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困境范文

时间:2023-07-06 17:43: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困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文化困境

篇1

【关键词】原创绘本;幼儿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幼儿教师

“绘本”即图画书,是“以儿童为目标对象的一种特殊文学样式,其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文字大都简短浅近。”[1]由我国画家、作家等群体参与创作的原创绘本,内含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在表现形式、题材选择和内容构成上都彰显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个性,有助于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教师可以将原创绘本有效融入幼儿园的各个领域,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或是打通家园合作的平台,由此丰富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拓宽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路径。

一、原创绘本融入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幼儿园教师对原创绘本认同度低。我国原创绘本起步晚,发展时间较短。自“丰子恺奖”“信谊图书奖”等国内原创绘本奖项设立后,虽然涌现了大批本土作家和优质绘本,但原创绘本的推广度依旧不高。调研发现,只有12%的幼儿园教师对原创绘本“非常了解”,他们能主动了解、挖掘原创绘本资源并加以有效运用。有51%的教师“比较了解”原创绘本,但在认识上还存在片面性,认为“原创绘本即自主创作的自制绘本”“原创绘本就是中国绘本,内容反映我们周边的人、事、物”而并未综合考虑创作人群、内容构成、价值意义的“原创性”。教师在选择原创绘本时,种类和题材上往往有所局限,易将原创绘本单纯理解为传统故事类绘本,选材偏重于传统节日、民间故事,而忽视时下主题的挖掘;也有的将原创绘本等同于故事书,忽视幼儿与绘本的有效互动;过度重视绘本画面精美,忽视绘本本身独特的文字内容和价值内涵。当然,更有37%的教师表示“不太了解”原创绘本。可见,教师对原创绘本的不了解也说明了他们对原创绘本的认同度不高。(二)原创绘本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单一。幼儿的发展存在年龄差异和个性差异性,幼儿对绘本的理解也各具特点,环境的熏陶和教育契机的把握都将影响着幼儿对原创绘本的感知[2]。从图1可见,集体教学活动并不是幼儿感知原创绘本的唯一路径。不仅这样,教师在开展以原创绘本为载体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时,往往侧重于关注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而忽视了情绪情感、审美感受、社会性发展等多方面的综合体验。教师在活动过程中亦未充分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需求及阅读体验,并及时做出有效的教育补充。图2基于原创绘本的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开展途径统计图区域是幼儿发现学习、自主操作与主动建构经验的重要场所,区域活动应通过区域材料的提供和变更促进幼儿的操作探索,主动获取经验[3]。除了集体教学活动外,原创绘本更多地被投放于班级阅读区角。但由于教师对原创绘本认识不足,致使班级区角、阅读区原创绘本的数量不多且更新慢。还有,原创绘本并未能与其他区域有效整合,教师未能创设更多有利条件与机会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三)原创绘本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缺乏相应支持。良好的环境创设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同时也影响着活动质量。对于原创绘本的使用,教师更倾向于将其作为集体教学活动的素材,与幼儿园传统文化环境的结合并不充分。幼儿园教师在开展基于原创绘本的活动时,往往只是简单借助于原创绘本本身,并未对原创绘本中的传统文化内涵有生动的讲述,这影响着幼儿对于原创绘本中的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影响活动的效果。与此同时,教师也并未充分挖掘、利用相关社会资源。当前,公共文化场所和教育基地面向社会开放,但能较好利用这些社会资源的幼儿园教师仅占30%。即使是博物馆游学等相关活动,教师在带领幼儿参观的过程中,也以走马观花式地浏览为主。绘本创作方面,原创绘本的创作人员很多并非是幼儿教育相关工作者,由于不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致使部分原创绘本作品不符合幼儿的审美风格,部分题材也不适合幼儿的特点。因此,当前能适应用于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创绘本数量并不丰富。原创绘本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亦缺乏幼儿家长的有效协作。家长表示“我一般从淘宝等电商平台上为孩子购买绘本,会参考平台推荐、绘本销量以及孩子兴趣。”“《大卫不可以》系列绘本是我印象最深的绘本,我对原创绘本的理解是不是就是自制绘本?我们班级内也有组织过孩子和家长一起制作绘本的活动。”由此可见,大部分家长对原创绘本缺乏正确认识,并未意识到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教育价值,往往会首选《大卫不可以》《猜猜我有多爱你》等国外绘本。原创绘本作为一种流通方便的教育资源,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价值,但由于家长缺乏对原创绘本的认识,在家庭中并未能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

二、原创绘本融入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一)提高幼儿园教师对原创绘本的认同度。当前,原创绘本数量、种类的日益增长有助于教师进一步地了解我国原创绘本的发展历程、发展方向、蕴含的特性化表达手法,为幼儿园教师参阅、甄别优质绘本提供了条件,增强对优质绘本的甄别能力。幼儿园开展教研活动,教师分享、解读优质绘本作品,探讨对于优质绘本的筛选标准、阐释原创绘本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和当前所面临的问题等,挖掘更适合于幼儿园实际的教育路径。教师应充分结合幼儿的兴趣需要和身心发展特征,选择适于幼儿欣赏的原创绘本,注重画面符号与文字的和谐搭配以及取材的广泛多样,绘本内容也要注重审美性、趣味性,主题丰富,层次分明。教师还应充分挖掘原创绘本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教育价值,使其更为有效地融入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例如可以借助原创绘本中所涉及的剪纸、水墨等艺术形式,将其迁移到教学活动中,在具体、直观的操作中加深体验,引导幼儿切实感知传统艺术的魅力。针对一些童谣类绘本朗朗上口,富有童趣的特征,教师可以采取艺术同构的形式,结合韵律游戏或是手偶玩具,调动幼儿多感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增强活动的趣味性;也可以借助《躲猫猫大王》等此类包含传统游戏的原创绘本,通过相似情境的营造引导幼儿玩中学,在游戏过程中适时渗透团结友爱、诚实守信、自强不息等传统美德教育。(二)丰富原创绘本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园本课程是一种在幼儿园现实根基上生长起来的与幼儿园资源条件相一致的课程[4]。当前有不少幼儿园生成了以传统文化为内容的园本课程。台州市F幼儿园在带领幼儿实地参观台州刺绣馆、海门老街等文化场所的基础上,以“海门茶馆”“台州刺绣”“舌尖上的台州”为本,将其迁移到幼儿园互通游戏中,引导幼儿亲身感受台州手工艺、饮食文化等本土文化的渊源。台州市Z幼儿园通过开设“幼儿园戏趣课程”,将木偶戏、皮影戏进行儿童化加工,让幼儿在亲身实践与感知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基于此类经验,倘若能将原创绘本融入园本课程中开展实践,对于幼儿接受长期的传统文化熏陶定大有裨益。在园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提炼幼儿对于原创绘本的兴趣点,基于幼儿的需要衍生相关课程活动。与此同时,挖掘本土文化资源进行课程开发。幼儿园要利用多样化的实践平台引导教师开展原创绘本应用模式的探索,或孵化相关课程活动,使原创绘本的融合更适合幼儿园教育实际。区域活动的有效协同更能使传统文化教育渗透于日常生活。幼儿园教师要善于挖掘原创绘本与区域活动的结合点,也要尝试挖掘除阅读以外其他的教育元素,并根据区域特征适时增减绘本内容,合理创设相关环境,将其转换成可供幼儿感受、操作、想象、创作的区域材料。例如针对美工类区角,教师可以甄选原创绘本中剪纸、中国画、泥塑等艺术元素,以图片形式呈现绘本片段,引导幼儿亲身感受传统艺术的美。表演区内,教师可以通过投放京剧脸谱等带有传统文化元素的材料,开发基于原创绘本的绘本剧表演等。在丰富原创绘本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时,教师还应树立“幼儿本位”的思想,在幼儿自由选择、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尊重其对原创绘本的个性化解读;采取有效的观察策略,基于幼儿对原创绘本的选择,思考适合本班幼儿所接受的原创绘本特征,并结合幼儿的兴趣需要及时更新和替换区域材料。(三)提供相关环境、资源的良好支持。原创绘本的融入离不开优良环境的支持。教师可以借助幼儿园走廊、楼梯等融合原创绘本。例如悬挂装订有原创绘本故事的小相框或是置放一些实物书籍,在潜移默化的氛围熏陶下引导幼儿感知多元的传统文化元素。借助家园联系栏、家长会、线上平台等分享优质原创绘本及相关讲座,引导幼儿家长对原创绘本及其内容有正确的认知、选择和解读。与此同时可以联同家长构建亲子共读的平台,例如充分利用楼梯底层拐角置放“亲子小书吧”,保证安全和正常通行的情况下,引导家长有效借助入园、离园开展亲子小阅读活动。在有效的亲子互动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对原创绘本内容的感知,聆听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个性化解读。同时,在家长的补充、引导之下,将原创绘本中的传统文化精神内核春风化雨般融入幼儿内心,也能增强家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走出去”,在社会环境中直观地感知传统文化。例如实地走访文化馆、民俗馆,进一步了解本土文化的渊源;借助“我是小记者”“小小观察员”等形式,引导幼儿在真听、真看、真感受的过程中将所见所闻以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邀请社区工作者分享社区周边的历史文化故事,增强幼儿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在幼儿拥有直观经验的基础上,教师还需结合本土文化资源成立原创绘本阅读活动室或表演小剧场,通过传统文化氛围营造和木偶、皮影、戏曲等相关材料的投放吸引幼儿兴趣,促进感知,使得原创绘本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更加持久、有针对性,教师也可以开展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形成具有体系的活动课程,全面贯穿于幼儿小、中、大班的成长过程。

【参考文献】

[1]王泉根.儿童文学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53

[2]马晓红.“课程创生”视域下的绘本游戏及其指导策略[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35(5):31~34

[3]王玉金.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与区域环境创设的有效整合[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12:136~137

篇2

关键词:地方媒体;文化类节目;困境和出路

科学技术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便利,科技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科技产品也成为了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发展,网络电视、微博和微信的广泛应用,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新媒体在应用中非常的方便,而且其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非常的便捷,可以产生极大的互动。在新时期,地方媒体在发展文化类节目中如果获得更好的效果,如果突破困境,不断的完善自己,成为地方媒体研究的重点。

一、地方媒体面临的困境分析

智能手机的应用使得人们在接受各类信息中更加的便利,随着各类新媒体的出现,人们对文化类节目接收的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不仅仅采用电视的方式来观看节目,而且不再受到电视排播的限制,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爱好自主的选择节目。

(一)收视时间减少

如今,人们收看电视的时间在减少,使用网络终端的时间在增加,我国的网民已经达到接近6亿,互联网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

(二)地方媒体受众的年龄偏大

如今,年轻人逐渐远离了电视媒体,他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在上升,很多年轻人一般会运用手机和平板电脑来观看节目,电视已经成为了摆设。

二、新媒体的优势

在地方媒体发展中,可以结合新媒体的优势,促进当地文化类节目的发展。

(一)具有较强的选择主动性

在新时期,人们运用新媒体可以随时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进行观看,而且可以选择自己的喜欢的电视节目章节,不用再受到电视排播的限制。很多电视节目,人们平时没有时间观看,可以选择在有时间的时候重新观看。

(二)具有较强的互动性

在新时期,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更多的使用微信和微博等,这些平台可以实现实时的互动效果,观众可以将自己看的节目分享给朋友,在网络上,即使是陌生人也可以分享收看节目后的心得,并且可以展开讨论,使受众的参与度大大的提升。

(三)具有及时的传播速度

在新时期,新媒体技术对于信息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当事件发生后,通过新媒体可以使信息迅速的传播。

(四)储存量大

在新时期,借助新媒体技术可以将大量的信息储存,不管是什么样的信息,都可以在网络上及时的获取,人们即使不出门,也可以获取天下资讯。巴彦淖尔广播电视台开办的河套微传媒微信公众平台短短一年时间,粉丝量就达到22万,传播力度比传统媒体更加迅速快捷、广泛。

三、地方媒体播出传统文化类节目中产生的困境

地方媒体在对传统文化类节目播出中,还是沿用传统的媒介,受众通过电视观看节目,缺乏互动性,只能单向的接收画面和声音,不能将自己的感受及时的表达出来。而且受众要被动的接收电视台的排播,如果错过了节目,就不能重新收看。而且地方媒体对于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制播时间长,人们的猎奇心态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但是,在地方媒体传统文化类节目的播出中,他们借助传统媒体并不是一无是处,运用纪录片的形式介绍传统文化,使节目更加具有真实性,提高了节目的公信力。

四、新时期地方媒体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出路

(一)在传统的电视媒体中实施新的策略

在地方媒体播出传统文化类节目中,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电视的播出,可以将电视和网络结合起来,实现电视节目和网络节目的同步播放。现在,已经有很多的品牌电视节目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但是,如果时间较短,还是不能见成效,而且很多传统文化类的精品节目在网络上播出还要收费,受众的观看率还有待提高。

在地方媒体制播传统文化类节目中,应该明确其核心价值,展现出传统文化的历史悠久,丰富节目的内容,吸引更多的网络受众。例如中央电视台的传统文化类节目《百家讲台》,其获得了好评,这档节目的内容非常的丰富,而且聘请了相当多的专家学者进行讲解,为人们普及了知识,使人们在娱乐中不断的充实自己。

地方媒体在进行传统文化类节目的播出中,应该完善节目的方式,在传统文化类节目中,常常是比较单一的,因此,在这类节目的制作中,可以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将一些娱乐化的元素加入到节目中,使人们在轻松的氛围下可以学习到中国的传统文化。

传统媒体应该实现与新媒体的合作,实现全媒体平台的打造。在新时期,新媒体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越来越足,如果地方媒体在进行传统文化类节目的传播中只是采用单一的媒体,那么效果甚微。在传统文化类节目的传播中,应该实现多媒体的融合,通过打造全媒体平台的方式,可以将节目的内容、运营的方式进行改进,实现各类媒体互补的方式。通过电视媒体和搜狐、网易等网络媒体结合,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播。

(二)借助新媒体提升传统媒体的影响力

在地方媒体进行传统文化类节目的播出中,可以借助新媒体扩大宣传的力度,使受众的关注度提高,并且实现受众与节目组之间的互动。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通过留言的方式,受众可以发表感想,并且提出自己的宝贵意见,节目组可以通过对受众留言的分析,不断的改善节目的形式和内容,选择一些受众比较感兴趣的传统文化进行播出,实现节目的创新和转型,使节目的内容更加符合受众的口味,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节目的影响力。

(三)完善自身优势,提高传播速度

新时期,在地方媒体进行传统文化类节目的播出中,可以选择更加便捷的方式。在传统的媒体中,可以采用纪录片的形式,展现地方的传统文化,给人以真实感,采用现场直播的方式,更能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地方媒体在对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制作中,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其实现了电视节目的直播感,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地方媒体还可以借助网络,实现直播的转型,使节目中可以播出一些对于传统文化的新的认识。

(四)精简、节约,提高效率

在地方媒体进行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制作中,应该对节目制播的流程重新完善,将那些僵化、脱节的流程直接去除,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创新的形式,将那些重叠和无效的岗位去除,确保地方媒体具有科学和规范的业务流程,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组织进行重构。在传统文化类节目制作中,应该节省时间和成本,目前,地方媒体在于传统文化类节目制播的过程中还存在的浪费的问题,在人力和物力的安排上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其主要的原因在于地方媒体不能很好的发挥自身的优势,导致节目的播出方式落后。在流程的再造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出地方媒体的优势,提高人们在媒体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实现高效的信息传播。

结语:

在新时期,新媒体的发展是必然,为了可以使地方媒体的传统文化类节目更好的满足受众的需求,地方媒体不仅仅要借助传统媒体,也要充分的运用新媒体,提高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可看性。在传统文化类节目的播出中,应该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结合起来,提高受众和电台的互动,这样节目的制作组才能更好的了解受众的需求,在节目的制作中更好的满足受众的心理,提高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可看性,促进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发展,使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播。

参考文献:

[1]张先国. 地方重点新闻网站的突围之路[J]. 新闻战线,2015,05:17-19.

篇3

关键词:湘西土家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困境;对策

教育是文化延续和传递不可或缺的手段,也是文化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说,教育是文化的一种生命机制。地方音乐新课程是现代中国音乐教育重要而特殊的组成部分。有效传承并合理开发利用民族音乐艺术资源,不仅能提高民族教育的总体质量,而且能促进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全面发展。

一、土家族传统音乐文化在学校教育传承中面临的困境

(一)土家族文化课程开发不够

土家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民族音乐文化课程开发目前还未深入。从走访的一些学校发现,土家族地区绝大多数学校课程主要采用适合汉族地区的“大一统”课程模式,适应民族特点、照顾不同文化背景的多元文化课程模式尚未形成,民族特色体现不够。

如今,在州政府提出“民歌民舞进课堂”这一思想指导下,也有少数学校在这方面有过尝试。有的学校每周增设一节民族音乐文化课,自编教材有计划地传承土家族传统音乐文化。虽然有了诸多尝试,这些探索也仅仅是学校或教师的一种自发行为,欠缺目的性和系统性,并常常受其它因素影响而不能正常实施。[1]

(二)地方特色课程资源开发程度较浅

湘西土家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人力、自然环境资源。尽管湘西的特色课程资源丰富,可开发的价值高,但实际开况不理想。从调查中发现,教师教授的教材大部分是国家统编教材和省编教材,仅有少部分教师教授的是地方州县所编教材,除了《美丽的湘西我的家》乡土教材、“蒲公英行动”试点学校的部分从事音、体、美课程教学的一线教师自主编写了少量校本教材外,非试点学校的教师自主编写校本教材的几乎没有。

(三)土家族音乐教师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往往是衡量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顺利进行的重要标志之一。懂土家文的音乐教师非常少。如今通过政府组织的统一考试,越来越多的接受正规主流教育的年轻教师走进中小学,但他们不懂得土家族民族语言,使得双语教育的师资面临更多更大的困难。

二、加强学校教育传承土家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对策

(一)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和灵魂,不仅是一定的文化精神的载体,也能对学生产生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校本课程的编写还需进一步利用好民族文化的教育资源。此外,在学校教育中的其它课程里,还要加入土家族的民歌、民族乐器和民族舞蹈等。

目前,土家族音乐文化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大量劳动力输出,使得土家族传统资源的传承产生了严重的危机。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不仅仅具有稳定性和低成本性特征,也能为中华民族传承土家族珍贵而稀有的音乐文化资源。土家族传统音乐资源对学生、教师和学校也是良好教育教学资源,有利于教师团结合作,增强科研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深层次发掘地方课程资源

湘西土家族地区有着灿烂的民族文化,优美而丰富的自然资源,宝贵的人力资源,而所有这些均有待于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不仅是记载和传播知识经验的重要工具,而且是传承本民族文化和思想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心理的表征。因此,学习本民族的语言,有助于深刻认识和理解本民族文化。此外,民族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反映了它们的价值体系、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等,这些都是可资利用的重要素材。[2]土家族能歌善舞,心灵手巧,创造了丰富的民间艺术,这些都是民族文化课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三)鼓励教师参与音乐课程设计

在教育体系中,教师不仅是课程改革的最终执行者,更是课程开发的研究者和参与者。从这个角度上说,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教师。为此,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同时发挥教师在音乐课程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并使教师在课程发展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使他们能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经验、兴趣、学习风格和发展需要。

在教育发展中,我们鼓励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多种途径改善课程设计模式,例如让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融入与土家族文化有关的内容。教师甚至可以在教学中设计“土家族传统音乐文化”单元,将土家族的舞蹈、音乐、戏曲等融合起来,运用室内、室外相结合的方式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学习、了解土家族传统音乐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尊重。

(四)重视双语双文教学

在课程教学中,让学生既能掌握汉语又不忘记本民族语,这是土家族个人生活和土家族地区发展的需要,也是繁荣土家族本民族文化、促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需要。

实施土家、汉双语教学,在促进土家族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丰富土家族学生知识、促进土家族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双语双文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从而热爱本民族的文化,使其自觉接受、学习、掌握、传承和创新土家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另外,双语教学还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华主体民族文化的同时,可以提高土家族年青一代适应中华主流文化社会的能力,形成适应未来社会必要的多元文化视野。

参考文献:

[1]王以东.在传统课程中寻找特色与新意[J].中国音乐,2007(3).

篇4

1.农村学校传统文化教学的“零碎”

众所周知,农村学校长期以来都推行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但收效甚微,类似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活动往往沦为“零碎或失效”。首先,进校园的传统文化内容常常是能够“技术化、程式化”的农村传统文化“大拼盘”,最为突出的就是“手工制作、歌舞排练、双语教学或各类民族文化知识文本阅读”等。虽不能说这些活动无意义或价值,但将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仅定位于此无疑是不周全或不到位的。如此的教育教学只得传统文化之“形”而遗其“神”,因为传统文化之“神”必须得在“活”的文化环境中“浸入”学生的“大脑”,化为其思维或行动的自然、自觉,而非单一的记忆或训练之“获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濡化”过程。其次,与“拼盘式”的教育内容对应的是农村学校传统文化教学的“任务化或应景性”,许多情况下农村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是为了执行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而开设的,并非是农村学校教育的一种自觉意识和实践选择,其结果是农村学校、教师或学生都应付式地来完成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活动,将其当成一种“娱乐或消遣”活动,而缺乏精心组织设计或连续性的贯彻实施。总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学校培养中小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教育教学活动是“碎片化”的,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目的性、计划性、针对性”的优势。

2.农村传统文化心理场的“消逝”

毋庸讳言,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经济增长有了明显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改善显著,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村社会发展质量“水涨船高”,相反却存在着众多社会矛盾问题。其中之一即为农村传统“文化心理场”的破坏,如农村传统人生观或节日礼俗、语言、建筑、服饰、音乐歌舞及传统民间组织等不断受到“主流文化”价值的冲击而“消逝化”。越来越多的农村传统文化事项在内容或形式上不断“缩减、异化”以至消失,而这种趋势往往一方面使农村社会成员以“文化旅游增收”为“旗帜”而对农村传统文化“大刀阔斧”地“拆卸包装”令其“面目全非”。另一方面则存在着一种“敌视”的态度,将传统文化当做阻碍农村经济增长的“绊脚石”而“踢开”,视物质现代化的生活为唯一价值圭臬。换言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生通过直接参与传统文化活动,以及耳濡目染传统文化的“熏陶”过程日益降低,他们或者过着“半吊子”的传统文化生活而远离其精神,或者不断被充满物欲的现代化价值所裹挟。因此,农村传统文化心理场的“消逝”意味着一种“活”的潜移默化影响农村中小学生思维或价值认同的教育形式不复存在,代之以深受外来植入式“主流文化”价值的同化,且都是以牺牲农村传统文化及其精神为代价。

3.农村家庭村落生活结构的“割裂化”

如果说农村传统文化心理场是影响农村中小学生思维或价值的“染缸”,农村家庭村落生活则是“染料”的制作者或设计者,以农村家庭和村落成人为主体成员组织的各种传统文化生活为农村中小学生提供观察、参与、体验、模仿的对象和时空环境,而传统文化生活内容、方式对中小学生思维或价值产生作用离不开成人榜样的教导和指引。然而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家庭村落生活结构处于“割裂化”状态,一方面为了增进家庭的经济收入,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挣钱,而使得农村村落的留守学生“队伍”日益壮大。他们双方经受着“骨肉亲情分离”的“煎熬”,此外还带来了承担农村传统文化精神培育的基础单位“家庭文化生活”之断裂,因为在作为家庭文化生活组织者或核心的青壮年缺位下,许多留守家庭的生产生活被“简化”。另一方面农村传统文化公共生活逐渐远离了村落,被当下一个个家庭为了“盖房、购车”疲于奔命的生活所“遮蔽或分割”。往昔村落成员互动、互助、互爱的温情乡村“集体生活”不复存在,农村社会生活不断走向了“家庭原子化”的“内敛保守”而无“开放性或交往性”。换言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家庭村落社会人员、生产结构的变化冲击了传统文化生活的延续,且没有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加以“维护”,农村中小学生不断疏远于宁静、亲和的传统文化生活而被所谓的“攀比、名利”的现代生活所捆绑。

二、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困境的成因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陷入困境,表现为孕育其传统文化价值或精神生长的教育时空环境失序。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困境的产生、存在及延续呢?

1.农村学校价值取向的“物质性”

长期以来人们对农村学校教育持有“复制城市教育”的评价,也即认为农村学校教育走的是一条“应试升学”的道路,而这背后无疑与“学历化”社会不无关系。因为学生只有考取一个好的大学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于是农村学校所有的活动都指向于让学生获得一个升学的“好分数”,其主旨不是为了培养完整人的生命质量提升,而是一个客观的目标“分数”。当然,农村学校价值取向的“物质性”还表现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方面,学习内容主要集中于与升学考试相关的部分学科知识上,为了让学生获得“最高的分数”学校往往运用“题海战术”的强化训练方法和“封闭式”管理,而与考试分数提升无关的学生“身体健康、情感交流、社会体验”等内容都被学校“拒之门外”。可以说,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物质性”日益强化,因为农村社会成员对“优质教育”需求不断增强,并坚定持有只有进“好学校”才能找到好工作的价值信念。而在其观念中所谓“优质教育”就是有多少考入重点的“升学率”,于是农村中小学为了满足社会成员的“需求”而更加强化学校的“分数门面”。总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学校教育教学陷入“目中无人”的状态,学生完整的生命被降格为“物”,与学生生命相关的“自我生活”和“文化血肉”被“剥夺”和“抽离”,学校和学生都被异化为“干瘪”的“数字僵尸”。因此,虽然农村学校存在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但往往被置于“墙上”课程表里的“装饰”,即使间断性地被学校所开展也是出于一种“任务完成”,而且时常被“升学考试课程”所挤占。

2.农村传统文化传承主体的“无力性”

如果说农村传统文化心理场的消逝化意味着外显农村传统文化“事项”及活动的缩减,那么农村传统文化传承的“后继无人”将终致农村传统文化的“覆灭”。因为文化的灵魂深藏于人的价值思维中,人们“无心”再过一种“传统文化生活”而对现代化生活“情坚意定”以致“走火入魔”。则农村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在农村社会成员心理形成“冰火两重天”之态,农村传统文化及生活将不断被挤压而淡出农村社会时空环境。当然,这不是说当下农村传统文化已“奄奄一息”,更为严峻的问题是由于农村社会成员“权力地位”转换之后,以往作为农村传统文化主体的老年人虽然“忧心”于农村传统文化的命运走向,但其社会角色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而变为留守儿童或中小学生的“保姆”,以及其对农村社会和家庭经济增长“贡献率”的降低而导致他们“身份地位”的衰退。也即他们不再是过去村落和家庭事务处理的“权威”,他们“无社会权威和经济实力”去组织并号召后辈“中青年人”过一种有“传统文化”的生活,这就意味着农村传统文化活动势必被强势的得到“中青年人”认可的“现代物质文化”所取代。而因老一辈人的离世而产生农村社会熟悉或继承农村传统文化及精神的社会成员越来越少的状况,则危及整个农村传统文化生境的存续问题,包括以人为中心的农村自然社会生态系统的改变,影响重大而深远。

3.农村社会核心价值的“失序性”

农村社会成员生活中延续的“精神”或“信仰”是农村传统文化的核心,如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崇敬和效法自然”、人与社会(人)关系中的“亲仁善邻和以和为贵”、人与自我关系中的“平和坚毅”等,而这些恰恰与当下中国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通的,如“诚信、友善、和谐”等。换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农村传统文化发展的方向,农村社会成员只有建立起人人认可的基本价值信仰,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表现出“诚信、敬业、友善”,并自觉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追求,他们的生活才有了意义目标。可是,城镇化在不断将农村社会成员推向“现代化浪潮”的同时也“遮蔽”了人们的“心灵”,农村社会成员被“物欲”所役使而成为“追名逐利”的工具人,把自己变成了实现某一“实体目标”的手段。毋庸置疑,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会核心价值是“失序”的,发展上表现出“人与物”的倒错现象,造成农村村落及家庭生活导向“分裂”。许多农村社会成员为了长久以来摆脱贫穷、拥有财富的梦想而争相离家出走、“骨肉分离”,一旦他们“踏出家门”就会用“三年五载”的时间来“累积或创造”财富,而这种举动一致被农村村落成员视为有“决心意志”而大加赞扬或模仿。当然不可否认农村社会成员进行如此生活行为选择是一种现实趋势使然,但这一现象如果变成一种连锁反应引致大部分农村社会成员或家庭以长期“隔离亲情”的代价来筑就“梦想”,使得农村社会的空巢村落或留守老人儿童数量不断扩张,那么农村社会成员、家庭虽增长了经济收入却因失去文化滋养而“迷失方向”或变得“外强中干”。

三、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困境的应对策略

影响农村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的因素是多维的,且不独以农村学校教育为“主”,还包括了校外社会教育环境的参与作用。所以,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困境的消解,须采用系统性思维视野,而不能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标”方式来围堵“漏洞”,理应通过“制度和人心”的同步建设进行标本兼治。

1.改革教育管理制度,实施以人为本的农村学校教育实践观

农村学校是“村落中的国家”,让农村中小学生获得与城市学生相同的知识内容和主流价值乃其理所当然的使命,但它不能以牺牲“农村传统文化”为代价,否则农村学校教育就成为“文化一元化”的助推力量和“文化多元化”的扼杀摇篮。而要改变这一状况,让农村学校教育遵循“教育之道”,应将培养和谐健全的农村中小学生视为使命,为其后续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身心品质”,而非把农村学校变为个别学生“学而优则仕”的桥梁而“淹没”了大部分学生。那么,如何避免这一状况呢?最为根本的是要改革现行的教育管理制度,注重教育于人发展的内在促进作用,从招生、考核、评价等方面凸显农村学校教育的“人本化”,确保农村中小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能遵从自己的“内心选择”。让自己的兴趣、爱好、激情在学校中得以积极地培养和保护而非扼杀,并使其从小熏陶的“文化性格”得以延续生长而非被迫异化为割裂的“双重性格”。因此,以人为本的农村学校教育是一种自由教育,它关注农村中小学生文化认同自觉的培养,让他们在积极学习主流文化知识和价值的同时,也能坚守自我传统文化的精神延续。所以,现行的教育管理制度如高考、社会就业、评价学生等应从“应试教育”和“学历社会”中摆脱出来,让学校教育变为培养人的自主独立和身心和谐而非改变人命运的场域。而社会教育则为学生提供一个充满正气、公正、宽容的环境来施展个性或才能。

2.凸显农村文化个性,建构农村学校和文化心理场互补机制

农村传统文化是什么?它是农村社会成员在与周遭环境互动适应、调节基础上形成的稳定反应系统,包括外显的服饰、建筑、生产工具、生活组织、歌舞音乐、节日习俗等,以及人们在这些活动中濡化而成的内隐的价值思维和心理活动。可以说,农村传统文化在历史形成过程中因不同地域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殊异而逐渐建立起了不同的社会生活系统,也即农村文化是“个性化”的,这是其自然和历史属性的体现。因此农村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宜“一刀切地现代化”,需要在城镇化程中保留住其“文化个性或精神”,这需要依靠两方面的统一协调。首先,农村学校教育必须要树立起“弘扬”农村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通过系统化的思想教育引导、校本教材的编写、文化生活的实践参与等方式培养农村中小学生的乡土情怀,让其成为一个有“文化血脉”的生命个体,而非“无根”的“漂浮者”。其次,学校之外的农村传统文化心理场是重要的“活”的教育资源,它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让中小学生在开放性、活动性、生活性的传统文化事项活动中形成价值和心理思维的趋同。因此,为了促进农村中小学生文化个性的生成,农村学校、社会、家庭要在意识上自觉地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积极保护,形成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的农村学校教育和校外文化心理场的互补机制,发挥它们对农村中小学生传统文化精神孕育生长的统一作用。

3.加强社会成员启蒙,形成多元和谐的农村终身教育系统

篇5

关键词:传统文化;运用、动画片

1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非常多,儒家文化是核心思想。主要指从古至今居住在中国(华夏)域内的中华民族创造的、被民族成员一代代继承和创新的,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优良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第一、博大精深。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个地区都保留了相对独立的地方特色文化。但是,中华民族文化表现出了有极强大的包容性。各个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博大”。“精深”二字说的是传统文化的深度。

第二、源远流长。我国的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通过各种方式一直在记录和传递。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形成了独具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化内容。传统文学(主要指诗词曲赋)、诸子百家(儒、法、道等)、琴棋书画、传统节日(春节、中秋、元宵等)、礼仪习俗(十二生肖、龙舟等)、中国戏剧(京剧、昆曲、黄梅戏等)、中国建筑(长城、故宫等)、汉字汉语(成语、猜谜等)、传统中医(针灸、百草纲目等)、宗教哲学(五行、八卦等)、衣冠服饰(汉服、唐装等)、中国武术(太极、李小龙等)、饮食厨艺(菜系、茶酒文化等)等等都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中华民族以不同的方式传承了下来,并且成了中华民族的标示。

2 中国动画片发展的困境

中国动画片的制作起源非常早,早在1922年万氏兄弟就开始制作第一部动画片《铁扇公主》。动画片的发展曾有非常辉煌的时刻,如《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动画片口碑非常好。在前夕,我国的动画片在国际上获得了许多大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动画片发展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欧美动画和日本动漫加大了对中国的输出,我国国产的动画片似乎自救无门。尽管政府出台了相关许多文化扶持政策,例如5155工程、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文化产业振兴纲要》等等。但是,我国的动画片制作仍然处在困境之中。主要表现为:

第一、动画片的内容题材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不深。中国的动画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戏称为“动物世界”。主要是因为中国动画片的制作往往是将动物作为主角,拟人化的剧情简单,模式单一。近年来少有取得成功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也套摆脱不了将主角定位成人物画的“羊和狼”这一对天敌的命运。它成功的模式是,首先在小银幕取得成功,继而开发相关产品,最终登陆大荧幕。但是,这部动画片的内容实际上仍然是比较薄弱的。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寥寥无几。相比于欧美动画制作巨头迪斯尼制作的以中国古代勇敢女性代父从军故事为原型的《花木兰》这一人物动画片、带有英国名著哈姆雷特色彩的《狮子王》、经典童话故事《灰姑娘》等等成功的案例。我们就会发现国产动画片内容素材狭窄、故事单薄的缺点非常明显。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上文所述的《花木兰》就是取自中国的传统民间故事。风靡全球的《功夫熊猫》更是宣称向中国文化致敬。我国动画片制作没有充分利用我们本土的文化素材,反而是国外的包装让中国元素在世界范围内流行。

第二、动画片的创意环节不足,形象塑造失败。在欧美和日本动画的双重重压之下,我国动画片对动画形象的塑造显得非常不专业。动画片消费市场的主体主要是青少年,典型的动画形象米老鼠、变形精刚、灌篮高手等都成了青少年市场流行的快消品。但是,我国的动画片鲜有形象鲜明的角色塑造。黑猫警长、孙悟空这种辨识度极高的动画角色非常少。国内制作方对动画片的认知仅仅停留在是给儿童休闲娱乐的阶段上。实际上,有一大批的成年动画爱好者在追求动画文化,如典型的动画文化COSPLAY。动画创意的不足往往是因为故事挖掘的不够充分。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琴棋书画、四大雅戏、武术功夫中的可利用的鲜明形象、动作、故事非常多。仅仅是依靠重新包装传统故事都可以吸引市场的目光,例如《秦时明月》的历史题材、《风云决》的武术擂台等等都是塑造了鲜明的特色内容,历史人物、武术功夫的传统文化气息和民族特色扑面而来。

3 传统文化在动画片中的运用

传统文化是动画片素材的宝库。在我国的动画片制作历史上,有非常著名的“中国动画学派”。对于传统文化的利用和传承主要表现为:

第一、中国传统画派水墨画在动画设计中的运用。水墨画是中国特色较强的一种绘画艺术形式,借助本民族特色的绘画工具和材料(毛笔、宣纸和墨),表现具有意象和意境的绘画。在动画片中利用水墨画,从屏幕里到屏幕外都透露出了强烈的古韵色彩。

第二、传统文化中民间宝贵遗产剪纸、皮影等手艺艺术的运用。剪纸艺术主要来自于民间的镂空剪刻,皮影则是剪纸、戏曲、木偶戏静动结合的艺术。

第三、动画角色的设计直接取材于经典故事。主要是对传统故事无论是民间杂谈还是神话故事的素材。取其中一个部分或是整个故事进行再包装。因为该故事原来就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只需要根据故事的设定对故事角色再润色就可以轻松的赢得观众共鸣。

4 以动画片为媒介,传承民族文化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艺术大宝库,其神话故事、琴棋书画等内容都可以直接被运用到动画片的设计包装之中。动画片的发展需要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本土文化氛围。国产的动画产业从本土传统文化中寻找文化形象,可以摆脱照抄、模仿的弱势地位。动画艺术真真实实的和中国人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极大的增强动画片的故事性和民族性。动画艺术能够从传统文化中借鉴形象、角色、艺术表现形式,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动画创作过度的消耗某一种文化资源。比如武术这一在世界范围内闻名的传统艺术,如果对武术的动画创作变成了“人人都是大侠,家家都会武功”,满屏幕各种飞檐走壁的人物形象,这也会对动画制作造成一定的伤害。最主要的是寻求传统文化和动画创作的平衡点,找到可以利用创作的题材。

需要通过动画能够获得文化和精神教育。如果仅仅把动画产业当作一个纯消耗产业,不从文化层面上思考。对增强下一代的民族自豪感和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有非常大的伤害。动画产业的消费对象主要是青年人,选择通过动画产业这一青少年感兴趣的产业作为媒介,向青少年灌输传统民族文化所要传递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是极大的利好。动画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仅关系到文化产业这一朝阳行业的前景,而且直接关系到中国下一代的精神文明培养和中华文明身份认同的重大文化使命。

参考文献:

[1]李丹丹.动画银幕中的中国传统元素[J].大舞台,2010(09).

[2] 饶威.论民族文化对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性[J].科技创业月刊,2010(11).

篇6

【关键词】;城市竞争文化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TU984.11+9文献标识码:A

文化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精神,它可以直接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因此文化软实力是一种具有基础性的力量,已经成为全球认同的衡量城市地区发展的重要指标,成为各城市竞争的一个新兴领域。

一、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在城市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一个城市要想发展与进步,必须要坚守自己的文化根基,避免文化同化与文化侵略。复旦大学孟建教授提出了关于城市软实力的五大关键词: 形象传播力、文化号召力、政府执政力、区域影响力和城市凝聚力;深圳 2009 年的文化蓝皮书对文化软实力的内涵作了相关论述,将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定义为价值创造力、文化创新力、城市文化辐射力、城市凝聚力、城市影响力、城市识别力。他们从不同的侧面解析了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操作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城市文化软实力内涵的探讨使我们一方面可以据此来对城市之间的文化软实力进行对比,来衡量各城市在这一领域竞争力的强弱;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指引方向。综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本文认为城市文化软实力至少应该包含以下五项内容: 文化整合力、文化创新力、文化凝聚力、文化发展力、文化影响力。

二、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面临的困境

1、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

西方思潮的涌入,极大的冲击了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传统价值观,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的思想文化基础被削弱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公民的情绪波动,思想混乱,减弱了对国家的忠诚感和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

2、传统文化缺乏现代性因素

城市文化软实力发展缓慢或者滞留不前的一个很大原因就是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保持传统文化还是抛弃传统追求现代化这一矛盾。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民族凝聚力的发展,影响中国文化国力的提升,从而影响了城市的文化建设。

3、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

大多城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却忽略了软硬实力发展极不均衡。秦皇岛市经济发展虽然迅速,但是在对外的经济交流中,企业力量小,缺乏文化品牌,没有话语权。特别是环境污染严重,公民道德水平有所下降。文化的低速发展越来越威胁到整个城市文化的生存空间。

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一些拥有权力的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破坏党政原则,把权力作为商品进行钱权交易。这些行为破坏了党纪党风,触犯了法律,还大大损和政府部门在群众中的威信。

4、网络文化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

如今网络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和文化维护的重要工具。但是西方霸权主义利用网络传播西方文化挑战其他文化的,同时也有很多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影响社会主义文化的正常发展。网络还催生了各种低俗文化、腐朽文化、快餐文化,诱发了民众拜金主义和主义的滋长,这对民族文化社会文化的生存和发展都是极大的挑战。

三、竞争背景下加强秦皇岛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路径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秦皇岛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引领作用。

现阶段,秦皇岛民众的思想和生活呈现多样化,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也日趋多样化。在思想文化领域,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共同存在,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相互交融,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并存,健康的思想与腐朽的思想同时并存。在这样的局面下,想要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快文化软实力发展,就应当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复杂矛盾,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真分析各方面的矛盾变化,揭示各种思想文化形成、传播的客观规律,对群众思想中存在的各种疑惑作出有力的解答。

加强对民众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使民众能够准确的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民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认知。对于不同的群体要有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对于党员干部,要强调对社会主义核心体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要求他们深刻的理解其内容,用自己的行为感召、带动群众,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青少年,要加强学校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逐渐培养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体系的理论认同;对于普通民众,要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融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使之逐渐渗透到群众的心灵中去。

2、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扩大城市文化的对外影响

我们应该突出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这些纳入城市形象的整体构建中,准确制定文化对外的战略规划,使我们的价值观念与发展模式在更大范围内产生影响并引起认同。想要提高秦皇岛市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就应该以周边城市为依托,增进彼此了解和信任,提高威望,树立独特的城市形象。要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就要善用我们自有的文化资源,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元素,催生出新的文化品种,开发出符合当代市场需求的文化娱乐产品。同时要完善和落实鼓励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政策措施,培养对外的骨干文化企业和文化中介机构,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努力扩大秦皇岛市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在国家文化市场上的份额。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自信。

3、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首先要对城市传统文化进行准确定位。在这个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认为传统文化就是封闭排外,把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封建糟粕视为精华。二是把中国传统文化定义为中国封闭落后的愿意,把传统文化说的一无是处。

4、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研究

缺乏传统文化素养致使城市文化的发展出现无力的状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迫在眉睫。大力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了解。尤其是文化发展中的断层致使许多文化需要我们去重新认识、发掘和梳理,赋予现代的解读方式。

5、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社会文化体制改革中,最重要的是文化创新。文化管理体制的创新需要科学有效的管理,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及创新管理,

通过管理的加强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理清文化管理部门与所属文化企业事业单位和市场中间组织的关系,加强政策调节、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推进文化市场的综合执法,解决职能交叉等

总之,早日将秦皇岛建设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旅游名城是我们每个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段水雯.论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张鸷远.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困境及对策[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0(5).

[3]郭继文.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软实力与传统文化的发扬---析“和谐世界”[J].菏泽学院学报,

2007(8).

篇7

关键词:窑居文化;陕北;影响因素;思想内涵;借鉴意义

G122

在严格受地理环境限制的地区,其民居形式往往是该地区人们历史生活的缩影,也是该地区传统文化、思想理念的相应物化,陕北黄土高原即是这样的一个典型地区。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居主导地位的传统民居形式,与此种民居形式相辅相成的是本文所谓的窑居文化。与其他传统民居文化类似,窑居文化有其自身的一般性和特殊性,而特殊性又是其文化的精髓所在,这也将是本文关注的焦点。无需讳言的是,以窑洞及其文化为论述对象的相关工作已有很多,由于所取视角的局限,其中多数工作难免拘泥于对现象的描述和介绍,以致对某些问题并未能作深入探究,因而有对与窑居文化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老生常谈”的必要。本文尝试在剖析陕北地区典型窑居文化的基础上,对窑居文化的基本内容、形成及发展的影响因素、内含的人文思想、协调自身面临的困境与机遇的对策及对现当代及未来民居发展的借鉴意义等方面进行较为专业的学术阐述。

一、陕北窑居文化概说

陕北是拥有优良红色文化传统的革命老区之一,“陕北”一词也常被用以指称现今榆林市和延安市所辖的广袤区域,其位于黄土高原的腹地及毛乌素沙漠南缘。由于特殊的高原地理环境及黄河的割裂作用,使得陕北成为一个与周边地区在地理、经济及文化方面差异较大的独立性区域。陕北区域的这种独立性造就了其历史文化的特殊性,窑居文化即是这种特殊性的缩影之一。窑洞这种民居形式虽可见于陕北、陇东、晋中及豫西等地区,但各地区在地理环境和历史人文等方面皆存有区别,而陕北地区的窑居文化又最为典型。所谓窑居文化,是人们与窑洞及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在漫长的历史中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区域民居文化,其凝炼了所属区域人们的自然理念、精神状态、文化心理及生存模式,这也是窑居文化的主要内容。从建筑变革史、历史作用及文化内涵而言,陕北窑居文化无疑是各窑居文化的主流。事实上,窑居文化不单是一种民居文化或建筑文化,更是一种人类与区域生态相适应的生存模式,它集中反映了区域人类在协调自身与所处环境关系时的才智。而今,窑居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然而,若对此换位思考,“困境”也可被视为窑居文化藉此挑战得以转型的机遇。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民居形式有整齐划一的趋势,因此,如何在与现代化建筑需求相调和的情况下保持自身的文化独特性,已成为窑居文化面临的最现实的挑战,这也为窑居文化再度提升自我提供了历史机遇。面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我们需接受其不合时宜的部分尤其是外在形式部分的历史淘汰过程,与此同时,我们也应重视积淀在其中的普适性思想理念的承续。具体而言,窑洞这种民居形式及其窑居文化所体现的人类适应自然的建筑理念和生态理念值得我们去深刻反思,也需我们去发掘和申诉其对当代及未来民居形式的选择及发展所具有的借鉴意义。

二、影响窑居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影响一种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是多种的。在一定层面上,地理因素决定文化的物质基础和原始性格,历史因素左右文化的发展脉络,人文因素为文化注入精神血液。与每种区域文化类似,陕北窑居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与这三种因素息息相关。接下来,我们简要分析一下影响陕北窑居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一)作为基层影响因素的自然地理

地理环境是一个地区文化生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其深刻影响着该地区历史文化性格和精神面貌的塑造。作为陕北地区地理基质的黄土构造,其自身的发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第三纪晚期的红土高原期,该期内大型河流发育并未成熟,因而无相应侵蚀物质的外输,黄土高原地表较为平展;第二阶段是1.4~ 0.004MaB.P时间段内的黄土物质自然侵蚀的加强期,即高原内部大型河流发育的成熟使得大量物质被带出,地表遭到流水侵蚀切割;最后的阶段是0.004MaB.P以来的地貌发育,即因人们对黄土地表植被的破坏所致的地质侵蚀的加强,基本形成了目前的地貌。[1]而今的黄土高原的地理格局基本由此而来,另一个重要因素是黄河的割裂作用,即黄河由河套平原向东平伸,继而猛然转折朝南。地理格局上的封闭性长远深刻地影响了陕北区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若把陕北放入历史长河中观照,其文化主要是建立在当地创造的基础之上,其虽受到北方游牧民族文化、关中文化及三晋文化的影响,但后者并不曾起到主导作用。肇始时期的文化的形成和存活,对自然地理的依赖尤为突出。首先,陕北地区地表沟壑纵横,平地乏匮,如此地理结构决定构建地面建筑的大劳动量及高难度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陕北民居形式向平地建筑的发展。再次,黄土广阔深厚,且韧性强及直立性好,这些地质因素为窑洞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在无形中把人类的设计理念向洞式居室方向引导,这就是促使窑洞及窑居文化萌生的基层影响因素。其次,黄土高原艰苦的环境背景也决定陕北人需要去深刻地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及改造自然。为此,陕北人在与周边自然环境的长期互动中,渐渐生成与其和谐相处的思想理念及生存策略,即与环境融为一体。这种现代人熟稔的“因地制宜”思维模式下的文化建构,却绝非想象中那么简单,它是先民对自身之外的地理环境进行深刻认识的早期硕果之一。

(二)作为初始影响因素的居室选择

人类创造的各种文化首先是作为历史过程而得以存续的,窑居文化也不例外。影响陕北窑居文化生成和发展的历史因素是复杂的,主要缘由是窑居文化本身就是多种历史性选择共同所致的结果。从狭义而言,陕北地区初期居室形式的选择和发展即是影响窑居文化形成的历史因素问题,但又不止于此。关于陕北窑洞的起源,大体有以下几种说法。第一种: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半地穴式建筑说。[2]考古发掘表明,距今4800年左右的陕北吴堡县后寨子峁遗址已有窑洞式、半地穴式以及半地穴式与窑洞式相结合的复合式等3种民居形式,这些建筑遗址是陕北可见的最早“类窑洞式”考古遗存,由此推测这些“类窑洞式”居址可能是陕北窑洞的早期雏形;第二种看法认为窑洞起源于早期陶窑。[3]《诗经・大雅・绵》载“古公父, 陶复陶穴, 未有家室”。又据郑玄笺“复者, 复于土上;凿地曰穴,皆入陶然”,方李莉认为,“陶复”和“陶穴”分指两种居室的形态,即平地之上的明庄子式窑洞及土崖之上的靠山式窑洞,因为在古时陶和窑同音义通,且陕西、河南、山东的民间窑工常称陶瓷为“窑活”、“窑货”等,由此推定窑洞是受到土崖上所掘陶窑的启发而来;第三种,笔者认为,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历史性认识及适应。一切文化皆建立在人类对自然的深刻性认识、历史性认识及反复性认识之上,这种认识是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关系不断反思的结果。在窑洞出现之前,陕北及其他地区曾普遍流行半地穴式居室,这种居室与窑洞在某些方面具有共性,譬如巧妙利用自然条件的优势,凿地为穴。但半地穴式居室的普遍流行还不足以直接刺激窑洞居室的生成和普及。任何的平地式居室的被使用只为窑洞居室的生成提供了基础前提,即除“基础前提”外仍需其他的诱因,这种诱因可能即是陕北先人认识所处环境的必然:与环境融为一体。从利用自然的建筑理念和历史性继承来看,窑洞的早期雏形即很可能是半地穴式居室。窑洞的外在形式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从早期的半地穴式到后来的土洞式,再到现当代的石砖式。窑洞形式的每次革新都是窑居文化的一次变迁与深化。窑洞形式及窑居文化的每次变迁都是人类对自然认识深化的结果,也是历史文化对窑居文化作用的结果。所以,窑洞及窑居文化的出现与发展是一个历史性过程。总之,影响陕北窑居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因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更多地表现为人类对所处自然环境的历史性、反复性认识和适应。窑居文化愈是成熟,历史文化对其的影响愈是深刻,二者始终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三)作为文化间互鉴基因的人文气息

1975年,陕北黄龙县出土了一枚人类早期头骨化石,研究者称其为“黄龙人”。[4]研究[5]表明黄龙头盖骨所代表的黄龙人可能是东亚解剖学上现代智人的一古老种群。这一发现说明在距今3-4万年的陕北就已有具有现代人智力能力的人类在繁衍生息。延至人类文明前夜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陕北大地上人类生活遗存普遍可见,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黄帝文化。黄帝文化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源头,也是陕北文化最根本的源头。黄帝身为传说中的圣贤帝王,其人勤政惜民,锐意进取,善于发明,注重实际,这些人文品性仍存活于当今陕北人和陕北各种文化当中。黄帝时期应是陕北文化的初创期及窑居文化的萌生期,人们可能已经逐渐开始接受窑居这一居室形式。西周之前,陕北(尤其指榆林)居民种族复杂,祖源难辨,其有据可考的当属鬼方、猃狁。[6][7]依考古出土的文化遗存及历史文献分析可知,鬼方种族实为殷周时期农牧混合种群的一支,其有着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成分,同时也深受商周文化的影响,这种农牧混合文化主要体现于出土的各类考古遗存之上。[8]较之于鬼方,猃狁种族的游牧性更强,且活动范围更广。其早期又名犬戎,西周穆王时其一支南迁太原,后杀幽王于骊山脚下,平王被逼东迁。由此可见,西周之前,陕北民族混杂,文化呈多样性,农牧因素皆具。东周至秦代,戎狄族群活跃于陕北北部,其文化也是一种农牧混合的多样性文化。[9]而陕北南部,即黄帝文化存在过的地区(今黄陵县一带),农耕文化较之游牧文化盛行,也多受关中农耕文化的影响。在现今陕北,这种农牧结合的文化仍有孑遗。秦代之前,陕北人文成分复杂,呈现兼容并蓄的情状。如此人文情状为陕北窑居文化的形成奠定了文化基础,自此,历代窑居文化虽略有变革,但不失左右。陕北人,粗犷豪放、淳朴敦厚、内敛含蓄、注重实际,这些性格铸就了陕北各种文化的主轴。陕北窑居文化主要反映在人与物和谐的自然理念、内敛厚重的精神状态及兼容并蓄的文化心理等三个方面,陕北窑洞的设计、修建及装饰的思想皆源于此三方面。窑洞在修建上节约土地,设计思想上突出“无之以为用”,装饰上强调朴素内敛、兼容并蓄。秦汉以降,陕北时常作为中土文化与草原文化的碰撞和交融的地带,但地区经济模式仍沿袭农牧互补的模式,陕北文化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吸收外来有利因素而不断完善自己。在漫漫历史岁月里,陕北的人文气息悄无声息地影响着窑居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与此同时,陕北窑居文化也处处体现着陕北特有的人文气息。

三、陕北窑居文化表征的思想内涵

思想赋予文化生命,与此同时,文化又孕育思想。陕北窑居文化的思想内涵丰富而精彩, 折射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陕北文化重要一支的窑居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其部分地表征着陕北地区自古以来的主轴性思想内涵。

(一)人地和谐

发现和利用自然规律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追求,人类从未停止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努力。在一定层面,人类的文明史也可谓一部人类自身适应外部环境的生存文化史。在日新月异的当代,一些古老的文化貌似过时了,但正是在这些“过时”的外貌(表象)下,仍涌动着一些不失为人类处理自身与外界存在物关系时可加以借鉴的思维范式,而各种“思维范式”则以思想的形式在历史中长期延续。陕北窑居文化是人类认识及利用自然规律的早期成就之一。窑洞及窑居文化从萌生之日起就伴随着天然性,这种天然性更多地表现为人类与所处环境和谐共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地理破碎,水土易流失,如何在如此地理环境下安居,俨然是陕北人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从地穴式到土洞式,再到石砖式,其设计理念始终遵循人地和谐的思想。地穴式及土洞式巧妙地利用了陕北黄土及地理的特性,凿土为窑,且装饰风格朴素无华、贴近生活,这两种窑居形式在很纯的程度上体现了人地和谐的思想内涵。伴随窑居模式的是生存模式,陕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甚为恶劣,陕北人长期以来以农牧互补为经济生产的主要途径,尽管历史上的生产模式与自然环境偶有相悖,[10]但是我们首先要思考的是陕北人在如此的环境下能够延续本身已属不易。我们需申诉的是,陕北窑居文化所体现和实践的人地和谐不是其自身独有的什么思想理念,它是人类共产和共有的。我们对此思想不厌其烦地阐述的主要动因是现代文化中此种思想的缺失。

(二)安土重迁

安土重迁常被用以形容保守落后的小农思想,然而,这种思想也曾是农耕文化及其子文化的重要思想之一,它也深刻地渗透于陕北各种文化的血脉中。窑洞是陕北人千年不易的民居形式。陕北人对窑洞有着深厚的情感。这种情感的产生和寄托不仅停留于窑居形式本身,更多的是陕北人深刻的生命体验和文化情结。陕北生业以农业为主,牧业为辅,现实中,陕北生业更加倾向农业。陕北人对土地依赖的程度无疑胜于其他地区。首先,陕北人的居室得依赖土地;其次,陕北人的生业离不开土地。再次,陕北人的情感扎根于土地。这些前提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陕北人安土重迁。至今流唱在民间的那一首首信天游,就是活着的陕北地区独有的“风雅颂”。正如《信天游永世唱不完》[11]2中“陕北的山来山套着山,谁不说这里金疙瘩瘩来银疙瘩瘩,咱们黄土里笑来黄土里哭,甚会儿想唱甚会儿唱”一样,陕北人自由、真挚、淳朴、粗犷的情感深刻地扎根于黄土地。我们说陕北人安土重迁,更多的是指这一区域的人们对黄土地的深刻理解和对黄土地的依恋情结。在未现代化的曾经,许多地区的人们对土地的依赖和理解皆然,然而,很难有谁像陕北人对黄土地那般深沉过。改革开放以来,陕北地区也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陕北人的思想观念也渐渐发生了变化。部分人(以青年为主)愿意走出去,安土重迁的思想在他们的意识里渐渐淡漠。实质上,这种现象即是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面临转型的困境之一。有些思想理念的消失和走远是历史的必然,这是我们需接受的。然而,有些文化理念的困境是时代文化袭卷所致,对某些文化理念的淡漠往往带有盲目性,陕北年轻人对“安土重迁”文化理念的淡漠可能正是现代化文化潮流裹挟下的结果。

(三)无之以为用

“无之以为用”之说系出自《道德经》第十一章。原话是“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12]22,讲的是生活中十分朴素的、常见的以无为用的设计思想,其强调“当其无”的作用,即合理科学地利用“实虚”空间互补原理以达到为人类所用的目的。窑洞及窑居文化的萌生是人类对“无之以为用”思想认识的早期成果之一,窑洞的设计理念及建筑原理都体现“无之以为用”的思想,即凿土为窑。较之于平面建筑,窑洞占地少,对环境的破坏小,节省资源,具体可以陈述为如下两方面:首先,窑洞不占用耕地,多在土崖上辟地凿土;其次,窑洞基本不需要建筑材料(石砖式除外)。窑洞的外观和内饰都是简朴无华的,追求实用。或许有人会认为,对于窑洞所体现的“无之以为用”思想在历史时空内随处可见,于此重申难免有小题大做之嫌。我们的观点是,貌似浅显的“无之以为用”等生存理念已被所谓现代化从人们的脑海遮蔽了。如今,建筑物的不合理设计和利用,对华而不实风潮的追逐,使得资源分配难尽合理。事实上,在建筑物追求奢华的背后,隐藏着现代人的某些不健康的生存企求。简单的往往就是合理的。我们应该相信,在民居理念向生态、节能方向发展的过程中,作为人类共同财富的“无之以为用”的建筑设计思想或者说生存理念会被人们再次重视,发挥其应有的历史作用。

四、发展困境与新途

对传统文化而言,现代化的到来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在现代化的冲击下,一些过去辉煌的文化渐渐失去活力,甚至走向灭亡。陕北窑居文化历五千年风雨沧桑向现代走来。如何在适应现代化建筑要求的同时保留及发扬窑居文化的优秀部分,如何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使之焕发生机,是陕北窑居文化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发展困境

随着楼居形式的兴起,窑洞在陕北的城镇区域渐渐退出了舞台。而在农村,窑洞这一民居形式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但窑居文化的某些部分已不再被继承。窑洞的被摈弃或居于次位不仅是窑洞这一民居形式的没落,更是陕北窑居文化某些内涵的丧失。这种丧失体现在人类对自然理解的浅化、人类文化心理的变更。这是千年窑居文化面对的最大挑战,亦即发展困境。这种困境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现代楼居文化对陕北窑居文化的冲击,使得某些窑居建筑理念不能与现代建筑理念同步伐。例如,与楼房相比,窑居室内空间较狭小且功能区区分不明显、装饰老套、采光差及取暖不便等;然而,在这些表象化的困境下,人们对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理念也盲目摈弃,这是不可取的。第二,工业化使得陕北人的农牧生存模式逐渐向工业生存模式转变,人们对土地及窑洞的依赖性减弱,对楼房的需求性加强,然而楼房在价格及数量上却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且这种变迁往往是人们对现代化楼居居室形式的盲目追逐所致。第三,在这些原因之下,隐匿的是深刻的文化变迁,其不仅是对窑居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更是对人们的传统文化取舍的考验。陕北窑居形式及窑居文化在今天虽处于如此困境,但仍有回旋的余地和改进的空间。

(二)发展新途

持续、生态及节能已然成为本世纪发展模式的重要话题之一,人类已经意识到要想持续发展就得与自然和谐相处。然而,在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方面,人类似乎是绕了一个圈。如今所倡导的一些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无不有着久远的传统渊源。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裹挟下,文化往往也难免走上被“物质化”、“经济化”的命运,而在一些区域性、地方性文化中,这种命运的迹象尤为明显,陕北窑居文化即是例证。毋庸置疑,陕北窑居这种居室形式及其文化在某些方面确实不再符合时展的要求了,然而,它所蕴含的人地和谐、“无之以为用”、安土重迁的思想理念对当代及未来民居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民居形式的选择及构想需遵循自然规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此外,窑居形式体现的节约资源和生态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也是将来民居发展的趋势之一。

现今,陕北人已经意识到了窑居文化的不足,已开始对现代楼房民居文化的优秀因素进行吸收。在窑居文化的外在表现方面(窑洞),为了增加室内采光和温度,大部分窑洞已采用透明度和保暖度较好的玻璃门窗;出于卫生清洁的考虑,已采用白灰粉刷窑壁及瓷砖铺设地面。另外,也保留了一些合理的室内设施,如仍旧采用“炕灶一体”做饭与取暖的模式。部分窑居家庭已装有太阳能热水器用以洗浴。在窑居文化的内在表现方面,陕北地区的青壮年已经逐渐摆脱了“靠天吃饭”的传统生计模式,而多数投身于服务业或建筑业。然而,在中央及地方政府“植树造林”工程的推动下,陕北人民将闲置不耕的土地进行绿化,陕北人的生计模式得到了成功的现代化转型。这也是陕北人对自身传统文化中追求人地和谐的精神理念的再一次认识与践行。

总之,我们希望的是,人们在客观合理批判的基础上,能够充分重视和理解陕北窑居文化等传统文化的优秀理念,并将之付诸实际。即将发展中的挑战转化为机遇。这不仅是各种区域性传统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整个传统文化转型期的应有意识。若此,陕北窑居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则有望走出自身困境,赢取一个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赵景波,黄春长,朱显谟.黄土高原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沙漠,1999,(4).

[2]原建军,陈景村,易彦君.陕北首座史前人类大型聚落遗址发掘整理表明陕北人住窑洞历史悠久[N].西安日报,2005-10-12.

[3]徐杰舜,方李莉.从瓷器到窑洞的艺术―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二十三[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4]王令红,李毅.陕西黄龙出土的人类头盖骨化石[J].人类学学报,1983,(4).

[5]王令红,冈特・布罗尔.陕西黄龙人头盖骨的多元分析比较研究[J].人类学学报,1984,(4).

[6]吕智荣.陕西清涧李家崖古城址陶文考释[J].文博,1987,(3).

[7]彭裕商.周伐猃狁及相关问题[J].历史研究,2004,(3).

[8]吕智荣.鬼方文化及相关问题初探[J].文博,1990,(1).

[9]早期先秦文化联合考古队.戎狄之旅-内蒙、陕北、宁夏、陇东考古考察笔谈[J].考古与文物,2012,(2).

[10]陈永宗.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其治理[J].水土保持通报,1981,(1).

[11]党音之.信天游500首[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12]老聃.老子[M].范永胜,译注.合肥:黄山书社,2005.

作者简介:陈强强(1988),男,陕西清涧人,广西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

篇8

关键词:设计;文化;工艺美术

中图分类号:J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164-01

一、设计传统文化的没落

现在把镜头转向中国设计传统文化,中国的英文名叫“CHINA”,“CHINA”的原意就是陶瓷,陶瓷就是中国的传统造物文化,祖先留给我们的最好继承品。正是这些“瓶瓶罐罐”在西方曾经叫做“拳头产品”。有一句话说:“手工制作的,天然材料的,原始形态的,西方人最欢迎的”。这句话反映着西方人对我们中国传统设计文化的重视和国人对待传统设计文化的忽视程度。

继承好中国设计文化,运用好自己的文化有种归属感,文化认同。就连自己的传统文化都不了解的人很难在民族之林矗立。如果国人对西方人谈论文化时,不知道自己的传统文化,会受到别人的蔑视时,国人应该想到中国近100年来的屈辱,圆明园的毁坏,很多国宝被盗,就连老外都如此喜欢中国的文化,而我们为什么还重洋呢?这样的话是多么的沉重,我们的责任重大。把目光盯到博物馆,看见那些被泥土掩盖的扎扎实实没有被强盗盗走的陶瓷,上面有了一些泥斑,被岁月洗涤但是还是如此光亮。古人和今人一样为了生存,他们的造物思想反映哪个时代的结晶,虽然我们现在不用石器来打猎,一切都处于现代化,但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些东西是前辈每一代的行踪足迹,应该多留意一下。翻开一部中国设计史,不难看出,我们的传统设计文化首屈一指,各有特色,是一个伟大的传统文化,我们今天应该政通人和,政逢盛世,应该要有很多光亮的东西,但是情况是相反的,我们这代人应该做什么。

二、不穿“母亲”用针和线织的衣服

1851年的伦敦海德公园“中国展”中,以2英寸的小脚作为宣传。早在20世纪初的1908年,一本《天津青年》的期刊上,就有有识之士民族的哀颓而感叹到:中国何时能举办奥运啊。那时,中国正在被屈辱。可以想象当时有识之士们对中华民族的强大寄以厚望,这样的厚望恰好表先在我们的文化,在设计上就是我们的设计文化。

在北京奥运申请成功时,看看大家那时的热泪盈眶,一个民族终于能够在这时堂堂正正表达内心的心声,看看中国申奥标志,正式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文字和印章的结合,对称的形状,虽然不灵活,但是足够表达中国的自豪,中华民族是有传统的民族。高尔基曾经说:“艺术和设计的奠基者是陶瓷匠,铁匠和金匠,总的来说,是手工艺人”。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如何继承传统设计艺术文化的问题,设计师应该认真考虑。

当我们穿起自认为时尚的“外套”时,别忘了我们还有“母亲”织的毛衣。南宋梁代刘勰在《文心雕龙》说: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要搞懂中国的传统设计文化。在蜡染的技术上,中国在当时也可以是魁首,但是现在我们还有几个年轻人知道,而日本却把我们的传统文化蜡染学得这样地道,这些不得不深思。所以传统的手工艺我们不能看见它遗去的背影,让我们的传统设计文化又绿起来。

三、西方现代主义设计的蛊惑

改革开放以来,使西方文化蜂拥而入,让我们陷入既要继承传统,又要适应现代社会的两难困境。美国文化史学家微尔-杜伦曾经这样评价过中国现代社会的变革:“以前,万物变革,惟有东方不变,而今,东方却是无所不变”。开放以来,我们看到了和西方的差距,奋起直追,这样的后果往往是把我们自己的设计文化丢掉,把设计拉上“模仿老外”的困境,踩着老外的脚印走路。盲目的唯新,唯洋,唯怪,把传统设计文化视之不管,这可能是我们现在年轻人追求的一种时髦。但是这样的结果是悲惨性的。

我们不防把镜头从教室转向我们的外面,如果能够眺望每一座城市,我们仿佛看见了没有绿叶的“森林”,高耸入云,不加一点修饰。从纽约到香港,在从香港到北京,都是被“森林”包围着。钢筋,水泥,四边形,方盒子,这些都是现代主义设计的标志。我们现在的任何设计都被现代主义笼罩着。到处都是现代主义设计的影子,充满冷漠。如果说现代设计没有任何缺点,那怎么会被后现代所代替呢。我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把中国的传统设计文化运用到设计中。欧洲很多国家就是根据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来发展现代主义的设计。

四、结语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样的景象的责任就在我们肩上。要发展中国的设计文化遗产,不能说“拿来”取而代之,要有批判的继承。用我们自己的传统设计文化表现出来,不能受到西方文化蛊惑。如果我们以为追求西方的文化,不把它运用到我们文化上,那传统文化遗去的背影会越来越远。

篇9

论文摘要:文化全球化是文化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相比国内积极关注质量提升的硬实力建设,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尚处在“初级阶段”,目前提升中国的文化力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障碍。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各国的现实文化语境和必然发展趋势,当然也是我国所处的现实文化语境和面临的必然趋势,“文化全球化在目前已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现象”。

所谓文化全球化,是指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等在全球范围内交流、碰撞和融合,不断形成共识的历史过程。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全球化是文化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但是文化全球化这把双刃剑在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提供契机的同时,又会对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产生严重冲击。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美国的文化战略试图以“美国化”来代替全球化,用美国的文化价值观来“重塑”整个世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与科技优势,通过文化全球化,向我国传播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模式、经济模式和价值观念,从各个方面对我国施加影响,加紧对我国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文化渗透。在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积淀中,我们为曾经创造过的灿烂文化而骄傲,又为晚清以来所遭受的屈辱历史而痛心。尽管我们理智地认识到,全球化能促进中外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但由于西方国家在强大经济实力带来西方文化的扩张性和排他性使我们在对外开放吸取世界优秀文化的同时,也担心自己的传统文化失去存在的根基,从而导致中国在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和走向未来的过程中迷失前进的方向。

“文化软实力”概念存在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软实力,就是软实力;狭义的文化软实力,则是指构成软实力的基本要素,即软实力中的文化因素。本文使用文化软实力的狭义内涵,“文化软实力”是指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它是相对区别于制度、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等因素而存在的软实力形态。在“软实力”要素构成中,文化软实力是基石,它构成软实力的深层魅力。文化软实力是构成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和提升综合国力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支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当代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体现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方面,综合国力的标志是一个综合的指标体系,经济力量、政治力量、军事力量、外交力量、文化力量都是综合国力的标志。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当代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已取代意识形态的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内容。很大程度上,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便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相比国内积极关注质量提升的硬实力建设,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尚处在“初级阶段”。对照中国崛起所面临的内外挑战,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滞后性正在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文化力随着硬实力的增强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目前提升中国的文化力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障碍。

一、中国传统文化非现代化的困境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储蕴了丰富的内涵,对社会发展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浓厚的思想积淀与数千年发展历程的中国文化,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稳定而成熟的精神特质,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主题、思维方式乃至价值系统,从而得以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现代化并不意味着西方化,非西方社会在没有放弃它们自己的文化和否定全盘采用西方价值、体制和实践的前提下,正在实现或已经实现了现代化。中华传统文化的问题在于其普世性不足,需要作学理上的系统化、跨文化转化,挖掘提炼其普世价值。庞中英教授指出:“不要把发展中国的软力量局限在所谓发扬光大‘中国传统文化’上。‘中国传统文化’提供给我们的‘软力量’资源并不很丰富,因为中国文化传统中具有许多不符合世界现代文明进步方向的糟粕性。

思维方式问题是中国文化深层结构的核心问题。就文化发展过程来看,西方文化中那种重视逻辑分析来观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在中国表现得很不充分。中国古代传统的整体直观思维只是一种素朴的辩证思维,具有直观性和模糊性。尽管有中国文人在竭力发掘“东方思维方式”的优势,但它很难成为现代科学研究的基础方法,这正是造成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方法论原因。中国传统文化中科学精神的缺乏,给民族带来的负向后果早已显现。

传统文化典籍中关于“民本”、“人本”思想原本是异常丰富的。但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民主传统,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由于长期的封建主义禁锢,民主思想精华几近淹没殆尽了。比起西方,中国的古代封建制度得到了较充分的发展,系统的惯性显得特别大,走向民主的道路也格外漫长。另外,中国传统民族精神的集体主义主张对个体采取压抑手段,而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是中国精英文化的主题之一,其所推崇的家族观念和家国同构观,对中国政治结构负向影响深远。

以德治天下,是中国文化独有的特征。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的力量非常强大,以至于社会可以不靠武力、不靠宗教,乃至不靠法律而维系两千年一以“大一统”局面。重视道德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崇尚道德使中国获得了“礼仪之邦”、“温文尔雅”的美誉。但是,把人世的伦理道德原则绝对化则贬低了真理的意义,影响了自然界的科学探讨,妨碍了科技的发展。这种道德至上意识的结果使中国文化带有一定程度的封闭性、僵化性,而现代文化已呈现出多元化的价值取向。道德至上的观念,妨碍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变革形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非此即彼、非破即立、两极对立的简单的二元思维,没有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既妨碍了对传统文化较为冷静的反省和扬弃,又妨碍了对近代西方文化的合理吸收,使文化建设方向不明、方式不适,使得中国近代以来没有认真地组织一个完整系统的文化建设过程,文化现代化建设的任务远未完成,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西方强势文化殖民化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困境

单一文明的胜利,将导致许多世纪以来体现在世界各伟大文明中的历史文化的多元性的终结。相反,现代化本应加强了那些本土文化,并减弱了西方的相对权力,世界从根本上应变得更加现代化和更少西方化。但如法国总统希拉克所讲的那样:“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单一文化的威胁”,这是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尤其是对相对落后的中国而言,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只能成为被迫接受信息的群体,常式选择是无奈地面对发达国家的文化“侵略”。因此国内许多学者担心美国文化扩张是美国文化将中国文化进行英语文化殖民化过程。

文化殖民化的手段主要有:将突破发展中国家意识形态阵地作为实施经济援助或市场准人的条件之一,从而使得应当双向的文化交流变成单方面的文化植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根据规则,中国将逐步开放信息产业、资讯、影视乃至传媒等领域,这将对中国传统的意识形态防线造成致命冲击,而作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作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由于自身还有巫待完善之处,其影响力有所下降。具体说,作为一种外来文化,的本土化仍然是一个巫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模式巫待转变。在文化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意识形态在我国的传播形式化、八股化的倾向仍然存在,面对美国及西方媒体对受众的争夺,主导意识形态的现实传播力不容乐观,如果这种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意识形态将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和挑战。

三、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危机的困境

文化认同的基础是强大的文化力量。深厚的人文精神是任何一个强国都不可或缺的品质,因为这种品质将转化为强大的文化力量并形成文化认同的基础。文化要素已成为国家“软实力”的基本构成。文化认同在全球化时代最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民族文化的“认同危机”的产生,这种危机的产生与西方中心化为核心的全球化过程直接相关。“一个民族如何在文化多元化的趋向下继续保持身份上或文化上的认同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fal。民族认同不仅仅有一种抵抗优势文化挤压的心理功能,更能为民族的发展方向和生活原则提供正当性依据。从人类历史的经验中得知,以文化认同为根基的民族国家往往能够经受历史的考验而生存下来。因此,建构文化认同,从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战略的层面审视文化认同的建构问题也具有了全新的意义。 这种民族文化“认同感”成为能够维系社会和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最终形成了独特的“统一”意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共同的文化传统将统一的理念深深融化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人们一种普遍的价值取向与理想追求。21世纪初,中国崛起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重要的因素,但是文化实力的成长未能与经济腾飞同步,这也是导致文化安全隐忧的原因之一。当今发达国家通过网络向中国连续不断地传递文化信息,将其意识形态、价值理念不可抗拒地传递,会使国民无意识中逐渐产生亲近感、信任感,最后认同、依赖这种文化理念,与此同时对自己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产生动摇。这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是相当危险的,这将动摇民族和国家存在的根基。有些学者强调影视作品是美国大众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电影和电视常常被视为美国大众文化的核心。以电影《花木兰》(1999年)为例,迪士尼巧妙地改造了中国人家喻户晓的花木兰形象,把她塑造成好莱坞语境中的“女英雄”推向全球,当世界认识“花木兰”时,这一本属于东方文化资源的女性形象已经成为传播西方文化观念的使者。有的人把麦当劳、可口可乐和迪斯尼乐园等看成美国大众文化的象征,如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罗布·克罗斯教授指出:“对法国人来说,可口可乐成为体现在美国大众文化全球传递中放荡不羁本性的象征。在法国人发起的这场运动中,这种软饮料转化成被宣称的美国文化帝国主义战略的偶像。法国人甚至给这种战略起了个名字:可口可乐殖民主义。面对全球化时代文化西方霸权主义的挑战,“在中国面临的各种危机中,核心的危机(ThecoreCrisis)是自性危机”,“中国人正在失去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的中国性(Chinese-ness )。中国维护政治主权与文化主权时必须有一种危机感,以文化自身的力量形成一种反制能力,以此提升民族文化认同。

四、经济贸易顺差大国与文化贸易逆差大国不均衡的困境

中国的快速增长可能使它被视为世界能与美国相提并论的经济体。世界银行1993年就宣布,“中华经济区”已成为继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的世界“第四增长极”。世界银行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都估计,到2020年中国GDP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毫不夸张地说,当代的中国早以取代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其贸易顺差已达2万亿美元。然而,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与否,既取决于经济实力,也取决于文化软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新产品出口能力很弱。这表现在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核心文化产品贸易领域存在逆差较大。以2003年为例,当年我国图书、报刊、音像等领域的版权出口为1 427种,而版权进口15 555种,出口数量不及进口数量的1/10。近年来,这一比例虽有降低,但核心版权贸易逆差严重的格局并未改变。二是文化产品出口总量少,占全部出口额的比例低。2006年,我国实现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47.9亿美元,仅占当年全国出口总额9 601亿美元的0.49%。由此看来,我国文化产品出口额与我国经济大国地位极不相符。

面对中国经济过热的增长数据,“文化赤字”现象越发凸显。有人考虑到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令许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忧心忡忡,如果中国文化也以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向全世界输出,或许会如同中国的经济一样对许多国家造成巨大的威胁,有可能会遭到他国的抑制甚至破坏中国的发展。但面对中国严重的“文化赤字”现象,有必要对文化软实力予以高度重视。当然中国是要防止过度的释放,但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和自己的民族性格一样都需要彰显,这样更有利于中国在其综合国力全面提升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平稳与长远。据普华永道公司的调查统计:2004年世界广义内容产业的市场总规模为13 000乙美元,其中美国占42.5%,达5 529亿美元,位居第一;欧洲、中东、南部非洲合计占33.9%,达4 395亿美元;亚洲及太平洋国家合计占19%,为2 468亿美元,中国人口占22 %,但中文信息量只有全球总量的4%。中国文化产业能力的低下直接反映出国家利益在文化全球化时代所要遭受的巨大风险,这种情势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吸引力,使得中国在文化交流上总体处于守势。

篇10

高校德育工作因其本身的内部矛盾而越来越陷入困境,在网络文化冲击下,更是雪上加霜。德育的理论课程属于人文课程,其精髓在于体悟和思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受到启发,在长期熏陶下逐步接受既定内容。但是,这种理想化的教学效果很难实现,一是效果无法审定,二是无法量化考核教师的工作及学生的接受度。这属于人文学科和科学化的考评制度之间的矛盾。德育理论课程的另一内部矛盾是,日益多元化的价值观和德育目标之间的矛盾。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德育工作,归根到底,都是传播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区别只是形式的不同。然而,全球化带来的价值观多元化给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尤其在我国,新与旧、中与西之间的冲突比五四时期还要复杂,大学生处于价值观日趋定型的时期,面对海量的信息与多元的价值观,迷茫是不可避免的。就连一些教师自身也没有坚定的德育信念。教学考核的不客观、课程教学的枯燥以及价值观的混乱,导致德育理论课日益被边缘化,再加上德育理论教育和行为教育分属两个不同的部门管理,存在脱节现象,德育工作形成了恶性循环。在网络文化泛滥的今天,高校德育工作更是困难重重。网络文化是虚拟的,但它给现实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都有了巨大变化,个性愈来愈被彰显。个体可以在网络中感受多元化的体验,如在网游中体验成功等。这种个性化使集体主义逐渐被消解,传统的班级、家族、地域等依附性关系被减弱。矛盾的是,一方面是个性的彰显,另一方面人们在网络中又容易盲目跟风,陷入另一种“集体主义”,被流行所“绑架”。由于处于虚拟社会,匿名化的体验使个体可以在网络中尽情释放自己,伦理道德也受到冲击。在德育方面,网络的冲击是明显的。首先,传统德育课堂的教师权威旁落。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巨大的信息资源库,教师、课堂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这就消除了传统师生关系中的等级性和教师中心理念。学生置疑教师的权威,对教学内容产生怀疑。其次,网络的内容多元化带来价值多元化,德育理论课程的价值一元化取向不能使学生信服。同时,拜金主义、虚无主义、娱乐至死、信任危机等负面观念对青年人思想的侵蚀相当严重。这给德育实践,即行为教育也带来困难。校园文化活动正在与网络争夺青年人。再次,匿名使得大学生在网络中的言论相当开放,线上线下似乎是两个人。有的大学生甚至在现实生活中也延续在网络上的言论或行为。当然,网络文化的发展是社会大趋势,是高校德育工作不可忽视的大环境,是大学生形成价值观不可忽视的文化基础之一。网络文化的信息共享、内容多元、传播快捷,都为大学生提供了自由、平等的信息源和交流场所。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的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型,因此网络文化中蕴含的各种意识形态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

二、网络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当网络文化如洪水猛兽般袭来,有人惊呼“传统已死”。诚然,“网络文化具有天然的后现代特征,它使长期处于主流地位的政治意识形态土崩瓦解,传统的集体主义观念被冷落”。网络文化任何人都可以参与,没有身份差异,草根文化崛起,追求世俗,反对深度。这一系列现象都消解着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然而,文化并非古董,它是在各种思潮碰撞中向前发展的。没有一种文化如中国传统文化般多灾多难又坚韧不拔,清末西学东渐的巨大冲击、五四的洗礼、中国化的解构、“”的破坏都没能使它销声匿迹,如今面对全球化浪潮和网络文化,它依然有着生命力。网络文化实现了人与人之间对话的形式上的平等,进入这个文化场域的话语权表面看起来没有门槛,一切高高在上的庙堂文化都被消解。人作为单个的原子,既脱离对集体的依附,又可以随意和其他人交流,打破了宗族、地区、国家、种族的限制。人比以前更自由,但也更容易被异化。网络文化和工业文化、消费文化一起发生作用,流水线制作的缺乏深层思考的文字、音乐、影像产品造成浅文化充斥在人们周围,而隐含在这些产品后面的虚无、娱乐至死、金钱至上等观念悄悄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价值观。除了价值观混乱,身份焦虑是网络文化带给大众的普遍问题。一切文化问题都牵扯着文化身份。当传统文化浸润着的、带着明确中国符号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被打乱,当代中国人的身份焦虑就不可避免。传统文化中的“仁”、“天人合一”等理念构成一种当代中国人的文化乡愁。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为我们打上身份标签,重回经典,解决当代中国人的身份认同问题。网络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文化与文化总是彼此牵连,谁都不能独善其身。一切文化都是混血的、异质的、独特的、多元的”,传统文化并未消失,且正在带着新时代的印记慢慢苏醒,它是现实中国的内在精神核心,具有强大的同化能力。中国传统文化意象、元素逐渐出现在网络文化中,如带有中国风的歌曲、网络游戏、网络小说中的传统文化因子等。虽然这些意象、元素只是在浅层表象,失去了或者未被大众体会到其以往所蕴含的深层意义,但它们的出现本身就说明大众需要传统文化。这并不是给传统文化“招魂”,相反,是传统文化在给大众诗意的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是相碰撞、相融合的。

三、在网络文化环境下用传统文化做德育工作的可能性及价值

我国教育中的德育传统源远流长,占据主流地位的儒家的“教化”思想强调道德规劝和君子的个人道德修养。在网络文化环境下,传统文化依旧有着德育功能。

(一)文化本身具有德育功能

文化的定义多种多样。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一切物质和精神的财富。狭义的文化指“由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的思想观念、社会宗旨、精神价值等构成的思想形式和行为模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灵魂”。文化本身就具有德育功能。“人的整个思想感情和价值意识,特别是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不是直接来源于自然界或生物物理世界,也并不是由物质世界决定的,而是来自于由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宗教哲学、语言教育、政治法律、礼仪制度、神话文学以及艺术等构成的有价值、有意义的文化现象世界。它建构、发展了人的价值心理和价值观念,也告诉人们应该怎样生活及怎样生活才能有价值、有意义。”文化的价值导向、行为规范等德育功能并非只在中国得到重视。这种在潜移默化中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形式,在西欧、美国、日本等地区和国家都颇受重视。美国的流行文化塑造出多种代表美国精神的形象来宣传受主流肯定的价值观,如好莱坞大片经常出现超人拯救弱者、拯救地球或者小人物经过奋斗实现梦想的桥段,借此宣传个人英雄主义,崇尚奋斗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也在悄悄进行爱国教育。

(二)“一种不关心自己过去的文化,不可能预防未来”

对待传统文化,有两个极端不可取:一是盲目自大,认为只需要读圣贤书就可明理,对其他文化不屑一顾,固步自封,不肯学习西方一些先进的理念;一是全盘否定,认为传统文化限制中国人的思维,阻碍中国的发展和现代化的文明进程。其实,这两种分化早在五四时期就展开过激烈论战,实践证明,两种皆不可取。唯有取其中庸,抛弃传统文化中不合时宜的糟粕,选其精华,与时俱进,才能使传统文化在当下发光发热,浸润国人心灵。中国传统文化能绵延千年而不断绝,与它巨大的包容力和同化力是密不可分的。在受网络文化冲击的当下,不少人唱衰传统文化。尤其是西方各大节日被裹挟在消费文化中席卷中国之后,传统节日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逐渐被年青一代忽视,文化界一片悲声。但是,我们要看到,传统文化正以一种潜入的方式进入网络文化,通过各种传统文化意象和因素进入人们的视野,来告诉大家中国人是什么样子的,以及为什么是这样。“一种不关心自己过去的文化,不可能预防未来”,更不可能以一种自信的姿态塑造民族自豪感和加强群体凝聚力,在全球化的当下,尊重历史、尊重传统文化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防火墙。

(三)在网络文化环境下用传统文化做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可能性及价值

高校大学生的认知能力、自我意识逐渐增强,知识结构逐步完善,处于价值观的定型期,他们的学习、生活、娱乐都离不开网络,网络文化是影响他们价值观的重要文化基础。网络小说、网络游戏、社交网络、公共论坛等载体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为德育工作提供内容及方法。由于网络文化本身对集体主义的消解,传统教化思想中的“以政为德”、“克己复礼”、“天下为公”等严肃的口号与大学生有天然的疏离感。与此相对,能吸引青年目光的是贴近大学生实际生活的理念:家国思想、侠义精神、义利之辩、知音之情、成全之美、山水之寄、情爱之纯、自强不息等。青年人对社会、民族的责任感是较强的,他们一腔热血,面对不公容易愤慨激动。诸多网络小说和网络游戏以武侠玄幻为主题,主人公在虚幻的世界里斩妖除魔、主持公义,为了家族不惜牺牲自己。这种题材非常吸引大学生,可见传统的“先天下之忧而忧”理念仍具有巨大感染力。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家国思想的召唤下,每年都有源源不断的大学生志愿者奔赴西部就是明证。高校人口密度大,大学生在群居生活中难免遇到感情问题。友谊与爱情是他们关注的话题。德育工作要面对实际,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感情,伯牙子期的知音之情、孔雀东南飞的情爱之纯都属于传统文化中对友谊和爱情的阐述典范。这些富含古老意义的传统理念在大学生群体之中引起的反响足以证明,在网络文化环境下用传统文化做大学生的德育工作的可能性及价值。

四、如何用传统文化做大学生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