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习兴趣的办法范文
时间:2023-07-06 17:42: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培养学习兴趣的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职学生;学习兴趣
在中职教育发展的进程中,仍然存在着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所以真实地了解目前中职学生的学习现状,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中职学生学习兴趣是中等职业教育当中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通过对黑龙江农垦机械化学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学生进行访谈,对该校部分优秀教师和班主任进行访谈,对全国中职骨干教师进行访谈,通过走访参观成功学校典型,总结中职学生学习兴趣现状,探讨分析学习兴趣现状的成因和对策。
2.调查方法
本选题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目前中职学生学习兴趣的现状,总结成因,探讨对策。研究工具主要有: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1)问卷调查。为了能更好地对了解中职学生学习兴趣现状,笔者以黑龙江农垦机械化学校学生作为样本,共八个专业,208名学生,学生的年龄在16-30岁之间,平均年龄21岁。结合中职学生学习的过程,自制调查问卷,共20道题,分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作业及考试等几个维度对学习兴趣进行调查,对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2)通过走访三所办学较为成功的中职学校,针对学校整体状况进行综合调研,吸取他们的先进经验,对我校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提高有所启示。运用访谈和观察等手段,对经验丰富的教师和优秀班主任访谈,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找到学生学习兴趣现状低下的成因,进而探讨有效的对策建议。
二、调查结果分析
1.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参加问卷调查的黑龙江农垦机械化学校学生有208人,他们的学习兴趣现状及成因如何,现采取问卷调查形式,随机对8个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35份,有效问卷回收127份,回收率94%。通过数据分析,问卷主要从以下八个维度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现状进行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总体学习兴趣不高,在调查的127名学生中,对专业知识不感兴趣的学生占总数的93%。在解决难题的调查中,只有17人会想办法解决难题,110人不积极想办法解决,其中89%的学生当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有时想办法解决有时不想办法解决,或者根本不想去解决。调查中还显示,学生即使知道学习的重要性,79.5%的学生很容易在面对诱惑时放弃学习。在只在乎成绩的调查中,67%的学生只重视考试分数,并不看重专业知识的学习。
中职学生总体上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解决难题的动力,遇到难题时容易退缩;多数学生学习时易受外界因素干扰,自控能力差;只重视考试成绩,并不是对专业知识感兴趣,他们只是在考试之前通过紧张而简单的复习或者通过考试作弊来达到追求分数的目的,其实并不在乎对专业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所以中职学生学习兴趣低到了不可忽视的程度。
2.访谈结果分析
(1)教师访谈层面。多数教师都反映中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过程中没有计划,上课不爱听讲,课后不喜欢交流和复习。所以这就要求教师有愿望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访谈层面。从访谈中可以看出,中职学生对专业学习缺乏兴趣,相对来说比较重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课堂的趣味性,重视实训教学,对理论教学尤其缺乏兴趣。
三、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成因分析
1.教材内容实用性
目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多数用的教材重视理论,缺少具体的实际操作步骤的内容。上级要求学校使用的教材,多数老师都认为不实用,抽象的理论性知识太多,即使教师讲过,学生也看不懂,到实际操作中无法应用;劳动社会保障部编写的教材,多数教师认为比较实用,其中以操作性的内容为主,书中的理论知识就是必要的与技能联系紧密的知识,学生容易接受。
2.教学手段和方法
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很重要,教师的教学风格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究竟哪一种教学模式会让中职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这是中职教师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3.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巨大,学生喜欢学习往往是从喜欢一个老师开始的。
4.社会环境
中职教育在社会中不受到重视,中国的老百姓多数不承认、不接受这种教育。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多数人都想当官、掌权,大学毕业生择业时多数想做办公室,不想吃苦。如果我国教育始终坚持学而优则仕,就永远不会有令人满意的职业教育。
四、提高中职学生学习兴趣的建议
(1)改善师生关系。
(2)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3)专业技能学习要循序渐进。
(4)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
(5)实训条件要改善。
(6)校园活动要丰富。
中职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从教师入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快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步伐,为教师开展实用的教学工作提供便利条件,真正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培养和提高,从而为社会生产提供合格的劳动力资源。依据我国的社会现状,国家要高度重视中职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为中职教育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在观念上重新审视中职教育,唤起社会的共识。要做到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真正提高技术工人待遇,认同学历与技能证书同等待遇,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供鼓励政策,健全机制使企业与学校真正结合,多方面配合,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大环境,为我国培养更多的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利国利民。
参考文献:
[1]潘菽.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77
[2]沈德立.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3]施今伟.职业教育与民族素质[M].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1999.5
[4]吴红.中职学生厌学的现状调查及管理对策[A].硕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6
篇2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题教学;培养学生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
前言: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所以培养学生的对数学的兴趣是提高班级数学成绩的重要措施。和其他学科相比小学数学需要更高的思维能力,加上数学学习涉及很多理论和反复练习很容易让小学生觉得厌烦。所以,为了确保小学数学的课堂效率,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成绩,教师必须通过多种办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善于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很多学校都引进了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生动,所以受到学生的认可和喜爱。多媒体可以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更有趣,让数学教学变得充满活力。有些数学知识比较抽象难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使其更加直观、形象,这样更容易被学生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数学难点和重点,更容易被学生掌握了[1]。
多媒体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小学生来说一节课的时间有点长,学生很容易注意力分散或走神。如果教师讲授的都是枯燥的数学理论,学生很难长时间集中精力听课。如果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直观的演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们集中精力听课学习,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而且借助多媒体教学可以丰富学生数学知识,如果学生接触的都只是教材上的数学基础,这样知识面窄不利于以后的学习[2]。通过多媒体设备可以通过图片、动画和声音效果给予学生多感官刺激,让学生们了解到教材中没有体现的东西,这样不但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同时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二、教师要善于创设有趣的数学情境
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教师应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创设有趣的数学情境,这样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刚开始学习乘法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游乐场创设情境。教师展示游乐场图片,问小朋友们喜欢游乐场吗?都喜欢游乐场的哪些项目?小学生都爱去游乐场玩耍,他们会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他们多数人都喜欢摩天轮这个项目教师可以展示摩天轮的图片,然后让小朋友计算摩天轮上总共有多数个小朋友。列出“3+3+3+3+3=15”的算式。小学生看到游乐场图片想起自己玩耍时的快乐时光会非常兴奋积极,激发出无限的热情。然后教师在游乐场图片中嵌入多种同数相加的数学题目,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理解乘法的本质就是多个相同数相加的结果[3]。
比如学习“、=”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展示很久之前,数学王国秩序混乱,0-9十个数字兄弟都想称王称霸,数学天使知道后就派遣天使“、=”去数学王国整顿治理,它们到数学王国后数字兄弟并不服气,“=”说它们是天使派来的法官要治理王国的秩序,数字兄弟听了就服从“、=”法官的命令,从此数字兄弟有了严格秩序没人敢违法。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它们听得非常认真津津有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三、教师要善于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
通过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对不同学科的学习兴趣存在分化现象,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就是老师的授课水平。教师讲授的好不好对于学生成绩有直接影响。所以,教师应该不间断的学习充电,努力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教师应该了解小学生容易厌烦的特点,采取丰富的课堂教学方式提起学生兴趣[4]。比如教师可以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法,这样可以照顾不同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建立民主、轻松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加强课堂的交流;再次教师可以开展探究式学习,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学习重点难点问题,带领学生找出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索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第四教师可以利用暗示教学法,通过教室环境布置、播放背景音乐、色彩暗示等办法给予学生心理暗示,加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只有9%的学生喜欢教师满堂课的都采取讲授法教学。所谓讲授法就是教师通过语言和板书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办法。利用讲授法教师方便控制教材内容和讲授进程,具有重点突出、容易发挥教师能动性的特点。使用讲授法要考虑学生的理解水平,不能讲授太长时间以免学生分散注意力。
四、巧妙设计课堂练习
首先,课堂时间有限,练习题不能占用太多时间,最好是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比如加减法的进位和退位口算是小学数学中的难点,教师可以针对这部分内容多设计一些练习题。整十数的加减法等比较简单的内容可以减少练习。另外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设计练习题,这样才能确保练习的效率。其次,课堂练习的形式要丰富。学生掌握了所学知识后情绪会松懈,在做练习时就不那么认真了。小学生注意力不持久,很容易分心走神[5]。所以教师在练习时要采取多种方式,@样才能让学生保持精神集中,顺利完成数学练习。
结束语:卢梭曾经说过:“教育的根本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爱因斯坦也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对于学习一门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加上数学学科本身就有枯燥难懂,需要反复练习的特点,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更需要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参考文献:
[1]徐妍.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D].天津师范大学,2013.
[2]李红梅.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4:207.
[3]李艳莹.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
篇3
一、把握良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特别是初一的学生,刚进入中学阶段,有着爱说爱闹的孩子气,他们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因此,我们必须因势利导,不要打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课时,教师尽可能多地用抑扬顿挫、风趣幽默、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在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自然就敢用英语大胆发言,积极思维,不断产生学习英语和施展能力的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还要特别注意利用上课的前十来分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Warming up)。比如唱一些英语歌曲,开展如“Let me guess.”或“Follow me.”等有趣的复习知识型的游戏,活跃课前气氛,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
教师对学习材料和内容的处理,一般是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同时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使他们的兴趣逐步升级。其次增加教学环节中的趣味性,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也有助于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呈现语言材料前,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创设新颖可信的情景,由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再由该情景过渡到课本所展现的情景中。同时,合理地运用实物、图片、挂图、简笔画、现场录音、多媒体课件等,让所要呈现的情景更加直观而富有情趣。例如在教“Do you like Baozi?”这一内容时,笔者就运用实物展示、课件辅助教学的办法,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食物进行操练,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三、坚持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愉快轻松的课堂气氛和活泼多样的教学形式并不代表教师因此能够放松对学生的要求。课堂上听说活动的增加就会造成其他练习的相对减少,要引导学生培养各方面的素质就必须顾及英语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训练。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组织学生欣赏演唱英文歌曲、上演英语剧,例如The fox and the cock, The race between the hare and the tortoise;组织学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例如,互相交换英语课外读物进行阅读,从中增加词汇量、开拓视野和扩大知识面;出英语墙报,开设英语角,开展英文手抄报比赛、英语剧比赛和英语单词竞赛,还组织学生在教师节给老师写英文敬师卡、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在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和培养集体荣誉感方面起了重大作用,同时也在实践中提高了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开展竞赛,调动学习兴趣
篇4
根据教学实践,就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了如下探索.
一、通过复习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节课上得是否成功,学生能否进入听课角色,开头尤为重要.根据授课内容,有时需要通过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而旧知识的复习往往是通过提问的形式来解决.提问一要避免“直而乏味”,二要避免“高深莫测”.课前应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作为出发点,将问题设计得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在学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后作如下提问:方程3x2 - 6x - 12 = 0可变形为x2 - 2x - 4 = 0,在分解因式时,能否把3x2 - 6x - 12变形为x2 - 2x - 4?此时,学生们兴趣盎然,积极思维,争先恐后举手回答,准确地指出了错误所在.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们掌握了二次三项式因式分解时应注意的问题,同时也更加明确了对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三项式的区别与联系,使学生们心情愉快,情绪饱满地进入了听课角色,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采用引导发现法,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是注入式,学生被动地听,机械地记,这种教学的任务只是让学生将要学的知识记住就行了.学生不涉及任何独立的发现,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这种纯粹的数学知识传授,就必须建立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为学生创设一种求知的欲望,还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富有情趣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发现法可使师生情感交融,课堂气氛活跃,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引导下,让学生观察、分析、讨论,从而发现规律,掌握方法,学会学习.例如: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教学,确定解集是本节的难点,讲课时不是直接讲授解集的确定办法,而是采用引导发现法,由教师设计好四种基本类型的不等式组,启发学生借助于数轴进行研究,在教师引导下分析出每个不等式解集的范围,进而归纳出不等式组的解集的确定方法,并帮助学生编成顺口溜:“两大取大;两小取小;大于小,小于大,由小到大卡起来;大于大,小于小,解集就无解.”在这种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在兴趣中学习的,是在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获取知识的.这样,知识与能力就会交融为一个整体,不但使学生学到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杜郎口”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山东杜郎口市的高效课堂将学生分组,每天一张导学案,学生先预习完成导学案内容,第二天上课时,学生展示所做的内容,面对问题采取小组合作探究,教师重点点拨.由于学生当家作主,所以不论优生还是中差生,学习积极性都很高,大家踊跃参与.对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错不要紧,独到见解大家共分享.所以上课没有做小动作、偷讲话、打瞌睡现象,一堂课在兴趣盎然中度过,在紧张地学习中走过,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利用变式训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必须对学生加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进行训练.变式训练则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教师要精选典型的题目,经学生发散思维,进行变式的训练.这种训练往往是多层次、多方位的,它能帮助学生对概念和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通过训练,使学生广开思路,更深刻地理解本质,掌握方法,达到夯实基础,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例如在学完特殊平行四边形后,可作如下练习:
求证: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变形1,求证:顺次连接矩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
变形2,求证:顺次连接菱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矩形.
变形3,求证:顺次连接正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在学习比例的性质时,可作如下练习:
如此变换问题的条件与结论,由浅入深地设计问题,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无疑是卓有成效的.
五、加强学法指导,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篇5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244-01
数学是一门具有逻辑性、抽象性和广泛性的学科。要想促使小学生学好数学,使其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教师就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发挥施教者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要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让两者相辅相成,发挥各自的优势,组成统一体,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首先,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营造一种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积极进取、求新立异、学有特色,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提出问题,就得先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是让学生独立自主的体现,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促使他们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学数学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过程,如果可以让学生自己经历发现问题――艰苦思考――找到答案的过程,学生会产生成功的喜悦――“我能自己学习了”,同时也会更加激发学生对进一步学习知识的渴望,从而形成学习过程中的“引取兴趣――探索新知――问题解决――再激兴趣”的良性循环。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优化数学课堂。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对于小学生而言,通过讲故事创设教学情境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办法。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将一些大家都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到课堂中,在讲述或者表演生动有趣的故事的过程中穿插一些数学知识,再加上多媒体等教育设施的辅助配合,形象而又直观地引导学生去掌握新知识,优化课堂教学。
三、从生活实际问题出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要从小培养学生的数感,要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联系生活实际。联系生活实际就是注重数学的实用性,让数学贴近生活,突出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的运用能力。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利用身边的例子和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训练学生关注事物时,除了事物本身外,还要从中发现事物的数字特征,这一点尤其适合低年级的学生。通过这些训练让学生明白数学并不神秘,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处处留心皆学问。说到数学生活体验,强烈推荐购物。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到家后承担家庭采购员角色,每次购物前统计家里的物品需求清单,根据价格制定预算、核对账目、回家清点物资再复核等。
四、加强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生好玩好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多融入一些动手操作活动,定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小操作,对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来获得知识,这样既能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又能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培养其创造精神。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也更容易地发现自己的问题,进而更好地解决问题,有力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利用游戏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在教学中能举办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活动,那么会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进行口算接龙、分组比赛、争当小老师等活动,这样既可促使学生重温已学过的内容,又巩固了他们所学的知识。此外,游戏也是教师经常用的教学办法。小学阶段数学游戏有很多,比如数字绕口令―青蛙跳水(适合1-3年级,训练数感),巧算24点扑克牌游戏(适合2年级以上,口算训练),抢数30(或数火柴棒,适合2年级以上,训练数感和推理),移动火柴棒(适合2年级以上,训练口算和数感),拼七巧板(适合1年级以上,平面空间训练),拼立体七巧板(又叫索玛立方体,适合3年级以上,立体空间训练)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所教知识与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为基础,设计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模式,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数学、探索数学,勇于创新数学。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优点来加以表扬,使学生们不断保持学习兴趣。
六、结语
小学数学学习是小学生建构知识、发展思维和能力的活动,要让小学生学好数学,就必须要让他们爱上数学。数学是抽象的,因此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感觉到枯燥无味,为此我们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 燕.提高小学数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的分析[J].读写算,2015(12).
[2] 谢佩珍.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J].教育革新,2005(4).
[3] 兰 云.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3(7).
[4] 艾 静.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10).
篇6
对目前所存在的英语教学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寻找更有效的解决办法,是我们英语教师应该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在英语教程中实施任务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高效地帮助他们进行英语学习,从而达到英语翻译教育的要求。
一、任务教学法的优势
1.任务教学法的基本要求与应用
任务教学法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设定一个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知识点,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任务教W法让学生处于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强调学生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提高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积极的学习习惯。在高职的英语教学当中,我们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设定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单词量和英语翻译能力。也可以在课外为学生设定与上课内容相关的英语翻译任务,用竞争性学习的小组合作办法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英语。
2.任务教学法的优势
在高职英语教学当中,灵活地应用任务教学法对学生进行训练,可以将学生引入英语学习环境,把学生的语言学习活动和课堂活动紧密联系起来。运用任务教学法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在没有他人纠错的情况下用英语语言进行交际。任务教学法是一种活动、任务、操作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可以优化交际性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口头锻炼的机会,从而起到增强学生翻译能力,提高学生词汇量,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作用。
二、任务教学法在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中起到的作用
1.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水平
任务教学法在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中起到提高学生翻译水平的作用。在实施的过程当中,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翻译任务的同时,提高了自己的单词量,在小组学习英语讨论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在英语的语言环境当中提升了自己的翻译能力。
2.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由于大多数高职学生的英语底子较差,且缺乏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再加之英语翻译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词汇和一些固定的词句翻译办法,因此大部分高职学生对英语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较差。通过任务性学习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竞争的学习环境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加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3.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任务型学习方法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时候,主动与他人沟通和交流。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提高了自己的协调互助能力,养成了良好的合作精神与进取精神。学生在相互帮助相互沟通的小组学习氛围下,共同完成教师所布置的英语翻译任务,学生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也得到了发展。任务型学习方法可以活跃课堂的氛围,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是一种培养学生多方面综合素质与能力的优质教学办法。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多数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学习惰性。而任务型的课堂模式,鼓励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和探讨当中,只有自主思考,互相帮助,共同学习,才能完成教师所布置的英语翻译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激发了自己的学习斗志,培养了自己的学习耐性,改掉了英语学习方面的不良习惯。因此,在课堂上运用任务学习法,可以养成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我们要在课堂和课外教学中灵活地运用任务教学法,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想要探究英语教学中任务教学法的更多运用方式和优点,需要广大同仁的共同努力与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篇7
数学一直是我国低年级小学生的基础课程,地位无可替代,只有把这最重要的基础打好,房子才能结实牢固。小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幼年时期接受数学教育,进而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的学科,故而,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文章详细论述了如何激发和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期对广大教研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生;兴趣
一、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发挥施教者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要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让两者相辅相成,发挥各自的优势,组成统一体,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首先,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营造一种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积极进取、求新立异、学有特色,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提出问题,就得先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是让学生独立自主的体现,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促使他们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学数学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过程,如果可以让学生自己经历发现问题——艰苦思考——找到答案的过程,学生会产生成功的喜悦——“我能自己学习了”,同时也会更加激发学生对进一步学习知识的渴望,从而形成学习过程中的“引取兴趣——探索新知——问题解决——再激兴趣”的良性循环。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优化数学课堂。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对于小学生而言,通过讲故事创设教学情境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办法。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将一些大家都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到课堂中,在讲述或者表演生动有趣的故事的过程中穿插一些数学知识,再加上多媒体等教育设施的辅助配合,形象而又直观地引导学生去掌握新知识,优化课堂教学。
三、从生活实际问题出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要从小培养学生的数感,要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联系生活实际。联系生活实际就是注重数学的实用性,让数学贴近生活,突出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的运用能力。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利用身边的例子和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训练学生关注事物时,除了事物本身外,还要从中发现事物的数字特征,这一点尤其适合低年级的学生。通过这些训练让学生明白数学并不神秘,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处处留心皆学问。说到数学生活体验,强烈推荐购物。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到家后承担家庭采购员角色,每次购物前统计家里的物品需求清单,根据价格制定预算、核对账目、回家清点物资再复核等。
四、加强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生好玩好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多融入一些动手操作活动,定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小操作,对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来获得知识,这样既能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又能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培养其创造精神。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也更容易地发现自己的问题,进而更好地解决问题,有力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利用游戏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在教学中能举办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活动,那么会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进行口算接龙、分组比赛、争当小老师等活动,这样既可促使学生重温已学过的内容,又巩固了他们所学的知识。此外,游戏也是教师经常用的教学办法。小学阶段数学游戏有很多,比如数字绕口令—青蛙跳水(适合1-3年级,训练数感),巧算24点扑克牌游戏(适合2年级以上,口算训练),抢数30(或数火柴棒,适合2年级以上,训练数感和推理),移动火柴棒(适合2年级以上,训练口算和数感),拼七巧板(适合1年级以上,平面空间训练),拼立体七巧板(又叫索玛立方体,适合3年级以上,立体空间训练)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所教知识与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为基础,设计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模式,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数学、探索数学,勇于创新数学。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优点来加以表扬,使学生们不断保持学习兴趣。
六、结语
小学数学学习是小学生建构知识、发展思维和能力的活动,要让小学生学好数学,就必须要让他们爱上数学。数学是抽象的,因此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感觉到枯燥无味,为此我们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黄燕.提高小学数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的分析[J].读写算,2015(12).
[2]谢佩珍.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J].教育革新,2005(4).
[3]兰云.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3(7).
[4]艾静.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10).
[5]平先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数学大世界,2011(5).
篇8
关键词: 音乐教学 主动性 创造性 创新意识 培养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的引导下,在教师科学而有效的组织下,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优化学生全面而协调发展的教育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一种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师生共创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产生学习欲望。音乐教学中,想象是创造的最重要的手段。给学生创造利用已有的知识,认识发现和创新未知的知识氛围。在教师的“引”和学生的“探”中创造多种活动形式,把表演实践的机会让给学生,把自主探索的权利让给学生,通过游戏让学生轻松地认识事物,有利于团结、协作、进行思想教育等能力的培养。不断探索尝试新兴教学法,改变枯燥单调的说教式,是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现代的教学手段中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
音乐教育教学中,我本着一切教育活动中都要服务和服从于受教育的主体――学生这一原则,在新课程改革的引导下,在教师科学而有效的组织下,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从而优化和促进学生全面而协调发展的教育观。随着创新教育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音乐课堂上,采取何种形式更有利于提高创新教学的效率,是我一直苦苦思索和探求的问题。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激发其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足见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音乐课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种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师生共创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产生学习的欲望。如:我在上二年级《大白象》一课时,创设情境,把教室布置成一片小树林,处处开满了鲜花,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一起欢快地歌唱、跳舞,顿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及学习的欲望。我用自己优美、形象的舞姿带领学生一起边唱边舞融入到音乐之中,仿佛个个变成了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唱着歌快乐地学习、生活。
二、开发学生音乐创造潜能
音乐教学中,想象是创造的最重要的手段。在二年级《幸福拍手歌》一课中,启发学生在学会的基础上,留给他们自由的空间,创编歌曲。根据歌曲旋律,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创编歌词。学生伴随着情绪的体验,在感受乐曲的过程中展开想象的翅膀。给学生搭建创造的舞台,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级阶段,也是音乐教学的终极目的。所以,给学生创造利用已有的知识,认识发现和创新未知的知识。
三、乐中学,学中乐
篇9
一、利用导入引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要激发学生的悬念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例如:在教学2、3、5能否被一个数整除时,在课的开始我向同学们出示这样一个问题,你随便说一个整数,老师不用计算就知道能不能被2、3、5整除,这时候同学们半信半疑、兴趣大起,向我提出了不少的整数,然后我很快的回答出来,这时同学们很想知道这个问题,然后我话锋一转,老师怎么能判断出整数能不能被2、3、5整除呢?你们想知道吗?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想,那好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通过巧妙的设疑,激起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我问学生怎样才会知道学校圆形花坛的周长?学生们经过讨论说可以用尺测一测、量一量,我这时问学生,这种办法方便吗?同学们不方便,我马上引导,那么有什么办法知道花坛的周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这节课就来学习。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要善于把教材中的问题设计成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动力。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问学生:“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生日,你们喜欢过生日吗?”同学们都异口同声地回答:“喜欢!”那谁能说一说自己的生日?一共过了几个生日?”学生一个个回答之后,教师说:“同学们过的生日可不少,有几岁,就过了几个生日?可是王刚今年16岁的时候,只过了4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答案?”学生们听了,个个情绪高涨,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油然而生,学生的学习热情贯穿整节课的始终。
三、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操作、讨论、思考、应用等形式充分感知,让学生亲自体验探究,能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当在教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这一课时,在课堂上可以为学生准备一材料,让学生自己通过纸张的拼剪,了解平行平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转化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和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等。这就为上好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作好了铺垫。例如,在教学“凑十法”时,我精心设计了一个找朋友的环节,给每个小朋友发一张写有1至9数字的卡片,让他们自己去找朋友,要求两个朋友的卡片加起来正好等于10。当宣布活动开始的时候,教室里沸腾了,学生的兴趣很高。当他们按照要求找到朋友后,我们一起来编一首《好朋友》的儿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然后好朋友一起唱唱这首儿歌。这样学生在玩中学,学玩结合,掌握知识,增强了兴趣。
四、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习兴趣
联系生活实际利用身边的例子、生活中的例子和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数学走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让学生明白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体现数学的实用性。在学习“人民币的认识”这一课中,可以让学生从实际活动中去感知人民币的性格,教师课前布置,学生跟着家长去逛一次商场或者去超市购物,并且记住所交易物品的价格,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告诉大家是怎样购物的,并且再次模拟购物的过程,从实际当中感受到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及其用途,学会人民币运用和换算,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处处需要数学知识。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篇10
一、玩中求知,玩中出智
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和创作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在科学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形成基本的科学素养,发展科学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陶冶学生情操的有效手段。激发兴趣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低年级的学生还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往往凭兴趣。而“玩”则以其兴趣而吸引着学生。如在上《磁铁》一课时,我放手让他们爱怎么玩就怎么玩。“玩”后,我问他们看到了什么?有的说,磁铁能吸铁;有的说,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有的说,磁铁两端的磁性最强,吸的铁最多,而中间最弱,基本不吸铁;还有的说发现磁铁有时会互相吸引,有时有一种力量让它们互相排斥,这样的力量还比较大……通过“玩”还可以发展学生分析、综合、想象、创造等能力。我把一只装满了水的烧杯里放进一只图钉,要求学生在不倒掉水,不准用任何东西伸进水里去取的条件下,想办法把图钉取出来。几十个学生瞪大眼睛望着烧杯里的图钉,努力思考着,很快就有学生想出了用磁铁隔着杯子吸图钉的办法。这样的“玩”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乐趣,激发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发展了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为培养创造能力奠定了基础。
二、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激发兴趣是提高科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许多实践证明,决定学生学习态度的因素有两种:一是认识,二是兴趣。兴趣支配着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力集中而稳定。因此,要提高教学效果,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必须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一点上,科学课显得更为重要。如果学生没兴趣学,只是为学而学,就不能牢固掌握一些科学基础知识,也不能提高创造能力和思考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科学探究的环境,让学生以某个问题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自由扩散,有利于寻找更多的、更新的、更奇特的解决方法,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那么如何让学生思维得到更好的发散呢?我认为就是创设情境,让学生想办法解决问题。如教《沉浮》一课时,我问:谁能想办法把浮着的塑料瓶沉到水里?学生各自想办法使瓶子沉到水里。有的学生把瓶盖拧开,往瓶子里灌满水,有的往瓶子里装满沙子,还有的装石头。这些方法都能使塑料瓶沉到水里。当学生回答了用什么办法把塑料瓶沉到水里后,我又问:谁能把沉下去的橡皮泥浮到水面上来?学生围绕“沉浮”这一中心问题,一边想办法一边实验,最后想出了众多的把沉着的物体浮在水面上的办法。如:有的把橡皮泥捏成小碗、小盒、小船的样子,有的把橡皮泥放在水上浮着的塑料片上或木板上……都能浮在水面上。再比如在教学《把冷水加热》一课时,我把一杯冷水放桌上,向学生提出:我想喝热水,谁可以给我帮帮忙呢?学生非常热情,有的帮我倒热水,有的帮我把水倒进电热壶里加热,还有个学生把杯子捧在手上,说等下课时老师就可以喝到热水了。让我既感动又欣慰。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仅发散思维能力以及思维的变通性、流畅性得到了发展,更让他们觉得学习科学是一种快乐,也让他们乐于学习,勇于实践,在探索中进行创造,享受学习的快乐。
三、大胆实践,勇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