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范文
时间:2023-07-05 17:03: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资本主义民主,是资产阶级在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的革命中所创立的民主,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权力的一种国家制度。
2、资本主义民主的表现形式:
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确立了议会制、普选制、两党制,公民享有各项自由权利等制度,这些都是资本主义民主的主要表现形式。
3、资本主义民主的进步性:
资本主义民主,作为对封建专制的否定,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进步性。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使封建主义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得到破除,使广大人民群众逐渐确立了自由、平等、人权等现代观念,也使人民群众在实际中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
4、资本主义民主的局限性:
篇2
1、没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2、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3、中国的社会性质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改变,共和国的方案未能真正实现;
4、资产阶级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下登上历史舞台,在思想准备和物质力量上均感不足;
篇3
关键词:洛克;教育漫话;教育哲学思想
一、约翰・洛克及其代表作《教育漫话》的简介
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教育漫话》是其最主要的教育代表作。
洛克不仅仅是一个著名的哲学家,而且也是著名的古典自由主义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洛克的《教育漫话》与他的其他著作一样,是近现代英美文化的瑰宝,它曾经而且至今仍然是英美教育学界的重要研究对象,是欧美各国教育工作者和父母的必读之书,是近代英美教育思想史上的一本奠基性著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和体现了近现代英美的教育思想。《教育漫话》也曾是我国教育工作者的研究对象,并且曾被认为是“充分表达了经过与贵族的妥协而已分享了一部分政权的资产阶级在教育方面的要求”,“作者论述的绅士教育,乃是属于资产阶级实业家的教育,与我们现在所谈的儿童教育、社会主义新人的教育,在性质上当然不可同日而语”,等等。[1]洛克的《教育漫话》,谈论的主题是如何培养一个“绅士”,不过,与一般中国人可能的理解不同,洛克乃至一般英国人所谓的“绅士”,既不是指贵族,也不是指风度翩翩的公子哥,恰恰相反,他们所谓的“绅士”,是指我们现在所谓的具有开拓精神的事业家,或者说高素质人才。[2]
二、洛克的教育哲学思想内容及特点
《教育漫话》一书是洛克教育思想最集中的表现,他在其中提出的绅士教育体系,是在概括并总结了自文艺复兴以来在英国业已形成的绅士教育的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为英国资产阶级的子弟描述出一幅完整的教育蓝图,他明确指出良好的教育关系到资产阶级国家的幸福和繁荣。他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绅士的培养。在德育问题上,洛克主张要培养绅士的坚强意志和性格、克服欲望、服从理性、遇危险不失镇静、对儿童不能溺爱和放纵。在智育方面,为了培养未来绅士的才干和善于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提出了一个广泛的学科内容。在体育方面,洛克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健康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他认为一个绅士的体格应锻炼成随时能拿起武器,身先士卒,保家卫国。
首先,应当把培养强健体魄放在教育的第一位,因为身体是一个人及其精神的基础,“健全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要有自己的事业,要得到幸福,必须先有健康的身体”。其次,精神品质的培养是人生教育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事情。最后,智育或者说是学问相对来说是教育中最不重要的一件事情。洛克非常重视强健体魄的培养,在他看来:强健体魄的培养不仅仅限于体育锻炼,而要涉及吃、穿、住、行、运动和锻炼等各个方面。作为一个医学专家,他在这些方面对有关儿童身体健康的问题作了非常详细的具体说明和指导。
德育在洛克的教育思想中占有根本的地位,教育的主要任务乃是塑造一个人的精神或是人格。因此,德育在洛克眼中不仅仅是指道德品质的培养,而是指整个精神品质或人格的塑造,大致说来它包括德行、智慧、教养以及坚忍等各种美德的培养。而贯穿于所有这些美德的本质则是,听从理性的指导而克制欲望:“一切美德和价值的伟大原则和基础在于:一个人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能够不顾自己的爱好而纯粹遵从理性认为是最好的指导。”
洛克关于教育问题的论述,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事业的强烈要求,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但是,洛克作为“英国一切形式的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既有历史的局限性,又有阶级的局限性。同时,洛克的思想中也存在着封建残余。洛克认为教育的目的便是培养绅士,是培养具备“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等四种品质的“有德行、有用、能干的人才”,是既能满足个人幸福生活需要,又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资产阶级事业家;同时还强调要“不惜重金”培养这种人才。[3]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出了一个与封建教育完全不同的教学计划,他强调,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使绅士所学的知识能适应实际生活需要。在教学论方面,洛克在教育史上的独特贡献在于:他继承了自培根以来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反对“天赋观念”的思想。在他看来,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后天获得的,都是从经验中获得的。在《教育漫话》中,洛克否定了经院主义教育那种脱离实际、扼杀儿童主动思维和不重视培养儿童求知方法的教学,而根据儿童认知特点、心理特点等提出了一系列对于当时是进步的进步教学方法。
三、洛克的教育哲学思想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
(1)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人才。[4]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和激烈的社会竞争要求人才的个性发展,因此需做到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
(2)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
(3)学校应将传授知识和品德培养相结合,并将品德培养作为最终目的。洛克认为,学问应作为辅助更重要的品质之用。学校应将传授知识和品德培养结合起来,并将品德养成作为最终目的,而不应忽视学生品德发展。
(4)学校应当设置以实用学科为基础的课程体系,专门设置技能学习,增强实践环节。洛克在课程设置方面提出了一个全面的课程体系,不仅包括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还包括音乐、美术、手工技能和商业账务等,而且他极为重视一门手工技能的培养,认为一个绅士必须掌握一门手工技能而且所学技能必须对未来生活有用,学校应该专门设置课程培养学生学会一门手工技能,并加以实践,这对学生来说既是一个爱好,也能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
参考文献:
[1]约翰・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3.
[2]约翰・洛克著,徐大建译.教育漫话[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21.
篇4
【关键词】康有为哲学思想两面性
康有为哲学思想的两面性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康有为是首个试图建立哲学系统的思想家,也是试图用西学来扩大与充实中国哲学的第一人。在康有为哲学思想中,我们不仅能看见唯物主义思想和唯心主义思想的并存,而且能发现进步思想与保守思想的相互交织。可以说,康有为哲学思想是西方近代先进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思想的结合体。康有为哲学思想的这种两面性,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自然观中唯物主义思想倾向与唯心主义思想倾向并存。康有为不仅继承了我国古代唯物主义“气”的概念,而且深受从西方传入的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
康有为“尝考泰西所以致强之由”,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他们“立科以励智学”。因此,康有为主张向西方寻求真理,首先就应学习他们的近代自然科学知识。 在他看来,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宇宙万物都基于“气”逐渐演化而成;这“气”只具有湿热性或干冷性,是属于物质性的东西。康有为对自然界的这一看法,无疑是一种唯物主义的观点。这里,他虽然借用了中国古代哲学中“气”的概念,但就其整个思想来看,基本上还是从当时的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出发的,因此带有近代的意味。
根据这一思想,康有为反对程、朱“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的说法。他认为:“凡物皆始于气,既有气然后有理。”如“有气即有阴阳,其热者为阳,冻者为阴”,这阴阳即是气之理。据此,他断定:“朱子以为理在气之前,其说非。”明确地否定了程、朱的理在气外、理在气先的客观唯心论。康有为还反对程、朱把封建纲常名教说成是“天理”,提出:若天地,则光、电、热、重相摩相化而已,何所谓的君臣、父子、夫妇……这些封建纲常的“理”是什么?康有为认为,有人形而后有智,有智而后有理。理者人之所立。贾谊谓立君臣等上下,此非天之所为,乃人之所设。故理者,人理也。在这里,康有为所谓封建纲常名教的“理”,并不是自然界的“天理” 。它“乃人之所设”、是“人理”。把自然界的“天理”与社会的“人理”划分开,这是正确的,是为改革封建专制制度的主张服务的。当然,以为封建纲常名教的“理”纯属人的智慧创造物,也是不正确的,是一种唯心史观。
康有为虽在自然观方面提出了某些唯物主义观点,并对程、朱的客观唯心主义理学作了批判,但其所掌握的自然知识非常粗浅,而带有很多主观推想的成分。因此,我们应该批判地分析他这部分哲学思想。
历史观中既有积极进步一面也有落后保守一面。康有为的历史观是一种古代哲学思想与近代自然科学进化思想的混合物,因此,他在感受到“世界开新逢进化”的时代气息时,在社会历史观方面产生变异进化的观念。康有为认为宇宙各种天体皆由湿热之气“展转而相生”,湿热之气则依次生草木、禽兽、人类。
人类出现以后,“积仁爱智勇而有宫室饮食衣服以养其身,积仁爱智勇而有礼乐政教伦理以成其治。”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逐渐变化发展而来的。在他后来的《公羊三世》学说里也体现了这样的观点。康有为“三世”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人类社会历史是变易进化的;人类历史进化的顺序是“据乱世”――“生平世”――“太平世”,不可颠倒、不可混乱、不可以相等;从“据乱”到“生平”到“太平”,一世比一世进步文明,只有到了“太平大同”,才是人类最美满极乐的世界。
康有为所谓的“据乱世”、“生平世”、“太平世”,基本上是三种不同的政制,即封建君主专制、资产阶级君主立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他的“三世”说的实质在于肯定人类社会历史在不断向前进化,即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封建专制制度必然要变,即逐步变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再变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他批判了顽固守旧派的理论武器“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封建教条,为变法维新提供了哲学依据。
同样,康有为的社会历史观也存在着另外的一面。虽然他在政治上主张改良维新,但思想上却深受董仲舒的矛盾“合一”论、西方自然科学进化思想“渐进”论的影响。这就使他的“三世”说成为了一种典型的资产阶级庸俗进化论。不难看出,这种学说既否认事物的矛盾斗争,又只讲量的进化反对质的突变和飞跃。
康有为认为:“中和”即矛盾调和是“大道之本”,就是说,他整个哲学的根本精神是讲妥协调和的。在阶级社会里,历史的进化不是通过阶级斗争和革命进行的,而是通过扩充人的“不忍之心”――仁爱精神,去渐渐消除和融合人们之间的种种界限(矛盾)。当社会的一切界限(矛盾)都被仁爱精神消融了,人类便进到了最高的境界――“大同”。这当然只是他头脑里的幻想。客观现实世界的矛盾是消融不掉的,任何事物的进化,都是它们自身包含的对立又统一的结果。
康有为哲学思想认识论的两面性
带有宗教性质的唯心主义体系与一些唯物主义思想倾向的矛盾,决定了他的认识论有两面性。
在康有为的认识论里,含有一些唯物主义感觉论的积极因素。在讲到人的知识来源时,他认为:“譬之食苦瓜,觉其苦,知也;必食而后之”。这是从物到感觉过程,本质上是属于唯物主义的感觉论。康有为强调向西方学习。主张通过游历、留学、翻译外国书籍、办报纸介绍有关西方国家的情况,向统治者和士大夫灌输“西学”,对他们做“开智”“解蔽”工作,以促使其觉醒,实行变法,这在当时来说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但是,康有为认识论的根本观点是唯心主义的。在他看来,学问有两种:一是对“有形之物质”的认识;二是对“无形之事物”的认识。前一种认识是靠人的感官与客观物质世界相接触而获得的,是从外“灌输”到内、由客观变为主观,由此,他把这一类认识称之为“外学”。唯物主义感觉论便是属于这一类。与此同时,康有为认为,所谓的“元形之事物”,即作为宇宙本原的精神实体的“元”是无形相的、不可见不可论的神秘的东西,是信仰的对象,因此人们不可能通过感官去认识它。康有为认为,要了解它,需要有另一条道路,这就是“养心不动”,使自己的精神达到“至诚”的精神境界;“至诚”便可以“通神”――与“元气”相感相通。他说的这种认识,是完全与客观物质世界相隔绝,纯粹靠人的主观,既排斥了感性认识活动,也没有逻辑推理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神秘的直觉。由于他的这种认识道路是脱离客观世界,完全是靠人的主观精神去通达,纯粹是内在的功夫,因此,他把这种认识称之为“内学”又名“心学”。
康有为的认识论既有“外学”又有“内学”,但“外学”只是认识宇宙的躯壳,是一种粗浅的学问,只有“内学”才能了解“天人之故”――宇宙的灵魂。因此,后一种学问才是根本的,是“圣人”制作之源。这表明他的认识论从根本上是唯心主义的。
在康有为的哲学思想中,“外学”和“内学”本来是矛盾的,可是他却把二者混合在一起并假托孔丘的名义说:孔丘的学问本来就是兼有“内外学”的,“不可偏废”的。这反映了他在认识论上企图调和唯心与唯物两条路线的矛盾状态。
时代背景决定了康有为哲学思想的矛盾性
在康有为生活的时代,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决定了他很难成为一个有所创建的思想家。
首先,康有为生活在一个社会即将发生大的变革时期,他所代表的是新兴资产阶级改良派。康有为和广大的仁人志士一样,想找一条使中国可以富强的道路。一方面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吸引了他,对他的哲学思想影响较深。另一方面,几千年封建思想文化对他的影响更加深厚,使他不可能摆脱掉自己身上的封建包袱。由此,不难理解他的哲学思想中会存在着封建残余。
篇5
关键词: 初中历史 自主学习 挖掘教材 解决问题 创造性
一、探索有效的知识掌握法
(一)探索知识点记忆的便捷途径
知识的获取速度、记忆的持久性及重现的准确性是学习效率的重要体现。不同的知识点、不同的概念具有对应的记忆方法,如何发现并掌握其规律,合理处理信息并探究其记忆方法,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率。此时不但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应的记忆技巧,引导学生学习,更需要学生举一反三,并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掌握有效的知识点记忆技巧,熟练并准确地记忆各历史知识点。例如在学习我国近代史侵略战争史时,可通过总结的方法,将、第二次、、八国联军侵华等战争史连成线,通过不同条约的不同内容,了解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二)探索知识点掌握的基本要领
历史也是故事,因此不同的历史事件往往都具有不同的背景、原因、经过、影响等内容,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应该善于总结,提取要素,掌握重点,通过了解不同事件的中心思想了解并记忆历史事件,掌握不同事件的基本要领。
(三)探索系统掌握学科知识的基本方法
历史的各部分内容都是相互联系的,并共同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善于对不同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将点连成线,线连成面,进而掌握整个知识体系。这需要学生做到如下两点:掌握专题线索和掌握不同历史阶段特征。在专题线索方面,学生应该善于分出不同的专题并对不同专题进行归纳总结,例如经济专题可分为农业、手工业、工商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方面;在历史阶段特征方面,学生可通过对不同专题的概括,了解不同的阶段特征。
二、深入挖掘教材,了解其中关联
(一)挖掘教材的隐性知识
学习教材时,学生不仅要了解各部分文字、图标等内容所展现出的显性知识,还要深入挖掘其在某种程度上所反映出的隐性知识。例如1865年前苏联将阿拉斯加卖给美国,表面上显示的是美国1865年正在进行领土扩张,隐性则体现出前苏联在1865年之前是地跨欧亚美三大洲的大国。
(二)探究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首先,要进行历史原因的探索,包括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客观原因、主观原因等多个方面;其次,要学会由表及里,通过事物的表象深入研究事物的本质,并归纳总结出事物发展的规律。例如失败的原因:直接原因,的篡夺和对革命的背叛;具体原因,包括纲领、政党农民、军队等多个方面;根本原因,中国尚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具有一定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通过革命的失败还可得出一条结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三)总结知识的内部关联
对历史学科知识内部联系的整理,是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关键,是历史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考试时命题的重点之一。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对比,从横向、纵向等多方面对不同区域、不同方面、不同专题等内容进行分析,了解其关联和异同点,并尝试对各部分内容进行重组,充分提高归纳概括能力。
(四)探索知识的渗透关联
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应对考试,学生不仅要了解历史学科知识的内部关联,还要重视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以历史知识为立足点,联系其他学科并从不同角度对比分析,并正确运用到不同问题中。例如教学改革开放时,可以联系如今改革开放的成果,并思考改革开放在当今是如何实施的这一时事问题。又如教学美国西部开发时,可联想到我国西部大开发这一时事问题。
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用所学知识解决考试难题
考试是对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检测的重要手段,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锻炼一种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考试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不断总结归纳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考试中遇到的难题。
(二)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学习历史,是为了通过历史把握现在、了解未来。因此,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应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的经济、政治、生活等多方面问题,加深对当今社会现象的认知,并作出正确判断与合理预测。除此之外,学生还应通过历史经验剖析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学会自我分析评价
在解决了考试难题与现实问题之后,学生应多进行自我评价与分析。通过分析考试与生活中的错误和问题,总结失败原因,为自己更好地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增强学生的创造性
(一)学生自己设计能力训练题
学生学习历史过程中,应善于将思考方式由被动转为主动,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自行设计能力训练题,既能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加深学生对命题者的理解,又锻炼学生的开发创造能力。设计训练题时,学生可先参照相关考试题进行改造,熟练后再自行设计题型,突出题型的创新性与综合性,同时可增强题型的趣味性。
(二)编写研究报告与论文
在锻炼学生创造性的过程中,要适当地让学生编写历史研究报告与论文,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研究,在报告或论文中归纳总结所学知识的异同点,理清不同历史事件背后的必然规律,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对不同历史事件的研究,可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综合能力。
五、打破权威
(一)对教材、资料与教师的某些观点提出质疑
由于历史教材、资料等编制体制及编制者知识水平的局限性等多方面原因,历史教材与资料并非完全正确,有时存在错误或者某些观点上存在质疑。同样,有时由于教师认识的局限性,不免会出现错误。因此学生应该敢于打破权威,对教材、资料和教师的某些观点提出质疑,并共同讨论进而解决问题。
(二)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在对书本观点或教师提出质疑之后,学生要将认识提升到某一高度,敢于大胆做出推理与假设,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总之,在学习初中历史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考虑问题,通过双方努力,共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扬.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研究[J].历史教学,2002:45-49.
篇6
历史学科是一门社会学类型的学科。在中学历史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肩负传授历史知识、传承传统文化、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任务以外,还承担着培养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任务。尤其是在培养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历史教学在现代教学中的地位愈益凸现出来。因此,作为中学教师,在新时代教学改革过程中,应紧密围绕教改新理念,追求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以期达到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将就中学历史教学方法创新运用问题,结合教学实践谈两点粗浅的心得体会或认识。
在大谈教学改革和创新时代,实践教师和学生角色转换已是十分突出的现象。教师不再只是历史学科的“传声筒”,学生也不是被动学习者,二者的关系是平等的,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在某种程度上,学生获取的知识量还要超出教师的水平,因为现代化的传媒给所有的人的空间是平等的。因此,课堂教学中,应该营造和谐平等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即使是相反意见的问题),共同研究解决。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学生提出的一些经个人思考或探索未能解决的问题,甚至是完全相反的问题,这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体现,应重视和保留学生这种探索和独立思考问题的激活点,巧妙地、适时地利用课堂有利的条件完成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同时,这也体现出了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正如孔子所说:“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合作学习是历史课堂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同伴学习、小组讨论来解决学生个人思考中所发现的疑难问题。
在学习“工业革命的作用”时,教材中对其进步的作用已十分明确,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曾经提出异议,工业革命就没有负面的作用吗?我就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同学们得出了较合理的答案。有的同学说,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先进的科技创造了先进的武器,展开了对外侵略和掠夺,造就了先进西方和落后的东方的世界格局;有的同学说,工业革命使部分人的价值观念走向了拜金主义;还有的同学说,由于工业革命和大机器的使用,使人类对资源开始进行掠夺性开发,会直接造成能源枯竭;类似的还有人认为,环境污染、社会阶级斗争严重等等。都是伴随着工业革命浪潮而来的负面问题。如此,同学们懂得了事物的发展是辩证的,既能掌握工业革命的进步作用,也能较好地关注其负面影响,对它们的评价也要一分为二地进行分析。
在对拿破仑的评价过程中,除了肯定其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作用,分析其对外战争的争霸性和侵略性以外,还有不少同学就特别关注了其建立帝制的问题,通过课堂讨论,也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有人说拿破仑恢复了帝制,是否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恢复了专制统治,因此,这种行为是历史的倒退;有人就说拿破仑虽建帝制,但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仍然是资产阶级的皇帝,不能视为倒退。我在总结时指出,对历史人物或历史现象的评价要注意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同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事物的发展(或历史人物)会带有特定的局限性。这样,在亲身实践和体验中同学们慢慢就会理解所谓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比较生硬的概念或理论,远比教师长篇大论地讲解更有效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历史学科和语文、地理、政治等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常说“文史不分家”、“史地不分家”、“政史不分家”,因此在教学中,经常互相运用其相互联系来解释和说明问题。但这里我却想举例说明用英语学科与历史学科的联系来辅助历史学科的学习。在介绍一些比较生硬的、理论性较强的概念时,我们可以利用英语单词为突破口,由浅入深地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例如,在学习垄断和垄断组织时,学生对“辛迪加”等类的概念只闻其名,而难解其义。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辛迪加”的英文单词“syndicate”,从词义来看,“syndicare”作名词解,意为“企业联合组织”;而作为动词解,其意为“把……组成辛迪加,使处于联合管理下”。这样,学生对于“垄断”、“垄断组织”的含义,自然就明白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企业组织、生产和资本的迅速集中形成垄断,并且,垄断组织的形成属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身的调整,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篇7
本书为大家呈现了包罗万象的社会思潮概况,并对社会思潮的概念、社会思潮的演变及形成过程做了详细论述。以宗教起源、发展为主线,力图通过对宗教的描写、论述,说明当时宗教引领社会的发展及兴衰过程。适合本专科院校学生,研究生、对社会思潮感兴趣的人士以及处在混沌中不知灵魂该归向何处的人阅读。
本书可区分为三部分进行阅读,第一部分是有关社会思潮的问题,包括对社会思潮的界定、研究对象和范围,目的和意义,学习社会思潮的方法,社会思潮的兴起、传播与演进。作者在第一节社会思潮的界定中,开篇给我们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的幸福满意度却达不到应有的高度,甚至出现了相背的情况?”然后说明“这一问题的实质是人类的精神需求问题”,进一步论述了社会思潮学科的重要性。引用社会思潮的新趋势,原旨主义论述宗教在社会思潮的重要地位。论述严谨,逻辑关系清楚明确。
其中在第二章的第三节人自我认识的演进中的这些话让我读起来有一种拨开云雾之感。作者是这样表述的“从我们能够了解到的人类社会思潮来看,作为大众心理运动的社会思潮主要经历了如下几个发展阶段:对人自身优越于其他生物的认识。
人类社会思潮的第二阶段是对人的神性的认识。第三阶段是对人的自身需要的认识,强调思想解放,将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但坠入了物欲的束缚之中。第四阶段是人从物欲中自觉解放。”读完这些话,我豁然开朗,犹如在茫茫大海中看到了指路的灯塔一般。
原来如此,人类发展的第四阶段是从物欲中解放。针对现在社会物欲横流的现状,我想,如何在这些所谓的“现实”、“物质”中找到指导我们的指路之标应该是每一个人都会思考的问题吧。作者吴老师给了我们答案。
第二部分是思维方式与社会思潮,以及现实中的社会思潮碰撞,这一部分主要是讲社会思潮的学习方法并由此衍生出自我学习的方法和 “九一一”事件,俄罗斯、伊朗与美国问题。在社会思潮的学习方法中用爱因斯坦的话告诉我们要培养问题思考的能力。
原文是这样说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作者孜孜不倦的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以及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中透出了做为一个良师殷切盼望学生成才的心情。而“九一一”事件,俄罗斯、伊朗与美国问题是让我们从社会思潮的角度去看待和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部分是中国传统社会思潮和国外社会思潮。主要讲述了阴阳五行说,“扬诸葛抑曹”现象和犹太社会思潮,英、法资产阶级思潮,伊斯兰复兴思潮。首先在中国传统思潮中为驺衍,论述驺衍在中国社会的贡献,说明他提出的五行思想,不是循环思想,而是步步上升的,与时俱进的思想。第四章第二节中“扬诸葛抑曹”现象的形成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中,用不同于世人的观点告诉我们“扬诸葛抑曹”这个中国传统思想的副作用,透过现象看本质,说明每种思潮都有其符合历史的一面,也有其局限性。国外社会思潮中主要篇目有犹太社会思潮,英、法资产阶级思潮,伊斯兰复兴思潮。
主要通过宗教的兴起、传播与发展看社会思潮怎样在社会发展中影响社会行动,社会行动又是怎样反作用于社会思潮的。
本书除了告诉我们社会思潮的界定外,还以宗教的发展为主线告诉我们其他几个主要国家社会思潮的发展情况,及宗教对国家政权的影响。
无独有偶,《清末社会思潮》也是由各个院校的老师编写供给学生和广大爱好者阅读的书籍,而吴老师的《社会思潮研究》与之相比更具有阅读借鉴性。学生启蒙指导类读物应该具有覆盖面广,知识渊博且易懂等特点。《清末社会思潮》虽然讲述详细,但只讲了中国一个时期的情况,不具有概括性和比较性。
而吴老师的《社会思潮研究》知识覆盖更广,指导性强,不仅论述了中国古代传统社会思潮还讲述了犹太,英、法资产阶级思潮和伊斯兰复兴思潮,具有更强的可比性和借鉴性。并且创新性的用宗教的观点来解读各个主要国家的政权更替过程,其创新地位可见一斑。
当然,这本书也不是完美无瑕的。书中第六章英、法资产阶级思潮与革命,第七章社会主义思潮与实践的其中一些观点的创始人出生地相同,是否可以考虑合并成一章。而第五章犹太社会思潮的演进,第八章伊斯兰复兴思潮与伊朗伊斯兰革命应该是独立成章,并且可以考虑配上地图,避免由于读者对巴勒斯坦和麦地那地理位置以及迁移情况不了解的情况下阅读本书。以及在本文中出现的古文言文如果配上释义可能会更便于读者理解作者的意思。
最后,在阅读中遇到了三处文字及排版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在本书88页的倒数第二段的第一句话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五行观念开始向其他领域延伸,以显示其理论的普世性”中的“世”字是否本为“适”。另一处是在本书的162页的最上面一行“和政体的动力是美德,即爱共和国,爱民主,爱平”中,是否本为“爱和平”。
第三处是在本书的第206页的最后一段的第一句“在谈到他们的思想为什么以空想的形式出现时,恩格斯说:在这个时候,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还很不发展”这句话的最后好像有点不通顺。指出这三处供作者参考。
篇8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这对于运用历史理论深入分析、认识、理解掌握复杂的、交叉的、矛盾的历史知识,并创造性地加以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着眼点应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引导自学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想鼓励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着力点就是“问题”。没有问题的教学,不会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多少痕迹,更不会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开始学生可能不习惯思考,不会提问题,所以首先,应让他们在预习的过程中构建出本课的知识网络,了解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其次,让他们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再次,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设计成问题,在课上,师生共同解决。这能逐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认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
对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某些问题提出质疑。教师是“权威”,但教师的话并非句句“真知灼见”,由于教师个人知识能力及认识的局限性,教师在教学中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提出质疑,通过师生交流甚至争论解决问题。
对相关学习参考资料、练习题提出质疑。当前各种教学参考、学习辅导资料、习题让人目不暇接。一方面,要求教师慎重选择,另一方面,也要求学生提高分析鉴别能力。即使是“权威”的课外资料在学习和使用中也会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和矛盾,如辅导资料与教材有矛盾或不同的参考资料有冲突,而习题的答案更是存在种种错误。学生在使用这些资料时要学会发现问题并提出质疑,通过教学交流寻求解决。
二、探索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首要表现,也是其它学习能力的基础保障。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技巧的不同,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方面能力的开发训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1.探索识记具体知识点、概念的便捷途径。
知识获取的迅捷性、记忆的持久性和再认再现的准确性,是学习效率的首要体现。每一个知识点、概念都有其不同的记忆方法,发现并掌握其规律,合理加工处理知识信息,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效率。一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技巧,供学生借鉴,另一方面,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能举一反三,化抽象记忆为形象记忆,针对不同的识记对象,探索最佳的识记技巧,并相互交流和促进。
2.探索系统地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方法。
历史的每一部分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中,要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一是掌握专题线索,如政治、经济、文化各大专题,在大专题下又可分为若干个小专题,如政治专题下的政局、制度、政体、政策、阶级、民族、对外关系等;经济专题下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文化专题下的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各方面等。二是掌握历史阶段特征,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涉及的诸方面进行抽象的概括和掌握。学生可参照相关辅导材料中对知识体系的概括,结合自己学习特点进一步加工改良,用“集合”的方法,确定层次和隶属关系,探索出系统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最佳方法。
三、落实教师的指导地位,营造和谐教学氛围
现在提倡教师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思考,其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所以以学生自学自悟为主的课堂教学并不否定教师的作用,而是特别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只有发挥好教师的指导作用,才能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点:首先,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气氛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动机,并能敞开心扉,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独到见解,因此教师要给予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学生初步掌握一节课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头脑中分散的知识点用“线”串起来,理顺知识的层次结构,既要突出重点,又要有系统性,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获得准确的历史概念。对于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要及时指导修正,使教学朝着目标方向发展。
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学生在经历了问题的最初困惑到最后解决问题的曲折思维过程后,从中抽取规律,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就能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规律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自学能力的运用创造机会,在历史教学中多注重设计历史的“典型事例”,使学生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学习,加深对同类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实现知识的迁移。
如:对历史原因的探索,从直接原因到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从主观原因到客观原因;从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探索和分析原因。其次,由表象深入探索事物的属性和本质,理解其本质含义。在此基础上,综合各方面因素,总结出历史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如失败,直接原因是篡夺革命成果,主要原因包括革命党人的妥协等方面。根本原因是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社会,它决定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从革命的特点可以分析革命属于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革命的失败,又可以得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这一规律性的结论。
篇9
关键词:地租资本化;土地所有权资本化;土地使用权资本化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02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是理解的重要理论基础,而马克思的土地资本理论则是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不可或缺的内容。马克思的土地资本理论是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下土地私有制的理论思考。基于马克思土地资本理论的分析,马克思土地资本理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结合我国当前对于土地制度的改革,土地流转,以生产要素和资本要素的形式进入市场经济,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增收,实现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对于马克思的土地资本化思想探析,本文主要从地租的资本化、土地所有权的资本化和土地使用权的资本化三个角度,并结合当下我国土地制度改革内容,进行探析。
一、地租的资本化
土地资本化实际上是以地租的形式显现出来的,当土地作为一项资本权利进入市场,并且这项权利能够带来一定收益,这实际上就是生产要素资本化的过程,土地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资产阶级强制将农民与土地分离开来,就造就了土地的相对独立,这种独立使得土地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被投入市场,并取得收益,这种收益主要是以地租的形式体现出来,而是资产阶级进行剥削的主要来源。
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也存在地租,在农业文明下,地租体现的是地主阶级对于农民阶级的剥削与压迫的实际形式,主要是以劳役(农民无偿提供劳动)、实物(土地的出产物)和货币地租这三种主要形式。每种地租形式,既是经济基础的反映,也反映着上层建筑的变化。实物对于劳役的代替,反映着地主阶级对于奴隶主阶级的瓦解,货币形式代替实物的形式,恰恰是资产阶级对于封建阶级的瓦解。
对于马克思土地资本化思想的研究,对于货币地租形式的分析,显然是具有理论和现实价值的。货币地租产生于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将土地租借给农民阶级,农民通过劳动收获农产品,满足自身的生活和生存需要,作为回报,农民向地主阶级上交货币。货币地租与实物地租的既是区别也是意义的地方在于,货币地租极大的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商品经济实际上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货币地租“从产品地租到货币地租的转化,要以商业、城市工业、一般商品生产、从而货币流通有了比较显著的发展为前提”,货币地租形式的出现和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这一规律也造就了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资本化的地租即土地价格,从而土地让渡的可能性和土地的让渡,会随着这种转化而变为本质的要素,因此,不仅从前有交租义务的人能够转化成独立的农民所有者,并且城市的以及其他的货币所有者也能购买土地,再把土地租给农民或资本家,并把地租当作他这样投人的资本的利息形式而加以享用;因此,这种情形也会促使以前的剥削方式,所有者和实际耕作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地租本身发生变革。”货币地租使土地成为独立的资本要素,造成了土地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也进一步造成了地主阶级的瓦解,资产阶级可以通过商品交换一样集聚土地。地租作为土地资本化的表现,货币地租产生于封建社会,可以说是地主阶级自我挖掘的坟墓,自己埋葬了自己。而在资产主义社会,土地失去了传统的意义和价值,成为少数农场主的生产资料,而更多的时候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普通要素而已,当然这一过程伴随着资产阶级对于无产阶级的剥削,无产阶级丧失了土地,成为资产阶级的附属。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瓦解,找到这一源头,进而为无产阶级实现自身的解放找到理论基础。
二、土地所有权的资本化
马克思的土地资本理论基础底地租理论,而在马克思看来,地租实质上反映的是土地所有权的变化,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在封建社会,土地的所有权是属于地主阶级的,地租是土地所有权所获得的超额收入。土地要素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土地不再单一是作为农业的生产资料,不同形式的土地具有不同形式的用途,因而,作为土地所有权的所有者,地租的内容进一步丰富,但是,“不论地租有什么独特的形式,它的一切类型有一个共同点:地租的占有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而地租又是以土地所有权,以某些个人对某些地块的所有权为前提。”土地所有权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实现形式是以地租为载体的,地租代表着所有者的而所有权,而土地所有权的变化也离不开货币地租的作用。土地所有权与地租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地租的获得是以土地所有权为前提的,而土地所有权的获得实际上是统治阶级对于农民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压迫,对于土地的强制获得。土地成为只属于自己的独占的财富。基于上文的分析,地租的变化实际上是反映着土地所有权的变化,而“单纯法律上的土地所有权,不会为土地所有者创造任何地租”所以,在马克思看来,土地所有权也并不能简单的等同于地租,地租的实现代表的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价值,而政治意义上的所有权代表的是土地所有者的占有权利。因此,土地所有权与地租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辩证的认识。
地租的资本化主要以土地价格的形式显现,土地作为资本要素接入到生产领域,作为资本利息,土地价格是土地资本化的前提下提前支付的土地地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所有权的经济意x在于土地所有权成为单独的所有权,土地的所有权属于资产阶级,而实际的使用者则是无产阶级,这一分离使得“在苏格兰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土地所有者,可以在君士坦丁堡度过他的一生”。
三、土地使用权的资本化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土地的所有权是与使用权相分离的,正是这种分离才使得上文中马克思所提到的在苏格兰和君士坦丁堡生活成为现实。这种分离是土地资本化的必然要求,土地所有权的经济意义在于土地所有权成为单独的所有权,土地的所有权属于资产阶级,而实际的使用者则是无产阶级。
土地所有权的资本化是土地资本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土地所有权的重要体现。土地所有权第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土地的资本化是与当时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然而,我国实行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制度,其本质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也就是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的基A上的。因此,在马克思土地资本化思想的指导下,对于我国当前的土地制度改革是具有重要价值的。
土地私有制与土地公有制是对立的两种土地所有制,土地作为先天而存在的自然资源,就有社会属性和价值,同时这种社会属性是与其不同的社会形态相适应的。土地的私有制,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这一制度造成了农民阶级地位的当下现状,也形成了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土地的私有制和土地的资本化,使得资产阶级对于无产阶级的剥削,剩余价值的获得更加隐蔽,成为进一步奴役人民的工具。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土地资本化从性质上而言,就具有资本主义条件下土地资本化的所不具有的优点。这也是马克思的土地资本化理论面临的时代课题。综观,整个人类历史演进,尤其是封建社会末期和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土地的私有化会加剧社会各阶层之间利益的冲突和对立,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其出发点正是对于人民权利的尊重和认可,并不是以剥削无产阶级的剩余价值为目标。同时之所以我国实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也是离不开我国的现实国情的。我国自建国初期就面临着土地尤其是耕地与人口之间的矛盾,而国家统一所有土地,是有利于充分发挥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的最大价值的。这也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科学规划的优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土地作为占据全国百分之六十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土地的地位不言而喻。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如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土地制度,是我国当前面临的而不可回避的问题。土地所有权的资本化本质上是土地使用权获得收益的资本工具。土地的使用权的收益的获得来源于土地作为生产要素所创造的社会财富。“把土地收益还原为资本价值这个资本化过程,是土地估价问题的核心”,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土地的资本化,土地使用权的资本化内涵和目的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其目的并不是对于剥削价值的再创造,但是也需要创造出能够能够带来对等的资本。
这一问题的思考是具有重要的现实基础的,我国当前正在尝试着对于这一问题的梳理,而且也在采取一定的措施,如农村的土地流转制度的出台和不断完善,农村集体经济形势的不断创新,增加了农民的实际收入,为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德]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篇10
关键词: 初中 历史 自学
初中历史是一门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的课,正是因为这样的特点,所以,它很利于学生的自学。但是,学生的自学尚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培养。本文就新课改之后,如何培养初中学生自学历史的能力,提出了一些看法。
1.培养学生形成质疑的习惯
新课改后,特别强调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要有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关键之一就是引导学生质疑,让学生在质疑中思考问题,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思考,这样做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着力点就是“问题”。没有问题的教学,不会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多少痕迹,更不会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开始学生可能不习惯思考,不会提问题,所以,首先让他们在预习的过程中构建出本课的知识网络,了解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其次,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最后,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设计问题,带到课上,师生共同解决。逐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认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老师具有无上的权威性,老师讲的话总是正确的,学生对老师的话不能有怀疑。在新课改后,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老师的话质疑,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自学。如果长期让学生觉得老师的话是真理,那么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惰性,不主动去学习。同时,由于教师个人知识能力及认识的局限性,在教学中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质疑,通过师生交流甚至争论解决问题。
一般来说,参考资料都是由各方面的专家编写而成,具有很强的权威性。但是参考资料也有相当大的弊端,例如,当今参考资料繁多,难免有些参考资料有问题,即使是“权威”的课外资料在学习和使用中也经常发现一些问题和矛盾,如辅导资料与教材有矛盾或不同的参考资料有冲突,而习题的答案更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错误。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鉴别,在使用资料过程中要学会发现问题并提出质疑,通过教学交流寻求解决方案。
2.在课本学习中掌握自学方法
2.1首先利用教材中的课前阅读提示,作为“定向”的基础,让学生朗读或自学课前阅读提示,达到把握全局、胸中有数的目的。再和学生共同确定重点、难点,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避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调动其完成学习任务的积极性,为下一步的“自学”打下基础。
2.2在教学中讲授自学方法。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只知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而不知自学,更不知寻找总结自学的方法。在“自学指导”中,我通过明确学习内容、方法、时间和要求等问题,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参照和遵循,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采用跳读的方式,抓知识的主干。打开历史课本,沿着课题、课前阅读提示、课文这样的顺序,让学生通过跳读小标题粗体字,理清课文的主干。学生先清楚要学习的内容分几个方面,在头脑中形成简单的知识结构,便于提纲挈领。这既是对“定向”的承接,也是为下一步的学习做铺垫。
其次,在通读中,理请分支知识的脉络。学生通读全篇课文,对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过程、结果和意义等,便有了全面的了解,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第三,在研读中,抓住知识的细节。通读课文后,就要回过头来,根据教学目标中提出的要求,再从课文中仔细分析,圈、点、勾、画,找出答案。这就抓住了主要内容是什么、不清楚的问题是什么,实现了对重点知识的再认识,对难点知识的新注意。
3.重新定位教师地位,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新课强调,教师的职责主要不是直接传授知识,而是激励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掌握知识。教师应该既是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也是一位帮助学生发现矛盾焦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以学生自学自悟为主的课堂教学并不否定教师的作用,而是更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只有发挥好教师的指导作用,才能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气氛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动机,并能敞开心扉,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独到见解,对此教师要给予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在学生初步掌握课堂所授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头脑中分散的知识点用“线”串起来,理顺知识的层次结构,既要突出重点,又要有系统性,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获得准确的历史概念。对于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要及时指导修正,使教学朝着目标方向发展。
4.在自学中提高学生的能力
初中学生由于知识与阅历等方面的原因,还不具备完全的自学能力,因此,教师在引导他们自学过程中,切不可操之过急,只有循序渐进才能真正达到目的。学生在经历了问题的最初困惑到最后解决问题的曲折思维过程后,从中抽取规律,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就能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规律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自学能力的运用创造机会,在历史教学中多注重设计历史的“典型事例”,使学生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学习,加深对同类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实现知识的迁移。
如:对历史原因的探索,从直接原因到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从主观原因到客观原因,从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探索和分析原因。其次,由表象深入探索事物的属性和本质,理解其本质含义。在此基础上,综合各方面因素,总结出历史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如失败,直接原因是篡权,主要原因包括革命党人的妥协等方面,根本原因则可以推及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社会性质,它决定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从革命的特点,可以分析革命属于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革命的失败,又可以得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这一规律性的结论。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