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精神范文

时间:2023-07-06 17:42: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的精神,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文化的精神

篇1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儒商精神;文化体征;经典;责任

中华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儒家文化为首的文化内涵为现代儒商精神的形成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儒家文化体系中,仁爱、礼制、中庸、责任等思想的广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全方位的发展和进步。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要想从根本上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同步进行,就必须要秉承儒商精神,实现企业进步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本文将重点围绕儒商精神的文化内涵及其与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进行讨论,并为如何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与儒商精神的塑造提供良好的思路。

一、儒商精神的理论基础及核心内涵

儒商精神的形成脱胎于以孔子为首的儒家精神。在儒家文化精神中,既有君子品格的塑造,又有社会责任意识的强化,同时还包含着对于经济、政治、文化、国民性格等诸多方面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商品经济的到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构建,让儒家文化在新时期与时俱进,放射出夺目的光芒。通过与时代商业的结合,从根本上促进了现代商业义、利共存,既能够促进时代经济的进步与发展,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抵制经济朝着负面化的方向发展,对于实现社会的稳定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

(一)以儒家为本的商业风貌

儒商精神展现的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时代商业风貌。所谓的儒商精神,是指儒家思想与商贾精神的结合,在进行商业活动以及企业发展过程中,要善于将儒家文化运用到其中,以此来加深企业的文化内涵,更好地培育企业精神,以此来实现企业的进步。儒商精神是儒文化与商业文化的结合,将儒商精神运用到企业的发展中去,能够从根本上促进企业文化观、价值观的塑造,培育良好的企业精神,不断地提升企业员工的素质和凝聚力,从而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二)以义取利、以利济世的文化体征

中华传统文化与儒商精神的结合,塑造出企业以义取利、以利济世的文化体征,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义与利的权衡,让企业经营与社会进步同步进行,从而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首先,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其最终的目的是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然而目前企业发展中出现了过分追求利益的畸形发展态势,影响了企业在社会大众心目中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遵循儒商精神中的以义取利观念,能够有效地制约不合理竞争的出现,从而维护良好的企业发展秩序,促进企业经济发展与社会责任的共同进行。其次,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权衡,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突出“以利济世”的文化精神,用企业的经营成果来回报社会,担当社会发展的重任。

(三)现代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结晶

儒商精神的实现是现代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结晶。在传统文化体系中,儒家精神作为国家政治统治、文化发展的重要指导精神,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到来,这种精神内涵则更多地与商业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利益与文化的融合。儒商精神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不仅仅要实现传统文化与商业精神的融合,同时还要将其成功运用到企业的建设与发展中去,从而实现社会和企业的稳定前进。这是现代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结晶,是儒家精神与商业文化的有机结合,是传统文化体系的革新与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精神、社会秩序等多方面的发展都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

二、中华传统文化与儒商精神的相互关系

中华传统文化与儒商精神是相互促进、互为表里的关系。首先,中华传统文化是儒商精神的基础,为之提供了足够的理论依据和题材形式。其次,由于儒商精神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是时展的见证,儒商精神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精神,使其在新时期得到了更为有效的发展。第三,儒商精神与时代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促进了新儒商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这是儒家文化与商业文化碰撞的又一结晶,对于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

(一)传统文化为儒商文化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中华传统文化为儒商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儒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强调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注重精神与道德,排斥纯粹的物质主义。传统儒家文化在古代被统治者视为统治的工具,其主要的目的在于铸就君子人格,实现国民精神的塑造,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而到了商品经济时代,儒商文化的形成继承了儒家文化的原始精髓,并结合时代的特征实现了精神内涵的进一步延伸,这极大地增加了儒商精神在新时期的适应性,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经营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总之,中华传统文化为儒商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依据,这对于企业文化精神的塑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促进企业发展态势的增强。

(二)儒商精神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儒商精神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以义取利、以利济世文化精神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商业精神与传统儒家文化的结合,这在很大程度上深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使之更加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纵观当今的企业发展,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脱离文化精神及企业文化而存在,而儒商精神是企业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由此可见其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位置。总体说来,正是儒商精神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延伸到了现代企业的发展中去,使之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创新性,进一步地丰富了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从而保证了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步实现。所以对于现代企业发展来说,应该注重中华传统文化与儒商精神的统一性,从而保证我国经济朝着良性的发展方向来进行。

(三)促进了新儒商精神的形成及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与儒商精神是相位表里、互相促进的,随着社会的转型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儒商精神也在新时期散发出夺目的光芒。新儒商精神的形成及发展,不仅仅为企业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文化指引,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掀起了良好的社会风尚,从而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文明社会的构建。正如香港金鹰集团陈仲尼所理解的新儒商精神,应该是修身、治企、兴业、社会多方面的结合,不仅仅要提升本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要能够肩负起自我成长、员工素质提升、社会发展与进步等多样化的责任,以此来不断地发挥企业的最大优势,为社会乃至全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创造条件。

三、如何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与儒商精神的塑造

中华传统文化与儒商精神的塑造是相互统一的关系。要想实现儒商精神的进一步发展,就要广泛地借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为儒商精神在新时期的传承创造基础。深入经典,不断丰富儒商精神的文化内涵,准确地权衡义利之间的关系,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和道德观念,从而来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只有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文化精神,才能够为企业文化的构建创造良好的机遇,同时进一步地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在新时期的发展。下面将重点来谈一谈新时期如何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与儒商精神的塑造。

(一)深入经典,促进儒商精神的形成

深入经典,促进儒商精神的形成。儒家文化是一个非常庞杂的体系,同时也分成不少派别。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以《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等书为经典,它以内圣外王为基本的总之,强调内心修炼与事业成功的并重,学会处理各种人际伦理关系,实现政治实践。因此,在企业的发展以及儒商精神的构建过程中,要善于从儒家的经典中来汲取力量,广泛地借助于《春秋》、《论语》、《孟子》等诸多文化经典,从而来实现现代企业文化精神的塑造。无论是企业文化的构建、企业员工关系的处理、企业管理决策方案的制定,还是企业的总体发展规划等,都要以儒商精神作为指导,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传统文化的力量,以此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

(二)以义取利,实现自我职业道德约束

以义取利,实现自我职业道德约束。以义取利是儒商精神的重要精神内容,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时刻秉承这种思想,来切实实现企业的发展与转型。第一,确立企业的发展宗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并重,遵循以义取利、以利济世的核心观念,来制定企业的发展策略和战略规划。第二,在企业开展业务的时候,也应该以儒商精神作为有效的参考依据,学会以正当的方式解决各类业务问题,在实现有效沟通、良好合作的基础之上,来最大化地维护企业利益,从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保证企业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第三,以儒商精神作为企业文化的精髓,教导员工严格地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以正当的方式来取得属于自己的利益,从而不断实现个人的长远发展,为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明确责任,开拓“以儒带商”新思路

明确责任,开拓“以儒带商”新思路。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在追求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该时刻明确其社会责任意识,为实现社会长远发展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首先,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以“儒文化”作为一切行为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企业的发展宗旨和核心理念,必须要以促进社会良性的发展为依据,从而实现与社会发展的同步进行。“知其不可而为之”,即是很好的证明。要想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经营效果,就必须要努力地践行儒家精神,拥有不屈不饶的勇气和毅力,来克服企业发展道路中的困难,从而为企业的顺利发展创造条件。第二,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商业的发展,商业在社会所有行业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说,必须要充分地发挥企业的优势,大力倡导“以儒带商”模式,从而让企业自觉地肩负起社会责任和社会道义。

(四)和谐发展,掌握经营艺术和发展之道

和谐发展,掌握经营艺术和发展之道。追求和谐,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同时也是企业经营的关键所在。无论是儒家思想体系中的中庸思想,还是贵中尚和的理念,都在强调和谐的重要性。因此,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遵循和谐发展的要求,掌握有效的经营艺术和发展之道。首先,对于企业而言,要秉承“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追求企业发展与自然和谐的有机统一。比如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应该实现环境保护、绿色生产、节约成本等,从而实现和谐经营。其次,遵循贵中尚和的思想,构建其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仅要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在企业对外发展过程中,也应该以此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从而实现企业交际中的和谐。

(五)强化道德,树立现代儒商新规范

强化道德,树立现代儒商新规范。“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对于企业来说,要想实现企业发展的进步,就必须要遵循起码的道德规范。首先,将道德观念融汇到企业文化构建中去,号召领导者、企业员工都要不断提升自觉性,实现道德水平的提升。其次,要多开展各种各样的企业公益活动,比如社会救济活动的开展、成立基金会等方式,都是提升企业道德及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证明。总之,只有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实现儒商精神在企业发展中的融合,才能够不断地实现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实现其文化内涵的丰富,从而保证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结语

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儒商精神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中的重要文化基础,对于塑造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之道提供了有效的基础。特别是新儒商精神的提出,更加凸显出这种文化精神的深层次内涵,必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儒商精神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新时期背景下,必须要借助于传统文化来丰富儒商精神的内涵,通过深入经典、以义取利、明确责任、和谐发展、强化道德等几个方面来对新儒商精神进行重塑,以此来为现代企业进步提供有效的文化动力,同时实现以义取利、以利济世文化格局的形成,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参考文献:

[1]袁张帆.现代儒商企业的伦理审视[D].华侨大学,2006

[2]张英杰.论儒商精神及其当代价值[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3]王静玉.汲取儒家文化精华,构建中国特色企业文化[D].河北经贸大学,2013

[4]林锐.儒商之道与现代企业经营理念[D].华中科技大学,2006

篇2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生态精神;天人合一论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2)06-0116-06

[作者简介]赖华先(1976—),男,江西永丰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部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江西南昌 330077)

Title: A Trial Study of Eco-spiri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uthor: Lai Huaxian

Abstrac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ttaches importance to eco-character of all things in the world, thus better realizing harmony and unity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and that between aesthetics and life. Heaven-man unity is a basic spiri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hich contains many rational eco-thoughts, and people are inspired to notice the vast field of humanity beh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en they push society forward with scientific thinking. Only when people’s living style and cultural taste are perfected wit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ature and man, can human beings gain integrated life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eco-spirit; heaven-man unity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是文象思维,体现了全面、深刻而完整的生态精神。当前我国进入了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的转型时期,强调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精神和生态智慧,对我们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究竟什么是思维和意识,它们是从哪里来的,那么就会发现,它们都是人脑的产物,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这里不言而喻,归根结底也是自然界产物的人脑的产物,并不同自然界的其他联系相矛盾,而是相适应的。”①作为人脑的产物的思维及自然界的产物的人类自身理应是自然主体和社会主体的有机结合,但是在人类社会实践中,以市场经济为支撑的现代社会却表现出日益严重的工具理性倾向,而被完全“社会化”的现代人的生活日益脱离自己的自然主体,都事实上面临着人的本质的“异化”。

在人类思维历史上,最先出现的思维形态是前语言逻辑思维。所谓前语言逻辑思维是指在没有出现成熟的语言文字之前人类所使用的思维方式,法国哲学家列维·布留尔将之命名为“原始思维”。随着人类认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语言文字出现以后,各种文明开始迅速发展和完善。语言文字作为现代人类思维的载体和工具,在促进人与人之间交流以及各种知识的记录和传播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基于语言文字是思维的载体和工具,我们在界定思维的时候,要将思维与意识、意向、认知、反映等概念区分开来。广义的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的规律性的联系,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狭义的通常的心理学意义上的思维专指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是中国哲学根据国外思维理论创造的一个名词,但笔者以为现有的中国思维理论将广义思维分为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并不严密,因为形和象本是同义词,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无论是象还是形,强调的是事物的本来形貌以及人的感性认知后经过人脑反映后的一种符号性的虚构性的形象,而这种符号性的虚构性的形象本质上还是要用语言文字或“象”来进行表达,比如文学通过“文”来表达,音乐和绘画依靠“象”来表达。目前有关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探讨正在深入当中,在形象思维这一概念之外,王树人先生提出了“象思维”的概念,笔者借鉴前人的学术成果,尝试提出“文象思维”这一概念。

中国文象思维是基于人类作为自然主体的反映世界的思维方式。最早对中国文象思维方式进行系统阐述的人是南朝的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篇中,他说到:“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①“庖牺画其始,仲尼翼其终。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而《乾》、《坤》两位,独制《文言》。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②刘勰认为“文”与天地并生,而且只有人才能参悟“文”,运用语言文字将天地之“文”描述出来,就是“人文”。同时他认为“人文”有个优先性的条件,就是“象”,天地万物之“文”固然要有人才能言说,但是如果有了人却没有“象”,同样也不能形诸“文”,“人文”也就无从落实!接下来两句特别有意味,刘勰说:“而《乾》、《坤》两位,独制《文言》。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乾》、《坤》代表天和地,是《周易》里最重要的卦和象,在《乾》、《坤》即天和地两位之中,特别地建立《文言》这一《易传》方式,所谓《文言》,就是“言”之“文”,刘勰将之称为“天地之心”。这两句话不仅是天、地、人“三才”的同义反复,更体现了刘勰对《周易》之精髓准确的理解,即《周易》运用的是文象相生的思维方式或者表达方式。“文”和“象”要像天、地(《乾》、《坤》两位)和人结合为“三才”一样结合在一起,因为“文”、“象”结合的主体只能是人,而人只有通过“文”、“象”结合才能创造出“人文”!

中国文象思维通过“文”、“象”结合来创造“人文”,与西方概念思维倾向探究事物“单子”的意义不同。西方传统思维方式必然导向现代科学理性精神,崇尚科学实证性;而中国传统文化倾向于从“文”、“象”的整体性、动态性、非实体性方面去创造人文,崇尚人文性,这是中西文化、文明的根本分野之所在。

西方现象学为我们揭示中西思维差异提供了一种考量,即西方思维秉承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过于强调客观世界的设定性及结构性,从而忽视了人的生命与自然的互动性与动态性。胡塞尔的现象学提出要对西方的形而上学进行现象学意义上的还原,并提出了著名的“平行论”;海德格尔从揭示“存在”的真正面目出发,提出要通达“存在”,需要诗思,需要承认自然的生生不息的力量;德里达作为现象学的后起之秀,从语言文字的角度进行现象学的还原,并在动物思想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上这些西方著名现象学学者所做的研究,都是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进行“去蔽”或“解蔽”的工作。如果我们运用现象学还原方法去还原中国传统文化,则必然会还原成“文”和“象”及“文”、“象”结合主体——人,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现象学还原之后的现象——“文”、“象”、“人”去对应“天”、“地”、“人”三义,从而演绎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般思维方式——中国文象思维,然后运用中国文象思维去证明、分析、解构中国文化的诸种特征,如生成性、变动性、整体性、观照性、人文性、生存性等等。

伟大的民族孕育伟大的文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融汇了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历代典籍汗牛充栋,分经、史、子、集四部,涵盖了政治、经济、教育、历史、文化等各个领域,它们筑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成为历代相传的宝贵遗产。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泽被国民,更流传四周,播向海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有机的体系,是天、地、人、神和谐统一的人文系统,这个系统有个最基本的特征,那就是遵循人文规律。什么是人文?这就涉及中国文象思维的关键概念之一“文”。简单地说,“文”是事物的基本属性,世界万物都有“文”。古人是从虎豹、禽鸟之外在纹理,从世界万物内在条理和法度去规定“文”。从“纹”到“交错成文”,再到“文章”(先秦的“文章”概念是指事物的内在条理和法度),再到人类最有意义的创造“语言文字”,古人赋予了“文”极其丰富而精微的内涵。《周易》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表面上看天文和人文对举,实际上“天文”的涵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所赋予语词的丰富延展性。“天文”也要由人去体察,仰观天象,归纳出四季的更替、节气的知识和经验。“天文”的意义不仅在于制定历法,古人还赋予“天文”泽被万物、高高在上、刚健、雄性、运动等含义。由于这些潜在的或者人赋予的“德性”,“天文”的背后隐约形成了一个具有意志的神——“天帝”。由“天文”到“天帝”,这种“文化”很显然是“人文”的,或者说是“人文化”的。

“人法地,地法天”,人—地—天的层级结构是古人所建构的立体生存时空。虽然古人不可能具有现代天文学的知识,他们不知道银河系,更不知道有河外星系,他们也不可能离开地球到太空中去观察,他们甚至认为天就像一个盖子,一个深邃而遥远的苍穹,日月星辰都在其中运行,寒暑在其中更替,但是古人扎根于肉眼观测之“天象”,着眼于现实经营之“人生”目的的“天文”观测,形成了大量的“天文”、“地文”(后面用“地理”这个概念来表示“地文”,即古人通常意义上的天文地理)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足以建构一个实用的、现实的、相对稳定的甚至是精妙的时空体系和生存体系。

从时空体系和生存体系的维度去衡量,古人天地人一体的观念并不幼稚,更不愚昧,无论在哲学还是在现实意义上,它都是一个完整的统一的和谐的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核心就是“人文”。无论是外在的纹理还是内在的法度和条理,它都是在尊重客观事物和客观世界的基础上,将“人”这一主体属性与客观事物之属性融合在一起,这就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显示出独特的东方神韵,而与西方传统文化所建构的人是自然的主宰这一主客二元分裂的思想迥异其趣。

中国古代哲学观念集中体现在以《周易》为代表的上古典籍中,《周易》的哲学观念又集中表述在《易传》中。①冯友兰说:“从哲学史的角度看,《易传》的重要不在于这些道德说教,而在于它的宇宙观和辩证法思想。”②陈鼓应将《周易》的哲学思想归纳为万物起源说、自然循环论、阴阳气化论、刚柔相济说、天地人一体观五个方面。③虽然不同学者各有表述,但大致是殊途同归的,而《周易》的天地思想、阴阳观念、循环观念尤其是中国哲学观念之核心。

古人的天地思想包含了起源论、时空论、和生存论。从起源论来说,《周易》《乾》卦《彖传》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④天的元气资生万物,天道变化,使万物性、命各得其所。阳气为万物之所始,君王或圣人遵循天道而为,则使万物咸宁。《坤》卦《彖传》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⑤地的元气是至善的,她资生万物,是顺承天道的。地广厚能容载万物,各种物类都能得到畅达。天地之元气是各种生命的起源,“元”古人解释为“元者,气之始也”。中国古代的起源论并不像西方现代科学所揭示的那样——生命的最小单位是细胞,由基因控制的细胞分裂生长形成各种生命体;而是从生命体的内、外机制与运行来规定生命的起源,这就是关于生命起源的“元气论”。中国古代关于生命起源的“元气论”在没有现代科学揭示生命起源的科学认知之前,准确地规定了生命的自然属性,这就使得中国古代的生命起源论、生命时空论、生命生存论和谐地统一起来。而从21世纪的现代人的时空视角看,关于起源、时空、生存三者的关系仍然是统一的、永恒的。

从时空论来说,地球上的生命都是在天地之间生存,即使是在现代社会,仍然是在天地运行所创造的时空中生存。我们并没有超出古人的经验视界,并没有创造和使用太空或星际日历和记时制。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是和农业生产和生活紧密相关的,生存所需的记时制严格依照历法来执行。

《尚书·尧典》载:“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为,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鹬毛。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咸熙。’”⑥“羲和”就是一个职业历法官员。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大概是羲和的下属官员。这四个人分别驻守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测定春、夏、秋、冬的至、分,星宿分布情况以及民俗民风、物产等情况。

《周礼·春官》载:“冯相氏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月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冬、夏致日,春、秋致月,以辨四时之叙”;“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以观天下之迁,辨其吉凶。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观妖祥。以十有二岁之相,观天下之妖祥。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象。以十有二风,察天地之和命,乖别之妖祥。凡此五物者,以诏救政,访序事。”③“冯相氏”和“保章氏”属于春官礼官系统的下属机构,其掌管的也是与天文历法有关的事务。具体来说,冯相氏掌管一年四季的历法事务,而保章氏则专门掌管天文、星宿,通过观察天文的变化来预测祥妖。其人员配置情况如下:“冯相氏,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八人。保章氏,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八人。”

从《尚书》到《周礼》,我们可以看出古代中国对天文历法已经运用政府行为去管理,并设有专门的机构和专业人员。他们通过专业的研究,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天文历法知识和数据,也对农业生产和国家生活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

古代中国将天、地、人并称为“三才”,不仅提高了天地在创造万物、承载、养育万物的“天赋”和地位,也将人的“天赋”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除了天地,人就是宇宙自然中最有创造力和天赋的物类,难怪道家进一步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古代中国的哲学观念里,人与天地一样,是有创造力和天赋的,人、地、天都属于自然的一部分,只不过在自然万物中,此三者处于较高的地位,而其他自然形态则处于较低的地位,这使无生命形态的自然与有生命形态的自然共同构筑起自然的时空。这个时空是统一的,相辅相承的。

从生存论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哲学内涵莫过于生存。《周易·系辞上传》:“生生之谓易。”对于“生生”,前人较少注意到它的复杂含义,而只偏重于“生长”、“生生不息”,如周振甫在《周易译注》中将“生生之谓易”翻译为:“生生不停叫做变易。”实际上“生生”具有多重含义,特别是要对照天、地、人三义来进行理解。笔者认为,《周易》之“易”除了前人揭示的“易”之三义,即不易、简易、变易以外,还有一层更重要的含义,即“天、地、人”之三义。《系辞·上传》主旨是揭示天地人之关系,之所以标出“天、地、人”三义,是因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建构的起源论、时空论、生存论的整体要素和整体环境,脱离天地人三义就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从这点看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核心就是天地人三义。只有从这个层面去理解,我们才能理解“生生之谓易”的完整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核心是天地人三义,天地人三义的精髓又在于“生生”即生存。可是,西方传统文化的核心却不是这样,无论是以《圣经》为主要文本的基督教,还是以古希腊文明为源泉的西方文化,其人文核心都是着眼于城邦制的“社会生活”的个人,是一种基于“个体的人”及“个体的人的社会”的文化,因而其人文核心汇集成文艺复兴时的人文主义,而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核心是天地人三义,或称人文性。人文性与人文主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人文主义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种进步思潮,也是关于人类价值的基本评价与认识,即要求尊重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赋予人类生命以尊严与价值;尊重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赋予人类生命以相应的民主与人权。但是,人文性的价值取向并不在于用来表述具体的行动理念和社会理念,而是从人类以何种生存体系这一维度去规定人类的世界观及生存观。中国传统文化之人文性的核心是“天地人”三义,即人类不是凌驾于物质世界之上的主体,也不是凌驾于生命世界之上的主体,而是与物质世界与生命世界息息相通的主体,这便是“天地人”三义留给现代人类生存时空与生存体系的最大启示。

“生态”一词的词根为希腊语“ECO”,本义为家园,简单地说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及与周围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回顾地球环境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二三十年间,由于欧美国家战后的经济恢复和整个社会的工业化水平加快,西方国家的环境污染程度较高。也就在这一时期(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些国家的社会组织团体开展了环境运动,倡导绿色、生态,抗议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西方国家社会的普遍重视。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打开国门,改革开放,发达国家将高污染高耗能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全球性的产业梯次分布形成,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国际竞争态势使工业化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从而使全球性的环境污染成为世界性难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生态文明超越一切意识形态性质的文明而成为当前倡导的世界性主流文明形态。各国就经济发展及环境保护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国际上政府间也围绕环境保护展开合作和谈判。

通过对环境污染历史的简单回顾可以看出,工业化其实是环境污染的“祸端”。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环境污染问题。然而,我们可以预见的是,工业化在全世界的进程不会改变,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现代生活是值得尊重的。在这种潮流和趋势下,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重的生态文明之路就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共识。

篇3

关键词:传统文化 精神 图书馆工作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2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震惊世界的灿烂文化。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准则、教育理念等内容,具有强烈的历史性、民族性,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仍然要继续总结和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吸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精髓,这对丰富一个行业传统精神之底蕴具有深远的意义。

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的宝库和人类文化的产物, 一方面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同时又以特有的方式保存、传递 、整理、丰富着中国传统文化,使人类文化的血脉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而不枯涸。优秀的图书记录着人类的智慧和文明,它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到图书馆就可以“观古今于顷刻,抚四海于一瞬”。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代代相传,既有赖于图书馆对文献的收集、保存,又借助于图书馆的传递和教育功能。文化的延续,使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繁荣和昌盛的根得以永恒于天地之间。因此,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在当代仍有着大价值,如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念,“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忠恕”,可发展人的宽容和献身的精神;“以和为贵”,推动人际关系的和谐;“群体意识”,可增强民族凝聚力、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忧患意识。在现代图书馆工作中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精神,将对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职业道德建设以及馆员的人生价值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有着积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1、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正是图书馆工作中倡导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

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重视“刚”的品德,他说 :“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仁”是孔子要追求的一种崇高的理想境界,他认为做到刚毅就接近这一境界了。孔子强调人既要刚毅,又要有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他的学生曾参进一步发挥道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论语 泰伯》),强调“士”要有勇于担当道义、不屈的奋斗精神。老子的《道德经》说:“知人者,智也,自知,明也。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无不在激励一种自尊自重与自信自强的精神,一种刚健的浩然大气。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具有的这种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主导精神,体现了中国人积极向上,奋力进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在图书馆工作中的体现,应是一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图书馆是一个墨墨无闻、传播知识的服务行业。“爱岗敬业”就是要求馆员热爱图书岗位、忠诚图书事业,要有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精益求精的学习精神;甘为人梯、乐于清贫的奉献精神;归根结底就是一种忠于职责、不求回报的服务精神。图书馆员作为服务者,应本着真诚热情的态度为读者提供快捷、准确、及时、周到的服务。图书馆员在工作中要认真倾听读者心声,细心体会他们的需求,重视每一位读者的意见,真诚服务,发扬以人为本精神,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使所有的读者在利用丰富资源的同时也享受到优质的服务,以服务赢得读者,在履行社会职责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在图书馆工作中的体现。

2、仁德人格的塑造应作为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并体现于实际工作中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表现在重伦理道德,倡孝亲敬长。如孔子《论语》的主旨是仁义道德,阐述了“仁”的个性修养、“礼”的社会伦理纲常,充盈着道德义务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伦理道德实践,一个有道德的人,应以其宽厚仁慈的爱心来对待自己的同类,以至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从崇尚伦理道德的精神出发,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内圣外王”的仁德人格。仁德人格的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仁德人格强调忠、孝、信、义等道德规范,推崇慈、智、勇、刚、毅、勤等行为方式,凸显了理想人格中德性因素的崇高性。因此,仁德人格的塑造应作为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并体现于实际工作中。

图书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是一个公益行业,馆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图书馆的形象,服务态度的好坏都会对读者产生直接影响。应自觉培养高尚的品行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要有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奉献精神,要把“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信念深深扎根于馆员心中,把方便读者、满足读者需要作为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想读者之所想,思读者之所需,把读者满意作为评价一切工作的标准。要有宽广的胸怀,不和读者斤斤计较,做到读者态度不好馆员也不生气,时刻不忘自己的职业道德,这是一个图书馆员应有的修养。馆员亲切的微笑、悦耳的声音、优美的语言、文明的举止、热情的服务、丰富的知识无形中会带给读者春风化雨般的愉悦感受,并给读者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能使馆员与读者之间建立起互相信任、尊重、关心、帮助的关系。培养图书馆员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强化图书馆员的社会角色意识的重要手段,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仁德人格在图书馆员身上得到较好的体现,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也因此有了长远的、永不衰竭的动力。

3、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需要群体和谐的人际关系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和”。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阐明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性。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和谐的关系。“忠恕”之道奉行“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原则,营造出一种人人将心比心,互相宽容、仁爱待人的社会和谐气氛。儒家关注人和人的关系,道家关注人和自然的关系,都是在不同的领域内探讨如何和谐共处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最高理想是“太和万物”,使世界达到最完满的和谐。追求平衡、对称、和谐,是中国文化的最大特点,所以构建和谐图书馆是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和”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以人为本”是图书馆和谐的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围绕着“人”这一核心,重视人的本体价值以及激发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尊重人、关爱人、理解人、信任人、善用人的和谐氛围。图书馆的“以人为本”的“人”既包括读者,也包括图书馆员,应努力从方方面面为读者、图书馆员创造“家”一样的感觉,激发社会各界对图书事业的支持,使馆员的创造力、服务能力、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得到发挥,促进图书事业的发展。

3.1图书馆内部人际关系的和谐。图书馆要生存和发展,要在公众中树立良好形象,除了领导的正确决策外,更重要的是全体馆员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地奋斗。因此,内部协调首先就应协调好领导和馆员之间的和谐。

3.1.1领导方面,图书馆应有一个团结协作、强有力的领导集体,一个团结协作的领导集体将有利于整个图书馆的协调和发展,为馆员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树立榜样。领导者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尊重和信任馆员、关心和了解馆员,多听取馆员的意见和建议,让馆员参与图书馆的管理,使领导与馆员之间建立起相互信赖的关系,共同创造图书馆明礼诚信,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领导者要知人善任,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在各岗位人员设置上,应针对不同岗位的需要和馆员的能力、水平、性格等,作出合理的工作安排,因人制宜,扬长避短,精心择人,尽可能地保证每个馆员都在适合的岗位工作,找到自己的发光点。人尽其才的安排将会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

3.1.2馆员方面,馆员对领导者要以尊重领导和热爱集体为原则,努力做好领导分配的工作,和领导多沟通,通过领导和馆员双方的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和谐、融洽、协调的工作氛围;馆员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沟通、协调,互相帮助,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谅解别人的短处,以宽容的态度与人相处,做到“有理也让人”,就能使馆员在顺利时共同奋斗,在困难时同舟共济,从而凝聚前进的力量,创造成功的机会;图书馆的全体馆员为了共同的事业,从工作出发,相互帮助,相互谅解,建立起和谐、团结、互进的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发挥个体优势,而且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群体优势,加强图书馆的凝聚力,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群体和谐的精神。

3.2、图书馆外部人际关系的和谐。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重点,对读者充满人文关怀是图书馆与读者关系和谐的关键。图书馆要对所有读者开放,关爱所有读者,主动收集、整理读者所需求的信息资料,依据不同的读者不同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使每个读者都有一种被关注、关怀的感觉。馆员们不仅要具有熟练的技术,还必须有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馆员要有平等的心态去揣摩读者心理,倾听读者的需要,善于换位思考,从读者的角度去理解、感受,做到处处事事体贴、关心读者。在为读者服务中,要谦虚和气、谈吐文雅,时刻注意不因自己的行为对读者造成损害。把自己阳光般的微笑和敬业精神呈现于读者面前,做他们的朋友,尊重、信任和关心他们,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读者的信任和合作,改善馆员和读者的关系,增进彼此感情,做好读者服务工作,促进馆员和读者之间的和谐。

参考文献:

[1]黄亚男.合理运用道德体验模式加强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图书馆,2007.1

[2]瞿喜保.解读图书馆“以人为本”.图书馆,2007.4

[3]秦剑.构建和谐图书馆.图书馆论坛,2006.2

篇4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校园景观;渗透

1 中国传统文化概念解析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明历史长河的文化积淀,其内容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各个门类,包括中国历史发展各个时期的文化积累、中国社会和中华民族的风土人情等。它由中华文明演化、沉淀而成,反映民族的特质和风貌,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为中华民族世代所继承发展、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文化;是中华民族上下5000年文明的精华,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它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

2 校园景观概念解析

在地理学中,景观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一般被定义为地球表面气候、土壤、生物、地貌等各种成分的综合体。而在景观生态学中,则认为景观是一个区域不同地域单元的自然――生物综合体。上述几种概念是从景观的组成、结构特征及景观的功能特性上界定了景观的范围。校园景观作为景观中的一类,从物质的构成要素上来看,都是由各种空间、植物、水体、构筑物、景观小品等构成。学校从一个特殊的育人场所来看,校园景观除了具备景观所具有的物质构成要素外,还具有独特的文化性,这种文化性反映了学校的本质和特色。

3 中国传统文化与校园景观的相互渗透

3.1 文化与景观关系

3.1.1 文化改造景观。景观一词原本就是指具有审美特征的自然和人工的地表景色,可理解为风光、景色、风景,其包含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2部分。文化对景观的作用体现在,人作为实践主体通过各种生产、生活活动对自然景观的不断改变,使之成为渗透着某种文化的人工景观。从广义上来讲,人工景观其实就是具备了一定的文化性,每个时代、区域的人类都按照自己的各种需求,对自身生长的环境施加影响,不断改变着我们周围的景观,实际上对自然景观不断改造的过程就是人类自身文化不断渗透的过程。这种文化的渗透必然会改变原来的景观,一方面使自然景观转变为人工景观,另一方面又使人工景观不断发生变化与更新。例如,人类诞生之初,由于生存的需要,改造土地使之成为有使用价值的耕地,这就逐渐发展成了我们今天的农业景观。又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一部分自然景观受到工业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现在流行的工业景观。

3.1.2 景观反映文化。不同的景观可以反映不同的文化,并可以被人感知。例如,中国传统的古典园林经过历代匠师的创造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形式和艺术风格。这些多种多样、风格不同的园林又展示着不同的文化,中国的皇家园林,由于其面积广阔、气势恢弘,且规整有序,经常给人一种金碧辉煌的感觉,体现出中国皇家气派、庄严的感觉。而江南的私家园林经常以小中见大的设计手法让人产生别有洞天的感觉,造园师在有限的空间内再现真实的自然山水,表达出了文人细腻、感性的心思,体现了江南私家园林的特征。

3.2 中国传统文化与校园景观的关系

3.2.1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校园景观。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地理环境下形成的中华民族文化,在悠久的历史中沉淀下来的文化势必深刻影响着校园景观的建设。这种影响可以是精神文化层面上的,例如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观念、自然观、民风民俗及传统的人文意识和审美观念等,它们对校园景观的设计思想、景观风格的形成带来许多启示、引导。也可以是物质文化方面上的,比如,传统装饰图案、造型以及材质等,主要表现在道路铺装、雕塑小品、景观建筑等细节装饰方面的运用。

3.2.2 校园景观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如今,校园景观发挥着阐释和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职责。在校园中,校园景观中凝结了校园文化,校园中的物质景观也能映射出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可以体现在一定的物质形态上,也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景观来表达。如北大校园中的山水、古园林遗址,甚至是1株百年的老树,每一处都承载着一段历史与文化,而无论这些己经被赋予了历史的景观,还是那些正在加载中的景观,都成为了传统历史文化的“见证者”和“传递者”。

4 结语

一种健康的,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不但可以增强师生的民族认知感、归属感,而且对文化的继承与延续起到了很好地推动作用。提倡本土化校园景观的营造是一个有新意且应该深入研究的方向。一个充满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景观设计,需要我们从整体上对中国传统的文化有一个了解和把握,而且能在包罗万象的传统文化中寻找到能适于景观表达的文化元素,并传承革新,将之运用于校园景观设计之中。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乐感文化 文学作品 悲剧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0114-02

中国哲学中的“天道”,本身是“生生”,也就是“天地之大德曰生”。无论儒墨老庄以及佛教禅宗都很重视感性心理和自然生命,一代代中国知识分子“据于儒,依于老,逃于禅”地徘徊于出世、入世之间,沉浸于人生悲喜之中,很少有真正彻底的悲观主义,大部分的中国人总愿意乐观地眺望未来。中国人的这种乐生精神,表现在中国悲剧作品中便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罪感文化”之下的悲剧艺术精神。

与西方传统意义上悲剧不同的是,中国传统的衡量悲剧艺术重要的标尺是“悲喜沓见,离合环生”,也即“说悲苦哀怨之情,亦当抑圣为狂,寓哭于笑”。中国悲剧意识在这喜、笑中淡化了,正因为这喜、笑成分的加入,中国的悲剧不构成激烈的冲突,人物的反抗意识表现出一种凄凉、凄美、哀而不伤的情感,在这一点上不如西方悲剧中表现的那么强烈。中国作品的这种“哀而不伤”的情感模式与儒家的“中庸”思想有着深刻的联系。这种以“中庸”为基点的文化,反对放望,要求在现实的世俗生活中取得精神的平静和幸福。这是在有限中享受一种无限,正所谓“知足者常乐”。这种乐感精神在《论语》首章句中可见一斑,“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也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耳。”“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这种乐在其中,生活中乐无限的精神已经成为中国人普遍的意识和潜意识,成为一种文化――心理结构或民族性格。也正是这种“乐感文化”的渗透,中国古典悲剧才有“悲喜沓见”“寓哭于笑”的特点,这也成了有人说中国没有正真悲剧的缘由。

仔细研读一下中国悲剧作品,会发现中国的文学作品中有其特有的悲剧美,即在乐感文化下中国文学作品的悲剧精神。由于中国人对“生”的渴望和热爱,对情感的隐藏和抑制,不可能也不希望作品结果是一种山崩地裂式的毁灭,这就没有美狄亚式的惊天动地的怒吼,多的则是一种隐隐约约、缠缠绵绵,久久挥之不去的哀痛。《诗经》中就有这种独特的悲之表现形式。如《蒹葭》《将仲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其中主人公对在水一方的伊人可望而不可及、可求而不可得的凄凉伤感心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内化为一种愁绪和无奈,久久在心中不得释怀。《将仲子》说“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面对心爱的人,却又“岂敢爱之”。文中主人公虽多怨言,却没有反抗意识,没有想到用反抗的方式来争取,这便是中国式的悲痛,这种苦痛亦不是一朝一夕可消除的。这两种带有浓厚的悲剧美的作品,分别代表了中国悲剧意识中的两种悲剧模式――追求者之悲和被追求者之悲(张法《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

面临同样的悲剧境地,西方文学作品中表现的是一种反抗,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强烈抗争意识,而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却往往缺乏这种反抗精神,只是把怨恨消解掉,而不形成强烈的冲突,表现形式不同于西方的毁灭式,因而也就没有那种将苦难与毁灭升华为壮丽的撼人心魄的净化场景,有的只是哀伤与忧愁,是“心有千千结,不得解”的悲痛,显示出不同西方而又具独特形式的悲剧艺术表现方式。中国悲剧这种表现为柔美的悲多在家常伦理处着墨,以弱者的苦境、苦情博取观众的眼泪,“偏于琐屑中传出苦情”(祁彪佳《远山堂曲品》),而悲剧中的悲剧人物则是被动的卷入矛盾冲突之中,是灾难的承受者,面对不期而来的苦难,大多是表现出一种顺从,顺其自然的观望态度。文学作品最终也总是也大团圆或幻化的模式作结,因此,《西厢记》中张生“红榜中了状元”,《孔雀东南飞》中有了焦仲卿、刘兰芝死后的“五里一徘徊”的双飞孔雀,《梁祝》的弦乐中出现了“彩蝶双双舞徘徊”……这些良好的愿望也正反映出中国人乐的智慧,悲哀之中总有喜悦,这或多或少弱化了中国悲剧文学对心灵的震撼与净化作用。

中国因为有着不同西方“罪感文化”的“乐感文化”,中国作品的悲剧艺术精神也就不同于西方作品中表现出的悲剧艺术精神。西方“向死而在”的哲学使西方人对死的意识很强烈,认为人类只有自觉的意识到他正走向死亡,才能把握住“此在”;而孔子却说“未知生,焉知死;未知事人,焉知事鬼”,死的意义便在于生,只有知道生的价值才知道死的意义。因此,中国人乐生,中国人总能快乐地如庄子般逍遥在这天地之间。中国传统文化作品中的悲剧精神便在具有“乐感”精神的文人手中显得独具风味。

参考文献:

[1]王运熙,顾易生,邬国平,王镇远.中国文学批评通史――清代卷[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篇6

关键词:大学生 民族精神 传统文化 道德教育

传统的中国文化有两个部分,分别是革命道德文化以及中华民族道德文化,它们体现了中国发展至今的各种思潮,这是一种时代的传承,代表了中国的特色,也反映出了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它凝聚了中国各个时期的集体智慧,不但包含了儒家文化,还涵盖其他的文化,比如佛教以及道家文化。实际上,对于每一个大学生来说,都有独特的传统文化道德理念,这是中国各个时期思想道德教育理论结晶,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观,从而为推动中国的发展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大学生传统文化道德意识现状

1.价值观会受到社会、经济以及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影响。现阶段,国内还缺乏健全的市场经济体系,在法律法规方面也存在一定滞后性,监督不到位,宏观调控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在社会上只重视经济利益,从而扭曲了人们正确的价值追求,同时还存在非法竞争以及分配方面的问题,影响了社会风气。在不良风气的带动下,很多人为了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采取各种不道德以及非法的手段,使人与人之间失去诚信。

2.人们没有认识到公共伦理道德的重要性,动摇了传统道德的基础。在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由于受到西方国家的理念影响,人们的道德观念受到严重冲击,人们在履行责任时,只针对亲人以及认识的人,最大程度的遵守道德要求,但是在公共场合却没有认真履行应有的责任,更有甚者践踏已有的规则,影响到社会公德的传承。在市场经济背景之下,现阶段社会的主要思想理念就是全新的价值观念以及利益关系。生活秩序的构建主要凭借个人的政治威信,而目前主要凭借利益认同以及经济原则,过分的追求物质利益,导致以往的道德体制以及道德规范越来越没有公信力。现在经济发展很快,西方文化也不断侵入,社会也分成几个阶层,以往的社会价值观是比较单一的,如今已经开始向多元化发展。此外,对于价值标准,人们的理解不一样,由此形成了各种标准,这就造成了道德价值越来越多元化。

二、如何加强传统文化道德教育

1.要发扬“仁爱”的道德理念。谦就是谦虚,敬就是尊重他人,礼就是礼貌待人,仁德的人爱护他人。对于每个人来说,想要在社会上立足,就必须具备一定的道德修养,具有道德基础的国家才能强盛,以上是孔子言论的中心思想。在中国古代就有很多学者认识到修德和修身对于教育的重要性,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条目,这是对孔子言论的一种继承发扬,把道德教育和治理国家结合起来。。我们可以预料的是,古代人传给我们的为人处世原则,想要真正的落实到生活当中,是具有一定难度的,特别是目前经济发展迅速,物质生活比较丰富,更需要发扬这些传统文化,提倡学校进行伦理道德教育,这样才能树立起民族精神。

2.要重视道德主体的自我完善。儒学的主旨是宽以待人,提倡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这是一种健康的人际关系。按照儒家的思想,自己所不愿做的事情,不要强迫别人去做;自己获得成功也要带动别人走向成功;对待别人的老人就像对待自己的老人,对待别人的孩子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与兄弟和睦相处;夫妻之间相敬如宾;遇到困难时同甘共苦。要继承这种优良的传统文化,在学校内部创建良好的风气和人文环境。要教会学生们宽容的对待别人,培养一种团结的精神,不能因为一己私利而损坏他人利益,要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可以平衡人们的心态,缓解人们的紧张情绪,解除他们的困扰。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与学生们就可以很好的展开工作和学习,提高创造能力。儒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的,这种理论现在看来也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它反映出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通过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可以让老师和同学们认识到,人和自然是不能分割的,并且彼此影响,人类自身的破坏会影响整个自然环境的统一。要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不能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发展经济,必须保持人类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一)传统文化是军人精神家园的载体和平台

传统文化能够提高军人的自身修养和追求境界。军人的精神境界的高度、精神追求的深度,与军人自身的文化修养直接相关。而传统文化能为人的发展提供最丰富、最深厚的精神给养,这是其他文化不可比的。比如我国古代军事文化中,要求将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要有以身许国、马革裹尸的精神,要有仁爱宽厚、严于律己的情操等等,这些关于将帅素质修养的内容,成为千百年来为将者的座右铭,激励催生出一代代卓越的将帅。传统文化能够提供军人精神家园建设的营养和资源。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它先于现代而存在,构成了民族文化精神之树的主干,其他的新生的“枝与叶”,都是在吸收了传统文化的养料基础上生长起来的。如果传统文化的地位和精神弱化,不仅会导致民族精神贫弱,而且整个民族也可能会无声地消失。军人精神家园建设,必须保证传统文化始终处于社会中的主流文化地位,因为只有传统文化才能承载得起民族的精神。

(二)传统文化是军人精神家园的理念和灵魂

传统文化蕴含着民族发展的核心理念。在社会正常、健康发展的情况下,传统是指导人们思想行动的无声准则和心中律令,支撑起“为天下立心”的伟大工程。尤其是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文献,更是文明的结晶、传统的核心。大凡一个民族能在岁月的风霜淘洗中屹立不倒,必自有一股坚韧不拔的文化撑拄其间,即传统文化;此文化融于该民族的语言文字、道德学术、政教风俗,乃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其最精最要的内核即是该民族的经典。传统文化构成了精神家园的灵魂。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作为军人的一种复杂而稳定的精神整体,作为军人生命活动发展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尺度及能力的总和,其核心部分就是精神世界和价值观念,其核心的功能就在于为军人提供价值理念和精神支撑。它既延续着一个群体内的优良传统,又内在地规定着军人集体的思维、行为方式,并有社会遗传的特征,它规定着军人的精神意识、思维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和集体心理。传统文化主导民族精神和军人精神。传统文化形成了民族的性格,几乎军人精神家园建设的所有方面,如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军人核心价值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我军宗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崇高道德品质等,其实都又归属于军事文化的范畴,它们构成了军人的精神动力和行为选择的内在依据。可以说军人的文化力、精神力的所有构成因素都将在这里融合,从而构成军人的一生活动的支点和总和,而精神家园正是军人的文化个性和文化风格的成果展现。

二、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中加强军人精神家园建设

(一)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为军人精神家园建设提供合理内核

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文化是经过世代传承、选择、内化、提升而形成的,它内在地充满了爱国奉献、忘我利他、不怕牺牲、自尊知耻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精神意识。它既然穿越了时空的考验,就蕴含着军人普遍接受的理念和意义,不仅体现着军人的价值选择和伦理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国魂、是军魂、是民族之魂。同时,要以思想为镜鉴反观传统文化,科学辨别,剥离其中腐朽消极的因素,如“三纲五常”的封建礼教、“别尊卑、明贵贱”的等级思想、“刑不上大夫”的特权思想、求稳怕变的守旧思想、贬斥个体利益的偏见思想等,在借鉴和扬弃中为军人精神家园建设输入厚重的思想资源,提高军队建设的软实力。

(二)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转换,使军人精神家园建设体现时代价值

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必须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军人核心价值观能够为传统文化的转换提供方向引领,主要是在党的领导下使传统文化转换体现时代性、把握先进性。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能够为传统文化的转换提供方法引领。军人核心价值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军队中的集中体现,所以能够为传统文化的转换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样就能更全面地认识、系统地把握、辩证地分析传统文化。既实现传统文化的顺利转换,使传统文化突破固有体制和话语体系的屏障,又通过合适的手段如网络平台找到官兵乐于接受的文化形式,使传统文化更有亲和力,使军人精神家园建设更贴近军人生活。军人核心价值观还能够为传统文化的转换提供内容的引领。有了的观点和方法,我们就能更好地认识、鉴别、批判和吸收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更好地实现与当代社会价值成功对接,与时代精神需求同步前进,使军人精神家园建设获得了经过“过滤”的、健康向上的、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

(三)对传统文化进行全球化交流,为军人精神家园建设拓宽发展空间

篇8

关键词传统文化 中学生 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中学生违法犯罪率呈直线上升趋势,思想品德已成为当前中学生最严峻的问题。加强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能有效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因此,我们要努力开创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新局面,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中学生德育教育范畴,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良好的发展。

1 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的优良传统文化。其内容极为丰富,包括宗法、古文、诗词、民族音乐、民族戏剧、国画、书法、射覆、传统节日等等;这些在历史特殊的环境下所形成的各种文化习惯和文化积淀都称之为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地得到完善和发展,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人们的思想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也不断地得到刷新,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气概,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传统文化的价值,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的演变中不断地得到传承,那些合理的、优秀的成分也逐步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被历代人们所延用。因此,传统文化被视为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它对培养年轻一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1)注重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是由许多民族经过互相融合后形成的统一整体。为了维护祖国的统一,抵抗外来侵略,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以及“投笔从戎”,“精忠报国”的爱国行为,都在激励着无数英烈和勇士们,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2)提倡厚德载物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就像长江、黄河一样具有博大的胸怀、宏伟的气度。他高瞻远瞩,襟怀坦荡,有宽容和博采众长的气慨,既能坚持原则,又能兼容并包,正直无邪,公正无私,具有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谦虚谨慎、温良恭俭的传统美德;有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有“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精神。这些对于造就中学生的优秀品质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

(3)注重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中国传统文化将世间万物看成一个统一整体,追求的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共处。在人与自然方面,传统文化讲究遵循自然规律,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统一观;在人与社会方面,传统文化讲究“和睦共处”的基本原则;在人与人方面,传统文化讲究“以和为贵”的为人处世法则。可以看出,崇尚和谐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

2 加强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2.1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中学生树立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爱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主题。中国古人提出的“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等等都是在倡导一种为国家、为集体献身的精神。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中,中华民族曾经历过无数次的外敌入侵事件,这种抵御外侮的行为无意识地将集体主义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而更加坚定地维护了中国民族的团结统一,这充分地显示了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是两个不同层次含义,爱国主义是在集体主义的土壤中滋生出来的,是集体主义的升华;而集体主义又是实现爱国主义的基础,是爱国主义生长的母体,不断地促进着爱国思想的提升。在中国历史上,有关体现爱国主义的名言比比皆是:清代的顾炎武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主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这些都显示了强烈的为民族和国家社会而献身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中学生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有效地增强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爱国主义情操。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的时候,懂得将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个人的利益放在次要的位子,不能以损害集体的利益来谋取个人的利益。当两者发生矛盾时,自觉运用集体主义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使个人的追求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更为适应。同样,集体主义观念是培养爱国主义情操的基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能有效促使中学生将爱国情感转化成切实的爱国之举,通过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将有限的生命奉献于无限的爱国主义实践行动中。

2.2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行为规范、思维方式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生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型,在这次变革中,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撞显得更为剧烈。这就使得我们在考虑到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也考虑到体现社会主义原则问题。也就是说,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不可忽视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在中学生精神文明建设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之所以重要,乃是因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不仅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而且是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精神动力,对于构建现代化的思想体系是不可缺少的。

2.3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增强中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对中学生进行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提高他们为国奉献的精神。一个具有爱国热情的中学生同样也具有较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这些都离不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定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民族精神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产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塑造民族的品格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作为民族精神的主体(中国传统文化)历史越悠久,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则越深邃,民族精神就越高昂,所产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就越强烈。这就决定了要培养中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传统文化教育是关键,培养他们刚毅奋进、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精神,各族一家、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忧国忧民、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怀等等,使中国年青一代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激情飞扬。

3 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如何促进中学生的德育发展

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和事业的接班人。对中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主要是培养他们爱国、爱党、爱人民的伟大情怀。同时,也是培养他们发扬勤劳俭朴、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在教育的过程中,有机地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教育结合起来,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民族主体意识和民族文化修养。

3.1加强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大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重要作用就是使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民族情感和国家意识的人才,为振兴民族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发挥自身的优势。学校是教育的母体,教育是学校的灵魂,可以想象,教育对于学校来说其地位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校教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对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必须处在一个战略性的高度看待传统文化教育问题。

3.2培养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优良的文化传统,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是向世界展示了一幅厚重而宏伟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画卷,令人震撼而又倍感亲切,也勾起了世界人民包括广大中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这为我们进行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提供了一个绝佳机会。在21世纪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被科学技术带来的利益所迷惑,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却少之又少,从而形成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年青一代最为明显。因此,对于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学校应大力发展传统文化教育,向学生讲解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讲清学生自身肩上所负有的责任,树立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让学生知道没有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复兴,就没有中国的独立品格。如果离开了传统,割断传统文化的血脉和根,就会迷失自我、丧失根本。

3.3培养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之一是整体主义精神:“修身、齐家、 治国、 平天下”是维护国家社会整体;孝敬父母、悌爱兄弟是维护家庭整体;“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是人类大同世界的最朴素想象。这无不体现出以集体主义为主的爱国思想,告诫了每一个中学生应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整体精神,在处理一些事物上应始终将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放在首位的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主义情怀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一对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中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能有效地促进其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同样具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也能有效地深化其爱国主义情怀。因此,光有爱国情怀而没有去实践的奋斗精神是万万不行的,理论加实践才是最有效的方法。这就说明在培养中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同时也应该培养其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通过发扬刻苦学习、奋力拼搏、 自强不息的精神将爱国主义情怀推向至高点。

参考文献

[1] 朱术.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福建教育学院学报.思想品德教育,2005(5).

[2]唐利荣,庞坚.为学生开启中华文化“精神家园”之门――中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育论坛.基础教育研究,2009.5.

[3] 石丽红,王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12(4) .

[4] 崔金贵.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青少年德育教育.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5.10(4).

篇9

养;思想感情;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8―0120―01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根和魂。为了弘扬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让传统文化走进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师,首先应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培育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必备品格,并且培育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让传统文化走进语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提升教师素养,拓展传统文化的宽度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不能仅限于知识素养的提升,更要把握学生的内涵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精神基础。语文教师要想从“教学”转向“育人”,就应该从“育人”的角度整体把握,让传统文化走进课堂教学,有效引领学生成长,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教育的品质。

要发挥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语文教师必须首先悉心学习古典名著,让古典名著成为每个语文教师床头、案边常备的必读书籍。在教材选修方面,语文教师要开设系列《中华经典名著》选讲课程,增加传统文化学习篇目,开阔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这样利于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价值的理性认同;更利于培育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高尚健全的人格。教学古典文章,语文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只有当语文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的时候,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点点滴滴的积累,潜移默化的渗透,使学生精神得到贯注,思想随之净化,行为获得矫正,文化得以熏陶,人文素养才能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教师自身所具有的传统文化素养,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重要课程资源。

二、体悟思想情感,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度

古人云“文以载道”。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传统文化,其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蕴涵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辉,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内容。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优秀篇章中的各种素材,倾心倾力,亲力亲为,让学生受到震憾、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会内化为学生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为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纵观近现代无数名人的早期求学经历,足以证明传统文化的教育魅力,为他们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激发了他们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

传统文化传承着“智、仁、勇”兼“真、善、美”和谐统一的道德标准。正是这些代代相传的为人之道,在中华文明史上哺育了无数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使他们为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学生心灵深处,并以此为基础构造学生的精神家园,让学生自觉抵制形形的精神污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

三、引导价值取向,追求人文素养的精度

传统文化纳入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精神、人生发展需求结合起来。传统文化只有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才是有意义的。语文教师要承担价值引领的重责,要审慎、准确把握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把时代和民族倡导、尊崇的主流价值观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站在对学生终身发展、对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谨慎选择适合学生消化、吸收的传统文化教学内容。时代在变化,审视传统文化经典的标准也在变化,因此,经典也需要重新审视;经典也需要再加工。语文教师要将一些推介给学生阅读的经典作品,M行全面“透视”,看一下“经典”里究竟有多少真经典,“经典”中的经典是什么,然后将一部分有价值的“经典”内容筛选出来,要求学生去阅读和体会。

篇10

一、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必要性

(一)二者相结合符合时展的要求。时代在发展,学生的思想和视野也越来越开阔。不止一次指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高职院校也应该抓紧时代命脉,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跟紧时代的脚步,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正能量来引导学生从思想上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把这种自信加之于自己的学习中来,作为一种动力。[1]

(二)二者相结合有利于高职院校的长远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在当前竞争环境压力大,如果办学不佳,将很难继续招生。当前,学生选择高职院校也不再盲目,并且可以通过网络来考查学校。高职院校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真心关注学生的发展。传统文化元素能够让学生“静心学习”,除了学习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只有学生好了,高职院校才能获得更为长远的发展。

(三)二者相结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充满着正面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可以获得更快地成长。尤其是能够形成遇到困难积极面对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2]

二、如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包括的范围很广,具体则可归纳为四种形式:物质,精神,制度,行为。物质方面的如秦砖汉瓦、服装服饰、茶和茶具等等,精神方面的主要是道德和文化理念,制度方面现在已经不再使用,行为方面的如尊老爱幼、尊师重道、父慈子孝等等,很多行为方面的传统是在精神方面的传统指导下的。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主要融入的还是精神层次的内容,这些传统文化精神并不是一股脑儿地放到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里,而是需要选取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融合度最高的元素。

(一)在校园的文化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精神。一般来说,校园建设中也需融入一种文化氛围。比如,很多院校都有孔子塑像,这一塑像则代表着学校、教师和学生对我国著名教育家的尊敬。另外,高职院校的学科多以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主,所以,校园名人画像或者是名人名言中都可以借用一些中国历史上的手工艺人,如木匠“祖师爷”鲁班等等。这种类型的传统文化建设能够给高职院校的校园中融入一种浓厚的尊师重学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进行学习活动。[3]

(二)有针对性地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公修课。传统文化方面的公开选修课是很多学生喜欢的科目,学习这门科目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开展相应课程的同时,还可以举办一些传统文化方面的讲座,以营造校园的人文气息和传统文化氛围,健全学生的人格。

(三)鼓励学生组织传统文化社团研究,通过支持社团活动来对全校学生产生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课余生活离不开学生社团,学校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建设传统文化的研究性社团,多举办社团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学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形成重传统文化的校园氛围。

(四)利用丰富的传统文化节日来丰富校园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传统节日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很多节日的含义都具有正面的教育意义,比如端午节,纪念屈原,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通过对节日的深层次理解,可以加强学生的爱国精神。

三、结语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建立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将院校打造成培养优秀学生的摇篮。传统文化精神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能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恽达明.浅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J].中国科技信息,2009(03).

[2]沙聪颖.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探索――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