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工作前景范文
时间:2023-07-04 17:25: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银行工作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 影响 挑战 对策
一、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巨大历史发展机遇
1.有利于资金资源的优化配置。从金融业发展的根本规律来看,政府的利率管制使利率水平背离资金供求状况,且往往低于市场均衡水平,在信贷约束下,稀缺的资金资源难以得到优化配置。对我国来说,一旦实现利率市场化,将使信贷配置更有效率,使金融系统和金融市场真正成为引导储蓄转化为投资的中介,提高金融在经济中的地位。同时,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存贷款利率弹性的增加,可以使利率真正发挥出把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杠杆作用。
2.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的经营自主性,使之早日成为成熟的、对利率敏感的金融市场主体。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的激励和约束、利益和责任都会增强,不同的贷款组合以及按照客户的风险等级实施不同利率的做法将会盛行,对于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十分有利,将会形成合理和规范的银行结构和市场行为。同时,我国银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及管理水平也会有所提高。
3.有利于金融同业间的充分竞争。利率市场化之后,在利率报价时,商业银行须先考虑自身的资金成本、资产负债结构等情况,再自行决定利率,将通过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去提高自己的价格竞争力。在此情况下,良好的信誉、优质的金融服务、完善的金融产品等非价格手段,将成为我国银行占领市场的有利手段。
4.有利于降低货币政策的信息收集成本和机会成本,提高货币政策的运行效率,有利于活跃资本市场,发挥资本市场在资金配置、资源流动、资本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中的功能。
二、利率市场化带来的严峻挑战
1.增加了银行的经营成本。利率市场化虽然客观上使商业银行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利率自主空间,但是其在运作中必须充分考虑资金的成本、存贷款费用、贷款的目标收益率、风险差异性、期限、所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同业的竞争情况等,这就大大增加了商业银行存贷款经营的难度和相关费用。此外利率市场化后我国银行在存款市场上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一些商业银行可能会通过提高存款利率来吸引存款,导致银行的资金平均成本提高。
2.潜藏的利率风险给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挑战。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利率管理能力产生重大考验。对于我国银行来说,如何准确地预测利率变动趋势,合理确定具有竞争优势的价格水平;如何科学地分配存贷款期限布局,保持最佳的利差水平;如何灵活地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提高备付水平,有效控制利率形成的流动性风险;如何健全监督制约机制,防止产生人情利率风险等,都将是一场场严峻的考验。
3.可能引发商业银行资产风险上涨。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十分单一,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公众存款,资金运用集中于贷款,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由于长期的政策性分工,逐步形成了虽有交叉但相对集中的各自业务领域和区位优势,这对利率市场化后的竞争十分不利,因为利率市场化后,首当其冲的是商业银行之间对原有贷款市场中优良客户的争夺,这对国有商业银行是个直接冲击。新的金融业务也对商业银行员工素质提出了挑战。
三、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对策及方法
1.加快推进经营战略转型。这是我国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根本之道。经营战略转型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涉及到银行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反映到经营理念上,就是要树立科学发展观,从规模导向转到价值导向,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反映在业务模式上,就是要发展高附加值中间业务,建立多元化收入结构,分散经营风险。反映在资金运营上,就是要从简单的“以存定贷”,转变为根据效益目标与资金需求决定负债规模。总之,通过经营战略转型,减少银行对利差的过度依赖。
2.强化对负债业务的管理,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就拿负债管理来说,我国目前定期存款到期前利率不能变动,而长期贷款的利率可按年调整,这样遇到利率水平下降时,定期存款比重较大的银行将面临较大压力,且没有有效手段进行调整。对此应采取适当增加主动型负债比重的对策,以控制综合成本,转嫁银行内部不能消化的现实风险与潜在风险。在负债来源多元化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不同敏感性的负债之间的转换,防范由于利率变动带来的负债大幅波动。
3.加强自主定价和利率风险管理能力建设。自主定价和利率风险管理能力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认识方面的原因外,主要还在于技术和人才储备不足。由于自主定价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影响我国银行经营全局,所以必须做好全盘规划,对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内部评级建设、经济资本管理、财务管理、资金营运管理、绩效考核与资源配置机制等,要统筹考虑,协调推进。
4.建立利率预期模型,加强对利率信息的采集,建立高效的利率信息渠道,加强对利率变动及其影响的分析预测。我国银行相关部门要加强宏观经济的研究,从多种渠道收集反映经济状况,加强经济前景的预测与分析,提高对市场的敏感度。此外,还应摸清本行的利率水平与结构,以及相关因素对利率的影响因素,编制利率的预测模型。
5.加快金融创新,开发衍生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具有市场交易活跃、方式灵活等特点,使用衍生工具管理利率风险具有实施迅捷、成本低廉的好处,可以快速明显地改变银行利率风险头寸。常用的衍生金融工具主要包括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货、利率期权和利率互换等。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特性:远期利率协议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交换协议期间内一定名义本金基础上分别以合同利率和参考利率计算的利息的金融合约,本质上是不管未来市场利率是多少都要支付或收取约定利率的承诺;利率期货主要适用于规避因利率波动带来的资产净值变化;利率期权则可用来保护净利息收入,防止净利息下降;利率互换比较适用于规避由利率变化所引起的净收入的变化。应用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灵活运用并注意各种工具的搭配组合。
总之,我国利率市场化既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势所趋,也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由之路,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要求。利率市场化给我国商业银行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我们要把握时机,迎接挑战,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积极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段常瑞.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挑战.企业改革与管理,2008,(7).
[2]徐文天.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经济管理研究,2008,(4).
篇2
(一)关于商业银行创新发展问题
1、关于经营风险的内控机制问题。因为银行业务本身就是一个大风险的行业。诸如资金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外汇风险、管理风险、道德风险等。在这些风险中有些仅靠商业银行是很难预防和控制的,有些则是通过内部严格控制可以预防、减少、甚至根本杜绝的。为了防止风险,必须学习借鉴外国银行的先进经验,建立起一套严格的内控机制,靠制度去约束行员行为。
2、关于人事制度改革问题。过去是银行员工由国家统一招收调配,现在由银行自己招聘。因此,首先应明确商业银行是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员工利益寓于银行效益之中,银行效益要靠职工去创造。其次,要明确银行的内部分配应是“多劳多得、按绩取酬”,在激励机制上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行荣誉鼓励和物质鼓励相结合,注重智力资本的报酬,鼓励员工去钻研新知识、新技术、新业务。
3、关于业务拓展空间问题。应在原来业务的基础上为企事业单位工资,代收代缴费用,如:水、电、电话、有线电视、房租等,代售机票、车票、公交月票,代卖养老保险金、开办养老储蓄等,提供保管箱业务,外汇,提供信用证及担保等业务,银行应图谋通过国际化走出一条混合经营的路子。
4、关于改革服务手段,银行服务电子化问题。信用卡、atm机、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移动电话银行、网上银行,这些先进技术和经营方式的应用,没有中央政策限制,但需要投入,需要人才,谁重视,谁就可以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因此,应寻找跨越式的捷径,少走弯路,抢到领先的行列。
5、入世意味着政府管理部门首先“入世”,政府首先入世意味着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要到位,越位的要还位,不到位的要到位,这就意味着政府管理职能实现转变,政府与银行也要重新建立新型的关系。把过去行政命令式的强求银行贷款,这些“看的见的手”缩回,还权与银行,留下充足的空间给金融企业,让银行按照国际惯例,市场运行规律,寻求最大的效益,让“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政府只有在创造良好的环境上下功夫,做文章,这样才能达到银行既增效增规模又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双赢目标。
(二)关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问题
金融作为政府调控经济手段,是经济运行中的血液,在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金融中心地位也日益突出,得到政府部门、企业的广泛认识,金融创新发展,必然推进地方经济发展,金融业务拓展,必然提高经营效益双赢,因此,做为山区的金融业,应从以下6个方面积极做好服务地方经济工作。
1、拓展金融筹资功能。周宁作为一个山区县份,资金的融资渠道相对比较狭窄,对银行信贷资金依赖性大,所以金融要以入世为契机,加快融资体制改革,在发展间接融资的同时,扩大企业直接融资的比重,扩大信贷来源,大力吸纳社会闲散资金,运用多种形式的融资工具,加大融资总量,保证多种信贷资金的需要。
2、櫪支持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櫩
“靠山吃山”念好山经是山区县发展经济的特点,金融部门应积极支持发展县域特色农业,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建好茶叶、花菇、魔芋、毛竹、药材、花卉、马铃薯、反季节蔬菜、水果等九大基地,壮大基地规模,并按照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模式,扶持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形成几个有规模、有带动力、有发展前景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而金融企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建立自己广泛的客户群,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3、积极支持资源工业和私营企业的发展。xx县有丰富的电力资源,可开发装机容量47.22万千瓦,各种矿产资源品位高,贮量丰富,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和市场。金融部门应积极抢占这些优势,对这些项目的开发及时提供信贷支持。同时,还应继续支持企业摆脱困境,对重组后的企业,有效益的要在信贷方面予以支持,对新上的,要分析其发展前景,扶上马送一程。对xx在外的几千家个私企业和在工业小区的个私企业有效益、有发展前景、技术含量高的应在信贷上予以大力支持,简化手续,降底担保的门槛。在对企业进行信贷支持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及时做好核销呆帐准备金的审查上报工作。
4、积极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长期以来,由于投入不足,周宁的基础设施落后于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交通条件的滞后,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劲”。因此,金融部门应加大对交通、电信、城建、水电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逐步完善周宁的各项基础设施,树立起周宁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推进周宁高山一流县城建设进程。
篇3
关键词: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经营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2-215-02
一、正确处理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的关系,突出风险防范,增强抗风险能力
1.坚持稳健经营的方针。商业银行追求盈利是银行金融企业最基本的诉求,但银行真正经营的是风险,风险控制是商业银行最基础的工作。商业银行必须坚持稳健经营的方针,坚持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重视风险防范。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的业务是信贷业务,利差收入是利润的主要来源,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的主要还是信用风险,要强调信贷业务经营管理中的风险控制,强调审慎稳健的发展战略,业务管理上要加强市场、行业和区域研究,准确掌握客户信息,选择好市场和客户,把握第一还款来源,确保偿付能力。
2.实行全面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要义是对信用、市场及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实现对各类风险的全面覆盖。风险管理基础工作包括加强基础制度、基础流程、基础数据、基础工具的建设。对基础制度进行系统梳理,各项业务都要做到制度先行,同时针对薄弱环节加快配套完善。在基础流程方面,根据客户需求和业务进行合理优化,将风险管理有机嵌入流程之中,提高流程效率和风险管控效果。在基础数据方面,规范数据标准,建立统一的基础数据库,做好业务数据积累。在基础工具方面,要尽快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风险管理工具。
3.充实资本,提高风险应对能力。要通过发行次级债等方式增加资本,通过发次级债的方式来充实资本金,可以适应规模快速发展的需要。要主动提高拨备覆盖率。随着信贷规模的扩大,信贷风险暴露不容小觑,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至少要达到130%以上,商业银行应该主动提高拨备覆盖率,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二、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保持可持续发展
1.加强信贷结构调整。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加深,宏观经济形势存在许多的不确定性,行业低迷和经济下行,信贷风险继续加大。商业银行应当把握当前国家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良机,继续加强资产存量和增量结构调整,对符合国家产业和宏观调控政策、前景良好的行业和企业给予重点投放。
2.加大信贷退出工作力度。对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客户和项目,不符合信贷准入标准的客户,不良率偏高不符合银行风险控制的劣质客户,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判断不清、长期风险不确定性较大的客户和项目,列入不良信用内控名单的客户,公司治理和财务混乱、弄虚作假、盲目多元化发展的客户,受经济危机打击较大、市场前景暗淡、风险较高,已经停产、半停产、库存非正常增加、亏损、利润下滑过快的客户等,切实加大信贷退出力度,实施主动退出。
3.稳步推进,做好中小企业、支农、消费信贷工作。研究广大中小企业的不同需要,开发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产品,建立与中小企业相适应的信用评级体系,善于发现和支持那些造血功能强、成长快、信誉好的中小企业和项目,对资信达标、风险控制落实到位的中小企业,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三、加快业务转型,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1.加快业务转型。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加速推进战略转型,实施“零售银行战略”和“综合经营战略”。战略转型的主要内容包括收入结构、业务品种、经营模式的转型。收入结构逐步从以利差为主的收入模式向利差和收费并重的模式转变。业务品种逐步向直接融资、利率市场化影响较小的市场和业务转型,支持零售业务、扩大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的比重,大力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加大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能力,特别关注新兴服务业。经营管理模式由层级制向矩阵制和单元制过渡。战略转型是商业银行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适应金融脱媒、增加利润来源、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需要。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加快战略转型的步伐。
2.努力拓展中间业务收入。2008年我国利率持续下调,贷款利率的调整幅度大于存款利率,存款降189个基点,贷款降216个基点,对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造成挤压,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进一步拓展中间业务收入。中间业务的增长,将大大拓展银行未来收入和盈利的增长空间,对商业银行抵御借贷风波带来的风险意义重大。
四、创新贷款品种,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
把服务小微企业作为其社会责任和业务新增长点来抓,推出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制的“市场贷”、“循环贷”、“小本创业贷”等融资产品,这些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小微企业发展,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1.积极发展各类债券产品,推动小微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发行小企业金融债,中小企业私募债,中小企业综合债以及结构化基金产品等债券产品,这些产品不占用金融机构信贷规模,又可以为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同时解决了部分民间资本投资渠道问题。
2.委托贷款为民间资本和企业做“红娘”。目前金融机构办理“一对一”、“一对多”的委托贷款,贷款用途多样,期限全部在半年以上。由于期限的限制,使许多短期的民间闲置资金“无用武之地”。所以合理地利用短期闲散民资,尝试做6个月内短期委托贷款,以解决企业临时之需。
3.扩大抵押物范围。目前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担保方式中使用最多的就是低押,一对一保证,连环保证及小额信用等,对于缺少有效抵押物及担保单位的小微企业来说,金融机构贷款成了“玻璃门”。温州作为金融改革试验区,正尝试打破这些条条框框,(下转第218页)(上接第215页)让小微企业不再“望贷兴叹”。在成长性的高科技企业中推行股权融资,以企业评估后股份数和银行质押贷款,在企业无法偿贷时,债权人可以依法拍卖股权受偿,这样金融机构在承担企业未来发展风险的同时,也赢得与企业共同成长的机会。除此之外,小微企业的排污权、林权、水权、知识产权等等,均可以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
4.尝试信用贷款,在扩大抵押物范围的同时,尝试结合经营资金流量测算及综合贡献度,以及结合企业“三品三表”、“三荐三查”等要素对企业进行评估和审核,对小微企业进行800万元以内的信用贷款支持。
参考文献:
1.廖岷.从美国次贷危机反思现代金融监管,国际经济评论,2008(7~8)
2.邓翔,李雪娇.“次贷危机”下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8(8)
3.黄丽珠.如何坚守风险管理这条商业银行的生命线.金融时报,2009.2.9
4.黄丽珠.从此次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看:风险内控是金融机构最基础最核心的工作.金融时报,2009.2.2
篇4
关键词:私人银行业务;国外经验借鉴;前景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6.066
1 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2007年3月,中国银行在北京、上海两地设立本土私人银行,是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开端。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高净值人群与家庭数目迅速增加,为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提供了强劲的发展动力。目前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在中国高净值客户财富管理市场中占据着市场主导地位。我国商业银行面向高净值人群提供以银行理财产品和高收益产品为主的私人银行服务,发展非常迅速。2014-2015年,在12家披露业绩数据的私人银行中,9家的管理资产规模增速超过20%,其中2家的增速更是超过40%。私人银行正在成为银行零售业务甚至全行收入增长的重要引擎。
2 国外私人银行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2.1 发展历史悠久
欧洲国家与美国建国普遍较早,商业活动与财富积累促进了高净值人群的出现与增长,私人银行业务应运而生。国外私人银行大多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两次金融危机,提升了私人财富管理的专业能力,并更重视客户需求与风险管理。经过多年发展,国外私人银行开拓了广阔的市场,积累了庞大的客户量,使得私人银行能够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有利于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2.2 成熟的制度保障
国外私人银行重视和尊重资产的私密性,瑞士、新加坡等国家有专门的法律或协议保障客户的隐私权。国外私人银行业务发展较好的地区普遍税率较低,且缴税杂项较少。低税有助于吸引高净值人群在相关地区的投资意愿,增强该地区私人银行业务的竞争力。同时,国外较为成熟的监管环境有利于高端私人财富的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其中新加坡和台湾地区制定了专门的行业行为准则和相应的注意事项,以明确经营条件、规范行业发展。
2.3 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国外私人银行注重对人才的后续培养,新加坡在2003年成立了新加坡财富管理学院,为本国私人银行业的发展培育能针对国内和国际客户服务的人才。私人银行业务有着严格的选拔标准,美国从业人员一般会拥有工商管理硕士、法律博士等学位证书和注册公共会计师、注册财务分析师、律师等专业的资格证书。长期的业务发展也培养了从业人员良好的职业习惯和素养,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赢得客户的信任。
3 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面临的问题及前景分析
3.1 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面临的问题
从外部环境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面临诸多不利因素。一直以来,我国在法律层面对于财产权和隐私权方面的重视不足,客户存在对安全方面的担忧。分业经营限制了私人银行为客户提供综合化个性化产品解决方案的能力,外汇管制限制了投资产品的数量与商业银行对境外投资的能力。我国虽没有资本利得税,但相关内容已被纳入所得税和增值税中,依然会形成税收负担。同时,我国私人银行业缺乏相应的行业准则和规范。从内部管理角度来看,私人银行内部的操作流程繁杂,内部人员良莠不齐,工作效率较低。高素质的专业人员的匮乏易引发管理上的风险,导致客户对于私人银行信任度的下降。在金融产品方面,创新能力较弱,同质化趋势明显,难以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在客户服务方面,仍以产品销售为主导,尚未建立起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尚未建立清晰的客户服务管理流程。
3.2 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前景分析
在外部环境暂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应凭借其在我国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积极主动的推动行业规范准则的形成。从多方面入手进行内部改进:首先,应加强对于优秀财富管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力度,用良好的薪资待遇吸引人才,以良好的培训体系和晋升机制留住人才。其次,优化平台系统,完善其内部管理流程,使私人银行业务各部门内部及与银行部门间工作充分协同,提升管理效率。同时,私人银行也应该提升自身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水平,加强产品创新,转变原有的产品销售为主导的模式,以客户为中心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从产品销售为主的服务模式向服务收费为主的模式转变,实现业务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徐文婷.我国商业银行私人财富管理业务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世界经济,2010.
篇5
(一)本篇调查报告因个人水平、时间、精力有限,仅如实反映金融专业就业现实状况,并不做,也没有足够信息来做相关研究分析。报告中的设计到的任何观点均引自其它研究报告,非本人观点,仅作参考。
(二)调查范围为金融证券业及金融银行业;调查样本为申银万国证券公司成都分公司及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调查方式为个别样本观察;调查对象为公司基层,中层各职位;调查内容为金融专业毕业生在证券,银行宏观就业现实状况及趋势和具体样本岗位工作状况。
(三)调查时间精力限制,调查资料除来自实地考察记录整理以外,在一定程度上的参考了网路上一些大型、权威的相关内容调查研究报告。
(四)作者现今水平有限,信息搜集有限,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情况,读者在浏览本报告时请有选择的进行参考。
二、报告前言
金融是现代社会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标志性产业,也是一个典型的高收入弹性产业,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金融日益广泛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紧相连。因此一种观点认为,如今金融人才短缺,就业前景广阔。
然而在大学扩招的浪潮中,金融学个专业的扩招是极其明显的。另外,2006年广东省高考有70%的学生首选金融和商业相关专业,而在商业极其发达的美国,这个比例也只有30%。经统计资料表明,许多本科毕业生毕业之后进入银行都是从站柜台开始,最终能够熬出头的也是其中的小部分。面对金融行业越来越高的入行门槛,另一种观点认为,金融从业压力大,就业前景看坏。
那么,到底哪种观点更符合现今金融就业状况呢?从招聘公司来说,对当今毕业生有着什么样的 招聘要求呢?从招聘者来说,在金融行业工作又应该具备何种学历和哪些能力呢?工作在金融岗位的职员又有着什么样的生活形态和收入福利呢?本报告将从但不限于这些问题的角度,通过对证券公司的整体调查,公司经理的述说以及对相关职位职员的采访来反映就业现实状况,事实甚于雄辩,在对事实有过一定的了解后来回答以上两个问题也许会有新的感悟。
三、报告正文
(一)证券公司调查 调查单位(地点):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调查对象:该公司总经理王,职员肖、徐等。
1、证券业金融专业宏观就业状况(总经理介绍)
以下所提及职位均指除基层职位如文员、柜员等外的与金融专业有直接联系的职位。基层职位的学历要求一般是本科生,职业能力要求是交际能力强,亲和力强,细心,耐心。但一般无论是证券或者银行的职位如今都会将职员安排到基层进行一段时间的锻炼。
证券公司业务分为证券经济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自营业务等。其中证券经纪业务及咨询顾问业务由分公司执行,其它业务均由总公司开展。在总公司(更高级的业务)中对学历和能力总体会比分公司高,一般为优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证券经纪业务中,为金融学专业毕业生提供的有证券经纪人、证券(期货)分析师、理财师等,学历要求一般为本科生。经纪人要求人际交往能力强,亲和力强,细心,耐心;分析师则要求对证券行业敏感、熟悉。经纪人薪水根据业务水平而定,多则月薪一万左右,底则月薪2000-3000。
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业务等其他业务有诸如保荐人、负债管理师、行业分析师、风险控制人员等等职位。学历要求一般都为研究生以上,且具备一定的科研分析能力,对法律、财务、金融、会计、计算机、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有迫切需求,这也是证券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趋势。在这些业务中,一般职员起薪会在年薪十万以上。
2、案例采访
1)证券经纪人
工作内容:为证券公司介绍证券交易客户,从客户交易资金中提取交易费用作为工资来源。
工作坏境及地点:由于与不同客户打交道,经纪人的工作环境经常变化,到处奔波,地点不定。
工作所需能力:本科学历以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有着亲和力、细心、耐心的心理特质。
工作薪资范围:根据业务水平而定,在2000-10000左右。
工作形态:为了拉客户而到处奔波;也可以悠闲的享受客户的交易费用。
职业发展展望:没其它的,拉得好坐着来钱,拉的不好,累死了也没多少。
2)经理文员
工作内容:证券交易资料录入、整理
工作坏境及地点:经纪经理后台办公室
工作所需能力:本科学历;基本的金融常识;耐心、细心的特质
工作薪资范围:2000-3000左右
工作形态:面对电脑录入资料
3、小结
目前金融专业的毕业生太多太滥,证券业基层岗位的需求是供不应求,竞争很激烈;然而对于中高层职位的专业化人才的需求仍然很大;对于复合型的人才更是供不应求。因此证券人才的趋势是复合型人才,同学在学习自身专业,锻炼自己实践、研究能力的同时,应该注意其它专业知识的培养,拥有双学位的金融、法律、计算机等人才在招聘市场始终供不应求。
(二)商业银行调查 调查单位(地点):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
调查对象: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稽核合规部处长王
1、银行业金融专业就业现实状况(王处长介绍)
以下所提及职位均指除基层职位如文员、柜员等外的与金融专业有密切联系的职位。基层职位的学历要求一般是本科生,职业能力要求是交际能力强,亲和力强,细心,耐心。银行招生基本是大类招生,金融专业的口径大,可以做很多工作,但无论任何职位刚开始都会到营业部从柜员等基层做起。
篇6
【关键词】中小金融机构 手机银行业务 技术风险 信用风险 法律风险
一、中小金融机构手机银行业务发展概述
手机银行又被称作为移动银行,是当前我国中小金融机构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借助网络通信平台连接客户手机和银行,向客户提供信息和金融交易服务的银行业务方式。手机银行的发展给我国传统银行业务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手机银行业务最早在捷克出现,此后席卷欧美和亚洲,手机银行已在欧洲以发展为较为完善的手机银行体系。我国的手机银行业务虽然发展较晚,但是手机用户群体增长非常快,手机银行业务发展前景广阔,中小金融机构必须抓住这个机遇,奠定发展基础,实现规模化发展,提升自身竞争能力。
二、中小金融机构手机银行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风险
(一)技术风险。
中小金融机构的手机银行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窄带无线链路提供信息传输通道,这使得手机银行的稳定性和速度难以得到保障。手机银行业务的开展需要以通讯网络平台作为技术支撑,容易受到黑客的攻击,造成用户损失,给银行带来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同时,中小金融机构的技术方案由不同的技术提供商提供,存在不同的技术规则和技术标准,这使得手机银行业务存在技术选择风险,以及信息泄露、丢失和被篡改等等风险。
(二)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中小金融机构负面舆论影响而引发客户或资金流失的风险,这将严重损害银行利益和发展,一旦客户对金融机构丧失信心,再建立信用将变得非常难,因此必须重视防范信用风险,保证服务质量。
(三)法律风险。
中小金融机构法律风险是指由于我国手机银行业务法律制度不健全造成的风险。我国手机银行业务发展较晚,消费者权利义务没有具体规范,给手机银行业务的开展造成了较大的法律障碍。手机银行业务在保护客户隐私和信息披露上也存在法律风险,需要重点防范。
三、中小金融机构防范手机银行业务风险的建议
(一)选择特定的技术支撑方案。
手机银行的发展必须依靠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信息技术网络具有风险较高的特点,致使依靠信息网络技术的手机银行业务运行环境较为特殊,这要求中小金融机构必须选择特定的技术支撑方案,保障银行业务系统安全。不可否认的是,任何技术方案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或漏洞,对于这些技术方案的不足,中小金融机构在发展手机银行业务中必须采取安全防范技术方案来确保其正常运行。一般来说,中小金融机构可用于手机银行业务开展过程中的技术风险防范方案具备数据完整性、保密性、操作的确定性等等,同时要配备防火墙侵入窃密检测系统、监视控制系统和快速恢复机制等安全措施,来禁止未经授权的软件和硬件被篡改,对登陆系统的身份进行重复鉴定,实行灾难恢复和系统灾难恢复,为手机银行业务安全保驾护航。
(二)防范操作风险与金融欺诈。
对于中小金融的手机银行业务来说,其面临的信用风险(主要是操作风险与金融欺诈)的造成的危害是难以估计的,严重的时候可能引发整个银行体系的经营风险。因此,中小金融机构必须重视防范手机银行业务中的信用风险。一般来说,手机银行业务信用风险造成的负面效应主要在于造作风险和金融欺诈,因此在防范手机银行业务的信用风险的重点也在于防范操作风险和利用手机银行进行金融欺诈的行为。手机银行业务操作风险一般来自于金融机构内部,因此中小金融机构必须尽快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操作规范和内部制约制度建设,做到权责分明。对金融欺诈风险,则要求中小金融机构要加强对银行手机重点客户的监控,防范其进行可疑资金操作,全面发挥中小金融机构的监控作用。
(三)完善手机银行业务法律制度建设
我国手机银行业务起步较晚,而中小金融机构由于基础相比国有商业银行来说要薄弱很多,经验存在欠缺,我国规范手机银行的法律制度建设也比较欠缺,较为落后。所以,我国中小金融机构在发展手机银行业务的过程中,势必会遭遇一定的法律风险。这是我国当前手机银行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的原因导致的。从手机银行业务的实际来看,导致手机手机银行业务的法律风险主要来自于该业务的开放式服务和非实体的虚拟经营的特殊性。因此,我国中小金融机构必须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合理利用我国当前已有的法律规范,做好防范法律风险的工作。可以说,我国中小金融机构手机银行业务的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是我国金融法律制度的重要工作内容。结合我国现有的法律来看,规范手机银行业务的法律规范主要包括合同法、会计法、票据法、银行法、支付结算办法等相关法律规范,此外因手机银行业务还涉及银行业务的技术管理条例,如我国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但是仅仅依靠这些法律规定还不足以保护我国银行机构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的手机银行业务,需要不断加强手机银行法律制度建设,防范手机银行的法律风险。
四、结语
手机银行业务是我国中小金融机构的重要利润增长点,虽然在发展中起步较晚,与国有商业银行比较起来,发展也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但这恰恰是我国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空间。我国手机将银行潜在的客户群体非常庞大,市场前景广阔,中小机构机构要牢牢抓住这个发展机遇,做好防范技术风险、信用风险和法律风险的措施,积极预防和应对手机银行业务处理过程中潜在的风险,让手机银行业务成为中小金融机构的新兴金融服务工具和平台,为客户提供便捷灵活和具有个性化的服务,不断扩大中小金融机构的银行业务,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季爱东.银行新中间业务与法律问题[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篇7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克拉玛依石油分行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摘要 大约从20 年前开始,我国的个人信贷业务市场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城镇居民的消费热情也在随着我国的经济改革的深入而逐渐地上涨。在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中,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在其业务中占有一个非常大的比重。虽然信贷业务的不断扩展让人们对这个行业前景看好,但是其中所存在的众多风险和隐患也不得不防。此外,由于全球层面的金融危机的影响持续不断,所以对此我国采取的是增大内需作为相应的处理措施,而众多商业银行也都大力促进贷款,针对种情况,需要加强对于信贷业务的风险控制。
关键词 个人信贷 风险控制 信贷风险
自从七年前由于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其形成的金融海啸就在全球范围内持续的对全球的经济产生影响,其中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了很严重的干扰。宏观层面我国的经济压力很大。所以我国的中央银行针对这种情形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出台了中国扩大内需的政策,所以我国的众多商业银行也都在紧跟央行的脚步。我国的个人信贷金额由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改变,在扩大内需的带动下,金额在飞速上升,并且,主要的信贷业务都集中在工商、农业、建设、中国四大国有的银行,并且信贷金额的分布也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带占据较大的部分。
此外,与个人信贷相关的产品也越来越多,这也间接地导致个人信贷的管理难度越来越高。当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基本存在诸如个人住房贷款、个人质押贷款等等,众多贷款加起来大约百余种,并且每种贷款产品的管理办法、针对客户、功能设计和操作方式都不尽相同。所以让信贷的管理难度在的不断地加大。
在个人信贷业务的办理过程中存在着个人信贷业务的风险,由于借款人的违约、央行对于利率的调整、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银行中个人信贷业务的操作人员的错误操作所导致的个人信贷资产收益的不确定性或者发生损失的可能性。本文中我们主要研究的是对于银行而言破坏性最强的风险。
一、个人信贷业务风险的来源
1.来自借款人信用的风险。对于信用风险而言,实质上就是一个无法对冲的小概率但是可以产生很大影响的时间。个人信贷风险主要集中在借款人本身,借款人自己的个人收入、就业前景的稳定性、经营情况的发展好坏、个人身体状况以及个人道德的变化都会对银行的信贷资金能否安全和及时的收入产生明显的影响。倘若借款人经济能力变动,那么银行就面临着资金无法收回的风险,作为风险之源,信用风险是个人信贷风险中最为基本的一种风险。
2.借款用途方面存在的风险。贷款安全是与借款用途的真实与否和前景密切相关的。借款人在借款之前,需要保证借款用合法、前景要足够客观、预期的收益良好、并且个人贷款的用途是和合法和真实的。此外,银行还需要深入分析贷款的投资方向和用途,对市场风险进行全面的衡量。
此外,我国很多地方都还存在着“私贷公款”的情况,也就是组织或企业凭借其个人的名义在金融机构进行贷款,然后所贷款的资金交由企业或者组织使用。我国目前对该类问题的处理方式是,无论金融机构之情与否,都要求实际的用款单位负责全额的还款;另外一种是借款人和用款单位共同进行借款的还贷;还有一种是,对金融机构对借款的实际用途是否知情,倘若不知情则要求借款人承担借款责任,而实际用款人则不承认还款责任,如果金融机构在借款时候就很清楚这笔资金真正的使用用途,那么就判决用款人还款针对以上的情形,商业银行需要对此类贷款进行特别的处理。
3.市场经营所存在的风险。市场经营风险主要存在两个时间段,第一个时间段是在市场营销拓展的时期,需要慎重选择目标市场。如果将目标市场定位为低收入的人员,那么入门需求就会很低,就会很难控制相关的风险;如果将目标市场定位在了高收入群体,而忽略了市场细分,那么就会对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产生很严重的影响;第二个时间段是经济下行周期阶段,尤其是房地产市场在进行深幅调整的时候,贷款金额高于所抵押的房产的市价,依照利益最大化的标准,借款人会自动地进行理性的违约,这无疑就提高了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
4.来自内部人的风险。来自内部人的风险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由于银行的从业人员自身存在道德问题,与外部人员进行勾结采取填写虚假资料以及违规操作、跳过相关规定等方式来进行贷款,导致信贷资产没有足够的信用保证,从而形成了信贷风险,造成了信贷损失;另外就是银行的从业人员自身并不存在道德问题,但是其在进行贷款的处理过程中没有做到每个环节都细致、认真、仔细的操作,从而造成了调查情况不够完整、关键环节处理不够彻底等情况,例如借款合同中的内容不够详细、相关的调查工作不够完整,造成银行未能及时落实其债权;第三类是在款项贷出之后,相关的管理人员对于借款人耳朵经济状况不闻不问,让贷后管理无法做到真正落实,未能及时发现贷款所存在的重大风险问题,造成贷款损失。
5.政策和法律方面的风险。我国在个人信用贷款方面的法律依然是空白,仅有的信贷法律适用对象都是生产型的企业,而不是个人信贷。现有的都是管理办法,并非成文的法律,没有达到全国人民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立法层次。倘若个人信贷出现问题,相关保证的履行、抵押物的处理以及质押物的变现都会因为没有足够的法律支持而很难进行司法操作。
二、个人信贷业务风险控制的措施
次贷危机之所以会诞生,就是因为审慎原则未能在美国的所有银行的经营管理中得到应用。面对央行扩大内需的政策,需要借助审慎原则对个人信贷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帮助我国的银行管理人员寻找出一个真正适合我国目前银行个人信贷的风险控制的方法。
1.构架一个完善和科学的个人信用评级体系。根据商业银行自身的业务特点和发展战略,商业银行应该构建自己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具体评价体系可以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基本情况的评分,这个评分主要是个人的工作经历、工作单位以及家庭状况等;第二部分则是业务状况的评分,也就是在存在信用记录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每一笔业务对应的相应的信用积分;第三部分是有关特殊业务奖惩的积分,例如,在使用信用卡进行透支消费之后,如果在一定期限内可以将透支金额全部还回的,可以进行额外的信用分数的奖励,如果有恶意透支拒不还款的行为,可以进行信用分数的扣分,有情节较为恶劣的人,可以将其加入黑名单;第四部分是综合上述三部分进行个人信用评价的整体汇总。
2.针对贷款环节进行严格把关。贷款安全是与借款用途的真实与否和前景密切相关的。借款人在借款之前,需要保证借款用合法、前景要足够客观、预期的收益良好、并且个人借款的货款使用方向要不能够违背国家的法律法规,放贷的前提是明确贷款的用途是合法和真实的。此外,银行还需要深入分析贷款的投资方向和用途,对市场风险进行全面的衡量。
3.加强对于贷款控制。(1)加强准入控制。准入控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产品的准入控制,商业银行的产品需要结合当前的市场需求、客户群体以及风险特征等特点进行研究开发,保证产品的功能完整和抗风险能力强。第二类是客户准入,商业银行需要制定一个主要客户群体,包含优质客户、高信用客户、高学历客户、高质及客户和高成长客户等等。有针对性制定不同的准入标准。第三种则是机构准入,针对那些风险管理能力强和经营规范的机构,可以为其授予优先贷款的权限,并且要对这些具备优先贷款权限的机构进行定期的审查,同时对于管理混乱、人员配备不齐的机构贷款进行严格控制。
(2)控制贷款额度。额度控制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针对个人的总体额度的控制,如果某个个人贷款的总结达到了一定的额度,那么将停止对其的贷款,这样可以有效的抑制多头贷款的风险;第二种是针对单笔贷款额度的控制,在贷款之前,对客户的自身经营规模、承受能力和综合还款能力以及客户的担保能力进行测算,深入评估客户的资产总成本,另外还需要综合控制客户的其他方式耳朵融资能力。
(3)进行担保控制。将客户的核心资产作为担保,采用实地调查、间接调查的方式,将客户的核心资产作为抵押物,这些抵押物可以是客户的房产或者贵重物品等。
针对担保控制,需要严格对抵押物的选择进行把关。商业银行在进行贷款之前,需要将抵押物进行严格的分类。优先选择高价值的房产,或者借助优质评估机构的帮助,对抵押物的价值进行公允,此外,不可忽略某些法律上明令禁止作为抵押物的资产。
(4)通过现代的金融工具和政府力量来减少风险。对于银行的影响采用购买商业保险的方式来对借款人个人财产量和收入水平的有限而造成的风险吸收能力的不足进行弥补,这样也可以很好的弥补因为个人行为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风险。采用担保的方式也可以很好的削弱风险的影响,以政府和中介机构作为担保,从而让很多原本处于中低收入的居民也有了个人信用贷款的资格,倘若这些贷款无法按期进行偿还,那么政府和中介机构就会代替这些借款者进行还贷,从而让个人信贷的风险得到降低。
三、结束语
只有健全、完善银行内部的信用贷款的管理机制,并且加强对于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的培养,构建科学的个人信用等级评价体系,才可以让银行的利益得到更好的保障,才可以更好的规避因为个人信贷业务所产生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涂志云,汪涛.国外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管理的经验及借鉴[J].华北金融.2006,(5).
[2]吴亚,刘成起.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J].未来与发展.2006,(7).
篇8
关键字:银行 小微企业 贷款 风险
近年来,我国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同时,在小微企业的成长过程中,越来越暴露出其具有巨大的融资缺口的弊端。然而,在我国这个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商业的银行的贷款业务决定着小微企业的经济命脉。但是,从数据上可以看出,我国对于小微企业实行贷款后,获得盈利的例子并不多见。其中,能将小微企业贷款业务作为核心业务的金融机构更是少之又少。一方面,银行为了减少自身风险,对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实行高贷款门槛。要求放贷企业具有一定的资质、销售额、利润才有获得贷款的可能。另一方面,银行对小微企业的放款量有限,而其数量又在迅速增加,难免出现“僧多粥少”的不对称现象。迫于市场压力,银行往往做出选择风险小、成本低、收益高的产品的选择。将款项放给具有发展前景和信誉良好的企业。这样的贷款模式,对于小微企业来说将是一个悲观的循环:没有资金,无法扩大生产;无法扩大再生产,就无法创造一定的销售额;没有一定的销售额,便无法得到贷款支持。虽然,部分商业银行意识到将发展微小企业贷款业务放在战略地位,但其还不具备相应的科学发展思路、专业管理人员和风险评估技术。因此,本文就关于商业银行如何发展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经营思路,做了以下探索。
由于银行发展贷款业务以来,有着其历史的贷款原则和评估思路。所以,只有真正了解阻碍发展小微企业贷款的问题,才能更好把握如何发展小微企业贷款业务。首先,从银行开发贷款业务的方针来看,没有建立与其业务相适应的科学发展思路。在业务操作中,仍然坚持“抓大放小”,寻求眼前快速利益,获得“立竿见影”大发展的落后思路。而忽视了对具有可观前景的小微企业的经济扶持。其次,部门商业银行对于小微企业的风险评估和抵押程序仍十分落后。在贷款抵押方面,对于负载高和资产流动性强的小微企业,很难找到合适的抵押担保。如今,背井离乡、异地创业的小微企业为数不少。还有对于遵循国家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等政策,实现产业顺利转移的小微企业来说,很难找到当地的房屋和其它可做担保抵押之用的资产。再次,国家对于小微企业的放款量体现着对市场调节的主要措施。在企业数量逐年增多的今天,国家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总额保持一定数额。那么,会导致许多企业的资金链断裂,甚至命悬一线。另外,对于这些小微企业来说,资金需求的特征往往是“短、频、急”。因此,银行放贷的效率如何和分配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了小微企业的生死前途。最后,银行本身肩负着“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责任。随着加入WTO,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为了站稳脚跟,银行纷纷加强了对风险问题的控制,和对成本,利润等数据的深入考察。但是,这些加强后的技术仍然不能满足当前形势下对市场技术的要求。尤其表现在对小微企业的贷款业务。其中,主要有贷前调查不够深入;企业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贷后管理不到位;抵押品有瑕疵导致价值缩水等诸多方面。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业务。一方面,商业银行自身需要加快转变陈旧贷款思路。从经营理念上,要积极发展多样化渠道的小微企业贷款业务。针对企业自身情况,做出不同的评估,在保证一定的风险下,设计不同的金融产品和风控手段。如招商银行的“点金成长计划”、“助力贷”;交通银行的“展业通”;华夏银行的“创业通舟”、“展业通舟”、“卓业通舟”等产品。同时,商业银行自身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战略思路,而不是“取大放小”、“取近舍远”。明确自身核心竞争力,探索适合自身的贷款模式。寻求资金最优化合,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达到企业和银行普惠共赢的效果。如:成立乡村银行、乡镇银行和小额贷款机构,寻求零售贷款合作机构。另外,商业银行在政策思路方向上,应与国家重点扶持产业保持一致。做好加大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经济支持的补充,以及把握好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贷款方针的战略部署。商业银行应真正确立将积极发挥小微企业贷款为主要目标,更要准确把握好“立足地方,服务中小”的市场定位。将发展小微企业的最大利益化为主要目的,并保证小微企业各项贷款业务环节工作的效率性。切实做好服务小微企业,放宽机构准入限制,寻求发展多样化商业贷款形式,完成资金盘活的最大化。
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需要不断健全控制风险的监管体系。第一、完善银行对小微企业监管风险管理。银行应加强对分散的小微企业做好定期的检查和经营状况的核实工作。确保银行采集的信息能与企业自身的经济生产状况相符合。同时,银行逐步完善对小微企业风险预警机制,如风险的前瞻性和及时性的正确估计。建立差别化的贷款定价机制和独立的风险拨备机制,减轻企业对高贷款债务的压力,从而更好的投入生产经营中。健全全国范围内的企业信用风险防范,在预防企业因经营部善而导致的风险的同时,还要关注实际接触人的个人道德风险,强调人品调查,避免主观骗贷和脱逃银行债务行为。控制小微企业自身因管理混乱或落后无序,产生无法适应市场的风险。尤其是家族式企业中个人独断决策;多个股东且股权分散,易引起股权纠纷;同一控制人控制下的关联交易等企业治理中的结构缺陷风险。第二、银行应完善小微企业信贷机制。大力发展多样化的风险管理手段,建立起具有独立性、专业化的管理模式。同时,将中小企业的评级制度纳入银行自身评级的标准体系中去,并按照公信贷款业务的流程程序来完成这项评级制度。通过发展与小微企业评级工作的合作,提高小微企业客户对风险控制的免疫能力,使得企业自身进一步优化、提升。第三、建立专业化的押品管理办法。在对押品审查、抵押资产的评估、登记等各个抵押贷款环节的操作过程中,评估机制的内部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风险控制的好坏。银行在合理控制人力成本的同时,需要加强对专业人员的专项培训,从而快速提高评估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评估能力。第四、及时处理不良贷款业务。对于贷款过程中,发现小微企业发生重大经济、法律纠纷、安全事故、产品销售出现异常的情况下,银行应做好“早发现、早报告、早应对、早处理”等积极应对工作。及时相上级或者有经验人士汇报情况,成立项目调查小组,完成核实工作,迅速制定可行方案,将损失降到最小。
总之,在小微企业雨后春笋般的新形势下,只有建立牢固的风险控制机制,才能大力发展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从而更好的服务小微企业,实现银企普惠共赢的新局面。
篇9
【关键词】商业银行;碳金融;开展
一、我国碳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
按照《京都议定书》的要求,作为世界上发展中国家之一的中国,在2012年以前不用承担节能减排的义务。也就是说在我国减少的温室气体量,都可以根据《京都议定书》的内容,将温室气体排放量转变为对应的有价商品,再向发达国家进行销售。因此,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具有潜力的碳减排市场和最大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的供应商。根据测算,到2012年末,我国通过CDM项目减排额的转让收益就可以达到数十亿美元。CDM节能减排项目在我国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并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在发达国家里,温室气体的减排成本在100美元/吨碳以上,而在我国,减排的成本可降低到20美元/吨碳。这种巨大的减排成本差价,使许多发达国家的相关企业积极进入我国选择合适的项目进行合作。根据公开数据,在CDM一级市场的卖方市场上,中国占据了绝对的比重。如图1所示,从2005年到2010年,中国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委员会成功注册的CDM项目逐年增加。在2005―2008年期间,中国占所有签约CDM交易额的66%;而在2008年中,中国的市场份额占到了84%,远远超过了其他发展中国家。截至2010年9月8日,全球注册CDM项目总数2363个,其中来自中国的为938个,占39.7%,注册项目年度减排量已经达到了19002万吨,占到全球经核准的碳排放量(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s,CER)的58.9%。项目预期减排量占全球项目预期减排量的60.8%(详见表1)。
二、我国国内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开展情况
国际大型金融机构对我国的碳金融市场发展表示青睐,并且积极开发我国的碳金融业务。2004年摩根士丹利率先进入了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项目,并且在2006年承诺将在5年内投资30亿美元,用来扩大二氧化碳排放额度业务。目前,摩根士丹利已经拥有我国8个大型的减排项目。而当前我国最大的碳交易项目,辽阳石化公司的氧化二氮减排项目,则被美国高盛集团和加拿大的纳德资产管理公司获得,目前高盛集团在我国已经拥有了黑龙江建龙富余煤气发电等9个发电项目。
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场前景,我国国内的商业银行积极准备和应对,不断进行自身业务上的完善,并且持续开展和创新碳金融交易业务。兴业银行是我国国内第一个试水碳金融的银行,2006年8月份,兴业银行与世界金融公司联合一起,根据我国在减排技术运用和低碳经济融资的需求,在我国国内推出第一个节能减排项目,研发出了绿色贷款业务。到2010年末,兴业银行在北京、上海、辽宁、山西、黑龙江、福建、广东等省市开通了节能减排项目的绿色贷款业务,累计发放贷款79笔,共投放贷款达17多亿人民币,可实现年节约标准煤189.35万吨,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62.3万吨。
国内其他商业银行也纷纷试水碳金融业务,成为国内商业银行新的业务增长点。2007年7月份,上海浦发银行第一笔中国CDM项目财务顾问获得成功,浦发银行以财务顾问方式给陕西省的装机容量7万千瓦的水电项目带来了每年约170万欧元的碳销售收入;2007年8月份,深圳发展银行推出了聚财宝飞越计划2007年6月号(二氧化碳挂钩型)人民币理财产品,期限为12个月,到期的年化收益率为7.35%;2008年8月份,中油资产管理公司与天津产权交易中心、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共同出资建立了天津碳排放权交易所,其中中油资产管理公司出资比例为53%,该交易所是我国国内第一家综合性碳排放权交易机构;2009年8月份,天平车险以27.76万人民的价格购买得到2008年奥运期间北京绿色出行活动产生的8026吨碳减排指标,成为我国国内第一家通过购买自愿碳减排量实现碳中和的国内企业。
国家开发银行依托贷款客户开展碳排放权交易业务,积极开发包括风电、生物质发电等在内的碳排放权交易项目,努力为客户提供从项目融资到减排额二级市场交易的全流程金融服务,并于2009年11月率先完成国内商业银行第一笔碳排放交易咨询服务,累计促成383.3万吨CO2交易当量。
三、我国国内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意义
(一)有利于我国国内商业银行拓展业务渠道,增加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
碳金融业务给我国国内商业银行业务的开拓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新兴产业在这股力量的推动下不断发展壮大,在循环能源利用等方面的投资机会也不断增加。碳金融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一项中间业务,银行开展此类业务,必将会得到直接和间接(包括与碳金融业务相关的储蓄业务、信贷业务、银行理财等)的银行中间业务收益,从而促进国内商业银行的发展。
(二)有利于我国国内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控制,加快信贷结构转型
当前,我国的信贷方向主要集中在房地产等实体经济上,呈现出信贷投放过于集中,信贷高杠杆率过大的问题,存在着巨大的信贷风险,一旦政策有所转变,资金链断裂,将会带银行带来巨大的风险隐患。而碳金融业务和相关的融资信贷业务是以《京都议定书》为根据,国内商业银行做的是一种“只赚不赔的买卖”,只要国内有交易,到国外肯定要有人购买,而对国内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却没有大的威胁,因此,积极开办碳金融业务将进一步有效控制国内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有助于信贷结构转型,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三)有助于商业银行加强与国际银行业的合作,对商业银行的品牌建设有很大帮助
与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碳金融业务还是我国国内商业银行的一个弱项,开展相关业务在我国国内商业银行还会受到不少因素的制约,而国外银行业碳金融业务发展较为发达。因此,加强与国外其他银行的合作与联系,将成为我国国内的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有效途径和抓手,对增强碳金融产品的内外品牌建设都有很大的帮助。
四、国内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思考与路径
当前我国国内的商业银行经济实力雄厚,控制风险能力不断增强,特别是国有五大商业银行,相继成为了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排头兵。因此,面对碳金融市场的良好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国内商业银行也应该对此充分重视、蓄势待发、积极参与、加快研发,从而牢牢把握碳金融业务这块“大蛋糕”。
(一)建立碳金融管理部门,规划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发展
国内商业银行在开展碳金融业务之前,首先要建立起商业银行内部的碳金融管理部门,主要从事碳金融业务的研发与推广,开发相关的碳金融业务产品。一是要以CDM咨询收入为主,将其作为进入碳金融业务的突破口,从而进一步加快CDM项目业务的开展;二是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的网点优势和客源优势,为客户制定适合其发展的CDM项目,并作为重点目标客户进行培养;三是积极调动相关人员开展CDM项目设计、立项、注册、检查、CER签发等工作。
(二)创建“CER外币收入绿色账户”
根据国家相关部门要求,构建或待构建CDM项目必须在国内的商业银行建立一个外币基本账户,用于CDM项目的资验与外汇结售汇使用,商业银行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将这个外币账户创建成一个CER外币收入的“绿色账户”,对客户实行“一站式”服务,从而用来提高相关业务的数量,赚取更多的业务收入。
(三)积极展开国际合作,参与国内外碳市场建设
国内商业银行应开展更多的国际合作,如积极参与世界气候环境大会确定的基金项目,积极参与国内碳交易市场的构建和相关基金的策划和管理工作,要从基金的顾问与管理业务入手,迅速扩展业务范围。
(四)创新碳金融交易业务产品
目前,碳交易市场从全球来看依然处于发展初期。碳交易市场的流动能力不高,碳金融交易的业务产品不多且质量不高。因此,国内商业银行业应该大力创新国内外碳金融交易的业务产品,提高产品的盈利水平和能力,从而进一步加快国内碳交易市场与国际碳交易市场一体化进程。
(五)为CDM项目开发提供信用增级服务
CDM交易类似于金融衍生工具里的远期交易,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人们对其发展前景仍然心存疑虑。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一个服务机构,商业银行积极参与,为项目提供信用增级服务,为CER提供担保,将会进一步促进碳金融交易市场的稳定发展。
五、结语
对于国内商业银行而言,碳金融业务的发展具备十分远大的市场前景和拓展空间,不过目前各商业银行开展的碳金融业务仅仅处于初级阶段,尚不太成熟。因此,国内商业银行应该进一步提升发展碳金融业务重要性的认识,发挥自身优势,抓住机遇,克服不足,在开展碳金融业务中充分重视业务的创新和风险的识别、防范与控制,积极研究国外相关的先进经验,取其精华,转化到自身的业务操作上来,更好更科学地做好碳金融业务的发展工作。
参考文献
[1]孙敬伟,王宏娜.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青年课题版[Z].2010(6).
[2]刘佳.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探研[J].金融经济,2010(5).
[3]张龙清.碳金融与商业银行[J].武汉金融,2010(5).
[4]马骁.发展碳金融业务,商业银行大有可为[N].金融时报,2010(1).
[5]吴玉宇.我国碳金融发展及碳金融机制创新策略[J].上海金融,2009(10).
[6]王元龙,田野.碳金融的发展与商业银行的应对[J].中国科技投资,2009(7).
[7]王留之,宋阳.略论我国碳交易的金融创新及其风险防范[J].现代财经,2009(6).
篇10
第一:经纪人所开发客户需带齐以下证件亲临公司与经纪人联系办理业务。
第二: 新开户的:填写自然人申请表两张并复印本人身份证在其(两张自然人申请表)的背面,然后去打股东账户卡。
第三:在办理完相关业务后,若所用的银行卡由要求到银行去确认第三方存款的,则拿柜台人员所交的资料去所对应的银行办理相关业务。
2.客户开发的方式
第一种就是电话营销
第二种就是银行驻点
第三种方式就是客户转介绍
3.如何选择股票
在公司的实习过程中还要学习如何选择股票。总的来说选择股票就得有一套自己的标准,因为每个人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其中的一点确实每个人都要考虑的,那就是这只股票他的公司经营状况和经营前景如何。
在实习过程中,我还掌握了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是真诚:你可以伪装你的面孔你的心,但绝不可以忽略真诚的力量。
第二是沟通:想在短暂的实习时间内,尽可能多的学一些东西,这就需要跟领导和同事有很好的沟通。
第三是激情与耐心:激情与耐心,就像火与冰,看似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却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