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进行劳动教育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07-04 17:25: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进行劳动教育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儿童进行劳动教育的建议

篇1

一、培智学校开展劳动技能课的意义

弱智儿童由于智力低下,以致心理活动缓慢,认知水平低下,他们有的精神萎靡、消极被动,有的有严重的运动障碍和语言障碍,还有的有不同程度的行为障碍。培智学校的劳动技能教育就要从弱智儿童的身体和智力、心理等特征出发,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教育、教学和训练,有效地补偿其智力和适应行为的缺陷,培养健康的个性品质,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观念,使他们能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二、培智学校劳动技能课的开展

国家教委(87)教初015号的附件——《全日制培智学校(班)教学计划(征求意见稿)》中规定1~9年级劳动技能课共达234课时,占总课时1400课时的16.7%,而七、八、九年级的劳技课时,每周达8课时,占每周28课时的28.6%。《全日制弱智学校劳动技能课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主要有: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简单的生产劳动(包括手工制作劳动)。从这些方面进行比较系统的劳动技术教育与训练,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

三、建议在校内建立固定的劳动实践场所和校外劳动基地

开展劳动技能教育,不仅要有固定的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师,还要有一定的劳动实习场所、让学生定期参加劳动、服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四、在劳动教育中贯彻思想品德教育

弱智学生的生理、心理障碍的类型都不一样,在劳动培训的过程中教育学生认识劳动的意义,劳动对身体、智力发展的作用,劳动对人的一生的影响;教育学生在劳动中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对学生劳动成果的评价要坚持鼓励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基础看发展、看提高,对每个学生的进步都给予鼓励。

五、鼓励让家长参与,争取社会配合

培智学校的劳动技能课仅仅靠学校每周几节课的教育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帮助家长积极参与,引导家长解决认知问题:孩子有残疾,心疼孩子;嫌孩子动作笨拙,太慢;怕孩子家务劳动时损害用具。教育家长,使家长认识到孩子参与生活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不仅能使孩子学会生活自理自立,而且有利于孩子智力、体力的发展,有利于矫正孩子生理、心理问题。

篇2

做家务能促进孩子大脑的发育和智力的发展,能多方面地提高孩子的能力,是让孩子手巧心灵体验人生的重要途径。很多父母为了想让孩子腾出更多时间学习,不让孩子做家务,对孩子的一切大包大揽,进行“一条龙”、“全方位”、“系列化”服务,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白天接送,晚上陪读,孩子们成了“抱大的一代”,如同温室中的花朵,患了“软骨症”,见不了世面,经不了风雨,结果独生子女难独立。

美国心理学家威兰特从40年代起对490名男孩跟踪调查40年,从他们从小的教育到长大后的工作生活各个方面,做了系统的分析,其中的一个结论就是:除去智力、家庭收入、种族背景、教育程度等因素外,儿时常做家务的孩子要比很少做家务的孩子,长大后幸福得多。一般来说,干活多的孩子较有才干,充满自信,人际交往能力强于父母羽翼下的同龄人,长大后获得的收入较高,失业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威兰特说:“劳动增强了孩子们的能力,由此获得尊重而自我感觉良好,因为体验到自己对家庭的贡献,而感到社会中有价值的成员。” 我国大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让孩子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才是英雄汉。”

二、 怎样培养孩子做家务的良好习惯呢?

第一,家务活动巧组织。

父母首先要做出表率,做孩子的榜样。同时要倾听孩子的意见,采纳孩子的合理化建议,针对每个家庭成员的空闲时间、爱好和能力,分配给每人一份工作,也可以以一周或一个月为一个周期轮流做各项家务。这样,孩子感到每个家庭成员都在为整个家庭做贡献、尽义务,就很容易做好家务劳动并逐步养成劳动习惯了。

第二,量力安排巧指导。

父母必须考虑到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等实际承受能力,并进行具体而耐心地指导或示范,教给孩子怎样一步一步地完成其所承担的任务。比如,让孩子收拾卫生间时,要教他先清除垃圾,再刷洗浴缸,最后擦拭地板等。孩子的劳动观念必须从小养成,幼儿园是劳动的起始阶段,小学是培养劳动观念的关键阶段,而培养最好是从小开始。小学阶段的孩子如何进行家务劳动教育,既起到教育的目的,又使他们能够承受得了,这是摆在很多父母面前的问题。有专家就此做了研究,对小学生在生活环境中的劳动教育作了具体细致的划分,列在下面仅供参考:

低年级(1、2年级):穿衣服、系鞋带、洗手、洗脸、洗脚、叠被子、洗手帕、洗袜子、整理图书和玩具、擦桌子、扫地、削铅笔、整理书包、作值日。

中年级(3、4年级):洗小件衣服、倒垃圾、钉纽扣、包书皮、帮父母买菜、做稀饭。

高年级(5、6年级):布置房间、缝补衣物、刷鞋、打扫院子、打扫楼道、炒菜,积极参加社区和学校组织的活动。

第三,孩子成绩巧赏识。孩子参加家务劳动,既是学习过程,又是锻炼过程,自然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成功和失败,这就要求父母应当教育孩子战胜困难、不怕失败,树立信心和决心,使其很快学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因此,父母要经常、恰当地发现赞扬孩子的优点,哪怕只有一点点,也要先把它放大然后并加以赞美,并和蔼可亲地指出其不足之处,最后给孩子正确操作一遍。

第四,责任意识巧培养。

如果孩子没有完成分配给他的家务活,比如吃饭前的准备工作,你不妨对他说:“要是你收拾好了桌子,我们就可以马上开饭了。”切忌用家务劳动来惩罚孩子,这样容易造成孩子恨家务而不是爱家务。总之,随着时间的推移,就能使孩子意识到其行为所产生的好坏不同效果。这样, 他们就会慢慢地懂得自己在家庭中所起的作用和责任的分量了,在做家务中学会了自己为自己负责。

第五,讲究方式巧奖励。

篇3

“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是由中国期刊协会主办,针对全国各行各业社会主义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的期刊捐赠活动。2006年,《大众理财顾问》杂志荣膺中国期刊协会赠建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指定刊物。4年来,《大众理财顾问》杂志社一如既往地为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捐赠刊物,丰富和活跃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了他们的理财意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值此新春到来之际,本刊陆续收到了来自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的来信,对我们一贯的支持表示感谢。在此,本刊也对你们说声:谢谢!是你们这些优秀的平台将理财知识传播给大众,我们一定不辱使命,再接再厉,使这项公益性活动不断向前推进。

读了贵刊,开阔了视野,深受我院师生的好评。

每次期刊到来后,我们都能及时登记、盖章、贴磁条、分类、上架投入借阅流通。对于贵社及中国期刊协会部署的各项任务我们都能积极参与,每年定期向中国期刊协会作出工作汇报。

我馆在以后的馆藏建设上还需要贵社继续鼎力相助,我们一定以一流的服务把百家期刊阅览室办好,办出自己的特色。

衷心感谢责社对我们的支持,祝各位领导及全体工作人员工作顺利,万事如意,阖家欢乐!

此致敬礼

山东万杰医学院图书馆

百家期刊阅览室

感谢信

尊敬的《大众理财顾问》杂志领导:

您好!我馆自荣获“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已有12年了,承蒙贵社赠刊,对于我馆的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在贵杂志社不断的馈赠下,我馆的百家期刊阅览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更提高了我馆的流通率,让广大的师生更好地阅

本刊提示

《大众理财顾问》支持心系好儿童――儿童健康成长家庭教育系列活动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儿童生命的摇篮,家庭教育对孩子能否健康成长起着关键的作用。为此,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心系好儿童――儿童健康成长家庭教育系列活动”。作为支持媒体,《大众理财顾问》将对相关内容进行跟踪报道。活动将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3~6岁、6~12岁、12~14岁、14~18岁),针对全国儿童家长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家庭理财教育等方面需求,通过免费发放宣传册,开展流动课堂、咨询会、亲子互动、家长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寓教于乐,兼具科学性、科普性,帮助儿童全面健康成长。

中国儿童成长家庭教育活动启动会于2009年11月在京举办,此活动分为3期,每期5年,第一期为2009年9月~2014年8月。包括活动试点、活动推广、活动总结3个阶段。2009年,组委会已在全国5个城市免费下发50万宣传手册和50万份知识大赛问卷,预计100万户家庭接受宣传和教育,其中50万户3~6岁儿童家庭直接受益。

亲爱的读者

想要更多地了解理财知识吗?请认真地填写读者反馈卡并寄回给我们,就有可能成为幸运者!我们也期待你的批评和建议。在这一期中,我们将给8名认真填写反馈卡的读者赠阅一本理财主题的书籍。

河北 于鹏

甘肃 丁晓靖

新疆 赖志伟

上海 沈海纳

江苏 张浩然

福建 王翔鸿

湖南 吴应秀

云南 王贵红

篇4

一、家庭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一)家庭教育对幼儿行为发展的影响

1.在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方面

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与幼儿的家庭结构有很大的关系。从以往的调查结果看,需要家长帮助脱衣服的幼儿占被调查总数的16%;吃饭需要家长来喂的占被调查总数的15%;玩过的玩具需要家长来收拾的占被调查总数的23%。把这些“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幼儿与其家庭结构互相对照发现,他们当中有85%是生活在三代同堂的家庭里。三代同堂的家庭中,爷爷、奶奶等祖辈家长视幼儿为掌上明珠,事事不舍得放手让幼儿做,幼儿既得不到学习和锻炼,又养成了懒惰的坏习惯,所以,生活自理能力极差。

2.在幼儿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

幼儿学习习惯的好坏与家长的学历有很大的关系。家长的学历越高,知识就越丰富,越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对幼儿的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得心应手。那些学历较低的家长,知识贫乏,使他们认识不到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幼儿以后成长发展的重要性,更不能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的职业差异、素质高低等因素,导致家庭教育的侧重点和力度有所不同,使得幼儿在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表现迥异。我们应重视家庭教育在幼儿行为习惯养成中的作用,使家庭教育成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力量,而不是成为幼儿不良习惯滋生的温床。

(二)家庭教育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1.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鲍姆宁曾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父母与儿童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四个指标,将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教育行为分成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三种教育模式,研究不同的教育模式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专制型教育模式下的儿童不太知足、不安全、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放纵型教育模式下的儿童是最不成熟的,他们缺乏自我控制力和探索精神,有极强的依赖性,遇到新奇事物很紧张,就会退缩。民主型教育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自信,知足,爱探索,善于控制自己,喜欢交往,自我肯定。

2.父母受教育的程度影响幼儿心理的发展

相关研究表明,幼儿家庭教育质量的高低,与父母素质及文化水平的高低相关。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孩子反应比较迟钝,语言发展迟缓,不善于表达自己的需要,看到陌生人害怕;而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孩子反应灵敏,能说会道,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需求。相对来说,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父母早期教育抓得比较好,会用自己的知识去影响和教育子女,使孩子潜移默化中形成强烈的求知欲,对事物的理解力较强。

3.家庭生活氛围影响幼儿心理的发展

和谐的家庭氛围能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爱”,能培养孩子可爱、活泼的性格;充斥着矛盾、暴力的家庭氛围会导致孩子形成仇视、怨恨、悲观厌世的情绪。每一个家庭都有责任营造宽松的家庭生活环境。首先,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谅互让。其次,父母要和子女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用一颗童心去和孩子交往。

二、家庭教育的策略

如何做好家庭教育,促进幼儿的发展。对于绝大多数家长来说,仍然很迷惘。本人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几点建议:

1.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

对孩子进行全面的教育。在体育方面,要注意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和体育锻炼。在智育方面,主要是进行早期的智力开发,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开阔孩子的知识视野,对文化知识的学习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辅助以及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气氛,做到适时而教,循序渐进;在美育方面,培养孩子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创造美的意识;在劳动教育方面,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等。总之,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2.提高家长自身的素养,做到以身作则,榜样示范

提高家长自身的素养,包括要有知识,比如,儿童生理学知识、儿童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等;总之,家长要提高自身的素养,可以从多方面入手,最重要的是做到以身作则,榜样示范。由于身教重于言传,往往产生于潜移默化中,可谓是力量之大。

3.端正家庭教育态度

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不能由于孩子一两次表现得不好,就对孩子失去信心,放弃管教。作为子女的教育人,家长一定要有耐心。还有就是不能过分溺爱孩子,要理智施爱,爱而不娇,要有长远的眼光,使爱子女的动机与效果达到统一。对子女的期望也要从实际出发,避免盲目性,掌握好分寸。

父母既是孩子的保护者,又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因而家庭教育的不同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是尤为深刻和长远的。提出了家庭教育对幼儿产生的影响,提出了现代家庭教育的建议,身为父母要以自身相爱为榜样,言传身教,平等待人,理性施爱,适当要求,为儿童成长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从而使孩子的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寄宿学生;健康成长;校园活动;个性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1-0043-01

(1)亲情隔绝,家庭关爱缺失直接的亲情交流太少,缺乏父母和亲人的关心爱护,无法满足更多亲情关爱的渴望,学生在校期间会有失去家庭的感觉。(2)生活环境的变化,生活习惯的不适应。寄宿生中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原来的走读变为寄宿,儿童过早进入集体环境,提前接受独立生活,失去了平时父母的依靠依赖和保护帮助,"与世隔绝"的生活空间让他们感到茫然无助。(3)严格的制度管理和量化考核,束缚了儿童的天性和个性发展。寄宿制学校的各种制度、细则、守则、公约、正统化的检查评比等,在一定程度上使寄宿制学校的管理走向生活的规范化,但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温情式的关爱少了,人性化的东西少了,教条刻板的管理代替了人性关怀,纪律约束代替了引导纠正,使原本就很紧张的寄宿生活变得更加凝重严肃。(4)学习应试教育成为主导,校园生活没有校本活力和生机。陈旧枯燥的课堂教学,大量的作业练习,反复进行的考试排榜,使寄宿学生产生了厌倦和畏惧心理。除了学习之外,寄宿生的课余生活也是单调,洗漱、吃饭、游玩、睡觉等简单乏味的过程周而复始,多余的精力得不到释放,沉闷的课余生活使学生的个性天性得到了抑制,学生在精神和情绪上得不到振奋,从而厌恶校园、老师,厌倦学习生活。

其实,农村寄宿制学校还是有很多优势很多资源是可以加以开掘利用的。首先,农村现行的是九年一贯制学校体制,通过改造建设、兼并整合,集中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基础设施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和义务教育发展相适应的各种配套设施比较完善。教师队伍得到优化,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得到提高,师资的数量和质量能满足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需要。其次,由于规模扩大、集中统一,为学校在人力财物、时空等方面的管理提供很多的便利,使得学校在管理手段、管理方式上可以更加灵活更加有效,管理能力和质量上会不断改进不断提高。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寄宿学生二十四小时都生活在校园,集体生活、集中学习,充裕的时间只要合理安排合理利用,这是家庭教育无法替代的和超越的自然优势,不仅会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还会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成长进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如何利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资源和优势,实现优劣转换,营建和谐快乐健康成长的寄宿生乐园,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发展,笔者提出三点建议,以供商讨。

1.营造家庭氛围,融入家庭关爱

让学生幸福快乐的生活在校园之中,使之融于家庭亲情氛围,弥补亲情缺失,忘却忧郁焦虑。让制度少起来,让温情多起来。家庭元素的构建来自多方面:教室里,老师如父母,多一些爱心、热心、关心、耐心,多一些鼓励肯定和支持帮助。教室不仅是求知的场所,更是育人的摇篮,老师不仅要关心学习,更要关心生活,关心身心健康,用老师的爱心引领代替冷漠训教;用亲情关爱消融学生的紧张恐慌;生活区和管理员应成为长姐长兄,指导学生建立一个个富有特色的个性化的温暖小屋,帮助学生打造一个个温馨可爱的充满生气的团结小家,教会学生自理自立,引导学生自信自强,进行心理疏导,为寄宿生排忧解难;宿舍里,学生之间变成兄弟、姊妹,共同讨论本宿舍的规划目标,一齐建设个性化宿舍,一起学习,一起劳动,互相理解、互相关爱、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共同提高,逐步建立情同手足的亲情关系。

2.优化课程设置,倡导个性化学习

单调的刻板式的以语、数、英为绝对主导的课程设置和教学,长时间的课堂学习,不断地考试排名,不仅让寄宿生讨厌和反感,也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寄宿制要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师资、设施、时空等优势,完善课程体系,开发课程资源,以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实现特色教学、特色教育。首先,学科设置不仅要语、数、英,其他的要按国家要求的开齐开全,更重要的是要向体音美等艺术课程和心理健康课程倾斜。学校要开发建设好适合寄宿生学习的校本课程,使寄宿生爱学乐学会学。其次,合理安排利用教学时间,改变学习形式方式。课堂教学不能过长过多,改变早自习晚辅导集中授课的方式,早自习可以变成晨读和晨练,下午某段时间可以进行自主选择性学习,如选择电脑、体育、绘画、唱歌、舞蹈、书法、讲演等寄宿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活动。晚辅导可以多安排一些个性化学习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多给寄宿生创造机会,如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等。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是最好的方式,老师可以向各小组布置学习研讨内容,也可以各小组自己创设研究题目,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小组成员共同研究、探讨、发现,寻求解决办法,实现学习目标的有效达成。

篇6

学习只是一种精神生活,说得具体一些就是:学习只是人的精神生活领域中的一个领域。这是《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中许多条建议在我脑海中刻下的深深印迹,并且一而再再而三地冲击我灵魂深处的某些陈腐思想。因为,在我从教的十多年里(准确地说是在我看这本书之前),我和我的同事几乎是把学习作为学生唯一的精神生活和终极的价值追求。在这样的思想驱使下,出现了一些我不忍看到的情形。例如,许多曾经非常向往学校生活的孩子,在进人学校2~3年后就不想学习了,而且对其中的许多孩子来说学习真的是活活地受罪。更有许多老师及家长唯一地根据分数来给学生做出好的或坏的定性性结论评价。这也就更加导致了一部分学生不去努力做一个好学生,因为,达到这样的“好”对他们来说真的是太难了。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各种原因偏偏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这个精神生活领域里会遇到巨大的困难和挫折。而这些一时无法克服的困难和挫折对这些幼小的,非常娇嫩和脆弱的孩子而言就会使他们的学习生活变得很痛苦。而每一个不及格的分数对他们来说也都是一场莫大的灾难,甚至是致命的打击。当这种灾难不断向他们袭来的时候,他们当中有一部分学生为了得高分以取得老师和家长的欢心而开始耍滑头、说谎话、投机取巧甚至是“不择手段”;而另一部分学生则逐渐变得冷漠和冰冷,他们对学习对学校的兴趣已荡然无存。那种通过学习这一智力劳动生恬而获得的幸福和充实的精神生活的源泉在他们身上也就淤塞了。在此情况下,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就变得步履艰难。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儿童的幸福生活就没有教育”。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事实上,我也明明知道:人的全面发展对一个孩子来说很重要。但在“量”压倒“质”的大氛围下,我也只能明知不可为却还“尽心尽力”为之。

在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和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和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发现:那些在学习上出现困难的学生(现在感觉称之为差生真的不妥了)对于班级和学校里的某些劳动任务特别卖力,往往是乐此不疲。对于这一现象,以前我没有认真思考和研究过,还曾经一度认为他们是在出风头,对此一笑了之。现在看来,这也许就是他们所喜欢的另种幸福的精神生活吧。对此,我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和尝试。

去年春天,学校领来一批花木,以往都是把花木分配到各班来完成栽种任务的,而后期的维护和管理则是各班轮流上阵。这样做的效果很不理想,学生虽然很出力地劳动,那也只是为了尽快地摆脱它,根本谈不上用心,因而花木的栽植和后期的管理质量不高。对于学生而言,这种劳动也只能算是劳其筋骨而已,根本谈不上劳动教育。这次,我主动向学校请战,请求把这些花术交给我们班来栽种并负责它们后期的维护和管理,一直持续到这届学生毕业。在和学生们商量这件事时,他们主动认养的积极性特别高涨(尤其是那几名学习困难的学生),我根据他们的要求,把这批花木分配到他们自由组成的小组或个人(特别关注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尽量满足他们的个人栽种的要求),结果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呢?他们在栽种时的细心、认真、细致的样子我就不加细致描述了。总之,他们不但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栽种任务,而且还给花木制作了“个人档案”:卡片上注明了花木的名称、生活习性、种植时间、栽种人姓名以及栽种人美好的愿望等,真是工工整整、有板有眼啊。在花木的后期维护和管理工作中,所有小组和个人的表现都很积极,特别是那几个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的积极性和热情异常高涨。他们对花木的管理照顾可谓无微不至,简直就像一位母亲在呵护她的婴儿一样,根本不需要老师的督促。为了使他们的管理工作具有科学性,我向他们推荐了几本关于花木种植和后期管理方面的书籍。没想到,他们第一次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表现出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看不懂的、弄不明白的,他们就热情主动地询问同学或请教老师……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有几个学习困难学生的花木或长势最旺盛,或是最早开放,或是花儿开得最大。面对大家的啧啧称赞,他们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灿烂的微笑。在和他们分享劳动成果的时候,我又向他们介绍了一些简单的花色提纯和花色杂交的育种技术,没想到他们是那样的投入和痴迷(而后期对种子的保管更是达到了精致的程度)。今年春天,他们在学校的许多花圃和操场周围的空地上精心种下了由他们自己精心杂交和进一步提纯的种子。后期的管理更是百般呵护……我和许多同学跟他们几个一样都在期待奇迹的出现……当花儿盛开的那一刻,他们乃至全班同学的脸上都露出了久违的惊喜。这是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汗水和智慧创造了的“奇迹”――花的颜色更纯或是同一朵花上出现了几种不同的色彩。这项持久的活动,让他们发现:他们在这项劳动生活中远远超过了自己的同学,特别是超过了那些成绩好的学生。同时,这项持续近两年的活动也让他们不止一次地在师生们面前表现了自己。在大家羡慕赞赏的目光中他们逐步找回了,自信,也体验到了一种无可比拟的自豪感――他们从自己的劳动成果中看到了自己,他们发现自己的智力、体力、意志等能够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让他们成为胜利者。

近一年来,他们几个不但在学习上有了很大的进步(相对于他们的过去而言)而且学习的兴趣也很浓厚。虽然他们面临的困难还很多,但是他们有了战胜困难的自信和坚持,相信将来一定会在学习上取得令他们自己满意的成绩的。就是将来他们踏入社会,这份曾经的辉煌也会增加他们挑战困难、挑战自我的勇气。

总之,细细读完《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它让我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和起点,让我懂得学习只是学生的一种精神生活,当学生在这个精神生活领域里遇到困难失去兴趣和信心时,我应该尝试,在他的其它的某个精神生活领域里,找到让他得到足够表现自己的机会,从而培植其自信心,树立其做人的自尊和荣誉。

篇7

一 中小学义务的来源

依据一般法理,普通法律主体的义务有两个来源:法律和道德,但某些主体例如行政主体则遵循“法律无规定即为禁止的”原则行使权力,相应地其义务也以法律规定为主要来源,学校义务的来源和其法律地位密切相关,在法国,学校是作为公立公益机构存在的;在日本,学校的公务性也有明确规定,《日本教育基本法》第6条规定“法律所承认的学校是具有公共性质,因此除国家或地方公共团体外,只有法律所规定的法人才能开办学校。”教育活动的公务性已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书》中明确指出:“教育是有关一般公共利益的带根本性的事业,国家应把兴办教育视为一种责任”。在我国,中小学依其活动的主要内容而言,是国家实施教育职责的专门场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国家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并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我国法律、法规对教育的公务性也有相应规定:原国家教委《关于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行为的若干原则意见》中指出:“实施义务教育,主要是政府行为;我国普及义务教育以政府办学为主,主要依靠公办中小学校”。中小学依相关教育法律、法规行使权利应视为是行政主体的活动,学校作为行政主体与其他分担政府统治职责的行政主体相比,更多的体现为公益性,其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是一种公务行为,但这种行为不是单纯的命令与服从,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其目的是增进公益和提供服务的活动,也即是非权力性公务,这在我国法律规定中也有体现:其他行政主体,法律规定其行使的是“职权”;而教育法中则规定“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享有“权利”。中小学义务以法律规定为主要来源。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教育法律体系,以《宪法》为根本,《教育法》为核心包括《教师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相关教育法规。其中对中小学义务也有明确规定,这即有利于学校适当履行其义务,更益于受教育者权益的保护。

二、中小学义务的内容

义务作为法律关系内容的构成部分,在不同的法律关系中其范围也是大相径庭的,学生与中小学之间的法律关系是确定学校义务的基础,学校是行政主体,也是行政相对人和民事主体,但在实践中往往是把学校的多重身份一元化为民事主体,而忽视了真正体现学校性质的行政主体的资格;法律关系的形成离不开相应的法律调整,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法律关系是基于宪法有关教育的规定及相应教育法的调整形成的教育法律关系,

篇8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青少年;成长;影响

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

老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都有这样的经验,孩子在成长中,有几个特殊的年龄段,处在这几个特殊年龄段的孩子问题特别多,特别令老师和家长头疼。

一、家庭教育

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接受习染的最早环境。家长,应当成为孩子生命的第一责任人;家庭,应当成为孩子品德修养与学识智慧的培训基地。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但在这个共同目标之下的家教理念与行动却是大相径庭,结果,孩子成人之后也就相去甚远。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对于绝大多数家长来说,仍然很迷惘。本人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对孩子进行全面的教育,做到德、智、体、美、劳兼顾在体育方面,要注意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和体育锻炼,防止营养过剩,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度以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不利环境因素的抵抗能力;在品德教育方面,要根据社会对儿童青少年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和儿童青少年年龄特征进行教育,做到适时适势;在智育方面,主要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开阔孩子的知识眼界,对文化知识的学习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辅助以及制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气氛,做到适时而教,遁序渐进;在美育方面,培养孩子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创造美的意识;在劳动教育方面,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等。总之,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二是家长要提高的自身素养。做到以身作则,榜样示范的提高家长的自身素养,包括要有知识,比如儿童青少年生理学知识、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等;要有能力,例如要有了解子女的能力,分析问题、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威信,要有义务感等等。总之,家长要提高自身的素养。

三是父母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影响孩子的成长。现在的父母大多忙于挣钱,为自己的孩子提供一个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会忽略了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有些父母可能简单的认为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有最先进的学习工具就是对教育的投资。其实不然,父母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仅仅是一些物质的简单投入,而更多的包括对孩子心理的关爱和呵护。

二、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制度的不完善对青少年成长的负面影响:

一是过于严格的制度使学校过分“封闭化”,青少年沦为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习机器”。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社会交际能力,也很难有机会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青少年完全地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生活学习,个性、兴趣和天赋都被打压。而处于这个年龄段的他们是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严格的学校教育制度忽视青少年各方面的需要,造成了青少年自我学习,自我思考能力的丧失。人们把学校看成工厂,意味着制造某种规格的产品,学生毕业就同产品出厂一样,因此人们总是更看重学生是否被塑造成标准形象,对学生出厂后的情形关注并不充分而且学校教育也并不存在一个类似于工业、商业中的“售后服务”体制,学校教育对毕业后的关注难以实现,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无法弥补的负面影响。

二是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中的课程设置过于刻板,缺乏灵活性。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与社会的飞速发展,“呆板化”的课程与学制设置所培养的人才在知识、技术、能力上已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教育成果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青少年只能在书本上解答应用题,却无法灵活的运用到生活中,这对青少年的成长毫无益处。所以大学毕业也就失业了。

篇9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 家庭教育 新媒体

“社会转型”来源于西方社会学理论,它指的是社会结构发生了变迁意义上的转变,也即社会生活具体结构形式和发展的整体性变迁。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对我国社会转型进行了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郑杭生和李强的论述,社会转型意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这个过程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型。[1] 在社会转型期这个特殊的时段,会出现诸如社会价值观念混乱、道德水平滑坡、部分社会组织结构衰变等一系列问题。社会转型也给我国的教育系统提出了许多挑战,人们一般较为关注社会转型期学校教育出现的问题,但笔者以为转型期家庭教育也出现了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本文试着对社会转型期我国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建议与对策,以期对解决我国社会转型期家庭教育的问题有所帮助。

一、社会转型期我国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

1.家庭教育的主体父母的“失位”

作为家庭教育主体的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老师,是孩子行为习惯的模仿者,是孩子早期社会化的重要他人,他们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极为重要和深远的影响。父母与子女的互动和交流对于孩子性格的形成、情感的发展、兴趣的挖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转型期社会变迁速度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更频繁,城市居民工作压力巨大,特殊家庭的数量急剧增加,造成了家庭教育的主体父母的“失位”,进而对家庭教育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由于我国目前实行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农村孩子即使进入城市也难以享受与城市孩子同样的教育,很多进城工作的父母只能将子女留在家中交由孩子的祖辈照顾,这些家庭的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父母可能只是一个缺少感情联系的符号和身份。在这些家庭中,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是“失位”的,代替父母家庭教育主置的祖辈在家庭教育中往往情感大于理性、过于溺爱自己的孙辈,这容易造成孩子养成自私、任性、放纵的性格。同时,父母在家庭教育中长时间的“失位”也会造成亲子关系的疏远,这对于孩子的情感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与此同时,不少城市家庭父母也存在着“失位”现象。转型期城市家庭父母为工作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他们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而城市中火爆的教育市场恰好迎合了不少城市居民的需求,各种托管班代替父母对孩子进行照顾,各种学科辅导机构代替父母指导孩子的学习,各种兴趣班代替父母完成对孩子兴趣的培养。越来越多的城市家庭父母依赖社会组织对孩子进行教育,以代替本该由他们完成的家庭教育内容。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些城市家庭教育的主体父母也“失位”了。此外,转型期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也影响了人们对于家庭伦理的看法,中国的家庭逐渐由以生育孩子为核心转变为以夫妻感情为核心,由于感情变淡而离婚的现象日渐普遍。离婚后家庭中父亲或者母亲不能与孩子生活在一起,亲子互动的机会大量减少,造成了双亲中一方在家庭教育中处于长期“失位”的状态。心理学的诸多研究已经发现父母在孩子成长中扮演的角色是有差异的,缺少任何一方都会使得孩子在性格上或者情感上出现一定的偏差。不管是由于进城打工、工作繁忙亦或是夫妻离异,家庭教育主体父母的“失位”会使得孩子在一个家庭结构不完整的环境下长大,主体的缺失势必影响到家庭教育的效果,这已经成为当下我国家庭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家庭教育的内容学校化、功利化

众所周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架构,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这三方面教育的共同作用。但当下我国的社会教育还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对一个孩子成长起重要作用的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主要由这二者共同完成对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尽管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希望让儿童健全地成长,从这个角度来说二者的终极教育目标是一致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二者在具体所承担的教育目标上应该是有所差别的。有研究者指出,学校主要通过课程传授给学生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接受最基本的人类文明的精华;而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应该侧重于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方面,培养孩子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和自立的能力。[2] 笔者深以为然,事实上我们往往赋予学校教育太多的责任与压力,将学校教育功能泛化,譬如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绝非学校单方面就能完成的,父母的言传身教恐怕对孩子道德的培养具有更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实中我们却发现家庭教育的内容学校化了,由于社会转型期我国基础教育仍然是以应试为取向的,学校过度重视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这种应试取向也被移植到家庭教育中。父母下班后就陪在孩子身边辅导作业,节假日陪孩子去课外辅导机构补课,为孩子买许多教辅资料,和孩子谈心时说的最多的也是学习,这些场景已经十分普遍,这也表明不少家庭已变成孩子的另一个学校。父母在家庭中对孩子的教育依然以知识传授为主,而没有进行其本该完成的道德培养、兴趣挖掘、情感交流等教育内容。这样的一种家庭教育背离了其应有之义,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种危害。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转型期社会不少人的价值观念偏向实用化、功利化,这种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也反映在不少家长在家庭教育内容的选择上面。他们在选择家庭教育内容时往往会思考孩子所学是否有用,能提高孩子成绩的、能以证书形式表明的、能让自己觉得有面子的教育内容往往被许多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内容,而心理健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劳动教育则往往被忽视。实际上,这些被视为短期无用的教育内容从长远来说对孩子的成长可能更加重要。总而言之,家庭教育内容的学校化、功利化使得家庭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3.新媒体对家庭教育的负面冲击

不管是家庭教育的主体父母的“失位”,还是家庭教育的内容学校化、功利化,某种程度上都可以认为是家长的问题。然而事实上,社会转型期外部环境也对家庭教育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尤其是伴随着社会转型而迅速崛起的新媒体对家庭教育的负面冲击十分明显。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第四媒体”网络和“第五媒体”手机逐渐进入我国家庭中,而且似乎有取代传统的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的趋势,尤其是青少年对于网络和手机新媒体的喜欢程度明显高过传统媒体。新媒体使得家庭中的孩子更方便快速地接受信息,不少孩子通过新媒体学习到了许多有益的知识。但与此同时,新媒体对于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首先,不少孩子热衷于新媒体建构的虚幻世界中的人际交往,他们通过网络聊天工具、网络游戏、手机短信等方式结交朋友,反而不愿意与自己的父母沟通交流。长此以往,亲子之间的代沟和矛盾会日渐加深,亲子之间的情感纽带也会逐渐断裂,这必然会为父母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造成极大的困难。其次,某些老师曾抱怨:“学校5天不抵回家2天。”这实际上反映的是不正确的家庭教育会抵消学校教育的成果,反映的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张力。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教育的影响和新媒体的影响也具有相当的张力,父母一般向孩子传递的是历史的、传统的、沿袭的思想观念,而在新媒体上有大量反叛的、新颖的、激进的价值观念。新媒体对孩子的影响可能会削弱甚至完全抵消家庭教育的效果。可以预见的是,科学的进步会为我们的家庭带来更多的新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对家庭教育的负面冲击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社会转型期我国家庭教育的建议与对策

美国著名作家约翰・布雷萧写过这么一句话:“一个人成年以后,所有行为都可以在他幼年时期的家庭环境中寻找到答案。每个孩子都是在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下长大的,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孩子。孩子的性格和命运便与教育方式这一家庭规则紧紧地联系在一起。”[3]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的重大影响。社会转型期我国家庭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应该引起家长、学校、政府的足够重视,而这一问题的解决也必须通过三者的通力合作,基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与对策。

1.家长应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科学地进行家庭教育

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首先要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意识到教育孩子绝不只是学校的责任,不能将孩子的问题都归咎于学校教育的失责。笔者以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情感、道德、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这些都对一个人有着深远的影响。俗话说:“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强调的是经济再困难也要送孩子去学校,如今笔者觉得“再忙不能丢教育”同样适用。光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还不够,还需要有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不少家长由于自身观念的偏差和教育知识的匮乏,往往采用不合理的方法教育孩子。科学进行家庭教育需要注意三点:首先,家长要将孩子作为同样的生命主体平等对待,不能过分强调家长的权威,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先决条件。其次,家长要认识到家庭教育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知识的辅导,不要功利地进行家庭教育。最后,在新媒体已经进入到我们家庭日常生活的条件下,家长要科学引导孩子使用新媒体,不要粗暴地禁止孩子接触新媒体。家长自身也不要排斥新媒体,通过阅读新媒体上大量的信息也能拉近与孩子的距离,也可以通过新媒体了解更多的科学育儿的知识,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

2.学校主动多与家长沟通,加强对家长家庭教育的指导

家庭和学校应该形成合力,共同作用。当下学校和家长的沟通还比较少,尤其是面对面的沟通,沟通内容局限于学习知识方面。实际上孩子的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对其道德状况、行为习惯还是比较了解的,但由于学校很少主动与家长沟通,许多家长并不太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行为表现。学校应该将每个孩子的学习、道德水平、行为规范等情况及时详细地反映给家长,以便家长能采取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家长家庭教育的指导,在这方面学校有其自身的优势。首先,学校教师都接受过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学科的学习,也对如何进行家庭教育有自己的理解,因而每个教师就是很好的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其次,学校可以邀请家庭教育专家为学生家长开展一系列家庭教育的专题讲座,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水平。最后,学校可以借助家长会等形式,使学校中一些家庭教育十分成功的父母与其他父母进行经验交流等活动。学校有责任帮助家长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接受了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这也有助于学校对其进行知识传授。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校在家庭教育中既是责任者,也是受益者。

3.政府进行制度层面的改革,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出现的心理不健康、性格孤僻、人生安全等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笔者以为家庭教育的缺失是造成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让这些儿童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本前提是能让父母和子女生活在一起,换言之,必须让在家庭教育中“失位”的父母尽快“复位”。而留守儿童父母的“复位”需要政府进行制度层面的改革,比如说造成我国城乡长期二元对立的户籍制度,通过制度改革保证进入到城市的农村家庭的子女享受和城市儿童相同的教育机会和同样质量的教育。同时,政府要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减轻新媒体对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政府应该要求新媒体从业人员提高社会责任感,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获得经济利益而不顾对孩子的影响。一旦有人通过新媒体散布暴力、不健康、虚假的信息,相关部门必须予以严惩。政府有责任为我国家庭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我国家庭教育在个人成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210000)

参考文献:

[1]郑杭生,李强,李路路.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篇10

2010年2月我国首次在国家层面制定的《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中也明确提出:“家庭教育指导应注重科学性、针对性和适用性。重视儿童学习过程,促进儿童快乐学习。”在构建和谐社会大环境之下,把家庭教育仅仅作为学校教育补充和延伸已无法满足青少年健康成长需求,只有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青少年教育质量和民族整体素质,才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状态。为全面了解90后大学生家庭教育状况,笔者以南京工业大2012级部分新生家长作为调查对象,采取随机抽样办法,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60份,有效问卷545份,有效回收率90.8%,在有效问卷中,其中子女为男的有305人,为女的有240人。笔者采用了SPSS11.5统计软件和Excel对问卷进行统计,通过对调查问卷统计与分析,旨在针对青少年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引起人们重视,促使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时加以针对性的弥补,从而促进青少年更好地全面成长。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笔者设计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家庭基本情况(如家长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为独生子女,经济条件,家庭组成结构等)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育模式,亲子互动关系,教育关注及对子女期望,教育子女与个人事业上冲突等。

1.家庭基本情况

被调查对象来自城镇人口占43.9%,(大城市、地级市与县级市),来自农村人口占56.1%,其中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家庭,子女拥有自己独立房间的占绝大多数。目前我国家庭成员构成和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家庭结构以独生子女为主,父母和孩子组成的核心家庭占了多数。孩子少,家长更容易对孩子期望值过高。[1]90后大学生父母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末占到40%多,出生于60年代初占20%左右,他们在童年受到影响,大多数在高度计划经济下,与物资匮乏、经济拮据相伴下完成小学和中学阶段学习,他们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赶上了高考,进入了大学,多数与大学无缘。60后做了父母后,感到在竞争激烈时代,认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对子女有着过高的期望和自身巨大压力,容易导致青少年心理产生不良行为,对他们的成长造成极大危害。

2.家庭教育模式

对青少年教育有三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教育各有所侧重,都为了青少年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课堂,影响着一个人成长的各个发展阶段。然后从图1显示,不少家长对于家庭教育没有清醒认识,有6.1%的家长认为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任务主要由学校完成;仅26.8%的家长认为孩子身心和谐发展需要学校家庭共育,学校与家庭在全面培养基础上各有侧重。香港商人萧百佑以“棍棒式”教育将三个儿女打入了北大,并将教育的“成功经验”编写了《所以,北大兄妹》一书,被大众媒体称为“狼爸”。笔者调查2012级学生家长对“狼爸”倡导教育理念“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态度,54.3%的家长持反对态度,认为这是对孩子人权的压制;6.7%的家长对此表示支持,认为是有效教育方式,有利于孩子正确价值观和生活习惯养成;还有39%的家长保持中立的态度,认为是无奈之举,在竞争激烈环境下很有必要。孩子犯错时,被调查家长中,45.2%从不选择打孩子的方式,46.5%偶尔打孩子,8.3%的家长经常打孩子,说明现在家长大多数舍不得打孩子。按照心理学理论,转变一个人态度,改变不良习惯,有时与恐惧感存在一定关系。恐惧感不能过低或过高,教育过程中如果一点恐惧感没有,不给孩子一点触动,态度转化率很低,当然过高恐惧感也会给孩子带来严重心理问题,同样不利于态度改变。鲍姆令德认为家庭教育模式分为四类:(1)溺爱型。家长总是尽可能满足孩子而不对孩子提出任何要求。即使有要求,一看孩子“脸色”,也会放弃或改变要求;(2)专制型。家长是典型的“暴君”,只一味对孩子提出高要求,却不理会孩子感受。如果孩子有什么不顺家长意,就表现为非常粗暴,是绝对“成人中心”的养育方法;(3)权威型。家长对孩子有合理的要求,对孩子的行为也总是做出适当的限制,会为孩子设立一定行为目标,并坚持要求孩子服从并达到这些目标;对孩子成长足够关爱,能耐心地倾听孩子,而且懂得恰如其分地激励孩子自我成长。(4)忽视型。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持漠不关心,既不对孩子提出什么要求和行为标准,也不会表现出对孩子关心。笔者通过走访调查,家庭教育模式属于权威型的家庭居多,占总数70.4%,专制型15.2%,溺爱型10.5%,忽视型3.9%,说明目前多数家长都能采取一种比较科学的教育模式。

3.家长与子女关系

关于“别人家孩子”微博流传于网络,引发众多网友共鸣“,从小我就有个夙敌叫‘别人家的孩子’。他从来不玩游戏,不聊QQ,不喜欢逛街,天天只知道学习。长得好看,又听话又温顺,回回年级第一,还有个有钱又正儿八经的男/女友。研究生和公务员都考上了,一个月七千工资。会做饭,会家务,会八门外语。上学在外地一个月只需要400元生活费还嫌多……。”在此次调查中,11%家长表示经常将别人家孩子与自家孩子做比较,70%家长偶尔拿孩子与其他孩子攀比,在攀比方面位居榜首的是学习成绩,占50.1%。在攀比动机上,其中有67%的家长曾经对孩子说过“这都为你好,你长大后就会明白”等。中国家长经常夸奖别的孩子,总是只看到“别人家孩子”优点,把自己孩子放在较低位置上,以此激励自己孩子。当前我国居民日常生活条件改善,居住面积增大,网络普及,通讯发达,优越物质条件,在为孩子学习提供便利同时,容易造成孩子与父母沟通越来越少。笔者对家长与子女关系的调查,得知大多数家长感觉子女能够尊重自己,但不能主动和家长谈心里话,仍存在部分家庭子女和家长关系疏远,甚至出现关系紧张、对立、冲突现象。对于孩子兴趣、爱好、朋友圈,22.8%的家长表示不了解,55.1%的家长表示知道一些,而仅有22.1%的家长表示了解(如图2所示)。即使在提倡素质教育今天,笔者调查发现唯分数至上的家庭教育观依然普遍存在。当问及家长对于孩子课余兴趣、爱好、交朋友,仅29.6%的家长表示全力支持;59%的家长虽然表示支持,但一旦孩子成绩下降时,会让孩子放弃兴趣、爱好;还有5.9%的家长表示不支持,他们认为无关学习的都是丧志。家庭教育不应仅仅追求学习成绩的高低,而应重视孩子全面、可持续发展,尽量为孩子的全面发展争取或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尽量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征选择自己的学习,以充分发挥孩子天资和潜能。考试分数代替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不应以考试分数为代价牺牲孩子全面发展的机会和可能。在孩子填报高考志愿时,仅有20.2%的家庭是完全由孩子决定。而77.2%的家庭曾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发生分歧,在发生分歧时,30%家庭中孩子选择服从家长决定。父母与子女之间虽然具有不可磨灭的血缘关系和情感联系,但是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与子女之间既不是一种人身依附的关系,也不是“命令服从”关系,而是建立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以对等和平等为特征的新型关系,其中父母扮演“引导者”和“指导者”,而不是“命令者”角色。

4.教育关注与期待子女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家长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家长教育孩子水平得到了提高。在众多家庭教育内容中,家长最关心的按先后顺序分别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审美素质和生理。青少年心理发展在不同阶段,其需求和对外界事物的认可不同。调查显示,当前家长已慢慢注意到心理素质教育,但还远远不能满足青少年健康发展需求。劳动教育仍然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调查中,只有25.3%的家长经常让孩子劳动,66.1%的家长偶尔让孩子劳动,还有8.6%的家长从来不让孩子参加劳动。问及“当孩子对您提出的物质需求超出您可以承受的经济能力”,24.7%的家长选择“满足孩子要求,只要是孩子想要的,无论如何都要满足”。更有12%的家长担心孩子军训,希望学校取消军训。陶行知认为以下几种现象是“学生人格异化”典型:(1)越学越弱的“书呆子”;(2)越学越懒的“少爷”、“小姐”;(3)越学越自私的“守知奴”;(4)越学越假的“伪君子”、“伪知识阶级”“、假人”;(5)越学越狂的“人上人”。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但有时家长对孩子的爱会过度或变质,甚至有些家长会走进家庭教育的误区。[3]对孩子未来,61.9%的家长认为未来生活是孩子自己的,要他们自己努力创造;16.7%的家长认为自己既然有能力,就要给孩子提供一个美好未来,并已经为孩子规划好了未来;21.4%的家长表示如果自己有能力,也会为孩子前程铺路。家长为孩子做的太多,但总有一天,孩子要独自面对社会的挑战,到时候没有了父母,谁还会包办一切呢?由图3可见,比起金钱、地位、名誉,家长更期待子女过上幸福的日子。在调查中“您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六个选项中,家长选择“未来能建立幸福家庭的人”最多,其比例达40%。而11.5%的家长选择“愿意帮助他人的人”,14.6%的家长选择“注重兴趣爱好,享受生活的人”。家长比较注重孩子人格、兴趣方面的发展,期待孩子具有同情心以及未来幸福的家庭生活。

5.教育子女与个人事业上冲突

当代家庭中家长的文化水平都有所提高,但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年轻家长压力增大,由此而导致的心理问题也明显表现出来。家庭教育的基石是家长,家长的整体素质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因此,家长自身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的不断提高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证明:家长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的高低与子女发展的顺利程度是成正比的。[4]调查中,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长最大烦恼便是“忙于工作,没时间教育孩子”(比例为55%),其次,便是“孩子难管教,不知道教育方法”(比例为23.8%),“态度不耐心”(比例为22%),“家长长辈溺爱孙辈”(比例为17.9%),“夫妇意见不一致”(比例为11.3%)。而当父母双方在工作和教育孩子间发生冲突时,48.2%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要亲力亲为,放弃工作”。而多过一半的家长选择“放弃教育孩子”,将孩子托付给(外)祖父母、保姆、专业家庭教师。

6.家庭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