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审美的价值范文
时间:2023-07-06 17:42: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艺术审美的价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建筑;艺术 ;审美价值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0-0211-02
收稿日期:2010-01-18
作者简介:谢灵(1954-), 女,安徽蚌埠人,教授,从事军事写作学、军事文艺理论、军人审美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建筑是人类重要的物质文化形式之一,是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艺术之一。在西方古典艺术中,排在首位的便是建筑艺术。古典美学家常将建筑、雕刻和绘画称为三大造型艺术,足见它在艺术殿堂的重要地位。建筑艺术并不是单纯的精神生产,它还是一种物质生产,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重视研究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一般地来说,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筑的音乐性,可以使人获得多方面的美感
《红楼梦》中的描绘的大观园的建筑构图美,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极富音乐美的。书中第四十二回通过薛宝钗的口说:“这园子都是像画儿一般,山石树木,楼阁房屋,远近疏密,也不多,也不少,恰恰是这样。你若照样儿往纸上一画,是必不能讨好的。这要看纸的地形远近,该多该少,分主分宾,该添的要添,该藏该减的要藏要减,该露的要露。这一起了稿子,要端详斟酌,方成一幅图样。”这里谈的虽是大观园,但它的多少、主宾、添减、藏露、疏密、高低,不仿佛就是节奏、韵律、和声吗?不仿佛就是建筑的音乐性吗?
建筑和音乐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德国古典美学家谢林(1775―1854),在其《艺术哲学》一书中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此后,又有人加以发挥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歌德和黑格尔都很重视建筑和音乐的紧密联系。歌德曾经赞美建筑是冻结的音乐,以致他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广场的柱廊内散步时,仿佛听到音乐的节奏与旋律。黑格尔对于弗列德里希・许莱格尔曾经把建筑比作冻结的音乐说,也极为推崇。
建筑吸取了音乐的词汇来雕塑自己的形象,这就构成了建筑的音乐性。正因为如此,可以使人获得多方面的美感,而且可以展开想象,把欣赏者的视觉和听觉连结在一起,从而进一步获得听觉上的美感。当你在颐和园长廊里漫步的时候,你可见到长廊回环曲折,节奏分明,具有的韵律美,它简直是无声的音乐。它的廊柱仿佛是音符,长廊和山之间有二十几组美丽的建筑,如听鹂馆、云松巢,奇澜堂、画中游,景福阁、湖山真意,意留云在楼台亭阁。它们用美的魅力,把你的视觉和听觉之间,架起了一座通感的桥梁。
具体地说,建筑的音乐性首先表现为和谐。许多建筑家认为,从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音乐和谐的见解中最先推断出了一种建筑和谐的理论。和谐的灵魂是多样统一。颐和园内的十七孔桥,桥孔呈半圆形,第九个桥孔居中最大,两旁的桥孔则分别由大到小,彼此对称,十七个孔虽各有变化,而呈现出多样性,但都统一在弧形中,中国古典桥梁建筑一般都是把由小到大,由大到小的桥孔排列在孤形体这一完整的形象中,它单纯、清朗、均衡、对称,主次分明,极其和谐。
正因为建筑有这种音乐美的特征,所以建筑艺术对人们进行审美教育,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塑造完美个性有重要的作用。
二、建筑的构造性,提升人的品格的功用
建筑是物质产品,是人类审美理想的“外化”,蕴涵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人们往往从外化的美的事物中观照自身,得到。而建筑艺术是人类观照自身最方便,最重要的镜子。
我们观赏北海的承露盘,系一耸立的华表,其顶端站一个人物雕塑,人双手捧盘超过头部,承受天然的甘露。华表周围雕满流动的祥云图案,巨大的白龙,左右回旋,仿佛在飞腾,整体建筑形象,鲜明生动,典雅庄重,清朗流畅,显得既崇高又优美,充分发挥了直线韵律(耸立的华表,站立的人物雕像)与曲线韵律(云纹、龙图、承露盘)的造型功能。
梁思成提倡的大屋顶式建筑,是吸收了中国古典建筑精华与现代建筑优点相结合的产物,也体现了直线韵律与曲线韵律的结合。建筑的音乐美,是此时无声如有声的美,乃似动实静的美。这种富有声于无声,寓动于静的现象,是音乐的特质渗透到建筑中的结果。这种结果的获得不仅要靠视觉,还要靠听觉;不仅靠听觉,还要靠想象、联想。因为建筑毕竟不是音乐。它那三维空间的形体构造,必然诉诸视觉感官的观照,才可被人认识。它不会发出音乐的声响,因而人们也就不可能把它当成实际上的音乐看待。人们只有架起通感的桥梁,充分发挥想象、联想的作用,把视觉和听觉联系起来,才可通过视觉去诱发听觉,从而领悟建筑中的音乐性,这种音乐性,仅仅是就其象征的暗示的比喻的意义而言的。
你到过长城吗?当你看到长城的时候,一定掩饰不住激动的心情,不由得会感慨:“啊,伟大的万里长城,你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你即使从未写过诗,此时也会诗情大发,想吟诵一番。你深有这样的体会:长城宛如巨龙,在祖国的北方迤逦起伏。气势磅礴,气概恢弘,给人以壮美的感受。连黑格尔也很赞赏万里长城的建筑艺术。长城是由无数石块堆砌而成的,但它的价值决不止于石块,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见证,它和埃及的金字塔一样,都是巨大的石头交响乐。但是,长城毕竟是一种建筑,而不是音乐。我们说它是石头交响乐,乃是就其象征意义而言,是指它的构造象征某种音乐性,暗示音乐的特质。不仅长城如此,凡是建筑都是如此。
我们观赏杰出的建筑艺术精品,总是感到自豪骄傲,充满自信和力量,这就是建筑美对人所产生的“”
功用。建筑艺术的内涵越丰富深刻,这种“”功用也就愈加强烈。
三、建筑的史诗性,具有时代的观照功能
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史书”,是“时代的镜子”。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对巴黎圣母院所表现出的时代文化、历史意义作了如下的表述:“这是人民的贮存;这是世纪的积累;这是人类社会不断蒸发而剩下的沉淀……真的,这座建筑物上一层层艺术的积累,可以作为好些厚厚的书本材料,这都是人类的通史。”雨果认为,“这个可敬的建筑物的每一个面,每一块石头,都不仅是我们国家历史的一页,并且也是科学史和艺术史的一页。”
北京的故宫更是中华民族一部史书。它是在元代大都宫殿基础上逐步改建,扩建而成的。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于永乐十四年(1416年)营造北京宫殿。清代加以扩建,故宫环以城墙,叫紫禁城。如果把故宫比做巍峨壮丽、气魄雄伟的交响乐,那么,从中华门到天安门约有1.5公里长的建筑群,便是它的前奏曲。进入午门,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典丽堂皇,巍然屹立在故宫中轴线上,特别是太和殿,是中轴线上三大殿的中心,也是故宫宫殿的主体,俗称金銮殿。明清两代皇帝登基,朝会大典,即在此举行,它是皇帝发号施令的主要正式场所。三大殿支撑着高大朱色圆柱,殿内装饰着美丽的彩绘,屋顶的黄瓦闪烁着夺目的金光,巨大的廊檐向上翻卷,仿佛要起飞。太和殿前铺陈的云龙阶石,仿佛在游动,还有铜龟、铜鹤、日晷,嘉量,无不衬托出主体建筑的美,而太和殿就仿佛是故宫交响乐章的主题歌。故宫在中轴线上排列着三宫:乾清宫(皇帝寝宫)、交泰殿(宫廷小礼堂)、坤宁宫(皇后寝宫),乾清宫是主体部分,其他则是从属部分。总之,故宫是由许多建筑群构成的,每个建筑群又由许多独立的建筑物构成,成为具有三维空间的艺术品,秩序井然,贯穿有序,构成了多样统一的和谐美。当你畅游故宫之时,你的感觉、知觉、想象会出现一个美妙神奇的境界,你的耳中就不由得回旋着一组组、一串串木石瓦建筑音符谱写而成的大型交响乐。同时,更令你感慨的是仿佛听到历史的回声,仿佛看见明清两代王朝的历史画卷。
凡是伟大的建筑艺术,都是一个时代人们审美意识的积淀,都是历史文化的缩影,因而都具有时代的观照功用。另外,某些建筑还具有思想教育作用。建筑是一种抽象的表现艺术,一般不摹仿和再现现实,也难于叙述出某一题材的内容情节,而是以独特的艺术语汇和象征手法,传达和表现出某种意境、气氛和情调,能使人产生某种联想、想象和比较,造成思想情绪上的激动。例如,我们到南京瞻仰中山陵,就会从内心产生一种仰慕敬佩之情;我们到芦沟桥参观中国人民纪念馆,就会从中受到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的教育。
四、建筑的实用性,可以调节人的身心的平衡
建筑归根结底是实用艺术。实用艺术除了其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特征外,它另一特征就是不侧重模仿客观事物,再现社会现实,而是通过某种空间造型表现特定的朦胧、抽象的意境、情调或气氛。恩格斯说:“希腊式的建筑使人感到明快,摩尔式的建筑使人觉得忧郁,哥特建筑令人心醉神迷;希腊式建筑风格像艳丽天,摩尔式的建筑风格如星光闪烁的黄昏,哥特建筑则像朝霞。”(《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139页)这充分说明建筑艺术有不同的美感。
篇2
1 民族舞蹈的审美价值
每种艺术的发展和形成都是建立在社会生活基础之上的,艺术本身就是对社会生活的展现,而舞蹈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是人形体的另外一种富有生命力的表现形式,更是人类精神领域的代表,舞蹈艺术中包涵着独特又富有内涵的生活内容。在目前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我国社会生活也在不断的丰富,广大人民的审美水平在不断的提升。使得我国各种艺术都面临着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冲击,我国富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中国民族舞蹈更是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很多优秀的物质文明都被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所淹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民族舞蹈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在很大程度上,社会经济越发达,人们对艺术审美价值就越重视,因为人们想要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找艺术的审美价值,需要停下脚步思考和研究艺术。
1.1 民族舞蹈中的情感渲染
众所周知,我国著名的舞蹈家杨丽萍的《两棵树》,主要表现的就是生活中的夫妻树和思念树。采用舞蹈的形式将这两棵树进行情感化,充分表达出男女双方对爱情的向往。通过舞蹈中赋予丰富情感化的肢体动作,使得观看的观众的内心更是受到了情感的渲染,充分感受到了人们对爱情的那种不懈追求。很多著名的民族舞蹈,在很大程度上都表现出了人们对人生的某种追求。此外,在舞蹈大赛上,很多优秀的舞蹈表演着都能够利用舞蹈进行情感的诠释,特别是我国民族舞,更是通过他们流畅而有激情的律动,加上淋漓尽致的肢体动作,向我们传递出他们所要表达的丰富情感,让我们感受到每个旋律和每个舞蹈动作中所包涵的生命力以及对生活的追求。
1.2 舞蹈具有的塑造艺术
舞蹈本身就是一种空间艺术,从大众视觉的角度来看,舞蹈本身在形体上是极具流畅性的,而每个舞蹈动作之间又是间断的,也正是舞蹈这种相对平稳的短暂间断,使舞蹈具有可以塑造的特征。而舞蹈中的韵律美可以视为舞蹈可塑性的一部分。舞蹈家在创作舞蹈作品时,是将舞蹈中每个动作用一个个可观可感的具体形象呈现给广大的观众,而这种可观可感的形象通过塑造再成为一个个完美的舞蹈,人们从舞蹈中获得深刻的感受。此外,舞蹈艺术本身对于雕塑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影响。早期出现的舞蹈动作和舞蹈服饰等都使得雕塑的作品更加的形象生动,早期很多的宗教和宫廷的壁画都是一个舞蹈动作的缩影,最典型和最有名的就是敦煌艺术。舞蹈艺术和雕塑艺术两者是相辅相成和相互作用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伟大的艺术。
2 民族舞蹈的艺术魅力
我国的民族舞蹈是丰富多彩和内涵深刻的,是各族人民生活和劳动的体现,更是我国人民智慧创造的结晶,其艺术魅力是非常强大的。
2.1 民族舞蹈的丰富性
我国有56个民族,民族舞蹈的种类是十分丰富多样的,高达上千种,接下来我国通过对蒙古族舞蹈和维吾尔族舞蹈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我国民族舞蹈的丰富性。
2.1.1 蒙古族舞蹈
蒙古族是我国著名的游牧民族,由于蒙古族生活地域的特点,使得我国蒙古族自身文化中具备强大和勇猛的特征,也就造就了蒙古族的舞蹈带有他们游牧和狩猎的特点。我国蒙古族人民在他们长期的生活中都形成了自身的图腾崇拜,体现在他们民族舞蹈中就是很多舞蹈动作带有动物的动作。蒙古族舞蹈动作豪迈和含蓄舒展这一特点以及蒙古族舞蹈节奏明快、舞步轻盈的特点,都与蒙古族人民本身图腾崇拜有着极大的关系,我们以蒙古舞蹈中著名的《安代舞》为例,《安代舞》是一种集体舞,也是最能体现蒙古族舞蹈特征的一个舞蹈,这个舞蹈是采用一人领唱,众人手持绸巾翩翩起舞的表演形式,很多情况是出现在蒙古族晚会上,蒙古人民为了庆祝而跳的一种舞蹈。同时《安代舞》以外,筷子舞、查玛舞等,
这些舞蹈中无不带有一些扬鞭、跳跃的舞蹈动作,而这些舞蹈动作又在侧面反映和表现出了蒙古人粗犷、勇敢、热情、淳朴的性格特点。
2.1.2 维吾尔族舞蹈
坐落于新疆地区的维吾尔族是我国歌舞民族,维吾尔族人民世世代代都是运用舞蹈来表达他们内心的喜悦,维吾尔族中的男女老少个个能歌善舞。他们的舞蹈动作都来源和继承了古代鄂尔浑河流域遗迹天山回鹊族“乐舞”的优良传统,并在“乐舞”的基础上吸收其他舞蹈的精华进行创作和演变而来的。维吾尔族舞蹈具有欢快和热情的特点,其代表性的舞蹈主要有夏地亚那舞、赛乃姆、萨玛舞、多朗舞几种。夏地亚纳舞,用维语解释说就是快乐的舞蹈,这是维吾尔族的一种集体舞蹈,通常是在一些盛大的节目上跳的。而赛乃姆是维族最为普遍的民间歌舞,一般流传于一些城镇和乡村中,主要是在庆祝节目时进行展示的。萨玛舞则主要是流行于喀什、莎车一带,萨玛舞主要是在过年时进行展示的,是维吾尔族人民为了庆祝一年的丰收而跳的舞蹈。
维吾尔族舞蹈要求的作为身体部位和眼神之间的相互配合,在跳舞的过程中需要舞蹈者做到昂首、挺胸、直腰,通过移颈、翻腕等肢体动作进行舞蹈的展示,这样能够极大的凸显出舞蹈中所包涵的民族性的特点。
2.2 民族舞蹈的民族性
由于各民族之间环境、风俗以及历史传统的不同,使得各民族之间舞蹈也拥有各自不同的特点。相同的民族人在一样的环境中生活,接受相同文化和思想的学习,也就形成相同的民族心理特征,所以每个民族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有非常深刻的民族性的特征。舞蹈中民族性的核心是指民族精神、民族意识以及民族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它主要体现的是各舞蹈艺术的本质,由于各民族之间的不同,其舞蹈的表现形式也就有所不同。壮族人们的舞蹈本身就是带有较强的自娱性,他们的舞蹈不是以表演为主的,而是体现出壮族人民在与自然进行斗争过程的勇敢、勤劳性格的体现,并将其作为壮族舞蹈的主要内容。傣族舞中的优美含蓄,是用身体的曲线进行舞蹈内涵的展示,展示傣族民族的风情,傣族中有名的就是孔雀舞,孔雀舞充分展示出了孔雀温和的特性,这与傣族人的性情是十分相似的,也同时表现出了傣族人民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民族性作为民族舞蹈的核心和精髓,是各民族精神和意识的体现,只有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和沟通,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民族的舞繁荣发展。
2.3 民族舞蹈的文化性
我国各民族在各自的历史发展中都形成了自身特定的文化,相同的地域环境能够培养出相同的民族文化,各个民族自身民族文化发展,其舞蹈也多多少少的体现出了民族文化的血液。各民族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对民族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如蒙古族是以狩猎为生,是游牧民族,蒙古族的舞蹈动作中很多的借用了他们平时狩猎时的动作,集中的展示蒙古族的民族文化。
篇3
西方音乐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其风格、内涵、喻意等因素构成的整体感知使接受者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共性认同,这种共性感知运用到电影中会产生非同寻常的艺术效果。选以恰当的音乐置于情节发展的关键点,除了填补剧情的场景需要,还会借助音乐自身的共性感知来暗示情节的发展走向、反面讽刺人物、预示结局等,进而为情节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催化作用,促使情节流畅自然的进行。这是其它音乐类型很难具备的一个功能,也是西方音乐在电影语境中产生的独特价值。在《教父Ⅲ》中,当麦克一家在歌剧院里观看儿子演出歌剧时,安迪为了想成为新的教父而正在蓄意一场谋杀,这时歌剧院里上演的剧目是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这是一部以仇杀为结尾的作品,音乐为即将发生的枪击事件提前做了铺垫。在音乐所铺设的背景中,情节的推进有力,无论是情绪上的渲染,还是内容上的契合,都使电影的叙事极富感染力和艺术说服力。库布里克导演的《发条橙》,是一部社会意义比较突出的作品。在这部充满了性暴力、黑色幽默和反讽意味的影片中,配乐均来自著名的西方音乐作品。音乐大气,富有表现力,同时还成为影片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参与和推动情节的进行节奏。尤其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欢乐颂》的音乐多次出现在剧情的关键点上,引导情节发展。贝多芬的音乐在这里变成了抽象符号,影射一些根深蒂固的文化问题,象征着传统规范下的常年压抑。库布里克的电影向来善于探求高层次的哲学思维,给人广阔的视野和深刻的启迪。他一直倾情于使用西方音乐,有效地调动西方音乐积极深刻的因素,让其成为影视叙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凭借极高的音乐素养完成对音乐作品精准的把握,实现剧情中的绝妙运用。这些音乐作品以契合电影思想和追求的巨大力量存在于叙事中,成为颇为重要的因素响应和促进电影主旨高度和深度的建立。
二、西方音乐深厚的文化底蕴提升了电影的内涵和品味
西方置身于西方文明的大舞台中,创作主体把对社会人生高度浓缩的体验和感悟物化于音符中,灿烂辉煌的艺术形式成为西方文化包容并蓄、博大精深的物质化载体。西方音乐闪耀着智慧和人性的光芒,体现着西方文明的累累硕果。很多电影在西方音乐作品的辉映下呈现出动人的魅力,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和审美的西方音乐作品能“给视觉影像带来一种庄严肃穆、超凡脱俗的氛围,从而提升[6](P134)整部影片的层次。”使影片的主题更加深远,气质更加高雅。如《肖申克的救赎》中莫扎特著名的咏叹调《微风轻轻吹拂的时光》,天籁般的女声二重唱为影片包裹上无限美妙的光彩。美妙的旋律穿过监狱的铜墙铁壁自由柔美地回荡,“微风轻轻吹拂的时光,在朦胧的夜色里,松树沙沙叹息的地方。别的话不必多讲,不必多讲……”莫扎特的这段音乐诙谐、轻松、动听,两位女高音的重唱富有无限的美感和韵味。此曲流传性很广,是莫扎特非常有代表性的咏叹调之一,在听觉效果上极具征服感,可谓雅俗共赏。置于片中这样一个特定的场合播放,更具审美的震撼感,成为电影的神来之笔,为电影增辉无限。从情节上看,安迪邀大家一起欣赏音乐,这自由的感觉那怕只有一刹那,他也愿意不惜一切地去争取,通过音乐推近的这段人物特写,生动地塑造出安迪有思想、有学识、有文化、高素养的气质形象,他喜欢音乐、热爱生活、富有智慧、不同凡响。莫扎特这部以展现费加罗聪明机智来歌颂第三等级的佳作,用来映衬和塑造安迪这个人物的特点是再合适不过的。这段音乐既完成了情节发展过程中的完美支撑,又很大意义地提高了影片的格调和品味,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成为电影中最令人难忘的一段场景。再比如库布里克导演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首作品创意来源于哲学家尼采的同名著作。音乐在电影一开头就表现出恢弘的气势,富含深厚的哲理含义。尼采主张超人哲学,电影中呈现出的人,从猿到人,再到飞升宇宙之中的巨大进化转化,有着一种对尼采主题音乐的呼应。具有文化历史感的音乐使影片呈现出无限想象力,大大加深了电影的哲理性和深刻性,营造出影片扑朔迷离的科幻色彩。
三、西方音乐的自身魅力提升了电影的影响力和表现力
西方音乐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它具有丰满而立体的音乐表现力,深刻的音乐内涵,和谐美好的音乐形象,外在形式和内在思想的完美统一。体裁多样、题材丰富,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无比辉煌的影响力。西方音乐成为高层次精品文化的代表,既是各界文化精英喜爱的对象,也是大众人群景仰的目标。西方音乐极富影响力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电影的影响力和表现力。罗伯特•贝尼尼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美丽人生》中,几次使用奥芬巴赫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的《船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段音乐是歌剧第二幕中的一段著名女声二重唱,以6/8拍荡漾的节奏描绘出威尼斯河上迷人的夜景。醉人心弦的音乐,交织着主人公圭多对妻子的爱意,映衬着他们伟大的爱情。大提琴低沉如诉的引子,小提琴飘忽的高音,柔美的歌声,美妙迷人的旋律都使电影置身于美妙多彩的世界,每一次出现都将电影渲染的浪漫至极。尤其在电影后半段,圭多一家身处纳粹集中营时,灰色恐怖的色调让人倍感压抑,然而当《船歌》这首见证他们夫妻爱情的美好音乐在广播里传出的时候,巨大的环境反差彰显出音乐无比动人的巨大魅力,音乐的美感俘获了观众的心,晕染着电影中的人物和故事,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经久不衰、耐人回味、优美典雅的西方经典音乐作品置身于电影中,它自身的美感、表现力、影响力通常会为电影锦上添花,提升电影的艺术感染力,使电影的叙述更生动,更富有活力和绚烂的色彩。
四、西方音乐在电影介质包裹下呈现出新的审美和传播
西方音乐在最早的现代视听艺术——电影诞生前,一直以独立的艺术形态存在,从音乐创作、音乐演出到音乐欣赏都有其非常完备的体系。电影的诞生打破了艺术世界的传统格局,将西方音乐在内的多门艺术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多元化的综合发展。当西方音乐作为视听艺术的成员之一和其他艺术形式交织在一起时,转变为新的角色和新的定位,它的审美和传播自然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一)处于电影语境中的西方音乐审美
西方音乐是一种超越国家、民族、地区的局限,为世界各民族所接受,并共同参与创造的音乐文化,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深厚的文化感和巨大的表现力。在面对独立形态的西方音乐时,欣赏者更多关注于音乐自身的特点,包括音乐的旋律、和声、配器、情绪、内容等。这是一种欣赏主体有一定心理期待、主观性、有意识的“倾听”。但是当西方音乐出现在电影剧情中时,“人们在这里打破了以往各种聆听音乐的习惯,在新时空营造的环境中,在接[7](P191)受故事情节的同时感受到音乐的感染力。”这种感受被动且不独立,和剧情联系在一起,与画面契合在一个审美层面被同时接受和感知。出现在电影艺术语境中的西方音乐,它的内容、情绪、音乐感受都和电影中人物的生活、性格、命运息息相关。电影为影片中的音乐审美提供了大量非音乐性因素,使音乐的审美变得有依据。不仅包括音乐本身所体现出来的概括性的情感内容,而且还包括外在于音乐的某些因素。在故事情节的引导下,对音乐的理解进入一个新的经验中。电影提供的特定氛围和背景使音乐的表达具有一定倾向性,音乐的内涵一点点被影片的内容填充起来。所以西方音乐和电影的结合不仅是简单的物理叠加,而是具有奇妙的化学反应,这也就是为什么同一首音乐作品置于不同的电影情境中,会带给人们不一样的审美感受。“音乐的抽象性能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就像一种化学药剂一样,它在不同的环境、放置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不同的化[8](P63)学反应。”电影改变了西方音乐独立的审美,使其审美和电影的相关因素建立起一定的依赖关系。
(二)西方音乐在电影中的传播
在电影中西方音乐时常留下它多姿的身影。西方音乐深厚的文化气息浸染和包裹了电影这个现代时尚同时又最贴近大众的艺术,有些人因为电影喜欢上西方音乐,有些人因为西方音乐更热爱电影。在诞生之初,电影需要借助已经发展趋向成熟的古典音乐为其敲开受众的大门,之后当其逐渐成熟并越来越有影响力的时候,它又为西方音乐的传播增加力量。对于西方音乐的传播,除了现场演奏演唱、乐谱传播、唱片传播等形式之外,其它综合艺术形式诸如电影,客观上也成为音乐传播颇有影响力的媒介和手段。众所周知,西方音乐虽然超越时空在历史上经久不衰,具有无法超越的美,但西方音乐带有的“贵族”属性,即对它的学习和理解需要较高的文化素质和审美经验,使得它的传播群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社会普及程度不高。尤其在进入近代以后,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突破和发展,流行音乐很快成为大众的宠儿,审美对象更为平民化。而西方音乐相反越来越以“高深”“难懂”“严肃”的印象被束之高阁,与大众之间产生一种距离感。当西方音乐出现在电影中时,对观众戏内戏外的界限是一种模糊,这种感知是没有期待和预设的,大众与西方音乐的距离被跨越了,无意间进入西方音乐的传播世界。在特定场景、特定情绪的推动下,原本“远”的音乐一下“近”在耳际,原本高深莫测的音乐也因电影的相关释解,变得容易接受与理解。如前文提到的那首《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具有强烈的哲学意味,晦涩难懂,远不如《乡村骑士》间奏曲、贝多芬的《欢乐颂》为人熟知,流传性并不广。然而这首作品在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中》妥贴、流畅、自然、神奇的应用,不仅恰当地衬托出了影片的意蕴和风格,把观众带入超越镜头画面的深层表达中,而且实现了自身广泛的传播。相当大一部分人因为这部电影认识和了解了这首音乐作品,可以说这部电影在某种意义上成就了这首音乐。被设计于电影中的西方音乐依靠电影这个大众化的传播平台,进行了趋于生活化的艺术传播,在受众群中产生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较之西方音乐独立形态的传播力度大大提高。“当音乐由电影作为载体,进行潜移默化的传播[9](P146)后,电影音乐的下意识审美转化为有意识审美。”这种传播没有停留在浅层,而是不断深入和扩大,由此电影为西方音乐增添了新的生命力,也让它原本的神韵和内涵获得了一次新生,有了另一段生命。
五、结语
篇4
关键词:“”;形式美;内容美;审美价值
中图分类号:J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3-0015-02
“”不仅在形式上具有趣味性和巧妙性,给人视觉上的冲击力,而且特殊的结构形式还蕴藏着丰富的象征意义,更让人回味无穷,因此在中国传统装饰中备受人们青睐,应用十分广泛。形神兼备的完美的视觉效果,不仅给观者带来心理上的满足和愉悦,而且具有深刻的文化性和文化意义。
一、“”字的内容美
“一根手杖的装饰常是它所带着文化的、仪式的或宗教的意义的表示”,①一个装饰图形、一个纹样或一个装饰的结构,如果缺少广泛的与一定文化系统的联系,那仅是一个视觉的形式而已。装饰品作为文化品,它必然性地传达和表征着一定的文化信息和社会属性。②“”字作为中国吉祥传统装饰图形,不仅传递出着对男女双方共结连理的祝福,还体现了普遍存在于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中的,特别是广大劳动人民心中对于美好、安定生活的期待。
(一)传说之美
一个装饰图形、一个纹样或一个装饰的结构,都有着耐人寻味的文化背景,而中国吉祥传统字符往往都与带有神秘色彩的传说有关。关于“”字也有着这样的传说。
传说王安石年少时上京赶考,在路过马家镇时,在一间大户人家的宅院钱看见一盏走马灯,灯上写着“走马灯,灯马走,灯息马停步”的半幅对子,很明显是在等人对出下联。“好对!好对!”王安石见这对出得绝妙,不禁脱口而出。一旁的管家却以为他可以对出下联,便马上进去禀告,但待出来时,已不见了王安石。
笔试通过后,王安石便传来面试。“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考官说道。王安石立刻想到走马灯上的那半幅对子,脱口而出:“走马灯,灯马走,灯息马停步。”
考试结束,王安石想起走马灯对他的帮助便回到马家镇,管家认出了他请对走马灯上的对子,他想到考试的对子,随手写到:“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员外见他有如此才华,决定把女儿许给他。原来,走马灯上的对子是马小姐为选婿而出的。
结婚那天,恰逢圣旨来报:“王大人金榜题名,明日请赴琼林宴!”面对双喜临门,王安石带着三分醉意,挥毫在红纸上写了一个大“”字,让人贴在门上,并随口吟诵:“巧对联成双喜歌,马灯飞虎结丝罗。”
从此, “”字便被传开了,其后,“”字和结婚时贴红双喜,在我国民间开始流行。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图形是运用谐音、比兴、借喻等各种方式,使之适应人们的心声,并将吉祥图形布置装饰在日常生活之中,融于人们的心底,成为独特的风景线。
(二)象征之美
一个符号又可能形成多重指涉关系,从而获得多重含义。如甲骨文是商周时代的文字,它既是语言的书写形式,有特定的指称物,又可以作为那一时代的文化标志和远古文明的象征。③“”是吉祥的象征,体现了人们的美好愿景,又可以作为那一时代即中国传统的文化象征。体现了中国的礼仪文化和民俗风格,更符合中国人的心理和文化传统。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作品的内容决定形式的产生。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为生活中的某件事而激动,产生了创作的欲望确定了作品的内容,然后根据内容的需要去寻找恰当的表现形式。人们需要祈求恩爱幸福,需要装饰来得到心理的补偿和满足。为了满足这样的心理需求,“”的形式不仅要能给人视觉上的冲击力来满足装饰需求,而且还要求“”能巧妙且含蓄的用形式来表达祝福婚姻美满,白头偕老的美好意义。
二、“”字的形式美
形式美主要是指构成事物的材料的自然属性,如颜色、外形、线条、声音等和相应的组合规律所表现的审美特性。艺术创作的成功脱离不了形式美感,形式美是无处不在的,不管你有意还是无意,它都存在着。因此,装饰的结构、文字、色彩、应用形式等与形式美有关的因素都是影响传统装饰图形视觉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的结构美
1.相生之美
装饰具有结构的特征,无论是在建筑和工艺物品中,装饰的结构性是除纹饰、绘饰之外的那种与结构统在一起的构成要素或者说是装饰的结构化。“”字独特的结构特点用“相生”一词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几千年前中国伟大的思想家老子所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随,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又说:“重为轻根,静为噪君。”“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深守其厚。”(《老子》第二章)有和无互相产生,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包容,高和下互相包容,音和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跟从。从字面上理解“相生”,“相”就是相互,“生”就是生存,合起来就是“相互生存”的意思。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就是对“”字结构最好的阐述了。
古代哲学的这种辩证思想在汉字构形中,很突出地表现在汉字的二合结构方面。如“从”,由两个人字组合而成。两个人一前一后,喻指两个人紧密相随,这就是跟从的意思。会意是以二合结构为主,将两个形符或字符结合在统一的结构中,化为一体,表示完整的意义。会意字的基本结构是两个象形符号的组合,只有少数是两个以上的符号组合。④“”是也是会意字,喜是吉加吉,“喜喜”字当然就是吉祥人嫁吉祥人的意思。双喜则形象的表达了婚姻中男女双方共同迎接喜庆的一天的意思。
仔细品味这“”,有人趣味的赞赏他为“爱情的守护神”。这种相生结构不仅形成了传统装饰图形对称均衡的结构特征,而且特殊的结构形式还蕴藏着丰富的象征意义,更让人回味无穷。
2.整体之美
“”字不仅有着相生结构,还蕴藏着中国传统的整体的美学观念。整体观念源于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的是主客统一的整体意识和“求全求美”的美学观念,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和谐统一的整体,都遵循同一个本质规律,因而中国古代的艺术家始终都致力于以整体为美的创作。
整体观念与相生结构,来源于太极这一古老的哲学概念。太极的阴阳观念,包含了一阴一阳、一天一地、一男一女,万物相对相承的现象。太极符号以一个整圆,一黑一白首尾相接的阴阳鱼构成,其本身就反映了相生结构的的整体观念。
整体为一的“”字由文字与符合这种文字含义的图形结合成图案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常用作法⑤“”字这种相生相成,完整无缺,不离不弃的整体观念也恰恰喻示了有缘男女相偎相依,牵肠挂肚,含情相对,在互盟不离不弃,白头偕老之誓言。
(二)“”的色彩美
“红红绿绿,图个吉利”的民间技艺口诀道出了民间艺术的色彩观念,也同样是一种吉祥意识。鲜明响亮的色彩符合民间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人们期盼“红火热闹”,崇尚“鲜明”。也就是说红火热闹、鲜明是祥瑞的、吉利的、从而也是美的。⑥婚姻乃人生大事,可谓大喜,那么在婚俗礼仪上自当追求喜庆吉祥的气氛。大红喜字、大红花轿、红蜡烛、红盖头、……营造的都是吉祥的喜庆氛围和中国式独有的浪漫情调。这样的婚礼氛围,无论是婚礼上的新人,还是参加婚礼的来宾都会被这火热吉祥的红色点燃喜悦的情绪。
(三)“”的应用美
文化学者马林诺夫斯基曾指出过:“一物的结构与其使用的方法相结合了,才成为他的文化实体。”婚姻的和谐、长久、幸福、美满也是新婚之喜的内容,伴随着新婚之喜的各种艺术形式可谓多姿多彩、目不暇接。
“”字图案已成为汉民族婚嫁的装饰性标志,常用的有“双喜”窗花等。一个“”字骨架,可采入不同的造型手段、装饰纹样及婚俗情趣和寓意传说故事。喜字图案的造型在民间多有变化,在喜、禧、的基础上再施加纹饰,形成百喜图案,如镇江博物馆所藏的“三星八仙喜字堂幅”。同时流行的还有“团禧字”和“长禧字”等。⑦ “”字把一个字重合创造,打破了汉字单纯的可识性而强调其装饰性,在民间被广泛地接受和使用。
三、结语
从艺术审美价值的角度看存在着形式美与内容美这两种美,“”的形式美的妙处,恰恰在于它把人们内心祈求恩爱辛福的意愿的内容美体现得淋漓尽致,它的结构道出了一桩美好的婚姻要靠俩个人去用心经营,它的色彩和应用也正是人们表达对美好生活的一切理想、希望和祝福的智慧结晶。形式美最深层次最本质的意义在于它与内容美的完美统一,共同表现出和谐的审美效果。“”,象形兼表义,看上去简练生动,整体协调,十分美观,且寓意深刻,具有祝福婚姻美满,人同心,白头偕老的美好意义。“”中内容美和形式美得以完美的融合,不仅体现出中国传统吉祥装饰图形的艺术审美价值,同时也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而流长,博大而精深。
注释:
①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②李砚祖.设计之维[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186.
③徐恒醇.设计符号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4.
④马爽.中国共生图形的再生价值[D].天津:天津美术学院,2008.
⑤寻胜兰.源与流: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7: 29.
⑥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88,191.
⑦杭间,何洁,勒埭强.岁寒三友: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347,257.
参考文献:
[1]马林诺夫斯基. 文化论[M].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2]李砚祖.设计之维[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3]马爽.中国共生图形的再生价值[D].天津:天津美术学院,2008.
[4]寻胜兰.源与流: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7.
[5]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篇5
高甲戏是闽南地方剧种的重要代表之一,流行于闽南方言地区和台湾,乃至东南亚华侨、华人聚居地。高甲戏剧目分为大气戏、绣房戏和丑旦戏三大类,以武戏、丑旦戏和公案戏居多。其中高甲丑角表演最为人熟知,是闽南语系社会发展的见证和缩影,历史久远。其表演以形写神,追求神似;以丑写美,寓庄于谐,达到滑稽与崇高的完美结合,是闽南文化的宝贵财富,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审美艺术价值。本文拟从编剧角度,谈谈高甲丑独特的审美艺术价值。
一、草根民间精神的温情表达
闽南人热情好客,豪爽大方,讲究排场。闽南人宗教信仰鼎盛,每逢佛诞、“普渡”、 祭祖、还愿等,都会请戏班演出。此外,一有喜事,大到婚嫁、生育,小到乔迁、做寿等都有可能请戏班演出。“载歌载舞乐鼓喧天的戏曲演出,正切合人们渴望热闹和取乐的心理习惯。节日聚戏又有着开放性、全民性的特点,所有的民众都可以参与观戏,以求得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这是一种不通过强制方式实现的行为,因而是令人愉快的。”[1]31在闽南农村,一般情况下一年总要演几场戏,少则七八次,多则十来次,甚至更多。闽南高甲戏演出场地大都在露天戏台,扎根于乡间土地,扎根于老百姓心中,观众喜爱的戏大部分是热烈、活泼、自由的,因此,丑角表演不仅符合观众的期待视野,也深受他们喜爱。
在“对台戏”时期――“旧时,请戏主人为了让戏班之间相互竞争,以招徕更多的观众,形成热烈欢乐的场面,特意聘请两个或几个戏班同时在同一地点演出同样的剧目(也可以演出不同的剧目),这就叫做‘对台戏’”[2]128,戏班为了争夺观众,极尽诙谐幽默之能事来逗观众开心,于是各种各样善于搞笑的丑角也就应运而生。丑角表演大都以诙谐幽默取胜,很多剧目都表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人物,是“草根”民间精神生活的表达与再现。
《金奎星》的作者有意淡化才子佳人的情节,以卖花婆的丑角表演凸显特色。开场卖花婆卖花:“卖花呀!茉莉含笑,玫瑰、玉兰什么好花都有??!……春夏秋冬四季天,四啊四季天!何处花香有鸟语,花香有鸟语。阿婆专卖好花枝,好啊好花枝!”《金奎星》一开场卖花婆一边卖花吆喝,一边和庞阿雄互相调侃,还与观众互动。卖花婆说:“不像鬼,不怕下面眼睛千万只。”庞阿雄说:“管它眼睛千万只,我看老婆你真靓。”语言风趣、亲切,表演生活化、形象化,不仅可以让观众参与其中,更重要的是可以将观众“逗乐”。
节选自《金奎星》的小戏《探牢》,相府小姐命贴身丫鬟春英前去探牢。禁子见春英“一张脸皮真幼嫩,一对耳朵牵红筋,酒窝深陷鼻梁直纹”,“见色起意”,便想娶春英做老婆,春英却不依。二人经过一番唇枪舌战,剧作者有意将悬念留到最后,禁子“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禁子娶不到美娇娘,聪明伶俐的春英把手镯取回并成功脱逃。诸如:“禁子探监。你说什么禁子我子啊?”“你居第几?我阿公居大,我老爸第二,我老幺。”利用谐音或者超乎观众想象的对话都能取得比较好的演出效果。再如《十五贯》中的娄阿鼠,是一个鼠盗之辈, 但是通过演员的精湛表演,把鼠盗的形象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
丑角大都是普通百姓,甚至是身微位卑,却能言出他人敢思不敢言的心声。
二、欲望追逐中的价值迷失
古代科举制度从隋唐至清朝绵亘了1300多年。它既为寒门提供出了进仕的机会,同时也出现了一批批被科举制度毒害的学子,他们追求功名,却在欲望追逐中迷失自我。反映在戏曲作品中大致分为两大类:1.体现读书人的劣根性,好面子、清高;2.过分热衷追求功名。在戏剧中,“人物是戏剧动作的发起者和承载者。动作是戏剧的生命。我们都知道,戏剧动作的具体构成是:做什么,为什么做,怎样做这三种要素构成的”。[3]120丑角的动作夸张、形象,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秀才审银》是一出小戏,戏中的张酸是一个被科举毒害的落魄书生形象,也是一个范进式的悲剧人物。不同的是,范进中举才发疯,张酸却是还未中举已经处于“半疯癫”的状态。他时而在现实中,时而活在自己的臆想世界里。路人好心送来十两银,张酸却认定路人图谋不轨,他将寒舍当公堂,娘子做衙役,木屐当惊堂木,上演了让人啼笑皆非的“审银”闹剧,极具讽刺意味。张酸性格多疑、好面子、热心,偏执追求功名,是一个“书呆子”,对于考取功名之外的人情世故迂腐有余,认识不足。若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知识分子的目标,那么这些目标张酸都达不到:于自身,性格弱点多多;于家,对妻子不信任;于天下,则只有空谈。张酸似疯非疯、寓庄于谐,令人哭笑不得的行为的背后却让人深思。
张酸这一形象在现实中仍生命力十足。莘莘学子寒窗苦读,为一纸文凭而沥尽心血,高考结束后却将教科书弃若敝履,为结束苦难生涯而奔走相庆,并由此引发种种社会怪现象都值得反思。《秀才审银》中最末了,路人感叹道:“唉!似此之徒,若是助他,反使世上添一歹官,多一祸害!走火入魔!没救,没救了!”借古讽今意味浓厚,为官应该为百姓谋福利,而张酸想的却是公报私仇,“可恨九叔公,为富不仁目中无我,定要将他来处治,查他祖宗十八代,查他家破人亡翻江共倒海。隔壁王二,欺人太甚无天理,娘仔可先自行了断,我才来吃人命,让他无处避,管叫他钱银散尽,妻离子散,十身都不够死。还有那张三李四马六牛啊七,老猴清果账,一笔一笔来算起……”可想而知,如果张酸高中后,他便会利用手中的权力鱼肉乡里、横行霸道……这样的父母官可恨又可悲。
《范进中举》是2015年最新上演的高甲戏,从剧情结构、人物创新方面都是大胆的创新与尝试。大家对《范进中举》的故事耳熟能详,《范进中举》也多次搬到戏曲舞台。高甲戏《范进中举》中有七个人物,除了范妻外,其他六个人物均为丑角。范进是一个同样被科举制度戕害的人,功名未就饱受他人白眼,不但乡村邻里看不起他,连岳父屠夫也看不起他,狠心将女儿拽回娘家。“卖鸡”这一折将未中举前“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范进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既好面子,也无生意头脑,更无生活常识,一只鸡便将范进弄得晕头转向、无所适从。正当生活陷入窘境时,意外之喜从天而降。范进想不到年过五旬还能中举人,年复一年的科考已经消磨了他的意志,这意外之喜来得突然、来得及时,他“疯了”!古代社会读书人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将考取功名视为终极精神信仰,不容亵渎。范进即便年过五旬,家中无米下锅,也日夜捧读《论语》:“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被称为“中国近代十大喜剧”之一的讽刺喜剧《连升三级》,贾福古由公子丑扮演,通过一系列巧合的情节设置,如贾福古冲撞了魏忠贤的马头,却因祸得福,获得头名状元;甄似雪代撰对联,本意借此除贾,不料反使贾福古连升三级,笑中带泪的讽刺效果与《范进中举》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外,其他剧种如 《张协状元》作为唯一一部保存完整的南宋戏文,讲述张协中状元发迹负心,抛弃糟糠的故事,与之相类似的还有《赵贞女蔡二郎》、《王魁负桂英》等。
三、日常生活的世俗化构建
丑角的塑造以幽默诙谐的语言为主,这就要求作者在塑造角色时,对丑角的语言要口语化?p俚俗化,通过动作的表演性体现人物特点,且应适时让角色扮演者有自行发挥的空间。有些丑角貌丑心不丑,用丑角的表演方式演绎普通人物的世俗生活,更能引起共鸣。
篇6
关键词:“以书入画”;线条;独立审美价值
东西方绘画在形成之初,不论是原始洞窟壁画还是原始彩陶的图案装饰,线条作为最基本的造型语言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留下了许许多多的艺术杰作,成为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历史的不断向前发展,东西方绘画艺术由于民族、地域、信仰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线条在东方绘画尤其是中国画艺术中被不断的提炼和强化,达到了很高的艺术高度,在浩如烟海的历代画论中,论及线条或用笔的文章不计其数,从南齐谢赫提出“骨法用笔”到近现代黄宾虹论及线条的“平、圆、留、重、变”,千百年来,线条都是历代画家和理论家们探讨的中心命题。文人画兴起之前,对于线条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线条与造型的关系上,不论是谢赫对于线条“骨法用笔”的要求,还是后来对于北齐曹仲达“曹衣出水”和唐代吴道子“吴带当风”的形象描述,着眼点总是离不开造型,然而随后兴起的文人画,不但要求诗书画一体,尤其是“以书入画”观念的提出,将纯线条的书法艺术融入绘画创作中,这不仅仅是书法与绘画的结合,而是对于绘画中线条的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的画家不但要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还要有相当的书法修养,加上诗文的润色,如此一来,绘画中线条已非仅仅囿于造型,而是有了文化的承载,一个点,一条线,在画中已然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
1 文人画形成以前绘画中的用线
虽然目前学界对于文人画的说法不一,大多认为文人画始自唐代王维,然而真正意义上的文人画创作应该是从北宋苏轼、文同开始的,宋之前的中国画,人物画相对比较成熟,山水花鸟还处在初始阶段,而且大多是以人物画背景的形式存在,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有明确记载:“魏晋以降,名迹在人间者,皆见之矣。其画山水,则群峰之势,若钿饰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树石,映带其地。列植之状,则若伸臂布指。”,这在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中表现得十分明显,虽然现在流传的版本传为后人摹本,但是依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六朝时期的绘画风貌,也印证了前述张彦远的论述。从图中我们不难看出画家对于山水树石的表达还不很成熟,但是对于人物的用线却如“春蚕吐丝”“行云流水”一般,被后人称为“高古游丝描”,不但很好地塑造了人物形象,还以连绵不断、悠缓自然的形式体现明显的节奏感。
唐代的人物画达到了绘画的高峰,涌现出了一大批诸如张萱、周P等优秀的人物画家,代表作品有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和周P的《簪花仕女图》等,这些作品从技法层面来分析,都属于工笔画,即用勾线染色的方法绘制,作者在用线上也更显成熟,无论是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还是背景事物的表达,都充分显示了艺术家对线条娴熟地驾驭能力,《虢国夫人游春图》比较注重人物内心刻画,画面线条劲挺流畅,人物和马匹的刻画生动形象,惟妙惟肖。色调的敷设浓艳而不失其秀雅,整幅作品精工而不板滞。《簪花仕女图》用简洁有力的线条,准确地表现了丰腴华贵的唐代美人各种不同的姿态。对衣纹和衣裙图案的描绘信笔而成,似规整但又非常流动。至于人物发髻和鬓丝,精细过于毫毛,笔笔有飞动之势。敷色层次清晰,丝绸间的叠压关系交代得非常清楚。薄纱轻软透明、皮肤光洁细润的质感表达恰到好处。
五代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画家为顾闳中,代表作品《韩熙载夜宴图》,此图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设色工丽雅致,且富于层次感,神韵独出。
由五代到宋,山水画和花鸟画也日臻成熟,宋代画院的设立,更是大大促进了绘画的发展,尤其是宋代的山水和花鸟至今是中国绘画史上两座难以逾越的艺术高峰。也由于此时文人画的发展,“诗书画”一体以及“以书入画”的提倡,直接影响了后来的画家对线的运用与探索。
2 文人画形成以来绘画中的用线
宋代以来除了画院画家以外,一些士大夫文人工也开始画画,比如苏轼文同等。他们往往有着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扎实的书法功底,而且他们对于绘画的认识也不同于专业的画工,不是为画而画,而是借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发抒“性灵”或个人抱负,间亦寓有对民族压迫或对腐朽政治的愤懑之情。他们标举“士气”“逸品”,崇尚品藻,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苏轼就曾说过“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但很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中意境的缔造,无形中提升了画面对线条的要求,这种对线条抑或用笔的看重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中国画发展。
关于书法与绘画的关系,早在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卷一《叙画之源流》中几番提到“书画同体”,这里的“书”和“画”主要体现的是二者在记录表达客观自然方面的相通性。元代的赵孟\在《疏林秀石图》后面的自题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则明确提出将书法的用笔融入绘画中,其中“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形象诠释了他“以书入画”观念。以书法的用笔作画,强调绘画中的用笔,自元代文人画鼎盛以来被后代的画家不断实践和探讨,留下来的不计其数的作品和理论学都在演绎着“以书入画”的无限可能性,在山水画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皴法即是历代山水画家对于线条艺术不断探索的结果,近代山水大家黄宾虹提出线条要做到“平、圆、留、重、变”,用笔要“如锥画沙、如折钗股、如屋漏痕、如高山坠石”,已经不是单纯的书法用笔,而是对用笔用线提出明确的要求。由此观之,线条之于国画,作为笔墨之“笔”其重要性自不待言,而它于造型之外的文化承载使得国画艺术在世界艺坛独放异彩。
3 国画线条的独立审美价值
线条,作为最基本的绘画造型语言,往往是通过其塑造的形象获得生命,而中国画自从文人画家提出“以书入画”的理论之后,将书法用笔的美感融入了画中。中国的汉字起初来源于象形,作为不仅是书法的载体,也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汉字的每个笔画在书写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审美要求,而且因字体不同、作者不同、情绪不同又会带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因此书法也可以说是“有意味的形式”。“以书入画”、融书于画,使得原本依附于形象的线条在造型之外同时兼具了书法的审美,文化的承载,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彦远(唐).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2] 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3] 郑昶.中国美术史[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
[4] 王伯敏,钱学文.黄宾虹画语录图释[M].杭州:西泠印社,1997.
篇7
关键词:传统美学;审美价值;美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266-01
一、美的探讨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审美活动就是要在物理世界之外建构一个意象世界,这个意象世界,就是审美对象,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广义的“美”。
回顾百年美学的发展,可惜的是,迄今为止,对“美”字的起源和原意没有明确的解说。不过,有“羊大为美” 的说法,是从味的感性愉悦去言说美的。李泽厚认为“从美学看,人类统一系统的意义就在,它强调了自然感官的享受愉快与社会文化的功能作用的交融统一”。在孔、孟、旬这些中国古代大哲人那里,便经常把味、色、声一起来讲人的愉快享受。把他们相联系实际上是在理论上去建立和论证感性与理性、自然与社会的统一结构,这具有很重要的哲学意义。
对于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西方美学从柏拉图开始不停的追问。“黑格尔把美定义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感性”的最高级,就是艺术,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从这里可以看出,美的本质问题在当今西方美学中已有了深入的研究。所以,我们从中国的传统美学角度继续对美的起源以及美的发展问题作进一步的阐述。
二、中国美学在发展中对美的研究
中国美学对美的研究还是建立在西方美学的基础上。受西方美学的影响,搁置美的本质问题,发展到现在都没有改变。中国的传统美学有没有解决美的本质问题,我们又能否从中找到美的本质的答案呢?美的本质是存在的,但不是传统美学的追问方式所能问出来的。总而言之,艺术中“美的本质”问题,是一个比较难把握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因此,对于20世纪中国美学进行学术史考察,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与敏锐的洞察力。在弘扬国学之美的同时,更应该注意现代审美的价值取向问题,在不断的追求美的本质问题,对美的研究也会有更深层次的发展。
三、21世纪对“美”的研究的展望
“美是一种价值”,对与这个问题。在20世纪初,价值概念,如美学中的“美”,伦理学中的“善”等等。“美”作为一个价值术语,已经历了二度衰变:一度衰变是把美的价值看成是审美价值的一种;二度衰变是把审美价值看作是艺术价值的一种。换言之,艺术价值要大于审美价值;审美价值又大于美的价值,把“美”当作评价艺术作品的唯一标准,已被认为是过时了得“美学的废墟”。因此不能单纯的用“美”来评价艺术作品的“好”与“坏”。
(一)审美泛化现象的出现
近代社会是以科技为主导的,科技的统治使世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对于审美的追求受到了来自物质现实社会的干扰,而为了保持自身精神世界的自由与纯净,就必须采取远离日益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方式。于是一切艺术与文化都在寻求一种乌托邦,逐渐地进入了一种虚拟的对话交流方式,艺术中介的多样性便应运而生。可以说齐美尔的“距离说”预言了“审美泛化”现象出现的可能。李泽厚提出的美感结构的四因素说,他认为“审美感受是感知、想象、情感、思维几种心理功能的复杂动力综合”。他把这几种心理功能的综合看作是审美感受的中介是比较全面的。但这些心理功能主要在主观世界中体现,缺少客观理念的参与,并非人的审美活动强调的审美价值。如果发展到极端也必然会走向“审美泛化”的轨迹。
(二)美的现代扩张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传统的美学范畴也相应的产生了变化,例如出现了像“美是矛盾的,荒诞的”;“美与丑的对立”;“反美学”等等。
西方现代美学家用思想来推演描画人类的生存状态,当他们在这个毫无意义可言的世界中找寻终极的价值,当他们试图将这个物欲的世界还原为价值的世界时,荒诞美便应运而生了。“荒诞的核心是人无法解释自己和世界,也无法相信现有的解释世界理论,因此,人看不到生命的意义。在现代社会,以批评家和艺术品策划人占主导地位的时代,通过他们自以为是的理论和炒作的评判结果,
艺术变成为更加荒诞的、难以言传的,但不再是“美”的。
总之,不论是李泽厚提到的“羊大为美”,还是美发展到至今出现的荒诞美,这些都不足以解释美到底是什么。因为美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建立在审美对象、美感等等因素的结合。美不是要特定的物特定的地点,生活中处处会有美,时时会出现对美的表态。对于一朵花,一件艺术品,一首诗,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审视美存在的价值,通过自己心灵深处的那份感动,相信美无处不在,美的内涵和真谛也会清晰的显露出来。
篇8
人们一直在追求美,想要创造美的领域,想要获得“个人生存的丰富性”,于是尝试着去发现美。在懂得美的表象、美的使用价值之后,又是否会有正确的审美观去理解美的内涵、美的社会价值。这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把听觉、视觉、触觉化为理性去承载生活的过程,需要我们能够成为多元化设计的探索者。本文以锁为例,从锁的使用功能、革新技术、材质、外表形式、文化内涵等方面来论述设计审美的价值体现和价值判断。
关键词:设计;审美;锁具;功能;文化
中图分类号:F123.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设计与审美 “阐述设计审美,有必要将设计与审美分而述之。因为,设计与艺术原本的渊源关系,使它本身获得了美学性质。”所谓设计,“从内涵上说就是从技术的、经济的、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角度出发,以实用功效与人的需要为目的,利用一定的物质手段、材料,遵循客观的规律,按照美的理想和意识进行规划,使其转化为具有特定使用功能、外在形态、人机关系以及文化意味的实用品的创造性生活。”设计是人类的社会行为,其包涵了技术成分、艺术成分等,灌注自身思想意志,使其成为“人化的自然”的一种社会劳动。由此产生了生产者与消费者,而设计者在这个社会行为中的产生引导了生产者创造更多符合社会实际、满足社会更多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艺术品”,引导消费者养成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所以设计就在其中起到了平衡的作用。 所谓审美,通俗的说就是对美丽事物的审视。它既是一种客观表象,存在于人类的造物过程中,又是一种主观感受,存在于艺术作品里的文化韵味,因而就有了审美,它是人们透析美的肌理、价值、内涵后,对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多维度的发现、观察、深入了解的一个思维过程。
在审美的过程中,既要把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相互渗透,又要依赖客观事实进行价值判断,通过理性的思维和实际考究来进行事实判断。它们之间最重要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要考虑到人的需求,用科学的美的尺度来评论设计作品的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统一、实用价值与美学价值的统一,使设计作品能够达到科学与美学、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结合。
审美价值离开了审美活动就失去了意义,所以设计审美需要把科学技术与文化、心理、市场等设计因素结合起来,加深对客观对象的客观感知、对事物表象的识别、对感性形式作出理性的理解与把握。最终这就要求设计者们涉猎到心理学、社会学 、经济学等更多的学术领域。
二、设计审美的价值表现因素 在判断设计审美的价值体现时,事实判断是属于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判断方式,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设计审美中的价值判断及其特点。 对于事实判断应该全面的去把握设计作品的功能、造型、材质、文化寓意等客观存在。这些判断是可以通过实践去掌握的,客观地存在于设计作品中,具有唯一性。 “在艺术文化学视界中,艺术是这样的一种文化形态,它从多样性审美或其他维度为人的各种解放和自由提供了可能性的解决方案。”下文就以锁为例子,从它的使用价值和人文价值两个大的方面来分析它的功能、技术、材质、文化等诸多细节,进一步阐述对设计审美的价值判断。
(一)使用价值 1、设计审美最本质的审美要素:功能美 “功能决定形式”的设计理念是设计的核心原则,是首先满足于实用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语言,是推进设计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事物的结构、材料、技术所表现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锁满足了防风,防虫兽,防盗的实用。《辞源》解释为:“锁,古谓之键,今谓之锁。”《辞海》曰:“必须用钥匙方能开脱的封缄器”。1990年版《美国大百科全书》:锁是一种用来保护物品安全的装置,通常用于房门或保险柜。早些时候为防他人随意开启私有物设置了简单的机关门闩,后来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逐渐发明了不同材质的锁,但其首要功能依旧是保护与实用。
2、设计审美最本质的审美要素:技术美
锁作为社会实用性的设计产品,它的变革和突破都展示着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变迁和进步,虽然功能上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但是思维的创新是不断在涌现的:
木锁,锁的渊源,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过早期的木质锁,它们结构简单、形体笨重,采用竹杆之类的材质作钥匙开锁;三簧锁,锁的飞跃,利用两三片板状铜片的弹力来达到封关和开启作用;叶片锁,近代锁,它利用钥匙牙花拨动锁内与之吻合的叶片缺口进行开关;弹子锁,是利用弹子、转芯和套同联合锁定来便于小钥匙间接控制锁栓;电子锁,采用电子电路控制,保密性强,方便网络化管理。到现在,锁具已经形成一个大的体系,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锁也不断的在更新换代。
3、设计审美最基础的审美要素:材质美 锁按不同材质分有木锁、金锁、银锁、铜锁、铁锁等,而且不同材质有着不同的耐用程度。木锁易雕琢不同的形式,其纹理较美观具有亲和力,但是结构简单,安全性较低,不锈钢成本较高,铝合金锁芯易断裂,所以现如今,很多是用铜来制作锁芯,它不易生锈,铜与铁等金属不会沾结粘连,比较坚硬,并具有很好的韧性,不易断裂、氧化,但也是抵抗不了很强力的破坏。
(二)人文价值: 1、设计审美最直观的审美要素:形式美 锁的外观是平衡功能与形式之间的关系而产生的,不仅使其有着使用价值,也韵意着审美价值,例如狗形锁表示守护;虎锁表示威严;鱼锁意味年年有余等。 2、设计审美最基础的审美要素:文化美 从“文化”的内涵来说,“文化”的本质就是“人化”,指人类通过劳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使自然打上了人的意识、目的的印记,变成人的作品,成为人的自由的表现,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文化美,是社会文化的载体,是设计作品中对人类精神文化的创造和发展的积极作用。而锁工艺的文化内容不仅包括具有社会属性的封建等级制度,还包括了生活化的爱情表白和富贵平安等。
三、总结 设计审美的价值体现最重要的是功能美,功能的体现才是设计作品的真正的体现,技术美、材料美、文化美等元素都是锦上添花之物,只要设计作品强调以尊重客观为出发点,都是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深化再创造的,使其给人以恰当的审美特征和较高的艺术品味,达到“为人造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操奇,朱喆主编.艺术文化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篇9
关键词:艺术审美个体社会价值取向
美育教育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它应人们传播社会知识、表达内心情感、满足审美要求的愿望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渐趋成熟。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学科,美育教育以其独特的方式发展,促进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在现行教育体制中,艺术专门人才的培养和艺术专门技术的传授主要是由专门的艺术院校承担的,但是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容低估的。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虽不以艺术专门人才培养为主,它更重要的是为艺术提供了数量众多的承受者——对艺术感兴趣,有一定相关知识和某种程度的实践经验的社会成员。他们是多样性艺术存在和发展的土壤,如没有这一土壤,其自身的发展就会有很大的局限性。
一、师范艺术审美价值的社会背景及构成因素
现代社会中分工的专门化和细密化,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完全正确认识艺术的审美价值,这将阻碍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看到,一些人只在有限的领域内片面地发展了自己的能力。例如,一些人对艺术活动、衣着打扮、生活用品、生活工作环境等缺乏审美基本常识,特别是有些人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而轻视艺术、歪曲艺术,甚至诋毁艺术时,我们怎能不感到忧虑呢?出现这些问题,其中一些原因是因为我们在大学阶段对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不够。特别是师范院校的学生,如果自身都没有形成正确的艺术审美价值取向,又怎么去承担教书育人的重担?说得严重一些,这关系到全民素质的提高,它将会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脚步。因此,加强当代师范学生的艺术审美教育已刻不容缓。
在现实生活中,美以各种形式存在,可以归纳为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艺术美等。我们所说的审美原则就是社会审美、自然审美、形式审美和艺术审美相结合,就是将不同的秩序结合到一个包含性的经验统一中的联合,这些审美原则是构成个体审美价值和社会审美价值的标准。艺术美泛指艺术作品的美。艺术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艺术作品和其他劳动产品不同,劳动产品是在实用基础上讲求美,而艺术作品则不是直接为了满足实用的需要,而是在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中给人以精神享受。从现实生活到艺术作品完成是艺术家的一个创作过程,正是这个过程的性质决定了艺术作品的美。就某一具体作品来说,客观对象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丑的。客观对象不能决定艺术作品的美、丑性质,因为艺术作品的美取决于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艺术美和其他美的形态一样,都是人的自由创造的形象体现,而艺术美作为美的较高的形态,则更加充分体现了艺术家自觉地运用美的规律来创造,给人以深刻的精神影响,成为鼓舞人们创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二、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的关系
艺术作品是一个复杂的审美价值系统,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是社会审美共同价值的基础。首先,从艺术接受者的主观动机来看,他之所以为艺术作品所吸引主要是出于满足个人精神上的需求。艺术接受者预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获得一种审美享受,艺术的社会审美价值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得以实现。其次,从艺术价值实现的过程而言,个体审美价值总是先于社会审美价值。在接受过程中,接受主体旨在个体精神需求获得满足之后才接受作品政治、道德因素的影响。
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的关系还表现在社会价值对个体价值的渗透上。艺术接受者固然都是作为有意识的生命个体来从事艺术接受活动的,但同时他又代表着一定社会集团的思想意识和社会观念。事实上并不存在离开社会的纯粹生命个体,也不存在离开生命个体而独立存在的社会。一切社会性都是通过个体性来表现的,人就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当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承担者而面对艺术的双重价值时,就不可能以纯粹个体或纯粹社会集团的代表者的面目出现。在主观态度上总是两方面相互渗透,因而艺术的审美价值在接受者那里与其某些个性因素相融合而带有自身的特点。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也会因社会价值的渗透而获得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在具体的艺术审美中,人们所获得的愉悦之情一般都是艺术的社会审美价值渗透于个体审美价值所产生的效应。
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的关系还表现在他们的相互转化上。当人因为对自由的热爱与向往而投身于社会活动时,这种个体审美价值就转化为社会审美价值;当一种社会审美价值成为强化艺术活动主体所获得的审美愉悦时,它就转化为个体审美价值了。我们对艺术双重审美价值的划分完全是着眼于艺术对个体和社会整体所具有的不同功能上的。无论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还是社会审美价值,都只有在具体的关系中才显现出来。一个生命个体具有唯独艺术作品才能满足的那种特殊精神需求,于是他与艺术作品发生联系并从中得到满足,这样艺术对个体来说就显现出个体审美价值。一个社会作为一个有机体,它有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客观要求,艺术这种精神产品恰恰在某些方面满足了社会的客观要求,于是艺术就具有社会审美价值。但生命个体总是社会中的一份子,社会又是生命个体所组成的,人既是个别存在,又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因此,艺术的个体审美价值与社会审美价值又总是在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中发挥其功能作用的。
三、师范美育教育中的艺术审美价值取向
1.对个体审美发展应给予尊重
艺术个体审美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审美态度、审美直觉和审美趣味,它明显地不同于科学认识、实用伦理的态度。现代审美心理学研究已证明,审美态度并非先天具有,而是审美教育的结果。没有系统接受审美教育的学生,他们往往是以实用而不是审美的态度来对待客体,在审美与非审美之间不能做出正确的区分。如果说审美态度是审美活动赖以进行的前提,那么审美直觉则是审美活动得以展开的主体方面的基础或能力。有些人认为这种直觉不可能通过教育手段来习得,是一种先天具有的主体能力,这种说法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我们同样可以说,凡是人都具有灵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我们不否认某些艺术门类需要具有特有的先天直觉,但我们这里所说的是大多数师范学生的审美教育。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个体审美总是依凭某种参照来进行审美活动,而这种参照结构就是审美趣味。审美趣味主要表现为个性审美偏爱,审美偏爱是个性审美心理的指向性,也是对某类审美客体或某种形态、风格、题材等优先注意的心理倾向。审美偏爱的成熟,表现为兴趣的专一性与兴趣的可塑性之间的一种张力和平衡关系。尊重个人的独特感受,尊重个人的创造,尊重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美学种类,使受教育者学会尊重个性。广泛的艺术审美趣味,将为宽厚的胸襟和平等的民主精神奠定基础。
2.审美共性是审美个体发展的基础
成熟的审美标准首先体现在它与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的规律比较符合,对不同形态的审美标准的涵盖面较大,符合大部分的审美实际,这就是审美共性。孔子说诗“可以群”。通过艺术审美教育,我们意识到人类在情感生活上的相同与一致。通过艺术作品,我们理解别人的内心生活。在一种体验的情况下,自己的自我和别人的自我之间的界限在感情当中逐渐消失,产生一种同一感情。在这种感情中,一个精神存在与另一个精神存在就一致起来。对当今社会来说,起到沟通社会成员的情感,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艺术虽然是个人创作的产物和个人接受的对象,但它绝不仅仅具有个体审美价值。艺术同时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某种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表现方式。任何一种貌似纯个人的艺术活动都必然隐含着它的社会历史因素,任何个体审美价值必然隐含着艺术的审美共性。艺术的审美共性体现在社会对艺术的直接需求之上,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同因素间关系的变化推动着社会整体的发展。
在当代师范美育教育中,我们不能因艺术个体审美发展而轻视艺术社会审美价值的教育,也不能因艺术社会审美价值而阻碍艺术个体审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辛,甘霖.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赵道飞,陆阳秋.美育与艺术鉴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3]邱正伦.艺术美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篇10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审美;取向;价值
通过高校音乐教学的发展,改变了音乐教学的审美价值取向,促进了审美观的转变。由于高校音乐教学的全新发展,培养了高校学生的社会美,使高校音乐教学的审美取向价值得到了最大化地发展,体现了艺术性、社会性,在不同层面上,影响了音乐教学的审美价值取向。
一、直接作用引导了音乐教学的社会审美
(一)教学格局对社会审美进行了宏观指引
站在宏观发展的角度,通过高校音乐教学的社会发展,全面优化了审美价值,以社会审美作为出发点,使学生的社会审美产生了很大转变,促进了审美价值的新格局。在审美方向的不断引导下,注重心理体验,为学生认知社会美、体验社会美提供了良好的氛围。通过社会因素的引导,学生的社会价值观以及音乐目标都起到了宏观引导的作用,不仅对学生的心灵具有净化作用,还深入挖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构建高校音乐教学的新格局,在宏观上,引导了高校音乐教学的社会审美观,也影响了学生的审美方向。
(二)创新教学对社会审美进行了微观指引
通过对发展目标的深入分析,对于传统的音乐教学来说,其发展目标主要是注重艺术层面的发展,通过审美价值,来引导饮血教学的艺术性。但是,随着音乐教学的社会化发展,以及新的教学方向,高校音乐也朝着社会化的方向发展,深入研究了其社会性的有关功能,因此,音乐教学从审美方向逐渐转变为社会方向,体现了音乐教学的社会价值。此外,通过科学发展的指引,突出了音乐教学的社会美、价值美,并且,对高校学生的审美取向具有引导作用,促进了音乐教学的审美价值与科学发展观的统一。在微观上,引导了高校学生形成社会性的审美角度、意识。
二、新目标引导了审美取向价值
(一)审美取向的作用
站在学生社会发展的层面,全面深化了高校学生的社会心理,使学生在社会发展中,体会到存在的社会美,能够抒发相应的情感,在学生的心理上,起到了优化作用。由于音乐教学的审美视不断的朝着新方向发展,也让高校的音乐教育有了新思想,不仅培养了审美取向,也使其引导作用得到了全面地深化,进而在审美价值方面,能够正确的认知,同时,高校学生在认识社会美、心理美也得到了拓展。对社会美、心理美进行体验的过程中,审美取向逐渐的转变到为了实质层面。
(二)审美取向的社会性
社会美德对高校的音乐教学具有间接性的引导作用,使高校学生在内心上对美的认知有了新方向,突出了高校音乐教学的审美价值的微观性,全面优化了学生对“美”认知,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社会人文,以及社会道德等的审美意识,使学生的审美取有了间接性的转变,朝着意识、观念,以及心理层面转变。
(三)审美取向的价值
通过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我们可以得知,由于时代的变化,在认知社会的意识形态时,高校的音乐教学也发生了很大转变,尤其是体验社会美的的角度,产生了明显改变,注重学生对社会美的心理感知,以及体感的过程。通过对高校学生审美取向的不断引导,以及对社会观念的正确的引导,使高校的学生的审美价值观得到了优化,在引导的过程中,音乐教育审美也从理论层面逐渐上升到了社会价值的层面。从侧面上,深入研究了高校学生对社会审美的认知,并对其进行了积极地引导。
三、全新发展转变了学生的审美取向
(一)冲出音乐教学的传统格局
高校音乐教学审美观念的正确引导,不仅要使学生的内心得到了优化,明确了发展方向,还要根据社会发展的新局势,全面培养了高校学生对社会的正确认知心理,进而提高了高校学生的心理认知的层次。在当代高校的音乐教育中,根据其发展的新理念,明确了音乐教育的目标,全面引导了高校学生的审美观、价值观的取向。不仅贯彻了音乐教育的艺术美,在环境美、发展美等方面,也引导了学生的认知,有助于高校音乐教学,使其特征得到全面地体现,并展开了深入地探索,同时,对高校学生的社会审美心理具有启迪作用,实现了根本目标,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指引了高校学生的社会审美观念,促进其良好的发展。
(二)全面优化高校的审美观念,促进音乐教学的新功能
对于高校的音乐教育,不仅引导了其审美价值的取向,还充分讨论了其价值性的因素,并且,对社会美、生活美,以及艺术美等的价值进行了深入分析。自从高校的音乐教学有了新的发展目标,拓展了与其艺术美的相关因素,全面的提高了学生对社会美、艺术美等感知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感知艺术心灵的能力。此外,通过高校的音乐教学,其审美取向还引导了道德美、发展美,使学生可以正确认知,科学构建高校学生感受社会发展美,实现审美与教学美的融合,在审美观念上,对其针对性的补充,从而使高校的音乐教学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的新需要。不断地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引导学生审美价值的正确方向,探索音乐教学的功能,使得到其创新性的发展,促进高校音乐教学的新方向,使其具有创新精神,推动高校音乐教学的发展,形成音乐教学的新局面。
(三)深化审美观念的层次,引导音乐教学的新方向
对于高校的音乐教学来说,审美观念很重要,通过对其层次的延伸,为音乐教学提供了根本的动力,为高校学生的社会审美的层次,提供了探索、引导的新方向。站在直观作用的角度来说,高校的音乐教学在引导学生的审美价值时,以学生“社会美”出发,通过优化学生的认知心理,可以使高校的学生在整体上,掌握社会的发展走向,在心理上,感知“社会美”所表现的相关形式,最终理解社会美的重要性,以及对社会环境的价值等。对艺术美进培养时,高校的学生可以在社会发展的层面,抒发自己的心灵美,充分表达对于社会审美的认知方向,进而在心灵美的方面,不断的加深感知。这是现代音乐教学的根本体现,促进了高校学生审美取向价值的形成,不仅强调了优化学生的审美观念,还明确指引学生的社会取向,使其明白内在的价值。让高校音乐学生能够从容的面对真实的社会,适应社会环境,进而优化美的理解,改善感受心理,以社会认知的角度,更准确的表达对于“美”的情感等,以此使高校学生的审美层次得到全面地提升,冲出传统音乐教学的审美取向,摆脱心理束缚。
(四)构建高校音乐教学的审美功能
对于高校的音乐教育,对其审美取向进行引导时,主要是通过审美观念的新格局,深层次地分析音乐教育的发展目标,树立了音乐教育的正确审美取向,明确了其具有的内在价值、作用等。其中,具体补充了艺术审美、心灵审美的相关观念,使学生进一步地理解社会审美观念,充分体现了高校音乐教育的新目标,也体现了音乐教育的时代性、进步性。通过认知艺术美、心灵美,在此过程中,指引高校音乐教学的良好发展,使其从学科性逐渐转变为社会性,充分展示当下音乐教学的新动机,同时,深入探索高校的音乐教学效果。
四、结语
对于当下高校的音乐教学,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教学目标的转型,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传统教学思想。在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下,明确了音乐教学的新思想,以及新目标,充分表达了与音乐教学审美取向相关的的价值,如:社会性价值、艺术性价值等。对于高校学生社会美,在体验、感知方面,实现了心里优化。
[参考文献]
[1]党维波.黑龙江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欣赏课现状调查与分析[J].艺术百家,2013,02:425-426.
[2]殷婕,王华彪,杨丽娜.地方高校音乐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4,30: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