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任职报告范文
时间:2023-04-06 01:52: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园教师任职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述职报告是任职者陈述自己任职情况,评议自己任职能力,接受上级领导考核和群众监督的一种应用文,具有汇报性、总结性和理论性的特点。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幼儿园教师岗位个人工作述职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教师岗位述职报告1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
“滴答滴答……”随着那时钟的转动,转眼间一个学期的工作又结束了,回顾这学期的点点滴滴,真是有喜有忧。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都倾注了我们每位老师的心血,当然更离不开家长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配合。看着孩子们一张张活泼,可爱的笑脸我觉得自己的付出并没有白费。现将这学期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思想方面
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只有反复的,不断地学习进取,才能更加进步。在这一个学期里,为了让自己的思想更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们老师一齐学习了《纲要》。并在生活中实践:根据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兴趣、爱好、以及个性特征来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坚持正面教育,提倡以鼓励表扬的方式去引导幼儿。提高依法从教的水平,并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关心、爱护每一位幼儿,严格遵守幼儿园的规章制度。
二、保教工作
在工作中虚心向主班老师和从事幼儿教育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观摩其他教师上课。以新《纲要》为指导,贴近幼儿的生活和年龄特征来选取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和他们一齐探讨。
透过一学期的活动,许多小朋友在上课时都能集中注意力了,孩子们也养成了良好的活动常规与动手潜力,想象力、创造力也大大提高了。但在合作、分享的方面还需加强。,很多小朋友刚开始对老师组织的活动表现比较被动,而且人数比较多,在合作中常常闹矛盾,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因此,在每一次的活中,我们都尽量设计一些活动让幼儿多操作,增加幼儿的实践操作活动,并让幼儿明白互相协作的关系。
让他们凡事自己尝试动手,在行动中体验动手的快乐,改变他们的依靠思想。并给幼儿安排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小任务”让他们去完成,使幼儿能够更有信心,更用心地做好事情,完成任务。
在学习方面幼儿更是在原先的基础上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个性是念儿歌,有了很好的成绩。在上课时能认真听录音并跟随着朗读,模仿录音中的语气有感情的去朗读儿歌,做到手划指到行。幼儿在身心愉快的气氛中,生长也个性好,出勤率较高。
三、家园工作
家长工作也是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我们和每个孩子的家长由陌生人成为了朋友,为了让家长更了解我们的工作,我们还透过多种形式:家访、电访、写成长档案、晨间午间接待时的谈话等。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的生活、学习状况,主动和家长们沟通,细心地回答他们的疑惑。并结合孩子存在的问题,与家长一道商讨贴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让家长更加放心地把他们的孩子放在我们幼儿园,我们班学习,生活。
当然在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着不足,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协调性和合作性还需要加强。所以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实践和总结,努力把每一节课都当成锻炼自己的课堂,学会捕捉教学契机,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潜力和遇事的应变潜力。我将在新的学期里继续多学,多思、多试,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谢谢大家!
述职人:____
2020年__月__日
幼儿园教师岗位述职报告2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
转眼间我已从事幼教事业四年多了,在过去的2019年中,我过得很有意义。我热爱幼教事业,平时各方面都能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在每个学期,我都能认真钻研业务,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水平,虚心求学、大胆尝新在工作中吸取经验发挥长处,经过努力各方面技能都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现汇报个人工作情况如下:
一、思想品德
本人始终以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加强政治学习、参加园内各项活动及教研活动,遵守纪律,热爱集体,服从分配,对班级工作努力求真、求实、求新。以积极热情的态度去完成园里安排的各项工作。爱岗敬业,做到耐心、爱心、公平、尊重地对待每一个孩子。
二、本学期取得的成绩
1、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力求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机会与条件,提供充足的操作材料。
后学期,我带的是大七班,在各方面比较特殊点:孩子们层次不齐,开学初我就根据班上幼儿的年龄及发展情况,对孩子们进行一一了解,首先抓孩子们的常规教育,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充分调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使之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认知和掌握事物的特征与属性。在一日活动中,注意教给幼儿初浅的、简单的生活知识经验,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认真备课,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知识准备工作。
注意将理论贯穿于教学实践中,善于总结经验,每月撰写教育随笔,以提高自身能力与写作能力。
3、在教学中要处理好幼儿的主体地位及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多种形式引导幼儿有兴趣地参与活动,并主动去学习,更好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认真领会了新《纲要》精神。
三、保育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了解自己与集体的关系,让幼儿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并乐于参加集体活动。教育幼儿关心集体,关心同伴,礼貌待人。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使幼儿养成有道德、有智慧、有礼貌的好孩子,并同家长密切联系,听取家长意见,根据幼儿在家时的表现,对幼儿进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同家长一起纠正幼儿不良的习惯,幼儿园园长述职报告《幼儿园教师最新年度述职报告》。
1、加强了幼儿一日常规的养成教育,加强幼儿各种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
2、强化幼儿健康意识,避免抓伤的安全事故发生。
注意观察幼儿不同的破坏性行为,给予及时的制止,并进行随机教育。
四、安全工作
安全工作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保障每一个幼儿的人身安全,是我们的责任和职责,为了让家长放心,让幼儿能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生活、成长,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教给了幼儿一些安全知识,强化了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
不吞食异物,不玩火、水、电,不从高处往下跳,不乱爬高处,不吃生人的东西,不跟生人走,发生危险时,会大声呼救。
2、加强一日活动各个环节的管理,加强幼儿日常生活的管理,做到了人到心到,谨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3、做好交接班工作,认真填写班务日志内容。
五、家长工作
1、主动亲切地与家长沟通。
我充分利用了晨接和放学的时间跟家长交流,使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园的情况,随时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并制定了适宜的教育措施,更好地做到家园同步教育。
3、与家长进行了密切沟通,向家长宣传幼儿园保教任务和科学育儿知识,提高了家长、社会对幼教工作的了解与认识,配合幼儿园做好保教工作。
总之本学期非常忙也非常累,收获当然也不校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获的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应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努力提高思想及业务素质,大胆地创新教学方法,进一步加强学习教学经验。对幼儿加强德育教育,加强幼儿常规教育,注重幼儿自身能力的培养。并与家长密切联系,实现家园同步。与配班教师团结协作,共同确定教育活动主题。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形式和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针对个别幼儿进行个别教育。并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及业务素质,积极地进行课题研究,积极地参与各种竞赛学习活动,力求把日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谢谢大家!
述职人:____
2020年__月__日
幼儿园教师岗位述职报告3我从没有想过自己会干上幼师这个行业,因为我并不是很喜欢小孩子。但在孝英爱的这一年里,我发现其实我班的孩子有种热情是不能用言语表达的。渐渐的我爱上了这群孩子,也喜欢上了这个职业。才发现原来孩子的天真活泼甚至她们的笑容或每一个动作,都让我有所改变,就因为这样从这一刻我的生活充满了活力,我并要求自己从这一刻积极的、主动的态度去对待我的工作。
从执教的第一天起,就应该要求自己的举止行为要更加规范,因为从那个
时候开始我将为人师表,一言一行都影响着一批人,也就是我所教育的对象的未来,活泼可爱的小朋友,我要对他们负责。而且幼儿的心理很脆弱,他们的模仿力又急强,所以作为幼儿教师的我更应该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用爱心去教育他们,让他们从小就懂得去关心别人。、
在这一年的教学工作中,我热爱幼教工作,对待幼儿能给予关爱,爱护。合理安排幼儿的学习,生活。力求让幼儿身心愉快地成长,为其打好人生的基础。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短深入,人们的教育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教师们已告别了传统的统一由教师预设的教学方式,通过了不同的学习,开始考虑如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尽力满足每个幼儿发展的需要。在教育实践中,应让幼儿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而关键就是教师。在这一刻我坚信要勤奋工作,扎实工作,服务热情周到,真心诚意为幼儿,应该
经常和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和家长交换意见和建议,共同教育幼儿。在实际工作中能认真开展班级工作,合理组织幼儿一日活动;在生活中细心照料每一位幼儿,做好保育工作;在教育教学中,面向全体幼儿因材施教,使幼儿能全面协调发展。
为了改变自身的教育观念,我经常在网上查找与幼儿教育有关各种教育案例,学习各种教育方法,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园活动的基本内容,它不仅给幼儿带来欢乐的情绪,有助于幼儿的运动能力,有效地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而且,能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让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所以现在才知道有些活动不一定要参看书本上的,有些游戏是可以不用看书本,而是找一些幼儿更加感兴趣的事物,让幼儿间的交往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让幼儿在游戏中去学习。
幼儿的安全工作是幼教工作中的难点,幼儿的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喜
欢模仿,在室外活动的时候是最容易出现意外的,所以在幼儿安全工作方面我竭尽全力,尽管如此,在这方面还是出现了一些意外的事件,这也是我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的地方。
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可以说让我又学到了很多,这也要感谢李老师对我的工作的支持和理解,也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作为教师要时时刻刻从“幼儿发展为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不段的充实自己,从而指导教育教学的方法,并多吸取先进经验,运用与实践中,不断为自己积累经验,以便在新的一年里更好地为我园,为幼教工作进一份努力。
幼儿园教师岗位述职报告4有这样一句话,相信大家都能朗朗上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它说的是“对某件事了解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而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在十年的从教生涯中,我始终认为它是衡量一个班主任是否优秀、是否称职的最直接标准。若是一个班主任对他的岗位没有这份“好”,没有这份“乐”,那么知之甚多又如何?满腹经纶又如何?
当完成了为人母的使命之后,我是多么欢呼雀跃着,校领导又如此信任地让我重新走上班主任的岗位:我又可以回归我所最爱的教室,拥抱属于我自己的一群“娃儿”,把自己的满腔热情和干劲扑在我所热爱的工作上。在过去的这一年里,我把这样的“乐”和“好”化成无数次的言传身教,尽自己所能为孩子们打造着一个充实、快乐的班级氛围。我庆幸,我是那个“好之者”,我更骄傲,我是那个“乐之者”!
“全方位、立体式包装”,甩开“高分低能”的大帽子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大宝贝,说起学习成绩来一个比一个优秀,但对生活中的一些实践活动却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我个人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孩子增强生活能力,懂得热爱生活、发现快乐,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
一、开展有效且快乐的实践活动
孩子们来到学校,不是只有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这一个任务,更要学会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创造属于自己的快乐!所以,我会经常结合书上的一些教学内容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比如“我和春天交朋友”就是语文书上“语文大课堂”里的内容,可是今年的春天却来得特别晚,讲到这里的时候窗外还是灰蒙蒙的一片。可是这么能调动孩子积极性的机会怎能错过?于是,我和孩子们与春天订下了一场约会,它若五月来,我们便等它到五月;它若七月到,我们也候它到七月。终于,几场小雨过后,春姑娘才扭捏着姿态现出了倩影,而孩子们的满心期待也终于可以付诸于行动。于是,我在课堂上边放着美丽的图片边向他们描绘着春天那迷人的景色,并在黑板上明确了活动的要求和建议,请他们利用周末时间去赴这场期盼已久的“约会”。成果是可喜的:他们与春天合影;给春天拍照;为春天写诗;帮春天“画像”;为春天歌唱……为了让他们的那颗纯真美好的心可以更加飞扬,我把他们的作品精心装裱,贴到了走廊里。
后来听雪校长这样告诉我:“下课了,孩子们舍不得出去,认真欣赏着自己的作品。我问了几个孩子,哪是你的作品?孩子们指点的时候,可自豪了!没白付出,作为你的学生,他们太幸福了!谢谢你!给孩子们带来一个多彩的童年!”还有一位家长这样说:“真为孩子能有您这样的老师感到高兴。在孩子人生成长中最重要的阶段有您的教诲,真是幸运。谢谢!”——看,我的“乐之”也换来了许多人的快乐,知足了!
二、教育之事,小细节中可见大改变
有主题、有目标的主题活动并不是总会开展,更多的时候,我们的教育体现在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上。当孩子们遇到一些小岔路、小坎坷的时候,我们的爱应该像一阵清风,一涓细流,温润、清醇地引领着他们走向正确且快乐的人生。
比如,当他们在雨天里来到学校却把雨衣胡乱塞进书桌里的时候,我会宁可占用语文课的课上时间,也要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地折叠雨衣,养成良好的自理习惯;再比如,当他们在数学课上做一道有关“父亲比儿子大几岁”的数学题,却答不出我随口问的“你爸爸比你大几岁”时,我会把“询问父、母亲的年龄和生日并像背课文一样记住”作为当天晚上的作业,引导他们懂得关心长辈,关心身边的人;还比如,当他们因为一点小事而发生争执,双双到我这里来“告状”的时候,我会不急不恼,露出有些小鄙视的笑或故弄玄虚地“呸”一声,让他们在笑容里再双双抱着跑开,边跑边自认很丢脸地大喊:“俺俩没事啦!”,让他们懂得与人相处要包容、豁达,不要小肚鸡肠……
这样的细节看似没教育,却将教育过程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表达出来。在后来的日子里,当我看到他们有条不紊地完成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时;当我接过他们在我咳嗽时送来的水,收到家长为孩子的懂事和成长而发来的感谢信息的时候;当我每天安静地享受着教室里的阳光,耳畔却没有一年级学生“必备”的“投诉电话”的时候,我的内心无比充实且满足。同时我也相信,这样的学习氛围,这样的品德习惯是他们真正需要的。
“厚积薄发、润物无声”,让学习成为孩子们的乐趣
其实,很多知识孩子们并非不会,也并非他们不喜欢学。只是他们正是爱玩爱闹的年龄,若知识的传授只是枯燥无趣的,又如何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呢?
一、基础知识的讲授扎实却也不失乐趣
在平时的课堂上,我会把课前认真备课的结果全部呈现给孩子们,让他们在这有限的四十分钟里尽量能达到有效地学习,同时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将课堂所学发挥极致。如在学习了《添口歌》后,我请孩子们自己续写《添口歌》,并加以美工,上交的作品评出各类别具特色的奖项,既拓展了知识,发展了语言能力,又提升了审美能力。
然而毕竟是低年级的孩子,他们的有意注意时间是有限的,那咱们就用无意注意和“耍宝”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好了:《认识图形》讲到半路,有的同学心不在焉,我突然来了一句:“我的脸更接近哪个图形?”;下午的课上孩子们困得抬不起头,却有一只不知趣的马蜂在窗边飞舞,我“哎——”一声之后就盯住马蜂不动,所有人的注意就全过来了,眼睛眯成缝的也睁得跟鸡蛋似的,我再问一句:“说说你什么心情?”他们就说出“看到马蜂我很害怕,吓得一身冷汗”之类的句子了。
二、“忽悠”中衍生的语言文字训练
一年级的语文课,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是重点,辅以简单的仿句子训练。但其实小人儿们有着惊人的记忆力、模仿力和观察力,随文增加一些略难的语言文字训练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也会在他们的脑海里留有印象,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幼儿园教师岗位述职报告5我爱幼教这一行,因为这个职业是纯真的、美好的。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开心的,快乐的,看着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所有的烦恼好象都会立即消失。孩子爱我,我爱他,作为"孩子王",我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快乐而忙碌的工作着。以下是我在一学期的工作的几点总结:
一、政治思想方面
我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能够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尊敬领导、团结同事,遵守园内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园里组织的各项活动;履行教师职责,协助班里老师认真负责的做好班级工作,努力保证幼儿在幼儿园度过安全、快乐的一天。
二、教育教学方面
认真学习幼儿园新《纲要》及《幼儿园管理规程》,全面了解幼儿教育新动态,思想紧紧跟上现代教育的步伐。认真钻研教材,全面细致的了解每名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因人施教,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在教学中,我尊重幼儿,营造平等、和谐温暖的班级氛围。用眼睛关注每个幼儿,从幼儿身上汲取闪光点,去点亮他们自信自立的明灯,我需要帮助幼儿发现自己的优势智能,建立其自信和对集体的归属感。比如在课堂上讲故事时,我会利用各种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具,用丰富的表情讲故事,激发儿童的兴趣。我还注重学习环境的创设对幼儿的作用。为幼儿创设一间有特色、有意义的教室,是我和孩子们的共同责任。
在这次我校幼教教育集团开展的区域环境创设中,我和陈老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动静活动特征为幼儿设计活动区域,如语言角、美工区、表演区、操作区等,并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的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大胆使用和创作。我想孩子们通过自己选择,增强孩子们的自信,让他们成为真正环境主人,用自己的作品和创意去丰富环境,体现课程的进行、目标的变化,幼儿在平时发挥想象,大胆进行绘画和手工创作等,他们的作品得了老师和同伴的肯定。
幼儿时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园生活成为这一时期的主体。因此我在班级里给孩子们开展了各种各样丰富的活动,如唱歌比赛,我与孩子们互动你唱我合:儿歌也是我班级的一大特色,在这方面我与孩子们一起说儿歌,运用创编动作方法表示儿歌内容,还有舞蹈表演、故事大王等等各种丰富的活动,不仅开发了孩子们的智力,还培养多方面的兴趣。
三、常规培养方面
(1)一日常规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孩子们入园后不久,我就开始对孩子们进行常规的训练。
如做操站好队,自己入厕所,有秩序的喝水,饭前便后要洗手,自己吃饭不洒饭等。为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我还教给孩子如何穿衣服,穿鞋子,叠衣服,涂香香,擦屁股等技能。待幼儿熟练后,我班级还开展了"我光荣,我是小小值日生"活动,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品德及劳动技能。
(2)课堂常规:在我和陈老师的培养教育下,我班幼儿养成了,课堂发言积极举手,老师讲话注音倾听等好习惯。使我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轻松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让孩子们在课堂中自由发挥的空间。
(3)日常教育:除课堂知识的学习外,我班在课余时间开展了"快乐学儿歌","才艺大比拼","开心讲故事",安全知识教育等活动,使幼儿以多种多样的形式了解课常识,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验,勇于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
四、家长工作
孩子的茁壮成长需要幼儿园与家长共同的配合,因此沟通工作也就成为了一个重点工程。我主动亲切地与家长沟通。我充分利用了晨接和放学的时间跟家长交流,使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园的情况。
我及时把孩子在园的表现及出现的问题反映给家长,积极与家长联系,及时反应出现的问题,使家长了解情况,以便双方配合辅导,配合帮助孩子更好的进步。努力做到让家长满意,让家长放心,把爱撒播向每一个孩子。有人这样说过,你尊重别人,别人尊重你,在与家长交流时,我真心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但他们遇到困难时,我很热情的去帮助他们,为此,我想只要自己付出了,家长才能对我工作的肯定。为了家长更了解幼儿园工作,我们每学期召开1~2次家长会,向家长介绍本学工作安排及孩子易出现的情况,请家长注意配合。在家长开放日,班里还组织家长观摩课堂,亲子互动。学期末邀请家长参加汇报联欢会。使家长更进一步的感受幼儿园生活情况,了解孩子在各方面的能力表现。
五、心得体会
篇2
一、注重思想建设,增强依法办事意识
我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十七大报告精神,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服从党的纪律,把政治思想建设与本职工作有机结合,力求做到务实、抓实、落实,突出人文化管理,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认真学习、反思,端正工作态度,树立全局观念,带头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对事不对人,遇到不符合规定的人或事敢于当面指出,身为副园长,我有责任、有义务去帮助、指导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健康成长,找准自己前进的方向。在教师职称晋级、考核上,标准公开、结果公开。我把自身思想建设,廉洁自律,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立足点。
在努力作好分管工作的同时,我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心态配合张晓红园长工作,时时事事以大局为重。工作中,我们三位园领导分工、合作,形成了一支开拓、创新、配合默契的领导集体。带领出了一支勇于探索、不甘落后的教职工群体,先后在各级各类接待、观摩、检查、评比、验收中,均获得了一致好评。
二、加强自身学习,积极承担对外教学观摩
1、以身作则,给予教师正确的引领
只有保持先进的思想和超前的教育意识,才能在不断变化的教育工作中做出正确的决策。我以《纲要》中提出的终身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力求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注重在实践中发现和寻找问题,不断自我调整,加强自身学习。自成为名教师培养对象后,坚持读书,通读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中国古代教育精粹》、《教学设计》等书籍,写了五万多字的读书笔记、感悟、反思、心得等。工作中,我注意观察教师行为,发现问题,帮助教师学会判断教育行为的合理性及有效性,及时给教师提供恰当的指导、支持。
2、培养徒弟,承担对外教学研究工作
篇3
认真贯彻落实《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区教育局《关于教师队伍管理的有关规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促进全区幼儿园教师和园长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为导向,以分层培训、集中培训、网络远程研修、园本培训和自主研修为主要形式,统筹规划,科学管理,健全培训机制,提高培训质量,打造一支思想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幼儿园教师队伍,全面提升各级各类幼儿园保教质量,创办均衡优质的学前教育。
二、重点工作
(一)师德建设
开展“爱与责任”主题师德教育活动。各单位根据要求,结合本园实际,制定学习计划,规定学习内容,广泛开展主题教育学习活动,使每位教师都能熟知《教师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师指导纲要》、《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市教育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区教育局《教职工师德考核意见》、《区幼教工作者职业道德细则》等内容,学习活动采用集中学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做到学习时间、地点、内容、形式四落实。讨论修订更加贴近本单位教师生活、教学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师德规范和行为标准,把师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具体化,使之成为全体教师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并自觉按照新的师德规范要求履行教师职责。
大力培树师德先进典型,广泛开展师德宣传教育活动。依法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严禁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歧视幼儿,实施师德预警制度和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度。
(二)园长培训
1、强化培训,全面提高幼儿园园长的整体素质。坚持搞好每两个月一期的幼儿园园长论坛。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参加任职培训、提高培训。通过集中论坛、专家报告会、现场观摩、自主学习等形式,不断加强园长的自我修养,提高园长的思想政治觉悟、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2、继续实施名园长建设工程。有计划的组织名园长参加省、市高一层次的理论研修班,奠定高层管理理论基础。充分利用教育发展研究会为园长的成长搭建舞台,对一些重点课题进行专项研讨,探索幼儿园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3、开展园长读书活动。在全区园长中开展以“加强学习、提升素质、内涵发展”为主题的读书学习活动。
4、加强对业务园长的培训。抓好业务园长的培训,按类别、分主题每学期一期。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培养他们的调研意识和服务于教师和幼儿的意识,在教育管理中能够沉下心来、铺下身子,真正做到问计于教师和幼儿,为教师和幼儿的发展排忧解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教师培训
5、积极实施骨干教师培训。以农村幼儿园教师为重点,以市、区教学能手推荐遴选为契机,启动全区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计划,积极实施骨干教师培训。主要是研究性培训,重点研究教育前沿信息及学科教学情况,指导全区幼儿园教学。力争年内培训骨干教师400余名,形成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园骨干教师队伍,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全区教师主动健康发展。
6、普通教师全员培训。每学期开始对全体幼儿园教师进行一次教材通研和美术、音乐技能培训;开展幼儿园教师读书活动,倡导终身学习,提高业务修养,改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增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沟通,搞好家园共育,和谐师生关系,争做智慧型教师。
(四)加强对园本培训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全面推进园本培训工作
7、园长是园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园本培训工作。各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发现基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梳理并做好教师园本培训课题的立项和研究工作,实现“问题即课题、课题即课程”的研训模式,把园本培训作为教师培训、素质提高、专业成长的主要阵地,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学科论坛、课堂观摩、小课题研究、基本功训练等形式引领教师提升业务水平。
三、保障措施
篇4
【关键词】文化;文化困境;文化支持;农村幼儿园;教师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9)11-0023-04
近年来,在国家宏观教育政策越来越凸显农村教育地位的大背景下,作为我国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教育虽然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整体薄弱、与城市教育差别较大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以农村幼儿园教师为例,目前存在着整体素质相对较低、数量不足、学历不高、学科结构和知识结构不够合理的情况。〔1〕同时,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以及课程改革的深入,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发展正面临着更纷繁复杂的文化背景。本文试图从文化的视角分析我国农村幼儿园教师发展的问题与困境,并思考农村幼儿园教师发展的文化支持与方向。
一、农村幼儿园教师发展的文化困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明确指出:“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存在于个人与集体的需要和愿望之中……在文化和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对应性,文化是发展的摇篮。”〔2〕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农村幼儿园教师身处传统与现代、农村与城市文化的冲撞之中,其面临的困境既来自外部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也来自教师个体观念和行为上的困惑与模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二元体制文化的制约
在我国,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的教育在制度建设、保障机制和资源配置等方面至今仍存在着明显的落差,这与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和经济体制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城乡二元的经济结构导致城乡教育经费投入总量的巨大差距,造成了目前农村教育经费严重不足。〔3〕据统计,“中央的教育拨款的92%是用于占人口30%的城市,而占人口70%的农村教育只得到8%的中央财政支持”。〔4〕经费投入不足直接影响农村教育的方方面面:学校硬件和设施的简陋、匮乏,课程资源的不足与缺失,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经费短缺,等等。全国的调查和统计数据表明,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费用由个人支付的比率从省城到农村呈递减趋势,具体比率为:省城34.8%、县城51.0%、乡镇68.1%、农村79.3%。〔5〕
此外,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还带来了城乡教师发展权的差别。首先,由于城乡教师有不同的职业准入体系,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准入标准普遍比城市低得多,优秀的、高学历的教师往往会被城市吸引。在上海,由于幼儿园师资存在巨大缺口(集中反映在郊区农村),致使大量尚不具备教师专业合格资质的人员“仓促上阵”,以职后培训取代职前教育。其次,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要低于城市教师,且越是在偏远的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越得不到保障,致使偏远乡镇教师流失严重,师资队伍极不稳定。再次,农村教师发展的外部支持不利。例如,农村幼儿园的班额往往比城市幼儿园高出很多,师幼比的严重失衡导致教师工作倦怠、身心俱疲,丧失职业发展动力;教师进修机会少、层次低,等等,这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发展。
2.集权式管理文化的束缚
自学校教育体制建立以来,确立统一的教育教学目标与内容、制定严格的组织管理制度一直是学校教育体制化、理性化发展之路。在科层组织理论与科学理性精神的影响下,控制化的管理制度和严格规约使教师成为依附于制度和层级管理体制下的一颗“螺丝钉”,教师的工作和任务变得“格式化”了――规定的课程、统一的教材、程式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翻版的活动方案、按部就班的作息制度……教师沦为机械的“程序执行者”,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仆从”而失去了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个性化成长的权利。
在省市―区县―乡镇―农村的多层级程序化、集权化的管理模式制约下,农村幼儿园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赋权变得微乎其微,由此滋生出一种盲从唯上或消极应对的“做作业”心态,他们满足于现状,视野狭窄,自主发展动力丧失……这在无形中磨灭了教师职业和教师发展应彰显的自由意识和开创精神。
3.传统与现代、农村与城市文化观念的冲突
一方面,农村幼儿园教师在无形中沿袭着在农村自然生活世界和祖辈农耕实践中形成和积淀下来的文化特质。相对于城市文化而言,农村文化既有其自然、朴素而简单的一面,也体现出封闭和保守的一面:(1)边缘性、滞后性。由于现代文化是以城市文化价值取向为中心的,农村文化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成为城市文化的追随者和模仿者。这种文化意识表现在农村教育文化中就是“城市中心”价值取向严重,农村教育成了城市教育的翻版,课程内容、课程组织形式脱离农村生活实际,导致教师在课程实践中迷失了对自己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2)保守性、封闭性。我国农村传统农耕生活的闭塞和与外界沟通交流的缺乏,使得生活在这一文化社区中的人们可能表现出“因循守旧”“安于现状”“听天由命”“不思创新”的文化特征。农村幼儿园教师若没有对自己文化的自知之明,就可能在支配了我们几千年的实用理性的教育价值观下滋生惰性,随遇而安。
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村幼儿园教师也深受城市现代文化所赋予的认知方式、价值观念、处世态度、人生追求等方面的影响。乡土传统的农村文化和现代城市文化虽在地理维度上相互隔离,却在时间维度上并存。由此,特定的文化生态背景和特征成为影响农村幼儿园教师发展的、不容忽视的因素。
4.学习型、研究型教师文化的缺失
自2001年开始的国家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教师要成为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以及课程生成能力的“研究型教师”,要通过不断研究、反思与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来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但对于农村教师来说,要达到这一要求尚有不小的困难,更为重要的是在农村幼儿园、农村教育中缺乏对研究型、学习型教师文化的培育。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村教师自身专业知识和素养相对缺乏,由于职前教育的缺位和职后教育的乏力,农村教师无法获得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其次,农村教师在观念意识上出现错位,受传统知识观和教育观的影响,他们往往停留在从“知识传递”和“输入―产出”的价值认识出发的职业观上,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程序化规范操作的流程,尚没有认识到“教师应当是一条奔涌不息的河流……要不断学习和敢于创新以保持‘水源’”;〔6〕再次,支持农村教师学习与研究的组织和外部支持相对缺乏,表现在园本教研的有名无实、教师职后培训的“加工模式”以及幼儿园教育资源的捉襟见肘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匮乏上。
二、农村幼儿园教师发展的文化支持与方向
教师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幼儿园、教育理论工作者、教师教育者、教育管理者、教师个人作为相关因子都应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以切实有效地推动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的成长与发展。
1.健全机制、政策保障
从支持农村幼儿园教师发展的物质文化重建角度而言,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1)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从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思路出发,以统筹城乡教育经费投入来改变农村学前教育经费不足的现状。政府应按照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优先保证将农村学前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体制的范畴,优先考虑改变农村教育“以县为主”的投入和管理体制,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以改变农村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低、人员编制紧、进修机会少、培训经费缺等不利状况,切实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发展的起点。(2)通过机制性调整以实现政策保障。针对我国农村教育占大多数的现实情况,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教师教育机构以及幼儿园都应在政策上积极扶持,并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以支持和推动农村幼儿园教师发展,如规范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资格准入机制、实行农村幼儿园教师特殊津贴机制、城乡幼儿园教师定期流动和带教机制、名师巡回指导机制、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等,为农村幼儿园教师开辟发展的绿色通道,有关职能部门要依据《宪法》《教育法》《教师法》等制定具体而便于操作的、确保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培养和发展的相关政策,尤其是对新入职教师要建立科学系统的一体化的培养机制,以改变“师徒制”培养的单一模式。
2.突破理性、关注人文
我国的教育法规虽然对教师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如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管理学生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等作了基本的规定,但在现行的教育制度和文化下,在理性实用的科层管理体制下,教师成了照章办事、按部就班的盲从者,强权管理和行政权威消解了教师的专业自主意识和权利,竞争+考核的评价机制“使得教师如上了套的牛马般疲于奔命,任职初期原本具有的饱满的工作热情也在应付各种制度的过程中消磨殆尽”。〔7〕
事实上,密集式的制度规约并不是学校教育管理的成功之道,“制度的奥秘就在于:制度的精神重于形式。通过制度创新来促进学校发展的关键不是求取制度的形式,二是催生内在制度精神”。〔8〕因此,教师是具有自由意识和创造精神的职业群体,教师只有真正拥有了对自己职业及其发展的最终控制权,才是具有主体精神和自主发展意识的独立个体,幼儿园管理和教育管理应当突破科学理性的机械规约和效率原则,从关注人文、体现民主的精神出发,为教师赋权,倡导“刚柔并济”的幼儿园管理文化,以消除教师对制度本身的抵触情绪,增加教师的个人选择、自主空间和参与机会,从多种角度、多个层次、多种方式入手培育教师对幼儿园和幼儿的责任感以及对工作的幸福感,使教师在充满着和谐与人文关怀的环境中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和生命发展。
3.化解依附、走向自觉
农村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不仅需要外在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支持,更需要实现自身文化观念的重建。
人在本质上是有理性、能判断、能选择、能创造的独立个体,教师也应当是自身发展的最终责任承担者。对于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发展,我们需要构建和谐、开放、内发式的发展观:首先,要摆脱“依附性”“控制性”的个人观,追求个性解放、和谐生长的个人观,即视自己为独立、自主的个体,培养自己的职业勇气――学习的勇气、行动的勇气、反思的勇气、批判的勇气、创新的勇气,化“服从”为“内化”、化“依附”为“自主”,视自身发展为思想、态度和行为的自觉而积极的转化过程。其次,追求“文化自觉”,在对自身文化脉络及其发展的理解与反思中加强自觉性、责任性和主动性。作为个体发展的人是镶嵌在其生活的文化和历史之中的,并且总会在发展中受到过去经验和文化观念与传统的影响,但人也是可以且应当在对自己生活的选择、筹划和反思中主动把握自己命运的个体。同样,农村幼儿园教师也应当在自己的专业发展中加强“文化自觉”意识,树立开放的文化心态,努力摆脱农村传统文化在代际传递和福利依赖中可能承袭的保守、惰性、被动听命的消极文化影响,在新旧文化的冲突中加强理性调适,为自身的主动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兼容与并蓄、开拓与创新中不断成长与发展,从而真正成为大胆尝试和接受新事物、坦诚合作与交流、乐于学习与思考、追求变革与创新的积极的生命个体。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3.
〔2〕金生.教育与文化力〔J〕.学术研究,1996,(5):21.
〔3〕〔6〕王勇鹏.论当前农村学校新课改可能面临的文化困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11):32,30.
〔4〕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农民权益保护〔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31.
〔5〕顾明远,檀传宝.2004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7.
〔7〕车丽娜.教师文化的嬗变与重建〔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119.
〔8〕杨全印,孙稼麟.学校文化研究:对一所中学的学校文化透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72.
The Roadmap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Huang Jin
(College of Preschool and Special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200062)
篇5
【关键词】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体制改革;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幼儿教育事业发展和体制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省一类幼儿园从1997年的500所增加到2002年的1400所,在一类以上幼儿园接受优质教育的幼儿从1997年的15.1万人上升到2002年的47.9万人,占全省学前三年幼儿总数的33%,优质教育资源正在不断扩大;多元化办园体制不断完善,社会力量办幼儿园从1997年的542所增加到目前的2138所,占全省幼儿园总数的24.1%;幼儿园教师队伍不断优化,学历达标率由五年前的75%上升到目前的92.72%,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占21.1%。但是,“九五”以来,江苏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广大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不适应,二是与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协调,三是体制改革过程中许多政策与管理措施不配套。尽管“九五”期间幼儿教育事业的“滑坡”在全国具有普遍性,但江苏有其诸多“特殊性”与“差异性”。
一、江苏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与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
(一)1990~2002年江苏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状况
1990年以来的十二年,江苏省的幼儿园数、在园幼儿数以及幼儿园教师数的变化轨迹基本呈“抛物线”状,即“八五”期间明显递增,但“九五”以来明显递减(见表1)。
(二)1996~2002年江苏幼教事业与京、津、沪、粤、浙等五省市“三项指标”的比较
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尤其是人口基数、城市化率不相称,简单类比“三项指标”的绝对数没有意义。但我们可以通过这六个省、市幼教“三项指标”的变化轨迹(见表2),看出其各自事业发展的起伏与走向,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江苏幼教事业的现状。
六个省、市幼教的“三项指标”,“九五”以来都有不同程度的起伏,但其他五个省、市均没有像江苏这样“大起大落”。特别是浙江、广东两省,无论是幼儿园数,还是在园幼儿数和幼儿园教师数,“九五”期间基本呈上升趋势。即使到了2002年,同比1996年,两省的幼儿园数、在园幼儿数以及幼儿园教师数均有所增长。但江苏的情况并非如此,同比1996年,“三项指标”分别下降58.39%、38.18%、35.33%。
(三)“九五”以来江苏幼教与全国幼教“三项指标”的比较
如果说,京、津、沪是直辖市,没有代表性;粤、浙是发达地区,没有普遍性,那么,我们不妨将江苏幼教“三项指标”与全国作一比较(见表3)。
从表3中,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全国幼教“三项指标”尽管 “九五”以来也在下降,但降幅十分有限;而江苏幼教“三项指标”,则降幅颇为明显。
(四)1990年以来江苏的出生人数、出生率及适龄幼儿的学前三年入园率
通过“九五”以来江苏3~6岁适龄幼儿数与学前三年入园率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与把握江苏幼儿教育事业过去和现在究竟处于什么状态、何种发展水平。
1996年江苏3~6岁适龄幼儿数与学前三年在园幼儿数分别为323.97万人、 206.14万人,入园率为64%;2002年的适龄幼儿数与学前三年在园幼儿数分别为231.82万人、127.43万人,入园率为55%,六年时间里整整下降了9个百分点。
此外,2002年江苏3~6岁适龄幼儿数同比1996年,负增长仅为26.59%;但2002年江苏3~6岁学前三年在园幼儿数同比1996年,负增长却为38.18%,相差近12个百分点。
当然,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并非是指每一个儿童都必须接受三年完整的幼儿园教育,而是把3、4、5周岁所有适龄幼儿数作为分母,同一时期在园幼儿数(含学前班)作为分子所得出的百分比。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仅指5周岁适龄幼儿在园(含学前班)的百分比。后者的比率要远远高于前者,因为面广量大的农村地区、贫困地区、边远及少数民族地区更多的幼教机构附设在小学的学前班,即学前一年教育。
全国3~6岁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2000年为37.5%、2001年为33.6%、2002年为36.8%;[1]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十五”规划中要求:3~6岁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在2000年和2005年分别达到45%和55%。北京3~6岁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为80.8%(1999年),广东为57%(2000年)、浙江为84%(2002年)。江苏3~6岁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为55%(2002年)。
(五)2002年江苏各地区幼教事业的发展状况
江苏苏南、苏中、苏北各地区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现状差异较大。2002年同比1996年,幼儿园数苏中减少得最多,递减了71%;在园幼儿数和幼儿园教师数苏北下降得最多,均为50%。而苏南幼儿园数下降了53%,在园幼儿数和幼儿园教师数仅下降了20%左右。全省在园幼儿数下降最多的地区是:徐州(58%)、连云港(57%)、宿迁(46%)。幼儿园教师数下降最多的地区是:徐州(66%)、淮安(66%)、宿迁(46%)。
2002年苏南、苏中、苏北各地区学前三年入园率与师生比的情况:苏南3~6岁适龄幼儿三年入园率为76%,苏中为67%,苏北为51%。苏南的师生比为1∶17,苏中为1∶15,苏北为1∶31。全省学前三年入园率最高的地区分别是:苏州(99%)、无锡(80%)、南京(78%);最低的地区分别是:连云港(48%)、宿迁(50%)、徐州(52%)。全省幼儿园师生比最低的地区是南京(1∶11),最高的地区为淮安(1∶57)。
(六)全国各地改制的情况
从表4、表5、表6、表7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国幼儿园办园体制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大致轮廓。1996年全国民办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的比率仅为12.34%,2001年上升为39.86%,其中浙江、江西、四川、黑龙江、吉林和广西,民办园的比率均已超过50%,基本形成了“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格局,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从目前来看,江苏民办幼儿园的比率为24.0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如果简单以民办园比率的高低去衡量幼教事业发展的成败得失,显然是不慎重、不妥当的,两者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关键是要看在园幼儿的数量,尤其是3~6岁适龄儿童学前三年入园率以及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质量。
(七)江苏幼儿园体制改革的类型
目前,江苏共有1096所幼儿园改制,其中省级示范幼儿园22所,占省级示范园总数的12%。据调查,江苏幼儿园体制改革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五种:一是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目标的办园体制改革,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办学,逐步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和办学形式多样化;二是以承办与租赁为主的办园体制改革,即在产权不变的情况下,采取承办、租赁、委托、合作、合并等方式,改变幼儿园的经营使用权,每年向政府交纳一定数额的租金;三是完全停止财政拨款,对幼儿园采取“休克疗法”;四是拍卖公办幼儿园,用以偿还农村信用合作基金以及义务教育的欠款;五是以增效为目的的幼儿园内部管理机制的改革,在所有权、使用权不变的前提下,公有民办,引进竞争机制,改革幼儿园内部人事、经费等管理制度,提高保教质量,增强社会和经济效益。
据我们对江苏省六个地区的调查,幼儿园体制改革的类型如表8。
二、江苏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与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主要问题
1.入园率有所下降,事业规模没能得到应有的扩张
全国3~6岁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1995年为35.38%,2000年为37.53%,2001年为33.63%。江苏学前三年入园率1996年为64%,2000年为58%,2002年为55%。全国的落差是2个百分点,江苏的落差是9个百分点。
对比广东、浙江两省,无论是幼儿园数、幼儿园教师数,还是在园幼儿数,2002年同比1996年,广东分别增长18.09%、40%和4.64%,浙江分别增长0.04%、48.84%和18.86%,江苏却分别递减58.39%、35.33%和38.18%。2002年,广东、浙江学前三年入园率分别为60%、84%,江苏为55%。
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和宿迁等五市,是江苏省3~6岁适龄儿童的人口大市,在园幼儿数2002年同比1996年,分别递减58%、44%、40%、57%和46%;幼儿园教师数徐州、淮安递减均为66%,宿迁递减46%。
2.改制政策不配套,幼儿园有形、无形资产未能得到有效保护
幼儿园资产的流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改制前对幼儿园资产的评估和审核不规范。根据我们的访谈,在幼儿园改制前,各级地方政府对幼儿园资产的评估没有统一的评估标准,也没有专门的机构对幼儿园的资产进行评估,没有执行阳光操作。如某县一镇中心幼儿园固定资产总值评估为160多万元,政府却以69.7万元转卖给私人经营。另外,拍卖得来的资产挪作他用,一些乡镇以卖幼儿园来偿还社会借贷资金,有的用以抵偿政府对义务教育的债务。二是在某些地区,幼儿园的无形资产受到相当大的破坏,改制实行“一刀切”。无论是省级示范园,还是在乡镇起指导管理作用的中心园,一律拍卖。改制中对省级示范园没有优惠的政策,也没有任何保护措施,任其在改制过程中自生自灭。这样的做法严重影响了省级示范性实验幼儿园在当地示范辐射以及管理功能的发挥。
3.教师工作积极性受到挫伤,主体作用未能得到较好发挥
政府对幼儿园改制的操作程序简单化和不规范,使幼儿园教师对改制缺乏心理准备,对自身的去留十分担忧,工作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
改制后幼儿园教师的切身利益得不到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失业保险等未能及时办理。苏北地区改制幼儿园的教师多次集体上访,造成了极为不好的影响。在工资方面,尤其是苏北、苏中地区,教师工资收入普遍减少,只在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有一半以上的教师工资收入得到提高。
幼儿园教师的继续教育得不到保证。幼儿园改制后实行自负盈亏,有些幼儿园的主办者为了尽快收回成本,把办园的经费压缩到最小值,削减或取消教师的进修和园内外的观摩活动。
(二)成因分析
1.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是江苏幼儿园入园人数下降的主要原因
根据统计分析,1991年江苏全省的出生人数为116.03万人,出生率为17.05‰;2000年出生人数为66.01万人,出生率为9.08‰。在这10年左右的时间里,全省的出生人数与出生率分别下降了50%左右。这就使得3~6岁适龄幼儿人数从1996年的324万人降为2002年的232万人,减少92万名适龄幼儿。1995年,全省在园幼儿数为214.7万,2002年为127.4万,减少88万。
2.农村小学的大面积撤并,是江苏在园幼儿人数大幅下降的又一因素
在江苏的农村小学,尤其是苏北地区面广量大的村小,一般都附设学前班。但“九五”期间,随着全省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学前班数量和幼儿数急剧减少。
1996年全省小学数为25836所,2002年为13372所,递减48.24%,撤并了接近一半的小学。在这五六年的时间里,撤并小学达1000所以上的有徐州、苏州、南通、淮安、盐城、泰州、宿迁等7个市,这些市的总人口均在500万以上,3~6岁适龄幼儿人数相当庞大,尤其是徐州、淮安两市2001年小学附设学前班幼儿数占在园幼儿总数的57.52%和54.95%,一半以上的在园幼儿是在小学的学前班,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1996年,农村小学附设学前班在园幼儿数为40.01万,农村在园幼儿总数为99.07万,前者占40.39%;随着面广量大的村小被撤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一比率逐年下降,1999年为36.18%,2000年为37.58%,2001年为31.85%,2002年为31.27%。
全省学前班数2002年同比1996年减少5385个,学前班幼儿数减少31.42万人,递减50%以上。
3.改制时机不成熟,改制方案粗糙
幼儿园的改制,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幼儿园的改制应该慎重。因为经济落后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幼儿教育的水平与大城市相比本来就有很大的差距,若采用“一刀切”的改制方式,势必对幼教事业的发展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2] 如,幼教师资流失问题主要在乡镇和村。过去一个镇有一名幼教辅导员,负责指导全镇各个村的幼儿园教学教研工作,改制后,为保教师编制,幼教辅导员调至小学任教,使乡镇的幼教教研处于空白。改制必须适合各地的实际情况,要有一整套完备的政策法规和管理机制。
4.政府对幼儿教育重视不够,“甩包袱”现象时有发生
幼儿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起步阶段,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个人,其意义都是非常深远的。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来说,幼儿教育不仅仅是教育事业,更应是社会公益性、福利性的事业。幼儿教育具有这样一种双重身份,理应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但常常受到冷落。
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乡镇对教育的投入普遍弱化。为此,幼儿园改制似乎给乡镇带来了一线生机。如,我们调查走访的江苏第一个改制(拍卖)的公办幼儿园――黄珏镇中心幼儿园,其改制的原因是镇政府出现财政赤字,为了弥补财政赤字,镇政府只好“拆东墙补西墙”,于1998年将镇中心幼儿园拍卖掉,并关闭了六所村幼儿园,以保证镇中心幼儿园的生源。再如某区1999年下发有关文件对全区公办园“断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节支”(“甩包袱”),此类“改革”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5.政策法规不配套,行政部门之间不协调
幼儿园管理职责不明,导致幼儿园改制后出现混乱局面。1987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明确幼儿教育事业领导职责分工的请示》,明确规定幼儿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有关部门分工合作的管理体制。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部门从各自的利益出发,以各种名义对幼儿园进行行业管理,变相收费,致使幼儿园负担过重。
幼儿园的改制工作应由哪个部门负责,应由哪个部门或哪些部门协同解决改制后的一系列问题,应由哪个部门来审批和管理改制园,应由哪个部门来审批和管理私立园?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是导致改制带来一系列问题的重要根源。
幼儿园改制后,出现了许多私立园,但其审批并不通过教育局的业务处室,实际审批部门又没有专业人员对办园者的资质进行严格科学的专业评估。幼儿园开办后,教育局有关幼教干部对其进行督查,但不管合格与否,私立园的主办者可听可不听,因此管理处于两难境地。从教育质量和工作职责的角度看,业务处室该抓该管,但“懂行者没有审批权,有权审批者又不懂行”,这种局面任其发展下去,幼儿教育的发展走向可想而知。
三、完善和创新江苏幼儿教育体制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深化改革,切实加强对幼儿教育事业的领导和管理
发展幼儿教育,政府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真正把幼儿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切实加强对幼儿教育的领导和管理,依法将幼儿教育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自身的工作计划和议事日程之中,研究制定加快本地区幼儿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规划与意见。
当前,首要任务是结合江苏实际,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于2003年3月转发教育部等10部委(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精神,尽快出台实施细则或意见,迅速制止全省幼儿教育事业的滑坡,有效解决幼儿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无序、失控现象。
(二)理清思路,明确职责,确保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实施幼儿园的改制,一方面是为了弥补政府的教育经费不足,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基本普及幼儿教育,提高幼儿教育的水平。因此,幼儿园改制要慎之又慎,不能仅仅是所有制(即产权)的变更。变更幼儿园所有制的同时,要改革幼儿园的内部管理机制,激活幼儿园的用人机制,以人为本,保护和开发教育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提升幼儿园的形象,吸引和吸收社会资源,更好地促进幼儿园的发展,提高保教质量。
(三)建章立制,落实措施,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幼儿园的改制行为
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幼儿教育机构应向多元化办园方向发展,引进市场机制,这是历史的必然。在改革过程中,对存量中优质的部分,一定要保持并争取增值;对劣质的部分或处于中间状态的部分,要引进必要的机制加以激活,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的资源;对于增量的部分,先要“放水养鱼”,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基本原则,促进幼儿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有关幼儿教育体制改革的政策法规,应有利于强化政府行为,有利于增强教育行政部门的主管职能,有利于调动社会各界办园的积极性,有利于改善办园条件,有利于提高教职工的积极性和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有利于办园水平、办园质量以及办园效益的全面提升。
在幼儿教育体制改革的问题上,既要坚决反对政府“甩包袱”,更要明令禁止少数人“淘金矿”。“不得借转制之名停止或减少对公办幼儿园的投入,不得出售或变相出售公办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已出售的要限期收回。公办幼儿园转制必须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这几条是识别真假重视和能否规范幼儿教育工作的“试金石”。
(四)精心谋划,想方设法,妥善解决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农村幼儿的入园难问题
2000年全省撤并村小2143所,2001年撤并3356所,2002年撤并2382所,三年共计撤并7881所村小。根据2001年4月召开的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公布的中小学布局调整标准,即“1万人口1所小学,3~5万人口1所初中,10万人口1所高中”这一要求,“十五”期间后三年(2003~2005年)有5000~6000所的村小被撤并。
村小的大规模撤并,波及附设在这些小学的学前班。据统计,1996年全省学前班为16696个,2002年为11311个,减少5385个;1996年全省学前班幼儿数62.71万人,2002年为31.29 万人,直接造成农村在园幼儿数锐减31.42万,递减50%以上。
诚然,随着江苏整体推进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人口城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全国人口城镇化水平为36.09%,江苏为41.49%,高全国5.4 个百分点,但仍列在上海(88.31%)、北京(77.54%)、天津(71.99%)、广东(55.00%)、辽宁(54.24%)、黑龙江(51.54%)、吉林(49.68%)、浙江(48.67%)、内蒙古(42.68%)和福建(41.57%)等省(市、区)之后,在全国排名第11位。这就是说,江苏仍有接近60%的适龄儿童要在农村接受幼儿教育。
此外,随着出生率的下降,城镇在园幼儿的绝对数量可能还会减少,而要提高3~6岁学前三年受教育率的增量部分必然主要落在农村地区。可以这么说,江苏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难点和关键,就在于能否妥善解决农村适龄幼儿入园难的问题。
在这方面,各地已经有了一些很好的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做法。但从总体上说,工作与进展的程度并不尽如人意,亟待从思想观念、政策措施、人力物力的配备等方面一一加以落实。能否考虑以文件的形式,正式明确规定:要将布局调整后空余的村小改建成幼儿园,直接作为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分园,并在体制与机制上加以创新,保本经营,保证质量;一部分村小(包括完小),尤其是苏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继续保留学前班,鼓励举办灵活多样的非正规教育,尽量提供早期教育机会,并在经费上适当补助,在有关政策上适当倾斜,以便切实解决面广量大的农村地区适龄儿童的“入园少”“入园难”问题。
(五)齐抓共管,层层把关,高度重视弱势群体子女接受幼儿教育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加速,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人群之间的贫富差距在进一步扩大,相当数量的弱势群体子女接受幼儿教育这一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是城乡流动人口增加,一些原在农村接受教育的幼儿流入城镇以后没有进入幼儿园;二是企事业单位改制后原附属的幼儿园被任意关、停、并、转,大量适龄幼儿散落社会;三是部分下岗职工、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入园入托,在经济上有困难;四是旧城改造、新区建设、小区配套的幼儿园不能同步,甚至挪作他用或者高价出售,引发新一轮“入园难”;五是残疾儿童的入园问题。
针对以上情况,政府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要有紧迫感和责任感,要想方设法帮助这些弱势人群子女接受基本的早期教育。要倾注爱心,增加投入,倾斜政策,创新机制,大力发展以家庭为依托,公办与民办、正规与非正规相结合的多种形式的幼儿教育与服务机构,让这些弱势人群子女“进得来”“留得住”,并且要力争做到“一个不能少”。
(六)严格标准,严格程序,大力推进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建设
幼儿园教师队伍以非公办教师为主体,随着民办幼儿园比重的日益加大,非公办教师的比重还会增加。要根据《教育法》《教师法》,特别是《教师资格条例》的规定,严格幼儿园教师的从业条件和标准,严把入口关。对业已进入幼教工作岗位的不具备条件者,必须进行清理整顿,切实提高幼儿园教师专业化的水平,提高行业准入的“门槛”。此外,对于幼儿园园长,也要严格任职资格,要求他们具备相应的学历和资历。县、乡(镇)两级政府必须严把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园园长的“资格关”,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并为切实提高这两支队伍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多做一些实事、好事。
与此同时,要切实保障幼儿园教师、幼儿园园长的工资待遇,特别要对民办或转制幼儿园教师的工资、住房、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各类待遇作出明确规定,并在职称评定、业务培训、评优奖惩等方面要与公办教师“一视同仁”,确保全省幼儿教育“两支队伍”的稳定,切实维护他们的正当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王化敏:关于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早期教育,2003.5
〔2〕彭云:江苏南通地区幼儿园办学体制改革调查的结果与分析,学前教育研究,2002.5
A Research Report on Development and Reform of Preschool Educ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LIU Mingyuan, ZHANG Hui
(Office of Preschool and Special Education Research, Jiangsu Research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 Nanjing, 210013 )
篇6
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规范“幼小衔接”工作要求,推动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有效衔接和平稳过渡,现就切实规范“幼小衔接”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深刻认识规范“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意义
规范“幼小衔接”,推进幼儿园科学保教和小学“零起点”教学,坚决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学段教育的平稳过渡,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基础教育正确发展方向的重要举措,对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具有重要作用。
各中心校和小学、幼儿园要深刻认识实施小学“零起点”教学和幼儿园去“小学化”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推进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幼小衔接”工作规范、健康发展。
二、准确把握规范实施“幼小衔接”的主要内容
规范实施“幼小衔接”,既需要准确把握幼儿园和小学两个不同学段的教育要求和教学特点,规范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也需要幼儿园和小学密切联系,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和衔接活动,共同做好双向衔接,帮助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
(一)坚持学前科学保教
X.幼儿园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全面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X-X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科学制定执行教学计划,不得超前教学。要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因地制宜创设良好游戏环境和条件。组织开发丰富适宜的游戏,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内容,不得组织有碍幼儿身心健康的活动。
X.幼儿园要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要尊重幼儿年龄特点,灵活运用多种形式组织幼儿一日生活。建立良好常规,完善工作制度,促进幼儿在活动中进行自主游戏和学习探究。不得以课堂集中授课方式为主组织安排一日活动,不得占用幼儿睡眠、运动和游戏时间。
(二)坚持小学“零起点”教学
X.小学要科学安排和组织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生活。要结合小学新生的年龄特点,科学制订入学初期的学习和生活制度。遵循新生身心发展水平,科学设计和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幼儿升入小学时,严禁小学组织任何形式的入学考试。
X.小学要严格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坚持“零起点”教学。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要求,按规定开齐课程,上足课时,严禁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应按相关要求予以落实。要以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为载体,开展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教育,减缓新生学习的坡度和难度。不得以任何理由压缩课时,加快教学进度。
(三)规范校外培训行为
X.校外培训机构不得组织与小学入学挂钩的考试。要严格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X〕X号)要求,坚决不组织幼儿参加与小学教学内容有关的考试测验,不得代任何学校组织各种形式的入学考试。
X.校外培训机构要按照审批项目范围开设培训内容。清理提前教授小学内容的学前班和“幼小衔接”班,严禁对X-X岁儿童以课堂集中授课为主要形式组织安排教育活动,不开展以知识技能为主的强化训练。
三、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活动
为推动规范“幼小衔接”工作的全面落实,市、县均把X年确定为规范“幼小衔接”工作专项治理行动年。专项治理行动安排如下:
(一)治理范围
各级各类幼儿园,各级各类小学起始年级,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
(二)治理内容
纠正幼儿园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强化知识技能训练等“小学化”的倾向;纠正小学“非零起点”教学,纠正小学组织任何形式的入学考试,纠正不落实课程标准,提前教学等行为;纠正校外培训机构以“幼小衔接”为名目,强化应试,超前教育,超课标教学等行为。
(三)治理行动步骤
治理行动分以下五个阶段进行:
X.自查自纠(X年X月至X月X日):
各中心校组织辖区内小学、幼儿园,依据治理内容,逐校(园)逐人、逐项逐条对照自查,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建立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方案。
X.全面整改(X年X月X日--X日):
各中心校及小学、幼儿园和教师按照整改方案,纠正和去除错误的教育教学方式,全面落实《幼儿园“去小学化”教育活动指南》(附件X)《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指南》(附件X)。各中心校和幼儿园、小学校(园)长以及相关教师要签订公开承诺书(附件X)。中心校和小学、幼儿园的承诺书要在校园显著位置张贴,接受监督(所有承诺书纸质档、张贴的照片要存留,以备省市检查)。
X.培训提高(X年X月至X月):
各单位要利用暑期教师培训的有利时机,将幼儿园“去小学化”和小学“零起点”教学纳入教师培训计划,认真制定专项培训方案,广泛开展和参与新教师入职培训、初任小学校长、园长任职资格培训、民办小学校长、园长专项培训、幼儿园转岗教师岗位培训、幼儿园教师专业技能补偿培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全员培训等各级各类培训活动,全面提高校(园)长和相关教师的业务水平。
X.巩固提升(X年X月至X月):
各单位全面开展“幼小衔接”督查活动,对办园行为不规范、存在“小学化”倾向的幼儿园责令限期整改,整改达不到要求的给予降级降类处理;
对没有按照要求进行“零起点”教学的小学责令限期整改,整改达不到要求的给予通报批评;对以“幼小衔接”为名目强化应试、超前教育,超课标教学的培训机构责令限期整改并予以警告,整改达不到要求的责令停止招生,直至吊销办学许可证。县局将组织人员对此项工作进行全面督查,对不落实省市县要求的单位和个人经进行严肃处理,并将督查情况在全县范围进行通报。
X.督查总结(X年X月至X月):
市上组织人员,对各县教育局、镇中心校、小学和幼儿园进行不定期随机抽查,检查治理行动效果。各中心校、县幼儿园要认真总结治理行动开展情况,总结学校、幼儿园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树立和推广优秀典型,推动专项治理活动深入开展。并将此项活动书面总结于
X年X月X日(周三)以前上报县局民办学前教育股。
(四)工作要求
为切实加强此项工作的领导,县局成立泾阳县规范“幼小衔接”工作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民办学前教育股,负责专项治理的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X同志兼任。
各中心校要高度重视专项治理工作,成立相应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要结合正在开展的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和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认真制定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坚持依法依规,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如期完成治理任务。实行定期报告制度,从X年X月起,每月X日前将专项治理行动的进展情况报县教育局基教股、民办学前教育股各一份。
四、不断完善治理监管体系
(一)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对存在“小学化”倾向的幼儿园,“非零起点”教学或组织入学考试的小学,以及教学行为不规范、组织各种形式测试的校外培训机构,各中心校要责令限期整改,对问题频发、社会反映强烈的幼儿园、小学实行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等一票否决,并严肃追究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对违规的校外培训机构实行年检一票否决。
(二)建立教学计划公开制度。
每年X月X日前,各幼儿园、小学要通过宣传栏、公示栏、学校网站等渠道将幼儿园大班、一年级秋季学期课程开设和各学科教学计划进行公开,并通过板报、班级群、学校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告知每一名幼儿和学生家长。
(三)完善教研制度。
各中心校要进一步深化教研指导网络,完善区域教研和园(校)本教研制度,将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和小学“非零起点”教学现象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通过组织观摩、专题调研、经验交流、课题研究等活动,切实提高园(校)长和教师科学保教能力。
(四)强化督查制度。
各中心校要将幼儿园、小学一年级教学规范情况和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与教育质量(群众满意度)评价、校长职级制考核、文明校园评选和教师评优选先挂钩。各中心校要设置专门举报监督电话和信箱,自觉接受家长和社会监督。县局举报监督电话:;举报监督邮箱:市、县将结合开学检查、日常督查,定期不定期对各中心校规范“幼小衔接”的情况进行抽查,并将发现问题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
五、广泛开展学习宣传
各中心校要组织小学、幼儿园教职员工认真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等教育法规政策,进一步转变教育理念,明确幼儿园“去小学化”、小学“零起点教学”的重要性。
篇7
幼儿教师辞职报告书篇【一】
尊敬的园长:
您好!
首先,我要向您表示由衷的感谢,感谢您这些日子对我的帮助和照顾,让我体会到了社会的温暖。其次,我要像您表示深深的歉意,我思虑再三,还是决定写这封辞职信。辜负了您的期望,我很抱歉。
想想这已经是我在这所幼儿园里的第三个年头了。我始终记得那天应聘的情景,您作为主考官坐在正中央,与其他考官严肃的表情比,您始终保持着微笑,让我紧张的心稍微放松了点,接下来的面试您并没有过多的为难我,最后我顺理成章成为了幼儿园老师中的一员。当时我真的很开心,因为这是我毕业以来的第五次面试,前面几次都在最后环节被刷下来了,您的肯定让我重拾了信心,带着对未来的期待,我开始了幼师这份工作。孩子们纯真的笑脸让我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孩提时代。在这里,您还有校领导以及其他同事对我照顾有加,让我颇为感动,就像回到了家一样。所以辞职这件事并不是一时兴起,是经过很长时间思考的,在这期间也征求了亲人和朋友的意见,最终才向您提出来的。
您知道,我是只身一人出来工作的,看着孩子们每天由爸爸妈妈来接送,心里感触颇多。想来自己这两年只有过春节才回家,每次妈妈总是含泪送我上车,电话里头老是念叨什么时候回家看看。尽管他们没说什么,但我知道他们还是希望我能呆在离家近些的地方,不至于每年才见一两次面。毕竟父母年岁已高,实在不忍心看他们为在外工作的我担心,这也是我提出辞职的原因之一,想回家乡那边找找适合自己的工作。
其次就是个人原因。发现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没有耐心。有时孩子们过于吵闹,我又无法管好他们,打不得也骂不得,有时跟他们讲道理,可以几岁的小孩子哪听得进呢。
于是只能自己一个人生闷气。这让我很有挫败感。所以一直在想也许是这份工作做久了,心里有了排斥感。尽管很喜欢小孩子,但是每天都跟他们呆在一起,什么事情都要管,说实话,很累。所以想暂时走出幼师这个职业,尝试一下其他自己喜欢的工作。
最后再次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感谢学校长期对我的信任和栽培。也很遗憾不能为把学校建设得更灿烂而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请谅解我做出的决定,祝您和学校的各位同事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也祝愿学校的明天更加美好!
此致
敬礼!
辞职人:
2017年xx月xx日
幼儿教师辞职报告书篇【二】
尊敬的园长:
您好!首先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心!祝愿#在您的管理下能够步步高升,更上一层楼!
感谢一年来您和诸位领导对我的悉心栽培和备至关怀,心里万分感激。在这一年中,无论在教学技能上还是在班级管理上,我都受益匪浅。感谢您给了我这样好的锻炼机会,在这一年的教学生活中,我切实感受到了早期教育的点点滴滴,虽然辛苦却非常的充实。在这短暂的一年里,我有幸得到了各位领导和同事们的倾心指导和热情帮助。感谢园长您给了我一个又一个弥足珍贵的学习和锻炼机会,让我在还未真正踏进社会后便有了归属的感觉。园长您一直对我的栽培与信任,我在这只能说,我令您失望了!离开幼儿园的这刻,我衷心向您说声谢谢!
我很遗憾自己在这个时候提出辞职。现将辞职之由呈上,劳烦过阅。
由于一直就期望成为一名英语教师,在网上看到幼儿园招聘英语教师时便前来应聘,在园长和各位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我得到了园长的器重,进入了火箭班担任起了一名英语老师,并在活动中心也有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在这一年的英语教学中,我不仅体会到了一位英语老师与孩子们一起学习英语的乐趣,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与家长、孩子的沟通和交流方式。教学经验的增长和出事方式的改进让我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好评,孩子们对我也是非常的亲切和信任。
虽然担任幼儿园老师看似一项简单的事,却是锻炼一个人耐心、能力、智慧等各方面素质的好地方。如果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那以后进入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教学乃至企业任职一定会更加出色。对我们这些年轻的教师而言,在这个充满早期教育理念的环境之中工作和生活,更能切身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和孩子的无限潜力,也为自己将来成为一个称职母亲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能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英语,玩英语游戏,参加英语比赛,看到孩子们的表现和成绩,心中说不出的满足和自豪。
在种种经验和成就面前,我深深地了解到自己虽然已经锻炼了近一年的时间,但是在教学和处事上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由于自己的学业还未完成,因此不能全心赴于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家长的沟通交流和自己的教学技能。如果以后完成学业,成为一名全职的英语教师,我一定会在各方面提升自己的专业学科知识,教学技能和处事方式。鉴于此,我想在接下来的读书期间,专心在学校强化自己的专业学习,钻研教育教学知识理论,积极参与教学实践,同时为自己以后的教学生涯奠定更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离开幼儿园,离开曾经一起共事的同事,很舍不得,舍不得领导们的关心,舍不得这么多老师的帮助和信任,舍不得同事之间的那片真诚和友善,舍不得孩子们亲切和天真。学期将尽,按照合同规定,提前一个月写出辞职申请,引咎自责,提请辞职。希领导见谅,阅而纳之!恳请园长能批准!这学期还有一个多月的教学时间,我一定会一如既往的用心上课,对孩子负责,对家长负责,也对自己的负责,认真履行完自己的工作使命,敬请园长放心。希望领导能早日找到合适的人手接替我的工作,我会尽力配合做好交接工作,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幼儿园、对孩子、对家长尽好自己的责任。
最好真诚祝愿领导和同事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愿孩子们生活愉快,健康成长;祝愿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篇8
县城尚且如此,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再加上近年生育高峰的到来,城市的“入园难”问题更加严重。前些年,当幼儿园成了稀缺资源,“入园贵”的问题自然也随之产生,幼儿园保教质量令人堪忧。学前教育的种种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也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重视学前教育,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一次将学前教育列入,提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明确政府职责。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到2020年,全国学前一年、两年、三年的毛入园率应分别达到95%、80%和70%,在园幼儿总数将达到4000万人。”
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也是一个教育大省、学前教育大省。2011年以来,河南省把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按照国家的要求和部署,研究制定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河南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确立了发展学前教育的总体目标:
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逐步形成以公办幼儿园和提供普惠的民办幼儿园为主体,多渠道、多形式发展学前教育的格局。到2013年,公办学前教育资源显著扩大,民办学前教育规范有序,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和保教质量明显提高,师资队伍日趋优化,初步形成公益、公平、普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证适龄儿童接受基本、多样化、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1%以上,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87%以上,有效缓解“入园难”问题;幼儿教师全部具备教师资格,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70%以上。三年内全省新建、改扩建幼儿园6600所,其中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4000所;培训幼儿园园长、专任教师和保育人员6.8万人,其中培训专科学历人员1万人以上。
日月如梭,如今,三年行动计划已经接近尾声,我省的学前教育事业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专题采访。
一、政府重视,管理到位,发展资金有保障
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政府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研究、解决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全省进一步理顺了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完善了政府统筹协调、教育部门主管、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形成了推进学前教育加快发展的工作合力。
(一)目标管理责任制
在具体的实施中,实行了目标管理责任制。省政府与各省辖市和省直管县(市)政府签订责任书,把三年行动计划的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个年度,落实到各个省辖市和直管县(市),并要求各省辖市逐级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明确了县级政府是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责任主体,要编制具体规划,建立推进台账,认真抓好落实。建立工程项目双月上报制度,各地定期上报学前教育重点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建立专项督导评估制度。省学前教育领导小组定期对各地行动计划进展情况、重大项目实施和资金落实、规范办园、安全管理、保教质量等方面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各项工作有部署、有落实、有检查、有结果。同时,通过编发简报等形式,加大对项目实施快、推进力度大、措施得力、成效显著地区的宣传,树立典型,示范带动。
(二)经费保障机制
1.落实各项财政支持政策
2011年,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启动了省财政“以奖代补”政策,制定了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管理办法,建立了学前教育资助制度。根据我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目标和各省辖市、县(市、区)年度目标完成情况,实行“以奖代补”,支持各地新建、改扩建幼儿园,改善现有幼儿园办园条件,培训幼儿教师,并向农村地区倾斜。
各地也都认真落实各项财政支持政策,做到预算有科目、增长有倾斜、投入有比例、拨款有标准、资助有制度。如郑州市制定了学前教育资助管理办法,对家庭困难儿童入园给予每人每年1000元的资助。焦作市将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由原来的基本没有提高到城市350元/年、农村300元/年。南阳市明确将城市教育费附加的10%和财政增收部分的1.5%用于学前教育。
2.加大项目和资金补助的力度
如郑州市财政对新建、改扩建公办园,按照县(市)每增加一个班10万元、市区20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助。濮阳市对市城区每新建一所幼儿园给予300万元的补助。鹤壁市从2011年至2013年市财政中每年拿出500万元对乡镇公办幼儿园建设实施“以奖代补”。
二、资源扩大,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河南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三年内新建、改扩建幼儿园6600所,其中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4000所,3万人以上的乡镇至少举办2所、3万人以下的乡镇至少举办1所标准化公办中心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河南省在建设公办幼儿园时突出强调搞好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这两个重点,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育资源,达到投资少、见效快的效果。
(一)搞好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
把幼儿园建设纳入城区整体布局规划,在出让商品房土地和安排经济适用房土地时,根据学前教育设施布点规划,以教育用地划拨或作为土地竞拍的前置条件安排好幼儿园用地。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要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推进小区配套幼儿园接收和管理,逐步扩大公办幼儿园资源。
针对社区内办托儿所、幼儿园,早在2008年9月,省政府就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政策》,其中第11条规定:对社区内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和社区老年活动场所等社区服务业,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2012年12月,省政府《河南省幼儿园办园基本标准(试行)》,新标准规定,原则上,新建5000人口以上小区要配套建设1所幼儿园。
以平顶山市卫东区为例,据该区教育体育局的李建军局长介绍,该区在进行旧城改造中,首先都会建设配套的教育设施,同时积极引导开发商把已经建成的幼儿园移交给政府统一管理使用。目前,卫东区所有新建的房地产项目都配套建设了教育基础设施,明珠世纪幼儿园、和谐小区幼儿园、荣邦花园幼儿园都已建成并移交给政府使用,鸿鹰一幼正在建设中,建成后也要移交给卫东区政府管理使用。这4所幼儿园再加上区财政投资建设的2所幼儿园,共有6所新建幼儿园。随着它们的逐步建成投入使用,累计增加教学面积8500平方米,教学班42个,按标准容量可保证1260名幼儿入园,该区“入园难”问题将有效缓解。
据新密市教育局副书记王淑芳介绍,新密市非常重视城区新建小区的配套幼儿园建设工作。新密市规定,凡城区新建小区,都必须规划建设与小区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幼儿园。新建小区项目在报市规划部门审批时,如果没有规划幼儿园,一律不予评审。规划有幼儿园的,市规划部门也会组织省内建筑专家、教育专家组成评审组,通过小区人口规模和千人生源指标推测出幼儿园应该建设的规模,然后参照省《十二五基建规划建设标准》《河南省幼儿园办园基本标准(试行)》等的要求,对幼儿园的选址、生均用地面积、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容积率等指标,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幼儿园建设符合要求。
新密市中强实验幼儿园是中强国际桂名园小区配套建设的一所幼儿园,该园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户外活动场地达46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850平方米,园内设有沙池、戏水池、攀爬墙、种植角、动物角、跑道等,很好地满足了小区居民及周边居民的入园要求。
(二)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1.城乡统筹,科学规划
我省坚持把学前教育布局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相结合,将项目重点倾斜到学前教育资源稀缺的农村、城乡接合部,以及人口急剧增加的新型农村城镇化社区。按照城镇每1万人、农村平原地区每3000~6000人建设1所规模适宜的幼儿园,3万人以上的乡镇至少有2所、3万人以下的乡镇至少有1所标准化公办中心幼儿园的原则,规划项目、合理布点。通过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增设附属幼儿园、开展巡回指导等多种方式,努力构建县、乡、村三级全覆盖的学前教育网络。
济源市天坛路幼儿园创办于2011年10月,是济源市政府投资新建的一所幼儿园,园区面积宽阔、建筑布局合理、环境舒适、设施齐全。幼儿园的老师的学历合格率达100%。据该园园长李迎霞介绍,该园当初选址时,特意选在了济源市的城乡接合部。园内幼儿79%来自农村,21%来自周边的一些单位,使农村的孩子不用跑很远,就可以有机会上优质的公办幼儿园。
2.积极建设公办幼儿园,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1989年,我在郏县唯一的一所公办幼儿园上班。房舍是一所旧面粉厂的厂房,老师是清一色的老太太,全园的孩子只有50多个,遇到刮风下雨,几乎就没有人上学。后来经过20多年的改造,尽管幼儿园的孩子多了,房子多了,也主要是幼儿园自己筹措资金扩建。每当看到大城市幼儿园优越的环境条件,就有一种遥不可及的感觉。”郏县新城幼儿园的段丽霞园长回忆起当初,十分感慨,“如今,新城幼儿园成为由政府投资建设的标准化幼儿园。如果不是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举措,我们想都不敢想。”
从2011年起,全省启动新建和改扩建公办幼儿园工程,集中建设一批安全、适用的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各地通过新建、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改建、增设附属幼儿园等多项举措加快扩充公办学前教育资源,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如宝丰县共13个乡镇,已新建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13所。邓州市对农村77所小学附属幼儿园和23所闲置校舍进行了改扩建,并利用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项目资金,扩建了18所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为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幼儿园建设,省教育厅还专门设立引导资金奖励新型农村社区新建公办幼儿园项目,去年共支持建设25个新农村社区幼儿园。
济源市下冶镇第二中心幼儿园坐落于王屋山南麓的下冶镇三教村,这所幼儿园是在2011年,利用中央幼儿园改造资金35万元,由当地对下冶镇第二中心小学富余校舍进行改建而成的。在这里,记者看到,幼儿专用桌凳、图书架、口杯架、消毒柜、幼儿床、液晶电视等一应俱全。2012年,市、镇两级财政又投资162万元新建教学楼一栋,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2013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如今,下冶镇第二中心幼儿园办园条件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观,辐射半径5公里,服务人口7000人,让周边的孩子告别了家庭作坊式的幼儿园。
据统计,截至2012年年底,全省幼儿园发展到12912所,较2010年增加了5214所,增幅达67.73%;在园幼儿319.82万人,较2010年增加123.15万人,增幅达62.62%;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6.63%,比2010年提高了13.21%;学前一年毛入园率91.51%,比2010年提高了13.21%。这提前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入园率目标,“入园难”问题在全省范围内开始逐步缓解。
三、加强管理,积极帮扶,全面提升民办园
“以前觉得民办园就好像是没娘的孩子一样,没人管,没人疼,一切都得自力更生。资金短缺、招生困难、人们观念上不接受……”济源市蓝天幼教集团总园长贾俊标说,“但是从2011年开始,感觉我们民办园也被关注了。2012年,市政府奖励了我们价值16万元的电脑、空调、桌椅板凳。粗略地算了一下,这几年我们先后已经得到市政府150万元的奖励。这对我们的发展真的帮助很大!”
蓝天幼教集团是济源市目前规模最大的民办教育集团,成立于2001年8月,旗下已拥有10所幼儿园,其中5所幼儿园被评为济源市“市级示范幼儿园”、4所幼儿园被评为济源市最高级别的“四星级园所”;在园幼儿总数3100名,约占济源市学前幼儿的13%。
其实不仅在济源,在全省范围内,民办幼儿园都是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力量,对缓解“入园难”问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针对大多数民办幼儿园存在着办园标准低、管理不到位、保教质量差的问题,三年行动计划之中我省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对民办园的管理,有效激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办园,全面提升民办园的保教质量。
(一)制定统一、规范的办园标准,实行标准许可制度
2012年5月,省政府出台了《河南省幼儿园管理暂行办法(试行)》,对民办园的申报、审批、办证、注册、人员聘用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将民办园纳入政府的规范管理内。
《河南省幼儿园管理暂行办法(试行)》中涉及民办幼儿园的部分条款
第九条 实行幼儿园准入制度。举办幼儿园应当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所在乡镇(街道)教育办或中心学校申报,县级教育部门负责审批,核发《河南省幼儿园办园许可证》(以下简称《办园许可证》)。
民办幼儿园取得办园许可后,依法办理《民办教育办学许可证》,再到民政部门注册登记,取得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许可。
未取得《办园许可证》和未办理登记手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举办幼儿园。
第十一条 申请举办幼儿园,应当向审批机关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办报告及审批注册登记表。申办报告内容包括举办者、规范的名称、办园性质、规模、形式、条件、内部管理体制、经费筹措与管理使用等。
(二)证明办园条件的有关资料。
申请举办民办幼儿园,还需提交以下材料:
1.举办者资格证明及决策机构组成人员名单。
2.园长、教师、保育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资格证明及有资质的健康检查单位出具的健康证明。
3.拟办幼儿园资产的法律有效证明文件。
4.拟办幼儿园的章程草案(包括办学宗旨、管理体制、招收对象和范围、师资队伍构成、保教计划等)和发展规划。
5.房舍的房产证。租用园舍的,应当提供有法律效力的租赁合同或协议。
6.经公安消防部门审查同意的有效证明文件。
7.县级以上卫生监督机构出具的现场卫生监督审核意见。
8.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十三条 举办民办幼儿园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有关规定执行。承办公建民营模式幼儿园的,应当与教育部门签订委托办园合同或协议,明确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九条 幼儿园实行园长负责制,园长全面负责幼儿园的工作。
幼儿园园长由举办幼儿园的单位、组织或个人聘用,并向幼儿园的审批机关备案。
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医师、保健员、保育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由幼儿园园长聘用,也可由举办幼儿园的单位、组织或个人聘用。
第三十条 幼儿园应当按照国家和我省的有关规定配备教职工。民办幼儿园聘用教职工应当按劳动保障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办理聘用手续,依法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出台优惠政策,引导民办幼儿园努力提供普惠
我省为了引导民办幼儿园努力提供普惠,通过优先出让土地、减免税收和建设规费等方式,支持民办幼儿园。
早在2008年9月,省政府就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政策》,第22条规定:民办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设施建设,在城市建设配套费减免等方面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优惠的政策。相应地,经县级及以上教育部门批准设立并具有办学许可证的民办幼儿园,在土地使用、水电配套、税收等方面享受与公办学校相同的政策。
2011年,我省设立了“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奖补资金”,对达到办园标准、面向大众、收费适中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给予资金扶持,各地也都制定出台很多扶持奖励措施,调动了民办幼儿园的发展积极性。
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巨涛介绍:“我市对经过审批设立并通过等级评估的普惠性民办园,市财政分别给予3万至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用于设施设备添置。2011年,郑州市财政投入1507万元,对307所升级达标的民办幼儿园进行了奖励。2012年市财政对249所民办幼儿园进行升级达标奖励。”
郑州市对民办园的扶持措施不仅仅是资金上的,还包括不少方面。记者从郑州市教育局了解到,郑州市采取了“你规范、我扶持”“你减费、我补贴”“你优秀、我奖励”“你杰出、我录用”4项措施,大力发展民办幼儿园,缓解郑州市“入园贵”“入园难”的问题。
“你规范、我扶持”
即大力扶持民办园达标升级。《郑州市幼儿园设立管理规程》和《郑州市幼儿园达标升级管理办法》两大文件降低了幼儿园注册门槛,也取消了申报各等级的年限和层级递升要求。据介绍,从2011年开始,郑州市扶持了几百所民办幼儿园达标升级。
“你减费、我补贴”
即按照一定标准或比例,加大民办园生均经费的财政补贴力度,稳定和降低学前教育收费成本。从2011年开始,政府对民办幼儿园每名幼儿每月补贴100元,帮助民办幼儿园降低收费。
“你优秀、我奖励”
即设立专项资金,对优秀民办园园长和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
“你杰出、我录用”
即对做出杰出贡献的民办园教师,政府为其解决编制,解除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后顾之忧。
得力的措施,促进了民办幼儿园的蓬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全省新增民办幼儿园2000多所,为缓解“入园难”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
《河南省财政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奖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创新投融资机制鼓励引导社会投资的意见》(豫政〔2011〕21号),为引导各地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健康发展,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豫政[2011]48号)和《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通知》(财教[2011]405号)精神,自2011年起,省财政设立“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奖补资金”(以下简称奖补资金),扶持普惠性、低收费民办幼儿园发展。为规范资金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省财政统筹中央补助和省级安排的奖补资金,对扶持普惠性、低收费民办幼儿园工作较好的省辖市、直管县(市)给予适当奖励性补助。
第三条 奖补资金的目的是,通过奖补资金引导,促使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促进民办幼儿园自主采取措施,提高办园质量与水平,从而真正实现公办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体制,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第四条 专项资金管理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市县为主。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的主要责任在市县政府。各市县教育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收费情况等,制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界定标准以及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办法。
(二)激励引导。鼓励市县政府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健康发展,激励幼儿园举办方采取措施提高质量。
(三)省级奖补。省辖市、直管县(市)政府在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方面有举措、有投入的,省级给予奖补。
第五条 各省辖市、直管县(市)财政局、教育局为奖补资金的申请主体。
第六条 申请奖补资金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民办幼儿园纳入学前教育发展整体规划;
(二)省辖市、直管县(市)本级财政设有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的专项资金;
(三)出台了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其他政策措施。
第七条 除提供第六条规定的有关文件外,奖补资金申请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上年度本省辖市、直管县(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概况、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财政投入情况;
(二)上年度上级奖补资金使用情况;
(三)当年奖补资金申请数及使用计划。
第八条 各省辖市、直管县财政、教育部门须在每年2月底书面向省财政厅、教育厅提出奖补资金申请。
第九条 省财政厅、教育厅组织有关部门或委托中介机构对各地奖补资金申请进行审核。
第十条 奖补资金的安排采取“总量控制、按年申请、分市县核定”的方式。
省财政厅根据财力状况和中央奖补情况,确定年度奖补资金总额度。
第十一条 分配奖补资金时,重点考虑省辖市、直管县(市)本级财政用于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专项投入额度,同时考虑全市县用于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财政投入额度、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和促进公办民办并举的政策措施、财力状况、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奖补资金使用成效等因素。
第十二条 奖补资金由各市县按计划安排使用。奖补资金应全额用于经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设立、具有办学许可证且年审合格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发展,重点用于支付园舍租金,补充玩教具、保教和生活设施设备、校舍维修改造、弥补公用经费不足等。
第十三条 进一步加大扶持民办幼儿园的政策支持力度。各市县要根据学前教育规划为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提供必要用地,按照国家公益事业用地及建设的有关规定对新建、改扩建民办幼儿园给予优惠,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引导、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各级教育部门要依法落实民办幼儿园及教师与公办幼儿园及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保障民办幼儿园办园自。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幼儿园的各类歧视政策。
第十四条 各级教育部门要规范民办学前教育管理,建立民办幼儿园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定期向当地财政、教育部门报告。建立民办幼儿园办园风险防范机制和信息公开制度,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和名单要向社会公示。
第十五条 各市县要制定有关幼儿园信息管理要求,加快幼儿园管理信息化进程,积累基础资料,掌握总体状况,加强动态监测,提高管理效率。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公众提供公共教育信息,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
第十六条 省财政厅、教育厅将加强奖补资金使用管理的监督检查,对违反国家财政财务制度等问题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并扣减奖补资金。
第十七条 省级财政的奖励性补助是对省辖市、直管县(市)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的整体奖励。各市县可参照本办法并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建立财政资金与办园质量、收费水平、在园幼儿数等挂钩的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具体办法。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四、规范管理,加强培养培训,全面提升保教质量
(一)制定标准和管理办法,规范办园行为
2012年,我省陆续出台了《河南省幼儿园管理暂行办法(试行)》《河南省幼儿园办园基本标准(试行)》《河南省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从实际操作的层面入手,对我省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目标、管理措施、师资队伍建设、经费保障机制等,确立明确的发展思路,提出具体的办学规范,对幼儿园(含农村学前班)的举办标准、管理、保育教育方法、安全、收费以及政府对于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等,做出了全面、细致的规定,以鼓励、引导、促进、规范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
同年3月,省教育厅出台了《科学保教,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十不准》,明确幼儿园要坚持以幼儿为本,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保障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省教育厅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进行了逐级培训,并以贯彻落实《指南》为契机,坚持并强化科学保教,坚决防止和纠正无视孩子成长规律的“小学化”“成人化”现象。同时,通过开展幼儿教师基本功大赛、自制玩教具比赛及游戏活动比赛等,促进了保教质量的稳步提升。
(二)多途径充实幼儿师资队伍
我省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幼儿教师补充机制,通过公开招聘、转岗培训等途径扩大幼儿教师总量。如郑州市各县(市、区)机构编制部门会同教育部门及时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两年来全市公办幼儿园招聘教师800多名。邓州市2012年9月公开招聘幼儿专业教师100名,其中幼儿本科教师30名,纳入正式编制。长垣县把新建乡镇幼儿园纳入独立法人事业单位管理,由长垣县幼儿教育集团统一聘用,保证新建幼儿园正常开园。
我省拥有学前教育相关专业的院校,也都加大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设、招生。据河南省幼儿师范学校培训中心主任王俊国介绍,在省里的支持下,河南省女子职业中专于2012年4月改名河南省幼儿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招生人数由以前的500人增加到1500人。省里还为该校拨款100多万元,用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设,该校教师也获得了参加河南省学前教育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的资格。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岳亚平教授介绍:“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我们更加坚定了自己为幼儿园培养研究型一线教师的决心。学校也更加重视学前教育专业,投入了大量资金,为系里建设了电子钢琴室、舞蹈室等,加大了学生教课技能的培养力度。”
(三)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
省财政拿出专项配套经费,以“国培计划”实施为契机,启动实施“省培计划”,通过集中培训、网络培训、置换研修等方式,两年培训幼儿园园长、专任教师和保育人员5万名。
郑州市设立了幼儿教师专项培训经费,重点用于农村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2011年组织培训园长541人、幼儿骨干教师500人,共投入资金537万元。2012年投入学前教育专项培训经费911万元,总体培训数量逾4600人次,其中培训民办幼儿园教师逾3000人次。许昌市也设立了学前教育发展专项经费,建立了幼儿园教师免费培训制度。市本级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每年安排20万元用于全市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免费业务培训,各县(市、区)、经济开发区、东城区也设立有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幼儿园教师进行培训。
另外,省教育厅不定期组织了送教下乡活动,帮助农村幼儿园。今年5月14日至16日,为深入贯彻落实《指南》,引导、帮助乡村广大幼儿教师学好《指南》、用好《指南》,进一步提升专业素质和科学保教水平,省教育厅组织4名幼教专家和8名幼教名师,组成4个小组,分赴开封市通许县和洛阳市嵩县开展学前教育送教下乡活动,并赠送《指南》图书2000册。专家和名师结合农村实际,通过精彩的专题讲座、教学观摩、互动评课、经验交流等教育教学活动,更加具体、更加直观地解读了《指南》精神,展示了新理念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灵活多样的保教方法。约2000名园长、教师参加了活动,他们纷纷表示思路开阔了,认识提高了,观念更新了,能力提升了,受益颇深。
(四)优质资源共享,整体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
1.优质园建分园,优质教育资源倍增
郑州市教工幼儿园始建于1955年,是郑州市拥有省市特级教师、名师、骨干教师较多的幼儿园之一,1998年被评定为河南省首批省级示范性幼儿园。2011年3月,郑州市教工幼儿园未来城分园开园。分园地址选在了教育资源稀缺的管城区,有效地缓解了该区域“入园难”的问题。2012年4月,郑州市教工幼儿园又在天地湾小区内开办分园,解决了小区业主子女入园的问题。所有分园的老师,都要经过在总园进行实习、考核、选拔后,才能到分园进行教学。而分园的管理职务,都由总园选派的老师担任。这充分保证了分园的办园质量。
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幼儿园原是郑煤机集团公司主办的一所大型企业幼儿园,2008年改制为由集团公司和幼儿园教职工共同入股组建的股份制幼儿园。凭借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严格的管理,2012年3月被评为省级示范幼儿园。根据郑州市教育资源倍增的精神,该园积极行动,运用自己的教育资源、人力资源、课程资源、品牌资源,先后开办了三所分园:2009年9月开办了第一所分园——郑州市恒通幼儿园,幼儿园等级为“郑州市示范幼儿园”;2010年9月开办郑州市上街江南小镇幼儿园,幼儿园等级为“郑州市示范幼儿园”;2011年9月开办了郑东新区福泽门幼儿园,已经申报“郑州市示范幼儿园”。分园都秉承了总园的办园理念和办园模式,在各地区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在农村地区,河南省教育厅还鼓励和支持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在行政村开办分园或教学点和民办幼儿园。
2.结对帮扶,提升薄弱幼儿园
为了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推动城乡幼儿园共同发展、公办民办幼儿园共同发展,河南各地都采用了结对帮扶的形式,提升薄弱幼儿园的保教质量。
2013年,郑州市在城区与郊区、公办与民办、城镇与农村幼儿园中实施了“百园扶百园”提升工程。第一年投入资金200万,计划通过三年时间,使100所示范性幼儿园与100余所薄弱幼儿园进行结对指导帮扶,重点帮扶民办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注重其内涵提升建设。
济源市实施了“1+N”发展模式,也就是1所示范幼儿园结对帮扶若干个幼儿园实现共同发展。2011年,市教育局与全市33家幼儿园签订携手结对目标责任书:3所省级示范园,每所结对帮扶平原、山区、市区各1所幼儿园;7所市级示范园,每所帮扶平原、市区各1所幼儿园。通过开展送教下乡、教学开放日观摩等活动,帮助薄弱幼儿园。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济源市省级示范园已经达到7所,市级示范园达到16所,辐射带动了一批幼儿园共同成长,示范园、合格园互动发展,全市幼儿园办园水平有了质的提高。济源市还实行人员“上挂”和“下派”活动,从镇中心园和村中心园抽调园长和骨干教师到市区公办园挂职锻炼、任教学习;从市区园选派优秀公办教师到镇中心园任教任职,提升农村幼儿园的办园质量。
偃师市市直幼儿园的任会姣园长参加了洛阳市教育局组织的“名师讲堂”活动,到农村幼儿园进行义务讲座,讲如何进行家园共育,推广普及《指南》的理念等。任会姣园长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道:“我很早之前就去过一些农村幼儿园,感到他们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很需要帮助。所以我们园在很早之前就组织老师去给农村幼儿园讲课,上示范课。其实,这种形式,对我园老师的自身提高也会有帮助。另外,我们还组织了园里的孩子为农村幼儿园捐赠玩具等活动,这对幼儿园的孩子本身也是一种学习。”看来,这种帮扶的形式,提高的不仅仅是被帮扶者,帮扶者本身也会获得提高。
2011年到2013年,三年时间虽然很短,但注定是不平凡的三年。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给河南省学前教育带来了阳光,洒下了雨露,使河南学前教育走进了春天,迸发出勃勃生机,也为其夏天的成长、秋天的结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悉,新的三年行动计划就要启动,这让人对河南学前教育的未来充满了新的期待。
河南省教育厅科学保教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十不准
一、不准幼儿园提前教授拼音、写字、笔算等小学教育内容。
二、不准幼儿园以举办兴趣班、特长班和实验班为名进行各种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不准幼儿园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或训练等。
三、不准幼儿园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
四、不准教育行政部门推荐和组织征订各种幼儿教材和教辅材料。
五、不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以各种名义向幼儿园推销幼儿教材和教辅材料。
六、不准幼儿园要求家长统一购买各种幼儿教材、读物和教辅材料。
七、不准幼儿园违反国家相关规定超额编班,坚决纠正大班额现象。
八、不准幼儿园辱骂、恐吓、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和其他摧残幼儿身心健康的行为。
九、不准小学面向幼儿举办各种形式的招生选拔考试,或将各种幼儿竞赛成绩作为小学招生的依据。
篇9
一、前言 区的教育事业发展已进入一个空前繁荣的阶段,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建设一流教育体制、一流师资队伍、一流教育环境、一流教育质量,以及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教育体系为核心内容的创建现代化教育中心区的战略目标,在一流教育体制之下,教育质量能否提高的关键因素就是师资水平的提高,本构想就是立足于我区目前的发展状况对提高全区教师整体素质提出的发展思路。
二、现状与分析
(一)教师现状:综合素质必须提高。
1.全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早在八五末期已完成了学历合格培训,至20xx年11底全区在职教师共4255 人,专任教师3494人,中学1454人,小学2040人,其中中学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达1385人,小学教师具专科及以上学历达1649 人,远远超出国家教委关于中小学教师任职的学历要求。但是, 学历并不能与能力划等号,尤其是我区教师中五年以下教龄的人数占70%以上,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问题比较突出,在对教师进行岗位培训尤其是岗位再提高方面,进修学校还任重而道远。
2.据不完全统计,我区现有校长,大部分是先上岗后培训,而且缺乏管理学、行政学、公关学等领导者必备的管理素质,因而长期处于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摸索状态,进修学校不仅要担负起师训任务,更要担负起干训任务,为区培养一批观念新、管理好的专家型校长。校长是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引导我区教育事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单靠经验积累是不够的。
3.我区广开人才之路,从省外引进大批人才,但由内地引进的人才,由于环境和思维定势,思想上更多具有应试教育的痕迹,教育思想和观念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而引进和招聘骨干教师具有一定的短期效应,但不能充分体现区固有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我区必须立足于本土,培养一批具特色的启明星。
4.教科研是每一所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但我区教师尚不具备一线研究者的能力,不能用理论指导实践,由实践上升为理论的更少之又少,加强教师的研究能力尤其是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才是教科研发展的命脉。教科研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它必须经过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螺旋式上升,在实践与理论的磨合中不断提升,这就需要进修学校花大力气在此方面有所作为。
(二)教师进修学校现状:人员、架构必须调整。
教师进修学校原来作为学历补充教育的主要机构,对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学历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时至今日,教师进修学校内部,架构不清晰,责任不明确,人员不到位,现有的人员无法承担应有的教学任务,造成基层单位对进修学校的不重视和反感。进修学校的人员配备和师资水平都不足以应付高速发展的教育改革的需要,必须进行转型。因此,进修学校不单单是行政部门规定的继续教育机构,更应该是教师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必不可少和最重要的教育场所。
(三)国内的师资教育现状: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是出路。
1.从我区教育实际来看,相当一部分学校提出校本培训还为时过早。我区近几年引入大批高校毕业生,但由于我国高校教育学科划分过细和仅强调理论研究的固有狭隘性,造成毕业生的知识较单一,缺乏历史的、宏观的、全面的大教育观点,造成素质教育实施的形式化、教育成果的表面化。并且,学校内部师资不均衡,能够担负起教科研领头羊的教师全区都匮乏,更何况一间学校,所谓的校本培训大多借助外聘的专家,有时几间学校还开展的同一课题,反复请同一专家,造成了人员和资金的重复消耗,也就意味着我区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
2.目前各高校举办的各类培训仍是满堂灌的填鸭式,包括目前国内mba得不到国际认可的原因就是缺乏实践,进修学校必须进行一系列的课程改革,尤其是授课方式的变革。作为学校和教科研单位之间最具价值的桥梁,才是进修学校变革的根本出路。
三、目标定位 (一)总体目标:全面实施教师继续教育,满足我区绝大多数教师继续教育的需求,成为我区人才选拔----启明星工程的后备基地,完善区本培训,为教育造就一批教育家,而非教书匠,为我区成为教育强区和教育示范区奠定坚实基础。
简而言之,要做到一个面向和六个转向。
一个面向:即面向全区的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进修需要
六个转向:一是从学历教育转变为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二是将教师从经验型转化为研究型的新型教师;三是从泛化教育转为区本培训,时机成熟时可转为区本与校本相结合的分层培训;四是从先上岗后培训转化为先培训后上岗和边上岗边提高五是由行政强制性培训转化为合理为教师制定成长阶梯方案的培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六是从单一的教师培训转化为教师、行政两个发展方向的培训。
(二)具体目标:实现学校管理、队伍建设、培训质量、硬件设施争创全省一流。
学校管理目标:坚持转换机制,优化结构,增强活力,提高效益的原则,建立现代化管理运行机制,培养专家型管理干部,形成高效率、有特色的办学管理风格,队伍建设目标:建设一支学历高、素质好、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培训质量目标:切实抓好全体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达标率达100%,优秀率达80%,满意率达90%。到20xx年,完成200名启明星的培训工作,对所有学校的中层以上干部全部进行轮训提高。
硬件建设目标:建设一个适应我区教育发展的设备一流、设施完备的教师进修中心。
四、 主要措施 (一)符合教师需求的课程规划,是进修学校改革成功的一半。
建设新型教师培训课程,通过问卷、访谈、实地考察等形式了解不同层次教师的进修需求,按需设课。注重课程的层次性、可操作性,注重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注重专家与教师共同进行课题研究,开设自选课与必修课且以自选课为主的课程模式,并将每年的继续教育课时数转化为学分制,鼓励教师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
(二)明晰进修学校架构,并进行人员调整。
调整进修学校内部架构,进修学校内设理论部、实践部和后勤部三个部门,理论部负责制定课程(了解教师所需,聘请专家,设置科目,查阅讲义,考评课程效果,写分析报告并制定新的课程方案),并与相关院校和科研单位(包括国内外)建立长久的合作伙伴关系;实践部负责教育实践(联系实践基地,选定指导老师,考评实践效果,跟踪调查),并与教研室和基层学校建立共建关系;后勤部负责财务、教室、教材等一系列后勤工作。
(三)运用适当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不断自我提高。
将教师进修与年度考核和职称评审挂钩,教师取得相应学分且成绩优异者可获得外出培训(国内外)和在职学历深造的奖励。
(四)硬件建设是必备的客观条件。
配备可容纳200人的报告厅、可容纳100人的网络教室各一,讨论式教室和授课式教室若干,视频多媒体教室2间。建成与国内著名师大远程教育网相连接的教师远程继续教育网络基地。
(五)经费投入,是完成教师继续教育的保障。
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1999年第53号文《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第十一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保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的投入,采取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的方法解决。具体经费来源包括:每年从教育事业费中按不低于中小学教师工资总额的2%和教育费附加中不低于5%的比例安排;从地方筹集的教育基金和学校勤工俭学收入中提取一定的比例。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所办学校,其教师继续教育所需费用由办学者负责。
五必须突破的难点和解决方案 难点:1.按需设课、按需施教的需较难把握,每个人由于自身认识的局限,他所认为的需可能与上级部门认为的需有一定的差异。
2.授课教师和指导教师的选择和聘用。一方面大多数教育专家大多从事理论研究或进行过少量的实践指导,严重缺乏实践经验,且授课仍以讲授式为主;另一方面所需培训教师的专业多而散。符合我们要求的专家并不多。
篇10
区的教育事业发展已进入一个空前繁荣的阶段,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建设“一流教育体制、一流师资队伍、一流教育环境、一流教育质量”,以及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教育体系为核心内容的创建现代化教育中心区的战略目标,在一流教育体制之下,教育质量能否提高的关键因素就是师资水平的提高,本构想就是立足于我区目前的发展状况对提高全区教师整体素质提出的发展思路。
二、现状与分析
(一)教师现状:综合素质必须提高。
1.全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早在“八五”末期已完成了学历合格培训,至11底全区在职教师共4255人,专任教师3494人,中学1454人,小学2040人,其中中学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达1385人,小学教师具专科及以上学历达1649人,远远超出国家教委关于中小学教师任职的学历要求。但是,学历并不能与能力划等号,尤其是我区教师中五年以下教龄的人数占70%以上,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问题比较突出,在对教师进行岗位培训尤其是岗位再提高方面,进修学校还任重而道远。
2.据不完全统计,我区现有校长,大部分是先上岗后培训,而且缺乏管理学、行政学、公关学等领导者必备的管理素质,因而长期处于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摸索状态,进修学校不仅要担负起师训任务,更要担负起干训任务,为区培养一批观念新、管理好的专家型校长。校长是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引导我区教育事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单靠经验积累是不够的。
3.我区广开人才之路,从省外引进大批人才,但由内地引进的人才,由于环境和思维定势,思想上更多具有“应试教育”的痕迹,教育思想和观念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而引进和招聘骨干教师具有一定的短期效应,但不能充分体现区固有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我区必须立足于本土,培养一批具特色的“启明星”。
4.教科研是每一所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但我区教师尚不具备一线研究者的能力,不能用理论指导实践,由实践上升为理论的更少之又少,加强教师的研究能力尤其是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才是教科研发展的命脉。教科研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它必须经过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螺旋式上升,在实践与理论的磨合中不断提升,这就需要进修学校花大力气在此方面有所作为。
(二)教师进修学校现状:人员、架构必须调整。
教师进修学校原来作为学历补充教育的主要机构,对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学历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时至今日,教师进修学校内部,架构不清晰,责任不明确,人员不到位,现有的人员无法承担应有的教学任务,造成基层单位对进修学校的不重视和反感。进修学校的人员配备和师资水平都不足以应付高速发展的教育改革的需要,必须进行转型。因此,进修学校不单单是行政部门规定的继续教育机构,更应该是教师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必不可少和最重要的教育场所。
(三)国内的师资教育现状: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是出路。
1.从我区教育实际来看,相当一部分学校提出校本培训还为时过早。我区近几年引入大批高校毕业生,但由于我国高校教育学科划分过细和仅强调理论研究的固有狭隘性,造成毕业生的知识较单一,缺乏历史的、宏观的、全面的大教育观点,造成素质教育实施的形式化、教育成果的表面化。并且,学校内部师资不均衡,能够担负起教科研“领头羊”的教师全区都匮乏,更何况一间学校,所谓的“校本培训”大多借助外聘的专家,有时几间学校还开展的同一课题,反复请同一专家,造成了人员和资金的重复消耗,也就意味着我区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
2.目前各高校举办的各类培训仍是满堂灌的“填鸭式”,包括目前国内mba得不到国际认可的原因就是缺乏实践,进修学校必须进行一系列的课程改革,尤其是授课方式的变革。作为学校和教科研单位之间最具价值的桥梁,才是进修学校变革的根本出路。
三、目标定位
(一)总体目标:全面实施教师继续教育,满足我区绝大多数教师继续教育的需求,成为我区人才选拔----“启明星”工程的后备基地,完善“区本”培训,为教育造就一批教育家,而非“教书匠”,为我区成为教育强区和教育示范区奠定坚实基础。
简而言之,要做到一个面向和六个转向。
一个面向:即面向全区的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进修需要六个转向:一是从学历教育转变为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二是将教师从经验型转化为研究型的新型教师;三是从泛化教育转为区本培训,时机成熟时可转为区本与校本相结合的分层培训;四是从“先上岗后培训”转化为“先培训后上岗”和“边上岗边提高”;五是由行政强制性培训转化为合理为教师制定成长阶梯方案的培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六是从单一的教师培训转化为教师、行政两个发展方向的培训。
(二)具体目标:实现学校管理、队伍建设、培训质量、硬件设施争创全省一流。
学校管理目标:坚持“转换机制,优化结构,增强活力,提高效益”的原则,建立现代化管理运行机制,培养专家型管理干部,形成高效率、有特色的办学管理风格,队伍建设目标:建设一支学历高、素质好、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培训质量目标:切实抓好全体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达标率达100%,优秀率达80%,满意率达90%。到,完成200名“启明星”的培训工作,对所有学校的中层以上干部全部进行轮训提高。
硬件建设目标:建设一个适应我区教育发展的设备一流、设施完备的教师进修中心。
四、主要措施
(一)符合教师需求的课程规划,是进修学校改革成功的一半。
建设新型教师培训课程,通过问卷、访谈、实地考察等形式了解不同层次教师的进修需求,按需设课。注重课程的层次性、可操作性,注重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注重专家与教师共同进行课题研究,开设自选课与必修课且以自选课为主的课程模式,并将每年的继续教育课时数转化为学分制,鼓励教师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
(二)明晰进修学校架构,并进行人员调整。
调整进修学校内部架构,进修学校内设理论部、实践部和后勤部三个部门,理论部负责制定课程(了解教师所需,聘请专家,设置科目,查阅讲义,考评课程效果,写分析报告并制定新的课程方案),并与相关院校和科研单位(包括国内外)建立长久的合作伙伴关系;实践部负责教育实践(联系实践基地,选定指导老师,考评实践效果,跟踪调查),并与教研室和基层学校建立共建关系;后勤部负责财务、教室、教材等一系列后勤工作。
(三)运用适当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不断自我提高。
将教师进修与年度考核和职称评审挂钩,教师取得相应学分且成绩优异者可获得外出培训(国内外)和在职学历深造的奖励。
(四)硬件建设是必备的客观条件。
配备可容纳200人的报告厅、可容纳100人的网络教室各一,讨论式教室和授课式教室若干,视频多媒体教室2间。建成与国内著名师大远程教育网相连接的教师远程继续教育网络基地。
(五)经费投入,是完成教师继续教育的保障。
根据省人民政府1999年第53号文《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第十一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保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的投入,采取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的方法解决。具体经费来源包括:每年从教育事业费中按不低于中小学教师工资总额的2%和教育费附加中不低于5%的比例安排;从地方筹集的教育基金和学校勤工俭学收入中提取一定的比例。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所办学校,其教师继续教育所需费用由办学者负责。
五必须突破的难点和解决方案
难点:1.“按需设课、按需施教”的“需”较难把握,每个人由于自身认识的局限,他所认为的“需”可能与上级部门认为的“需”有一定的差异。
2.授课教师和指导教师的选择和聘用。一方面大多数教育专家大多从事理论研究或进行过少量的实践指导,严重缺乏实践经验,且授课仍以讲授式为主;另一方面所需培训教师的专业多而散。符合我们要求的专家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