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考核方式范文

时间:2023-07-05 17:03: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教育考核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动教育考核方式

篇1

P键词:大学生;劳动教育;培育

劳动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发展的唯一手段,是人类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人类适应自然的活动和改造的独特方式。教育与劳动的结合是我国一贯坚持的教育方针,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却在逐渐淡化,劳动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不被重视,而作为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的主要场所的高校,其劳动教育的社会功能也在逐渐弱化,在现阶段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并未发挥出其应有作用。

“以劳动托起中国梦”是同志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强调的。大学生是未来的劳动主力军,他们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以及劳动技能的状况,不仅影响大学生的后续发展,更关乎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一、在高校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

一直以来党和国家对青年学生的劳动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在国家教育方针、学校德育实施意见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意见中都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并要求各学校认真落实。

(二)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质量的根本体现,德育、智育、体育是社会考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在高校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既能解决学生职业价值观的问题,又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劳动观念、劳动知识和劳动能力上有所提升;解决教育的知行合一和全面发展问题。

(三)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高校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一是可以培养其自理、自信、自立、自强的独立生活能力;二是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乐于助人、敬业乐群的良好品德;三是可以扭转学生劳动价值观,丰富大学生的劳动情感,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当前高校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国家对高校学生的劳动教育越来越重视,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高校学生的劳动教育在实施的过程存在诸多问题,造成劳动教育在多数高校教育中成为薄弱甚至是缺失的一个环节。

(一)劳动教育边缘化

一是劳动教育观念边缘化,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一直有重德不重劳的思想,甚至是鄙视劳动和技术教育,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等,特别当前教育体制下,学校和家长都存在重分数、轻素质,重智力、轻体力的思想,使学校用知识教育替代了劳动教育;二是劳动教育理论研究边缘化,与其他学科理论相比较,对于劳动教育领域的研究不多、不深、不全,没有提升到应有的高度,使学校在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严重缺乏理论依据,特别是在劳动教育的实践中,由于缺少理论支持而导致其难以达到既定目标。主要表现在:1.理论体系不完整;2.理论研究中劳动教育往往被劳动技术教育所取代;3.学术界对劳动教育的成果不多,这需要引起学校和全社会的关注重视。

(二)劳动教育功利化

过分强调劳动教育的外在价值(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从而导致其内在价值(即育人的价值)的弱化,将劳动教育本身视为达到外在价值的一种手段,而将实现教育的外在价值作为教育的唯一目的。主要表现在:一是劳动教育的政治化倾向。不是把学校劳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过程,而是将劳动教育视为政治上的要求来进行。二是劳动教育的经济化倾向。高校学生的劳动教育缺少平台及场所的现象十分普遍。有时将打扫卫生、清理校园等极为简单的劳动也由学校出资雇人完成了,学生失去了各种劳动机会。

(三)劳动教育片面化

片面是相对于全面而言的,高校学生劳动教育片面化主要是对劳动教育认识程度不够全面具体,甚至是有偏差、错误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一是智育至上,高校在对学生开展教育过程中,过分强调脑力劳动,过分看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提高、思维及逻辑判断等方面能力的上升,把学生的智育教育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甚至是教育的全部内容,造成其他教育弱化甚至缺失,从而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阻碍了学生的成长成才;二是体力至上,这种现象是与智育至上截然相反,对待劳动教育是将肢体上的生产劳动看作是劳动教育的全部内容,认为体力劳动便是劳动教育;三是以生产劳动代替社会实践,很多教育与劳动结合的研究结论都过分夸大生产劳动的作用及其功能,认为劳动教育具有可代替性,并且将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规律广泛应用到各种领域,造成对劳动教育内涵的一种歪曲。

三、在大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的思考

(一)强化对劳动教育的重视

学校、家庭和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了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质量和效果,以及教育者对劳动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劳动教育活动规划与目标的最根本认识和看法。要想提高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必须从思想上摒弃对高校劳动教育的漠视和淡化,强化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视。一是加强新时期高校劳动教育的理论建设,把劳动价值观教育放在首位,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二是加强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开发科学有效的教材,列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严格认真落实考评;三是健全劳动教育的保障制度,从国家、学校和家庭三方面明确责任、达成共识、通力合作完成劳动教育的任务。

(二)优化大学生劳动教育环境

经济要增长,教育是基础;人才要优秀,劳动不可少。外部环境是开展好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必要条件。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劳动教育的教育环境,一是需要通过高校、家庭、社会三方联手构建立体的教育环境,二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通过舆论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在劳动中体验生活。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比较重视“三位一体”的教育理论,但是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视程度不够,家庭教育不能有效配合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孤立无援、社会教育处于无力状态,三者缺乏有机联系与配合,直接影响当前高校教育的效果。在正确的社会舆论引导下,大学生能辨别对错是非,提高他们对快乐劳动是人的本质属性真正理解,在劳动教育实践中,使他们主动参与,并在劳动中感受快乐。正确的舆论引导能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劳动意识。

(三)完善大学生劳动教育体系

首先要明确大学生劳动教育目标。劳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的必要途径。大学生的劳动情感、劳动观、劳动习惯和劳动知识、技能已初步成型,但还要依据其身心发展规律和技能形成的规律与特点,帮助其全面规划劳动教育目标,从而提高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实效性。良好的校企合作模式,对于高校培养经济发展所需的合格人才,提高社会生产力是非常有效的办法。二是充实大学生劳动教育内容。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使劳动教育内容科学合理,符合时代特点和学生特点,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劳动。三是探索有效的劳动教育方法。利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做到“灌输”与“渗透”并重,方式`活多样。

(四)制订科学的劳动教育的考核评价机制

由于劳动课特点所限,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的劳动教育还缺乏规范管理,尤其是缺乏规范的劳动教育考评制度。开放性的学科特点的考核体系,才能使劳动课的设置合乎学生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是要把劳动观纳入学生的德育考察范围,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只有凭借自身的创造力和辛勤劳动提高自身能力,才是符合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考核机制,把大学生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杜绝形式主义和忽冷忽热;三是评价方式要多样化,激发学生劳动自觉性。劳动教育必须有严格的成绩考核。不同的劳动教育内容,建立不同的评价方式,理论知识可以采用书面考试的方式,也可以论文的完成质量给出成绩。偏向实践型的教育内容,可以采取用作品说话的方式,而关于大是大非的职业伦理道德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辩论等方式,从而能全面把握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掌握程度。建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科学考评机制,有助于在大学生的道德层面扭转这种歪曲的认识,在价值观、人生观的层面规范大学生的人生发展轨迹。

参考文献:

[1]任然等.论高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J].读天下,2016(18):330.

[2]杨素云.关于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5):31-32.

篇2

教育工作重点

根据十六大提出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和要求,教育部最近确定了教育工作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为实现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目标,教育工作要不断增强教育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多样性,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更加广泛和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为实现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的目标,决定从现在起到2005年,巩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成果,打好“普九”攻坚战,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15%。到2010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有更大发展,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重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到2020年,在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形成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为实现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要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要增强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使学校成为终身学习服务的重要载体。

(摘自2002年12月27日《江西日报》)

教育部发出通知

要求多元评价学生

教育部日前发出改革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通知,要改变目前“重结果”不重过程,重分数不重能力的评价与升学制度,要求教师、学生、社会多元评价学生。

通知指出,中小学生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要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发展,对学生的评价应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多个方面。

教育部还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要采用多样性、开放式的评价方法。要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成长记录应收集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成绩记录及各种作品、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学生的观察和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与测验的信息等。

要改变长期以来以升学率作为惟一标准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做法,建立起符合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小学评价体系。初中升高中,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个体差异,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惟一录取标准的做法。高中录取,可试行参考学生成长记录、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记录、体育文艺活动记录等资料,综合评价进行录取。

(摘自2003年1月3日《钱江晚报》)

北京中小学教师必

修心理健康课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包括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点。北京市教委首次把“教师及学生心理健康”作为全体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必修课,至少要学习30课时。全市中小学教师关于“心理健康”的培训将在2005年底前完成。

据介绍,通过“教师及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训,要使全体中小学教师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表现,掌握针对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辅导或指导的手段和方法并能对学生进行辅导,同时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新一轮的培训将更倾向于案例分析和心理辅导相结合。北京教育学院将负责组织专家设计教案,考核由全市统一组织。

(摘自2002年12月30日《齐鲁晚报》)

我国每8个青少年

有1个心理亚健康

中国心理学会对全国22个省市的调查结果显示,约13%的青少年存在明显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其中部分人的情绪问题、人际关系紧张现象十分突出;与此同时,16%的青少年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焦虑、强迫、抑郁等症状。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并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

专家认为,青少年的内心矛盾冲突本来就是非常强烈,对某一事情的误解往往导致行为上的偏差,有时甚至做出不顾一切地伤害别人、损害社会的极端举动。很多老师、家长以为,事情发生了,对学生处理了,就没事了。实际上,恰恰忽略了学生的心理亚健康问题。

(摘自2003年1月11日《科技日报》)

上海实施职业教育

工程

上海经济的持续发展不仅需要高素质的管理、研究人员,更需要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最近上海市推出了发展职业教育的举措。

这些举措包括:就业与创业能力培训工程。对失业人员、从业人员、新生劳动力加强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高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加快培养一批数控机床维修操作工、软件蓝领、高级护理等高技能紧缺人才,培养一批能够参与国际劳动力竞争的高技能人才;外来务工人员培训工程。组织外来务工人员学习文化知识、技术技能、法律常识等,提高他们的素质;终身培训体系构建工程。整合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资源,创办综合性、社区性的高等职业学校或社区学院、社区学校。把职业学校办成面向全社会的、开放的、多功能的教育和培训中心。此外,还将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工程和职业学校重点建设工程等。

(杜启荣摘自2002年11月30日《新闻晚报》)

瑞典中小学的

劳动技术教育

瑞典在基础教育阶段一贯重视手工劳动教育,同时注意劳动教育内容和形式的更新。瑞典中小学的手工课从3年级至9年级连续开设7年。

手工劳动教育之所以受到高度重视 ,是因为它对学生身心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对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动手能力至关重要。手工劳动教育既有普遍的适应性,它对所有儿童和青少年都适合,又不受学校所处地理环境的影响。手工劳动教育为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较为完美的内容和形式。

除手工劳动教育外,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年级还增设了一些新的劳动教育课程,如在7―9年级增加了技术课和幼儿保育课等。劳动教育的形式也有变化,除课堂教学外,还通过参观和调查,让学生获得不同劳动领域、工作环境和职业的感性认识,为以后接受职业教育或选择职业作些思想准备。

(摘自2003年1月6日《文汇报》)

威廉姆斯的

创造力教学策略

美国著名学者威廉姆斯为培养、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提出了以下教学策略:1.激发性问题。运用发问的技巧,提出有激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多方面探求各种事物的新意义,分析探索知识的功能,去发现新知识和新事物。2.随机的探求。将一种熟悉的结构随意改变成另外的结构,并从随意变动结构的那些新方法中获得一种新范例。3.直观表达。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感官感受事物,培养表达的技巧,同时启发他们对事物的敏感性。4.以调适促发展。辅导学生从错误或失败中学习,强调发展胜于调适;通过积极调适而拓展出发展的多种选择及可能性。5.创造性倾听技能。辅导学生从学习听别人讲话中,产生新见解及获得由一事物导致另一事物的资料。6.视觉化技术。辅导学生用具体的图或实例的方式来表达或说明各种观念、思想情感、经验。

(摘自2002年12月9日《文汇报》)

日本儿童的“食育”

日本学者提出,在育儿学中除德育、智育、体育外,还应进行“食育”。所谓“食育”,就是从幼儿期起,给予食物、食品及相关知识的教育,并将这种饮食教育,延伸到艺术想象力和人生观培养上。

“食育”的主要内容: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教育的核心是怎样看待饮食”,“懂得餐桌上的食物是怎样来的和怎样做的”。基于此,日本学者认为,从儿童能说话和简单交流起,就要有意识地灌输一些饮食的来源、制作、营养价值,以及怎样吃、吃多少等知识。在连续强化教育中,潜移默化地使他们认识偏食的危害,并自觉做到膳食平衡。儿童接受“食育”后,能将健康的饮食习惯延续终身。

在饮食中培养人生观:在向儿童介绍各种食物的来源和制作时,可说明这些食物的制作需要付出的劳动。让孩子们参加食物的制作,更会加深“有劳动才有收获”的体会。还有,孩子在吃鱼时,怕被刺喉,家长便予以鼓励。让他们知道,集中精力,以经常吃作为锻炼的道理。

(盛荣强摘自2002年12月15日《南京日报》)

美国人眼中的优秀儿童

1.具有技巧和知识,能适当运用这些技巧和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2.注意力集中,不容易分心,能在充分的时间里集中注意力来求得解决某一问题。

3.热爱学习,喜欢探讨问题和做作业。

4.坚持性强,能把指定的任务作为重要目标,用急切的心情去努力完成。

5.反应性强,容易受到启发,对成人的建议和提问积极作出反应。

6.有理智的好奇心,能从自己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满足,并且自己能够提出新问题。

7.乐意处理比较困难的问题和进行争论。

8.机灵,具有较敏锐的观察力。

9.善于正确地运用众多词汇。

10.具有独创性,能够用新颖的或者异常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11.想像力强,能够独立思考。

12.兴趣广泛,对各种学问和活动都感兴趣。

13.关心集体,乐于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助人为乐,和他人融洽相处,对别人不吹毛求疵。

14.情绪稳定,经常保持自信、愉快和安详,有幽默感,能够适应日常变化,不暴怒。

(摘自2003年1月7日《齐鲁晚报》)

父母是最好的“玩具”

牛津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西尔瓦经过对3000名3―5岁的儿童深入研究后得出结论:“儿童的成功与他们所

拥有玩具的多少和类型、父母陪伴他们时间多与寡有着极其复杂的关系。给孩子们太多或者类型不当的玩具,对孩子们有很大的害处。因为他们在大堆的玩具面前往往感到无所适从,更不可能在某一种玩具上有足够的逗留时间并从中学到什么有益的东西。”

研究者指出,与父母有很多时间共享的孩子在很多方面要胜过有大量玩具的孩子,甚至于那些会玩电脑的孩子。

(摘自2002年12月5日《齐鲁晚报》)

早晨睡懒觉有助于

掌握新技能

研究人员对睡眠方式进行研究时发现,被称为第二阶段睡眠,即在熟睡与做梦之间那段时间的睡眠非常重要。研究者说:“有些情况下人们在一个晚上会有50%的时间都处于第二阶段睡眠。假设我们每天都睡8个小时,那么最后的两个小时对于强化记忆尤为关键,但这两个小时的第二阶段睡眠往往因为人们要早早起床而被打断。”

这一研究结果对于运动员、音乐家以及外科医生而言非常重要,其他一些需要用手来完成高难度动作的人也会因此受益。

研究人员说,这一研究结果也许还可以解释为何婴儿的睡眠时间较长。这是因为:“婴儿在睡眠时间里也在学习。”

篇3

一、考试性质

宜昌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是初中毕业和高一级学校招生合二为一考试。它具有以水平(毕业)考试为主、兼备选拔(升学)考试的性质。

二、考试方式

1.语文、数学、英语:实行纸笔闭卷和分卷考试。物理和化学、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地理和生物实行纸笔闭卷和合卷考试,分别计分。

2.英语听力口语:与笔试分开考试,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实行电脑评分。考试分为“回答问题”、“听后选择”、“听后记录并转述”以及“模仿朗读”四个项目。

3.体育与健康:采取过程管理评价与目标效果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即七、八、九年级平时考核和中考统一考试两部分综合评定。平时考核由学习态度和体育课学业水平成绩两部分组成;统一考试分为中长跑测试、力量测试和技能项目测试。

4.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与笔试分开进行,采取现场操作方式单独组织考试。其中物理和化学采用合卷,分别评分。考生现场抽签确定考题,成绩当场评定,合格即得满分。

5.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标准化考试,采用五科合卷机考的方式,实行电脑分别评分,成绩当场呈现。主要考核学生初中阶段“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

三、考试计分

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体育与健康以原始分数呈现,各科总分值分别为: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120分,实行笔试(80分)与听力口语(40分)分开测试;物理80分,实行笔试(70分)与实验操作(10分)分开测试;化学50分,实行笔试(45分)与实验操作(5分)分开测试;体育与健康50分(其中七、八、九年级平时考核成绩各计5分,中考统一考试成绩计35分)。

生物、地理、道德与法治、历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以等级呈现,各科卷面总分值均为100分(其中生物笔试90分与实验操作10分),按80分及以上、70—79分、60—69分、59分及以下分为A、B、C、D四个等级呈现。其中生物、地理、道德与法治、历史分别对应30分、25分、20分、10分,计入总分。

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三门科目考查,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四、考试时限

语文150分钟。数学和英语各120分钟,其中英语笔试90分钟,听力口语30分钟。物理和化学(合卷)笔试共150分钟,理化实验操作(合卷)30分钟。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合卷)共90分钟。地理和生物(合卷)共90分钟,生物实验操作20分钟。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合计100分钟。

五、考试时间

注:1、体育与健康科目平时考核时间安排在七、八年级下学期和九年级上学期。

2、2019年八年级地理和生物科目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22日下午。

六、考试组织

1.考试命题

宜昌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由宜昌市教育局组织统一命题。命审题工作实行集中封闭式管理。

2.考试范围

考试范围严格按照各学科《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确定的课程内容,同时参考现行学科使用版本教材。学业水平考试注重考查学生九年义务教育的积累,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重视发挥考试的教育功能,在各科目考试内容中融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育和劳动教育等内容的考查。

3.考务工作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和生物等笔试学科考试和听力口语考试,由宜昌市教育招生和考试办公室统一组织,各县(市、区)教育局实施。

体育与健康测试,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机考学科考试,由宜昌市教育招生和考试办公室制定统一的考试办法,各县(市、区)教育局组织实施,各学校家长委员会选派代表全程参与监督实施。

七、考试成绩运用

1.在用于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时,参加全部学科学业水平考试并取得成绩,与完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一并作为取得初中毕业证书的依据。

篇4

一、学习贯彻《总体方案》文件,分层开展培训

1.组织参加《总体方案》专题视频报告会

2020年12月24日,区教体局组织各科室负责人参加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组织的学习贯彻《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专题视频报告会。深刻了解《总体方案》出台的背景、过程和意义,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是树立正确办学方向的指挥棒,报告会解读了《总体方案》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以及下一步的贯彻要求。让全体教体系统职工全面了解了《总体方案》精神实质、总体部署,及对五个方面22项重点任务。

2.区教体工委及时传达学习贯彻《总体方案》文件精神

《总体方案》颁布后,我局高度重视,区教体工委书记、教体局局长分别于3月24日、4月22日先后到市教体局,就《总体方案》文件精神要求,与分管部门领导进行磋商座谈。并于4月19日,徐永生第一时间主持召开班子成员、教体机关全体成员、各中学中心学校校长扩大会议,组织原文,再次原汁原味学习《总体方案》文件,也明确了督导室领导、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牵头负责,确保了这项工作有人抓。会议强调,一要强化政治担当,深刻学习领会关于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论述精神,增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二要坚持对标对表,全面对照《总体方案》,以破“五唯”为导向,破立结合,努力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三要抓好学习宣传。既要扎实抓好教育系统干部教师的全员培训辅导,还要注意开展面向家长、学生、社会公众的宣传引导,合理引导社会预期,营造改革良好氛围。

3.各中学中心学校多种形式学习《总体方案》文件精神

各中学、中心学校通过班子会议、支部会议、半月例会、教职工大会、党小组会议纷纷组织学习《总体方案》文件,深刻领会关于教育评价的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做好学习培训,做到应学尽学,应训尽训,做到人员全覆盖。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具体的、细化的举措,坚持破立并举原则,围绕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突出学校特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二、全面清理各项规章制度

根据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省教育厅、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区教体局及下属学校对照《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负面清单》,对照清单,全面梳理相关规章制度和政柔文件,凡是与《总体方案》精神不一致的各种做法规定,都必须坚决改过来,切实做到令行禁止。

依据负面清单中“不得将升学率与学校工程项目、经费分配、评优评先等挂钩”规定,将依据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进行修改。

依据负面清单中“不得通过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学生”规定,废除教育教学质量奖励办法(试行)文件,其中设置的中考奖和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测评奖。确保教育评价改革任务举措落地见效。

三、牢牢把握育人方向,加快构建特色的“五育”并举全面培养体系

以立德树人为主线。就是着眼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主线,贯穿于教育评价改革各项任务始终,引导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确保教育正确发展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多年来,我局围绕立德树人,在教育评价改革做了积极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1、突出德育实效

为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落地落实,区教体工委制定《区教体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方案》,对学习教育工作作出时序安排。机关党支部在统一征订学习资料的同时,编辑整理最新讲话精神学习资料,每周一开展学习交流,丰富大家党史学习内容。全区各中小学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党史知识展板等宣传阵地,白泽湖中心学校采取制作党史音频、大桥中心学校罗岭初中请志愿军老战士到校上团课、讲党史,大枫初中朝阳路小学组织学生到独秀园红色教育基地研学,大桥中心学校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内容打造党史“云”课堂,还有的学校推出一期争当“学党史小达人”在线答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手抄报、出一期党史百年天天读主题板报、自创绘本、分享阅读、课本剧展演,以及邀请知名作家进校园等一系列的读书活动,在陶冶学生道德情操,丰厚学生文化底蕴同时,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全区中小学校宣传员清明前夕瞻仰市革命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辈,重温入党誓言。内容丰富多彩,学习入心入脑。此外叶祠、朝阳科普社区联合区科协、叶笃正气象科普馆联合开展全国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参观了叶笃正生平陈列馆和气象科普馆,普及了气象科学知识,孩子们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发扬叶笃正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科学不畏艰难、孜孜不倦、勇于探索的伟大精神,从小树立科技强国梦想。”

2、提升智育水平

为进一步营造良好阅读氛围,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区先后隆重举行2019年“文学进校园”活动和2020年小学语文课外读物讲述比赛。区教体工委书记、教体局局长徐永生在致辞中指出,区“文学进校园”活动自2019年6月启动以来,先后邀请著名作家叶兆言先生来讲学,组织师生前往两邓故居、严凤英故居等地采风,举行妙趣横生、别开生面的中学生成语大赛和首届童书讲述比赛。特别是疫情期间,小语人开展的“停课不停学,好书伴你读”系列活动,童诗系列课程,温暖和照亮了莘莘学子。他希望全区中小学坚持阅读立校,推动“文学进校园”,让校园弥漫书香。

活动中,师生同台演绎,声情并茂地为大家呈现了《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稻草人》《小王子》等十多篇课外读物作品,在讲述过程中通过视频短片的形式向与会人员展示了各自学校开展文学进校园的活动场景和近年来师生的文学创作成果。大桥叶祠小学程小凤、吴飞的《花朵开放的声音》和邱昱《稻草人》《舍身堵枪眼》等经典诵读更是得到精彩的演绎。本次课外读物讲述比赛得到了各级媒体记者的大力支持,引起了广泛关注。市新华传媒对活动进行全程直播,区融媒体记者对本次活动进行了跟踪摄像报道。

3、强化体育锻炼,坚持健康第一,开齐开足好体育课程

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大桥中心学校举行“多彩童年阳光成长”庆“元旦”体育大课间视频展评暨2020年“新时代好少年”表彰大会,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朝阳路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及七所小学带来的精彩纷呈的体育大课间视频。师生整齐划一的动作,昂扬饱满的精神,矫健有力的步伐,赢得阵阵掌声和欢呼声。教体工委委员、副局长马宏岱指出大桥中心学校举办的庆“元旦”体育大课间视频展评暨2020年“新时代好少年”表彰活动,展现了大桥新时代好少年应有的风采,大桥新时代教育的风采;无论是大小学校都动了起来,孩子们在开心的学、在练,这就是“3+X”的成果;希望各校坚持下去,将经验传授到区各校,将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精神贯彻到每个孩子的心中。

4、增强美育熏陶,实施学校美誉提升行动

“3+X”进校园如火如荼。高位起步,以黄梅戏、书法、武术三项活动为基础,以国学经典、廉政文化、科技、发展、足球体育运动等为补充,STEAM课程,结对帮扶促融合

推进长三角教育一体化,促进有效融合,加快STEAM课程建设,与浙江省嘉兴实验小学结对帮扶,暑期开展STEAM教育理念下的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精心打造“3+X”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品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聘请名家专业指导,引领活动纵深开展。

素质教育亮点纷呈。(1)小学生足球跻身全市四强;(2)城区小学生田径比赛,勇夺2个团体奖;(3)全市中学生社团文化节,集体、个人双丰收,5所中学、5名教师榜上有名;(4)成功举办全区“百年追梦·全面小康”小学生讲故事和中学生演讲比赛,并在市赛中获得二、三等奖;(5)儿童阅读研究推广风生水起,引领全区青少年儿童迈入阅读新境界。

5.加强劳动教育

为了增强学生们的劳动技能,锻炼他们的意志,砥砺他们的品行,大桥中心学校在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开展劳动教育现场会,研讨了《区中小学劳动教育方案》,大家一起参观了劳动活动室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分享了本校是如何开展劳动教育,并畅谈了今后如何进一步有效的实施劳动教育。余金明强调各校要本着“德智体美劳,五育齐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要有意识的将劳动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机结合校外活动中心的共性课程,开展好本校的个性化课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收获知识和快乐。

四、教育评价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通力配合、协同推进,确保落地生效

有了好的方案、好的决策、好的蓝图,关键在于落实教育评价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不同主体,需要方方面面通力配合、协同推进。《总体方案》对教育评价改革作了整体部署,文件出台后,更重要的是抓好改革落实,确保落地生效。

落实改革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把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根据《总体方案》要求,结合实际明确落实举措。各校要狠抓落实,切实破除“五唯一”顽瘴痼疾。学校可先行试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的经验做法,及时总结、宣传推广各中学、中心学校在教育评价改革中的成功经验,扩大辐射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加强专业化建设。构建政府、学校、社会等多元参与的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教育督导部门统一负责的教育评估监测机制,发挥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作用。严格控制教育评价活动数量和频次,减少多头评价、重复评价,切实减轻基层和学校负担。创新评价工具,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

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困惑一:齐抓共管、通力配合

当前,高考的竞争激烈没有从根本上改观,学生的课业与心理负担未见缓解,各种各样的培训班、繁重的课外作业、上扬的学区房价等导致教育内卷愈演愈烈。各校抓管理的同时就有比拼,社会大环境还在关注高考成绩,在全社会要形成唯分数、唯升学论,还要有个过程,像一中四中高琦这样名校,生源爆满,学位紧张,以及房地产抢占先机,引进名校,提高升学率等方式吸引购房者。教育作为杠杆,只有让全社会达成一致共识,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克服短视行为、功利化倾向;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

困惑二:加强联动共同营造改革良好氛围。教育评价改革要想落地,需要全社会共同支持、配合要履职尽责,带动全社会形成科学的选人用人理念;新闻媒体也要加大对科学用人理念和做法的宣传解读,增进社会共识;广大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加强家校合作,形成育人合力。

下一步思路举措和意见建议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充分考虑教育评价改革的艰巨性、长期性。通过社会、学校家庭齐抓共管,逐步提高各级党委和政府科学履行职责水平,完善各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健全教师潜心育人的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办法更加多元。

1.加强学习,共同抓好《总体方案》的贯彻落实

扩大日常学习的范围,不囿限于教育评价方面,增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支部大会、党小组会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学习研讨,5月底前做到应学尽学、应训尽训,坚决把中央、省、市《总体方案》精神落到实处。

2.改革学校评价。“破”的是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立”的是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相应提出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一是完善幼儿园评价重点评价幼儿园科学保教、规范办园、安全卫生、队伍建设、克服小学化倾向等情况;二是改进中小学校评价,重点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障学生平等权益、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营造和谐育人环境、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以及学业负担、社会满意度等情况;普通高中主要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情况,突出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开展学生发展指导、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有序推进选课走班、规范招生办学行为等内容。

篇5

论文关键词 监狱管理 狱警 管理体制

监狱作为国家的主要刑罚执行机关,肩负着维护安全稳定,教育改造罪犯的重要职能,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它也面临巨大的考验与挑战。目前我国的监狱管理工作已逐渐趋于完善,并且将会一步步走向科学化的进程管理,但近看监狱部门管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方面的问题。监狱部门的管理工作要如何与时俱进,如何其管理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以及将如何推动监狱工作的持续和快速健康发展,这对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不可或缺的现实意义。笔者拟结合监狱工作管理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现行监狱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监狱警察职能分工不明确

目前我国监狱警察存在着一职多能的现象,从人员来看,监狱警察不仅仅是刑罚执行者,同时还需要负责对犯人进行思想教育、法律教育、劳动改造、心理矫治等工作,这种职能分工使得监狱警察无法把每样工作都做的到位,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其实作为普通工种的工作人员来说,一心善且不能二用,更何况是身负重职的监狱工作人员。一个人的天平是很难做到对每样工作的精力都分配均匀的。于是便会出现这种情况:监狱制定了一个科学合理的改造目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遇到种种困难,使之很难成功的进行下去。总结种种原因发现,我国监狱警察体系中人员的整体素质未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由于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他做完一大堆庞大繁杂的工作之余,没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去学习其他以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同时这个改造的过程仅靠监狱自身的管理工作进行是一项很难完成的任务。

(二)监狱管理体制已不适应现代管理的需求

长期以来,我国的监狱组织内部管理体制一直沿袭着以往的职能等级制度。首先,从横向层面上来看,其主要是按照业务分工来进行各个职能部门的划分;其次,从纵向层面上来看,至始至终都采取的是“监狱领导——职能部门和监区——分监区”这样的一种自上而下的三级管理体系。在过去,这种垂直型的三级管理体系为我国监狱管理还是做出了一定的历史性贡献,但是随着经济、社会以及法制的不断发展,在新阶段和新的形势下,这种三级管理体系已经越来越不适合于现代管理制度的要求,无法满足现代管理的需求。这主要是因为这种监狱管理体制存在着监管工作分工不明确,监管工作对罪犯的改造上所起的作用较为分散,不易及时的发现漏洞,从而造成监狱管理工作在一些类似影响安全和改造质量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三)监狱管理方式欠合理化、科学化

我国的监狱管理,在刚刚建立之初,其主要的作用或者说价值有两个方面的目的:一个是社会价值,主要通过监狱来对犯人进行教育改造;另一个是经济价值,通过对犯人采取参加劳动的形式,为监狱自身的有效运行创造效益。这两点价值都是从当时的具体国情出发,也适合当时监狱管理的发展要求。因为通过对犯人进行教育和劳动改造,能够使犯人接受一门技能,为其以后在社会上生存提供一定的帮助,同时也为监狱和国家创造一定的经济收入,对于正处于经济建设过程中的我国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得到完善,监狱这种经营方式在市场竞争下受到的冲击越来越严重。同时这种体制也衍生出了两大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一是,监狱警察有了腐败的权力和机会。监狱企业是以追求利润作为目标,在这种“监企合一”的模式下,对犯人的改造则直接体现在他们创造经济利益的多寡上。在这样的一种管理模式下,改造只注重经济效益,为监狱的腐败和监狱警察权力的扩大提供的可能性。二是,对罪犯的改造质量造成较大影响。监狱改造是通过劳动这种方式帮助罪犯能过洗心革面,重新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改造,忽略了教育的功能,这样不仅严重影响了改造的质量,也是对罪犯人权的严重忽视。

二、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几点对策

(一)明确监狱监察职能

1.监狱警察各司其职

可以对现职在编的监狱警察进行分类处理,即规定某些警察专门从事某项工作,这种职能分工可以使监狱警察专门研究、探讨某一个单项工作的方法、步骤以及策略,使得监狱管理工作划分得更细,管理人员实际的工作做得更精细,这样既能保证工作的高效完成,又能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保障以后的管理工作能更科学、专业化、高水准的完成。

2.建设一支专业性强的狱警队伍

作为监狱工作主体的监狱民警队伍,其在执法、安全、质量改造三大管理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监管改造工作作为监狱管理中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它是直接以人为管理对象,改变或部分改变人的已有意识和行为习惯,直接作用于人的思维意识,这就要求它以一种科学、严谨的态度,专业人士利用专业知识来进行,因此需建设一支拥有法律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以及拥有相应的专业技术的强有力的监管队伍。

3.设置专门化的监管部门

针对不同的犯罪人群和犯罪心理,监管改造工作需要采取不同的矫治对策,这就要求监管须建立不同的管理和教育矫治部门。这是监狱管理制度由粗放向精细的一种转变,也是监狱刑罚执行要求分类管理和分别施教的基本要求,同时它也是教育改造由宏观向微观的具体化实现。设置专门化的监管部门其实质就是监狱管理的精细化,只有设置专业化的部门,实行管理分工,使工作越分越细,专业化程度就越来越高,这样才能保障监狱工作的高效运转。

(二)建立适应现代管理的监狱管理体制

1.建立三级安全、改造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在原有业务部门和业务流程重新整合的基础上,建立监狱、监区、分监区三级安全、改造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在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方面提高监狱工作的整合性,提高改造质量管理的地位,使之成为贯穿监狱执行刑罚、惩罚和改造罪犯活动全程的主线,成为监狱的主管业务,更有甚者成为包含全部因素的全监狱性质的大系统管理,把影响安全稳定和改造质量的各个因素纳入管理的范畴,形成一个大安全、大教育的管理体系,提升安全管理。

2.完善监狱工作运行管理机制

在逐步完成部门分工明确、业务归口管理、岗责清晰、条块结合管理格局的条件下,建立大教育、大安全的管理运行机制。采取动态问题动态管理、系统问题系统管理的方法,设立并落实三级定期排查和分析研究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发现的问题,对狱情、犯情、敌情等安全和改造质量的各个要素以及监狱的各项业务工作的运行影响甚大,让大教育、大安全的管理制度在监狱工作中得到具体的详尽的体现。

3.建立有效的激励、监督考核机制

第一,创新监狱的监督考核组织形式。把职能部门和其他业务部门纳入监狱的监督考核中,监区的工作与职能部门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全员设置全方位的监督考核机制,不但能推进各科室积极发挥其管理只能,调动起科室与监区的积极性,还能消除人们不平衡的心理,加强了各部门的监督与指导业务,加快了监区自身整改的工作进度。

第二,创新监狱的监督考核方法。在监狱工作的监督考核中,不应只考核各项基础业务的规范化程度,记录痕迹层面上,应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透过记录痕迹考核他们真实的执行情况和制度,这样才能保证监督考核的真实性与实用度,

第三,创新监狱的奖惩考核制度。监督考核激励约束机制的精髓是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只有把各项奖惩,特别是“德”、“绩”的情况作为实施奖惩的主要依据,作为监督考核的基础来体现监督考核的结果,才能真正建立起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奖惩机制,调动起组织和个人的工作积极性,促使监狱内部各个部门都朝着自律型组织转变。

(三)引入现代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创新监狱管理制度

首先,树立起“人本生产管理”的新理念,创造和优化劳动改造手段。监狱生产目前受其自身固有的条件限制,倒退为劳动密集型和劳务加工型产业的状况,监狱的经济也受到严重制约,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想发展监狱经济,优化劳动改造方式和强化监狱生产的物质载体功能,就只能用现代的科学文明手段完善监狱的生产管理,大力发展监狱生产和强化劳动改造罪犯的条件,同时需要找准二者的结合点,从而达到“人本生产管理”的目的。

其次,一个国家的司法文明程度体现在对罪犯人格的尊重上,同时它也体现了一个国家施行刑法的目的。从我国现行监狱体制考虑和罪犯未来走向社会来看,对罪犯的人格尊重并不要求取消惩罚和劳动,反而是让他们通过劳动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和学习提高知识水平,以帮助以后再次进入社会有谋生的技能。比如,建立合理的监狱企业产业链,让罪犯在进行改造的过程中,掌握种植、养殖、工程等一些实用的技术,让他们在刑满释放后能够更快的融入社会,有一技之长以满足现实就业环境;对专业特长的罪犯,可以提供一定的条件,让他们继续钻研技术业务,提高其专业知识以及服刑人员的文化知识服务;对参加一线劳动的罪犯,要人性化操作,根据劳动强度提供相应的伙食标准,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减轻劳动强度、缩短劳动时间等等,这些都是改造罪犯的有效手段。

最后,监狱的功能是帮助、惩戒、改造罪犯,为了能专心的执行本职工作,监狱改革要求转变监狱办企业、监狱办社会的现行机制,但这也不是要求监狱就要脱离办企业的职能。对于如何实现“监企分开”,在发展监狱经济的同时为罪犯改造提供劳动场所和岗位,让他们在进行劳动教育的同时得到相应的劳动报酬以保障应有的人格尊重,在真正意义上让监狱成为国家刑罚执行机关,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探讨和解决。

篇6

关键词: 财务管理人才培养 目标定位 基本原则 实现途径

由于近几年财务管理内、外环境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再加上该专业从试办到正式举办的时间较短,积累的经验也不多,其无论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上,还是专业教学体系的建立健全上,都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本文拟就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问题作些探讨,以就教于广大财务管理教育与实践工作同行。

一、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基本原则

面对财务管理所处的环境结合其自身发展的需要,在确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笔者认为,应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第一,方向性。就是在确定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时,要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同志在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语)

第二,前瞻性。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要有超前意识,不仅要适应现代经济管理的要求,更要瞄准未来经济管理发展之需要。不仅要适应我国经济管理的特点,同时也要符合国际经济管理之惯例。

第三,统一性。在确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必须做到“五个统一”,即: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统一,要与教育教学规律相统一,要与人才培养规律相统一,要与专业自身发展要求相统一,要体现通才与专才相统一。

第四,创新性。在确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一方面,确定过程及方法要创新;另一方面,所确定的目标内涵也要充分体现创新精神的要求;同时,还要把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学生作为培养目标之根本。

第五,整体性。培养目标要充分考虑妥善处理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之间的关系,坚持德育为先,五育并举;要十分重视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要坚持人才培养标准与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相结合;要坚持知识与能力相结合;要坚持层次定位与职业定位相结合。

此外,在确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还要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及国际化等原则。

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途径

为实现以上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必须建立健全现代教学体系,包括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构建现代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建立必要的实训设施,配备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改革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等等。

首先,努力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建立应体现层次型、结构性和系统性;应实现最佳组合,从而产生“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教学效应;应立足于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优化上。

其次,着力构建现代人才培养模式。要以“夯实基础、拓宽知识、强化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激发潜能”为原则,构建“以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为核心,以知识教育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精神养成为突破口,坚持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坚持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相结合”的“基础厚、口径宽、适应广、能力强、素质高”这一人才培养模式。

篇7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 专业带头人 骨干教师 专兼结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223-01

1 电工电子专业“双师型”师队伍现状

电工电子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双师结构”还未完全到位,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技能型人才不足。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知识老化,接受新知识能力不足,缺乏双师型电子专业教师,难以满足实践教学和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和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职业资格培训力量比较分散,培训社会化程度低,很多学校一直没有找到妥善的解决专业教师继续教育的渠道和方式等问题,学校对外培训比较分散,为社会培训规模都较小,没有形成系统的培训计划,相应的培训师资力量薄弱。

“双师型”师资队伍是电工电子专业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数量、素质、结构等都不适应电工电子专业职业教育发展改革和人才培养的要求,突出表现在“双师型”教师和兼职教师比例偏低、水平低,没有形成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梯队,同时,具备相当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电工电子专业师资队伍严重不足,尤其缺乏熟悉企业生产实践经验,并能够承担“理实一体化”教学工作的“双师型”专家教师,严重制约着现代电子技术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2 电工电子专业培养“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培养技能目标

电工电子专业应建立起以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专业带头人为首、以较高水平“双师型”骨干教师为骨干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梯队。在这个梯队里,有的教师具有高级教师职务,这些教师既能讲授电工电子专业理论课,又能指导技能训练。

电工电子专业“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培养技能目标:(1)以结构工艺和生产工艺为主熟练的装配人员为培养技能目标;(2)以电子焊接技术为主熟练的电子焊接人员为培养技能目标;(3)以元器件识别和检测为主品质检测技术人员为培养技能目标;(4)以电路原理为主调试和维修技术人员为培养技能目标;(5)以机电一体化为主熟练的PLC和低压电器技术人员为培养技能目标。

3 电工电子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3.1 从企业引进专业教师

职业院校要积极从电子企业招聘有丰富的现场经验、组织能力强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作为特殊人才引进充实教师队伍,引进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及高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担任专业教师。

3.2 成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培训机构

加强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打造“订单式”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成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培训机构,聘请企业专家和本专业学科带头人作为培训教师,把在职专业教师培训成“双师型”教师。

3.2.1 培训形式

(1)随堂培训。教师随同学生一起上实训课。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项目式教学法,每堂课中都安排一定数量的动手实践环节。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动手能力,使教师熟悉企业的工作环境。

(2)集中教学实训。对于一些较大的实训项目采用集中实训的方式。包括认识实训、电工技能实训、电子技能实训、单片机综合实训、PLC综合实训、计算机基本技能训练、小家用实训等都采用集中实训的方式进行。每学期安排2~3个项目,每个项目安排1~2周时间,教师停课进行整周的实训操作。实训项目的设置尽可能模仿企业的生产流程和考核评价模式,一方面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另一方面感受企业的文化和管理,对教师技能和行为规范同时加以培养。

(3)顶岗实习。安排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教师亲身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体验企业的文化和管理。在企业实习中,要对教师加强纪律教育、劳动教育、安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对教师的表现和实习报告要作全面考核,成绩列入教师培训成绩册。

3.2.2 培训原则

(1)全面发展原则。准确定位培养技能目标,采用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需求。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角色扮演教学方法,使抽象的课程内容具体化。采用项目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课堂讨论式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采用模拟教学,提高教师实训技能。

(2)结构优化原则。根据专业发展方向,构建与就业岗位工作任务紧密联系的“三融合”课程体系,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融合、考核评价与技能鉴定相融合、专业能力与社会能力相融合。以“三融合”为原则建立服务专业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技能课程,以培养教师职业技能为核心的专业课程;建设以职业工种能力为培养目标的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按时参加培训并参加社会职业资格考试,取得合格证书,拓展自身的职业水平。

(3)强化实践原则。将专业技能比武引入培训课堂,通过讲任务、讲要求,制定“专业技能大比武细则”,形成课程标准。按任务引领方式,指导课堂教学,按就业岗位技能需求,制订比武标准。以赛带学、以赛带培、以赛带训,使教师养成注重技能实践的学习习惯。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融合、考核评价与技能鉴定相融合、专业能力与社会能力相融合,通过培训强化职业操作技能,教师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4)注重创新原则。强化学术性教育和专业技能培养,增强问题意识,提高教师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通过任务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用模拟企业生产实践的教学环境吸引教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根据岗位和工作任务整合专业技能点,实现岗位与课程的对接,使实践教学与职业资格接轨并实现网上教学与学习。

(5)坚持校企合作原则。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对于电工电子专业教师,要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使他们逐步成为“双师型”教师。对于具备一定条件的实验实训教师,要加强对他们的理论培训,使他们也逐步成为“双师型”教师。

4 结论

职业院校通过积极从社会上引进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及高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担任专任教师;加强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打造“订单式”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成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培训机构;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兼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培养出专业“双师型”教师,为电子企业培养更多的高质量的人才,满足我国电子行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8

一、组建的背景

(1)学校层面:广大老师尤其是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应该顺应信息时展的要求,掌握制作网页、建立班级博客等技术,提高自身的德育素养和信息技术水平,并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维护好、完善好、管理好、充实好班级博客,发挥它应该有的阵地作用。

(2)学生层面:现在的小学生会操作电脑的很多,QQ、微信、微博、空间……都不在话下,他们需要展示自己,需要与同学交流、与老师交流,也需要得到家长的肯定和赞许。

(3)家长

层面:新时代的家长对小孩的重视程度和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在希望孩子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也迫切需要与班主任、任课老师换种方式交流,期望找到既满足孩子对电脑的好奇心,又能与其他家长一起分享孩子的喜悦、成果、生活等的好方法。

二、主要的做法

一是培训指导。德育处、教科室联合制定培训方案,以专家辅导、校内研讨、自学等多种形式进行网页制作等技术上的培训,经历“培训―制作―修改―成型―使用”的过程,确保人人会制作、班班有博客、个个能使用。二是形成制度。每个“班级博客”形成专人认领、专人维护的制度,谁接这个班谁就是这个“班级博客”的负责人,定期定时更新、充实内容,保证“班级博客”的点击率、使用率,发挥它该有的作用。三是评价考核。把“班级博客”纳入班主任考核,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由德育处、教科室牵头,组织相关人员定时浏览、检查、评比、考核,并及时以短信、简讯等形式通报检查结果、宣传优秀典型,确保“班级博客”人人参与、班班参与,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四是不断完善。及时收集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以个别辅导、一帮一结对等形式,顺利组建全校班级网络,并定期作技术层面的检查、完善,一边摸索、一边改进,逐步完善现有的网络环境。五是长效管理。对班级博客的管理实行长效不间断管理,除了工作日日常管理之外,以活动为抓手,督促博客负责人联合家长、学生,形成寒暑假期间不间断维护、更新、充实,充分发挥它的载体作用。六是拓宽渠道。鼓励班级建立QQ群,老师和学生建立个人微信、微博,将共性的材料在班级博客、QQ群上展示出来,个性的一面则在自己的QQ、微信、微博上表现,形成多种渠道、全面信息化的格局。

三、取得的效果

一是加强了家校联系。“班级博客”吸引家长的眼球,且操作方法简单,只要上班后或是回到家中,打开小孩所在的班级博客,就能够很快了解最近班级的动向、班级最近的活动、自己孩子的作文或是任课老师留言、评价等,激发家长的参与热情,加强了与老师、学生之间的沟通。二是优化了班级管理。“班级博客”的建立丰富了班级管理的内涵,除了直接的日常管理之外,网络管理既新鲜又创新,它整合了行政领导、班主任老师、任课老师、家长、全体学生的力量,拓宽了接受监督的面,顺应了信息时展的要求,优化了班级管理的形式、内容,变得更直接、更具体。三是提供了展示平台。学生天生就有表现的欲望,结合网络环境,更加能激发这种欲望表现的速度和频率,将自己参加活动的照片、写过的作文、获得的荣誉等展示在自己班级的博客上,全校的老师、学生乃至家长都可以浏览。它无形中把“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给所有家长、学生包括老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一个供大家一起学习、监督、提高的互动性平台。四是传送了正能量。班级是学校管理的一个“单位”,是聚人心、显正气的重要窗口,班级博客上的内容正是迎合了表扬、鼓励、努力、向上的目标,代表着班级的荣誉和形象,也是学校的荣誉和形象,是宣扬、传送正能量的有效载体,管理好班级博客,就能够凝聚全班学生的心,凝聚全体家长的心,共同为提升班级层次努力。

篇9

关键词: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流程

一、引言

从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开始,一股由美国刮起的“外包”之风,逐渐蔓延到日本、欧洲,成为全球企业界的一股潮流。现在,外包已经不仅仅限于传统的信息外包或者制造业的外包,外包的领域和范围正在不断的扩大,连传统上被当作组织不可分离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也开始被外包。国际数据公司( IDC) 的资料表明,2000年美国在人力资源服务方面的花费超过了$227亿,其中,人力资源管理的外包是该领域中增长最快的部分,2000年美国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外包达$25 亿 (赵曙明、李海霞,2004)。而国际数据公司对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市场的最新预测表明,人力资源服务方面的收入到2006年将达到$560亿,且人力资源业务外包将继续是人力资源服务消费中增长最快的领域(Denise Pelham,2002)。

Greer、Youngblood和Gray (1999)给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定义是:由外部伙伴在重复基础上从事原来由企业内部从事的人力资源任务。 Lever(1997)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是关于从外部服务上获得商业服务的长期合同关系。张占斌(2005)认为所谓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就是指将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与发展及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工作和业务外包出去,交给专业的管理顾问公司来做。这样既能降低运作成本,又能提高员工的素质与办事效率。

二、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旅行社业属于人力和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产业,其投入主要是人力资源和知识,产出主要是服务,人力、人才是旅行社业最大最主要的资本。当前,旅行社在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设置、招聘、培训、薪酬等方面存在问题。

1.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设置不完善

在多数旅行社中,一般都没有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人事事务仅由办公室代为处理;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员工招聘,简单培训和工资待遇及劳动合同等方面,很少涉及职业系统培训;有些旅行社口头上说尊重人才,实际上却更加相信经验,对知识和人才缺少强烈的需求,有些旅行社虽然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但很少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下功夫,或只是把重点放在待遇的提高方面,不能把人才管理与旅行社的发展真正联系起来。

2.旅行社员工流动性大,人才流失严重

旅行社企业间、行业间的人员流动现象突出。在其他行业,正常的人员流失一般在5%-10%左右,而旅游企业员工的流失率竟高达20%以上(赵丽萍,2006)。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2003)的调查报告显示,自1989年开始实施全国导游员资格考试以来,截止2002年8月,全国已有197 375人获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其中正在从事导游工作的有131 904人,占66.8%;目前已不再从事导游工作的有65 471人,占33.2%。

3.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简单化

旅行社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一人从事多项工作的现象大量存在;员工工作内容较灵活,绩效考核难度大。目前我国旅行社在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设计等方面的制度和管理手段相当落后,人力资源主管往往并不熟悉本企业的人才现状,更不明白本企业的人才需求,不能有效激发本企业的人才潜能,在使用人才时只凭感觉行事,甚至只是机械被动地例行日常事务,不对本企业的人才状况做研究、分析,缺乏对人才的长远规划。

4.旅行社招聘主要以学历和资格证书为标准

在人力资源市场里,员工的来源广泛,除了相对较为固定的教育经历之外,应聘者对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经历、工作业绩等隐含信息比企业主了解得多,但企业主对应聘者的能力评价目前主要是简单的以学历和相应资格证书作为划分标准。在考核过程中,大部分企业将工作年限、学历、甚至将员工家庭背景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而忽略员工的工作能力、发展潜质、个人品质、任务饱和度、个人目标等软信息,缺乏系统科学的考核体系,这种不完全信息阻碍了旅行社与员工契约关系的运作能力,进而导致无效率的后果,最终不能提供真正适合员工发展的岗位,直接造成未能真正体现员工个人价值的所在。

5.旅行社薪酬制度不科学

由于企业主对于各类员工的素质难以衡量,没有统一的标准,个体的能力很难评价,所以旅行社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往往以岗位设定职务工资。这种以劳动投入为导向的传统薪酬制度,就使应聘者对自己的能力与薪酬标准进行比较,如果认为自身的能力大于所在岗位报酬,付出的努力与获得的报酬不成正比, 就使得许多具有丰富营销经验的旅行社业务骨干有可能进一步寻求更好的企业和岗位,导致这些员工在外资旅行社高薪聘请时“背叛”原来的企业,并带走大量客源;反之则选择留在原岗位。但经过多次循环,同一岗位人员的往复变动,在既定的岗位报酬标准下,能力强者选择离开,留下的则是能力较低的员工。对于分成制(佣金制),它以劳动的产出为导向,员工的收入直接与销售业绩挂钩。在这种制度安排下,旅行社和员工都要承担相应的风险。在员工成长的初期,由于压力过大,对旅行社会有较少认同感或者对旅行社难以形成较长的良好的预期。再有承包制,这种员工每年交固定的管理费用给旅行社即获得所有的剩余索取权的薪酬制度,个人的风险很大,员工对旅行社认同感较少,其流动性较高。由于卸责问题和实施成本的存在,旅行社会采用不同的薪酬制度,不同的薪酬制度会带来不同的管理机制。现行的信息考核与薪酬体系匹配,不利于员工积极性的发挥及旅行社的良性发展。

6.旅行社人力资源培训存在问题

目前,旅行社员工培训存在以下问题(刘雪莲,2006):第一,培训观念存在误区。第二,松散的雇佣关系导致旅行社培训制度不完善。旅行社行业普遍实行部门承包制和责任制第三,培训体系缺乏系统性。表现在培训目标不明确,培训需求不明晰;培训内容注重技能,忽略素质;培训方式不能适应需求。第四,缺乏必要的培训评估机制。第五,培训费用的支付。部分旅行社不为参加培训的员工支付费用,因此,许多员工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不愿参加自费培训,从而,导致了员工业务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高。

三、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流程

参照一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流程,结合旅行社的特点,旅行社人力资源外包主要有6个流程,如图1所示:

1.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可行性分析

如前所述,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可行性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旅行社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分析、旅行社员工的接受与支持程度分析、外包服务商的可获性分析。一旦,三个条件都成熟时,旅行社即可考虑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

2.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内容的确定

旅行社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决策时,要考虑的是重要内容就是外包什么。我国尚无相应的、完善的法律法规去规范“猎头”以及其它外包咨询行业的运作,因此,在旅行社准备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之前,必须先界定清楚,某一职能是否真的适宜外包。通常对于旅行社来说安全性是首要考虑,同时要坚持不能把关系企业核心发展能力的工作外包出去的原则。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来讲,工作分析与岗位描述、员工招聘、培训与发展、薪酬、福利、劳动关系、人力管理信息系统等工作是可以考虑进行外包的。

3.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商的选择

首先当然要考虑服务的价格,因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某项工作外包以后,企业必然要承担一定的外包成本,如果成本较大,甚至大于由旅行社内部自己承担的成本,那还不如不要外包。其次是注重服务商的信誉和质量,它将对整项工作的完成乃至对旅行社的正常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旅行社在对涉及企业机密、员工满意度、工作流程等敏感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选择服务商时,必须确信其可靠性。此外,企业还需根据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量的大小,考虑服务商的强弱,选择适合于本企业的服务商。

一般意义上讲,外包商的选择标准如下:有本地人事部门或劳动部门颁发的合法从业资质;有外包项目或相关项目成功运做的经验;有稳定和多样化的招聘渠道,有能力及时补充空缺岗位;和本地劳动部门、人事部门、社保部门、教育部门和公安部门有良好关系,能及时处理紧急人事事务。

4.选择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方式

一般来说企业寻求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商的方式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普通的中介咨询机构,他们从事的业务很广,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仅仅是他们诸多业务中的一项;第二类是专业的人才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如英法等国新近出现的快速人员服务公司,就是专为企业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的。当然,国际盛行的“猎头”公司,也属于这类公司之一,企业把对高层次员工的招聘外包给这类公司是比较合适的;第三类是企业可以寻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人力资源专家或研究机构的帮助,由他们来为企业出谋划策,比如对员工的绩效考核、薪酬制度设计等。当然,上述三类外包的方式不是各自孤立的,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往往会召集各类人员,组成一个“智囊团”,力求把工作做好。

5.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计划

经过上述工作,人力资源外包就可以由相应的服务商来负责实施。在这期间,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并不是消极等待,而应该是积极的参与,概括起来说也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要注意人力资源外包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企业方应与服务商就相应的外包项目鉴定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约赔偿等问题。在外包实施过程中对工作的进展作定时检查,确保工作的顺利、安全实施。另一方面是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还应积极参与配合,为外包服务商尽可能提供帮助,双方应建立起双赢(Win-Win)的合作关系,共同把工作做好。

以旅行社的人才流失为例,外包商可以和旅行社一起分析原因,找出解决方法。旅行社人员流失率高的主要原因是旅行社与员工之间没有一种较紧密的维系关系。在旅行社股份制改造中员工可以持股,使旅行社的员工在旅行社中既是经营者也是所有者,对旅行社就不仅是一个员工,同时也是旅行社的主人,并和旅行社形成了一种资产关系,这种资产关系是维系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手段,可有效地留住人才,巩固人力资源。近几年来,许多国有旅行社进行了股份制改造的积极探索,如1994年上海国旅通过股份制改造B股上市,1997年青旅组建青旅控股并上市,1998年“广之旅”转为股份制公司,北旅集团的神舟国旅集团组建成5个分公司等(章牧、陈桂秋,2004)。员工持股既是旅行社对员工工作的肯定,也是旅行社对员工付出努力的回报,通过员工持股,可以有效消除工资收入不稳定性问题。

6.外包的监督、评估与调整

外包计划实施过程中,旅行社必须安排人员监督外包商的操作。防止外包商一味降低运行成本,而致使员工和旅行社利益受

到损害;防止外包商泄露旅行社的有关机密。在外包结束后,为

保证下轮活动能在此基础上有所改进和提高,对外包考评结果的反馈是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旅行社和外包商应针对外包结果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异,分析原因,提出双方改进外包效果所采取的可行性措施,以此作为改进下轮外包效果的有力工具。只有这样,每轮外包结束后进行反馈,总结经验,提出措施,人力资源外包活动效果才会与预期目标越走越近。如果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计划

实施后的实际效果要比预期差很多,可能就要重新审视旅行社人

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可行性,外包内容以及外包商的选择等问题,找出问题,重新决定是否进行外包以及如何开展外包。

四、结论与讨论

通过笔者简要的分析,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不妨利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方式来解决。旅行社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前,应充分考虑外包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旅行社具体特点和情况,确定外包流程,进行有效外包。

旅行社人力资源外包的实践才刚刚开始,理论研究刚刚起步。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的重要问题有: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与旅行社绩效的关系、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模式选择等。

参考文献:

[1]Denise Pelham. Is it Time to Outsource HR ? Training , April 2002

[2]Greer,C.R., Youngblood,S.A.&Gray,D.A.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outsourcing: The make or buy decis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1999(13):85-96

[3]Lever,S. An analysis of managerial motivations behind outsourcing practices in human resources. Human Resource Planning,1997(20):37-47

[4]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 国家旅游行业资格考试及导游人员、旅行社经理人力资源状况的调查报告[J]. 中国考试(高考版),2003.Z4:27-30

[5]刘雪莲. 旅行社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6.9:274-275

[6]赵丽萍. 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应对[J]. 现代企业,2006.7:22-23

[7]章 牧,陈桂秋.非常时期凸现的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研究[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8(1):18-20

[8]赵曙明,李海霞.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研究[J]. 南京社会科学,2004.1:1-7

[9]张占斌.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相关问题[J].生产力研究,2005.3:202-203

篇10

关键词:误区;更新;新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307-01

一、传统教育的误区

从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来看,传统教育在认识上存在着两个误区,一是教育对象存在片面性,只对少数成绩优秀的学生重点培养,大多数成绩一般的学生则是任其自己发展。客观现实决定了只有少数人能够通过考试进入大学,片面强调和追求升学率,必将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使基础教育成为面向少数人的教育;二是传统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生产劳动教育,只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与心理素质培养,它所追求的是片面发展,而不是全面发展。为了考试而学,是根本违背人才培养的规律的。尤其是在数学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表现的极为明显,授课基本是按照教材直接在黑板上重复叙述,考试虽然具体到每一道题的对错,但是总结性的教育较少,解题思想教受很少,学生只是会做题,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二、当今世界的教育观念更新与传统教育的弊端

反观当今世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教育观念的更新,智力已不再是能力的同义词,现实问题的复杂化和综合程度的提高以及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要求人仅要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具备与他们之间的合作能力,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持续性的学习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和自我提升的能力等素质。简言之,社会需要的是全面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显然,传统教育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人才培养的需要,而且还会有碍于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在传统教育中多数学生受到忽视,产生厌学情绪,片面发展,个性受到压抑,缺乏继续发展的能力。对教育的基本职能“尽可能的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人创设良好个性最佳成长的空间,为社会的良性发展不断提供最大的创新动力”不能顾及或者干脆不提甚至对教育“基本职能”产生“负作用”。

三、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新探索

1、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受教育者能否在未来生活、学习、工作中取得成功,不仅取决于他们拥有知识、技能的多少和一般智力水平的高低,而且还取决于他们的兴趣、动机、态度、意志力、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低。这些现实问题的客观存在给现代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无可否认考核评价体系是体现教育工作者状态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当前的小学数学改革的措施之一就是改革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让教师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按着考核体系实施教学,行之有效,明确清晰。

2、改变数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转变传统的教学表现方式,变老师黑板直接讲解为故事性讲解,现实实例性讲解,思维扩展性讲解等等方式。此外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实施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在项目教学中培养学生之间的配合协作能力。

3、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提出真实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知识的学习最终是应用于实践,没有实践价值的知识是空谈,是空中楼阁,对与小学数学来说,这些知识是基础中的基础,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随处可见。因此在课堂讲解过程中应该将大量的生活运用实例展现在课堂上,实现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4、扩大例题的思维空间,便于学生独立思考,学习构建知识的方法。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运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数学的基本要素是:逻辑和直观、分析和推理、共性和个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从例题出发将学生的空间想象、逻辑推理深层次扩大,从了真正完成数学思想的培养。

5、积极营造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敞开思想参与学习活动。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促进孩子对知识的快速吸收学习,尤其是在活泼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孩子的的天性得以发挥,思维不受束缚,是最好的知识接受模式。在小学数学教育课堂中,教师尽量采用活泼的、互动的讲课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快乐。

在素质教育大力推广实施的前提下,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也势在必行,为了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教育重心必须由成绩第一转变为素质第一。当前小学数学教育新方案的实施还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 北师大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