

5政治风险评估总框架

政治风险评估总框架由杰夫雷.西蒙提出,他从东道国和跨国公司自身情况出发,将政治风险归纳为类50余种,见表2。

该评估方法的多维分类更加明确了政治风险的概念,有助于跨国企业认识风险事件及其可能带来的冲击,故能将风险分析更好融入投资决策分析当中。

6丁氏渐逝需求模型

该模型属于微观政治风险评估方法,丁氏(WenleeTing)的“渐逝需求模型”的基本命题是:在经济民族主义竞争迅速上升、粗暴的社会政治风险不断下降的条件下,外国投资项目的政治风险与该项目对东道国(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看中价值”呈反向关系。此模型考虑了渐逝协议现象以及非工业化国家发展工业经济趋势。这种趋势为:当越来越多的国家加速工业化并致力于经济发展时,对没收和国有化这类暴力风险将逐渐变得罕见。而这里的“看中价值”表现为该项目为东道国所需要的程度,动态的看,它随技术领先程度的降低和其他国际企业竞争的加强而逐渐下降。

决定投资项目看重价值的主要因素如表3:

表3中,1-7项因素的相互作用决定着投资项目的“看中价值”随时间推进而下降的状况,而8-11项因素则间接影响同一时间“看中价值”的大小。如果公司在项目实施中,正面因素作用加强,则该项目的看中价值上升,反之则下降。

7产品政治敏感性测定

产品政治敏感性测定方法是理查德.罗宾森提出来的,该方法的主要含义是:不同的产品具有不同的政治敏感性,政治敏感性取决于该产品在东道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政治敏感性的大小与该产品面临的政治风险成正比,即政治敏感性低的产品投资政治风险小,得到东道国关注的可能性也小;反之,则政治风险大。当然,即使产品的政治敏感性大,其面临的政治风险也大,但如与东道国经济发展政策同向,也可得到东道国的政治鼓励而减轻政治风险。影响产品政治敏感性的因素共有12项,根据东道国的情况分别给予打分,对绝对否定者给10分,绝对否定者给0分,对介于两者之间的情况分别给予相应的分数。最后累计12项因素总分,分数最低者表示该产品政治敏感性最强,分数最高者则表示政治敏感性最弱。

篇7

一、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界定

(一)相关概念阐述 具体如下:

(1)企业并购。企业并购是指一个企业在平等自愿原则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等价有偿方式取得另一个企业全部或部分产权的行为,简单理解就是一个企业部分或全部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行为。企业并购主要是通过资本运作形式实现的,主要包括资金交易、购入股权、合并重组等方式进行。

(2)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简而言之就是由于财务运营的不确定性造成损失的可能,这种不确定性包括财务制度和流程不合理、企业投资回报不确定性、企业融资不确定性、财务外部政策环境不确定性等等,都会对企业的财务运营产生影响,并进而给企业财务带来风险。财务风险是每一家企业都要面对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加以预防和规避的。

(3)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结合上述两个基础概念的含义,可以得出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从事并购活动时所引发的,由于投资收益和筹资成本以及并购中的财务重组和业务管理而引起的各种不确定性给企业财务运营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二)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特征 财务风险通常具有不确定性、随机性、可控性等基本性质,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也有其自身特征。首先是它的复杂性。由于企业并购是一项长期复杂的项目,在整个项目实施中涉及众多因素,包括内部管理决策因素和外部环境政策因素等,所有这些因素都会给财务运营带来风险;其次是它的“结果决定论”特征。即财务风险一定要等到最终的结果出现,才能衡量这种风险对财务运营的具体影响程度,并由此评估项目目标和项目结果之间的差异,据此权衡股东收益变化及确定项目决策正确与否。

二、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因素识别及控制

(一)评估风险 这里的“评估”包括两层含义:首先是对目标选择的评估,选择目标是企业并购的首要工作,也是决定并购成败的关键一环。这就要求并购人首先要选定合适的企业作为并购对象,确保并购对象能够有效融入自身企业,增强企业综合实力,为企业带来利益;其次是目标企业价值评估,合理地评估目标企业价值。考虑我国金融监管和财务政策实施现状,企业自身的财务报表甚至第三方财务审计报告都有存在一定失真的可能,而被并购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角度,也会隐瞒一些公司实际情况,这就给并购人对被并购人的价值评估带来误导。以上两个层次的评估一旦操作不当,就会给企业财务带来巨大风险。

(二)融资风险 融资风险是指企业在并购过程中,通常都要以银行借贷或者发行股票债券的方式进行融资,由此会给财务带来一定风险。这也需要从两个角度去理解,首先企业融资环境不确定,利率、政策因素比较强,如银行普遍银根收紧,利率偏高,致使企业贷款困难,甚至面临无法融资的风险;其次企业融资属于负债行为,一旦对自身的资金流通状况和偿债能力估计不足,以及所属项目收益达不到预期,则有可能面临债务违约风险。

(三)投资风险 是指企业将资金和资源用于某一预期盈利项目的风险。因项目盈利与否、盈利多少都仅仅属于预期目标,一旦项目收益达不到目标,则会对企业财务运营造成极大影响,甚至发生资金无法回笼导致资金链断裂。考虑以上风险识别因素,笔者认为一个完整的财务风险分析流程应如图1所示。

三、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本文以联想集团并购IBM公司PC业务案为例,对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因素识别及风险管理策略做进一步分析。

(1)联想集团简介。联想公司成立于1984年,1989年正式命名为“联想集团公司”,主营业务为电脑产品。公司自成立以来,凭借其卓越的科技创新理念迅速发展壮大,占领市场份额。经过近10年的发展该公司的主营产品电脑销量已经位居中国市场首位,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以上。

(2)IBM公司简介。IBM公司是“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的英文简写,该公司于1911年创立于美国,是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老牌信息技术开发和服务公司,鼎盛时曾位列美国四大制造公司之一。在计算机方面IBM同样业绩不俗,被称为“PC业鼻祖”。

(3)并购背景分析。对于联想集团而言,过去的10年间电子产业在中国和外国市场飞速发展,更新换代也是日新月异,这样的产业发展速度已经远非某一个公司能够单独引导及掌控,新兴电子公司凭借单一的技术优势迅速抢占市场,给联想集团的业务带来极大冲击。由此联想集团决定拓宽发展思路,将战略眼光投向了大洋彼岸。同时,IBM公司作为一家百年知名企业,在同样的产业发展背景之下也显得力不从心,尤其21世纪初的几年美国经济萧条,该公司的PC业务销量受其影响迅速下滑,拖累了整个公司的业绩。由此IBM公司决定重点发展公司战略业务IT服务以及服务器技术,而舍弃PC业务。

(二)并购目标选择 联想集团出于自身发展需求,决定采用并购的方式迅速获取企业发展的必须资源,拓宽市场渠道,增值企业利润。同时基于以上背景,在综合评估收益目标风险及收益比后,决定将并购目标选择为IBM公司的PC业务。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联想公司在选择收购目标时本着谨慎的原则,也否决过一些并购项目,如放弃收购巴西最大PC商Positivo,就是在联想集团做了细致的财务风险评估之后做出的决定。

(三)并购目标价值评估 联想确定收购目标之后,便开展了对收购目标的全方位价值评估调查。为此联想集团聘请了国际评估机构麦肯锡公司以及高盛、普华永道等顶级会计师事务所对IBM公司进行财务调查,发现该公司自1998年起PC业务就已经萎靡不振,最高曾亏损达10亿美元。收购前的2004年,IBM公司PC业务主要财务状况如表1、表2所示。

从以上财务数据上看,IBM公司PC业务连年亏损为联想集团的收购提供了契机,联想可以据此压低收购价格;同时该企业的历史品牌价值、较去年有很大起色的销售额,尤其是其24%的获利能力让联想集团对本次收购的目标收益信心倍增。由此同IBM进行多轮谈判,最终以12.5亿美元(含5亿美元负资产)的价格收购了IBM公司PC业务。

(四)企业自身财务状况及风险评估 在并购前联想集团也评估了自身的财务状况和负债能力,2004年并购之初联想集团账面现金约为4亿美元,同时融资授信能力约为3.87亿美元。如果通过多层次的融资方案和支付策略,完全有能力控制财务风险。表3显示的是联想公司主要负债能力指标。

(五)并购项目融资风险控制 并购项目确定之后,接下来就是融资和支付,以及由此带来的风险及控制措施。联想集团综合当时的国际金融环境、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及发展战略,选择了一套最优融资和支付结构方案,由此将融资风险将至最低。具体支付方案如表4所示。

在确定以上融资结构的同时,联想集团也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为了进一步降低融资风险,减轻企业财务压力,公司首先通过对并购项目和企业战略规划的宣传推销,得到国内外众多银行信任,迅速获得6亿美元融资贷款。同时通过同三家大型私人股权投资公司合作,获得3.5亿美元的股权投资。由此通过多种融资结构组合,将该公司负债率控制在合理水平,如图2所示。

A:联想集团原负债率;B:并购融资第一阶段负债率;C:并购融资第二阶段负债率

这两项融资策略一经实施,不仅没有使市场怀疑其偿债能力,反而令众多市场投资者更加看好联想集团的未来发展,各大信用评级机构纷纷上调联想信用评级,使得联想公司的融资环境进一步优化,股票市值大增,企业并购之初就已经收获了巨大的投资回报。

(六)并购项目投资风险控制 从并购目标价值评估中可以看出,联想集团收购IBM公司PC业务考虑的是该业务的长远盈利能力,并对这一能力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论证。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投资收益预期来控制投资风险:第一,IBM的百年品牌效应会扩大企业效益,降低投资风险;第二,通过收购IBM公司PC业务可以直接将公司业务打入国际市场,节省营销和流通成本,由此降低风险收益比;第三,使联想集团形成规模化效应,使整个集团更具市场竞争力和抗拒经济风险的能力;第四,广告效应,通过世界范围内对此次收购案的连续跟踪报道,无形中增加了联想集团的国际国内市场影响力。事实也是如此,此次项目收购之初就被市场广泛看好,并在股票价值上予以了联想集团的初次盈利回报。

(七)投资目标实现 收购案成功之后,联想集团制订了详细的发展战略规划,将IBM公司PC业务彻底整合进联想集团,为集团发展贡献效益。(1)初期合作阶段:2004年~2006年,联想需保持现有的IBM品牌及旗下电脑品牌;(2)中期合作阶段:2006年~2008年,联想与IBM公司发挥各自优势,合作开发新电脑品牌;(3)后期阶段:2008年以后,联想品牌占据完全的主导地位,渐渐淡化IBM影响力,凸显联想品牌价值。

经过对并购企业的组织结构重组和资源优化以及长远的发展战略实施,此收购案的投资收益正在有条不紊地实现。来自联想集团2005/2006财年的报告显示,并购案之后的第一年,集团综合营业额年比增长359%,达到1.33亿美元,主营PC业务销量年比增长11%,股东收益增加0.22亿美元。

四、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控制策略

(一)谨慎选择并购目标 目标选择是企业并购成败的关键所在,无论我国还是世界范围内都不乏由于盲目并购而招致失败的惨痛教训,如TCL收购法国汤姆逊公司彩电业务以及收购阿尔卡特移动电话业务两桩并购案,前者自收购起就成了TCL公司利润黑洞,连年亏损,后者更是在一年之后就尴尬宣布并购失败,终结业务合作。因此在并购目标的选择上一定要本着谨慎原则,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不仅包括财务因素,还应涵盖地域因素、政治因素、环境因素等等综合考量。

(二)全面评估并购目标价值 联想收购IBM公司PC业务案之所以取得成功,就是因为联想集团在事前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邀请了世界顶尖的评估公司和审计公司对IBM公司PC业务进行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全面调查了收购目标的财务运营情况和目标价值,最终在谈判时掌握主动,得以用17.5亿美元的低价达成并购目标。

(三)适当选择并购目标价值评估方法 在对收购目标价值评估方法选取上,应该依据项目特点和所处环境选取合适的方法和核定标准。如本文案例,由于IBM公司PC业务无法实现盈利,因此单单靠资产额、盈利负债额等传统财务方法来衡量其价值则有欠全面,联想集团选择的评估方法则是另辟蹊径,以长远的战略眼光从该收购业务的长期获利能力和盈利预期上加以衡量,将该企业的品牌价值、市场份额、利润率等全部纳入价值评估标准中,由此获取了更加全面完整的价值评估结果。

(四)优化并购融资和支付结构 目前经济环境之下,金融产品也是多种多样,除了现金借贷,还有股票、债券等多种融资途径,因此企业应考虑收购项目自身特征和财务结构,尤其考虑当前的金融环境和政策导向,由此选择一套适合公司战略发展和财务状况的最优融资结构方案,最大限度地控制企业财务风险。

(五)稳健控制投资风险 投资收益必然伴随着投资风险,更大的预期收益同时也伴随着更大的亏损风险,这是企业投资必须要面对的客观事实。考虑企业投资的财务杠杆效应,符合预期收益的投资项目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利润,同时也给企业股东带来实际利润增值;而投资一旦达不到预期,不止意味着投资资金的亏损,也意味着整个公司其他财务项目平均利润率的下降,由此带来全部股东权益缩水。因此,在投资时一定要本着稳健原则,在风险收益比之间更应倾向与“风险”的衡量,从而选取获利可能性最大的项目。引用股票投资领域的一句话,入场容易离场难,错过机会至少没有损失,一旦盲目入场,则有可能进入无法摆脱的困境。

(六)并购后合理重组整合资源,获取预计目标收益 企业并购过程中所有风险的化解最终要靠并购后的收益来实现。风险管理手段再完美,财务制度再完善,没有合理的收益做支撑也只是空中楼阁。因此必须依照原有战略目标规划布局并购后的企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企业管理,增强对新并入企业的企业理念和公司战略规划宣传培训,使被并购企业真正融入到整个企业环境中去,为企业拓宽市场渠道和形成规模化、集团化的战略目标发展贡献力量。

综上所述,企业并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期间涉及到多个因素多种问题,都会对企业财务运营造成极大影响,这就要求相关方面一定要做好必要而充足的准备工作:首先,要求企业自身必须有极强的财务管理和控制能力,有完善的运作流程和严格的内部监管程序,确保企业财务稳健运营;其次,要求政府的财务管理部门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机构职能,同时发挥领导组织职能,积极引导和规范企业间的并购行为,尤其对于跨国并购案,政府一定要给予足够的支持和保障,以确保我国企业的财务安全。

参考文献:

[1]胥朝阳:《企业并购风险管理的系统特与流程构造》,《商务研究》2005年第10期。

[2]张建华:《企业并购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华南金融研究》2002年第3期。

篇8

关键词:项目投资;盈亏平衡点;评价指标

科研项目投资是一种以特定建设项目为对象,直接与新建项目有关的长期投资行为。项目投资决策的评价与分析是企业财务活动重要的部分,因为项目投资的规模大、风险大、回收时间长,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也大。因此进行项目投资决策时风险评估十分必要。

新投资项目由于处于项目的初始阶段,科研人员只注重技术层面上的风险,专业方面的局限使他们无法从整体上看到财务风险的存在。而财务风险又是客观存在的,要彻底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可能的,为防范新项目的财务风险,就要求我们财务人员介入项目的管理,结合财务方面的专业知识将风险量化并告之项目管理者,对风险进行预警,将损失降至最低,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收益。

评估项目风险的关键在于如何确定预警指标及预警指标的临界值,以判断项目的风险是否存在,在对新项目进行日常财务风险管理中,应定期或动态地将预警指标与临界值进行比较,若预警指标临近或突破临界值,则根据具体情况发出警报。使核心的决策人员能够随时获取有关风险的信息资料。

对新项目进行财务方面的风险评估,首先从调研阶段开始,项目的调研阶段主要是由新项目科研人员,从各个渠道收集有关该项目的信息,如设备购置价值、原材料价格、单位用量、损耗率、人工、工时、以及市场同类产品的价格、外部的年需求量和该项目目标利润率等等基础信息,并据此出具调研报告。

其次,财务人员根据新项目科研人员在调研阶段出具的调研报告,根据其中的基础数据信息结合财务的分析方法提供财务可行性分析报告,主要包括对项目各风险值的说明,如根据设计成本信息(包括预计的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以及目标销售价格计算出盈亏平衡点(BEP),从而给出外部对该产品的需求所应该达到的最小值;通过对该项目的投资总额和未来几年内现金净流量的测算计算出投资回收期,同时与新产品生命周期的对比可以让管理者知道投资回报期是否在产品的生命周期范围之内;通过估计当某一不确定变量(如销售量、销售价格、材料价格、人工成本、材料成本、固定性成本等)发生一定程度变化的时候,项目的投资决策指标(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内部收益率、利润值等)将相应发生多大程度的变化,以此来预测新项目风险的大小,以及分析投资决策指标,明确项目的抗风险能力,从而成为项目风险评估的重要指标。

一、盈亏平衡点分析

盈亏平衡点又称零利润点、保本点、盈亏临界点、损益分歧点、收益转折点。它是指企业经营处于不盈不亏状态所须达到的业务量(产量或销售量),即销售收入等于总成本,是投资或经营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数量界限。近年来,盈亏平衡分析在企业投资和经营决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盈亏平衡点可以用销售量来表示,即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也可以用销售额来表示,即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额。如果预期销售额与盈亏平衡点接近的话,则说明项目没有利润。盈亏平衡点越低,表明项目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越大,抗风险能力越强。

按实物单位计算: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单位产品销售收入-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按金额计算: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1-变动成本/销售收入)=固定成本÷贡献毛益率

盈亏平衡点可以通过研究产品的单位售价(P)、单位可变成本(V)以及总固定成本(F)来计算。可变成本是与产量水平成比例变化的要素,通常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及利用成本。固定成本是不随数量变化的费用。通常包括折旧费、租金、保险费、管理人员工资以及办公费等。盈亏平衡点的计算公式为:BEP=F÷(P-V)。

根据设计成本信息(包括预计的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以及目标销售价格计算出盈亏平衡点(BEP),从而给出外部对该产品的需求所应该达到的最小值,并提供给我们的管理决策人员,比较根据目前市场信息所预测出的销售量,是否达到了该最小值,如果没有达到就看其改善及增加销量的可能,以从销售方面确定产品的风险。

二、投资决策评价分析

投资决策评价指标是指用于衡量和比较投资项目可行性,以便据以进行方案决策的定量标准和尺度。从财务评价的角度,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可分为静态评价指标和动态评价指标。按在计算过程中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的指标称静态指标,包括静态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在计算过程中充分考虑和利用资金时间价值的指标称动态指标,包括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内部收益率。

(一)静态评价指标

1.投资回收期是指以投资项目经营现金流量抵偿原始投资所需要的全部时间。投资回收期可以自项目建设开始年算起,也可以自项目投产年开始算起,但应予注明。

投资回收期可根据现金流量表计算,其具体计算又分以下两种情况:

项目建成投产后各年的净收益(即净现金流量)均相同,则静态投资回收期的计算公式如下:不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PP/=原始投资合计÷投资后前若干年每年相等的净现金流量;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PP=不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PP/+建设期。

2.投资收益率,又称投资报酬率(ROI)是指达产期正常年份的息税前利润或运营期年均息税前利润占项目总投资的百分比。是作为评价项目投资价值的参数的一种方法,计算时使用会计报表上的数据。

投资收益率(ROI)=年息税前利润或年均息税前利润÷项目总投资

将计算出的投资收益率(ROI)与所确定的基准投资收益率进行比较,其指标大于或等于基准指标,则投资项目具有财务可行性。投资收益率考虑了项目有效期内的全部现金流量。

(二)动态评价指标

1.净现值(NPV)是反映投资方案在计算期内获利能力的动态评价指标。投资方案的净现值是指用一个预定的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折现率)ic,分别把整个计算期间内各年所发生的净现金流量都折现到投资方案开始实施时的现值之和。

净现值(NPV)=∑NCFt(1+K)-t+∑Ct(1+K)-t

净现值(NPV)是评价项目盈利能力的绝对指标。当NPV>0时,说明该投资项目在满足基准收益率要求的盈利之外,还能得到超额收益,具有财务可行性;当NPV=0时,说明该该投资项目基本能满足基准收益率要求的盈利水平,方案勉强可行;当NPV﹤0时,说明该该投资项目不能满足基准收益率要求的盈利水平,方案不可行;净现值(NPV)指标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并全面考虑了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的经济状况;经济意义明确直观,能够直接以货币额表示项目的盈利水平,其取舍标准也较好地体现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

基准收益率ic也称基准折现率,是投资者以动态的观点所确定的、可接受的投资项目最低标准的收益水平。基准收益率的确定一般以行业的平均收益率为基础,同时综合考虑资金成本、投资风险、通货膨胀以及资金限制等影响因素。

2.净现值率(NPVR)是指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占原始投资现值总和的比率。

净现值率(NPVR)=项目的净现值(NPV)÷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

只有净现值率指标大于或等于基准率,则投资项目具有财务可行性。

3.获利指数(PI),是指投产后按基准收益率或设定折现率折算的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与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之比。

获利指数(Pl)=投产后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1+净现值率

只有获利指数指标大于或等于1的投资项目才具有财务可行性。它(下转281页)(上接279页)是一个相对指标,反映投资的效率,即获利能力。

4.内部收益率(IRR),就是资金流入现值总额与资金流出现值总额相等、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内部收益率,是一项投资可望达到的报酬率,是能使投资项目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就是在考虑了时间价值的情况下,使一项投资在未来产生的现金流量现值,刚好等于投资成本时的收益率,而不是你所想的“不论高低净现值都是零,所以高低都无所谓”,这是一个本末倒置的想法了。因为计算内部收益率的前提本来就是使净现值等于零。

内部收益率越高,说明你投入的成本相对地少,但获得的收益却相对地多。IRR大于项目所要求的最低投资报酬率或资本成本,方案可行;内部收益率法能够把项目寿命期内的收益与其投资总额联系起来,指出这个项目的收益率,便于将它同行业基准投资收益率对比,确定这个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建设。

通过对盈亏平衡点(BEP)的运用,计算出各因素在保本的前提下所达到的最大风险值或者说完成某一目标下的最高风险和最低风险指标,及这些风险对项目相关参数的影响情况,预测有关因素对净现值、内部收益率以及投资回收期等主要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分析项目所能够承受的风险大小,将静态的管理数据转变为动态的风险评估数据后反馈给项目决策人员,推动相关部门进行风险评估,了解各个要素的变化对项目相关的财务参数产生的影响,便于有效的进行项目后面各阶段的评审和实施。

新投资项目的盈利及成功产业化,其前阶段的实施过程不容忽视,风险评估对新项目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和认可,进入新项目投资的资本,其目的是追求投资的高收益,对新项目的风险投资也只有在保证能获取高收益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成为企业快速成长的资金来源,而高收益的保障就是要对新项目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并有效控制投资风险。良好的风险控制体系正是我们新的科研项目能够成功运行下去的制度保证,我们都是在寻找最合适的方法减小项目运行之初所存在的风险,运用以上的评估方法加上合理的风险评估方式也可以得出理想的评估效果。

篇9

新投资项目由于处于项目的初始阶段,科研人员只注重技术层面上的风险,专业方面的局限使他们无法从整体上看到财务风险的存在。而财务风险又是客观存在的,要彻底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可能的,为防范新项目的财务风险,就要求我们财务人员介入项目的管理,结合财务方面的专业知识将风险量化并告之项目管理者,对风险进行预警,将损失降至最低,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收益。

评估项目风险的关键在于如何确定预警指标及预警指标的临界值,以判断项目的风险是否存在,在对新项目进行日常财务风险管理中,应定期或动态地将预警指标与临界值进行比较,若预警指标临近或突破临界值,则根据具体情况发出警报。使核心的决策人员能够随时获取有关风险的信息资料。

对新项目进行财务方面的风险评估,首先从调研阶段开始,项目的调研阶段主要是由新项目科研人员,从各个渠道收集有关该项目的信息,如设备购置价值、原材料价格、单位用量、损耗率、人工、工时、以及市场同类产品的价格、外部的年需求量和该项目目标利润率等等基础信息,并据此出具调研报告。

其次,财务人员根据新项目科研人员在调研阶段出具的调研报告,根据其中的基础数据信息结合财务的分析方法提供财务可行性分析报告,主要包括对项目各风险值的说明,如根据设计成本信息(包括预计的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以及目标销售价格计算出盈亏平衡点(BEP),从而给出外部对该产品的需求所应该达到的最小值;通过对该项目的投资总额和未来几年内现金净流量的测算计算出投资回收期,同时与新产品生命周期的对比可以让管理者知道投资回报期是否在产品的生命周期范围之内;通过估计当某一不确定变量(如销售量、销售价格、材料价格、人工成本、材料成本、固定性成本等)发生一定程度变化的时候,项目的投资决策指标(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内部收益率、利润值等)将相应发生多大程度的变化,以此来预测新项目风险的大小,以及分析投资决策指标,明确项目的抗风险能力,从而成为项目风险评估的重要指标。

一、盈亏平衡点分析

盈亏平衡点又称零利润点、保本点、盈亏临界点、损益分歧点、收益转折点。它是指企业经营处于不盈不亏状态所须达到的业务量(产量或销售量),即销售收入等于总成本,是投资或经营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数量界限。近年来,盈亏平衡分析在企业投资和经营决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盈亏平衡点可以用销售量来表示,即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也可以用销售额来表示,即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额。如果预期销售额与盈亏平衡点接近的话,则说明项目没有利润。盈亏平衡点越低,表明项目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越大,抗风险能力越强。

按实物单位计算: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单位产品销售收入-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按金额计算: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1-变动成本/销售收入)=固定成本÷贡献毛益率

盈亏平衡点可以通过研究产品的单位售价(P)、单位可变成本(V)以及总固定成本(F)来计算。可变成本是与产量水平成比例变化的要素,通常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及利用成本。固定成本是不随数量变化的费用。通常包括折旧费、租金、保险费、管理人员工资以及办公费等。盈亏平衡点的计算公式为:BEP=F÷(P-V)。

根据设计成本信息(包括预计的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以及目标销售价格计算出盈亏平衡点(BEP),从而给出外部对该产品的需求所应该达到的最小值,并提供给我们的管理决策人员,比较根据目前市场信息所预测出的销售量,是否达到了该最小值,如果没有达到就看其改善及增加销量的可能,以从销售方面确定产品的风险。

二、投资决策评价分析

投资决策评价指标是指用于衡量和比较投资项目可行性,以便据以进行方案决策的定量标准和尺度。从财务评价的角度,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可分为静态评价指标和动态评价指标。按在计算过程中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的指标称静态指标,包括静态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在计算过程中充分考虑和利用资金时间价值的指标称动态指标,包括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内部收益率。

(一)静态评价指标

1.投资回收期是指以投资项目经营现金流量抵偿原始投资所需要的全部时间。投资回收期可以自项目建设开始年算起,也可以自项目投产年开始算起,但应予注明。

投资回收期可根据现金流量表计算,其具体计算又分以下两种情况:

项目建成投产后各年的净收益(即净现金流量)均相同,则静态投资回收期的计算公式如下:不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PP/=原始投资合计÷投资后前若干年每年相等的净现金流量;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PP=不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PP/建设期。

2.投资收益率,又称投资报酬率(ROI)是指达产期正常年份的息税前利润或运营期年均息税前利润占项目总投资的百分比。是作为评价项目投资价值的参数的一种方法,计算时使用会计报表上的数据。

投资收益率(ROI)=年息税前利润或年均息税前利润÷项目总投资

将计算出的投资收益率(ROI)与所确定的基准投资收益率进行比较,其指标大于或等于基准指标,则投资项目具有财务可行性。投资收益率考虑了项目有效期内的全部现金流量。

(二)动态评价指标

1.净现值(NPV)是反映投资方案在计算期内获利能力的动态评价指标。投资方案的净现值是指用一个预定的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折现率)ic,分别把整个计算期间内各年所发生的净现金流量都折现到投资方案开始实施时的现值之和。

净现值(NPV)=∑NCFt(1K)-t∑Ct(1K)-t

净现值(NPV)是评价项目盈利能力的绝对指标。当NPV>0时,说明该投资项目在满足基准收益率要求的盈利之外,还能得到超额收益,具有财务可行性;当NPV=0时,说明该该投资项目基本能满足基准收益率要求的盈利水平,方案勉强可行;当NPV﹤0时,说明该该投资项目不能满足基准收益率要求的盈利水平,方案不可行;净现值(NPV)指标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并全面考虑了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的经济状况;经济意义明确直观,能够直接以货币额表示项目的盈利水平,其取舍标准也较好地体现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

基准收益率ic也称基准折现率,是投资者以动态的观点所确定的、可接受的投资项目最低标准的收益水平。基准收益率的确定一般以行业的平均收益率为基础,同时综合考虑资金成本、投资风险、通货膨胀以及资金限制等影响因素。

2.净现值率(NPVR)是指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占原始投资现值总和的比率。

净现值率(NPVR)=项目的净现值(NPV)÷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

只有净现值率指标大于或等于基准率,则投资项目具有财务可行性。

3.获利指数(PI),是指投产后按基准收益率或设定折现率折算的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与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之比。

获利指数(Pl)=投产后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1净现值率

只有获利指数指标大于或等于1的投资项目才具有财务可行性。它(下转281页)(上接279页)是一个相对指标,反映投资的效率,即获利能力。

4.内部收益率(IRR),就是资金流入现值总额与资金流出现值总额相等、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内部收益率,是一项投资可望达到的报酬率,是能使投资项目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就是在考虑了时间价值的情况下,使一项投资在未来产生的现金流量现值,刚好等于投资成本时的收益率,而不是你所想的“不论高低净现值都是零,所以高低都无所谓”,这是一个本末倒置的想法了。因为计算内部收益率的前提本来就是使净现值等于零。

内部收益率越高,说明你投入的成本相对地少,但获得的收益却相对地多。IRR大于项目所要求的最低投资报酬率或资本成本,方案可行;内部收益率法能够把项目寿命期内的收益与其投资总额联系起来,指出这个项目的收益率,便于将它同行业基准投资收益率对比,确定这个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建设。

篇10

【关键词】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体系评估;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造价的风险评估体系具体含义

1.1工程造价的特殊职能作用

除了普通商品价格应有的职能作用以外.工程造价还有自身特殊的职能作用。如预测作用,即因为工程项目投资大,变化多.所以投资单位和承包单位在工程投建之前都会作出一个科学实际的预测.不但为投资单位进行项目选择、资金预备和成本控制等工作形成依据.也给承包单位的招投标决策、评估报价和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控制作用,工程造价具有有力的控制职能.即对投资主体在工程建设中的全部投资活动及承包单位建设成本起到控制作有:评估职能。工程造价是评估项目总投资、各建设单元投资效能、生产效益和项目还贷的参考依据,在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后.工程造价还有调控的职能作用,工程建设与社会经济、社会资源和分配利益流向有着直接关系。对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和促进.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结构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

1.2工程造价的实质

顾名思义,工程造价就是建设工程价格成本,从管理学角度可从两方面来理解:即投资方在工程某个项目建设中所需要的全部费用。以工程投资活动与管理形式为主.将构成工程造价的所有投资总额转变成相对固定产业和无形资产.换句话说.建设工程项目固定资产所用的投资额即为工程造价:还有一方面,就是在社会主义宠观经济环境下,圆满完成工程建设所需的土地、技术、设备、劳动力和承包等市场费用.以及市场经营活动中投入到建筑和安装工程上的费用总和由于建设施工承包企业和投资主体市场角度不同.前者追求最高利润,必然会提高工程造价.而后者则控制建设价格。追求成本最低化。所以说.不同利益主体需要实现的目标不同.解决这一矛盾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将市场供给作为主体管理目标.并不断建全和完善管理活动中工程造价的管理内容与管理方式。

1.3工程造价风险管理要素

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是施工单位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采用相应有效的管理形式控制和尽量避免资源损失.分析不同管理形式、投资成本和建设结果得出最合理有效的方法.实现风险安全管理的最终目标。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风险判断.就是产生风险的诱因,风险预计和评估.是指判断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和风险出现的后果.还有风险应对。即风险发生后,经过分析采取有效措施解除风险,或将风险影响降到最低.以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2.工程造价风险的判断和评价

风险判断和评估是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活动中的重点工作.对施工企业有效控制建设成本.提高管理质量具有极期重要的意义。

2.1风险判断的内容

工程造价风险判断应贯穿整个项目施工过程始终.具有阶段性.即以不同工作阶段实现目标为基础.对各阶段工作有可能发生的风险作出判断。首先是招投标工作期间的风险预测。以分析资讯信信风险、垫付投资风险、勘察设计的不确保因素、施工形式和技术处理有可能造成的风险、招投标价格和决策等潜在风险为途径.为各主体实施有效的针对防止措施建立科学依据。其次。进入施工期后,对投资业主、管理主体,以及社会经济环境、外界因素和相应的法规所带来的风险进行识别判断。包括由施工单位自己导致的风险识别。最后是竣工验收期间的风险识别,包括投资方和工程造价单位压价空间、由资金问题产生的核算风险.施工和设计变化等方面造成的工程造价不确定因素。同时,对工程财务评价的规定和条件变更使得项目利润低于预期效果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识别。

2.2工程造价的风险评估形式

随着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项目工程风险管理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丰富。工程造价风险评估的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结合具体实践,现阶段通常采取的评估方法有模糊层次探析方式、概率评价方式等形式进行评估。并对影响整体工程的各种因素建立相应数据模.以分析和判断影响因素的程度,使风险管理能够明确目标和方向。

3.防范工程造价风险的对策

3.1制定完善合理的应对工程造价风险计划

施工主体在自身经济允许的基本上,采用多种相应控制手段防范风险,以提高风险管理质量。因此,必需要分析每一个策略投入成本和导致的后果,从中总结出最优方案,为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制定的全面且不断完善的一系列计划和策略

3.2提高风险意识,认真对待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工作环节

首先,在招投标期间要慎重应对,因为工程招投标工作是整个工程造价的基本前提,建设承包主体要尽可能地提供施工必须的条件和参考依据,如工程清单、施工图、招标条件和法律合同等,促进招投标工作成功实现。在施工单位完全理解招投标文件内容的前提下.对一些可能导致风险的条件提出改进.将风险防范作为工程清单报价的重要内容。结合市场规律和企业实力,以工程总价不变为原则,对不平稳报价和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变更,这就要求招投标报价必须合理实际,并能游刃有余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发生的风险。在制订合同时,必须严密、规范和谨慎。确定各方职责和利益,将合同带来的风险限制在合理、最低的范围内。同时。要加强施工期间的管理工作,这是实现风险控制的重要阶段.施工承包单位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工程质量、资金支付、损失索赔和验收工作的管理,减少风险发生。

3.3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规范主要设备和材料管理

以项目经理为中心建立统一的岗位责任制,给予项目经理管理权、人事选择权和业绩考核权。使其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对工程所需的主要设备和材料,从采购到购回后验收都要进行严格把关,制定合格报告。在使用过程中要加强维护和管理,将消耗控制到最低程度,节省使用成本。

3.4强化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工程建设是一个易发风险的过程,安全隐患比较多。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科学的项目安全管理体制.以合同和文件的形式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实现人人有责,保证安全管理实现。预防隐患是施工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所在,在施工之前还要制定一系列的风险应对和事故救援预案,以应对威胁安全的隐患,将事故影响最小化,实现顺利安全作业的目标。

4.结语

建筑工程项目是一个变化的不稳定的漫长过程,参与单位较多,各单位间的关系也错综复杂,同时,又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使工程造价的风险评估时常面临风险。而构成工程造风险管理评估的所有要素,在整个工程建设中处于不稳定状态,必然会对风险评估造成影响。所以,构建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体系,对研究和建立良好解决防止风险对策有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工程造价的风险评估对整个项目工程意义重大。因为影响工程顺利建设的因素不但多样而且复杂.做好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和评估.可以有效地控制工程建设成本和实施风险防范对策.有利于工程的进展的后期结算.是项目工程商品化并与市场接轨实现效益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佚名.建设工程风险管理,土木工程[M].2008—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