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07-06 17:42: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医的方法

篇1

【关键词】中医护理学;辨证施户;感冒

感冒作为常见的、因感受四时之邪气引起的外感病,发作率高,反复率也极高,以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喷嚏、恶寒、发热、周身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以冬春季以及季节交替时发病率最高,普通感冒为轻者,名曰:“伤风”,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感冒,名曰“时行感冒”。现代医学认为当人体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则原已存在于呼吸道的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本病,以鼻咽部炎症为主要表现。引起普通感冒的主要为鼻病毒。

1病因病机

从中医来说,其病因不外乎卫外不固及外感邪气两种,究其主因,是感受风邪所致,但又并非单纯由风邪所致,往往因季节气候变化而夹他邪而侵入人体,如冬季多夹寒邪,春季多夹风邪,暑季多夹暑湿,秋季多夹燥邪,其中尤以风寒、风热为多见。风邪夹时令之邪,由人体的皮毛、口鼻而人,侵犯肺卫,则卫阳被遏,营卫失和,邪正相争,肺气失宣,而致感冒。时行感冒因感受时邪疫毒,故流行范围及全身症状较一般伤风感冒为甚。

2辨证分型

感受外邪之后是否发病,与感邪轻重和人体正气的强弱有关。一般来说,素体强盛,正气充沛者在感邪后能驱邪外出,而不至于发病。若体质偏弱,则卫外不固,若起居不当,或寒热失调,或受凉淋雨,或过度劳累,皆易感外邪为病。中医根据体质情况,感受邪气种类对感冒进行分型:素体阳虚者易受风寒,则为风寒感冒;阴虚者易受风热,则为风热感冒;感受暑湿之邪则为暑湿感冒;气虚感邪,则为气虚感冒;阴虚感邪,则为阴虚感冒;时疫邪气则为时行感冒。

3辩证施护

临床护理应该充分利用中医护理的理论、方法及养生保健等优势根据不同的证型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

3.1感冒的一般护理方法

3.1.1保持空气新鲜感冒患者的休息场所要求安静,空气流通等,故定时开窗换气对于感冒护理相当重要,但在通风的同时应避免对流风造成患者再次感邪,成一邪未除,他邪又至的困境。同时做好空气消毒,比如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和流感杆菌等这些引起感冒的主要病菌在酸性环境中不易生存,故在家中可用煮醋的方法使醋酸挥发至空气中达到抑菌、杀菌的作用。对病人的痰液及其他分泌物要妥善处理,避免成为传染源。

3.1.2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观察病人体温变化亦是相当重要,特别是对于儿童而言,中医认为,儿童为至阴至阳之体,疾病转归,传变非常迅速,故而每日应测2-4次。观察并记录恶寒与发热的程度及变化,可为医生辨证论治提供准确的临床资料。若患者体温急剧变化,则应在第一时间通知医生。高温则可先行物理降温,如用酒精、温水等擦拭身体,或冰敷等。在物理降温的时候应注意保持体温,并避风,避免复感风邪。

3.1.3注意发汗感冒的治疗大法为发汗驱邪,故观察控制出汗情况在感冒护理中极为重要。发汗可起到散热、驱邪外出等作用,但中医讲究中病即止,切不可于发汗。盖汗为心液,过汗则损伤阳气,故仲景言:“汗多亡阳。”发汗以皮肤微微出汗为佳。如《伤寒论》云:“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

3.1.4注重饮食感冒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饮食为主,清淡之品如稀粥等不但可以起到养胃的作用,还可补充因发汗而丢失的水分。切不可过食辛辣及滋补之品。盖感冒治疗大法以发汗为主,辛辣之品亦可发散,食用之后与咬协同,增大发汗之力,使汗出如雨,邪未除而正先伤。邪正交争之时,食用滋补之品,亦可资邪,往往闭门留寇。故仲景言:“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3.1.5药物煎服方法感冒所用药物多为发散之品,故在煎服过程中很重要。根据具体治法而选用的药物有不同煎法。感冒的病位主要在肺卫,属表,故在煎药时不可过煎,使药物性味发生变化,如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言:“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肺药取轻清,过煎则味厚入中焦矣。”服用药物的频次及量亦要根据病情而定,不可拘泥于一日三剂之说。如《伤寒论》云:“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

3.2辩证施护

3.2.1风寒证风寒感冒患者需要安静休息所居之所宜偏暖,宜加衣被以防重复受邪气侵扰。风寒之邪以汗法治疗,通常汗出而解,服用发汗剂应当热服,服后略加衣服棉被,以助汗出,但勿使汗大出,大汗淋漓可伤阴亡阳,汗出后用酒精或是温毛巾擦干,防当风而复感风寒之邪。若发热,不宜冰块冷敷或者酒精降温,因寒主收引,若发热时骤以冰块或酒精降温,可导致毛孔闭塞而邪无出路,使病情更为严重,可适当配合针刺退热用泻法,取大椎、曲池、风池、合谷等穴。饮食宜清淡半流食饮食,忌生冷,油腻。肉面,五幸等食品。其药煎熬在十五钟左右,服用频次因病情而定,以汗出为度,不必拘于固定频次。正如《伤寒杂病论》所诉:“……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3.2.2风热证首先一般护理。风热证患者所居之地宜通风凉爽,但避免直接吹风,若发热身痛宜卧床休息,忌过度运动劳累。本证用辛凉解表之法,药宜偏温凉而服,此法遵循“寒则热之”“热则寒之”的服药原则,可提高药效。服药后及时观察病人体温、出汗、伴随症状的变化。若汗出热退身凉脉静则为正胜邪退,则可不必尽剂。也可多食当季性质偏凉的水果,如苹果,橙子,柚子等,但不宜多食荔枝,桂圆等偏热性水果,食后必不利其病。若高热,可温水擦浴,便于引邪外出,同时可同风寒证采用针刺退热。饮食宜清淡半流食饮食,多补充水分,可食用清凉的黄瓜、西瓜、苦瓜或绿豆汤等;忌辛辣、油煎肥厚食品,戒酒戒烟,过劳。药物煎服不宜过长,一般在沸后即可,频次亦以汗出为度。

3.2.3暑湿证其基本方法与风热证相似,所居之室应凉爽通风,以防暑热,因湿邪重浊,故此证患者多有头身困重之证,对于此症,可与按摩局部穴位,通常的施术部位是太阳,印堂,风池及颈部的多处穴位,此法可解除恶心呕吐,脘痞等症状,亦可配合刮痧疗法:部位以夹背两侧、背部胸肋处、肘窝、过窝处为主,此类患者忌是肥甘厚腻之品,食之恐加重呕心呕吐之症,宜多服清凉解暑之品,如绿豆汤,黄瓜,西瓜等。此型患者所用药物多有芳香之品,故需后下,煎熬时间不宜过长,以沸后5分钟为佳

3.2.4气虚感冒此证多见于素体体弱之人,除外一般护理,此类患者应注意保暖,同时患者应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多参加体育活动或者其他的娱乐活动,同时注意营养的补给,忌厌食挑食,生冷。因所服用方剂之中多有补虚之品,且不宜发汗过度,因其中含有补虚之药,煎药时注意时间比上述证型之药长,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最大程度的溶出,一般以沸后15分钟为佳,此型患者服用药物需要固定频次,以每日3次为佳。

3.2.5阴虚感冒阴虚感冒见于素体阴虚之人,或秋冬季节天气干燥,燥邪伤阴而复感外邪而致,此类病人发汗宜相当谨慎,若过汗伤阴可导致痉挛,故需严格观察其出汗情况,除服用养阴解表之剂外,可嘱咐病人多服用养阴之品,如海鲜类,水果类中的柚子,葡萄等,并可顿服沙参,麦冬等以达到滋阴之效。此类患者药物煎服方法同气虚感冒。

3.2.6时行感冒该型患者居住要静卧休息,其居住环境要求干爽,痛风情况良好,温度温和。因其具有强烈传染性,故要进行呼吸道隔离,避免与家人同用碗筷及与家中小孩、老人过度亲近。密切观察体温与发汗情况,观察出汗与体温关系,如是否战汗,战汗之后体温转归等,并及时向临床医生反映,以便调整治疗方案。此类患者需严格静卧休息,此时护理人员要避免干扰病人休息,如叶天士言:“旁人切勿惊慌,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在保证患者严格休息的同时,护理人员须注意保证患者保暖,及出汗质量,即确保患者无掀被、露手足等。此类患者所用药物多为芳香辟秽之品,故煎熬方法同暑湿型;其服用频次根据患者情况而定,但应保证每日服药量足够。

4养生指导

平时加强锻炼,增强御邪能力,可从夏天开始进行冷水锻炼(冷水洗面,洗头或洗澡),体质较弱者,注意自身防护,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切忌贪凉,避免汗出当风。感冒流行期,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外出时戴口罩。家中谢绝流感患者探视、来访,防止交叉感染。用抗流感病毒的中药、或30-50%的食醋蒸气消毒空气。亦可预防服药:如三根汤(葱根、白菜根、萝卜根)、贯众汤(贯众、苏叶、荆芥)连用3日,或荆防颗粒,夏季可用藿香、佩兰、薄荷泡茶饮,每日二次,连用三天可骤祛暑之效。

5结语

感冒作为临床常见疾病,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舒适程度,且近年来抗生素滥用误用的情况日趋严重,使得部分患者抗邪能力减弱,而机体耐药性增强,临床上不乏简单感冒就入院治疗半月余的患者,但是效果并不明显。现代免疫学已经告诉我们,目前的感冒大多数都是细菌合并病毒的感染,抗生素对于细菌感染有相当的疗效,但对于病毒感染却素手无措,所以临床加强中医治疗及中医护理,对感冒的治疗及预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传芳.中医治感冒.家庭医学,1997,24:56.

篇2

“七情”过用必成灾

人的精神活动,中医归纳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合称“七情”。在一般情况下,“七情”仅是人体对周围环境刺激所作出的精神上的反映,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但如果精神刺激过大,情志波动剧烈,就会产生有害的影响,进而便可致病。中医认为“七情”与内脏直接有关联,所谓“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这种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能够看到。如盛怒的人,会面红目赤,感到气往上逆,甚至“肺也要气炸了”,更利害的,还可象“一气周公瑾”那样令人口吐鲜血。暴喜过度,会使体内“气血涣散”,甚至精神错乱,犹如《儒林外史》里范进中举所描述的那样,竟然会高兴得发起疯来。思虑太甚,则可以使主管消化的“脾胃”功能减弱,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悲伤过甚,损伤肺气,往往形容憔悴。如突然受惊恐,则会伤害肾气,使人浑身无力,站立不稳,甚至二便失禁。现代的临床研究也表明,精神紧张或精神创伤可以成为精神病、高血压病,冠心病,消化性溃疡以至癌症等的诱发因素;而因大喜过望而触发的急性心肌梗塞也并不少见。所以“七情”中的任何一种“情”都是不可过用的,否则均有带来危害的可能。

修身养性安康来

孙思邈是我国唐代名医,他注重养生,寿过了百岁,他把自己的经验写成《孙真人卫生歌》。其开头几旬便是,“世人欲识卫生道,喜乐有常嗔怒少,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说的是应该加强自身修养,使心胸宽广,光明磊落,情绪安定,是为卫生之道。医家孟铣认为:“若能保身养情者,常须善言莫离口。”又说。“口有善言,又当身行善事。”所谓“行善”,我们现在可以理解为多为国家、多为人民做好事。这种人必然会受到周围人们的敬重和爱戴,从而在精神上感到无比快慰。英国人西特尼说过。“做好事肯定是人生唯一乐事。”看来他深知其中之道。

“寡欲”有助调情志

对道家“超尘出世”、“清净无为”的逃避现实的思想,中医是抱批判态度的,认为只是欺人之谈。“摒弃俗缘,形如槁木,心若死灰者,千万人中恐无一人。”但在承认感情和物质欲属于人生正当要求的同时,中医也提倡“寡欲”来求得精神上的安宁。如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说,少思寡欲……得丧既轻,血气自然谐和,邪无所容。”不过在这方面要掌握得恰到好处也不无困难,为此有人提出如下主张:即要怡情适怀,不可任情使性;应心情达观,不作无病睥岭;须处世入俗为怀,不存去世离俗之想,一切从实际出发,不为名为利而如醉如狂;遇事既不忧心忡忡,也不盲目乐观。认为这样也将带来精神安宁,使气血调畅,身心健康,免生疾病。

“排遣”及时亦奏功

由于人毕竟生活在社会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情绪波动,实也在所难免。《备急千金要方》中说:“凡人不可无思,当以渐遣除之。”指出遇有此等情况,可以通过自我宽慰和排遣,并以渐进的方式,逐步使自己解脱精神上的窘困局面。《友渔斋医话》也载有“遇逆境,即善自排解”之句,同样指此而言。古人的“排遣”方法,有些属消极遁世的,自当摒弃,有些则至今仍不无可供借鉴之处。如医籍中多有引用“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的典故,其宗旨即在提醒人们:“世事皆有倚伏,如意处常有大不如意之变。”也就是应看到事物可以具有两面性,不能忘形于一时。此外“倚富者贫,倚贵者贱,倚强者弱,倚巧者拙”的说法,同样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气功偏能显灵验

中医还倡导利用气功锻炼以取得保养精神的效果。气功要求思想高度集中,要求“意守”和“调息”。这在《黄帝内经》中称作“呼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与《庄子・刻意篇》中的“吹啕呼吸,吐故纳新”的法则相仿。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这种锻炼方法,能够使大脑皮层产生“良性诱导”作用,一方面让人体弛缓的代谢功能得到加强,另一方面则可恢复组织细胞的疲劳,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这样,在气功效能的影响下,人体各部分的关系便可得到新的调整,从而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可见气功在祛病延年方面的效验,是“名不虚传”的。

精神形体分不开

篇3

关键词: 中医实验室 管理方法 仪器设备 实验室安全 规则

实验课是使学生巩固和验证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创造性思维、接受实验方法训练的重要环节,能培养学生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正确使用各种仪器、仪表,并获得观察、测量、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构、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为了全面提高实验课的水平,将实验室的建设规范化,科学化尤为重要。

中医包括中医专业和针灸推拿专业,在2012年,我院加大了对这两个专业的经费投入力度,新建了一栋中医楼,将5、6、7层设为实验室,包括针灸实验室4间,推拿实验室3间,中药实验室2间,中医实验室3间,辩证实验室2间,器械练功房1间,实验条件大大改善,达到省内先进水平。我就我院多年来的中医系实验室管理工作中的经验方法进行总结归纳。

1.中医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为了规范中医实验室教学、科研低值耐用品的管理与使用,防止财产流失、积压和浪费,保证教学、科研的正常进行,特制定本办法。

1.1价值不够固定资产标准有不属于材料范围的低值仪器仪表、工具量具、科教器具、文艺、体育和文具用品、医疗器械等均属低值耐用品。

1.2各教学和科研实验可根据教学、科研任务的需要,本着节约的原则,逐级编制年度计划。由分管实验室工作的系(部)负责人签署意见后,报资产管理处汇总,经审定后,按《长沙医学院实验材料、低值品、易耗品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进行采购、验收、领用、保管。

1.3实验室购回的低值耐用品必须建立有品名型号规格、数量、单价的明细账(卡)。实行单位内部借用登记制度,并确定专人统一管理,任何人均不得将低值耐用品据为己有。

1.4实验室每学期期末必须对实验室低值耐用品进行认真的清理,并与资产管理处的仪器设备分户账进行详细的核对,学校每年由资产管理处负责组织一次全面清查。

1.5保管和记账人员在接收和开始使用账(卡)时,要在启用页上签字注明开始时间;账(卡)交接必须严格,由经手人、鉴交人三方签字并注明交接日期。低值耐用品的损坏、丢失应按《长沙医学院仪器设备、实验器材损坏丢失赔偿处理办法》执行。

2.中医实验室实验室安全规则

2.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实验所用仪器电源、导线要经常检查。注意用电安全。加热、加压、烘干过程,需专人看管,禁止对易燃试剂直接加热,以防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

2.2实验室和楼道中要常备灭火设备。如发现电闸、电线和电器漏电短路起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适宜方法灭火。

2.3防火、防盗,杜绝实验室安全、漏水事故的发生。积极根除事故隐患的发生,常查不懈。

2.4对违规造成重大安全事故者,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赔偿经济损失,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3.中医实验室实验室主任职责

实验室主任在系(部)主任的带领下,全面负责实验室的各项工作。为了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加强实验室的教学,提升科研实验能力,特制定实验室主任职责。

3.1负责本实验室全体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领导、安排并检查本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

3.2根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科研任务的要求,组织制订学年实验教学和科研计划,不断充实和更新实验内容,介绍和采纳新的科学实验手段,提高实验技术水平。

3.3及时解决实验室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切实保证教学实验顺利进行。虚心听取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各项建议,认真完成学院、系领导布置的其他工作。

4.中医实验室实验室秘书职责

4.1实验室工作秘书在实验室主任、副主任领导下负责实验室的日常工作。根据教学任务,安排实验室教学工作,并上报系部备案。

4.2在每学期期初负责制定该学期的实验课安排、开课前准备;中期制订实验室开放计划;期末负责本学期的实验课、实习课统计;实验报告.实验实习运行记录、实验室开放记录的统计;安排实验考核,进行效果评定。

4.3负责下学期实验课实验用品、试剂、仪器设备的申请领取工作,以及设备的维修申报工作等。了解学生、代课老师实验实习课的情况,定期向主任汇报;落实实验室课程的每个环节。

4.4合理安排学生实验课、实习课,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设备。组织完成好学年或年度实验室及设备方面的信息资料(包括报盘)的搜集、整理、录入、汇总和上报工作。

5.中医实验室学生实验守则

5.1实验前认真预习实验教材和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和基本操作要求。

5.2严格遵守纪律,不准无故迟到、缺席。进入实验室,要注意仪表形象,严禁赤膊或穿背心、裤衩、拖鞋进入实验室;听从实验教师的指导,认真观察老师的示范操作,合理安排时间,按时完成实验,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5.3实验过程中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仪器设备,集中精力,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要求记录实验原始数据和实验现象,不得擅自离开实验室或串台。

5.4实验结束后,应认真总结实验情况,独立完成实验报告,按时交给实验指导教师批阅。保持实验室整洁,确保实验桌面、地面、水槽、仪器用品的干净。实验完毕,要清洗器皿、整理仪器、清点器材、打扫卫生。

6.中医实验室规则

6.1师生要切实遵守各教研室规定的实验室规则,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6.2上实验课时,不准迟到、早退。要衣着整洁,不准穿背心、拖鞋入室;不准谈笑、会客。关闭通讯设备。上实验课时,一律穿白大褂。

6.3实验课,学生要按照目的、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严格进行操作,认真做好实验记录与报告。实验完毕,学生应按要求将实验器材整理好,主动做好实验室清洁卫生工作,关好水、电、门窗。

6.4要爱护公共财物,对各种仪器、药品、标本、教具、图表、书籍、实验器材及动物等,都要注意爱惜,无故损坏者,按教研室规定赔偿;若带出实验室,除追回或赔偿外,还要视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

篇4

[关键词] 手足口病;中医辩证;防治方法

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手足口病”的症状:发热、头痛、流涕、咳嗽、肢软乏力、手足及四肢水疱及淡红皮疹,兼见呕吐、腹痛、腹泻、流涎、胸痞、心悸或行走不稳,四肢颤抖,甚则抽搐、神昏。

1、此病为中医的湿热病。辩证要点如下:

1.1、湿热初起病在表,卫阳被遏,症见发热,恶寒头痛,肢软乏力,若无汗可用藿香、香薷、羌活、苍术、薄荷、牛子等;有汗兼关节疼痛为病在肌肉不为汗解,可用滑石、茯苓皮、苍术皮、桔梗、通草等。头不痛去羌活,不恶寒去苍术皮。两太阴同气,可兼见咳嗽、流涕,可用牛子、杏仁、桔梗、杷叶之类。

1.2、“太阴之表,四肢也,阳明之表,肌肉也,胸中也”故胸痞,四肢乏力,肌肉烦疼均为太阴,阳明湿热见症,宜选用蔻仁、杏仁、枳壳、桔梗、六一散、郁金、厚朴之类。

1.3、“疹出太阴”湿热郁蒸,不得外泄。蒸于血络,而为疹,手、足、四肢、口均为太阴脾所主,故为疱、疹多发之处。宜选用生地、玄参、连召、犀角、紫草、银花露、鲜菖蒲之类。

1.44、呕吐、厌食、乏力、腹痛、腹泻均为湿困中焦,脾不开清则泻,胃不降则吐,可选用半夏、茯苓、薏米、扁豆、生谷芽之类,若脾阳受损,可用理中之类。

1.5、脾开窍于口,湿热困脾,气滞火郁,肉腐生疮(即口腔溃疡),舌溃为心火,流涎为脾热,乳蛾为少阳相火,可用藿香、佩兰、黄连等。

1.6、行走不稳,四肢颤抖,为中焦湿热不解,热甚入里少火悉成壮火,火动生风之兆,甚则抽搐,宜选用鲜地龙、秦艽、丝瓜藤、海风藤、酒炒川连。火炽神明则神昏、宜选用犀角、生地、玄参、连召、勾屯、银花露、石菖蒲等。

总之,湿热之症,当辩表里,在表则郁遏卫阳,在里则易出现化火或伤阳之变症,火热炽盛又易动风及扰乱神明,临证当细省。

2、预防及其护理

2.1预防

2.1.1小儿多脾胃虚弱,易聚湿于内,与外感之湿热合邪则病重难解,建议平时多食、扁豆、山药、薏仁之类健脾去湿,少食寒凉及甜腻之品及辛辣助火之物。

2.2.2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2.2.3消毒隔离 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宝宝应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有条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进出宝宝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篇5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水肿;蛋白尿;中医护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6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000-00

肾病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肾脏疾病,是一组由不同原因引起的肾小球病变的临床综合征,以高度水肿、大量蛋白尿、高胆固醇血症、低蛋白血症为临床特点,在中医中归属“水肿”范畴[1]。西医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并联合环磷酰胺、环孢霉素等免疫抑制剂,能够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复发率高、不良反应大。本科采用中医护理的方法,明显提高肾病综合征的疗效,现回顾分析4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资料,总结中医护理方法的要点,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调查对象为2008年3月~2010年3月本院收治的4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其中男31例、女15例,年龄16~76(42.4±6.3)岁;病程2个月~3年;所有患者诊断符合《内科学》中拟定的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施护,中医药内服及外用,同时结合针灸按摩等方法。

1.2 中医护理方法: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不良反应也比较明显。中药能够有效预防继发性感染、肾功能损害、水钠潴留等激素相关的不良反应。中医药配合激素治疗,以滋阴清热法为主,随证加减,能够提高疗效同时减低不良反应。中医理论进行辨证分型,激素治疗的初始阶段宜用滋阴降火法,激素减量阶段宜用滋阴补肾法,激素维持阶段宜用强效补肾健脾药物。中医护理的重点在于预防控制感染、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用艾灸辅助治疗水肿、足底按摩保持血压稳定、调整脏腑功能、辨证施食。

1.3 效果观察:中医护理前(入院时)、护理6个月后测定血浆白蛋白含量、24小时尿蛋白定量。

1.4 统计学方法:用SPSS 10.0软件进行t检验,P

2 结果

46例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水肿,测定血浆白蛋白含量为15~26(20.83±2.08)g/L,24小时尿蛋白含量为3.70~9.61(4.29±0.41)g;中医护理6个月后,测定血浆白蛋白含量为26~52(38.30±4.18)g/L,24小时尿蛋白含量为2.07~3.85(2.59±0.23)g;护理后,血浆白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入院时(P

3 讨论

3.1 中医护理预防感染:单纯激素治疗极易诱发、加重感染,导致溃疡。中医护理加强预防感染,按照中医理论的观点,认为肺主气,患者自身正气与所处的环境存在密切关联,因此,中医护理应保持环境整洁舒适,尽量减少探病人次可防止呼吸道感染,良好的休养环境有助于患者恢复正气,驱除外邪并促进病情好转。对于能够活动的患者,应尽量鼓励其出户外运动,做缓和运动(如打太极拳、散步等)可提高自身免疫力[3]。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每天按时清洁口腔及皮肤,使用中药漱口液清洁口腔。如果发生口腔感染可外用口腔粘膜溃疡粉,发生皮肤感染者,可外用滑石粉控制感染[4]。

3.2 水肿的中医护理方法:肾病综合征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水肿,消除水肿可避免皮肤发生溃疡导致病情恶化。中医理论认为水肿是由于肾阳不足、水寒泛滥所致,中医护理原则为补益肾气。在服用补肾利湿中药的基础上,水肿较为严重的部位可外敷六一散或红花酒精等,防治皮肤溃破。用艾条灸肾俞穴,1次/d,具有补肾的功效。

2.3 保持血压稳定的中医护理措施:利尿剂是常规治疗方法之一,但是有报道指出[5],严重低蛋白血症者使用利尿剂会引起血容量不足,进而诱发性低血压、晕厥、休克等不良反应。足底肾区按摩可改善眩晕症状,1~2次/d对患者足底肾区进行按摩有助于保持血压稳定,预防高、低血压。

2.4 中医饮食护理:根据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特点,中医膳食护理主要针对水肿及营养不良。适当补充蛋白质有利于提高血浆蛋白,选用鲜牛奶、精瘦肉等优质蛋白含量高的食物。限制脂肪摄入,减少食用高胆固醇食物。水肿严重、血压增高、尿量减少时应控制钠盐的摄入,水肿消退后可适当放宽限制范围。根据病情的变化给予中医辨证施食:脾肾两虚者饮食注重调理脾胃、健脾益气,可食用生姜红枣汤、人参粥、黄芪炖鸡汤等;温热内蕴者注重清热、利尿、消肿,可多使用冬瓜、紫菜、海带、番茄等寒凉利尿之品;本病后期可出现瘀血阻滞之证,可选用黑木耳、冬菇、豆制品、小米等具有抗凝、降血脂功效的食物。结合针刺胃俞、脾俞、足三里等穴位可达到健脾、和胃、助消化的目的。

总之,在肾病综合征的不同阶段常表现为不同的中医证型,中医护理方法注重辨证调护,给予细致的病情护理及饮食护理,有利于促进病情的恢复,中医护理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冉茂艳,沈光婵,孙雯,等. 肾病综合征409例中医证侯回顾[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5):119-120

[2] 李小会,谢桂权. 29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医证型分布及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11,38(4):616-618

[3] 邵伟. 慢性肾脏疾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预防措施[J]. 天津护理,2004,59(1):33

篇6

[关键词]中医美容 教学方法 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191-02

为了实现中医美容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的教学目标,陈旧的“填鸭式”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早已不适应中医美容教学的发展。因此,在中医美容教学中,就必须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采用联系的、普遍的、动态的扩散思维方法,熟练掌握和运用中医美容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和临床案例讨论教学法,提高学生临床实践和能力,实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目标。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个好的授业者,不仅仅是把书上的知识“教条式”的生搬硬套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理解和熟练掌握每个知识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由于中医美容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的一门学科,而中医理论体系在形成时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把哲学观点“整体观念”和“恒动观”运用到中医学中,采用联系的、普遍的、整体的、动态的观点来认识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现象。所以,中医美容教学就必须重视整体性思维方法和动态分析思维的教学方法。

(一)整体性思维方法

整体性思维方法是以整体观念为依据,认识到人体自身的局部和整体是有密切联系的,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生理情况下相互影响,病理情况下相互传变。人和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个整体。通过透过现象看本质(以表知里),以局部测知整体(见微知著)的整体联系思想认识中医美容所涉及的人体生理以及病理情况,通过这一思想让学生全面、完整的认识疾病的本质。基本步骤有四点:1.运用“四诊合参”望、闻、问、切的方法,结合人体内外的环境,全面、完整的收集病情资料;2.引导学生以整体观念为依据,运用辨证论治的思想,通过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经络、气血津液的辨证统一关系,分析四诊收集来的病理信息;3.汇总于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及其病机;4.根据辨证结果指导临床治疗。这一思维方法看似简单,但实际运用时必须熟练掌握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经络、气血津液的联系,以及人体各个脏腑组织独特的生理功能和基本的病理变化,才能完整地体现中医美容辨证与论治、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二)动态性思维方法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生理功能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平衡协调过程,同样,强调疾病产生后的病理变化也具有恒动变化的过程。因此,中医美容防治疾病就必须采取动态思维方法,即不断地把握临床患者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细心分析,随时调整治法及用药,而不可死守一法,贻误病情。具体做法是:1.指导学生针对患者当前病理现象进行收集分析,抓住主诉;2.引导收集前期病理资料为当前诊断做参考;3.让学生自主结合当前病理表现及前期资料综合判断、分析、推测病势,防止传变。这一思维方法充分体相现了运动的、变化的恒动观思想。

二、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实践参与能力

前人说“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说明中医美容医学理论必须与临床实践结合的重要性。各种理论知识的熟练运用,只有在长期临床操作的过程中仔细揣摩,反复体验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为了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水平,平时的教学就要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和临床案例讨论教学法加强学生锻炼。

(一)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problem_based leamenging

PBL)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1]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引入我国的一种新教学法,近年来受到各大高校的广泛重视。它和传统的“以老师为主体”“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法不同,有教师、学生和问题三个要素,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模式把教学放置于和学习内容相关的深刻问题之中,让学生通过分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整个过程围绕和课堂相关问题,学生自行分组协作,在老师的指导下,指导学生通过预读和查找资料获取信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整个教学模式包括六个步骤:1.根据当堂课程提出问题;2.协调自行分组,并组织分工;3.对问题进行界定;4.探讨、分析、解决问题;5.探讨结果汇总;6.总结、点评与反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并不是说老师把问题一布置,参考书一说,引导作用就完成了,而是老师的指导作用要贯穿于课堂始终,对学生讨论时产生的冷场情况及时地引导和给予启发,对学生提出的新观点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要激活学生已经学过的旧知识,通过自我管理这些知识,互相讨论学到的新知识。要侧重于对整个过程的组织和引导,并及时地反省整个教学实践中的不足之处。而学生在这个学习模式中从问题出现,到解决问题,始终处于主置,全程参与,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有利于临床实践的提高。

(二)临床案例讨论教学法

临床案例讨论教学法[2]是以案例作为教学材料,紧扣教学主体,通过师生的讨论和互答为教学过程,让学生了解和课程主体相关的概念及理论,并培养学生高层次能力的教学方法。通过典型案例的再现,使学生设身处地地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各种各样的临床实际病案的机会。其具体步骤有四步:1.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合适的病案;2.分组分析、讨论;3.讨论结果汇总;4.评价教学效果。它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自主学习、研究学习、探索式学习,从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个挑战。通过有利于学生理解、巩固和记忆知识的病案讨论,既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又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分析能力。要在中医美容教学中贯彻这一教学方法,教师就必须先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只有自己拥有了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理论知识,才能教好学生。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不仅可以互相沟通与交流,还可以增强小组成员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小结

本文提出以注重培养学生思维方法和提高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迎合了中医美容市场的需求,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目标为方向,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是对新的中医美容教学模式做出的教学方法的完美补充。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中医;研究方法;哲学;假说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4-0708-04

在中医药学研究不断深入实践的基础上,及时回顾和总结运用有关现代哲学和现代自然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研究中医药学的经验教训,展开对某些研究方法的评议和讨论,应是有益的和必要的。

1关于研究方法中的哲学思想问题

不论是中医学,还是西医学,均由基础(理论)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三部分组成。对待这三部分医学,中医和西医由于历史条件和哲学思想的局限,就其主流而言,有的多从宏观,有的多从微观;有的多从整体,有的多从局部;有的多注重人体与环境的关系,有的则只看到人体的本身;有的多重视脏器的机能,有的多注意其形态结构;有的多从动态,有的则囿于静态观察。但这些特点的划分,并不等于即是说,某种医学对人体的认识是从宏观、整体、天人相应、机能和动态来观察的,而另一种医学则是从微观、局部、个体、形态结构和静态来认识人体的。因为,这种提法既不符合医学发展的客观历史(医学发展的3个阶段是古代的经验医学、近代的实验医学和现代的辩证的多层次的综合医学);也没有准确说明具体问题。因为宏观、整体、机能的认识,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并不一定常是褒誉之词,医学观察有时也需局部的、微观的、形态结构的深入而细致的分析和认识。故对待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学术思想特点,都应根据不同的领域或课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切不可轻率地扬此抑彼,而宜实事求是。

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体,人体是分层次的。故应从有关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运用不同的方法来探索人体生命活动的实质。须知,从微观细胞、亚细胞、分子和粒子水平发现的生命活动规律,到宏观涉及的器官、系统、整体、群体、社会、大自然而迄宇宙等水平的生命活动规律是个统一过程。囿于微观,将易忽视其它层次的研究而见木不见林,止于宏观,亦将缺乏动态的具体而微观的物质基础,单靠演绎推理则难做深入详尽的洞察。故在中医研究中,应尽可能做到宏观与微观的辩证统一,使之相得益彰。

由于人的整体是由各个局部组成,且受其支持而不可分割局部也不能离开整体,且受整体的制约。鉴于当前研究中,只见疾病,不见病人,对局部器官和细胞探索较多,对各系统、各器官、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研究较少。故在中医研究中,应自觉地用局部和整体辩证统一的思想来真正认识在完整人体条件下各脏腑的机能活动,进而认识人体各层次间和整体的生命活动规律。这就要求对整体性和局部性的研究不可偏废,使相辅相成。有人提出,科学研究现代化的标志是能否达到分子水平。笔者认为,这一提法是不够全面的。如果单有某些局部细胞、器官、组织或系统的分子水平指标,而缺乏整体水平的研究,则其结论亦易陷于片面性和盲目性。因而从实际效果的意义上说,这并不能真正称之为现代化。

人所共知,地球和生物的演化为人类生活提供了自然环境;同时,社会环境如语言、文字、音乐、心理和制度等都可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其它生理活动;人类也可对自然和社会环境进行改造:这些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现象,构成了人体与环境的关系。人类在改造外界环境的同时,也改造了人体自身的结构和功能。因此,注重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对人体的健康与疾病影响的研究,应是运用现代科学对中医进行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用物候学、医学气象学、预防医学等知识和方法对中医提出的“天人相应”、“地域方宜”等理论进行探讨,就有其积极意义。

人体的结构和机能是相互影响的。医学已经证明,并无单纯的机能性疾患。人体的形态结构是机能活动的基础,而机能活动又可反作用于形态结构。故任何脏腑的机能活动都是有其相应的物质基础(即形态结构)的。就人体而言,强调功能而忽视其结构,或偏重结构而忽视其功能,这两种研究方法都是片面的。只有在研究中,将结构与机能统一起来,有机地联系起来,加以深入的观察和细致的分析,才有可能真正认识人体生命活动的实质和规律。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医的“证”,应是人整体脏腑的结构和机能的特异性综合反应状态。研究“证”时,不可忘记这一特点。

由于人体生命活动是很复杂的运动形式,是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机械的和社会的运动的综合。人体内的每一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都处于不断的运动形态,故必须用动态变化的观点对病证进行诊断和预防研究。因人的生命运动是绝对的,但又同时有脏脏间形态、结构、数量和机能的相对的平衡。故研究病证的诊治应探索相互配合且能较好反映质与量的变化的多指标,藉以全面观测人体病理或生理过程中同化与异化、质变与量变、运动与恒定、兴奋与抑制等对立统一现象,并进而阐明其内在规律。那种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研究方法应予摒弃。在研究中医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和脏象经络等理论时,都宜选用活体的、联系的、整体的、动态的观察方法和指标,这样方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中医在古代曾不自觉地运用黑箱理论对人体的生命现象和疾病过程进行了“由表及里”的观察。并作出过辉煌的论述和假说;今天更应该自觉地运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哲学、现代医学),如辩证唯物论、控制论、信息论、分子生物学和白箱、灰箱、黑箱等理论来继承发扬祖国医学。有人说,黑箱理论是一种“试错法”(Trial and error)。其实,整个科学研究的过程,都是这种试错法的查复,但却是由粗重到精,由不知到知,由少知到多知的不断升华的进程。故处于科学日益发达的今天,不能以沿用黑箱理论的研究方法为满足,而应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深化。

2关于研究中的几种假说问题

科学假说是关于事物现象的原因、性质或规律的推测性说明,它是从来源于实践的可靠的,但数量有限的事实或理论根据中作出的。只有提出一定的假说,科研才有可能进行有意义的实验或观察,才有可能经过反复实践揭示研究对象的客观规律,或验证、修改、增删和创立科学理论。一般说来,一个合理的假说,多是比较简明、符合已知事实、且是可以被验证的。然而,在科研中不少假说多是被否定的。但一时没有被证明的假说并不一定是错误的,因为人们认识客观真理常需要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故我们须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来对待科学的假说。为使能结合了解中医研究中提出假说的逻辑和某些方向性问题,下面拟多举几个有趣的设想供参考和讨论。

如在研究中医太极拳的防病治病机理时,最近有人从大脑皮层的主宰功能着眼,提出太极拳手脚运步阴阳时,使大脑皮层两半球某些区域产生交替的兴奋和抑制,通过内在的规律性久之可产生防治疾病的作用的假说。同理,在气功的机理上亦认为,当意守丹田或某一特定区穴时,可使皮层一点兴奋而放电,致其它处于兴奋紧张状态的脑细胞松弛而充电,与针灸或按摩一样,同具有类似调整高级神经活动的积极作用。这些假说虽系借用现代医学中关于大脑皮层高级神经活动的某些论点,且亦不无其粗略性,但能积极地提出有关设想以图阐明某些现象与本质间的联系,这种大胆假设求证的精神是值得赞扬的。

在用阴阳学说解释中医防治疾病的两大类作用时,提出了“被动”防治和“调动”防治的假说。所谓被动防治,就是缺什么补什么,亦可称之为补充疗法或代替疗法,所谓调动防治,就是利用负反馈作用,充分应用药物调动人体的抗病能力,通过内调整而达到阴阳平衡。如血虚时补气以生血,气虚时壮阳以补气之类。并认为中医重视调动防治,而西医则习用被动防治。虽然,这一假说似过分强调了调动防治的作用,并有将中西医疗法绝对化之嫌,但根据中医“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和西医有关负反馈作用的原理,提出调动防治的假说,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亦有人根据中医阴阳平衡,五行生克乘侮等理论,结合现代科学的控制论和信息论等有关内容,参照临床异病同治、同病异治、上病下治、左病右治而备兵疗效的事实,提出了中医治疗某些病证多具疗效的机理,在于“多级多路调节”的假说。所谓“多级”,就是在不同层次级别,如宏观(包括人与宇宙、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群体、个体、系统、组织、器官)、微观(包括细胞、分子、粒子、量子)等层次上的调节。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同一病证,中医可用摄生、情志转移、针灸、气功等整体疗法而收效。所谓“多路”,就是在即使是同一层次中也可选用多种路径和方法对失衡的阴阳进行动态的调整,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此时的治法,根据辨证既可“实脾”、也可“抑肝”、还可“平肝健脾”同治,又如肝实肺虚证,既可因证而泻心补肾,亦可泻肝补肺,甚至可取抑肝健脾之法。似这种同病异治,调整高阈或低阈的阴阳失衡而使归于平的例证,临床上并不少见。至于遣方用药、针灸按摩、内服外治、太极拳、气功各法,或单用或兼投,亦属多路调节之列。当然,有关疗效可显可平,其关键在于辨证时能否确切抓住病证之根本,治疗时能否针对其主要矛盾而立法遣方。笔者认为,这一假说是有其现实的和深远的意义的。

当然,在中医研究中类似的假说还很多,本文无法详举。但应注意的两点是:①从假说至发展为理论或学说,尚有一个较长的反复实践和验证的过程,说明“大胆假设,科学求证”的研究方法是很重要的。②科研中,被否定的假说也并不一定是无价值的,有的可能是限于当时的条件和认识水平而暂时无法证实;有的虽因演绎推理的错误而被否定,但却为他人提供了反面资料,表明“此路不通”,从而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3中医研究中的特殊选题问题

医学科研的选题,除了需适合四个现代化的需要,贯彻预防为主和防治常见多发病等方针以及动态要明、疗效要好、起点要高、指标要新、命题要小、立题要深等一般性要求外,尤应注意科研课题的方向性和独创性,要逐步形成自己的特点。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研究中医,就应该根据中医的特点和长处,提出研究中医理论和实践须予解决的某些新颖课题。兹列举有关中医基础研究的有关选题说明如下。

如对血瘀证的认识,古今医家颇不一致,对其诊断分类和瘀血程度更缺乏统一的标准,因而多影响科研的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有人虽提出诊断血瘀的主要依据是紫舌、诸痛、病理肿块、出血、体表血管阻滞、肌肤甲错、月经紊乱等。这一系列证候如全部出现或多数存在,则诊断较易。但病者证候往往不典型,如只凭一两个症状和体征即下结论,则亦可致误诊。紫舌也可见于热甚入营,肌肤甲错在血虚体亏时可见,病理肿块亦可因痰湿结聚所致,引起月经紊乱的病因很多,如脾肾虚损、肝胆气郁等均可。有关诊断血瘀证的一般依据,如麻木、发热、水肿、烦躁、健忘、脱发、口渴、咽燥、色素沉着等,各症的病因很多,如气虚血亏、温热伤津、心肾不交、肝郁脾虚等,故较少确诊意义。至于实验室的某些指标,如微血管通透性、血流速度、心射血量、外周血管阻力、血黏度和红细胞电泳测定等,或因缺乏特异性,或因干扰因素较多,或因条件所限多可降低其诊断作用。有人怀疑这些指标是否即能证实血瘀、气滞或其它有关病证时,其测定值是否也会有相应变化,体外血栓形成试验在多大程度上能说明是血瘀模型。因为血栓并非皆由于血瘀,血瘀亦不一定都有血栓。故我们在诊断选题时,应尽量依据中医理论的特点,如气与血、阴与阳的对立统一观以及人整体机能反应状态等理论来分析和决定。

在治疗方面选题时,应不只一般地观察和总结某法、某方、某药治疗某病证的疗效,虽然这类科研是基本的和需要的,但从深度、广度而言,却不是创新的。有条件的单位,今后能否根据中医调动或被动防治某些病证的理论特点,如在研究扶正固本治则时,探索被动(补充或代替性)扶正与调动扶正的最佳时机抉择,或观察负反馈作用在调动和发挥机体抗病能力(正气)中的某些影响因素和效果等;系统分析疗效与辨证分型间的相应关系,找出其规律性。

4有关观测指标问题

中医研究中,观测指标的恰当选择(包括指标的个性、动态性和掌握多指标间的相关性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实验观察结果的可靠性。每个客观指标都反映一定的理论认识,故采用能反映较高理论意义的指标,多可以使研究工作上升到新的理论水平。

指标(指示标志)有时也叫“判据”或“参数”。理想的观测指标必须全具有合理性、准确性、特异性、重现性、计量性和客观性;其次,还尽可能满足灵敏性、无偏性、技术上的简易性或可能性、可转换性、分级性、无害性和与他指标的配合性。归根结底是指标应具“有用性”。选定指标不外乎两种途径:(1)利用现成(定型)指标(可通过查阅有关科学文献资料取得)。(2)根据科研课题的需要与可能而自制指标(如有人以小鼠在水房中攀住房壁的时间作为观测中药补气作用对体力的客观指标等)。指标依其观测使用的性质特殊可有不同的分类,但总的要求能现代化而尽可能达到分子水平与宏观整体性相结合的要求。因医学认识,不论从组织解剖学、生化、生理、病理和药理学等领域多已进入到分子粒子水平;先进的哲学思想和科研仪器也为分子水平的研究提供了武器。故研究中医理论时应多选用分子水平的实验指标,这种指标的优点在于缩小了实验动物与人体的种属差异,降低了多种运动形式间的差别,并能本质地反映事物的规律性。只要注意用辨证唯物论为指标思想,整体地、联系地、运动地观察和分析问题,则其结论多是精确、稳定而深入的。国内已有人按照精密的医学设计,在中医的各种证型之间作严格对照,筛选分子水平或其它生化、内分泌的观测指标,然后找出各个证型的特异性生理病理的变化。上海使用这种方法,初步筛选出肾阳虚的特异性指标是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24h尿中17羟皮质类固醇含量低于正常,ACTH试验呈延迟反应;有的还提出血清cAMP与cGMP的含量及其比值可作为阴阳虚损的鉴别指标。北京还观察到脾阳虚病人的木糖吸收试验降低是其特异性表现等。近些年来,各地运用血液流变学、免疫学、微循环、内分泌、神经体液等方面的指标,对中医的证型进行了临床观察,摸索出一些线索,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关键是须使观测指标不断深化和动态化。如人体的生化指标,多数都是在人体脏腑各种功能调节平衡后的产物。如血糖的正常值是由多种因素调节的结果,故而需外加刺激如各种糖耐量试验等才可使之成为动态指标。同理,肾虚病人的特点是垂体-肾上腺轴调节功能差,如用静止性指标有时就不容易发现阴性证据。例如血11羟皮质醇、尿17羟值都是在垂体-肾上腺皮质和肝脏之间调节的结果,垂体又受神经系统的调节,故上海采用ACTH二日滴注试验、甲吡酮试验(Su 4885)、血11羟昼夜节律测定、地塞米松昼夜节律抑制试验等,使尿17羟、血11羟转成动态指标,从而更有利于研究肾虚病人的适应能力。当然,现在所选用的多数的静态指标也不可偏废,它对于为数众多的病人取其平均值,以及衡量人体是否失去代偿能力等方面仍有其科学意义,关键是须用动态的、整体的、联系的观点来分析其结果;有时,还须多次重复地进行观测。

也有人认为,有“证”则必有其相应的动态指标及静态指标。如在脾虚证的研究中,国内不少人从中枢神经、植物神经、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cAMP与cGMP效应、体温调节反应、能量代谢、内分泌系统、血液循环系、消化系、免疫反应、病理形态学及药证参合研究等方面进行了44项不同类型指标的观察,取得了一定进展。当然,真正形成新理论还有许多具体的实验工作要做。个人认为,在中医研究中,目的性不明确的多指标研究,常事倍功半或甚至是徒劳无功,故需寻找主要指标,准确地检测其正常值范围,并考核其是否具有稳定性和能否转成动态性。只有在方法学和指标选用上的突破,才有可能促进中医科学研究的突破。当然,有计划的撒网式的多指标研究,有时也难避免,尤其在某一专题开始探索阶段,由粗到精、由繁到简的特异性指标的筛选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也还需要。

5关于动物模型的问题

医学研究中有关疾病模型的建立,是一项重要而新颖的工作。疾病模型包括动物、微生物、细胞培养以及数学模型等,其中以动物模型较常用且受到重视。理想的动物模型应与人类疾病有较大的相似性;此外,还须具有可重复性和一致性、适用性、可控性、易行性、经济性、确定性或可靠性等条件。现在较常用的动物模型,多数还不够理想。此可能与实验动物多非来自纯种或同窝,灵长类动物较少且售价昂贵及由于某些动物的生理解剖特点不适合有关病证的要求等情况的影响有一定关系。

当前的医学研究中,有关动物模型多能相当于某种病,却较难真正符合中医特定的某“证”,分析其原因至少有三:(1)虽能联系人体疾病的某些症状和体征,但选择的这些多不一定是本质性、特异性的项目,它既可见于此证,也可见于彼证。如以怕冷、体温低、缩、挤卧表示“寒证”,初看似是,继析则非。从定位来说,此究是外寒、里寒,还是脏寒、腑寒,不易得知;从病性来说,判其为阳虚证亦有其相似处。(2)从中药反证法得来的模型,如虚证能用补药纠正,实证可以泻药治愈之类,虽有一定可靠性,但因有的中药具有适应原样作用(即双相作用),它在一定病证中既能升又可降,既可补又可泻。故如单凭中药疗效的反证,若不与其它辨证或实验指标结合分析,有时也不一定准确。(3)用现有医学的某些理论或概念来判别中医的“证”。在这方面,有些虽有可取之处而不必吹毛求疵,但从科研的深广度来衡量,似还有须予商榷之点。如从病理解剖学的观点,肾上腺萎缩为肾虚的表现,但这是否为特异性指标呢?

尽管如此,通过多年的实践,在某些动物疾病模型的复制上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在八纲辨证方面,已初步建立有寒证、热证、气虚、血虚、阴虚、阳虚、阴阳俱虚、亡阳等模型;在脏病方面,有脾阳虚、肺气虚、肾阴虚、肾阳虚等模型;此外还有反映舌象、脉象和血瘀、痰的模型等。有时,为能更确切地反映中医“证”的本质,考虑到人整体的影响因素较多,故可根据需要与可能摸索制备离体器官模型,进行细胞组织培养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当然,关键还在于临床上进一步明确“证”的实质。

篇8

关键词:悟性;悟性培养;途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064-02

“医者,意也”。国医大师王绵之也曾说过,对待中医学必须“始终在悟字上下功夫”。悟性是中医学的独特思维方式,同时悟性也是学好中医学成败的关键。没有悟性是学不好中医的,没有悟性也注定不会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因此,对于中医教育而言,悟性培养应该是中医教育的基础。几十年中医院校教育的事实也表明,单纯的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教育模式在培养中医的临床大家和中医的创新性人才方面效率偏低。而与之相反的,以传统的师带徒为主的教学模式却培育出了诸多的名医。其中的差异值得思考。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不是院校大规模教育还是师带徒的一对一教育形式本身的差异,而是两者在教育理念上的区别。目前,我们中医的院校教育还是以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教育模式,以知识传授、理性教育为基础。而传统的中医师带徒的教育模式本质上却是以感传身受,悟性培养为基础。师父在传授徒弟时,并不是着重让其记住某方某药治某病,更不是滔滔不绝地将自己的经验全都灌给学生,而更多情况下是惜字如金,点到为止。这并不全是因为老中医们思想保守,而是因为中医这种以意象思维为主的医学必须通过与之相适应的感悟、顿悟的方法去学习和掌握。而悟性的特点恰恰是自主的,即必须通过自我的体验去感悟。悟性是不可言传的,只有发挥主体自身悟性的作用,感悟之后的体验才属于自己。因此,师父不把经验告诉徒弟,其实正是给徒弟了一个自悟的空间和时间。在这一点上,我们现在的中医院校教育却是缺失的,所以我们五年,七年培养出去的中医生,中西医知识掌握得很多,但是中医的悟性却相对较少,主要表现在不能将所学的知识内化,融汇贯通,并将其创造性地用到中医的临床治疗和中医科研中。这很值得我们中医院校教育反思。所谓悟性,也称领悟、感悟、顿悟,是主体在知识的整体体验基础上,运用直觉、灵感、类比、分析、综合、归纳等手段,了解、领会、判断、把握事物本质的创造性思维,是人的生命有的思维能力。悟性是人所特有的重要潜能,其中蕴含着巨大地创造性力量。凡大脑功能正常的人,都具备悟性。因此悟性是人先天所拥有的,但是,悟性却也很难自发的发挥作用,需要后天的激发来引导它的发展,在这里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既然悟性需要激发和培养,那么笔者结合悟性的特点,提出了以下的途径和方法,以供中医院校教育的同仁们在中医生的悟性培养中参考。

一、教学留出空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激发悟性

悟性是人的一种生命潜能,它无法被传递,只能靠自身的主动性去开悟,因此悟性具有自主性。任何外在的帮助都只能是起辅助作用,而不能代替各自内心的自悟自度,如果自身不努力,想通过他人的帮助达到开悟,那是不可能的。佛教的慧能曾说:若不能自悟者,须觅大善知识,示道见性。……不能自悟,须得善知识示道见性,若自悟者,不假外善知识,若取外求善知识,望得解脱,无有是处。识自心内善知识,即得解脱。若自心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即有教授,救不可得。他强调悟性不能靠教师教授,而是要把外在的教育启发落实到自身的悟性,去除其宗教的内容,从教学方法上看,是有其合理之处的。因此,激发学生的悟性首要的是要调动学生自身学习的主动性。我们中医院校目前以授受式为主的被动教学模式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在学生看来,所有的知识都是现成的,所有的理论都是既成的,他们所能做的就是将老师传授的知识背下来。而以悟性为基础的教学,反对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的东西交给学生,更反对把知识的正确性作为让学生接受的理由。尤其对于医学这样涉及广泛、复杂多变的领域,更不应该用权威的课本来框住学生的思维。因此,中医的院校教育应该向师带徒教育学习,改变“保姆式”的,“填鸭式”的唯恐学生学不会的教学观念,应有所为而有所不为,适当地在教学内容上留出空白,让学生产生疑问,留给学生更多的体悟和思考的空间,从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二、注重学生体验,提高悟性

对于体验,宋朱熹《读书之要》说:读书要切己体验,不可只作文字看,又不可助长。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理义,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可见,体验的过程是主体进行自我内化的过程,是主体自主性的体现。体验的过程是主体亲身经历的、别人无法代替的、充满个性的过程。悟性具有体验性的特点,即要产生悟性,必须要主体对感知的内容有所体验,这就要求主体亲自去体会。尤其对于中医以意象思维为主的医学,只有通过切身的体验才能将具有复杂关系的客观实在(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以整体象的形式呈现在脑中,然后经过象与意的互动,即因象会意、意象交融[2]从而达到对客观实在本质关系的顿悟。这种体验其实是多感官的,多角度,多方位的。因此单凭课堂教学的言传是不能满足需求的,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减少课堂教学满堂灌的比例,增加课上学生中医实践操作和案例讨论的比例,创造更多的课间见习和参与临床实践活动的机会。

三、丰富课程设置,通过博学提高学生悟性

人的生命是整体存在的,因而具有整体性。作为生命重要潜能的悟性也强调通过整体来感悟,因此也具有整体性。中医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集天文、物候、地理、术数、农学、医学等于一体的多学科聚集体。因此,若想整体性地领悟中医的精髓,非得拥有与之相适应的渊博知识为基础,才能融汇贯通,才能开悟。《黄帝内经》早就明确指出: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素问·气交变大论》)所以,中医院校的课程设置应该适应中医的多学科特点,在天文、物候、地理、术数等方面开设课程,从而拓宽中医院校学生的知识面,为他们能够整体地认识中医奠定多学科的知识基础。要知道没有基础知识,悟性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因此,博学是促进学生对中医理论精髓开悟的另一途径。

综上,重视悟性的培养是中医传统教育的特色,同时也是现代中医院校教育应该借鉴的重点。相信通过办学观念以及教学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的悟性,发挥他们的生命潜能,通过自悟内化中医学的知识,创造性地将所学应用到中医的临床和科研中,这应该是中医院校教育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华丽.悟性:基础教育之基础[D].华南师范大学,2005.

[2]王永炎,赵静.营造多元开放环境弘扬中医学术[J].中医,2011,52(20):1711-1713.

篇9

痛风病是嘌呤代谢障碍所致的疑难病,血(尿)中嘌呤代谢最终产物——尿酸持续增高为基本病因而引起各种病变的疾病。过去我国此病被认为是罕见病种,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痛风病的发病率已逐年增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人体尿酸主要由细胞代谢分解的核酸和其他嘌呤类化合物,以及食物中的嘌呤,经酶的作用分解而来。尿酸在细胞外液的浓度取决于尿酸生成的速度和经肾排出尿酸速度的平衡关系。尿酸生成增多、或排泄减少,或虽排泄不减但生成超过排泄,均可使尿酸积累而出现高尿酸血症。长期高尿酸血症,尿酸盐在组织内沉积,引起痛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本文所言,主要是指原发性痛风。

高尿酸血症的产生,多数病例主要是由于尿酸排泄不足。肾排尿酸通过肾小球滤出、肾小管重吸收和肾小管分泌3个环节来实现。原发性痛风排尿酸不足,主要是因为肾小管分泌尿酸功能障碍所致;少数病例主要是由于尿酸生成过多,或生成过多伴排出减少。此外,由于酶的缺陷,也可导致尿酸生成过多;阳性家族史、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常与痛风伴发;高嘌呤食物对于具有痛风素质者可成为发病的促发因素;饮酒、创伤、受寒可使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

原发性痛风的初期是高尿酸血症,但高尿酸血症患者只有一部分发展为临床痛风,因此,高尿酸血症和临床痛风两者间的界线往往不容易划分。痛风的典型表现为:①痛风性关节炎:起病急骤,多于夜间或清晨发作,受累关节以拇趾、第一跖趾关节多见,其次为踝、足跟、膝、腕、指和肘;肩、胸锁、下颌、脊柱、骶髂和髋等处偶可受累。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并有发热、局部皮肤脱屑和瘙痒、关节腔积液,约数天或数周后缓解。每因受寒、劳累、感染、创伤、手术、饮酒、进食高嘌呤饮食等诱发。长期反复发作后,则转为慢性关节肿大、僵硬及畸变。②痛风石:以对耳轮、耳轮、跖趾、指间、掌指等部位常见。痛风石经皮肤破损可排出白色尿酸盐结晶。③肾尿酸盐结石:常致泌尿道阻塞而引发肾绞痛和血尿发作。不少患者可有肾性高血压和蛋白尿,最终可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本病的诊断主要根据血尿酸(BUA)增高,男性在380 μmol/L,女性于更年期前在309 μmol/L以上,更年期后与男性相同。另外尿液中尿酸增高(正常为2.36~5.9 mmol/L);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关节红、肿、热、痛;慢性期有关节畸形、痛风石、肾功能损害等。

1 从痹论治的源流和局限

中医早就有“痛风”之称,如朱丹溪《格致余论》中就曾撰“痛风论”专篇,并设有“上中下通用痛风方”,不过此言痛风,大抵指风寒湿邪乘虚侵袭,致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及活动障碍,实为“痹证”。痹的病名,最早见于《内经》。《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者也”。《痹论》认为:风寒湿邪留连于筋骨,则疼痛难已;病深日久,营卫之行涩,皮肤不营,则麻木不仁;病邪深入,内传于五脏六腑,则导致脏腑之痹。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在《素问·痹论》的基础上,把痹证分作“风湿痹”“风痹”“风不仁”“风冷”“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等证候,其论述对唐宋医家影响很大,唐《千金方》《外台秘要》,宋《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重要著作,都遵巢氏之说,把痹证和历节加以分别,而都纳入“风”病门中论述。

目前,中医学术界在辨治痛风时,多根据患者的某些临床症状和Gout的汉语译名“痛风”而将此病辨证与中医学中的“痛风”相等同,而在治疗上多从痹论治,笼统施以风门诸通套药,关节症状可暂得缓解,但降低尿酸效果殊欠理想,或仅有近效而无远功。故而在认识和疗效上存在极大局限性。

2 对痛风病的探索和再认识

从痹论治痛风之局限,促发了众多中医学者对痛风的深入探索和再认识。近代中医界有提出痛风症乃浊毒淤滞使然,其名风而实非风,症似风而本非风采用运脾渗湿法治疗;也有认为痛风病与中医关于“脚气”病的某些认识相符,故运用温宣降浊,行气决壅等治法;为数不少者认为痛风病实属“历节”范畴。即便是古代医家亦对祛风药的滥用提出了质疑,张子和《儒门事亲·指风痹瘘厥近世差玄说》对隋唐以降,风痹痿厥脚气均混入风门中提出了批评。他认为这些病“本自不同,而近世不能辨,一概作风冷治之,下虚补之,所以旷日弥年而不能愈者”。顾松园《医镜》认为热痹不仅可由感受湿热之邪而起,就是风寒湿邪,“邪郁病久,寒变为热,湿变为痰”,亦为湿热,提出以通络活血、疏散邪滞,降火、清热、豁痰的治疗大法。王清任《医林改错》还提出痹为淤血致病说,唐容川《血证论》、张锡钝《医学衷中参西录》有颇多阐发。叶天士对于痹久不愈者,有“久病入络”之说,倡用活血化淤及虫类药物,搜剔宣通络脉。

笔者经过广泛查阅文献,联系临床实际,认为痛风的病机乃酒醴乳肥过度,伤脾生湿化热,浊湿毒邪流注于下,聚于隐白、解溪等处,治则为清热利湿,祛淤止痛。

转贴于

3 清热利湿的实践和疗效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首选清热利湿法治疗痛风,尤其是在急性关节炎期,以三妙散化裁,大剂量黄柏、知母、车前子、泽泻、苍术,加强清热利湿作用,实践证明,该法疗效可靠,疗程较短,效果巩固。

4 活血化淤的依据与验证

现代医学的实践已证实,痛风患者除血(尿)中尿酸高外,血液流变学的检测提示高黏血证、高聚血证等淤血指标者占有绝大多数,而中医亦素有“久病入络”之说及病处固定属淤等经验,故在治疗痛风时加入活血化淤及少量虫类药物,如丹参、玄胡、水蛭、牛膝、乳没、路路通等,往往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关节红肿疼痛之消退尤速。

5 中西优势互补的思路与方法

目前,西医对痛风的治疗多采用抑制尿酸生成如别嘌呤醇,促进尿酸排泄如丙磺舒及急性期的消炎镇痛如消炎痛、秋水仙碱等,尚不能彻底治愈本病,且服用化学药物因其副作用较大而难以长期坚持。

篇10

腹痛是指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胰腺炎、胃肠痉挛、不完全性肠梗阻、结核性腹膜炎、腹型过敏性紫癜、肠易激综合征、消化不良性腹痛、肠粘连、肠道寄生虫、输尿管结石、痢疾、霍乱等疾病,出现腹痛的临床表现时,可参考本节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凡感受外邪,饮食失当,情志不畅,致使肠胃不和,气机阻滞;或因气血虚损,阳气不足,经脉失养,脏腑不荣,均可致脏腑气机不利,经脉阻滞或失养而发生腹痛。

1. 感受外邪 由于外感寒邪,寒凝经脉,腹部经脉受阻不通而发生腹痛。或外感暑热湿邪,或寒邪不解,郁而化热,湿热壅滞,传导失职,腑气不通而发生腹痛。

2. 饮食不节 由于暴饮暴食,脾胃受损;恣食肥甘、厚腻辛辣,酿生湿热,蕴蓄肠胃;误食馊腐,饮食不洁;过食生冷,寒湿内停等,均可损伤脾胃,导致腑气通降不利而发生腹痛。

3. 情志失调 由于忧思恼怒,情志不畅,肝失条达,气机不畅而痛;或忧思伤脾,或肝郁克脾,肝脾不和,气机不利,腑气通降不利而发腹痛;若气滞日久,血行不畅,气滞血瘀,腑气不通,亦发腹痛。

4. 阳气虚弱 由于禀赋不足,阳气素虚,脾阳不振,或过服寒凉之品,损伤脾阳,寒湿内停,渐致脾阳衰惫,气血不足,不能温养脏腑,而致腹痛;久病伤肾,元阳不足,肾失温煦,脏腑虚寒,故腹痛迁延不愈。

此外,因跌仆损伤,络脉瘀阻,或腹部手术,血络受损,亦可形成腹中瘀血,不通则通。

腹痛之病位较为复杂,与脾、胃、肝、胆、大小肠、膀胱、肾、三焦等脏腑、经脉相关。

腹痛的病因不外寒凝、食积、气滞、血瘀,其病机不离“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其性质不越寒、热、虚、实四端。外感寒热,内伤饮食,情志不遂,以及创伤、跌仆等原因,皆可导致脏腑气机不利,气血运行不畅,经脉阻滞不通,而出现剧烈腹痛,此属实痛;若阳气虚弱,气血化生不足,则脏腑经脉失于温养,而见腹痛绵绵,此属虚痛。各病因之间常相互联系,或相兼为病。如寒邪客久,郁而化热,可致郁热内结;气滞作痛,血行不畅,可成瘀血内阻而见腹痛;至于寒热并见、虚实夹杂、气滞血瘀者,亦属常见。

诊断:1.症状 在胃脘以下至耻骨联合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其疼痛性质各异,但一般不甚剧烈,且按之柔软,压痛较轻,无肌紧张及反跳痛。病程长短不一,缓急不定,如因外感发病较迅,疼痛较剧烈,属急性腹痛;若因内伤,起病缓慢,疼痛缠绵,属慢性腹痛。另外其痛发或加剧,常与饮食、情志、受凉等因素有关。

2.检查 首先作血、尿、便常规检查,进一步作腹部X线肠道钡餐造影,消化道镜检, B超检查以及腹腔穿刺等,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必要时作CT检查,以排除外科、妇科腹痛以及腹部占位性疾病。胃、脾、胰、肠道、肝、胆、膀胱、子宫等内脏病变,均可产生腹痛。在临床中应细心辨别腹痛的部位,以便准确的诊断。

治疗:腹痛的治疗以“通”为主,因“通则不痛”。但应根据疾病寒热虚实之不同,而确立相应的治法。寒证宜用辛温之品,温而通之;热证用寒凉之药,泻而通之;虚证宜用温补之品,助之使通。注意清热不宜过寒,滋阴不可过腻,以防伤阳;温阳慎用过燥之品,以防伤阴。对久痛不愈者,一定要审证求因,标本兼治。

1. 中药治疗

(1)寒邪内阻

治法:温里散寒,理气止痛。

处方:良附丸(《良方集腋》合正气天香散(《保命歌括》)。

方中高良姜、干姜、紫苏温中散寒,乌药、香附、陈皮理气止痛。

若寒邪较盛,腹部冷痛不止,可加附片、小茴香以加强温中散寒之能;若兼寒积便秘,酌加附子、枳实、大黄,以温中散寒,通便止痛。

若腹中雷鸣切痛,胸胁胀满,呕吐,为寒气上逆者,用附子粳米汤温中降逆;若少腹拘急冷痛,寒滞肝脉者,用暖肝煎以暖肝散寒;若脐中痛不可忍,喜温喜按,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者,为肾阳不足,寒邪内侵,宜通脉四逆汤以温通肾阳。

(2)湿热壅滞

治法:通腑泻热,行气止痛。

处方:大承气汤(《伤寒论》)。

方中大黄苦寒泻热,攻下燥屎;芒硝咸寒软坚化燥;厚朴、枳实破气导滞,消痞除满,行气止痛。

若燥结不甚,湿热较重,大便不爽者,可去芒硝,加栀子、黄芩、黄柏以泻热除湿;若兼两胁胀痛,加柴胡、郁金、青皮以疏肝理气;若兼往来寒热,大便秘结者,可用大柴胡汤以表里双解,泻热通便;若小腹右侧疼痛,为肠痈者,可用大黄牡丹皮汤以通腑泻实,清热解毒。

(3)饮食停滞

治法: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处方: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加减。

方中大黄、枳实、神曲消食导滞;黄芩、黄连、泽泻清热化湿;白术、茯苓健脾和胃;也可加木香、莱菔子、槟榔以助消食理气,通经止痛。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以通腑泻积;若腹痛胀满者,加木香、厚朴以行气消胀。

(4)气机郁滞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处方: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方中柴胡、枳壳、香附、陈皮疏肝理气;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川芎行气活血。

若气滞较重,胁肋胀痛者,加元胡索{川楝子、郁金以加强行气止痛作用;若痛引少腹及,加橘核、荔枝核、川楝子以行气散结;若肝郁化热口干舌燥,加黄芩、栀子、知母、黄柏以清肝泻火。

(5)瘀血阻滞

治法:活血化瘀,温经止痛。

处方: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