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长任职报告范文
时间:2023-04-04 01:22: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银行行长任职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本专业指标完成情况
1、各项贷款余额****万元(含抵债资产),比年初增加
***万元,存贷比例为56.1%。
2、不良贷款余额****万元,比年初净下降**万元,
完成市联社下达年度计划的165.5%,其中,“两呆”贷款余额**万元,比年初净下降**万元,完成市联社下达年度计划的**%。
3、各项贷款利息收入实现**万元,同比多收**万元,综合收息率为***%。
二、本年度开展的几项工作
1、强化定位,加强指导,确保全行信贷工作适应地区经济和资金安全需要。今年以来,我在主管经理的领导下,研究探索全行的信贷工作思路,明确了20*年的信贷工作是把“安全营销”贯穿于整个信贷管理当中,要求各信用社、营业部要妥善处理好规模扩张与风险防范的关系,确保在经营权下放与管理权上收过程中的信贷资金安全。坚持以市联社“三个工程建设”为有效载体。在贷款投放上,实行分类指导,强化市场定位,坚持服务农区与开拓社区并重,加大贷款投放力度。
2、分类指导、积极营销、努力提高信贷管理指导能力。
一是加大支农贷款投放力度。针对今年中央出台的一号文
件和粮价上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提高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资料涨价,贷款需求加大的实际情况,我在信贷工作指导上,坚持以市联社“三个工程建设”为目标,大力开展信用户、信用村的评选活动,加大支农贷款投放力度。截止12月末,辖内已评定信用村**个、信用户达**户,累计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万元,累计发放农户联保贷款*万元,累计发放农户其他贷款**万元,农业贷款累放较去年同期多**万元。有力的支持了**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是加大对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贷款营销力度。在近郊信用社信贷工作上,我采取指导与引导并重的工作原则,以打造社区银行和零售银行为目标,积极发放中小企业贷款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坚持“额度合理、抵押有效、手续完备、弱化风险”的原则,加大对中小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截止12月末,工商业贷款比年初净增加**万元;同时结合**区个体经济比较发达、商业街、大型专业市场多的特点,开展了工商业户营业网点抵押个人贷款的试点工作,并制定相应管理办法,加强信贷内控管理,达到信贷工作合规、有序、降低风险的目的,培育了新的利润增长点,截止12月末,*营业部累计发放此类贷款34户**元,增加利息收入**万元;在保障“安全、流动、效益”的前提下,大力帮助基层信用社、营业部开展了业务创新。如:***营业部在全市信合系统率先开办了**区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业务,推动了创建社区银行的工作力度。截止12月末,全行工商业贷款和其它贷款比年初净增加**万元。
4、不良贷款清收效果显著,信贷资产质量得到比较明显的改善。
年初以来,我在清非抓降工作中,坚持把不良贷款清收盘活工作作为信用社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来抓,收到了明显效果。一是在继续实行奖励清收、委托清收、招标清收和诉讼清收的基础上,强化责任清收,杜绝不良贷款前清后增的现象发生,突出重点加大对当年发放当年到期贷款的检查和监督力度;二是认真贯彻执行市联社“百日攻坚战”活动精神,指导近郊信用社抓住当前城区扩张、绿化占地、企业搬迁的有利时机,清收关停企业欠款,如:**信用社抓住开发商占地的有利时机,以货币形态回收贷款580万元,其中:收回“呆滞”贷款380万元;**信用社以货币形态回收不良贷款300万元,并代表***两次参加市联社“百日攻坚战”活动经验交流会,交流经验;中远郊信用社抓住政府“合村并镇”的有利时机,大力开展清收盘活攻坚战,采取“收落结合”的办法;加大对个人和村集体贷款的清收力度。三是积极抓住信用社改革的有利时机,充分借助“政府力量”清收不良贷款,在9月末的基础上,又清收不良贷款***万元。截止12月31日,不良贷款余额**万元,比年初净下降7**4万元,完成市联社下达年度及改革计划的**%,其中,以货币形态回收不良贷款1,796万元。
篇2
这时,电话响起,80多岁的老母亲打来了电话:“我没什么事儿,只是想听听你的声音。”闻听此言,马蔚华百感交集,一时语塞。
这不是桥段煽情,而是现实生活。母亲与马蔚华一家住在一起,然而,由于近来工作繁忙,每天早出晚归,他已有月余没看见母亲了。3月26日,当马蔚华正在香港拜访华尔街金融大鳄AIG前董事长兼CEO格林博格时,母亲通过电话和他只说了这一句话。
马蔚华很理解母亲的感受,但这位招商银行行长却难以用行动做出回应。他能做的,除了深藏歉意,就是期许未来做得更好。
25年来,招商银行从当初只有1亿元资本金、1家营业网点、30余名员工的小银行,发展成为资本净额超过2000亿、资产总额突破2.8万亿、机构网点超过900家、员工近5万人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并跻身全球前100家大银行之列。
在25年的发展轨迹中,尤其是马蔚华1999年出任行长以来的13年中,这家银行所爆发出的巨大创造力及高成长性,一度令人惊叹。不过如今,马蔚华却似乎感觉不到收获之喜,反而有越来越多的隐隐之忧。
“危机论”
3月15日晚,央视曝光了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风险管理部贷款审核员胡斌向外出售客户个人信息167份。消息一出,舆论哗然。
“这件事让我们的声誉受到很大损失,当然我们自身也是受害者。”马蔚华并没有推脱责任,而更愿意去反思其中暴露出的问题。但最让他头疼的是,这个员工是用手抄了一百多条信息携带出去的,而这个漏洞无论多么严密的技术手段都难以防范。“从技术讲防不胜防,那么我们就需要向员工加强灌输公司文化,关爱员工的学习、生活,关心员工的福利。”他对《中国企业家》说。
马蔚华的危机感还远远不止于此。近日,招行内部一份题为《那些追赶我们的竞争者》的报告引来外界关注。据说报告直接警示招商银行正在面临民生、兴业和浦发等银行的追赶。早在2011年4月,四家主要的股份制商业银行2010年年报的数据显示,在一些招商银行的传统优势领域内,竞争对手正在赶超,其中在净利润增速比较中,民生银行最高,为45.25%,招行则以41.32%排在第三位;而在招商银行一直引以为傲的手续费收入占比方面,招行20%,民生已追至19%。
“兄弟银行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这肯定是危机。”他说。这是时隔五年的第二次公开预警。2007年初,马蔚华在招行分行行长工作会议上推出一份“危机报告”,他当时说:“这个世界想不到的事情天天发生,在你认为稳居前列的时候,说不定哪天早上你醒来,发现别人已经超过你了。”
2007年,为了应对危机,他开出的药方是:招行发展的危机,要靠转型和管理来扭转。
五年后的今天,马蔚华认为应该靠“三个理性”来化解危机。这也是招行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即要理性地对待市场、理性地对待同业、理性地对待自己。
《世界是平的》一书讲了一个道理,在当今的世界上,你得到优势和你失去优势的时间越来越短。过去一个创新产品,可能支撑两年三年,如招行的“一卡通”就支撑了许多年,可是现在一个产品,支撑一个月都难。这就像赛跑,今天你领先,明天别人追上你,不可能一个人总是领先。至于产品创新,今天这家推出这个,明天那家推出那个,这些都可以学。但马蔚华最看重的是产品背后的创新能力、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
“不能只看一个热销产品的表面,关键是研究它后面的理念。”马蔚华一直觉得,衡量一家银行好坏的一个指标就是理念是否先进。2009年,招商银行提出“二次转型”,其背后不是简单的业务发展方式的转变,而是理念的国际接轨。
针对“二次转型”,马蔚华提出了未来三年的具体目标:降低资本消耗;提高贷款定价能力;控制财务成本;增加价值客户和确保风险可控。为实现目标,招行正在着手成立零售银行总部,在不改变分行利润中心格局的前提下,加强对全行零售业务的战略统筹;在分行层面建立高效的新兴批发业务组织模式,对具备条件的业务部门试行独立核算。“我们过去以分行为中心的结构,是宝塔式的管理体制。这个不适应今天的情况。现在我们正推出的叫做矩阵式的管理模式。”
基因
不同于国内的许多商业银行,招商银行没有外资战略投资者,这是大股东招商局的坚持还是马蔚华的想法,我们并未得到准确的答案,但这似乎并未影响招商银行吸收国外银行的精髓。在这个过程中,马蔚华起了主要作用。
他的朋友中,许多都是全球顶级的银行家,其中包括花旗银行的三任CEO―桑迪・韦尔、普林斯、潘伟迪,以及摩根大通的两任CEO―哈里森和戴蒙。马蔚华每次去美国,都会尽量抽空去见见这些朋友,“他们走过的路程,也许是我们今天正在走的路。那么他们的经验和教训对我们就非常宝贵了。”
在熟悉了国外的先进模式和产品的同时,马蔚华还有一个与其他银行家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是他做过金融监管者。1988年,时任安徽省委书记李贵鲜调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马蔚华作为李的秘书随同进京,此后他又在人民银行海南分行任职多年。在央行工作十年后,1999年3月马蔚华成为招商银行的第二任行长。
“在央行时,我管过货币政策,管过金融监管。我现在体会到很多东西,是因为当年这些工作经历。我经常能站在监管的角度考虑问题。”
或许正是由于马蔚华“曾经的监管者加银行家”的双重身份,在积淀、思索五年之后的2004年,他提出了第一次转型,即发展零售银行的理念。
当时,中国银行业同质化经营问题严重,客户几乎都是大企业,中小企业无人问津,零售业务严重滞后,利差收入占比高达90%以上。“那时候我们是主动转型,开始都不用愁资本,没有上市之前,底下私募,后来再上A股,又发可转债,然后又上H股。但每一次都体会到筹资越来越困难。所以慢慢意识到,你的发展完全靠消耗资本,肯定不可持续。”
经过多年发展,零售银行成了招行的“光环”。截至2011年9月末,招行储蓄存款占自营存款的比重超过36%,零售贷款占自营贷款的比重超过38%,非利息收入占营业净收入的比重超过21%,中小企业贷款占对公贷款的比重超过52%,这些数字均在中国境内股份制银行中位居前列。
目前,招商银行累计发卡量突破3600万张,在中国信用卡市场占有重要份额,并被誉为国际信用卡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被哈佛大学编写成MBA教学案例。
监管者视野和经营者的创造力,使得招商银行在2009年以前成为中国股份制银行中最耀眼的一个―那是依靠一个行长就能搞火一家银行的时代。
位于纽约曼哈顿的华尔道夫酒店古老而华丽,这里是马蔚华每次来美的落脚之处。巧合的是,1895年晚清重臣李鸿章访美也住在这里,而李正是招商局的创始人。
1872年,李鸿章创立了招商局轮船公司,它的创立更深层次的目标不仅是“致富”还要“自强”。这是一个企业背负一个国家现代化的使命在中国的开始。目前,招商局持有招商银行15.15%的股份。
2008年,招商银行在纽约申请设立分行时,招商局的大股东控制地位曾遭到美国监管部门的质疑,美联储认定招商局对招商银行股权控制问题的解决是纽约分行获批的前提。降低股权,减少董事会席位,这些都是根本无法办到的事。好在当时有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背景,同时马蔚华也从银行的角度向美联储做出了三点承诺,并解释说,招商局控制权的问题现在完全可以搁置起来,历史会自然而然的解决这个问题。
事实上,大股东的一些做法让马蔚华感到很欣慰。“2002年上A股、2006年上H股,招商银行的体制带来了好处,大股东不仅能迅速做出决定,还在上市前用自己的权益冲销了大量不良资产。”马蔚华说。
1999年马蔚华来招行的第一年,就感受到了股东的巨大支持。当年8月的董事会上,马蔚华提出将原定20亿元的利润计划削减三成用于坏账冲销,结果全体董事接受了新行长的建议。1999年,8.9亿元的股东权益被坏账冲掉,这个数字相当于招商银行前12年用于冲销坏账金额的总和。A股上市前的三年间,招商银行为冲销坏账总共动用了38亿元人民币的股东权益。
在2005年8月,董事会决定准备在美国设分行时,董事长秦晓态度坚决,甚至表示可以通过自己在美国的朋友帮助招行。
2010年3月,招行成功完成了约220亿元A+H配股资本金募集。2011年7月,招商银行公布了资本管理中期规划,在2015年末前该行的资本金缺口高达350亿元,于是招商银行同时公布按照10:2.2的比例向全体股东配售的方案,所募资金将全部用来补充招商银行核心资本。“事实上,补充资本,所有的股东都不是太愿意的,因为它要摊薄。无论是大股东还是散户,都不愿意不断地补充资本。”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当年9月,中国央行六年来首次降息。以零售见长的招商银行面临困境,三大压力迎面而来:一是外部环境,主要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利率市场化、银行脱媒等;二是市场需求的变化,客户有理财需求,有养老的需求;最后是约束条件的变化,如监管上的资本充足率和利益相关者的约束,这其中就包括大股东给招商银行的压力。“当然,股东的要求也是合情合理的,哪个股东不希望用较少的资本消耗获得更高的回报?这是资本的本质,也符合经济规律。”正是这些压力,促使了招行“二次转型”。
今年4月8日,是招行创办25周年的日子,而当年“官督商办”的招商局已经走过了140个年头。
新考验
实际上,马蔚华的考验,至少从三年前就开始了。
2009年,招商银行业绩下滑,净利润同比下降13.48%;净利差从上年的3.24%下降为2.15%。招商银行由此成为当年的上市商业银行中唯一盈利倒退的银行。而民生银行2009年净利润却大增53.51%。此后,招行的净利润增长率一直低于民生银行。
对此,有专业人士分析,招行陷入了“零售模式困境”。2008年9月之后的降息周期中,招行暴露了弱点。零售银行的特点是活期存款占比较大,而在现有人民币利率管理政策下,活期存款利率的变化频率和变化基点均小于其它存贷款利率,因此,在加息环境下,招商银行的利润可观,而在降息环境下,招行的净息差缩水更大。
马蔚华在分析此事时,用的是另一种概括性的解释。他认为,2009年之后,招行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一,早年基数比较小,现在基数大,再保持以前高增长不现实;二,招行早年做零售银行时,这个领域是蓝海,而现在是红海了;三,2008年后,许多商业银行的贷款投向是政府平台,而招行相对少。这样招行的利息收入就少了。尽管效益差了,但发展更健康。“当时,我跟那境外的投资者说明这些理由,他们很认同,招行的股票不跌反涨了30%。”
无论哪种原因,事实上,在2004年前后推出诸多产品之后,招行已经鲜有突破性创新,也没有再找到更大的蓝海。随着外部约束条件的变化和银行自身的发展,商业银行间依靠行长个人力量的竞争在向依靠银行整体竞争转变。
2004年的一次转型时,招商银行提出发展中小企业业务,现在,马蔚华把“中”字拿掉了,强调会为小微企业服务。这是内涵集约式发展的典型,因为同样的资本消耗,小微企业有更高的回报。从国际上看,汇丰、花旗、富国、渣打等银行在小微企业上都是利率上浮。
但是上浮这部分利润能不能成为现实的利润,还得看一家银行真正的管理水平。
小微企业没有报表,可能还没有现金流也没有抵押,这时银行如果还追求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不断下降,那是不现实的,传统的审贷会方式,会把这项业务做死了。“因此,批量化审批和一定的风险容忍度是做好小微贷的前提。”
显然像当年的发展零售模式一样,如今的发展小微企业业务,招商银行同样需要复杂的组织结构、流程改造和理念更新。目前,招商银行正在进行试点:由分行层级为大中型企业服务,而所有的支行网点主做零售和小微企业。
然而,马蔚华的这一任期很可能将于2013年届满,他还有多少时间来完成这些改造和更新,值得关注。另外,小微贷做得最好的民生银行,被公认为体制、决策机制比招行更灵活。当商业向纵深创新时,仅靠一个行长的力量是不够的。
多年来,马蔚华一直在呼吁银行业的综合经营问题。今年时机似乎来了,中国商业银行的储蓄率持续增加了30年,但从去年开始,全国银行业的存款只增长了11.9%,比前十年的平均数低8.5个百分点。据马蔚华分析,一方面是因为CPI在过去一年一直大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更重要的原因是在银行的体系外有一个比较活跃的、且回报率比一年期定期存款要高的金融市场,包括股票证券、信托理财、私募基金等等。
篇3
【关键词】商业银行 任期审计 效率效果
随着外部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对任期审计的要求也日趋提高,如何有效提高任期审计的效率、效果成了各家审计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影响商业银行任期审计效率与效果的主要因素
(一)重视程度不够
根据银监会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任期审计是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的需要。而现实中,“先离后审”、“先任后审”的现象仍然存在。审计机构接受提请进行审计时,被审对象的去向已大致确定,审计结果仅仅为了帮助被审人获取银监局任职资格,该状况影响了审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审计评价的客观性;同时因审计组长职级低于被审对象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审计人员心存顾虑,造成任期审计流于形式,极大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二)项目计划不确定
由于计划的不确定,任期审计项目呈现突发性、集中性和无计划性的特点。容易造成审计任务与审计资源短时间内不匹配,使得审计人员无暇应接的情况。
(三)审计评价内容合理性不足
任期审计评价体系由多因素相互作用。在现行模式下,审计人员往往忽略政策、市场、区域经济等因素,仅以考核指标来评价被审计人聘期目标责任的完成情况和被审行的持续经营能力强弱。任期审计往往涉及的审计期间较长,范围较广,被审人的分工也经常发生变化。另外,在不同时期,上级机构经营管理战略目标不同,年度考核指标和考核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和调整。不同审计人员在相同业务、相同年度指标的选取也有差异,从而可能得出迥然不同的评价结果,造成审计结果客观性不足,被审计对象的认同度不高。
(四)审计流程规范性不足
各商业银行的任期审计办法中对任期审计程序管理做了明晰的规定,但在日常工作中,仍存在审计程序履行不到位,业务流程规范性不足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一是重要性和相关性原则把握不清,审计人员在编制方案、收集证据和报告发现时,未以审计事项与被审计人经济责任的关联程度大小为标准来确定审计范围、重点和报告内容。在现场审计时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结果是审计发现问题、报告内容与被审计人履职责任契合度不大。二是审计报告中评价语言规范性不足,审计人员将被审对象工作总结和述职报告内容作简单的“复制”、“粘贴”,甚至评价内容出现专业术语和口语化词语,严重影响了任期审计项目的效率和效果。
(五)审计人员不稳定
审计项目的质量与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敏感性密切相关。专项审计项目一般情况均由各审计机构专业团队承担,在资源配置各审计机构均会给予优先权,而任期审计项目仅能在剩余资源中临时抽调人员,而临时抽调人员也可能因不熟悉任期审计,加之审前准备不充分,无法保证审计的广度与深度,极大地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二、提高任期审计效率与效果的途径
(一)提高认识,加强部门协调配合
任期审计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审计难度大的工作。为了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取得实效,审计机构应与驻地分行有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提升效率。
1.任期审计是加强干部监管的必要措施
各审计机构必须认识到任期审计是银行监管机构及总行赋予审计部门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加强干部监管,促进廉政建设,推进依法经营的重要措施。改变任期审计只是帮助被审人取得任职资格的认识。在开展任期审计项目时,应根据不同级别,确定不同层次审计人员担任组长。提高审计工作的客观性、独立性和权威性,消除审计人员顾虑,提高任期审计评价的客观性,做到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被审计人的履职情况,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和鉴定。
2.加强与驻地行人力部门的沟通协调,增加计划前瞻性
审计机构要增强年度任期审计计划的主动性、前瞻性,加强与驻地分行人力资源部沟通,促使该部门有计划、分批次下达审计提请书,使内审机构有充足审计资源来完成任期审计项目。同时审计机构对年度审计任务的日程安排,要留有余地。一旦接到提请任期审计的任务,可适度调整自选项目的完成时间,将时间安排让位任期审计,或将任期审计项目与其他项目合并进行。
3.做好与计财部门的联系,保障相关评价指标及时完整
审计机构应与驻地分行计财部门积极沟通,一是每年年初可邀请计财部门专家进行财务管理知识培训。着力帮助审计人员提升分析被审行综合经营情况分析的能力。二是定期收集相关财务报表,及时获取经营相关数据。
4.加强与纪检监察部门沟通协调,有利准确界定责任
审计前,审计机构要主动走访干部管理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了解情况。审计中,及时沟通,遇到审计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视情况请纪检监察等部门提前介入。对纪检监察部门已有明确经济责任界定结论的,可直接引用;若未有经济责任界定结论时,可参照业务部门责任认定结论,依据相关标准界定经济责任;若业务部门尚未进行责任认定的事项,应提交相关部门进行责任认定,参照认定结论,依据责任界定分类标准。
(二)确定合理适用的评价体系
任期审计评价体系是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综合系统,要全面客观地考虑系统性、空间性特征,并依据发展变化情况而不断进行科学的动态调整。区分超额完成、完成和未完成三个层次的指标评价,针对未完成的指标,重点分析其变化趋势、在系统内和当地同业的排名、占比等情况。同时,将当地经济环境纳入分析范畴,动态全面考虑阶段性、区域性特征,挖掘未完成的原因,后续措施及效果,以保证评价的客观公正,增强审计效果。
(三)统一管理、规范操作
1.构建专业团队,推行前后台分离
审计机构应明确相关处室为牵头部门,全面负责对任期审计项目的组织实施和专业化建设。推行前后台分离的模式,即审计组作为前台,主要负责非现场分析、现场查证、报告初稿的撰写工作;牵头部门专业团队作为后台,主要负责审计总体方案,研究审计重点、加强与驻地分行联系,收集相关信息,定期维护与更新信息,规范审计流程等工作。
2.项目管理标准化
3.增加流程实效性
审计机构可结合驻地分行现有管理模式,完善现行标准审计流程,以增加流程实效性。
(1)采取网上问卷调查
网上问卷调查系统分为前后台两部分。前台由接受调查人员通过网络浏览器登录,输入预先设置的密码进入答题;后台主要用于系统管理、问卷管理及数据统计,由审计人员操作。实践证明,网上问卷调查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参与调查人员不受限制的特点,有利于扩展信息来源渠道。同时,由于采取不记名的方式,能消除参与调查人员的顾虑,从而获得真实客观的资料。
(2)增加多层级报告审议流程,确保审计报告质量
审计报告要以重要性、相关性、客观性相结合为原则,审慎评价被审计对象履职情况。项目主审在完成审计报告并交由审计组长进行初审后,应增加报告质量审核员、牵头处室负责人、审计机构负责人多级审核。经过逐级审核,对未达标报告进行意见批注后予以退回,直到符合要求方可进入下一审核环节,以达到保证报告质量的目的。
(3)及时掌握银监局审查反馈结果
监管制度面向全部金融机构,但由于各家商业银行有自身发展特色,内审机构通常依托于本行的风险导向。因此,这就需要审计部门保持对监管机构信息的敏感性,持续关注和跟进外部监管部门的工作重点、宏观政策调控等因素,多方掌握信息,从而在增强审计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的同时也兼顾了控制风险的成本。
参考文献
[1] 柳才萍.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审计实务,2006,3.
[2] 高旭.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问题及建议[J].中国内部审计,2007,3.
[3] 张娜.国有银行行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问题探讨[J].首都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篇4
农村电子商务正在改变着千千万万个黄泽翼的人生。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超过3160亿元,高出城市4个百分点。农村网络零售额在全国网络零售额的占比持续提升,去年上半年已达14.14%。2012年,全国范围内的淘宝村仅有3个;去年,1000个淘宝村在18个省市遍地开花。
今年初出台的《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电子商务将持续在平衡城乡消费差距、提升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产品商品化、助推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农村电子商务也被赋予了精准扶贫、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使命。
鼓起“钱袋子” 提升幸福感
“2015年9月,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招募136名农村淘宝合伙人,报名人数达7000多人,农民对电商的热情可见一斑。”作为《农村网商发展研究报告2016》的主要负责人,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甘犁这样告诉笔者:“我们提取了741个农村数据以及40000余个家庭数据,通过分析能够看出,网商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电商为正在转型的三农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
甘犁介绍,统计显示,网商提高农村家庭平均年收入2.05万元,提高农村家庭财富21.3万元,随着网商密度的增大,农村地区的家庭总资产、净资产以及收入整体呈上升趋势。拿海南省海口市石山镇来说,这个小镇的农户把石斛、壅羊、荔枝等特色农产品搬上了互联网,2015年全镇农产品电子商务成交额接近亿元。石山镇副镇长胡炜彬表示:“互联网+农业平台的建设,吸引了大批村民回乡创业,2015年全镇农民人均收入8652元,同比增长59.4%。”此外,网商也为农村特色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契机。“我们发现,网商较多的农村,2016年其特色产业的产值达2200亿元,远高于网商较少农村的474.9亿元。”甘犁表示。
更重要的是,随着农村地区网商的发展,当地的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配套也应运而生,这让农村的民生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农民的满意度与幸福感也大大提升。甘犁介绍:“网商排名前5%的地区,村民的交通满意度、教育满意度和医疗满意度分别达56.58%、69.1%和56.21%,比部分城市居民还要高。”
夯实“硬条件” 改善“软环境”
“截至2016年11月底,我国农村网络光纤接入占比达82.2%,比2015年底提升19个百分点;贫困村宽带覆盖率超过80%;农村光纤宽带用户超过6100万户,比2015年底提升90%;预计2017年两批试点建设完成后全国行政村光纤通达比例将超过90%。”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张峰日前表示,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为农村网商发展打下坚实“地基”。
在网络通联之外,交通则是左右农村电商发展的另一要素。甘犁告诉笔者:“就当地网商数量占家庭数量比重来看,仅有一条道路通往县城的农村要比有5条以上道路通往县城的农村低0.84%;具有地理优势的农村则比偏远农村高1.49%。看我国淘宝村的分布,按数量计算,前3个省依次为浙江省、山东省、江苏省,正是因为这些省份交通便利,有利于物流的运输。”
但有了路只是第一步,还要物流服务能够跟上“最后一公里”。如今,电商平台正在努力通过渠道下沉来打通瓶颈。京东农村电商战略负人李贺明表示,“京东帮服务店”能够在1700多个县的44万个行政村提供大型家电的配送、安装和售后等服务。阿里巴巴新乡村研究中心副主任盛振中也介绍说,阿里巴巴集团计划在3~5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服务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大力发展“农村淘宝”。
硬条件之外,“软环境”是农村网商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引擎。“网店对于乡亲们来说完全是个新事物,没有店面也能赚钱对他们来说是不可想象的,需要懂技术、有知识的人来当个‘引子’。”河北省清河县洼里村的大学生村官、村党支部副书记谢荣耀这样告诉笔者,为了带动村民投身网商,他甚至自己在淘宝上开了家网店,“头一年就赚了8万多元,村里一下就轰动了,现在我们村240户人家里,通过网店年利润10万以上的就有70多户”。甘犁也表示,“大学生村官”是农村电商发展的一把“钥匙”,“有过大学生村官任职的农村网商密度明显高于从未有过大学生村官任职的农村,这就证明,人才软环境对农村网商的发展至关重要”。
创新靠人才 发展靠资金
“这两年感觉特别累,好像营业额到了千万,就再也上不去了。”潘小忠是浙江省临安市昌化镇白牛村的第一个网商,他告诉笔者:“电商平台的活动规则越来越复杂,我们农民干网商,就像是‘全科赤脚医生’,全要自己摸索着来。”
在对多家淘宝村的走访中,年营业额1000万元,是大卖家们经常提及的一个门槛。在这个门槛之下,凭借农村在产品、仓储、人力等方面的成本优势,农村网店脱颖而出的机会颇多,但在这个门槛之上,如何做大做强,农村网店却要开始面对种种“短板”。
首先是人才。浙江省缙云县北山村是个“户外用品村”,网店店主赵礼勇坦言,过去是每年去义乌看别人的商品,回来学着做,但店铺大到一定程度,总不能光靠“山寨”,想设计点新产品,就面临缺乏设计人才的问题,“没办法,最后只能专门跑到40多公里外的永康市去找设计师,经常一件商品从开始沟通到定稿,要跑几个来回。”
篇5
(一)上市具体方案对比-整体上市还是分拆上市
1、当前整体上市的不可操作性
整体上市是目前难度最大的一种方式,面临着诸多在短期内难以克服的障碍,具体表现为:(1)国内资本市场筹资规模的障碍。按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缺口(按8%的资本充足率来计算)巨大,国内资本市场容量过小,国内股票市场的资金供给能力无法承载。(2)关于不良资产信息披露的障碍。2001年11月,中国证监会了《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一至第六号,对金融企业上市发行的信息披露进行了特别规定。国有商业银行整体上市必须依法进行资产评估和信息披露,不良资产状况的信息披露可能严重影响社会公众对金融体系的信心。(3)在满足上市条件方面存在法律障碍。从国有商业银行的年报数据来看,四大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大大低于一年期银行存款的水平。如果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账面利润进行公正的真实评估,并按照国际银行机构通行的贷款损失准备金记提标准计提损失准备金,则国有商业银行的账面利润将会进一步降低。按照目前《公司法》的规定,如果国有商业银行不具备连续三年盈利的条件,则不具备上市融资的资格。按照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和资本市场的现状,国有商业银行整体上市在短期内尚不具备可行性。除非国家财政给予资本金的支持,不良资产无法化解,但这个财政负担太大,国家实际上无力解决。
目前,国内有四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圳发展、浦东发展、民生、招商银行已经上市,因为规模较小都是采取整体一次性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上市实践对于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设计有一定借鉴作用。以规模最大的招商银行为例:[1] 招商银行发行前总股本为42亿股,股东权益51亿元,资本充足率10.26%,总资产2663亿元,贷款余额1402亿元,按五级分类不良贷款总额为143.76亿元,不良率10.25%,计提贷款呆账准备金余额为67.30亿元,2001年利润14亿元,股东107家, 前10名股东中最大占比24%,最少2.4%;[2]整体上市发行后总股本57亿股,发行15亿股(其中流通股6亿),募集资金100多亿元,资本充足率超过20%.招商银行原打算将其电子业务部门分拆上市,但最终放弃了此计划。因为整体上市能确保银行运营的完整性,并有助于银行全面、系统的改革,比分拆上市更有效率,有助于保持和提高银行的综合竞争力,但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受国内资本市场容量的限制,以及自身不良贷款率高的限制,只能实行分拆上市的方案。然而这并不是说,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国有商业银行仍不能整体上市。中国工商银行近期发表一个观点:准备花6-8年时间充分消化不良资产,之后再整体上市。因为银行改制的目标还是要达到整体股份化和上市,只要到时条件具备,一次性整体上市更有效率。
2、分拆上市的可行性方案分析
既然目前一次性整体上市不可操作,大家探讨了分拆上市的方案。归纳起来,有以下多种不同的分拆上市的意见。
1)各分行设立独立法人,分别股改上市,总行成为控股公司。
此方案优点是:个别效益好的分行易于上市,增加了银行的数量,有利于竞争;但有很大弊病:破坏现有统一法人体制,造成地域分割,降低了综合竞争力。
2)剥离出单独业务上市,如房地产金融业务、网上银行业务
此方案优点是:个别业务易于上市,如房地产金融业务一般是各家银行的优良资产,不良率较低,赢利能力强,现金流稳定,容易受到股民欢迎;弊端:将银行按业务进行肢解,形成业务单一的银行实体,不符合银行发展多业务品种趋势,降低了综合竞争力。
3)整合部分分行打包上市
优点是:上市规模大于上述2种;弊端:如何整合未分拆部分存在问题,一是它避重就轻,难以做到通过上市而对中国银行业的运营环境产生良好影响。另一个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将上市完成并在全行建立起现代银行制度。
本文认为当前进行改制上市工作,尽管方案3)同样存在问题,比较而言更可取。通过进一步优化,方案是可行的。本文对此方案表述为:先重组部分效益较好分行上市,逐步收购原银行资产,最终将原银行资产全部注入新银行,实现整体上市。上市地点在国内、境外上市均可考虑。此方案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重组哪些分行
资产重组应考虑:效益较好、不良资产率较低、地域相连、面临激烈竞争的分行。我国公司法和行政法规及证券交易所都没有对拟上市银行的不良资产率有明确要求,但由于不良率大将影响公众的投资信心,同时计提准备金也会减少利润,客观上要求不良率不能高,实践中,在保证3年连续盈利的情况下10%的不良率是可以接受的。重组分行数目5-10家为宜,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考虑到上市的目的是为了补充资本金、引进先进管理模式,应对竞争,重组的分行应在沿海发达地区。
(2)清产核资
总行要对重组的分行进行清产核资,划拨资本金。从目前情况看,各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多数分行资本金为负值,拟重组上市的分行必须获得总行划拨的资本支持。清产核资过程中注意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包括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一般准备是根据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专项准备是指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按每笔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的准备。特种准备指针对某一国家、地区、行业或某一类贷款风险计提的准备。
(3)发起人问题-原银行与新银行关系
原银行与新银行关系可以有2种设计:一是原银行作发起人,募集设立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或者联合5名以上投资者发起设立新银行,原银行成为新银行的大股东;二是原银行成立一个拥有100%股权的银行(金融)控股公司,由该控股公司设立新银行。后者设计更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发展趋势,但存在一定法律政策不明确地方,如依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不得从事投资活动,设立银行控股公司是否属投资活动。
(4)股权设计-引入战略投资者
商业银行应当引进战略投资者,立法上应当允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工商企业和外国资本参股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使银行的股权合理分散,以促进科学合理的经营决策和利益分配。
事实表明,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中,由国有机构投资者控股是较有优越性的。考虑到充实资本的现实要求,机构投资者持股只能以现金净投入的办法实现,除个别优秀大企业有此财力外,只能求助于保险公司、基金等金融机构。从这个意义上讲,国有银行规范的公司化改造需要突破金融机构不得交叉持股的禁区,精心选择战略投资机构,实现产业资本、金融资本有效、规范的结合。
外资银行参股四大国有银行存在法律政策上的限制。中国人民银行在1999年6月20日的《关于向金融机构投资入股的暂行规定》第十二条规定:外资、中外合资金融机构和企业均不得向中资金融机构投资。这就限制了外资银行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参股,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5)“加法上市”还是“减法上市”
“加法上市”就是指成立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后,在股本之外再发行股票(一般是流通股)募集新资金,资金由新银行扩充资本金,是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主要做法:“减法上市”是成立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后,大股东向社会减持自己的股份,所得资金归大股东。减法上市可使大股东—原银行获得可支配资金,可以用来核销不良资产,但无法扩充新银行的资本金;加法上市则正好相反。那么,选择哪一种方式,取决于上市的目的:如果大股东是为了出售股份获得资金核销不良,就必须在选择重组分行时考虑资产优良、效益好、资本金高暂时不用扩充等因素;反之亦然。目前从国有商业银行的实际来看,如果想达到一定区域内分行资产重组上市,都存在不良率高、资本金不足的问题,大股东冲减不良资产与新银行补充资本金的目的无法同时达到,看来只能采取加法上市。
大股东获取资金的来源可以依靠上市前向战略投资者转让股份实现,鉴于对资金的需求很大和买主的承受能力,就必须尽量多出让国有股权如20-30%,出售给境外机构,因为只有外资才买得起,同时给予外资方董事席位参与管理。
(二)分拆上市的主要法律问题
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拆上市面临着复杂的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问题。国有商业银行网点众多,资金结算网络遍布全国。现代商业银行如果缺乏规模效应将难以在竞争中立足,上市银行在开展业务时必须利用国有商业银行庞大的业务网点和网络拓展业务,不可避免要发生复杂的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的问题,在上市方案的设计上,要确保交易的独立性和公平性,要避免国有商业银行对上市银行运营的非法干预。
1、新设立股份银行与原银行之间存在的关联交易问题
(1)定义: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是指上市公司与其关联方(主要是指与母公司或股东)之间相互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一种商业交易行为。
(2)目前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监管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监管方式主要有: A通过法律对公司及其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实施实质性限制; B通过法律法规要求上市公司对其与关联方之间的所有重大交易进行充分披露。
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要求“关联交易活动应遵循商业原则,关联交易的价格原则上应不偏离市场独立第三方的价格或收费的标准。公司应对关联交易的定价依据予以充分披露”。
目前具体的监管措施:
A实质性限制
就是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禁止上市公司与其关联方(包括关联公司和关联人士)进行的某些类型的交易,或有条件地从事某些类型的交易。实质性限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禁止某些关联交易业务的发生或有条件地从事某些关联交易业务,即对业务本身做出限制;二是规定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诚信义务,即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作为受托人应遵守的对公司的忠诚义务和注意义务,从而达到限制其进行某些有损公司利益和公司其他参与者利益的交易行为的目的。[3]
央行2002年公布《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规定了多项限制股东与银行间关联交易,其中主要是贷款和担保业务 .
B税法调整
税法调整是监管公司关联交易最古老的办法。在关联交易中,交易价格的确定是关键要素,它是衡量关联交易是否公平合理的主要判别标准。对于公司的关联交易一般国家都通过税收立法予以调整。如美国的“事前订价协议(advance pricing agreements,APAS)”和美国国内税法第482条的规定。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企业或者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从事生产、经营的机构、场所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应当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不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而减少其应纳税的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进行合理调整。
C关联交易的披露
“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监管关联交易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上市公司充分、及时地披露所有重大关联交易事项,让投资者去研判交易的公平性,并使用手中的权力批准或不批准该项交易。关联交易的披露一直被列入信息披露的重点内容,在实行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的模式下,法律法规对关联方关系及交易的披露作出了许多详细的规定。[4]
(3)涉及银行改制上市的关联交易如何遵从上述监管
A资产的收购
分拆新银行上市的目的就是逐步收购原银行资产,最终达到整体上市。收购的方式有很多,都属于关联交易。收购原银行资产,可以发行新股以现金购买,更为可行的是通过换股来解决。如收购X省分行资产,该行总资产800亿元,不良率16%,总行实拨资本金50亿元,因赢利能力一般股东权益目前仅为10亿元。此时新银行应与原银行(总行)达成协议,由原银行对X分行补充适当资本金并进行股份化,X分行资产作价与新银行出让部分股权进行交换,完成收购过程。因为换股也涉及评估、定价问题,所以整个过程也应按市场原则进行。下列行为应予禁止:上市公司将不良资产或等额的债务剥离给母公司或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以达到降低财务费用、避免不良资产经营产生的亏损或损失的目的。为了达到支持上市公司的目的,母公司将优质资产低价卖给上市公司,或与上市公司的不良资产(特别是长期投资的购买和置换方面)进行不等价交换。
B业务往来
新银行与原银行之间有各种业务往来,形成大量关联交易,包括:容易定价的交易,如资金拆借,利率是固定的市场价格;不容易定价的交易,如资源、设备、结算网络的使用等,应按规定确定。
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7.3.6条对处理关联交易的做法有一些规定可以参照: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符合诚实信用的原则;2.关联方如享有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表决权,除特殊情况外,应当回避行使表决;3.与关联方有任何利害关系的董事,在董事会对该事项进行表决时,应当予以回避;4.上市公司董事会应当根据客观标准判断该关联交易是否对上市公司有利,必要时应当聘请独立财务顾问或专业评估师。第7.3.7条规定:上市公司关联人与上市公司签署涉及关联交易的协议,应当采取必要的下列回避措施:1.任何个人只能代表一方签署协议;2.关联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干预上市公司的决定;3.上市公司董事会就关联交易表决时,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属以下情形的,不得参与表决:(1)董事个人与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2)董事个人在关联企业任职或拥有关联企业的控股权,该关联企业与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3)按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应当回避的。第7.3.12条还规定:上市公司拟与其关联人达成的关联交易总额高于3000万元或高于上市公司最近经审计净资产值的5%的,关联交易在获得公司股东大会批准后实施,关联股东应当放弃对该议案的投票权,上市公司董事会应当就此项交易是否对上市公司有利发表意见,同时上市公司应当聘请独立财务顾问就该项交易对全体股东是否公平、合理发表意见。等等。
2、原银行与新银行同业竞争的问题
原银行是新银行的控股股东,《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规定很多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关系问题。其第二十七条上市公司业务应完全独立于控股股东。控股股东及其下属的其他单位不应从事与上市公司相同或相近的业务。控股股东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同业竞争。
原银行与新银行严格规定营业的地域界限可以避免同业竞争。营业的地域界限实际就是营业机构设立的界限。比如原银行在A、B、……Z营业,其中AB两地重组新银行,则原银行不在AB再设立营业机构,新银行也不在AB以外地区设立营业机构就不会构成同业竞争。至于A地居民或企业到CDE寻求原银行的服务的情况,也不能视为存在同业竞争行为,因为原银行和新银行都没有去竞争客户的主观意思。[5]
3、债务转移问题-大量负债资产如何从原银行转到新银行
合同法规定,债务转移必须经债权人同意。这是一个简单的法律问题,但工作量大的惊人,理论上讲,银行应当获取所有客户明确的同意才可以。有无可能使用默示同意的规则,比如张贴告示表明客户只要不明确提出反对,帐户将于某日起由原银行转到新银行?本文认为不行。改变合同状态的是银行,是发出新要约,而承诺必须是明确的,要约中有对方不做相反表示合同就成立的文字是无效的。债务转移必须由客户签署确认同意的文件书,尽管工作量大,也必须这样做。
四、完善公司治理-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增进绩效的内部动源
现代公司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我们进行产权改革的一个目标就是促成这种分离。这种分离使得所有者必然要对经营者进行制约,但又不得不提供足够的利益和权力激励经营者创造更多的收益,因此建立利益制衡机制是非常必要的,这就是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的实质,即明确股东、董事、经理和其他利益相关人之间权利和责任的分配,规定公司议事规则和程序,并决定公司目标和组织结构,以及实施目标和进行监督的手段。公司治理从广义上讲,包括公司内部和外部市场关系对公司的经营和控制的制度[6];从狭义上讲,仅指公司内部机构如股东会、董事会功能、权力等方面的制度,因而又可称公司治理结构。本文就法律探讨的方便从狭义。
对于国有银行来讲,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而仅靠产权改革还不能保证国有银行绩效的增进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相当多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公司尽管进行了产权改革,但由于未能建立有效的制衡机制,出现了很多问题,特别是国有出资人不到位、内部人控制下的“一股独大”、控股股东损害上市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董事未能履行诚信义务、不勤勉尽责的现象非常普遍。上市公司中出现的一些重大案件,如郑百文、银广夏等,其起因很大程度上也可归结为公司治理结构的严重缺陷而导致的恶意决策。可以想见,如果仅仅进行了产权改革而未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这些上市公司的弊病同样会落到商业银行身上。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国有商业银行能否转变成为现代金融企业至关重要。
(一)以“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
理论是经济学现代企业理论的两个分支中的一个。按此理论设定的委托-关系中,股东是委托人,董事和总经理是人。由于委托人和人各有不同的利益,在行为中,当人追求自己的利益时,就可能造成对委托人利益的损害,这就是所谓问题的产生。一个用以分析问题的概念是成本,它的定义是:假设不存在信息不对称,人的行为是可以被观察到的,其他信息也都可以共享,那么即使在不确定条件下,委托人也能在保证人得到其保留效用和努力激励的约束下,找到使委托人效用最大化的对于人的支付方案—最佳方案;但如果考虑信息不对称,在不确定条件下求解支付遇到最优风险分担和最优激励之间的两难选择,要么选择最优风险分担,要么选择最优激励,称为次佳方案,其与最佳方案的偏离就构成了成本。[7]张维迎把成本概括为外部所有者理性预期内要由管理者自己承担的成本,并因此得出结论:让管理者成为完全的剩余权益拥有者,可以减少成本。[8]为了降低成本,解决问题,委托人必须设立一套有效的制衡机制来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公司治理结构就是用来解决内部各种问题的机制,归纳起来主要包括:1如何配置和行使控制权2如何监督和评价董事会、经理层和职工3如何设计和实施激励机制。
本文认为在现行体制下,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中涉及两类委托-关系,在金融支持政策下,国有银行被赋予了利润最大化与金融支持双重职能。这一功能的赋予使作为人的国有银行行长面临双重委托目标:一方面,国有银行承担着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使命,要求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另一方面,要求自觉地作为国家推行产业政策的工具。在双重委托目标约束下,不仅两类委托-关系中委托、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更加严重了,而且使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更为困难,人风险因而增大了。
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一个不良结果就是内部人的自利行为严重。这主要表现为经营层决定商业银行发展、经营和分配等重大决策,出现个人独断现象;经营行为短期化;过度发放信贷;过份的在职消费以及工资、奖金等收入增长过快,侵蚀利润等。此外,商业银行经理层还利用政府行政上的超强控制推脱责任,把经营性亏损和政策性亏损混为一体,将经营性亏损推脱为政策性亏损,由此转嫁自己的风险等等。为什么很多企业问题基本上都出在人行为上? 我们试从经济学人“寻租”行为理论予以解释。人获得财富的渠道主要是:A资本利得,即通过持有股份获得收益;B薪酬和C寻租,但资本利得、薪酬很有限,激励有限。相反,寻租系乎于内部监管机制是否健全,在“内部人控制”的情况下,内部监控机制完善与否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内部人”,租源丰富,租金丰厚,很难讲会有多大的限制,当然,寻租是要冒被惩罚的风险,成为寻租的成本。这样,只要寻租的成本小于寻租的收益,寻租是安全的,理性的人会选择寻租。寻租获得的收益与资本利得、薪酬的比值越大,对寻租的激励越强。如果企业内控机制不健全,只要人可以安全地“寻租”,且租金大到超过一定的临界点,公司是不是国家控股、是否是国有股权的人都没有差别,人必然有采取损害股东利益的寻租行为的倾向,股份制改造仍然会失效。
(二)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
对于公司的治理规则,各国基本未采取有权机构立法的形式,多是由研究机构、协会组织推出,以公司治理的报告(report)、原则(principle)、公司治理指引(guideline)等形式推出,一般不具有强制性法律拘束效力,但有的也可以实质性影响上市公司的行为。世界范围内,较为著名的有英国公司治理委员会提交的三个公司治理报告-CADBURY(1992),GREENBURY(1995),HAMPEL(1997)报告以及经合组织(OECD)1999年的经合组织公司治理原则。
我国公司法未提出公司治理概念,但有许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权利义务方面的内容分别规定在相应章节,并要求在公司章程中载明(公司法第79条)。中国证监会2002年1月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属行政规章,有一定法律效力。[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