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7-06 17:42: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基础理论培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中医儿科学; 中医教育管理; 教学模式; 研究生教育; 多元化; 创新能力
研究生教育起始于19世纪30年代的德国,迄今为止,在各个国家,各学科根据本国国情、学科的特点及发展目标,已经形成了学徒式、专业式、协作式、教学式、师承式等多种教育模式并存的局面。这些凝聚着人类智慧的教育模式有各自的历史经验和使用范围,是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可以借鉴的丰富资源[1]。硕士研究生教育定位为精英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本学科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门知识,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本学科领域专门技术问题的高层次专业人才[2]。中医儿科的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由于受其学科性质及社会发展的影响,起初教育模式较单一,体制尚不健全,且缺乏一套较为权威的评价体系,使其发展受到影响。近年来,由于中医学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中医现代化以及和现代医学教育模式的交叉碰撞,中医儿科研究生教育在原来的基础上发展迅速,形成了一套较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模式。
1 中医儿科研究生教育的目标
1.1 掌握坚实的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 中医儿科学理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临床实践中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进步性和实用价值。中医儿科研究生教育就是要培养一批能够继承发扬中医儿科学精髓,发展中医现代化的高层次人才。只有在掌握坚实的中医药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充分继承中医理论的基础上才能“厚积而薄发”,为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服务。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与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研究生对中医药传统理论和治疗方法的进一步理解、掌握与研究,并运用现代化手段对中医药古籍进一步整理、总结、深化,是儿科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目标。对于临床学科的研究生来说,应在具备坚实中医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中医临床辨证和技能的训练,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发扬中医特色[3]。
1.2 培养多元化人才,适应高层次临床、科研需要是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要求 随着中医儿科研究生师资结构的优化,以及现代科学研究工作条件的改善,实验型研究生的培养已初具规模,但是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中医儿科更应该注重多元化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培养科研型的人才,更应该培养临床型、应用型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在具体工作中,应该注重提高研究生的系统理论水平,培养其知识创新能力、科研工作能力以及实际工作技能。这就必须大力加强学科体系建设,开展高水平的研究,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学术评价标准,促进基础理论研究、科学研究和应用研究协调发展。
2 中医儿科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模式
2.1 建立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是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中医人才的培养都是通过带徒式或师承式教育模式进行。这种教育模式培养了一批批的中医领域带头人才,对导师的理论体系、理论特色的继承与发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近代教育学的不断发展,传统中医教育与现代教育模式的结合与相互借鉴,以及多种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形成了学徒式、专业式、协作式、教学式、师承式等多种教育模式并存的局面,近年又新兴了分散教学、小组教学等[4]教学方式。多种教育模式相互结合,取长补短,有力地促进了中医儿科研究生教育水平的提高。
2.2 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是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的有效手段 在实际的临床与教学工作中,将多种教育形式相结合来实现教育目标。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包括师承带教、导师指导组、临床实践、科研、技能深化培训、病例讨论、教学查房以及开展多种类型的专业理论技能讲座、参与科研课题等,鼓励研究生参与课堂教学以及临床带教工作,在实践中带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通过定时进行临床技能考核、临床病例讨论,督促研究生总结学习成果,完成读书报告、读书笔记,鼓励研究生独立进行科研选题、完成开题报告以及进行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等,多方面考核研究生的水平。
在理论学习方面,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指定一部分儿科书目、古籍阅读,让学生深入理解、领悟中医儿科的精髓,指导研究生运用现代化手段对古籍进行整理、总结,不仅巩固了理论的学习,也进一步指导临床疾病的辨证施治。通过跟师学习,深化、继承和总结导师的理论、思想,在继承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发展。并且在临床学习中分设导师指导小组,通过不同课题、研究方向之间的互相合作,开拓思路,博采众长,深化、拓宽理论学习的范畴。让研究生承担一定课时的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其对专业理论的学习和理解。
在临床应用方面,通过参与临床诊疗,以及科研、技能的深化培训,培养研究生的临床思维、专业思维、科研思维,提高临床应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施治的能力及临床动手操作能力。并且在实践中查缺补漏,指导基础理论的进一步学习。临床工作中,通过独立分管患儿,书写各种医学文书,提前进入角色,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打下基础。增设教学查房、病例讨论活动,鼓励研究生参与临床带教,提高研究生的逻辑思维及表达能力,并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专业思想的形成,以及知识网络的丰富、完善。
在科研能力培养方面,指导研究生广泛阅读期刊杂志,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并且增设跨学科课程,为开拓中医研究的新领域、新方向奠定基础。在近些年的学科建设中不断纳入研究生参与高水平的科研工作,如国家自然基金课题、重点专科工作等,培养学生的科研思路,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选题、课题设计、查阅文献、书写综述、开题报告、临床资料收集整理、实验室检验、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论文书写等,提高研究生们的独立思考、设计、实践能力,不仅使其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总结和升华,还使他们科研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3 现存的问题及对策
3.1 中医药基础理论的学习还需进一步强化 为适应当前的市场竞争,在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同时往往会忽视了中医药基础理论的学习,学习浮躁,经典没有读透,加上临床应用少,跟师学习的时间有限,导致研究生很难形成自己的学术专长、学术体系。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深厚理论的肥沃土壤,所以在大力提倡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同时,要避免应用型模式取代教科型模式而成为新的单一化模式。《规划》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建立中医药研究继承与创新体系,开展中医药教育学研究,探索建立符合中医药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教育模式,开展院校与师承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试点工作及中医药教学质量评估试点工作”。重视中医药基础理论的学习,鼓励研究生在跟导师的过程中努力学习中医儿科学的理论特色,多读中医经典书籍,提高中医素养,这些是需要不断强化的学习重点。
3.2 创新能力的培养还需不断加强 当前中医研究生培养中普遍存在着创新能力培养力度不够的缺陷,教学上只重视专业知识传授,忽视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然而,每门学科的进步都是在创新的基础上实现的,机械的继承只能造成中医药发展的停滞落后。因此,有效地引导研究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今后研究生培养中应该加强的重要部分。在实际培养中,把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尽量减少机械性、重复性较多的课时,注重传授学习方法和科研思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广泛学习,关注本学科前沿的学术发展,并鼓励他们多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鼓励研究生多临床、多实践,锻炼动手能力,在实践中提出问题,提出新的想法。
此外,研究生还应该具有创业精神、团队精神、社交能力。所以在课程设置、导师传教中,还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文化修养教育[3]。
4 结语
为适应本校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定位,对研究生应同时注重基础理论、临床实际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做到基础理论、临床和科研创新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将所学的基础理论应用于临床,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基础理论的学习,与此同时加强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指导理论学习及临床实践,把中医儿科研究生培养成为复合型、外向型、实用型、创新型的新一代高级医学人才。 医学教育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和保障全民族身体素质为目标[5]。所以在今后的教育中应不断摸索和完善医学研究生教育模式,为国内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医基础扎实、专业知识广博、专业技能精专的高层次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静,许博.对当代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模式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22(3):7982.
[2] 蒋琦,郑莉,卢毅.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观重构与学制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3):2728.
[3] 王发渭,杨明会,窦永起.中医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探讨[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4,25(6):428429.
篇2
根据医院的工作目标和发展思路,结合护理部20xx年部署护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和计划,特制定20xx年护理工作计划如下:
1、加强病区护理管理,在我院护理部的领导下以创二甲医院护理要求为目标,保障护理安全,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同时积极配合护理部加快专科人才的培养,并做好我科护士的量化和绩效考核工作,加强增收节支,创造护理经济价值。
2、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为病人提供优质、安全有序的护理服务。
3、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监督到位,并有监督检查记录。
4、加强重危病人的管理,把重危病人作为科室晨会及交接班时讨论的重点,对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做出评估,达成共识,引起各班的重视。
5、对重点员工的管理,如实习护士、轮转护士及新入科护士等,对她们进行法律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抗风险意识及能力,使学生明确只有在带教老师的指导或监督下才能对病人实施护理。同时指定有临床经验、责任心强的护士做带教老师,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临床操作技能等。
6、完善护理文件记录,减少安全隐患。重视现阶段护理文书存在问题,避免不规范的书写,如漏字、涂改不清、前后矛盾,与医生记录不统一等,既要体现综合护理问题记录,又要体现专科护理的特殊性,使护理文件标准化和规范化。
7、完善护理紧急风险预案,平时工作中注意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对每项应急工作都要做回顾性评价,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8、以病人为中心,提倡人性化服务,每月组织病人召开工休座谈会,加强护患沟通,提高病人满意度,避免护理纠纷。
9、加强管床护士与病人及家属沟通,包括健康教育、了解病人的病情转归、生活需求、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等,护患沟通能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是做好一切护理工作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护理部工作计划10、定期与不定期护理质量检查,保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充分发挥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的作用,每周进行质量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不断修改完善各种护理质量标准,并组织学习,按标准实施各项护理工作。
11、护士长定期与不定期进行质量检查,不足之处进行原因分析并及时整改,强化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质量意识,每月对质控小组检查反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查找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检查整改落实情况。
12、严格落实三基三严培训计划,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按护士规范化培训及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实施方案抓好护士的三基及专科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重点加强对新入院护士、聘用护士、低年资护士的考核,加强专科技能的培训,强化她们的学习意识。
具体措施:
1)、组织学习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护理核心制度。
2)、制定我科常见病中医护理常规并组织学习,完成中医自学笔记一万字。
3)、制定中医业务学习计划,中医技能操作计划,基础理论和技能操作计划,并准备好课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并进行考核,记录成绩。
4)、护理查房时提问护士,内容为中医护理常规,基础理论知识、专科理论知识、院内感染知识等。
5)、利用科晨会提问医院护理核心制度及常见病中医护理常规,使每个护士都能熟练掌握并认真落实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6)、每周进行中医护理质量进行自查,内容包涵(病房管理,危重病人管理,护理文件的书写,护理安全)并提出整改措施,总结并持续改进。
7)、每月举行一次中医护理查房,指导做好危重病人的中医护理,提高护士的业务能力。
8)、经常复习护理紧急风险预案知识并进行模拟演练,提高护士应急能力。
9)、熟练掌握急救器材及仪器的使用,加强急救设施的常规检查意识,平时加强对性能及安全性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持设备的完好。
13、抓好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对进入的每一批实习同学,都要给予科室的岗前培训,并制定实习生带教计划,予以专科知识讲课,进行专科理论和操作考核,护理体温单的绘制及护理记录的书写,合格后方可离科。带教老师必须认真带教,注意言传身教的影响。
14、加强护理员,清洁工的管理,抓好病区清洁卫生工作,保持病房干净,厕所无臭。
总之,我们要在医院护理部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心,扎实工作,以创二甲为目标,使各项护理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以便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护理工作计划范文二
20xx年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是在20xx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内涵,以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为主题,以创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为契机,提升服务水平,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在总结上一年度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 20xx年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计划。
1、修订各种制度、标准
继续完善修订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疾病护理常规、临床护理服务规范及标准。继续完善修订质量检查标准与方法,完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与督查制度,加强对危重病人的管理。严格落实《护士条例》,严格执行护士执业准入制度,单独上岗护士有执业证并注册。
2、全面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
严格落实三基三严培训计划,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按护 士规范化培训及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实施方案抓好护士的三基及专科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重点加强对新入院护士、聘用护士、低年资护士的考核,加强专科技能的培训,强化她们的学习意识。
具体措施:
1)、组织学习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护理核心制度。
2)、制定我科常见病中医护理常规并组织学习。
3)、制定中医业务学习计划,中医技能操作计划,基础理论和技能操作计划,并准备好课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并进行考核,记录成绩。
4)、护理查房时提问护士,内容为中医护理常规,基础理论知识、专科理论知识、院内感染知识等。
5)、利用科晨会提问医院护理核心制度及常见病中医护理常规,使每个护士都能熟练掌握并认真落实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6)、每周进行中医护理质量进行自查,内容包涵(病房管理,危重病人管理,护理文件的书写,护理安全)并提出整改措施,总结并持续改进。
7)、每月举行一次中医护理查房,指导做好危重病人的中医护理,提高护士的业务能力。
8)、经常复习护理紧急风险预案知识并进行模拟演练,提高护士应急能力。
9)、熟练掌握急救器材及仪器的使用,加强急救设施的常规检 查意识,平时加强对性能及安全性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持设备的完好。
3、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等要素,对护士进行合理分工、分层管
理,体现能级对应。明确岗位职责,小组内不同层级护士能力互补,满足患者的需求,护士之间相互合作,低年资护士在高年资护士的指导下工作。每个护士分管一定数量的患者,每名患者有相对固定的责任护士对其提供全程全面整体护理服务,履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护理工作职责,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责任护士不在班时交由本组其他护士分管,保证同一组病人护理的延续性。常态情况下,护士在病房或病人身边,把工作站前移到病房,配置流动治疗车,车上有病人需要的护理用具,减少来回走动时间,定时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认真执行床边交接班。
4、加强管理,确保护理安全
1)、加强病人重点环节的管理,如病人转运、交接、圧疮等,建立并完善护理流程及管理评价程序。抓住护士交接班、每月一次的护理查房等关键环节,加强护理管理确保目标实现。
2)、加强护理安全监控管理,每月组织科室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及护理差错、护理投诉的原因分析讨论,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措施与改进措施。
3)、加强科室管理。每周对科室在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安全、病历文书书写、分级护理、消毒隔离、中医护理等进行检查,每月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开会讨论,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实施。
5、夯实基础护理
切实做好基础护理,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保持病床整洁、无异味、无污迹,物品摆设整齐规范,输液滴数与医嘱相符,勤巡视输液病人,善于观察病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满足住院患者的基础护理和基本生活照顾需要,增加晨晚间护理时段的护理人员,主动帮助患者进食、饮水、服药、翻身、拍背等,实行关爱式的基本生活照顾,切实让患者体会到优质服务。
6、落实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贯穿患者入院、出院的全过程,在治疗护理过程中讲述疾病相关知识,教会患者适合的康复训练,让健康教育落到实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7、开展满意度调查,促进优质护理服务持续改进
大力开展满意度调查,每月召开护患沟通会,并进行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以了解优质护理工作的落实情况以及患者对服务的感受,对患者提出的有待改进的方面科室及时进行分析整改,使薄弱环节得以及时纠正,以促进优质护理服务持续改进。
护理工作计划范文三
手术室工作涉及的知识面广,技术操作性强,要求手术室护士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及熟悉的操作技能。手术室的医护合作是处于手术时紧张,焦虑的应激状态下跨科室的医护合作,手术室护士要做到准确而默契的与医生配合,不但要求护士应有对此种特殊合作关系的经验,而且要熟悉医生的工作习惯,且手术室护理工作专业性强,技术更新快,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过程。我要加强常规手术器械准备和配合,我在术前准备常规器械时,要善于观察,配合手术时注意总结和记录医生在手术中对使用器械的特殊要求,力求掌握一些特殊器械的具体使用方法。我制定了适合本手术室特点的下半年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能够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早会、报纸、网络积极学习政治理论,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积极拥护医院以及手术室的各项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严格以一名优秀护士的标准要求自己,坚持以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以病人的满意度为标准,牢固树立团队合作精神。
二、工作态度方面
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我要做到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和流程,遵守医院、科室的规章制度,时刻注意保持消毒无菌观念,做到不怕苦累、全天侯待命以应付突发事件。树立强烈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团结同事,以工作为中心。坚持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与手术医师密切配合,积极协作,打造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 , 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完成。
三、专业技能方面
在工作中能积极参加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熟练掌握护理急救技术,抢救程序及抢救药械的使用。日常做到严格查对,严谨细致,杜绝细小差错事故的发生,在保质保量完成手术过程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积极参加各项新业务的开展。
篇3
关键词:学生标准化患者;中医外科学;临床技能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7.03.029
中图分类号:R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7)03-0117-04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Student Standardized Patient Combining Simulated Wards in Teaching of TCM Surgery LIU Chang1, ZHANG Ying-ying2, ZHANG Hai-long1, WANG Sui-tian3, LI Fei3 (1. Dermatology Department,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150040, China; 2. Personnel Department,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150040, China; 3. Graduate School,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15004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student standardized patient (SSP) in practice. Methods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TCM clinic in grade 2011 in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were set as subjects and were under the cultivation of new SSP teaching model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respectively. Objective theory paper examination, clinical skill score and student subjective evaluation were used for the research on teaching efficacy. Results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eir peers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aspects of objective theory paper examination and clinical skill score (P
Key words: student standardized patient; TCM surgery; clinical skills
在西方医学教育模式冲击下,传统中医学课堂讲授、学生被动接纳的机械性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不断突出,加之学中医“难”就难在其直观性不显而须自我感悟,因此摸索一套合理传承中医学的方法迫在眉睫。中医外科W作为中医学的一个重要临床学科,涉及的疾病较为繁杂,所谓“有诸内者,必形诸外”,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14011134)
通讯作者:李菲,E-mail:
其对于整体观念的思想及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掌握要求极为精准,加之中医外科特色诊疗手法如火针、拔罐、放血等疗法较为繁多,均需学生有自己的心得和体会,而这种烂熟于胸的感悟正是目前传统教学方式所欠缺,因此,有必要引入更有效的教学模式。标准化患者(standardized patient,SP),又称模拟患者(simulated patient)或患者指导者,是指从事非医疗工作的正常人或轻症患者,经过标准化培训后,能标准表现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逼真地复制真实临床情况,发挥扮演患者、充当评估者和教学指导者3种功能。笔者将学生标准化患者(student standardized patient,SSP)引入中医外科学教学中,获得满意效果。兹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学生标准化患者选取原则
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3级和2014级中医外科学专业的研究生中筛选出SP志愿者。招募标准:已完成研究生期间全部专业课程学习,成绩优异;性格开朗;有一定的表演天赋及语言表达能力;工作认真负责;身心健康,无传染性疾病。经过筛选,符合上述条件者共6名,均被培训为中医外科常见疾病SP。其病种包括银屑病、荨麻疹、痤疮、湿疹、白癜风、扁平疣、带状疱疹、过敏性皮炎、玫瑰糠疹、黄褐斑、皮肤瘙痒症、系统性红斑狼疮。
1.2 学生标准化患者标准化培训
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外科学高年资教授杨素清主任医师及王俊志主任医师、张晓琳主任医师撰写所选病种的标准化剧本,并对SSP进行有关病种的理论考核。SSP需严格掌握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典型体征、治疗原则、辨证论治,方药加减及中医外科常用特色诊疗手法。考核全部通过者将进行4个阶段的培训。第一阶段:口述病史。根据剧本结合相对应的理论知识,生动描述出一份完整病史并表现出疾病的典型特征。第二阶段:整理多媒体图片。SSP需找出根据临床多年总结的典型皮损特征及好发部位的多媒体图片并将其打印,同时接触此病患者,使SSP深刻体会皮损的书面描述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第三阶段:模拟演练。按照患者口述方式,结合疾病的典型体征及临床表现,反复模拟演练SP并结合病种的严重程度及患者当时应有的配合情况进行细节分析,做到最大程度还原医患氛围。第四阶段:强化临床技能。SSP需熟记中医外科学的特色诊疗手法,如舌诊、脉诊、火针疗法、拔罐疗法、走罐疗法、放血疗法、穴位埋线疗法、刮痧疗法、微波疗法、半导体激光疗法、梅花针叩刺、常规换药、疮疡的处理等,并加以练习强化。
1.3 研究对象
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级中医临床专业5年制学生60名,按照学号由小到大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包括男生9名,女生21名,共30名。对照组包括男生11名,女生19名,共30名。对2组学生讲授中医外科学常见病课时均为12学时。
1.4 教学方法
1.4.1 对照组 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5学时中医外科学基础理论的课堂讲授,学生课下复习巩固,课前带教教师进行有针对性随机提问;4学时病床边实习,主要内容包括如何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及中医外科学特色诊疗手法,由带教教师做出合理示范;3学时的多媒体教学,带教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中医外科常见病的病例分析并做课上讨论。
1.4.2 实验组 采用SSP的培养模式。SP教学的具体方法为:4学时的中医外科学理论教学,教学时注意在一些前沿性医学问题上埋下伏笔,每节课遗留3~4个小问题供学生们课后查找资料,在下次理论教学课前随机抽取学生回答基础知识及上次课遗留问题,根据学生们的回答情况给予相应评价。1周后进行5学时的SP教学,先由学生对SSP进行体格检查并采集病史、向带教教师口述诊断思路、如确定诊断还需做哪些辅助检查、必要时采取哪些中医外科特色诊疗手法等,同时概括、总结出之前所查疾病有关的前沿性医学资料,并在SSP辅助下学会一些基本的中医外科学特色诊疗手法。其后在带教教师和SSP引导下,写出一份完整的病例。最后3学时观看多媒体影像,带教教师带领学生回顾SSP典型临床体征并再次重温课后习题,将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融汇贯通,以拓展认病识病的新视野。
1.5 考核
1.5.1 基础理论 采取试卷考核的形式,共100分。基础题60分:以不定项选择题为主,体量适当,以除去主观因素的干扰,重点考核中医外科学常见疾病。拔高题40分:以简答题和论述题为主,重点考核病案分析及中医外科学实时热点问题。学生们可以结合自己的主观分析,在试卷上自由发挥。2组学生共同作答,时间为90 min。
1.5.2 临床技能 分为3个大站进行。第一大站(含3小站):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第二大站(含2小站):病例书写;第三大站(含5小站):中医外科特色操作。研究对象根据分组情况、考核时间,到指定的考站外排队等候,并进行抽签,根据抽签结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考核内容,各站同时开考,考生穿行。共分为10小站,每小站满分10分,共100分。
1.5.3 评价方法 采用“学生标准化患者+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SSP+OSCE)考核评价法对学生的临床技能进行评价,即主考人应用标准检验表,通过SSP表演相同的操作,评定学生遇到相同问题时的临床行为。借鉴SSP+OSCE的考试方法及西医院校的考核经验,结合中医外科学专业的教育特点、教学要求及评分细则进行评价。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成绩分析
采用理论考核和临床技能计分的形式进行培养效果的评判,分析2组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差异。综合能力成绩=(基础理论考核成绩+临床技能考核成绩)÷2。2组学生基础理论与临床技能成绩分别经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除理论考核(基础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5项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反馈调查
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组学生进行中医外科常见病临床教学学习情况的进行反馈问卷调查,结果见表2。
3 讨论
本次结果显示,在基础理论知识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习情况并无明显差异,而在拔高题和临床技能部分,实验组学生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临床实践教学效果值得肯定。这不仅得益于课堂上带教老师布置的课后习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在与SSP进行临床实践时学以致用而得以加强巩固。根据调查问卷,实验组学生均认为SP的教学手法使之与患者的接触能力显著提升,基础知识与临床技能之间得以相互促进和提高。
中医外科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临床学科,内容极为丰富,某些病种之间既存在微妙的联系,又有本质上的区别,观察皮损更要细致入微,仅通过书面上的描述很难做出确切的诊断。学好中医外科学唯一的方法就是多看、多想、多练,才不至于误诊而延误病情。因此,相对于基础学科而言,中医外科学更适合引入SSP模式的教学法。本研究结果表明,SSP教学法在中医外科的学习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其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激发兴趣,推进探索
中医外科学具有繁杂多变、范围广、易混淆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有前期的课程讲授而无学生个体化的后续跟进,且缺乏连贯性、反复性、强化性,没有再评价机制,导致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缺乏系统化认识、知识结构松散[1]。因此,在新型教学模式中,为了学生与SSP更有效地交流,课堂上老师会将一部分问题交给学生,使其借助互联网寻找答案。这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宽度,激发其求知欲、探索欲,而且提高了学生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医患沟通,医德医风
医患之间的沟通不仅为诊断所必须,更是安抚患者、调整其心态的重要关口,能否通过望、闻、问、切,在短时间内全面了解病情,并在大脑中整合、判断,这对医生的反应能力和询问技巧都是一种考验。特别是一些皮肤病如银屑病患者,心理上有极大的自卑感。医生需要在医患双方医疗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建立医患间的信任,消除其自卑感。医务人员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沟通时处于主导地位,而患者处于被动和服从地位。SSP教学法在这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SSP在培训时,体验了患者的痛苦和需求,从而使学生更能在职业态度、伦理道德上严格要求和培养自己[2]。带教老师通过学生与SSP的交流,查出漏洞,找寻不足,提出建议;W生通过演习,能够端正态度,提高服务意识,为今后临床工作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打下坚实基础。SSP在与学生交流中,不仅回顾了以往所学,也了解了关于疾病的前沿性进展,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夯实了临床技能知识。最终建立了双向互助循环,达到学生与SSP共赢的教学目的。
3.3 知识主线,一目了然
如果说课堂讲授和与SSP的临床实践交流是为学知识打好基础的前两道防线,那么,多媒体教学中的病例讨论则是把好教学的最后一道关。通过对病例的再次分析,学生可以再次梳理从疾病的临床表现到确定诊断、治疗方案、辅助手法的一线式归纳,这种“学习-强化-再巩固”学习模式可强化学习效果。
3.4 反复巩固,注重个体,优势显著
笔者认为,学习是一“记忆并再提高”的过程。只知记忆而不会“学以致用”,则过于死板;一味倚靠经验而不懂汲取,则固步自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者,对疾病应有系统的认知并能有独到见解。因此,培养学生时,不仅要灌输还要挖掘,即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挖掘出不同的潜能。SSP教学法正是将教学精细化到每一个学生身上,注重个体教育。当然,SSP教学模式在以下方面仍有待加强:①SSP本身也是在读学生,对病案的理解和表现力不足;②SSP可以陈述病史,却无法模拟患者的皮损,也无法推演出患者就诊时受疾病困扰的心情,降低了医患沟通的难度;③SSP所描述的症状和体征太过典型,而临床患者的皮损特点并非如此“规范”。
总之,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因此如何将SSP与目前教学体系相结合并加以推广,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本试验通过将SSP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以期为新教学模式在中医外科学教学领域中的实施与应用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杨素清,张晴,闫景东,等.“三维一体”创新型中医外科学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2(23):82-84.
[2] 王军瑞,李杰,吴萍,等.中医标准化患者的培训与实践应用探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5):102-104.
篇4
关键词:多元互动教学;中医护理学;教学改革
中医护理学是医学院校教育必修课程之一,涵盖了中医学的主干课程,如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中医护理等都包含其中,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护理学员对该学科兴趣浓厚,如何让护理学生理解相对生疏的中医理论知识,强化学生中医护理操作能力是中医护理教学的关键问题。因此,鉴于《中医护理学》学科复杂、知识丰富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适应不同的教学内容,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拟逐步引入多元互动教学法,以达到教学改革的良好效果,适应新形势下高级护理人才培养的需求。
1多元互动教学法简述
多元互动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的特点,以学生准确掌握知识为目标而将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分解然后自主组合而成新教学方法的总称。多元互动教学法将“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课堂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式个性化学习”,把学习地点、空间、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1,2],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调动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的内容,提高临床综合能力。
2多元互动教学法建构
根据《中医护理学》不同章节的内容,我们拟采取理论讲授法、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等方法进行教学,从多方面考核学员的基础知识理解度、实践能力、临床综合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2.1理论讲授结合诗歌改编
理论讲授法是最为传统的教学方法,自有班级授课制以来,这种教学方法就以其高效简捷的特点最为广泛地被应用于教学。通过教师对理论的讲解,对重点、难点的解析,使学生对中医学基础知识产生全面的整体印象。由于护理学员课程设置的关系,对于中医概念如气、阴阳、五行等概念感觉生疏,难以理解,在《中医护理学》教学过程中,理论讲授法主要用于中医学基础概念的解析和中医护理方法发展过程的简述,是其他教学方法应用的基础,但同时对教师要求较高,理论讲授力求深入浅出,生动形象,为此针对护理学员的特点,改编了诗歌,以帮助学员更好的理解内容。如学习气的特点:物质性和变动性。我们改编了诗歌“你见,或者(看)不见,气就在那里,无处不在。你动,或者不动,气都在流逝,一息不停……你信,或者不信,气就在你的身体里,不舍不弃……”学员读了这首诗,对气的特性理解的较为深刻,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2.2传统板书绘图法
板书书写是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的关键,尤其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更是基本功扎实与否,思维是否缜密的直接体现。随着多媒体教学的便捷使用,传统板书教学开始逐渐弱化,有的教师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书写板书。合理的板书设计和多媒体效果结合对上好一节课非常重要,且中医教学内容具有其特殊性,理论抽象,言语描述往往不能完全体现本意。在讲述中医基础理论部分“精、气、血、津、液”章节和“藏象学说”章节应用板书图示和多媒体结合的方法。通过图示板书,学生从总体上可以把握中医学中的“形”和“神”的关系,“精气血津液”和“神”的关系,理解为什么“精血同源”,为什么“津血同源”,气化对于物质转换的重要性,气化对于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如图1所示。“藏象学说”中如“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之间的关系,通过图示,学员很容易理解心主神志功能的正常发挥,要依赖心血、心阴对心神的营养和滋润作用,心血是精神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如图2所示。图示板书很容易调动学生的主观直觉,有利于学生的感知,启发学生的思维,对于概念理解充分,记忆更加深刻,与多媒体教学结合在一起,可以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2.3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将案例研究的逻辑和范式引入到案例教学中,科学合理的教学组织、引导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授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及有效应用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3-4]。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部分的“病因”和中医诊断学部分的望诊、舌诊、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内容时,分别采取文学案例(病因)、图片案例(望诊、舌诊)、文字案例(八纲辨证)和多媒体案例(脏腑辨证)三类案例。学生课前预习教材内容,分发典型案例为自学材料,通过课堂随机提问,学生分组讨论,最后教师讲解总结的方式,学生可以最大程度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如病因“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和临床意义,选取“范进中举喜而发狂”,“林黛玉豆蔻年华香消玉殒”,“诸葛亮骂死王司徒,诸葛亮三气周瑜”和“唐婉思念陆游,怏怏而终;陆游精通养生,八十身犹健”的古典文学案例,让学生理解“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的、强烈的、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所能调节的范围,使气机紊乱,才能致病。通过观看视频,图片,回忆故事情节,学生能够分析案例人物的性格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兴趣较高,讨论的内容和深度都符合教学的要求,课堂气氛活跃,对中医学“形神合一”的理论认识更加深刻。案例教学课堂气氛活跃,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还可以提高学生横向、纵向的联系能力和中医辨证思维能力。
2.4Mindmap教学法
思维导图(MindMap)由英国心理学家TonvBuzan1970年提出,在编写的《思维导图》一书中他指出: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力的万用钥匙[5]。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思维导图理论日渐成熟,受到教育研究工作者的关注。思维导图具有让思维可视化、提升注意力与记忆力、启发联想力与创造力和开启大脑无限潜能等优点,被誉为21世纪全球性的思维工具。鉴于中医护理学课程学时紧凑,内容繁多的特点,我们在讲述中药学和方剂学内容时采用Mindmap教学方法,在多媒体课件中将中药的四气、五味、用药禁忌及煎服方法等中药学基本知识以Mindmap形式展现出来,并要求学生学完本次课后将常用中药的性能,使用和煎服方法画一张Mindmap,促进了学生的课后复习,提高了课堂学习绩效以及学生的积极性和自我反思能力。
2.5情景模拟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是指教师创设教学内容所需要的接近实际工作或生活的场景,由医学生在这种场景中分别担任不同角色,教师进行指导、分析并做出最后总结的一种虚拟实践性培训方法。其优点是将角色扮演,对话练习和情景教学融合为一体[6]。我们将中医应用护理方法和中医临床病症护理结合,选取“呃逆”“中风”“腹泻”等症,编写临床情景剧本,学生分角色扮演。考核内容涉及中医学诊断,辨证,护理措施,健康宣教,并进行毫针、灸法、拔罐或耳针等一项技术的操作。既能考察学生对护理技能的掌握,又能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该教学方法是对前面教学内容的总结,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中医护理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对临床问题的综合处理能力。
3多元互动教学法实施意义
由于中医护理学内容丰富和涉及学科繁多的特点,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实践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护理岗位职业能力,是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性学习、合作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可以满足培养综合型、高技能型护理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古扎力努尔•尼扎木丁,尼力帕尔•阿力木,阿依恒•曲库尔汗.评估互动式教学方法在医学生耳鼻喉科实习过程中的教学效益[J].继续医学教育,2014,28(7):83-85.
[2]李雪雁.多元互动式教学方式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2014,42(20):22223.
[3]陈学妍,王昭.案例教学实效性较低的现状及原因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6):136-138.
[4]东尼•博赞.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5]赵航.基于“情境化—去情境化—再情境化”的探究式案例教学模式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5(3):284-290.
篇5
关键词:美容中医技术 教学方法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c)-0-01
《美容中医技术》是在中医学和美学理论指导下,研究防衰驻颜、强身健体的理论、原则和技术方法,采用药物、饮食、针灸、拔罐、按摩、刮痧等养生保健手段,对人体进行内外综合调理,以达到预防疾病、延缓衰老、驻颜美形之目的的专门技术课程[1]。它是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笔者认为要教好学好这门课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确立合理的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病因等美容中医学基本理论知识;代表性的美容中药与方剂;常用中医美容方法;美容经络与腧穴。熟悉:病机学说;诊法辩证;中医保健美容;中医美容与养生等知识。了解:美容中医发展史。常见损美性、衰老性皮肤病的中医诊治。(2)能力目标。培养自学能力,归纳与总结能力;学会拔罐、刮痧、艾灸、推拿等美容操作方法;学会驻颜、润面、美齿香口、美目、聪耳、健鼻、香体、美手等中医保健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对常见的损美性皮肤病做出初步的诊治。(3)素质目标。学生在学习与体验中,逐步培养对美容中医课程的兴趣与爱好,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具有运用所学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自我保健意识;逐步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情操。总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将中医基础理论和技能与美容临床紧密结合,融会贯通,在以后的工作中对健康、亚健康人群美容与养生做出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的指导。
2 课程内容选取与组织
(1)内容的选取。①本课程教学内容应紧跟医疗美容行业发展趋势,并参照“美容师”职业资格考试,选择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境,突出实践在课程中主体地位,并注重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和再就业能力。②强化实践教学,将技能操作作为学生本门课程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加以严格训练,使他们的操作做到既规范又娴熟。③加强素质教育和职业情感培养,培养学生树立为人类追求身心健康、整体和谐美服务的专业思想。④融入双证书教学。⑤重难点的确立应突出职业性和适用性。我们确立的重点为:藏象学说,美容经络与腧穴,各种美容保健技术手段操作方法及应用,常见损美性、衰老性皮肤病的中医诊治。难点为:美容经络与腧穴,各种美容保健技术手段操作方法及应用,常见损美性、衰老性皮肤病的中医诊治。(2)内容组织。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构建模块化递进式课程模式。①基础理论模块以验证性学习为主,共40学时。包括概述、中医基础理论、常用美容中药与方剂、美容经络与腧穴,中医美容与养生,常见损美性及衰老性皮肤病的诊治等内容。②基本技能模块:以实训为主,共44学时。包括中药美容,针灸美容,推拿美容,刮痧美容,拔罐美容等常用的美容中医技术及常用的中驻颜,润面,美发美齿,健鼻美手等常用的中医保健方法。③岗位实际工作模块以顶岗实习为主。
3 课程实施
(1)教学模式。①在仿真的职业环境中完成实训项目,切实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了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实训地点与职业环境一体化。②将“工学交替”有针对性的运用于课程的整体设计。(2)教学方法。理论部分: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问题式、案例式等教学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推进以多媒体为重点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以提高教学效果。并将本学科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及时引入于教学之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实训部分:主要运用示范教学、角色扮演、分组讨论、职业岗位亲身体验等教学方法。突出教、学、做一体化和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①示范教学法:主要应用于学习技能的初期,特别是学习一些基本技能时是一种最有效的教学方法。②角色扮演法主要用于实训操作提升阶段。学生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体验岗位能力对知识、能力、素质的需求,较以往单纯的老师授课,学生听课教学效果更好。③分组讨论:通过实训分组,建立小团队,团队人员自动分工,扮演不同的角色,共同讨论完成教师提供的案例。分组讨论多与案例分析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结合运用。④职业岗位亲身体验:真实感受职场环境,有助于提升职业修养,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3)教学手段。①多媒体教学,课程多媒体课件;②DVD教学光盘:③教学做一体化中医美容实训室。④针灸挂图,石膏模型人,拔罐器,刮痧板,美容床,艾灸条等实验教学用具。(4)师资培养。①提高职教理论水平 通过岗前培训、新老教师、结合教育理论讲座、加强职教素养。②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通过集体备课和业务学习、提升自身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结合行业企业培养“双师”人才及科研能力。③教学能力培养:通过互帮互学、督导与指导来实现。④职业能力培养:通过优秀课竞选、开展公开课来提高。
4 课程评价
(1)学生考核。实训考核占45%,培养职业道德和实际操作技能;理论考核占50%,为基本理论储备,培养职业理论素养。平时出勤及课堂回答占5%,提高出勤率及课堂教学效果。(2)教学效果评价。教学效果的好坏通过督导评教、同行评价、学生评教、校外专家四个方面综合评定,这样使教学效果评价更全面更合理。
5 课程改革思考
(1)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走出去”和“走进来”等多种方式,各院校也可选派人员赴师资力量强的老院校进修深造,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2]。(2)加强素质教育和职业情感培养。目前美容市场比较乱。为了规范美容行业,作为高校我们更应加强对美容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的培养,培养学生树立为人类追求身心健康、整体和谐美服务的专业思想。(3)注重与现代医学现代科技相结合。高等中医美容的教育应当重视与现代科技、现代医学有机的结合,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新手段挖掘祖国医学美容的财富,从而开发出无毒副作用的效果很好的中医美容化妆品及美容产品。
参考文献
篇6
一、在研究生选拔上,热爱中医是前提,立足临床是核心
临床型中医研究生培养目的必须是将来能在临床第一线运用中医技术服务大众。在导师选择研究生时,必须强调学生对中医的热爱与自信力,如果没有这一前提,学生就不会主动去学习掌握中医知识与技能,而仅把三年的学位培养作为自己获取高一级职位或留在高一级城市工作的资本,缺乏主动钻研中医基础理论、经典著作和临床技能的动力,也就根本谈不上提高自身中医修养与中医临床能力。临床研究生的培养是为将来担负中医临床工作培养人才,故临床能力的培养是整个学位培养的核心内容,离开了临床这一核心内容的培养,让学生三年的培养周期仅围绕导师的某一课题度过,或做实验,或做流行病学调查,而没有让学生有机会到各个相关科室第一线进行临床管理与诊疗,那三年培养周期结束后可能成为“只专不博”或空有其名的硕博士,其实际临床能力甚至不及长期工作于临床一线的本科生,而由于有硕士学位,这类学生毕业后又往往自视甚高,不肯担任住院级临床工作,不愿从临床第一线做起,猛补自己临床实践能力的不足,而成为类似于“鸡肋”的“人才”,这将影响中医的发展,也是临床中医人才培养的失败。
二、在研究生培养方式上,学生广泛自学与导师言
传身教相结合,着重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我曾是一名上海中医学院五年制临床博士研究生,感谢我的导师陈湘君教授,她为我设计了一种立足临床,中医为主的中西医结合培养模式。在研究生第一年,我即开始跟随导师门诊随诊,同时导师又推荐我跟随我院内科名家胡建华、姚培发等其他内、外科老中医学习,熟悉常见病及专科病症的中医临床诊治方法。第二年开始,我即赴西医单位专科病房与门诊学习,跟随西医风湿名家陈顺乐、顾越英教授学习专科的西医诊治方法及实验室技术。自第三年开始,我参与完成了上海5家三甲医院119例皮肌炎的中医证型及预后的家庭访问及统计,并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了自已中医诊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的毕业课题设计,同时以此申报国家中管局课题获得成功。在进行科研课题的同时,完成了两年的内科一级科室,包括急诊、心监、功能科室及风湿病专科病房的实习,实习时基本独挡一面地参与床位管理、门诊及科室一线值班等住院医师工作,通过两年的锻炼,临床能力基本达到了高年资住院医生水平。故在毕业后很快适应内科门诊及专科病房工作,顺利晋升主治医师。从我的培养历程来看,除了在导师指导下的中医理论与技能的学习外,更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研究生期间除学校规定的课程外,还借阅了大量的中医著作及本专业西医著作,边学习边实践,将学科的中西医理论基础知识在临床中加以消化实践,逐步提高自己的临床思辨能力。我觉得我的以自学与名家带教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是值得推广的,虽然我当时是五年制完成的临床博士生培养,时间相对于三年制的硕士生培养较宽裕,但如果现行的三年制临床研究生的培养参照我的培养内容,将临床实践的时间扩大到两年,并希望能够尽量涵盖所有与专科相关的临床科室的轮转,适当压缩理论课时间,将理论课学习与课题设计与完成的内容穿插到两年的临床实践中,强调学生自学与广泛阅读相关专著的培养内容,这样,或可收到良好效果。
三、在临床技能培养中强调胆大心细、虚心求教,要学会沟通技巧
要培养出一个临床型研究生,不仅要着重培养其胆大心细的工作作风,并要适当培养其沟通技巧,既要能虚心向上级医师请教,更要勇于实践思考。只有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决断力、洞察力,这样才不会失去寻找蛛丝马迹的临床诊断依据的机会,又不会因为纠结于一些不必要的问题而耽误治疗时机。建立良好沟通的前提是每个医生能够做到换位思考,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一切从病人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自我利益或面子出发,这样一定能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良好的医患关系反过来也会提高诊治的正确性并促进诊治的依从性。
四、在毕业课题选题上,做到科研与临床紧密结合,并学会临床病例总结技巧
临床研究生与一般临床医生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已经经历了科研思路的培训和科研技能的培养,对于临床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应该学会带着科研的眼光去看,去钻研,从中总结规律,发现问题,并在解决问题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并对临床病例的收集和撰写也会主动进行归纳总结,而不是流于形式盲目书写。在临床病例总结中,寻找用药有效的规律,或临床现象的规律,从而提高自己的诊治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研课题的申报或撰写高水平的临床学位论文。在此方面的培养上,导师的指导作用相当重要,因为许多临床型研究生多是应届毕业生,既缺乏临床经验,又缺乏科研思路,加上刚开始临床,临务一多,很容易流于形式地完成一般住院医师的病史书写,就算完成临床实习,却又缺乏钻研精神及总结能力,而导师站在自己的高度可以高屋建瓴地为学生指明需要深入研究或总结的临床经验及临床现象,确定目标后让学生围绕相关主题进行文献检索、技术培训及临床病例收集。故培养导师的作用不容小视,其前提是导师必须有一定的科研精神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在研究生培养上能够有一定的时间精力保证。
篇7
【关键词】中医护理;教育
1.大健康时代的新形势
《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指出“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是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任务”,规划中还指出五年内政府会推动包括“中医药健康服务人力资源建设项目”在内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并且重点强调了中医药优势特色教育培训和中医药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体系建设;《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2015〕70号)中指出“要求大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在做好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同时,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医疗康复服务能力,加强中医药特色诊疗区建设,推广中医药综合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2015年“两会”期间,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推介会在北京举行,会后贵州制定了一些具体的政策措施和实施计划,大力支持发展大健康产业,包括了发展健康养生产业、健康医疗产业、健康养老产业等六大产业,其中计划到2017年,三年共推进48个健康养老产业[1]。黔东南州建设了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培育健康养生产业链为其重点任务之一,包括构建集休闲养生、健康养老、总部后勤服务等;将按照三级甲等民族医院标准建设侗乡疗养中医院及特色专科医院等[2]。
2.中医护理的优势
中医护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哲学的理论基础,以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为特点。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一个整体。正如《灵枢•邪客》中说“人与天地相应”。辩证施护是通过四诊收集病情资料,分析综合,辨别疾病的证型,据辩证的结果,应用同病异护,异病同护等原则制定护理计划。中医护理学的这一特点和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整体护理模式不谋而合。中医护理技术,如艾灸、拔罐、刮痧等,操作简便、行之有效、费用低廉、毒副反应小。而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行,国家大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中医护理技术特别适于在社区医院和家庭里操作,对老年病、慢性病的治疗和康复有独到的优势[3]。中医认为“七情”当中某种情绪过激可使脏腑气血功能紊乱而导致疾病发生。情志舒畅对健康十分重要,因此,中医护理重视患者情志的护理。通过运用心理学和护理学知识,帮助患者保持平和、安静的心境,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能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保证医护工作顺利进行,确保疗效的充分发挥[4]。饮食不节也是中医病因学说中的又一发病因素,药食同源,疾病发生后通过合理的饮食调养,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所以,中医护理十分重视饮食护理。重视合理搭配饮食,达到营养均衡。各种食物也各自有自己的性味和归经,在护理过程中,根据辨证结果,指导选择饮食,促进疾病康复。《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谈及养生的法则,“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起居护理要求“法于阴阳”,顺应自然的变化来调养身心。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进行患者的生活起居护理。中医护理在康复治疗、养生保健方面拥有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优势,正契合当前人们追求健康的需求。
3.黔东南地区中医护理现状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经济发落后,2014年户籍人口466.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79.9%。全州有省级医院1所,地区级医院2所,市、县级医院32所,中心镇医院85所,社区医院12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6所,村卫生室2395所[5]。在社会经济和医疗条件落后的情况下,以中医护理为组成部分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以其简便、有效、廉价的特点,更适合在黔东南地区开展。2014年笔者曾参与由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组织的黔东南州居民社区护理需求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医康复护理位于社区居民对疾病护理需求的第三位。可见黔东南社区居民对中医康复护理有较高需求。而近期笔者对黔东南某地区级医院护士进行走访调查,了解到护理人员对各项中医护理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不容乐观,多数表示需要再接受培训。
4.黔东南地区中医护理教育现状
我国中医护理人才培养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很多中医护士学校、中医护士班,在改革开放以后,大专、本科、函授等各种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方式大量涌现[6]。谢红等对贵州省9地市中医院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技能现状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77.71%的在岗护士在学历教育期间学习过中医知识;60.33%的在岗护士岗前培训期间学习过中医药知识;82.82%的在岗护士在工作期间参加过中医基础操作培训[7]。笔者工作的学校是黔东南地区唯一一所培养护理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除此之外,黔东南还有贵阳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卫生学校,凯里市第一职校及部分县级职校等开设有中等职业教育的护理专业。在黔东南的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工作的护士有85%以上是通过黔东南地区的护理职业教育培养的。在这些职业技术院校中,虽然开设有中医护理课程,但是由于学制短、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再加上中西医在基础理论、思维方式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及教学时数不足、理解难度大、学生认同度不高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医护理教学效果大多不甚理想[8]。具体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内容多课时少。据了解,目前各职业技术院校护理专业的中医护理学时数从30多学时到50多学时不等,我校目前是36学时。而现行高职院校的中医护理教材包括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药学、针灸学、中医临床各科护理等诸多方面,由于内容多课时少,只能选讲部分的内容,学生很难在36个学时内掌握。二是理论多实践少。中医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由于总学时少,只能压缩实践学时,学生少有机会进行操作实践。三是授课方式老旧。学习中医理论需要有哲学的思维,学生普遍反映晦涩难懂,加上学时有限,授课方式仍旧以“复习提问、讲授新课、小结”为主,少有机会采用其他新式教学方法[9]。
5.总结
中医护理拥有深厚的哲学理论基础,“简、便、验、廉”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并且重视养生保健,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老年护理服务、疾病康复服务等方面具有十分独到的优势。大健康时代,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增加,中医药健康服务人员包括懂得中医知识的护理人员需求量也随之增加。社会经济发展落后的黔东南地区更需要懂中医的护理人员。黔东南地区在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大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新形势下,以建设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为契机,中医护理人才紧缺也愈加凸显。作为为黔东南地区培养护理人才的职业技术院校,中医护理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很难满足社会需求,中医护理课程急需不断调整和优化。可以适当增加课时,增加实践教学,更新教学模式,进行将中医护理融入到《社区护理》[10],或者融入到《老年护理》[11]的教学改革;同时可以在各中医院、综合医院中医科、养生养老等机构的护理人员中开展短期有针对性的集中培训,从而适应大健康时代对中医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更好地提高黔东南地区居民健康素养。
参考文献
[1]IUD中国领导决策案例研究中心.贵州医、养、健、管四措并举布局大健康[J].领导决策信息,2015,(36):18-19
[2]贵州省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意见[J].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2016,(1):14-20
[3]王燕,王英.《社区护理》教学中融入中医护理的效果[J].护理研究,2008,22(8):2246-2247
[4]梁小琳.浅谈中医护理的基本原理和侧重点[J].陕西中医.2005,26(6):607-608
[5]杨燕玲.苗侗医药在社区医疗中的应用研究:贵州省黔东南地区调查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0):19-21
[6]苗晓琦,王晓燕.浅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中医护理教育模式[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0)94-95
[7]谢红,熊江艳,潘定举,冷毅,罗永红.贵州省9地市中医院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技能现状调查报告[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5,(2):80-82
[8]董惠娟,陈丽华,齐晓红,等.从护理教学实践看西医院校中医护理临床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护理研究,2011,25(11):3095-3096
[9]高莉萍.高职护理专业中医教学面临的困境与思考[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51-55
[10]王燕,王英.《社区护理》教学中融入中医护理的效果[J].护理研究杂志,2008,(24):2245-2247
篇8
关键词:中医经典;E-learning教学理念;多元化教学法;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198-03
《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是我校中医经典教学内容,它归属于临床基础课,既包括中医基础理论核心部分,又包括中医辨证论治和经方运用,架起中医理论与方药临床应用的“桥梁”,是中医四大经典的重要内容,学好中医经典对继承和发扬中医、发展中医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其文字深奥难懂、抽象难学,学生学习的热情不高,教学效果不如人意,常被学生戏称为“四大名补”之一。另一方面,教学实践中,我们很容易错误认为将《金匮要略》的原文理论及辨证思维等内容“灌输”给学生听,学生就能理解、继承、将来临床实践能很好地运用;实际上,这违背了基本的教育规律和原则,很多学生反映:课听完就忘,印象不深,更别说以后灵活运用经方。此外,随着学校所设课程的增多,中医经典的课时亦被缩减,传统的课堂讲授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如何有效解决教学实践所面临的这些问题,我们课题组进行了研究与改革实践。E-Learning是一种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发达国家医学教育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它以学生为中心、整合现代信息技术是它的核心理念,其目的在于通过加强知识传递的效率、拓展师生互动交流的途径和方式来实现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的目标。E-learning教学能很方便整合大量师资力量、课程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师生互动提供帮助,是解决目前所面临问题的可取途径。我们借鉴目前医学院的各种方法,扬长补短,灵活运用。除了传统的基于讲座的学习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目前医学院校可借鉴国内外的教学法包括:基于案例的学习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基于问题的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基于团队的学习法(Team-based Learning,TBL),基于资源的学习法(Resources-Based Learning,RBL)。这几种教学法都是分别侧重教学的某一方面,只有灵活运用才能扬长补短。而我们中医经典教学中,《内经》偏重于中医理论的讲授,《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是临床基础学科,既有中医理论部分,又包括临床辨证和经方运用,教学侧重点不同,存在显著差异,由此,我们认为教学中应该针对章节内容、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整合知识信息,灵活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区别于其他医学课程,中医经典“难教、难学、难记、难背”,我们引入E-learning教学法理念,整合网络等课程资源,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网络平台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临床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教学形式,并在具体教学中引入实验部分教学内容,激活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内容易理解易掌握,达到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此外,课外开展专家讲堂活动,开展全校性的中医经典诵读大赛和诵读月活动,开展中医经典培训,成立中医经典学会,弥补了学时受限的不足,多途径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扩大了中医经典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促进了中医经典教学改革与发展。
一、多元教学法的构建
1.多元教学法的选择、实施体会与主要展示。多元教学法的选择、实施:通过文献检索,基于E-1eamiag教学法理念,利用信息资源,系统分析、整理LBL、CBL、PBL、TBL、RBL五种常用的教学方法的特点及其在中医教育中的优势。根据课程知识点的不同,针对文献检索分析结果,每个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动权所占比例:PBL完全放手,CBL为教师主导,LBL教师完全主导,RBL教师放手,TBL教师放手。教师可参考不同教学法中教师的主动权所占比例来进行教学设计:①抽象理论教学法选择与实施:以《金匮要略》为例,《金匮要略》第一章为总论,偏重抽象理论,为各论的总纲,没有教师的讲解和培析,学生很难完全理解,更不知其临床应用,故采用LBL教学法教学。②临床应用的教学法选择与实施:各论的病、方证教学,可灵活使用PBL、CBL、RBL、TBL的教学法,挑选一些临床常用方证,以病例或问题的形式布置给学生,指导学生整合信息资源,让其课下或课上组成小组,进行讨论,解决临床问题。方法学支持及教师支持:要向学生讲解如何使用正确方法进行知识点或问题的检索、评价和应用――即对病例或知识点进行循证决策的过程;教师进行多元模式授课所做的充分准备工作和合理课程设计。多元教学法体会:LBL建立在长期教学实践摸索的基础上,教材系统、理论体系完备,虽有“灌输式”、“填鸭式”单向教学的弊病,但学生、教师易于适应,对于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仍然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教育方式;PBL,教师只是整体指导和协调作用,主要依赖学生学习主动性,锻炼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意识,适用于经方的临床运用探讨和辩证施治分析、争议条文的讨论等;CBL是一种通过模拟或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适用于中医经典伤寒、温病、内科杂病医案分析;RBL是基于资源的学习,教师首先呈现给学生一个问题或疑难情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研究问题本身还要查找回答问题所需要的信息,将所获得的信息资源组合融汇起来加以分析和解释,找出问题的答案,然后比较讨论,通过帮助学生充分发掘和利用各种不同的资源,不断提高学科素养和信息素养,可灵活运用于中医经典各章节的教学;TBL是小组学习,以团队为基础,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以将学生培养成终身学习者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相长”。
2.多元化中,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上一堂课,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大学生有激情、活力和自主能力,敢于创新。针对这一特点,课题组给出一章节,让学生随意选取LBL、CBL、PBL、TBL、RBL五种方法中的一种,独立备课。制作PPT,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上一堂课,其他同学点评,老师最后总结。实践中发现:几乎所有同学都选择传统的LBL授课,有个别同学想采取其他方式,但因对知识内容、体系的驾驭不够而放弃。然而,根据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学生自己所上章节的题目,答题错误率只有10%,学生的LBL授课优于老师的LBL“填鸭式”单向灌输,其原因是给了他们展现自我的平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到其主动性。
3.将现代科学研究实验内容引入中医经典教学多元化教学课堂:为切合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时代所需,开发中医经方,我们在PBL、TBL、RBL课堂教学中,引入仲景经方作用机理实验研究、中医藏象实质性研究等动物、临床实验报道,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与时俱进,充实和丰富了本科教材中的内容不足,提升多元化教学质量。
二、多途径进行多元化教学改革实践:堂内、堂外学习有机结合
专家讲堂弥补课时受限带来的弊端,提升中医经典教学的质量。中医学来源于临床经验,中医经典是临床基础课程,服务于人类的健康,致力于治病救人。而学中医经典出身的专家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不乏精湛的临床医术,但专家的时间精力有限,为了让同学更深入地学习中医经典,我们课外开展专家讲堂:①邀请本领域专家做讲座,言传身受,更具说服力,促进学生学中医经典的积极性;②年青教师带领学生代表,跟专家坐门诊,实践体验中医的临床辨证施治和经方的独特、显著的疗效,增加学生学经典、用经典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的中医经典诵读大赛、中医经典学习讨论、中医经典协会成立等活动的开展,扩大中医经典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宣传并彰显其重要地位,让学生主动爱上中医经典学习,校园晨读不再只闻“Eglish”,经典诵读声随处可闻,有利于中医经典的课堂教学和知识的温习、巩固。
本课题首次基于E-learning理念――整合信息资源、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探讨了多元化教学、课堂内外结合对中医经典教学质量提升的影响及其显著作用,扬长避短,灵活采用LBL、CBL、PBL、TBL、RBL五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形成“以教材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以病例为补充,以信息资源为依据,以学生为依托”的中医经典多元化教学法;结合课外中医经典诵读大赛和诵读月,成立中医经典学习讨论协会,开展专家讲堂活动,以及中医经典培训,多途径、多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情趣,发挥其主动学习,解决了中医经典教学中存在的难题,使生涩古奥、枯燥无味的中医经典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学习内容易理解易掌握,从而有效地提高中医经典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何克抗.E-1eamiag与高校教学的深化改革[J].中国电化教育,2002,(2):8-11.
[2]Ruiz,J,Mintzer,M.J.Leipzig,R.M.The Impact of E-learning In Medical Education[J].Acad Med.2006,8L(3):207-212.
[3]Rosenberg,M.J.E-learning:Strategies for delivering knowledge in the digital age[M].The McGraw Hill Companies Inc,P.O.Box182604,Columbus,OH 43272,USA,2001:6.
篇9
关键词:中医教学;质量;思考
Abstract: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s thinking problems for the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teaching quality of high and low for the school is closed event of life and death,so in the teaching of TCM,through a variety of means of teaching,actively explore,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TCM Teaching;The quality;Thinking
中医学是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辫征法为指导,通过形象思维建立在实践及反证基础上的理论体系。这就要求习医者通过阅读、观察、思考、领悟、体验、应用的方式,广泛学习和运用中医经典著作及历代医家的临床经验,借助形象思维在体验和领悟后,方可通晓中医学的深刻理论内涵。教学质量的高低对于学校来说可谓生死攸关的大事。所以,在中医教学中,通过多种手段教学,可以加强医德教育,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等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中医教学质量。
1.加强医德教育
医德是调整民务人员与患者、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种职业道德,也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特殊表现。医务人员与患者的关系是医德关系中主要的一个方面,医德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命的安危。明代医家龚廷贤说:“病家求医,寄以生死。”说明医务人员与患者的关系是生死所寄、性命攸关的。因此,在医学基础课教学过程当中,我们不仅引导学生主动扎实学好专业基础知识,更应该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尊重病人,服务病人”的医德观念,为医学生将来的工作打好医学伦理道德基础。因此,我们在中医学理论课堂教学中,根据医学专业基础知识的具体内容,结合医学前辈的高尚医德事迹,阐释具有高尚医德的医生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使学生充分认识医德养成的重要性,自觉加强医德修养。
2.要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讲课时一定要做到观点和教材相一致,选择有说服力的资料来解释理论观点是怎样形成的,向同学说明中医理论对中医实践的强大推动作用。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详细解释中医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尽量选用通俗易懂的言语,做到循序渐进、深人浅出,一定要多结合实例病案来加以说明。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要在理论课学习的同时,多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使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适当地聘请临床医务工作者来校为学生传授临床经验,更多地组织学生深人医院、诊所,接触临床实践、参与临床实践,让枯燥的文字和病人联系起来,这样就能够加深学生对教材的印象,更好地掌握教材知识,进而提高中医的教学质量
3.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所谓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发智能的一种双向活动。在教学中,应着重开发学生智力,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智力发展训练教学时,要结合讲授内容,联系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提出难易适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如讲授脏腑辨证时,首先提出“肝气郁结的病理发展有哪些可能?”,学生自然首先结合他们已经学习的内容,进行思考。这样,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层层推进。
4.教师要加强学习,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需要。中药学基础知识内容包括以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和中医诊断学为主的中医学知识和以药理学、化学、中药炮制学及药用植物学等为主的药学相关知识,学科交叉,内容丰富。只有自身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实践中总结创新,自觉地将知识与创新能力思维结合起来传授学生。同时,及时发现学生的创新潜能,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多层次、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加强实践环节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生命科学,中医学走的是一条靠临床信息反馈而不断提炼成为理论的道路,离开了临床中医就失去了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因此,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中医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在教学安排上应增加见习实习时间,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上应加大投入,让学生在临床诊病治病中加强技能培养,注重稳固的中医四诊及辨证论治的理念和过硬的本领,训练中医特有的思维方式。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让学生在侍诊、临证中目睹中医的疗效,体会中医理论的价值,激发学好专业的动力,树立继承发扬中医药事业的志向。
6.开展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出现,计算机辅助教学得到空前的发展,使我们的教学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传统的课堂以板书及口述为主的教学模式变成以图像、动画等多种方法的教学模式,从而改变了学生靠死记硬背、枯燥乏味的学习方法。变为直观面授,成为模拟环境中的真实感觉。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例如经络部分,采用多媒体技术后将经络的走行,循环规律,按模拟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既起到了直观教学的作用,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7.强化教学管理
目前,许多高等中医院校教学管理工作还停留在以往手工劳动的水平,教学管理队伍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教学管理条件落后。因此,应重视并加强教学管理工作。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而着手:第一,要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理论水平,使整个管理队伍的工作模式从管理型转向管理研究型,鼓励、扶持教学管理人员承担或参与教学研究。第二,管理人员的职业培训应该经常化、制度化。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训练对于提高管理水平和更新观念非常重要。第三,改善教学管理的硬件环境,加强投入,必要的教学管理手段和设施应予以提供。第四,理顺教学管理体制,教学管理制度要逐渐健全和完善。(作者单位: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参看文献
[1] 王小平.陆素琴.毛玉娥.等提高中医临床带教质量力法浅析[J].江苏中医药.2010(1):90.
篇10
【关键词】临床医学;临床技能;创新能力
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目前已成为临床、科研的主力军,是医学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近年来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数量逐年递增,培养和教育的质量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尤其是临床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处于科研、临床技能学习的双重压力之下。本文仅对临床专业型研究生临床阶段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及临床技能培训等浅谈几点看法。
1.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生培养存在的主要矛盾
1.1 专业学科深度与广度与基本技能之间的矛盾
我校就读的临床型研究生多数来自于大学本科毕业生,也有少数有较短的工作经历。由于考研的压力,许多学生大学实习期间忽视了基本技能的学习,导致研究生阶段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用于基本技能培训。此外,目前普遍存在临床研究生医学基础知识的广度与专科知识的深度不够的问题;同时,由于现代临床医学的飞速发展,专业技术和操作分工更为明确,加上导师的研究方向和范围,专长趋于窄而精,无疑对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带来新的问题[1]。
1.2 科研创新能力与临床技能培养的矛盾
临床医学研究生是培养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对他们而言,科研训练和实验室经历是必不可少的学习过程。但我们的临床专业研究生,目前的培养计划主要用于相关专业科室轮转,根本没有安排实验室学习时间;如果安排实验室工作,就必须缩减在本专业科室学习时间,这对于原本就专业知识欠缺的学生也是很不利的,可能影响他们毕业后的工作分配。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是创新的基础,目前许多临床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尚显不足,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更加困难。因而,如何能在这么短的学习期间,即学习临床本专业知识、相关临床理论,又增加深度、培养创新能力,成为摆在导师及医学院校面前的难题。
2.提高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生培养质量的思考
2.1 注重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2.1.1 加强文献的阅读
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是创新的基础, 创新思维是创新的关键。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在于是否具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 是否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导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指定所要阅读的参考书、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杂志期刊,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 定期组织学生共同交流。改变学生永远处于被动式的输入的教学模式[2],“让学生自己讲”是很好的激励措施。要求研究生学会查阅国内外文献,并随时关注国内外同类课题的发展方向和最新动态,为第二步的选题做充足的准备。
2.1.2 加强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意识和能力必须在科研实践中锻炼和提高。实践活动是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根本途径, 创新能力是思维与实践结合的产物, 只有实践才能检验和发展人们的创新能力。科研实践不能随意杜撰, 不是纸上谈兵, 而是踏踏实实的进行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研能力的训练。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科研活动的全过程。
选题是科研工作的核心,正确的选题、严密的设计是科研工作的前提与基础。要求研究生了解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发展方向和存在问题,所选课题的方向和意义,使选题既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又有较强的实用性。研究生通过基础理论学习及大量的文献及参考书的阅读对本专业的现状及概况有了初步的了解,进入临床阶段后,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学生个体特点,采用以启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主教育方法,使学生可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课题[3]。导师则在自身研究方向的基础上给予学生一定的设计空间,引导学生在正确的方向上发挥更大的创新能力[4]。要引导学生带着兴趣学习,研究课题的目的不只为了写毕业论文,而是去探索、发现及创新的过程。课题的设计一定要重视细节,要精确合理,病例数目一定要充分,研究方法要具有可行性,要仔细推敲和研究,不要在课题设计上就存在致命的缺陷。
2.1.3 培养严谨的科研作风
研究生必须具备严谨的科研作风。实验过程中一定要实事求是,实验数据不能修改,更不能编造。要锻炼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临床技能的培养
2.2.1 三基能力的训练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因为专业方向较为明确,这就要求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加深入。但由于每个分科都有它专业的特殊性,导师在研究生第一年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时给研究生选择选修课就要选择一些与临床医疗密切相关的医疗技术课程。要重视研究生的临床三基学习。
2.2.2 临床思维的学习和建立
临床思维能力包括临床观察、判断、分析、综合和预测能力。这种能力往往通过分析病例、解决具体问题表现出来,是在临床工作中逐渐建立并得到强化的。在培养过程中,导师要对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临床工作能力等提出具体的要求。严格规范基本技能、基本操作的训练,杜绝不规范医疗操作;从患者接诊、检查到治疗,全套正规程序严格要求。跟随上级医师查房、定期的教学查房都是提高临床技能的重要环节。查房时,研究生汇报病史的过程就是检验其临床思维的过程。定期进行典型病例、疑难病例的讨论,讨论时要要求学生准备,并发言。跟随导师上专家门诊,也是临床学习积累的重要环节。按我院研究生管理规定,临床学习期间,研究生有10个月的相关科室的轮训,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和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傅金英,如何提高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9):806-808.
[2]许杰州,施楚君,吴丽萍等。临床技能教学改革初探。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6,19(10):305-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