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07-06 17:43: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教育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动教育教学反思

篇1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 专业英语 教学实践

高校专业英语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应用和提高阶段,是学生了解学术前沿、掌握专业技能、拓宽专业视野的必备工具。武汉科技大学(后文简称“我校”)充分认识到专业英语对于学生深化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生涯的重要性,自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来,我校就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英语》作为必修课程。笔者一直承担该课程的教学工作,在几年的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和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同时发现一些问题,有待采取一些措施加以解决。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英语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我校自2006年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来,进行了近7年的专业英语教学探索和实践,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教学框架和模式,大致情况如下:

(一)教学学时: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英语》课程的总学时为36学时,分九周时间完成,每周两次课。课程安排在三年级上学期(第五学期)。

(二)教材建设:由于还未有专门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英语教材,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自选了一些外文文献和资料作为教材。由于处于探索时期,这些自编教材的内容在不断调整,以符合大三学生的接受能力。

(三)教学内容:我们根据每个班级学生的英语水平,分别选择了社会保障领域的一些资料和经典外文文献,包括一些中英文对照的机构资料简介,也包括对于中国社会保障现状进行概述的资料。这些资料与我们的国情紧密相关,学生比较熟悉,学起来简单易懂,可以增强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信心,同时从中能学到不少的专业词汇和表达方式。另外,还发给学生一些介绍全球社会保障状况的外文资料,这部分资料有不同的主题,每个主题文字不多,表达方式与前面的资料有较大区别,能够让学生初步接触外文原文,了解中英文的不同表达方式,同时对社会保障的各个分支有进一步的了解。根据课程进度和阅读需要发给学生一些经典外文著作,如贝弗利其报告的节选片段、国际劳动组织的《社会保障导言》(节选)等。这些资料内容较为深刻,段落较长,长句较多,阅读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对于提升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很有帮助。

(四)师资培养: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英语课程自开设以来,有三位老师担任教学工作,人手相对比较缺乏。再加上两位老师均为专业课教师,虽然精通专业知识,但是英语表述能力相对不足,使用外语授课存在一定的障碍。所以在教学中,我们采用中英文混用的方法,同时充分利用专业教师的优势,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尽可能把学教学重点放在专业知识体系的教学中,而不是仅仅记住一些与本课程相关的英语专业词汇。

(五)教学模式:以传统的集中课堂讲授的授课方式为主,积极探索互动式教学。在听说读写译五大基本技能上,都尽量涉及互动教学模式。但由于课时有限,师生水平限制,在教学方式上,以阅读、翻译为主,其次为写,听说较少。我们积极探讨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课堂上,让学生阅读和讲解一部分内容,老师作为补充和引导;布置一些课题供学生讨论;讲解内容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达到师生的互动。考核上,采用平时成绩加期末成绩的方法,平时主要考察课堂提问和讨论、课后作业,同时,中期有一个期中测试,考查学生掌握程度。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翻译、简答、写作、填空,尽量使题型多样化。考核内容也尽量把重点放在考核学生知识的理解程度、知识的应用能力上,避免学生盲目死记硬背。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和反思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英语的教学模式和内容基本稳定,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学时不足,影响学习效果。

在学时方面,该课程只有36个学时,不仅要完成对专业词汇的掌握理解,还要大量地阅读英文文献,学生难以完全消化和理解。而且大多学生在大三时已经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此时已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了专业知识上,对专业英语不重视。一周两次课的学习,课后花在该课程上的时间很少,难以真正提高专业英语水平。

(二)教材和师资等硬件建设不足。

教材是教学过程中必备的工具,是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具体体现,对教学效果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由于目前还未出版社会保障专业英语的教材,只能选用一些经典文献和学术著作,缺乏时效性、灵活性,内容又相当系统和专业,对专业基础知识薄弱、英语基础水平有限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困难较大,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不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在自编教材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找合适的文献,还要理清专业词汇和语法,提供学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布置作业。由于教师专业能力有限,编出的教材无法做到专业化,影响了教师的教学。再加上几位专业老师均不是英语专业出身,未经过系统的英语技能和英语教学培训,只能凭借专业和传统的语法进行解释,难以将英语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实现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

(三)授课内容范围狭窄。

碍于学时限制,本课程所选文献侧重于社会保障领域的专业论文和专著。要想完全理解社会保障的理论和相关问题,必须把它放到更广阔的领域去思考。所以除了社会保障的专业词汇,学生还应熟悉公共管理、经济学等领域的一些专业词汇和解释。外文文献也经常有所涉及,但因为学时太短,没有时间带领学生去阅读这些内容,只能作为课后自主阅读,效果难以保证。在听说读写译五大基本技能上,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也是有所选择的,在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上显得不足,这与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不相吻合。

(四)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需要彻底改变。

在教学方法和模式上,我们探索出循序渐进的原则,先易后难,符合学生学习的基本规律。而且在教学中我们也积极探讨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效果不错。但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我们的专业英语教学仍然属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师翻译讲解为主,课堂氛围显得沉闷枯燥,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三、改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英语教学的思考

反思七年来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在教师这一方面,其中如何完善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是搞好该课程教学的关键。

(一)重新定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社会对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较高英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这对专业英语教学如何培养高素质、有能力参与国际经济和技术竞争的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促使了我们必须结合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转变教学观念,加快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在该目标的指导下,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也应该是提升学生在专业领域应用英语的能力。专业英语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为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或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学生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是专业英语教学重点培养的目标。所以,教学应把握以应用性为主的基本原则,整个专业英语课程的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的建设,自始至终应该以此为指导去进行思考和研究。

我们应充分认识到,专业英语课程既不是单纯的语言课,又不是单纯的专业课,而是一门语言应用与个人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课程,两者相辅相成。在以往的教学中,虽然名义上确定了此目标,但教师们并未充分理解这一点,认为专业英语就是带领学生读一下外文文献,记住几个专业词汇,不注重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学生觉得课程枯燥,易产生厌学情绪。

(二)重新进行专业英语的课程设置。

英语的学习应该是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以往的专业英语课堂学习仅仅只有36个学时,课下学习时间不能保证,所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这一点上。需要重新考察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适当增加一些学时,以保证教学质量。建议从大学三年级开始,至少分两学期开设专业英语课程,保证足够的学习时间,并注重专业英语和基础英语的衔接。

(三)重新编排教材,并培训师资。

教材和教师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目前社会保障领域没有专门的专业英语教材,这既是问题,又是一个机会。可由学校出面,组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师和英语专业教师共同编写出版一本更为系统、丰富的教材,以培养听说和口语表达能力为主,真正实现应用型的培养目标。在师资上,针对每个教师的特点,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通过英语教学培训、听示范课等方法提升教师自身的能力,目标是使整个教学均采用英语教学,包括教材、讲授、板书、笔记、作业、讨论等均使用英语。

(四)探索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

针对目前专业英语教学中的问题,要加大听说的训练力度,选择社会保障领域的热点问题,供学生讨论;同时可通过社保文书、情景模拟等的设计,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另外,积极搜索并播放一些相关视频,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最后,继续探讨互动式教学,充分鼓励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探讨通过游戏、案例、图片、讲故事等多种手段,让学生敢开口,愿意开口。每次教学前,教师可先公布主题及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让学生自行分组,查找相关资料,自行设置场景和角色,编写对话。上课时,根据查找的信息,进行小组讨论或角色模拟。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确保每个学生均用英语参与讨论。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作课堂总结,同时巩固知识,加深学生印象。

(五)改革考核方法

篇2

关键词:挖掘潜能;多媒体;相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337-01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某些才能素质。这些素质,如同火药,要有火花来点燃它们。”

一、案例背景

在学校教育中真的有学困生吗?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学困生这个概念是如何界定的呢?学习不好是学困生吗?行为习惯不好是学困生吗?放眼看古今中外教育家谁也没有定义过什么是学困生,直到两年前我接触到了魏书生教育思想后有了一些模糊的定义。通过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的有关书籍,我逐渐意识到想改变他人,要先从改变自己开始,而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是关键的第一步。幼儿师范的老师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那就是培养并给社会输送合格的幼儿园老师。因此我们更应该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做到不急不躁、有爱心、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耐心的去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心声,找出问题的关键,对症下药。这样才能找到合理的解决问题方法,才能达到育人的目的,也能够使“差生”转换成集体中不可或缺的成员。

二、事件描述

校园网络的普及,每个班级的电脑都能链接网络,这给任课老师上课提供方便的同时也给一些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开了绿灯。有一次我班第一节课是空课,我正好在隔壁班上课。上完课后,我就走到我班的教室看看学生在干什么,发现电脑是开着的。由于第一节没有老师,那么就排除了老师打开电脑让学生玩的可能性,那么结果就只能是一个――学生破解了密码。后来,发现电脑密码是我们班张某破解的,抓个现行后,张某也承认自己犯下的错误。

张某是我们班非常特殊的学生,他的那股懒散劲儿是整个年级组闻名的。有时我感觉这学生不只是行为懒惰,连思想也懒惰。每次找他谈话,感觉他连话也不想说,各任课老师一提到张某都是一副痛苦的表情。从与他母亲的谈话中了解到,张某小时候患过一种疾病,医生建议让孩子少运动,再加上父母的过度溺爱,包揽他的一切事物,导致他变得很懒散,凡事都依赖别人。他的这种情形着实让人觉得束手无策,我也时常为这学生的不学习、懒散感到头疼。但让我没想到的是,这样的张某电脑操作水平却有如此之高,破解密码对他来说信手拈来。事后张某保证从此不玩儿班级电脑并信誓旦旦的说:“老师,我以后决不擅自打开电脑玩游戏了,要不以后我来管理多媒体吧。”听了他的话,我感觉可行,于是就把多媒体管理的任务交给了张某。

自从张某担任多媒体管理员以后我们班的多媒体干净整洁,没有零食袋,没有饮料瓶,也没有人在电脑上充电了。多媒体是一种先进的教学设备,有了张某的管理,老师们能够充分利用它来提高教学效率,活跃课堂气氛,也利用它来把枯燥的课程内容图文并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让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有声有色。据我们班学生反映,张某管理多媒体以来时常帮助任课老师调试电脑,人也变得爱动手了,懒散劲儿也有明显的改善。

三、案例评析与反思

1、案例的点评。(1)张某如何变成这样一个懒散的孩子呢?很显然张某在成长的道路上缺乏劳动是很关键的因素。这一点从他母亲的谈话中能看出。劳动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劳动就没有充实的生活,劳动能带来快乐,劳动使人的精神得到充实,劳动中孩子的个性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很多父母恰好忽视了这一点,他们认为孩子干活做事是孩子在受苦、受罪、受磨难,有这样错误的观念,才造成了张某今天的懒散,不爱动手,甚至不爱说话的不良习惯。其次,不难看出这与父母的过度溺爱,包揽孩子的一切事物也不无关系。这样做的结果某种意义上说是剥夺了孩子参加劳动的权利,也剥夺了孩子自我成长的权利。在当今社会,独生子女的家庭较多,孩子便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霸王”,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甚至有些人这样比喻,父母把孩子当成“宠物”来养,而不是把孩子当成一个发展的个体来培养。这就使孩子的心理方面变得不成熟,例如:自私、冷漠、心理脆弱、乃至懒散、不与人交往,自理能力差等。这也逐渐显现出,现如今中国式家庭教育的突出问题。

(2)张某虽然生活习惯上,学业上懒惰,不求上进,但是他也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俗话说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爱好能引领人走向成功的彼岸。放眼看古今中外很多成功的伟人,大多数是在他们感兴趣的领域内做出成就,做出贡献。新课程教育理念要求张扬学生个性,而不是一味儿的统一要求,用同一个尺度衡量学生。每个学生都是发展的个体,都有他潜在的才能,就看老师们能不能当好伯乐,去发现他们的优点,他们的闪光点,以此来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做好学生成才的道路上的垫脚石。

(3)张某的言行,如“老师,要不以后我来管理多媒体吧”,而且当多媒体管理员后尽心尽力维护电脑,从这一点看出张某除了对电脑有爱好以外,大脑意识里仅有的责任心开始苏醒,这对改善他的懒散的习惯有很大的帮助。

2、案例的反思。魏老师眼中没有差生,只有潜能未得到开发的学生,没有一无是处的学生,只有需要伯乐的学生。学生是个发展的个体,是千变万化的个体。

篇3

[关键词] 音乐教学 艺术素质 教学模式 课外活动 教学质量

抓好音乐教学,是构建以德育为主导,心理教育为主线,体育为基础,智育、美育、劳动教育为主体的素质教育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人才的艺术素质如何,关系到整个民族的素质,为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各民族团结、兴旺,增强青年一代的艺术修养也是必不可少的。怎样才能增强青少年的艺术素质呢?笔者认为应该从根源抓起,那就要在学校里,重视音乐课,提高音乐课教学质量。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明确规定,中小学音乐课程的任务是:“主要学习我国优秀民族音乐作品,接触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初步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增强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表现和鉴赏力,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但是在调查中发现,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城市还是农村,音乐课大多都设置了,教材都订了,师资力量也不是完全空白,但中小学的音乐课大都是排在课表上,基本不上;音乐课本放在书包里,基本不用;教学大纲束之高阁,基本不顾。这些现状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为了增强学生艺术素质,必须提高课堂音乐教学质量。

一、要准确把握音乐学科大纲的课程特点

音乐课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获得都需要扎扎实实地练习,才能达到“双基”要求。根据已经总结的教学经验和现行音乐教材的特点,要在识谱和听音两个环节中,把增强学生信心、提高学生兴趣放在重要位置上,把音乐基础知识、技能和课本歌曲、课外补充歌曲结合起来。九年义务教育音乐教材系统性很强,不仅练习内容和唱歌欣赏有机结合,而且欣赏的曲目到高年级又是主课教材,这种前有孕伏,后有发展的配置,显示了编写人员的匠心,千万不可忽略。

二、教师要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模式

许多教师,尤其是中年以上教师认为,只有尽快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要求,从而创新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小学音乐课,教师通常擅长运用“情景模式”,就是创设情景,形象的学习。如教唱有关自然景色的歌曲时,教师结合特定的时间、环境内容,制作的大树、红花、绿叶、小草、蘑菇、飘落的雪花用银亮塑纸做成的小雨和小象、小狗、小兔等一些情景教具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音乐发展与音乐表现的记录是通过乐谱的方式来完成的。聆听阅读或演奏;演唱乐谱,必须具备一定的识谱知识和乐理知识,往往低年级的孩子们还没有这种能力,那么,如何让孩子听懂音乐,记住音乐呢?“符号”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孩子们解决一些这样的问题。所谓“符号模式”就是将音乐旋律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如速度、节拍、节奏、力度、音色等不同发展的音响效果用近似于的符号图形来表示,一段或一句或一个音型。这样可以简捷易行的认识音乐,记忆音乐和表现音乐。最后是“游戏模式”,游戏表演,愉快地学习。游戏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活动。将学习音乐与游戏结合起,使学生的学习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学习,也就是“唱游”教学模式,其实唱游教学并不是一种新的形式,若干年以来孩子们就已经使用这样的方法了,如跳皮筋时,边唱边跳的活动,孩子们围坐一起玩“丢手娟”的游戏、边唱边用手击打节拍。

三、要注重教学方法

音乐课为单纯的教唱课,其课堂内容枯燥,教学方法俗套,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或逃避学习。因此,必须走改革创新之路,教师对教材的运用要从传统型向分析型、理解型、动手型和研究型转变;教学方法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特长,尊重学生爱好,也就是教老师爱好的、擅长的,利用学生喜欢的、易接受的,因势利导;教学内容也要从单纯的唱歌教学转变到对学生进行乐理知识、视唱、听记能力、使用乐器和舞蹈训练的培养。许多教师还停留在口口相传的旋律性教学中,这和世界上许多先进的音乐教学方式相差太远,如西德的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强调节奏训练和乐器教育。日本的铃木教学法,强调欣赏和表现并列的体制等等;从他们的教学方法中,不难看出当代音乐教学正在向着音乐欣赏和节奏第一的方向发展。这些都值得我们研究和采用。音乐欣赏是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记忆和鉴赏途径,是学生间接参与音乐艺术实践的重要内容。教材好,再配以科学的教法,相得益彰,音乐课就会更受学生欢迎。

四、加强课外音乐活动

所谓课外音乐活动,主要指学校组织的各种音乐业余演出学生团体,如合唱团、舞蹈队、鼓乐队等。一般这类学生业余音乐演出团体都是由学校内音乐爱好者组成,现在不少学校实际上是将招收的音乐特长生作为主要成员。他们利用课外的大量时间进行排练,然后参加学校或者社会等方面的演出活动。

抓好音乐课外活动,不但能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促使他们热爱祖国的音乐艺术,熟悉民间音乐,了解国外音乐,增强对音乐的感受力和审美力;而且还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思考力、记忆力和想象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嗓音的保护和转换他们大脑的兴奋中心,使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得到适当地调节,促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育。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启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陶冶和培养他们具有优良的品格和高尚的情操。

篇4

一、 指导思想

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主线,以“构建有效课堂,提升实践能力”为主题,开展基于岗位、基于问题、基于教师发展需求的学习与研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二、 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要求的专业能力。

2.通过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构建有效教学的行为模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通过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基本原则

1.以校为本,全员参与。

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是我市我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客观需求,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我校要求教师人人参加,人人练兵,通过岗位练兵,深化校本研修的内涵,拓展校本研修的外延。

2.注重过程,强化实效。

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必须在过程上下功夫,注重过程的针对性和连续性。立足教师岗位确定练兵的内容,真正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使练兵的成效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到每位学生的身上。

四、途径与内容

我校依据《哈尔滨市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内容与标准》,结合我校实际,制定练兵的内容,采取分步实施,分模块达标的原则。大练兵的主战场离不开课堂教学,离不开学年组与学科组,我校要充分利用有效的研修方式开展练兵活动。

1.同伴互助。

开展有效的听课、说课、评课和反思活动,建立团队型学习模式,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度研究。以教学课例为载体,以课标研读、教材分析为重点,加强同伴交流,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青蓝互助。

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引领,强弱整合,优势互补,共同提高。我校骨干教师带领青年教师备课,帮助青年教师指导参加区级竞赛课。

3.实践反思。

教师要制定“学科教学工作计划”,确定发展目标,通过专业阅读、课堂教学实践,撰写教育叙事,开展反思性教学,将岗位练兵活动贯穿与课前系统,课中系统,课后系统,实现教学技能的提高与自我超越。

五、搭建平台,培养能力。

1.解读课标与分析教材的能力。

本学期松北区开展了首届教师素养大赛,我校抓住这个契机,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熟悉“新课程标准”,深刻把握教材内容,理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科学合理的处理教材。五月末进行学科知识测试。

2.学情分析能力。

能对本学科学生学习现状进行具体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改进措施。要求每位教师撰写一份学情分析报告。

3.教学设计能力。

熟练进行学科课程的构思和设计,合理创设教学情境,科学设计问题的发生过程、知识探究过程、知识应用过程和师生互动过程,能撰写一份教学设计。

4.教学管理能力。

能熟练地掌握课堂的管理技术,注重群体学习行为的养成,实现有效教学。每学期每人参与一堂公开课,担任说、讲、评的角色,让老师们能够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5.教学反思能力。

能够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自身教学行为和课堂教学整体行为及教学评估进行反思。

6.教研、科研能力。

积极学习钻研教育理论,并能与同伴合作探索研究,建立学习型团队,开展中、青、骨干、科任教师参与教研活动,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开展基于问题的研修,开展课题研究,并撰写一份教学论文。

7.教学机智。

能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偶发事件及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正确的分析及解决。撰写一份教育叙事。

8.班主任思想道德教育能力。

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业务学习,加强专题研究,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教师全员育人、服务学生的意识。有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与集体主义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劳动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积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建立相应档案,进行问卷调查。

9.班级管理的改革与创新能力。

优化班级管理模式,建设良好班级文化,创新班级教育活动,建立与家长良好的合作关系,提高研究学生的能力、组织学生参加活动的能力,积极开展班、队会活动的能力。

10、组织教师参与三笔字练习。

要求教师每周保质保量地练习一叶毛笔字,两板粉笔字,每日一页钢笔字。并对书写认真的教师给予表扬和奖励。

六、活动安排

1.准备和启动阶段(3月):制定、下发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实施方案。

2.实施和推进阶段(4月---6月):团体教师认真活动方案,组织教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采取个人自修与团队研修相结合的方式,扎实推进全员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

3.总结阶段(6月):学校进行阶段性总结,提炼大练兵的成功经验。把练兵工作与教师量化考核挂钩,建立长效机制。

七、组织管理。

为确保对大练兵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付敏

篇5

一,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学校德育管理系统。

进行学校德育管理,需要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我们建立了学校,社会,班级三级管理网络,明确德育管理的职责。由校长,法制副校长,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德育领导小组,从校长到最基层的班,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

二,明确工作职责,调动每位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发挥德育组织作用必须明确学校各类人员德育工作职责,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实。要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首先应调动管理者育人的积极性。学好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小学德育纲要》等,统一认识,一致行动,建立和落实德育工作目标及工作步骤,使他们既明确自己的责任,又有一定的职权范围和利益。其次应调动教书育人者的积极性。

一是调动班主任教师加强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因为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

为调动他们育人的积极性,学校制定了班主任工作职责,考核细则,并与工资挂勾,对工作出色的班主任评先方面优先,大大调动了班主任的积极性,使我校班主任队伍稳定。

二是调动各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学科教师是不容忽视的德育工作者,学校提出要在学科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渗透德育,实现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效果。学校制定了科任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以及配合班主任抓好班级工作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把他们此项工作的好坏纳入期末的工作质量评价中。

三是密切与法制副校长联系,利用他们对社会治安的熟悉,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安全教育。

学校在德育管理中,重视了对各类人员的管理,运用激励性原则,调动了各方人士的积极性,达成了育人共识,形成了合力,充分发挥了学校各类人员的聪明才智,使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三,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应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我校有健全的教育阵地,如: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阅览室,少先队活动室等,《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标志,让每一堵墙壁,每一块标牌都成为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

四,德育活动序列化,多样化。

我们根据教育的主题和常规教育的内容,有计划地安排各种德育活动内容,使教育内容形成系列化,多样化。我们利用重大节日开展形式生动活泼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如:教师节前后,让学生自己制作小礼物送给老师,与家长一起开展尊师活动,给老师说悄悄话,给老师写慰问信,开展"我最尊敬的老师"征文活动。以诗歌,小品或合唱的形式歌颂祖国。组织学生参观黎涌村的农具展览,了解家乡的历史————一井二状员。让学生了解家乡,发愤学习,掌握更多知识,长大后建设家乡。

我们更是利用"希望工程"活动,培养学生学会关心他人,一人有难,八方支持,坚持与陕西省横山县石窑沟中心小学挂钩,开展"小伙伴手拉手"活动。每年的春节过后,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都为贫困山区失学儿童的复学募捐,每个学生都自愿把自己的压岁钱捐出一些,家长们都很赞成,他们认为自愿捐款,可以了解孩子如何关心他人。自己宁愿小花一点钱,却做了一件好事,使学生从中得到教育,学生经常与山区孩子通信,交流学习,促进友谊。

五,抓教师的师德和职业道德规范。

认真抓好教师的师德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我们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组织广大教师学习有关的文章和文件,并进行讨论,反思到位。请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参与对教师,学校师德情况及时进行评议,并把意见及时进行整理,反馈;从而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的发展,受到村为会领导的好评。

六,抓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为了配合澜石街道创建教育强镇,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狠抓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这是我们对学生提出的倡议。一年来,我们充分发挥了学校对学生德育的主导作用,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注重了制度建设。我们重新修订了学生规章制度,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及常规重新提出了要求,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使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有章可循。

二是继续开展"争创每天文明班活动",使学生学有榜样,争强了班级竞争意识。

三是发挥学科教学的主渠道。在学科教学中全面渗透德育,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养成教育渗透在每节课,每位老师之中。

四是抓过程管理。校红领巾监督岗,卫生,纪律二项竞赛,值日的监督使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落到实处。

篇6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工作指导思想: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中心,以加强学校管理,狠抓教育质量为重点,坚持师生共同发展,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提升学校办学内涵,构建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教育,

整体工作目标:教育教学质量有进一步提高,德育教育和学科教学整体水平朝均衡方向发展,和谐校园构建初见成效。

二、工作要点

(一)坚持向德育要质量不动摇,推进德育教育向均衡优质方向发展。

1、以行为规范达标学校成功创建为契机,进一步推进学校学生行为的规范化教育和养成,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实施德育精细化教育与管理,确保德育教育管理的实效性。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一方面建立校本培训的机制,通过多种形式的载体与平台,加强考核、管理、交流、指导来促使班主任专业成长,另一方面努力创造条件和机会,送出去培训培养,推进与通元中学德育结对活动,探索结对工作有效性的途径,促进班主任管理水平向均衡优质发展。

3、以班级环境文化建设来优化育人氛围,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政教处要指导各班通过各种显性或隐性的班级环境文化建设,使规范内化成学生的一种习惯,从而使学校育人氛围得到优化,并推进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4、进一步完善德育各项管理制度与措施,首先把各项制度与措施进行梳理完善,其次要认真宣传,要达到人人皆知的地步,再者通过各种活动,通过专项整治以及各项检查来落实,同时要特别注重过程的管理与指导,保障信息反馈渠道的来回畅通,加强家校联系,结合公民思想道德教育,进一步创新家校联系方式,拓展家长会的主题,细化家长会的过程和内容,开展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并且根据形势发展及时调整制度与措施,确保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努力使学校德育教育成效向均衡优质方向发展。

5、尝试学生“自定目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完善”制度,让学生人人在期初制定目标,学期中间要举行各种自评互评活动,结果力争实现目标。

6、实施全员德育导师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

7、抓实抓细住校生的管理工作。

8、制定学校德育教育规划。

(二)、抓队伍素质,树教师新形象,促教师专业发展

1、抓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①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掌握精髓,把握实质,增强广大教师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责任感,为深入推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教育和谐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标准;开展十七大精神学习进教室活动;②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学习并宣传贯彻《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浙江省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认真开展“五五”普法教育活动,强化校务公开,增加政策和工作的透明度,积极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教;③构建学习型学校,开展教师业余读书活动,并鼓励教师撰写读书笔记,组织开展读书交流活动,组织开展学生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校园氛围。

2、调研分析,制定师资队伍培养规划,与教导处、有关人员一起深入调研我校师资队伍情况,研究并制定师资队伍建设整体规划,指导全体教师自我分析并制定教师个人发展的规划。实施教师“自定目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完善”的目标管理机制。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文明行业创建活动,继续落实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的实施意见〉〉,依据师德师风要求,学校党支部、行政、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等,协同配合积极开展师德师风的教育,同时采取措施加以强化巩固,目标就是使我校师德师风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肯定,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专题教育与辨析,让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积极营造讲正气的氛围,坚决抵制不正风气的蔓延,并采取有效措施,奖勤罚懒,奖正罚邪,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质多得”的原则。以“群体师德创优”和“文明行业创建”、“青年文明岗”等为载体和市级文明单位复查为契机来切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开展向先进教师、模范教师、十佳师德标兵学习的活动,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培育教师的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进一步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考评机制和师德建设监督体系,继续开展群体师德创优活动,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4、探索师资队伍校本培训的有效途径,结合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以及深化与武中结对活动来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向均衡优质发展。

5、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校群体活动。

(三)抓教学常规,深化精细化管理,提高教学效益,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1、教导处要认真落实教学常规的精细化管理,坚持“向教学常规要质量”的理念,针对教学常规各个环节要抓过程的科学、规范管理,不断完善教学常规中各个教学各个环节的工作要求,做到经常化,有重点,加强检查指导与反馈,完善考核细则。

2、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监控,要坚持“向课堂要质量”的观念,课堂教学要切实落实双基,适度拓展的要求,积极组织有关人员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调研,了解掌握具体情况,分析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办法,开展学生作业错题记录,日常教育教学问题记载,个案研究记录等措施,促使教师课堂教学效益向均衡优质发展。

3、进一步做实提优补差工作,开展竞赛辅导,做好提优工作,同时不能忽视补差,要重点监控后20%学生的情况,进一步强化课后辅导这个常规环节;把全员德育导师制与提优补差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开展督查考核机制,提高工作的有效性。

4、推行教师学科教学质量个人目标责任制,动态评价A等率、均量值跟踪分析机制,鼓励冒尖,同时关注学科平衡,齐头并进,共同提高。对于三个年段,依照“抓好初

一、抓牢初

二、抓紧初三”的原则,有序地实施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的精细化。

5、做好毕业班的新课教学进度与复习迎考、综合素质评价以及招生动员工作等工作,必须特别关注初三A等率的提高工作,学科共同提高,齐头并进,想方设法力争初三升学考试特别是重点高中录取有新的突破。

6、积极开展校本研训活动,精心设计主题制定活动计划,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凸现校本研训的作用。

7、规范办学行为,开齐开足课程,创建条件,让外来民工子女按规定入学,保障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力,规范转学行为。

8、加强体艺卫生科技教育,积极组织并实施阳光体育活动,开展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积极参加体育特色学校评比和体育特色项目基地考核工作,组织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的实验工作,举办第六届科技节和校园文化艺术节,重视常见病、传染病的教育和预防。

(四)积极推进教科研工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挥作用

1、课题研究等教科研活动本着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为目标来开展。

2、认真开展实施课题研究,加强课题研究过程实施的管理与考核,切实落实奖励机制。

3、继续开展教学叙事、案例、反思撰写工作,结合德育导师制开展小课题或个案研究活动

4、重视理论学习和骨干业务培训,规范学术行为,严禁弄虚作假。

(五)紧绷安全这根弦,扎实创建平安校园

1、认真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让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深入人心,人人皆知

2、平安校园创建主要涉及教师安全、学生安全、学校公共财产安全三大块,学校明确提出教师安全是第一位的,具体涉及到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用电用气等安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安全,学生安全是非常重要的,涉及到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用电用气等安全,校园活动安全(教学活动和非教学活动),再者涉及学校财产安全,要人防、物防、技防三结合来确保全校师生以及学校财产的安全。

3、完善并落实各项安全措施。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明确校园安全工作责任,特别要重视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消防安全、校舍安全、课堂教学安全(实验、劳技、体育、信息技术等学科)饮用水安全、住宿安全等。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八条措施和教育部六条措施,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整治,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做到责任明确,工作有效,对照浙江省关于“平安校园”考核标准,继续扎实开展创建活动。

(六)树立服务意识,做好后勤服务工作

1、严格依照上级有关部门规定,做好收费工作,要做到规范收费,加强收费政策宣传,努力营造一个规范教育收费的良好氛围,不擅自增减项目或标准,并且按照有关规定,力争做到准确无误,减少损失。

2、严格财务管理,继续实行校长一支笔审批的规定,严格执行财经纪律,管好用好有限的经费,为学校日常工作做好保障服务工作,同时也应该厉行节约,努力提高教职工的福利待遇。

3、要重视对校产管理的宣传与教育,落实具体措施,与教导处、班主任等一起加强对学校公共财产的管理,力争使破坏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4、进一步加强对食堂的管理,继续实行就餐签协议制度,班级要配合作好宣传动员工作,全体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就餐的管理工作,食堂内部要进一步加强安全卫生工作,追求菜肴的营养与口味,努力降低成本,严格执行操作规范,严格把好进货渠道关,做到安全无事故,学校责成总务处具体落实对食堂以及食堂从业人员的管理。

5、总务处与教导处协调做到学生教育券、营养餐、爱心午餐助学工作,使这一工作真正体现关爱困难学生,激发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信心,同时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原则,不允许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

6、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效益,为学校中心工作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7、加强教育装备建设和管理,摸清我校教育装备的运行现状,规划教育装备的需求,加强对装备的管理和维修,提高对现代教育装备的使用率和效率,保障教育教学正常有序进行。

(七)探索学校制度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篇7

裴斯泰洛齐是继卢梭之后19世纪欧洲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他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以一颗赤诚之心,献身贫困儿童的教育,并为此进行数十年的艰苦教育实践,提出了和谐教育、简化教育、要素教育、教育心理学化及小学各科教学法等重要思想。反观裴斯泰洛齐一生的教育实践可以发现,崇高的人道主义是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而教育心理学化则是贯穿其思想的精神主旨和重要脉络。他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儿童的教育和发展,强调教育要充分遵循儿童天性中的心理因素。它既饱含了裴斯泰洛齐对儿童慈母般的感情,又凝聚了父亲般的教育智慧,是教育情感与理智的统一,也是教育信仰与智慧的践行。而面对矛盾丛生、为诸多问题困扰的教育教学现实,重读并领悟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精神内涵,对于澄清教学中的矛盾与困惑,总结教育教学规律,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教育者要明确,搞好教育教学工作,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而且要懂得如何科学有效地教,在实践中尊重学生,关怀学生,善于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机制”,并将其运用到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之中。

一 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阐释

教育心理学化作为两方教育史上一种重要的教育运动和教育思潮,具有深远的思想渊源。从柏拉图、夸美纽斯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中已包含心理学的萌芽因素,但在西方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齐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的理念和主张。他在1800年撰写的《方法》的报告中提出:“我正在试图将人类的教学过程心理学化;试图把教学与我的心智的本性、我的周围环境以及我与别人的交往协调起来,”并引发】19世纪遍及欧美的教育心理学化运动。

通过观察并认识到大自然发展的永恒规律,裴氏决定委身于大自然的引导,模仿并遵循大自然的活动的启示。他认为人类智力发展所必须服从的那些规律,与物质的自然规律一样,并且相信从中能找到一条普遍的心理学化的教学方法的可靠线索。而使教育和教学心理学化,在教学活动中努力揭示并遵循人的心理规律是裴氏试图探索的基于人类本性的永恒规律的教学机制。由于深受莱布尼茨的单子论的影响,裴氏认为人天生都具有“心、脑、手”三种天赋的能力,而只有通过教育,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路径,才能发挥人的全部的天赋的潜能,“教学才能达到它的目的———使人高贵”因此,从教育的目的或结果来看,教育心理学化意味着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的潜在的天赋力量和能力得以全面和谐地发展。其次,教育心理学化还要求教学内容的选择、编制和教学原则、方法的使用都要符合儿童心理发展机制和学习心理规律。同时裴氏更看重儿童自我发展的潜能。由于教育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互动交织的双边活动过程,教育者的努力和外在施教影响,只有被受教育者吸收和认可,内化为受教育者成长的信念和发展的快乐意愿,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起儿童发展的内在潜能,促进他们德智体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儿童,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机制,调动儿童的内在发展意愿,使儿童成为教育的主体和学会自己教育自己也是裴氏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内在要求。

二 解读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

裴斯泰洛齐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看重人发展的天赋的潜能和力量,由于天性中的善良、仁爱及慈悲心怀,他深深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的贫苦生活,对贫困及流浪儿童倾注了满腔的的热情和深厚的教育爱,试图在教育教学方法中找到一条心理学化的线索,并致力于教育心理学化的探索和实践,提出要素教育、简化教育、小学各科教学法等重要思想。

(一)朴素的人性论:植根于对儿童深厚的教育爱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思想植根于他的人性论。他认为,对人类的教育要建立在对人性的了解和认识基础上。在《隐士的黄昏》中,他写道:“认识人类的内在本性,了解人类的需要,了解怎样使人类提高,怎样使人类堕落,显然是必要的。的确,人人都应当知道这些,不管他们的地位多么卑下。”他认为,“每个人,即便是最低下的人,都应当获得这起码的、最朴素的人类智慧,这便是普通教育的宗旨。通过实践训练,使这种智慧有益于特殊的生活环境,则是职业教育的目标。……”从这些简朴而精炼的文字表述中可以发现,为使所有人都受到必要的完满的教育,不管其贫富贵贱,使人的内在全部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形成完整的人,乃是裴斯泰洛齐毕生献身于教育事业的初衷。他热爱儿童,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的贫苦生活,对儿童真诚地、无私地、全身心地关心与热爱,不计得失,不求回报,为贫苦儿童的教育奉献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在与友人的信中他曾描述斯坦兹时期的教育经历:“从早到晚,我一个人和他们在一起,是我的双手,供给他们身体和心灵的一切需要。他们都是直接从我这里得到必要的帮助、安慰和教学……我没有家庭,没有朋友,也没有仆人,除了他们,什么也没有。”出于裴氏内心强烈的人道主义,为使广大下层劳动人民都受到普遍有效的教育,必须根除旧式学校的弊端,探索一条成功的教学规律和法则,而教育心理学化,就是要找到根除这种教育弊端的“教学机制”,而且这种“教学机制”是基于人类本性的永恒规律的。在几十年艰辛曲折的教育实践中,他努力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出要素教育思想,简化教学方法,目的是使“即使最普通的人,也可能教他的孩子。”裴斯泰洛齐的可贵和动人之处,在于他不仅对儿童怀揣真诚热情的感情,而且有把浓烈的教育情感付诸理性的教育探索和实践的勇气,提出科学有效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正如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所说,“裴斯泰洛齐生活的灵魂是爱,他爱贫穷和被压迫的人们。他的爱……使他的所获,竟远过于他的追求;他原来求的是贫苦孩子的启蒙,而得着的是人类教育的大道!”

(二)成功的教学机制:感觉印象及直观性原则

对儿童怀有的赤诚之心和深厚的教育爱是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因,而如何实施教育心理学化,探索成功的教学机制,裴氏是典型的经验论者。他看重感觉和直观对人的认识和思维活动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把感官的直觉经验作为认识的来源和基础即感觉印象。他指出,“欧洲教学的缺点,或者更确切地说,教学的所有自然原则的人为的颠倒,已将这部分世界推到了现在这个局面。除了从我们的民众教学的肤浅性、不完善性和轻率的状况中悬崖勒马,并认识到感觉印象是所有知识的真正基础之外,已经没有对当前和未来社会、道德和宗教的其他的补救办法”。m成功的教学机制必须建立在对人类天性的认识基础上。裴氏进一步指出,“人类生来就具有获得感觉印象的能力,但只有通过训练,这种感觉印象才能上升为感觉印象的艺术——高级状态的能力。”可见,裴氏试图通过感觉印象的发展来寻求知识形成的心理过程。而“我发现我已确立了一个最高的教学原则,即感觉印象是一切知识的绝对基础。”因此,促使人产生清晰概念的教学艺术必须从“感觉印象”开始。而感觉印象的获得必然通过感官体验或直观的方式,裴氏也将直观性教学作为教育心理学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出发点。在裴斯泰洛齐之前的教育家也提出过直观性原则,但裴斯泰洛齐侧重通过直观训练使儿童感觉、知觉等各种感官能力得到发展,裴氏超越前人的卓越之处在于他将直观教学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又赋予“直观”更加丰富的内涵。

(三)实践及运用:要素教育及小学各科教学法

裴斯泰洛齐不仅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理论命题,在布格多夫寄宿学校期间他致力于初等教育改革实践,探索教育心理学化的途径和手段,为此提出简化教育的思想。即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教育万象中抽丝剥茧,抓住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把握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裴氏认为应当遵循自然永恒的法则,一切从“简”。裴氏曾说:“初等教育从它的本质讲,要求普遍地简化它的方法,这种简化,是我一生所有工作的出发点。”【-q裴氏认为初等教育可以简化教学方法,归纳为最简单的要素,为此提出要素教育的思想。要素教育中,德育的基本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儿童从对母亲的爱这一人类最普遍最基础的感情出发,逐步扩大到爱与母亲亲近的人、爱周围的邻居,到爱陌生人,最后到爱所有人,达到博爱的境地,爱所有人意味着爱上帝。他把体育和劳动教育的要素归结为关节的活动。智育最基本、最简单的要素为语言、数目和形状,为了帮助儿童更好地掌握数、形、词,教学的要素可归结为测量、计算、说话能力的训练,为此裴氏将要素教育思想运用于小学各科教学,提出“数、形、词”等学科的教学方法。

他认为,语言教学也要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并将语音作为语言教学的基本要素。因此,正确的语言学习‘阶段要从发音教学开始,逐步过渡到单词或单个事物的教学,最后是语言教学。为把数的要素具体化,裴氏提出了算术教学法。他把“1”作为数目最简单的要素,并从“l”开始,逐步过渡到十位数、百位数的了解和运算。在数字运算方面,先学习加法、乘法和除法,进而学习减法,最后再进行复杂的运算。为方便儿童学习分数,他特意创制了一种“分数表”,后来发展为著名的“算术箱”教具。在测量教学中,他把直线作为教学基本要素,先通过直观教具观察直线,然后认识角,进而学习由直线和角构成的各种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等。在此基础上再学习曲线、圆形和椭圆形等。测量教学方法同样也适用于书写、绘画教学。

三 教育心理学化的实践意蕴

(一)更新教育理念,以无声的教育爱感化心灵

教育者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时时把“人”的成长和发展放在首位。裴氏深具人道主义,对学生给予满腔厚望,为学生的发展倾尽毕生的热情和智慧。他热爱儿童,欣赏儿童,相信儿童,“我已经观察了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在孩子们粗笨、怕羞以及显然无能的背后,蕴藏着最优秀的才能,最珍贵的能力。”并充分挖掘和发展学生身上的潜能和力量。裴氏教育实践的成功之处,究其根源,在于他甘愿为儿童默默付出的无声教育爱。在“父亲裴斯泰洛齐”的感召下,使得智力、道德面貌、体力等千差万别的孩子变成他所期望的人。教育爱是教育事业取得成效的最强大的内心驱动力和无声语言,它贵如春雨,随风潜入夜,润泽万千心灵。曾经在BBS上看到有学生写不喜欢老师,但作为教师却不能缺失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教师须永远怀着一颗赤诚虔敬之心,热爱学生,关怀学生,尊重理解和包容他们,唯有如此,教育才能朝见成功的曙光。同时要树立平等思想,要把学生看作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思想、有尊严、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个体,在日常教学和工作中创新教学和工作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当然,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克服由于自身原因导致的师生关系异化的可能性,努力成长为一个学术素养好、师德境界高的教师,以道德的方式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热情、关爱。

(二)回归本真,教育者需要倾听“人”的心理诉求

裴氏的教育心理学化的实践充满着智慧与热情,又带有几分冷静的理性思考。它启迪教师不仅要把握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更要潜心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机制与内在兴趣需求,将教育内容、方法与完整的人的发展结合起来。裴氏认为,教师如果不是按心理学知识去教学,他的工作就会像老妇行医那样糟糕。而反观当今教育实际,教育日趋近视和功利化,教育者心态浮躁,从学前儿童开始,教师和家长急于向孩子灌输陈述性知识,忽视儿童内在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而在大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准备往往围绕学科专业的发展,而学生的现有知识构成及兴趣所在却被遗忘。教育重智轻德,急功近利,导致教育教学中矛盾和问题丛生,原本正常的师生关系变得功利、冷漠和畸形。而这一切都源于教育者教育价值观念的颠倒和错位,对教育本真的漠视和曲解。教育活动从本质上讲是“我与你”、“人与人”的对话与交流,它需要对人的基本的心理需求、生存价值及生活理念、兴趣及爱好的了解和尊重。而很多情况下,教师既不关注自己作为“人”存在的价值,也不尊重别人作为“人”存在的价值与需求,或者仅仅重视自己作为“人”存在的价值,而忽略别人作为“人”存在的价值和需求。教育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作为人而存在和发展的独特方式的统一和交融,着眼于完整的“人”的统一、和谐自由的发展,教师也不应再高高端坐于学术殿堂之上,他要回归到学生中,体验人的价值需求和心理诉求,并以自己的教育信念和理智唤醒学生自我发展的热情和愿望,就如雅思贝尔斯所说:“人,只能用自己改变自身,并以自身的改变来唤醒他人。但在这一过程中如有丝毫的强迫之感,那效果就丧失殆尽。”

(三)勇于探索,学会反思,善于总结和践行教育规律

篇8

生活中真正的快乐是心灵的快乐,它有时不见得与外在的物质生活有紧密联系。真正快乐的力量,来自心灵的富足,来自于一种教养,是来自于良朋益友的切磋与交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在幼儿园工作一年的教师自我鉴定五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幼儿园工作一年的教师自我鉴定1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本学期即将结束,各项工作也接近尾声。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本班幼儿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开展工作,使幼儿在下学期取得更好的发展,特将本学期的工作作以下鉴定:

一、班级概况

本班本学期有两名插班生,都曾读过幼儿园,也具有一些基本的生活经验,所以也能较快地适应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两名幼儿的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本学期幼儿的身体发育状况良好,身高、体重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幼儿的体质状况也很好,出勤率较高。幼儿都能进取的参加各项体育活动,走、跑、跳、钻、爬、平衡、攀登等基本动作发展都较为协调。在体育活动中,幼儿能基本遵守游戏规则,并且也能学习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注意安全。

升入大班,本班组织幼儿与家长一齐参加我园举办的“庆元旦——亲子同乐日活动”,我班还取得了两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及一个优胜奖等奖项。

二、教学教育工作

1、在教学活动中,大班幼儿求知欲旺盛,知识面不断开阔,吸收新的知识也快。

在教育教学中,采用探索在前、讲解在后的教学形式,大大激发了幼儿学习的进取性和主动性,异常是在计算方面体现较明显。

幼儿从操作实物卡片到数字小卡片,掌握了加数、减数练习,到此刻能够完全脱离实物,用心算练习10以内的加法与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等计算本领,幼儿的数学思维本事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

有时,我也让幼儿互相检查作业,这样,幼儿等于又多了一次练习的机会,进取性也调动了起来。

本学期本班还学会目测和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高矮、粗细、宽窄、远近、厚薄等。重要的是幼儿学会了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能区分各种形体,学会等分,进一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包含关系,提高了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2、本学期在音乐教学中,我异常注重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努力创造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气氛,以此来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比如在活动中经常看着幼儿的眼睛讲话和示范。用表情、动作去调整幼儿的心理状态。例如当孩子们很兴奋时,我就说:“天黑了,小动物要睡觉了。”并带头假装睡觉。

同时,我还以各种不一样的身份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在音乐活动中,我不仅仅是教师,还可能是其他主角,如兔姐姐、鸭妈妈、小鸟、风等,经过主角扮演把幼儿带入到音乐作品特定的情景中。

在学习歌曲《长大要当解放军》时,由于这首歌是坚定有力的进行曲风格。

教唱这首歌时,我请一名幼儿穿上小军装,背上小木枪,学习解放军走路的姿势出此刻活动室。

孩子们顿时嚷开了:“某某当解放军了!”“某某真神气!”

我说:“那我们一齐来做解放军吧。”

孩子们进取愉快地模仿着解放军走路、扛枪等姿势。

为了进一步引导孩子表现解放军英勇的形象,我边请幼儿观看解放军的图片,边问:“幼儿解放军是干什么的?”

孩子们纷纷表达自我的见解:

“解放军叔叔为了让人们过上幸福的日子,他们勇敢的消灭敌人。”

“解放军叔叔是保卫祖国的!”

为了使孩子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我启发幼儿边听音乐边用动作来表达音乐所包含的情感,抒发自我对解放军的热爱之情。使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本事、感受力、表现力,都有必须的提高。

三、安全教育工作

安全工作是重中之重。为了避免意外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会经过常识课教给幼儿一些有关防火、防震、防洪、防电、防拐骗等安全知识。

例如:在本学期我园开展防火消防演习活动中,我们在幼儿事先不知情的情景下,在园内点燃小火种,并按响警钟,试探幼儿的应变本事及幼儿的自救本事。

本以为幼儿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表现得很慌张,但事实证明我们的担心是错误的。当警钟响起,幼儿们都能服从统一的指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听从命令一个跟着一个靠着墙走到空旷安全的地方。

在这次活动中,幼儿不仅仅学会了正确的防火意识,更提高了幼儿在危险发生时的应急本事。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我还会时时提醒幼儿要懂得保护自我,不要做危险的事,并在发现幼儿做出危险动作的时候做到及时教育。

四、保育工作

(一)常规教育

我班加强了对幼儿进行个人的卫生教育。如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严格督促幼儿用消毒皂洗手。平时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换衣服,坚持清洁的个人卫生。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幼儿的洗手方法有了很大改善,并且自觉性提高。

在晨检工作中,注意幼儿当天的身体状况,对一些身体不适的幼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同时我们对幼儿也进行节假日期间的安全、卫生教育。经过教育,幼儿整体的卫生习惯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个人卫生教育工作的同时,对幼儿其他方面的行为习惯教育也未放松。如经过本学期的督促教育,幼儿的坐姿好了很多,插嘴现象也明显减少,但仍然需要在下学期继续监督管理,加强幼儿的自控本事。

(二)保健教育

在幼儿开展活动中,我们不忘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首先我们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本事,如穿衣服、系鞋带、叠被子等。经过本学期的练习,幼儿穿脱衣物的速度快了很多,大部分幼儿都学会了整理自我的床铺,有一部分幼儿也能自我系鞋带,幼儿的自理本事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培养幼儿自我服务本事时,我们还指导幼儿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擦桌椅、拣垃圾。同时使幼儿明白要爱护自我所居住的环境,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平时班级内实行值日生制度,为大家分发文具、翻椅子、擦桌子等,让每个幼儿轮流当值,使幼儿都能得到锻炼。

对于值日生的工作我们也给予充分的肯定,大大鼓励了幼儿的劳动进取性,班级内出现了人人争当值日生、当好值日生的好风气。家长也反映,幼儿回家后能主动帮忙他们做一些家务。

五、家长工作

对于家长工作,本学期更加注重了和家长的沟通,经过家访和利用幼儿入、离园时与家长交谈及家园联系手册,及时全面地了解每位幼儿的思想变化,并给予及时的提议和意见,组织了丰富多样的家园联谊活动,让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如“庆元旦--亲子同乐日活动”。

同时,为了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情景,我们还定期将教学进度告之家长,方便家长在家中的教育。

家长在配合我们工作的同时,也给了我们许多宝贵的意见,做到家园教育的一致,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本班家长对班级工作支持度高,能进取参与园里、班级的各项活动,主动要求多派任务,乐意为班级孩子多做贡献。

有了家长们的参与,本学期的教育教学活动真正做到了家园共育。

六、不足之处及努力方向

鉴定了这个学期的点点滴滴,在繁忙中我们的工作又向前进了一大步,不仅仅孩子们的各方面得到发展,我们也和孩子们一齐在提高,工作中我们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在欣喜之余,我们也在反思不足。

如:

主题活动的开展预设教师干预的多,幼儿生成的少;

创设幼儿参与科学小实验的机会不够;

活动中教师的观察注重全面性、个别性、深入性不够;

创造性游戏的开展较薄弱,幼儿的自主性差;

个别幼儿的惰性强、依靠性强;

个别幼儿不够大方、胆小怕事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放松任何一个环节,扬长避短,将本学期做得不到位的工作加以改善,好的方面继续坚持。

相信经过我们三位教师的共同努力,本班工作将会做的越来越好,幼儿也将得到更好的发展,取得更大的提高。

幼儿园工作一年的教师自我鉴定2中班上学期立刻就结束了。经过一个学期,无论孩子还是教师都有很多的收获,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为了下学期工作能有效开展,下头将本学期工作鉴定如下:

一、班级现况分析

本班有男孩_名,女孩_名,男孩多女孩少。

经过了小班一学年及中班一学期的幼儿园生活,班级常规有了较好的提升。

本学期,我们经过周末小舞台、月末展示、冬季亲子运动会及期末展示等多种形式,为孩子供给自我展示的机会,让孩子更加自信和活泼。

进入中班,孩子的知识量有了必须的积累,语言表达本事、自理本事、交往本事、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们班有两名代课教师,一名保育教师,我们三位教师分工合理、相处融洽,会根据自身优点及有限资源,完成园领导布置的工作任务。

二、安全工作

幼儿园安全是所有工作的基础,仅有安全工作做好了其他工作才有保障。

本学期我们班从楼下搬到了楼上,刚上楼时孩子年龄小、安全意识不够强导致有几起较小的安全事故发生。我们针对这种情景及时鉴定经验,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经过案例分析、讲道理、安全演习等多种形式,让孩子明白安全的重要性,到学期末孩子的安全意识有所提高。

三、教育教学

本学期我们在园长、副园长及教学中层的带领下,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了必须程度的提高,每节课能做到课前有准备、课后有反思,虚心理解评课教师的意见,并学习优质课件,使自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所提升。

经过上优质课,让家长走进课堂听取他们的宝贵意见和提议,反思自我的不足进行提升。由于我们的孩子还处于幼儿阶段,注意力不集中,理解本事、社会经验、知识的积累都不够丰富,在教学技巧上还需要再学习。

四、家园共育

我们经过当面沟通、家访、打电话、公开课、家长开放日等多种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诚信对待家长,服务家长,赢得了家长的一致好评,在各项工作中也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

工作中有甜也有苦,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意的落寞,我们都会乐观应对,努力改善。工作中,我们不计较自我的得与失,把班级工作放在第一位,把孩子的健康成长放在第一位,我们会不断地给自我充电,充实自我。

让孩子有更好的发展,下学期加油!

幼儿园工作一年的教师自我鉴定3一、班级情景

本学期,幼儿由于即将升入小学,所以我们根据这一特点,从班级的实际出发,鼓励幼儿自立、自理,使幼儿在生活、游戏中愉快理解新知识,从不一样角度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保教工作

本学期我们侧重于幼小衔接方面的努力:

学习上,大班幼儿求知欲旺盛,知识面不断开阔,吸收新的知识也快。在教育教学中,采用探索在前、讲解在后的教学形式,大大激发了幼儿学习的进取性和主动性。

生活上,本学期开始尝试按照小学的作息制度来执行:上课时不入厕、不去喝水;午睡逐渐缩短时间,晚上少看电视,准时上床休息,每一天整理好自我的书包,并练习保管好自我的文具盒、手工作品等物品,午时回去自我整理书包,以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理本事。

三、家园共育工作

应对即将降临的环境改变,孩子的身心会发生许多变化,会有许多不适应,所以家园的进取配合教育尤为重要。相对应的,我们对家长也进行了幼小衔接方面的知识拓展。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幼小衔接方面的文章,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充分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力。让孩子能够在教师和家长的关爱下,愉快地迎接新的生活,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幼儿园工作一年的教师自我鉴定4时间飞逝,转眼间一学期又过去了。回顾这学期,既辛苦又欢乐。开学初的一幕幕还历历在目。孩子们从不愿上学到高高兴兴来到幼儿园;从不会自我吃饭到大口大口自我吃;从挑食到样样蔬菜都爱吃;从不会穿到学会自我穿衣服;从不敢参加团体活动到争相在团体面前露一手,这其中包含了本班教师许多的心血。

本学期我班在领导的关怀中,在家长们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以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的工作态度,共同做好班内的各项工作。

具体体此刻以下几点:

一、班级概况

我班有_名幼儿,在新生刚入园时我们与家长进行了交谈,在交谈中,对每一个幼儿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生活自理本事及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调查。为幼儿入园后在很短时间内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幼儿入园以后,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为了缩短幼儿的分离焦虑,和孩子一齐做游戏、玩耍,引导幼儿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同时在“家园天地”中,指导家长做好幼儿入园的各项工作,经过一系列活动,我班幼儿很快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

二、教育教学工作

本学期,我班根据大纲的要求和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

幼儿园是幼儿生长学习的场所,应为幼儿供给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使他们在欢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知识。

围绕这一《纲要》精神,我班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本学期针对幼儿自理本事不强的特点,我班开展了"自我的事情自我做""穿衣服比赛"等系列活动。经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园联系册及每日接送孩子入园、离园的时间,与家长建立沟通的桥梁,让家长不要包办代替,尽量让孩子自我的事情自我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得到了家长的支持与赞同。

在园里,经过正面教育、树立榜样、奖励等形式教育幼儿,放手让幼儿自我去尝试。一学期下来,孩子们有了明显的变化,人人会穿衣、穿裤、穿鞋、叠被子,还有一些孩子会系鞋带,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了独立自主的意识。经过一系列的活动,我班的幼儿在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家长们也都很满意。

环境服务于教育教学活动。

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和本班的特点,我们布置了与主题有关的"我上幼儿园""可爱的动物""好吃好玩好喜欢""亲亲冬宝贝"等主题墙。在布置中,我们让孩子们参与到其中,让他们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做一做等。引导幼儿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去观察、发现、探索,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本事。

三、家长工作

在幼儿教育中,家庭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个好的班级,离不开教师们的密切配合,更离不开家长们的大力支持。

为此,我班把家园配合工作作为重点来抓。为了让家长们了解幼儿在园的情景,在早晚接待中,及时与家长沟通,取得一致的教育方法;经过"家长园地"宣传幼教新动态,介绍一些好的文章,让家长也从中学到不少育儿常识和理论经验;公布教学资料,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所学的资料,便于家长回家进行督促、辅导,对幼儿进行个别教育。

这学期,我班举行了家长会和家长访园日活动。经过一学期的家园联系,我们和家长之间建立了和谐友好的关系,赢得了家长的信任、赞誉和支持。

一个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所取得的成绩也成为了过去,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鉴定经验,脚踏实地,勇于挑战,进取开展工作。在班内教师的团结和共同努力下,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去迎接新学期的工作,争取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

幼儿园工作一年的教师自我鉴定5进入中班我们发明幼儿在与同伴之间的合作方面有必定的欠缺,并且缺乏合作的才能,在游戏和区角活动中遇到问题不会协商、不会分工和交流,发生抵触时常以告状或攻打性行动来解决,所以我们两位教师意识到幼儿合作的重要意思,并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也及时有效的进行了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1、首先为幼儿树立配合的榜样

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很高的权威,先生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因而我们班上教师之间、是否能分工合作、彼此配合,会对幼儿产生直接的影响。如,一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时,另一教师自动帮着摆放、披发材料;一教师在教幼儿唱歌,而另一位教师就弹琴配合,这在无形中都为幼儿供应了踊跃的举动模范。

2、其次教给幼儿配合的办法

教师教给幼儿协作的方法,指导幼儿怎样进行合作。比喻,搭积木或玩商店游戏前,应大家一齐商量,分工合作;碰到抵牾时,要协商解决问题;当玩具或游戏材料不够用时,可彼此谦让、轮流或共同利用;当错误遇到困难时,要主动用动作、语言去辅助他;当自我遇到艰难、一人无奈解决时,可能主动找小朋反帮忙等等。经过这些具体的合作情景,赞助幼儿逐渐习得合作的措施策略,在合作中学会了合作。

本学期我们根据《纲要》结合园本课程,开展了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教诲活动,开展的主题活动有:我升班了、欢庆节日(教师节和中秋节)、我爱祖国(家乡)、金色的秋天、探索的乐趣、酷寒的冬天(庆圣诞节和新年)等活动;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幼儿从各各方面得到了不一样的发展,如在我爱家乡的主题活动中:我们首先让幼儿收集家乡的不一样的材料:家乡的风景、家乡的特产、故乡的名牌、家乡的变革等方面来懂得我们的家乡,在征集资料的同时也使幼儿学会本人主动查找材料、和过错的交流信息的才干,同时我们还发展了别开生面的秋游活动,这次秋游活动我们首先和幼儿一齐商讨秋游盘算,到那里去,去干什么?留心什么事项等都是先生跟幼儿一齐协商的结果,其次我们把协商的成果公布于家长,请家长再进一步确定,并且我们这次秋游活动把家长吸纳进来和我们一齐奇特加入,为方便家长的参与我们把时间定于周末,以便家长和我们独特活动……在活动结束后咱们将家长的反馈见解收集起来,发现家长对这次活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估和帮忙支持,他们渴望当前多组织累似家园共育的活动;在十一月份我们还发展了家长开放日活动,请家长进来了解我们的工作进展和幼儿在这半学期的发展变更,以及让家长进一步了解我们班的特

色幼儿到底把持到什么程度,在那一天家长和孩子一齐下棋,有良多孩子都赢了自我的父母,而父母们诚然输了,但都很高兴、开心,他们看到了孩子的提高、看到了教师的辛苦、看到了幼儿园为孩子们创造的所有心田深处感到很大的快慰。

三、严格按照保教结合,确保保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幼儿园的发展一向是以保教联合为主的,所有为了孩子是我们幼儿园的宗旨。所以孩子的保险问题、消毒工作及身心健康都始终是放在我们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我们结合新的卫生保健制度,认真做好晨检工作、检讨把关,认真做好幼儿服药工作,仔细核查姓名、药名、药量及服用时光,省得给幼儿造成危害;杜绝感染病的盛行及传播,以经发现即时隔离,并每周坚持用紫外线消毒,以便降落沾染率;做好卫生消毒轨制,防止病从口入。每一天对毛巾、口杯进行洗涤消毒,用消毒液擦拭幼儿易触摸的地方:钢琴、录音机、桌子、区角柜等,玩具每周消毒一次、图书每周暴晒一次,枕套每半月换洗一次,被褥半月一次及时曝晒;并配合保健医生做好查体工作,使幼儿健康快活的成长。

四、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家长的辛劳帮忙

随着教育的一向改革,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吸纳家长介入我们的家园共育是闭不可少的。

篇9

关键词中学文化建设教育管理原则策略

1当前中学教育管理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中学教育管理中多注重行为管理,而忽视了知识的交流和传递,教师的思维受到层级、职能、职责等的禁锢;注重数量管理,忽视质量管理,以班级学生的达标率、优秀率、教师上评优课的次数量化指标来评估教师的工作;注重教学模式的统一,教师的个性无法合理发挥,统一的课堂评价标准使得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教师个人的个性、情感意志等相互分离;“教”重于“学”,注重灌输式教学,忽视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课堂互动性较低,学生没有掌握自主探索知识的方法,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文化建设方面,注重物质文化建设、忽视精神文化建设,重营造学习氛围、轻心理教育,重培养纪律意识、轻人文情感熏陶,重教育性、组织性、普遍性和继承性,轻娱乐性、自主性、独特性和创新性。这些教育管理和文化建设问题的存在导致中学教育难以健康、稳步发展。

2中学管理文化建设的原则

2.1立德树人原则

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的实践活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因此,中学应坚持立德树人的原则,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正确把握教学价值取向,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学习、爱劳动教育,并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审美素养。[1]除了让学生具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使学生身心健康之外,还应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培养,让学生了解和继承优秀中华文化,并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并保持发展。

2.2教书育人原则

韩愈有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因“传道”、“授业”以及“解惑”而存在。教师除了教书外,还承担着授教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的重任,因此,中学教师应坚持教书育人的原则。教师应采用恰当的方法将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获取知识或掌握技能。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在无形中影响学生的情感、认知,甚至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因此,教师应注重言传身教,在日常教学中用自己良好的精神气质和品质去感化学生,向学生渗透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而使学生形成健全、独立的人格,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中。

2.3激励和奖励原则

无论何时,激励都是促使人的潜力发挥的最好途径,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原则。因此,在中学教育管理文化建设中,应采用激励原则,营造一种有利于中学教师和中学生释放自我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良好氛围,以激励性规章制度来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和热情,使师生不断努力,创造更高的价值。当教师或学生表现优秀时,学校应给予相应的合理的奖励,通过奖励肯定师生的努力成果,进而促使师生的潜能得到更好的激发以及释放。

2.4启发原则

虽说“解惑”是教师的职责所在,但“授之以鱼”远不如“授之以渔”,直接回答学生的疑惑仅可以解决一时之需,学生没有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大,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中学教师应坚持启发原则。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引导自主学习,让学生形成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获取知识的意识。对于学生提出的疑惑,教师不应直接给出答案,而应对学生进行点拨,分析学生困惑的原因,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让学生找到自己出错的原因。在教师的启发性指导下探索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5创新原则

新形势下,创新是推动事物发展的不竭动力,若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创新,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中学教育管理文化建设也是如此。因此,在中学管理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学校管理者应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创新管理意识,进而领导全体师生不断创新。采用创新原则,引导师生形成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品格。教师的根本职责是培养人、促进人的发展,而创新能力是人的良好发展的最直接体现形式,因此,教师应形成创新意识,并将创新意识渗透到教学当中。[2]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应积极履行各种教育职责,并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不断反思,进而创新教学模式或教学形式,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3中学教育管理文化建设策略

3.1深化学校的品质和内涵

新背景下,中学已经由规模扩张式发展为转变为内涵提升式发展。首先,中学教育工作管理者应明确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基本方向,引领全体师生朝着发展方向不断前进。其次,明确学校管理文化的价值取向,吸收和引进优秀的管理文化,引导师生不断学习优秀文化,提升师生的文化内涵。在管理层人员的管理、指导和带领下,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进而提升中学的内涵和品质,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3.2以质量管理为基础,强化教育管理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教学质量是中学的发展之基和立校之本,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是中学得以良好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中学教育管理中应立足于质量管理。除了要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应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通过高质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高尚的品德,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并形成健康的体魄。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打造高素质的中学生,使师生提高团结协作意识,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激发教师的潜能,解除教师的思想禁锢,适当进行个性化教学,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使教师形成独具个人魅力的教学模式。张扬师生的个性,展现师生的特长,进而促进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

3.3优化教育管理文化建设

首先,在中学文化建设中应注重组织性和自主性的结合,应充分将中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及个体需求考虑在内,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使文化建设具有民主性和多样性。其次,将文化建设的教育性与娱乐性有机结合。提升文化的活性是文化建设的重点,学校应提高文化建设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激发青年教师和学生的活力,形成朝气蓬勃、思想活跃的文化氛围。灵活多变的形式来增加文化建设活动的趣味性,在无形之中影响师生的内心,并使师生不断接纳校园文化。再次,学校应协调好创新和继承的关系。一味地继承固然可以保持学校的传统文化,但如果不进行适当创新,那么学校很难跟上时展的步伐,如此,学校难以在飞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继续前进。因此,学校可以继承积极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要进行文化创新,引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赋予文化建设新的内涵,从而使文化建设良好发展。

3.4教育管理文化建设有章可循

所谓无章则杂乱,若想提升中学的教育管理水平,必须依靠一定的规章制度。因此,中学管理者应研究学校运营的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尤其是在教育管理文化建设方面的相关规章制度,结合本校的管理实际和文化建设实际,集思广益,听取师生的可行性建议,进而制定与国家法律法规相适应的、具有本校特色的规章制度。必要的刚性管理手段是提升学校管理水平进而促进学校良好发展的有力保障,可避免杂乱无章现象或局面的出现。通过健全的规章制度,使得文化建设和教育管理工作有了指引和保障,在规章制度的约束和引导下,学校的管理工作科学、有序进行,文化建设过程更加顺利,师生共同遵守规章制度,从而促使师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升,使师生形成道德情操。

3.5提升办学思想的境界

作为办学理念和办学价值观,办学思想是中学校长在长期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是校长思想境界的反映,是学校的办学旗帜以及全体教师和学生的行动纲领,中学的总体高度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办学思想的高度。因此,中学校长应追求更高境界的办学思想,所秉持的办学思想应与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时展的要求相符合。此外,办学思想还应体现师生发展的需要、反映学校的发展历史、体现学校发展的前进方向,进而促进中学教育管理文化建设水平的提高,提高社会对中学的认可和信任度,最终使学校保持发展。

篇10

1.校本培训是教师自主专业成长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师在职培训主要是以高校模式为主。但是高等院校在倡导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轻视了农村教师的需求和已有的知识结构,忽略了农村教师的主体参与性。高校模式“把持”教学的主动权,学习者只能根据预设的课程结构进行学习,参与机会很少。对于教师来说,参不参加培训,参加什么样的培训,“一切都是地方教育行政机关做出的选择,而非教师自主做出的判断”[2]。总的来说,高校培训模式依然是一种外控式模式,学习者只能被动接受,很难发挥自主性。而成人教育是“一种没有权威的合作探讨加非正规学习”[3]。教师是有自主能力的成人学习者,在校本培训中,教师是主体,结束了他们以往培训中的被动局面,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成长需要选择培训内容,有利于教师的自主发展。

2.校本培训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趋势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一些国家倡导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回到校园,形成了教师校本培训模式。“校本”就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旨在满足学校每个教师工作需要的校内培训活动[1]。上个世纪末以来,校本教师培训作为一个新兴的教师培训形式,以其灵活性、针对性、突出学校和教师的主体性等特点逐渐为我国教育者所认识和接受。校本培训特点决定了它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趋势。

3.校本培训有助于节约学习成本

院校集中式培训学习成本较高。首先,从时间上来看,农村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有的教师包班,有的教师跨年级兼任多门课,偏远学校教师甚至要从事复式班工作,任务更重,可以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很难分身参加离职培训。其次,从经费上来看,农村教师的收入较低,一次培训下来培训费、交通费、食宿费等让他们不堪重负。很多农村教师不愿意参加这种培训的主要是经费问题。有调查显示,农村教师自己负担培训费用的为79.3[4]。农村学校教师培训经费紧张,教师工作任务繁重,无论是“请进来”还是“走出去”接受培训都有一定困难,而校本培训正好避免了这些问题,有助于节约学习成本。

二、农村教师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

自上个世纪末,校本培训在全国农村中小学校逐步展开,但目前的校本培训活动并没有得到农村教师的广泛认同,校本培训的实施陷入困境。

1.现代教育理论难以深入

适应教师需要是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特点。“需要”一词反映了校本的灵活适应性,但是到底什么样的需要适合呢?是不是所有的需要都可以拿来选题培训?有些学校在开展培训是注意到了教师的需要,于是就围绕着所谓的“需要”展开了:基本功差了,就组织教师读、写、画;理论不足了,就安排集体阅读教育书刊。当然,不能否认这些活动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现代教育理论依然无法深入其中,农村校本培训总是在这个层次徘徊,理论水平难以提高。

2.形式化校本培训难见成效

校本培训以实际应用为目的,以教师素质的提高为目标,培训内容适用于本校实际,并且以教师的实际工作状况来评价培训的效果[5]。然而,有些农村学校将校本培训当作上级下达的任务来抓,为了应付检查,学校将一些日常活动统统划在校本培训的名下。校本培训成了教师的“作业”,因为上级要来检查,学校就要求教师“交作业”,有些老师也就随便抄抄了事。笔者曾就校本培训的实施情况对某地农村中学进行了调查。其培训内容是教育局发放指定教材,每位教师85元;培训形式是教师自学;评价方式是开卷考试。学校有关负责人根据教师的读后感,撰写校本培训报告会记录等材料(有些活动实际上根本没有开展,负责人只能闭门造车),以备上级检查。这样的校本培训已经退化成一种形式,有其名而无其实,培训效果可想而知。

3.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缺乏整合

农村优质的师资资源、教育资源有限,可是这些有限的资源也没有能够充分利用起来。同一区域内不能针对本地教师、学校的实际情况,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灵活机动地开展培训。甚至有些学校认为校本培训就是在本学校,由本校教师组织学习,于是,关起门来读读报纸书刊也算组织了一次校本培训。

4.不同区域农村教师差异性难以关照

培训教材没有取舍,不考虑城乡教育的差别,不结合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及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培训内容,不管合不合适拿来就用。有的培训内容与农村学校的课堂实际距离太远,与教学工作脱节;有的培训内容没有充分考虑教师的具体需求,忽视了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之间的差异性,采取大一统的模式,缺乏针对性。

5.农村教师主体意识丧失

确立教师在学习、培训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自主发展型教师队伍。校本培训应该充分依赖教师群体的力量和智慧。然而,很多农村教师主动参加培训的热情不够,主体意识严重缺失。某学校为体现和巩固校本培训的成果,要求全体教师参加培训之后精心设计并上交一份优秀教案。一个多月过去了,竟没有几位教师主动上交。负责人督促了几次,效果甚微,结果学校按照相关规定对教师进行了扣分与批评后,很快全部交齐,但是内容雷同,相互抄袭的痕迹明显。

三、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发展与完善

1.加强校本培训研究,提高培训的理论性

首先,高等院校应深入教育一线,加强理论引领。无论是教师职前教育还是在职继续教育,高等院校都应该成为培养和造就教师的摇篮。校本培训减轻了高校在教师培训中的负担,但并不等于高等院校在校本培训中没有责任。这种责任不是单纯理论的演绎,而是要竭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联姻。高校教师应深入到教育第一线,关注教师的需求,真正走进教育的天地去研究教育。要把高深的教育理论以潜移默化、乐于接受的形式,展现在农村教师眼前,使其逐步理解、接受,进而实践先进的教育理念。

其次,教育管理部门要总结经验,推广优秀案例。对于学校(或者学区),如果能够鼓励教师对自己的实践知识不断进行反思、转化,通过共同体在学校组织机构传递,基于共同系统价值观的专业知能将得以建立起来[6]。在校本培训的引导、管理、评价的过程中,教育管理部门起着重要作用:一是不能将校本培训当成文件下发,当成任务下达;二是应及时发现优秀案例,总结经验;三是要宣传优秀成果、推广有效的校本培训模式。目前,一些地方已经积累起丰富的农村校本培训经验,值得借鉴。农村乡镇区域“大校本”培训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所谓乡镇区域“大校本”培训,是在乡镇教育管理部门的统筹规划下,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本乡镇中小学校本培训的资源,实现各种资源因素在校本培训中的整体优势[7]。

第三,教师即研究者,应提高自身理论素养。“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的劳动寻根究底的研究精神,那么任何提高教学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议的”[8]。由于自身的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农村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一般较差,对教育科研多抱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其实,教育科研不是教育专家的专利,每一个从事教育实践的教育工作者都有从事教育研究的可能,农村教师更应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践行教育理论,提高理论素养。

2.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本教研,增强培训实效性

一是校本培训和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政策改革正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走向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模式。但是,农村教师普遍缺乏课程开发的能力。中老年教师的本土知识较为丰富,但是教育科研能力不足;青年教师虽然很多出身于农村,可是本土知识缺乏。农村校本培训应有效地结合本地区特色,对教师进行本土化知识培训,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二是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相结合。随着我国教育研究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兴起,校本教研逐渐成为热门的教育研究核心理念[9]。对于很多农村教师来说,对教育研究很陌生,针对教师畏难情绪,校本培训可以结合校本教研选择培训内容,以逐步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知识,从而促进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3.整合区域教育资源,提高培训针对性

第一,要实现优质师资共享。农村优秀教师缺乏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农村骨干教师、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很小。我国农村小学教师中,中学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是0.3%,小学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是38.9%,城市的平均水平是0.9%和49.6%;我国农村中学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是3.5%,城市的平均水平是15.6%。即使是这些有限的优秀师资也集中在乡镇中心学校,在偏远的村级学校和教学点,优秀师资严重缺乏。挖掘本地区的优秀教师资源,让骨干教师担当起培训重任,有利于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教师。

第二,要推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随着现代农村远程教育日渐普及,网络也走进了农村教师的生活。外面的世界并不遥远,一根网线就可以将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展现在农村人的眼前。2004年9月,教育部《关于加快全国教师网联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全员培训的意见》出台,加快了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步伐[10]。如今,很多农村地区已经建立起了多媒体教室。“教师网联计划”要求中小学相互沟通,为校本培训提供快捷便利的平台和优质课程资源。如中欧甘肃基础教育项目为本省农村中小学教师搭建了集学习、研讨、交流、合作等功能为一体的平台——教师学习资源中心[11]。广大的农村教师亲切而形象地把中心比喻成自己专业成长的加油站、获取信息的资源库、交流合作的俱乐部。教师学习资源中心本着“合作学习,共享资源,交流经验,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当地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值得推广。

第三,要实施区域联片培训。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学校较为分散,很多村级学校规模较小,只有几名到十名左右教师的学校为数不少,甚至在我国中西部农村尚有一人一校现象存在。由于学校规模小,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学校在教师学习资源上投入较少,教师学习条件较差,自然很难满足教师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实施区域联片培训,以充分利用本地区的优质资源。

4.注重教师差异,办农村特色校本培训

一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农村校本培训应针对农村教师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宜盲目设置培训内容。农村教师群体差异性较大,不同年龄段的教师有着不同的需求。在培养造就年轻教师的同时,不能忽视中老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乡镇为中心的学区在校本培训的管理和引导中,应从不同群体的特点出发,合理安排培训内容。

二要实施农村本土培训。农村校本培训要有农村特色,将农村教育资源纳入校本培训内容体系,是走农村特色校本培训之路的有效途径。苏霍姆林斯基在指导本校教师的成长与学生的活动时,总是充分利用农村教育的资源,不忘与农村社会的联系。他带领师生在荒芜的土地上开垦出一块葡萄园,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和一位失去老伴的乡村大叔交朋友,潜移默化地进行品德教育;在学校空地上选择一片贫瘠的土地进行小麦实验,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12]。农村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教育教学资源,这一片广阔的天地等待师生共同认识、共同开发。鉴于中老年教师农村乡土知识丰富,青年教师科研能力较强的优势,可以鼓励中青年教师合作,开发优秀的本土课程融入到校本培训内容体系中去。

5.完善学校激励措施,激发教师主体性

首先,应满足教师需求,增强培训的活力。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需求导向的培训内容。但是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需求,一所学校有多少老师也可能就有多少不同的需求,在开展校本培训之前要充分调查教师的不同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计划。保证每一次培训都能适应一部分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只有如此,才可以保证培训活动的活力。

其次,要在培训中培养教师,激发参训的动力。要使校本培训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让每一位教师通过培训体会到教育事业的创造性,体会专业成长的快乐。在校本培训中应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塑造教坛新秀,让教师在主持培训、接受培训的同时看到专业发展的前景,以此调动教师参加培训的动力。

第三,应完善评价制度,提高培训吸引力。目前,很多校本培训活动的考察类似于考勤,只要参加就行,参加后只要上交规定的“作业”即可,不管培训是否取得了实效,教师是否有收获。这种做法挫伤了教师积极性,使校本培训失去了吸引力。应让教师参与到校本培训的计划、实施、总结、评价等各个环节,让教师真正成为校本培训活动的主人,并实施参与式管理和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以充分培养教师校本培训的主体意识。

[参考文献]

[1]郑金洲.走向“校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6):12.

[2]时伟.当代教师继续教育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184-194.

[3][美]StephenD.Brookfield.批判反思型教师ABC[M].张伟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271.

[4]顾明远,檀传宝.2004:中国教育发展报告——变革中的教师与教师教育[R].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7.

[5]万福.校本教师培训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02,(1):25.

[6]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行动学习的实践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37.

[7]李水清.农村乡镇区域大校本培训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7,(5):8.

[8][前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15.

[9]曹一鸣.校本教研实施方略[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6.

[10]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服务基础教育——教师教育文件、经验材料汇编[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53-257.

[11]张又安.教师学习资源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探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8):67.

[12][前苏]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