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艺术文化范文
时间:2023-07-06 17:43: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少数民族艺术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地域艺术;西部少数民族艺术;电影艺术;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识码:A
一、地域艺术文化的基本认识
21世纪以降,世界加快了进入全球化的步伐,文化的相互影响日渐明显,强势文化对于不同国家的渗透也成为凸显的问题;而进入新媒体时代,无遮挡的传播平台,更让强势文化的传播加快速度一统化,互联网的趋同格局不知不觉的让不同地域的人们认同一样的标准,文化的差异性逐渐减弱。我们的确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文化观念认知的时代,以往还比较强烈的本土保持的文化观认识,被逐渐减弱谈论烈度的现实所取代。实际上,地域和本土文化的危机并没有舒缓而是加剧,并且到了需要更为明晰的议论的关口。关于地域文化艺术状况的话题,笔者要从艺术的一个门类研讨思考说起:此前刚刚在北京大学的研讨会上,诸多专家围绕华语电影发表认识,但几乎都有一个身份认同中的趋向:将好莱坞比照中的华语电影作为生存的分析对象,也即一切以好莱坞放映与否、是不是获得发行商青睐、在美国某个电影节获奖的得意,也即在世界电影节中的看重与否等等,作为判断的标志。显然,这里的合理性是世界视野的衡量指标,但不合理的是对于本身的受众认可和本土特色的看待被放弃到最为微弱的地步。但更为明显的则是,文化趋同标准的天平越来越趋近美国式的文化标准,这一方面说明美国经济和文化的现实强大影响力,另一方面则说明文化地域性认同的减弱,以及判断其价值未尽合理的被安上单一衡量的指标上。
实际上,地域特色、自身身份、本土认知才是民族艺术和本土文化坚持的第一要素,保持自身的文化习性自然需要相互参照,但比照是在此基础上的更高发展要求,却不是基础生存取舍核心。没有了自身生存,犹如中国电影在世纪交接前后的所谓让好莱坞全盘进来而“置之死地而后生”一样,固然慷慨激昂却不是良善之道。笔者在微博上发表如何认知这一问题时,有一个回复值得关注:即多样化才有文化标准。换句话说,也就是唯一性其实就没有了标准可言,多样化才可以谈论什么是标准,而标准在多元的文化面前才有合理的裁夺意义。
显然,这里暗含了如何对待地域文化和民族艺术的价值的问题。在日渐全球化的经济发展面前,难以保证文化的受制性。理论上所谓的文化不能全球化的命题,其实可能遭致现实的挑战。所以,在认知上注意辨析是十分必要的。
1、首先,在全球化背景下地域特色的坚守空间与价值,是生存要义。
本体和本土才是存在的第一要素,没有了自身只能在潮流中被荡来荡去而任人摆布。大到世界范畴的生存独立性,小到国家范围的特色坚持,都证明自有价值是他人无法漠视的所在。钦定的一统的危险是去除差异,那显然将强大的遮蔽而弱小无力抵抗。艺术的差异性在乐器的区别、唱腔的不同、表演程式的有别、绘画线条与光影的注重不一中已经显而易见,而在地域风情和民族精神的表现上更是差异巨大。不可想象,趋同于一的艺术文化会有怎样的世界接受显然可以预见。就以中国电影作为世界的一个特色存在而论,曾经在别具一格中得到重视,却在近年的世界潮流中表面上迅速增长却被没有文化特点而漠视;现实显然有些残酷——即我们还在兴高采烈的追踪好莱坞的商业获利,也在不自量力的追慕打向海外的渺茫收益。问题在于中国自身的大市场的坚守都有些问题,却奢想走向海外是不是有些好高骛远?其实更为重要的是注重扎实的内容产品建设的沉静心态被骚动不安的外向追求所诱惑。2011年世界电影节中,此前柏林电影节而后的戛纳电影节中,中国电影无疑都成了打酱油的出局者,说明我们追求的多为虚无缥缈和失去的是我们的民族内涵。
中国艺术也是如此,戏曲或者地域民族艺术似乎不能成为国家层面的轰轰烈烈的对象,却得到世界的认可尊重。所以,坚守自身才是艺术文化的生存之道,也是发展的基础。以自己地域的特点立足而不是以他人标准的生存,是艺术文化必然的生命力显示。随着民族崛起的一步步实现,所谓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宏愿已经在眼前,发达与多元化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一个具有民族自信和文化传统的大国,理应将抗拒美国的目标作为自身的发展动力,但其实更应该在全球化抗衡中确立独特的文化面貌,而这里的协调多民族文化生存景观,才是内在的发展基石。
篇2
关键词:云南;花腰彝舞蹈;文化特色;艺术
舞蹈可以说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因而每一种舞蹈在背后都具有文化建构,具有该文化的特点。云南花腰彝舞蹈也是如此,作为一种起源于彝族人民日常生活的舞蹈,其具有很强的地域文化特色。因此,对花腰彝舞蹈进行研究必须将其放在文化背景中。也只有这样,花腰彝舞蹈的艺术特色才能原原本本地展现出来。
1 具有美感的动作姿态
花腰彝舞蹈由于节奏明快,所以很有动感,在动作上既表现出朴实的生活场景,又极具艺术性。特别是花腰彝舞蹈的脚步动作,纷杂变化的同时还会以篝火、群舞等表现形式展现其丰富的姿态,极富美学价值。结合具体动作分析,花腰彝舞蹈动作中,最突出的就是“顿足踏地”以及“腹前击掌”。这两个动作是根据原始部落人们的动作加以演化而成,包含着原始的美感。“顿足踏地”就是用脚与地面接触以发出声音,并通过有韵律地接触创造节奏;“腹前击掌”则是人利用自己的身体发声,完全没有打击乐器的参与,原本地展现了原始的美感。在进行这种节奏的同时,伴随着呼喊使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原始气息。
除此之外,“围篝火”也是极富有特色的元素,一方面,“火”具有象征意义。在原始社会和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低下,因而对火有很深的依赖。“围篝火”这样的一个动作,就是在表达对火的崇拜。而花腰彝舞蹈对这一元素的应用,实际上是对原始力量的一种崇拜,有一种肃穆的美感。“舞龙”则取材于花腰彝传统的祭祀仪式。由于在花腰彝的概念中,舞龙也有雌雄之别,因此在祭祀的时候需要两条龙一起舞动,生动却又不失严肃。这种舞龙的动作也是花腰彝祭祀仪式的美感展现,其深层次的含义就是人们对于龙的崇拜和认同,是在当时低下生产力的客观条件中脆弱、渴望庇护的一种体现,因而具有庄严的仪式美。
2 蕴含着乐感与痛感文化的母题
在花腰彝中,忧伤和欢快都表现得十分极端,这从文化根源上不难解释。花腰彝的文化具有痛感文化和乐感文化共同的母题,一方面是由于这些文化产生于花腰彝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另一方面是由于深受本民族文化影响的花腰彝族人在后期创作中提炼出来的。首先是“大地母题”,在许多少数民族的文化中,都有对这一主题的表现,这是因为对于大多数少数民族而言,大地十分重要,也十分熟悉。因此,在花腰彝舞蹈中就有对大地的深情,诸如“屈膝弓腰”这个动作,就展现了对大地的尊敬。这里的尊敬应当一分为二来看,一方面这是花腰彝人民对于大地的一种崇敬,向大地寻求庇护,表达感谢;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敬畏,由于生活生产过度依赖土地,对地震等自然灾害原理不明,导致了畏惧大地的心理。
花腰彝舞蹈中,还有对于生死主题的展现,对于这个母题,花腰彝同样有两种态度。在花腰彝的祭祀舞蹈中,大部分都会涉及舞龙,这表现的是对死者的敬畏。由此还引发了对于生命的思索,一方面,人们惧怕死亡,向死神表达着自己的畏惧与服从;另一方面,人们必须经历死亡,死亡也是人最终的归宿,自然而又具有皈依感。花腰彝舞蹈将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生死感悟有机地融合在了舞蹈中,并通过看似激烈变幻莫测的舞蹈动作展现出这种纠结,有一种矛盾的美感。
此外,生殖崇拜也是花腰彝舞蹈表达的母题之一。随着文明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殖的崇拜会逐渐减弱,这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们获得了有更多生存的机会,所以死亡率大大降低,而死亡率降低又意味着不需要扩大出生率来维持种族的繁衍。在一些相对闭塞的地区,其生产力水平仍然没有很大的提高,思想水平也与现代社会脱节,所以在花腰彝的舞蹈中还是存在着生殖崇拜的痕迹。在舞蹈服饰上,花腰彝舞蹈的服饰以大红色为基础色调,男性通常会上身,展现出活力。
3 花腰彝舞蹈的感官价值
舞蹈艺术本来就能调动观众的视觉与听觉,并通过视听的结合充分调动起观众的感官。花腰彝舞蹈在视觉方面,尤其是动作、色彩给人很深刻的印象。大部分花腰彝舞蹈的动作幅度都不算太大,但是有很强的节奏感。观众在欣赏花腰彝舞蹈时,会感受到自己的视野被净化了。因为动作的细小,所以会仔细关注那些细微的动作,不会被其他因素影响,有效地提升了视觉的灵敏度,从而摒除杂念,专注于舞蹈动作,更好地感受到舞蹈的美感。在听觉层面上,花腰彝舞蹈重视延长声音以及曲调的应用。花腰彝舞蹈要求舞蹈是四二拍,而歌曲却是四三拍,因此舞蹈的呈现常常是舞步声与歌唱声错乱,但是却又不紊乱。并由此展现出与视觉截然不同的体验,让人感到仿佛是视觉与听觉割裂了开来,因为眼前的景象的确与耳边的声响没有在一个节拍上。但是,这一切却又有一种纷乱的美感,让人忍不住沉醉其中。此外,具有花腰彝民族风情的唱词与音乐,同样丰富了人们的感官。
4 结束语
云南花腰彝舞蹈独具艺术特色,首先体现在其美学内涵上,通过原始美、庄严美、仪式美的内涵展现,让人们沉醉于美学的境界中。其次,体现在母题上,由于花腰彝舞蹈设计的内容与其文化背景密不可分,所以其母题中关于土地,关于生死的内容独具民族特色。最后,花腰彝舞蹈的艺术文化特色还体现在其展现的感官价值上。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影响,花腰彝舞蹈让人们深切地体会到了民族舞蹈之美,并被花腰彝文化艺术深深折服。
参考文献:
[1] 彭艳云.花腰彝“舞龙”文化传承的现状及思考[J].文山学院学报,2010(02).
[2] 魏美仙,蒋少华.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艺术的生存与传承――基于云南彝族、傣族两个村落的田野考察[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04).
[3] 陈劲松.花腰彝服饰艺术初探[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02).
篇3
所谓城市广场文化:是构建和利用城市广场的公共空间平台,举行具有城市特色的政治、文化交流活动,由此塑造特征鲜明的城市文化氛围,它是构成现代城市物质和精神文明的重要部分。城市广场文化涉及较多方面,它是现代城市发展理念的综合体现。在现代化城市的物质文明建设方面,城市建筑不但需要充分考虑空间布局的合理化,还必须依托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进行建设和管理,营造现代城市高凝聚力的广阔空间,藉此空间实现物质生产和消费要素的交换;在现代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利用城市广场开阔的公共空间平台发展民族文化事业,培育现代精神文明,形成具有现代城市特色的文化氛围。城市广场文化是现代城市文化形式的主要表现之一,是物质和精神文明的结晶。
(二)城市广场文化的特点
(1)城市广场文化与城市周围环境协调统一
城市文化广场与城市周围环境相互协调统一,是构成城市广场文化质量的重要因素。城市广场文化一般都是开放型的,组成城市广场文化环境的重要因素是城市周围的建筑,结合文化广场的主题,将其周围建筑科学合理地融入广场环境中。丰富广场空间的类型和层次,并完善其结构,有助于解决广场需求的多样性。
(2)城市广场文化共享城市空间
城市广场文化具有共享城市空间的特点,在共享空间里,人们扩大交流和合作,形成公共认识,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例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圣马可广场,它不但是威尼斯的市中心,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广场文化的代表作,人们把它称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
(3)城市广场文化的标志象征
城市广场特色是城市具有的地方性、时代性和民族性,是一个国家、民族在特定的城市和环境中的体现。广场的标志性建筑能带给人们文化休闲气息,广场特色体了当地人们的情趣和习俗。文化广场的设计要体现时代精神和风格,运用现代设计思想和方法,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追求新创意,使文化广场更具现代特征。
(4)城市广场文化亲民
演员同台献艺,不但声势浩大,还可以产生强大共鸣。平民化的开放式广场拉近城市广场文化多来自于群众,为民众喜闻乐见,是群众最有兴趣参加的文娱活动;民众与了演员和观众的距离,推进了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
(5)城市广场文化形式多样、内容广泛
自娱自乐是城市广场文化的主要形式。随着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公民的自我保养、娱乐意识增强,多种自发的群众文艺活动应运而生。在居民小区等场所,早晚有许多民众健美、跳舞等。简言之,城市广场文化活动形式多样而且灵活,有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组织的庆典、公益文艺演出,也有企业和商家组织的商业演出。有业余、通俗、普及文化艺术,又有专业、高雅、精品文化艺术;有传统和现代的舞蹈、戏剧和音乐,也有群众表演的民间艺术、乡风民俗、戏曲戏剧、书法,还可以是集邮、演讲、棋类、武术、广场交谊舞、广场民族舞、广场合唱等形式,可谓百花争艳。
(6)城市广场文化促进社会和谐
企业及政府举办的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广场文艺演出,融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民主法制教育为一体。极大地展现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文化和精神风貌,促进了社会和谐。
(三)传承城市广场文化的措施
(1)完善城市广场规划和建设。合理规划城市广场位置和广场用地,重视城市广场规划的科学性及建筑的合理性,统一规划和建设商业广场、城市中心广场、城市文化广场、绿化广场、观景广场、纪念性广场。
(2)举办高水平文艺演出,打造城市广场文化氛围。广场文化是城市艺术文化推广的必然之路,高水平的文艺演出,是重要的文化旅游推广活动,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知名度以及文化、经济地位。
(3)利用城市广场开展文化教育和商业活动。广场不但是城市物质和精神文明交流、开展的舞台,也是进行现代化教育的课堂。同时,城市广场文化寓教于娱乐之中,是群众自娱自乐、自我教育的良好载体。
二、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文化艺术
中国是具有灿烂文化、悠久历史和五十六个民族的文明大国。每一个民族的音乐舞蹈有其独特价值,风格、特点各异的民族艺术构成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艺术,民族文化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富含各民族的民族情感和习俗习惯。比如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火把节和西双版纳的泼水节期间,都会在广场上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演出,这些传统的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文化不但增加了节日气氛、吸引了游客的参与,还增加了民族间的友谊和团结。
三、成都市广场文化是传承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的成功模式
(一)成都市的地理与少数民族文化环境
(1)成都市的地理与文化环境
已有2300 多年历史的成都,是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除云南外,四川是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最多的省份,其中拥有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成都经济的蓬勃发展,大量的少数民族不断迁居成都,各个民族的多元文化在成都加速交流融和,成都已经成为一个多民族集居的国际大都市。随着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频繁交往,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也随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对成都广场文化产生影响,并且逐渐成为成都市广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少数民族音乐舞蹈通过广场文化得到保护,并在成都得到推广与普及。
(2)成都市节庆性广场文化与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的传承成都市具有深厚文化底蕴,近年来节庆性的广场文化类型日益增多,尤以2007 年、2009 年和2011 年,成都举办的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最具代表性,它是成都最具影响力的节庆性广场文化活动之一。比如2007 年非遗节期间,在成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的广场,举行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民族民间音乐舞蹈展演,50 余场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与成都市民亲密接触,普及了成都市民对少数民族音乐舞蹈的了解,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对提高成都市民的文化活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笔者在非遗节期间全程观看了广场的演出,在四川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的演出的当天,现场座无虚席,成都市民更加熟悉藏族羌族和彝族的音乐舞蹈艺术,藏羌锅庄、彝族达体舞,羌族多声部组合演唱都成为了人们十分喜爱的节目,满足了群众的审美需求。在非遗节期间,公开出售首次发行的羌族多声部专辑《复音孤岛》,吸引许多群众的争相购买,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在广场文化的带动下,获得了新的展示平台和发展良机。在笔者的采访中,许多汉族群众十分欣赏和喜爱来自少数民族的歌舞,他们希望能够学习这些音乐和舞蹈,可见,成都广场文化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2009 年和2011 年的两次非遗节延续了第一届时的空前盛况,成都非遗节已成为全国性的四大文化节庆活动之一,成都推出了世界上首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题的大型文化节会。从2011 年第三届非遗节开始,这一国际文化品牌永久落户成都,成都成为非遗之都。第三届非遗节的各大活动更加充分调动了观众的参与性,来自国内外的7000 多名代表,1900 多个非遗项目参加了本届非遗节。直接参与节会活动的人数达570 余万人,拉动各类消费61.5 亿元。正是大众的积极参与,让非遗焕发了青春,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在成都市和谐的民族氛围中广泛传播,众多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文化在这里交流互动,不仅扩大了其宣传,也促进了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的发展。因此,成都市节庆性广场文化对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起到了积极的传承作用。
(3)成都社区性广场文化与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的传承成都市有不计其数的大大小小的社区性广场,社区性广场已经成为城市文化的主要载体。社区性广场文化对于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的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在成都市调查了多个有代表性的社区性广场,如成都市人民公园广场、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广场、高升桥移动广场,此外还有一些居民小区的广场文化活动。在这些广场活动中,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所占的比重较大,虽然有众多不同的民族音乐舞蹈,但只要是形式喜闻乐见,易于传播,许多民众都愿意学习和表演。在笔者调查的社区性广场中,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藏羌锅庄是少数民族音乐舞蹈的代表作品之一。四川拥有中国第二大藏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成都的地理位置与藏区、羌区紧邻,在成都居住着大量散居的藏族、羌族同胞,在成都市武侯区西南民族大学周边形成了稳定的藏族居住区和文化圈,在这个文化圈附近的移动广场形成了藏族羌族音乐舞蹈文化的传播。藏羌锅庄是其中重要的传播内容,锅庄的表演自由灵活,凡喜庆佳节,广场文化多采用群众锅庄,藏羌锅庄的群众性和参与性很强,动作简单易学,音乐与舞蹈并举,具有藏羌文化的审美特点,气氛欢快热烈,符合广场文化大众性、公共性、平民化、审美性的需求,因此,锅庄成为了成都各社区和广场文化活动的宠儿。过去,仅在藏族羌族的农业生活中出现的藏羌锅庄,如今在成都市广场流行并扩大了其传播范围,在现代化的成都大都市焕发出蓬勃生机。
此外,成都市社区和各个广场都会定期开展老年民族健身舞、交谊舞、吉特巴、三步彩的培训活动,这些舞蹈中有很多少数民族伴奏音乐,如《天路》、《飞向苗乡侗寨》等少数民族歌曲常常作为舞蹈音乐伴奏,成都市广场文化与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的完美结合,扩大了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的传承范围。
(二)成都市广场是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
从当代文化社会学的观点看,文化传播是需要以下四个必要条件。成都市的广场文化实现了这一传播过程,并具备文化传播的4 个必要条件。
(1)文化的共享性。藏羌锅庄是成都市民容易理解、喜爱的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品种,藏羌文化的传播代表着成都其他民族与藏族、羌族音乐舞蹈艺术的共享。
(2)文化的传播关系。成都市民在广场中欣赏和学习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了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文化传播的渠道。
(3)文化的传播媒介。人类不但是文化传播者,又是最活跃的传播媒介。优秀的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通过成都市民的热情参与而得到广泛传播,成都市民是最为活跃的传播媒介之一,成都的各类广场文化就是今天这个物的载体,同时也是另一重要的传播媒介。
(4)文化的传播方式。文化传播的方式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模式,电视、广播、报纸都是其传播方式。文化广场这种传播方式是面对面,更加直接和真实的传播方式,成都市民在文化广场中欣赏和学习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亲身参与其中,最大程度上保证了传播的真实性。
中国古代思想家很早就对音乐的社会功能做了总结,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这里的群,就是强调音乐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可以加强社会群体间的情感交流,它涉及到音乐艺术的认识、教育和感染、娱乐作用,强调的是迩之事父,远之事君的社会功能。广场实际上就是最能反映老百姓生活的文化舞台,它具有广泛的参与性,是一个城市发展社会文化的重要场所,是群的最好的平台。同时,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化还增加了城市的动感与色彩,开创了政府与民间互动共创的新形式,成为当代城市文化不可忽视的新资源,成为向公众进行审美教育的公共课堂,也成为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传播的重要渠道。由于城市广场敞亮的空间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广场构成了市民生存、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春夏秋冬,广场都可以成为调节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而广场文化的连续与持久,又形成了城市良好的审美文化生态。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在广场中的保护与传播是各民族进行文化的交流的体现,广场文化中的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的传播,对于构建和谐成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篇4
关键词:昭通;中小学美术;少数民族;文化艺术
对接昭通是云南省下辖的市级行政区,聚居着回族、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艺术,为中小学美术提供了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源。云南昭通,尤其是当地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在教育工作者几十年不懈的努力下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较全国其他一些发达地区而言,昭通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尚存在一些差距。为此,昭通中小学美术应积极与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实现对接。
一、昭通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与中小学美术对接的意义
中国历史悠久,除汉族以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艺术,书画、泥塑、剪纸、雕刻等都是其宝贵的特色文化艺术。如,云南昭通地区的回族、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人民创造了剪纸、挑花、刺绣、泥塑等特色文化。如果在中小学美术中渗透这些资源,在课堂上将两者完美对接起来,就能让学生从小接触、感受、学习昭通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使他们在增长知识、拓展视野的同时发展认知能力,丰富审美体验,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热爱民族的信念,促使他们积极树立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与此同时,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与中小学美术的对接,还能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加美术课程的内涵性、趣味性,从而加强对昭通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充分开发、利用,让学生理解其深刻的内涵,进而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艺术能通过中小学美术进一步传承下去。
二、昭通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与中小学美术实现对接的策略
其一,构建中小学美术乡土教材。昭通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从小就生活在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中,对少数民族美术文化耳濡目染。如,苗族、彝族的一些小姑娘从六岁左右就开始跟着祖母、母亲学习刺绣、挑花,十几岁就开始准备自己出嫁时的刺绣嫁衣、嫁妆。所以,实现中小学美术与昭通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对接,在美术课堂上为学生讲解当地的美术文化,会使学生对美术学习更感兴趣。因此,昭通要想改进中小学美术教育,就应积极依据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历史编写乡土教材。如,在实际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内涵、制作特点、美学意义及其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并注重将一些美术名作、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品等编入教材,使学生能通过乡土教材更加深刻地了解、认识本民族、本乡本土的文化艺术,并不断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情操与精神的健康发展。其二,创设少数民族的教学情境。按照昭通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美术教师应认真挖掘、整理少数民族美术内容,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大量的、学生容易接受的、色彩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品,促使学生能近距离接触、感受昭通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如,教师为学生布置一个昭通风情版画作品展的活动,将一些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泥塑、乐器、刺绣等穿插在版画作品展览中,为学生营造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教师也可在画室的墙面上为学生布置一些回族、苗族、彝族的刺绣图案、乐器等艺术作品,以调节课堂学习氛围,为学生创设充满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风情的美术教学情境。此外,教师还应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把体现昭通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相关音频、视频等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并通过课堂展示给学生,促使学生在教室内也能欣赏到昭通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少数民族美术的兴趣与热情。其三,有机结合欣赏教学与实践。通过欣赏昭通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之美,中小学生能了解当地传统的手工艺表现题材和创作方法;通过了解本土传统的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就能在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判断能力、审美能力。同时,学生在欣赏传统少数民族美术作品过程中可按照不同的内容表达自己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看法,并学习使用美术语言将自己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强烈情感抒发出来,在拓宽眼界的同时增强鉴赏能力、表达能力。如,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引入美术课堂,并鼓励学生积极实践,表达对美的真实体验,从而通过实践掌握使用各种传统工具的方法,体验少数民族美术制作的乐趣,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践自己的构思、创意等,逐渐增强学习自信。中小学美术教师应正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价值与魅力,积极实现它与中小学美术的对接,让学生从崭新的视角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内涵进行审视,并加深理解。结语在人类社会众多的文化艺术中,美术一直是重要的瑰宝,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手段。作为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小学美术教学应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探索与研究,通过实现中小学美术与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对接,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从而做好宣传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小坤.中小学美术教育与民族特色文化关系.青春岁月,2013(24).
篇5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云南少数民族;云南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一、研究背景
云南省少数民族众多,为云南贵阳打造国际旅游城市创造了条件。但每年有数万外国游客前往云南观光旅游,少数民族给观光客巨大的“文化震撼(Cultural Shock)”,文化沟通与文化词汇翻译的困难凸显。由于少数民族独特的地域环境、历史文化、生活习俗导致他们的词汇极富民族特色,而这些词语在英语中没有现成的对应词语,造成了富有民族文化内涵的词被生搬硬套翻译成外国人并不知所云的词汇。如云南苗族、彝族都过一个节日叫做“吃新节”,是“云南少数民族品尝刚成熟的新稻米饭的节日”,这个节日有人把它翻译成“Eating New Things Festival”,这种翻译并没有弄清楚吃新节中的“新”的所指。译语读者会认为这样一个节日是品尝新东西或新食品的节日,这与“吃新节”本来的意思相去甚远,没能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所以,我们应当重视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词汇的翻译,需要把译文翻译得恰当、得体。
恰当得体的外语翻译就是翻译出来的外文要实现翻译的目的。第一,翻译这些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词的目的是传播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听众或读者是来自异域文化的外地观光客。第二,翻译出来的外文要充分体现云南省这些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词汇的内涵与意义。简单地说,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向异域文化的外地人(外国人或境外人)传播云南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实现跨文化交流目的。即译文是否达到了翻译行为的目的。
二、理论概述及研究意义
翻译“目的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该理论认为翻译应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翻译是在译者的作用下,以原文文本为基础的跨文化的人类交际活动。1978年,莱斯的学生费米尔出版了《普通翻译理论框架》(Framework for a General Translation Theory),成为了目的论的基础。“目的论”(Skopos theories)是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它的提出反映了翻译的重大转向,从原先占主导地位的侧重形式的翻译转向更加注重功能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翻译观。目的论彻底摆脱了以源语为中心的等值论的束缚,关注的重点不再是译文与原文是否对等,而是译文是否达到了预期功能,实现了跨文化交际的目的。1984年,费米尔和莱斯在《翻译的理论基础》(Groundwork for a General Theory of Translation)中提出,“翻译的最高规则是‘目的准则’,即‘目的’决定手段。”这就要求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根据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和预期效果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通过目的语使得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实现交流和产生共鸣。为实现这一目标,译者有权根据翻译目的决定哪些内容可以保留、替换、调整及修改。目的论这一翻译理论对二十世纪后半叶非文学作品类即科技和学术论文、说明书、旅游指南,合同等的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翻译目的论对云南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词汇的英译也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少数民族文化词汇是指表达独具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事物的词汇,这些词语“受文化制约(culture-bound),从他们身上可映射出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Newark将文化定义为“使用特定语言的群体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和表现形式”。由于文化词语的独特性,目的语文化中找不到与之对应的词汇,造成翻译时的文化空缺现象。因此,要让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这就要求译者能填补起这块文化空缺,以目的论作为指导,恰当得体地翻译出译文,准确传递少数民族文化信息,帮助译文读者了解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三、云南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词汇翻译策略
目的论的翻译观认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及翻译行为,因此一切翻译活动需以实现翻译目的为出发点。,在翻译云南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词汇时,译者应采用各种翻译策略,即民族语言语音拟声加注、直译加注或意译等方法进行英译。这样才能达到既传播了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信息,实现跨文化交际,又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目的。
1.民族语言语音拟声加注的“音译”策略
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的特殊性是两种文化在对比时,存在某一民族文化的特点在另一民族文化中找不到对应词来表达的现象。当遇到此类现象,译者可利用源语言词汇的读音来翻译特色词汇,可以采用音译加注策略。少数民族文化中有些词在汉语中都存在“空白”现象,找不到一个词与之对应,将这类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词汇翻译成英语时,外宣材料中不乏先将其音译为汉语,再用汉语拼音的方式传达给译入语读者这样的翻译。这种翻译最终使得民族语言的韵味荡然无存。当我们在英译这类词时,在译入语中模仿少数民族源语读音,再加上注释是一种最佳的方法,即民族语言语音拟声加注法。这样便既保留了少数名族文化的原汁原味,又便于目标语读者理解。比如,布依族祈福禳灾的仪式“gaaicbaanggl”,汉语翻译为“该邦”。在外宣资料中用汉语拼音的方式翻译为“gaibang”。民族特色词在汉语文本“该邦”中已经进行了一次音译,翻译成英语时如果再用汉语拼音进行第二次音译,那么最终的翻译会流失少数民族语言的意味和音韵。用民族语言拟声法更接近源语发音,对民族语言体贴入微,再加以解释,能更加充分地转换其形式意义和概念意义,译为“gaaicbaanggl,is a rite the Buyis to pray for happiness and prevent disasters”。又如,布依族中青少年同性之间交友的方式成为“guhdongz”,在外宣资料中通常用汉语拼音音译的方法翻译成“gutong(古同)”。应用民族语言拟声加注法翻译成:“guhdongz,a form of making friends from the Buyi youngsters of the same sex”。布依族的乐器leezyiux应改变“leyou(勒友)”汉语拼音音译这种手段,改译为“leezyiux,a woodwind instrument of the Buyi people to send out calls to the beloved”。彝族的相亲酒aquzu,不应译为“aquzu(阿曲阻)”,应采用民族语言语音拟声加注法,翻译为“aquzu,a Yi word,means an engagement ceremony celebrated by the Yis.
2.少数民族文化词汇翻译的“直译加注”策略
直译是指在译入语中找到对应的词来翻译源语言中的文化信息。因此,直译能尽可能地保留源语言中的文化特征,同时也能使读者或听者理解其含义。但是,由于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词汇涵义丰富,有些词仅仅从字面上来翻译会造成部分意义丢失有时甚至会令人费解。如:苗家的进门酒,如果只是从字面上翻译为Drink at the Threshold,外国人会不明白为什么客人都要喝进门酒?到底意义是什么?所以,除了直译以外,加注显得尤为重要。进门酒可以翻译为Drink at the Threshold(the Miao people’s courtesy to treat guests.Whenever a guest is coming from afar,the host will hold a pot of wine for his/her arrival.The guest must drink a bowl of wine before entering the house)。又如,地戏,如果把它直译为Ground Opera,听者并不知其内涵是什么。因此,地戏可以翻译为Ground Opera(it is named as Ground Opera because it is performed on the ground not on the stage.Actors act out Chinese traditional warfare stories in praise of the heroes in Chinese history,and often sacrifice-offering ceremonies are held,lending a religious color to the performance)。牛角酒和牛腿琴的外语译文也可以采用“直译加注”策略。
3.少数民族文化词汇翻译的“意译”策略
意译策略是不作逐字逐句翻译,不流于语言的表面形式和字面含义,着眼于传达原文的内涵意义。由于少数民族文化特色词汇具有丰富的涵义,一些词汇如果从字面上来翻译不仅没有起到翻译的作用反而会歪曲其意义、让听众产生困惑和误解。此时,意译显得极为重要。因为意译这种翻译方法强调用语用对等的词语来解释和传达源语言的文化信息。例如,吃新节被误译为:“Eating New Things Festival”。这是时下在有关云南少数民族风情译名的对外宣传品中不乏见到的译名。这是一个不顾及民族文化的内涵,不假思索将其直译而成的“节日”,照其译名意思为“吃新东西的节日”。这就会给外国朋友造成一种误导,“吃新节”是不是在当天要做各种各样有创意的食品来度过?还是但凡有新东西吃的日子都称之为吃新节?其实,吃新节是云南苗族、彝族和布依族一年一度的节日,即每年农历的六七月间,这些少数民族人民从稻田中采回刚成熟的谷穗做成“新米饭”,先敬祖宗,以求风调雨顺,人畜兴旺,再全家品尝。据此含义,“吃新节”应意译为“Tasting Ripening Grain Festival”,即品尝刚成熟的谷物的节日,这样表达才准确切意。
四、结束语
目的论的翻译观认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及翻译行为,因此一切翻译活动需以实现翻译目的为出发点。翻译云南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词的目的在于使得外国友人了解云南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因此,在翻译云南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词汇时,译者应采用各种翻译策略,即民族语言语音拟声加注、直译加注或意译等翻译方法,切实为保护和宣传民族传统文化以及云南对外文化交流做好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Reiss,K & Vermeer.H.J.G.Groundwork for a General Theory of Translation [M].Tubingen:Niemeye.1984:101.
[2]Larry A.Samovar & Richard E.Porter & Lisa A.Stefani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Belmont: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8:132.
[3]Newmark,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94.
[4]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5]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6]塔瓦库勒.王铁志.中国各民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篇6
阿义娜(1987-),蒙古族,青海海西人,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11级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摘 要:本文以甘肃省民族地区为代表性研究区域,并从实际出发,分析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及困境,并结合其现状及困境总结出一条切合甘肃省民族地区实际,能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起到积极作用的出路。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困境;出路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甘肃民族地区
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现有54个少数民族,据《甘肃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该省少数民族人口数为2410498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9.43%。辖14个地级市(州),其民族地区包括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两个自治州,有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东乡族自治县、麦积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等7个民族自治县,共39个民族乡。民族自治地方面积17.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9.8%。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2011年2月25日颁布,201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务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反映少数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的人文遗迹、遗物和传统知识及其表达、实践等的艺术形式,也是民族凝聚力的表现形式。
二、甘肃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自2004年10月,甘肃省正式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05年,全省投入各类普查人员近万人次,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走访、调查民间艺人、非遗项目传承人3万多人次,共普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逾27000条。经过普查初步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133项,囊括了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杂技、民间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等16个大类。
经过先后不断努力申报,甘肃省先后有土族格萨尔、裕固族民歌、兰州太平鼓、环县道情皮影戏、凉州贤孝、庆阳香包绣制、天水雕漆制作技艺等61个项目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另外,甘肃省政府公布了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64项代表项目名录,各市(州)公布名录805项,县(区、市)级名录项目达到了2422项,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了较为全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从2008年开始,在文化部的大力支持下,开展完成了西北特色民歌“花儿”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工作。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花儿”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机制,制定出台了相关办法,对传承人的认定、管理、权利和义务作出明确规定,并给予传承人一定数额的补助经费。各地结合实际,建立了一批专门的传承基地、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传习所。为不断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力,我省还举办了一系列展示、展演、宣传活动,并积极参加成都国际非遗节等活动,重点宣传展示了甘肃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各地还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积极打造了庆阳香包节、松鸣岩花儿会、乞巧节等代表民族区域文化特色地方节会。
三、甘肃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
虽然甘肃省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但随着社会变迁和生态环境的急剧变化,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传承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并急需通过有效措施加以保护。当前,甘肃省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存在如下困境:
(一)保护资金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
在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设立专项资金进行支持,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和保护工作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加之甘肃省作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非遗”遗产种类繁多,普查难度大,如果没有长效的经济支持很难完成保护任务。
(二)民间传承人无以为继。
目前,甘肃省已有41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95人。面对16个大类的4133项门类繁多,亟待保护和传承的“非遗”项目,对于民间传承人的培养和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形势,现代化进程推动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年轻人,开始接受外来文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在老一代传承人渐渐老去的同时,许多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无以为继。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中遭到损害
承载了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感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文化旅游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急剧变迁,大批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对优秀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尚处初步阶段,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四、甘肃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出路
根据以上存在的各类问题,结合甘肃民族地区实际,提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性建议,整理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出路如下:
(一)增加资金扶持力度,建立长效的扶持机制
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前提是增加资金的扶持力度,并且不能满足于暂时性的扶持,要有一个长期的传承与保护规划。尽快形成以政府官方为主导,博物馆、文化馆等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协调一致的保护、扶持机制。
(二)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利益,吸引更多人的加入
我国“非遗”工作,长期以来采取“自上而下”的开发与保护模式,能够自觉参与其中的并成为以传承人的民众少之又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多为老一辈传统艺人,其晚年的生活一定要得到切实的保障。只有解决了传承人的后顾之忧,才能使其更有心力,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并能在其周围产生积极的影响,感染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加入。
(三)在开发中保护,保护时合理开发,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反映少数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的人文遗迹、遗物和传统知识及其表达、实践等的艺术形式,也是民族凝聚力的表现形式。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中应该考量其本身文化的传承性和民族精神的代表性,要在搞好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保护好那些作为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表现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努力使得二者达到平衡,不得厚此薄彼,做到保护与开发并重,传承与发展兼顾。长期坚持做下去定会力挽狂澜,守住人类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本文为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立项项目:《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困境及出路研究-以甘肃省民族地区为例》(项目编号:ycx12085)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张倩.甘肃日报.甘肃省非遗保护成效明显[EB/OL].http://.cn/system/2011/08/10/012120559.shtml.2013-4-17
篇7
关键词:少数民族村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德昂族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4)04-0115-04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是这样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它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技能。2005年中国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文化空间。
在民族文化遗产面临着不断强化的保护和发展双重压力的今天,如何实现二者间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新趋势。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已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在旅游开发的驱动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中各种盲动、无序、变形的行为和现象依然存在,有些地方甚至比较严重,其结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和难以修复的危害。作为中国极少数民族之一,云南德宏芒市三台山乡主要聚居地的德昂族民族文化遗产同样面临着保护与发憎爱分明的矛盾和问题。
一、少数民族村寨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
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通过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以及1998年通过的《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中有关文化遗产和非物质遗产定义及其范围的界定,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的一年时间里,笔者在德宏芒市三台山出冬瓜村进行了长时间的田野调查,认为三台山乡德昂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文化遗产主要包括6类。
(一)文化空间
文化空间也称为“文化场所”,是指与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或“某个民间或者传统文化活动集中的地区”,[1]具有“活态性”“传统性”“整体性”[2]三个特征。就三台山乡而言,其文化空间包括村落的自然生态空间,如老杠山、良心泉、神水大榕树、天然溶洞、藏经洞、泼水洼等;精神信仰空间,如中国德昂族博物馆、大佛塔、平安庙、佛爷坟;生产生活空间,如德昂族老寨、村落民居、茶园、果园等;公共文化空间,如奘房、节日、学校、文化站等。多元、复合为一体的三台山文化空间,承载了悠久、丰富和深厚的三台山文化,动态地、立体地显示出这个千年古村落独特的自然风貌、民俗风情和人文景观,与之相伴而生的水鼓、德昂酸茶制作工艺更加熠熠生辉。
(二)宗教、民俗标志“龙阳塔”
中缅两国的德昂族中,都有祖先出自“龙阳”的传说,称“滚思艾玛腊嘎”,认为他们的男性老始祖是传说中的太阳“思艾”,女性老始祖是神龙“腊嘎”,神龙和太阳的结合,才繁衍了德昂族后代。这是人类起源时代的图腾崇拜传说。由此,国内在德昂聚居地的公共活动广场有称谓“广目剌丁”的雕有太阳形象和龙身的标志性建筑物“龙阳塔”。龙阳塔又称喇定塔,是德昂族的标志和灵魂。德昂族自古为华夏民族的一员,是龙的传人。随着德昂族经济、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龙阳塔由传说中的象征,竖立在德昂族聚居区。目前在三台山中国德昂族博物馆已建龙阳塔标志,打造龙阳文化。
(三)口头传统
《达古达楞格莱标》是德昂族世代传诵的创世史诗,主要记述了人类的起源、创世造物的过程,独特地提出人类来源于茶树,德昂族是茶树的子孙,反映了德昂族先民与众不同的原始思维特点和价值观念。德昂人把茶树当作万物的阿祖,人类的祖先,祖祖辈辈都把茶树视作具有生命、意志和伟大能力的对象而加以崇拜。《达古达楞格莱标》始终以万物之源――茶叶为主线,集中地描写了这一人类和大地上万物的始祖如何化育世界、繁衍人类的神迹,并以奇妙的幻想将茶拟人化,长诗合起来就成了德昂族社会历史变迁的长卷。
(四)文化景观
三台山现存的代表性文化景观主要有:一是出冬瓜德昂族的历史建筑,包括四檐出水的诸葛亮帽子;二是德昂族博物馆,总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由主展馆、动态表演馆、手工艺展示馆、报告厅组成;三是出冬瓜德昂寨的奘房和佛塔;四是出冬瓜村茶园,欣赏茶园风光,亲自到茶艺坊体验传统的手工摘茶、拷茶、揉茶等制茶过程,感受当地人敬茶、品茶等独特而讲究的风俗传统;五是古榕树与佛爷坟: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地区一般都供养着佛爷。佛爷圆寂后时兴塔葬,雕刻上具有南传佛教风格的图案,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五)酸茶制作技艺
酸茶制作工艺十分烦琐,从采摘到成品需要半年之久,而且加工数量有限。其技艺有两种:一是土坑法。人类尚未发明使用陶器前,将鲜茶叶采摘回家后,用新鲜芭蕉叶包裹茶叶,放入事先挖的深坑内埋7天左右,然后将茶叶取出在阳光下揉搓并晒2天,待茶叶稍干时又将其包裹放回深坑内3天,取出晒干便可泡饮。泡饮时使用沸水,其味酸苦,有清洁口腔、清热解暑的功效,是原生态的绿色保健饮料。做菜用的酸菜则要适当在第二道工序时多放几天,取出后要在碾臼舂碎晒干。食用时用水泡发后凉拌,其味酸涩回味,使人增加食欲。二是陶器法。陶器创制后,便直接利用陶罐腌制酸茶了。
(六)节庆活动
浇花节、开门节、关门节、烧白菜是三台山的传统重大节日。德昂族的浇花节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浇花节多在公历4月中旬左右举行,一般3~5天。临近节日,人们忙着制新衣,做米粑,制好水龙、水桶等泼水工具。老年信徒们齐集佛寺,搭建泼水节时为释迦牟尼雕像洗尘的小屋和水龙。节日清晨,人们身着盛装,前往佛寺供佛,听佛念经,并在佛寺周围堆沙造塔,然后把佛像抬到寺院中的洗尘小屋中,举行为佛洗尘仪式,祈祷来年风调雨顺。泼水仪式后,举行供食祭词和长队象脚鼓舞取水活动。浇花节内容涉及德昂族的宗教礼仪、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工艺、婚姻习俗和传统饮食文化及精神领域的诸多方面,是德昂族社会习俗千百年来传承、延续的主要载体,是德昂族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晶。
二、少数民族村寨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性旅游资源开发路径 近年来,国内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形成了原生地静态开发、原生地活态开发、原生地综合开发和异地集锦式开发等模式,[3]但任何一种开发模式都或隐或显地存在损害遗产的可能性。笔者认为,除建立健全由法律、行政、经济、传承培训等构成的保障机制外,先行编制集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于一体的双主轴、一体化复合型规划,即实施对文化遗产保护性的旅游开发,是达成对文化遗产实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及前提。这里试以《联合国――西班牙千年发展目标基金中国文化与发展伙伴关系框架项目――三台山出冬瓜村》为例,加以说明。鉴于三台山文化遗产的构成、特性和现状分布,结合当地农民参与旅游的需求,从三个层面对其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开发进行了规划。
(一)核心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1.口传文化《达古达愣格莱标》和浇花节文化保护
《达古达愣格莱标》和浇花节两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三台山乡邦外村83岁的李腊翁,重点是按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要求,对古歌口传文化传承人进行保护。其保护的要点主要有:对传承人的保护,应逐步建立传承人传习机制,对传承人的传习技艺进行重点资助,依托德昂族博物馆的平台,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2.文物、历史建筑与传统村落保护
对于规划区的文物、历史建筑与传统村落等遗产,应逐步将其纳入到国家、自治区和省市或地方文物保护单位序列;建立健全保护机制和管理机构;通过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以申报促保护;建立不同建筑的分级分类保护体系,包括保护建筑、一般整治、重点整治、保留改建和拆除建筑等五类,并制定各类建筑的保护指南和细则。
3.古树名木、茶园与文物保护
三台山乡分布有大量的古树名木,对所有直径大于20cm的树木,建立和推行挂牌保护的制度;茶园是三台山乡重要的景观和生态资源,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森林植被保护法规、条例等严格保护;德昂族博物馆涵盖出土文物、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服饰纺织、民间工艺品、古籍文献、节日文化、宗教艺术等,集中展示着德昂族民族文化的精髓。
(二)空间规划
在综合考虑三台山历史村落的保护与旅游发展基础上,将三台山旅游发展的空间结构规划为:一馆(中国德昂族博物馆)、二区(村落发展与商业服务区、出冬瓜德昂族历史文化体验区)、三节点(茶叶文化节、浇花节和龙阳节)。
中国德昂族博物馆已经初具规模,作为德昂族的标志和灵魂,馆内正在新建龙阳塔。村落发展与商业服务区、出冬瓜德昂族历史文化体验区,民居作为民族特色的重要载体,适当隔离商业活动,避免同质化非常重要。茶叶文化节、浇花节和龙阳节可通过节日体现民俗文化,是保护和旅游开通的重要途径。
(三)主要旅游产品与项目策划
1.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及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项目
在原有《达古达愣格莱标》和浇花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组的基础上,组建项目申报工作组,负责将“出冬瓜村”申报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项目;建立健全《达古达愣格莱标》传承人机制,并给予适当的资金援助和支持等。
2.打造民族文化旅游景观
开发出冬瓜自然村生态旅游村寨及老岗山、女王宫民族特色景观;开发允欠温总理足迹景观及特色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芒里电站库区观光旅游;开发民族特色村寨旅游观光及古树景观。通过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促进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民族文化与人居环境打造相结合,把德昂族文化的挖掘、传承和保护与现代文明相结合,规划1000亩丘陵地打造德昂古寨村落,吸引国内外人士来居住,把民族文化和人居环境的打造结合起来,拓展德昂文化外延,探索出一条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道路。
3.中国德昂族博物馆
中国德昂族博物馆由主展馆、动态表演馆、手工艺展示馆、电子展示厅等部分组成,是一座集文物收藏、展示、社会教育、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德昂族博物馆,整体建筑体现了德昂族传统民居风格。博物馆共收藏德昂文物200多件,其展陈形式包括图片、文物、影像、音像、实物与多媒体资料等。
拟通过上述规划设计,最终将三台山建设成为一个村落保护、集镇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有机结合;环境优美、生态和谐、文化鲜明的特色村落型小康集镇;融旅游服务、餐饮、游览、商业零售、住宿和深度体验于一体的复合型德昂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
三、少数民族村寨非物质民族文化遗产
保护性旅游开发中的相关问题探讨 “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是指现存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以活的形态出现的……更注重的是技能和知识的传承,它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国或各民族的生活方式、智慧与情感的活的载体,是活态的文化财富。”[4]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着的文化形态,是有“生命”的文化体系,是具有体系结构和丰富内涵的文化“生命”体。
在旅游开发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被当作文化旅游商品市场的资源要素来认识和对待的,因此并不可能都进行市场开发。一方面,既要坚持保护性开发的理念,讲求开发的适度性与适当性,使民族社区树立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促进民族文化遗产的整体发展与传承。其次,切实关注民族社区的持续发展。民族社区不仅是民族文化遗产的载体,同时也是民族旅游开发的重要参与者。因此在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中,应注重民族社区居民利益的实现,积极构筑多样化的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途径,理顺当地社区与政府、当地社区与旅游投资商之间的关系,从而确保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原真性与真实性,并使民族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建立在促进当地社会、生态与经济改善基础上,维持项目开发的可持性。最后,协助各个利益主体形成正确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意识。
目前,民族地区旅游出现的文化遗产退化、异化甚至消失的现象,归根到底,是由于当地社区与其他利益主体缺乏正确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理论指导,过分关注短期经济利益,一味迎合游客需求,而逐渐丧失自身的文化独特性所致。因此,作为民族文化遗产可持续保护和开发的重要前提,融保护与开发于一体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规划,其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协助各个利益主体形成正确的保护意识和开发理念。通过规划,不仅要使民族文化主体更加正确地认识自身文化的价值,增强民族社会的文化认同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从根本上减少旅游开发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消极影响,同时,还要通过对政府、当地社区、旅游投资商等相关利益主体的指导,打造“影响和引导游客用客观的心态和正确的方式去体验”民族文化遗产的目的,从而逐步改变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出现的过于肤浅和流于表面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个民族历史存续的“活态”的文化要素[5],其显著的异质性、独特性和不可移植性成为吸引民族文化旅游消费的重要的资源要素,在旅游开发的大背景下日益“被”旅游开发着。德昂族独具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旅游开发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应以培养文化氛围为前提,以彰显文化特色为核心,以适应时代需求为方向,使德昂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断发展中实现遗产价值。在云南,还有着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充分利用云南旅游大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优势,结合地方实际,进行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形成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互动机制,最终实现二者的双赢。
[参考文献][1]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Z].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国发〔2008〕19号,国务院,2008,6,7.
[2]贾鸿雁.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J].改革与战略,2007,(11).
[3]汪宇明,马木兰.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的路径研究[J].旅游科学,2007,(4).
篇8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动画;东乡族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J0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5)01-02-0097-03
The?Application?and?Communication?of?Ethnic?Cultural?Elements?in?the?Animation?Art? Design, "Little-Known?Dongxiang", for?Example
XU Yuan-yuan, LI Wen-li, SHI Yi-ting, LEI Ting-ting, LU Zeng-lian, MA Xiu-lan(Nor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Lanzhou 730100,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ethnic minority culture is facing huge impact and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Accompanying the slowly disappearing of many characteristics of national culture, protecting and inheriting the national cultur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nimation industry as a fast-growing emerging industry, has huge development space and potential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imation will be abstract and profound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the simple and intuitive screen image by its unique form of express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 through lively activities attracts more and more consumer group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spread of minority cultural elements in the animation design, as well as the cultural elements in the innovation way in the process of animation creation.
Key words :minority cultural; animation; the dongxiang nationality
Internet :.cn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是先辈们遗留的精神瑰宝,是人们思想观念的集中体现,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精神气节。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有责任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延续性的特征,形成了丰富的内容,多样化的内涵。只有找到人们喜欢的合适的传播形式才能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生活化、大众化,为人们了解和接受。动漫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播形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动漫产业正以其自身强大的优势进入民族文化传播的行列之中。它以千变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的表现风格,在吸引观众兴趣、感染观众情绪以及传播动画内容和思想的真实情感。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动画创作之中,不仅有助于丰富动画题材和内容,更对国家文化和国家形象的传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民族文化元素在动画设计中使用的必要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文化的不断传播,中国本土民族文化正被不断地稀释,少数民族文化更是受到巨大的冲击。由于人们的关注点发生了转移,导致在动画创作中忽略了自身丰富的民族文化的运用,少数民族现行的生活习俗正随着世代更替而逐渐消亡。好莱坞动画以及日本动漫作品大量涌入中国文化市场,使得我国动画电影在内容题材、造型、艺术深度等各方面面临着挑战。很多外国动画作品灵活借鉴中国特色民族元素和题材,将中国神话传说、功夫等特色民族元素融入到动画创作中。把中国民族文化以动画的形式包装一新,推广全世界,获得巨额利润,赚取中国人票房,做到了我国动画工作者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这种现象也给我们敲醒了警钟。
2008年梦工厂推出的《功夫熊猫》就是一个很好地例子,在这部影片中中国传统元素无处不在,从角色造型到场景设计,从道具的使用到背景音乐以及中国精神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在影片中将中国功夫和大熊猫巧妙的结合是作为影片的一大亮点。功夫是中国独有的一门传统元素,在影片中却表现的具体可感,生动形象的呈现在观众眼前。熊猫作为中国的国宝,是中国文化符号的象征,本身具有笨拙、可爱、憨态的特点,动画制作者又赋予它馋嘴好吃的特点,为影片添加了很多笑点,大大增加了影片的趣味性。在中国文化中乌龟向来被看做长寿的象征,拥有者无穷的智慧,给人以超凡脱俗的感觉。影片中的乌龟大师正是迎合了中国的这种精神理念,他具有超人的智慧、豁达的胸襟、还能未卜先知,任何时候都表现出一幅泰若自然、高深莫测的神态。影片中的五大高手也是一大特色,虎、螳螂、鹤、蛇、猴等形象并不是制作者随意安排的而是结合中国传统武术虎拳、螳螂拳、鹤拳、蛇拳、猴拳特意塑造。这样就把抽象的“中国功夫”进行了高度概括和具象化。影片的开场进行了一场“龙斗士”的选拔,“五大高手”所暗含的中国传统武术就潜移默化的进入了观众的头脑,是一种娱乐而不是说教。
中国历史文化悠久,文化资源宝库丰富,对于动画创作有着不可估量的的发展潜力,但是动画创作者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并不是一味的对传统文化样式和表现形式进行照搬照抄,而是应该将传统精神融入现代创作的思维理念,在保持传统精髓的同时迎合大众的口味。动画传播不是教条式的说教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人们在轻松娱乐的状态下感受传统文化精神。
二、民族元素在动画中的运用对传统文化传播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动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与此同时动画产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丰富多彩的、风格各样的动画片大量涌现。但是,无论如何发展,它都是一种传播媒介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动画越来越成为一种流行文化,特别是作为民族文化传播的载体,它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博大的文化精神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觉窗口。因此,在动画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就会使传统文化随着动画的传播而得到扩散。例如动漫作品《郑成功》,它的取材是中国明末福建沿海,民族英雄邓成功的故事。在整个作品中展现着大量的闽南沿海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将中国民族传统的优良品质发挥额淋漓尽致。
大家都知道日本动画越来越来受到人们的喜爱,而日本动画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立足传统进行创新,像《幽灵公主》《千与千寻》《红猪》等一系列优秀作品无不折射着日本传统文化。影片《幽灵公主》中男主人公阿西达卡生活的村落便是取材于日本真实存在的一个民族部落,其主人公的服装造型、生活风俗都体现了现实生活民族的原貌。在《千与千寻》中宫崎骏把日本民族元素抽象成了各种鬼怪造型,如无脸男、还有光顾油屋泡澡的各种神灵,体现了日本大和民族对神灵的信奉。《龙猫》里的龙猫和煤炭精灵,《幽灵公主》里的树灵精和山神兽,虽然没有太多的对白和复杂的情节却能吸引大量的观众,让世界人们在娱乐的同时更加了解日本文化。
中国是一个拥有多民族的文化大国,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才形成了如今我们灿烂的中华文明。我们拥有丰富的民族题材资源,但现阶段中国动画将少数民族元素运用到动画中创造出经典的较少。一方面很多动画创作者对少数民族文化不了解。各民族宗教、传统文化的不同,无法深入其中领悟文化内涵,盲目的追求形式化,过于刻板。另一方面欧美、日韩等流行元素的轮翻冲击,使年轻的一代人对传统文化已经产生了距离感。在进行动画创作时,提炼民族文化之精华,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把少数民族元素,如:民族服饰、传统民间音乐、民族传说灵活运用到动画创作中,不仅可以丰富各民族地区的人民娱乐精神需要,而且能够传播和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动画短片《你不知道的东乡族》创作过程
我们的动画短片名为《你不知道的东乡族》用一种简洁、轻松、幽默的方式来介绍东乡人们的风俗习惯、人文风貌。在动画短片中我们用一种诙谐的语言讲述了东乡族的发展历史、生活习俗、婚嫁礼节。让观众以一种清新愉快的心情走进东乡族,了解东乡族的风土人情。
在《你不知道的东乡族》人物造型制作中人物大多使用较为简练的线条,背景大多使用明度较高的纯色背景,给人以简洁明快的效果。人物造型在提炼少数民族元素方面主要参照了东乡族的外形特征。男人喜欢戴平顶软帽,有白的,也有黑的,但并没有太多讲究,只是花纹会不同。衣服为长袍、男性有腰带。东乡人民的衣服花纹多,但是颜色多为青、蓝色或藏青色。妇女的盖头分黑、绿、白三种颜色,颜色也随着年龄改变,七八岁戴绿盖头,婚后戴黑色盖头,老年戴白色盖头。所以盖头的颜色就是她们身份以及年龄的官方认证。在制作中把人物的五官抽象为点和线,这也是动画具有超越现实性的特征。
东乡族的婚嫁习俗还是具有较多讲究的,画面会以父母高堂而坐来表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婚之前男女青年是不得谋面相谈的,大多通过媒人中间传话。画面会用夸张的形式来表现传话过程的复杂和趣味性。结婚后新郎还要到厨房去“偷”一件炊具,象征掌握烹调技术,让新娘心灵手巧。画面将展示一个滑稽蒙面小偷的形象来表现这一习俗。接着画面会展示新娘哭着拉拉面的场景代表第二天晚饭,新娘要下厨擀长面,称“试刀面”。将复杂的传统习俗用简单的画面来表现增加了趣味性,更能吸引观众。
我们通过这些诙谐有趣的画面来表现东乡族的风俗习惯、人文风貌,让人们能更好地认识了解东乡族。最重要的一点是短片中出现的情节都是我们熟悉或经历的事物,有参照,并不是虚构的情节。我们采用的是一种有趣的方式,对东乡族进行科普解说,以简洁的画面给人以最直接的传达,动画中还融合了民族说唱,民族方言等元素。短片具有时间短、速度快、语言诙谐有趣等特点,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口味。让他们休闲娱乐的同时了解东乡族人们的传统文化。这也是《你不知道的东乡族》创作的鲜明特点,这个动画短片并不像传统的动画片一样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或者套用一个神话传说传达一种理念,而是采用一种现代人的思维观念、以现代人喜欢的流行文化方式来呈现东乡族人们热情好客,尊老爱幼,朴素醇厚的情深面貌。让更多的人了解东乡族,也为东乡族文化的传播起到一定作用。
四、结语
在经济信息一体化的今天,若要大力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只有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充分将本民族文化中的艺术精髓与时代精神相互融合,用创新的演绎方法,再加上巧妙的动画表现技巧,才能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与弘扬下去。在制作动画时,要充分将文化的传统元素与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进行对比,而且要结合时代特色,创作出全新的角色与故事,丰富文化产业。只有在继承和挖掘民族民间文化的同时,将创新性、民族性、世界性和时代性的高度统一,才能用传统文化创造新的时尚潮流。保留经典,给观众耳目一新的审美感觉,从而引发观众的兴趣,使文化、商业达到双赢。若要动画片适应现代这个高速发展的环境,时代特色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两者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 尼・巴音查汗.少数民族元素在动画创作中的借鉴及应用[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2
[2] 张昭阳.动画创作中对民间文化元素的挖掘与创新[J].电影文学,2009
篇9
一、基本概念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等。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
综上所述,在联合国教科文与中国国务院在下发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包含的内容是一致的。
二、连南瑶族的非物质文化主要表现形式
这块充满神奇色彩的瑶族聚居区,位于广东省西北部清远的连南瑶族自治县,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连南瑶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有多项申报成功,国家级:连南瑶族婚俗耍歌堂瑶族长鼓舞。省级:“瑶族扎染”和“排瑶牛皮酥制作技艺”,瑶族银饰制作技艺、瑶族长鼓制作技艺,排瑶民歌等,连南瑶族的非物质文化多种多样,瑶族人民用实践不断传承和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
(一)瑶寨歌舞
瑶寨是歌舞之乡,瑶族人民爱唱歌,日出唱到日落坡。十月十六盘王节、耍歌堂,七月七开唱节、新春游坡节等盛大节日,瑶家男女老少,打山歌擂台,或对歌,或盘歌,或斗歌。其中,“耍歌堂”已成为连南瑶族自治县传统的民间盛会,还有刚劲粗犷的长鼓舞,龙腾虎跃,锣、鼓声、牛角号炮声震撼群山,响彻群山,非常壮观。“耍歌堂”“长鼓舞”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瑶歌是瑶族人民的家常便饭,瑶胞自幼就开始学唱歌。瑶家每年除夕之夜,长辈就教晚辈唱歌。男的学唱红白喜事的"贺歌",待人接物的"礼节歌",生产劳动的"气节歌"、"知识歌"等等。女的学唱"绣花歌"、"生孩子歌"等等。老人们在茶余饭后喜唱叙事长歌,瑶歌的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世事万物皆有瑶歌;“礼节歌”;“生产歌”;“情歌”;有传播的《师爷歌》;还有汉区,壮乡流入的《刘三妹》、《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及歌唱新生活的各种颂歌等等。
除了唱歌,排瑶民族还喜欢跳舞,“长鼓舞”、“游神舞”、“师爷舞”、“过州舞”等等。这些舞蹈反映了瑶胞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具有瑶族独特的风格。舞蹈语汇模仿上山落岭、过溪越谷、伐树运木、斗龙伏虎等等,瑶族还举行民族文艺会演,繁荣瑶山文艺如《绣花舞》《采茶舞》《打猎舞》《伞舞》等等,流行于瑶区,并选送上省市、全国参加各种会演。
(二)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主要有传统节日节庆、祭祀、礼仪和婚俗等
瑶民们每年有春节耍年、开耕节、开唱节、王节等8个节庆。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日为排瑶的“开耕节”,又称“踏青节”,瑶家当天杀鸡、磨豆腐,敬奉土地神和祖先神灵,祈求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开唱节农历七月初七,相传是王的生日。传说王开天辟地造人丁造五谷,造瑶歌瑶经。为了纪念王,瑶家这一天大唱《盘王歌》赞颂王的恩情。王节,农历十月十六日,相传是王婆诞辰日,又传是王于这天仙逝。“收割节”或“还愿节”。是日,排瑶各寨均在王庙举行以姓氏为单位的隆重的祭祖还愿、庆祝丰收的民俗文化活动,还推选数位老歌手演唱《王歌》,各户皆以酒肉、豆腐、糍粑等丰盛食品过节。
瑶族的传说、歌谣、少数民族史诗、民间故事源远流长,如:连南八排瑶地区梅山事件:连南金坑搜集的瑶经《送鬼书》,梅山十洞”这一名词在排瑶经文中的重复,梅山应为瑶族文献记载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是瑶人心目中的圣地。
连南瑶族每年的盘王诞辰,吟唱《盘王大歌》、《流落歌》、《连州三庙歌》、《得符神歌》祭祀盘王的实践活动,强化了对瑶族人祖先崇拜的教育,增强了族群凝聚力,瑶族人民还有朗朗上口的民歌,在瑶民族群中为铸就瑶族人民团结、坚毅、勤劳、善良的民族性格特征发挥着重要作用。
瑶族人民的婚俗,自古以来,他们实行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严格限制血缘婚,婚俗分订婚、认亲、择日、举行婚礼(没有新郎的婚礼)、回门五个过程,充分体现了瑶族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2010年,瑶族婚俗被列入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建国后,瑶民独特的婚恋风俗仍然保留着。古老婚俗与现代价值并无冲突,瑶族独特的婚俗后面,是一种深厚的文化的积淀。瑶族新娘出门前,挑担人代表男家送给新娘父母各一个红包利是,一般是代表一年12个月的12元或代表一年360天的36元,钱不论多少,但一定是双数。这里面体现的就是对新娘父母的感谢,感谢新娘的父母对新娘的养育之恩。除此之外,按照瑶族的风俗,不管聘礼是否齐全,合不合婚俗、规矩,都一定要罚的。所谓“罚”即是“发”,因为瑶语中“罚”和“发”同音,就是要恭喜这对新人发财,要他们从新生活开始就发起来,今后生活富足美满。族其他的一些文化活动也正是在婚礼这个喜庆的活动上得到了发扬,唱瑶歌,耍长鼓舞,瑶族盛装刺绣,在为婚礼增添喜庆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三)瑶族民间工艺美术,主要有蜡染、挑花、刺绣、编织等工艺
蜡染早在宋代,瑶民就用蓝靛和黄蜡在白布上染出精致的花纹图案,称为“瑶斑布”。至今,瑶家仍喜爱自织布匹,称“家织布”,然后染成蓝色、黑色,再制作衣服、被单、头巾、腰带、围裙、背袋、花布鞋等。
瑶族妇女刺绣有平绣、结子绣、长针绣、鼓纱绣多种。一般用于妇女儿童服饰,如套袖、衣领、围裙、裤脚边、鞋面、童帽等,绣底以自织布为多,用红、黄、白、绿、紫色丝线绣成精灵的花纹图案,立体感很强。从汉代传承“好五色衣”到“衣斑斓”,瑶族用五色线绣衣已载入历史。刺绣工艺在瑶族民间广泛流传而经久不衰。瑶族妇女杨菊贞绣制的“八仙飘海”、“鲤鱼跳龙门”等图案的四片枕头花,选送到长沙和北京展出。
(四)瑶医确实历史悠久,而且医术精湛
瑶医以其特有的疗效不仅深受本民族人民的爱戴,而且也被其他民族所接受,瑶族由于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全靠以山歌、故事等形式口口相授,可以说山歌给了瑶族医药的血与肉,赋予了瑶族医药新的生命。
(五)饮食文化
瑶族的饮食文化是具有可开发的潜力的旅游资源,它不仅丰富多样,同时其制作过程还具有很强的体验性的特点,传统食品制作过程的集体性与互动性方面,是瑶族饮食文化旅游过程中发展互动性强的旅游项目。瑶族的舂糍粑、包粽子、烧竹筒饭、制五色饭和打油茶等等饮食活动大大满足游客在品尝美味佳肴的同时体验民风民俗、感受瑶族民俗气氛环境,并且,瑶族传统饮食文化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整套饮食习惯、饮食礼仪等也是进行旅游开发设计的重要内容。
三、连南非物质文化保护与利用的践行――以旅游为契机,大力发展民俗旅游
连南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如歌舞戏曲、节庆、口头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有关自然界民间传统知识丰富多彩,将连南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旅游产品,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为连南瑶族地区旅游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旅游吸引力,使之成为当地旅游的重要载体,并使瑶族非物质文化外在形式向多元化发展,从而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目的。
如千年瑶寨、瑶寨街区、古城等物质遗产在开发中,旅游者在对这些古建筑的参观游览活动中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瑶绣、蜡染的技艺展示,瑶族传统节日庆典等的表演,这样更洋溢瑶族人民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瑶族民族风情游,白天参观游览,欣赏瑶族歌舞,晚上参加簧火晚会等项目,挖掘瑶族风俗习惯,创造一种少数民族生活的详和的场景与氛围,开发瑶族地方戏曲、设计文艺表演、技艺表演等项目,提升了旅游开发层次,更迎合了当代体验旅游的趋势。
总之,连南瑶族人民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从而更积极地保护、挖掘遗产文化内涵,甚至创造性地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良性循环,连南瑶族民族风情园。
古老的瑶寨风光,奇特的生活方式,色彩缤纷的服饰,到这里,你能感受文化园的正殿,手握巨斧传说中开天辟地的人类始祖:盘王的传说,篝火晚会的表演;耍歌堂、长鼓舞、红头巾、太阳伞、天黑歌、酒葫芦、五月箫等等,汇成千古不老的情歌。在这里,听一首瑶语清唱,感受瑶族古老而神秘的文化。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瑶族人民代代传承的产物,更是全世界人类的共同财富。
篇10
【关键词】 湖南省;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法律问题;对策
湖南省有11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与汉族交往联系十分密切。少数民族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特殊的人文环境、自然资源,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民族的基因,是民族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民族团结有重要意义。
一、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权的法律界定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权是特定主体对其文化遗产的享用、传承与发展的权利。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权包括物质形态的权利和精神形态的权利。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权是指对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遗产的所有、使用、经营、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主要包括对文化遗产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和处分权等。精神形态的文化遗产权,主要是指对以风俗习惯、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等精神形态存在的文化遗产所享有的权利,这类权利主要体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上。精神形态的文化遗产权包括表明身份权、保护文化艺术传统完整权、传播权、确定并许可传承权、公布权、文艺创作权和同意转让传承权等。[1]社会现实需要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权益进行保护,而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权益与传统权利体系存在着冲突,这是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权产生的现实基础。自然权利是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权产生形成的法理基础。
二、湖南省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1、产权保护制度缺失
产权是西方经济学最重要的思想,产权的一个基本功能是影响激励和行为。知识产权制度被认为是产权制度的重要内容。[2]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人们的智力成果。由于产权保护缺位,权利主体无法确定,法律没有规定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所有权人具备排他性的权利,使得湖南省大量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权益无法实现。产权保护制度,能够保障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产权主体的利益,激励创新,促进传播。
2、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权面临被侵犯的危险
我国目前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无法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进行全面保护,因为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必须具有显著性、新颖性、独特性、实用性的特点,而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经历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注定不具备新颖性等特点,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被侵犯的情况时有发生。被侵犯的不仅包括少数民族原生境人的权益,也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丧失了原汁原味。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剽窃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行为变得较为简单,有些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被剽窃后,剽窃者对此申请知识产权保护,侵犯了原拥有人的权益。甚至有些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被人在国外抢先注册和申请专利,反而限制我们正常使用。
3、少数民族文化遗产面临人为消亡的挑战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是经历几千年的发展后沉淀而成的,在历史上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人为消亡的挑战。较为典型的情形是在城市化进程中或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对某些少数民族文化遗产造成破坏。另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青年人在接受西方文明的同时,西方的一些文化垃圾也在腐蚀他们的思想,很多人热衷于西方的洋节,导致的结果是慢慢丢弃了自己民族的传统习俗。
4、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制度的缺失
尽管湖南省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已形成国际、国家、地方并行的法律格局,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制度还存在不足。第一,从法律效力来看,现有的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草案)》对文化遗产提出了保护办法或制度,但现有的文化遗产法律制度还停留在较低的“办法”“意见”等层面,并未上升到具体细节实施的实施管理方面,还需要在操作性和细节方面进一步补充完善。[3]第二,有关少数文化遗产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强化。如我国的《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是已经完成的作品,而少数民族的口头传颂、民俗活动、礼仪、节庆等民族文化遗产并不在著作权法所保护的范围内。在实体法上,涉及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法律制度缺失,尤其是现行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无法对其进行全面保护,以至于在司法实践中,许多侵犯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权利的事项没有被追究法律责任。在程序法上,由于我国的法律规定,案件的当事人必须与案件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而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权利主体无法确定,致使许多侵犯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权利的案件由于缺乏诉讼主体没有被立案,加之行政公益诉讼的缺失,使得这类案件处于法律保护之外。
5、过度开发导致民族性特色保存困难
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过度开发,一方面导致社会大众对该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的神秘感消失;另一方面,会导致少数民族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评价的降低,同时也容易造成年轻一代对流传下来的民族文化的精神价值和文化价值产生质疑,并且为了经济利益,改变祖传的民俗、民情等,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失去了原真性,丧失了民族特色。因此,人们一般主张“显在文化”可以作为发展旅游业的资源,而“隐性文化”则不能轻易或过度地开发,以免造成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民族文化遗产的民族性的流失。[4]
三、湖南省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对策
1、加强宣传和保障传承人的权利
首先,从法律上明确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权利,保障他们的权利不受侵犯;当他们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必须对他们进行救济。同时政府要建立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发展的文化机制,从政策上、经济上保障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权利。
其次,可以将一些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公布在当地的报刊、电台和电视上,或者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列入当地的乡土教材,从而加深人们对其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认识,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
2、建立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权的权利救济制度
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权形成了多层次、多部门的分散型法律保护模式。一是通过追究各类法定义务主体消极履行行为的行政及刑事责任实现救济。也就是对各类负有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义务主体因不履行法定义务或履行法定义务不完全导致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损害的,适用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乃至刑事责任追究制度。二是通过追究侵权行为人侵权行为的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实现救济。三是针对侵犯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权的行为不同,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下列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
3、建立问责、追责制度,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由于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少数民族文化遗产遭到人为的破坏,正在快速消失。由于人为原因导致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消失,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而且应当参照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办法,以失职、渎职等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和终身追责。
4、注重国家立法与地方立法的协调,完善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立法,走的是一条先地方后中央的模式,因此在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规范上,要注意地方立法与中央立法相结合,在全省范围内建立起科学、合理、高效的法律规范。在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上,结合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制定更加详细的实施细则,以便更加全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5、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
第一,从政策层面上,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建立起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机制。第二,从法律层面上加大保护力度,凡涉及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违法犯罪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则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未构成犯罪的,则给予行政处分、行政处罚。通过严格执法,建立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舆论环境,以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而达到预防犯罪、减少侵权和犯罪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云霞.论文化遗产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2).
[2] 韩小兵.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基本问题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0.
[3] 李依霖.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4] 王美玲,马连龙.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