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国内研究现状范文
时间:2023-07-06 17:43: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教育国内研究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教学方法;思想品德课;关键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4-244-01
我国学校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德育在学习教育中占突出的地位。研究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四有”新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是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式增强腐蚀能力的需要;也是培养集体主义和主人翁精神,调整人际关系的需要以及培养学生全方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有用人才的需要。研究思想品德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祖国的有用人才的需要。研究思想品德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把外在的行为规范行为准则转化为自己的同在心理需要并在行动中表现出来。
影响学生思想平的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是十分复杂的。从方式上讲有直接的因素,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小学生思想品德培养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可以通过劳动教育,少先队有组织作用,家长委员会和学长学校以及思想品德课来进行养成教育的主要渠道,它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那么上好思想品德课,让思想品德课充分发挥作用(指育人功能),上好思想品德课该注意哪些事项,这里我以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谈几点;
一、弄清思想品德课的性质
小学思想品德与一般的学科教学不同,教学中既要注意科学性、真理性,又要突出教育性。教学时要注意明理、激情、导行相结合。三者环环相扣,形成一个“链”。
二、注意观念的更新和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和紧迫感的激发
思想品德新教材体现素质教育,特别是主体教育的要求,其内容有时代感,教学中注意正确处理时代性与继承性的关系,把优良的民族传统、革命传统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寻找出新时代的新要求。例《节俭光荣、浪费可耻》的教学,不能总停留在解放初期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做法上。因为这种做法不适应时代的变迁。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变化,“节俭”“浪费”要赋予新的定义。我们要引导学生要改变认为大手大脚花钱是阔气、大方的观念。从节约的角度出发,要做到物尽其用、不攀比、不能讲排场、不能铺张浪费。在任何时候、办任何事情、能节约能尽量节约。
三、采用灵活多样又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形式进行教育
当前小学思想品德课存着不少弊病,其中教学方法上弊端最大。由于在小学教育中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是重智育轻德育,导致教师思想品德课是为了完成任务。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思潮,相应出现了只讲大道理的说教型,包办代替的保姆型、隔离防范的封闭型、崇尚“听话道德的限制型等劣质的教学方法”。导致了依赖性大、任性多的学生,还有胆小怕困难的的学生多、劳动观点、劳动习惯与能力以及爱惜劳动果实的精神差,刻苦学习、精益求精的精神差、自我教育能力差,“一大二多三差”的思想品德现状。
面对以上的现象,各位品德教师应该从根本上改变观念,正确地对待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乐结合,例《遇事分清是非》教学,可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据图明理为主线,使学生明白什么事正确,什么事错误。于是要怎样做正确,然后举出班上发生的几件事情,让学生按是非标准作出判断,最后评出班上的“精神文明学生”,激励大家争做精神文明的好学生,多做好事,把学生的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
篇2
积极的情感氛围是隐形的教育力量,让幼儿在爱的氛围里受到潜移默化的“熏染”,能激发积极的关爱情感,呈现关爱他人的行为。
1、爱的环境氛围
一个良好的、积极的环境意味着一个能够诱发、维持、巩固和强化积极的社会行为的环境。我园自对幼儿进行关爱他人教育的研究开始,就将环境创设作为关爱教育的隐形阵地,园内的一景一物、一桌一椅、一杯一巾、一床一被等等物品的呈现以及墙面的设计、玩具的丰富与多样,都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可接受性,总体设计是温馨、可爱,色彩明亮,以孩子们喜欢的造型、颜色为主,尽可能让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体验到被尊重、被接纳的爱的情感,体现的一个总原则就是“角角落落总关情,方方面面都有爱”。
2、爱的心理氛围
鲁迅说:"教育植根于爱",爱是教育的灵魂。所以,要想使幼儿学会关爱,首先要让幼儿能够感受到自己被老师、同伴和周围成人的关心、爱护,只有这样,幼儿才可能在有意无意的模仿中形成积极的关爱情感,并得到日积月累的强化巩固。几年来,每一个参加实验研究的老师都能严格要求自己,以一颗宽容的心接纳孩子的各种行为,让孩子们无拘无束地生活、游戏和活动,在被接纳、被尊重的爱的心理氛围中学会关爱别人;此外,还要求我们的老师要善于发现,用爱的眼睛去观察每一位孩子的身心特点和个性特征,挖掘个案出现背后的原因,对症下药,用老师满满的爱去温暖那一颗颗幼小的心灵,让爱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3、爱的榜样氛围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了积极的模仿对象,更能够激发、维持、巩固和强化孩子们所形成的关爱情感和行为,爱的榜样,既有老师的有心为之,又有老师的细心观察。老师的有心表现在老师定期组织的各种亲子活动,如:亲子游戏、亲子手工、亲子绘画、亲子歌唱等,使孩子们在与爸爸妈妈的共同活动中体验快乐,感受来自爸爸妈妈的那份关爱和呵护,并学会了如何关爱自己的父母和其他的家人,使关爱父母及家人的积极情感和行为不断巩固和强化;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求年轻的爸爸妈妈们率先垂范,对自己的长辈和亲人积极施爱,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播撒爱的种子,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种爱的榜样氛围,达到一种“不令而行”的隐性教育目标。老师的细心表现在老师随时随地都做一个有心人,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积极寻找同伴中的榜样和示范,及时与幼儿进行对话和交流,和孩子们一起寻找爱、发现爱,放大爱的力量,使孩子们有了努力的目标和方向,最终成为一个有爱、会爱的孩子。
自课题实施以来,我园坚持“教育从品行开始,幸福从启蒙奠基”的教育理念,以“关爱教育、润物无声”主题月活动为载体,每月制定主题活动方案,注重幼儿的亲身经历和亲手操作,自然习得各种经验和技能;注重让幼儿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亲近自然;注重有效利用家长和社区资源,开放课堂,亲子同行。使关爱他人教育渗透于主题活动之中。
如爱在五月主题“幸福生活 劳动创造”:活动总目标是“以五月的劳动节、母亲节为主题生成契机,以“劳动教育和感恩教育”为主题内容,帮助幼儿了解和熟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激发幼儿的劳动激情,培养幼儿的劳动能力和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意识,进一步宏扬中华民族勤劳善良的传统美德”;活动流程是“感受劳动的伟大—体验劳动的艰辛—萌发劳动的情感”;活动内容包含:劳动最伟大:职业万花筒;劳动最美丽:劳动者颂歌;劳动最神奇:职业变形记;劳动最光荣:小鬼来当家;劳动最崇高。
每一个主题的活动形式都是通过集体活动、游戏活动、实践活动、亲子活动等等进行的。幼儿在一次次活动中感受爱、体验爱,学会爱、表达爱。
绘本具有一般文学作品的特点,对孩子来说就是厚积薄发的熏陶感染,无论是刚刚入园的小班幼儿还是即将升入小学的大班哥哥姐姐,优秀的绘本永远是孩子们成长的好伙伴,是引导孩子们感受爱、发现爱、表达爱、学会爱的最好工具,同时它更以具体的形象、艺术语言的感性形态存在于时空之中,以能激发孩子的感情为最大特点,与学前儿童的认知心理和情绪特征相吻合,使他们学会从绘本阅读中汲取爱的营养,积蓄爱的力量,激发爱的情感,表现爱的行为,因此,我们充分利用绘本的教育功能,让幼儿体验文学作品的多种内涵,使幼儿在读读、看看、讲讲、说说中获得爱的熏染,萌发关爱之情。
为了达到研究目标,我们让老师精选关爱绘本,设计活动方案,先在1-2个班进行绘本阅读,在获得有效经验的基础上,再把绘本依次向别的班级进行漂流,如让大班幼儿阅读主题鲜明,情节起伏,侧重感悟人物心理和角色性格特征的绘本:《逃家小兔》、《快乐王子》等,;中班漂流的绘本以情节重复、人物复杂、对话句式相同,便于幼儿理解和表演等为特征,如:《嘘》等,小班幼儿选择的绘本情节、人物简单、以幼儿喜欢的动物形象为主、对话重复精炼、易于幼儿理解和表演,如《猜猜我有多爱你》、《好朋友》等,无论什么样的绘本,我们都是先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仔细揣摩、分析主人公的内心想法,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通过自主阅读和集体阅读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内容,分析蕴含的道理。重点引导幼儿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体验家人之间、朋友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从而激发幼儿的关爱他人之心。
日常生活的每个环节都渗透着关爱教育,生活处处充满爱,事事都能激发幼儿关心他人的情感。
1、混龄互助。每次春游、秋游及全园性的参观超市、武警中队等社会活动,我们都让一个大班孩子和一个小班孩子手拉手一起走,在大带小活动中,大孩子能很好地照顾小孩子,沿途不断地关心小孩子;同时,在平时的一日生活中,我们还经常让大班的一些孩子和小班的一些孩子进行交换,让大班的孩子做小班弟弟妹妹的榜样,带着他们一起游戏、吃饭、睡觉、穿衣等,在照料小班弟弟妹妹的过程中,把对小班幼儿的关爱之情转化为实际行为,同时也感受到老师和父母平时在照顾自己的过程中的辛苦,将这种感情延伸到回报老师、长辈、家人对自己的关爱;而小班幼儿在与大哥哥大姐姐共同生活的过程中,既学到了各种本领,又学会了与人
交往。 2、亲子活动。每学年,我园都会举行亲子游戏、亲子手工、亲子绘画、亲子歌唱等活动,使孩子们在与爸爸妈妈的共同参与中体验快乐,感受来自爸爸妈妈的那份关爱和呵护,同时,将自己对父母的关爱反馈回去,得到爸爸妈妈的鼓励和肯定后,孩子与父母之间的那种亲情更浓了,尤为重要的是,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关爱自己的父母和家人,使关爱父母及家人的积极情感和行为不断巩固和强化;
3、生活活动。组织大班幼儿帮助保育员老师擦桌子、洗茶杯、分发餐具、整理床铺;帮助厨房的叔叔阿姨剥毛豆、蚕豆,摘豆角等,将对他人的关爱之情付诸于劳动实践中,有效地培养了幼儿关心帮助别人。
4、社会公益活动。每年3月,我们大班的小朋友都会组织“护绿”行动,把孩子们带到公园、社区,为小树浇浇水,为草地捡捡垃圾,把关爱他人延伸至一切需要关心的事物;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全国助残日,幼儿都能通过卖废品、收集零花钱等途径主动捐款;每年的重阳节,也会有一些孩子走进敬老院,为敬老院的爷爷奶奶表演节目,带去快乐,或把爷爷奶奶请进幼儿园,让孩子们为爷爷奶奶剥桔子、剥花生,捶捶背等,既锻炼了生活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关爱自己的爷爷奶奶;还有一些突发事件,也会激发孩子们的关爱之情。这些特定情境养成了幼儿关爱他人的行为,在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中培养了他们的爱心。
篇3
关键词:高职生;劳动尊严;创新创业
作者简介:李传义(1970-),男,江苏连云港人,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1-0027-04
就业问题是关系国家、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个体生存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对于定位于一线工作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由于知识所限,深造可能性较小,因此,为就业而上学道理简单明了。然而,城镇化下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以及本科院校扩招生毕业,挤压了一线工作机会,给高职生就业带来巨大压力。职业理想和现实就业之间的差距,同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不同待遇,加之高职学生自身存在的缺陷,使部分高职生行为出现异化:在校时荒废学业,毕业时为就业不择手段,就业后工作按部就班,劳动失去动力。类似现象在高职毕业生中普遍存在并呈蔓延趋势,群体现象导致高职生社会认同度降低,劳动者无尊严可言。更有极少数学生自甘走向堕落,就业背后隐藏的劳动尊严问题对高职生教育来说具有现实的敏感性,而面对日益下滑的高职生素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观也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劳动“去尊严化”倾向蔓延。究竟是什么导致部分高职生劳动尊严丧失?教育中如何以劳动尊严教育推动高职生更好就业?这对于当前高职院校来说是一个理论和实践都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劳动尊严的内涵
尊严(dignity),伦理学术语,源自拉丁语dignus,有价值的意思,时至今日,其内涵非常丰富。康德认为:“一个有价值的东西能被其他东西所代替,这是等价;与此相反,超越于一切价值之上,没有等价物可代替,才是尊严。”[1]即尊严至高无上,无可替代。马克思认为:“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2]劳动尊严,是主体在社会生活中,在对所从事劳动的社会价值和道德价值正确认识基础上,因劳动成果而形成的威严且庄重的社会地位和形象。它要求劳动者立足社会生活,在劳动过程、劳动成果中体验因劳动而带来的人性尊严,而社会对劳动者实践和创新才能发挥的尊重,更加促进了劳动者有尊严地劳动。有尊严地劳动是劳动尊严的外在表现形式,劳动尊严是通过主体有尊严地劳动实现的。
二、劳动尊严是高职生从业立业的根本
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就是劳动,在劳动中,人们实现自我价值,推动社会进步。然而,劳动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运动。当代社会,人们在享受劳动成果的同时,也在感受着劳动过程和劳动形式带给人的幸福和快乐,同时也可能在品尝着劳动的艰苦和错误行为所带来的苦果。而这种感觉也反应在思想和行为中,并形成对人生追求和劳动看法的互动。
(一)劳动尊严促进高职生有尊严地劳动,从而获得社会尊重
高职院校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培养社会企业需要的一线技术工人是其主要目的。而高职学生为了更好地就业,必然要从事有尊严的劳动。所谓有尊严的劳动,是指劳动者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在参考自我兴趣爱好等条件下,从社会工作中选择并确定适合的职业,主动工作,并以所学知识推动社会进步。这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而作为社会生活方式的有尊严的劳动,是与被动劳动相对的一个概念,即劳动的过程不再是应付、被迫、没心没肺,而是创造、感知、主体的活动,是在运用知识创造财富,是劳动者价值的体现,尊严的彰显。高职生从事的有尊严的劳动,注重高职生主体地位的提升,强调高职生作为主体物的存在,而不是实现财富的工具,即“人即目的”。在劳动过程中,高职毕业生充分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把劳动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心感知劳动,感知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人际关系,感知人类生产的智慧,以自我所学才能推动社会生产的进步,推动社会财富的增加,从而获得社会、企业对高职生的尊重,这也体现了高职院校教育的价值,更是对当今社会一定程度存在的逃避劳动,鄙视、应付、不愿做基层劳动者甚至为金钱而走向堕落的正面回应。
(二)劳动尊严张扬高职生理性精神,推动高职生价值实现
高职教育培养的主要是一线工作的熟练工人,然而,如果仅仅把高职毕业生当做普通一线工人看待,则抹煞了高职生的理性精神。“人在自己里面确实发现一种能力,他凭借这种能力而把自己与其他一切事物区别开来,甚至就他被对象刺激而言与它自己区别开来,而这就是理性。”[3]理性精神的实质就是要敢于反思、批判和勇于超越。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熟练的操作技能是高职院校教育的应有之意,而在掌握理论知识和熟练技能基础上,理性精神的实现则应是高职教育的更高追求。劳动尊严教育在宣扬高职生劳动主体教育的基础上,把劳动看做是主体创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不仅要求高职生在劳动中实现创造、创新的人类历史使命。而且要求劳动者通过劳动,丰富自己的实践知识,建构自我知识体系,不断探索,不断追问,探求社会生活真谛。在主体探索过程中,高职生被教育的善良天性和潜能才能够展现,其实现的社会价值打破了以身份地位、家庭背景、学历教育等世俗观念因素对人不正确看法,社会才会因此更加公正公平。而在个人价值实现的同时,高职生自我才能发展,社会尊重和自尊的双重推动,劳动尊严最终得以实现。
(三)劳动尊严完成个人自我实现的可能性,过程尊严彰显个体生存意义
自我实现即“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他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说成是一个人越来越成为独特的那个人,成为他所能够成为的一切。”[4]依照马斯洛理论,自我实现是个体天性使然,因此教育者要充分利用自我实现在高职生身上的自然表现,明确高职阶段的知识学习是未来自我实现的基础,技能训练是自我实现的桥梁,以激发高职生因高考失利后的学习斗志,奋发学习;另一方面高职教育要明确人是社会中人,自我实现的价值受社会评价和个人评价的双重影响,要实现自我价值,有尊严劳动是未来工作的必然选择,有尊严劳动在运用所学知识从事劳动的同时,是用“心”在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精神的表现,是人与劳动的和谐统一。个人从事劳动的过程,是个体尊严的获取过程,也是个人价值实现过程,还是劳动美的展现过程。而在高职阶段所学知识必然在一线工作中得到充分运用。劳动中的创新和创造则是高职毕业生劳动尊严的更高价值体现和高职教育的价值追求。
三、劳动尊严观认同的困境溯源
高职院校学生,相对于普通院校学生来说,大部分成绩不理想,即使个别成绩较好,但学习过程也是挫折较多。他们自我成就感不强,自我认同度也较低,尽管他们在主流价值取向上积极向上,但由于处于大学群体边缘,对社会、对就业的部分现象表现敏感,如何对待劳动的正确价值观并未形成。
(一)多元价值取向使部分高职生对劳动失去价值追求
传统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据全国人口的80%以上,农业生产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础,拥有自己的土地并进行劳动是农民世代的期盼,大部分农民也被相对束缚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构成农村一道自然风景,人们对辛勤劳动充满敬畏,勤劳致富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当代社会,美国大片、互联网带来了世界各国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勤劳未必是致富的唯一手段,节俭是美德但不时尚,贵族般的生活方式是才是令人向往的追求目标;国内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崛起的大众文化,相当一部分以对崇高的颠覆、欲望的崇拜、享乐的追求、时尚的追逐为内容,影响和改变了一大批民众的价值取向[5];市场经济下对利益的追求被神圣化,获取的手段不再顾虑高尚与卑鄙,夸张地消费、过分地炫富刺激了人们传统劳动观的神经,而城镇化背景下人口的大量流动也使得各种不健康的思想加速传播,种种因素,冲击着高职生尚未健全的劳动价值观。
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大部分沿袭本科学院的规制体系,除专业设置相对贴近市场外,教育理念设计和教育教学重点并没有完全从高职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专业学习上仍然过多关注考试成绩的提高,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发由于种种原因也没有得到充分执行;思想观念上侧重意识形态教育,公民素质和养成教育提升并没有真正形成。由于对高职学生特点研究不充分,高职学生的世界观教育和潜能教育存在相当大的提升空间,而在最基础的劳动价值观教育方面,面对多元价值取向的侵袭,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上出现价值取向的紊乱,追求享乐,崇拜欲望,鄙视劳动现象存在蔓延趋势。
(二)就业困境与较低社会认同度,使部分高职生沦为“单向度”的人
近十年来,伴随本科院校大幅扩招,高中生源却在不断减少,由此降低了高职学生生源素质,本科扩招又给高职生就业带来压力。同时,城镇化下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挤压了高职生很多就业机会,高职毕业生就业困境加剧。而低学历低才能的传统思想更是降低了高职生的社会认同度,在现实社会和精神世界的双重压力下,相当一部分高职生心理出现问题,部分高职生行为异化,沦为“单向度”的人。所谓“单向度”的人,即意味着人失去了自我,丧失了自尊,丢失了精神与灵魂,从而成为一个麻木不仁的,只认同并屈从于他人操纵与控制的,甘受他人奴役的异化了的人[6]。高职生的“单向度”,最初表现为学习上放弃进取,专业上不再追求,习惯于旷课,闲逛;毕业后物欲第一,无心从事一线艰苦工作,更谈不上创新创造,却对社会有自己的偏激看法。尽管许多高职院校已设立心理咨询室,但面对来自生存深处的就业压力,如果国家和社会不创造有益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仅仅是心理疏导和心理救济是远远不够的。
四、劳动尊严观的价值引导
(一)尊重劳动,从价值观形成路径规范高职生的劳动意识
面对日益临近的一线劳动岗位,习惯于娇生惯养的部分高职生出现鄙视甚至于逃避劳动的不良思想和行为,而市场经济带来的急功近利思想构成了对扎扎实实、埋头苦干的劳动形式的冲击,因而,高职生不良劳动意识的形成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社会性。2015年4月28日,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指出:“全社会都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全社会都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普通劳动者,都不能贪图不劳而获的生活。”
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 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7]正是在劳动基础上,人们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完成了人类文化的延续、生命的繁衍,从形式到内容,劳动都必须获得尊重。在劳动过程中,人类构筑了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以此社会存在为基础形成了人类的价值观。因此,人类价值观也是在劳动中形成并由劳动决定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明确劳动对于人的重要意义,是劳动,使人与动物脱离,无论脑力和体力劳动都应受到社会普遍尊重,而鄙视和逃避劳动的价值观将导致人类社会的倒退,最终导致人向动物回归。从劳动观教育着手,能够从根本上形成全社会正确的价值观,遏制社会不良风气,并引导推动社会良性发展。
(二)尊重劳动,系统整合高职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推进高职生良好劳动行为养成
面对大部分独生子女缺乏劳动意识和良好劳动行为的现状,承担培养合格人才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国家、社会提供的一系列社会、市场资源,系统整合校内校外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劳动尊严教育的整体设计,完善高职生劳动评价体系建设,培养高职生劳动行为的自觉性,加速高职生良好劳动习惯行为的养成。
校园环境建设中,要突出高职院校特点,要有专门的与学校相关的劳动事迹宣传园地,宣传、培养本校劳动成才的学生模范,注重校园劳动精神、劳动氛围的塑造和弘扬。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密切关注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与劳动相关的社会制度改革内容,宣传、强化国家尊重劳动、劳动光荣、尊重人才的方针政策。在“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教学过程中,强化在当前中国,分配可以有不同形式,但劳动是物质分配的最主要依据。在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中,肯定前辈所取得的成就时,要向学生阐明辛勤扎实劳动才是万事成功的关键,同时要善于利用社会实践中接触到的劳模机会,指出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他们以看似简单、平凡的劳动,融入劳模精神,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以劳模事例,培养高职生良好劳动习惯行为,以劳模业绩,激发高职生对劳动的尊重,对劳动事业的追求。高职院校开展的企业劳动顶岗实习,更应以严格的劳动纪律约束学生,以企业的成熟劳动规范改造学生,以成熟企业文化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最终使学生树立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的思想,从而成为一名合格劳动者。
(三)加强创业技能培养,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以扎实劳动赢取社会尊重
高职教育以培养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是其毕业生特点,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高职学生具备接地气的优势:即优秀的技术工人能够精雕细琢,以对自己劳动的尊重,事业的认同,把生产、创新水平提高到更高层次,从而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而劳动过程中的反馈和建议,对科技创新有巨大地促进作用。然而,当代高职毕业生并不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弄潮儿。究其原因,首先是理念的偏差,大部分高职生中学阶段成绩相对较差,长期的考试挫折和低分低能的潜意识已经使自尊自信缺失成为这一群体的通病,需要高职教育工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以治愈;其次,对发明创造的神圣化渲染也使一部分有创新能力的高职生望而却步;再次是当前大部分高职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偏重于素质培养,即广义的创新教育,对受教育者能力培养和技能培养,即狭义的创业教育,由于种种因素(如资金不足,专业设备无法购买,教师培训不够,理论实践知识不能站在时代前沿等等)出现跟不上社会、企业技术快速发展的状况。
面对此种情形,高职院校教育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把培养创新人才目标提高到更加重要的战略高度,强调创新创业劳动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引擎,是人类社会最值得尊重的劳动。教学内容上从文化课到专业课的教学安排,从课程教学计划到课程设计,从理论课到实践课教学,都要使创新劳动教育与教学内容有机渗透,使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专业能力培养形成一体化教学体系;教育理念上要打破高职生低分低能的潜意识,以身边、社会上已取得成就的高职生为榜样,增强他们的自尊自信;以国家大力推进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契机,加强创业技能培养,借助政府、社会力量,推动校企联合,解决资金、设备不足问题;支持教师科研申报,鼓励高职学生积极参与,以教师的科研劳动和科研精神,影响、提高高职学生群体创新、钻研意识,为其未来就业创业打开方便之门,并以对国家和社会的扎实劳动的责任承担,赢取社会尊重。
参考文献:
[1]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8.
[3]李秋玲.康德著作全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460.
[4]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53.
[5]李传义.公平正义:中国梦的价值取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1):31-33.
篇4
关键词:高职教育;服务学习;运行模式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在校生人数已经超过本科大学在校生人数,高职学生对社会的影响不断扩大。95后学生已成为主流,总体来说是他们思想素质积极向上、稳定健康,但这部分学生生长环境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展开,互联网急速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此时社会不良风气和独生子女的客观现状,使当代大学生呈现出极具时代性的性格特征,如思想信念淡漠、政治素质不稳定、道德素质较低、易受外界影响等。加之高职学生在高考录取层次中排在后面,部分学生还呈现出行为约束力不强,思想散漫等不良品行。这些都给高职院校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与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把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作为战略重点之一。因此为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借鉴美国服务学习的先进教育理念,引入服务学习实践教学,改变学生对人不感激,对事不负责,对己不要求,对社会不关心的态度,培养高职学生解决问题的实战能力,推动教育改革。
一、服务学习引入的理论依据
服务学习最早兴起于美国,并得到香港、台湾及国内广大教育学者的认可。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历程,其内涵不断丰富,不同的学者对服务学习的概念有不同阐释。美国1993年的服务行动中给出的定义是普遍被大众接受的:服务学习将提供给社会的服务与课程联系起来,学生参与到有组织的服务行动中以满足社会需求并培养社会责任感,同时在服务中学习以获得知识和能力,提高与同伴和其他社会成员合作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各大院校的实践也充分证实了其在促进高校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提升社会实践技能、提高公民素质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从教育学理论来看,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观认为教育即生活,学习要真正融入生活,学生只有在生活中才能体悟知识的意义。受杜威教育理念的影响,美国的高等教育开始注重学生的社会参与,并鼓励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进行学习获得发展,从“做中学”,从书中学,更从社会中学。
二、我校服务学习实践课程运行模式
我院在推行服务一学习时并没有照搬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具体做法,而是结合我校的办学理念、课程安排、组织结构及学生实际情况,围绕“成都服务、服务成都”的办学理念,从以下方面展开,开创了一套适用于我们的服务学习方案:
(1)系统管理,统一推进
我院的服务学习主要以校园清洁打扫为主,为深化学习内涵,我们瞄准学生未来生活能力,按照服务校园与师生、服务专业与行业、服务社会三个层次,将学习、生活场景纳入服务范围。学生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并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
为保障服务学习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我院专门成立服务型学习指导中心隶属于学生处,由学工办主任担任中心主任,并从各校区学工办抽调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多年的骨干教师、辅导员参与到管理过程,集中管理、统一实施,组织上有保障。学校规定服务学习以“大一”为主,必修2学期,0学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体系,期末考评不合格者需重修,仍以环保劳动教育为主。
开展服务学习还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如清洁工具购买、宣传动员活动开展、学期末表彰奖励,服务学习项目工作人员工作酬金及因工作产生服务费用等,因此学校计财处划拨专门经费给予支持。方法上给予指导,组织上给予保障,制度上给予规定,资金上给予支持,一些系列资源保障了服务学习型实践教学模式能够落到实处。
(2)全员参与,积极动员
学生只有普遍参与才能使每个人都获得直接的体验和感受,进而在亲身参与的实践中,在为学校服务、为他人服务的感受中,逐渐树立社会公德意识和环保意识。因此学校强制性要求全体大一学生参加服务学习,否则德育分不合格影响毕业。但很多教师和学生对服务学习课程的内涵并不了解,片面理解为劳动实践,弱化了服务学习的意义。要想顺利开展,必须在教师、辅导员、学生各个层面做好动员,让大家认识到开展服务学习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此我们做了三方面动员:一,在新生学前教育期间,召开全体新生服务学习动员大会,让学生了解服务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二,各分院团总支、班级团支部结合自身实际和专业特点给学生进一步动员,同时进行相关劳动技能和服务技能培训;三,日常工作中加强服务学习的宣传和过程记录。我们留心学生每一个服务瞬间,每一个文明举止,每一次心灵触动。真实记录,及时宣传总是能感染并启发到学生,让学生对服务学习产生认同。在充分动员的基础上,服务学习中心制定详细的服务学习活动实施细则,如服务学习项目如何开展,服务区域、小组的划分及相关职责,具体的开展时间、地点,如何进行监督、考核等。
(3)科学考评,适当激励
考评是服务学习活动的重要一环,是服务学习能否延续进行的保证。考评由学生自评、班级评分、服务学习中心的监督部门评分、总结报告四部分组成。服务学习中心的监督部门既对服务学习的项目管理和运行直接指导,也对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并做详细记录。评分标准如下所示:
出勤及表现由服务学习中心的监督部门评分,包括平时出勤、工作态度、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表现情况:工作成果及能力由班级根据学生服务成绩,问题解决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领导团队能力,每月实践活动中表现等综合评分;总结报告包括参加服务情况,个人收获和体会,以及课程学习后对“服务”的理解。
同时还在全校范围内对服务学习标兵、服务学习先进个人和服务学习优秀督导员进行表彰和奖励,颁发证书。获得相关证书的同学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备案,毕业优先推荐等。这些措施将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服务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服务学习实践教学模式的效果。
(4)开展特色,分享总结
学校在推动服务学习转型,希望在原有制度下,扩大到与服务性社团活动及专业课程结合的多元课程的合作与融合。除了平时的校园打扫,我们每个月会集中组织一次服务学习特色活动,这种活动或与专业相关,或是提高素质的通用性能力训练,也有专门性的服务技巧和方法座谈。通过一系列特色活动将服务与知识的学习有机整合,在服务中学习或提升已有的知识与技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每月特色活动结束后,我们召开总结分享会。一方面,教师和监督部门会对学生在服务过程中的“闪光点”予以肯定,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参加下一次服务的动机。另一方面,要求同学们就服务内容进行反思,比如通过在教室和公共区域的卫生清扫和督导检查活动中,让学生反思当前的社会公德现状,大学生如何提高公德意识和环保意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如何在实践中确立等。学生在反思过程中经验升华为理论,增强了对思想理论问题的自觉认知和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同时通过分享告知、感染大家,让更对学生认同服务学习。
三、服务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及意义
我院开展服务学习实践教育已有五年,并将长期深入开展下去。服务学习能够持续开展原因在于学生、学校、社会三方参与主体在行动之后都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实现了目标效果的互惠共赢。
(一)对学生成长来说
1.增长了知识与技能。服务学习为学生提供了难得的实践平台,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环境,提供了检验知识掌握程度的机会。同时服务过程中经常遇到课堂上未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差距,激发对学习的渴望,拓展自己知识面。
2.提高了综合素质。据调查大学生思想行为发生变化和思想道德素质提升情况与服务一学习项目的持久性紧密相关。而我校的服务学习要求执行两学期,正是强调实践的持久性,学生通过持久的服务劳动,使得吃苦耐劳、爱护环境、乐于奉献的理念不断内化,最终形成良好的品格。实践证明,经过一年的服务学习,学生们更懂得尊重他人,能更懂得爱护学校环境,更具主人翁意识。其次,服务过程中要与不同专业的同学合作安排活动,这个过程提高了学生人际交往、组织协调能力,在解决问题时锻炼了他们的抗挫能力、处事应变能力。
3.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服务过程中学生从不同角度评价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对大学生的行为习惯、思想素质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认识,使得他们更加关心社会、主动帮助他人,逐渐形成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有助于学生成为主动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毕业生。
(二)就学校教育来说
大学的本质不仅是传授和研究学问,它还承担有引导社会价值观、规范社会行为之使命,对人类素质改善和提高、社会文明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影响。服务学习过程中,学生思想素质得到提高,主人翁意识增强,价值观得到正确的塑造,符合学校的育人观;学生学习能力提升,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教学活动、课外活动规划当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促进了校园民主氛围。
(三)就社会发展来看
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文化,有生存能力和谋生技能,更要讲文明,有社会责任感,有社会公德心。学生通过服务学习和反思过程将经验升华为理论,逐渐树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观,自觉把个人理想的实现同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贡献结合起来,使得思想觉悟和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在学校形成的这种价值观会对行为产生控制力,在工作和生活中约束并规范人的行为,保证社会和谐发展。
四、我院服务学习育人体系的不足之处及改进目标
我院服务学习的开展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师资力量、管理模式、地点环境等限制,深入发展仍面临问题,需进一步完善和转型。
(一)缺乏理论教育,科学的课程设计
我院开展的服务学习虽目标和要求明确,也有集中的宣讲、培训。但从效果来看,学生为了任务而服务,忽略了劳动过程的意义以及合作的收获,思想上引导不够,理论教育不足,减弱了服务中学习的效果。应该有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培训,并且配置专业老师指导。在教师的帮助下,积极引导学生把学习的范围扩大到社会当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社会体验生活;并在服务中获取有用的知识和技能。要达到这些效果,需要教师树立”社会即课堂的”的教学理念,有目的地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服务一学习理论,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使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得到运用和巩固。
此外,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是提高服务学习课程效果的重要前提。科学的设计应包括:一,充分准备。准备是整个服务一学习的基础,基础打好了后面的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准备工作需要分析现有的资源,包括学校本身所拥有的技术优势以及师资配置、学生能力等。二,考察评估。走出教室到周边社区去考察,发现课程与社会相脱节的地方,及时调整和改革课程教学,评估最适合理论实践,最适合学生操作的服务项目。三,制定服务方案。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自己确定服务方案,在学生明确自己想要获得什么样的体验后教师再按照课程目标进行指导和帮助。四,培训。高校应将服务学习纳入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充分系统的培训。
(二)服务形式单一,育人效果受限
服务一学习是一种将服务与学习放在同等重要位置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我校服务学习以校园打扫为主,虽涉及到与专业相关内容,但没有体现学生兴趣的差异性和专业优势,整体来说服务的多与专业结合的少,忽视学生自身的参与动机和需求,无法形成有力的鼓励机制。应借鉴其他学校服务学习模式,开展与专业技能相关的社区活动,由劳作教育向通识教育模式转型。比如医护分院的学生可以联系社区或老人院进行常规检查、推拿按摩等服务活动;建筑专业的学生可以到扶贫村帮助村委会测量土地、住房面积等服务活动,帮助贫困村完善资料摸清底实;旅游的学生可以联系周边景点为做义务导游介绍;其他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定期到社区进行科普知识宣传、舞蹈教学、英语启蒙教育等。总之,服务一学习的内容与学业课程的联系越紧密,成效就越大。因此要拓宽服务渠道,保证服务活动的多样化、专业化,将学生参与服务的学习提升动机及社会需求完美结合。
要提高育人效果还应注重反思环节,如果没有对服务过程进行反思,那么学生很难从服务经历中总结学习经验,也很难将学得到的新知识应用到将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当中,更谈不上人格的完善。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学生在社区开展服务后回到课堂的指导,引发学生对服务过程的所见所闻进行反思,并提出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
(三)过程管理繁琐,评价和激励体系待改革
篇5
关键词:大学生;廉洁教育;路径
党的十报告中强调,对于腐败问题,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全面推进惩治和防腐败体系建设”。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主力军,他们对于廉洁问题的基本态度,也决定着我国未来廉政建设的社会基础是否稳固。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对于增强大学生廉洁奉公、诚信守法的意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社会主义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廉洁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的廉洁意识亟待加强
当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总体较强,但廉洁意识不高。多数学生认为廉洁教育与己无关,甚至对身边的腐败现象习以为常。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奢侈攀比之风仍存,表现在学生攀比吃穿用度,使用高档消费品如手机、电脑甚至驾豪车上学等;二是大学生诚信缺失,表现在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违规骗取或者拖欠国家国家助学贷款现象时有发生,求职简历造假现象经常出现;三是学生干部 “提前腐败”,表现在干部竞选请客吃饭拉选票。广西大学董伟武对某市5所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了问卷调研,也同样表明,当代大学生对腐败现象的认识普遍存在重视不够、认识不足的现象。例如,问卷中对于“您对请客吃饭拉关系走后门怎么看”这一问题,有46.4%的调研对象选择了“支持,因为普遍存在”,32.4%的调研对象选择了“视情况而定”,有21.2%的调研对象选择了“不回答”。
(二)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大学生是未来该专业领域的主要储备人才,对其开展廉洁教育有助于净化该领域的行风,也关系到我国未来廉政建设的基础。然而,多数学校认为廉洁教育的重点是社会而非高校,有的学校认为廉洁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学生干部而非普通学生。因此,当前高校中针对领导干部、教职工的廉洁教育相对较多,但针对学生的廉洁教育极少。为数不多的教育活动,大多局限于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层面,形式也较为单一,尚未深入到广大学生中间去。
(三)大学生廉洁教育资源匮乏
当前,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教育资源比较匮乏,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事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据了解,国内开设大学生廉洁教育课程的高校凤毛麟角,相应的专业教材和教师几乎没有,指导学生进行自身廉洁教育的仅仅依靠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资源相对匮乏;二是相关经费投入不足,导致高校对大学生的廉洁教育研究较少,使得相关文献资料比较缺乏。
(四)大学生廉洁教育针对性不强
在校大学生是该领域未来的主要储备人才,大多数人将来从事的工作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各行各业都有其行业特点,滋生腐败的案例也有其行业特点。廉洁教育针对大学生的行业特点,总结案例教训,对于提高廉洁教育的效果非常有益。而当前开展廉洁教育的高校中,针对性显得不足,效果欠佳。
二、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发挥三个群体的示范引领作用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教师始终恪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大学生的影响极为重要;学生干部和党员是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他们在学生中拥有较高的威信和号召力,发挥“朋辈”效应,亦能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高校开展廉洁教育,务必要发挥好教师、党员和学生干部的这三个重要群体的影响力,切实做好示范引领作用。因此在教师选聘中,要始终坚持政治合格的标准,加强对教师政治素质和廉洁素质的要求,防止引起言行不当在学生中产生不良影响;对学生干部的选拔,要严格审查,加强教育特别是廉洁教育,讲求奉献,倡导廉洁;对党员的发展,要始终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严格审慎的把关。
(二)通过课堂教育培育廉洁意识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基础和主渠道,把廉洁教育的内容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过程,使课堂教学根据有现实性、针对性和时代性。还可将廉洁教育与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艰苦奋斗教育、诚实守信教育、感恩教育、荣辱观教育、纪律教育、劳动教育和法制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养成训练,互相渗透,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自律意识、诚信意识和法制意识。
(三)加强载体建设营造廉洁教育氛围
《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中强调,要在学校德育教育中深入开展廉洁教育,丰富青少年思想道德实践活动。因此,高校应加强平台建设,为廉洁教育提供实践平台,努力营造廉洁教育的文化氛围。一是加强网络媒体的阵地作用,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廉洁教育活动,通过网络互动,自媒体等方式,形成网上网下廉洁教育的合力,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廉洁教育的重要载体。二是建立廉洁教育实践基地,鼓励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高校通过各组织种社会实践活动,来形成廉洁教育的平台,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锻炼、积累经验,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多方位教育格局
大学生的廉洁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不能只依靠学校教育,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和支持十分重要。要做好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衔接,创建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联动的教育模式,形成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教育格局。在家庭教育中,要充分发挥父母启蒙作用,引导子女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遵守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在社会教育中,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化宣传教育格局,在全社会营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环境;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方联动,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方联动的大学生廉洁教育新模式,共同推进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董伟武. 新时期大学生廉洁教育问题及其对策略论[J], 学理论, 2014:332-335
[2]宗惠. 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之路径探析[J], 学理论,.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121-122.
[3]邓闵心. 大学生廉洁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4]侯文军. 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7(4):35-36.
[5]刘和贤,张传航. 对大学生开展廉洁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5(3):64-65
[6]夏云强. 基于心理保护视角的大学生廉洁教育原则[J].改革与战略.2006(11):111-113
[7]蔡红梅. 大学生廉洁教育初探[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3):106-107.
[8]何玉叶. 高校开展廉洁教育的方法和途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141-142.
篇6
一、职业教育受我国经济转型期多重挤压
1.转型期职教受计划经济管理制度和市场经济管理制度的双重挤压我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一方面是计划经济的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全废除;一方面是市场经济的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另一方面是转型期产生的特定的,既非计划经济,又非市场经济的独特型态的管理制度。大教育下的职业技术教育没有完善的制度体系,仍然是无序运行,普通教育的理念充填着整个职业技术教育界。97年后,除了《职业教育法》,一部分省、市、部门颁布了一些实施细则外,总体上没有形成一整套健全的适应市场经济的职教法法律制度体系。(这个法律体系包括:职教办学机构管理办法、职教拨款和经费筹集制度、职业技术技能鉴定标准体系、职教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评估体系等),我认为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1)社会总体对职教的定位,在理论上缺乏较为统一的认识,在实践上没有现成的模式可据。(2)缺乏对典型的,有全面推广意义的办学、教学经验的总结、提高及推行。(3)政府机构调整还未顾及职业技术教育,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虽然呼声很高,但实施中碰到许多困难,政府职能的定位还须等待;各级政府在政府行为上受某些领导偏见或认识不足的影响,法规制度形成的动力不足。如政府支持的专项研究,政府对制度的建设的迫切感、使命感和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法治思维和意识不够等。从管理法规,到政府的管理职能、政府管理机构组织、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观念的取向、所采取的措施等,既保留计划经济由政府包办“计划驱动”的那一套,又有新时期市场经济产生的“需求驱动”那一套,还有转型期“计划、规划前瞻不准确”的问题。(4)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地位实际上还未达到与普遍教育并驾齐驱的地位。重学术、轻应用;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还在教育界、社会上占统治地位,传统的价值观、质量观、评价观还被作为衡量标准套用于职教。(5)各种独立的职教管理标准、规程、制度,没有进行统一的整理、修订;质量考核标准,国际规程等没有全面引入职教考核制度。等等。
由上述原因可见,传统普教思维、理念和现代职教思维、理念的碰撞;新旧制度间的碰撞;制度不完善时期的制约因素与扩展需要同存,所引发的论争增添了改革的风火。
2.转型期职教受计划经济管理思想和市场经济思想的多重挤压
人常说“惯性是可怕的”。习惯了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职校的管理人员以及习惯了传统普通教育的教师、学生和社会,对学术型、研究型普通大学办学思想和管理模式备加推崇。他们习惯了传统普通教育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以及相对应的政府管理行为,认可传统教育的评价观、质量观、办学水平观,鄙视职业技术教育。他们虽然对照搬苏联50年代的经验有反感,但又对现代市场经济不理解,把资本主义30年代所实行的自由市场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混淆起来。他们的心态是矛盾的,其管理行动往往是投机的。职教机构的管理工作者和大部分师资受普通高校传统教学观、质量观和评价观的影响,他们重视理论教学,不注意或忽视技术技能教学;他们欣赏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传统三段式教学,鄙视“以能力为中心”的职教试验;他们习惯于以教师为主导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而对实验教学、示范教学、研讨式教学不适应或看不起。
3.转型期职教受同时存在的落后的生产方式、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生产方式、科学技术的双重挤压内外专家认为,我国下个世纪要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必须依靠引入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增值产业驱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落后的生产方式,生产工艺流程的产业不可能一日之间被先进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技术取代。这就存在落后的生产工艺、技术不断被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取代的转型过程。鉴于职教理论水平的有限与对生产过程工艺水平的了解不够,没有对专业教学模式进行全面的高水平的设计,难以与区域产业和目前管理以及今后发展所需求的知识技术技能紧密联系起来。二是我国职教师资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师资知识老化,实践技术技能缺乏,习惯于传统学科学术教学、对产业及相联领域工艺流程、管理技术了解不够。况且我国目前的职教师资培养提高措施也缺乏联系新生产工艺、技术的渠道和参与生产实践的要求,跟不上科技发展的步伐。例如沿海地区引进外资、合资发展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水平,而许多师资对之甚少了解或毫无接触,对国际规程,国际惯例,国际标准和管理规范不熟悉,当然所培养的学生其知识、技术、技能水平肯定是有限的,谈不上培养与国际接轨的职教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如果我们的职教不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工艺,还在灌输旧有的生产方式和落后的技术、工艺,则这种职教当然是落伍的了。三是我国职教的办学条件跟不上科技发展的需要。许多学校的实训工场、实验室设备简单、落后,而校外实践工厂、实践场所又缺乏先进的适合于职教的场所,也无法使职业技术教育与先进技术接轨,只能“纸上谈兵”。
4.转型期职教受传统普教的教育思想和现代的教育思想的挤压,变革与阻滞、保守与创新的冲击是教育思想论争的主调
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入和职业技术教育异军突起,职教成为与普通教育并驾齐驱的一种教育。在整个教育界,教育思想的革新,冲突相当突出。传统普通教育,以课堂讲授学科知识为主,以应试作为教学动力的驱动和最终评价途径。了解普通教育价值观,质量观、评价观的许多职教管理人员和师资在实践中感到彷徨、无所适从、甚至抵触,反对。大多数人还未转过弯来或虽有所认识,没有新法(新的教育方法)。一部分平时注重实践环节的,通过学习、实践,很快就适应了职教环境;一部分平时注重学术理论探讨的人,或习惯于普通教育教学的人,教学现还未改变;而另一部分人,则在过渡时期、渗杂新旧。在我国经济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其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思想以行业、产业专门人才为中心;而在走向市场经济阶段的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思想应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为中心。教育方法上过去主要是课堂讲授,职教和普通学校职业化课程,应提倡启发式、学导式教学。特别是职教技术技能教学,主要通过示范教学、学导式教学等方法培养“厚基础,高技能”的专门人才。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职教从教学思想、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都与传统普通教育距离拉大。在这个转型期,教育思想的变革与阻滞、保守与创新的冲突,不仅在社会,在整个大教育,而且在职教机构内部(包括教师)在论争。也只有通过论争、试验和改革,才能使新的教育手段、教学方法适应职教教学的要求,真正办出职教特色。
5.转型期参与国际竞争和国内竞争的“竞争”思想冲击着传统的教育视野
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面向21世纪的转型期,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目前,应重点研究经济国际化中引发的高、中职教育与国际接轨问题,特别要注意“经济参与国际竞争和人才国际化”两大问题。职教机构要以国际眼光来培养人才,为增强我国各行业、产业的国际竞争的各种能力服务,实现走向国际市场的战略。随着21世纪的到来,经济参与国际竞争不仅对沿海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的经济地位、现状及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全国各地参与国际竞争也将逐渐扩大。以广东为例,进出口占全国40%,大量企业不仅从专业,而且从素质上;不仅是国有企业、乡镇企业、合资企业,而且是外资企业、私营企业,甚至个体户,都很大程度上参与了国际贸易和国际竞争。由于技术更新速度加快,企业、行业的生产技术、管理规程、产品质量都通过与国际标准接轨来增加竞争力;用国际质量标准管理制度对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认证越来越普遍,许多企业既将之作为营销手段,又作为企业内部工作流程制度。为此,这些行业、产业、企业都需要大量的国际型人才。这些人才不仅应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观念意识,而且应具有适应国际竞争的才能。
我国目前的职业技术教育在人才培养上,一是缺乏培养国际型人才的紧迫感;二是缺乏对国际市场的了解;三是缺少对国际标准、规范和先进技术技能的学习、了解;四是师生缺少在国际竞争环境中体验、实习(在国外实习)的感性认识和机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国际竞争相比,国内行业、产业、企业间的竞争更趋火热,市场已从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从短缺经济(计划经济时期)变成过剩经济(市场经济时期),企业要生存,要盈利,必须从管理、产品技术创新、质量控制、营销手段方面优胜才行。职业技术学校与培训机构,除了给受教育者“竞争”意识教育外,同时应教会他们掌握尽可能新的技术、知识、工艺还要注意技术文化的养成和创造给他们更多的社会实践、生产实践机会,使他们在参与国内外竞争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二、多重挤压下的转型期职教,目前存在两大突出问题
1.继承传统与借鉴西方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从80年代引进西德“双元制”到90年代引进“CBE”,反映了各级政府和一些职教机构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上的盲目性、教条性,缺乏科学思想。下面仅就发展型态进行分析。
实用型黄炎培先生创办的“中华职教社”成立80多年,是影响我国现代职教时间最长的学术研究团体,对我国现代职教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陶行知、黄炎培等教育家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引伸到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陶行知以乡村生活为中心设置课程,注重劳动教育、因材施教并提出加强学生技能培养的思想。实用主义的影响,在80?90年代我国职教中有一个口碑是“管用、实用、够用”。这个口碑在我国还没有自己独特的模式,但是,这个“口碑”本身又是缺乏统一标准,统一管理规程和准确科学根据的模糊的、可塑性过大的职教型式,在90年代,逐渐被模块式课程思想所取代或淡化。
特色型
80年代初,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被政府推荐,率先在华东、东北等工业发达地区推广。这个型式以“突出技能”为特色,强调社会、企业、学校、个人的融合合作关系。在该时期计划经济还未完全被市场经济取代时,职业学校与就业企事业间是“公对公”的关系,所实行的就业政策是国家分配,不存在失业问题。在当时企业生产科技变化不很大的情况下,职业技能教育对社会职业和企业生产的适用周期比较长,突出技能训练(特别是制式训练)所起的作用明显,对当时生产条件下的职工技能培训和教育起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职校与企业的关系的改变,科技发展使职校职业技能训练对社会职业和企业生产的适用周期逐步缩短,特别是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的产生,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逐步推广,对职教人才的技能、技术要求日新月异强调基础训练、基础理论知识和提高专业技术技能知识档次的呼声越来越高,双元制所需求的像德国那样的政府、企业、学校、个人合作关系在中国缺乏其文化背景、法律基础和社会支撑,逐渐显露其不适应性,难于全面推行。尽管如此,“突出技能训练、强调实践训练、基地的建设”的思想被认为是办出职教特色的重要标志。双元制模式经过中国式的改革,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符合四个合作关系条件下的中等职教,还在继续试验。
工专(师专)改进型
从80年代初开始,许多高等工程专科学校,逐渐由本科压缩型的专科教育,改制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一些中心城市大学,从师专文、理科专业中派生出一批高职专业。这些学校或专业,普通本科教育思想和本科教材、课程的痕迹相当明显。有些已经办出了职教特色(如有名的上海电机专科学校、常州工业技术学院、惠州大学等);有些则还没有从传统普通工程专科教育中脱胎出来,分不清“高职”与“高专”。
模块型
90年代,各地又引进世界银行推荐的加拿大CBE模式。这个模式归结为“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把职业人才的知识与技能培养要求用“课程模块”一一对应,用活的课程模块与多方向的专业方向对应。受教育者根据个性选择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模块课程学习,教育机构也引导学生根据经济发展与就业机会来选择课程模块,达到预定的“能力要素”。CBE较为科学的课程设计与要求,无疑比“管用、实用、够用”进步。CBE产生于60年代。鉴于该时代科技发展,经济发达水平的限制及CBE主要以中等职业岗位为对象,对制式训练和科技度不那么高、变化不那么大的专业教育比较适合,许多高、中等职校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了改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暴露了它在21世纪初科学技术发展迅猛飞进时,对信息产业、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教育的不适应。有关专家认为,CBE模式在有选择的使用在某些传统专业、制式专业或科技度不那么高的专业,经过改造创新、有较大的发展意义,但对高新技术产业型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应采取“基础型”型式。
基础型
以综合大学职教学院为代表的以培养高职本科和高职研究生的试点院校,在研究世纪之交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行业、产业“现场工程师”人才的培养后,注意到“宽口径,厚基础”的知识与技术技能在未来人才发展中的持续性作用,强调职校教育的奠基作用,强调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创造能力,注意处理好长短期知识、技能与素质需求的关系,注重于较高水平的职业、技术、职业群、技术群型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开创了我国本科、研究生高职人才培养的先河,代表着我国职教向本科、硕士、博士层次人才培养的趋势。缺点是对高层次高职人才(如学士、硕士、博士)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技术与技能水平的定位、标准如何突出职教特色,还未有完善的、具说服力的、循序渐进的,有突破性的经验和实例,有待于下一步探索、定型。
多元整合型
一些学者在研究了普通教育“学科、学术本位”教学和职教“能力本位”教学后,从大职教的观点(普通高教是广义职教的一部分,专门教育是重要的职业教育,狭义职教是培养生产第一线的操作型、管理型人才的教育)出发,认为,必须根据专业的不同,其所需要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技能含量的不同,素质要求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不论是普教专业或者是职教专业(狭义的),不论是普教职业化或职教基础化专业;或者各种介于普教与职教之间的专门教育专业(如律师、农艺师、医生的法学、农学、医学等有关专业),不要刻意去强调普教、职教的特色;不要刻意去划分某一种训练是职业训练还是技术训练,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专门教育??而是根据所培养人才的素质、知识技能的实际需要和课程目标要求,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取舍。
问题是,是否由于某些介于普教与职教(狭义的)之间专门人才的教育问题,就去否定探索职业技术教育(狭义的)统一规律和特性呢?在狭义的职业技术教育理念下,探索其客观规律对它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可对专门教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应注意的是须对具体的专业、具体的课程采取对应的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条件和时间安排等教学要求,不能将广义职教的理念与狭义职教的理念借位。
经过多年的探索,各级政府和各个职教机构已经逐渐从继承传统和学习西方中清醒过来,企图构建适合于我国国情的职教模式。问题是还有一批同志在盲目的照搬与硬套之宫,不去研究这些模式的精髓,长处、短处、适用环境,从而使办学实践走弯路,阻碍了职教改革的健康发展。
2.快速发展中的职业技术教育面临严重滞后的专业设置、课程规划和教材建设问题单纯计划经济时代,职教专业的产生是根据国有企业、事业的需要布局,并仿照普通高等学校的专业派生出来的。随着改革开展与市场经济的产业和发展,转变了经济结构的组成成份(根据97年统计公有占43%、私有21%,其余为乡镇企业和外贸、合资企业),也改变了职教人才需求的组成格局;随着经济建设的活跃,高新技术产业份额的增大,职教各类、各层次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职教根据行业、产业变化的专业设置也随人力资本市场的改变而改变。由于市场的不成熟,政府宏观调控中,计划调控有时显得无所做为,有时又受办学单位利益驱动的左右;市场调控中一方面是不了解市场、缺乏论证、预测、造成决策错误,一方面是过份短视,听任利益的驱动。“热门”专业:管理类、财经类专业出现了“紧缺??一哄而上??过剩??调整”的过程。这个调整是教育在学习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中对计划调控和市场调控把握不好所付出的学费。
篇7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全面发展 生活化 缺失 回归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塑造和提高大学生政治思想和道德水平,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教育影响,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在新的时代下,大学生面临种种选择的困惑与冲突,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简单化和形式化,脱离生活实际,教育效果日渐式微。为适应新的形势需要,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不断进步所要求的全面型人才,必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回归。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高校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关注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联系起来,它要求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立足于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契机,以大学生为主体,以生活为中心,以教育为导向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这不仅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密切关注学生生活,加强同生活的联系,更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发挥日常生活情景的教育性,使其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教育。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意义和必要性基于以下原因。
1.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源泉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最初源于生活的需要。在生产力及其低下的原始社会中,教育内容十分简单,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是生产劳动教育、生活方式教育以及原始宗教教育。这种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激发人们同大自然作斗争,获取人类必需的生存资料和得以延续的发展资料,保证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的进行。维持生活的需要,尤其是最起码的生存的需要,是原始社会思想和道德教育得以产生的历史根源。随着阶级的形成,统治阶级为了强化符合本阶级利益的道德原则与规范,使思想道德教育为本阶级的政治、经济、文化服务,因而突出了阶级意识和政治观念的教育,使其逐渐演化成了今天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不难看出,思想政治教育是因为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而产生,随人类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变迁,没有人的生活也就不可能有思想政治教育。离开了人的生活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必要性。
第二,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源泉。认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马克思特别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就是说,一切社会意识都是社会生活过程在人们观念中的反映。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不能由意识自身来解释,只能由生活的变化发展来说明。现实生活的进程,决定意识的进程,现实生活样态的转换,决定意识形态的转换。生活不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还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因而,物质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内容源泉。
2.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的相互价值关系上,生活更具有本然性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是为生活服务的,而不是相反。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从根本上是社会的目的,而不是个人的目的,社会是绝对至上,个人是不受重视的。社会发展到今天,“属人的”趋势凸显,人的主体地位高扬,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把人的需要满足,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和衡量尺度,把人的各种智力和精神资源作为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人的智慧、道德、精神资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组织形式,是人的生存空间,社会发展、经济增长,完美社会的构建的最终目的正是为了人本身,为了满足和提高人的生活创造条件。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定位于生活,实际上是避免脱离现实,回归现实生活。
3.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生活中完成。从生活的视角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人的一种特殊的生活形式,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总是内含在生活的过程之中,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起于生活,在生活中寻找空间,最终归于生活。
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将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品德转变为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就是实现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素质与社会要求之间矛盾的转化,要达到目的,在矛盾转化过程中,不只受到教育者的教育要求和教育影响,还有来自生活的其他诸多要素的影响。受教育者不仅受自身的现实生活影响,而且他也是自身生活的主体,是自身发展的主体,有其能动性,他们总是立足于自己的生活阅历、实际生活需要以及对生活的感观来选择教育者传递的教育信息。
同时,个体的思想品德发展也是主体在与周围环境,即与他人交往的生活实践中主动建构起来的。离开了真实的生活情境,离开了生活体验,离开了与人的交往,就不可能有思想品德的产生,更不可能有思想品德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最终要通过生活才能发挥作用。不转化为生活,就无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不转化为生活,个体的思想品德就没有一以贯之的特性,就是容易消失和变化。所以,最终要通过生活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缺失的主要表征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的急剧变迁,人们思想上出现一系列困惑,渴盼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给予适时的指引与解惑。但是,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却在一定程度上无视生活的变迁,脱离生活实际。有些人仍然热衷于各种理想主义的说教,满足于种种形式主义的活动,忽略了生活对教育的重要意义,致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脱离生活的三个最主要的表现。
1.思想政治教育理想化
思想政治教育理想化是指用理想主义的目光来看待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达到也能够达到超理想的境界,从而出现与生活现实的脱离,变成不切实际的空想。表现为它在现实生活之上预设了一个至善至纯的完美无瑕的世界,认为培养完美的人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它只问价值,不问事实;只作应然的思索,不作实然的判断;只憧憬未来,不反思过去和现在,一味停留在自己主观愿望设定的圈子里,并以此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没能观照受教育者的生活实践,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就变成理想主义和乌托邦式的实践过程。
2.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化
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化,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从生活中剥离出来,视之为可以单独存在的,可以在真实的生活过程之外专门进行的活动,否认了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富含生命体验和情感特质的生活实践过程,而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自然科学教育一样的知识授受或认知开发的过程。认为只要掌握了政治思想道德知识和发展了认知能力,就自然而然地有了相应的“德行”。知识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认为,人们的思想品德在于对思想道德知识的掌握,没有必要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3.思想政治教育工具化
思想政治教育工具化,主要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片面强调社会工具价值,忽视受教育者的本体价值。在我国相当长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过多地强调人对社会需要的服从,而个体的实际生活需要却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和重视,人在生活中的主体性地位没有真正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工具化片面追求的是社会意志至上,而把受教育者当作单纯的客体看待,忽视了对受教育者的主体价值和尊严的维护和尊重。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上,施行的是强制灌输,单向度的教育。工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受教育者是否“听话”、“服从”为最高目的。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路径探寻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必须以生活为载体,教育与学习应该从受教育者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需要,以自我教育为根本出发出发点,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要求,在大学生活过程中引导学生自我感知、体认和思考。针对目前生活化缺失的现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开放式的生活世界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要求教育走出象牙塔,要求从时间和空间的封闭状态走向开放,重视生活事件的德育价值。大学是文化的聚集地,也往往是各种信息的扩散地,大学必须具有包容、理解与争鸣的品质,具有浓郁的学术交流氛围和思想自由的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对生活价值的维护和追求,不应割裂学生与整个生活世界的联系,而要强化大学生与生活世界的关联。充分利用和依托校园生活环境和整个社区环境,把原本单独时空的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学生生活的广阔的、开放式的时空环境中。整合家庭、社区和学校的教育优势组成统一的教育体系。大学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教育方式,加强德育基地建设和社会实践场所的建设,这是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一个有效措施。
2.充分发挥“两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两课”教学是大学生学习理论的主要阵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发挥“两课”课堂的主渠道作用。目前,“两课”存在着教学形式僵化、教学方式呆板、教学内容未能联系实际的倾向。为此,改革和优化“两课”教学体系,突出“两课”的针对性,增强“两课”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内容上,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既有理论深度,又贴近现实生活。在教学内容上,要增加社会热点问题,学生关心的问题。在方法上,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注重启发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善于关注社会实际生活的能力。
3.重视大学生交往和实践
的基本原理,始终是立足于人类的生活需求与素质发展的。教育应从受教育者的实际生活出发,关注人的现实生活需要,让学生通过生活的体验来理解社会的要求,提高自身素质。思想道德不可能到学生的头脑中直接作业,它是通过社会生活实践与交往这些外在形式在学生心田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耕耘的一种特殊活动。是科学的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为我们共同的幸福生活所使用的方法。只有通过交往和实践,通过社会角色的承担,个体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才会有更丰富、更深刻的情感意志体验,从而养成自觉的行为习惯。学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课堂。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社会考察、社会服务、勤工助学和志愿者活动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有效形式和途径。
4.引导学生主体性发展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高校给予式德育模式在部分教育者头脑中占居统治地位。这种德育模式的特征是:以理论和知识体系为中心;视知识为绝对真理;单向性教学模式;向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已知的答案;决策权在教师手中。这种教育模式在国内外都有坚固的思想基础。如康德曾断言,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中国也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的古训。虽然这种教育模式有一定的合理性,可能在一定时间内对知识的摄取颇多,但易导致所传授思想的僵化和绝对化。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只注重灌输,忽视学生主体性发展,教育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弘扬和塑造。从内外因关系的原理来看,内因是事物发展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由此,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完善,其教育主体性的发挥应该是最为主要的决定因素,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和良好行为养成来源于人的自觉自由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应是从灌输开始,到培养情感,锻炼意志,内化为个体信念,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过程不仅仅是施教的过程,更是学生自我认识、体验、活动、发展和整体人格形成的过程。因而,思想政治教育既造就主体性健康人格的需要,也塑造创造性人才的需要。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生活教育的转向是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和生活的需要,也是积极可行的,有利于大学生主体人格的提升,更好地开发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7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32.
[3]李焕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3):115-117
[4]文艺文.论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J].道德与文明,2006,(1):43-47.
[5]沈雪妹,谢钢,刘小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性回归―教育生活化.生活理性化[J].江苏高教,2003,(4):54-56.
[6]钟平艳,周丽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6):64-65.
篇8
关键词:会展旅游产业;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一、廊坊会展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近年来,廊坊市委、市政府把发展会展旅游业作为加快廊坊经济、特别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依靠廊坊独特的“京津走廊”优势,并借鉴世界上其它国家扶植会展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的经验,在硬件设施和政策法规等软件方面,给予了大力扶持,并放在了优先发展的地位。特别是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将会展旅游作为全市大力发展的六大主导产业之一,倾力打造会展旅游名城。为今后会展旅游业更快、更好地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年一度的“5・18经贸洽谈会”,已成为廊坊会展旅游业发展的龙头。特别是从2010年起,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由国家商务部与河北省政府共同主办,正式升格为国家级展会。这对于进一步加速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促进环渤海各省市合作及廊坊地区旅游会展业的发展、提升环渤海地区整体开放水平,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更为世界范围的客商搭建了会商洽谈的崭新服务平台。展会的成功举办也带动了廊坊各行各业的经济增长,更带动了河北省会展经济的快速发展。
到目前为止,廊坊市有专业性会展场馆12所,有国际标准展位约5000多个,其中1万平方米以上的场馆4个,这些场馆使廊坊的展馆设施走在了河北省的前列,也进入了全国大型展馆的行列,这也为廊坊市会展旅游业今后更好、更快地发展打下了极为坚实的基础。
随着会展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专业人才就有了极大的需求空间。培养专业人才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其综合素质,而外语水平的提高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廊坊市各大院校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面对今后会展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必须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努力培养出一大批既懂外语又熟悉商务、对外贸易、旅游、涉外事务等知识的外语专业人才,以适应会展旅游业的发展需求,使他们能够担负起宣传河北、推介廊坊的任务。
二、专业人才与培养现状的分析
会展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就业。在会展旅游业发展迅速的这一时期,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既充满了机遇,也面临着很多挑战与困难。从整体来讲,外语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会展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这将成为制约会展旅游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
第一,加入WTO对我国旅游业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最大的挑战就是对人才培养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精通外语、熟悉世贸规则、懂得经营管理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对人才规格与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将是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职高专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第二,国家旅游局确立的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由亚洲旅游大国到世界旅游强国的历史性跨越的目标。强国需要强才,强才需要一流的教育质量来加以保证。强国的目标,一方面为外语专业人才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另一方面对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发展则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如何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提高专业人才素质、培养会展旅游行业紧缺人才也就成为十分紧迫的问题。
第三,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和师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制约外语专业人才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师资质量为基础的。现在外语类院校中的大多数专业教师既没有受过系统的旅游专业方面的培训,也没有经过旅游实践的锻炼,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比较差,照本宣科的现象非常普遍。由于师资队伍、教材建设、实习基地与教学实践等因素的原因,使得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没能得到根本的提升。
第四,旅游人才尤其是精通外语的会展旅游人才一方面在数量上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旅游从业人员的学历也普遍偏低。目前全国旅游业从业人员600万人,实际需要专业旅游人才800万以上;市场需求的缺口很大,尤其是既懂外语又懂会展旅游业务的导游、旅游企业经营管理者等专业人才缺口更大。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对全国导游人员人力资源状况调查数据显示:从专业结构来看,在全国已获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的19.7万人中,中文类导游人员占34.9%,学外语类专业的人员仅占12.l%。从学历结构来看,导游队伍中高中、中职、中专学历者占47.6%,大专学历者占38.6%。外语类导游人员的学历比中文导游员稍高一些,但大专及以下学历仍占52%。由于英语使用的普遍性,以及目前外语导游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会展旅游业迅速发展的需求,因此,会展旅游业需要大批外语专业人才。
第五,外语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一是培养目标市场定位不够准确准,普遍存在着高职高专(专科)教育是“浓缩版本科教育”的现象。很多院校的培养目标定位过高,课程设置过于宽泛,与社会需求关联不够紧密,没能以就业为导向,导致有的毕业生对会展旅游方面的技能不强,对具体层面的工作也不能胜任。二是现有的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具有会展旅游专业知识的教师与实习指导老师数量不足,严重缺乏“双师型”教师。三是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滞后。现有的教育模式基本上沿袭了几十年来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方法,因此外语专业人才的教育存在着教师与行业实践距离拉大、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低的问题,使毕业生无法很快适应市场的需求,人才供应存在很大的差距。
三、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探讨
(一)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
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即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学校属地的会展旅游业发展的大环境设置专业,将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的趋势作为确定专业培养目标的依据。
根据廊坊市旅游局的发展规划,在未来几年中,廊坊会展旅游业的收入要实现翻番,在各旅行社、旅游景点、展馆及酒店等单位从业的人数也将大量增加。特别是在“5・18经贸洽谈会”升格为国家级展会后,众多外资项目落户廊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世界范围内的客商来廊坊会商洽谈,因此,人才市场对具有较强的外语表达能力,又熟悉旅游会展知识且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潜力非常大。
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现有专接本和高职高专两个层次的学生。开设英语、商务英语等专业,目前正在积极筹备申报旅游英语专业一本。经过对市场与社会需求的调研,我校英语专业也从原来对学生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培养转向了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最终目标。因此,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就定位于培养专科层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了解一定的旅游经济规律和旅游法规,熟悉会展旅游业务,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能以英语为工具从事旅游工作,面向旅游第一线的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因此,学生毕业后就可以去旅游一线从事导游、旅行社管理、旅游景点的管理与涉外翻译兼秘书等基层工作。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
课程设置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过程,包括课程内容体系和课程结构体系。课程内容的调整与新课程的开设,需要密切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课程结构则是课程的组织与流程,反映教学的框架与进程。
根据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我们制定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高专英语课程体系。即将所有课程分为四大部分:公共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英语专业课程、综合技能课程。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分别在第四学期末、第五学期末安排学生短期实习与实训,并在第六学期组织学生去相关旅行社和涉外企业进行为期6周的毕业实习。
和兄弟院校相比,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英语专业课程结构设计比较合理,符合高职高专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课程体系同时也体现了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培养,并能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落实到了相关的教学环节;实践课程相对比较突出,我们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开设了剑桥商务英语、托业证书教程、旅游英语、涉外礼仪等实用性强的课程,引导学生考取不同级别的国内及国际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如,要求学生毕业时努力考取英语专业四级、专业八级证书、剑桥商务英语等级证书和全国导游资格证书等,这些证书既能证明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何,又能增加学生就业的含金量,这对高职高专教育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促进;同时我们还鼓励学生考取跨行业的职业技能证书,为自己的就业提供多方位的选择。
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从事某一类职业的能力,要求学生动手能力强,上手过程快。经过几年的探索,我校英语专业已逐渐形成了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并具有高职高专特色的专业教学模式。这个教学模式具体表现为:
首先,及时掌握廊坊会展旅游行业的发展情况。这主要包括会展游旅行业的发展前景,旅游企业的发展水平、数量与需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旅游一线对旅游英语管理人员的需求以及对学生个体需求等项情况,作为制定培养计划与教学模式的重要依据。
其次,通过调查与走访,分析会展旅游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明确如何培养学生从事会展旅游职业所需的综合能力。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调整更能满足市场对外语专业人才需求的教学模式,组织各个环节的教学活动。
再次,加强与廊坊地方各相关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建立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为学生的实习、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拓宽空间。
(三)培养途径与教学实践
1.教学模式的调整。针对英语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几年来我们不断调整教学计划,相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满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就业的需要。具体包括课堂实践、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三个方面:(1)课堂实践。以听、说、读、写、译为训练目标的外语课,本质上就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采用的教学原则是: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听、说、读、写、译的多项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后任务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然后进行课堂讨论、小组演示、旅游景观与展馆介绍中英文模拟讲解训练等项教学实践,效果非常显著。(2)校内实训。利用每学期末的教学实践周,结合多媒体和语音实验室等方式给学生进行商务实训、礼仪讲解与展示,参观校内办公室与办公设备,开设多项证书课程,学生感觉收获很大,也很直观,通过模拟的一些场景加强了他们的认知,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此外,有人数众多外语专业学生参加的英语角、英语风采大赛等活动也将学生的英语学习从第一课堂延伸到了第二课堂,从而提高了英语学习的兴趣与广泛性。(3)校外实践。自廊坊市举办“5・18”经贸洽谈会以来,每年我校都选派相当数量的学生作为志愿者为“5・l8”提供外事服务。学生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开阔了眼界,向社会推介了自己,同时他们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所在,明白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利用寒、暑假到旅行社实习,并由指导老师加强沟通与指导。外语专业有时也承接一些资料翻译任务,组织有条件的学生参与翻译实践。学生的业务能力通过这些实践得以改善、提高。
2.实习基地的开辟。校外实习基地是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与保障。英语专业充分挖掘资源,努力创造条件,已经与廊坊市会展中心、旅游局、教育局、商务局、廊坊市春光旅行社、新世纪旅行社、康辉旅行社等单位加强联系,为学生开辟了多个实习基地,并在第五学期末、第六学期安排学生进行实习。这些单位一方面可以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也为外语专业师生提供了一个与外界交流的平台。通过校内的理论学习与校外的实习培训相互结合,学生不仅得到了综合训练与培养,也促进了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3.行业专家的指导。为促进专业建设与发展,我们拟聘请廊坊市知名旅行社的从业人员和旅游局的专业人士为顾问。这些外请顾问专家,将定期来我校进行考察,结合行业的经验和发展、廊坊会展旅游业的前景,商讨外语专业的发展方向,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协调学生的校外实习,并指导学生就业。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与社会对外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与能力要求相吻合,少走弯路,利用好现有的教学资源,培养出廊坊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
(四)教师队伍的建设
培养合格的外语专业人才,教师队伍非常关键。过去传统的课堂灌输式教学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改革与专业素质的提升,建立“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可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加强高校与企业的沟通和联系,鼓励教师赴企业调研、实习、兼职工作,以便更具体地了解社会对会展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开阔视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深化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具有吸引力和实用性,同时还可以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二是从社会或旅游企业招聘专业人才,增加会展旅游英语兼职教师的比例,充实教学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这些兼职教师可以把行业中的新发展、新形式、新需求带进课堂,配合教学的需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和技能培训。会展旅游经济是一个新的领域,在职英语教师有计划地定期参加有关会展旅游经济的学习和培训,可以很快提高专业水平,更好地促进教学,培养出更多能服务于廊坊会展旅游业,满足社会需求的外语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常叔杰,周军,周春荣.关于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州大学学报,2004,(3).
[2] 伏六明.创新会展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浅探[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5) .
[3] 姜希星,王鹏.高等职业院校旅游英语专业教学实践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6,(5) .
[4] 刘雪,孔永生,胡玲玲,高峰.廊坊市旅游发展构想[J].经济论坛,2005,(17).
- 上一篇: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发展
- 下一篇:茶文化的特性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劳动实践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