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范文
时间:2023-07-05 17:03: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基础会计 理论教学 融合实操
在以往教学中,教师习惯以自己为中心,将自己的知识按自己的理解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效果欠佳。有大量的实践和数据证明,被动学习的效果是远远劣于主动学习的,所以现在教学改革倡导以生为本,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高度尊重学生,发挥学生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想办法让学生主动去理解、记忆知识点。
基础会计在整个会计课程体系中,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门课程。这门以理论为中心的课程,虽然也融合了很多实操部分,但是其中的难点还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这些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奠定整个会计学习的基础。下面我就结合我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下关于基础会计课程一些理论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
一、简化并通俗化知识点――方便理解与记忆
中专类学生的学习特点是理解能力较差、学习主动性较差,基础会计是一门入门课,对于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而言,理解这些文绉绉的书面用语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需要用简化的语言和生动通俗的描述降低这些理解难度。
1.简化语言。重要的知识点尽可能简化一点,归纳出要点,方便学生去背诵记忆
例如,记忆资产、费用等六大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方向的时候,我给学生归纳成九个字:资费借增,负所收贷增,然后让学生像背歌谣一样背熟这句话。这样学生在写会计分录时随时可以对照这句话分析某个会计科目该记哪个方向。
2.归纳知识点。难记容易出错的地方,就想办法找出规律,帮学生来记忆
例如,在学习日期大写规律的时候,学生老是分不清大写日期什么时候要加零。为了使他们能清楚的记住,我让他们自己来归纳知识点。我先在黑板上这样写出小写的日期:日期:01-09、10、11-19、20、21-29、30;月份:01-09、10、11-12。加下划线的是大写时前面要加零的,有什么规律。学生自己七嘴八舌的总结出来:小写有零的,大写就在前面加零。这样学生一次性就清楚的记下来了。
3.知识点通俗化。难理解的地方,就想办法用通俗化的语言来降低难度,或者用生活化的语言来讲解
例如,在讲解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关系时,我以购买单车为例来讲解。学生想买一辆金额为200元的单车,父母给了150元,找同学借了50元,然后买回来了这辆单车。假设学生自己就只有这一项资产。分析:资产金额为200元。资产是如何来的呢?其中150元父母投资的,不用还,就是所有者权益;50元是借的,要还,就是负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用来描述资产的来源。这样,不仅讲解了资产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也练习了其中的平衡关系。
二、精选针对性练习――强化记忆
基础会计课程中理论知识点其实不多,但是必须要清楚的理解并记忆,因为这个直接关系到后续的学习。但是练习题不是贪多就好。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他们学习积极性不强,练习多了反而混乱,甚至都是抄抄了事。所以在授课时首先要精选练习,通过有代表性的练习把知识点弄通。
例如,在基础会计中会计科目非常重要,为了让学生记住它们,除了把基础会计中的几十个会计科目制定阶梯背诵计划外,还制作了类似名词解释的练习题来加深记忆。具体如:价值为3000元的办公桌椅;尚未缴纳的2000元税金;销售产品取得的10000元收入……让学生分析是属什么会计科目。
学完会计科目紧接着就学习复式记账,可以在会计科目练习的基础上,继续深化练习:用现金购买价值为3000元的办公座椅;用银行里的存款支付尚未缴纳的2000元税金;销售产品取得的10000元收入存进银行……分析这些业务涉及些会计科目,是增加还是减少,分别记借方还是贷方。
下一步学习会计分录的时候,还可以让学生根据上面的业务写出会计分录。
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练习,学生对会计科目的应用能比较熟练,也能快速从会计科目过渡到会计分录的学习。
三、融合实操――深化知识的应用
理论知识的学习最终还是要应用到实操过程中,而通过这个融合过程,能降低理论知识的枯燥性,也能深化知识的应用。除了常规的填制凭证、登记账薄的实操练习外,还可以做一些生动有趣的练习,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在讲解关于原始单据的审核与传递时,这个知识单纯靠讲解是比较抽象难懂的,可以实际动手做一做才能理解和深化。可以两个同学为一组,一个买东西一个卖东西形成一个对应企业,然后一个开发票一个开支票,填完单据传递并审核,审核时如果发现有单据填错了,就要求退回去重开。审核无误才可以开始填制记账凭证。这样一个练习能加深对凭证填制和传递的理解。
还可以把课堂的实操拓展到课外去。讲解发票的时候,可以要求周末学生和家长外出购物时索取发票,索取时注意:1、对方是如何开具发票的;2、收到的发票具体的填制项目。讲解账簿类型的时候,可以要求学生周末逛街时,注意看看哪儿可以买到账簿,商店里的账簿有哪些类型,和课堂上讲的有没有不同;讲解银行单据和填写规范时,可以建议学生和父母去办一次银行业务,观察一下这些单据的填制项目和填制要求。
总之,会计知识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而基础会计作为入门课,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为后续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分析如何去让学生主动积极并高效的学习知识。
作者简介
篇2
关键词: 中医学; 辨证论治; 唯物主义
中国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其基本理论形成于秦汉时期,是历代中国人与疾病斗争的实践经验的总结,为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和中华民族的繁衍做出了难以磨灭的功绩。但随着西方医学的涌入,中医本来的诊治疾病病种及就诊人群逐渐被“蚕食”,中医原有的垄断地位已不复存在,那么中医学如何应对目前既成事实的局面?中医学和其他科学门类一样,都存在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但从中医学现在所处的境遇分析,发展要重于继承,在发展中求生存,本文试图从中医学亟待发展的几个领域谈谈笔者的一点点薄见,以飧同仁。
1 中医学基本理论发展的亟待性
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形成基石是《黄帝内经》,其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疗成就和医疗经验,是目前现存最早的中医学典籍,尽管距今历时近两千年,其基本理论对当今中医学的发展仍旧起重要的指导和导向作用,其吸纳了当时中国自然科学、哲学、天文、地理、历法、气象等多方面科学成就,渐渐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以气血为物质基础,以经络沟通内外,配以六腑、形体诸窍,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辅以“天人相应”,“自身统一”的辨证法思想,来阐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同时突兀“辨证论治”为特色的诊疗体系,其理论博大精深,堪为当时的医学奇迹。后世中医学临床实践证明,《黄帝内经》及以此为基础的一系列中医理论体系无疑是正确的、科学的,就当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来讲具有一定的超前意义,其间活人无数,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做出了难以磨灭的功绩。
但中医学由于受到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辨证法的深刻影响,以“阴阳学说”来概括世界上万事万物(包括人体)矛盾双方的对立,以“五行学说”来阐明世界的本原和相互关系,进而拓展到人体的“五脏”“六腑”“五官”、形体、情志等的关系,因而在思维逻辑上难以摆脱表面性、直观性、机械性和猜测性,并且对人体错综复杂的生理病理变化的看法过于简单化和随意化,同时理论又抽象、晦涩,令人难以理解和接受。如由于肺位最高,故称“华盖之脏”,那么就有了“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的“肺为首当其冲”之说;又因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故易被外邪侵袭,故肺又为“娇脏”,至于肺叶何以“娇嫩”的更深层次原因则无以说明。再者,如果对只有大脑才有情志活动这个常识不曾持否定意见的话,那么肝、心、脾、肺、肾的在志归属分别为怒、喜、思、悲、恐的观点,就不能不让当代之人费解不已。中医学对很多组织、器官的定位也是功能上或概念性上,如“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为六腑之一,对于它的位置张介宾在《类经·藏象类》中是这样定义的:“脏腑之外,躯体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府也”,这种定义未免有些牵强。又如,最具中医学特色的经络理论,它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但其解剖位置、物质实体至今无从定论,尽管可以用目前科技水平尚达不到定位其存在的水平为藉口,但也可以从另一角度表明中医学抽象性、玄妙性、模糊性、表象性、猜测性之所在。
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形成发展都是建立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之上,从那时至明清时期近两千年的历史中,应该承认中医学理论一直在逐渐发展和完善,其间著名医者层出不穷,医学典籍可谓是汗牛充栋,但从本质上讲中医学基本理论仍未从根本上突破《内经》范畴。真理是绝对的,但也是相对的、发展的,世界上没有终极的理论,中医学亦然。毕竟《黄帝内经》诞生于特定的历史时代,具有浓厚的朴素唯物主义辨证法色彩,那么时至21世纪的今天应该对中医基本理论的继承采取“扬弃”的态度,只有如此中医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2 中医诊断手段的局限性
中医学诊断疾病的手段基本是“望、闻、问、切”,简称“四诊”,就是通过医生的感觉系统来察知就诊者的正常和异常表现,收集病情资料,通过医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等中医学辨证思维的运用,获取疾病的病因、病位、性质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等材料,力求透过现象来抓住本质,给出正确诊断,其诊断疾病的重要理论支撑就是“司外揣内”“见微知著”“知常衡变”。“司外揣内”就是通过审察患者外部的表现来推测机体内在的病变,此与现行的控制论、信息论、“黑箱”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见微知著”近似于生物全息理论;“知常衡变”也是现代哲学认识事物及现代医学诊断鉴别疾病常用方法。同时,中医学在疾病诊断过程中重视整体审察,避免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限性,收集病情资料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参,重视诸多外在表现在反应疾病内在本质的作用和地位,综合权衡,防止以面盖全;疾病诊断力求“病症结合”,既注重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又不忽视疾病发展变化的全过程特点和规律。因此,中医学在病情资料的采集及诊断思维过程都具有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具有掌握病情资料的客观性(依赖患者的客观表现)、思维逻辑的合理性、诊断结果的正确性等等积极因素,这正是中医学历经两千余年一直被视为人类健康保护神的有力保证。
篇3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412-02
中医学的科研立足点在哪里?我们认为中医学的五大优势,即:病因学优势、理论优势、治疗优势、药物优势、经验优势是中医科研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以阴阳五行为基本理论的中医学,在很多时候已经穿上了神秘主义的外衣,阴阳五行理论的应用几乎与阴阳先生的应用没有区别,或者难以划清二者的界线,这是目前困扰中医界的主要理论问题,也是中医科研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中医科研要不要涉及中医学这一基本理论核心?这一理论核心又将如何指中医学科研及其临床。只有解决了这一问题,中医学的科研和临床才能有进一步的发展,否则中医学真的会陷入近乎“玄学”的境地,为此,本人提出,还原我们先人的生产、生活场境,认识中医学的五大优势,由此开展相应的科学研究。在中医学形成之前,我们的先人一定用他们的劳动和智慧观察、分析了各种自然和生命现象,形成大量的“经验”,同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理论假设,并用劳动和生命验证这些理论,其中不乏各种形式的“人体实验”,部分假设形成了相应的理论,这就是中医的科学精神之所在。阴阳五行就是其中的成果。它也是《临症中医视角》的灵魂,也将是医学科学,乃至现代科学的灵魂。“寒则热之、热则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阴阳应用永不会错,“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观点永远是我们临床思维的准则,“五行”关于系统的五个属性的认识永远具有指导意义。以阴阳为核心的哲学理论,以五行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在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指导下,注重整体平衡、注重整体调节、因人施治,这样的理论在过去、当今和未来都具有相当的先进性和科学性。这就是医学的理论优势,把这样的理论应用于现代医学研究,这就是中医学科研的重要内容。在病因学研究中,我们的先人无法明悉细菌及其属性,但是,他们以“瘴气”、“疬气”命名之,这些认识在现代医学科学条件下已经没有优势。但是,我们的先人也同样认识到了心理因素对机体的影响,也认识到了饮食不当,如过度饮食、饮食失衡等对机体的影响,还认识到了过于安逸等生活方式对机体的影响,并积累相应的临床诊断和干预方法,所有这些在当今社会条件下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关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所有致病因素,这与现代医学模式不谋而合。这正是目前中医学临床及科研的重要领域。一直基于劳动和实践的中医学,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积累了大量的临床治疗经验和方法,有些是上述中医学理论的直接演绎,有些则是没有经过理论的纯粹经验,形成了多样化的临床治疗方法,中药、食疗、药膳、针灸、推拿、贴敷,等等,对这些治疗方法进行相关的现代医学研究,规范其临床应用,明确其临床适应症和副作用,这又是中医学科研的重要内容。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更多是在还原论基础上的科学研究,没有放在中医学阴阳、五行理论的基础之上,使得这样的研究缺乏了中医学的灵魂,也失去了中医科研的意义,这是需要纠正的。中医科研需要还原论,但不只是还原。中医学几千年积累下来的药物应用经验是现代医学所不难比拟的,其范围之广、数量之多是当今医学所不及的,这些药物一是可以为现代药理研究提供初选依据,二是,我们要利用阴阳五行理论,对药物进行阴阳五行的基本分类,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根据先人的应用经验,进行大胆的临床应用研究。对于后者,我们一方面需要对阴阳五行理论进行重新的认识,另一方面,应制定相应的药物阴阳五行分类规范,《临症中医视角》初步分类了常见药物的基本属性。希望同道进行更多、更科学的研究。面对中医学浩瀚的经验积累,有人认为是中医学进步的蕃蓠。我以为,这些经验一是基于劳动人民的真实劳动,二是基于我们先人的智慧,三是其中还有大量的“人体实验”,这些经验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是不可重复。所以,我们更应该本着敬畏之心研究这些经验。当然,我们要承认这些经验之本挟杂着很多的偶然,也挟杂着很多的随意,甚至还挟杂着一些故弄玄虚的欺骗。所以整理经验和发掘经验是我们当代中医学科研的又一重要内容。这样的科研必将带来中医学进步。中医学的科研任重而道远,它既需要有现代还原论思想的深入,也需要有中医学整体观的指导。但是,无论如何,这一定基于劳动和实践,一定基于物质和科学。在中医学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各种技术手段的支持,科学研究注重理论上的演绎,甚至出现了人文化的倾向,文字记载注意文字上的优美,渐渐失去科学的逻辑性。为此,我们在中医学科研中应重提“逻辑”二字,注意语言逻辑和哲学逻辑,最后实现数学逻辑,实现中医学的现展。最后,我们借用《临症中医视角》的四句话结束本文的论述,希望中医学有更大的发展。假如你爱中医,请把握它的灵魂。假如你爱中医,请你面对它的不足。假如你爱中医,请允许我们对它的大胆。假如你爱中医,请接受或批判这里的观点。
作者单位:315041 宁波江东区白鹤街道卫生服务中心
篇4
1、基础医学:培养具备自然科学等基本理论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一门学科。
2、预防医学:是制定公共卫生策略与措施,提高生命质量为目标的一门医学科学。
3、临床医学:是学习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4、口腔医学:是学习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
5、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医学科学。
6、护理学:是学习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医学基础等基本理论知识的一门学科。
篇5
【关键词】中医药英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医学的价值和优势已为外国及国际医学界所共享,并逐渐得到承认。目前,一个研究和应用中医药的世界性热潮正在兴起。面对中医学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必然趋势,正在大学学习而将于21世纪工作的中医药大学生必须熟练地掌握外语,特别是英语,应具备与国外同行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然而,仅仅学习公共英语是不够的,因为在中医学中使用的英语明显不同于在西医医学中使用的英语,前者应用了许多自己特有的术语及其英语表达方式。因而大多数中医院校毕业生乃至研究生,即使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也不能顺利的阅读、写作、翻译中医药论文。因此,开设中医药的专业英语课程尤为迫切,势在必行。
中医药英语课是中医学和英语相互结合的一门专业、公共结合课程,它向学生提供和传授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固有的常用专业名词、词组、句型的正确英语表达形式,中医临床各科英语会话常用术语和句型,以及中医应用文英语写作的基本格式和要领,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在说、读、听、写、译五方面从事中医药对外交流的语言表达能力。本课程既是中医各专业大学生学完大学公共英语课之后的后续课程,又是培养学生把已学的中医知识、理论、技能用英语表述出来的应用课程,对学生的中医学和英语两种素质都有巩固及深化作用。目前,各中医院校已相继开设了中医药英语教学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促进中医药文化交流与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选用教材的陈旧落后、缺乏系统性,极大程度地限制了本课程的发展。为此,特介绍本校中医药英语课程选用教材的特点,以供同仁们参考借鉴。
1 选材的实用化
我校选用的教材是由成肇智教授主编的《中医药英语》(Specialized English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人卫出版社,2000年4月第一版)。本教材是由湖北、南京、广西、辽宁和成都等五所中医药院校着手在完善湖北中医学院试用教材《中医药专业英语》的基础上,专为中医药英语课程教学需要协力合编的一本教科书,旨在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国际化培养高素质的外向型人才,因此本教材紧扣教学目标而选用三部分材料,即中医基本理论,中医临床会话和中医应用文写作。
其中,中医基本理论介绍中医学的概念、基本学术特点,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理论,气血津液理论,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四诊,辨证,防治法则。
中医临床会话介绍中医内科门诊感冒、咳嗽、胃痛、头晕、失眠、淋证、水肿、痹病等患者就诊时医患之间的对话;中医儿科门诊肺炎喘嗽和泄泻患儿就诊时医患之间的对话;中医妇科门诊痛经和崩漏患者就诊时医患之间的对话;针灸门诊中风和面瘫患者就诊时医患之间的对话;中医骨伤科门诊胫腓骨双骨折和腰扭伤患者就诊时医患之间的对话。
中医药应用文写作介绍中成药说明书、中医药广告、中医住院和门诊病案的基本格式和重点内容的英语表达形式;中医理论性、临床性和实验性三类论文的英语摘要的书写方法。
通过掌握此三部分内容,就基本能满足学生们将来从事中医药国际交流活动的需要,选材的实用化也是本教材深受学生及读者欢迎的重要原因。
2 内容的中医化
本门课程不同于公共英语课,而学生大都通过了四、六级大学英语考试,已具备较强的英语基础,因此本教材是着重介绍中医常用术语、词组、句型及学术观点的英语表达方式,并通过上述三方面内容的学习和反复练习,集中培养学生运用专业英语进行说、读、听、写、译的语言能力。教学实践业已证明,使用本教材教学,能够达到这一目的。
3 英译的规范化和创新性
篇6
中医学专业主要课程 主要有医古文、英语、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选读、伤寒论选读、金匮要略选读、温病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检体诊断学、实验诊断学、影像诊断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等。
中医学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各级综合性医院等部门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医疗、制药、美容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医疗/护理/卫生;
2 制药/生物工程;
3 美容/保健;
4 新能源;
5 娱乐/休闲/体育。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中医师、美容师、理疗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 中医师;
2 美容师;
3 理疗师;
4 护士;
5 健康管理师。
中医学专业培养技能 1.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理论;
2.掌握中药方剂学基本理论知识;
3.掌握与中医学有关的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医学的基本知识;
4.具有较熟练和准确运用四诊八纲、理法方药进行辨证论治的基本能力和对急重病症进行初步处理的能力;
5.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篇7
关键词:全科医学,中医全科,初级卫生保健能力
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533(2014)06-0019-03
全科医学(generalpracticemedicine)是近40年发展起来的、全世界范围的初级卫生保健领域内的新学科,其宗旨是强调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基础的长期负责式照顾[1-2]。20世纪80年代末,全科医学的概念正式引入我国,经过近20年的探索和实践,尽管以社区卫生服务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全科医学得到了长足发展[3],但全科医学的宗旨仍无法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得到完全实现。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如何缓解卫生保健的供需矛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卫生服务需求,提升初级卫生保健能力,实现全科医学的宗旨,成为当前社区卫生服务需要思考的问题。根据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现状以及我国医学教育的特点,我们认为,加强中医全科建设是提升初级卫生保健能力、满足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实现全科医学宗旨的一种积极探索。
1我国全科医疗发展现况
我国的全科医学发展起步较晚,1989年,首都医科大学建成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全科医学的概念正式引入了中国内地。1993年,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成立,是我国全科医学发展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全科医学的诞生。1999年,卫生部全国全科医学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标志着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工作全面启动[4]。2000年,中华医学会与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制定的全科医生任职资格和晋升条例,使我国全科医学的发展逐步正规化[5]。20余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的政策和文件,全科医学领域的先驱们也为全科医学的发展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但由于环境、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全科医学的发展不容乐观,依然存在诸多问题[6]。
1.1全科医师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如果按照每2000~3000人拥有1名全科医生的最低标准计算,我国需要16万名合格的全科医生。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实际约有6万名执业范围为全科医学的执业(助理)医师,仅占执业(助理)医师总数的3.5%,远低于国际上30.0%~60.0%的平均水平[7]。
1.2全科医师质量的持续性令人堪忧
全科医师的医疗技能水平应维持及不断提高,这种质量持续性是建立一支高素质全科医师队伍的重要保证。但质量持续性受到自我发展能力、工作环境、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等因素的影响。当全科医师进入社区工作后,工作环境的变化,继续教育和相关培训可及性的影响,使全科医师的质量可持续性充满了变数。
1.3民众的医疗需求日益增加
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初级卫生保健的需求日益增加,人们逐步意识到不仅要治病,更要保健预防;在延长生命的同时,还要提高生活质量;生理上的疾病需要治疗,心理上同样需要关心。这些观念的变化引导着民众对卫生保健需求的增加。最近的卫生服务总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不论城市地区还是农村地区,居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量明显增加[8]。此外,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基数增大、慢性疾病患病率的升高,也使卫生保健服务的需求进一步增加[9]。
2加强中医全科建设是提升初级卫生保健能力的一种积极探索
中医全科医学是整合中医学和全科医学的中医学临床二级学科。中医类别全科医生是指通过中医全科医学培养,具有中医学、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应用中医学和全科医学的诊疗思维模式,主要在基层提供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转诊、患者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的综合程度较高的中医医生,是社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10]。因此,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中医全科建设,符合基层卫生保健的需要,有利于全科医学宗旨的实现。
2.1加强中医全科建设,符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病种的需求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的疾病谱以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为主,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后遗症、肿瘤、慢性腰腿痛、颈椎病等,这些疾病都包含在中医全科治疗的范畴内,且疗效显著。
2.2加强中医全科建设,适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硬件条件的限定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立足于社区,硬件无法与三级医院相比。而中医是个性化治疗,中医全科医生采用西医的视、触、扣、听,中医的望、闻、问、切。通过这种与患者互动式的问诊收集资料,经过辨证论治,即可确定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其治疗过程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对仪器设备依赖性低。这些互动式收集资料的方式,比一般的全科医生要多,更明显高于对医疗仪器高度依赖的其他医生。因此,通过这种互动式的治疗,使医生能关注到患者疾病以外的其他方面,而医生的聆听和对疾病以外其他困扰患者问题的关注,也无疑是对患者的情感支持和精神慰籍。因此,这种个性化的疾病和心理的治疗方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限的条件下,对治疗疾病更为有效。
2.3加强中医全科建设,符合全科医疗特点的要求
全科医疗强调持续性、综合性和个性化照顾,强调早期发现并处理疾病,强调预防疾病与维持健康。而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以及“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和“愈后防复”加之“食药并重的营养观”和“形神并调的养生观”,使中医全科形成预防、治疗、调理一条龙的疾病处理模式。不但符合全科医疗的特点,还延伸了全科医疗的内涵[11]。2.4加强中医全科建设,是缓解全科医师需求的有益尝试
当前,全科医师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中医院校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需要就业。如能正确引导这些大学生进行中医全科培训,下沉到社区,势必在人员数量上缓解全科医师不足的燃眉之急,缓解供需矛盾。
2.5加强中医全科建设,是促进中医发展的新途径
中医全科医学是在整体医学观和系统整体性方法下对中医学的学术体系和服务模式的再构建,是对中医学学术的丰富和发展。在保持中医学特色与优势的基础上,融合全科医学的思维及模式,集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于一体,中医全科的发展必将对中医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篇8
【摘要】作为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自古以来,中医与西医就各有长短,难以包容。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自然科学发展规律为依据,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契机,在总结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历程中,探讨新的西医院校中医教学改革的方式,提出改革意见:明确中医教学的目的、改革教学方法与模式、教材编写与教学安排、以促进中医学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西医院校;中医教学;教学改革
自16世纪中叶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以来,就有了中医与西医的矛盾。作为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他们各有短长,难以相互包容,共同发展。中医界不少前辈的融会贯通,改进、科学化,现代化等理论方法,均未解决这一矛盾。解放后,我党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自然科学发展规律为依据,提出了中西医结合创立新医药学派的方针,提倡中西医结合,促进了中西医学两大体系相互渗透和吸收,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中西医学毕竟是两种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渊源,思辩与实践方式,哲学依据,发展模式均不相同,西医院校学生在接受了大量现代医学教育以后,再接受中医学教育,其学习态度、认同程度、思维方式等均明显影响中医学教学效果。如何适应时代与社会的变化与发展,探讨新时期中医学的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1]。为此,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明确中医学教学的目的
高等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目的已争论多年,但一直未完全明确。[2]目前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任务重,教学时数少,讲解快,学生理解难,中西医结合贯通差,最终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短短50学时左右的时间内,要从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辩证论治到中药方剂,一字不漏地讲解,要求学生学习掌握,确实很困难,即使勉强死记硬背下来以应付考试,之后也都全忘了,别说运用和发展,这样就毫无效果可言。因此,应该明确我们的教学要达到什么目标水平?我们教学培养的目的是什么?与高等中医药院校不同,它不是培养中医药专门人才,而是让西医院校学生在学习现代医学的同时,了解祖国医学的渊源、历史传统与成绩,熟悉祖国医学的特点,基本理论,发展状况以及目前中西医结合成就,为今后从事医学事业打下基础。因此重在了解,要求学生熟悉简单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病治疗方法,了解中药的作用及组方原则和常见病的中医治疗,将学生引入中医学的门槛。并结合目前中西医结合的成就作一些启发式讲授,适当作两种理论的对照讲解,提出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以提起学生的兴趣。目的明确了才能据此安排教学大纲,编写实用教材,合理安排教学课时和见习实习时数,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改革教学方法与模式
几十年来,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一直沿用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模式。从概论、阴阳五行、脏腑 辩证到治则治法、中药方剂等,引经据典,以经解经,一字不漏地全部讲授,内容多,要求多,而学时少,学生学习困难,很难消化掌握,教学效果差。为此,应根据社会发展和教学目的,结合实际情况,彻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对其进行改革。要根据教学目的制订明确的教学改革目标,确定改革的步骤和方法,分步实施,并进行必要的试点,以期取得成功。具体改革方法:
2.1上好第一课堂。中医学第一堂课是讲中医学绪论,也就是介绍中医学的发展历史,中医学的基本观点。以往认为绪论中要求掌握的知识少,故不太重视,只作简单介绍。实际上,上好第一堂课十分关键。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在第一堂课上能激发同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在以后的教学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应安排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充分准备,在第一堂课上就抓住同学们的心,将他们引入中医学的殿堂。
2.2以系统器官为纲目,以中医脏腑学说为核心,对中医学相应的基础理论、诊断、方剂中药、辩证和治法进行一站式教学。以前中医教学中将藏象、辩证、治法、方药等分别讲授,各章节之间相互独立,基础知识与临床诊断、治疗相分离,学生难以融会贯通。
实际上,中医学的藏象、辩证、治疗、方药是紧密联系的。辩证是在对脏腑生理功能,病理表现的充分认识上作出的,而治法是以辩证为基础,同时指导方药的拟定。因此以脏腑为纲,即以肝、心、脾、肺、肾五脏为中心,分别讲解其生理、病理、临床症候及辨证方法,并讲授该脏腑最常见的一两个疾病,介绍治法,方药,可使学生融会贯通,既掌握中医的基础知识,又运用于临床实践,还可以举一反三。例如讲解脾胃,从脾主运化水谷和水液、主升清、主统血,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以降为和的生理功能能到脾胃升降失常而出现脾胃气血阴阳失调,诸如脾气虚损,脾阳虚损,水湿中阻,脾胃湿热,中焦实热,腑气不通等病变,结合临床实际着重讲解中焦实热,即阴阳腑实证的病理机制,病情演变,可能的转归和预后,以及以大承气汤为代表的通里攻下药“急下存阴”的治疗原则与方法,再在临床见习和实习时结合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予以讲解,使学生对该系统主要疾病的生理病理和临床表现,治疗与转归有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了解与掌握。以此类推,让学生逐步适应,自己去认识辩证方法的全过程,从而掌握中医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3中西医结合。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和成就为主,既以中医学为基础,又以现代医学为说理工具,同时用中医整体观和方法论来阐述,使学生容易理解。[3]首先讲述中医学的历史渊源和成绩,中医基础理论,简要介绍中药方剂和常见病的辩证论治方法,在此基础上着重向学生介绍目前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的成就和进展以及还有待解决的问题,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如在全国取得了较好成绩的针刺针麻技术研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上海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关于肾本质的研究,初步阐明了肾阴虚和肾阳虚本质上与机体皮质醇量的高低相关,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找到了一种可靠的方法和途径;青蒿素的研究开发成功,不仅是中药开发的突破和新途径,也是我国第一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有关中医血淤与现代医学循环和微循环障碍关系的研究;证本质的研究,舌诊的研究等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中药的有效成分提取及其疗效与西药的关系和差别;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尤其是国家攀登计划中的经络实质研究,至今仍无明显进展,都需要我们投身其中,为实现中医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样既有生动具体的成绩和实例,也有悬而未决的问题,可以极大地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 积极认真学习。
2.4结合实际,以事实为依据。结合我国和我科的临床实际情况,介绍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的疾病。例如介绍我科中西医结合急性胰腺炎,使急性胰腺炎的病死率降低到10%以内,比单纯西医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更佳,且目前全国急性胰泉炎的治疗大多数都用中西医结合方法;不全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效果确切;脑卒中及其后遗症的中医针灸治疗;康复科的中医理疗按摩等都有很好的疗效。安排临床见习,使学生看到确切的疗效。通过这些成就与事实的介绍,使学生有中医能治病,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真实体验,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中医,认真学习中医,并可能投身于中西医结合事业。
3教材编写于教学安排
为了达到彻底改革的目的,就有必要据此编写新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大纲应该简洁明晰,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教材应该简明扼要,条理清晰;既要有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方法的讲解与介绍,又有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成就和相应的新理论与观点方法,同时毫不忌讳的提出当前存在的问题以供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因此,在教学时数安排上,应多讲中西医结合的成就,少讲经典中医理论;多讲临床实际能解决的问题,少讲悬而神秘的空洞理论;多结合临床实践,结合病人讲中医理论,少课堂讲授,少给学生讲“天书”;进一步加强临床见习和实习的带教工作,在实际运用中讲理论。同时应针对不同专业编写教材。例如:针对预防专业,着重介绍中医未病先防的思想和中医养生学;针对妇幼专业,重点讲授中医妇科学和儿课学。
总之,为适应时展的要求,为搞好中医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应总结经验,借鉴他人的成就,大胆改革,锐意进取,以促进我校中医学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郑兰英.21世纪高等中医教育改革的困惑及其症结[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9;4:28
[2]喇万英,蒋炳武.略论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7;4:21
篇9
1教学内容多,学时安排少
中医学是国家教委规定医学本科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西医院校主要面向临床医学专业开设的中医类课程,是由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中医内科学等课程浓缩精炼而成⑺。这些课程在中医类院校安排约550学时,而大多西医院校缩减至48-74学时。按现有的学时上课,教师不得不高度概括、删减大量的内容,从而影响了中医在学生心目中的系统性和实用性。教学中只能简单地介绍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如中医诊断学只讲望诊、脉诊、八纲和脏腑辨证;中药和方剂学只是举例式的讲解40味中药和20首方剂;针灸学只能用4学时了解经络概论;中医内科学只能串讲4个疾病。加之学生无古汉语的基础,中医概念和理论深奥晦涩,内容跨度大、连贯性差,学生根本无法消化和理解,故他们感觉中医枯燥乏味,整个学习如同走马观花,蜻蜓点水。
按照国家教委规定的教学目标:西医院校的临床本科生通过中医学理论的学习,要熟悉中医的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的精髓,初步掌握中医的阴阳五行、藏象、病因等基本理论;并通过对诊法、辨证论治、中药、方剂等基本技能的学习,达到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辨证论治的要求还相距甚远。
2注重现代医学观,轻视中医辨证论
中西医都以人体生命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以维护健康、预防疾病为目的。两种医学理论体系由于历史背景不同,形成迥然不同的认知思维模式。现代医学是在近代医学科技发展的基础上,以实体结构为基础,借助科学实验,以构造自然观、结构中心论与解剖观察法为认知特点;在形式逻辑思维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知识系统;侧重于将人体分解剖析,从物理和化学的角度,甚至从细胞、分子水平等微观角度研究。而中医学则是在古代哲学、文学、天文学等基础上,借助对自然宏观、朴素的功能观察,形成了有机自然观、功能中心论和司外揣内法的认知特点;在辨证思维、演绎逻辑思维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知识系统;侧重于从人体的整体性、联系性和动态性等宏观的角度探析。这两种体系认识生命的思维方式不同,诊治疾病的手段也迥然各异。
中医学课一般在三、四年级开设。学生经过两年西医基础课程的学习,已经较全面地掌握了现代医学理论,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现代医学的思维模式。因而学习中医学时,常受到现代医学理论的影响,习惯性地将中医的“心”、“肝”等脏腑与现代医学的“心”、“肝”等器官对号入座,对“心藏神、肝主疏泄”等脏腑的生理功能感到不可思议,难以认同;习惯于用现代医学的组织结构、细菌、病毒等知识来分析中医的气血津液、病因病机等理论;认为中医的阴阳五行为玄学。在现代医学脾为免疫器官,而中医的脾为消化器官,与人体的口、涎、思考、四肢肌肉等形体志液的功能密切相关,感到茫然。中医的整体研究、以外知内的思维方式无法确立,从而感到中医内容抽象、枯燥乏味,甚至在学生的调査中,认为中医学为伪科学的观点比例达10%。再加上学时紧张、内容跨度大,走进中医就很难,能用中医辨证论的模式去认识、防治疾病就更难了,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实现中西医的优势互补只能是一种理想。消除排斥心理和对脏腑名称对号入座的思维模式,引导学生转变看法和思想,相信中医,走进中医,用中医的理论防、诊、治疾病,是中医学教学的一大难题。
3校园内营造祖国医学的氛围薄弱
中医学属于生命医学范畴,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以天地人、文史哲、儒道佛、政经社等形成了一个带有明显的人文内容、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医学理论与传统文化为一体的综合体系。积淀了数千年的临床经验和无可替代的临床疗效,显示出中医证治体系的巨大活力和兼容性,以简、便、验、廉为其显著特点。故有“医道同源、医儒同源”之说、“济民之术”之称,学好中医,也是大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是一种具有广泛内涵的隐性课程,是一种教育的载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感性认知,发挥着陶冶情操、培养兴趣、磨炼意志等多种功能。然而,西医院校的中医文化氛围薄弱,加之市场经济的冲击,人文教育显得更加苍白无力,提高学生医德修养,增强医患沟通能力是当前医学教学的重大课题。
中医学以其强烈的人文属性成为最能反映医学与人文相结合的一种形式。“以人为本、悬壶济世、医乃仁术”的高尚医德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医家,其中蕴涵的人文关怀,对医学生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激发了学习中医的兴趣,增强了对祖国医学的热爱。
4教学中未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疗效是中医长盛不衰的生命所在。中医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师承教学:①实践优势。学生通过跟师,直接参与对患者的望、闻、问、切等诊疗过程,既增加学习的兴趣,又巩固专业思想,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将书本的死知识变成自己理性的真知;同时提高了实践能力,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②直观优势。许多刚接触中医的人,认为中医很抽象深奥,难以入门;当跟师临床以后,中医的一些抽象的东西,变得实实在在,生动具体。只有通过对无数病人脉象的反复体会,才能真正理解“浮脉如鱼游水面,滑脉如珠走盘”等脉象的生动描述。通过师带徒的临床学习,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机融合,缩短了学习期限。从辨证到诊断,从方剂到药效,前后贯通,浑然一体,易学易懂,生动活泼,是久经考验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目前中医教育突出了“课堂、教师、教材”的中心地位,学生的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听讲授、啃书本、背概念,不去研读中医四大经典或著名医案。老师在紧张的教学时间内很难补充前沿的研究成果和现代医学的相关进展。而且在理论教学结束后,只有走马观花似的对中药、中医诊断、针灸等简单的、示范性的实验教学,也无中医临床见习和实习,造成中医理论和实践完全脱节,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很难实现中西医临床的结合。
5教师注重临床工作忽视理论教学
根据教学大纲和目标,为了体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连贯性,教师应该对讲授内容与学时分配进行权衡比较,突出特色和重点。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师大多从事临床与教学的双重工作,故教师的精力、时间有限,加之资历不同、所学各异,有时难免落入传统的教学模式:或满堂灌、或照本宣科,以致教学枯燥乏味,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造成教“难”和学“难”的恶性循环㈨。教师产生敷衍了事的心态,学生则经常抱怨中医“玄”、“难”,故敬而远之。其结果是学生对中医知识囫囵吞枣,无法掌握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和重点内容,更谈不上运用其中的辨证方法,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篇10
【关键词】民族医药;中医学;交融
中医学是指起源和发展于中国地域的,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其理论体系的形成受到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深刻影响,整体观念为其主导思想,司外揣内、援物比类等为其认知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研究人的生命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规律,研究养生、康复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1]。中医学是中国人民长期与疾病抗争的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其理论来源于医疗实践的感性认识,通过对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因病机等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逐渐形成了中医学的理性认识。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从狭义上把“中医药”等同于“汉族医药”,而把其他少数民族在与疾病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医药理论、技术技能称为狭义的“民族医药”。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医药在独立发展,保持本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彼此渗透融合。中医学、民族医药、民间草医药共同组成了我国的传统医药学。中医药的发展离不开民族医药,民族医药也不断从汉族医药知识中汲取有用部分。
1中医学与云南传统民族医药融合
中医学的发展历来都不是孤立,与自然科学、人文哲学存在广泛交叉,同时与其他民族医药彼此渗透,中医药影响云南民族医药发展,民族医药不断丰富中医学理论,只有通过彼此的理论融合、技术互补、优势整合,才能为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思考空间和多途径多渠道的研究方法。中医学与民族医药的交叉渗透,具体体现在理论构建的哲学基础、医学术语,以及药物的同物异名、同名异用,解释学术问题时的相互资鉴启发的取类比象思维模式。由于中医学与各民族医学相邻学科间无法割裂、在交叉搭界之处往往多产生亮点。中医学与民族医药都有共同目的,相互间在边缘处又都交叉搭界,那么,深入考察边缘处的学术细节,往往能发现潜藏着的规律。
历史上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迁徙频繁,医药、宗教、文化能也存在融合现象,有学者指出:民族医药与中医学存在“大同小异”的现象[2]。“大同”指的是哲学观点相同,基础理论相似。“小异”指的是基于民族分布存在大分散小聚居的情况,认为不同地域民族的基础理论、用药经验具有本民族特色。
据查云南历史上曾经有三次较大规模的汉族移民入滇,即:汉、唐、明三朝时期[3]。历代以不同方式进入云南的汉族移民,带来了先进的经济、政治、文化,加速了云南的发展。秦汉时期“五尺道”的修建拉开了中原与云南交流的开端,随着贡品(贵重药材)、书籍(医药书籍)、教育(医学私塾)的不断输入,云南民族医药在自身特色发展的基础上,受到了中医药的巨大冲击。其中,明朝中医药在云南有了广泛的传播和明显的发展,最具代表意义和学术价值的是兰茂所著的《滇南本草》。该书是第一次将云南地方民间药物的作用与中医学理论结合在一起的一部较早、较完整的地方性药物性典籍。许多常见的中药都始载于该著作,如:仙鹤草、灯盏花、川牛膝、草乌、贝母等,同时该著作中也记载了不少民族药,如:滇重楼、滇黄精、滇龙胆、云黄连、金荞麦等。各民族用药普遍存在交叉现象,如:竹叶兰一药,傣族称为“文尚海”,药用部位为球茎、块根,用于食物中毒;布朗族称为“夕那格郎”,用药部位为全株,主治肺结核、气管炎。据统计,汉藏共用药物有300多种,佤汉共用80余种。
中医药与民族在基础理论及哲学背景、思维模式等方面也存在相互影响。两者均是在“整体观”的基础上采用“取类比象”的思维模式构建了各自的理论体系,健康与疾病、各类要素的平衡制约密不可分。如:傣医学的“四塔五蕴”学说认为自然界万物均归属于“四塔五蕴”四塔即“风、水、火、土”五蕴指“色、识、受、想、行”,其中“色蕴”指物质现象,“识蕴、受蕴、想蕴、行蕴”指精神现象,物质和精神共同构成人体。“四塔五蕴”应用于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表现。藏医学认为人体内的“龙”、“赤巴”、“培根”三者失调构成疾病。纳西东巴医药中的“卢”“色”是纳西先民用于表达阴阳的常用字,体现了阴阳平衡、对立统一的思想。“精威五行”类似于中医的“五行学说”,用于说明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佤族医药认为自然界由“天、地、风、水、木、火、石、气”八种物质,当八种物质发生改变将导致各物质与人体的平衡失调进而产生疾病。
另外,研究也发现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学及民族医药。当佛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中逐渐被中华文化内化,佛教中的医药文化对佛教医药文化圈所涉及的中医药学、藏医药学、傣医药学等传统医学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中医、藏医、傣医离不开佛教医药文化,同样研究佛教医药文化也离不开上述医学。在中国医学史上,佛教医药文化圈以其特有的魅力和渗透力,对我国传统医药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中医的基本理论体系形成得比较早且较为完备,在一定时期内作为一种优势医学广泛影响了各个民族医学的发展,当然民族医学的发展反过来也丰富了中医学。中医和民族医都宏观地把人体生理分成若干个功能部分,建立在基本相似的哲学观点之上。治疗上基本上都遵循“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基本治则,并以此建立了相应的药物观念和方剂观念。中医和民族医都充分利用了祖国大地上以植物药为主的自然药物,其中很大一部分药物相互通用,共同建设了中国的本草药物学。
中国的中医学和民族医学并无质的差别和量的鸿沟。但从各个民族医学的个性来说,它们确有特色,是具有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的一门医学,有必要重视它、发掘它,采取必要的政策保护、扶持、研究和发展,以便为各族人民造福,为中国医学科学的百花齐放、繁荣昌盛作出贡献。
2云南民族医药的优势及发展策略
云南25个少数民族几乎都有着自己防病治病的经验乃至医药理论。其中,仅傣族医药、藏族医药和彝族医药具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并有本民族文字记载的医学典籍,如:傣医的《档哈雅龙》、《竹楼医述》;彝族的《双柏彝医书》、《元阳彝医书》、《启谷署》;藏族的《藏医精要》、《迪庆藏药》;纳西族的《玉龙本草》等[4]。
历史上的医药流通,使得云南贵重药材、医药理论充实于中医学体系中。“槟榔、琥珀、犀牛角、象牙、麝香”等由云南传入的药物至今仍然运用于中医药。以“云南白药”、“拨云锭”为代表的品牌民族药享誉中外。目前,许多民族医学中的新药,如:苗药“灯盏细辛”、傣药“傣肌松”、彝药“青叶胆”、纳西药“竹红菌”、白族药“青阳参”等也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少数民族还具有丰富独特的疾病诊疗方法和手段。如傣医的摸法、数理诊断法、睡药疗法、薰蒸疗法;纳西医的放血疗法;彝医的扎针、放血疗法;藏医的尿诊法、泻下疗法等,这些独具特色的诊疗技术为拓展和丰富诊疗技术和手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思路。
尽管近年来云南民族医药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药强医弱、特色不浓”的问题。还存在着亟待整理的大量的没有文字记载的口头文献。加强民族医药文献的整理及名老民族医药专家的经验总结,尤其是加强口承民族医药知识的抢救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在对民族医药传承培养方面,应重视对古代医籍的学习,重视医古文、训诂学、古医籍等方面的课程设置,结合师承教育模式培养真正的临床实用型人才。另外,民族医药有其自身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历史继承性等特点,应加强对少数民族民间医药的文化土壤、人才队伍、文献文物和药物资源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小结
历史上中医药与云南民族医药是不断交流、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过程。尽管基于文化背景、医学理论、用药习惯的不同,中医学与民族医药成为各具特色的、互不从属的、属于相对独立的医学体系,但从广义角度,中医学与民族医药同属于中国传统医药学。中医药促进了少数民族医药理论的构建和补充;少数民族医药亦完善和发展了中医药。
- 上一篇:便利店的营销策略
- 下一篇:新能源汽车与节能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