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管理复习重点范文

时间:2023-07-06 17:42: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采购管理复习重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采购管理复习重点

篇1

关键词:“三分”教学模式;工作过程;学习情境

一、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三分”教学模式

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均构建“三分”教学模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教师为教学主导”的新教学模式。即以建构理论学习基本够用、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为重点的教学模式。“三分”即教学案例内容分行业、教学内容设计分岗位、教学体验活动分角色。在教学中采用工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餐饮旅游和建筑企业行业的背景为业务资料,让学生掌握不同行业的会计核算流程;教学内容分设总账管理、薪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应收应付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存货和库存管理等会计岗位;教学过程中学生轮换帐套主管、出纳、审核人员、采购人员、销售人员和库管员等角色,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角色,以便于工作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二、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理念

通过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学习,学生除了能够熟练进行手工会计岗位的操作外,还能够利用相关理论建立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利用“用友”u8财务软件准确完成建立账套、操作员及权限设置、总账系统、工资系统、固定资产系统、应收系统、应付系统、报表的编制处理的岗位职业能力,基本具备会计电算化岗位的工作能力。

三、会计电算化工作过程分析

会计电算化工作过程,就是利用计算机和财务软件进行会计信息化处理的过程。工作过程分析是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情境和教学内容设计的基础,一个企业完整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过程有如下具体内容。1.创建账套,是企业独立的一套账簿体系,是进行日常核算业务的基础。建立账套的工作有创建账套号、账套名称和账套类型等单位的基本信息。2.系统初始设置,是企业进行会计业务处理前的准备基础工作,主要包括本单位机构部门设置、职员类别、职员档案、客户及供应商档案、会计科目设置、凭证类别及期初余额录人等基础档案设置。3.企业会计核算电算化,是企业会计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是企业财务数据分析的数据源。主要处理工作包括凭i处理、账簿处理、出纳管理、应收应付管理、薪资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等具体核算处理。4.会计报表管理,从总账管理系统或其他系统中获取有关会计信息数据,按照规定报表模板自动编制生成会计报表,并对会计报表数据进行审核、汇总,形成各种分析图表,并按预定统一格式打印输出各种会计报表。5.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工作,包括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和存货核算的等管理工作。

四、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设计

基于对会计电算化工作过程的分析,本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内容设计成学习情境。《会计电算化》课程学习情境设计:1.初始化,使学生掌握建立帐套的方法和人员及权限设置的操作方法。2.基础档案设置,培养学生能够利用财务软件进行基础档案的设置。3.期初余额录人,培养学生能够利用财务软件进行期初余额录人。4.总账管理系统,培养学生利用财务软件进行凭证、账簿处理。5.薪资管理系统,培养学生利用财务软件进行工资管理系统的处理。阮急账管理系统,培养学生能够利用财务软件进行期初余额录人、凭i输人、凭i审核、记账、出纳签字。7.编制会计报表,培养学生利用财务软件进行会计报表编制。8.薪资管理系统,培养学生利用财务软件进行工资的计算、汇总、分配和分析处理。9.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培养学生利用财务软件进行固定资产增加、减少、折旧的提取。10.应收款管理系统,培养学生利用财务软件进行应收款管理处理。11.应付款管理系统,培养学生利用财务软件进行应付款管理系统的处理。12.供应链基础设置,培养学生利用财务软件进行供应链基础设置的处理。13.采购管理系统,培养学生利用财务软件进行采购管理系统的处理。14.销售管理系统,培养学生利用财务软件进行销售管理系统的处理。巧.库存管理系统,培养学生利用财务软件进行库存管理系统的处理。16.存货管理系统,培养学生利用财务软件进行存货管理系统的处理。17.商品流通企业核算系统,培养学生利用财务软件进行商品流通企业核算系统的处理。

五、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

本专业的课程通过实际案例,《会计电算化》课程,利用财务软件完成整个会计电算化工作,实现课堂与实习一体化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学生边学边练、教师边教边指导,并针对实际财务工作中易错点进行强化训练,将“教、学、做”融为一体。1.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将实际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经济业务事项、财务软件、工作环境置于课堂,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实际承担会计电算化工作,学生通过担任操作员、出纳、账套主管、系统管理员等角色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仿真的角色体验、现实的财务软件以及真实的会计数据资料,营造出真实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环境,通过情境设定的教学让学生所学和现实会计电算化岗位实现了零距离结合。2.角色互换教学法:在仿真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学生通过担任操作员、出纳、账套主管、系统管理员等角色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通过不同的角色体验,营造出真实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环境。3.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中利用一个月的经济业务事项资料,每一笔经济业务便生成一项会计工作任务,在各项任务的驱动下,老师带领学生根据任务指示做出相应的会计处理,使学生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初始化工作、账务处理系统的日常业务处理、会计报表的设置与生成等各项教学内容。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下,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问题,老师给予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指导,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做到学以致用。4.工作过程导向法:在课程教学中,以实际的经济业务事项,按照会计电算化岗位工作流程的系统初始设置、建账、算账、结账、报表输出等具体要求,顺序开展教学,通过教学让学生全盘掌握会计电算化工作流程,把抽象概念的知识具体化,逻辑性强,便于学生学习、掌握会计电算化工作技能,教学效果好。5.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以真实的经济业务事项作为案例,基于会计电算化工作过程,教学生如何做系统的初始设置、建账、算账、结账、报表输出等项会计电算化工作,并对实际会计电算化工作中重点、难点、易错点加以重点讲解,从而让抽象、难懂的会计知识变得易理解、易掌握,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6.实战演练教学法:在专业课程各个实训环节,借助某个中小型工业企业(商业企业或旅游企业)一个月仿真的经济业务内容,教学中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创建账套、日常业务处理、期末处理、编制会计报表等整个会计电算化模拟工作。通过这样的实战演练,学生不断熟悉、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工作过程,有效提高了学生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职业岗位能力。7.启发式教学法:其目的是通过启发引导,引起学生高度重视所讲问题,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通过启发式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及其会计处理能力。比如:对“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流程”这一问题的讲解,先复习学生已掌握的手工账务处理流程,再引出问题,这样学生易学、易懂,效果好。

六、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评价体系

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以会计电算化职业岗位能力为重点,以职业资格认证为参照标准,知识、能力、素质考核并重,全面改革传统考核方法,改革传统的期末一次性笔试方式。采取过程考核方式,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加大过程性评价成绩的比重。采用模块考试,没有期末考试,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模块考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包括出勤、作业、学习态度、平时实训成绩(包括实验报告、课堂实训)。《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分岗核算》《基础会计实务》《纳税实务》《计算机基础》等课程均采取过程考核方式,期末成绩=20%平时成绩+3O%过程考核+5O%期末考核。采取过程考核方式后,学生比较重视平时的学习,杜绝期末突击考试模式。会计电算化专业通过各课程的教学改革运行情况,市场调查分析对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需求的意见和建议,使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教学内容更符合社会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要,培养社会需求的会计电算化人才。

参考文献:

l[]截20巧级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巧6,吴秀艳

z[]截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4朋,孙巧美

篇2

关键词 思维导图 企业管理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of Mind Map in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Instructional Design

LIU Yu

(College of Business,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 Yancheng, Jiangsu 224051)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University Teaching, author have applied mind map to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there are three steps to design the course, which is top design for knowledge, research on knowledge point and knowledge level, build knowledge. The mind map is very useful for teacher and student.

Key words mind map; enterprise management; instructional design

在大学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获取最新信息的方式越来越便利,因此,对于大学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很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把握知识、传递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课堂参与度,作者尝试把思维导图的方法应用到大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践发现,思维导图以其独特的方式把零散的知识点串成一个个相互关联且具有层次的知识体系。

1 思维导图的内涵和作用

1.1 思维导图的内涵

思维导图是以图解的形式和网状的结构,用于储存、组织、优化和输出信息的思维工具,运用关键词和关键图像,打破线性学习的约束,运用发散思维,进行快速阅读和提高学习能力。思维导图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找到关键词或关键图像。关键词是指集中了一系列特殊图像的词或词组,一经触发,即能令人回想起与之相同的图像。(2)发散思维。大脑是以关键词和关键图像为中心触发点,朝着多个方向同时思考的,这就是发散思维。记录信息的方式越接近大脑的自然工作方式,大脑就越能高效地回忆起重要的事实和激发个人的记忆。(3)基本分类。思维导图各个概念的组合需要一个结构。创建思维导图第一步就要确定基本分类。

1.2 思维导图的作用

(1)学会有机学习。有机学习的两个主要策略,一是准备,需要浏览内容、做好时间和任务量分配,做好5分钟笔记,提问并确定目标。二是应用,需要总览,预习,精读和复习。(2)提高记忆能力。思维导图最接近大脑的方式来接收信息和获取信息,通过对关键词或关键图像的联想,以发散思维的方式来提高记忆能力。(3)系统掌握知识。思维导图通过找到关键词或关键图像对知识进行分类,从而把知识架构成有层次的体系,重点突出,有利于系统地掌握知识。

2 思维导图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企业管理是一门传统课程,无论是对于商学院的学生而言,还是面对其他学院有机会去企业工作的同学而言,都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运用思维导图对企业管理这门课的知识进行教学设计很有必要。

2.1 知识顶层设计

企业是一种社会组织,通过获取资源进行转换,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后实现价值创造。因此可以将企业管理这门课程的知识划分为四个部分:(1)资源管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以下几个方面,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物资资源、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这些资源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投入的要素。(2)资源转换及服务管理。企业需要将获取资源进行转换,转换的成果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后来实现自我的价值。转换的过程分别包括研发管理、采购管理、生产运作管理、营销管理和物流管理。(3)转换保障管理。企业在转换资源的过程中需要一些保障措施来保证资源转换工作的顺利进行,这类工作主要包括以下经营战略管理、企业文化管理、质量管理和标准及定额管理。(4)价值创造管理。企业存在的目的及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就在于能为社会创造一定的价值,更准确地说是通过满足消费者来为其创造价值。

2.2 研究知识重点及知识层次

顶层设计完成了知识的第一层次的架构,需要将知识进行分析,找出其重点,理清知识之间的层次,使得平面的零散的知识点成为立体的知识体系。

(1)资源管理知识重点。所有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因其具有社会性和增值性等特点,成为管理中的主导者,是企业一切活动的执行者。如何了解员工以及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准确高效地实现企业目标的重要基础。

(2)资源转换及服务管理知识重点。企业存在目的就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资源转换及服务管理知识重点是营销管理,营销管理通过市场研究了解消费者需求,分析消费者特点,利用企业现有的资源和能力,提供有别于竞争对手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的需求是企业一切活动的起点,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企业存在的意义。

(3)转换保障管理知识重点。转换保障的四个方面都很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是经营战略管理,经营战略管理是确定企业前进的方向,形成企业各个层次的目标,为企业日常工作管理提供依据,方向的正确与否,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

(4)价值创造管理知识重点。价值创造管理中最重要的是创新管理,企业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突破自我优势,形成竞争对手在短期内无法超越的核心竞争力,能够准确把握客户的动态需求,以创新的方式为客户提供创新的产品。创新能赋予企业鲜活的生命力,使企业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2.3 架构知识体系

通过对各个层次的知识进行分解,找到重点,再细化,再找重点,从而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企业管理知识体系图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管理知识体系图

3 企业管理中市场营销章节的思维导图应用案例

3.1 市场营销章节知识顶层设计

市场营销的知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营销观念的发展历程。市场营销学也是一门学科,这门学科的发展历史其实也是市场营销观念发展的历程,在整个过程中市场营销观念经历的二大类型五个阶段,一类是以企业为中心的观念,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生产观念、产品观念和推销观念;一类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观念,分为两个阶段,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营销观念。

(2)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对于环境分析主要从三个层次进行,一是宏观环境分析,可以用PEST方法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进行分析;二是产业环境分析,可以用波特的五力竞争模型进行分析;三是企业内部环境分析,可以用SWOT分析法,结合外部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来分析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制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战略。

(3)消费者分析。通过将产品购买过来后的用途的不同,可以将消费者分为两类,一是日用品消费者,二是工业用品消费者。对于日用品消费者主要分析其购买影响因素和购买决策过程。对于工业用品消费者可以将其分为三类(生产者市场、中间商市场和非营销组织市场)分别分析其购买影响因素和购买决策过程。

(4)市场营销策略。在以企业为中心的市场观念中,市场营销策略为4P,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在以消费者为中的市场观念中,市场营销策略为4C,即消费者的需求(Consumer needs)、成本(Cost)、沟通(Communication)和便利(Convenience)。

3.2 市场营销章节知识重点和知识层次

(1)市场营销观念的发展历程重点知识。市场营销观念的出现使得企业以自身为中心转变为以消费者为中心,这个重大的转变成就了企业存在的目的。

(2)市场营销环境分析重点知识。企业内部环境分析,即运用SWOT分析法,在结合外部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的同时分析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企业只有充分了解自己之后才能利用外部的机会来发挥自身的优势,从而取得较好的发展。

(3)消费者分析重点知识。日用品消费者,其具有购买量小,购买频率大的特点。需要研究此类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行为。了解了消费者的需求是企业一切工作的动力,研究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企业采取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的依据,研究的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可以使企业以最佳的方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4)市场营销策略重点知识。市场营销策略中的重点知识是了解从4P到4C的转变,了解不同的企业在其产品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时,对于4C的不同侧重,学会灵活运用4C解决企业现阶段的问题。

3.3 市场营销章节知识体系

在以消费者为主线的前提下,确定市场营销章节的知识体系。用思维导图描绘市场营销章节内容如图2所示。

图2 市场营销章节知识体系图

4 结论

通过在企业管理课程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工作。思维导图在企业管理课程教学设计中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4.1 对老师的作用

(1)对知识进行系统架构。思维导图方法的运用,使得教师在备课前需要对教材进行全面把握和梳理,分清知识的层次,从而对于企业管理这门课程的知识进行系统思考,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2)突出重点。思维导图以可视化的表现方式,使得原来零散的知识以更直观的方式显现,重点知识可以一目了然,方便老师在教学的工作中对不同的知识点投入不同的精力。

篇3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 培养目标 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

2005年1月,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正式更名为供应链管理专业委员会(CSCMP-counci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这标志着全球的供应链管理时代的到来。同时,随着供应链管理论坛、供应链管理年会在国内的不断召开,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专业人士所了解并应用。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真正提高学生对供应链管理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加深学生对供应链理念的透彻了解,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就势在必行了。笔者在供应链管理教学过程中,尝试着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及考试模式,颇受学生欢迎。现对供应链管理教学中的诸多方面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以期对供应链管理的教学改革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综合性专业课程。结合现有高职高专类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的总目标――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从事各类物流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中高级专门人才。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应是使学生通过对供应链管理的系统学习,熟练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理论、设计、方法、管理、库存策略、信息策略等,并能够运用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理念进行管理,解决问题。教学目标不但强调掌握理论知识,更注重运用理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针对上述目标和任务,在教学过程中的做法应该是在讲授理论的同时,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规定要达到的知识结构中,必须包含所要掌握的技巧,把能力的培养提高到一个更高的高度,才能与物流管理专业的总目标相对接。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1、加强与其他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程的联系

供应链管理是一门综合性专业课程,它与现代物流学、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物流信息系统、采购管理等课程联系紧密,并在这些学科基础上建立起来。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通常已对上述学科的知识有一定掌握。在教学或学习中应注意供应链管理课程与上述学科的课程的相互衔接,对已学的理论与知识回顾复习,以便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供应链管理课程。

2、加强对供应链管理动态等前沿知识补充学习

由于教科书的时滞性,及供应链理念在我国传播速度不断加快,我国企业间对供应链管理的认识更新较快等原因,教学内容往往不能及时地反映供应链管理的最新动态及前沿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补充供应链管理的前沿知识及最新动态,使学生吸收最新理念与知识,能够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做到持续学习,时时把握新的理论动态,在课堂中给学生以新知识的补充;另外,授课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相关前沿知识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使其具备较好的自学能力,这对于大学生而言,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要求。

3、加强对供应链管理应用实例的分析学习

由于传统的教科书上的内容普遍存在以理论、概念为主,对分析及实务内容涉及较少,甚至没有。如果只是单纯的照搬书本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相关理论及供应链管理应用实例的学习。如全球十大供应链管理实例――沃尔玛供应链管理、DELL供应链管理、福特供应链管理等,以及我国供应链管理应用的典型例子如宝供物流供应链、中铁快运大客户管理、宏基流程重组实例等。通过应用实例的学习,学生加强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了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渠道,也是能否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由于供应链管理是一门综合性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对法学课程的教学不应采取理论课常用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而应采取灵活的启发式教学。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中的应用非常多,通常可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高职高专类的学生更是受益匪浅。案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内在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口才,实用性强,收效明显。案例教学法是由主讲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和需要,适时提出精选案例,通过引导学生对个案进行学习讨论,启发学生结合理论知识分析其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从而实现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过程。这种教学方式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将直接的抽象理论与具体的案例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掌握抽象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方法,从而使理论知识具有生动性和形象化的特征,摆脱了传统的概念教学的模式。

需要指出的是,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对主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善于关注供应链实务,收集典型案例,在众多的案例当中精选适合本专业课程教学的典型案例。同时教师要对案例的原始材料进行适当的加工整理,使案例的整个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精选了沃尔玛供应链管理应用、中铁快运大客户管理以及DELL供应链管理等实例,精心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学习及分析,很受学生欢迎,课堂气氛活跃,效果甚为明显。

2、观看影像资料

除了案例学习之外,为了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在供应链管理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增加影像资料学习的机会。在我国现有管理学者中,有不少对管理理论既是优秀的传播者,同时还是成功的实践者,如余世维、林伟贤等。由于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对理论的理解和把握更加深刻,表达方式活泼,语言风趣生动,案例真实可信。如余世维的核心竞争力影像资料,林伟贤的资源整合系列资料等,都是值得借鉴的经典教材。学生通过观看相关影像资料,激发了更大的的学习热情,同时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模拟实验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把握理论的实质,在供应链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如模拟供应链中各环节协作过程,通过模拟更好掌握供应链管理中协作的重要性,信任的必要性,供应链协作中牛鞭效应现象的普遍性,以及有效的消弱措施等。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对供应链现状进行调研,发现供应链在发展中的问题,初步学会利用所学的供应链设计、供应商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及流程重组等理论知识对其进行诊断,提出行之有效的改进意见。在进行模拟实验的过程中,为保证模拟实验收到如期的良好效果,模拟实验前教师应设计好实验方案,在实验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帮助。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

核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评判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优劣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供应链管理的考核,传统上我国各大专院校多习惯于采用课程结束后的期末闭卷考试方式。这种考核对于校方和教师来说没有难度容易操作,但考核方式单一呆板、内容单调枯燥,缺乏对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综合考查,其结果是导致学生考前死记硬背的多,独立分析归纳的少,极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由此可见,对供应管理考核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不妨尝试一下这样的考核模式:一方面在考核内容上提倡理论与应用并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可以借助案例分析,应用解析等题型考核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在考核形式上实现多样化,考核不再只是单纯的一张试卷,可以把考试和论文相结合,把理论考试和实训技能考核相结合,把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相结合。例如为了考查学生对于重点内容及课程体系的把握,可以采用半开卷的形式,允许学生考试时带一张A4大小的纸,上面所写内容不限,但是复印无效,必须是自己手写。这样学生在考前不只是单纯地背概念,而是更注重对理论知识体系的归纳与把握。

五、提高教师素质

师资水平对教学质量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在一定程度上,学生水平的高下取决于教师水平的高下。为了适应市场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首先就要提升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比如通过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物流活动,为企业策划物流管理方案,提高实践能力;制定相关政策,通过报销学费等方式鼓励教师报考研究生或博士生;鼓励有条件的教师向一专多能型方向发展等。另外对青年教师可通过有经验的老教师传帮带,尽快提高业务素质,提升教学水平。

教师要拥有广博、丰富的专业知识,知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知识面要广,专业知识要精,不但熟悉自己所教课程中最基础的知识,还要弄清楚该学科的最新动态、最新成果,对相关学科也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为此,教师要不断学习和充实,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知识储量,使自己不仅具有纵向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具有横向的综合知识和技能,由封闭的学科型向开放的能力型转变。

教师应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实践证明,创新意识越强烈,追求创新的动力就越充足。只有在强烈创新意识的引导下,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创新动机一旦产生,就会转化为自觉行动,积极改变现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不照本宣科,不搞传统的注入式、满堂灌教学,要善于启迪、诱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塑造学生的创新品格。

总之,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教学如能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师素质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改革,无疑将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的提升有很大益处。

【参考文献】

[1] 杨丽明: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的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05(15).

[2] 朱金生、 刘耀辉: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