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07-06 17:42: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文化,道德教育,民族精神

一、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道德意识不足引发的问题及表现

当代青年大学生是我们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继承人,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塑造他们的民族认同感,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但是现在大学生呈现出来的一些精神面貌和精神状态令人担忧。

1.社会政治经济多元化、复杂化导致大学生诚信危机

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传统道德面临认同危机而核心价值观念也要进行重构的时期。学校的品德教育与政治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处于转型期的多元化、复杂化的中国社会的需求。近年来,在有些人群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诚信危机、价值取向多元化和公德意识淡漠等问题。工业化大生产和以市场交换为基础的现代经济运行方式以及民主政治、人际交往等社会生活领域,彻底打破了血缘、地域对个人的束缚和限制。

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交往,必须依赖理性、诚信和法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全方位的,无论是陌生人还是熟人,只要相互需要和依赖,就会借助诚信形成新的社会关系。因此,诚信不分圈内圈外,必须是社会性的,必须适用于交往中的任何人。然而,现代社会由于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善、法制不健全、监督不得力、宏观调控不及时,使社会出现商品交换原则的泛化,导致商品、货币的拜物教,利益多元化和利益驱动使个人的逐利欲望得到强化,不公平和不正当竞争导致分配不公的扩大和腐败现象的蔓延。在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价值观的驱使下,一些人经不住诱惑,背信弃义,以欺诈手段最大限度地去追求个人利益,导致当今社会诚信道德的缺失。

2.注重血缘关系的差序伦理道德动摇传统道德的根基

这种道德只能限定性地适用于家庭内部,无法开放性地适用于整个社会;它只是修身养性的私德,而不是社会交往中确立的公德。因此,人们对家庭生活圈和交往生活圈中的亲人、朋友和熟人可以自觉地履行道德责任,保持道德情操;而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对那些应该遵守的公共道德规则视而不见,甚至故意破坏这些规则,使得一些人的公德意识淡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利益关系和价值观念日益突出。过去依靠政治权威而形成的生活秩序正越来越向依靠经济原则和利益认同来维持的社会结构转变,经济——物质利益的驱动力无形中增强,原有的道德规范体系日益失去社会整合的效力。经济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大众传媒的膨胀和社会阶层的进一步分化,使原本相对单一的社会价值观念发生变化,走向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时代。由于人们的价值标准不同,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行为标准,从而导致道德价值的多元化。

二、加强传统文化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1.加强以礼为形式,以仁为内容的伦理道德学说。

就个人来说,高尚的道德修养是立身处世的基础;就社会、国家来说,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国家也就得到治理了。道德是立国之本,这是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提出的道德学说,孔子还提出“孝、悌、忠、恕、信、义、智、勇、温、良、恭、俭、让”等许多伦理道德范畴。直到今天,这种道德观念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用几个字浓缩了所有中华子孙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的方方面面。可见早在两千年前,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就如此重视修身以及修德在教育中的作用,学校中曾提出“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继续丰富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和方法,把修身治人与治国紧密的联系起来。

我们可以看到,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是做人、做事的基本道德要求,但是要条条做好也是很不容易的,我们现代学校倡导的学校道德教育的重点,都已包含在内,如前面所提的“诚信”,古人尚且如此,难道在物质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却要面临道德的后退吗?因此,倡导学校学习教育伦理道德学说极为必要,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基本条件。

2.加强对大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儒家的优秀道德教育思想是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形成了“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把“以天下为己任”视为“人间正道”。儒家道德中的整体意识、忧患意识、忠贞报国、爱家爱国的思想,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通过这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引导师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可以激发师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民族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儒家提倡整体的一致与和谐,主张群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把只顾一已之利之人视为“小人”通过科学的分析,抛弃其所包含的愚忠愚孝等封建因素,将其精华部分注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之中,有助于克服师生的本位主义、个人主义思想。引导师生重视国家的权威,维护国家和学校的整体利益,齐心协力振兴教育事业。

3.培养大学生“知耻”的道德意识。

作为道德意识,耻感更多地与自我尊严的维护相联系,其产生和形成是自我尊严的反映。而这种尊严主要是以人之为人的内在价值为根据的。儒家学者历来对耻感予以高度的重视。孔子已要求“行己有耻”(《论语·子路》),“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论语·宪问》)。孟子进而将耻感提到了更突出的地位:“耻之于人大矣。”“人不可以。”(《孟子·尽心上》)。王夫之、顾炎武,也一再强调“知耻”的意义:“世教衰,民不兴行,‘见不贤而内自省’,知耻之功大矣。”(王夫之:《思问录·内篇》)“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亭林文集》卷三)人作为社会存在具有内在的尊严,有耻、知耻是对这种尊严的维护,则表明完全漠视这种尊严。

把个人与社会相连,耻感的缺乏意味着个人将解除所有道德约束,在的心态下,他既不会感受到内在良心的责备,也不会对外界舆论与谴责有所触动,一切丧失尊严、挑战社会、越出秩序的行为,对他来说都是可能的。反之,耻感的确立,则使个人在行为过程中时时关注自身的尊严,防范与拒斥一切可能对内在尊严带来负面后果的动机和行为。

4.引导大学生树立朴实无华的“立志”教育理念

我国教育家十分重视青年的立志教育。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日:“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日:“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论语·公冶长》)从孔子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道德高尚的思想家的内心修养,看上去平实的志向,却包含了儒家思想精髓的孝、信、仁的理念。

篇2

一、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首先,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相较于高中生来说,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本身就较令人堪忧,通常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厌学情绪,并且缺少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自信心。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职学生本身的责任意识不足,往往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许多有关个人修养的内容,通过传统文化的传承,能够促使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比如发家思想所提倡的“废私立公”核心价值观,道家思想所提倡的“少私寡欲、道法自然”,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墨家思想所提倡的“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其都能够帮助中职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为人处事的方法。与此同时,我国传统文化当中有关棋艺、书法以及绘画等相关内容,同样具有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中职语文教材当中也蕴藏着许多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倘若教师能够进行深入的挖掘,并进行有效的设计,自然能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其次,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能够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中职学生在通常都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吃苦耐劳能力,往往可以获得用人企业的认同。然而,当前形势下,各个用人企业越来越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导致其其更为注重员工的综合素质。而通过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竞争力,为中职学生未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有利于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当中明确提出,中职院校的教育应当德育作为首要位置。而恰恰传统文化属于德育中至关重要的部分,通过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职学生的人文修养与文化素质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自然也可以更好地进行。

二、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与建议

(一)构建传统文化教学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学生处在我们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情境中,自然会受到教学情境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学效率自然事半功倍。华夏民族对感情的表达通常具有委婉、含蓄的特点,而在传统文化当中更是如此,有劳兴国、悲欢离合、人生苦短、壮志未酬、抚今追昔以及小桥流水等传统文化中或融情于事、或融情于景,当中复杂的感情都具有独特的历史特征,而这些历史特征距离当今社会非常遥远。倘若我们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作品、感悟作品,就应当构建传统文化教学情境,使得学生能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帮助学生去感受传统文化中蕴藏的各种情感。这样,不但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得学生能够在感情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同时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学习的能动性。

比如,在进行辛弃疾的《破阵子》教学以前,笔者先向学生介绍当时辛弃疾的具体情况,辛弃疾自从南归之后,长时间不能得到任用,将近二十年的闲居。处在这种背景下,辛弃疾通过这首词来表达自身对抗敌救国的急切理想,表达了自身壮志不得酬的悲愤感情。词的前面九句本身都是雄姿英发、气势磅礴的,然而最后的“可怜白发生”则表达出辛弃疾本身的无奈,理想与现实之前的矛盾跃然纸上。当学生全面了解辛弃疾当时所处的背景以后,就能够更为深入的理解辛弃疾的真实情感,站在辛弃疾的角度去进行学习,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与作者产生共鸣。

(二)借用多媒体在教学中引入经典著作

“没有读过莎士比亚戏剧的人就不是英国人”,英国明确要求高中生在学习阶段必须要阅读两本以上的莎士比亚戏剧。由此可见,英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仅仅是英国,全球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本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方面的教学,我国自然也不例外。相较于其他专业课程而言,中职语文学科本身具有极为显著的优势,其能够将经典著作引入教学过程中,以此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古诗文是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精髓,其意境唯美、内涵深刻;然而因为古诗文相对现代文较难理解,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往往不足,即便我们教学过程中讲得口若悬河,但学生极有可能表现为一知半解的情况。比如,在进行《林黛玉进贾府》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借机引入《红楼梦》,采用PPT来帮助学生去理解作品中故事情节与任务关系,并且借助《红楼梦》连续剧当中的经典片段来开展教学。如此,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林黛玉进贾府》,同时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促使学生在课后积极去阅读《红楼梦》。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前五分钟组织一些有关古诗文的各种比赛,积极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古诗文,以此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三)设计传统文化实践活动

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对完善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完善不仅体现在课堂中,同时还体现在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各个方面。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积极延伸学习渠道,将语文的学习与实践活动进行充分结合,设计一些传统文化方面的实践活动。比如,充分利用本地区的一些历史文化资源,安排学生参观本地博物馆、走访本地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以此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历史、热爱家乡的感情。或通过设计组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得课堂与课外能够形成整体的传统文化教学氛围,在拓展学生视野、加强学生使命感、责任感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篇3

摘要:中国文化彰显中国特色,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是中国古典艺术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现代艺术文化发展的基底。在中专美术教学中学习和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不仅是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途径,亦是实现中专美术特色化教学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在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学融合重要性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艺术;美术教学;融合;运用

发展以中国元素为核心的创新型美术教育是我国中专美术教育实现自身创新及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史,优秀文化艺术灿若星辰,并随着我国历史的不断发展,其内涵得到不断的丰富。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育融合在一起,使其相互渗透,是发展中国元素创新型美术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学融合的重要性分析

传承、发扬和与时俱进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立及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各种西方艺术文化思潮不断冲击着我国民众的价值观以及文化观,以中专生为代表的青年主体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很容易受到各种西方思潮的影响,因此,在对其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更需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育的融合,在与时俱进中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基于此,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中专美术教学的融合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实践意义,具体表现如下:

(一)对学生独特美术风格形成的促进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水墨画、木版画等不仅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亦是世界文化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占据着独特的地位。美术教学不仅是绘画理论、绘画技能的教学,更重要的是美术精神以及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教学,而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融合进中专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更好的解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领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魅力,更能引导其在美术基础理论和绘画技能知识学习过程中逐渐发现中国美、创造中国美,并深入体会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髓,从而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美术风格。

(二)对现代文化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融合作用

中国现代文化艺术的发展既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为基底,又吸收了其它因素,形成了具有现代化风格的文化艺术,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则需要吸收现代文化艺术中的一些精华因素以保持与时俱进。

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中专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华,增添美术教学亮点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具有音乐、美术等多种形式,但无论是哪种艺术形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有着其独特的艺术精华。我国古人在艺术上一直追求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反应在文化艺术中即为意境表现,如中国传统美术作品中的松意味着坚韧不拔、梅意味着品节高尚、荷意味着出淤泥而不染等。

(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发展美术教学中国元素

中国元素彰显中国特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艺术的深厚积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既包含有古人的艺术精神追求,亦包含着许多与生活、风俗习惯等有关的文化艺术,如具有明显中国特色的中国结、剪纸等,都深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因此,在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融入中专美术教学过程时,既要注重与美术本身相关的知识教学,亦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延伸,将美术教学与实践就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可以融合中国结欣赏及编织、剪纸以及插花等实践性艺术教学方式,即通过开展美术手工课,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深入理解民族文化内涵,以更好的将中国元素融入自身美术学习中。

(三)欣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作品,拓展美术教学空间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集中表现。因此,在中专美术教学过程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时,要通过多媒体展示、艺术博物馆实地考察等形式引导学生欣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作品,如引导学生欣赏中国传统写意画中的神似而非形、工笔画中勾勒出的细腻线条、建筑艺术中的天然去雕刻等,以不断丰富美术教学的艺术表现形式,拓展美术教学空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帮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从多层次、多领域以及多样化的艺术表现空间内丰富自身美术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文化的重要艺术载体,具有明显的民族审美特征,将其适当的运用在中专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有利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扬,亦有利于帮助学生在美术作品创作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为往后的美术创作及就业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4

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有利于提升现代室内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并且能充分展现设计者的文化品位。为了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更好的融入到现代室内设计中,便应该积极深入到中国传统元素中去寻找精神内涵,然后灵活的与现代室内设计结合起来,有效提高室内设计作品的艺术价值。

现代室内设计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重要性

在现代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现代室内设计领域,其作用表现得更为突出。通过观察这几年国际室内设计大赛优秀的作品,便可以清晰的看出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是现代室内设计的主要趋势。在现代室内设计的过程中融入中国传统元素,不仅有利于让传统文化元素得到传承,而且有利于为现代室内设计增添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这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个设计理念逐渐被各个国家室内设计人员重视。因此在现代室内设计领域,应该不断挖掘本民族传承的文化元素,并且采用人们易于接受的方式展现在出来,这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人们的审美观。只有让中国传统元素大范围应用到室内设计中,让“民族风”和“传统风”得到更好的展现,才能够提高中国室内设计在国际艺术领域的竞争力。

在我国近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西方文化和艺术理念不断渗透,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意识。在这样的环境下,现代室内设计也深受西方艺术理念的影响,逐渐脱离了中国传统文化,忽视了传统文化元素传承的重要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因此,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便需要将传统文化元素较好的融合到现代室内设计中,积极创新设计思路,不断拓展室内设计发展空间。总之,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不仅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需要,同时也是现代室内设计的要求。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1.中国传统色彩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在现代室内设计的过程中融入中国传统色彩,并不是简单的进行渗透,而是将现代室内设计理念与传统文化要素较好的融合起来形成新的室内设计观念。因此,在现代室内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设计者积极寻找中国传统色彩的内涵,并且将传统色彩灵活应用到现代室内设计中,促使现代室内设计作品充满丰富的传统色彩。虽然室内设计在色彩应用方面体现着各个时代的精神内涵,但是作为中国传统的色彩始终被人们尊崇。很多设计者将中国传统色彩应用到现代室内设计中,从而创造了众多杰出的作品。其中中国传统色彩应用最为典型的就是中国红,中国人们始终喜欢红色,甚至红色被看作为中国人民的精神灵魂。中国红在经过长时间的沉淀,象征着热情、奔放、团结的民族品格。通过应用中国红,让整个建筑气势宏伟,是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与现代室内设计的完美融合。

2.中国传统书法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在现代室内设计的过程中,文字的作用不仅仅是传递设计作品的信息,更发挥着传承中国历史文化的作用,这也就对现代室内设计文字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观察这几年的艺术作品,我们便能够清晰的看到很多作品中的文字都是经过电脑合成,这样的字体与书法相比缺乏灵动性,呆板生硬,缺乏内涵。然而,将传统书法较好的融合到现代室内设计中,能够较好的体现现代室内设计作品的风格。不同的书法具有不同的文字特征,不同的文化特征对室内设计作品产生的影响也就不一样。其中篆书代表着高雅;隶书代表着古朴的特征;草书代表着活泼和灵动。通过将中国传统书法较好的应用到现代室内设计中,有利于将作者的思想情感更好的体现出来,为室内设计作品增添精神内涵,从而引发人们的共鸣。

例如:在一些茶室的设计上,便可以将中国传统书法元素较好的融入进去,让整个茶室充满传统的书香气息。因此,为了将传统书法灵活融合到现代室内设计中,便需要设计者深入理解书法表达的意义和内涵,然后将书法内涵的经典之处进行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室内设计作品具有更强的魅力。

3.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在中国民间艺术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关于装饰的图案。这些装饰图案大多数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代表着人们对幸福生活和吉祥平安的美好期盼,并且在不断传承的过程中得到了完善。其中在一些房屋室内空间布局中,借景、屏风、隔断和博占架等多种装饰手法便是从传统社会发展中演变过来的。这些装饰图案不仅具有较强的装饰性,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功能性作用。当然,在应用传统装饰元素的过程中,不能够只是一味的强调对形的运用,还应该注重对装饰图案神韵的挖掘。尤其是在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进程中,将传统装饰元素通过设计以满足当代室内设计的需求,坚持在传统装饰图案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不断创新。

例如:美籍华人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这所博物馆就是将传统的飞檐翘阁和现代科学技术有效结合起来,并且在整个建筑物的多个细节部分采用了传统的装饰元素。其中在这所博物馆的材质方面,主要以开放式的钢结构和木作架替代了传统的木梁和木掾构架系统,其屋顶也多采用玻璃和石头材质。同时,在博物馆设计中,追求色彩和纹理统一时,其传统的房屋坡顶和窗框被花岗石所取代。通过应用这些传统装饰元素,让整个博物馆都充满了浓厚的东方神韵。

4.传统建筑建构形式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一般来讲,我国的传统建筑结构多以木质为主,建筑装修涵盖了除隔断、门窗以及大梁的几乎所有小木作结构,对于木材的运用讲究大进深和高空间,视觉上注重对称艺术,画栋雕梁讲究色彩匀实,一些硬木作品,例如:官椅、屏风以及长桌等传统物件多常见于室内装饰,传统建筑构件的历史和功效性体现都十分的明显。传统建筑构件的雕刻技艺也独树一帜,浮雕、圆雕以及镂空作品等构成了代表性的表现手法,具体运用在建筑物上则因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取舍,在祠堂、牌坊、栏杆、壁橱、庭院以及月台部分多以石雕作品较为常见。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很多也在栏杆和壁橱方面采用了传统建筑构件的形式。

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途径

新课改指出,应将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情感以及爱国主义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教学目的,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目标。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思想以及文化底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保护了文化知识,而且传承了文明。

一、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一个民族共同创造且共同享有的文化即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有着非常巨大的精神影响力,也会形成民族凝聚力。每个民族、国家的根基所在就是传统文化的弘扬。语文承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从原始社会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走向文明社会。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的学习,亦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二、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途径

(一)阅读国学经典,品传统文化

在我国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就是国学。国学影响着我国一代又一代学者,培养初中生对于国学经典的研读与学习习惯,有助于初中生吸收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挑选经典著作,也可由学生自主推荐,亦可以根据文章、季节等灵活调整课程内容。语文教研组可以在学生中间展开诗词或经典文章的诵读活动。教师也可以利用晨读时间引导学生对诗词歌赋的赏析,让初中生在活动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神韵。

(二)利用网络的优越性,传承传统文化

当今社会,传统文化已逐步在人们心中淡化,绝大部分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网络已逐渐成为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借助网络平台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弘扬。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创新教学模式。网络技术将视频、动画、声音以及文字图像等结合在一起,从多方面(听觉、视觉等)刺激初中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书本教材制作成课件,并且可以将图片或者音乐等多媒体演示手段适当地插入课件中,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将静态的事物动态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传统文化的兴趣。其次,利用网络资源,不断丰富传统文化教学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资源,可以把各个方面的有用的教学资源引入到语文教学中,将学生的学习资料鲜活化,不断提高传统文化学习的现实感与时代感。教师给学生推荐经典的、民族的以及优秀的视听材料,使学生在了解经典的同时掌握传统文化的真谛。随着人们继承传统文化意识的增强,以诗词、成语以及汉字等为题材的电视节目(《中华好诗词》《中国成语大会》《汉字英雄》等)受到广泛关注。通过大众媒体,传统文化以一种轻松的姿态融入到了学生的生活中,初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引导、组织初中生收看这类节目,并适当加以点评,激发初中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三)坚持知行合一,弘扬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弘扬应做到知行合一。初中语文教师应不断拓宽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渠道,让学生从生活中体会传统文化,感知其魅力。第一,弘扬传统文化的最佳契机就是传统节日。例如,在端午节,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所知道的传统习俗。除了吃粽子、赛龙舟、对屈原的缅怀等这些众所周知的习俗,语文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通过询问家长或亲朋好友来了解更多的传统习俗。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而且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次,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参观家乡名胜古迹,认知传统文化”的社会调查活动,引领学生参观古迹、访问群众并收集大量的历史资料,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素养。这些活动的展开可以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得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学生道德素养得以提升。

三、结语

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创造力与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文明永存的支柱所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扬并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尤为重要。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初中语文传统文化的教学途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增强我国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卢贵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8):76-78.

[2]段泽运.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学语文,2016(3):29-31.

[3]王剑.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运用研究[J].课外语文,2014(10):95.

篇6

本刊网址?在线杂志:jhlt.net.cn

*基金项目: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AHSK11-12D121)

作者简介:史铁杰(1967―),安徽阜南人,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余妍霞(1979―),女,安徽舒城人,安徽师范大学宣传部政工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传统文化及其教育价值解读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解读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事实上很难下一个精确的定义,多数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都是以一种描述性的方式来进行陈述,如:中国传统文化在整体上是指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所形成积累起来流传下来的至今仍在影响当代文化及整个社会的相对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的总称。[1]有学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归纳为以下12个方面:天人和谐、道法自然、以民为本、忧患意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诚实守信、仁者爱人、尊师重道、和而不同、日新月异、天下大同。[2]也有研究者从个体与社会等层面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概括为“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天人合一、惠鲜鳏寡、仁者爱人、互助相扶的价值实践”[3]

事实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侧面进行分析与解读,在这些解读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有较为统一的观念。从时间范畴上说,多数人认为传统文化是一种古典文化体系,从时间上界定为清晚期之前;从性质上说,传统文化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是根植于本民族土壤中的具有稳定性价值承载,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征;从具体内容上说,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合了道家、法家、墨家等思想以及佛教文化;从外在表现上说,包括了体现政治伦理的价值观念,以建筑、艺术为载体的物质形态以及反映民俗、风尚的动态体现。

(二)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分析

从以上传统文化的理念来看,不论对于社会发展还是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传统文化都有其不可忽视的教育价值。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传统文化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坚守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并且势必还会将这种具有规训与引导意义的价值体系延续下去。近些年来,国家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中就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再次强调教育内容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使学生具有“人文素养”并“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党的十更是把传统文化上升到体系的高度,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而,必须强化传统文化在学校中的传承与传播,真正通过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引领风尚、教育师生中的重要作用。

二、当前传统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承现状

(一)对于当前高校传统文化传承的调查

1.调查的研究预设

理论上来说,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高等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应当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那么这一重要性如何能够有效地转化为现实性,这其中有两个方面至关重要:一是学生的认同程度,这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内化与否,从而影响传统文化传承的信度问题;二是传统文化传承的路径与方式,这会影响到传统文化传承的效度问题。我们围绕这两个方面自制了调查问卷,从学生的态度情感、接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方式与效果等方面来收集信息,以作出客观的分析与判断。

2.调查对象的选择

由于师范院校培养对象与培养目标的特殊要求,关注传统文化在师范院校的传承情况更具有其特定的研究价值,因而本次调查选取安徽某师范院校的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同时选取了少量其他综合类院校的学生,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26份,有效回收率94.7%。

(二)当前高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

1.从认知层面来看,当前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有着较为积极的态度

当前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在社会意义方面总体上持肯定的态度。54.5%以上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传统文化对于当今社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32.4%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于社会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只有10%左右的学生不认可传统文化对于当今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另外,有66%的学生认为当前传统文化正在发挥着作用,其中19.2%的学生认为当前传统文化的力量很强大。而在对传统文化的后继发展的认识上,有83.3%的人认为大学期间要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仅有2.8%的人认为没有必要。从弘扬传统文化层面,大部分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有继续发展的必要。

对于传统文化价值引领作用较为认可。在调查中就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四分之三以上的学生认为二者是一脉相承、有内在关联。同时,对于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22.7%的人选择了对于个人修养的意义,是所有选项中选择人数最多的。再从对于传统节日的认识来看,75.8%的学生认为将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日对于思想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相反仅有6.6%的学生持反对意见。由此说明对于传统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大学生在认识上还是给予了肯定。

2.从实施效果层面看,传统文化传承的效果一般

从调查结果的统计情况来看,学生总体上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并不理想,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表示不了解或是仅仅粗略听说,表示非常了解的只有5.4%。这说明在高校中的传统文化传承并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效果。

从不同学生的认识差异情况来看,学校的传统文化影响作用并不明显。从性别对比看,在调查中男生表示对于传统文化有一定程度了解的人数占到其总数的58%,而女生的这一比例只有33%。从专业对比来看,文史类的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有一定程度了解的占55%,而理工类这一比例只占37%。

3.从途径上看,传统文化缺乏有效的传承方式

从学生所获得的传统文化影响途径来看,主要来自于其自身的生活经历。如对于仁、义、孝、忠等传统美德的认识与情感,44%的学生表示是自小耳濡目染形成的,另有45.9%的学生表示是在课外书中了解的。在问及学生“主要通过怎样的媒介接触到传统文化”时,有22.9%的学生回答是电视,有20.4%的学生回答是互联网,只有约18%的学生是通过书籍接受到传统文化。而对于从学校教育中所获得的传统文化影响,64.1%的学生表示很少。

学校对于传统文化传承没有有效的途径。从较为正式的课程角度来看,在统计中有51.4%的学生表示在大学没有开设过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课程。从学校的组织与活动开展情况来看,仅有9.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校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社团组织,相反一半以上的学生明确表示所在学校没有类似组织。从相关活动的开展与参与情况来看,仅15%的学生表示参与过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活动,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表示自己甚至从来没听说过有这样的活动。

三、促进传统文化在高校中有效传承的思考

1.在观念层面对于传统文化要能够积极认同

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主体的文化认同,即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当前高校中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首先存在着在思想上重视不够的问题。从学校方面看,缺少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总体规划,诸如课程的开设、内容的选择、活动的开展等。从学生方面来看,表现在没有积极主动地去拓展获取传统文化信息的渠道,满足于被动、消极而零散的获取有限的传统文化内容,并且对于所获得的有限内容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从当前学界的研究来看,诸多研究者都指出传统文化的传承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认识问题,这种认识首先是准确的定位,正确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其次是科学的评价,包括评价传统文化内容自身的现实意义以及传统文化传承的现实状况。就当前来说,研究者较为多数的评价意见指出当前的传统文化正在日益“式微”[4];批判的继承,这也是在践行教育的创造与更新文化的功能。

具体来说,从学校方面必须充分意识到传统文化传承对于人才培养及培育过程的重要意义,在目标预设时将传统文化提升到与学校正式课程内容同等重要的地位,将传统文化与各学科内容之间有机整合。

2.在行为层面以多元、立体的方式践行传统文化

从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来看,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更多的是一种自我的方式,不自觉的、被动接受,缺乏有效的传统文化传承形式与载体,因而,在促进高校传统文化传承中具体的行为举措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方面,有研究者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提出创造让人感受“天人合一”的学校自然环境、加强伦理规范的社会舆论环境建设以及提升学校文化的价值引导力等途径以实现学校的文化传承。[5]在此我们将传统文化的践行从内容和途径两个方面相结合,建构一个多元、立体的传承模式。

首先,从内容上来说,传统文化传承一是要全面客观的进行传统文化的内容选择,将具有代表意义的传统文化呈现给学生,这其中包括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价值观,民族性文化传统,特色化文化艺术等。二是要在批判与扬弃的基础上选择经典性的传统文化著作,并以中肯的态度指导学生去学习、理解。正如有学者指出,但凡一个大国、一个强国,都具有能在世界上足以称道的本国文化,这是一种真正的本国特色的非物质力量[6]。三是将传统文化与当前的思想价值观相对比融合,即将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以与时俱进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从而有效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意义。

其次,从途径上来说,传统文化的传承一是要形成一个立体层次,包括以学校网站为代表的校园网络媒体,以校报、校刊、宣传栏、社团期刊为代表的平面媒体的文化传播,也包含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中的文化内涵,课程选择、课堂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解读,再到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评价中的传统文化意义显现等,从而形成一个由外到内的学校立体传承体系。

再者,整合社会的媒体资源,积极利用诸如广播、电台、电视台及书籍、报刊中涉及传统文化的栏目或相关内容,使学校内部小环境与外部大环境形成合力,从而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的在生活与学习中理解与践行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取向。

3.在制度层面要给予传统文化传承以有效保障

从调查中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在制度层面没有发现有效的保障机制,也就是说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否没有在制度层面体现,在实施层面更是没有明确的指导、激励与制约,因而传统文化传承只是停留在理论上或形式上,而无法真正落实。因此有效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必须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

具体来说,这种制度体系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在课程与教学层面,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建设中都要充分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诸如以学分选修的形式将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到常规课程体系中去;二是在学生活动层面,将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开展及学生社团组织建设纳入到对学生工作管理考评制度体系中;三是在学校管理层面,从学校的宏观办学思想,到对学院及部门的管理要求,再到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价,都将传统文化传承在观念上、在措施上体现出来。如此,不论是宏观的方向指引还是微观的具体操作,都能建构起一个立体的,以规范、激励等方式保障传统文化有效传承的完整体系。

4.在社会层面要创造传统文化传承的良好氛围

高校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需要高校自身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行为措施,还需要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社会各方面都能给予足够的重视,这种重视既包括政策层面的激励与引导,也包括物质层面的支撑。

在政策层面应通过制定相应的评价考核机制,激励与引导高校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比如把校园文化建设、教育质量评估、专业与课程建设等方面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具体实施情况作为评价高校教育教学的组成部分,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形成学校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良好氛围。

篇7

一、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现状

(1)不受重视,缺少传承。中国的传统非物质音乐文化受外来文化的大幅度冲击,导致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受到忽视,许多优秀的音乐文化遗产逐渐消失。(2)缺少系统性的音乐文化记载。在中国的民间流行着许多经典的传统音乐文化,但由于战乱和文化素质等原因,缺少全面的文献记载。(3)缺少文化传承的人才培养。由于中国的一些经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来自民间的传唱,缺少音乐文化的传播者和传承者。(4)缺少融入和创新。中国经典的音乐文化遗产都经历了长久的歌颂与传唱,经历了历史的淘汰和更新。然而,如今的音乐却缺少创新,难以发展。

二、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一)加强法制保护,注重文化传承

中国的非物质音乐文化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经过千百年的创新和传承,依旧保持着其民族特色风采。但近几年,随着外来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双重夹击,中国的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由于缺少人们的创新和新鲜血液的注入,逐渐褪去了自己本身光鲜亮丽的色彩。为了加强对非物质音乐文化的保护,必须加强法制建设,注重文化传承,保护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一代又一代不断地传承,让我国的非物质音乐文化永远发扬光大。

(二)加强收集和整理,进行文献保护

中国的许多非物质音乐文化之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失去了传承,甚至消失,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少一个系统的文献整理和记录。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观念的不断改变,许多年轻人都乐于追求一些新鲜、刺激的娱乐项目,很少有人愿意学习一些枯燥、乏味的中国传统音乐。所以,对中国的一些传统音乐文化进行一个系统化、规模化的整理尤为重要。如果真的有一天,其中一个经典传统音乐文化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我们还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让它重现风采,不会让它随着时间的发展遗留在过去。当然,对中国非物质音乐文化的收集和整理不仅仅是对音乐文化的保护,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传承。当许多优秀的民间传统音乐文化记录到中国文献的那一刻,许多老百姓就会意识到这些民间文化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保护,也有自己的价值和传承意义,每个人就会更加珍惜这门独特而又精湛的文化艺术,让它不断吸取精华,不断发扬和传承。

(三)加强学校教育,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中国的一些传统音乐文化,之所以大量失传,是因为缺少学习者和传承者。其实,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发现,学习才是最好的传承。为了能更好地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就应大量培养学习者,从孩子抓起,培养他们的学习乐趣和积极性,让中国的音乐文化艺术拥有一批年轻的艺术继承者。其实,在学校开展传统音乐课程,不单单是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同时,也有利于丰富孩子的课外业余生活。传承与娱乐相结合,既增强了传统音乐文化的知名度,也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休闲娱乐的方式,传承在生活中让人们真正的享受到传统音乐文化的美。

(四)加强与商业文化的联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传统的音乐文化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是一棵具有丰富资源的“宝树”,人们应正确、客观、科学、理智地使用这棵“宝树”,将非物质音乐文化和商业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仅促进了文化经济的发展,也让让音乐文化更加多元化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当然,在商业文化与非物质音乐文化结合时,还应遵循可持续发展这一方针政策的指导,无论何时何地都应时刻牢记保护和传承这两大原则,通过不断地追寻和探索未知的音乐文化,进而不断地了解音乐文化的精髓,继承和发展这些优秀的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

篇8

一、传承和革新民间传统文化的意义

1、民俗文化构成了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底蕴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落脚点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只有坚持农民的创作主体地位,才能避免民俗文化建立在空中楼阁之上。乡土作为创作的空间,孕育着厚重的文化底蕴,从传统社会的农耕文明中来,又与现代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俗文化代表着特定地区的历史文化,受自然生态、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集中体现了当地人的性格气质和审美内涵。它深深扎根于当地人的命脉和日常生活中,涵盖了序化及伦理的规矩,囊括物质和非物质的层面,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

2、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所在和应有之意

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体现着广大群众精神生活的富足,每逢佳节,那生机勃勃的文艺演出,举手投足间展现出的悠悠古韵,极大地调动了观众的热情。例如扭秧歌、踩高跷、舞狮子、赛船耍灯、唱莲花落等民俗表演,寄寓着人们对喜乐生活的向往,凝结着民众的审美和艺术积累。繁荣发展优秀民间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将有力地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有利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乡村主流文化阵地,浇筑起新农村建设的灵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此外,“生态文明”亦在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得以发扬,民间传统文化倡导自然、人、社会的和谐相处,是我国农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态和谐的理念参照。

二、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现状

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其中的文化挖掘、继承发展和保护工作,需要耗费庞大的人力、物力。一些独特的民间传统习俗正在逐渐地消亡或异化,民俗文化资源的流失也令人十分担忧。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上外来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显得后劲不足。

1、社会认知观念偏差

表现在对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知不足,把传统文化的抢救和保护看作是临时性任务,缺乏长期工作的各项准备。或者以所能产生的地方经济效益为出发点,指导民间传统文化的挖掘开发工作,忽视文化自身的传承和革新。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应以改善群众认知观念为突破口。

2、价值评判标准失衡

在现代文化和物质文明的影响下,商业文化呈现出强势的垄断地位,导致保护和创新民间传统文化的资源配置十分有限。各地政府往往以经济效益作为民俗文化的价值评判和取舍标准,带着膨胀的功利性目的,无节制地开发有限的文化资源,导致民间传统文化的自我调试和更正空间不断缩小。

3、传统文化后继乏人

民间传统文化历来仅在某一区域及人群中传播,特别是一些民间传统技艺,基本相传于少数的艺人巧匠之中。然而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下,农村青年一代多选择外出务工,受都市文明吸引,对难度高、学时长、收入不稳定的传统技艺兴趣低,这一现状,致使根雕、剪纸、刺绣等传统工艺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

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途径

1、确立农民主体地位,发挥主体性作用

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源于农村,反映着农民生活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在群众之间继承和传扬,因此要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确立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独立性。首先,要引导农民了解自己的文化,热爱自己的文化,自觉提高其科学文化素质,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自觉担负起民俗文化传承和革新的使命。其次,促?M农民思想解放,培育开放性意识。如克服狭隘的小农思想,开展多样化、开放的社会交往,自觉融入到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大潮中来。最后,培育农民创新性意识,发挥农民的创造力,塑造创新品格,提升农民的文化自信。

2、创新文化传承和保护机制,形成文化自觉

推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模式,采取多种手段建立有效的文化保护机制。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为做好文化遗产抢救工作,设立民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好传统建筑、历史街区,以及民间风俗习惯、传统手工艺和生活方式等,确保文化生态环境的完整和谐;第二,健全文化保护的工作和领导机制,落实国家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法规,做好各地区的工作部署,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展览宣传及公益性活动;第三,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多领域、多学科的交流氛围,形成农民与专家共同努力的文化自觉。充分吸纳专家的研究成果,协同完成宣传、展示、普及等相关工作。

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来自于行政部门的强力监管,是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应充分调动地方政府职能,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制定保护工作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确保工作在计划下稳步推进。此外,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办事,监督保护条例的执行,提高省、市、县、乡四级政府的法制化水准,才能做到对民俗文化的依法保护、合理开发。最后,科学评估文化资源,采取分级保护。将民间优秀文化收编于保护名录之中,鼓励社会力量协同政府参与保护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做好文化资源的保护、挖掘、整理、研究和开发利用。

4、注入经济活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繁荣民间传统文化,必然要走文化产业之路。民俗文化可依托地方特色性的专题博物馆或展示中心,搭乘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便车,建设富有吸引力的民间艺术观赏、体验和旅游景区,在保护中挖掘民间艺术的价值和潜力。一方面,需要管理人员不断提高综合素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开辟农村文艺市场,同时,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提高文化产业的创新水平。另一方面,应开展多元融资,鼓励社会资金进入文化产业领域,进而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引导群众文化消费,以生产性方式保护文化资源,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篇9

一、传统文化利用网络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已进入网络传播时代,从网络媒体的兴起,到自媒体的发达,网络在传统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文化传播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如何规范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播、提高民众对文化糟粕的辨别能力,都是中华文化在传承和传播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传统文化传承的需要

西方国家在网络文化传播技术上的优先权,导致了我国与西方国家在网络文化传播发展的差距和不平等性,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毁灭害,甚至有一些人主张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在于抛弃过去。“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这种利用互联网实施的文化侵害是极其危险的,它危机民族文化的独立与自存,甚至有可能动摇民族、。国家的根基。”作为拥有几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只有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时代的传承和发展,才能让我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需要

我国传统文化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不断的丰富自己、发展自己。传统文化要变成有生命力的文化,必须在包容的基础上,不断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将自己的传统文化与时代潮流相结合。主席多次指出,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文化基因不但要与现代文化相适应,更要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我们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梳理传统文化资源,综合运用大众传媒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

(三)弥补网络文化发展缺陷的需要

网络文化构建于网络虚拟传播技术之上,由于网络具有开放、共享、个性化、隐匿性等传播特点,网络上自由化思想时有泛滥,不良信息充斥网络空间,一些人利用网络的传播特点作掩护,不负责任地编造、歪曲信息,攻击他人,甚至利用网络进行舆论、价值观渗透和文化入侵。不容忽视的是,我们在引进西方网络文化传播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腐朽低俗的思想和观念。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是有利于弥补当前网络文化发展缺陷的。传统文化秉承爱国主义精神、家国本位的思想,民族精神的感召力,往往形成对文化危机的自觉抵制,可以更好地提升国民自信心和凝聚力。

二、传统文化在网络时代的传播途径

党的十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并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准确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立足网络这个大平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是时代的需要。利用网络可以扩大传统文化的受众群体,加快传统文化的传播速度,使传统文化在网络时代展现出中国特色。

(一)利用网站进行传播

中国传统文化的网上传播,归根结底是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并且与现代精神相结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网站是网络文化传播中最重要的一种工具,我们可以建立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网站。例如:中国孔子网,就是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将孔子、儒学和传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目前网络盛行的BBS、博客、社区论坛等都可以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平台,把传统文化的公益广告植入网络视频中、建立传统文化网络专题栏目等手段,生动形象的向大众传播展示传统文化。例如,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一些节目都通过网络进行传播。

(二)建立传统文化的数字化数据库进行传播

网络时代,信息资源是传统文化传播最重要的因素。国家级的传统文化数据库有三个主要方面:中国古代文献典籍数据库、中国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省、市级建立文化资源数据库可通过网络与国家级传统文化数据库互联,用现代信息技术表现出来,以信息形态进入当代知识创新w系,使之成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体和平台。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数据库也可以成为推动地方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三)通过网络游戏进行传播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人们对网络的认识也不断提高,网络已经充斥在我们生活里的每一个角落。网络游戏作为一种全新的娱乐方式,通过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引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新宠。网络游戏与传统文化娱乐产品相比具有许多无法比拟的优势,现代化的传播方式使其传播更迅速,更便捷,交流更容易。一个成功优秀的网络游戏,必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其游戏里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都是围绕游戏的文化主线构建的。网游的开发需要丰富的素材,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比辉煌灿烂的文化,为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正是中国网游取之不尽的素材宝库。我们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网络游戏中,利用网络游戏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去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创造出更多的文化价值。

(四)借助手机新媒体进行传播

篇10

关键词: 国学基础类课程 高师院校 教育价值

国学是传统文化之根本,是中华文明延续几千年的精华之所在。自清末西学东渐以来,国学地位不断饱受挑战和打击,以至于有一蹶不振之象。然自上个世纪末以来,一股对于国学重视和研究的潮流却悄悄兴起,彰显了传统文化的强势回归。在这种国学热的影响下,各地有关国学的各类教学机构和研究院所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需要注意的是,传统文化的弘扬绝不是以社会上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热情便能完成的。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不仅需要整个社会的参与,还需要通过教育的手段来完成。正如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所说:“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①只有在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渗透,才能让国民不忘传统,才能让民族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因为高等师范类院校有着为国家教育培养后备人才的重要作用,所以在高师院校中开设国学基础类课程,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

一、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一个强大的国家,必然要有与之相匹配的伟大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所在,它不仅是维系民族团结的向心力,更是民族屹立于世界数千年而依然不倒的精神源泉。正如袁行霈先生所说:“不管愿不愿承认,也不管是不是喜欢,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之中,并以自己的言谈行为显示着这个传统的或优或劣的特色。而国学作为固有文化传统深层的部分,已经渗进民众的心灵,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现代生活。”②

传统文化的精华包含在国学当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更需要通过国学的教育和传承来实现。高师院校在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体系中有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大学是一国青年教育之根本,是国民素质养成的摇篮,高校既是培养人才、研究学问的主要场所,更是传承文化、影响社会风气的重要阵地,在高校推进国学基础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实验,能够最直接地影响整个社会,让传统文化的观念深入人心。高师学生是当今高校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将国学教育推行至高校在校学生可以让传统文化能以更快的方式传播,也能以更深远的方式进行传承。国学课程的开设,并不仅仅是某部国学经典的学习,而是要通过国学课程的开设和传授引起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从而让传统文化理念通过大学校园传播到整个社会。

另外,高师学生将来是中小学教育乃至大学教育的主要师资力量,只有在他们的身上实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积累,将传统文化传至整个社会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我国高校师范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面向将来的中小学教师,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目的便是为将来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或大学教师。从这个方面来说,高师学生的身上背负着为国家教育下一代乃至下数代的神圣使命,如果连他们都没有很好地接触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甚至缺乏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将来整个国家教育的前途堪忧。所以,只有从教师后备力量的培训基地——高师院校开始,增设国学基础类课程,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品德、审美情趣首先通过高师学生来传承,再通过他们继续传承到中小学学生中去,这样才能从教育的根源上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二、有利于高师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

对于高师院校中文专业的学生而言,获取国学中古代文学及文化类相关的知识是他们提高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及从教能力,国学基础类课程的开设显得尤为必要。

1.国学是中文专业学生学习和提高的基础。中文专业的学生如果没有深入接触过经典的原典作品,只靠从教材上获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如今在研究生以上层次的教育和教学中,原典的精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不仅中文专业,其他文科类专业的导师也都非常重视研究生对于原典的深入理解和剖析。但在本科阶段,目前高校中文学科课程设置中课程越设越多,导致专业越分越窄;各类概论、通论设置过多,导致学生只会用教材上面的观点应付考试,而很少读甚至不读经典作品,以致空疏学风日盛,踏实作风渐衰。

正是由于高师院校中大部分中文专业的学生对传统国学原典接触过少,导致基本专业知识不够牢固,知识面既不深厚,更不宽广。笔者通过对数所师范院校文学院的问卷调查,发现许多学生甚至连四大名著都没有通读过,更遑论对其他经典原著的阅读。而且即便有部分学生对于四大名著有所了解,对于其中的基本梗概和重要细节也没有印象,透露出当今中文专业学生对于原典的精读、细读远远不够的现实状况。

反观我国近现代优秀的学者、文学家,他们无不具有良好的国学功底,如鲁迅著有《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郭沫若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十批判书》,朱自清著有《经典常谈》,闻一多著有《古典新义》等优秀的传统文化研究著作,其他如巴金、老舍、冰心、茅盾等人,也都具有深厚的传统国学功底。国学经典作品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精练含蓄的语言表达,细致传神的描段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数千年的文化积累和精神沉淀造就了国学经典作品的浑然天成,使其既覃思深致,又简约易懂。加强国学基础类课程的开设,让中文专业的学生从整体上对传统文化有更好的了解和把握,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作为将来的中小学生语文教师,如果缺乏国学根底,缺乏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层理解,不仅无法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而且无法满足日常教学。在当今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国学基础的教育和启蒙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曾经明确提出:“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从小学教材中的识字启蒙诗《一去二三里》,到高中教材中《左传》、《论语》的选篇,人教版、高教版等主流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国学经典作品在中小学教材中所占的比重随年级的增长而逐渐递增,包括古典诗词、古典散文、杂剧戏曲、明清小说在内的国学经典作品几乎占到部分年级课时的百分之五十。如果教师对于这些国学经典没有透彻的认识和了解,深厚自身的国学底蕴,就无法适应当前的教育需求。因此,面对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相关课程比例增大的实际问题,在高师院校中文专业中增设国学基础类课程,是提高高师院校中文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有利于高师学生的师德养成

师德是教师教育的灵魂,良好的师德是一个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这就意味着,要想将高师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教师,单纯教会他们高深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必须加强对他们的师德培养,让他们在真正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就具备良好的师德。对于高师院校学生而言,在大学过程中形成高尚的师德,是他们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师德教育可以让高师学生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明确教师的职业职责,加深对于教育和教师职业的理解。

当前的高校师德教育主要通过开设专门的师德课程如《教师职业道德》、《师德修养》等对学生进行师德方面的教育,然而这种仅仅希望通过一两门课程的道德学习便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的想法不仅是不可取的,而且是相当不负责任和危险的。因为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是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实现的,单一途径的教育很有可能变成纯粹的道德说教和道德灌输,这样不但难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还很有可能引起学生的漠视乃至反感。所以,高师院校一定要通过多个渠道,运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师德方面的教育。

国学基础类课程的开设,除了让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使其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通过国学课程的学习了解前人的智慧外,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当前师德教育的压力。因为中国古代教育实际上是一种人文主义的教育,它是“以做人为教育的唯一目的,注重教人以德行与智慧,而不只是单纯的知识”。③比如,《论语·述而》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在孔子的教育中,作为知识的“文”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对于德行的教育则占了三个方面。《论语·述而》中也将德行列为孔门四科之首。

另外,在国学基础类课程的学习当中,不仅可以学到孔子、荀子、朱熹等古圣先哲教育的方法和教育的理念,而且可以学到很多中国古代教育家的优秀品德,从而对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树立产生积极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如《论语》中孔子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及“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强调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及教育中“身教”的重要意义。又如通过《礼记·学记》的学习,从中领会教学相长的思想:“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另外,古代师生之间交往的佳话如孔子对学生的接济、对生病学生的探望,以及朱熹带病教学等典故也都可以在专门的师德课程之外引入,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师德教育。

注释:

①张之洞.劝学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42.

②袁行霈.国学研究(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