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艺术的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3-07-05 17:03: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言艺术的基本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语言艺术的基本特征

篇1

外国文学之所以受到欢迎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还在于其语言的生动,这是外国文学的语言艺术重要的表现之一。语言生动实际上就是通过语言的表达,使所描写或者象征的人或者事物更加形象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能够使外国文学显得真实而传神,甚至让读者深陷其中的世界,犹如身临其境。在外国文学中的许多作品都是完全由文学语言来进行对自我内心情感和思想的表达,看似简单的语言中却包罗着深刻的哲理,充满深意和意境。甚至在作品中没有一句多余的废话,似乎每一句语言的设置、每一个情节的设定都有其存在的独特意义。在作品中,读者可以清晰的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

二、语言形象

在文学领域范围内,文学语言是主宰文学的命脉的,因此文学语言对于文学而言有着不容小觑、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外国文学也是一样。在文学语言中,形象性是最基本的一个语言特征也是语言艺术应用中的基本特征。所谓语言的形象,与生动是有差别的,语言的生动可以使读者了解作品中作者表达的内容,而语言的形象能使文学在更高的层次上。这就涉及到一个词汇——感知。

对比语言生动而言,形象有两个方面的性质。首先是其抽象性,换句话说,形象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感知能力在思维中幻想出来的形象;第二就是表象性,无论是在读者还是作者的头脑中,都形成了固定的形象,从这一点上来讲,形象具有表象性。这两个性质是形象矛盾的两个极端,但是又符合外国文学中的语言艺术。

这实际上作者通过这里用这种语言艺术方法对自己想要表达的事物进行描绘,展现给读者,成功的让读者在其中体会深意。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19世纪英国著名的小说家简•奥斯丁创作的《傲慢与偏见》,在这本书中,作者对人物的性格没有直接的描写,而是通过人物的对话内容和行为等表现出来,详细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把作品中每一个人物的形象都具象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三、结论

篇2

1.艺术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由于艺术特殊的学科属性和现阶段学科发展的局限性。导致对艺术品的判断没有达成统一的标准。李泽厚也指出,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界限异常模糊。通过分析艺术品所共有的属性和特征,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什么是艺术品。目前学界对艺术品的特性形成了比较公认的观点,认为艺术品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等特性。正是这些基本属性,为实现艺术化提供了实践和理论上的指导。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有必要在理解艺术品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掌握它的本质属性。艺术化是使实用品在满足人们使用需求的基础上,提升它的艺术含量。以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使人们在身心上获得一种享受。

2.教学语言艺术化的本质。教学语言艺术化与其他实用品的艺术化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是以满足人的超功利需要为主,同时兼顾功利性需要。因此,为了更好利用教学语言,传达教学知识,进行信息交流。使其成为学生易于接受和乐于接受的理想化形式。这就要求教学语言在简洁、准确、规范的基础上,实现教学语言的审美化、情感化、启发化和趣味化。如果教学语言的运用与设计符合这种理念,也就意味着实现了教学语言的艺术化。比如:教师审美化的语言描述,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深刻的理解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如果教学语言能够融入情感元素,就能使师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学生就乐于接受教师传递的教学信息,良好地与教师进行教学互动;启发性的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幽默的语言、趣味的表达不仅是一个人才华、智慧的体现,也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书本知识不再枯燥,提高教学有效性。

二、教学语言艺术化的目标及其途径

1.教学语言的审美化及其途径。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无疑教师具有美感的语言,就是点燃学生这智慧“火把“的火花。艺术品的审美性是艺术的最本质、最显著的特征。实现教学语言审美化,词汇的选择是基础,语言的使用是重点,生动的表达是灵魂。首先,选择形象生动,而具有美感的词汇,会无形中减轻学生学习的难度。相对于学生单薄的知识基础和匮乏的生活经验,使用过于专业、呆板的语言,不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其次,在精心选择词汇和组织语句的基础上,如果没有生动的讲解,也是无法达到教学语言审美化的质的飞跃。初中学生的年龄相对较小,教师要更加注意语言的通俗易懂,讲解时要绘声绘色,生动而不失深刻。最后,肢体语言的审美化,指教师的教态要自然优美。让学生在接收听觉信息的同时,感受视觉上的审美。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表达技巧,精心设计,巧妙地运用教学语言来传达的信息,让知识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教学语言审美化对教师的词汇的积累、语言的组织、表达技巧有较高的要求。教师也可能因为各种主客观因素,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完美地实现,但是总体上是可行的。

2.教学语言的启发化及其途径。教学语言的启发性,即教师的语言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指引思维的道路或方向,使学生从教师的语言中能够得到比词语表面更多的东西。这种启发性,可以为学生的独立思考留下足够的空间,这种思考“空间”,也就是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即学生经过努力可以理解并产生相应的思维过程,获得了发展。当学生通过独立的思考解决了问题,就会产生成就感,从而激发了学习动机,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内部动力。它不仅使学生渴望获得知识和技能,而且在学习活动中始终伴随着愉快的教学体验。学生这种超功利的愉悦体验,也契合了教学语言艺术化的本质要求。教学语言的启发性主要表现在:语言的丰富性和含蓄性的结合;以及内容的可接受性和超前性的结合。这是判断教学语言启发性的标准,标准的确定为教学语言启发化指明了方向。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内涵丰富的语言信息。这些信息要经过精心地筛选,并力求丰富多样。大量的信息只是为学生进行思考提供了所需的基本资料,而语言的启发性要求这些资料,存在进一步推导和思考的价值,并能衍生出更多的信息。其目的是让学生对信息,进行判断、选择、二次的加工和建构。其次,教师的语言设计应该符合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并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产生独立思考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语言启发化设计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学生认识的主体性和差异性。所以语言的设计既要面向学生主体,也要兼顾到学生的个体性和差异性。

3.教学语言的情感化及其途径。如果教学融入更多的情感因素,使教学情感化。可以引发师生在情感上的共鸣,达到情理交融的目标。袁书琪认为:“所谓的情理交融是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教学语言的科学性指语言的严谨性、逻辑上的严密性。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强调人与人在情感上的交流,突出人的社会属性在教学中的表现”。首先,教师要具备丰富的情感,讲解时能够声情并茂、情理交融。利用富有情感的语言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其次,教师要拥有高超的表达技巧。要注意语言与语调、手势、表情、目光的配合。最后,情感化的教学也要注意度的把握。适度的利用课本知识进行情感培养和教育,不可画蛇添足、牵强附会,这样只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表达丰富的情感需要语言的载体,教学语言的情感化,是针对课堂教学来设计和实施的。教师是进行教学语言情感化的主体,而其面对的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在心理上处于成长阶段,思想上还不够成熟。而正是这种特殊性,增加了教学语言情感化的难度。但只要教师善于积累、勤于思考,情感化的语言教学也是能够做到的。

三、结论

篇3

语文教师用生命纺织,从心底流出的教学语言应是“示范性的语言”,是“美化了的语言”,“要音美和意美统一”,“要以情感人”,“要‘标点’适当”。[1]语文教学中,兼顾语文的科学与艺术两种特性是对语文科学科性质的正确且创造性地把握。由于语言具有:“文化的负载性、描述的文学性、表达的情感性、表述的规范性、运用的多样性”[2]等基本特征,那么语文教学中语言艺术的融入,则为兼具思想性、人文性、形象性和综合性等特点的语文学科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有效教学方法和途径。

语言艺术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难掌握的艺术,又是衡量一个语文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尺。“教学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艺术。”[3]语文教师语言技艺高低,与其自身的知识总量、性格特点、应变智慧和道德素养息息相关。因此,笔者将结合程翔老师执教的《将进酒》,从教学语言与语文阅读教学之导入艺术之间的关系入手,展开对程翔老师文本探究语言艺术的论述分析。

课堂伊始,总是导入先行。效果如何,多与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铺设有关。在课堂导入部分,程翔老师常常采用茶馆式的教学语言。课堂导入是引出课题的教学环节。依据教学对象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语言,课堂导入多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导”就是教师运用多种方法,借助教学语言,将学生引导到课堂环境中,进入到对文本分析理解的准备状态。其目的是为实现学生对文本意义的“基本理解”而服务。在这里笔者将以程翔老师执教的《将进酒》教学实录为例,浅析程翔老师在导入部分的教学语言艺术。

一、茶馆式语言简述

茶馆式语言(谈话语言)是以谈话的方式进行,师生身份平等、言论自由,谈话者彼此语气平和,体态亲切自然。课堂上,学生可以提出与老师不同的见解和思考,教师收起“威严”,与学生融为一体。教师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自然大方,娓娓道来,谈笑风生,幽默风趣,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对文本进行“品”和“议”。采用茶馆式语言可以起到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避免学生产生“情感抑制”的作用,为更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做好准备。[4]

二、谈话语言,投石问路,拉近距离

教师教学语言的使用“要充分考虑到教学对象的思维发展特征。”[5]“每一个学段的学生认知能力都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授课教师在运用语言上应针对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运用合适的、与之相符合的语言。”[6]教学语言需要依据学生“生活经验、知识技能、智力水平、需求兴趣”,“以学生现有水平为起点,又要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随着学生思维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化,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教学任务复杂程度的变化,教学语言也要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7]

在借班上课的情况下,程翔老师采用“投石问路”的方法,简易而亲切的言语交谈中,一是知晓了学生的已有知识背景,熟悉了教学对象;二是消除了学生上公开课时的紧张情绪,拉近了师生间的情感距离;三是给予了学生自信,通过回忆并背诵李白诗作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学生与李白以及《将进酒》的距离。

“教师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拉近作品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要让学生体会到作品里的感情……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感受作品的这种真情实感。”[8]课堂伊始,程翔老师便同学生一起,通过口头背诵的方式,回忆了李白的诗作。话语间,师生以谈话的方式,轻松自由对话,亲切自然。探明学生读过不少李白的作品后,程翔老师紧接着以交流、探讨的口吻,复习巩固学生已经学习过的李白的诗作,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总结出了:李白诗歌有着“豪放”、“浪漫”和“读来使人痛快”的特点,进而顺利地过渡到了对《将进酒》的W习。

茶馆式语言的引导,在此导入部分呈现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文化经验,一问一答将其激活,又加以转化和运用。如此导入,不仅课堂文化底蕴浓厚,情感真挚,而且也架构起了学生先有知识经验与课堂新知识的联系,启发性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只做了必要的言语引导,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承担着学习的主要责任。

对于知识的理解,不仅取决于知识本身的难易程度,还取决于学生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学生能否有效、明晰地获取到新的知识;能否真正体验到阅读文本中的人文精神,多取决于学生独特的知识背景,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教学语言,所营造出的特定语言环境。

从事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几十年如一日的程翔老师深知这一点,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便进行了深层次的教学导语设计,厚积薄发,注重阅读文本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营造出了有助于学生理解新文本的具体谈话氛围,成功地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师生娓娓道来,谈笑风生间,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建构,从“有”中来,进而走近文本,走向“无”,再走向“有”。

三、激励鼓舞,获得自信,勇于尝试

教师是有灵魂的。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在学生的心中种下一颗自信的太阳。语文教师课堂中运用的教学语言,不仅“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更影响着孩子成长的一生,起着育人的作用。“我从教30多年,从不懂得学生到懂得学生,最大的变化就在于认识到了每一个学生都有他们的优势,其发展的潜力是无限的。”“一名优秀的教师之所以优秀,就在于他能不断地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潜力。”[9]那么,如何才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如何才能够让学生获得真诚鼓励,产生参与课堂,研读文本的自觉性?这多与教师的个人语言修养相关。

茶馆式语言,与“对话”理论有相通之处,它的特点是教师以谈话的方式进行教学,平和的语气,亲切的体态,构建出和谐平等、彼此融洽的师生关系。通过视频观摩了程翔老师借班执教《将进酒》的课例,教学语言艺术修为方面可谓是令人深受启发。“巧引”导入,激发学生潜能,大胆挑战自己。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使用启发性的语言,注意循循善诱,基于学生立场考虑。教学过程初始,程翔老师请同学推荐一位同学朗读诗歌,这位同学推荐了班长,程翔老师询问了原因后,轻声细语地追问:“那你为什么不推荐自己呢?”在“唠家常式”的交谈后,这位推荐班长朗读的同学,战胜了自己,最终推荐了自己。在这位学生诵读完后,程翔老师及时地给予了中肯的评价。

“有经验的老师总是不经意地为课堂营造着和谐的气氛。”[10]在这一组对话中,三次笑声,氛围融洽,教师的语言消除了学生紧张的情绪,情感获得释放。试想,受到极大鼓舞的学生,定会有一种成就感。经过程翔老师的激励、唤醒后,我想这位男同学,以后在课文朗读方面不会再有自卑的情绪,他定会选择勇敢尝试。至此,为学生们能够亲近老师,融入课堂,展开想象,深挖文本创造了可能。

程翔老师汲取诸多名师之所长,结合自身实际,形成了一套切实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语言艺术。研读程翔老师的教学实录、教学思路及其所发表的论文,可以得出其在课堂导入语部分始终坚持着以下原则:一是导入语的内容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二是导入语的内容要尽量贴近课本,三是导入语要做到自然、贴切,四是导入语要尽量新颖别致。

四、结语:融理论于实践,艺术语言,润物无声,播种爱心

语言是各种知识与信息的载体,语文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就必须要有丰富的内在知识,源源不断地将“语料”装进“语库”。程翔老师是一位“以学者精神做教育事业”的灵魂师者。质朴平实的他,以实际行动奋斗在语文教学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学习上,力求找准结合点,选好切入口。

在喧嚣、浮躁的大环境中,程翔老师静心、虔诚于质朴的教育事业,几十年的学识积淀,练就了语文教师的“内功”与“外功”。“内功”的修炼,文化学养的熏染丰润,铸就了程翔老师的一颗至善至美的灵魂之心。

总的来讲,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堪称语文教学艺术之最,是与课堂导入,甚至课堂最终教学效果密切相关的。在教师岗位上兢兢业业已三十四年的程翔老师,深感贴近学生已有经验的、新颖别致的、巧妙的课前导入语言设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且明显的作用:一是可以有效地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并集中起来;二是可以激活学生学习兴奋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可以达到释放学生智力潜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玲.浅谈中学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J].语文学刊,2007,(12).

[2]李兆群.论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5).

[3]赵秋利.论课堂教学空间的教师语言艺术[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4]程翔.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5]王凯涛.论教师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S1).

[6]刘慧敏.教师语言艺术[J].科技信息,2009,(22).

[7]孟昭方.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J].上海教育,1998,(8).

[8]程翔.播种爱心[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篇4

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_________说。()

A、风格

B、境界

C、神韵

D、格调

2、《亚威农少女》是_________绘画的代表作品。()

A、立体主义

B、达达主义

C、抽象主义

D、野兽派

3、被称为"艺术学之父"的德国理论家是_________.()

A、康德

B、黑格尔

C、席勒

D、费德勒

4、《阿细跳月》是我国________的民族舞蹈。()

A、彝族

B、傣族

C、苗族

D、白族

5、长鼓舞是下列哪一个民族的舞蹈?()

A、蒙古族

B、满族

C、朝鲜族

D、鄂伦春族

6、《等待戈多》是________戏剧的代表作品。

A、表现主义

B、存在主义

C、象征主义

D、荒诞派

7、影片《战舰波将金号》是20世纪20年代_______(国)的重要作品?()

A、意大利

B、苏联

C、美国

D、法国

8、电视剧《围城》是根据______的同名小说改编的。()

A、沈从文

B、张爱玲

C、巴金

D、钱钟书

9、《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______50年代的代表作品。()

A、海明威

B、福克纳

C、杰克·伦敦

D、海勒

10、《西厢记》的作者是______。()

A、关汉卿

B、白朴

C、马致远

D、王实甫

11、在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中,绘画作品的层次是______。()

A、妙品

B、能品

C、神品

D、逸品

12、《命运交响曲》是______的作品。()

A、海顿

B、莫扎特

C、贝多芬

D、瓦格纳

13、《霓裳羽衣舞》是我国______代舞蹈作品。()

A、汉

B、唐

C、宋

D、元

14、《日出·印象》是法国印象派画家、________的代表作品。()

A、莫奈

B、凡高

C、高更

D、雷诺阿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22个空,每空1分,共2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5、艺术创造过程包括艺术体验、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阶段。

16、形象思维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特点。

17、艺术创造的心理机制主要包括审美感知、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

18、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根据,可以将艺术分为时间艺术、________和、________。

19、中国戏曲的主要行当是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中国书法,最常见的书体有篆书、隶书、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

21、意大利画家达·芬奇是、________时期的艺术家。

22、中国四大石窟包括敦煌石窟、________、________和麦积山石窟。

23、语言艺术(文学)的基本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24、简述艺术活动的主要功能。

25、什么是灵感?简述灵感的主要特征。

26、简述艺术接受活动中的共鸣现象。

27、简述艺术家应具备的修养和能力。

28、简述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9、联系实际论述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

30、结合一部作品,论述艺术鉴赏的具体过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B C D A C D B D A D D C B A

二、境空题

15.艺术构思 艺术表现(或:艺术传达)

16.具象性 情感性 创造性

17.审美想像 审美情感 审美理解

18.空间艺术 时空艺术

19.旦 净 丑

20.楷书 行书 草书

21.文艺复兴

22.云岗石窟 龙门石窟

23.间接性 广阔性 想像性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24.(1)审美认识功能(或审美认知功能)。指通过艺术鉴赏活动,更深刻的认识自然、社会、人生。

(2)审美教育功能。引导人们正确理解。认识生活,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感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3)审美娱乐功能。满足审美需要,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

(4)三种功能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

25、(1)灵感是指艺术家在创造活动中,由于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是艺术家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意识和无意识的相互作用,突然激发的、情绪特别亢奋、极富创造力的精神状态。

(2)灵感有三个主要特征:突发性、超常性、易逝性。

26.共鸣:是指在鉴赏过程中,鉴赏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不同时代、阶级、民族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作品时可能会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受,也可称作共鸣。

27.(1)艺术家的修养①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倾向;②广博的知识;③深透的思想;④丰富的情感和独立的人格。

(2)艺术家的审美创造能力①敏锐的感知能力;②丰富的想像力;③精湛的艺术技巧。

28.(1)艺术语言,是创造主体在特定艺术种类的创造活动中,运用独特的物质材料和媒介,按照审美法则,进行艺术表现的手段和方式。

(2)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艺术形象既包括鲜明生动的人物,也包括其他富有审美特征的情境、画面和意境。

(3)艺术意蕴,是指在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深层的人生哲理、诗情画意或精神内涵,它是艺术主体对于艺术典型或意境深刻领悟和创造的结果。艺术意蕴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艺术意蕴是艺术创造的境界。

四、论述题答案要点

29.(1)艺术活动是形象把握与理性把握的统一。形象,即审美形象,在广义上包括审美的情境和意境。形象把握是艺术活动特有的方式,是主体对于客体瞬间领悟式的审美创造,它是感性的而不是推理的,是体验的而不是分析的。但是形象把握又不能离开理性,理性在分析时代氛围、遴选素材和题材、构思主题和情节、选择表现形式等方面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艺术活动是情感体验与逻辑认知的统一。艺术中的情感即审美情感,是一种无功利的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情感,情感在艺术活动动机的生成、创造与接受过程中均是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同时情感又是艺术创作的基本元素。但是艺术活动也包含认知因素,认知在艺术活动中意味着客观的、理智的反映。在审美情感的深层往往隐含着理性的认知。

(3)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与意识形态的统一。艺术的审美特性是区别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意识形态活动的根本标志,但同时艺术又具有意识形态特性。艺术的审美特性是形象的、情感的和多义的,它规范着艺术活动的基本倾向,其意识形态特性则是隐藏在审美特性之中的,它使艺术的审美世界具有了更为广阔和深邃的内涵。

29.(1)直觉与感知。艺术直觉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审美感知是指人们在注意审美对象形式特点的同时,已开始关注审美对象的意义。鉴赏活动往往是在直觉与感知的心理基础上开始的,它将使鉴赏者完成对作品形式美的注意和对其意义的直观感受。

(2)体验与想像。在鉴赏过程中,主体以自身审美经验为基础,潜入作品规定情景之中进行审美体验,不断推进与作品中情感的交流与融合。同时由于审美想像和联想的展开,鉴赏者可以与作品或艺术家进行对话,洞察其深层意蕴,并使审美愉悦逐渐生成。

篇5

关键词:舞蹈编导;文学艺术;表现手法

舞蹈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人们比较喜欢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在大型的文艺表演中舞蹈是节目的主要组成内容,要想能够将舞蹈更好的展现出来,受到观众的认可和好评,需要编导能够对舞蹈的创意、动作以及表现形式进行周密的编排,同时还要注意将文化元素与艺术元素相结合,从而将舞蹈中蕴含的文化、思想以及情感通过舞蹈的动作和表演形式展现出来,体现出舞蹈的灵动性。

一、舞蹈编导的类型

舞蹈编导是舞蹈编排的核心,需要对舞蹈的设计、练习以及表演进行全方位的掌控和设计,并在表演的过程中对舞台的表现力度、思想以及效果进行综合的分析。根据舞蹈编导的职能以及服务的方式可以将其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

(一)商业性质的舞蹈编导

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我国的商业活动不断的增加,各种类的商品促销、新品以及开业庆典等都离不开商业演出[1]。而舞蹈也成为了商业演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演出中的舞蹈主要是以商品的推广以及营销为目的,所以舞蹈编导在舞蹈的表现形式上更注重对商品的宣传效果。

(二)广场类型的舞蹈编导

广场舞近年来受到全国各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主要是因为广场舞能够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广场舞的表演一般都是规模的表演团队,而且人员结构主要中老年人为主,对舞蹈的统一性要求比较高。在广场舞的编排中舞蹈编导需要注意对舞蹈动作一致性的把握,从而体现整体的美感。

(三)综合性质的舞蹈编导

综合性舞蹈编导的工作比较复杂,需要具有一职多专的能力,在舞蹈的编排上需要体现多种形式,比如独舞、双人舞、团体舞等。这些舞蹈编导主要服务于大型的晚会、舞蹈艺术表演的单位以及院校等领域。

二、舞蹈编导中的文学艺术表现手法分析

(一)舞蹈编导中的语言艺术表现

艺术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发展的,艺术中各因素的结合和创新成就了艺术发展的必然。在原始社会中歌舞是由音乐、诗歌以及舞蹈组合而成,从其本质上分析,舞蹈的编排因素能够使语言艺术与舞蹈的动作相结合。在我国的舞蹈作品中语言艺术多表现在以歌曲的形式进行舞蹈的编排,通过舞蹈的肢体动作以及形式来体现出歌词中的意境,所以其中的语言艺术主要是指歌词的艺术形式,通过乐曲和歌词的辅助,使舞蹈的魅力得以有效的展现。舞蹈是人体的艺术,其表达出的语言既形象又具有一定的意义,舞蹈的语言是指外在表现出来的形象和神态,而意是指通过舞蹈的编排表达出的思想和内涵[2]。其中象主要体现在动作上,而且舞蹈的表演技巧以及风格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表演的成功与否。风格是一个成功的舞蹈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通过对自己风格律动的体现能够展现出舞蹈独特之处。以《牛背上的摇篮》这支舞蹈为例,舞蹈中刻画的少年形象就是以身披藏袍、坐在牛背上挥舞衣袖驰骋草原的形象为主,要求男演员要具有沉稳的特点,从而表现出牦牛奔放的天性,从舞蹈语言上表达出的思想也正是观众对生活中的情感体验。

(二)舞蹈编导中的抒情手法分析

舞蹈编导中的抒情主要是通过借物抒情来实现的,从演员和舞蹈的外部形象入手,并深入到表演的内部,融入编导的想象。由此可见舞蹈编导的想象力和模仿力是其基本要素,同时编导的编舞思路与现实是否相符也是影响文学感受向舞蹈动作转化的主要因素。舞蹈艺术本身具有抒情的特点,而且这一特点能够追溯到古代人类的舞蹈表演中。舞蹈的表演形式主要采用象征、比喻以及拟人等手法,通过人体连贯的动作来展现出人们的真实感受,从而使观众能够在欣赏的过程中领悟到舞者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思想。以我国著名的舞蹈《荷花舞》为例,其在表现形式上不仅具有和谐妙曼的动作、优美的旋律,同时还具有超凡脱俗的意境,从而创作出了荷花美好的形象,其中抒发的情感是无法用语言所描述的,但是却能够激发出观众对和平以及祖国的热爱,这也从侧面彰显出了舞蹈的魅力。

(三)舞蹈编导中的叙事手法分析

在我国许多著名的舞蹈中并没有歌词,舞蹈演员只是在优美的旋律中尽情的舒展肢体,整个舞蹈过程只通过音乐的烘托和配合来进行展示,从而使舞蹈的思想更加开放化,人们可以从舞蹈中展开想象,为情感的抒发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3]。以著名的芭蕾舞蹈《天鹅湖》为例,其中王子和天鹅相遇时的情境体现出的就是叙事的手法,在整个相遇的过程中,通过舞蹈的肢体语言阐述出王子初遇天鹅时的提防、恐慌的心理,而通过逐渐的发展,王子的心理开始逐渐的放松、相信,最后逐渐对天鹅萌生爱意,通过一系列的舞蹈动作和音乐背景的烘托,增强了舞蹈的感染力,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意境。

(四)舞蹈编导中的象征手法分析

通过象征手法的应用能够展现出基本的生活特点,并反映出生活中存在的事物的本质,所以在舞蹈的编导中采用象征性的手法普遍受到观众们的认可和欢迎。以《绳波》为例,该舞蹈中主要以一根绳子为剧情发展的主线,根据剧情的发展,绳子所象征的意义也有所不同。在舞蹈中当演员被绳子缠绕时,绳子象征的是一种难以挣脱的命运;当绳子以转圈的形式被抛出时,象征的是爱的意义;当绳子在不断的波动时,表现出了父母间的矛盾;最后也是最具感染力的一段父母向两个方向拉扯绳子,中间的布娃娃不断的晃动,象征的体现了父母的矛盾对孩子带来的影响。利用象征手法能够将情感与舞蹈的具体形象相结合,同时激发观众的想象力,进而引发观众对某种情感的深思,使人看过舞蹈后能够回味无穷。

三、结束语

舞蹈编导是舞蹈艺术的核心,通过舞蹈编导对舞蹈肢体动作以及形式的编排能够使舞蹈包含的情感更加丰富,表现力更强。为了能够使舞蹈的编排更具艺术气息,充分的表达出舞蹈精神,舞蹈编导需要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从而利用文学艺术来对舞蹈的整体艺术性进行提高,发挥文学艺术表现手法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提升舞蹈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宝勒尔.浅谈舞蹈编导中的文学艺术表现手法[J].才智,2014(35):321-321.

篇6

关键词:导课布白 语言布白 板书布白 结课布白

“布白”一词源于中国传统国画艺术,是处理空间问题的一个重要理论,是许多艺术种类的重要表现手法。教师在细针密线、鞭辟入里地讲课的同时,给学生留有一点回味思考的余地,这就是课堂讲授中的“布白”。下面,我就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布白艺术谈一点粗浅看法。

一、借助导课布白,激趣益智

人们常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课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它是整体结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精心设计一堂自然而恰当的导课,不仅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而且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开拓学生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活跃课堂气氛,创造教学佳境。把布白艺术运用于导课环节中,恰能适合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借助布白导课,从一堂课的开始便设计悬念,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起着先声夺人的效果。例如,讲“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时,从讲述神话《开天辟地》导入;在讲“祝福青春”时,播放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导入;在讲《学会调控情绪》时,播放录像《三国演义》中周瑜被气死的片断导入……诸如此类的导入,尽管方法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导入处布白,以引趣激思。

二、巧设语言空白,发挥想象

教学语言是优秀教师展现教学技巧的武器之一,卓越高超的教学语言艺术是教学成功的基本前提。有的教师讲课过快,像放“连珠炮”,结果,他马不停蹄,汗流浃背,学生则没有思考、不作笔记,只随教师走马观花。其结果是吃力不讨好。相比之下,有的教师用中速讲课,叙事说理犹如涓涓清泉在碎石上轻轻流淌,学生则倍加吮吸,惟恐把教师的声音滑流过去,听得聚精会神,自然效果很好。当然,课堂教学语言的音量、音速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而随时调节。起始阶段的语言应新颖、有趣、简明并舒缓前进;课堂的语言应神采飞扬;结束阶段的语言应概括重述。另外,教学中对于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可用“空白”代之,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三、巧置板书空白,互动合作

板书是教师施展教学艺术才华的重要天地,布局合理、中心突出、立意新颖、行款讲究的板书是知识的高度凝聚和集中,是教师教学风格的凝练和浓缩,教师应充分利用黑板这块舞台,利用板书自身含蓄蕴藉、富含弹性的特点,有些内容故意隐去,而成“空白”,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与学生合作完成。例如,下列几则板书既形成形式上的空白,又造成内容上的空白,给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和时间,就会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获得美感。

例1:犯罪具有的基本特征

例2:在下列场所可能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应采取什么预防措施?

四、借助布白结课,意犹未尽

篇7

维果茨基曾说:“言语不仅在思维的发展中起着主要作用,而且在整个意识的成长中也起着主要的作用。”这就意味着人类的精神大厦主要是由言语构筑的。语文能力的本质是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能力,语文课,应为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崔峦老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就小学阶段来说,阅读教学还要结合言语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逐渐发现、习得一些言语的规律和表达方法。”这就很好地展示了语文能力和语文学科本质。笔者通过“构建真实有效的小学语文第一课时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的课题研究,发现小学语文第一课时阅读教学应重在引领学生去品读感悟文本的语言、情感、主题思想等,从而为第二课时的有效教学做好铺垫。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做法以提高第一课时教学的有效性。

一、在培养语感中美化语言

语感的本质是心灵的,或曰精神的,语感“是人之为人的基本特征”。但在阅读教学“重意轻脑”流行的今天,不管什么课型,教师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设计美丽如画的课件,配上优美动人的音乐,插入生动有趣的游戏,设计声情并茂的过渡语,语文课又开始“迷失自我”了。而语感是把人和语言联系起来的纽带,执教《猴王出世》一课,笔者对培养语感抓言语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片断———

师:同学们读书姿势好,声音也好,哪一句写石猴?生: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师:请好好读这句话,读出石猴的快乐和自由。

(生读)

师: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从怎么写的角度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生: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师:看看,写石猴的遣词造句有很多秘密,谁发现了?

(出示: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

生:都是三个字,第一个字是动词。

师:如果把句子读出来应该是什么节奏?

(生读)

师:继续读有什么新的发现?

(出示句子:与猿虫为伴)

师:往下读更有意思了,你又发现什么了?

多少年来,我们的大部分公开课,一直在走分析课文内容的老路,教师所提的问题,大部分都围绕着内容做文章,探究“内容”如何承载表达的意义。笔者引领孩子们“在语言中出生入死”,通过朗读,通过想象,反复在读中品味语言,感受语言,引导孩子们自己去破译语言的密码,穿行在串串闪光的语言珍珠里,发现文本的“奥秘”,同时使石猴的形象更丰满了。喜欢这样的石猴不需要理由,孩子在畅饮语言琼浆的同时,美化了人物的形象。

二、在品悟词语中敏化语言

生字词教学与文本理解原本就是融为一体的是语文课堂重要的教学资源,只要大胆创新,抓准词语,也能成为敏化人文精神的结合点。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对“惩”字的教学,巧妙地引领学生感觉“惩”字,练写“惩”字,让语言在不断感悟中,在学生大脑中形成鲜明形象的画面,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语言魅力泼泼洒洒地散发着。此时具有丰富内涵的词语已不单单是纯生字,它深切地表达了文本的思想,服务于文本的主旨,让学生对洋人的“愤”“怒”“恨”通过“惩”投射到心灵深处,并由此而散发开,使教学形象、生动,很有魅力,正如著名教育家维果茨基说的:词语只有在感性的个人含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气勃勃的画面。

三、在文本空白处广化语言

学语文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文化”的过程,文对心的感化就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过程,化育的内容既有情感志趣等精神因素,又有表达情思的语言和技法因素,而且两者是有机融合的,它使精神和语言两个方面得以拓展,是两者不断同构共生的过程。而小学阶段许多课文内容为读者留下很多的“空白地带”或称其为“艺术的空白”,需要教师匠心独运,启发引导学生在进行理解、想象的同时,进行语言艺术的再创造。

王尚文先生在《语文教学对话说》中指出:一个人对外部对象的感知并不是将这一对对象简单复制粘贴到人的精神世界中去。在对某一对象进行感知时,我们并不是作为一个接受者机械地接受外来的刺激,而是要从大量的刺激中进行个人化的搜索选择与意义构建。杜夫海纳也说过:阅读就是感知,如果说这是说阅读意味着感知写在纸上的符号,那么这是不言而喻的。一个人对文本的阅读理解是一种更为特殊也更为复杂的感知活动,为此,教师应在“空白”处引领学生,理解想象,并进行语言艺术的再创造。在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时,我通过三个角度的填补,让学生仿佛看到了一幕幕生动的画面,三次引读更是让学生的读达到最高层次,也把学生的理解引向深入。此时的叶老也不仅仅是一位认真的老人,更是一位温和、慈祥、尽责任、关心孩子成长的老人。层层深入地感悟叶老的人品,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了共鸣。

四、在拓展延伸处深化语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语文之塔是一砖一瓦构建的,没有拓展训练就没有学生的语文功底,就没有丰富的智力背景。因此,我们要根据文本和学生的需要适当引入相关资源,以丰富学习内容,拓展学习时空。杨金林先生说过:学生的身心只有进入激活状态,精神的水源才能荡起波澜,飞起浪花,内在的语言才能高度活跃起来,这样语言和精神才能高效地同构共生,言语实践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神效。然而,新课改的浪潮迅猛地向我们卷来的时候,很多教师可能为了拓展而顾此失彼,舍本逐末,把课堂的拓展简单化为资源的交流,课堂成了学生陈列资料、讲述故事、朗读材料的场所。《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结束时的拓展我引领学生读懂了父亲的语言、动作、外貌,树立了伟大的父亲形象之后,播放汶川大地震中伟大的父亲母亲的形象、动作、语言,并配上催人泪下的文字叙述,深深打动了学生,有的人甚至潸然泪下,学生体会了深沉伟大的父母之爱,在美好的情感体验中受到人文的熏陶,然后有感而发,为苦苦救子的父亲书写内心独白,句句含情,感人至深,使整节课的教学达到了。

篇8

关键词:意境;可视性;透视描写;如画;偶像崇拜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7)02012108

目前学界对我国文论独创范畴“意境”的研究处于停滞状态。根据以往研究成果,意境的源出处是伪托王昌龄的著作《诗格》。但是,作者只提出了概念,到底哪些诗作或诗句符合这个标准则语焉不详。这就导致了后学对意境诗歌的具体特征不甚明了,大家也只能停留在整合中国古代“意”和“境”相关理论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再阐发的研究层面。最近比较有建设性的文章是寇鹏程教授的《意境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意境的真正内涵》[1]9296。在此文中,作者立足于意境的“使用史”,以自觉将其作为批评术语使用的纪昀和王国维为考察个案,分析了两人明确称之为意境的相关作品,得出了其内涵是崇高美和天然美的结论。应该说,寇鹏程教授的结论符合纪、王二人的原意。但是,从美学风格的角度去阐释意境仍然没有划出清晰的界限,即某诗篇是或不是意境之作。而且,如果意境既可以是崇高美,又可以是天然美,那任何一个诗人或诗论家都可以赋予其新的内涵,久而久之意境便什么也不是了。此外,历代学者在解释意境的时候,大多会从场外征引古代诗人关于“情”和“景”的论述,似乎意境就是“情景交融”的同义表述。为了准确理解和解释意境的内涵,笔者沿着寇鹏程教授开辟的研究道路继续前行,带着相关尚未解决的问题从纪、王二人明确用意境去指称的作品入手分析,争取找到这些作品的共同特征,以此为基础对意境下一个具有排他性的定义,并分析意境研究存在问题的深层原因。一、文学意境生成的学理原因是语言艺术具有“可视性”文学意境存在于语言艺术的“内在形式”中,“境”来源于诗人的眼前实景。有研究者认为,“诗之长在意,短在境”,“因此,诗的意境即可称为‘诗中有画’”[2]。众所周知,“诗中有画”出自苏轼对王维诗歌的评价,但他并没有提到意境,所以我们不能推论王维的诗就是意境的“试金石”。在中国古代文学和美学研究界,常常将诗与画相提并论。但是,诗歌是语言艺术,绘画是视觉艺术,就王维的作品而言,我们至今无法证明唐代的视觉艺术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或者说他的某首诗就是在摹仿某幅画。从物质载体看,文学作品是手写或印刷出来的语言符号,不是绘画。但由于语言符号指向现实中的具体事物,语言艺术存在一个“内在形式”。这个概念来自俄国心理学派文学理论家波捷布尼亚,指文学作品的形象层面,与“外在形式”即律、轻重音等相对。中西文学实践皆证明,通过对语言符号恰当地组合,诗人可以再现眼前的自然实景。这是语言艺术和视觉艺术的相通之处。“诗中有画”是一个比喻说法,更准确的表述是“诗歌如画”,即语言艺术可以像绘画作品那样具有视觉效果。

“诗中有画”的确抓住了王维诗歌的基本特征,即具有视觉效果,我们在此用“可视性”将其替换。这个概念出自美国文化地理学家约翰・布林克霍夫・杰克逊。他说:“可视性”(visibility)一词“不仅仅表示某个物体能够被看到;而是那种显而易见的、从环境中脱颖而出、一瞥即懂的某种形式”[3] 。我们认为,纪、王二人所指明确的“意境”之作,和王维的诗歌一样具有“可视性”。根据寇鹏程教授的考证,《瀛奎律髓汇评》引用了纪昀对所选唐宋诗的评论,“他多达20次地使用了‘意境’这一概念”[1]93。但就所评作品而言,有些是对整首诗的概括说明。为了使论域具有清晰性,我们缩小范围,只分析他所指明确的诗句。

解释意境最有效的办法是排除不符合意境标准的诗句。纪昀对黄庭坚《登快阁》点评为“起句山谷习气,后六句意境殊阔”[4]39。显然,首句“痴儿了却公家事”为“山谷习气”,代表了黄庭坚诗歌的特点,即以文为诗,导致“味同嚼蜡”;后六句“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L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是有意境的,原因是诗人用语言再现眼前实景,视觉效果较强。“落木千山天远大”按照人类由近至远的观看顺序排列语言符号:由于天空显得远大反而衬托出山峰较小,树木就从背景中“脱颖而出”,取得了“可视性”:这七个语言符号诱导读者在脑海中建构一个具有纵深感的虚构视觉空间。“澄江一道月分明”再现的视觉经验是:江流轮廓清晰,明月高挂于天空中,又投影于江面。江水为水平向度,月亮为垂直向度,两者同样构成了一个结构稳定的三维空间,所以纪昀认为其“意境殊阔”。“阔”暗指空间感。五、六句用事,不能用“可视性”分析;七、八句没有两个及以上的并排物象,但仍具有“可视性”,其因将在后文分析。总之,从纪昀对这首诗的分析可得出初步结论:议论和叙述的诗歌语言不符合意境的标准,反过来说,意境的语言应为描写,并且描写的效果要“阔”,即具有空间纵深感。

寇鹏程教授也发现纪昀大量地用与“阔”有关的词语来解释意境,比如还有“深”[1]94。这两个词所指的视觉效果是一致的,就是纵深感。纪昀评姚合《过天津桥晴望》特指“人家向晚深”一句“意境深微,能写难状之景”[4]1389。与前例不同的是,此句只有一个物象,“人家”即农舍。诗句营造的视觉效果为:农舍四周很空旷,如果黑夜降临,它会显得十分孤独,其“可视性”依然由使农舍这个物象从背景“脱颖而出”得来。农舍+漆黑的夜色、千山+天空以及月亮+澄江构成了所谓的“图底”关系,在格式塔心理学派看来,这种关系极易唤起人类的空间感。奥地利心理学家马赫也认为:“我们通常都是用双眼看东西……看到的不是颜色与形式,而是空间中的物体。”[5]换句话说,纵深感、空间感就是视觉的景深效果。此外,纪昀对这首诗中的“自从王在镐,天宝至如今”的评价是“结亦无味”,说明历史叙述是意境的反面,进一步确证了意境的语言应为描写。纪昀评林逋《湖楼写望》“前四句极有意境”[4]974的诗句是“湖水混空碧,凭栏凝睇劳。西塞山翠重,秋静鸟行高”。所谓“极”,按一般理解,应为意境的理想形态。“湖水混空碧”诱导读者回忆曾眼见的视觉景观,即“水天相接”的视错觉经验:从物理真实的角度看,水在天下,而人类的视线存在一个“灭点”,在这个点上水天浑然一体、不可分割。视错觉经验同样会带来景深效果,相同类型的描写还有范仲淹《苏幕遮》“山映斜阳天接水”。“凭栏凝睇劳”叙述观赏湖景的行为,和意境无关。“西塞山翠重,秋静鸟行高”依然具有景深效果,但和第一句属于不同的类型,其可视的原因同样将在后文分析。对这首诗,纪昀还认为“‘静’当作‘净’,作‘静’便少味”。“静”是听觉效果,而“净”是视觉上的通透状态。由此可见,用字用句的“可视性”是纪昀批评的重要标准。纪昀评孟浩然《归终南山》的结句“松月夜窗虚”的“意境殊为深妙”[4]934是具有景深效果的诗句的另一种类型,这将在后文分析。

意境也是王国维诗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他认为有意境的诗词曲同样具有“可视性”,其基本成分是“景”。在阐发元曲的艺术特征时,他说:“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紧接着,他在评论马致远的作品时说:“语语明白如画,而言外有无穷之意。”[6]134与纪昀不同的是,王国维将意境的外延扩大,运用到抒情和叙述这两种语言表达方式中。不过,后学基本一致地将这两个使用向度抛弃了。也就是说,现代学者使用的意境,主要针对诗词中写景的成分,即描写向度。《诗格》谓“处身于境,视境于心”,如此看恚“境”应包括诗人所处的三维空间,他用语言符号将所见敷衍成文,于是读者在想象中似乎“看到”了“景”,也就是符号化了的“境”。在王国维看来,“境非独谓景物也,情感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性情者,谓之有境界”[6]201202。这进一步证明,景物是境的基本成分。于是,我们就能理解王国维为什么说“文学中有二原质焉:曰景,曰情”,并且景“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之事实为主”[6]218。文学中的景是诗人用语言再现的视觉事实,就是意境之“境”。寇鹏程教授认为,“我们经常说王国维的意境是什么‘情景交融’,这是没有根据的。因为王国维说过‘文学有两原质,曰景曰情’,但他并没有说过‘意境’有‘两原质,曰景曰情’”[1]95。从引文可知,王国维的景和情对应两种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描写和抒情,不能由此推论出“情景交融”。但是,我们也没有必要把意境和“情景”截然分开,因为这两个术语其实是从不同的角度命名文学作品的“内在形式”:从内容上看,诗人再现的是眼见实景;正是有了景物的存在,语言艺术便可营造一个虚构之“境”。于是,意境作为情景的理论提升成为文学批评的标准。如前所引,纪昀所谓有意境就是能再现“难状之景”。概括地说,情景是文学的客观内容,意境是文学“内在形式”的批评标准有学者从苏轼《虔州八境图八首》推论,在中国诗词中“境”与“景”同义,均指自然风景。(见崛川贵司:《潇湘八景――诗歌与绘画中展现的日本化形态》,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3页)据笔者考察,苏轼认为陶渊明“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可知他还是较早将“意”与“境”用在一起进行文学批评的诗人。。就中国文学而言,如果说文学“外在形式”的批评标准是声音和谐,那么“内在形式”的标准之一便是“意境阔远”。此外,从王国维“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6]31的表述及其例证看,意境和诗之“隔与不隔”实质上是同一所指内容的不同表述,核心问题是读者对景物的直观。“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中的两个物象互为图底,“可视性”较强;“晴碧远连云”意境阔远,诗人以“平远”的法则构造“文学图画”,读者的想象空间具有纵深感。“谢家池上,江淹浦上”之“隔”,不仅缘于语出用事,还因为从语言表达方式看,诗句属于地点的陈述,只有一个物象,无法给读者营造视觉上的景深效果。二、语言艺术具有“可视性”的形式基础是透视描写如上所述,从语言表达方式看,符合纪、王二人意境标准的诗句多为描写,准确地讲,是“透视描写”。如果以创造景深效果作为划分标准,描写大致可分为白描和透视描写。两者均属于用语言再现视觉经验的方法,不同的是,前者“勾勒”事物的二维轮廓,景深效果不佳,而后者通过两个物象的相互凸显给读者强烈的三维空间幻觉。虽然白描也使语言艺术具有视觉效果,但事实上我们不会认为这类文字“意境阔远”。因此,透视描写是可视性、文学意境的形式基础。基于纪昀明确用意境指称的文学作品,可将透视描写分为两大类、三小类,再结合其他作品进行阐述。也就是说,可将这三类描写诗句明确称为“有意境的”。

(一)“移远就近”式文学意境

清代学者王夫之在《诗绎》里说“右丞妙手能使在远者近”,现代美学家宗白华在《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一文里引用这句话,阐发中国古代诗歌的空间造型特征。他说:“使在远者近,就是像我们前面所引各诗中移远就近的写景特色。……远山与近景构成一幅平面空间的节奏。” [7]212结合上文所述,这一类文学意境还可细分为“视错觉”式和“门窗借景”式。

1.“视错觉”式

例如,纪昀认为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城上高楼接大荒”这一句“意境阔远”[4]185。“大荒”指的是视野中远方较空旷的地方。实际上,大荒和高楼相距甚远,但在诗人双目视觉看来,两者紧密贴合。这是由视觉错误创造的空间感,一个“接”字可以让原本没有联系的两个物象产生情感上的交流。下一句“海天愁思正茫茫”再现水与天齐平的视错觉景观,在中国诗歌史上类似的诗句还有“秋水共长天一色”“黄河之水天上来”“江入大荒流”等。再如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不符合物理真实,但这是诗人眼见的真景,具有透视感,“画面”显豁,“意境阔远”。中国诗人有“登高必赋”的传统,这就产生了很多与地平线有关的诗歌,通常用太阳、云朵、山水和树木反衬视野的无边无际。“意境”的一个基本特征是诗歌给读者营造的想象空间须“阔远”,这就要求诗人的视野要开阔,所以地平线是合适的选项。前人论诗经常援引“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把意境与道、人生和宇宙相联系,以此体现中国哲学的深邃以及文学的独特性。其实,登高望远是人的生理本能,爱默生说:“眼睛的健康需要一条地平线。只要我们能看到足够远,我们永远不会感到疲倦。”[8]194意境恰好能满足读者“第六感官”的审美需求,并提醒人们到自然中去寻找这种“画面”。相反,如果视野狭小或视线受阻,人类就会产生憋屈的感觉,这是人所共有的生理感受。宗炳能在山水画中“卧游”,而读者在“意境阔远”的诗歌中亦能如是。此外,祖咏的“积雪浮云端”、王维的“明月松间照”等所营造的空间不如涉及天地、“大荒”的诗歌开阔,但两个物象仍给读者以深度暗示、符合意境的形式要求。

2.“门窗借景”式

前文提及,纪昀认为孟浩然《归终南山》“松月夜窗虚”一句“意境殊为深妙”。前一句为“永怀愁不寐”,说明诗人在床上辗转难眠,望见窗外松树和月亮。虽然“借景”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著作中使用的术语,但在日常生活中这种观看方式也会存在。这一句有意境的原因在于:诗人描写目之所及,虽然没有错觉感,但纵深感依然强烈。宗白华在《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中说:“中国诗人多爱从窗户庭阶,词人尤爱从帘、屏、栏干、镜以吐纳世界景物。”在这篇论文里,宗先生列举了大量六朝以降中国诗人从窗内向外观看景物的诗句,并认为出现这种文学现象的原因是中国人具有“饮吸山川于胸怀的空间意识”[7]207。其实,这种所谓的“空间意识”来源于普通人的视觉经验,即每个人都能通过窗户看到“世界”。不同的是,诗人用语言把在特定角度看到的世界景观再现了出来。“本在目前”才能“如在目前”,通过语言艺术,读者和现实世界发生了审美关系。这一类型的名句还有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似可将其上升为艺术的一种母题、一个原型。这个原型在西方表现为有窗户的风景画,即取景点在室内,观者通过窗户观看室外的风景。这种画“尤其是对于北欧人来说,缓和内部与外部之间、风景与日常室内景象之间的尖锐距离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8]138。我们也可用“缓和冲突说”来阐释杜甫诗歌的意义:“窗含西岭千秋雪”暗指室外寒冷而室内暖和,表明他对在成都的生活比较满意;“门泊东吴万里船”以室内静止室外运动的冲突表达了思乡之情,同时也是忠君之念和报国之愿。这样,读者就能理解,他在成都和夔州尽管远离中原战火,但还是挡不住“便下襄阳向洛阳”的内心冲动。

在宗白华看来,中国人的空间意识体现为一种节奏化了的音乐性,和西方人用透视法作画有区别,但事实上,透视是人皆有之的生理现象,中国“移远就近”式的文学意境恰恰是诗人站在固定视点观看得到的“文学图画”。无论是语言艺术还是视觉艺术,对艺术家再现眼前之景的要求是将三维的空间事实转化为二维的平面事实。换个角度说,透视的本质要求艺术家在二维平面上暗示出三维空间的存在。显然,“移远就近”是让图像具有视觉真实效果的手段。“门窗借景”式的句还有一个特殊的例子,即“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也可给读者营造阔远的意境。在丰子恺看来,这个对句体现了“文学中的远近法”[9]。“远近法”即透视法。诗人用“低”和“小”直接说明了在视网膜上两个物体的远近和大小关系,视点确定,“我”与物的位置关系明确。不同的是,在第二种大类型的透视描写中,诗人观看的视点相对来说不确定。

(二)“平面重叠”式文学意境

上文所指意境主要局限在单句,接下来分析联句。由两个句子内指的二维画面在读者脑海里重叠而成一个三维空间,我们将这种类型的意境称为“平面重叠”式。前已提及,纪昀认为“西塞山翠重,秋静鸟行高”很有意境。一般情况是,绝句和律诗由两个表意完整的句子构成联句。就此例而言,由于只涉及一个物象,“西塞山翠重”和“秋静鸟行高”的空间纵深感均不强,我们很难用“意境阔远”来称谓。但是,从阅读进程看,这两句诗前后承接,诱导读者将两个二维画面重新组合成具有景深效果的三维空间。“西塞山翠重”所指物较大,应为背景;“秋静鸟行高”所指一个或几个点,且“鸟行高”暗含了运动的趋势,物象自然凸出。于是,此联的物象也构成了“图底”关系,并且互为图底:在西塞山的衬托下,飞行中的鸟儿形象鲜明;反过来,高飞的鸟儿也让西塞山显得更加翠绿。

篇9

油画语言隶属于艺术语言的范畴,具有艺术语言的共性。艺术语言的构成要素是相同的,即形象性艺术语言都是由形、色、质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只不过由于采用的材料工具和手法的不同,油画与其它画种之间就呈现出形式语言表现上的差异。正如“语音、词汇、句法”是世界上所有民族自然语言三个共同的基本要素一样“,形、色、质”也是形象性艺术语言共同的语言要素。然因油画语言艺术中突出的造型描写、丰富的色彩组合,复杂的质感变化等,使得油画艺术这一具有独特视觉张力和审美情趣的画种在艺术语言的表现上而有别于其它艺术形式。油画语言系统又分为造型(形体)语言、色彩语言和质感语言三个子系统,其中造型语言(要素)包括点、线、面等元素,色彩语言(要素)包括色相、明度、纯度等元素,质感语言(要素)包括肌理、色层和笔触等元素。这些最基本元素及其组合运用法则构成了油画的语言系统。油画语言属于知识系统,突出“共性”特点,即油画语言的构成要素、元素及其使用法则是油画这一画种本身的特征所决定了的。而每一次油画语言的具体运用可称为油画的“言语”。油画言语属于技能系统,突出“个性”特点。或者说,语言的个性化使用构成言语,言语来源于语言,又不断丰富语言系统,使语言分化出不同的流派和体系。每个人使用语言的个性风格都是不一样的,正如每个人的签名一样各具特色。象毕加索的变形、塞尚的结构、高更的原始、梵高的线、莫奈的光等等都是具有鲜明个性的言语表现形式,也是艺术家个人语言风格的高度体现。油画艺术的功用和效果是油画语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因油画语言元素的组合千变万化,油画艺术言语的表现也就难以胜数。也正是这种油画语言个性的复杂变化,才使得油画艺术具有了无穷的魅力。象油画创作中的构图、样式、风格等属于“个性”的范畴,故不能把它们也归属于油画语言的构成要素。根据以上阐述,我们似乎可以这样对油画语言进行界定,即:油画语言是由造型(形体)、色彩、质感构成的体系,是为塑造某种油画艺术形象表达艺术家某种内心思维情感和意图的工具。

二、关于油画艺术语感

语言学中有“语感”的概念,音乐艺术中有“乐感”的概念,然而在中国知网()和百度()的搜索中,却始终找不到绘画艺术中的“画感”和“油画艺术语感”的词目及其概念。虽然作为绘画艺术中的一种类型,油画艺术中有“形感”、“色感”和“质感”的概念,但油画艺术的功用和效果是通过形感、色感和质感的有机结合与整体协调来体现的。在油画作品中,形感、色感和质感这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少了哪一个都难以形成对油画艺术作品的整体感受。正如由旋律感、和声感、节奏感共同组成了人们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即是“乐感”一样,油画艺术效果的传达也同样取决于人们对形感、色感和质感的整体感受。油画界一方面在强调这种“整体感受”的重要意义,而另一方面又还没有为这种“整体感受”给出一个恰当的称谓。虽然用“画感”来称谓这种“整体感受”似乎更直接了当一些,但为了与“油画艺术语言”相对应,我们还是建议将这种“整体感受”称作“油画艺术语感”。就形象艺术而言,无论是具象、意象还是抽象,总离不开形体的描绘、色彩的渲染和质感的衬托。换句话说,造型(形体)语言表达的是“What”,即它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色彩语言和质感语言表达的是“How”,即二者要解决“怎么样”的问题;而造型语言、色彩语言和质感语言的整合协调则表达的是“Why”,即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在心理学上,人们认知事物都是从“What”、“How”和“Why”这三个最基本的命题开始的。

油画学习者对油画语言的认知和油画语感模式的建构也同样是从这三个命题开始的。然后再用已建构好的感知模式来加工当前的刺激物,这就是现代心理学中所谓的“模式的建构与识别”。只不过油画语感模式的建构是根据油画本身的特质,在手、眼、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油画艺术是一门操纵油画语言传达美感和作者精神内涵的绘画艺术。在油画语言的学习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形感、色感、质感及其三者的整体感受,是画者驾驭油画语言必备的基本能力,也是一个合格的油画专业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油画语感的形成是艺术家技能娴熟的标志。油画语感(languageintuition)这一对于油画语言形式及其所包含的内在信息的顿悟,是一种与直觉密切相关的特殊心理现象,是艺术家在油画学习过程中,通过反复的感知操练中建构起的关于形感、色感和质感以及由这三者有机整合协调而形成的一系列感知模式(pattern)的总和。油画语感是一种从低级感觉(sense)到高级直觉(intuition)的技能形式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感知升华过程。在生理上,人的感觉(sense)是一种低级的本能,如视觉、听觉、触觉、动觉、味觉、嗅觉等等,人们通过感觉来感知外界的事物。学习从感知开始,最后又回到感知。比如我们说话的语感、音乐家的乐感、运动员的动感等等,都是由初级的本能感觉发展而成的高级直觉智慧形态。这些所谓的高级直觉智慧形态仍然还是一种原始性的本能,是一种由“本能”上升到“技能”且以本能为表现形态的技能。我们欣赏一幅画,最初的印象来自感觉—“原始本能”,最高的境界还是一种感觉—“直觉技能”。对油画艺术语言的学习感知也同样如此,最初来自感觉,最高的境界也是一种感觉(油画语感),虽然二者也都称为“感觉”,但性质已经改变。初级感觉定性为认识性的感知反射建构,高级感觉(语感)则定性为共振性的直觉敏锐反应。简言之,语感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由“感知反射”向“直觉反应”过渡,只不过这种过渡是一个相对漫长的建构与熟练的过程。因此,从本质上讲语感应归属于直觉(intuition)和直觉思维,它来自于感知的各种体验及其积累。

油画艺术语感是画家个体形感、色感、质感等操作技能综合起来的一种复杂的多合体。当然,不同个体在获得油画艺术语感技能和能力方面是极不均衡的,有些形体感强,有些色彩感强,有些质感强,有些各方面都强,有些各方面都弱等等。这是因为油画艺术语感的形成融浸了个体关于绘画艺术的先天禀赋、知识体系、情感理念和学习实践等多方面的因素。也正因为如此,艺术语感就不再是仅仅停留在感觉层面上的初级原始的本能性反射,而升华为专业直觉与直觉思维层面上的高级共振性反应。所以说,从不熟练到熟练、从本能的反射到共振的反应、从低级的感觉到高级的直觉,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感知升华过程。如果油画学习者不用心操练绘画的基本技能,却试图坐等油画艺术语感的自然到来那无异于守株待兔。因此,对于一个油画学习者有必要树立艺术语感直觉思维的意识,在操练中体会,在体会中感悟,在感悟中思考,由“感”到“悟”到“思”再“知”,逐渐增强学习者形感、色感、质感以及三者有机整合等方面的敏锐感的领悟力,力求缩短从初级感觉到语感直觉技能形成的漫长过程,为油画创作打下扎实的技术基础。

三、油画语感与创意直觉

油画语感作为一种专业艺术直觉来自于技能的操练和经验的积累,是油画技术娴熟的高度体现,也是油画创作的前提,而创意或称巧思是油画创作的核心和灵魂,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油画艺术作品。正如孙慧霞(2007)所言“:艺术作品就是在直觉感受的基础上对自然物象的转化与重构。”显然,油画创作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技术层面上的,即需要具有产生专业直觉感受(油画语感)的能力;另一个就是创造性思维层面上的,即具有对自然物象进行转化与重构的创意直觉思维的能力。我们知道,有创意而无技术那是空想,有技术无创意只能算是画匠而成不了艺术家。对于一个合格的油画艺术工作者而言,需要练就一双操控技术的妙手和产生创意思维的大脑,二者相辅相成,如钱币的两面缺一不可。创意以技术为根基,技术因创意而生辉,离开了技术这个根基创意将不复存在。所以,油画学习者首先需要打下深厚的技术功底,但是技术的操练要遵守油画的传统,不能丢掉油画语言的传统属性,这是对待油画学习所应有的态度。尼采说:“一个艺术家要精通一门技术。”同样,作为油画艺术工作者要精通油画的传统技术,离开了油画这一画种的基本特征也就失去了油画本身的韵味。如果一个油画学习者连传统的油画语言都掌握不好,就大谈油画语言的创新变革,那无异于一个小孩还没有学会走路就想学跑一样会摔跟头。张祖英(2010)指出“:对油画艺术的探索应该牢牢记住:要保持和把握油画的艺术特质,即它的空间、体积和色彩的意蕴……因为失去了画种的特质和其美学特征,抹杀了艺术门类的个性,就没有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就会失去这门艺术存在的理由。”靳尚谊(2007)同样认为“:西方的造型由体积和空间构成,所以真正把握光、色彩和造型空间的布置是关键,”西方油画的“造型原理、色彩原理基本上都是延续的,变的就是风格。”因此,我们需要牢记的是油画艺术是在用“油画语言”诉说着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意图,或喃喃细语,或激情倾诉,其中无不包含着美感的传达、精神的诉求以及文化的力量。通过学习并且掌握造型语言中点的大小变化、线的粗细变化、面的层次变化,准确塑造出不同艺术形象的空间感和体积感的基本方法;学习并且掌握色彩语言中色相、明度、纯度的不同组合变化,渲染出艺术形象美感神韵的表现手法;学习并且掌握质感语言中笔触的粗细变化、色层的相间变化、肌理的疏密变化,烘托出艺术形象的丰富性、力量感和节奏感的手法技巧;学习并且掌握造型、色彩、质感三种油画语言的组合变化、整体协调、适宜与不宜等等。所有这些油画的基本技能都是学习者需要认真锤炼、仔细揣摩以达到自如驾驭它们的基本目的。油画技能的熟练之日就是油画语感直觉的形成之时。当然,继承传统并不意味着墨守成规,所谓“遵其法而不拘泥于方”,即在不丢掉油画的特质本色的前提下通过不断创新来促进油画技术的发展,或者说通过油画言语的个性化创新实践来丰富油画的语言系统,这也许就是对待继承与创新所应有的态度。

技术为创作服务,创作是学习操练技术的最终目的。创作重在一个“创”字,没有创意不成艺术。创意思维的形成是油画创作的基本先决条件。通俗地讲“:创作=技术+创意”。形成创意的途径有千万条,但最重要的一条还是直觉思维的联想迁移。记得苏高礼在谈他创作巨幅油画《太行山上》的经过时介绍,当时接受抗日题材《太行山上》的油画创作任务时,苦思冥想不知该如何构思好,一次他到太行山去采风写生,站在重峦叠嶂的太行山前,那气势雄伟似神斧劈就般的崖壁使他眼前一亮,一幅讴歌中国人民抗击日寇如铜墙铁壁般的英雄画卷浮现在他的眼前,把人物造型融入山崖石壁的刚毅感创意就这样定格下来。再如,1959年张大千突发眼疾几近失明,这对于处于事业巅峰的他来说几乎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一次他在巴德园里小憩,突然风驰电彻暴雨倾盆而下,他眼前一片蒙胧,这时他突然来了灵感,凭着艺术直觉他由倾盆而泻的大雨这一自然“画笔”联想到了手中的画笔,创造性地采用大泼墨和大泼彩的技法创作出了《山园骤雨图》,因其画法雄奇瑰丽,使他又重新站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可见,直觉是点燃创作灵感的火种。直觉凭借的是感受、知识和经验,以及善于联想、乐于联想的大脑。爱因斯坦说过“:真正可贵的因素是直觉”,同时他又说:“我相信直觉”。任何创造都离不开直觉活动。所以,油画艺术家要练就一双用艺术的语言要素直觉来破解自然和社会形象的慧眼,从自然和社会的物象中获得真切的感悟,为油画创作服务。亦即,艺术家要学会把油画艺术语感的直觉,联想迁移转化为创意直觉的能力。苏高礼和张大千的例子为我们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示。艺术的形式各一,但各种不同艺术形式的语言要素是相同而又相通的,即都是由形、色、质构成。艺术发展到今天,各艺术门类不同艺术语言间的相互借鉴和相互融合已成为一种趋势。除了从自然和社会的物象中获得艺术直觉感受并联想迁移转化为油画创意的直觉外,从其它艺术形式如中国画、壁画、版画、年画、岩画、雕塑、剪纸等一切造型艺术中吸取丰富的养料,也不失为获取创意直觉的又一条有效途径。象凡•高吸收了日本浮世绘画、高更吸取了黑人雕塑和民间版画、董希文借鉴敦煌壁画和中国年画、罗工柳融入中国山水画的意象语言、吴冠中以水墨语言赋予油画全新的视觉意象等等。大师们在丰富油画语言方面的成功探索,同样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典范。显然,对于油画学习者而言,创意无处不在,关键要善于从“感”到“想”。也只有善“感”乐“想”,才能有“感”而发,由“感”到“创”。这才是油画艺术语感对于创意直觉的真正价值体现。

篇10

关键词 化学

语言

艺术

人与动物的最本质的区别----语言。有了语言人类沟通起来越来越方便,有了语言人类把大千世界描绘的绚丽多彩。课堂语言是课堂上师生交流的主要手段,教师通过课堂语言的描述、指示和说明来传授知识,强化表达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化学课堂语言同其它学科一样,有自己的特点,合理、艺术的运用化学语言能够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课堂语言主要包括以下三类:口语、专业语和态势语。

一、口语

合格的口语表达是做一名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口语指教师的课堂语言,是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用以表达、交流、讲解、组织教学的专用言语。课堂上的口语,必须突出以下特点:

l.准确胜、严谨性。准确性、严谨性,是课堂语言的基本特征,也是对化学教学语言最基本的要求。因为教师是传授科学知识的,如果用词不准确,则表达就不科学,就容易造成学生理解的错误或产生不应有的疑点。就会误导学生的性格发展趋向,就会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神圣地位。

用词要能准确地反映所述的化学规律和内容,不能使学生得到模棱两可的印象。叙述内容时要把意思表达清楚,有意识地清除自己语言中的“杂质”,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来表达所要表示的内容,是一个化学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读音的含混或错误会影响知识的传授,尤其是化学专业术语更要读准。如稀有气体元素“氙”读作(xian)不能读成(shan)。

2.引导性。引导性的课堂语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钥匙,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先让学生发现问题,并有解决问题的愿望,教师再启发诱导。比如“化学平衡”这一节,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描述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这时可以先向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在平衡状态下,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是否相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怎样变化?(2)浓度对反应速率有何影响?(3)如果反应物浓度增大,平衡还会保持不变吗?这样一步步地设问,启发学生动脑筋,积极思考,从而得出绪论。

3.生动性、幽默性。要想使学生在一堂课上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教师语言的生动性和幽默性是必不可少的。

青春期的中学生思想上和行动上都具有好奇和好动的特点,教师经常把课堂内容和社会内容有机的联系在一起配以幽默性的语言,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苯的结构和性质”一节中,为了让学生明白苯环的结构,就给他们讲凯库勒做梦的故事。

4.感染性。语言本身除了有传递信息的功能外,还有传递情感的功能,即要有感染力和煽动性,也要把深蕴于教材之中的情感恰如其分地表露出来。如,在讲述我国化学工业几十年来取得的成就时,就可用赞赏、喜悦的语调;如,在讲述我国率先合成了具有生物流行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并完成了猪胰岛素晶体结构的测定时,就应该面带微笑,充满自豪感;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极大的爱国热情,让他们以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

二、专业语

利用板书来配合老师讲课,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一环。板书的内容是教学中的精华部分,切忌板书乱而烦琐,板书一定要体现课堂的中心和关键,以及教学重难点知识。这样就能够便于学生记忆。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板书,教师在设计板书提纲时所下的功夫越大,就越能帮助学生抓住知识的来龙去脉,越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板书语言还要具有层次清晰,提纲挈领的条理美;画龙点睛,以少胜多的简洁美,字迹工整、美观大方的规范美。

三、态势语

所谓的态势语就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用自己的表情、眼神、和仪表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以达到语言表达的融会贯通,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1.面部表情

即从面部或姿态的变化上表达内心的感情。比如说学生答对了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对学生报以微笑,以示赞同。当学生对自己怀疑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坚定的表情。课堂交流过程中,教师表现出慈爱和乐观,总会传递给学生,学生感受到的是温暖和积极向上的情绪。教师的喜怒、哀乐应适时出现,感染学生同喜同忧同乐。

2.眼神。人们都知道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这扇窗户就更加通明和真切。教师能够通过这扇窗户洞察学生的心理,及时的发现他们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时的给予解决。教师还可以通过这个窗口向学生传递语言不能充分表达的信息。如提问时用充满期待的眼神看着他,给其以信任和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