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发展范文

时间:2023-07-06 17:43: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发展

篇1

【关键词】 商业银行;核心能力;内部控制;风险控制;产品开发

一、引言

核心能力又名核心竞争力,是当代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关注的焦点,是现代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前提,是第五代战略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石。核心竞争力理论是企业战略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的最新发展,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相融合的理论成果,也是知识理论和创新理论的最新发展趋势。

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C.K.Prahalad&G.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正式确立了核心竞争力在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上的地位,使核心竞争力理论成为管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Prahalad和Hamel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学术流派的学识。”这个概念概括了核心竞争力的三个要点:第一,知识性,在知识理论体系中,“技能”属于技能知识(Know-how),“技术”属于事实知识(Know-what),均显示了知识的实体性;第二,整合性,“协调”和“结合”的对象是知识,表明了核心竞争力形成过程中融合了知识的获取、交流、共享等动态性特征;第三,积累性,知识资本是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知识活动的结果,同知识一样存在着生命周期。

从管理思想史的角度分析,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兴起源于传统战略理论的不足。Porter的第四代竞争战略理论实际上是将结构―行为―绩效(S-C-P)为主要内容的产业组织理论引入企业战略管理领域,偏重于企业外部战略环境的分析,缺少企业内部能力、绩效、成本、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分析。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远远超过porter的五力模型范围,因此能较完美地将企业内外因素分析融于一体。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经济学起源是亚当・斯密的企业分工理论、马歇尔的古典企业理论、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核心竞争力的管理学起源是企业能力理论、企业成长理论、企业资源理论。由于起源的多重性而导致核心竞争力流派的多样性。

商业银行核心能力微观结构的研究一直是银行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随着银行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优化的有效管理手段。业内人士认为,对微观核心能力结构的科学解析是商业银行管理活动的起点,是管理绩效得以顺利产生的基础平台。《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提出的银行业管理的三大支柱使商业银行的定位出现了新变化,其核心功能不再是简单的信用中介和金融服务,而是风险管理,因此,原有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测度指标体系已经很难有效适用于新的银行管理环境。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微观结构的重新定位是我国银行管理活动刻不容缓之事。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息化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经过了二十年的建设和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变成支撑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运作的基础平台。现代银行从本质上看是提供优质信息的产业,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升级换代不断为银行提供新的价值创造空间。在全球银行业日益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形势下,许多银行把增加信息技术投入作为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主导战略。因此,信息化环境下国有商业银行的核心能力结构体系的解析能够有效地促进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的培育,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能力。

二、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体系的构建

(一)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体系研究的理论概述

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的培育是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最终目标,但是,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内涵的认识与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结构的解析是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培育的基础性前提。

在商业银行核心能力内涵的认识方面,王创(2001)认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商业银行在市场预测、研究开发、金融服务、经营决策和管理等一系列过程中形成的,由具有自己独特优势的关键技术、关键程序、关键机制所决定的巨大的资本能量和经营实力,是使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有效活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罗仲平,蒋琳(2003)认为:银行核心竞争力是指某一商业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所具有的能够提供更好服务和获取更多财富的综合能力,是商业银行的竞争实力、竞争潜力和竞争环境的综合体。张同健(2007)认为:国有商业银行的核心能力是国有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战胜对手、获取超额垄断利润的能力。

在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结构的解析方面,郭聚光、舒红斌(2006)认为银行的核心能力可分为如下要素:企业文化、人才聚合及知识管理能力、核心客户及核心业务开发能力、组织效率。吴龙龙认为(2006)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可分为如下要素:企业文化、资源禀赋、创新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宣丹妮(2004)认为上市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分为如下要素: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资产质量、抗风险能力。其中,盈利能力包括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总资产报酬率、存贷款利差、销售净利率;成长能力包括存贷款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营业理论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资产质量包括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准备金覆盖率;抗风险能力包括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李政(2006)从创新的角度将商业银行的核心能力分解为如下要素:技术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价值创新能力、组织创新能力、业务创新能力和金融市场创新能力。张同健(2007)从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角度将银行核心能力分为五个要素:风险控制能力、综合服务能力、内部管理能力、市场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体系的理论解析

信息化与银行业务的高度融合是现代商业银行的根本特征,信息技术平台的构建与优化是银行业发展的基础性条件。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相继实施了客户关系管理、业务流程再造等战略,旨在促进银行核心能力的培育,而这些前沿性管理战略的实施均依赖于高效的信息技术创新的发展。因此,基于IT视角的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体系的构建与解析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研究的主题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平衡计分卡是一种新型的企业绩效评价工具,主要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关注企业的整体绩效。作为一种有效的战略管理工具,平衡计分卡采用了衡量企业未来绩效启动因素的方法,能够将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趋势与近期财务效益有效地联系在一起。根据平衡计分卡的管理思想,本研究将国有商业银行的核心能力体系分解为四个要素:风险控制能力(ξ1)、市场销售能力(ξ2)、内部控制能力(ξ3)和金融产品创新能力(ξ4),分别对应平衡计分卡的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员工学习与成长四个要素。

现代银行在本质上是一种风险管理的行业,风险控制能力的提高是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目标性成果,可以作为核心竞争力的“财务”要素;市场销售能力是银行价值在金融市场上的体现,是客户群体对银行价值的集中性反应,可以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顾客”要素;内部控制能力是提高银行内部各种业务流程效率与管理流程效率、降低各种银行内部交易成本的有效手段,是银行实现风险控制的根本性措施,可以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内部流程”要素;金融产品创新能力是金融市场竞争的焦点,是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也能够反映出银行员工的整体业务素质和发展潜力,可以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员工学习与成长”要素。

(三)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理论体系的确立

根据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体系的研究成果及理论解析,并结合国有商业银行IT建设的经验以及核心能力培育的实践,本研究可以构建基于IT视角的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结构体系。该体系包含四个要素,每个要素包含四个指标,共形成4要素16指标的核心能力结构体系。具体结构与内容如图1所示。

三、模型检验

(一)技术思路

本研究已构建起基于IT视角的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结构体系,而理论体系的可靠性与有效性需要经过经验性的检验。结构方程模型中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模型验证方法,可以验证因子负荷的显著性、因子相关系数的显著性和指标误差方差的显著性,以最大限度地改进理论模型的应用质量。

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e equation model,简称SEM),是基于变量的协方差矩阵来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是一个包含面很广的数学模型,用以分析一些涉及潜变量的复杂关系。当结构方程模型用于验证某一因子模型是否与数据吻合时,称为验证性因子分析,因此,验证性因子分析是结构方程模型的一种特殊形式。

模型验证的主要目的是:择取各个要素指标体系中与潜变量高度相关的指标,根据因子负荷调整指标与潜变量的从属关系,提出与所有潜变量缺乏相关性的指标,从而形成与管理实践高度吻合的理论模型。

(二)数据收集

本研究采用里克特7点量表对16个观察指标进行问卷调查与数据收集。本项目的研究过程得到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中国工商银行信贷部事后监督处与中国建设银行科技部的大力支持。本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独立核算单位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50份,样本量与观察指标数量之比约为8:1,满足结构方程验证基本要求。调查对象全部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二级分行的高层管理人员。四个要素的Cronbach α系数值分别为0.7213、0.8080、0.7912与0.8133,因此,样本数据具有较高的信度。150份有效样本中,中国工商银行50份,中国银行50份,中国农业银行25份,中国建设银行25份,因此,样本总体在行业结构上能够代表我国商业银行的

验证性因子分析中,显著性较低的因子负荷说明测度指标与潜变量之间缺乏相关性,即指标的变化对于潜变量的变化缺乏灵敏性。在弱系统理论约束条件下,说明该指标的特性超出潜变量内涵的理论约束之外,即将该测度指标纳入相应的潜变量体系之中将会存在较大的非合理性与非理论支持性。在强系统理论约束条件下,说明指标状态缺乏变异性,指标观察值局限于狭隘区间,不能有效地反映潜变量的特性。针对管理学研究经验而言,对因子负荷的实践意义的判断要密切联系现实的行业运作特征,将行业数据收集时的感性认识列为因子特性判断的重要参考依据。因为管理学不仅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是艺术和科学高度融合的学科。在强系统理论约束下的管理行为中,因子负荷缺乏显著性往往反映两种极端的状态,即相应的管理行为在限定的行为空间内处于高度成熟状态或高度匮乏状态,而居于中间狭隘区域的几率相对较低,在常规管理活动中可以忽略。当然,最后的状态判断与选择必须借助于研究主体的行业实践经验,并以现实的行业运作特性为依据。

得因子协方差矩阵如表2所示。

同时得模型拟合指数列表如表3 所示。

四、结论

一是由模型拟合指数列表可知,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因此,本研究设计的基于IT视角的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体系结构模型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价值。

二是由因子负荷参数列表可知,指标X1、X7、X11的负荷系数缺乏显著性。因此,结合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体系构建的样本调查经验可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控制能力目前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对风险控制能力要素形成显著的促进功能。其次,市场销售能力开发过程中没有注重对个性化服务能力的培育,这是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存在的一个传统性的问题。最后,内部控制过程中缺乏反馈机制的构建,没有形成有效的信息反馈回路,从而降低了内部控制实施的效率。

三是由因子协方差矩阵可知,风险控制能力要素与内部控制能力要素之间的相关性较强,因此,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能力的提升显著地促进了风险控制能力的提升。同时,市场销售能力要素和产品创新能力要素之间的相关性较强,因此,国有商业银行产品创新能力的改善显著地促进了市场销售能力的改善。

四是根据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总体结果可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的培育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各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促进功能,因此,核心能力结构已进入一种成熟状态。另外,由于存在若干因子负荷的非显著性,以及因子相关系数的弱相关性,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的培育战略还存在较大的拓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张同健,胡亚会.基于数据调查的国有银行内部控制测评模型经验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9):21-25.

[2] 张同健.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框架下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能力体系实证研究[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1-5.

[3] 张同健.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框架下我国商业银行核心能力微观结构体系研究[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7(6):116-120.

[4] 张同健.新巴塞尔协议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能力测度模型实证研究[J].贵阳财经学院学报,2008(2):13-19.

篇2

关键词:资产;信用;货币;商业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5-0056-02

一、商业银行概况

1.商业银行的产生。所谓银行是指办理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世界上最早的银行诞生于1407年的意大利的威尼斯银行,而中国第一家国内银行则是1897年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银行是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具体过程分为三步:一是出现了货币兑换业和兑换商;二是增加了货币保管和收付业务即由货币兑换业演变成货币经营业;三是兼营货币保管、收付、结算、放贷等业务,这时货币兑换业便发展为银行业。

2.商业银行的性质。现代商业银行的最初形式起源于资本主义商业银行。它是新兴资产阶级为了获得大量价廉的产业资本,对抗封建主义银行发放的高利贷的工具和产物。特定的历史出生背景决定了商业银行的基本性质,主要有三点:首先,商业银行依旧是企业,具备企业的基本特征,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的和发展动力;但它又是特殊的企业,它不以普通商品为经营对象,而是为从事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企业;其次,商业银行是特殊的银行。在经营性质和经营目标上,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不同。商业银行以盈利为目的,在经营过程中讲求营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原则,不受政府行政干预。商业银行与各类专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相比也不同,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广泛,功能齐全、综合性强,尤其是商业银行能够经营活期存款业务,它可以借助于支票及转账结算制度创造存款货币,使其具有信用创造的功能。最后,商业银行的成立实行特许制,发放银行经营许可证的部门是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

3.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1)信用中介职能。信用中介是商业银行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这一职能的实质,是通过银行的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货币集中到银行里来,再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经济各部门。(2)支付中介职能。商业银行除了作为信用中介,融通货币资本以外,还执行着货币经营业的职能。通过存款在账户上的转移,客户支付,在存款的基础上,为客户兑付现款等,成为工商企业、团体和个人的货币保管者、出纳者和支付人。(3)信用创造职能。商业银行在信用中介职能和支付中介职能的基础上,产生了信用创造职能。商业银行是能够吸收各种存款的银行,和用其所吸收的各种存款发放贷款,在支票流通和转账结算的基础上,贷款又派生为存款,在这种存款不提取现金或不完全提现的基础上,就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最后在整个银行体系,形成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4)金融服务职能。现代化的社会生活,从多方面给商业银行提出了金融服务的要求。在强烈的业务竞争权力下,各商业银行也不断开拓服务领域,通过金融服务业务的发展,进一步促进资产负债业务的扩大,并把资产负债业务与金融服务结合起来,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金融服务已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职能。(5)经济调节职能。调节经济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其信用中介活动,调剂社会各部门的资金短缺,同时在央行货币政策和其他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引下,实现经济结构,消费比例投资,产业结构等方面的调整。此外,商业银行通过其在国际市场上的融资活动还可以调节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二、商业银行的现状

篇3

【关键词】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发展战略

一、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现状分析

作为货币的经营主体,商业银行的垄断性使得其在市场交易中占有了有利的地位,市场的主导性导致商业银行缺乏了营销的动力。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金融体系的不断深化,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也开始变得激烈。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发展于上世纪80年代,主要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模式,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发展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市场营销之路。由于受到我国基本国情和体制束缚,加之自身发展经验不足,我国商业银行在市场营销等方面与国外商业银行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具体表现为:

(一)市场定位模糊

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自身市场定位模糊,盲目地顺应市场潮流,这些主要表现在营销混乱和产品创新不足等方面,难以对客户进行有效划分,并根据客户的自身需求提供多元化服务。大部分的商业银行简单地以占有现阶段市场份额为目标,缺乏长远的规划。部分从业人员以高息拉储,有奖储蓄等方式来拉拢客户,提升了自身成本的同时也加大了企业的资金成本。

(二)产品推广不足

近年来,商业银行推出了大量新的产品,但产品很难有效推广到潜在客户群中去。现阶段,商业银行的主要做法是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设立咨询点等方式进行产品的推广,并没有做到目标明确的选择,这是由于市场区分度不够的带来的问题。在没有合理的推广模式下,商业银行的产品推广会浪费很多人力和财力,客户也会面对杂乱的产品也难以做出有效选择。

(三)过分注重关系营销

关系营销对于商业银行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我国商业银行过分注重关系营销,曲解了关系营销的本意,赋予了关系营销以“拉关系、给回扣”等错误的含义。为了获取更多的存款,商业银行采取了提高利率、给回扣等手段,加大了商业银行自身经营成本的同时,也是一种资源浪费的行为。

(四)忽视深层形象定位

形象定位起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指的是通过银行内部管理制度的加强,促进员工信息沟通与交流,从而展示出银行良好形象,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与接受。随着经营环境的复杂化,行业竞争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由过去单纯的提升业务规模到了重视形象定位,从而促进业务水平。现阶段商业银行在进行形象建设的时候,过分注重“外包装”,如大搞装修、大量广告宣传等,而忽视了内涵建设,如企业精神、员工素质等方面的提升。

二、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发展分析

为了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和质量,更好地适应于市场发展和客户需求,应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客户为中心的整体市场化运营体系。

(一)树立整体化市场营销观念

我国商业银行应针对当前经营状况,加大对市场竞争的深刻认识,提升市场营销的意识,经营理念应由注重产品转换到注重客户和市场。不断研究市场变化,根据客户的自身需求进行产品的开发,以客户满意为核心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同时,商业银行还需要加强整体市场营销的组织系统建设,形成健康有效的营销机制。

(二)明确目标市场

金融市场是巨大的,很难有一家商业银行能够满足所有的市场需求,所以明确目标市场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就至关重要了。所有加强金融产品的创新;根据不同产品的生命周期,在产品成长期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市场营销组合;综合利用促销组合,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商业银行要在选定的目标市场上进行产品和市场定位。

(三)差别化定价策略

利率、汇率和手续费成为商业银行市场营销中重要的三个部分,合理的定价策略可以有效的提升影响效率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如何建立科学灵活的营销定价机制将影响到商业影响的经营,利率作为商业银行一种有效的营销手段将会大有作为。同时通过实施对不同客户和产品的差别化价格策略可以加强对优质客户的吸引力,也有效地提高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和赢利能力。

(四)积极整合内部组织结构

营销活动的开展与商业银行各个部门的协调密不可分,高效率对于提升客户满意度来说至关重要。商业银行的营销是从市场调研开始,到细分与定价,之后的分销促销为一体的系统性工作,涉及到银行的财务、计划、政策研究等诸多部门,部门之间良好的配合可以有效提升营销效率。为了加强这些部门的协调沟通,规划长期营销发展战略,强化对具体营销过程的管理与指导,必须建立专门的营销管理部门,实施对市场营销活动进行有效地指导与监督。

三、总结

面对市场化竞争的加剧,提升营销效率是提升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方式,树立整体市场营销理念,切实落实产品的差异化策略,增强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结构可以有效地提升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水平。商业银行应及时把握机遇,实施适应市场化的营销策略,促进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君,我国银行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0,(07)

[2]徐海浩.商业银行服务营销 [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08)

篇4

[关键词] 零售银行零售业务转型

一、什么是零售银行

零售银行是相对于传统的批发银行而言的、是以消费信贷、银行卡业务、网络银行及个人理财业务为代表的、向消费者和中小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的银行或金融机构。

零售银行起源于600年前,20世纪90年代以来得到了迅猛发展。当前,在国外商业银行业务的收入来源中,零售银行业务的比重通常都在50%以上。与传统的公司业务相比,零售银行所占用的资本金少、业务规模庞大、单笔业务金额有限、创新空间广阔,能够更好地分散风险。因此,在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转型过程中,零售银行业务日益为现代商业银行所重视,成为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

二、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一直偏重于批发业务,零售业务的发展状况并不理想。一直以来,批发业务在商业银行的经营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零售业务所占的比例甚至不到20%。

2004年,招行行长马蔚华提出要打造“零售银行”,并在上海成立了第一个信用卡中心,相继地,民生、浦发也都在上海成立信用卡中心,并逐渐实行成本独立核算的内部事业部制。2005年11月,中信实业银行正式并更名为中信银行,去掉了“实业”二字,表明了向零售业进军的决心。与此同时,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也都进行了经营战略的调整,掀开了向零售银行转型的序幕。

三、我国商业银行选择向零售银行转型原因分析

1.发展零售业务是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

(1)银行业的发展受监管部门和巴塞尔协议Ⅱ的约束。2004年3月1日,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到2007年1月1日,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4%。一方面,银行的发展要受到这个刚性标准的约束,银行要扩大经营规模,就需要增加更多的准备金成本。另一方面,银行若要持续而稳定的发展,资本充足率是其生命线。这时,零售业务的准备金要求比批发业务少的优势就开始显现出来。

(2)利率市场化将打破了长期垄断的资金价格。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长期垄断的资金价格将被打破,在目前利息收入作为银行主要收入来源的情况下,这无疑会影响银行的存贷款利差收入。当前,我国金融企业流动性普遍过剩,截至2006年3月末,我国金融机构的存差总额为9.7万亿元,是2000年底是4倍多;贷款与存款的比例也从2000年底的80%下降到目前的54%。流动性资金的过剩导致银行间的竞争加剧。一旦利率完全市场化,商业银行势必进行削价竞争,这会导致利差的进一步收窄和上存资金利率下调。

(3)金融机构竞争激烈,金融脱媒趋势加强。商业银行发展到今天,国内银行业之间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传统的批发业务市场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和饱和。而与此同时,银行与非银行机构之间,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之间的竞争也已硝烟弥漫,金融脱媒现象日益增多,具体表现为:一是直接融资大幅增加。二是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迅速崛起。三是短期融资券的发行。2005年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规模超过1400亿元,而2006年的整体规模预计将超过3000亿元。由于短期融资券的成本远远低于银行贷款利率,大量优质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被替代掉,对银行贷款的稳定性和收益率造成直接冲击。这样,银行的长短期贷款产品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均出现了代替产品,银行整体经营环境更加严峻。

(4)迎接外资银行挑战的需要。2006年12月11日,金融业将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银行不仅拥有先进的技术、高效的服务以及丰富的经验,而且外资银行不受国内金融机构“分业经营”的约束。这也就使得外资银行将在我国享受“超国民待遇”。而与此同时,国内银行还受“分业经营”机制的束缚。为了扭转业务竞争上的劣势地位,于是国内银行纷纷主动出击,拓展零售业务。

2.在我国发展零售银行业务有了现实的可能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居民的消费也因此同步增长,这就为在中国发展零售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已经进入中产阶层形成的重要时期,预计到2010年,中国将有25%的城市家庭、1.7亿人口步入中产阶层,这些将是零售银行业务的主要客户。同时,金融消费主体的日益扩大为银行零售业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得我国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有了现实的可能。

篇5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理财产品创新

一、我国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况以及出现的问题

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之后,我们国家展开深入变革,各项制度和政策都发生了很大转变,人们的资金来源越来越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品种与发行规模也随之不断发展壮大。总体来看,个人理财业务是我国发展的重要部分,通过这种方法,我们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个人客户理财业务最早出现在1995年左右,商行的创造意识在不断在增强,个人管理财产的服务项目有了巨大的变动。在零四年,理财产品的种类只有一百多种。但是在一二年,仅仅商业银行中的个人理财产品就达到了三万多种,规模大的令人难以想象。在一三年,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管理财产的服务项目达到了五万多种,发行规模也增大到五十多亿。从中能够看出,我国的商业银行的服务能力提高速度极其之快,个人管理财产的服务项目的成长也很快。

当前,我们国家商行个人管理财产的服务项目短期化趋势不断增强。究其原因,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复杂,CPI指数较高,银行为增大揽储而大规模发行超短期的个人理财产品,基于某种程度而言对于市场秩序造成干扰。为了让银行关于理财的市场得以有序运行,我国相关部门颁布条例,该条例明确指出对短期化的产品进行适当的限制,从此我国的超短期的银行产品得到了一定条件的发展。根据相关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短期化的产品更加受到居民们的青睐,短期化理财产品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是相对较长的理财产品却处于下滑的状

二、发达国家以及我国香港地区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情况

(一)个人理财业务在美国商业银行发展情况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发展较快的发达国家,该国的各项业务发展较成熟,该国在发展过程中用到的管理模式具有很大的价值,对其他国家而言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最初美国是通过保险公司来掌管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然后针对消费者的各种类型的需要,给予对应的投资计划、资产评价估测咨询等。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动,世界格局也随之变化,由此期间美国开始发展,居民对个人理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美国商业银行资产管理服务不断发展壮大并成为其重要业务之一。在1970年左右,美国国家的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领域的发展迈入高速发展时期。美国逐步开放利率、汇率管制,美国的金融市场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直到1990年左右,美国为了更进一步加快自身的发展,开始采取科学的、有效的措施加快的金融市场发展的步伐,在这一时期,美国用于服务顾客的各种产品得到了很好的创新。创新的产品销售量很好,由这些创造性的产品进一步扩大个人业务产品市场。

(二)个人理财业务在日本商业银行发展状况

日本的个人管理财产的服务项目起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那个时候,其经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正式因为如此,人们个人的财产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日本对该国的金融进行了改革,在这种改革的作用下,日本的金融业真可谓名列前茅,金融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在日本整体的发展状况下,日本的居民开始运用一些金融产品获得更多的利益,增加自己的财富。在二十世纪末期,日本的经济格局改变了,经济得到了发展,人们开始使用个人理财业务。

三、国外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对我国的经验借鉴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与时俱进,为理财业务为满足客户多元化的理财需求,进行产品突破与创新。例如全球范围内,商行个人客户理财业务专业化规模最大、个人理财业务范围最广泛的的花旗银行,其综合涉及了投资、存款、贷款、保险、子女教育、养老计划等各个方面,在该国际性理财业务市场上始终处于优势地位,自始至终高度强调和重视理财产品的革新。和其相反的是,我们国家商行的个人理财业务缺少深入的创新能力,造成在市场销售的理财产品很多功能重叠交叉,基本都大同小异,我国商业银行应该要实时掌握投资者的需要,并且结合目前市场的实际情况,一直对于产品、业务、服务加以革新。

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策略

我们国家银行业当前发行的个人理财产品大部分是以人民币固定收益类型为主,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我国的个人理财产品不能够满足人们的正常需求,我们必须重建这些产品。要想更好的实现产品的重建,我们必须对个人理财产品进行创新,这就要求加强银行业的革新能力的力度。其第一任务就是确定将来服务项目的发展趋势,我们认为个人理财业务产品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将产品和资产证换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这样,银行就不必依靠其他金融机构来发展自己的业务,该银行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特点,按照顾客的要求设计出更加有用的个人理财业务产品。资产证换具有一些特c表现在业务复杂、管理方便、风险较大等,正是这些特点使得资产证换能够适用于一些特殊的商业银行。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状况,我国的相关组织已经明确指出了资产证换的具体实施方案。与此同时,我国一些商行已经推出了“类证券化”产品。从此可以看出,在不久的将来,这些产品会步入正轨,向真正资产证换产品转变。如果将资产证换和我国的一些理财产品相结合,那么我国的商业银行就能充分地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更进一步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宇.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如何拓展个人理财业务[J].现代经济信息,2010.

[2]曾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

篇6

[关键词]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 多元化战略 使命漂移

一、村镇银行的缘起

从孟加拉乡村银行设立起,成立村镇银行的初衷就是希望借助这种新型金融组织为农村的部分相对贫困人群提供金融服务,属于普惠金融的范畴。长久以来,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缺乏有效的抵押品、担保品,出于贷款安全性的考虑,商业银行无力为这部分人群提供金融服务,尤其是贷款服务,贷款市场因而长期存在信贷配给问题。《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这样描述:“信贷配给是借贷市场的一种状况,其中,按照所报的契约条件,贷方提供的资金少于借方的需求”。在符合商业银行贷款利率要求的条件下,商业银行没有提供与贷款需求相一致的贷款供给。贷款市场供给小于需求,而利率也没有出现古典模型所预期的上升以消除这种差额。从亚当,斯密描述这―现象起,凯恩斯、埃利斯、威尔逊、哈里斯、杰斐、拉塞尔、威廉姆斯等众多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了分析。在斯蒂格利茨和韦斯的经典论文(1981)中,他们从贷款质量和利率水平的负相关关系角度论述了在信息不对称和由此导致的“逆选择”的条件下,信贷配给的存在性,市场失灵了。村镇银行的兴起源于对克服这种信贷配给的探索。希望通过设计一些制度安排(如中心会议制度、农户联保制度等),使金融机构有能力为部分相对贫困人群,主要提供无需担保和抵押的小额贷款等微型金融服务。尤努斯教授领导的孟加拉国的“格莱珉”银行取得了部分成功后,推动了这种新型金融组织在世界范围中的发展和推广。20世纪80年代初这种新型的金融理念和方法开始被一些社会团体和非政府组织引入我国。虽然最近印度安德拉邦出现了小额信贷的违约危机,但并不表明这种模式的失败(杜晓山,2010)。

二、村镇银行在我国的发展

村镇银行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引进试验、试点发展到大力推动等不同阶段。按照银监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年一201 1年工作安排》的规划,到201 1年我国拟建立1027家村镇银行。银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07年3月我国第一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建立起至2010年6月末,我国已建立214家村镇银行。按照主发起行的不同,我国现有的村镇银行可以分为全国性大型银行(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和全国性大型商业银行)为主发起行的村镇银行、外资银行为主发起行的村镇银行和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为主发起行的村镇银行,目前最后一种在我国占80%左右,为绝大多数。本文中主要分析以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为主发起行的村镇银行出现的使命漂移现象。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村镇银行却表现出了与设计初衷不同的特征,似乎没有起到为我国农村部分贫困人群提供包括小额信贷在内的微型金融服务的作用,出现了使命漂移。

三、以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为主发起行的村镇银行的使命漂移

村镇银行的使命漂移主要体现在贷款对象、贷款方法和贷款额度偏离面向部分贫困人群、主要采用无抵押无担保的小额信贷的设计目标上。

从2007年开始,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积极参与我国的村镇银行建设,目前有高达80%左右的村镇银行属于它们发起设立。但这些村镇银行却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村镇银行,从目标客户、贷款方法等方面考察可以发现它们只是一种商业银行,经营目标并不是为我国相对贫困的人群提供包括小额信贷在内的微型金融服务,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为背后的主发起行规避金融法规、实现区域扩张的经营手段。出于追逐利润和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的考虑,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有实现跨区域经营的内在欲望,但受到金融法规的约束,无法快速扩张。村镇银行的发展为它们提供了机会。村镇银行不是市场自身发展的产物,而是对市场调节失灵的补充,因此如果缺乏有效的约束和指导,这些具备商业银行背景的村镇银行必然偏离原初设计的目标,出现使命的漂移。

安徽长丰科源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2月(以下相关数据来源于该行各年年度报告),主发起行是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占40%的股份,是最大股东,两行董事长都是刘万霞女士。

长丰科源村镇银行更像是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的一个分行而不是理论上的村镇银行,出现了使命漂移现象。表现在:第一,贷款客户的偏离。虽然大部分贷款投在了农业部门(2009年占到了总贷款的72.92%),但在放款对象上,排名前十位的客户贷款总额占据总资本的比例在2008年到达57.8%,2009年达到47.5%,没有像理论期望的那样主要面向贫困人群发放小额贷款。目标客户和普通的商业银行没有本质区别。2008年和2009年,长丰科源村镇银行向其排名前十位的贷款客户提供的贷款总额分别占到总贷款的36%和13.5%,向其排名前十位的贷款客户提供的贷款总额占资本净额的比例分别为57.8%和47.5%。第二,主要业务和贷款手段的偏离。由于其目标客户不是贫困人群,导致在放贷方式上也不可能主要采用小额信贷,而是主要采用普通商业银行的担保、抵押贷款。从长丰科源村镇银行的主要业务中可以观察到,共十项的贷款业务中,只有两项是不需要抵押和担保的小额信贷,而且这两项也是该行所有业务中开展最晚的业务。长丰科源村镇银行在实际运行中偏离了主要为部分贫困人群主要提供无抵押、无担保的小额信贷模式。由于控制权实际掌握在发起行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发起行经营战略的影响,比如帮助发起行实现经营区域的扩张,成为发起行在不同区域的。

四、对这种使命漂移现象的经济解释

1、利率限制

按规定我国村镇银行的贷款利率最高可上浮至基准利率的四倍。贷款利率的人为管制可能是村镇银行出现使命漂移,无力为贫困人群提供小额贷款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贫困人群缺乏合格的担保品和抵押品,而且大多需要的贷款额度较低,导致银行的贷款成本较大,为补偿贷款成本需要较高的贷款利率,如果考虑到不同领域的等量资本要求获取等量回报的资本运动,那就需要更高的贷款利率才能吸引商业资本进入这个领域。现实中运营较好的微型金融组织通常也收取较高的贷款利率,如茅于轼和汤敏创办的永济富平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的贷款年利率最高21%,尤努斯领导的孟加拉乡村银行的贷款年利率最高达到36%。而长丰科源村镇银行的贷款平均年利率2008年为8.75%,2009年为7.58%。在贷款利率受限的情况下,

出于追逐利润的动机,商业银行必然放贷于成本更低的领域,而大额的有抵押、有担保的贷款相对而言成本较低,从而吸引商业银行的进入。

利率限制,实质是价格管制的一种,必然导致村镇银行短缺,发展动力不足和新建速度缓慢。这可以部分解释村镇银行现有数量(214家)与规划数量(1027家)间的巨大差额,而且更重要的是导致村镇银行的异化――使命漂移,名义上的村镇银行异变,蜕化为普通商业银行。

2、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影响

作为企业,商业银行为追逐利润,有专业化经营和多元化经营两种战略选择。多元化战略虽对主业有补强竞争力的作用,但需要分散企业的有限资源,对主业也具有不利的影响。因此多元化战略的选择通常发生在专业化经营成功实施之后。这就使得企业的经营战略在时间顺序上存在这样的安排:首先完成专业化经营,之后在利用其核心资源开展多元化战略。

我国的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其经营定位大多与全国性大型商业银行以及外资银行的经营定位有很大重合(文远华,2004),而实力相对不足,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2005年取得根本性突破(2006年中国银行行业年度报告),更深化了银行业业务的同质性,使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竞争更加激烈。客观上导致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无法建立稳固的竞争优势地位。从而决定了大多数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现阶段处于专业化经营阶段,无力开展多元化战略。

发展真正的村镇银行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本质上是一种产品多元化战略。由于地区性中小商业银行在一般放贷领域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劣势,使得在现阶段不可能开展面向贫困人群提供小额信贷的多元化战略,由它控制的村镇银行必然服从其尚未成功的专业化战略,导致村镇银行异化,出现使命漂移。这可以解释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有发展村镇银行的积极性,但建立的村镇银行却并不是真正的村镇银行的现象。

3、相关公共产品的缺乏

由于缺乏合格的担保品和抵押品,商业银行会担心向贫困人群贷款的安全性,从而需要向违约风险高的借款人收取更高的利率以补贴贷款风险。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商业银行判断这种风险或者不可能或者成本太高失去经济意义。这时需要其他工具来帮助商业银行用可接受的成本鉴别借款人的风险,使借款人的私人信息用较低的成本成为公共信息。

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碳金融、商业银行

一、低碳经济与碳金融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1]。在当今全球气候问题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各国发展的重中之重。低碳经济催生了碳金融。碳金融是指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2]。其兴起源于两个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这些法规和制度框架衍生出一个以二氧化碳排放权或排放配额为主的权益交易市场,众多与碳排放相关的新的金融需求因此产生。

在欧美国家,碳金融活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碳交易,包括配额型交易和项目型交易两类。配额型交易主要指通过国际排放机制进行的碳交易;项目型交易主要包括一级、二级CDM(即“清洁发展机制”)交易和JI(即“联合履行机制”)交易。二是风险投资资本和机构投资者介入的碳金融活动。三是碳排放期货、期权市场。四是商业银行的碳金融创新。CDM是目前《京都议定书》中唯一涉及发展中国家的一种机制。我国目前的碳金融业务主要是CDM项目的投融资、经核准的减排量(CERs)的交易以及相关的金融中介服务。

二、低碳经济下商业银行的机遇

(一) 低碳经济成为商业银行进行创新的巨大动力。目前商业银行通过为项目开发提供贷款、担保和中介服务,在二级市场上充当做市商,为碳交易提供必要的流动性;开发了各种创新金融产品,为碳排放权的最终使用者提供风险管理工具,或者为投资者提供新的金融投资工具等各式各样的手段或方式,已经成为国际碳交易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创新成为了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

我国商业银行积极应对不断进行碳金融业务创新,在CDM项目融资和挂钩碳交易的结构性产品开发上都取得了很大进展。兴业银行2006年5月,与国际金融公司合作推出了“能源效率融资项目”,此后又创新推出了多种新型的产品,其中包括CDM项目融资、碳买卖,减排量交付履约保函、CDM项目开发咨询等。2007年8月,中国深圳发展银行推出二氧化碳挂钩型本外币理财产品,挂钩的具体对象是欧洲气候交易所上市的“欧盟第二承诺期的二氧化碳排放期权期货合约(2008年12月合约)”。该产品与二氧化碳排放权期货合约的价格挂钩,但并不直接投资于二氧化碳排放权期货。同月,中国银行推出挂钩二氧化碳排放额度的基金。

(二)低碳经济环境下,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有助于商业银行业务的多元化,增加中间业务的收入。截至2011年4月1日,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成功注册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为2947个,中国为1296个,占其中的43.98%;截至2011年4月2日,执行理事会签发的核证减排量为576398435吨CO2,中国为318649077吨CO2,占其中的55.28%[3]。这两项衡量一国清洁发展机制规模的数据都反映出中国是目前卖方市场的主导。据国际金融公司(IFC)预测,发达国家在未来的三年中将需要通过CDM项目购买约合2亿~4亿吨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才能完成在《京都议定书》下的承诺。而我国目前可提供CDM所需项目的一半以上,约合1亿~2亿吨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在这种机制下,中国企业可以得到数十万亿美元的融资机会。平均每个项目将为企业带来几十到几百万欧元的额外资金支持。由此可见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潜力巨大,商业银行将在碳交易市场中的咨询、规划、评估、理财以及评级、授信、搭桥、融资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商业银行新的业务增长点。

(三)发展碳金融业务对商业银行加强与国际银行业的合作和商业银行的品牌建设都有帮助。通过参与国际碳交易市场,研究、了解及主动参与国际碳交易规则,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提高国际竞争力,加快国际化的步伐,加快构建全球银行的战略性布局。中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目标一致。发展碳金融助力低碳经济,有利于商业银行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为经济相关方带来经济与社会利益,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三、低碳经济下商业银行的挑战

(一)低碳经济下对商业银行驾驭风险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新的银行产品,随之而来也面临着新的风险。气候变化信贷风险、政策性风险等都随着碳金融的产生而纳入到商业风险管理范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企业受此影响日益加剧,气候变化信贷风险是指可能导致企业从银行获取资金的成本剧增,甚至可能因气候变化带来的巨额财产损失,从而最终造成银行贷款无法正常收回。同时出商业银行在开展碳排放交易时,需要重视其潜在的政策风险,最重要的是未来的《京都议定书》充满变数, 根据《京都议定书》达成的共识,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暂时不需要承担减排义务,该协议的框架安排仅会持续到2012年,之后具体的制度安排,包括中国在全球碳金融领域的角色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不明确,为这项交易带来很多不确定性。而我国商业银行现代化的风险控制体系才初步建立,距离国际一流商业银行严密科学的风险控制体系还很远,因而需要不断完善自身风险评估体系。

(二)商业银行从事低碳领域的人才严重缺乏。从事低碳金融,涉及到商业银行的各个领域。前台的投资银行部、信贷管理部门、电子银行部门以及金融市场部门等应该着力进行低碳投资、低碳信贷、低碳信用卡、碳交易市场金融产品及衍生品的开发,如有必要可成立低碳事业部门对以上统筹管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内控合规等部门应针对前台业务变化,完善自身的气候变化风险评估体系,健全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后台运营管理等部门则需要在账务核算、资金清算、收益分析等方面为碳金融业务开展提供保障。整个流程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前台部门要求对碳金融的本质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而中国商业银行无疑在该方面有着巨大的金融人才缺口。

(三)缺乏一个全国性的交易平台和有效的激励机制。目前国内还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体系,使得中国构建统一碳交易市场体系存在法律缺失,也使得金融机构尤其商业银行缺乏向碳交易市场要素各方提供金融支持的动力。此外,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政府在制度层面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深入贯彻碳金融理念,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政府应综合考虑金融方面的多方因素,而不局限在现有金融体系内制定与低碳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条例、标准,不能片面追求速度和经济效益而忽视经济增长质量与社会效益,应通过政策手段激励商业银行提高自身低碳意识,增强捕捉低碳经济下商机的能力,鼓励商业银行适时推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碳金融产品,最终实现解决经济增长问题和环境问题的统一。

四、 商业银行开展低碳金融的建议

(一)商业银行应以拓中介服务及项目开发业务为切入点,积极参与CDM项目。一方面商业银行应当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开展中介服务业务,充当财务顾问、提供咨询服务获取手续费收入。另一方面,面对日趋壮大的碳金融市场,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其遍布全国各地分行的营销资源,挑选出适合于进行CDM项目开发的目标客户,并借助银行内部专业人才组织专业团队,跟进CDM项目的设计、立项、注册、监测、核查、CERs签发全过程。对已完成CERs的CDM项目,商业银行还可以借助其海外分行推荐买方,进而带动银行的海外业务发展。而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商业银行的介入为其CDM项目提供了信用增级,经银行担保的CERs必将更受市场青睐。拓展项目开发及中介服务业务可以协助CDM项目通过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EB)注册,由银行来承担项目的可靠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等风险,努力实现企业与银行间的双赢。

(二)积极开展碳金融业务的创新。除了已经开展的以CDM项目现金流为主要还款来源的CDM项目融资,以及挂钩碳排放权的理财产品外,商业银行应该探索更多的业务模式,特别是中介服务模式,提供项目顾问服务,满足CDM项目下的多样性金融需求, 提高碳金融的综合效益。开展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创新。进行碳掉期交易、碳证券、碳期货、碳基金等各种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创新。在创新的同时也要加强碳金融风险识别与防范。创新离不开人才的培养,针对当下碳金融领域的相关人才缺乏,商业银行必须尽快培育懂得低碳经济、熟悉碳金融业务的相关专业人才,解决目前知识和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

(三)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投身国际市场。虽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义务不能参与排放贸易,但目前CDM和欧盟排放贸易体系(EUETS)等市场的交易规则并不排斥发展中国家直接参与高级市场交易。我国商业银行则可以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和自身渠道,与有经验的国际投行或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和联盟。通过合作,不仅能够获得部分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能够学习借鉴当今国际的先进经验,从而推动我国碳金融事业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袁建萍.“低碳经济”,金融何为[J].西部论丛,2010,(1)

[2]邹亚生.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的碳金融发展之路[J].中国金融,2010,(4)

[3]阎庆民.构建以碳金融为标志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J].中国金融,2010,(2)

篇8

所谓资产证券化(AssetSecuritization)是指银行将具有共同特征的、流动性较差的盈利资产,如贷款、应收款集中起来,以此为基础发售具有投资特征证券的行为。通常,银行资金来源有两种方式:表内融资和表外融资。资产证券化就属于表外融资方式的一种。它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开展的初衷是获取充足的流动性。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体现在:(一)从融资者角度看

1.增加资产流动性,提高盈利能力

在银行的资产中,由于种种原因,有一部分资产的流动性较差,而且难以在短期内收回或出售以获得现金流。这部分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占用了银行资金,却不能迅速带来回报,进而影响了银行的盈利能力。进行资产证券化后,银行资产流动性得以增加,并且提高了盈利能力。

2.有效进行资产负债管理,更好实现期限匹配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不匹配一直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之一。负债来源的不确定性和资产业务的相对确定性导致了商业银行在开展业务的同时承受了巨大的风险。资产证券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商业银行主动出击寻求期限匹配的过程,从而改善资产负债管理水平。

3.获得低成本的多种资金来源

在资金来源中,表内融资的成本主要体现在吸收存款和对外借入资金所需要付出的利息上。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由央行统一规定,自身并无调控的可能性,而且现实情况也不允许商业银行降低存款利率。对外借入资金的利率则受资金市场影响波动剧烈,如LIBOR在雷曼兄弟破产当日飙升,导致各银行借贷资本迅速上升。资产证券化不仅可以使资金来源多样化,减少对表内融资的以来,还可以以较低成本获得所需资金。

4.改善资本结构,提高资本充足率

随着我国银行业与国际银行的接轨,资本充足率成为了考核商业银行的标准之一。4%的核心资本和8%的总风险资本比率要求曾经是商业银行难以达到的。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过程中,通过财政拨款的方式曾经一度使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达到标准。但很快,新的不良资产的出现又迅速导致资本充足率下滑。依靠拨款不是长远之计,只有通过各种创新手段如资产证券化来改善资本结构,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资本充足率。

5.分散风险,达到风险最优配置

商业银行的资产根据其不同的特性存在着不同的风险。如果同一方向的风险过多,风险间就不能达到相互抵消的作用。资产证券化实际上可以通过转化资产种类来转化风险种类,分散风险,从而达到风险最优配置。

(二)从投资者角度看

投资者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获得新品种的投资品种。资产证券化之后提供给投资者的是标准化,且在市场上具有较高流动性的资产,有利于投资者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并且扩大自身的投资规模。

从金融市场的影响看

1.促进金融市场专业化分工的深度

资产证券化的过程本身需要很多专业化分工的机构,并且对这些机构的要求非常高。开展资产证券化,客观上促进了金融机构专业化分工,并且加强了分工的深度。

2.改善信息不对称

通过将资产增级、打包出售,投资者所投资的资产实际上是有一定透明度的。增级机构、评级机构、承销商等金融中介用自己的信用加强了原有资产的信用,改善了原始资产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3.提高金融体系运作效率

资产证券化将银行流动性差的资产转化为流动性强的资产,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产品,从整体上,提高了金融体系的运作效率。二、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1.宏观管理层面上,政府出来相关法律法规,引导、规范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现阶段,我国已经颁布了《公司法》、《合同法》、《保险法》、《证券法》、《担保法》、《信托法》、《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来规范金融市场的发展。但是,资产证券化是金融创新的结果,现有法律不足以完全覆盖资产证券化的所有内容。例如,在证券化的过程中,SPV是个很重要的中介机构。SPV所承担的责任有哪些,义务有哪些,什么样的机构可以申请成为SPV,SPV怎样接受市场的监督,什么样的政府机构监管SPV等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微观机构设置上,需要完善资产证券化所需要的一系列中介机构

资产证券化过程如下图所示:

其中主要的中介机构包括:特殊目的载体SPV、服务商、承销商,还隐含着增级机构、评级机构。目前,我国在SPV以及增级评级机构的设置上同国际上还有一定距离,例如评级机构权威性不强,SPV自身不够完善等。要想继续发展资产证券化,就要在中介机构设置方面加快建设,为资产证券化营造良好的硬件环境。

3.构建良好的市场以活跃交易

流动性是金融产品的根本。证券能否有需求是决定资产证券化是否可以在中国继续发展下去的关键。只有实现了流动性,金融资产才能够得到充分交易,价值才能够在市场中得到准确的定位。为了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应允许投资于资产证券化的主体多样化,构成多方面的需求。

4.关注风险控制,防范过度证券化

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由于资产被打包,经过增评级机构的包装而成为新投资品种的资产,其最初的资产性质和风险由于多次转手以无从查证,最终在市场泡沫破裂时被发现所打包的资产都是一些质量堪忧难以在未来得到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无疑,经过增级机构用自身的信用加强资产的信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资产的流动性问题。但与此同时,风险问题不容忽视。资产证券化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法律风险、金融管理风险。防范这些风险需要加强法律建设、中介机构建设以及相关监管的强度。

【摘要】随着我国银行业同国际的接轨,如何处置不良资产成为了人们关心的一个问题。2005年,国开行和建行开展了资产证券化的试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当前情况下开展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并就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流动性资本充足SPV

参考文献:

[1]吴治成.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思考.现代经济信息,2007,(7).

[2]梁积江,李媛媛.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障碍及对策分析.财会研究,2008(13).

[3]林启光.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10,(2).

[4]汪萍.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及优化.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26(4).

篇9

论文摘 要:中小企业的发展对现代和的进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需要树立新的理念,由短期信贷支持转变为着眼于企业长期成长的可持续性支撑,在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的良性互动中,实现“双赢”。

1 可持续性支撑概念的界定

“可持续性”(sustainable)一词最早源于生态学,应用于其他学科领域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1987年世界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指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

可持续发展虽然起源于环境保护问题,但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观,它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环境保护。由此,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发展所提供的可持续性支撑可以界定为,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的支持既要考虑中小企业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中小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通过提供等多种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做大做强,从长远的角度关注企业成长。这一概念的核心在于正确处理把握好支持与发展、效率与进度、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关系问题,使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始终处于良性循环的状态。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可持续性支撑必须要实现融资总量增加,结构优化,质量过硬,融资过程中始终保证效益优先,运作规范和提倡创新的基本目标。

2 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可持续性支撑的必要性

对商业银行而言,中小企业融资是为中小企业提供可持续性支撑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商业银行拓展发展空间的战略选择。具体而言:

(1)未来几年,我国政府在解决就业、消除收入差距等问题上承担的责任将日益明显,对吸纳劳动力就业、增加城镇居民收入有重要作用的中小企业将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把握住中小企业,也就把握了未来中最有朝气的经济主体。

(2)商业银行之间竞争的加剧,资产负债比例结构的限制,大型企业融资渠道的增多,以及大型集团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都必然制约商业银行对大型集团企业的融资,能否有效地拓展中小企业信贷就是商业银行在未来的信贷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的关键所在。

(3)中小企业融资是商业银行有效分散信贷集中风险,保持适度资产负债比例结构的手段,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以流动资金为主,融资期限较短,金额不大,可以有效提高银行信贷资产的流动性,另外,中小企业数量多,行业分布广泛,可以降低商业银行对单一客户、行业的融资集中度,分散信贷风险。

(4)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继续推进,商业银行从风险相对较低的大型、垄断型或跨国型优质企业融资中获得的收益将非常有限,以有效控制风险并获取高收益为特征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无疑将成为商业银行信贷收益的主要来源。

3 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可持续性支撑的难点

(1)商业银行在信贷上实行“一刀切”政策,往往将大型企业的信贷管理模式运用于中小企业;在对企业的评级授信方面也沿用一个标准,致使中小企业能达到客户信用标准的很少;在具体信贷业务操作过程中,信贷审查环节多,链条长,手续繁杂,难以适应和满足中小企业贷款期限短、需求急、额度相对较小的特点,使中小企业难以信贷准入。

(2)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因素影响,中小企业门槛被不断提高。近年来国家为了缓解过热的势头,采取了一系列紧缩银根措施,加大了中小企业的信贷准入难度。同时受国有商业股改影响,部分行业采取了信贷收缩政策,给中小企业带来了融资障碍。

(3)担保落实难,贷款高,使中小企业望而却步。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多采取抵押和保证两种贷款担保方式,为了降低风险,近年来,银行原则上还是采取抵押担保方式,抵押担保主要是采取不动产抵押,而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其可抵押的有效资产有限,抵押担保难以落实,而中介公司、担保公司存在担保能力不足的问题,保证担保能力难以取得商业银行的认可,加之过高的资产评估费、担保手续费、费、贷款利率等,造成企业贷款成本过高,使一些低盈利企业难以承受,只能望而却步。

(4)大多数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的服务产品单一,仍然是以存款、贷款和一般的结算类产品等传统性业务为主,缺乏适合中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有针对性的产品或组合产品,缺乏对中小企业的特色品牌,专门为中小企业设计的产品少之又少。

4 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可持续性支撑的具体措施

(1)组建中小企业信贷部门,建立适应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的长期信贷模式。在信贷管理方面,根据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特征制定有区别的融资策略,将中小企业信贷从其他信贷中分理出来专管专放,力争做到方便、快捷,又规范、合理,既能够在短期内满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短平快的特性,又能在长期为中小企业提供持续支撑。在评级授信管理上,制定出适合中小企业的授信评级标准,既可以防范信贷风险,又能客观评价信用状况。

(2)按照商业银行的经营要求和管理能力,合理选择中小企业目标客户群体,形成合理的信贷准入门槛。商业银行在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支持的同时,也要兼顾低风险、高收益的信贷原则,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方面,要将成长型的优质中小企业作为目标客户群,通过调整信贷准入政策,优选客户;另一方面,要根据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合理确定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增长速度和规模。

(3)创新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方式,方便优质中小企业贷款。从理论上讲,一切具有相对价值的物品和权益都可用作抵押。由此,商业银行可以尝试允许部分优质中小企业可以存货、应收账款、存单、专利权等用于抵押(质押)而取得贷款,放宽信贷条件,使中小企业能够获取用于周转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更迅速地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4)商业银行需不断加强服务内容、手段的创新。依托银行在人才、资金、信息方面的优势,以中间业务为平台,主要定位于中小企业,开展资信、顾问、代客理财、项目评估、银行、网上银行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服务,为中小企业广泛参与资本运作、促进资源的优化重组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2]赵家敏,黄英婷. 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模型研究[J].金融论坛,2006,(4).

[3]徐晓峰,纪建悦.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再探讨[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1).

篇10

存款保险制度最初起源于美国。1929年,美国遭遇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银行连锁倒闭的风潮,众多存户损失惨重。为保护银行和存款人的利益,恢复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美国国会于1933年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并成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二、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

存款保险制度的积极作用主要是防范银行挤兑风险,保护存款人的合法利益,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存款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础是这种制度有助于避免“囚徒困境”问题导致的银行挤兑风潮。同时,存款保险制度还能有效地防止单个银行倒闭的局部风险演化为银行体系风险。但是,存款保险制度又是一把双刃剑,其弊端主要是会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其结果可能是更多的银行破产和更频繁的系统性危机。

三、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1、作为高风险的银行需要存款保险制度。银行是一种高风险的特殊企业。其具有高杠率,其负债率普遍高于90%。同时其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匹配,“借短贷长”是银行资金配置的特点。高风险企业的银行业要求建立存款保险法律制度。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严重不足,远远低于《巴塞尔协议》规定的8%的最低资本充足率。一旦银行发生危机甚至出现破产清理,这会直接有损存款人的利益。如果商业银行参加了存款保险制度,在出现问题时社会公众利益由存款保险公司来保护。这样不但合理的保护了存款人的利益。而且避免银行挤兑的发生,进而稳定了金融市场。

2、居民巨额储蓄需要存款保险制度。2006年底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48065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就有166617亿元,因此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就是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特别是中小储户的利益。

3、现行隐性存款保护的弊端需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虽然我国没有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但政府一直对存款安全履行暗含的担保责任,实际上是实行了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无论是向国有商业银行注资,还是向被关闭金融机构提供再货款,都可以看作是政府为广大存款人提供了一种暗含的“存款保险服务”。这种现行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虽然在较长时间内保护了存款者利益,但是随着我国金融创新的进一步深化,我国长期实行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显示固有的局限性。

(1)这种隐性存款保护带来更大的道德风险。因为存款者相信银行亏损后,国家会作为其强大的后盾。因而导致存款者在选择开户银行时不关注开户银行的风险状况,存款时很少考虑银行的经营风险等问题。这无形中削弱了对存款银行的监管作用,助长了其高风险经营的行为。

(2)它不利于银行市场的公平竞争。一直以来,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有国家信用作保障,存款者不用担心银行倒闭会给自己带来损失,但这会加大了其他银行的筹资成本。因此中小商业银行受到其垄断地位的限制,这不利于中小商业银行与四大国有银行竞争的公平性。同时在未来的银行业市场竞争中,中小银行还要受到外资银行的冲击,其生存条件更加困难。因此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会淡化四大国有银行的特殊优势,有利于营造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

4、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时机已成熟。

(1)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银行的经营状况好转,为存款保险制度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世界上有许多国家是在经济发展下滑、银行危机爆发以后再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不仅成本高、风险大,还会进一步加重银行负担,甚至导致存款保险制度刚刚建立就要面临危机。在经济处于景气的时候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不仅可以降低成本,减少风险,还可以起到预防危机的积极作用。

(2)严格的银监会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条件。银监会成立以来,我国银行业监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为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相继实施了注资、不良资产剥离、上市等改革措施,整体经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国有银行不良资产政策性大规模集中处置工作已接近尾声,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也在建立之中。

存款保险制度在国际上虽然是一项比较成熟的制度,但对于我国而言仍是一个新事物。该制度本身在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同时又存在着某些弊端。因此,我国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必须根据实际国情,同时借鉴其他国家该制度推行的情况来分析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应该注意的问题。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黄宪,赵征.代军勋主编.银行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

[2]魏加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时机成熟.人民日报,2007.

[3]钱小安.存款保险的道德风险、约束条件与制度设计:金融与研究,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