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投资与交易范文
时间:2023-07-06 17:43: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艺术品投资与交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艺术品证券化;资产证券化;金融创新
自2011年底,国家相继出台《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和《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加强文化产权交易和艺术品交易管理的意见》,艺术品份额交易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艺术品并非首次进驻资本市场,艺术品投资基金等投资模式在西方已经发展起来,并且在我国也进行了尝试。但艺术品证券化,并在文交所进行交易则是诞生于我国的独特设计。
一、艺术品证券化的理论基础
1.艺术品证券化与资产证券化
艺术品在文交所进行证券化交易的主要模式为:首先由文交所与画廊等机构合作,选择适合证券化交易的艺术品。在权威机构对艺术品进行鉴定、评估的基础上,将一个资产或多个资产打包成的资产包的所有权拆分成相应数量的份额,进行上市发售,亦可在二级市场按照市场规则进行流通转让。艺术品份额持有者以其所持有的份额享受艺术品价值变化所带来的收益。
这种交易模式在学界产生很大争议,一方面,一些学者认为艺术品升值较慢,难以产生稳定的现金流,对艺术品份额的交易只是单纯的投机活动。而另一方面,一些学者认为艺术品证券化是一种金融创新,艺术品证券化具有艺术品价值发现的功能,是将小众的艺术品交易市场转变成大众化商品交易的有效途径。事实上,在完善的交易模式和市场环境下,对于证券化的艺术品可以进行定期的展览或拍卖使其产生较为稳定的现金流,因此,艺术品证券化可以看作是资产证券化的一种特殊形式。资产证券化是将那些缺乏流动性,但能产生可预见现金收入的资产出售给特定发行人,通过创设一种以该资产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持的金融工具或权力凭证,进而将这些不流动的资产转化成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一种融资过程或融资方法。资产证券化有标准的操作步骤和严格的参与主体。
2.资产证券化的一般过程与参与主体
首先,发起人对自己拥有的能够产生未来现金收入流的信贷资产进行清理、估算和考核,重组可预见现金流资产,构造证券化资产。其次,组建特设信托机构(SPV),实现风险隔离,完成资产权属让渡。之后,信用增级机构将对证券化资产进行信用增级。接着,引进信用评级机构对未来资产能够产生的现金流以及对经过信用增级后的拟发行证券进行评级,为投资者提供投资选择的依据。前期准备阶段完成后,由SPV安排证券销售,向发起人支付购买证券化资产的价款。证券发行完毕后,SPV还需管理资产池,对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进行回收和分配。
参与上述资产证券化过程的特殊机构包括特定目的机构或特定目的受托人(SPV)、资金和资产存管机构、信用增级机构以及信用评级机构,这些机构的参与保证了资产证券化的顺利进行。
二、我国艺术品证券化的发展现状
自2010始,我国艺术品证券化交易迅速发展起来。据统计,截至2011年6月30日,全国已有18家文交所挂牌成立,另有6家正在筹备中。2010年5月,成都文交所推出首个艺术品资产包“汪国新·朋友”,该艺术品份额仅仅6天便认购完毕。同年6月,成都文交所推出“翰墨长安”资产包,该艺术品资产包由西安画派王西京、杨霜林两位艺术家的国画作品组成。值得一提的是,从《翰墨长安》开始,成都文交所引入了艺术品保险机制,降低了艺术品投资的风险。2010年7月,深圳文交所推出“杨培江美术作品”资产包。2010年12月,上海文交所发行了“艺术品产权组合1号——黄钢艺术品”。2011年1月,天津交所发售了画家白庚延的两幅作品《黄河咆哮》、《燕塞秋》,2个月内价格翻了17倍之多。作为进行艺术品证券化交易的典型代表,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和天津文化艺术交易所的交易模式不尽相同。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在推出“杨培江美术作品”资产包时采取的是“权益拆分”的模式,也就是将画家杨培江的四幅油画和八幅宣纸彩墨作品进行打包后估值,然后在文交所抑价发行,艺术品证券交易采取了会员制的方式,同时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规定发行经纪人与商在公开交易两个月内暂时保留部分份额作为初始保留权益。
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采取的“权益拆分”模式的基本流程如下:
第一步,由交易商选定合作的画廊,两者共同挑选适的艺术家及其作品。
第二步,将数件艺术品打包成一个资产包,并确定每份所有权份额的原始价值。在针对特定的投资人进行路演推介询价后,确定所有权份额的发行价格,并集中认购。
第三步,艺术品资产包所有权份额在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挂牌,在市场中持续流通,并由画廊及交易商对资产包中得艺术品及艺术家进行推广,获得更多潜在投资者的关注和了解。
第四步,将资产包中的艺术品通过拍卖进行兑现,投资者获得分红收益,或者资产包整体通过被收购或拍卖,摘牌退市,投资者实现最终的投资回报。
相比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天津文化艺术交易所在推出艺术品证券化产品后,几个月内就对交易规则进行了多番调整,准入门槛不断提高,申购模式也由一开始的定价改为竞价定额,涨跌幅限制一再下调,甚至提出了“特别处理”的概念。
天津文交所艺术品证券化交易的基本流程如下:
第一步,由交易所审核待发行的艺术品相关材料,组织专家对艺术品进行鉴定,并对艺术品的价值进行评估,确定艺术品的上市价值。
第二步,在确定艺术品上市价之后,交易所与托管机构进行艺术品托管,与保险机构签订艺术品保险合同。
第三步,投资人到交易所指定银行开立交易结算资金账户,并下载交易软件,之后方可参与投资交易。
第四步,投资人强制要约收购。
自各地文交所成立并运行以来,推出了多种艺术品份额交易产品,受到投资者的疯狂追捧,份额价格涨幅巨大,严重偏离艺术品的实际价值。同时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模式仍不成熟,配套制度和法律法规仍不健全,交易所交易规则朝令夕改,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已违背了艺术品份额化的初衷。针对这种状况,2011年12月30日,等五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加强文化产权交易和艺术品交易管理的意见》,该意见明确指出:“文化产权交易所不得将任何权益拆分为均等份额公开发行,不得采取集中竞价、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进行交易”, 将艺术品份额化交易严格排除在合法经营范围之外。该《意见》体现了国家严格整改和规范艺术品证券市场的意图和决心,反映出国家意图为艺术品证券化的发展提供健康和谐的环境。
三、我国发展艺术品证券化的创意缺陷
作为一种金融创新产品,艺术品证券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
第一,艺术品份额定价不合理,评估机构缺乏专业性。资产评估是基于市场价值理论和折现理论对特定资产的价值进行合理评估,前者是参考市场上同类资产的价格得出,而后者与资产的未来现金流及其贴现价值密切相关,因此,要对艺术品份额合理定价,就必须将同类艺术品的历史成交价作为参考,并将艺术品未来可能产生的现金流考虑在内。在天津文交所发行《黄河咆哮》和《燕塞秋》的艺术品份额前夕,上海中天拍卖有限公司在新年书画拍卖会上将一幅名为《燕塞秋》的画作以6.38万元拍卖成交,而按天津文交所以每份额1元的价格将《燕塞秋》分割成500万份发行来计算,其市值高达500万元,而两幅同名画作仅在尺寸上存在差别,若将面积因素考虑在内,天津文交所份额化的画作面积为被拍卖画作面积的3.2倍,则份额化的《燕塞秋》市值应在20万左右,这与其500万元的定价相差甚远。
第二,角色划分不明确,缺乏信用评级和信用增级等中介机构。艺术品份额交易作为一种类证券化的交易,其涉及的主体应包括艺术品持有者、发行商、交易所、投资者及必要的中介机构。而目前我国艺术品证券化交易过程中,各类参与者角色分工不明确,各地文交所除提供交易场所外,往往还扮演着发行商、经纪商等角色,这种多重角色集中于一方的情况不利于形成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也不利于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艺术品证券化交易中缺乏权威的第三方资产评估机构以及独立的信用评级和信用增级机构,而且并非所有进行艺术品份额交易的文交所都与保险公司、托管机构等合作,对标的艺术品采取保护措施,目前艺术品份额交易仍缺乏规范的交易制度和完善的交易流程。
第三,标的物组合方式不科学。艺术品份额交易过程中,天津文交所将单个艺术品作为标的资产,将其的权益进行拆分,这种方式所带来的投资风险较大,一旦艺术品出现损坏、被盗等情况,投资者将蒙受巨大损失。因此文交所应将多个艺术品资产捆绑在一起,组成一个资产包,以这个资产包为基础,进行权益拆分进而上市。这种方式既可分散投资风险,又有利于投资者获得不同资产价值升高或参与展览等活动而得到分红,提高了投资者的收益。但在现有几个文交所的交易模式中,组成这些资产包的艺术品大多属于同位或同派作家,作品风格相近,年代相近,风险水平相近。这种组合方式没有充分考虑资产组合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是不科学的。
四、我国发展艺术品证券化的对策建议
自艺术品证券诞生至今,其先后经历多次涨跌停牌,巨幅波动的艺术品证券市场令众多投资者望而生却,但因此而将艺术品证券化全盘否决的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
首先,我国的艺术品市场起步较晚,发展缓慢。欧美国家的艺术品市场较为完善,形成了以画廊为主的一级市场和以拍卖公司为主的二级市场,而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市场结构尚不完备,交易机制不稳定,各方面均明显落后于西方。艺术品证券化有助于弥补我国艺术品市场存在的缺陷与漏洞,进一步推动其发展。
其次,近年来,虽然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较快,但公众可选择的投资渠道依然狭窄,大部分集中在股票、基金与房地产领域。伴随股市萎靡不振、房地产市场动荡及通货膨胀压力剧增,艺术品投资市场开始受到广大投资者的青睐。艺术品证券化拓宽了投资渠道,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加开阔的投资空间。
再次,我国公民产权与版权意识淡薄,赝品在艺术品市场肆意横行,扰乱了艺术品市场的正常秩序,造成了大量的产权与版权纠纷。艺术品证券化有助于规范艺术品市场,促进艺术品的合理有序交易。
由以上三点必要性可以看出,我国发展艺术品证券化迫在眉睫,但目前各地文交所艺术品证券化的发展情况并不理想,其部分做法甚至与资产证券化的理论相背离。为推动艺术品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行,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证券化标的物必须是有较高艺术价值、可产生较稳定的预期现金流的艺术品。在选择证券化标的物时,SPV应与画廊等艺术品经营机构合作,根据一定的标准共同指定具备高艺术价值的艺术品。另外,在筛选、甄别可证券化的艺术品时,SPV需评估艺术品可产生的预期现金流,并判断该现金流是否具有连续性与稳定性。
第二,艺术品证券化形成的一般程序必须与资产证券化的标准步骤相一致。就资产证券化而言,首先应该组建资产池,设立特设机构,并进行证券化资产所有权转移。在出售证券之前,证券化资产信用增级与信用评级是必不可少的。另外,SPV在支付证券化资产价款之后,还应该进行资产池管理。
第三,艺术品证券化的过程中必须要有足够的第三方机构参与,其中包括特定目的机构或特定目的受托人、资金和资产存管机构、信用增级机构、信用评级机构。天津与深圳文交所分饰多角,使得艺术品交易平台不客观、不公开,扰乱了艺术品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只有第三方机构活跃于艺术品证券市场,才能保证资产证券化步骤的顺利完成。
第四,完善艺术品证券交易机制,遏制信息不对称情况的发生。信息不对称不仅不利于艺术品价值的客观评估与艺术品证券的合理定价,也会使投资者对艺术品证券的价值产生非理性预期。盲目跟风将会导致艺术品证券价格的暴涨暴跌,扰乱艺术品证券市场,损害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第五,建立健全艺术品证券市场的监管制度,明确监管政策,实现相关文化部门、证监会与第三方机构的联合监督。只有严格、公正的监管才能保证艺术品市场的参与机构各司其职,保证艺术品证券化的合理合法,保证艺术品交易信息的公开透明,进而维护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总而言之,艺术品证券化是一种有益的金融创新,虽然目前艺术品证券市场仍然存在缺陷,但是新生事物的成长和完善都需要一定的过程,艺术品证券化不可因噎废食。艺术品的证券化、大众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过于冒进,艺术品证券化只有在产权明晰、监管有力、制度健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才能促进文化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 进:《我国艺术品投资证券化模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
[2]杨胜刚 周思达:《艺术品证券化_资产泡沫还是金融创新》[J],艺术市场,2011,(5).
篇2
关键词:艺术品金融化;份额化交易;缺陷;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1)05-0050-05
提到艺术品,人们首先会想到艺术品收藏。我国民间的艺术品收藏古已有之, 艺术品对于藏家不仅意味着财富,更蕴含着一种根深蒂固的人文情怀,而将艺术品视作一项金融资产甚至是资本来进行投资、让艺术品与金融“联姻”,在我国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事物。 艺术品金融化指的是艺术品成为金融机构资产管理的投资标的或成为对企业和个人进行信用评级和资产定价的重要标的, 是艺术品投资的一个重要方面。 艺术品投资在西方社会已有数百年历史,而艺术品金融化也已有充分发展,各种以艺术品为标的的基金、信托投资计划等可谓种类繁多、运作成熟,其中不乏许多成功的投资案例。由于我国艺术品市场化的正规流通体系建设起步较晚, 金融体系仍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所以我国的艺术品金融化尚处在探索阶段, 但是各种艺术品基金和理财计划的不俗表现使得这一领域的投资迅速升温,艺术品市场成为资金的一大聚集地。今年年初由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简称“天津文交所”)推出的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模式就是顺应这一趋势而产生的。
一、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模式
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模式指的是将标的物等额拆分,拆分后以每一份额的所有权为基础发行份额,公开上市交易。 譬如一件艺术品经权威机构鉴定后确定其价格为1000万元人民币, 那么就可以将其拆分为每份1元人民币的1000万份相等份额发行上市,此时投资者可以参与艺术品份额的发行申购,持有原始份额,也可在文化交易所内买卖所持份额。
(一)艺术品份额上市流程
天津文交所的产业链条中包括资产包发行人、发行商、挂牌保荐人、机构投资者、普通投资者等。一件艺术品上市,首先要由资产包发行人提出申请,确定发行商,文物部门进行售前审批,第三方专业鉴定机构对拟发行上市的艺术品进行鉴定评估;其次,再由上市审核委员会审核,保险公司对该艺术品承保,并由指定的博物馆托管;最后,发行人对拟上市艺术品进行路演,承销商进场发行。具体流程如图1。
(二)艺术品份额化交易规则概览
由于艺术品份额化运作一段时间以来产生了诸多问题,引起市场混乱,天津文交所陆续对交易规则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现在的交易规则具体有以下五个方面:
1. 申购方式: 份额发售采取网上竞价申购的方式。 投资人按照份额发售说明书中规定的价格区间及数量自由报价申购。投资人参与份额申购时,对于同一艺术品份额,每个份额账户仅限申购一次。
2. 交易方式:交易按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进行撮合交易,实行T+0制度(特殊处理的份额除外);报价方式分为市价申报和限价申报,最小申报数量为100份额, 申报价格最小变动单位为0.01元。 上市首日集合竞价申报价格限制范围为申购成交价的80%~120%, 连续竞价申报价格限制范围为开盘价的80%~120%。份额交易(非上市首日),日涨跌幅限制为5%;单笔申报不能超过每个艺术品份额发行总量的5%,当日份额实时累计净买入量或净卖出量不超过份额总量的5%。
3.特殊处理:对连续20个交易日内累计6个交易日收盘价均达到日价格涨跌幅限制且当日收盘价较T-20日收盘价涨跌幅达到或超过30%的份额进行特殊处理。 特殊处理的份额日价格涨跌幅限制为1%,特殊处理的期限为20个交易日。
4. 要约交易和要约收购: 单个投资人持有单只份额比例达到50%,该份额于下一交易日停牌一日,若该投资人继续增持,可以发起要约交易;要约交易单价不得低于要约收购停牌前180个自然日内要约收购人买入该份额的最高价格且不得低于本所收到方案时停牌前5个交易日平均价。单个投资人持有单只份额比例到达67%,触发要约收购,该份额停牌。
5.期满交割:当份额达到期满交割期限,份额停牌, 交易所于停牌后第7个交易日进行竞价交割。竞价成功则该份额正常退市,办理实物交割手续;三次竞价失败,则予以复牌。期满交割成功后所得款项按交割前投资人所持份额比例分配给投资人。
二、艺术品份额化与市场流动性分析
艺术品投资市场一向是流动性较差的市场,一方面是因为每件艺术品都有其独特的内涵和外在表现形式,即使是同一位艺术家的作品也会有所差别,这与标准化的投资对象如证券、 房地产等有很大差异,因此定价困难,流通交易的成本较高;另一方面,艺术品投资者小众化也导致了市场空间狭小、 流动性差。 而份额化交易的方法能够扩大投资对象的范围,加快艺术品投资领域的资金流动,这样的创新也许能够从交易形式上解决流动性差这一由艺术品本身特性所造成的市场缺陷。另外,艺术品上市之前需经权威机构鉴定评估,这就相当于为投资者把关,降低了进入市场的技术门槛, 有助于减少我国现今艺术品市场上赝品泛滥的现象。从理论上来说,这本是促进艺术品市场繁荣、 开拓新兴投资领域的一项创新,然而从天津文交所运营几个月的情况来看,现在恐怕还不能对份额化交易模式寄予太大的期望。
“博傻理论”指的是投资者愿意花高价购买某项资产而不管该资产的真实价值, 因为该投资者预期将会有其他投资者花更高的价钱向其购买该项资产。以天津文交所第一批上市的艺术品来说,其中有9件均为天津画家白庚延的山水画作,白庚延作为当代画家,其作品在上市以后价格一路飙升,甚至赶上了齐白石等名家的作品, 这样的价格显然是远远偏离了画作的真实价值, 所以大多数投资者持有份额的心态就是将手中的份额抛售给那些认为价格还会继续上涨的“更大的傻瓜”,即“博傻”。份额化交易推出后,就实际运作而言,其在加强艺术品市场流动性方面发挥的作用乏善可陈, 甚至还加剧了市场的动荡。 当游资攫取高额收益之后撤出艺术品份额化市场,那么“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就落在后来跟进的那些向往高收益神话的普通投资者手里,这样的情形对于市场和投资者都毫无益处可言。
关于这一点, 上市艺术品的价格波动情况就能很好地说明问题。 下图 ① 为天津文交所最早推出的上市艺术品之一《黄河咆哮》,从2011年1月26日上市至2011年4月19日止(天津文交所官方网站上数据显示自4月20日以后交易量锐减, 故选取4月20日之前数据),每个开盘日的交易收盘价(图2)和日涨跌幅(图3)。可以看出,《黄河咆哮》的价格波动幅度大,而日涨跌幅则更甚,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数次连续涨停、跌停,这种“云霄飞车”式的涨跌无疑会给投资者和市场造成不良影响。 最早上市的几件艺术品价格波动过于剧烈而引起市场混乱, 文交所对其采取特别处理的措施后至今, 这几件艺术品的价格都只在3元上下徘徊, 而新发售的份额也表现低迷,交易量较小。按照目前的状况来看,份额市场自身都快要无人问津,交易难以为继,而要运用份额化的方法来增加艺术品市场流动性恐怕是不可靠的。
另外, 交易规则中要约收购的部分以及上市艺术品的期满交割是艺术品份额的退市机制, 从理论上看这一机制还算是比较完善和规范的, 但是在现实情况下却缺乏可操作性和实现的可能性。 零散资金的进入使份额分散化, 这就加大了要约收购的难度和成本,况且就现已上市的两批艺术品来看,即使在份额价格回落之后也还是比艺术品原来的市场价格高出两三倍, 在被抬高的价格水平下艺术品期满竞价恐怕会面临无人问津的尴尬场面, 所以投资者出于收藏或长期投资目的的话是绝不可能通过份额化这一渠道来实现的, 这样一种退市机制就目前的市场情况而言可谓形同虚设。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天津文交所现阶段推出的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模式, 在理论上能够促进艺术品投资市场提高流动性, 但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在实际操作上则很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导致市场上资金的异常流动, 同时也阻碍了艺术品本身产权的正常转移。
三、 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的缺陷
份额化交易之所以不能解决艺术品市场流动性问题,反而还造成了市场混乱,关键就在于这种交易方式本身存在着难以弥补的缺陷。 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最显而易见的一个缺陷就是资金盘小,形式简单。目前市场上交易的份额都是以单件艺术品为基础的,而且发行上市的艺术品均为当代作家作品,尽管天津文交所在份额发售前做了大量宣传工作, 甚至不惜夸大艺术品的价值, 但即使是艺术品领域的外行也明白当代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还有待时间检验, 其单件艺术品份额的市场总价在达到最高点时不过几千万。 而交易所隶属的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 本身注册资本也只有1.35亿元人民币,据有关调查,其股份还含有个人投资及其他公司投资。资金盘小就易于庄家和投机者操盘,而交易所自身实力薄弱,又非国家设立,就更难以防止人为的操纵和炒作。另外,艺术品份额化和上市交易的流程似乎过于简单。 尽管从上文列举的主要交易规则来看, 艺术品份额化市场就相当于股票市场的复制,在理论上也相似,但是现实中公司股票发行上市比艺术品份额上市要复杂得多, 二者并不具有太大的可比性。 简单的结构和形式为人为操纵提供便利,这就成为份额市场的一大弱点。
艺术品份额化另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份额的定价问题。众所周知,有价证券的当期价格是未来各期收益现金流的折现,以股票为例,公司在未来各期发放的股利的现值即为当期股票价格。 然而艺术品并不具有类似于公司股票或债券的资本增值的性质, 而且当代艺术品在正常情况下几年甚至几十年内其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不一定会有很大增长,艺术品在上市期间并没有产生现金流, 其本身价值和价格是依靠业内专家进行鉴定和评估的, 那么以艺术品为基础的份额的定价机制该如何确定, 这就成了一个难题。份额化交易推出后,份额的市值暴涨暴跌恰好反映了份额的定价机制空白, 艺术品份额交易价格与艺术品本身的价值相去甚远, 份额价格变动脱离艺术品价值而完全由市场资金甚至是游资控制。如此,个人投资者寄希望于通过购买艺术品份额来达到投资艺术品的目的显然是不现实的。
另外, 艺术品份额交易过程中艺术品的产权问题也不容忽视。实际上,上市艺术品的所有权并非为文交所所有, 而是持有人与文交所签订发售协议,文交所其实从事的是发售商的业务。此前天津文交所未就上市艺术品的产权问题进行相关的公告或说明, 由此引起了投资者的误解, 产生了一系列法律纠纷,导致了社会对文交所更大的质疑。而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 属于国家文物的艺术品禁止以打包拆分的方式在市场上发售份额, 这也正是原定于今年7月27日发售的齐白石《花卉草虫》四条屏艺术资产包暂停发售的原因。退一步讲,即使文物能够以份额化的方式上市交易, 其最终的所有权转移也会受到国家文物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限制。 大家作品无法上市而只能发售一些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份额,从这一点来看,文交所并不能对画廊和拍卖市场起到补充作用, 对艺术品市场的贡献可以说聊胜于无。
四、对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模式的几点建议
1. 文交所要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 长期以来艺术品市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市场结构:展会、画廊构成一级市场,也就是发行市场,具有推介艺术家,推出艺术作品的职能;二级市场由拍卖公司构成,即艺术品的流通市场,具有汇聚信息、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的功能。 艺术品流通一直在原有的市场体系下运作,这种体系已经比较协调和成熟,那么艺术品份额化交易在原有的市场中到底能起到怎样的补充和完善作用,这还需要不断思考摸索,妥善解决。
2. 社会媒体和相关金融机构应该引导普通投资者树立对艺术品投资的正确观念, 风险和收益的正相关关系在艺术品投资领域也一样成立。事实上,已经有学者研究证实艺术品投资领域并不是投资者的伊甸园,例如,William N. Goetzmann对1715~1986年这271年间艺术品投资价格进行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单纯出于投资的目的,那么艺术品投资市场对风险厌恶型的投资者来说并不具有吸引力。所以在我国艺术品投资市场逐步成熟的过程中, 在艺术品金融化逐步推广的过程中, 不论是对于艺术品份额化交易还是其他艺术品金融化的相关产品,媒体和金融机构都应该引导投资者转变观念, 以正常的心态对待,认识并遵循艺术品投资领域的规律。
3. 加强对艺术品金融化的监管。 此次天津文交所推出的份额化交易之所以引起市场的异常反应,监管缺位是主要原因之一。 文交所自身既是份额化交易的主体又是交易规则的制定方, 份额化交易与其利益紧密联系,但却缺乏明确的独立监管部门,这样必然导致交易中存在诸多不规范行为。 要完善监管体制,首先要明确监管主体和监管内容,艺术品的金融化进程涉及艺术品和金融业两个领域, 这一点有别于其他证券, 所以应该由政府设立独立的监管机构同时对这两个方面予以监管, 保证艺术品标的本身及其金融化产品的合规性, 将艺术品投资市场及其参与者纳入监管体系之中,加强信息披露,防范恶意炒作和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维护投资者的利益。
4. 在艺术品份额化交易还不成熟的阶段可以对个人投资者的进入加以限制, 甚至在现阶段只允许机构投资者进入份额市场。 从天津文交所艺术品上市的情况来看,艺术品份额市场的风险较大,交易规则不完善,盘小易控,个人投资者力量弱小,贸然进入这样的市场,很容易遭受巨大的损失,引起市场恐慌。因此可以先让机构投资者入市参与交易,待份额市场成熟后再考虑对个人开放。
天津文交所运营至今, 从一开始的备受期待到后来因为对屡屡出现的异常情况措手不及,频繁修改交易规则而遭到质疑, 数月之间巨大的反差不得不令人反思: 在我国艺术品投资市场的成长期、 在艺术品金融化还不成熟的环境下推出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究竟是福是祸?我国的艺术品市场结构尚未完全建立,市场上赝品、假拍、恶意炒作等行为层出不穷,而且国内艺术品金融化才刚刚起步,专业投资于艺术品领域的基金、信托计划为数不多,运作也尚不成熟,艺术品金融化的基础还不牢固,在这样的情形下推出份额化交易,既缺乏国外可借鉴的经验,又是在短时间内筹备完成, 其市场前景以及给投资者带来的长期效益值得质疑和考量。
市场的创新总是伴随着风险和质疑。 艺术品金融化是艺术品投资不可逆转的趋势, 而份额化交易模式又是金融化的一项创新。 天津文交所推出艺术品份额化交易虽然饱受诟病和质疑, 但确实是在我国艺术品金融化的进程中迈出了尝试性的重要一步, 而其在运营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和缺陷也为以后的市场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总之,如果文交所不能及时做出调整和改正,艺术品份额交易就可能成为创新过程中的“早产儿”。
参考文献:
[1]麦晓聪,陶田. 金融危机下的艺术品投资[J]. 商业经济,2010(10).
[2]倪进. 当代中国艺术品市场金融化发展的若干问题[J]. 艺术百家[J]. 2010(5).
篇3
中国人首创艺术品分拆
实际上,天津文交所并不是第一个推出此类产品的机构,2010年5月正式开业运营的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于2010年7月通过权益拆分的模式推出了“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1号艺术品资产包――杨培江美术作品”,这个资产包是由艺术家杨培江的4件油画和8件水彩画组成,其估价为200万元,被拆分成1000份,以每份2000元的价格向市场销售,据说很快就被22个投资者全部买下。
这种中国首创的艺术品权益拆分交易方式很快有了跟随者,同年12月,上海文交所也以同样的方式推出了“艺术品产权1号――黄钢作品”,主要集中于艺术家黄钢的“红星和箱子系列”以及“经版菩提树系列”等代表作,总估价2500万元,每份以尺为单位,以2500份的发行额度在上海文交所下设的艺术品投资者俱乐部内发行,成员之间可以非连续转让。同天津文交所一样,这类产品的宣传都无一例外地强调投资者无需投入太多就可以拥有经典的艺术作品;媒体也在津津乐道着普通老百姓也可以投资自己喜欢的艺术家的作品了――然而对于文交所选择艺术品的标准、估价系统以及对其监管的空白等问题也由此引发了一些专业人士和媒体的质疑和讨论。
文交所是“文化产权交易所”的简称,2009年6月,中国的第一个文化产权交易所――附属于上海产权交易所的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在上海成立。目前,文化产权交易所已相继在深圳、广州和成都等地成立,北京的文交所据说也将于今年上半年成立。文化部文化市场司的《2009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中指出,产权交易所是中国资本市场中的初级平台;而文化产权交易所是一种联结产权交易市场和艺术市场的方式,一个解决艺术市场中资源分散、不规范和交易效率低的捷径。
深圳文交所的交易品种包括了文化股权,物权,债权及知识产权(影视作品、数字产品、工业设计、文学作品等著作权)的转让或授权交易,文化创意项目投资受益权,文化产品权益的融资交易以及各类文化艺术品拆分权益等;而按照成都文交所的说法“即使只是原创的一首打油诗、一支歌都可以挂牌交易”。对于许多缺乏资金的文化项目如影片、音乐、动画等的制作而言,文交所的确是一个筹措资金的有效途径,最常见的方式是将这些文化项目的全部或部分产权在文交所进行估值和分割后推向市场,投资者可以像在股票市场上一样购买产权份额,在产品最终实现其利润时按相应的份额获利,也可以通过向他人转让自己的产权份额而获利,而文化项目由此获得赖以发展的资金。
虽然说起来艺术品的权益拆分只是文交所业务的一部分,但这一部分所引起的关注和争论却是最激烈的。这除了与目前艺术市场的火暴有关,也与这些文交所推出的产品直接相关。严格说来,无论是从学术还是市场的角度来看,三个文交所推出的首批艺术家都称得上“生僻”,而通常来讲艺术品价值的发掘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对于要以未来的收益为回报的艺术品投资而言,人们难免会质疑文交所选择作品的标准何在?估价如何进行?未来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实现这些艺术品的增值?既然在世艺术家的作品已经上了市,那是不是意味着这些艺术家打个喷嚏也会让这些上市作品的价格抖一抖?
相较于上海文交所和深圳文交所,天津文交所虽然成立最晚,却因其份额化交易的异常活跃和火暴吸引了无数眼球,也引发最多的争议。在天津文交所里有着与A股市场极为相似却又有不同的交易特点和规则,如15%的日涨跌幅限制、摇号申购、T+0交易制度、双向收取2‰佣金、网上电子化交易……正如其官方博客中所表述的:“用金融的手把玩艺术品,像股票一样投资艺术品。”而对于交易客户的选择上,相较于上海文交所规定其艺术品投资者俱乐部成员才可认购产品和深圳文交所对于投资人相对严格的筛选条件,天津文交所的开户只需5万元资金即可,所有的开户和交易也只在网上进行,不接受现场开户、交易和咨询。
虽然有人说权益拆分的概念是来自一种叫做ABS(Asset Backed Securities,即资产抵押债券)的金融衍生品,但如此火暴的艺术品权益拆分和证券化交易可谓是中国人的首创。法国A&F Markets公司也是在2011年1月才步深圳和上海文交所的后尘,在法国推出类似的艺术品交易方式,其创始人Pierre Naquin说这种方式可以为艺术市场带来更多的收藏家,因为投资者在对交易行情关心的同时会更愿意去了解自己所投资的艺术品。对此欧洲的艺术协会和画廊表达了谨慎的保留态度:伦敦美术学会的总监Patrick Bourne认为这是一种误导,他认为只有当这些投资者中的一些人成为严格意义的收藏家,出于美学和文化的原因来购买艺术品时,才能说明这种交易为艺术世界而不是为艺术市场作出了贡献。虽然Pierre Naquin说有几家法国画廊计划参与这一项目,但他也承认法国的画廊可能会比较犹豫,因为在法国“文化有非常制度化的一面,也有对艺术品的尊重”。
艺术基金和艺术信托
说起艺术品基金的历史,最早的可能是1904年在法国成立的“熊皮俱乐部”,在1914年售出其购买的艺术品时获得了4倍的利润。然而它实际上更接近一个合伙投资的成功案例,类似私募基金,不能算做具现代意义的投资基金。1974年涉足艺术品市场的“英国铁路养老基金”是全球第一个进入艺术市场的大型机构投资者。基于当时低迷的经济环境和投资种类的限制,英国铁路养老基金决定购买艺术品来抵御当时非常高的通货膨胀,并开始与苏富比拍卖行合作购买艺术品和古董,最后共购买了包括绘画、书籍、手稿、雕塑、中世纪艺术和中国瓷器等各种品类的2000多件作品。
养老基金本打算将这些作品保留25年,但后来因在上世纪80年代早期决定不再投资艺术品和之后艺术品价格的疾速上扬,养老基金于1989年提前将购买的艺术品在世界各地进行了拍卖,其中的印象派与现代艺术绘画部分取得了极佳的拍卖成绩,例如于1978年以25.3万英镑购买的一幅莫奈的作品以671万英镑售出;当年以340万英镑购买的25件作品共售得3520万英镑,年收益率为20.1%,扣除通货膨胀率后为11.9%。这些数字令所有人都欢欣鼓舞,似乎印证了艺术品是个绝佳的投资标的――它也因此成为艺术品投资领域至今仍最为津津乐道的成功案例。养老基金投入到艺术品市场的资金只占其全部资金的2%,约合4000万英镑,但对当时的艺术品市场而言已经是很大的一笔资金,也为其赢得了“梅第奇家族之后欧洲最伟大的艺术赞助人之一”的美誉;它不但对当时的艺术品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影响了后来的机构投资者和专门的艺术基金。然而,印象派与现代艺术绘画部分只是英国铁路养老基金购买的所有艺术品中的一部分,其他类别的艺术品的市场表现却并不都是如此令人激动。截至1992年1月,基金售出了75%的作品,获得了13.93%的回报率,扣除通货膨胀后为6.07%,这还不包括行政、运输等成本费用――按铁路养老基金自己的计算,艺术品投资的回报好于国债,但却远比不上股票市场。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期,大量种类各异的专业艺术投资基金在西方兴起,艺术基金的大多数客户都是“高净值人士”(High-net-worth Individuals),他们普遍认可对冲基金的经理们把资金从金融市场中抽出来并投入艺术品这样的硬资产是一种多元投资策略。根据凯捷咨询的报告,艺术品与其他传统资产类别的相关性很小,因此可有效地作为一种风险对冲的手段。然而,虽然这段时期艺术品基金市场非常活跃,但至今只有少数存活了下来,淘汰率之高令人警惕。2009年12月,成立于2007年的全球首家艺术品对冲基金“艺术贸易基金”关张清算;同期伦敦的美术基金管理公司艺术财富管理公司评估后认为,全球的艺术基金数量自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以来已经减少了40%――这实际上已与前面述及的艺术品作为避险工具的认知有了出入。
另外,由于艺术品本身的流动性较差,其短期回报率一直欠佳,而出于考虑投资者较急切的心态,一些基金往往将存续期定得较短(例如以两年期居多),如此一来变现风险就比较大。
除了艺术基金外,艺术品信托也是目前在国内非常热门的艺术品投资产品。2009年6月,国投信托携手保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和中国建设银行推出了国内首款艺术品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国投信托・盛世宝藏1号保利艺术品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国投信托推出的艺术品信托产品分为两类,一类是纯基金运作模式,另一类则是更常见的类似于抵押融资的运作模式。国投以市场估价的一个折扣价(一般3折到5折)从融资方处购得艺术品,融资方在约定期限可以以固定收益回购,如果不回购,则国投信托将艺术品进行拍卖,超额部分在国投、融资方和投资者之间分配。
投资风险
从购买门槛来看,有些艺术基金的门槛高达数百万元,艺术信托产品也多以50万元或100万元起步,而文交所的权益拆分产品是对入门资金量要求最低的。从投资风险来说,艺术品信托产品可能会因为设置了回购的固定收益而看起来更有保障,然而有专业人士指出,这种产品在理论上也存在着收益缩水甚至本金损失的可能性,例如艺术市场崩盘,购买艺术品价格跌到比收购价还低,而届时融资方又不愿回购,即使如果艺术品市场行情看涨,融资方选择回购,投资方也分享不到增值的收益。艺术基金一般都声称有较高的收益率,有的甚至达30%多,然而收益总是和风险成正比,正如有专业人士指出,在投资市场,投资于股票等高风险资产(艺术品也是高风险资产)的基金一般不会承诺保本,也不会提供预期收益率。
篇4
艺术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浩瀚文化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除了艺术欣赏的多种美妙功效外,艺术品投资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壮大,给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带来不菲的理财收益。当艺术品邂逅了金融资本,艺术品就变身成为了华丽丽的金融资产。
在国外,艺术品投资与股票、房地产投资并列称为三大投资市场。专家认为,艺术品投资是一种理财和资产配置的方法,个人投资者在资产配置方面可以采用5%-10%的配置模式。
世界第二大市场 金融资本强力介入
据权威统计,2010年中国艺术品拍卖总额超过500亿元,包括油画、装置、雕塑、素描、摄影以及版画在内的艺术品贡献了全世界33%的份额,击败美国的30%和法国的5%,成为世界第二大艺术品市场。今年,艺术品拍卖市场继续呈高速增长之势。有关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中219家拍卖公司实现总成交额428.42亿元,同比2010年上半年上涨112.71%。
如此强劲的发展势头令业界人士惊叹,在2011中国艺术品收藏与投资高峰论坛上,众多专家学者和机构人员探讨了艺术品金融化的发展现状与后市趋势。
收藏投资导刊社长姜占国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艺术品市场快速发展的态势离不开金融资本的强力介入和艺术品市场与金融产品全方位的成功对接。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近两年成立的文交所已达20多家,其中大部分都开发了艺术品份额化产品;2011年国内11家艺术品基金管理机构总计划募资约33.86亿元,现已募集到位的资金约12.15亿元,实现总体募资计划的36%,从中可以看出艺术品基金呈现与日俱增之势;其他艺术品金融化的产品――如艺术品抵押、典当、担保和艺术银行、艺术品保险及艺术品期货交易等给艺术品市场带来的资金也不可小觑。
艺术品的金融化就是资产的证券化,只有当它有很多的信用体系支撑时,才可以金融化。因为艺术品是一个特殊商品,当它变成了金融产品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它能不能抵押,能不能典当,能不能够被正确评估,能不能够被合理的、公正的鉴定,能不能有一个非常好的保管机制等等。
艺术品金融化促进中间产业的繁荣
“艺术品金融化对我国乃至全球艺术品市场的发展都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它不仅改变艺术品交易模式、管理方式,还将对艺术品市场的格局产生深刻的影响。”中经社控股有限公司对外合作部总监秦昌桂先生这样评价其后市影响力。
艺术品投资价值的凸现将促使更多的人投资艺术品。然而艺术品投资最重要的因素取决于选择专业度、市场资讯掌握度、买卖渠道掌控以及人脉网络建立等投资要素。这些要素对于一般投资人而言,技术门槛高,投资风险大,这就需要一个专业的艺术品投资顾问公司进行专业指导和理财规划。艺术品金融化就在最大程度上促进了中间产业的繁荣。
因为市场的需求,艺术品的交易所出现了,拍卖公司生意火爆,画廊、经纪人、艺术评论人、艺术品鉴定人、艺术媒介都会繁荣起来。拍卖目前是我们国内艺术品交易的一个主渠道,次渠道就是画廊和坊间私下交流。而交易所的前途在于搭建文化公司、画廊、个人收藏者和机构的交易平台。
博弈加剧 艺术品投资集团必将出现
艺术品金融化正浩浩荡荡地走来,在未来,艺术机构之间的博弈加剧,而个人力量将逐步被削弱。
过去的艺术品市场主要是拍卖公司、画廊和个人买家之间的较量。艺术品基金等新增机构为了帮助投资者获取更大利益,需要形成规模效应,继而在交易佣金、成交价格等方面谋取更大的效益,相比之下,个人在这种竞争中成为弱势群体。而且艺术品金融机构拥有更多的优势资源,容易获得更多智力、眼力的支持,将在市场中获取更多、更大的话语权。
为了获取规模优势、取得垄断利益,综合性的艺术品投资集团必将出现。这些集团涉跨艺术品市场各层级、各门类、连接艺术品市场各环节,疏通艺术品市场的各路资金。有业内人士称,此类集团的雏形目前已经显现。
篇5
关键词:艺术品证券化 艺术品基金 艺术品交易完善
一、艺术品证券化交易的概念、特点
所谓的艺术品证券化交易是指文交所按照股票经营的模式参考有关标准对艺术品进行价格评估、资产打包进而等额分割后向社会公开发行、转让、连续交易的过程。
其有以下特点:①艺术品证券化交易实质就是艺术品产权拆分交易,每个投资者拥有产权的一部分,经过文交所的运作获得收益。②从形式上看,艺术品证券化要先由专业的评估机构进行价格评估进而整合成一个资产包。③文交所将该资产包进行等额分割、折合成均等份额,形成标准化交易形式。④艺术品证券化交易的运行模式参照股票的T+0模式,由文交所在网站上公布投资者条件、申购、交易等信息,面向公众公开发行,满足条件的投资者按照所持份额分取利润⑴。
二、艺术品基金的概念、特点
顾名思义,艺术品基金是参考证券投资基金的模式实现的又一艺术品金融化交易。它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基金份额募集资金,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托管人托管,为了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进行艺术品投资组合的一种投资活动。
艺术品基金的特点主要表现为:①从性质上看,艺术品基金属于私募基金。新修订的证券投资基金法规定的私募基金包括投资于股票、债券及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证券及其金融衍生品种(107条弟二款)同时该法第104条、105条有规定了私募基金的投资者必须要达到规定的收入或资产规模,并且具有相应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发行私募基金不能使用媒体公开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荐。②艺术品基金管理人应由具有丰富的艺术品鉴定、投资经验的公司、合伙担任⑵。③托管人作为艺术品基金的保管方,由国家规定的金融机构担任,在监督基金管理人合理使用基金财产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三、两种艺术品投资方式的比较
第一,两者交易的性质不同。艺术品证券化交易实质是按产权拆分的模式进行的,将艺术品产权份额化进行交易,类似于股票,但是其在实质上与股票的获益方式大有不同:股票的获益方式有两种:①投资者购买股票,公司将资金投资于实体经济,实现股票增值,投资者依靠股息、分红等还实现收益。②股票卖出的差价即资本利的。前者属于企业的经营性收益,后者有明显的投机成分。而艺术品证券化交易的标的物是实物资产,其本身并不能产生持续的现金流,艺术品的真实价格只能通过实物交易来实现。而没有实物交易支撑的股票型艺术品证券只能通过交易差价即资本利得来实现,因此证券化的艺术品交易投机现象严重,爆炒暴涨哄抬价格,使艺术品脱离正常的价值轨道,包含大量流动性溢价,真实价格难以实现,极易产生泡沫化现象,最终套牢的是中小投资者利益。与艺术品证券化交易不同,艺术品基金实质上是整体的产权交易,通过向投资者募集资金,通过拍卖会或画廊等正规途径购得艺术品,经过一定封闭期的运作实现艺术品的升值,再高价卖出艺术品,而后期满投资者分取利润,可见在两次交易中艺术品都是整体的产权交易,且封闭期内一般不允许份额交易,这样一来,艺术品的价格不会出现股票式的大起大落,价格稳中有升,投资者实现利润有较高保障。
第二、投资者投资门槛不同。如前所述,艺术品证券化交易采取T+0交易模式,且涨跌幅度为15%(股票的涨跌幅度一般是10%),其投资方式激进,投机现象比股票有过之而无不及⑶。而文交所规定的投资门槛普遍较低,其涉及面是很大的;再加上作为被投资对象的艺术品本身专业性极强,从事鉴定工作的专家都难免"打眼"误鉴,更何况在这方面还是"白丁"的普通投资者,有的文交所根本不让投资者看实物,可见证券化交易中存在的投资风险之大。
三、艺术品基金的缺陷和制度完善
首先,缺乏对信息披露制度的规定。艺术品基金作为一种私募基金并没有建立起公募基金那样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新修订的证券投资基金法虽专设了非公开募集基金一章,但并没有辟专章规定信息披露制度。只是规定投资双方签订基金合同,在合同中规定基金份额持有人、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的权利义务,基金运作方式和组织形式,基金的投资范围,基金信息提供的内容、方式等内容,但是由于艺术品本身的专业性强,获取信息的途径少,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这种在合同中规定的信息提供方式难免流于形式,对投资者不公平。
在艺术品投资中,信息公开透明,对于约束管理人的投资行为,维护投资者的知情权至关重要。为此,艺术品基金一方面可以仿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①发行基金份额时发行方和基金管理人应将报送批准的文件公开,以供投资者监督、查阅,②基金监管机构应该每年对基金管理者的工作能力,业绩水平和道德信用水平进行考核并备案,方便投资者选择信用度高,业务好的机构来管理自己的财产。另一方面艺术品基金管理人可以同画廊、拍卖行等专业机构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并对投资者开放,是各方都能关注到艺术品的市场行情,增加投资安全。
再者,监管机构有待完善。艺术品基金虽然由多方监管,但问题仍然层出不穷:①新证券投资基金法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注册或者基金行业协会登记。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对基金管理人的注册和基金行业协会对基金管理人的登记,不表明对其投资管理能力的认可,这说明监管管理机构只进行形式审查,不进行实质审查,管理人的真实性、专业性在开始阶段难以通过监督保证。②作为约束双方行为的基金合同也存在监管不力的现象,合同的约束作用是通过事后追究违约责任来实现的,即通过诉讼方式。这样一来,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下,投资者对于专业性强的艺术品方面往往举证困难,加之大量财产纠纷涉及面广,审判周期长,执行难等问题突出,面对如此之诉累,投资者会放弃自己的权利。
为了扭转这种状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作为托管机构应该改变被监管者自己选择监督机构的状况,由证监会选择托管人,真正的发挥监管作用,对于基金管理者的投资行为进行监管并且可要求管理者定期提供投资信息,如果管理人违规不提供,可向证监会报告。②目前证券投资基金法主动向证监会提供信息的规定不足,因此证监会在监管中处于被动地位,要改变监管不力,必须变被动为主动,管理人定期提供经营报告,而证监会可对基金管理人的经营管理情况进行定期和突击检查。只有公法适当的介入到私法当中才能防止权利滥用,契约绝对自由等产生的弊端,以谋求社会公民正义,这也是"私法公法化"的原因⑷。③为了改变投资者的的弱势地位,建议关于艺术品基金的纠纷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以最大限度保护投资者利益。
注释:
⑴朱静芬.艺术品投资基金 [J].检察风云,2011 (8).
⑵朱晔.私募基金法律调控 [J].财贸研究,2005 (5).
⑶金香爱.中国私募基金合法化的一些思考 [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 (10).
篇6
“想赚钱?搞收藏!”一时成为不少收藏爱好及投资者的口头禅。果真如此吗?艺术品的火热究竟能否持续?2012的艺术品市场投资前景如何,存在着哪些风险?带着这些投资者关心的问题,SMEIF记者于2011年12月8日应邀请参加了在广州东方宾馆隆重举行的“首届艺术品投资国际高峰论坛”,倾听了几位重量级嘉宾的精彩发言,了解到了当今艺术品投资的的一些真实情况。
新收藏:投机股,抗通胀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艺术品交易强国,2011年全球艺术市场交易总额预计能突破2000亿元”,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余丁在首届艺术品投资国际高峰论坛上发言时表示。同时他大胆预测,“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投入,估计未来每年将有50亿元的潜在购买力进入中国艺术市场”。
据SMEIF记者向与会专业听众了解,与其他投资形式相比,艺术品投资风险最小。由于艺术品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因而具有极强的保值升值功能,潜在收益非常高。可以说一旦购入,很少会贬值,投资者不必担心行情突变带来的风险,属于安全性投资。
风险小,潜在收益高——在风险与收益这一对矛盾中,艺术品投资正所谓“鱼和熊掌可以兼得”。“艺术品投资跟其它资产类投资的关联度不大,不是跟着股市、黄金等同涨同跌。因为它能抗通胀和抗风险,包括也能有效地抵御一些宏观政策的调整”,一位与会专家在接受SMEIF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今房市不景气,股市一朝回到十年前,大量从房市股市撤出的资金进入到艺术品市场,使得艺术品投资或将成为继股票、房产之外的第三大投资高地,“5年前,你也许会后悔10年前为什么没有投资股票;今天,你可能会后悔10年前为什么没有多置几处房产;而今天,你可能会后悔为什么没有买上几件古玩字画!”
“当代艺术是投机股,只要买好了,它可能一飞冲天。而中国的古董是投资股,可以长期持有,千万不要买来卖去,只要买对了,睡一觉都会涨价”,中国台湾最具影响力的文物收藏团体“清玩雅集”的发起人之一、有“古玩教父”之称的两岸知名文物艺术收藏家徐政夫在论坛发言中表示。
新动向:金融化,证券化
“在未来五年当中,金融化和证券化也将成为艺术品市场的新热点”,余丁教授在论坛上表示。而据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艺术品市场快速发展的态势,给金融资本的介入带来了良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近两年成立的文交所已达20多家,其中大部分都开发了艺术品份额化产品,艺术品信托基金、艺术品私募基金呈与日俱增之势。其他艺术品金融化的产品如艺术品抵押、典当、担保和艺术银行、艺术品保险及艺术品期货交易等都有很大程度的发展。
据业内人士介绍,当前的艺术品投资涌现出了三种新型手段,一是艺术类信托产品,即银行与信托公司推出的各种与收藏品挂钩的“另类”理财产品。这些理财产品的收益按照理财产品与艺术收藏品的价值转换成信托收益,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较高。目前市场中的艺术类信托产品有:红酒信托产品、白酒信托产品等。二是艺术品股票。这是国内艺术品市场刚刚兴起的一股风潮,又叫做艺术品份额类证券化交易,其盈利模式与股票类似,把艺术品产权拆分为一定份额,在文化产权交易所平台上进行公开上市交易(目前艺术品份额交易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天津、深圳为代表的类证券化交易模式,另一种是以上海为代表的产权交易模式)。三是艺术品投资基金。
国内第一只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品投资基金——中国民生银行“非凡理财——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诞生于2007年6月,它主要用于投资中国近现代书画、中国当代艺术品和少量古代书画作品。两年后清盘时该产品的年收益率为12.75%。不过在2010年之前,艺术品投资基金在中国还只是“星星之火”,之后就已形成“燎原之势”。
“艺术品投资基金,是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发展的突破口,推动了艺术品投资的资本运作形式和运作服务形式不断创新。”有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随着金融资本对艺术市场的不断介入,艺术品投资基金将会成为中国艺术市场最大的资本平台,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金融化是大势所趋”。
新警钟:莫冲动,有陷阱
2011年1月26日,画家白庚延的画作《黄河咆啸》在天津文交所上市交易,50天之后,价格翻了17倍,最后被迫停盘。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单季成交428.42亿元,同比2010年春拍上涨112.71%,环比2010年秋拍上涨15.13%,过亿的拍品就有15件之多。这究竟是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正常体现,还是游资助推之下产生的巨大泡沫?“天上不会掉馅饼,但是真的会掉陷阱”,与会的一位收藏品投资家谆谆告诫SMEIF记者。
虽然从长期来看,艺术品的升值空间远远大于通胀水平,仍是最好的抵御通货膨胀并能保值的工具,但它的投资门槛很高,既要有雄厚的资金,更要有相当的艺术鉴赏力,对于以升值为目的个人或中小企业投资者而言,购买艺术品信托理财就免去了艺术品真假鉴别、保藏等难题,不失为一种好的投资手段。或要买就买最好、最贵和有定论的,这也是最保险的做法”,业内人士建议,千万不要以“捡漏”的心态去投资收藏,没有足够的学识和眼力,买了就上当。
篇7
“艺术品股票”有创新
与这些年风头正劲的投资于艺术品市场的信托、基金和理财产品相比,天津文交所此次开设的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无疑与之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有专业投资团队以艺术品为投资标的进行投资,而后者则是将某一件具体的艺术品分割为若干个类似于股票的份额,并将之上市供普通投资者申购和公开交易。从文交所公布的相关上市和交易规则看,也和股票交易几乎一般无二,只是每日15%的涨跌幅限制和T+0的交易模式比国内股票市场更加激进。
按文交所自己的说法:“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模式,通过制度设计实现了文化艺术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有机结合,为促进文化产业和金融产业的共同发展,以投资带动文化,使更广泛的人群关注文化、参与文化,为开辟文化艺术发展新途径做出了有益尝试。”
无量涨停连续上演
然而这件听起来很不错的金融创新之举,在开创伊始就出了状况。从今年1月26日首批两件艺术品――天津山水画画家白庚延的《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啸万里触龙门》(简称《黄河咆哮》,上市总价600万元,份额代码20001)与《燕塞秋》(上市总价500万元,份额代码20002)上市以来,天天都死死封在15%的涨停板上,直到3月16日被停牌前,两只“新股”的市价已分别达每份17.16元和每份17.07元,涨幅均超过1700%!以600万的份额计算,《黄河咆哮》市值高达1.0296亿元。
如此恐怖的连续涨停,使得文交所被外界戏称为“涨停所”,而两幅作品的市值更是让投资者和业内专家齐叫“看不懂”。从艺术价值的基本面来看,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两个艺术品“股票”的估值已夸张得极其离谱。因为在去年嘉德秋拍上,在众多收藏大腕的资金追捧下,张大千的作品《太乙观泉图》以4032万元成交,而齐白石的作品《花果四条屏》以4760万元成交,当时这在收藏界已是“天价”。但名不见经传的白庚延的画作市值却远超张大千、齐白石,泡沫之大可见一斑。
然而疯狂并不仅限于这两幅“开所之作”。3月11日第二批8个品种(7幅画、一枚钻石)一经上市,饥渴难遏的投资者再次将之死死封在涨停板上。除了因为“异常波动”而被临时停牌的几天外,截至记者发稿前的3月29日,这8个品种每个交易日都全部无量涨停。尽管文交所已将日涨跌幅下调到1%,但到3月29日,这8个品种的价格都钉死在5.02元,与1元的每股发行价相比,半个月内涨幅高达5倍。同样泡沫惊人、以首次出现的“天然粉钻”(份额代码41001)为例,29日市值已达1.2亿元。但根据文交所网站的介绍,这颗重4.34克拉粉钻的市价应该只有6000余万元。
交易规则随意修改
除了天天无量涨停让投资者因为无法买入而懊恼不已外,投资者更气愤的是文交所的交易规则随意改变。
据了解,按照最初的《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份额交易暂行规则》,艺术品股票的日价格涨跌幅为15%,月涨幅比例为100%,年涨幅比例为900%。但“妖股”涨势惊人,文交所意识到风险后,3月7日发表公告称计划将艺术品股票日涨跌幅由15%下调为10%。但这对市场毫无影响,3月10日,文交所又将投资者开户条件门槛从5万元猛然上调为50万元,依然难遏市场做多动能。于是3月17日文交所不得不对《黄河咆啸》和《燕塞秋》进行无限期停牌,然而当天第二批上市的8只新股继续涨停。第二天文交所又突然公告,将日价格涨幅从15%降到10%,月价格涨跌幅限制为20%,同时临时增加艺术品特殊处理规定,本月连续累计3个交易日达到日价格涨跌幅限制的艺术品将被实施特殊处理(日涨跌幅比例调整为1%且停牌一天)。但新规定出台后,8只新股仍一路狂飙,3月21日,文交所发疯似地连发20个公告,将8只新股特别处理,日价格涨幅陡降为1%。这依然效果甚微。最出乎投资者意料的是,3月28日起,文交所宣布无限期推迟开户业务。
投资者利益如何保证
尽管文交所紧急修改“游戏规则”是为了遏制艺术品炒作,但规则修改频率之高、速度之快让不少投资者觉得有些哭笑不得。有投资者揶揄说,现在每天起床后最重要的事是看文交所官网有没有出新公告。
还有的投资者对文交所的经营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表示质疑:“本来艺术品交易的盘子就小,首次上市居然只有两个艺术品,奇货可居,这不是明摆着要遭到市场爆炒的吗?文交所为什么不多准备一段时间,把几十个品种一起上市从而尽可能防止爆炒呢?”据了解,2009年创业板创立之时,证监会为了防止新股首日遭爆炒,特地采取“分日申购,同日上市”的上市策略,在10月30日当天将之前分批申购的28只创业板新股集中上市。
更多的投资者认为文交所规则变得太快太容易,让投资者很没有安全感。“难道就没有监管部门审核吗?难道就没有相关的法律制度约束吗?你今天可以限制投资者开户,明天也可以限制投资者卖出,后天你要是突然说不玩了也不是没可能的,那投资者的利益又如何保证呢”?
由于文交所近来正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突然中止开户后,文交所方面又始终没有人对此出面进行解释,种种举动让投资者忧心忡忡。有投资者发表微博表示:“真的担心文交所会被中央叫停整顿,虽然舍不得,但我还是先卖了把本金套现保住。万一真的叫停,那本金能不能回来就难说了。”还有一些投资者试图通过电话或上门的方式咨询相关情况,但记者了解到,天津文交所全部实施网上交易,并没有现场交易场地。有投资者前往位于天津和平区西康路赛顿中心C座9层的交易所咨询时却吃了闭门羹,而拨打天津文交所的客服电话同样一直无人接听。记者近日也多次拨打文交所官网上留下的客服电话试图与之取得联系,也均告失败。
篇8
“杨培江1号”
首个份额化资产包
艺术品成为一种期货
2010年年初,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最先提出艺术品“权益拆分”的模式,即将艺术品的所有权等权益拆分为若干份,投资人可以通过认购拆分的份数获得该艺术品的部分所有权,从而也获得部分基于所有权的收益。基于这种模式,2010年7月,国内首个份额化艺术资产包“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1号艺术品资产包――杨培江美术作品”在深圳文交所上市发售。作为该资产包的持有人和发行人,宏宝斋的负责人张宏有着多年的画廊经营经验,由于宏宝斋地处厦门,当地艺术氛围和市场基础比较薄弱,张宏采用了各种办法培养客户。比如,一幅标价10万元的画作,客户出资5万元便可持有作品一年,如果持有期内觉得满意,便可补足余款获得作品的所有权,倘若不满意,也可退货并收回已经支付的5万元。这样的方式让张宏觉得艺术品具有了期货的属性,即买卖双方共同约定在未来的某一时候交收实货,这也使得艺术品份额化这种交易模式成为了可能。
“杨培江1号”资产包包含了艺术家杨培江的4幅油画作品和8幅宣纸彩墨作品,张宏说,这12幅作品都是杨培江艺术创作最好阶段的代表性作品,而且为投资者考虑,选的都是大尺幅的作品。张宏与杨培江合作已有多年,他推出这个资产包的目的很明确,即杨培江是一位年轻艺术家,需要资金支持创作,而作为人的张宏同样需要资金对艺术家进行推广,相比于发售不在世艺术家的作品,这样的选择更具社会责任感。那时深圳文交所刚刚提出“权益拆分”的理念,张宏主动找上文交所的负责人叶强,双方一拍即合。
作品评估是关键
“杨培江1号”的总发行价格为200万元,拆分为1,000份,每份价格2,000元。虽为份额化交易的“试水产品”,而且整个资产包的总发售价格只有200万元,但人们不禁产生疑问,这12幅作品的价格是如何评定的?因为在艺术品市场中,艺术品的价格评估从来就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权威性的鉴定评估机构,近日,文化部决定撤销其所属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以及一件成本1万元的自制“金缕玉衣”被专家估值24亿元的新闻,也能从侧面反映出艺术品鉴定评估面临的窘境。张宏也承认,鉴定评估是文化产权交易各个环节中的焦点问题,估价过高势必影响艺术家作品的正常价位,本身就是一种操控行为。
对于杨培江作品资产包的定价,张宏认为主要考虑了几个因素,首先,参考其所属宏宝斋网站每年公布的杨培江作品市场价格;其次,参考杨培江作品的拍卖数据;第三,理论家从学术上进行评估;第四,参考杨培江资历、学历的评估。通过这四个方面的综合考评,杨培江作品资产包的评估价格为380万元,最终上市价格为200万元。在张宏心中,相对公正、合理的艺术品评估机构一定要由四个方面组成:首先要国家牵头;其次,一定要有市场经营者和收藏家参与,因为前者对市场的了解更直观,而收藏家对作品有研究;第三,理论家的学术性评估;第四,结合拍卖数据。
根据深圳文交所的规定,“杨培江1号”采取了会员制与文交所挂牌相结合的发售方式。据他透露,最初购买其中份额的投资人都是杨培江的“粉丝”和收藏家,张宏认为这种会员制的方式是可行和可控的,如果国内文交所的资产包全部采用挂牌上市,必然会出问题。随后,天津文交所在交易中的暴涨暴跌也印证了这一点,迫于各方压力,深圳文交所在今年3月紧急停牌,之后又遭遇文交所内部机构重组,并直到8月22日才再次复牌,使得投资人一片怨声载道,这也将发行时并未受到太多关注的“杨培江1号”推向了风口浪尖。深圳文交所停牌之时,“杨培江1号”资产包的价格已由每份2,000元涨至7,000多元,“对照去年到今年整个中国画市场的变化,这个价格跟市场还是吻合的。”张宏如是说。
“黄钢1号”
另辟作品选择与评估蹊径
保证作品流通性
紧随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推出杨培江作品资产包之后,2010年12月,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也推出了“艺术品产权1号――黄钢作品”资产包,发行额度2,500份,每份1万元,总发售价格2,500万元。根据上海文交所规定,在黄钢艺术品产权组合产品项目的存续期内,由艺术管理公司上海香地雅道艺术中心全权负责该项目的运营。据该中心负责人邓亚鸣透露,“黄钢1号”除了从艺术性本身分析作品之外,还多了一项重要的参考,即艺术家作品的流通性。他解释说,“有些国内有些艺术家名气很大,但作品难以套现,如果选择了这样的艺术家和作品,投资人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而通过分析黄钢作品在近3年来在整体公开市场的表现来看,他作品的成交率在国内艺术家当中居于前5名,这说明黄钢作品具有非常强的流通性,也为将来作品退市提供了保障。”
在文交所涉及的几种交易模式中,整体权益、现货远期标准合约(类似期货)两种交易模式与一般的产权交易所无异,但真正被各界指摘的正是艺术品份额化的交易模式,亦即不同地区所称的组合产权产品或者艺术品证券化、金融化。那么这种权益拆分交易模式的出现,究竟会对现有的艺术市场产生哪些积极作用?邓亚鸣认为,第一,对于画廊等中小型艺术机构来说,中国90%以上的画廊都面临着现金流的亏损,同时也积累了一大批作品。如果画廊积累的是优秀的作品,通过这种份额化交易模式,既可以解决艺术品流通不畅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解决中小型艺术机构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其次,投资者多了一个投资渠道。对于某些动辄数百万、上千万的高端艺术品来说,小型投资人没有能力投资这种项目,而艺术品产权拆分的形式可以降低投资门槛,投资人每次购买一定比例的产权,也能享受到这种项目带来的收益。最后,通过专业的团队维护艺术家的市场,资金更有保障,艺术家也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创作。由此不难看出,邓亚鸣的观点也进一步印证了张宏发行“杨培江1号”的原因。
评估依据公开数据
不过,与试水性质的“杨培江1号”产品相比,“黄钢1号”资产包的总发售价格已经达到2,500万元,投资人的风险也势必因此而加大。对于作品的评估,“杨培江1号”采用了通行的综合性评估的方式,虽然参考了多方的意见和标准,但其不透明性也容易招致外界的口舌。相比之下,“黄钢1号”资产包的定价则更具公开性和可行性。该资产包的管理公司收集了黄钢作品2005-2010年间的近100条拍卖数据,涵盖了国内外近30家拍卖公司,然后将所有价格相加并取平均值。值得注意的是,艺术家的作品会因上拍年份、尺寸不同而造成很大的差异,代表作与非代表作的价格也是天壤之别,而在黄钢作品资产包的评估过程中,这些因素全部忽略不计,并在计算出平均值的基础上又打了8折。在邓亚鸣看来,这样的价格整体上还是偏低的,并且为投资者保留了升值预期。但人们不禁产生疑问,拍卖市场也存在“做价”的情况,仅仅依托这一数据进行估值是否反映艺术作品的真实价格?邓亚鸣强调,“黄钢1号”参考了国内外上百条公开的拍卖数据,如果按照北京保利的标准,买卖双方共要为成交的每幅作品交付35%的佣金,如果大范围“做价”,佣金成本甚至会超过整个资产包的价格,因而这种估值模式相较于参考画廊的私下交易更具公正性。
交易平台、管理公司更重要
上海文交所推出的“艺术品组合产权产品”坚持“不拆细、不连续、不向社会公众发售”的原则,以保证投资者的权益,日前在规则上并没有大的改动。“不拆细”指的是“组合产权产品”交易的是“合同”,一份合同不能再拆细交易,也不能由一个卖家卖给很多买家。“不连续”指的是竞价不连续,上海文交所将会根据市场需要,在一天内组织多次竞价。“不向社会公众发售”指“艺术品组合产权产品”的买卖目前只向会员开放,而会员的准入门槛是100万元人民币。由于以多种限制保证其“产权”交易的性质,上海文交所的“艺术品组合产权产品”买卖并不像天津文交所等地那么方便,因此,并不适合资本的投机操作。
或许正因为如此,就在媒体对国内几大文交所口诛笔伐之时,却很少见到“黄钢1号”的负面新闻。邓亚鸣透露,资产包上市之时,黄钢作品的价格为22万元/平尺,目前的价格已经超过30万元/平尺,“说明市场是稳定和可控的”。对于投资人如何规避风险,他建议投资者要首先选择负责、安全、可靠的交易平台;其次,选择负责任的艺术品资产包管理公司。以“黄钢1号”为例,资产包上市之前,管理公司会召开路演(Roadshow,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证券发行推广方式,指证券发行商发行证券前针对机构投资者的推介活动,是在投、融资双方充分交流的条件下促进股票成功发行的重要推介、宣传手段,促进投资者与股票发行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保证股票顺利发行),向投资者说明产品选择、立项、发售价格、交易规则等情况,投资人可以通过对项目的了解形成自己的判断。用他的话说,“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管理公司,我们希望市场是稳定的,也希望通过管理的项目树立公司的品牌,投资人的利益能得到保证和回报。如果管理公司推出的艺术家不靠谱、价格虚高,我建议投资人不要选择。”
“钟飙1号”
最大的份额化资产包
艺术造诣是选择关键
虽然无法摆脱各方的压力和质疑,但各地文交所上马的速度却势不可挡,投资人的热情也同样高涨。今年7月,“艺术财富1号――钟飙当代艺术”在成都文交所上市发售,包括23幅油画作品在内的资产包总价值5,500万元,组包方以1万元/份、5万元份、10万元/份和20万元/份四种规格对公众销售。“钟飙1号”是国内目前为止价格最高的当代艺术份额化资产包,发售当日,除资产包持有人持有2,200万的份额外,余下的3,300万元份额被投资人在8小时之内抢购一空。
据“钟飙1号”的推荐人和该资产包的评估专家之一――成都文轩美术馆馆长张达星介绍,“钟飙1号” 特别选择了钟飙2007-2011年的代表性作品,作品尺幅、体量宏大,并且这批作品相当部分参加过国内、国际非常重要的展览。张达星说,“钟飙是传媒资讯时代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位艺术家,其艺术观念造就的个人风格化的艺术,具有大众的文化诉求。艺术资产包的公众发售当然更需要推荐公众性的艺术家;同时,艺术史表明,大部分成功艺术家具有艺术造诣的作品,创作时期一般都在40-70岁之间,而钟飙今年才43岁,也就是说经过20多年创造历练的他,通往未来之路还仅仅只是开始。钟飙艺术资产的持有人,会随着他的创作而一同实现价值增长,亦即一个艺术家的创造能尽可能与大众分享。”
评估依托公信力
与“杨培江1号”类似,“钟飙1号”资产包也采用了综合评估的方式,评估组由今日美术馆馆长张子康、AMRC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负责人赵力、川音成都美术学院院长马一平、艺术家庞茂琨以及张达星共同组成,依据并调研了钟飙2007-2010年的拍卖均价和一级市场中画廊的售价而得出评估结论,并最终获得了由成都文交所聘请的终审专家组的一致通过。张达星说,“钟飙艺术资产包获得广大投资人和市场的热捧,显然跟公众对钟飙及作品的热爱和对专家评估团估值的认可有关。”针对艺术品的鉴定评估,张达星进一步表示,“我们要呼吁公正的估值,选择成长性良好的艺术家,坚持在业内有公信力的专家构成的评估团队,才是艺术资产包合理存在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反之,只会使艺术资产的公众化和文交所蒙垢并遭受灭顶之灾。”
艺术与商业嫁接的可能
根据媒体的反馈,外界对文交所的质疑除了集中在份额化产品的选择、鉴定、评估等环节之外,还包括是否会对艺术本身造成伤害,亦即金融与艺术对接之后,艺术家是否会变得商业?在一些媒体的报导中,钟飙被误认为是“钟飙1号”资产包的持有人之一,后来他本人也进行了澄清,自己并不能从资产包的份额交易中直接受益。他认为,份额化交易是商业中常态的交易模式,只是艺术界太陌生了,正是因为艺术市场的体量到达了份额交易的水位线,这种商业模式才应运而生。那么份额化交易是否会影响艺术家作品的正常价位?钟飙说,“一幅作品在拍卖市场拍出天价,或经济危机时作品拍卖价格低于一级市场价格,同样会影响艺术家作品的价位,这种波动是正常的,市场自身会进行平衡和调整。艺术的核心价值、学术的核心价值、商业的核心价值,作为社会整体生态链的不同环节,各自越纯粹,越能实现相互间的能量转换和整体的无界推进。”
完善交易规则
篇9
“野蛮生长”后的发展
艺术品股票的暴涨暴跌、各地文交所的跟风上马,这些热闹场景共同构成了2011年文交所前所未有的野蛮生长。不幸的是,曾被视为金融创新的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模式,由于其规则不明、监管缺位,已逐渐异化为击鼓传花游戏,更令人担忧的是,在貌似繁荣的市场背后,文交所热潮的非理性状态也正在显现。
文交所因无序发展而导致野蛮生长的格局,其深层次原因有3个:一是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继续发展与突破面临的现实困境,需要找到一个突破口;二是地方政府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急需寻找文化与金融对接的平台,本身有需求的冲动;三是在大环境的推动下,文交所的创新交易模式从理论上讲有其合理的内核,是形势发展的一种需要。
艺术品基金殃及池鱼
曾以为抽象的艺术品与理性的金融可通过基金的方式结合并长远发展,但当前中国,艺术品市场金融化在过热之后无疑正深陷困境。本次文交所的“大限”直接影响了风光无限的艺术品资产包及背后大大小小的艺术品基金。
从2009年至今,国内一共发售了70余款艺术品基金,总金额在60亿元以上。这些基金在艺术品市场比较红火的时候入市,而退出的渠道很单一,就是拍卖。入市集中,买价较高,到了该出手时,艺术品市场又遭遇到文交所的大限,行情的回调无疑使得基金不易脱手,因此投资者恐怕会蒙受损失。目前这些基金的退出时间也集中在2012~2014年,退市时间的集中和退市渠道的单一,也可能会使一些投资者受到影响。
数据显示,2011年艺术基金的规模比2010年增加600%,预计发行70只,结果发行255只,实际资金到位超过50亿元。这么多资金进入市场会起到拔苗助长的效果。2011年曾热闹一时的艺术品基金深圳模式,即依托于文交所存在,如今这一模式也遭遇重创,几家尝鲜的艺术品基金均遭遇困局。
命运转折的十字路口
篇10
1.艺术品的存世量。这里的艺术品主要是指大体相一致的艺术品,比如同一类型同一年代创作的相同题材的艺术品,这样情况下艺术品作为一种异质的产品才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存世量较多,市场的供给较充裕,价格就会低。反之则高。2.从艺术品的创作者——艺术家的角度来看,主要表现为:艺术家的知名度,名声越大,作品的价格自然越高;艺术家自身的生存状态,比如是否在世,身体、精神的健康状态,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艺术家的创作量,创作量多,价格会平稳一些,创作量很少,价格会有较大波动。3.画廊,拍卖公司作为艺术中介,在一级市场中,他们是买方,在这个交易过程中,影响价格的偶然性因素比较少,通常是通过卖方,也就是艺术家,与艺术中介在基于艺术品本身的价值上协商定价。在二级市场中,艺术品定价的主动权更多的掌握在这些艺术中介手中。他们可以控制流入市场的艺术品数量,决定艺术品的宣传力度,调整艺术品的交易时间,一般来说,秋拍比春拍更活跃,拍卖价格会更高一些。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
(一)宏观方面
1.社会整体经济水平。因为艺术品不是生活必需品,人们对它的需求不是刚性需求,弹性特别大。社会整体经济水平的变化对艺术品市场的冲击从而导致了艺术品价格的波动。在社会整体经济水平低下的时候,人们首先考虑考削减的就是在维持生活必需品以外物品的开资,艺术品首当其冲。在整体经济水平高涨的时候,艺术品市场通常会迅速繁荣起来。这是因为人们在经济条件好的时候,对生活物质的消费通常是有一定限度的,到了一个刻度就不会再有过多的增长,多余的资金就会消费在精神生活领域,艺术品市场做为主要的精神生活领域就会热闹起来,艺术品价格也随之上涨。2.其他投资市场的经济状况。其他投资市场主要包括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近年来还有很火热的黄金市场。如果其他的投资市场景气,投资回报率很高,也就是处于我们所说的牛市状态,那么,投入艺术品市场的资金就会大幅度减弱,同样一件艺术品在这样的经济条件下市场价格相对市场火热的时候低。3.社会整体教育水平同样会影响艺术品的价格。在教育水平较高的条件下,人们的文化水平通常会同步提高。在较高文化水平的基础上,人们会更乐意消费艺术品。
(二)微观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