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服务行业前景范文
时间:2023-07-04 17:25: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节能服务行业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节能服务产业 发展推进 策略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越来越被认可和重视的经济发展方向,随着国家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取得了相应的成效,节能服务市场需求旺盛,促使了大批节能服务企业和机构的产生。面对良好的发展现状,积极推进我国节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任务。
一、我国节能服务产业的现状
随着国家将节能减排作为硬性指标和政府的引导,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具有较大规模的专业化节能服务企业相继出现。从2006到2010年这五年间,节能服务产业的总产值由47.3亿元增加到836.29亿元,产业规模增长了16倍之多;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从13.1亿元增加到287.51亿元,增加近22倍。此外,节能服务企业、从业人员和节能减排量都实现了极大地增长,节能服务产业规模扩大呈增长趋势。节能服务企业和机构迅速增多,节能服务领域不断拓宽,节能服务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合同能源管理成为越来越多节能服务企业业务开展方式。总体的来说,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迅猛,有着蓬勃的发展势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节能服务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上述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现状主要是其进步方面,虽然节能服务产业发展迅猛,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虽然产业规模有了较大的扩展,但节能服务产业的总体规模与实际需求相比相对偏小。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人们对节能服务产业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深刻,制约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各种因素也造成了当前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困境的出现。
1.企业水平参差不齐。我国大部分节能服务企业的规模较小,经济实力较弱。甚至有的企业没有核心技术,再加上管理水平的落后,使得节能服务质量较低,不但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还为节能服务行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加之社会对节能服务行业的认识本身不足,很容易使用能单位对节能服务行业失去信心。同时,节能服务企业的业务模式缺乏创新,甚至简单复制,造成业务模式的雷同,限制了节能服务业务领域的拓展。
2.融资困难。中小节能服务企业融资困难是其发展的制约瓶颈。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对先期资金投入要求高,资金压力较大,有限的自有资金不利于合同能源管理的实施。尽管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节能服务公司的融资问题,但中小型节能服务企业固定资产少,缺乏金融信誉,且银行融资产品与节能服务公司匹配度较低,中小型节能服务企业贷款困难,节能服务业务因此而难以开展和拓宽。
3.诚信体系不健全。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在节能服务企业中的普及度较低,原因就在于社会诚信体系的不健全。用能单位对节能服务企业的服务质量和节能效果有所怀疑;而节能服务企业因为合同能源管理自身的特点决定,合同履行周期较长,节能服务企业的收益是节能收益,节能服务企业对自身实际利益有所顾虑。
4.行业制度不完善。国家对节能服务行业在政策和税收等方面有详细的安排和推进,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设相对滞后,节能服务产业缺乏专项法律法规。而节能服务产业内部也缺乏成熟的行业规范和自律制度。
5.市场混乱。节能服务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利益。但节能服务行业的作为新兴产业,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认可度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难度增加,同时不利于用能单位对节能服务企业的选择,造成市场混乱和恶性竞争的出现。 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推进策略
推进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必须继续依靠行政力量的推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现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相结合。
1.加强节能服务产业政策宣传。政府对节能服务产业的财政和政策支持既要有实际投入又要做好宣传工作。政府借用网络平台及时节能服务产业相关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政府要制定适合本地的政策实施细则,明确各项政策的适用范围,使相关政策落实到位。加强政策落实情况的调查,及时发现政策落实中的困难并向上级反映,针对实际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为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树立行业规范。节能服务企业要按照技术标准,规范各项操作,采用公认的方法合理分配利益。加强节能服务行业自律,成立权威行业协会机构,负责行业内部协调、监督和维权,加强节能服务企业自我约束和业务水平的提高。政府制定节能服务产业准入标准和清除制度,实现节能服务产业的规范化管理,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
3.建立社会诚信体系。结合现有的指导方案和意见,组建节能服务企业诚信专家评定小组,建立统一的评价信息平台,对节能服务企业进行充分调研,科学评定其诚信等级,为与之合作的企业和机构提供参考。
4.改善融资环境。加大各类金融机构对节能减排项目的支持力度,定做节能减排相关金融产品,建立适合节能服务企业特点的信贷管理模式。为节能服务企业和银行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提高金融制度与节能减排事业的融合度。政府还应建立节能服务产业风险基金,促进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融资业务的开展和节能服务新技术孵化。
5.企业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节能服务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企业人才质量是决定企业发展的关键。因此,企业必须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强各工作岗位人才技能的培训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健全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提高企业员工积极性,提升企业节能服务质量,拓宽企业节能服务业务范围。加强与外界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总之,促进我国节能服务企业的发展必须首先看清国际国内形势,了解我国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现状,认真分析节能服务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合理应对措施。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解决方案却是多样的,具体策略的选择既要因地制宜,又往往见仁见智,以上论述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徐婷,刘春香,朱丽媛.宁波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提升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5(1)
篇2
【关键词】 合同能源管理 节能服务公司 广西低碳经济 生态文明
一、合同能源管理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合同能源管理(简称EMC)自上世纪70年展至今,在市场运作的基础上,通过节能服务公司与客户所建契约的模式,综合利用一种能减少能源成本的财务与技术的管理方法,从而为客户提供关于节能诊断、评估、融资及改造等活动的一体化服务。合同能源管理实现了节能服务公司、用能单位和社会的三方共赢,并逐步发展形成了以新型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为商务模式的节能服务新兴产业。
国外的合同能源管理是凭借节能服务公司与客户签订技术和能源管理服务合同的形式,向客户提供能源效率审计、节能方案改造、节能设备采购、节能过程运行维护等综合服务。一方面,节能服务公司可通过向客户提供或者协助客户寻求第三方所需资金的形式,来负责融资并承担技术和财务风险。同时在合同期内按合同规定,将部分投资从因设备运行而节省下来的费用中回收,从而为客户实施和管理节能项目,以获取相应的利润,并在合同履行完成后将节能项目交付用户无偿使用。另一方面,节能服务公司也可作为一个中介者,在提供服务时只需做节能量担保,收取一定的中介费,融资则由用户自主进行,全部节省费用归用户所有。节能服务公司依靠自己的专业优势,有效降低客户的能源消耗,从而分享节能效益并获得利润收益。正因为合同能源管理具有投资少、风险低、节能好等优点,已成为一种新兴产业,并逐步从欧洲、北美等国家与地区向南美、亚太地区过渡发展,正成为推动世界节能减排进程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大国,但能源利用结构却不合理,浪费严重。因此,合同能源管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我国国内大量存在,市场调查与典型案例研究也表明,目前能源用户中依旧存在大量技术可操作、经济可支持的节能利用措施项目。在政府倡导下,我国于2003年12月注册建立起中国节能协会服务产业委员会(EMCA)。多年来,通过引进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服务模式,我国已经在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的节能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2010年,全国共有约782家节能服务公司,累计实施节能项目4000多项,总投资287.15亿元,实现总产值836.29多亿元,年节能能力达到1064.85万吨标准煤。
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东南亚的重要窗口,产业低碳化发展将是未来广西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近年来广西充分利用自身产业优势,逐步形成了以南宁糖业、百色铝业、柳州冶金汽车制造业、桂林生物医药业、北流陶瓷业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产业集群特点的区域经济形态。但目前的产业结构却仍显得不合理,主要表现为:资源型产业所占比重较高;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发展过快;节能减排能力与手段欠缺等。此外,广西区内的节能服务公司相对来说仍比较少,仅占全国的1/90。所以,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引进完善,能加快推进产业集群低碳化发展进程,从源头上改善能源利用结构,进而推动广西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建设。
二、广西合同能源管理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政策约束力低,相关机制不完善
近年来,广西在推进合同能源管理上不断加大力度,而且促进节能服务产业的政策也逐渐增多。2010年12月广西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具体实施办法》,对符合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的申报条件、申报范围、申报要求以及奖励标准都作了明确的规范和要求,在财政投入、税收优惠、金融服务等方面也制定了扶持政策。同时,2011年底广西发改委已组织了四批节能服务项目去申请国家备案,对全区共27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然而,一方面,由于这只是区域性政策,尚不具备法律效力,缺乏强制规定与强制执行的行政命令,对企业的约束力较弱。另一方面,配套措施跟进不到位,有些甚至欠缺操作性,在财政税收补贴上仍缺乏力度,金融服务的明确性及适用性仍不具体,商业风险和成本居高不下,弱化了节能服务公司的服务动力,在政策执行上也显得力不从心。
2、节能服务市场深广面不足
广西政府部门虽然通过政策的制定与互联网站的开设,将广西区域性的节能服务推向市场,但整体来说,宣传力度仍显不足。由于信息流通不顺畅,企业与金融机构双方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收集成本都将增加。在采购市场上,由于广西采用的节能设备很大程度上依赖其他较发达省市或者进口,所以设备生产成本的变动及更新周期的缩短都将影响企业的正常节能服务经营。此外,世界能源价格的波动也会对企业节能服务效率产生重要影响。在服务市场上,广西区内的大型国有及合资企业仍是开展节能服务的重点,中小型企业迫于竞争及成本的压力,节能服务的意识与合作度仍有所不足,同时政府机关与公共事业部门市场份额的拓展空间也有待提高。
3、节能服务的技术发展存在制约
由于广西节能服务公司的软硬件设施与国内其他地区甚至国际水平相比仍有差距,突出表现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储备、节能技术的创新发展与节能设备的使用上。因而,能否壮大广西节能服务公司的实力,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节能技术的创新与人才的发展。同时,节能能效的测评目前只有推荐性标准,权威性、操作性和公正性仍有欠缺,在节能量的测量和验证上常常标准不一,合作双方难以达成统一意见,尚未形成规范化标准。
4、节能服务公司融资渠道难
合同能源管理对节能服务公司的技术创新要求很高,初期一般需要大量的投资,通常需要承担巨大的资金风险以及不确定性的收益风险。广西区政府近年来根据节能服务公司的融资需求特点,制定了多种金融服务实施政策,引导和鼓励银行业等金融机构,通过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拓宽贷款担保范围,为节能服务公司提供多种项目的融资、保理等金融服务。但在实施过程中,一方面,以自有资金、银行贷款与自发筹款等单一融资模式仍占据着主体地位,且对金融机构的鼓励政策目标不明确,导致很多节能服务公司的融资都缺乏现实操作性。另一方面,由于很多中小企业规模较小,经济实力尚欠缺,难以提供足额的信用担保,导致常常身处贷不到款的境地,融资困难问题尤为突出。
5、节能服务所获收益存在分歧
合同能源管理的实质是通过向节能服务公司支付部分节省下来的能源成本,让用能企业提高能源利用率,使双方都受益。但在广西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节能服务公司前期诊断的偏差、用能企业在接受改造后缺乏支付诚信以及合作双方关于节能过程的实施、测量存在分歧的现象屡屡发生。由于广西区内的企业信誉监督机制尚未建立,对节能服务的利益分配也没有定规立法来保障,使得一些用能企业违背合同,拒绝付款,而同时节能服务公司也消极开展工作,这对双方合作的深入以及对合同管理模式的健康成长都造成很大影响。
三、广西合同能源管理发展的对策探究
1、建立健全合同能源管理法律体系,提高政策约束力
目前广西关于合同能源管理方面的政策和法规多为程序性的,大多是关于市场进入方面的,而合同能源管理所涉及的节能服务行业的实质性问题是市场进入后所发生的市场经营行为和行为过程的监控。因此,建立新的合同能源管理法律体系,不仅能做到有法可依,界定相关当事人的产权归属,明确双方具体的权利和义务,而且还可以降低市场交易的风险和交易成本。鉴于合同能源管理相关立法在广西及其他经济发达省份的立法现状,建议广西立足于现实经济发展需求,参照《节能能源法》、《环境保护法》和《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理顺所涉及到的复杂法律关系,从而制定《广西合同能源管理条例》,并以法律形式规定节能标准,包括节能服务行业的准入标准、合同能效评价标准、强制性能效标准等,形成可操作性较强的、系统全面的合同能源管理相关法律,解决好目前合同能源管理的相关问题。
2、加深节能服务市场的开发,挖掘潜力市场份额
针对目前广西低碳节能服务产业市场相对狭小的现象,节能服务公司应该开放视野,积极开拓城市项目和乡镇市场,大力争取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不断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在城市项目方面:商业建筑物及办公楼宇的绿色节能改造,包括对建筑物空调系统的改造、高效节能照明的引进、能源效率的审计改造及培训维护等;工厂机电设备的节能改造,包括对耗能设备的更换升级、制冷及空调系统的改造、热电联产及控制系统的管理等;政府机构及事业单位的节能改造,包括对项目开发的可行性研究,室内外照明系统的设计控制与维护保养,节能潜力分析等。在乡镇市场方面,建筑节能改造可分“三步走”:首先,争取和地方政府合作,取得政府补贴,节能服务公司自己则负担剩余费用,先改造一批样板项目;其次,通过样板项目的有力宣传,吸引更多的用户加入,并在政府的补贴帮助下,以节能服务公司与用户分担费用的方式进行;最后,在改造完成后,地方政府应与用户相互协商,通过签订合同来约定收益的分配方式,并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宣传推广工作的开展,为下一步相关配套工作的开拓奠定基础。
3、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形成节能服务规范化标准
节能服务行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技术,在现阶段内,节能服务公司应该根据自身的能力,以跟踪引进先进技术与适当模仿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从而加强自身的发展。有效的发展途径为:首先,尝试与相关高校、节能中心、科研院所等开展合作,深入发掘可视化的节能技术。通过签订合同,约定技术合作产权,以及技术买断等,约定相关技术成果的收益分配方式。其次,通过举办技术研究探讨会、项目推广介绍会等相关座谈会,加强与其他公司、用户、科研机构的交流,赢得发展机会。最后,政府应通过相关政策的制定实施,鼓励并引导与节能服务相关的技术研发中介的发展,拓宽节能产品开发与技术推广运用渠道,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化、规模化的形成。
4、拓宽节能服务公司的融资渠道,完善财税政策支持
首先,政府可通过融资担保、资金补助等经济及行政政策为企业提供支持,加强投资者对节能服务产业的投资积极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专项金融资金,作为银行商业贷款和政府财政补贴的必要补充。同时,还可以进行政府机构节能,对向政府开展节能服务的节能公司给予相对较多的税收减免与财政补贴。其次,金融机构应结合广西能源合同项目开展的地方性特点,设计符合本地需要的金融投资品种,为节能服务公司提供融资支持。金融机构应尝试在了解合同能源管理融资需求与经营模式的基础上,设计出更为新颖可行的金融品种与融资模式。最后,税务部门应根据节能服务公司的经营特殊性,实行相对征收少的税收优惠政策。可将该类公司通过节能方案设计、节能效果评估、设备管理使用等综合服务所获得的增值,适用于5%的营业税税率征收范围,并适当规范符合标准的节能技术与设备的所得税减免标准,对达到预定节能效果的公司给予税收优惠支持。
5、合理分配节能服务收益,建立企业间信誉监督机制
首先,政府应建立一个节能服务收益的合理分配机制,将利益分配强制化、合法化,使利益相关方能有效地形成共赢。努力做到在高能耗企业能耗下降的同时,确保节能服务公司的盈利,降低金融和保险机构的业务风险。其次,建立公司信用体系,规范信用评价等级。规范、有序的信用体系能够为解决融资难问题提供有效实用的工具,该体系应包括信用评价标准、信息平台、监督管理体系、信用维护机制等关键部分。同时,政府还应推动外在制度体系的建设,提高社会公众的信用意识和信用能力。最后,尝试建立第三方担保制度。针对节能服务公司的融资困难和信用不足问题,利用第三方信用担保方式即银行、担保公司、节能服务公司相结合的融资模式,降低资金风险,让节能服务公司在企业风险管理上承受更小的压力。
(基金项目:广西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174),课题组成员:裴梦丹、刘朝阳、庞富榕、孟庚。)
【参考文献】
[1] RGE VORSATZ D.An Assessment of on Energy Service Companies(ESCOs)Worldwide[EB/OL].WEC ADEME project on energy efficiency policies,2007(March)-1-62.
[2] VINEE.An international survey of the energy service company(ESCO)industry[J].Energy Policy,2005(33).
[3] 杨振宇、赵剑锋、王书保:合同能源管理在中国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J].节能环保,2004(12).
[4] 袁海臻、高小均、杨春权、张兴平: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公司运营,2011(1).
[5] 王光辉、刘峰、王祎:推进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J].中国科技投资,2009(10).
[6] 陈赟:加快我国合同能源管理发展的思考[J].中国能源,2011(1).
篇3
鉴于我国现在的基本国情和经济结构组成,要想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做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
(一)调整产业结构,依靠升级构建节能降耗型产业体系
高能耗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一是,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提高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在政策上扶持第三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服务业对资金的引导作用,改变体制、方便机制、加大投入,全力发展诸如法律、金融、信息等低能耗、低排放,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突出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的发展,改变服务业长期滞后发展的现状。二是,从内部调整第二产业的行业结构,合理调配产品结构,使之向着低能耗的方向发展。工业部统筹协调,对产品结构以及行业结构进行有益化调整,优先发展低能耗的高新技术产业,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占有量。鼓励传统工业技术革新,利用最新的科技成果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工艺,优化产能结构,实现产品升级,降低传统工业的能耗量和排放量。三是,政策干预,严格把关,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过快过量增长。要想推进经济结构的改革,必须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规模及发展,对“三高”行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设立的各项标准严格把关,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问责机制。借助出口退税、关税、出口额分配等手段控制“三高”行业产品的出口。
(二)大力培育新兴低碳产业
低碳产业泛指能耗低、排放少、污染小的产业,包括新型能源、节能产品、环保设备、回收资源、工业节能减排等等。这些行业都是朝阳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只有不断的开发低排放的新能源,不断创新发展低能耗的新型产业,不断技术革新升级生产体系,才能从传统的产业模式逐渐向低碳经济转型。因此,应大力培育低碳产业,从政府角度,应给予对应的税收、政策等优惠;从金融机构角度,应丰富融资产品,为低碳产业提供足够的金融支持;从低碳产业自身角度,应充分利用良好的金融环境和政策环境,加快自主研发和创新,提升低碳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发展新兴低碳产业是中国产业转型的目标也是占据未来产业链顶端的必经之路。
(三)提高能源效率,有效调整能源结构
我国现阶段还处于经济发展之中,高污染,搞排放的重工业在工业结构中占据主体地位。然而,实现绿色可循环的低碳经济是当前国际形势对我国工业化发展提出的要求,既然不能一蹴而就,就只有通过技术革新,加大现有工业体系中能源的利用率,尽可能的降低现有重工业的能耗水平减少排放,逐步发展新型经济形式。能源结构的调整,既可以通过经济结构转型,也可以通过革新产业链实现。一方面,可以缩减由石化、钢铁、建材等高能耗行业衍生出来的产业链,降低这些衍生产业的能耗和排放;另一方面,逐步减少重工业等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在国民生产中的份额,推动产业和产品的结构调整,向着利润曲线的两端拓展延伸:向前可以从生态设计着手,科技减排,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向后可以提升品牌竞争力,完善销售体系,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最终推动产业结构向着低碳化的方向靠拢。
二、结语
篇4
近期阿尔法狗人机大战、虚拟现实、新能源汽车等新概念持续成为A股市场的热点,相关概念股持续爆发。以新能源汽车为例,2月以来截至5月17日收盘,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累计上涨24.2%,大幅跑赢同期沪指3.87%的涨幅。业内人士指出,其背后的逻辑是科技创新已经成为A股市场投资风向标。据悉,富国创新科技混合型基金(002692)将于5月19日起发行,该基金聚焦于挖掘具有科技创新优势的行业、企业的投资前景,看好该主题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各大银行、券商以及富国基金官网直销平台进行认购。
记者从富国基金了解到,富国创新科技主要投资于掌握行业核心创新技术的龙头企业以及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的高成长企业。近年来,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投资的指挥棒,创新出现在哪个领域,资金也会跟着流向哪个领域,同时这个领域也往往具有较高投资回报率。苹果的创新造就了整个A股市场数年的投资生态圈,成为一个标志性的起点。从我国国情来看,随着人口红利与重化工业“后时代”的到来,科技进步成为长期经济增长最为核心的驱动。自2012年以来,“十二五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规划和政策的出台,以及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客观需要,为科创类公司打开发展空间,其中“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同时,供给侧改革大幕拉开,依靠科技创新转型的企业也将涌现出源源不断的投资机会。
在此背景下,富国科技创新将会重点关注两类公司:一是科技创新、技术研发、科技服务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包括电子、计算机、通信、传媒4个申万一级行业在内的TMT行业,以及其他行业中从事技术研发和服务的公司。二是包括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制造、信息产业这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创新类公司和转型切入到科技行业的公司。
篇5
中国节能服务行业用5年时间创造了一个发展“神话”:据发改委提供的数据,过去5年,节能服务公司数量增长9倍,从业人员10倍,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形成年节约标准煤能力增长了12倍。
再加上从去年开始,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包括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扶持政策,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但是,作为多年从业者,珠海圣通电气设备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圣通电气)董事长陈小刚评价,“节能服务,说得容易,做着难。”
充斥投机者
“中国节能服务公司很多。在珠海,170万人口,就有130家节能公司,比银行还多。如果按人口密度来讲,全国第一。”但是陈小刚判断,今年进来的绝大部分都是投机者,他们都在观望,看看还有没有机会圈地、圈政策、圈国家补贴。
据了解,节能服务进入门槛不高,只要注册资金在500万以上,有几个用户案例,就可能通过财政部和发改委的备案。
“批了很多公司,但真正能做合同能源管理的有多少,我非常质疑。”据陈小刚介绍,前段时间,他曾去大连与一家节能服务公司作交流,结果发现,这家公司虽然是今年发改委备案的第三批节能服务公司之一,但整个公司构架主要是三个人,并且这三个人之前有的是做房地产的,有的是做广告的,还有一个是做化工的。陈小刚非常疑惑,这样的一个公司构架,怎么能做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呢?
而最让人担心的是,这种情况不是特例。
EMC,合同能源管理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很难。做合同能源管理,对节能服务公司的要求非常苛刻,对设备的了解,对节能潜力的判断,对能源供应的判断,对企业的经营状况的判断……没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和经验积累,根本无法实施合同能源管理。
目前,很多节能服务公司的做法还只是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阶段,结果不仅没有达到实际的节能效果,反而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给用能企业带来一定损失。这也是阻碍我国节能服务市场发展的一大问题。
从做节能产品研发转型到做节能服务,陈小刚对此也是感触颇深,人称做节能服务的是万金油,但在陈小刚看来,这既是无奈也是必然。
“因为要面对各行各业的客户,节能服务公司根本不可能掌握这么多核心技术,所以技术集成能力非常重要。”自2006年转型做节能服务开始,圣通电气就非常注重自身技术集成能力的提升,为此,公司还成立了一个技术集成部门,专门负责从整个全球范围内去考察筛选最佳性价比的技术和服务。
资金锁喉
合同能源管理是上世纪7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发展起来一种基于市场运作的全新的节能新机制。它不是推销产品或技术,而是推销一种减少能源成本的财务管理方法,用能客户见到节能效益后,节能服务公司才与客户一起共同分享节能成果,取得双赢的效果。这种营运模式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占有大量的现金流。
合同能源管理自上世纪末引入中国,已有10年时间,早已不是新生事物。但去年年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关于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称,国家将对从事合同能源管理的节能服务公司给予营业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三大减免税优惠政策扶持。在政策如此利好的形势下,一批节能服务公司纷纷调转枪头主打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香港主板上市公司中国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中国创新)董事总经理向心告诉记者,虽然中国表面上有很多节能服务公司,但能负担得起这么大资金压力的公司主要是国企和上市公司,其他公司大多数只能是小打小闹,难成气候。
而在陈小刚看来,中国的节能市场,什么时候金融机构真正出来支持这件事了,什么时候才能说这个市场走向了成熟。
“我们的项目都在银行排了一个多月了,也没拿到钱。”融资难是个让陈小刚非常挠头的问题。“节能服务公司没有什么固定资产可以作抵押,很难直接取得银行放贷。”
据陈小刚介绍,作为一家民企,圣通电气目前主要通过担保公司做第三方担保拿贷款。除了拿项目合同作质押,陈小刚还要向担保公司提供股权质押。
“一旦项目失败了,我的公司就是别人的了。”控制风险对陈小刚来讲生死攸关。
面对资金瓶颈,陈小刚正在另辟蹊径,逐渐向大型项目转型。“项目太小,银行不感兴趣。”
陈小刚将目光盯在了电解铝行业。据了解,仅他今年上半年考察的河南和陕西两个电解铝企业每年耗能是50亿度以上,只要节约10%,就是5亿度,按0.5元一度计算,一年光是省下来的钱就是2.5亿。
陈小刚透露,现在很多私募基金对他们开拓电解铝行业的事很感兴趣,已经在谈合作。“我们也正在筹备上市,真正的突破点也在电解铝。”
政策优惠 看得着摸不着
节能服务产业被列入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去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陆续出台了给予节能服务产业“三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节能服务配套资金奖励等多项政策,给整个行业送了一个大红包。向心评价称,“没有比这更好的政策了。”
但是,政策出台是一回事,政策落地又是一回事。如此大的政策利好,却给陈小刚带来了诸多烦恼。
“税收减免都出台差不多一年了,但我们到现在几个项目一分钱都没免过。”陈小刚称,相关部门百般推托,理由是他们没有依据可以判定我们的项目是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和节能效果如何。
“税务推工信,工信推第三方,第三方在哪里?现在很多都委托我们公司去做能源审计,想想中国还有这个第三方吗?”陈小刚称。
税收政策落实不理想,财政补贴拿得也不容易。“补贴政策有这么一条,要求10000吨标煤以下。现在我们做的余热回收项目,每年节约的煤都是按10万吨计算的,不符合人家规定,规模太大也是个事。”陈小刚称,后来省财政给他出了个招:分拆合同。
想拿财政补贴,申报过程中要做这么多手脚,让陈小刚自己也很无语。他戏称,可能由此会催生一个专门帮人跑这事的新行业。
优惠政策停在空中未落地,在陈小刚看来,国家还不如想想如何用好金融杠杆,撬动银行。“解决了融资问题,也就不需要什么财政投入了。”
还是买方市场
目前,中国仍面临着能源利用率低、单位产值能耗和单位产品能耗高的现状,能源利用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之前确定的包括钢铁、水泥、冶金等高耗能行业的产品单位能耗更是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了40%。所以,从未来节能服务的市场来看,合同能源管理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市场很大,但在从业者看来,拓展市场也很难。向心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企业的节能意识不强。“当一个企业老板真正想要降低耗能、节省成本的时候,就是我们市场启动的时候。”
开拓市场,作为一家刚刚进入中国内地节能服务市场的香港公司老板,向心采取的做法是与公益同行。
近日,中国创新刚刚与中国科技教育基金会等机构联合发起了一个名为“城市蓝天计划”,一方面,鼓励大学生创业,另一方面,针对城市的交通系统、照明系统、新型低碳建筑材料和办公系统提出系列解决与保障方案,结合国家大力提倡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现低碳城市的建设。
其实,站在中国创新的角度看,也就是希望借助这个公益计划,扩展自身的销售渠道。
而作为一家老牌本土节能服务公司的老板,陈小刚总结多年从业经验,也给自己定了一个基调:不碰央企。他的理由有二:一、大多数央企财大气粗,缺少节能动力和意识;二、央企的决策机制僵化,项目谈判周期长效率低,并且结果难测。
陈小刚定调整个中国节能服务市场还是个买方市场。能耗60%的国企,虽然规模大、资金雄厚、信誉好,但缺少主观节能意愿;而民企节能意愿强烈,信誉却相对较差。所以,节能服务不好做,风险控制很关键。
但是,在未来三十年,节能减排仍将是中国发展的主题。真正想做这行的人,还是大有所为。
风险:
客户违约――违约保险
资金――多渠道融资
节能量达标――技术、方案、第三方认证
收益来源:
节能效益分享+财政补贴+节能量通过碳交易所得
类型:
1.节能效益分享型:节能改造工程前期投入由节能公司支付,客户无需投入资金。项目完成后,客户在一定的合同期内,按比例与公司分享由项目产生的节能效益。具体节能项目的投资额不同节能效益分配比例和节能项目实施合同年度将有所有不同。
注:此类型是国家《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中财政支持对象。
2.节能效益支付型(又名:项目采购型): 客户委托公司进行节能改造,先期支付一定比例的工程投资,项目完成后,经过双方验收达到合同规定的节能量,客户支付余额,或用节能效益支付。
篇6
关键词:测控技术与仪器;就业前景;就业准备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156-02
一、引言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由精密机械、电子、光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等多门学科互相渗透而形成的技术密集型综合学科。其涉及面之广,小到制造车间的检测,大到卫星火箭发射的监控;能不同程度的服务于机械、电子、能源、化工、航天航空、兵器、通讯、交通等众多领域。然而,也正是由于测控专业应用的广泛性,测控人才务必要求自身努力做到广学博识,触类旁通,才能迎合各行各业的独特要求。
就业,于大众看来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它必然揉合了诸多的主、客观矛盾。若要以更理性的角度分析就业,我们应着眼于专业应用和所服务的行业对社会经济产值的贡献、以及社会给予这些行业的发展环境和空间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就业前景
人们一般习惯通过统计毕业生就业率来判断某专业的就业现状和前景。本文认为,就业率只在一定程度上反馈了当前就业供需平衡的结果,并不足以完全的反映该专业的就业层次、空间和发展机会。本文选择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测控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机遇和挑战:
(一)测控技术产品的市场动态
虽然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知识在现代的实际应用早已突破了传统计量仪器仪表器具的范畴,但琳琅满目的仪器仪表产品和测控设备仍然是本专业最为直观的技术载体。这里我们以仪器仪表行业作为测控技术应用的代表来进行阐述。
近年来随着政府引导的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呈现出非常活跃的供需交流。这主要得益于工业自动化和与民生相关行业两个领域的应用需求的提升。在工业自动化方面,我国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和机电产品的升级换代,极大地提升了对工业测控、自动化产品的需求。与民生有关的分行业虽然在企业规模上相对稍小,但由于基数低,在国家重视民生的方针指引下亦可实现一定规模的需求增幅。此外,近几年仪器仪表行业营销额度的同比增幅由近30%的高点降至10%以下的调整过程较为平缓,没有出现需求大幅波动、产能过剩、产业濒临困境等严峻情况。因此,只有行业稳健发展,从业者才能从中得到自我提升和成长。
(二)国家产业结构政策指导下的行业发展空间
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发展较晚,起点低,但经过近些年的迅速发展,在产品结构方面开始有了长足的进步,这其中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新时期,为更好地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国家以“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主题,出台了关于重点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政策导向的结果必然引导测控技术与仪器的服务对象由工业和科技需求为主向的状态向工业、科技、民生需求均衡发展的状态转变;其服务领域将由重工业占比过高的情况向与当前各工业领域发展相应的较均衡的方向调整。
此外,仪器仪表、测控系统的集成、服务性业务增长超越实体的生产制造将是一个主流的发展趋势。目前,一批以节能减排、专业性技改、测试服务为主业的企业已快速成长起来,在发展较快的工业自动化行业中,其产值已达到了非常高的占比。很多以产品制造为主的企业,已陆续设立了工程集成和服务业务的子公司或事业部,其经营额在总经营额中的占比也在不断上升。测控产业服务对象和领域的均衡拓展以及集成、服务性的市场理念将为大量毕业提供从业渠道和多方向的发展空间。
(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国家提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信息技术产业方面,将重点支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软件开发和新型信息服务等领域;在先进装备制造业方面,将重点支持大型装备制造、新能源装备制造、数控机床、电工电器设备制造和核电辅助装备等领域;在新能源产业方面,将重点支持大型风力发电及装备制造;在循环经济产业方面,将重点扶持高效节能、先进环保的技术、装备和产品的研发,等等。在“十二五”时期,上述新兴行业的发展、研发水平的提高、应用市场的旺盛需求为仪器仪表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比如在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等环保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压力下,国家对能源的需求带动了风电、核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应用的发展;交通压力促使高铁和轨道交通业建设得到大力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直接促进了物联网的建立和完善。这些都间接地成为测控技术和仪器仪表产业获得智能化、信息化提升的良性动力。
(四)国际化竞争压力带来动力
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尽管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在自动化控制系统及现场仪表和关键精密测试仪器等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其次,在讲究便捷的现代社会,实际应用中希望仪器设备能方便携带,同时还必须具有完备的功能,目前国内本土产品很难做到让客户满意。再次,有相关的产业报告指出,在某些产品领域,虽然我国自主研发的产品在性能和功能方面已经达到国际水平,但在可靠性和适应性方面却稍逊一筹。这也是我国仪器仪表行业未来发展应解决的一大瓶颈,只有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国产仪器仪表具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力。在未来,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目标是:达到、赶超、引领世界一流水平。这一目标也促使仪器仪表行业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比如出现了具有较强创新研发能力的定制化设备提供团队,他们提倡从客户的深层需求出发,采用深度定制的模式,有针对性的响应工业生产线的设备需求与反馈。从而不断提升产品的功能性、可靠性和适用性。这样的创新型研究团队必然需要新鲜血液来发展壮大,共同实现跻身世界一流的远大目标。
三、就业准备
社会职业的结构和分类随着社会的开放和发展在不断变化,毕业生所能选择的就业性质也相应的在向多样化发展。
(一)尽早建立就业危机感、树立竞争意识
面对就业,希望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毕业生能明确一个事实,那就是就业市场的客观需求与就业期望有很大差距。毕业生主观上坚持非某个行业不去、非国有大中型企业或事业单位不进、非北上广不留的选择态度必然是非常不利于成功就业的。还有部分同学因为长期生活在“象牙塔”,在面对走出校门、独立踏入社会时,会手足无措;加之他们可能突然发现自己并没有足够的竞争力去争取某个岗位,就会大受打击,退缩于一种“等待”的消极状态:等待学校和家长帮自己一把,等待“被挖掘”,或者盲目的转战考研。为了尽可能的避免这些情况,希望同学们在入学早期就要树立就业危机感和竞争意识。
(二)用知识和实践充实自己
做一个有准备的求职者,一开始就要有“直面就业市场需求,服务各方经济”的领悟。首先应学好各类基础学科,掌握如语言、各种计算机辅助工具的操作;再通过学习专业知识、参加实践锻炼、考取等级证书等多种途径去接触和了解实际应用,从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优势,进而争取把兴趣发展成为职业,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优势、获得成功。
(三)用技能和信息武装自己
从使命感的角度,我们要用知识和实践充实自己。从竞争的角度,我们要用专业的态度和技能来武装自己。专业的态度体现在对行业的认知深度和就业信息的掌握度。无论今后从事工程现场或设计,还是管理、营销、技术支持等工作,同学们不妨选择一到几个自己最为感兴趣的领域,花时间搜集相关的基础信息,包括经典理论支持、发展应用现状、前沿动向等等。这个环节重在认识和理解技术知识到实际产业的转化过程。接下来,挖掘出有相应产出的科研院所及有实力的生产研发企业,分析他们的企业文化和人才策略,明确其人才需求;参考其历年的招聘要求,有的放矢的做自荐准备。
技能,泛指能通过练习、训练而获得的一些能力。对于测控本科毕业生来说,可以简单概括为各类工具的熟悉水平。譬如英语水平,材料撰写、文献查找能力,计算机程序读写能力,基本测试仪器和工具的熟练操作能力,行业辅助软件如Excel、Matlab、AutoCAD、Protel、EDA等的使用熟练度,等等。企业或科研院所在面对具有相似教育背景的求职者时,更愿意接纳交流无障碍,求知欲强,入职后培训投入少、周期短的对象。
(四)自我营销,自信面对
最后,在就业的过程中要学会自我营销,这其中包括简历的制作、求职面试、求职技巧还有交流技巧等。社会调查显示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很重视自己社交能力的培养,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但要想在竞争时拥有致胜的砝码,还需要我们充分的发挥自我优势,利用资源,主动推销。
自信是自我营销的基础,往往毕业生会因为就业压力大、求职反馈相对少而使得自信心遭受严重打击。但越是不自信,导致企业对学生的估量和评价发生负面偏差的可能性也越大。因此毕业生在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首先要肯定自己,正确的定位自我价值。其次,要学习求职技巧。毕业生要积极参加就业指导讲座,了解就业实用技巧;另外,向成功就业的校友咨询面试经验,准备问题的回应策略,寻找面试实战的机会。还有一点就是要敢于表达。就业竞争的残酷使得部分大学生面对用人单位时表达能力大打折扣,有的同学紧张时说话结巴,甚至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自我介绍。如此,大学生在校期间有必要注重锻炼自己的胆量和口头表达能力,这样才能在竞聘时落落大方,充分地展现自我风采。
参考文献:
篇7
2014年,经济结构调整将从何处着手?对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地化解产能过剩,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各类服务业,进而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
坚决化解产能过剩矛盾
发展实践早已表明,产能过剩,不仅会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降低资源配置效率,也会阻碍产业结构升级。
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能过剩几乎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其中,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的产能过剩矛盾尤其突出。为此,2013年10月,国务院专门制定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以指导这些行业及其他产能过剩行业化解工作。
《指导意见》从总体要求、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及政策措施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同时还根据产能过剩行业的特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
比如,对于钢铁这一产能过剩的典型行业,《指导意见》要求,重点推动山东、河北、辽宁、江苏、山西、江西等地区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城市钢厂搬迁,压缩钢铁产能总量8000万吨以上。修订完善钢材使用设计规范,在建筑结构纵向受力钢筋中全面推广应用400兆帕及以上强度高强钢筋,替代335兆帕热轧带肋钢筋等低品质钢材。
在国家的具体指导下,2013年,钢铁行业产能化解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的地方集中拆除钢铁企业高炉,有的地方宣布不再审批钢铁的新增产能项目。
但产能过剩毕竟是个老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本刊记者了解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已被各部委当作2014年重点工作进行部署。
据悉,针对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工信部目前正在部署多项措施,严控钢铁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这些措施包括:摒弃高炉容积标准、推进区域性重组、推行产能指标交易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坚持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相关人士认为,化解产能过剩,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必须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凡是市场和企业能决定的都交给市场和企业,政府则对产能进行科学引导。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该决定提出,到2015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
国家战略中,战略性新兴产业被划分为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大领域。
短短3年的时间,这些被看成是未来产业升级的关键技术领域得到较快发展。201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1-6月,在节能环保领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分别高达31.8%和54.5%。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通信设备、电子元件、专用设备行业分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4亿元、989亿元和5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28.1%和31.8%,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4%。在生物领域,医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达33.7%,上半年实际增发的126家A股上市公司中生物领域企业占比达8.7%。
其中,部分产业增速甚至达到或超过工业总体增速的两倍。2013年1-6月,新一代信息技术中通信设备制造主营业务收入达7319.6亿元,同比增长25.3%,实现利润328.1亿元;软件产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4.5%,实现利润总额1413亿元,同比增长21.5%。生物产业中医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增速达到19.6%,医疗器械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增速达到18.4%,利润总额增速分别达到16.6%和11.5%。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三年“跃升”,成为我国经济提质增速的强大推动力。从“嫦娥”奔月到“蛟龙”入海,从高铁到大飞机,这些重大工程的实施,不仅标志着我国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种种突破,更带动了整个产业、整个科技的提升。
在为成绩欣喜的同时,国家也清楚地看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部分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关键技术领域自主创新缺乏、新旧产业过渡不顺畅等。
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4年,仍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根据中央的部署,国家标准委联合九部门日前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要建设60个左右标准综合体,研制600项以上急需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初步建立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标准体系。
该规划同时提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15年和2020年标准化发展路线、标准体系框架和标准化发展重点任务,选取了20个影响大、辐射广、示范强的战略新兴产业领域,组织实施重大综合标准化工程。
拓展服务业
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是我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绕不开的话题。
58%,这是美国制造与服务融合的企业在制造业中的占比;2.2%,这是中国目前的占比。
巨大的占比悬殊,凸显我国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度的不足。以第三方物流为例,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在物流较为发达的国家,第三方物流占比情况为:德国占23%,英国为34%,美国和日本在30%以上,而我国真正符合现代物流模式的第三方物流仅占国内物流市场的不足2%。
在整个世界经济正向服务经济转型的当下,我国大力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是必然选择。
为促进第三方物流的发展,2013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提出要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加强城际配送、城市配送、农村配送的有效衔接,推广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规范货物装卸场站建设和作业标准。
篇8
板块轮动较快
近期市场板块轮动较快。虽然基金在一季报中大肆唱多周期股,但在最近一段时间里,有基金开始减持周期股。有基金认为,二季度周期性行业的估值修复空间不大,宜适当减持周期性行业,重新关注行业景气度持续向好、经过调整回到有投资价值区间的成长股。
据分析,对周期股估值修复行情持续性保持谨慎,主要是基于对流动性的判断。由于周期性行情主要是靠巨额资金推动,而今年全年流动性整体处于收缩状态,周期股行情要保持持续性就非常不易。
莫尼塔对基金经理的调查显示,公募基金经理5月看好的行业是金融、商业和低估值的板块。在周期和非周期的偏好上,有32%的受访对象看好周期,与上月相比大幅下降,而有21%的受访对象开始转向看好非周期性行业。而接近半数被调研的基金经理表示更多是关注具备估值优势的稳定增长行业,业绩与估值是其主要考虑因素。
事实上,在过去两个月,市场上行业表现呈现明显的结构性分化。农业、医药、建材、信息服务、交运设备、机械设备、信息设备、电子元器件等行业板块连续调整,累积跌幅较大。3月有所表现的房地产、钢铁、采掘在4月出现明显调整,而公用事业行业等开始上涨,唯有金融服务行业连续两个月稳定、持续上涨。板块的轮动特征非常明显。
两条主线均衡配置
快速的热点轮动让投资者很难及时跟上市场节奏,或许只有在周期股和成长股中保持均衡配置,才不至于错过结构性行情的机会。
分析师建议遵循两条主线进行行业配置:一是低估值,即大盘蓝筹股的估值修复行情或继续展开,逐渐抬高上证综指,中小盘和创业板挤泡沫的过程尚未结束;二是业绩确定性,即寻找业绩确定、高成长的个股。
周期股看好保险、电力
在周期股中,保险股将成为金融板块中的亮点。信达证券认为,保险股具有相对合理的估值,未来比银行股更受益于消费升级的行业前景; 另一方面保险股在加息周期中相对于银行股有更占优势的基本面。
在加息周期中,银行股会受到资产质量下降、规模增速下降等问题,而保险股除了增速以外,主要反映出来的是利好。
除了保险股,在蓝筹板块中,电力板块被众多机构看好。由于在通胀环境下,煤电油运将会全面紧张,而产能扩张受到政策管制,产能缺口将增大,涨价预期增强。虽然部分省区已经小幅上调上网电价,但仍未达到电力企业的合理盈利水平。
根据中电联的预测,2011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偏紧,下一步在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供应缺口会进一步扩大,预计缺口在3000万千瓦左右。而且考虑到气候、电煤供应不确定性因素的挤压作用,缺口还会进一步扩大。
从股市投资来看,电力板块投资逻辑清晰,经济增速不减,对电力需求增加,电力企业机组利用小时数上升,利润增加。如果算上电价上涨预期,利润增长更大,电力板块投资机会将会来临。
而电力板块中水电行业中的龙头公司值得关注。水电股的历史包袱比较少,业绩相对于火电股又非常突出,以水电龙头长江电力看,目前动态市盈率不到15倍。
长期还看成长股
虽然成长股今年以来的表现并不理想,但目前的市场调整提供了去伪存真的良机,有利于成长股投资。嘉实领先成长基金经理邵秋涛表示,就长期而言,受益于扩大内需和经济转型的稳定成长公司,必将给持有人带来良好的长期回报,因此将继续维持对估值合理的优质成长股的配置。
在短期震荡平衡市中,市场的风格轮动会出现跷跷板效应。但从长期看,板块轮动跟投资的关联性、跟长期收益的相关性非常小。更多战胜市场的超额利润来源,是对未来两三年快速成长行业的选择,以及对于其中股票的选择。
在成长股行业中,可关注“十二五”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对于科技、节能环保的政策支持等行业,如信息设备、软件、节能环保、新能源、大农业。
寻宝消费股
消费板块一直被认为具有很好的成长性,在经历了连续调整之后,投资机会又有多少?
从已经公布的年报和一季报看,以商业、酿酒等板块为首的消费板块业绩增速最为平稳。
在投资机会上,食品、商业、医药等消费板块中的部分较高增长公司已经进入寻宝阶段。其中白酒、医药等消费股由于估值比较合理、业绩增长稳定,是未来重点关注的品种。而在医药行业中,未来增长较好的子行业主要集中在消费性质更浓、公益性质更少的板块和公司中。
中小盘股机会未到
另外,创业板、中小板是今年以来下跌的重灾区。分析师认为,此次下跌的主要原因在于绝大多数上市公司一季报业绩大幅低于预期,短期内难以呈现整体性机会。
从刚刚公布完毕的年报和季报可以看出,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上市公司业绩与主板上市公司相比,前者明显不如后者。创业板一季报净利润增速为26.4%,中小板增速为29%,均逊色于主板增速。在512家公布一季报的中小板上市公司中,24%的公司出现净利润负增长;在199家创业板公司中,23%出现净利润负增长。
篇9
关键词:节能环保; 剖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X3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2027706
1引言
作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节能环保产业为环境保护、能源资料提供主要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1],渗透于一切经济活动领域,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成为许多国家优化产业结构和调整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把控手段,更是世界发达国家重点关注的产业领域,近年来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增长态势,并在高端节能环保设备、先进环保技术上形成了一定的产业优势。在这个大背景下,我国政府也与时俱进,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节能环保系列政策和决定,提出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调整优化资源、提升绿色生产力的重要方式,是能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生态保护修复的重大措施,是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建设美丽中国的客观要求[2]。
四川独特的地理位置、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决定了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布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作为四川省会城市的成都, 具有相对的区域优势、经济优势、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在这个宏伟的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更是毋庸置疑,尤其是2016年4月,中央提出成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在这个大背景下,成都必须实现保增长与结构调整有机结合, 实现经济社会协调绿色发展,促进城市向节约集约型,环境生态型转变。因此,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的重要手段和技术方法,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节能减排和民生改善,形成新的经济支撑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研究从环保产业的理论研究和现实分析入手,拟以成都市目前已建成的节能环保工业园区为重点调研对象,旨在摸清成都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前景,参照国内外环保产业发展的经验,实现资源集约利用和环境保护相结合、为成都市节能环保产业的创新协调发展谏言I策。
2国内外节能环保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提供技术基础和装备保障的产业,被认为是继“知识产业”之后的“第五产业”[3],位列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是一个跨行业、跨领域,与其他经济部门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综合性快速发展产业[4],全产业链示意图如图1。
图1节能环保产业全产业链示意
2.1国外节能环保产业现状
投资规模倍增。国际能源署的《2013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数据显示:预计2010~2020年,全球节能投资达1.999万亿美元,2020~2030节能投资达5.586万亿美元,投资规模成倍增长[5]。
技术优势明显。世界发达国家在政府政策引导下,经过多年的发展,凭借资金、技术优势和丰富的产业管理经验,在高端的节能环保产业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政策扶持有力。世界发达国家政府纷纷把节能环保产业列为国家支撑(支柱)产业,通过财政、税收、投融资等经济杠杆,推动、引导、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向重点、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
2.2国内节能环保产业现状
与国外相比,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水平仍然比较落后,亟待提档升级。现阶段北京、安徽、浙江、广东、山东和江苏为产业发展第一梯队,四川、重庆、河南和湖北为第二梯队,其余地区均为第三梯队,作为刚刚确立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的成都,必须打破旧格局,努力成为节能环保产业的第一梯队,才能实现经济绿色良性快速增长。
(1)产业发展态势差异化。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一带一轴”的总体分布特征,即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核心区域聚集发展的节能环保产业“沿海发展带”和东起上海沿长江至四川等中部省份的节能环保产业“沿江发展轴”。
(2)产业政策需求刚性化。为有效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补偿节能环保产业对社会效用和生产收益的额外贡献,使得节能环保产业的私人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成本,政府“有形之手”的介入必不可少,需要政府发挥更多主动性,加大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力度来推动,使节能环保产业的制度驱动性因素显著增强,日益在政策上形成刚性需求。
(3)产业新旧业态关联化。节能环保产业是伴随节能减排等生产需要而独立出来的产业形式,所以节能环保技术供给的产业领域非常广,与其他经济实体互相交叉、渗透、关联,实现产业提质升级、绿色发展的目标,呈现出与传统产业有机结合的全新产业价值和工程化应用特征。
(4)产业发展一体成套化。节能产业正逐步由单纯的产品供给逐渐向技术咨询、工程设计、实施一体化解决方案发展,环保装备向成套化、尖端化、系列化方向发展,环保产业由终端向源流控制发展 。
3成都市节能环保产业总体情况及SWOT分析
3.1总体情况
经过多年来的培育和发展,成都市节能环保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拥有节能环保服务业单位和企业200余户,节能环保制造规模占全省比重超过1/3,环保咨询和环保研发创新服务等领域位居西部前列。自2009年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该市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工业增加值和利税总额曾达到40%以上的高速增长。2010年以来,受金融危机、房地产调控等因素的影响,产业增速不断放缓,2011年仍保持增长态势,但2012年主营业务收入与利税总额同比略有下降,2013年再度回升到2%左右的增速水平。从与国内节能环保产业较发达的城市比较来看,该市节能环保产业规模仍然较小,总体上与北京、淄博、无锡、上海等500亿元甚至1000亿元产业规模存在差距,基本保持在200~500亿元的第二梯队阵营中,但规模水平相对靠后,如图2所示。
成都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包括“成都―阿坝工业园区”和“四川成都工业园区”两个省级开发区,初步形成了水处理、大气防治、固废处理、资源循环利用、在线监测等环保企业集群式发展的良好态势。
3.2SWOT分析
SWOT分析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是英文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荩、Opportunities(机会)和Threats(威胁)的缩写。其中,SW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是指内部优势和劣势, OT(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是指外部机遇和威胁。本研究基于课题组实地调研及数据资料的收集,采用SWTO技术对成都工业区也是整个成都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优劣势以及机会与威胁进行较为详细地剖析。
3.2.1优势( S )
成都现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较高技术水平的科技成果和核心产品,也有一批较强综合实力的节能环保企业,如川锅锅炉、环能德美、中节能、美富特、长虹格润、深蓝环保等,分别在擅长领域引领四川乃至全国节能环保技术方向。
3.2.2劣势(问题,W )
(1)聚集规模程度低。产业园区都远离城市,生活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城市功能缺失,园区建设和资源优化配置滞后,聚集效应缺乏,产业园区优势不明显,政府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产业离散度较大,专业化分工体系不明确,成型特色产业链尚未形成,大型集团化企业缺乏,产业集聚性不高。
(2)产业发展碎片化。成都市有三大节能环保产业园区,相对有明确发展方向,但相互的联系却不足。节能环保企业在市场上多为单打独斗,即使同在一个工业园,甚至不知道一墙之隔的邻企在做什么,与自己有何关联,调查发现园区内有一家搞膜材的企业在投标高浓废水处理业务中,因业主要求提供有效重金属处理和除垢防垢技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而流标,而相距不远的新津和成都均有金属、非金属回收处理企业,但企业之间却各自为阵,缺乏必要的技术及管理上的沟通与交流,这对于市场资源分配,技术协作创新有害而无益。所以对于企业合作甚至联盟方面,各产业协会应真正起到行业组织的作用,在我市已建的三大专业园区,实施纵向整合和横向专业分工契合协作是当务之急。
(3)市场化程度差。回顾近年来,我市在水、气治理上的一些重大投资项目,历来都是国外商家中标为多,即便有个别国内知名企业中标的也是凤毛麟角,本市民营企业更是只能检点市场的“边角余料”艰难度日,在节能环保监测服务行业中,美国热电、哈希,日本岛津等仪器随处可见。我国多数企业并未真正建立自己的市场体系,对外出口更是只能搭、借“顺风车”,受到多层转包盘剥。
(4)科研投入低,成果转化率低。缺乏核心竞争力,科研投入占生产成本的比例低,产学研合作没有形成气候,产业互联度低,没有形成集约型产业结构,缺乏行之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科技成果与市场应用脱轨,转化率不高,科技优势难以真正发挥出来。在本次赴成都节能环保工业园现场调查的13家规模以上的企业中,只有两家有部分核心技术,多数企业是根据“部颁标准图纸”或其它企业翻版技术,或花高价引进的国外技术在生产,比如一个以不锈钢材作烟囱的企业,由于技术门栏低,面临严重的市场恶性竞争。
3.2.3机会( O )
成都工业区作为四川省首批节能环保产业基地,截止到2015年已经累计投入超过200亿元支持节能环保基地的基础设施打造,并逐步推进园区商业配套区域以及新的工业承载空间打造工作。目前正在努力引进一批节能环保产业的高端企业。随着成都市建设“宜人成都”、“国际化生态田园城市”、“低碳城市”口号的提出,成都市节能环保方面的市场需求迅速增长,大大地推动本地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相信随着国家和成都市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成都市节能环保产业链和产业竞争力都将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3.2.4威胁( T )
(1)国内竞争的威胁。山东、江苏、北京、上海等已形成的节能环保产业第一梯队在多年发展中,产业规模、产业效益、市场份额、科技含量等方面均有较明显优势,成都要想赶超,进入竞争快车道,就必须认真学习经验,做好顶层设计,全方位给与产业支持和帮助。
(2)国外企业的威胁。随着我国节能环保市场的全面开放,国外环保企业将以资金、技术和管理强势进入我国市场,争抢这块大蛋糕,这必将使成都市节能环保市场面临着市场自由化的巨大压力,成都市节能环保产业已经站在了一个全球化竞争的起跑线上。
3.3技术壁垒分析
技术壁垒分析是依据未来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目标,分析影响产业目标实现的技术壁垒,核心工作是从现存的技术壁垒中筛选出优先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通过对这些技术壁垒的攻克,带动产业的技术升级,实现产业目标 [9]。
目前成都节能环保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偏低,与国内其他地区如上海、北京、浙江等仍然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主要关键技术难点见表1。
3.4成都节能环保基地重点突破方向
通过实地调研、专家访谈以及资料收集,分析了成都节能环保产业形成原因、市场需求,发展定位和技术优势,在关键共性技术的基础上,明确了在节能环保产业领域,成都应重点发展的方向有:工业废气减排和降污、汽车尾气净化、环境治理、生态修复、污水洁净化、固废处理与利用,并进一步提炼出成都节能环保产业不同技术领域的19项技术难点。具体情况见表2所示。
3.5构建节能环保产业综合技术路线图
在对节能环保产业进行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拟制了节能环保综合技术路线图,以期能直观反映成都节能环保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市场需求、产业目标、技术壁垒、研发需求和资源状况5个方面。逻辑思路为:首先从国家政策、社会环境、经济文化和行业资源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然后将不同时间节点内的关键技术研发需求列举出来,再根据研发需求找到其对应的技术壁垒以及这种研发需求对应的产业目标和市场需求,最后对行业未来发展技术路径中的关键线路进行预判,具体详见图3。
4推动成都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1加强组织协调,提升服务效能
大力支持一批创新能力比较强、创新活动较活跃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节能环保产品,对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重大项目和技术研究采取无偿补助、贷款贴息、奖励、创业投资等方式予以财政支持,充分突出区域的优势和特色,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建立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园区,形成上中下游结构完整、体系健全的产业链,推动产业园区发展。
4.2强化企业创新,组建旗舰企业
发掘“产业经验”。总结环能德美,川净、中节能等企业在投资研发核心技术的有关经验,并推广应用,培育一批本土龙头骨干企业,重奖在核心技术方面有突破的企业、团体和个人。
组建“产业联盟”。建议以川锅、中节能为龙头发展余热余压、节能照明、建材产业链;以深蓝环保、环能德美、海天水务、美富特膜为核心发展水处理技术;以中冶尾气、川净洁公司为基础,拓展工业、民用大气治理技术;以四川大学、电子科大、中科院、长虹格润、先河环保、中信实业银行为依托,构建以企业技术开发为中心的“政产学研”一体的技术开发系统,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实力。
4.3推行绿色采购,引导企业发展
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技术引进、政府推动、投资补贴、集中投入,引导本地企业进行技术自主研发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识产权,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性、导向性作用,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鼓励优先将节能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列入政府采购清单,发挥政府率先示范作用;鼓励优先采购本地节能环保产品和服务,为本地节能环保产品、技术和服务的推广使用创造市场空间。
4.4实施人才战略,强化智力支撑
随着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热潮兴起,科技人才创业创新正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凝聚起新的核心竞争力,成都应着手集凤筑巢,吸引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及其团队入驻园区相关政策的制定,针对性引进成都市节能环保等优先发展产业急需的创新科研团队,实施有效战略性支柱产业急需紧缺人才支持计划,给予科技人员一定的创业启动资金扶持和安家补贴,搭建“菁蓉汇”创业平台,吸引国内外高素质节能环保人才到成都投资创业。
2017年6月绿色科技第12期
参考文献:
[1]
牛桂敏,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探析[J].理论学刊,2014(11).
[2]米广峰,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河北省绿色崛起[J].经济论坛,2014(6).
[3]刘勇.环保产业的特点及其前景[J].上海环境科学,1997(9):26~27
[4]王堇.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路径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4.
[5]董小林,刘玉萍等.BOT与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6).
[6]吕永权.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研究[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4(5).
[7]吴舜泽,逯元堂. 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相关产业综合分析报告[J].中国环保产业,2014(08):5~18
[8]王姝婷.天津中新生态城“十二五”发展环保产业的对策建议[J].港口经济,2012(12).
[9]段永亮.北京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2):80~80.
[10]王娟. 河南省轴承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D].郑州:河南科技大学,2011.
[11]周亚明.广州市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6(4):102~105
[12]吴晓青.关于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的提案[J].中国科技产业,2011(3):28~28.
[13]王宁,薛维梁.山西省节能环保产业制度体系的创新与完善―论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措施[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8):119~124.
[14]龙俊.山西煤机装备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 2012.
[15]戴春勤,岳花.当前推进我国环保产业良好发展的对策探析[J].学理论,2015(10):105~106.
[16]刘迎.允竞公司冷热水自供系统的组合营销策略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4.
[17]张占民.广州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06(7):40~40.
[18]黄鲁成,王龙飞,等.从专利分析看北京环保产业发展[J].环境保护,2013(2):59~62.
[19]王浩.教育信息化发展技术路线图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4.
[20]王娟,贾现召,张纪.基于关联矩阵方法的轴承产业技术壁垒分析[J].轴承,2010(9):65~67.
[21]胡光灿.我国保健酒行业技术路线图及其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22]段永亮.我国节能环保产业运营机制创新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6):444~446.
[23]卢桂芳.发展低碳经济是陶瓷行业的必然选择[J].轻工标准与质量,2011(1):12~14.
[24]胡玉娣.中国光伏产业国际营销策略分析[D].合肥:安徽大学,2014.
篇10
产品进一步细分普及之路越走越宽
近两年,受雾霾天气的影响,新风系统经历了商用领域到小众使用人群再到大众关注的变化。尤其进入2016年,新风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从最初无人问津的“奢侈品”到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关注,新风系统的普及之路越走越宽。而民用新风市场更是持续呈两位数高速增长中。
与商用市场所不同,民用新风在产品的迭代和创新上的速度更快。产品升级也是新风行业健康发展的有利保障,因此各大企业也开始主抓产品技术。例如更多地从传统普通单、双向、热交换新风到加入净化、加湿、除菌功能的新风产品转变。
新风行业与房地产市场休戚相关,用户的选择直接反映出其真实需求,随着小户型在购买占比中的快速攀升,也打破了新风产品适用于别墅以及大户型的传统产品设计,进一步催生了新风在产品领域内的不断创新。
不少细分市场的新品类出现,如由以往的传统吊顶式新风产品变成针对小户型的壁挂式新风。同时,针对有系统化需求的用户群体还增加了新风、加湿、除菌等功能在内的多功能复合型一体机。
从单品到整套解决方案实现与用户的高度黏合
这些都是基于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的产品创新。在2012年之前,霍尼韦尔就提出并研发新风净化产品。
在空气品质处理方面,霍尼韦尔全方位、深层次地研究消费者的多种需求和习惯,提供解决方案,例如,AirTouch-X的CADR为700,最低适用于50平米的超大空间,为家居空间较大的消费者提供了高效的净化方案;更加灵敏的内置传感器,让PM2.5和甲醛污染情况在控制面板上清晰显示,一目了然;甚至在细节上,产品底部还配备了滑轮,让使用更为方便。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用户将便捷作为购买选择的重要指标,包括产品的一站式采购,虽然这种购买方式在国外已经非常成熟,但在国内市场刚刚兴起,而且事实证明,用户需求的转变,为系统化解决方案中的产品组合提供了非常大的发展契机。建议企业不要把新风作为单一产品,而是根据市场需求提供一套整体解决方案。为此,霍尼韦尔提出了家庭环境健康解决方案,在新风基础之上进行更多健康类产品的组合。
例如,在净水方面,霍尼韦尔推出AquaTouch600净水器,这款产品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消费者的使用习惯以及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例如滤芯更换。传统净水器的滤芯普遍设计成同样大小尺寸。而AquaTouch600的滤芯设计则突破性地将三个滤芯特意设计成不同大小,让使用者在DIY更换滤芯时,根本没有出错的可能。
通过一系列的产品组合,我们从生活本质出发,推出全新家庭环境健康整体解决方案。同时,在产品研发与应用上,引进物联网概念,使之与先进的技术相结合,打造家庭的整体环境健康,为用户提供品质化管理。
产品设计与售后服务行业发展的真正驱动力
虽然新风市场目前处于快速成长期,整个产业在国内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但与此同时也应该客观的认识到有不少阻碍行业发展的问题,大环境尚不成熟。此外,规范政策不完善,国家没有新风行业的标准出台,造成新风行业的门槛很低,行业内产品和服务优劣不一。
首先是产品设计的专业性,现在行业中品牌很多,产品的同质化严重,且存在产品质量不稳定、虚假宣传等问题。所以更加专业化的产品设计是推动新风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核心技术指标也需要不断加强改善,如节能、噪音控制等。
其次,伴随品类普及化,产品设计和功能也要相应改善满足市场需求,例如针对目前国内的气候环境,新风产品净化功能的再次提升和复合型功能的进一步完善也应当受到重视。
- 上一篇:艺术品投资市场分析
- 下一篇:儿童进行劳动教育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