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与传统文化范文
时间:2023-07-04 17:25: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年与传统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当代青年;中国传统文化;文化继承
一、当代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现状
近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重新在世界范围内被发现传播,这不仅是中国国家实力提升所带来的效应,还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蕴含丰富的价值。但当代青年由于处于“全球化”的特殊背景下,接受着片面的外来思想的熏陶,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深入全面的认识,需要培养加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当代青年的传统文化素养不高。对于世界名著的阅读被重视的同时,四书五经的阅读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有被削弱的情况。而像四大名著、四书五经等流传至今的传统文化经典,其营养价值是极为丰富的,只停留在文字表面会感觉枯燥乏味,只有认识到其精髓才能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这就对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然而大部分青年并未达到认识传统文化精髓的境界。第二,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大多数青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比较高,他们认为继承这些宝贵文化是有必要的,只是没有足够的机会去深入了解,这就说明了弘扬传统文化的任务之紧迫。
二、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必要性
(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流传至今的宝贵财富
遒劲有力的汉字、意境深远的山水画都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智慧的体现,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任重道远的担当更是传统文化里道义使命感的内涵所在。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形式给予我们深邃恒久的精神财富。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必然不同于别国学生对中文“太难”这样层面的认识,作为中国发展的绝对动力,当代青年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对这一宝贵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中国青年的固有优势。
(二)继承传统文化是当代青年的义务和使命
一方面,传统文化是一种民族基因,存在于每个中国人体内,是当代青年保有民族自信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形成民族凝聚力的精神基础,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有必要通过弘扬传统文化来加深自身的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新一轮扩张,给我们带来了民族认同的危机,而民族认同感来源于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力军,当代青年应当自觉担负起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树立起正确的文化观念,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擎起国家发展的大旗,促进自身和国家民族共同进步。
三、如何实现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培养当代青年文化自觉意识
文化自觉意识是当代青年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前提条件。中国的传统文化由中国人所创造,既是前后代中国人文化联系的中介,又是后代人自觉选择、积极创造的结果。这种传承和发展中,自觉创造、选择的主体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中国当代青年作为继承、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承担者,需要摒弃盲目自在的状态,而应有自觉自为水平。“旧用而不自知”的盲目接受态度不是认同和继承,而是背着传统文化包袱固步自封,当代青年必须树立文化自觉意识,用辩证、批判的思维来认识传统文化,才能达到自觉自为的水平,进而将传统文化真正融入自身价值体系和道德认知的框架中,并自觉运用到现实问题中,发挥出传统文化真正的教育价值。
(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文化的发展是以继承为主要线索进行连接的,但缺乏了创新的继承只能导致民族文化停滞不前,适应不了变化的外界条件,也就无法从新的起点向前发展。历史证明,成功的文化继承是与创新紧密相连的。在全球化的宏大背景下,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渗透影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要想适应中国现代化进程对接,就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对优秀的文化成果进行积极的弘扬和改进,使其更优秀,对腐朽的文化要坚决予以抛弃清理,不能让其掺杂在优秀文化中产生不良影响。在正确认识优秀文化和低劣文化的基础上,必须实现超越,让优秀的文化能得到发展突破,从而服务于社会实践,并有利于形成进步的优秀传统文化。
(三)培养当代青年核心价值观
首先,要在全社会营造总重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许多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若只重视经济发展而忽略现代化进程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最终造成的损失将无可挽回。而丢失掉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会毁掉民族生存的根基和发展的土壤,产生严重危害。为了营造尊重传统文化的氛围,我们可以试着改变一些有失妥当的做法。比如文理的过早分科,过早分科会使其缺乏文理渗透的底蕴,这不利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也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再如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标准里,可适当加入一点对历史、人文知识的考查。
其次,要明确学校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第一,对整体精神的培养,培养青年为国家、为民族奉献的意识和态度;第二,对诚信意识的培养,培养青年遵守社会道德的品质;第三,对自强精神的培养,培养当代青年积极进取、锐意创新的人生信念;第四,对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培养当代青年的敬业精神;第五,对自身素质的培养,培养青年人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和理想的人格境界。另外,要加强对青年人的家庭引导。家长在提高自身辨别优秀传统文化能力的基础上,要对孩子的日常行为进行监督和引导,对孩子的价值观念要密切关注,选择合适的时间与孩子进行对传统美德的讨论,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积极正确的引导督促孩子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吸收和继承,发展成一个大写的“人”。
四、结语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都要进行对优秀文化的吸收继承,尤其是当代青年,应该在接触外来文化的同时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从而领略其丰富的内涵并积极创造更多价值,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
参考文献
[1] 金锐.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年发展[J].北京教育(高教),2011(10).
篇2
回顾历史,我国现代化的实现过程历经重重挑战和磨难,锤炼和激发出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蕴藏着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精神的不竭动力,能够凝聚和激励中华儿女,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统文化教育应当成为青少年教育的必修课。
一、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分析
学校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阵地。然而,当前很多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过分侧重于具体学科,大大压缩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时间和实践机会。在学校之外,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无可避免的受制于家长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思想观念,导致青少年从家庭接受的传统文化教育程度和水平参差不齐;社会教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向广大青少年提供了学习机会,却仍然存在宣传力度不够、经费不足等各种问题,也就难以为青少年建立相对完善的传统文化软硬件设施。
二、博物馆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博物馆教育是博物馆的灵魂,是博物馆社会价值的落脚点。博物馆应利用丰富的馆藏文物,结合自身特色,安排教育内容,设计教育活动,将自身打造成弘扬传统文化的中流砥柱。
三、中国文字博物馆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
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一座国家级的专题性博物馆,主要陈展为中国文字发展史,如何发挥中小学生第二课堂的作用,为他们提供学习汉字知识的平台,是中国文字博物馆的永恒追求。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中国文字博物馆开辟了“汉字驿站”这一公益性汉字教育活动阵地。
四、“汉字驿站”活动介绍
课程选取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汉字,通过汉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的一步步演变的过程,让青少年了解的汉字背后的故事和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活动开展以来,先后开发了“人在汉字”“舌尖上的汉字”“解密汉字部首”“我爱诵读”等系列课程,通过听故事、看动画、做手工等游戏互动环节,让孩子们学习甲骨文、金文等汉字形体的发展演变过程,体悟汉字承载的深刻文化内涵。汉字驿站还积极探索走出去的馆外教育活动,通过进校园,进社区的方式,向更多青少年普及汉字知识。
汉字驿站以开放式课堂的形式,通过互动,营造活泼愉悦的氛围,向孩子们讲述有趣的汉字故事,展示汉字形体演变的历程;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体验全新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模式,增强动手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五、博物馆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青少年教育活动应从参与度、趣味性、教育性三方面入手
1.参与度。青少年渴望更多的参与性与自主性,如果只是单纯的上课,孩子可能会厌倦。中国文字博物馆汉字驿站加入了很多参与的环节,比如半边天的课程是学习和女人有关的汉字,课程最后会安排孩子制作康乃馨并献给辛劳的母亲。孩子的参与度增加,所以也更加喜欢来博物馆参加活动。
2.趣味性。博物馆开展教育活动应当充分尊重青少年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趣味性。单纯地讲授汉字,不免会让生性好动的孩子感觉枯燥乏味,寓教于乐才能真正吸引和引导孩子发现汉字文化的灵动之美。汉字驿站舌尖上的汉字系列中,就加入了很多趣味十足的游戏,如“我来安排座位”,“筷子功大比拼”等游戏。
3.教育性。教育性是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最主要特性,也是区别于青少年其他活动的最重要特征。青少年求知欲强,希望从自己所参与的活动中汲取有用的知识,加之他们面临升学压力还有来自父母对其在知识广度和深度上的期望,因而他们参加传统文化活动,教育性无疑是一大动因。从博物馆的角度来说,也应认识到教育性在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二)开发娱教结合的互动式教育活动形式
博物馆最该做的是应该提供青少年一些不同于学校的真实体验,采用娱乐和教育相结合手段,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借助生动有趣的模型、游戏等互动性设施,帮助孩子们较好地完成对展览内容的理解。让青少年在愉悦的心情下加深知识的印象,力图使他们从被动受教育者变为主动的知识探索者。
(三)提高观众参加活动的驻足力
中国文字博物馆汉字驿站采取开放式课堂的形式,现场孩子和家长随时加入与退出,自由性、自主性较强,但同时,频繁的出入也很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因此,对于开展时间比较长的教育活动,关键是如何提高观众参加活动的驻足力。增加观众的稳定性可以和提高活动场所的封闭性相结合,随着观众稳定性和场所封闭性的提高,观众在活动中随意出入的意愿将减弱,自律性将提高。
六、结语
当前,博物馆对于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并且有意识地逐步提高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完善软硬件设施,积极探索传统文化教育长远健康发展之路。相信博物馆会开创出青少年教育活动的新局面,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博物馆的教育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青少年 传统文化 道德教育
传统文化,就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淀起来并且渗透于民族整体意识和行为之中、世世代代传递流动的最具生命活力的东西。然而,当代青少年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们的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如何,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怎样,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与有效方式又是什么等,对这些紧迫的问题,人们并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为此,本课题组对保定市部分高校、中学共254名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方面的调查中,有85%的学生表示喜欢或非常喜欢,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青少年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但调查又发现,有65%的学生说不出或说不全四书五经包含哪些著作,32%的学生不知道端午节的来历。这表明,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需求与他们的实际文化素养之间还存在很大距离。这同时表明我国当前的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效果不是很理想。以此为依据,笔者对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教育的方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考察。
一、传统文化在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缺失的归因
(一)多元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迅猛发展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一方面,它为各种外来文化的进入敞开了大门,为我们新时期的文化选择提供了新的境界、新的标准和新的范式。另一方面,社会文化的多元化极容易影响思想文化领域的主流,从而造成人们思想上的混乱和行动上的迷茫。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西方资本主义的各种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及多种意识形态蜂拥而至,对当代青少年已有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形成猛烈的震荡和冲击。对社会价值观的认同必须建立在对这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文化认同的基础之上。很难想象,一个从小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无缘,吃着洋快餐、看着好莱坞大片和日本动漫长大的年轻人身上会有深厚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积淀。我们更难想象,一个对于自己的民族知之不多,甚至一无所知的年轻人,会自然地产生满腔的爱国热情和报国之志。
(二)学校作用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淡化
高校大规模的扩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但却增大了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不少大学生面临生活和学习的双重压力。目前,大学教育奉行的是满足社会需要和功利色彩较浓的实用主义。除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外,大学生花在外语、计算机上的时间远远大于对传统人文学科的学习。不少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缺乏应有的了解,特别是缺乏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艺术和情操品格的熏陶,致使大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有所下降。我们必须正视和客观地面对这些问题,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入手寻求出路,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形成真正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的特色教育理念。
(三)传统文化不敌大众传媒的强势舆论
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猛烈碰撞的今天,传统文化的竞争力明显输于强势的现代舆论。传统文化中承载的民族思想、道德观念、审美观念和民风民俗等优秀文化因子逐渐从部分青少年的视线中淡出。大众传媒以其高时效性、针对性和感染力统摄着人们的思想领域,用富有时代气息的音符取代传统文化,以绝对优势影响社会的整体精神走向。传统文化教育与宣传的淡化和缺失,削弱了中华民族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青少年精神世界的陶冶和净化功效,降低了其对中华民族共有的理想信念、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致使其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使传统意义上的信仰体系呈崩溃和瓦解状态。
二、探索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模式与规律
在新的形势下,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已成为许多有识之士的共识,也受到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但是必须看到,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长期和系统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一)发挥家庭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基础作用
首先,要提高父母的传统文化素质,增加家教中传统文化的分量。由于历史上多次对传统文化进行过批判和否定,现在的父母依然熟悉并热爱传统文化的寥若晨星,更谈不上对下一代的教育。即使有些家长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也只能面对古代文献“望文兴叹”。所以在家长尤其是年轻家长中普及传统文化,使之对传统文化产生内心的认可与接纳,传统文化的家教价值才有可能实现。其次,应强化家庭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当前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及西方儿童中心教育思想的影响等,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沟通逐步减少,亲子关系日渐疏远。现在人们普遍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家庭则主要为孩子提供物质。这其实是教育中的一个误区。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表明,良好的早期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发展的基础,因此被称为教育的关键期或敏感期。因此,当前重树家教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强化传统文化在家教中的作用,不仅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需要,而且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
(二)确立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此,学校无疑是当前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但正如调查所反映的,当前的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状况不容乐观。而要彻底扭转这种局面,有赖于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状况的根本改变。
1.改革当前的教育方式与方法
调查发现,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感到最不满意的地方之一就是教育途径单一、教育方式方法刻板。现实中,教师普遍采取教条式的灌输方法教授传统文化,照本宣科,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甚至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逆反心理。事实上,传统文化在其长期的薪火传递中,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当前应在继承传统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实现教育方法的突破,如在平时的生活中开展渗透式教育;寓教于乐,采用讲故事、歌谣、绘画、游戏、传统工艺等丰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等。
2.保障传统文化教育的落实
从调查来看,大多数青少年对传统文化是接纳的,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不得不以升学为第一要务,根本无力顾及与升学没有直接关系的传统文化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些学校开展了诵读传统文化经典的活动,甚至办起传统的私塾等,但结果也是倡导者芸芸,身体力行者寥寥,使这些活动大都流于形式。究其原因,还是我们没有从旧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中走出来。因此,国家应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将传统文化专业课程作为大、中、小学学生的必修课列入教学大纲,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彻底避免传统文化教育沦为形式。
3.重视传统文化的师资队伍与教材建设
在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中,教师是一个具有决定性的因素。由于多年忽视的缘故,当前的传统文化师资队伍建设迫在眉睫。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尤为重要的是要建立一支专业教师队伍。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非业余研究者所能胜任。国家应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严格的选拔程序,挑选出那些品学兼优、资质良好、有志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的个体,从小施以专门培养,使之成为传统文化某一领域的专才或通晓各个领域的通才。
(三)改善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大环境的改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良好的社会道德、文化环境既是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手段,又是其重要目的。就当前的情况而言,当务之急是营造重视传统文化的社会风气。由于历史惯性的影响,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传统成了落后、陈旧的代名词,历史成了影响社会发展的拖累与包袱。在这种意识的主导下,我们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趋于整齐划一甚至平庸低俗,文化品位越来越低。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将其作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基地和生动教材。还要重视对传统节日和礼仪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创新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庆和礼俗,发挥它们在教育和移风易俗方面的功能,营造青少年感受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篇4
【关键词】儒家;道家;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3-0029-1.5
中国自古就是文化大国,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就一直深深影响着我国国民,孔孟之道已经深入人心。对于青少年来说,更是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因此对于青少年来说,传统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
一、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一词在传统文化中并没有显现,但是我们可以从很多流传下来的论著和典故中看到古代传统教育中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培养。传统文化里较为后人熟知的当属“儒”、“道”,儒道文化贯穿中华数千年的历史,历朝历代的政治和教育都深受其影响,因此,从“儒”、“道”两家入手也是我们寻找传统文化中有关“心理健康”著述言论的最佳途径。
儒家的核心是“仁义礼孝”,“礼”说的通俗一点,也就是秩序,尤其是上下尊卑的秩序,这对于青少年而说适当约束自己的言行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守则;孟子认为“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能达到“大丈夫”的标准,而人欲成为大丈夫,“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只有成为了“大丈夫”才是真正的实现自身的完善。提及“儒”家,不少人还会想到“中庸”之道,孔子曰:“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指乎”,《礼记·中庸》说圣人“从容中道”我们都可以从中看出儒家提出的“中庸”某种程度上是为人处事时应做到“无过无不及”,也即是在处理问题和认识事物的时候把握一定的“度”,切忌“过犹不及”。
与儒家相对应的比较严重的就是道家的学说,如果说儒家是入世的话,道家讲究的就是出世,“无为”是道家最倡导的思想,对“无为”二字的考究历来众所纷纭。总起来看,有消极无为;随波逐流;不干预,冷眼旁观;顺其自然;宽刑简政,休养生息等几种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尽管传统教育里没有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专题”呈现出来,不可否认的是诸子百家的思想中不约而同的对这方面有所映射,而且我们可以从之后各朝代的思想和文化教育政策中看到沿承的痕迹,对于当代的教育工作者而言,提炼出从民族文化传统观念里沿袭下来的,并且已经被后世成功利用过的教育理论思想,再结合时代的发展做以完善补充,从而形成有一定的实用意义的理论,是极其有意义的。
二、传统文化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近年来,教育界“尊儒”之风上扬,我们可以看到儒家思想已经不仅仅是对中国教育影响深远,在日韩、新加坡乃至欧美我们都可以感觉到孔子学院的盛行和对儒家思想的热捧,儒学是我们传统文化几千年的积淀,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文化对我当今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教育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有意义之处。
“仁爱”,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这也是孔子认为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境界,而“仁”在不同的情形下又会引申出不同的内涵:“仁、义、礼、孝”,以“礼”为例,孔子讲“仁”和道德领域的“礼”延伸为一体,要注重对青少年进行宽容、礼让的教育,为人处事中注意朋友之礼、师长之礼,只有这样才能让青少年学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坏境,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学习生活的进步创造良好的条件,不懂得的礼让、凡是斤斤计较必定难成大器。
“中庸”之道,对于中庸的理解可谓是仁者见仁,究其核心,儒家所谓的中庸也即是为人处事切忌“过”当然也不能“不及”,既凡是要注意把握一个“度”。在当代自然就是要正确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不要过度自信抑或是自卑,善于找到调节内心平衡的方式,轻松面对生活。我们在很多的心理健康测试中都看回到诸如“最近是否会莫名的生气?”、“是否会出现情绪激动?”等等的问题,不难理解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下,青少年的学习和升学压力也越来越来,偶尔也会出现焦躁、易怒,如果一个人能真正体悟儒家的“中庸之道”,自然会对很多事看淡些,在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可以知道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不要过分的患得患失,人各有所长,不要拿自己的缺点去比较别人的有点,认识到自己是独特而又个性的,教师要注意自己在学生面前的用语,多采取激励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和优势。
顺其自然,“道”家提倡清静无为,认为对待世间万物都要尊重其天性,顺其自然不可拔苗助长,这对于心理健康更是意义深远,青少年学生大都处于叛逆期,过分的阻碍他们的成长必然会适得其反,因此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在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都要注重学生自己的思想。我们不难看到一些“虎爸”式的“棍棒”教育模式,自然是需要商榷的。当然在青少年性格形成初期,过分的放任也是不可取的,这就要求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因材施教”。要做到家长和孩子、师生之间的互相尊重,把握好教育的“度”,既不能过于死板,也不能过于散漫,要让孩子学会遵守秩序的同时,也要敢于质疑和创造。
传统文化值得借鉴之余,不可否认的是也会有一些缺失,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从众思想严重,很难做出自己的判断,而且不少青少年学生独立生活能力不足,过分依赖家长和老师。过分尊重传统讲究“礼让”和“中庸”会让青少年较为安于现状,过于讲求谦让而缺少竞争和向上意识,必然会消弱青少年的“创新”意识,我们的青少年一代似乎过于“听话”,不遵从所谓的秩序并不一定就是失败,有时会带来一些突破性的进展,也就是创造力。创造力也就是我们往往为我们所意想不到的。在这一方面有杰出才能的人们,往往都能创造出改变世界的东西来。这让他们难以发挥自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高,这当然需要家长和教师的配合,任何事物都要看到他的两面性,没有绝对的好更没有绝对的错,在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首先要端正“教育者”的价值观,认识到事物的相对性,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中进行心理健康指导。
总体来说,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而各家的思想有各有千秋。我国渊源广大的文化传统导致了思想的众多和不同,因此青少年的的成长更需要我们加以引导和疏通。青少年是我国未来的希望,更是我们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一个健康的国家必要有健康的国民,国民的强健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全,更是心灵的健全。因此引导青少年走出传统文化的不良影响,加强传统文化的健康影响,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崔景贵.润物细无声—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当代青年研究,1998(5).
篇5
【关键词】高职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认知与践行 问卷调查 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C-0004-02
学习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的必然要求,而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因此,学习、发展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荣使命青年学生责无旁贷。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强调,要在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青年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也要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任何教育教学模式要想取得预期的成效,必然要考察被教育者的实际情况,贯彻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本文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以调查问卷的数据为参考,分析高职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与践行现状并提出“四个融合”教育策略。
一、高职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与践行现状分析
2015年5月,课题组利用公共网络平台――“问卷星”关于高职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调查问卷,问卷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基本认知、作用认识、践行情况、保护意识、传承和发展意识等五个方面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答卷289份。经过分析、总结和提炼,笔者认为高职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与践行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对传统文化的基本认知良好,但仍需普遍性的提高
问卷设置了10道关于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测试,如“您一共看过多少本古代经典著作”,7.27%(N=21)的学生“从来都没有看过”,43.25%(N=125)的学生看过“1~2本”,22.15%(N=64)的学生看过“3~5本”,27.34%(N=79)的学生看过“5本以上”;再如“您是否对传统文化感兴趣”,25.95%(N=75)的学生明确表示“非常感兴趣”,66.09%(N=191)的学生表示“有些感兴趣”,7.61%(N=22)的学生表示“不感兴趣”,0.35%(N=1)的学生表示“讨厌传统文化”。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知状况良好,但仍有部分学生出现认知偏差,对传统文化知识不了解,不关注,甚至不感兴趣。这需要在强化正确认知的基础上,转变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腐朽观念,真心实意地接受和学习传统文化。
(二)对传统文化的作用认识明确,但仍需有效性的引导
问卷调查中,对于“您觉得高职学生是否有必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90.66%(N=262)的学生认为“有,作用是深远持久、潜移默化的”,3.46%(N=10)的学生认为“可有可无”,5.19%(N=15)的学生认为“作用不大、用到的地方很少”,0.69%(N=2)的学生认为“完全没有必要”。问卷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作用认识明确,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发展仍然具有积极的作用,赞同传统文化作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承认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对自身的文化素养、生活态度、性格培养、价值取向、人生目标等方面影响较大,认为青年学生非常有必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继承、发展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坚定决心。但仍然还有一小部分学生认识不正确,需要在教育教学中进行有效性的引导。
(三)对传统文化的践行情况一般,仍需针对性的加强
当被问及“您对当前高职生学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自觉性如何评价”时,15.57%(N=45)的学生认为“大部分同学很自觉,也很感兴趣”,64.17%(N=187)的学生认为“仅是小部分同学能自觉学习传统文化”,15.57%(N=45)的学生认为“几乎没有同学对传统文化感兴趣”,4.15%(N=12)的学生表示“不清楚”。当被问及“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您能做到自觉用‘忠、义、孝、仁、礼、智、信’等传统文化价值观来要求自己吗”时,20.76%(N=60)的学生认为“完全可以做到”,75.43%(N=218)的学生认为“不能完全做到”,1.38%(N=4)的学生认为“完全做不到”,2.42%(N=7)的学生表示“不知道”。就整体而言,高职生对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的践行情况不容乐观,认为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小部分学生的事情,对这部分学生我们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有针对性地加强其践行传统文化价值的自觉性。
(四)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强烈,但仍需积极性的关注
当被问及“现在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否受到冲击,您觉得需要保护吗”时,78.2%(N=226)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处境岌岌可危,需加强保护”,11.76%(N=34)的学生认为“顺其自然,适者生存,优胜劣汰”,9.34%(N=27)的学生表示“不好说”,0.69%(N=2)的学生认为“不需要,传统文化不会受到威胁”。问卷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非常强烈,在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发生冲突时,立场坚定,态度端正,并且能够客观地分析和认识我国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各种困境。但同时,我们仍需对一小部分学生进行积极的关注,了解其思想动态,纠正其在传统文化保护观念方面的错误认识,这应当成为加强青年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切入点。
(五)对传统文化的发展意识自觉,但仍需坚决性的执行
当被问及“您认为为了更好地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怎么做”时,67.82%(N=196)的学生认为“平时了解并适当关注我国的传统文化,从自身做起”,26.99%(N=78)的学生认为“主要关注如何使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化社会并体现其价值”,3.81%(N=11)的学生表示“有可能的话,投身传统文化事业”,1.38%(N=4)的学生认为“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问卷显示,大部分学生具有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自觉性,深刻认识青年学生肩负的重要使命,能够从自身做起,积极投身弘扬传统文化的实践当中。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仍要注重对学生课外实践的监督,提高其发展传统文化的执行力,真正使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加强高职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分析
课题组根据调查问卷结果以及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实际情况,通过分析、提炼,形成包括校党委、社科部、学生处以及校团委四大主体在内的高职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总结出校党委统领宣传与传统文化教育、社科部思政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处日常管理与传统文化教育以及校团委社团活动与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的教育策略。
(一)校党委统领宣传与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
《纲要》中明确要求,各级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加强对青少年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因此,加强高职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集中宣传的原则,通过宣传橱窗、宿舍文化、德育品牌、校园广播、学校网络等途径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以微信、微博为主导的网络微平台充斥着青年学生的大学生活,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已经突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调查显示三分之一(31.14%,N=90)的学生主要通过网络途径来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但同时,网络环境鱼龙混杂,加之大学生的“三观”还未成熟,鉴别力和判断力还不强,因此,必须加强统领和宣传作用,保证传统文化教育方向的正确性。
(二)社科部思政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
“05方案”规定,高职高专学校必须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形势与政策”三门必修课,这三门课与传统文化教育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中,既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如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将每一章节的内容同传统文化的不同价值观结合起来,构成了在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专题式教学体系;如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深化传统文化教育,注重“四个讲清楚”,即要讲清楚中国化的内涵根植于传统文化,要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根源于传统文化,要讲清楚重要理论观点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要讲清楚系列重要讲话所蕴含的理论自觉。
(三)学生处日常管理与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
日常管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生的日常管理属于学生工作系列,主要由班主任、辅导员等学生工作者承担,他们与学生关系密切,是学生健康成长、正确成才的引导者和守护人。同时,班主任、辅导员还是班级活动的主要组织者,通过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形式深化传统文化教育,弥补了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实现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共性与发展学生个性的结合。
(四)校团委社团活动与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
社团活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调查显示,31.48%(N=91)的学生认为有必要通过组织成立专门社团,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来广泛宣传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大学校园中都有各式各样的学生社团,我们应该利用好这些资源,各种社团进行分工合作,如书法类和文学类社团主攻书法和文字等传统文化,文艺类和音乐类社团主攻古乐赏析等传统艺术,体育类和竞技类社团主攻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等项目,实践类社团注重在活动中对传统美德的阐释和践行。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因此,我们在培养和提高当代青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作用,努力促进传统文化在塑造学生心灵、提高道德品行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正向引导,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P福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研究[J].广西教育,2015(8)
[2]韦建乐,卢国维.“概论”课中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做到“四个讲清楚”[J].广西教育,2015(8)
【基金项目】2015年度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立项课题(2015-B17)
篇6
1.1提高了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政素质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培养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康完美的品格。纵观世界几千年历史,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绵延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有深厚的文化传统,有共同的精神家园。传统文化凝聚着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思政教课教学同传统文化二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好教材。《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倡导的是一种君子自觉奋发向上,刚健有为的精神境界,这对大学生砥砺品质、陶冶情操有极大的激励作用。古圣先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情怀,对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树立远大理想有巨大的教育作用。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可启发大学生认识到只有严于律己,注重自身品德修养,才能以德服人,实现美好梦想。对于思政课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能拓展其内容,弥补大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的不足,还能改善当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思政教育的整体实力,从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1.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当代大学教育不仅仅是进行专业技能和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健康完美人格的塑造。同志曾经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今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由于多种原因的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处于竞争、紧张甚至对立的状态。在这种背景下,提倡和弘扬儒家文化所倡导的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以诚求诚”的传统“德教”精神,对缓解人与人之间紧张对立的状况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这要求思政课教师应注意大学生的养成教育,适时地将传统文化精神精髓引入到思政课教学中,并对其内涵给予现代诠释。做到因材施教、古为今用,以更好的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经过自己的辩证思考、亲身体验。做到自我悦纳、悦纳他人,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1.3增强了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滋养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着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感叹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重在文化的传承……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在联合国大厅里,赫然写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中国格言。这说明,在文化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中华文化在世界仍具有深远影响和重要地位。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几乎涉及到每个道德领域和社会层面,对每个社会问题几乎都能在传统文化中找到引证。中华文化的核心就是“和”文化,我国历来主张“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衷共济”,这都是“和”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现。当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多为90后,这些学生从小娇生惯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强,但抗挫折能力差。稍有失意就会心灰意冷、怨天尤人、一蹶不振。更有甚者的是,极少数学生之间因一点小事发生摩擦,最终导致极端事件的发生。曾经引起全国震惊的“马加爵事件”就是其中一例,至今令人触目惊心。心理问题目前已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一大因素,教师在日常的思政课教学工作中,应大胆借鉴传统文化中“和谐中庸”的思想”内容,积极传播“正能量”,帮助大学生树立和谐心态。
2实现传统文化与思政课教学的有机结合
当今世界各国文化正处在相互交融的时期,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见重要,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我们要全面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采取唯物辩证法的态度,使之与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相协调,保持民族特色和开放共容的气魄,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优势。
2.1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和不竭动力,对大学生进行传统优秀文化教育也应因时而变。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影响范围非常广泛,它宣传及时,不受时空间的制约,大学生喜闻乐见。将互联网的特长和传统文化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必将产生好的教育效果。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育者还应实现由传统的“灌输型”向“双向互动型”教育方法的转变,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优秀古诗词讲演比赛、书法国画展等活动,做到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各高校还可以因地制宜,利用高校所在城市所拥有的传统文化资源,来丰富对大学生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或运用选修课和社会实践课来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2.2多渠道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工作
如今社会信息传播方式出现了巨大变化,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假日经济的发展使得大学生更能利用节假日时间一览祖国的名胜古迹,亲身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祥和智慧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在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培养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和传承的责任,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者、应用者和受益者,更重要的是自己还应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者。通过大学生从认识到实践的学习过程,按照知、情、信、意、行的内在程序循环往复,通过接受、内化、外化等达到知与行的统一,引导他们多层面学习弘扬传统文化。
2.3学校要给予高度重视
思政课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意义重大而深远,学校的大力支持是实现思政课与传统文化的“贯通与融合”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将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纳入到学校日常思政教育工作内容和课程建设之中,配备专职教师团队进行研究,并给予专项资金的支持。思政课与传统文化的贯通与融合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其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要取得真正的实效,不仅需要课堂内的理论教育,也要保持教育与课外实地考察的结合,需要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实践活动方式进行。
3结论
篇7
关键词:多媒体手段;诵读经典;书法训练;实践活动
新课标在课程理念中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并在课程目标中指出: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新课标的要求。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唐诗》、《宋词》、《论语》、《孟子》等都是其中出类拔萃的经典作品。因为它们是文明的精髓,是中国古代思想的化身,不管经过多少年风吹雨打的磨砺,它们永远站在时代的最前沿,永不收敛它们夺目的锋芒。正因为如此,对于今天的青少年而言,它们的意义仍是极其深远的。
这些传统文化是一种宝贵的精神给养,它们本身就有很深很浓的古典韵味,能陶冶人们的情操,休养人们的品性,对个人自身素养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可以这样说,这些散发着沁人清香的传统文化,离我们越近,就越能给予我们温暖、感悟和力量。因此,我们应选择把属于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带在身边,种在心里。
青少年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们的传统文化必定要经过它们的双手代代相传。如何才能让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融入今后每个国人的灵魂,也与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有着密切的关系。初中学生处在人生由少年向青年过渡、由无意识学习向有意识学习过渡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及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大量接受各种信息,心智逐渐成熟的开始,孔子说“十五从学”正是这个年龄阶段。因此在现阶段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教育又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需要。
我在语文教学中,不但注重基本教学目标的训练和达成,还对如何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进行积极地探索,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渗透传统文化
让青少年认真学好一样东西的前提就是兴趣。因此搞好传统文化教育课,我竭力做到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尽可能利用观动画、看电影等多媒体手段,绘声绘色地向同学们讲述一些关于诸子百家及中国古代名人的故事,启发学生思维,让他们能津津有味地听课,跟随教师这个“向导”走进历史文化百花园。通过这种浏览式、体验式的学习,学生能够对传统文化形成整体性的认识,能感知传统文化魅力,初步获取一些精华要义。
二、诵读经典,对话先哲,深入接受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内容相对浅显,课堂教学的学习不够深入,传统文化精神没能内化为孩子的思想意识,未能潜移默化为孩子的行为习惯。因此我选择大师的、经典的文本,引导学生精读、背诵。
方法是:每天中午课前十分钟以及每周班会安排二十分钟时间,内容由浅入深,首先是《三字经》,然后是《论语》、《老子》、《孟子》…, “学而时习之”。我在黑板一角设立专栏,每天抄录一个段落,由语文课代表轮流担任诵读组长带领大家诵读,并利用班会时间对前周诵读情况进行检查总结。另外,我还在每期的板报上,都刊出一首古诗(词),并提供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和评比。
这种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坚持下来,效果是惊人的,实验班级一学年下来就读完了三本经典,大多数学生都是可以背诵的。据家长反映,很多孩子都购买了这些经典书籍及相关资料,家长都说想不到孩子会对如此“深奥”的书感兴趣。课前诵读给班级纪律带来可喜变化,学生课前不会再打打闹闹了。长远的说,少年时记下的经典文化,个人将一辈子也受用不尽、解读不完,当孩子把这些记到脑子里,就自然激发了他们的理解力和创造力,成为他们思想中永不枯竭的源泉!
三、书法训练,感悟中华文明独特审美情趣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而言,书法不仅仅是交流沟通的工具,更是一种艺术和心灵的活动。它犹如人的“第二张面孔”,一个人运笔的力度、轻重和涩滑,无不展示这个人的性格、气质、能力和潜力。通过改变书写,有时甚至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莫不可等闲视之!研究表明,学好书法,就可以使人像艺术家那样去思考,非常有助于右脑智慧的开发,对孩子的发展也大有裨益。
我利用早晨课前的十分钟时间开展“书法小讲堂”,让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笔画规范和结构规律,了解书法常识,并每天布置任务,在专用纸上练习。后来我把经典诵读的段落用硬笔书法的形式展示出来,把书法艺术与经典文化结合起来,真是相得益彰。我还把一些经典段落写成书法作品,奖励给背诵经典成绩突出的同学,虽没有多高的艺术水准,但得到奖励的学生却非常喜欢,极大的调动了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我班的书法教育,极大的提高了学生们的书写水平,也带动了语文、政治、历史等科目学习成绩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学习书法培养了他们做事认真的良好习惯,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文化修养,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这一特有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
四、开展实践活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利用节假日我带领学生参观孔庙、名人故居或历史博物馆等具有传统文化教育意义的地方,还举行演讲传统故事、诵读经书、诗歌、唱戏曲等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让学生们进一步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更细致的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在实践中思考,在娱乐中学习,与传统文化零距离接触,让传统文化渗入他们心中。
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拉近了现在孩子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只有这样,才能让传统文化精神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学生们的血液,内化为他们的行为方式,真正实现文化的传承发展。
篇8
其实,如果我们全面了解作者在这部“红学研究”新著作中提出的这些学术观点之后,就会明白,这不过是作者以带着时代色彩的娱乐思维模式、消费文化的心态和时尚的审美趣味,对传统文化经典进行了一番新的解读,其中评价黛玉、宝钗时使用的所谓“绯闻情人”、“美男”恋人、“女首富”、“娱乐圈”等等,不都是如今时尚娱乐文化的一些流行符号?当然,这有多少是严谨、深刻的学术思想,有多少文化价值,弘扬了多少文化的理性精神,就非常值得怀疑了。
不过,作者所说的“让学术文章时尚化、青春化是未来学术研究的一大方向”,却是能够给人带来一些新意。这让人思考的是,传统与时尚,是不是矛盾的、对立的、不可调和的?传统文化与时尚的关系的探讨,其实从这几年易中天的时尚解读历史,于丹的时尚解读经典便已开始了。尽管,对这两位“新明星学者”如此时尚化地向大众解释传统文化,把时尚因素与传统、文化、经典联系在一起,充满了争论,让人难以服膺一种看法,但现实的情况是,传统与时尚联系越来越密切,传统文化充满时尚元素的新的文化模式,却是已经大量存在……
去年,河南商丘虞城县邀请某明星出任“中国新农村工程木兰文化爱心大使”;南方的一家公司为了搞促销,让孔子和老子 “穿上西装,打上领带”;在老子故里周口鹿邑,为了举办“2008・中国鹿邑国际老子文化节”,面向全国通过“选秀”的时尚形式,海选美貌、睿智的青年来做国际老子文化节的形象大使……
“昆曲从16世纪到18世纪末曾在中国制造过长达200年的社会性痴迷,而且人们对它的痴迷程度几乎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这是中国戏剧史上其他戏剧范型所不可比拟的。”这是文化学者余秋雨对昆曲的高度评价。但“闲雅整肃、清俊温润”的艺术品位,也使昆曲走入曲高和寡、脱离观众的境地,因而昆曲的一些传人如蔡正仁先生表示昆曲也可以时尚化。文化名人于丹也曾思考昆曲对现代时尚的价值,她在《昆曲心得》中就这样说,昆曲不仅是一种传统戏剧形式,更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和情趣品位,它本身是传统和时尚的结合。
不少评论家、文化名人盛赞周杰伦的如《台》、《青花瓷》等一些流行歌曲有的“中国风”,主要也是因为他将时尚元素和传统文化进行了成功的融合……
这种传统的文化艺术中结合了时尚因子的模式,已经成为目前文化发展的一种力量,甚至正在成为文化发展的一种趋势。
篇9
【关键词】 台湾;改编剧作;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对传统“雅”艺术进行改编成为一种潮流,一系列传统剧作被改编后再度推广,如白先勇在原作基础上改编的青春版《牡丹亭》,“表演工作坊”集体创作的舞台剧《暗恋桃花源》。其创始人赖声川在距首演20周年之时,第五次对此剧进行了再创作。经过改编和重新演绎的作品在大陆上演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掀起了观看热潮。
一、代表文本分析
1.《牡丹亭》之表现手段的革新
与传统戏剧依赖唱念坐打、坚持含蓄美学的艺术传统相比,“青春版”《牡丹亭》吸收了部分现代舞台剧的表现手段,舞美、服装、道具、声效极尽精美,在有所突破的同时,创作者尽量保存原著的意旨内涵。这为较少有机会接触到传统剧目的年轻人在心理接近性上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
旧时昆曲一唱就数小时,辞藻华美温婉,服装长袍大褂,有着回避演员形体特征的审美情趣,保持它的一成不变是不太符合当代人观赏心理的。在青春版《牡丹亭》中,创作者选用秀丽、俊朗的年轻演员,在尽量不改变汤显祖原著精华的前提下,将新版本提炼得更加精简和富有趣味。其脉络清晰流畅,故事丰满起伏,与青年人的欣赏习惯达成契合,用一种现代的方式全新演绎了这个经典的爱情故事。对女演员配以收腰白披,绣以蝴蝶点缀全身,既突显了女子娇好的身段,灵动的蝴蝶随曼妙的舞姿起伏,又成为梦境的最好注释。传统的唱腔,配合新时代的审美情趣,使得保留了经典本身的创作不失情感底蕴。
青春版不是声光电的种种堆砌,也不是只展示演员身段唱词的舞台格套,更不是摆脱了原著意蕴的误读错解,而是用现代人的眼光、现代人的表达形式、体味、挖掘传统的魅力,并使之与当代时尚恰当结合的典型。[1]
2.《暗恋桃花源》之艺术语言的再加工
话剧《暗恋桃花源》于1986年在台湾首次公演,取得巨大成功。1992年赖声川又将剧本改编为电影获得了诸多国际奖项。就话剧版本来说,经历了五次创作演绎的《暗恋桃花源》,由于时代的变迁、演员自身诠释的情感释放,每一次演绎对观众、演员和创作者来说都有着不相同的内涵体验。这也是创作者一次又一次将该剧搬上舞台的内部动因之所在。时隔首演20年,在大陆上演的《暗恋桃花源》,拥有全新的演员阵容和演出空间,加之观赏者的背景差异,使得整个剧作显示出了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气质。
在台湾演出的第四版《暗恋桃花源》,赖声川参考了台湾歌仔戏的形式,其中老陶进入桃花源是吊着钢丝进去的,这是因为这个剧在台湾有基础,在大陆演出时候,不必玩什么花样,呈现给观众一个原汁原味的《暗恋桃花源》就好。[2]
在艺术语言的再加工上,演员针对导演的想法来进行无剧本排练,名字、形式等可能都是最后才确定。此剧创作的年代距今已比较远,所叙述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对于年轻观众显得较为陌生。因而,在大陆上演的此剧选择了较为开放和兼容并包的姿态。在排练过程中,很多源于生活的、很市井的语录被加入剧本。除此之外,在不同城市演出时,适当加入的地方方言与当地观众拉近了距离,把本来束之高阁的剧场文化一下子落回生活本身。如在温州演出的《暗恋桃花源》,加入了的越剧元素;在重庆演出的时候,演员使用了重庆方言,并在不影响剧情的前提下替换使用了重庆本地的地名作为台词,引起观众的共鸣。
二、传播效果的可能性分析
1.回归的文化符号所带来的差异化效果
对于有着一定媒介素养和知识体系,却又接收了太多文化快餐的人们来说,对传统文化的内在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当传统文化资源总量相对不足,文化精品的数量有限,甚至有一定信息亏欠的时候,一部承载了较为丰富传统与现代文化符号的剧作必然会引起广泛关注。观众希望从中获得别样的文化内涵和生命体验。
“使用与满足”理论将受众放到传播过程的中心地位,把受众接触媒介的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达到“满足”的过程。因此,受众主动性的选择,对剧场文化自觉自发的体验行为,是吸引部分观众的原始动力所在。
“剧场不光是一个沉重的身体场所,也是一个真实的聚会场所。在这里,审美建构与真实的日常生活独特地交织在一起。与一切物体艺术与媒体传播艺术不同,剧场内不光发生艺术行为本身(游戏),也发生接受行为(看戏),两种行为都是发生在此时此地的真实活动,符号、信息的发射与接收是同时发生的。”[3]
如果按照麦克卢汉对媒介“冷”“热”的划分,剧场艺术由于填充了舞台、道具、灯光、布景、服装等元素,引领观众进入情景空间,因而不需要动用太多的主观想象力,即可较为容易地成为这个剧的一部分,因而我们把它暂归为“热”媒介。然而在另一方面,除却必要的场景提示和装饰性语言,舞台艺术的布景在很多时候具备抽象的语意表达,即含有隐喻指向,因此又要求观众在欣赏时动用智性思考去进一步体会和感悟。舞台布景的双重性也是剧场艺术充满魅力之所在因素之一。
2.准确的市场定位和受众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连续十余年GDP超过7%的高速增长,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而再过十年,中国将有1/3的人口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目前,每年将增加1200万的城市人口,2012年受教育人口将翻一番。[4]186由此看来,人们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会进一步增加。随着资讯时代的到来,个人与大众社会的关系需要媒介这个中介来加以定位。人口的流动、社会阶级的分层、个体的喜好差异等诸多因素使得受众更加细分,这就要求媒介所提供的内容也要有所调整,以适应大众的欣赏趣味。
以上两部剧作的主创人员将演出地点选在了北京、上海、南京、西安、重庆等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大中型城市。其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状况、城市固有的文化内涵、市民的知识结构和媒介素养等诸多因素都是经过前期考量和调研的,而这些因素也恰恰为剧作的成功上演打下了基础。
在目标观众的定位上,青年人被锁定为主要的观看群体。被誉为“昆曲义工”的白先勇说:“昆曲要打年轻牌,演员要年轻化,观众也要年轻化,大学生是最重要的观众。用年轻演员吸引年轻人,做一出为年轻观众度身制作的戏。”[5]借助互联网、博客等现代媒介的前期宣传,观众已较为明确地定位为白领、高校学生、文艺青年和其他有较高文化层次和一定经济能力的年轻群体。在具体的演出地点上,除了剧院形式,还多次走进高校,掀起了多次“一票难求”的观看盛况。在票价上,80元至1280元较大差距的价位设置,也充分考虑到了收入较低而又想进到剧场观看演出的观众的需求。而事实证明,80元左右的低端票总是率先被抢购一空,而其购买者以学生居多。
观众群体和地缘环境的有机结合、票价的分层及人性化定位,为营造良好的媒介生态,产生积极的传播效果,为剧作进一步向其他地区推广打下了基础。而利用现代媒介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的特性又使得演出讯息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了最为有效和最为广泛的传播效果。
3.现代与传统的超越与复归
文化传播促成了多元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对多元文化的承载度和包容度同时也检验着一个地区的文化底蕴。“精致艺术”与“大众文化”在发展进程中都享有其独立空间和受众群,艺术创作不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观众与之惯有欣赏的艺术形态也不再绝对的对应。青春版《牡丹亭》与表演工作坊《暗恋桃花源》、《宝岛一村》等演出的走红,有它所适应的新的传播环境和土壤。当戏剧在新的民间语境中以新的理念、新的方式进行传播的时候,人们所获得的感受也是截然不同的。这种不同不仅体现在对传播媒介、传播内容的感受上,更体现在对现代气息、对传统艺术新的生命力的感受上。创作与再创作、保留与继承并行不悖,现代与传统的超越与复归就必然达到和谐的统一。
三、为什么来自台湾?
1.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由于历史、人文和社会环境等诸多原因,台湾较好地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底蕴。无论是电影、舞蹈、文学或是其他文化形态,台湾文艺工作者所创作的作品长久以来保留了较为纯正的人文内涵,而并非一味向商业倾斜。较为开放和包容的人文环境,以及演出市场的成熟和受众审美品位的长期培养,使得台湾的文艺工作者具备了一个较为纯粹的创作状态,而不必过多担心市场、观众口味等外因。
与此同时,台湾的创作者善于向西方和亚洲其他国家学习取经,使得沉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并不显得保守。有着传统文化的积淀做底衬,他们可以更加清醒和自信地引入西方元素。在内容和形式的运用上更为自如和灵活。对一悲一戏两部戏剧放在同一个舞台上交替进行的创作可谓“实验”了,但其实这个构思是来源于赖声川在美国求学的过程中,对希腊“悲”剧和日本“能”剧这两种传统剧的体悟,即“悲剧与喜剧似乎不是反义词,而是一个演出中必备的两种面貌。悲和喜这两种被认为是相反的请局,居然推到极致会变成一种类似的感受。”[6]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影响了不但普通观众、一些专业人士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惊诧。
在台湾,很多创作者还自发承担起了推广东方传统文化的使命,如李安、谭盾、马友友、赖声川、林怀民等。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发展并行不悖,台湾的文艺作品也就既保留了雅文化的艺术品位,又在吸收现代元素上下足功夫,使得作品典雅不失灵动、兼收却不媚俗。
2.对创作者本身的好奇和关注
由于一些现实因素,人们对台湾的认知多半来源于媒体以及其他的间接方式。对当代台湾文化产品的创作较为好奇。赖声川的“创意工作坊”所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如《那一夜,我们说相声》等通过网络或光盘销售等途径来到大陆后,即刻吸引了不少的观众,观看者被其用传统相声的技艺说现代事的新奇样式和其中所蕴涵的思想所打动。于是很自然地对创作者接下来的作品充满好奇和寄予希望。
作家白先勇早在多年前便以其作品中的“寻根”意象在大陆有着广泛的知名度。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传统文化不遗余力的推广经媒体报道后更是为他引来了广泛的声誉。
坚持创作和创新的台湾艺术家还有很多,比如龙门舞集的创始人林怀民、电影导演侯孝贤、蔡明亮等等。创作者本身的知名度和个人影响力为新作的推广还是有着潜在的号召力,大众对其先前工作的认可便是持续地支持其当下的事业。
篇10
延续以往青年展在形态上剥除“图像化”、
“大众化”的一贯思路,第四届多伦青年美术大展将讨论的主题放在“后传统”这个话题和现象上,这是在看了大量青年艺术家作品后,捕捉和关注到的一类作品气质转向。近些年,在前卫艺术逐渐合法化以及市场过度繁荣的六、七年时间,“卡通一代”,“图像化制造”、“70后艺术”和“独生一代”等这些创作现象和概念被理论家制造出来,并占据了当代艺术的各个生态面,相比较于图像和观念的喧嚣,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后传统”现象一直游走在潮流边缘。此次展览,我们将把“后传统”提出来,作为一个放大的切片进行有效和集中的讨论和研究。
至于什么是“后传统”?目前理论界尚没有一个具体明确的阐释。英国学者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曾在《现代性与后传统》里谈到,难道后现代社会不早就是‘后传统’了吗……在现代社会历史上的大部分时期里,现代性在消解传统的同时又在不断重建传统。吉登斯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界定了“后传统”社会,他将“后”与“传统”相结合用以解释现代性,意在强调后传统社会在现代性过程中的“反思性”和“重构”,为“后传统”一词进行了理论的注脚。
那么与传统有点关系的作品放在后现代的语境中就能算“后传统”吗?当然不是。首先,我们在这儿讨论的中国当代艺术对传统的转换和过滤不是一种表层的视觉经验,它是一种经验和思考的过程,并最终通过画面呈现出来的一种境界。换句话说,这时的传统不再是被无条件接受的东西,而是在全球化语境下主动选择和研究的对象,具体到艺术作品,就是在青年艺术家的创作中,把那些将“传统的沉淀”跟当代艺术的重构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梳理。
在本次参展的艺术家中,对传统的利用和转换也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对传统文化、历史语汇进行深入研究和转换,如艺术家陈航峰、马良、董文胜、邬建安、倪有鱼、杨泳梁、婴野赋、郑路、裘世明、王亚彬、韩子健等;另外一种倾向是作品气质上的传统气息,这部分作品重视内在心境的表达,即中国文化中“朴素”的美学观的呈现,如艺术家杨心广、胡柳、潘小荣、沈瑞筠等。
“传统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富于争议的概念”,把这句话中的“传统文化”换成“后传统”,大致上也是可以成立的。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