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改变范文

时间:2023-07-06 17:42: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的改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文化的改变

篇1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有机结合

一、及其特点

是创始人的演说,主要讲的是人类解放和发展的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具有科学性的理论体系,它经过了160多年的严峻考验和激烈革命,这说明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它具有科学性、普适性、实践性的特点。

二、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历史的产物,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延续力,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就是我们华夏儿女的祖先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创造的制度的总称。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极大的融合力、持久的凝聚力、深厚的亲和力。

三、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是西方文化,要想在中国大地上落地生根,就必须要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相似之处,被我们国民接受。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传统文化对中国民众有着深深的影响,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刻,带领着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赶走了西方列强,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使中国走向了新时代。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就必须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实际情况,融入中国特色的表达方式,融合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

哲学思想中国化是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我们要把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使二者交锋、碰撞、对话与沟通,这样中华民族才会不断地了解和认识哲学思想,最后接受思想。可以说,哲学思想使中华人民开始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它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水平,使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地现代化。

四、中国传统文化对的负面影响

与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具有许多的相似之处,但是凡事都具有双面性,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历史遗留的产物,它具有极强的封建意识遗留下来的坏毛病,比如等级制度、强调尊卑长幼、服从等。在传统的思想中,有高人一等的富人,也有低人一等的穷人,这些都严重地影响到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五、哲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通融之处

哲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相似之处。在《礼记》《大同书》中就可以看出,在中国的古代,人们就希望构建一个和谐的、没有战争、没有剥削、压迫和等级制度的社会,推选一位贤能的国王,带领人民生活在一个公平、诚信、和谐的社会中。哲学是把唯物主义与历史相结合,通过改变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关系,科学地、客观地解决这些矛盾,构建一个自由、人人平等的理想型社会。同时,在对待人民的观念中,两者都主张“以民为本”的观念。

六、如何使与中国传统文化能够更好地融合

1.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在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引导下,中华民族陷入了困顿之中,被作为救国图强的一条道路,带领着中华人民取得了革命性的胜利,赶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了旧的社会制度,迎来了中华民族的新时代。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必然会与传统文化有摩擦,要想在中国大地上面播种、发芽、开花、结果,中国化要充分结合中国人民的实际情况,考虑民众的价值取向,还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2.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可行性

与《礼记》《大同书》中所构想的理想社会是具有相似之处的。主张的是自由、人人平等,把中的唯物主义与历史实际相结合,通过改变旧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关系,创造一个公平、和谐的社会。在古代的《礼记》《大同书》中,人们追求的是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人们选出一位有才之士管理国家,人民生活在一个诚信、公平、和谐的社会中。同时,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在对待人民的态度上,都推崇“以人为本”的观念。

3.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必然性

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刻,是哲学思想带领着中华人民走向了救国图强的道路,赶走了各国的侵略者,改变中国旧时代,迎来了中国的新局面,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碰到了瓶颈,无法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更不能改变中国当时的困顿处境,因此,引进一种新的文化势在必行。中国化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使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篇2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中小学 现状 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0007-02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性格和精神形成的土壤,是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所在。在当今文化多元化发展的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渐削弱,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已是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北师大座谈时,强调古代诗词和散文的重要性。另外,教育部也下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重视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地位。中小学教育作为传承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担负着中国文化继往开来的重要使命。因此,在中小学阶段普及传统文化,目的是让学生找到情感上的归属,在精神上变得丰富,在思想上获得根基,做一名有内涵、有文化修养的文化人。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通过与校长的座谈,以及教师教学的观摩,发现我县的传统文化教育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的传统文化素质不高,无法承担传统文化教学;教学方法单一,以诵读为主;专门的国学课少,以活动为主;学生可利用的资源少,没有传统文化基础。因此,为了改变这些教育现状,让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教育要出特色,就不能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割断自己的精神命脉。主席说过,“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由于学校教育长期处于传统文化的“枯水期”,教师群体也同样“传统文化营养不良”,作为传统文化的教育者,教师首先要补文化课,也要补思想课。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不是一门具体学科的知识,而是有关生命的学问和智慧,需要个人在日常工作中进行理解和认识。这些都需要教师深刻的理解和钻研,把握其思想精髓。教师只有成为具有文化素养的人,才能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所以,教师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除了“言传”,更重要的是“身教”,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在言行中使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实现知识的潜移默化。

二、教育内容实现由“知识――情感”的转型

传统文化内容在中小学教材中所占的比例不少。可以说,我们不缺少传统文化教育的素材,缺少的是教学的方式与方法。我们的教师习惯于讲授一些知识性的东西,学生听了不仅没有兴趣,而且也没有情感的共鸣与体验。从实践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现行的传统文化教育只是完成了知识的灌输目的,并未达到让文化深入人心的目标。

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情感意识,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古诗学习,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尝试从作者的视角来思考,感受古诗所表达的意境,同时,要杜绝死记硬背,减轻学生的压力。针对戏剧,教师可以发挥学生的表现力和想象力,让学生亲自表演和感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和思考,而且还降低了学习难度,培养了学习兴趣。总之,学校作为学生兴趣和潜能的开发者和引领者,应充分挖掘一切可利用资源,找到其与课堂的切合点,让学生体验民族气息,培养文化情感。

三、解除“应试教育”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捆绑

应试教育极大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和教师的施教水平。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师就必须改进自己的教学。以语文中的文言文为例,教师要改变以往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方式,引导学生赏析、体会作者的意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样的,在历史课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之间有其内在的联系性,站在历史情境中分析问题,提高兴趣。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轻松自由的氛围。在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化鉴赏力,发掘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对文化产生感情,以文化中的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行为。因此,将传统文化作为一门课程讲授时,教师要突破旧有的思想束缚,考虑其内容的特殊性,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课堂上,老师可以讲述一些关于诸子百家及中国古代各派名人的故事,利用动画、看电影等多媒体娱乐活动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会知识,收获情感。最终实现教师会教、学生爱学,让传统文化思想在中小学生心里扎根生长。

四、引导学生多读国学经典

接受国学经典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人自觉走进“文化”的过程。阅读经典可以改变人的气质,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加强诵读教学外,还提倡学生在课外时间多读国学经典,阅读的次数多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就会感受到经典中的博大精深,逐渐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感悟,实现生命成长。所以,教师要关注诵读的价值,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推荐学生一些经典的、民族的、优秀的书籍,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多国的经典文化,让学生在对经典的了解之中把握传统文化的真谛,在比较撞击中逐步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五、加强汉字书写训练

篇3

摘 要 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重要的软环境建设,也是新农村建设应有的内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形成与新农村建设前景相适应的文化类型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通过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复兴传统体育项目,将传统文化通过传统体育项目的现代转型形式植入到新农村文化中,可以有效的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提升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性。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传统体育 新农村文化建设

农业是河南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门类,农村人口在整个的河南社会人口中占据重要比例,长期以来农村社会的发展一直也是制约河南社会经济全面现代化的重要因素,如何通过新农村建设在改变农村环境,提升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同时,提升农村人口的素质,改善农村文化是新农村建设中最重要的核心内容。新农村文化建设本质上并不应该是一种完全脱离农村社会根基的文化,一种完全现代化的、外来的文化对农村社会的改革的效能是有限的,经历了改革开放的三十年的发展,农村社会经济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对农村社会文化的改革却落后于农村经济的改革,因此在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通过改革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并且复兴传统文化的优良资源,将此作为新农村文化的根基,这样使得农村对于新的文化类型不陌生,也能完全适应农村社会,从而可以有效的改变农村社会的文化状态,实现全面的农村现代化。

一、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现状

传统体育项目是河南农村社会中重要的文化形式,通过传统体育项目的展示,一方面可以强身健体,在河南农村中诸如习武、秧歌、庙会舞蹈等传统体育形式一直是河南农村社会中重要的体育项目,通过定期的参与到集体的体育项目中去,可以使得农民在日常的农业生产活动得到调剂,也可以使得农村人口在节庆时期身体得到很好的锻炼。尤其是在传统的农村社会中,农业生产占据农民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农民尤其是女性通过空闲的时间参与一些传统体育项目,对身体素质的锻炼效能是显而易见的。另一方面传统体育项目的参与还有利于传统农村社会的稳固,传统体育项目除了个别项目之外,大多都是一种集体项目,诸如秧歌、庙会舞蹈等,通过参与集体项目可以让农民对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形成归属感,比如说参与庙会舞蹈,通常在传统的农村社会中,庙会是以一定的自然和行政区域作为单位参与的,参与者通过一定的区域组织在一起,并且以此为整体与之外的农村社会进行文化、经济各方面的交流,因此农村对于这样的单位是有归属感的。

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社会人口的流动,河南农村的传统体育项目日益衰败,除了太极拳等个别地区发展比较好之外,大多数的传统体育项目都出现了发展乏力的情况,秧歌、庙会舞蹈等一度被作为一种封建迷信活动所禁止,很长一段时间也不被提倡,集体传统体育项目的消失。此后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大量的农村人口外出打工,农村社会中青年劳动力不足,在农村社会中老年和幼年的人口占据了农村社会的主体,这部分人口在从事农业劳动之外,很难再有时间和经历去参与到传统体育项目中。并且很多随着农村社会人口的老龄化,他们受到疾病的困扰,也没有能力参与到传统的体育项目中,这些都造成了河南农村社会传统体育项目的衰败。

二、传统体育项目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相关性

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从20世纪末启动以来,对农村社会的改变实现而意见,尤其是对传统农村社会的居住形态的改变,现在在河南各地蓬勃发展的新农村建设已经和那大程度上改变传统以自然聚居形态的农村社会,农村开始进行楼房改造,农民迁入楼房。这在传统的农村社会中是不能想象的。农村社会居住形态的改变,对农村生产、农村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首先对农业生产而言,传统的居住形态是以围绕可耕种土地形成自然聚居,在这种聚居形式下,农民可以较近的进行农业生产,农业生产资料也可以较为容易的放置在农房中,并且散居的形态也使得诸如玉米等农产品有着充足的晾晒区域。这些都是与农村传统生产形式相融合,但楼房出现彻底改变了农村社会的这种生产形式,农民无法再将生产资料搬进楼房,也不能在将生产产品在附近进行晾晒。而且这种队农村社会文化形态的改变也是明显的,农民文化是以熟人社会为核心的文化形态,先生在研究我国农村社会的文化形态时就指出,农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以血缘关系构成整个农村社会的文化根基,父老乡亲这些血缘和非血缘的熟人关系在新农村建设中受到冲击。

传统农村社会文化形态的改变,需要一种新的文化形式植入到农村社会中,文化的改变相对于经济形式的改变要滞后的多,因此虽然河南的广大农村中居住形式和经济形态已经发生了改变,但一部分的农村传统文化并没有消失,依然发挥着功能。新的文化形式也不应该是一种脱离农村传统文化的一种完全崭新的文化形式。在20世纪初等一批学者就开始探究新农村的文化建设,通过一种将外来的先进的农业生产科技引入农村社会,改变传统农村社会的生产技术的形式,将现代化的农村文化引入到农村社会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当时部分学者过于强调中国农村的落后,将农村中一切文化都认为是一种落后的文化形式,忽视了农村社会文化的韧性,结果导致新的农业文化形态很难和传统文化形态相融合,从而造成了对农村社会改革的失败。

因此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中也是需要通过将传统农村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功能,摒弃传统文化的糟粕,将传统文化的优势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建立一种农村社会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这对于新农村文化的有着重大的意义。传统体育文化就是一种很好地传统文化形式,河南农村中也具有丰富的传统体育项目,通过复兴传统体育项目,输入新的文化内涵,将传统文化的形式与现代新的文化内涵相结合,可以产生新农村建设中需要的文化形态。

三、传统体育项目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结合的现实路径

将传统的体育项目与新农村的文化建设相结合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首先对传统的体育项目进行必要的改良,诸如秧歌、庙会舞蹈等形式的体育运动形式受到原来文化内涵的限制,现在很多地区已经没有这样的文化形式,而这些传统体育项目都是围绕着这些传统的文化形式展开的,没有文化的依存,这些传统体育形式也较难开展。可以通过改变传统的体育运动的文化内涵,发挥其强身健体的文化功能等内涵,实现其形式的更新。

其次在进行传统体育运动形式的推广,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消失在很短时间就可以实现,而其重新的复兴则需要大量的推动,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才能实现,通过有目的性举办一些传统体育运动的项目的比赛等,有引导性的将传统体育项目的复兴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相结合。

最后是对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进行形式的改造,将其纳入到农村社会的学校教育体系中,从小培养农村人口从事传统体育的兴趣,通过学校的推广,扩大从事传统体育项目的人口基数。

总之河南的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需要新的文化形式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同时,通过复兴传统的文化形式,将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进行必要的改良,植入到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中,可以有效地实现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复兴,也能有效的将传统农村文化实现与现代新农村文化的融合。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6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河南新农村文化建设视角下传统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号2016―gh―154)”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洪旭辉.新农村建设中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3).

[2] 张兴梅.新农村建设中村落传统体育活动与文化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2,(9).

[3] 姜娟.论民族传统体育在新农村体育建设中的优势[J].搏击(武术科学).2011,(3).

[4] 王进选,温路广,范杏茹.挖掘民间传统体育 构建和谐新农村[J].前沿.2010,(6).

篇4

利用传统文化获得消费者的认可是广告成功的好方法。在广告创意中恰当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要素,容易让受众从内心接受和理解,使广告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影视广告中应用传统文化,可以改变广告单纯的经济属性,赋予产品文化和思想的内涵。使我们在传播商品信息的同时,引领思想潮流,弘扬民族文化,改变广告单纯的经济社会产物的角色。这样可以缓解受众对广告的逃避心理,提升广告效果。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在广告中的渗透,改变了广告单纯的经济角色,而赋予了广告文化内涵。在资讯迅速发达的今天,影视广告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广告人中国式广告意识越来越清晰。但是传统文化在目前的影视广告应用中虽然也大量应用,但仍存在很多缺失,让人痛心。中国广告人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已把目光转移到传统文化这一领域。传统文化是中国影视广告不可或缺的部分,越来越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影视广告中被频繁运用,这已经成为当今影视广告的重要内容。

二、广告教学中中国传统思想元素分析

在中国思想史上,强调亲情仁爱孝廉,注重细水长流般淡泊隽永的情感。随着市场经济信息的全球化,在需求多样化的激烈竞争中,广告人想尽办法把各种各样的观念情感渗透在广告作品当中,以有效制作成功的广告实现价值。而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正确运用,无疑会有效的打动消费者,因此传统文化思想在影视广告中的应用屡见不鲜。案例1:思家心切的游子、电影明星王姬远渡重洋而归,投入家人的怀抱,举家欢聚,饮酒庆贺。电视画面热烈、欢快、温馨。(画外音)“孔府家酒,让人想家。”歌声、画面与旁白相互映衬,亲情、乡情与酒香融为一体,从而勾起了千万旅居海外华人思念故土的无限乡情,也勾起了天涯游子畅饮家乡美酒的一腔激情。这则广告以浓郁的情感为诉求点而获得成功。案例2:苍翠的大山,宁静的山庄,清澈的小溪。一位老妈妈正在晾晒衣服。(画外音)“妈妈,我梦见了村边的小溪,梦见了您,梦见了奶奶。妈妈,我给您捎去一样东西。”一辆卡车载着一台洗衣机从远方驶来。妈妈和村里的人围着洗衣机又说又笑。妈妈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画外音)“威力洗衣机,献给母亲的爱。”这则广告在短短30秒的时间里,不但表现了远离家乡的游子献给母亲的“爱”,而且颂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孝心”。广告画面和广告语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清新隽永,蕴含着融融的亲情和悠悠的意境。近些年人们交口称赞的一些广告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威力洗衣机,献给母亲的爱”,则均是从家庭伦理亲情角度展开故事,塑造产品个性。

三、广告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一直影响世界文化的进程,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代表,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影视广告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缺失现象严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缺失对于现代影视广告无疑是一种打击。案例3:五粮液广告整个场景是古典唯美的传统风格,在一个小水潭中,有个竹子的凉亭,一条浮桥和岸上相连,整个湖面飘着绿色的树叶,四周围绕青山翠竹。绿水青山相映,现出幽静平和的意境。两个青绿汉服者,从浮桥边的水面进入竹亭,溅起一路水花打大浮动的落叶,露出墨绿的水色。两人相视而笑,举杯对饮,相映成趣。再伴着优美的乐曲,不由另人陶醉心向往之。画面唯美,在配上古典音乐,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在原料配方酿造工艺文化内涵上,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五粮液无形中被赋予了这种古典的意境,五粮液骨子里流淌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从而获得消费者的信赖。

四、广告教学中中国传统民俗元素分析

篇5

 

关键词:传统文化 继承 发展 服装设计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我国的文化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出色运用,向国内专注于服装设计的人们提出新的挑战。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如何选择、如何继承、如何与服装设计相结合,要既不失传统、又能符合现代生活品味,这是个值得我们去思考的话题。

一、应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

我国的历史悠久,传统艺术的遗产极其丰富并且辉煌,每个时代都拥有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各地方各民族都有着不同的地域、民族和宗教文化。剪纸、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工艺美术等等,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有伟大的创造,都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世界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艺术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欣赏,成为众多设计师们创作的灵感源泉。

服装文化的发展决定着服装的技术、服饰审美趋向等发展变化。古希腊风格、古埃及风格、巴洛克、洛可可风格,这些在现代服装大师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我们看到的服装设计作品中更多的是差异:而这种在服装作品中的差异,往往成为服装作品的生命力。服装艺术设计,归根结底是通过艺术、思想和科学共同合成的。一个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或者一无所知的服装设计人员,就不叮能有什么优秀的创意作品:

我是从事教学作的,我认为往教学过程中应该计学生学习了,解传统文化艺术的思想,特别是要领会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以及意境美、形式美。这些都可以为我们今天的学生,明天的服装设计师的未来创作活动,打下坚定的创造基础。认真研究、挖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正确认识中华民族悠久而又丰厚的文化知识宝库,把握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吸收其他国家与民族的精华,对学习服装设计的学生来说大有益处。通过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了解,使学生的视野拓宽了,设计构思更丰富了,审美观念也提高了,对民族文化有了良好的认知,才能创造出源于传统历史和文化的时尚服饰作品,并在作品中,体现出本民族的独特风格、风土人情及人文情怀,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带有中国韵味的服装,也能让世人更好的去了解围。

二、如何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艺术的成功在于有根,而我们的创作之根就是中华民族之根!中国五千年的义化沉淀了很多优秀哲人的思想,留下了很多深刻的思想,提供给我们的是一种思考形式:五千年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展现出众多的表现形式,很多元素可以用现代的思维方式去诠释,用现代的语言,去解读以前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多元传统文化将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的灵魂。不管承认与否,我国传统多元文化与历史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的审美观和创作观

当我们追溯传统文化的渊源,民族服饰的特色,去解释当前的服饰现象和当代的服饰风格时,可以看到,现代服饰并不是所处时代仅有的和自发的创造,而是历史进化的产物、传统文化的延伸一服饰没计的艺术表现力需要丰富的文化内涵来支撑,没有文化积淀的作品是苍白无力的、浅薄的。因此,传统文化至善、至真、至美的文化内涵,是现代服饰设计中的灵魂文化,传统文化深厚的艺术美感,是现代服饰设计创作的灵感与激情源泉:

在民族化设计巾所表现的不应只是表面文章,这样做必然要受到工业化生产和审美观念的制约。民族化存各时代所共有的超时代性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继承传统不是复古,而是继承前人的艺术创新精神,继承传统的正确态度是不断地丰富它,不断地推陈出新,使传统与现代融合,从而创造出有个性的新风格服装在学习借鉴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不能简单地模仿某一个民族传统的服饰,照搬图案或修改传统的款式使之成为具有民族性的服装,而是应强调本民族的文化内涵,民族性的灵魂和精神。时代改变了,服装设计的语言也要与时俱时。服装设计必须立足于当代人的审美要求和穿着习惯,这就要求设计师能够敏锐地捕捉时尚热点。并将其巧妙地揉入自己的设计风格中,服装设计不再是简单的款式照搬,而应体现为人们对时尚生活方式的理解,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设计。

三、在继承中发展中华文化

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服装设计中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在服装设计表现手法上适当运朋当代服饰设计艺术新设汁理念与设计手法,通过现代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将服装的造型、色彩、面料与现代时尚潮流完美结合,来诠释民族性的服装设计,也就是说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借鉴、继承、改良、发展并赋予它新的形式、新的变化,从而创造出一种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服装风格,所以深刻了解巾华民族这个千年古老文明国度的深厚传统文化艺术底蕴,并将它与现代意识巧妙结合,是我们孜孜不倦所追求的目的,也是每一个设计师都不可忽视的课题。

(一)在传统文化上进行改良

创立中周风格的服装,不是一味钻研民族服饰,而弃世界流行大趋势于不颐,我们知道,任何民族的文化在历史的进程中,总是交织着与其他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在如今全球化风潮扑面而来时,创造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服装,应该是在世界性、时代性这个前提下,立足于中国风格,即“世界之精神,中国之本质”。中西服装文化观念虽然存在差异,但二者并不是格格不入,相反进行一定的吸收和借鉴能够增强服装的生命力和时代感。

借鉴传统文化,是对传统素材的再认识、再创造,包括文化内涵的改变与表现形式的转换;而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设计者必须把激发创作灵感的原型因素转化为切身的心灵感受,分析、归纳原型因素的主要特征并加以提炼,然后以一种明确的、恰当的、符合时代需求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旗袍,本是中国满族女子穿的一种长方形大袍,开始的造型并没有显示出女性的性感特征,也没有体现女性的形象美。后,旗袍大胆吸取西方女装的先进观念、现代人文精神和设计、造型艺术特点,使旗袍的款式造型和裁剪制作方法得到改进,中西女装的长处有机地融人旗袍之巾,花样不断翻新。改良后的旗袍变得收紧腰身,缩短长度、提高开衩,甚至出现低领无袖的造型,由卡住整个颈项的高领逐渐改变,直到取消领子时还未休止.义把领子开低,使美丽的颈部和颈饰完全显露出来,进而再把肩部变为吊带,充分展示人体的曲线美.这种中两合擘的服装款式既是借鉴西方服饰文化传统的结果,也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篇6

在庐江教育中心的两天学习与交流,给我们带来的震撼和思考是深刻的,两天所见所闻,所学所用,使我们对人生、对生活、对事业的信念得到了纯净和提升,庐江精神深深植入心田。

“一门深入,长期熏修”的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薄薄的一本《弟子规》就象一块叩门砖,引导着教育中心的老师门孜孜不倦地研究推广着传统文化,从个人的修为扩展到对大同世界的展望,中华传统文化是这里唯一的信念,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强大法宝。有一位老师在分享中说到:“《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这两句话,当初我们只能讲解20分钟,而如今我们可以讲2个小时。”由此可窥一斑啊!正是“一门深入,长期熏修”的精神,让老师门置身于灿烂的传统文化殿堂。

力行实践的精神实质

力行,是我们在庐江教育中心得到的最大的收获。学习传统文化本身不是学术研究,是推广,是实践。“学以致用”在这里得到了最彻底的落实。在教育中心,人与人之间是谦恭和善的,气氛融洽的像一个大家庭,一举手,一投足无不映射出传统文化在人们心中散发出来的光芒。整个汤池,在每个人的力行实践下,变的美丽而和谐,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没有远道而来的陌生和拘束,从阿婆到路边的玩童,都对你投以灿烂的微笑,那一个鞠躬拉近了心灵的距离。

坚定的信念和执着

庐江教育中心的老师们是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推广传统文化,提高公民道德水平,促进和谐社会是他们心中坚不可摧,矢志不变的信念。由此,老师们默默地奉献着智慧和力量。一位老者在分享中说到:“能在晚年做这么有意义的事情,即使别人不理解,我也一定要坚持,因为推广传统文化使我不枉度此生!”每一位老师所散发出来的人格魅力,由衷的让我们敬佩。

在学习与交流过程中,我们谨记此行的目的和职责。边学习边总结着半年来的实践运作,思索着如何使传统文化在监狱内更好的推广,如何让罪犯通过学习有更多的受益,真正提高改造质量。此拟以下几点拙见:

1、坚定中华传统文化对罪犯的教育感化功能

坚定信念是我们在监狱深入推广传统文化所首先应强化的。在半年的推广实践中,有些民警的决心还是动摇的,有些民警的观念还是偏颇的。改变罪犯道德观念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客观上,虽然教育效果在罪犯身上的反映具有深层次性,也带有隐蔽性,但可喜的是罪犯是真实的在改变,而且是从内心、从良知层次上改恶从善,这难道还不是促使我们更加坚定信念,更好的推广的最大动力吗?

2、民警在推广过程中求精、求细

在监狱内传播传统文化,民警的作用举足轻重。从讲台授课扩展到狱政、生活等个方面,结合个别教育,结合罪犯个案特征,耐心细致地走进罪犯心灵深处,在罪犯最柔软的那块心田种上从善的种子。

3、注重教育的“向后延伸”

目前,我们在狱内的推广工作仍停留在课堂讲授的窄面,产生的影响不稳定。现实中,在课后的温习,在感悟的宣扬,在与犯属的沟通等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向后延伸”是对学习效果的促成和强化,也是对罪犯改造生活的丰富和活跃。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课堂上,那不成了“半途而废”了吗?

4、加强罪犯力行优秀传统道德的力度,创造更多实践机会

力行,是推广传统文化的的精神实质;力行,是使传统文化在罪犯心中扎根的最好的办法。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思路,拓宽工作广度,宽阔罪犯的服刑心理和改造生活空间,在保证监管安全稳定的前提下,解放思想,把亲情帮教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做活。

5、组织“罪犯学习传统文化感受巡讲”活动

组织感悟深,文化口才好的服刑人员,组成巡讲团,用真实的感受,诚挚的悔悟,用服刑人员自己的声音去感染他人,激发更广的共鸣,可在本监狱内个监区巡讲,也可走进其他监狱,社会团体。

6、促进传统文化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

二者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以传统文化促使服刑人员真诚悔悟,以心理健康咨询提供抒发渠道,调整情绪,良性互动,共同促进罪犯改造的健康稳定。

篇7

关键词:虚拟现实;展示设计;文化传播

引言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传统文化,需要我们不断传承下去,然而有很多人并不曾真真正正了解过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中国地域上的空间界限,人们通过游览观看,阅读文字等方式了解传统文化,但这些方式仅仅是浅尝辄止的,众多青少年对传统文化并没有足够了解与深入的认识。传统展示方式的体验形式单一、载体匮乏、内容枯燥乏味,难以吸引青年的关注。拥有良好视觉效果的展示设计能够吸引青少年注意力,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借助虚拟现实展示设计能够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因此传统文化传播借助新技术将是必然趋势。

一、传统文化的传播

当今社会,传统文化逐渐被人们轻视和忽视。青少年在了解学习传统文化时,通过阅读书籍报纸、观看影像资料参与当地祭祀活动等,然而这些传统参与方式并不能给予青少年良好的体验感受。这些悠久的历史文化如何能吸引青少年的关注,使他们更深入了解文化内涵和底蕴,实现文化传播的目的。我们需要将传统文化体验方式进行一些创新和设计,结合当下时展,用更新颖的方式推广。

(一)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极大丰富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各种各样的外来文化进入了青少年的生活当中。青少年受这些时尚潮流的影响,青少年在接受新鲜文化的同时对于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了解很少。如今的青少年来到具有浓厚历史文化的古城、古镇,或者去一些具有丰富人文历史的地方游览时,大多数青少年只是下车拍照,之后在社交软件上展示就什么也不记得了,很少有人能融入到历史文化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的积淀中,蕴藏着丰富的前人智慧,吟诵经典、各地民俗、手工艺等传统活动。让孩子们从小就熟悉、喜欢传统文化,因此中小学教育加入对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开展与文化社团合作的体验活动,书法、造纸、青花彩绘等,传统文化的传承要在体验中感受它独特的魅力(如图1、2)。

(二)传统文化传播意义: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保护与传承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成果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根本。然而传统文化逐渐被青少年忽视,如何引导青少年传承中华优秀民族文化,拉近青少年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这需要社会各界一起努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我们要积极反思与探索,为中国传统文化良性发展与传承作出努力。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我们需要让青少年浸润在优秀传统文化当中,汲取精神营养、树立正确价值观。加强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有助于文化兴盛,更有助于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提升,是国家、民族发展繁荣的条件。

二、虚拟现实展示设计概述

(一)展示设计概述:在空间环境中通过艺术手段,借助一定的展具设施,有计划、有逻辑地传达给参观者准确信息和内容。这种展示手段将最核心的信息内容传递给观众,并以此对观众的心理、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的创造性设计活动。从传统展示设计的展示角度看,传统的展示方式不能满足观众对信息获取的需求,无论从传统的印刷品、文物展示、文化活动等都受到了空间与时间上的限制。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参观者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元化,参观者并不需要到现场去获取信息,大量的信息内容在网络中就可以得到共享。

(二)虚拟现实技术的定义:虚拟现实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是一种综合计算机图形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网络技术、立体显示技术以及仿真技术等多种科学技术而发展起来的计算机领域的新技术。综合来说,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项采用计算机领域多种学科技术而形成的一种具有真实感官体验的虚拟环境,虚拟现实技术所具有的特性:多感知性、交互性、自主性。通过电脑技术产生虚拟的三维空间,使体验者置身其中,并通过交互设备与三维空间环境中的目标物体展开交互,相互影响。

(三)虚拟现实展示技术的界定:虚拟现实展示设计是一种新的多媒体展示手段,具体来说,它通过计算机将真实场景生成虚拟环境,将声音、图像等信息传递给人们。这是一种具有人机交互能力的信息展示方式。通过设计者的制作实现实时交互,使人们游览浩如烟海的文化历史。虚拟现实展示设计对信息的传达越来越丰富。与传统展示方式相比,虚拟现实展示手段通过三维数字模型作为展示媒介,观众可以在虚拟环境中从任意角度获取信息内容,也可以遵循自己的意愿去了解信息,避免了传统二维图形传达信息的单一性,不完全性。设计者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来实现展示方式的艺术性突破。虚拟现实展示设计使观众的感受得到突破。传统信息展示过程中,观众通过视觉听觉获取来自多媒体上面的信息,这种信息传达是设计者有意安排传达给观众的,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有能力实现信息展示的创新,帮助观众自由地获取信息。虚拟现实展示设计的优势在于互动性,它使观众与人机之间产生交互,突破以往的限制,有利于观众自主获取信息资源。虚拟现实具有更个性化的展示效果。充分发挥设计者的想象力,以及情感目的,改变真实世界中理性带来的束缚,你可以穿越时空回到过去,可以亲身经历那些经典文化。展示的内容不再局限在书本、影像中,虚拟现实创造的虚拟环境绚丽多彩,把过去不复存在的东西又带回到我们的眼前,独特的观察体验方式符合新时代的需要。

(四)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实例:目前,VR技术早已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当中,特别是在文化领域,虚拟现实技术使青少年逐不出户就能领略到古老紫禁城的历史风貌,不用穿越时空就能体验到华夏民族祭天仪式对于天滋润、哺育万物的感恩之情。目前,许多大公司把注意力放在虚拟现实技术与其他领域相结合上,比如,由北京暴风魔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北京龙泉寺推出的虚拟现实产品,《全景龙泉寺》是将龙泉寺转化成虚拟现实场景。通过手机下载全景龙泉寺APP,佩戴VR眼镜后,就可以通过手机浏览内容。观看虚拟森林剧院中百余部虚拟动画短片,在虚拟的佛堂中品味梵呗,读诵经典,在见行堂体验龙泉寺内僧侣修学的活动场。以别样的视角来到龙泉寺游览,足不出户领略龙泉寺的绝美风光;瞻仰深奥佛法的道理,增加智慧。新颖的体验方式满足青少年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求知欲,避免了青年人对佛法枯燥的接受。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所展现的内容是传统展示方式无法比拟的,其独特的沉浸式交互体验吸引青少年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体验方式会因VR技术而改变(如图3、4、)。

三、虚拟现实展示设计的技术

(一)虚拟现实环境建模技术:以《全景龙泉寺》为例,利用计算机构建一座高度还原的龙泉寺场景,人身处虚拟场景中获取庞大信息量。因此建立逼真的环境模型是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获取现实环境中数据信息,通过三维制作软件建立三维虚拟环境模型。目前三维制作软件常用到的有有maya、3dmax等。

(二)实时三维图形生成技术:人身处在虚拟环境中需要实时感受环境的动态变化,以人的行为活动为中心,人与环境产生交互动作。为使人在虚拟环境中产生身历其境的效果,因此良好的实时动态的图形效果是首要条件。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升级,在不降低图形的质量和复杂度的前提下,使图形处理能力得到提升,使人体验到更真实的效果。

(三)虚拟现实交互设备:通过输出设备有效实现同虚拟世界中的对象进行互动。为使人在虚拟世界中与场景物体产生反映,不少公司开始生产可实现的虚拟现实设备,这些交互设备包括数据手套、动作捕捉设备、眼动仪等。不同设备各有优点也有很多不足,例如体验者长时间使用头戴式设备时会产生眩晕感,使体验者并不能从虚拟环境中获取快乐。因此虚拟现实交互设备有很充足的提升空间。

四、虚拟现实展示设计对文化传播的启发

(一)公众教育:在文化传播中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使当前传播方式获得巨大改变。传统文化传播方式枯燥无味,难以满足观众文化学习的需求。越来越多的观众在文化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文化的呈现方式以及触动内心情感。而利用计算机创建出虚拟三维环境,观众通过佩戴设备在虚拟空间里感受历史的厚重内涵。引领观众穿越时空融入历史文化当中去,与历史面对面地进行交流。这种虚拟现实直接使人们在游览中获得更高的视觉冲击与心灵感受,也使得观众对传统文化产生新的认知,有利于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二)融合创新:随着交互设备的出现,人不再通过传统的方式触摸屏或鼠标、键盘等进行操作,这种更真实与更深入的体验方式,使人们能够深刻了解文化内容。虚拟现实展示设计通过人们艺术性的思维创作使得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文化传播中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独特的互动体验使得文化展示的艺术效果强烈而深入人心。文化传播依托于新技术的出现使得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更为深刻有效。

结论

篇8

关键词:传统文化;融入;兴趣;结合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4-213-01

中国是东方文明古国,五千年悠久灿烂的历史积淀出了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鲁迅先生曾说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然而当今社会,“世界的”越来越多,而“民族的”则几乎消弭殆尽,上至成年、下至幼儿,传统文化在人们的脑海中越来越淡漠,这种现象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们,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祖国下一代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所以,在幼儿教育中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在新一代中国人中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是幼儿教育的一大重要课题。由此,我想谈一下我个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幼儿教育的之间的思考。

一、我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有内部凝聚力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倡的所谓“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使个人不能脱离他人群体而存在,人也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这是一种深厚的内部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是文化科学精神的体现。我们从事教育工作,更应该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作用,在与幼儿进行教育沟通过程中,将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运用到与幼儿的交流中来。

二、培养幼儿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

培养孩子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是长时间耳濡目染的结果,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所以要让孩子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从而让孩子喜欢上。首先要营造传统文化环境,幼儿对于某个事物认知,往往是从视觉上开始的,所以浓烈的气氛渲染能让他们去感受、想象、发扬和创造。我们可以在走廊、楼梯转角及专门的活动区域摆放相应的表现民族文化的手工制作品,如:花灯、剪纸、京剧脸谱及古诗词展板等。其次,在传统节日临近的时候,不能只让孩子们知道要放假,还要让他们知道这个节日的由来、意义等,让孩子们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三、家长的配合教育

在幼儿教育中,父母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历史上流传着许多母亲教子成才的故事,相夫教子也成为中国古代妇女的典型形象。

四、传统文化与正常教育的结合

当今社会,我们虽然对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越来越淡漠,然而在世界上却是所谓“全球国学热”,孔子学院在全世界遍地开花,国外对于国学的这股热潮,恰恰说明各国文化的融合是一种世界潮流。所以在幼儿教育中,应该做到创新内容、兼容并济,实现将传统文化与正常教育的有机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胸怀实现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具发展的生机,兼容精神是文化科学的重要精神。这一点在我们的教育中也是有很大的作用的。与幼儿的交流中,多以创新的形式让幼儿接触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同现在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途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学方式,但是每个人又都不是完美的,所以我们应该多借鉴别人的优秀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弘扬我们的优秀文化。

五、提高幼儿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

幼儿各种素质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成人的言行对幼儿的影响常常比课堂教育的作用更为重要。幼儿园教师对幼儿来说是具有权威性的成人。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幼师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应体现在: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的熟识、理解;在教育过程中对孩子渗透方式的多样化;关心和耐心照顾每个幼儿,尊重幼儿,对待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师德等方面。

六、教育部门的大力倡导

篇9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学生文化底蕴构建、提高学生整体文化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问题已经相对严重。而加强高职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使学生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提高自身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良好的个人品格、在完成自身文化底蕴构建的基础上自觉抵制各种精神污染的蔓延。因此,为完成中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文学底蕴、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教学任务,加强中职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可谓意义重大。而基于目前我国中职语文教学的基本现状来看,传统文化的应用状况是怎样的呢?

一、中华传统文化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1 影响青少年的未来发展

青少年是未来的希望,是中国发展的主力军。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中,青少年的重要性会进一步突显出来。因此,青少年的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环节不容忽视,只有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的教育,才能更好的把每一个家庭和社会紧密的链接在一起。初中语文教学,成为向初中生传播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并且可以在教学中具体体现出来。这样既可以丰富初中生的文化知识,同时也可以提升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通过初

中语文教学的加强也可以对初中生在德育方面有很重要的影响,让他们在成长最为关键的时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教学,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在经济竞争激烈的今天,传统文化的真正作用能否继续发光发热,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认真地思考,中国是古老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文明的形成过程是没有受到他国影响的,因此我国古老的文明是特有的、独特的。所以传统文化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重要的意义。

1.2 可以丰富中职语文教学的教学内容,做好教学和教育的衔接

中职语文教材中多数是经典的教学内容,多散文、诗歌、议论文等,但是对传统文化的介绍有所缺失。刻意地将传统文化内容添加到语文教学中来,能够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让学生们了解古代的语文形式,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传递给他们传统语文的精髓。虽然在教材当中包含的传统文化并不多,但是多数是从以前继承过来的,如果想要彻底的理解,还是需要先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进行。比如在教学一些现代散文时,老师可以添加古代文章中同样意义的内容,让学生比较现代和古代表达方式的不同,对学生理解文章是很有帮助的。再比如在学习论语时,完全就可以补充儒家孝道,全面了解儒家文化的同时,也丰富精神层面的需要。

1.3 影响学生们的行为规范,丰富学生的精神境界

传统文化当中有不少成分能够影响学生的思维和行为,特别是作为语文教学中引用的语言,都是古人表达的高尚、正确、积极的思想,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在生活中的行为规范。特别是弟子规、儒家孝道这些方面的教学,不仅仅在语言上丰富了学生的表达,更是从古文的角度教育了学生,传播了积极正确的思想。古代和现代的生活氛围不同,用来表达心境和思想的方式也就不同,我们学习知识就是为了能够丰富自己的精神境界,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让自己的语言和写作都可以有所进步,与别人有更高质量的交流。

二、如何把中华传统文化有效渗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

在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才能保证中华传统文化能够有效渗透呢?以下几个方法希望能够带来启发。

2.1 改变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文化相对于现代出现的文学作品等,对普通学生来说不但读音拗口同时理解起来也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必须改变学习方法如:建立图书角,把同学们感兴趣的图书放在图书角,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进行阅读学习;举办图书互动交流会,定时举办图书互动交流会保证学生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讨论,让同学们自己亲自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并进行演讲稿的撰写;同时设立奖励措施,让学生在竞争中,产生传统文化的学习动力,同时在资料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中学生还会学习到新的知识,增加学生的传统文化的素养。

2.2 在课本中探索传统文化的内涵

在中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的文章都是从传统书籍上进行截取的,通过对这些文章的仔细研读,我们可以从文章中体会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我们还能够从这些文章中学习到先人的智慧和道德品质,如从文人的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追求、抱负,从小人物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对当时的社会有一个模糊的认识,由于社会的变迁,道德品质也随之丧失,当今社会所缺失的就是先人对于崇高信仰以及高尚道德品质的追求,所以我们可以带着学生在课本中探索先人的精神,让学生能够树立起正确的道德和价值观念,在社会生活中保持正直、率真、自立、自信。

2.3 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道德素养

教师不但是课堂的引导者,还是学生未来生活的榜样,所以教师自己要对传统文化有热爱的心,这样的热情会在授课过程中感染到学生,给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学生也会产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能够在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保持积极好学的特性,传统文化覆盖了天文地理、经济政治哲学等诸多方面,因此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这样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把这些知识一点一滴的渗透给学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燃烧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

2.4 开拓学生传统文化的学习途径

在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时,不应该仅局限于授课,还可以开展多样的活动,课内课外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如可以开展情景剧演出活动,让学生亲自去扮演传统人物的言行举止,为了能够成功扮演学生必须查找资料,在这时学生就会积极认真的对传统文化进行探索,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行阅读活动,在暑期或寒假给?W生预留读后感,将传统文化书籍列表留给同学让学生找到自己爱看的传统文化书籍,把自己的感悟写下来,不让时光白白的浪费,从阅读中体会传统文化的寓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对中职语文教学活动有促进意义。

篇10

南本是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龙潭乡一个全部为傣族居民的村民小组,生活在这里的傣族人民勤劳、善良,创造出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其中南本傣族传统音乐作为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流传下来,是因为在生产力低下的南本,南本傣族传统音乐是被需要的。南本寨子就是典型的乡土社会,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

法[1]。在很长时间里,南本寨子是依靠传统农业的小农经济,在经济上每个农家,除了盐铁之外,必要时完全可以关门自给。也正因为依靠种地谋生,自然是人们唯一能够依赖的对象。为了上天能够有好天气,人们崇拜、祈求;为了娱神,音乐成了他们最好的工具。就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南本傣族传统音乐得以保留下来。

南本傣族传统音乐的传承除了受到自身产生的环境影响,还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首先南本傣族传统音乐生存在以依赖自然发展的小农经济为生活基础的南本乡土社会。其次是南本傣族传统音乐处在南本着这个相对封闭的村落中,在南本傣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中,不可避免受到影响。随着社会的整体的发展,南本的文化环境开始变得开放、多元化,很多外来文化逐渐介入,给南本傣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带来了新的挑战。最后,南本傣族传统音乐作为“活态”的传统文化,主要靠传承人或者传承主体进行保护和传承。因此,南本傣族传统音乐传承人作为南本傣族传统音乐的主要承载者和传播者,所经历的自身的意识形态、行为模式和生境的变迁也影响着傣族传统音乐的发展和传承。

二、南本傣族传统音乐传承环境的变迁

生境变化是文化变迁的重要因素和驱动力[2]。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环境的变化无疑都对南本带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影响,而其所经历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产生活方式多样化发展

90年代以前,波叶法老人(南本傣族传统音乐传承人)等傣族传统文化传承人家庭的经济收入与整个南本寨子村民一样,主要来源于种植和出售农作物、经济作物,而且多数时候都只是能够自给自足。那时,南本寨子基本依靠传统农业生活,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收入水平偏低,为了能够保证基本的收成,因此人们对自然十分依赖。祭神和娱神成了人们能够获得好收成的方法和途径,这时具有傣族传统音乐技能的传承人就派上了用场。那时,传统文化传承人大多可靠拥有一技之长为生,寨子里需要表演时,虽然不收费,但是寨中还是会给一定的慰问金,能给家庭带来除了农业以外的经济收入,但是随着历史进步、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情况发生了改变,现阶段想仅靠一技之长来谋求生存和发展显然已经是非常不现实的了。

随着科技的进步,使得以前靠祈求获得收成的愿望变得容易实现。现在,要想有良好的收成,只需要运用各种生产设备、化肥就可以实现,人们不再需要祭天祈求,傣族传统音乐也慢慢的失去了其作用。加上,年轻人们纷纷走出寨子,进入城市读书和工作。只要有机会年轻人都倾向于在城市里安家,随着老一辈一天天老去,南本傣族传统音乐将面临失去重要的传承者和传播者的问题。

由此可见,南本傣族传统音乐传承人赖以生存的技艺,因适应不了时代的改变或选择,无法再传承甚至无需再传承下去。即使是国家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们的后代也选择了其他的生活方式,不再依靠其父辈曾引以自豪的技艺来谋求生存。

(二)村寨文化边界逐渐消解,多元文化加剧碰撞

除了傣族传统音乐传承人家庭本身的变化,社会生活的变化也是瞬息万变。无论是政治风云还是变革革新都与文化传承人的命运休戚相关。传统文化传承人身在变幻莫测的世界和国家需要的广阔背景中,生境的变化虽然是存在于国家的宏观层面,但是却也是实在的,看似遥远却也跟传承人息息相关开放的发展环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生境,为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元素。多元文化介入使南本傣族人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科技的介入让南本傣族人民生活变得简单便利;交通的便利让南本傣族人民的生活出现了新的谋生方式;现在的南本,已经在慢慢的改变其人口流动性小、社会开放程度低的特征,变得更加开放和多元化。随着汉文化的广泛传播对南本傣族的行为有着相当的同化力量,南本傣族传统文化尤其是傣族传统音乐正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困境。

(三)民众主观意识改变,传承主动性弱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为活态的传承体,一方面他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定的承载者和传递者;另一方面,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传承者在某些特定的时间空间以及外来因素的影响下创新或者抛弃他们所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3]因此,传承人的主观选择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传统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主要表现出两种传承方式:主动接受和被动接受。主动接受主要表现为,传承人自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有着特别的偏好,出于某种原因对传统技艺真心喜欢和愿意继承父母的传统。被动接受则主要是因为外界原因而被动学习传统技艺,可能是为了继承家族传统,父母硬性传授,而自己并不愿意等原因。

老一辈的艺人们,从小目睹师傅们走村串寨为人们表演,能够谋生的同时,得到人们崇高的敬意,在村子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老一辈从心里觉得会一门传统技艺真的是值得骄傲的事,所以他们发自内心愿意去学习传统技艺,并且会积极去保护和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但随着老人们渐渐老去,他们大部分处于体弱多病、年老无力的艰难状况,无法再参与寨子里大小事务,社会地位自然大不如前,更别说利用自身技能谋生。而寨子里的年轻人自然看在眼里,更不愿意学习传统技艺了。

可见,南本傣族传统音乐传承和生存环境面临着种种的变化,无论是傣族传统音乐传承人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变、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介入还是人们对传统傣族文化的意识变化,都影响着南本傣族传统音乐传承生生不息、永续发展。

三、南本傣族传统音乐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日益进步,南本从一个相对封闭、落后的村寨,发展变得开放、多元,在这过程中南本不断接受新的文化元素的进入,把外来文化不断融入到本民族的文化生活中,南本傣族人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各方面正在发生着变化。南本傣族传统音乐作为南本傣族传统文化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传承环境发生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传承主体自身意识的变化给南本傣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带来了诸多问题。

(一)传承人生活困顿,传承后继乏人

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人凭着自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责任意识,靠着他们聪明才智和刻苦钻研,用了几十年的刻苦学习、摸索和积累,才逐步形成了民族文传统化的系统体系。他们掌握着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民族民间手工技艺,需要通过言传身教、口传心授等方式一代代的传承、延续和发展下去。

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来自民间,一代代的被传承下来。在南本像波叶法老人一样的老艺人本来数量就不多,年龄都在70岁以上,身体或多或少都患有疾病,随时都可能离开人世,传统技艺也随时面临着失传的可能。但是由于现实中的种种问题,愿意学习南本傣族传统音乐的人越来越少,尤其是年轻人更是不愿意花费时间去学习如此古老的音乐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先可以靠技艺,尤其是说唱技艺生活得很好的艺人已经很难再养家糊口,所以很多传承人不得不放弃传统技艺,转而从事其他行业,慢慢的失去了传承的基本条件,从而导致了很多传统技艺没人传承,出现后继乏力,难以为继的情况。因此南本傣族传统音乐传承目前面临最主要的的问题就是缺少传承人。

(二)政策保护措施具体实施不到位

相较于强势文化、主流文化和中心文化而言,民族传统文化大部分都来自民间,只是一种相对弱势的、民间的、边缘的文化,有很多并没有被大众所知道,是属于小众所有的,在生存和发展的竞争上缺乏优势。民族传统文化在强势文化、主流文化面前,只能形单影只的艰难前行,但是民族传统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应得到保护和传承,而且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形性和活态性特征,应该是更全面和系统的保护。但是正如2010年6月2日,前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会所说“初步查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总量共近87万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庞大,而且遗产本身所具有的文化价值也各不相同,能够被国家计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只是少数,剩下的难免就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即使现在国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家、省、市 、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但是还是有很多地处偏僻、无人问津的民族地区的民族传统文化没有被发现从而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在南本寨子里,被命名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只有波叶法老人,也有专业人员到村里对傣族传统音乐的演奏、歌曲进行了记录、采集、保存,但是也仅限于变成书面的保护,之后再没有其他保护措施。就连根据相关规定,每年约3000元的补贴,也从未拿到过。其他的传承人也把自家流传下来的乐器放在村里的文化展览室中,可是却得不到来自政府的任何形式的帮助和扶持,这大大打击了南本傣族传统音乐传承人的积极性。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授予的 20位民间工艺大师和 600位民间工艺家中,不少人因美国提供优厚条件而移居美国,反映出了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面临的现实情况。[4]国家在政策实施中的忽视和放松,严重影响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民众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淡薄

广大人民群众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者。保护传统文化的工作,倘若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无论规划多么美好的蓝图,都只能是政府和官员们的一己之愿。所以,保护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就不仅仅是某些部门、某些个人的事,而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且是常抓不懈的大事,这件大事应当成为全民的共识、全民自觉自愿的行动。

但是放眼全国,民族传统文化多处于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落后、地处偏远,当地教育意识也相对落后。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大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所在的地区,人们受教育的程度和水平偏低,对文化价值的认识以及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自身存在价值都缺乏清楚的认识。从而,导致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缺乏主动性,基本上是一种被动和被生活所迫的心态才会去传承传统文化,绝非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人生。从当前的普遍情况可以看出,大部分传统文化传承人,但凡有另外一种方式可以改善其现有的生存状态,他们首先会选择的就是放弃传统的技艺转而从事其他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