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盘点服务范文
时间:2023-07-04 17:25: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固定资产盘点服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射频识别技术;信息;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8-0233-03
1前言
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正常运行的重要物资保障。在企业众多的固定资产中信息化固定资产的管理难度较大,其具有数量大、种类多、使用地点分散、移动频繁等特点。
对于信息化资产,传统的管理方式是使用“台账清单”的方式管理,即通过手工表格或是用ERP系统中的资产台账表进行信息化资产的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还有在设备上粘贴一维码或二维码的方式进行资产管理。
不管采用哪种传统的方式进行信息化资产管理,都很难解决以下管理问题:
1)纸质标签易损坏,难以快速获取设备信息。
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方式,经常会在设备表面粘贴纸质标签,纸质标签的缺点是容易破损,而且如果设备相关信息变更后,标签须及时地重新制作并粘贴,否则后期很难快速获取设备的信息。
2)设备状态变更后,信息更新操作不能在现场进行。设备状态信息有变更后,工作人员会将变更的信息记录在纸上,最后在电脑上将设备信息进行逐条更改,消耗人力和时间,如果工作人员忘记更改系统数据,还可能会出现资产实物与帐务信息不一致的问题。
3)盘点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下。
根据国家及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定,企业每年都要对企业内的信息化固定资产进行实物盘点,工作人员需要随身携带盘点表资料到企业各部门和生产现场进行固定资产实地实物盘点核对,对每项固定资产逐一进行盘点核对账账、账卡和账实是否相互符合。工作人员需逐台设备查看标签,确认无误后才在盘点表中做已盘点标记。由于资产数量多、任务重,而且不少设备放置的位置不方便查看标签,导致实际核对固定资产过程中容易出错和效率低下。
鉴于以上管理问题,本文提出将射频识别技术应用到信息化资产的管理中,取代以往的手工记账或一维码、二维码形式的资产管理方式。
2射频识别技术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英文简写RFID),是一种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整个识别工作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其不仅具有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存储数据容量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等优点,而且具有多标签同时识别的功能,可以在各种复杂环境中工作。
在固定资产管理实际应用时,先将电子标签贴在需要管理的固定资产上,通过读写器将代表固定资产的有约定格式的电子数据写入电子标签。核对固定资产时,工作人员先按照约定程序操作手持便携式读写器,读写器通过射频天线发送特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如果固定资产上附着的电子标签和手持便携式读写器之间的距离在发射天线工作区域有效范围内时则会产生感应电流,电子标签将获得足够能量被激活并将自身解码等信息通过卡内置发送天线发送出去,手持便携式读写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然后传送到后台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相关的信息处理。如下图原理图1所示。
3信息化固定资产系统的设计
因在传统的固定资产信息管理模式中一般依赖于纸面单据或通过手工方式录入原始数据导致效率低下并经常发生错误,从而经常出现固定资产管理的实物与财务帐目不相符合的情况。本文设计的目标是借助RFID技术,以实物管理为抓手,以化繁为简为目的,克服传统管理模式下的不足与缺陷,解决固定资产信息管理过程中的账务相符管理的问题,并选取计算机和打印机设备作为RFID电子标签管理的试点,通过RFID技术的应用,最终实现信息流和实物流的统一,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建设目标,提升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过程的自踊水平。
3.1系统整体方案
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采用B/S架构,主要包括电子标签的识别、识别后资产信息的传输以及资产管理应用系统三个方面。
具体实现过程为:抽取原办公自动化设备资产管理系统(ZYSBZC)信息化资产台账数据作为本系统(OARFID)的初始化台账数据。在OARFID台账数据基础上增加RFID编码字段,程序实现RFID标签对应功能(发标签功能)。通过系统可实现设备台账盘点功能。具体操作为系统生成盘点任务单,下达到手持机上,盘点人员持手持机进行逐个设备的盘点,盘点完成后将盘点记录上传到盘点任务单中,实现闭环。
其特点一是通过成熟的射频识别技术对固定资产信息管理过程从实物的购置、固定资产财务入账、固定资产实际领用、调拨、盘点、财务报废及实物处置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准确实时监管,结合资产分类统计等报表,真正实现“账、卡、物”相符。通过系统使固定资产日常繁杂的管理、统计、核对等工作痕迹化、规范化、便捷化,同时可以帮助管理员快速查询固定资产的领用信息、维修记录、历史资产记录和使用情况、存放地点等信息,实现固定资产动态全生命周期管理。
3.2系统硬件结构
因本系统数据量不大,数据处理的性能要求不高,可直接利用企业虚拟服务器技术,分配服务器资源应用于本系统。服务器配置能够满足数据库软件及应用软件正常运行即可,如遇到资源不够的情况,也可进行方便的调整。服务器网络设置为企业内网服务端VLAN,便于客户端访问。
3.3系统软件结构
系统采用JAVA语言进行开发,数据库采用Oraclel 10g,软件功能架构如图2所示。
3.4系统功能模块
1)权限管理
本模块可进行用户和用户权限的管理。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系统设置了三个层级的管理权限。第一个是系统管理员层级,拥有管理用户、设置用户权限的权限;第二个是信息化资产管理员层级,提供给信息化资产归口管理部门的资产管理员使用,可以进行台账管理、标签管理、入库管理、发放管理、调拨管理、回收报废管理、盘点管理等管理工作;第三个是部门资产管理员层级,提供给各部门的资产管理员使用,但权限设置为仅能对本部门的资产进行业务操作,无法查询到其他部门的资产信息。
2)台账及标签管理
台账管理。即信息化资产的设备清单,记录设备的所有相关信息,包括设备名称、品牌、规格型号、使用部门、存放位置、使用人、使用时间、基本配置信息、IP地址、资产编号、RFID码、设备状态等信息。日常管理的所有操作最终都会反馈到设备台账中。
标签管理。在资产登记时即赋予每个固定资产实物唯一的“资产身份证”(RFID标签),从资产投入使用的源头就开始管理控制。电子标签使用前需要先用发卡器进行初始化,每张卡片都有一个唯一的编码。卡片制作完成后就可以在系统中与实际的台账信息进行关联,
3)日常管理
信息化资产日常管理的逻辑图如图3。
入库管理。信息化资产到货时,首先进行物品的基本信息登记,此时由于资产设备还没有发放给个人使用,所以没有存放位置、使用部门、使用人等信息;随后进行贴码操作,在操作前先将电子标签进行初始化,随后将标签粘贴在设备上;将标签编码通过标签读写器写入信息化设备台账表中,完成台账信息与标签的关联。
发放管理。信息化资产发放给个人使用时,先进行扫码,定位到信息化设备台账中的相应记录,把使用部门、使用人、存放位置等信息录入完毕后将信息回传给系统数据库,即可进行实物发放。
调拨管理。信息化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使用人的更换,此时使用调拨功能,通过扫码定位到需要更新信息的设备,相应的修改记录,用新使用人更新原使用人。最后将信息回传给系统数据库。
回收报废管理。信息化资产到达使用年限或是损坏无法使用时,使用回收报废功能,扫码定位需报废的设备信息,变更资产状态信息为“报废”,最后将信息回传给系统数据库。
盘点管理。企业每年都要进行信息化资产的盘点工作,盘点之前,系统自动生成盘点单,将盘点单数据下达给便携式读写器,工作人员携带便携式读写器到各位置进行实物盘点,盘点时只要靠近设备1-2米即可准确读取设备上的电子标签信息,实现盘点。盘点结束后,将便携式读写器上的盘点数据回传到计算机系统中,数据库自动与财务资产账比对形成盘点报表,从根本上杜绝以往人工盘点时容易出现的错盘、漏盘、重盘等现象,能有效确保实物统计数据的及r性、真实性和可靠性。
4)设备图形化管理
通过图形化界面将每台设备的详细位置进行标注,并能通过热点的方式,进行鼠标点击弹出设备基本信息查询结果。设备图形化管理的表结构设计见表1,OARFID中需增加"RFID编码”字段。
5)统计查询管理
所有日常管理操作的最终都将反馈在信息化资产台账的记录中,但每个操作的过程必须留有记录以进行数据追溯。统计查询管理模块提供日常管理中各个环节的操作内容查询,从固定资产管理角度来看,实现了固定资产从实物购进、发放、维修以及报废的整个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
篇2
关键词:固定资产;问题;建议
一、南京市江宁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医院固定资产是指医院为维持日常治病救人、护理病人而特有的、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的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资产。其范围包括病床、电视、空调等,医院固定资产是维持医院正常运转和提供服务保障的基本物质基础,对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有着直接的影响,是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它的重要性非常值得我们重视,它所面临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并提出新方案来解决。当前,大部分医院主要采用归口分级的管理模式进行固定资产管理,院计财处负责全院固定资产价值与产权管理,各归口部门负责具体的业务管理,即设备科负责管理医疗设备,信息科负责管理电子网络设备,后勤处负责管理家具,房屋建筑物,办公室负责交通工具,统一入账标准,统一账卡管理模式。
二、南京市江宁医院后勤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多部门管理,权责不分
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职责、权限不明确。小到固定资产表格、卡片的制定,大到固定资产归属管理部门的明确,整个医院缺乏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存在多头管理问题,使固定资产管理职能分散,财务、设备、信息、后勤等部门权责界分不清,容易出现管理上的盲区,造成固定资产购置、领用、保管等环节出现脱节问题。
(二)固定资产利用率较低
固定资产管理薄弱,内部控制不够严格,造成有些固定资产闲置、浪费和损失,利用率低。尤其是后勤固定资产的价值低、可移动,所以普遍对后勤固定资产的重视程度不足,这就导致部分固定资产处于闲置状态,没有发挥特定的作用的同时又占用了医院的大量资金,造成医院的资源浪费,也妨碍了医院的更好发展。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在固定资产购买时没有考虑过它的实用性,盲目购买的后果就会导致固定资产的后期利用率降低;其次是因为是在后勤固定资产管理的时候没有有效的使用计划安排,有效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的缺乏使得固定资产在购买后的利用达不到预想的效果,造成了医院的资源浪费。
(三)清查、盘点制度执行不到位
管理部门和使用科室不能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盘点前没有安排熟悉的相关人员进行,盘点时常发生错盘、漏盘的现象发生,盘点后没能及时生成盘点报表,有的生成盘点表对盘亏、盘盈未附文字说明原因。
(四)报废过程、手续不完善
在医院的具体工作中,有些科室认为后勤固定资产价值较低,在不能使用时自行报废处理,报废后又没有及时上报财务和管理部门核销的情况,有些固定资产报废时未经主要领导同意即发生报废事实。同时,有些固定资产由于资产使用部门无专人保管财产,造成财产损失或丢弃,从而导致固定资产亏损,以上几种情况发生均会导致固定资产账面数和财务不符现象。
(五)管理方法落后
虽然现在多数医院已经实施信息化管理,但只是简单的数据录入,有的未及时录入,有的录入时发生差错,时常发生固定资产调剂给其它部门使用,但未更改使用部门,造成固定资产管理混乱,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医院管理模式的要求。
三、做好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明确职责权限主体
财务部门统一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卡片,管理部门负责登记且一式三份,一份交财务、一份交使用科室、一份管理部门留存。卡片详细记录资产名称、规格、型号、财产编码和使用变动等具体情况。固定资产采购管理部门负责所属部门固定资产的管理,定期前往使用部门进行固定资产盘点,并与账务进行核对。固定资产使用部门负责本科室固定资产的管理,建立本科室固定资产台账,对固定资产的具体存放地点、使用人员进行详细登记。
(二)制定合理的程序
PDCA循环是我所认同的一种可参考的模板,即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修正。将其借鉴到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上则可将此程序细分为初审申请、交由领导审批、采购、入库、科室领用、调剂等各个环节全方位进行管理,减少固定资产毁损和流失,确保账实相符,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三)规范操作流程
固定资产管理涉及到物品的出入库等方面工作,用科学的视角看即使是入库一个小小的步骤也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物资是否合格,入库后库存时间定为多少合适、科室领用手续是否完备、对于弃置物品处理是否得当等,因此将每个环节都考虑到并做到细致严谨即可使流程更加符合规范。
(四)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
定期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组织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对盘盈、盘亏,以及在盘点过程中发现的具体问题,由财务部门与使用科室一起协同查明原因,形成书面报告,报医院主管领导批准后,按照会计制度规定进行处理。财务和管理部门会同使用科室定期进行账、卡、物核对工作,完善固定资产档案,确保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物相符。
(五)加强固定资产报废环节处理
加强固定资产报废的管理,使资产与账实保持一致。人员变动或装修、改造、搬迁时,及时通知归口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并进行账务处理,对利用率低的闲置固定资产进行内部调拨。固定资产报废应首先由使用科室提出申请,经维修部门检查审核,确实没有维修价值后,协同归口管理部门到现场核对实物的名称、型号是否一致,核实无误后,使用科室将废旧财产交给管理部门,废旧资产回收管理人员在报废单上签字,会同财务部门对账务进行调整,以确保医院资产的真实性。
四、结语
总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是一种既繁锁又不容易做好的工作,只有明确权限主体,制定合理的程序,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加强固定资产报废环节管理,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从意识上重视,在管理环节上严格把关,双管齐下,以期能促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甘丽云.试论新时期医院资产管理问题与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4(08).
篇3
关键词 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监管体系;人员素质
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办[2006]52号)及粤财资[2007]23号转发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核实暂行办法》的通知规定,“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是指财政部门、主管部门或行政事业单位。根据各级政府及其财政部门专项工作要求或者特定经济行为需要,按规定的政策、工作程序和方法,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账务清理、财产清查、依法认定各项资产损益。真实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占有使用状况的工作”。此项工作是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对于单位摸清家底、建立监管体系、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工作实践出发,对于做好此项工作及巩固取得的管理成效作些探讨。
一、设立资产清查小组
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核实暂行办法》的通知要求,制定资产清查实施方案并成立管理小组。管理小组长由院长亲自挂帅,成员包括财务科长、总务科长、财务科固定资产管理会计及总务科、设备科资产账务管理人员、各个科室负责人及各个科室资产管理人员,负责对各个部门提出具体工作要求。
二、制定固定资产清查实施方案细则
(一)全面摸清“家底”,建立资源共享的资产信息管理体系
1 由财务部门与总务部门的负责人、资产管理员。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暂行办法要求,共同设计固定资产清查盘点报表,包括固定资产名称、编号、规格型号、存放地点、原始价格、购入日期、已使用年限、已提折旧、残值率及账存数量、实际盘存数量等。
2 由总务科及设备科、财务科固定资产账务管理员、资产会计将固定资产清查盘点报表发放给各个科室的负责人及资产管理员,并再次布置具体工作要求并指导具体工作。如认真填写固定资产清查盘点表中的各类资产的盘盈、盘亏和报废情况,详细填写相关盘盈、盘亏和报废的合理理由;固定资产清查盘点表上交财务的截止日期等。
3 建立一套固定资产核算、管理的网络版信息核算系统,该系统包括:
(1)总务部门和设备科核算点。总务部门管理的一般设备、交通运输设备、房屋建筑物和设备科管理的专用设备。所有资产的购入均由总务部门及设备科的资产管理员分别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录入,即根据会计制度的要求,录入每笔新增固定资产的所有原始资料。并形成各个部门的三级明细账;资产报废时根据相关规定。由总务科和设备科资产管理员分别核减固定资产,同时将相关资料发送给财务科;将资料发送给财务科的同时,要将所有书面资料一同交给财务科资产会计。
(2)财务科。财务科财产会计在支付购入资产货款时,只要共享总务部门及设备科的资产管理员录入的固定资产原始资料。即可生成会计凭证,并对原始书面资料进行审核;在固定资产减少时只要共享总务部门及设备科的资产管理员录入的固定资产核减的内容,即可做减少资产会计凭证,同时对原始书面资料进行审核。每月自动计提折旧。
(二)固定资产盘盈账务处理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核实暂行办法》规定的要求,固定资产盘盈,根据固定资产盘点表、盘盈情况说明、经济鉴定证明、盘盈价值确定依据(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类似资产的购买合同、发票或竣工决算资料)等进行认定。难以确认价值的,委托中介机构评估确定。所有盘盈固定资产要及时入账,纳入国有资产管理范围。
(三)固定资产盘亏、报废等应提供的证明文件及账务处理
1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核实暂行办法》规定要求。盘亏的固定资产扣除责任人赔偿后的差额部分,可以根据固定资产盘点表、盘亏情况说明、盘亏的价值确定依据、社会中介机构的经济证明、赔偿责任认定说明和内部核批文件等认定损失。
2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核实暂行办法》规定要求。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扣除残值、保险赔偿和责任人赔偿后的差额部分,可以根据国家有关技术鉴定部门或具有技术鉴定资格的中介机构出具的技术鉴定证明、毁损报废说明、赔偿责任人认定说明和内部核批文件等认定损失。
3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核实暂行办法》规定要求。因不可抗力(自然灾害、意外事故)造成的固定资产毁损、报废的。应当有相关部门出具的鉴定报告。包括:事故处理报告、车辆损失证明、房屋拆迁证明、受灾证明等。
4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核实暂行办法》规定要求,被盗的固定资产扣除保险理赔及责任人赔偿的部分,可以根据公安机关的结案证明、责任认定及赔偿情况说明(涉及保险索赔的应有保险公司理赔情况说明)认定损失。
以上四种盘亏的固定资产,要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纳入国有资产管理范围,确保国有资产账实相符。
三、巩固和完善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成果。使之制度化
(一)建立定期盘点和监管制度系统
1 资产彻底清查后,可以根据资产管理的原始资料及数据。建立固定资产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信息;实现固定资产卡片、三级使用部门账、二级总务、设备资产管理部门账户、一级财务管理部门账户统一按权限系统管理;建立每年定期盘点制度,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到期报废等准确情况。
2 定期盘点制度化。各个部门每年必须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清查核对,对资产的盘盈、盘亏情况要找出原因。分清责任。按现行规定及时处理,做到账、卡、务相符。
(二)建立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绩效评价体系
在资产清查基础上,建立卫生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使用效率的评价方法。以更加科学合理地考核各个部门的资产使用效率,同时可以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篇4
关键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0-0206-02
一、当前中国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购置中存在盲目性,缺乏可行性论证及效益分析。由于缺乏责任心或某些利益的驱动,一些单位的领导及部门都比较热衷于买设备、搞基建,在事先没有经过科学的论证和效益分析的情况下,就匆忙地购置,结果购进的设备或是不实用,或是效益差,或是质量差,造成资金的极大浪费。
2.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不健全,责任不明确。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是问题的根源。资产使用部门与资产管理职能,权限不明确,管理制度,相互制约的缺乏,导致购买、领用、资产的保管等各个方面的脱节问题。对医院项目的购买和效益分析不够重视使一些设备造成闲置和使用低效,之前没有重视可行性分析。医院核算方法难以准确、客观地反映医院的运行成本和固定资产的现状。由于医院日益突出的社会性质,医院会出现接受社会捐赠的现象,医院将收到的社会捐款,其中有些资产是特定时期内固定资产的捐赠,但医院并没有列入固定资产,使这些资产的利用率和社会性无法得到发挥,容易造成浪费的资产。在医院的管理上不及时报销,而不是长期对账,财务部门和科室很难做到定期检查库存,甚至不设立二级明细账。这些现象将导致账帐不相符和帐实不符,而且还逐年增加,使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背离,形成失真的财务报表。
3.缺乏严谨的固定资产成本核算机制。近几年来,要求对医院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呼声越来越大,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医院固定资产不提折旧,账面所反映的固定资产价值都是构建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这与真实价值相差甚远。虽然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每月按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用于固定资产的购置和维修,但由于修购基金不是按预计固定资产所发生的实际损耗而提取的,这与单位实际发生的损耗相脱节,使得维修费居高不下,难以控制。
4.清查、盘点制度不严密。按照规定,医院应在规定的时点对固定资产进行不定期或定期的清查、盘点工作。但仅仅是开展清查、盘点工作而已,前清后乱,边清边乱的现象较普遍,有些单位盘点后延期生成盘点表甚至连盘点表也没有生成。
二、医院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对策
1.建立健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相关的规章细则。明确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及相关的规章细则,是管理人员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动作的行动指南。各医院的具体情况各有千秋,如何制定适合本单位院情的规章制度,是一个值得商讨的难题。现在业界普遍以“固定资产归口分级管理制度”为基本指导思想,把医院不同的固定资产按照不同类别交由相应部门负责具体管理,对医院固定资产的使用、保管和维修责任,具体落实到各级使用单位负责管理,以保证固定资产处于良好的状态,达到合理、高效利用的目的。
2.建立固定资产卡。固定资产管理科从固定资产管理的角度将医院划分为若干科室,每个科室落实到资产管理的负责人、科主任,并为该科室分配固定资产卡,包括卡号、固定资产科室代码等信息。科室在领取固定资产时,必须通过刷卡办理。固定资产卡使原有的账本数据电子化,为后续的一系列资产管理从信息化上建立了基础。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固定资产信息网,各科室资产管理人员只需通过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浏览器,用固定资产卡卡号就可访问本科室的资产数据。
3.加强固定资产指标考核,强化增值意识,将固定资产管理列入医院对使用科室考核的内容。科室必须按制度将各项固定资产管理落实到人,由科室经济核算员负责资产卡片、执行物质管理核算制度;由设备科负责考核使用情况及设备定期保养维修,协助科室提高设备使用率,财务科将科室资产占用、维修、损毁等情况量化成数据,进行奖惩。并将结果进行公布,通过考核强化科室保值、增值意识,促进增收节支。完善医院会计制度,规范对固定资产的核算。
4.建立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医院应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在清查过程中,财务人员要协同财产管理人员到现场逐项清点,检查“固定资产卡片”与实物核对是否一致。对账外资产要及时查明来源,补办手续;对盘亏和毁损的资产,必须认真分析,查明原因,经审批后按规定处理;对科室间调入、调出未办理手续的要及时补办手续;对被盗、人为破坏的资产,及时报告有关部门进行严肃处理。在固定资产清查过程中,除盘点资产的数量外,还要检查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维护情况,检查有无长期闲置、不适用、多余的设备、资产,有无因使用不当、维修保管不妥而损坏的设备、资产。对损坏的设备应及时修复,投入使用。对闲置、多余的设备应及时调出,拨给有需要的科室,盘活现有的资产和设备,做到物尽其用,减少医院的资金占用,提高医院资金的使用效率。医院应建立固定资产处置小组,在院长或分管副院长的领导下,负责全院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置工作。对一些金额不大、数量不多的资产处置活动,可由资产处置小组独立完成;对金额较大或对医院有较大影响的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置要经院办公会批准后再执行。需要向上级主管部门(卫生厅、财政厅)报告的,还要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对使用期满正常报废的固定资产,应由管理部门填制固定资产报废单,根据金额、数量的大小不同经院办公会或固定资产处置小组审批后进行报废清理。在清理时财务人员要与财产管理人员到现场核对实物是否与固定资产报废单的名称、型号、规格一致。对使用期未满而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要查明原因,以分清责任,总结经验教训,加强管理。
篇5
经过综合考虑,本系统采用分层设计思想。系统具体可以分为业务层、服务器、中间件层和设备层4层,工作流程为:首先由业务层发起业务请求,业务可能是盘点、扫描、查询报警信息、报表统计等操作,然后经由服务器进行响应,进而由中间件将服务器中等待处理的事件取走,并在中间件中进行相应的处理后,再由中间件操作逻辑读卡器等硬件设备进行响应,最后将结果逆向返回给业务层,在业务层进行显示。采用这样的4层结构将有助于实现系统各个模块之间的“高内聚,低耦合”、降低代码的复杂度、提高稳定性和扩展性。
1.1业务层
从系统架构可以看出,业务层处于系统的最上层,和用户进行直接的交互。目前的管理系统采用C/S(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器模式)架构,该架构的设计模式使得用户在使用时需要提前安装客户端,对电脑性能有一定的要求。此外,管理系统若想实现移动办公,需要开发额外的手机应用软件,系统的通用性较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为了简化用户的使用流程。业务层在设计时采用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架构。相对于C/S架构需要安装客户端,B/S架构以Web的形式呈现给用户,这种方法采用“肥服务端,瘦客户端”的结构,将大量的计算工作放在服务器中完成,客户端不需要或者是只需要进行很少的计算即可。该结构的好处是对客户端的要求较低,客户只需要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就行,客户端可以轻松的实现“零安装,零维护”;服务器升级容易,客户端不需要进行任何的更改,减少了系统的开发与维护难度;同时可以轻松的实现移动办公。所以在设计基于RFID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时我们采用B/S结构。
1.2服务器层
服务层,用于给整个系统提供服务,是系统的关键。目前的资产管理系统服务器多采用集中式的应用环境,当系统的规模扩大时,集中式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系统的性能。为避免这一现象,采用一个分布式、多中间件的应用系统架构。同时为了实现跨平台通信,跨防火墙通信,本文采用WebServ-ice作为服务器。Webservice技术,采用XML(Ex-tensibleMarkupLanguage,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作为不同模块之间通信的数据格式,采用标准的TCP/IP协议、面向服务的架构(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SOA)模型作为他的体系结构。具有跨不同语言、松散耦合、跨异构平台、跨Internet互操作技术、跨防火墙等特点。WebService技术能够让运行在不同机器上的不同应用无须借助附加的、专门的第三方软件或硬件,就可相互交换数据。在该系统中,WebService提供网关和应用层间的通信中介。Web端发起盘点指令时,需要将要盘点的房间号和盘点的事件编号发送给WebService服务器,然后在服务器中排队等候网关来取走,网关取走房间号和事件编号后将对应房间的读卡器设备打开,开始读取标签数据,最后将标签数据和事件编号再放回到服务器中并关闭读卡器,等待Web取回对应盘点事件编号的标签数据。
1.3中间件层
中间件是一种面向消息的中间件,处于服务器和硬件设备之间,连接射频网络和Internet网络,在2种不同的网络之间进行协议转换,所以中间件又被称为网关。为了设计更加强大的网关,在设计时需要多方面考虑。如,怎样解决系统中的冗余数据;如何增加网关的通用性;如何增加系统的自检能力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设计时,增加了数据过滤模块过滤系统中的冗余数据,防止一条标签数据在一个事件周期内多次被读到,减轻系统的处理压力。增加了事件管理模块和设备驱动模块,用于实现网关的通用性,事件管理模块用于将不同的应用需求定义为不同的事件,而不同的事件又通过不同的函数或参数来实现,进而实现网关对上层应用环境的通用性。设备驱动模块,可以实现根据底层设备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驱动程序;设备的自我维护由设备巡检模块完成,该模块主要是利用阅读器等硬件设备的心跳包来检测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而完成系统的自检,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地上报给管理员。
1.4设备层
设备层主要包括:四通道固定式读写器、桌面式发卡器、手持机、超高频分支器、门禁系统(包括红外对射系统和M244-A模块)、天线、馈线等设备。这些设备由设备供应商提供,在此主要是对设备的组合和使用,不再作过多的叙述。
1.5数据库
数据库独立于以上的4层,是系统的基础。它主要用于对固定资产的基本信息、资产管理员的基本信息、资产调度信息、资产移动信息、报警信息等资产使用情况的所有详细信息进行存储,使用数据库可以提供良好的数据共享、较小的数据冗余度、实现数据的集中控制以及数据的一致性和安全性,设计良好的数据结构可以降低数据查询的消耗,提高效率。本系统采用关系型数据库SQLServer2008来存储应用数据。
2系统功能介绍
基于RFID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分为2个主要的功能模块,仪表状态管理模块和系统管理模块。前者主要负责对资产进行管理,如资产的借调、维护等。后者主要负责系统自身的管理,如管理员的管理、系统自身维护等。在这些功能中资产出入库、调拨、标签替换以及系统管理,逻辑较少、功能简单,所以主要对资产盘点、定位、异动处理进行如下的详细描述。
2.1资产定位
资产定位就是根据输入的资产ID,返回资产所在的房间号,该功能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查找资产的位置。其中替换态,指资产上的当前标签正在进行更换时,所处在的一个临时状态;异动态,指资产现在已经处于报警状态,报警可能是由未经允许经过门禁或者是资产在移动过程中超时引起的;资产移动态,指的是资产正在被借用。
2.2资产盘点
资产盘点,就是对所选房间的资产进行盘点,并显示原有资产是否还在房间中。如果有部分资产没有被扫描到,则需要使用手持阅读器进行现场盘点,以确认资产是否真的不在房间中,如果不在,系统会发出报警通知系统最高管理员和资产所属分管理员。盘点的流程在设计时,被看作是处于同一个房间中的多个资产的定位。
2.3异动处理
资产的异动主要是指如下3种情况:资产越界(定点态转移到异动态)、资产过禁行门禁(移动态到异动态)、资产移动过程中超过设定的时间。在资产发生异动时,要发出报警通知管理员。其中资产移动超时,由定时器维护,若时间到达还没有归还资产时,自动发出警报。该流程图中门禁事件是一个虚拟的事件对象,由标签ID、时间、门禁ID、流动方向(进或出房间)组成。其中输入为门禁事件,输出为事件的处理结果。
3总结
篇6
账面只反映了固定资产的总值,没有完全记载明细资产的实物数量及其价值,在这里为什么说没有完全呢,对于最近几年在信息化管理的当下,财务软件的利用带来很大的方便,财务工作的效率提高是不言而喻的。只要每天把发生的业务制成凭证,输入电脑,各类总账及明细帐都自动生成,点到所需要固定资产明细账,就显示了所有固定资产每笔的详细记录,所以近几年的固定资产明细有账可依,但是再往前的固定资产就不清晰了,传统的财务会计根据记账凭证逐一登记固定资产明细帐,在加上没有专门的固定资产专业的会计管理人员,责任不到位很难确保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与质量,以及账面的清晰,导致账面的资产总值失去了对实物的控制,严重的帐实不相符合。
增减固定资产不能及时正确地进行账务处理,医院财务部门有时候只凭供货发票进行登记,不对固定资产进行专门的验收;有时固定资产已经购置使用,账面上尚没有反映,甚至有些早已经报废或处置的固定资产应该核销未核销,拆除的房屋建筑屋已经多年却仍挂在财务账户中,形成长期挂账,会计信息的质量严重受损。
面对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现象,对于上级主管部门所要求的资产状况也不能及时准确的完成上报,让人感到措手不及,盘点清查也不知怎样核对和梳理固定资产,盘点表和往常一样盘完点依旧放在那里,达不到固定资产的盘点初衷和意义。忽视日常的管理,单位领导只重视购置,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不强,造成固定资产状况不清不楚,资产总量虚增,账实严重不符。
综上所述,造成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善是多方面的,除了日常的管理不规范,管理松散随意没有制度等原因,绝大部分还是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财务负责人的责任心不强,且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导致固定资产账目与实物严重不符。计算机网络信息化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要加大发挥作用,传统的手工记录来管理固定资产已经严重阻碍了医院的管理和服务能力,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增强财务负责人的责任意识,思想上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固定资产是医院总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首要的关键问题。
医院固定资产的种类繁多,价值不同的医疗器械和医疗设备,形形的办公家具,价值差别大,使用部门也散杂,分布到各科室,必须建立完善资产管理部门(基建科,设备科),财会部门,使用科室之间的“三账一卡”的帐套,资产管理制度健全,建立完善资产的购置,保管,使用,调拨,报废,盘点,损坏,赔偿系列的管理制度,做到资产管理工作规范有序,有章可循。固定资产购置,到货后办理验收手续,由验收人,使用部门经办人签字,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根据收货记录填写固定资产登记表,填制凭证,录入电脑系统,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理:由使用部门填写固定资产报损单,有关部门技术鉴定既不能修理,也不能再使用的,提出报损意见,送报财务部门,由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填写固定资产详情记录表(原值,已提折旧额及固定资产净值)报送领导批准,整套手续完成后,方可进行账务处理。报损单作为固定资产报损的凭证,编制凭证,输入财务电脑系统。保证固定资产的来龙去脉,一清二楚,资产实物相一致,相符合,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实行管理责任制,明确有关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具体进一步的细说:首先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的人员,负责固定资产专账的会计人员,还有使用国定资产的科室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加强业务技能和责任意识,做到购置时有验收、领用时有登记,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保管领用制度,建立固定资产的维护制度和使用部门的责任保管制度,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检修、保养,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及时清查盘点所使用的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相关的管理部门,按照国定资产及财务相关规定进行科学的处理,并且根据相关的规定报批核销,找出原因,分清责任,避免固定资产的流失,同时,也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篇7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对身体健康的关注也与日俱增。面对医院普遍拥挤状况,更多人倾向于选择舒适度高服务个性化的专业医院。民营医院要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则对设备及环境有着较高要求,也意味着其固定资产的管理是医院较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合理、科学地管理,有利于医院提高其资金使用效率及行业竞争力。
关键词:
民营医院;固定资产;资产管理
一、引言
自2010年新《医院财务制度》及《医院会计制度》颁布以来,新的制度对医院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尤其鉴于当前我国医院中的固定资产管理还较为混乱,管理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的现状,加强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也就显得越发地有必要。民营医院为提高顾客满意度以增强竞争力,往往会选用价值较高的医疗设备,因此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民营医院的竞争力在于其专业性、舒适性、服务好等方面。如何体现其专业性舒适性则在于其提供设备的先进性,医院设施的全面性等方面,而这些方面恰恰是涉及到医院的固定资产部分,因此医院想要提高其竞争力、增强资金利用率的关键恰恰是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上。基于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如何加强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则成为了民营医院较为关注的一个方面。
二、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
大多数医院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都会有自己的一套管理办法,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这些管理办法往往很难发挥它对于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而这同时也暴露出医院财务制度的执行力度有所不足和其相应职能管理机构的不健全的问题。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及其使用效率的提升,需要建立在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之上。行之有效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仅应包括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核算、清查等,还应包括职能机构的设置以及管理责任的明确细则等内容。目前大多数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不管是从制度内容上还是从具体细则上来说都存在形式主义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民营医院来说,这些条款更为容易流为形式。相关管理部门的结构设置缺乏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很多医院往往存在一部门兼多职、一人身兼多职的情况,而且这些部门职责的划分并没有进行专门研究,设置合理的管理机构、配置专职监督检查人员等。
(二)医院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不足,会计制度不规范
从传统观念来看,医院对会计的要求并不像商业企业那样高,因此大多数医院会选择专业素质并没有那么高的财会人员,同时也没有按照规范的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但鉴于民营医院也完全是一个市场化的产物,也需要置于市场上竞争的这一特殊性,则要求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准较高。医院财务会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有一定欠缺,因此反映出医院在财务会计制度的管理上存在着漏洞,正是这些问题恰恰阻碍着我国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在相关器材的采购上缺乏标准统一的财务制度细则,财务人员可以较为自主的处理设备的采购,这便给有效的财务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阻碍。除此之外还有在器材的采购以及维修上并没有涉及到财务会计的审核,这些都会对医院固定资产及其评估的真实可靠性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
(三)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松懈、未能及时对其进行盘点
大多数医院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重视程度很低,没有设置专职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使得固定资产在领用后无人管理和记录,从而使固定资产的使用及变动情况无法如实及时地反映给相关管理人员,基于此,使得固定资产无法得到合理地维护和保养,影响了固定资产的后续使用,甚至由于过度使用减少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新《医院财务制度》中要求各医院应当对固定资产定期进行实地盘点。精确的固定资产盘点是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基本上所有医院都不能及时对固定资产进行准确及时的盘点,从而使得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无从下手。
(四)医院信息化管理程度较低
从当前情况来看,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具有相应的软件对其予以支持,但是问题在于与医院财务核算软件相对独立,财务软件不能直接对固定资产管理软件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利用,信息不能实时共享,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二者之间协同作用的发挥,既增大了使用科室管理台账与资产管理部门账目核对的工作量,又造成了与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的有关信息不同步的问题,所有相关信息都需要同时录入两套系统,从而使得管理工作重复,增加了无谓劳动,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由于医院的信息化管理程度低,使得财务人员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许多无谓重复劳动中,因此占用了不少原本能够亲自到使用科室核对资产存量及使用情况的时间和精力,使账实不符的情况发生率明显较高,也使财务人员对医院实际的资产情况做不到心中有数。
三、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新《医院财务制度》及《医院会计制度》中对医院的固定资产的界定、购置、折旧等事项已经做出了相当明确的规定,这便为各医院制定完善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提供了切实的依据。民营医院需针对其专业性医院的实际情况建立起完善的固定资产的相关管理制度。在固定资产入账管理环节上,应当按照《医院会计制度》的规定对所采购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进行分类,并对该资产的用途和使用环境进行规范,以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及成本核算。至于在固定资产的使用环节,则需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流转登记制度,对资产的增减、处置等情况进行实时跟踪管理,安排专人定期对流转记录进行抽查,以保证流转记录与医疗设备的实际位置相符。
(二)引进高素质专业财会人员,按照规范会计制度处理相关事务
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性直接决定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专业性程度不足的相关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上升不到一定的程度,从而对固定资产管理比较随性。要达到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目的则需引进高素质的专业财会人员,从而为固定资产管理注入新鲜血液。同时加强对在职财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尤其是职业道德的培训,以提高其专业素质及专业性。在高专业性及高素质的财会人员配置齐备情况下,能够按照规范的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从而增加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率。
(三)提高管理人员管理意识,及时清点盘查医院固定资产
强化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基础在于及时盘点医院的固定资产。通过执行固定资产盘点制度可以确保固定资产数量和质量达到要求的标准,同时也能够使医院有关部门对医院固定资产的整体情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便于对资产的管理使用。在对医院固定资产进行盘点的时候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流程进行,确保对固定资产的实物清查。另外,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应该现场监督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保证固定资产卡片的记录与实物对应一致,并对账实不符的固定资产迅速做出处理。要将固定资产的损耗情况在现场实物清点的过程中及时记录在册,使得医院能够准确掌握相关固定资产的耗损情况从而做出相应的购置决策以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的使用周转效率。
(四)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引进先进管理软件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能够大力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果。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应该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与财务软件进行有机的融合,将医院各部门管理终端相连接,打破信息隔阂,实现信息在医院内部的自由流通,从而使得固定资产管理相关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到固定资产的分布和使用情况,提高管理效率。例如上海长宁妇幼保健院曾在很早就实施了其信息系统的建设,并积极建立全方位的数字化医院,同时建立正规的IT管理机制,以保障信息化系统在医院中的有效利用。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将固定资产的管理覆盖到固定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去,对其进行实时动态管理,从固定资产的申请、采购、使用、维修、直到最后报废处理,整个过程需进行连续有效的信息化管理,这样既能够轻松实现各部门的全方位沟通,又能够对固定资产的情况实施全程跟踪管理。同时还能够避免固定资产闲置、重复购置等情况,从而使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
四、结论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高低,民营医院要想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则需重视并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从源头上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的利用率。这样不仅能够充分挖掘固定资产的潜能,使其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医院,为人们提供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而且还能有效抑制资源的浪费,降低经营成本,从而有效地增强医院的社会经济效益,提高医院的竞争力,有助于民营医院在经济市场条件下实现可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作者:蒋春艳 单位:成都安琪儿妇产医院有限公司财务部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工务站段;固定资产;存在问题;措施
固定资产管理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使之现有的固定资产发挥更大的效益成为现代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所追求的目标。
一、固定资产管理的研究背景
(一)中国铁路总公司市场化改革需求
2013年3月,中国铁路总公司成立,国家要求铁路总公司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完善路网结构,优化运输组织,强化安全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提高运输效率和效益,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铁路总公司的企业属性和市场化功能的定位,要求建立以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为核心,以提高国有资产经营效益为目的的资产管理方式。
(二)铁路局资产经营管理需求
铁路总公司明确了铁路局是生产经营型市场主体,承担安全生产、市场经营、资产保值增值等主体责任,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铁路运输企业。铁路局的资产总额中,固定资产占比在80%左右,铁路局一般侧重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和安全生产保障需求,却淡薄固定资产创造更多效益的要求。
二、A铁路局所属工务站段现有的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本文重点从铁路企业固定资产的分类、构成和管理弊病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所涉及数据以A铁路局工务站段进行案例分析。
(一)铁路企业工务站段固定资产分类
铁路企业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单位价值(含增值税)在5000元及以上,为铁路运输、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有形资产。工务站段固定资产按结构和性能分为类:线路、房屋、建筑物、机械动力设备、运输起重设备、仪器仪表、工具及器具、信息技术设备。
(二)铁路企业固定资产构成分析
以A铁路局为例,基于2015年末资产负债表和固定资产明细表的相关数据,重点对固定资产价值构成和数量构成进行分析。固定资产构成分析如图1所示:
分析可知,从资产价值量看工务线路资产原值占固定资产总额的49%,机车车辆资产原值占固定资产总额的25%,其他类别资产原值占比均为1%至6%以内。结合数量占比分析可知,工务线路数量占比0.91%,但价值量占比为49%,是资产管理中重要关注的对象。
(三)工务基层站段现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在基层站段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中,参与站段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主要是技术部门、使用部门和财务部门,多数站段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主要依赖财务软件中的固定资产模块,固定资产的管理流程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铁总财[2015]45号)进行管理,每年根据铁路局更新改造计划入账,期末组织单位固定资产的盘点,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对本部门的固定资产进行日常的使用维护和保管工作。
1.基层站段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长期以来,铁路产权和治理结构是政企不分的形式,提高固定资产的价值理念还未建立,在站段正常的生产运营过程中,安全生产是第一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只是简单的理解为上级下转,财务部门在做财务的年度预算的时候,对于固定资产的整体把握性差,预算编制随意,使得固定资产的采购配置活动效率低下,由于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因而造成了站段固定资产不能优化配置,在经营运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固定资产不必要的浪费。
2.基层站段固定资产的管理控制不到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上基层站段还存在“重资金,轻资产、轻管理”的现象,在账上几百元资金手续都很严格,几万元的固定资产使用却很随意。基层站段现阶段没有建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队伍,由于权责不明,常常会出现监控不力的局面。同时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各自为政,缺乏沟通,在管理部门将规定资产交付给使用部门后,对其使用缺乏管理制度的约束,忽视资产的具体使用情况,导致固定资产经常会出现闲置甚至丢失。在固定资产管理考核上基层站段还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办法,各个部门之间为了进行攀比,随意进行固定资产的报废和重新购置,造成了资源的不必要的浪费。
3.基层站段对资产的资本化、费用化标准模糊不统一。固定资产改良方面:根据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原先的估计,如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或者使产品质量实质性提高,或者使产品成本实质性降低,则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其增计金额不应超过该固定资产的可回收金额,否则应将这些后续支出予以费用化,计入发生当期的损益。”工务站段的固定资产在投入使用后,尤其是线路中的轨道、道岔、桥梁等为了适应新技术发展的需要,每年投入近10亿元对工务系统线路现有的固定资产进行改建、扩建或改良大修,但在固定资产改良维修后,到底应该费用化还是资本化时,标准模糊不统一。因为工务站段在标准判断时,并不是根据维修更新的技术性能对固定资产的价值带来的变化,而是根据上级计划下达的款源来区分的。如果费用下达的是大修款源,则费用化,进当年的成本,如果款源由设改项目解决,则资本化。同样的设备改造,要分列不同的科目,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同样账面价值的资产,经过了同样的改良维修,最后账面价值差别很大,违反了会计可比性、一致性原则。
4.清查问题,工务站段每年年末清查工作量较大,在固定资产的盘点过程中时间短、工作量大,盘点人员少,线路实际资产与财务系统资产比对困难较大,造成了年年盘点年年混,经常出现“盘而不清、前不清后更乱的”资产管理局面,容易出现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等情况,财会计资料无法真实完整地反映实物数量,财务不能有效地控制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及实际情况,无法真实了解企业固定资产的动态。
5.财务信息5.0系统中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的“孤岛现象”。目前各工务站段财务信息5.0系统中的固定资产信息子系统的应用只是满足财务部门核算要求,部分满足各职能部门借助计算机进行卡片登记、简单计算等。大部分与技术部门的技术台账不相符,尤其是线路资产、桥梁等由于当年种种原因,造成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的现象,信息化管理的缺位,导致固定资产基本信息得不到及时、一致的更新,不能实现深层次的管理分析,更无法进行投入产出最大,成本效益最优的精益化资产管理。
三、结合当前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的需要,针对现阶段A铁路局基层工务站段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问题点和盲点,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树立固定资产先进的管理理念
通过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树立固定资产先进的管理理念,按照固定资产对于企业经济效益增值贡献的大小,通过对资产折旧和资产维修环节两大补偿费用的再分配,努力使固定资产管理效率与折旧费用、维护费用相匹配,以达到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的一致性。
1.考评控制与固定资产维护管理。考评控制主要体现在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中,根据固定资产业绩指标的表现情况安排检修任务、分配维修费用,以保障对资本保值增值贡献较大的固定资产更好发挥作用。如:轨检车与月度验收考评相结合,对提速线及重要干线的线路资产加强经济风险检修和故障发生风险的双重检修;对站专线及通过车辆较少的支线线路作为节约检修的对象,使成本费用达到最优化的使用。
2.考评控制与固定资产处置管理。考评控制中,发现固定资产业绩程度达不到企业经营目标要求,与资本保值增值目标呈反作用,比如固定资产闲置、生产房屋剩余等,可以改变固定资产使用方式加以处置。通过评估和有偿转让方式,既降低了折旧和维修支出,更获得变现收入,解决资金的紧张问题。
(二)建立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
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的规范化,对于站段的固定资产要进行动态管理,实时监管,为了有效发挥铁路企业固定资产的效用,必须严格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规范固定资产管理的操作流程,对固定资产实施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严格铁路企业固定资产的责任人制度,保证在固定资产管理中无盲区。
1.与市场接轨,健全完善各项制度、体系。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规定进一步修订目前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路局、站段统一的资产添置、更改、处置的决策会议制度模式,利用局域网进行月初站段申报,月末相关站段、局主管科室统一办理。改变当前使用部门和技术部门先无计划购置、报废,财务部门事后补办的现状。
2.建立闲置资产调剂平台,挖掘部分单位闲置资产和封存资产效益。建议以路局为枢纽,利用现有计算机信息技术,构建闲置资产和资产需求数据库,一方面对既有的闲置资产和封存资产进行最大限度地盘活;另一方面,对各基层单位上报的购置、更新改造建议计划先在该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本着“满足需要、优先利旧”的原则安排预算计划。
3.引入固定资产循环盘点法。固定资产循环盘点法是将每季度或每半年、每一年当作周期来盘点资产的方法。如:对工务站段的固定资产分成ABC清查盘点等级:A级为价值量高、资产管理要求高的资产,每季度盘点一次,如:线路资产;B级为价值量高但数量大的资产,每半年盘点一次,如:机械设备;C级为价值量较高数量大的资产,要求每年盘点一次,如:房屋建筑物等。
(三)实施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我国信息化经济的发展,为铁路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了新的方式
1.电子条码技术,在工务站段的固定资产管理中,现在管理最难分清的就是轨道、路基、道岔,原先入账时轨道、路基是按线别、上下行入账,道岔按型号入账,且轨道、道岔不计提折旧,现在固定资产账上依然是80年代的资产价值及型号,轨道由原先的45公斤/每米、50公斤/每米近年全部通过大修更换成60公斤/每米,道岔由原先的9号道岔更换成12号、18号道岔,例如;某工务段正线上行路堤36.093公里是从甲地到乙地,具体到每公里无法分出,如果发生原值增加、损毁等只能在一项资产中反映,道岔更是不能具体到每一组,如表1。
工务站段固定资产应当采用电子条码技术,每公里线路、路基、每组道岔都有唯一电子条码,站段固定资产技术部门利用电子条码系统对接财务部门的财务5.0系统 ,以电子l码记录站段的固定资产从购置到报废的全过程,具体包括资产购置,资产使用,资产维护,资产改良、资产报废,同时可以利用手持设备,进行站段固定资产的盘点,提高盘点的工作效率。保证站段的管理决策层可以对固定资产情况进行动态的掌握,有效提升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节约管理工作中的人力物力财力损耗,优化站段的资源配置。
2.电子图片辅助系统,加强固定资产档案管理,实行固定资产新旧的电子图片辅助存档,在财务5.0系统中固定资产管理子系统的附件中增加电子图片,对更新的固定资产要有新旧图片对照,减少账实不符情况。
3.推广使用审计软件,积极引进现代计算机技术,实现计算机辅助审计。例如,在5.0财务管理系统中,通过软件的运用将财务数据导入审计系统中进行分析,全面了解站段固定资产的整体运行状况,通过对财务数据的分析,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督促管理者尽可能客观、准确的提供会计信息。
管理是一座金矿,有待我们去挖掘。铁路企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只有树立固定资产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优化信息系统管理手段,才能提高铁路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本文以A铁路局工务站段进行案例分析研究,基于A铁路局是中国铁路总公司的重要子企业,且全国铁路工务系统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相似,所以对全路的工务系统的固定资产管理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铁路总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铁总财[2015]45号).
[2]《财务成本管理》201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教材(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
[3]李梅香.资产管理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M],2012.
篇9
(一)印刷企业固定资产的核算特点
按印刷企业的生产流程,照排到制版到印刷,固定资产分类为照排设备,制版设备和印刷设备(机器)。照排设备和制版设备多为电子设备,更新较快,折旧年限一般为5年,而印刷设备都是大型机器,价值高,折旧年限均为12年。
(二)印刷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特点
对这些设备进行管理的财务人员都是非专业的,因此在固定资产的购置、安装、后续支出及清理报废,均需要设备部门和使用车间的协调配合才可以完成。
(三)报纸印刷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内容
固定资产由设备部、使用车间、财务部共同招标选择。签订合同后,财务部先预付部分货款,验收合格再付尾款,并取得发票计入固定资产科目。若大型机器设备,通过在建工程归集设计费、土建费和装卸费等,待验收合格后一同计入固定资产。验收的固定资产需建立实物卡片,登记资产类别、名称、建造或购置日期、品牌、规格型号、增加方式、存放地点、使用年限、折旧年限等基本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归类设备类型,按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对于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先考虑维修总费用,费用不大就直接费用化,如果维修总费用比较大,但不超过固定资产原价值的20%,也应该费用化,反之就资本化。固定资产报废经厂长批准,财务部做固定资产清理。
二、报纸印刷企业固定资产存在问题
(一)报纸印刷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思想落后
报纸印刷企业往往是从报社的附属印刷厂发展独立出来的,缺乏固定资产管理的经验。由于过去它主要服务于上级报纸,所以它的重心在印刷品质和安全生产,根本不用考虑市场的占有率、现金流的风险和税收的规划等因素,造成了固定资产购置时随机性和偶然性。
(二)报纸印刷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由于报纸印刷企业缺乏固定资产管理的经验,因此没有制定一套多部门配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的使用车间负责用,设备部门负责买和修,财务部负责账务处理。这三部门各司其职,但缺少交流沟通,造成固定资产使用人操作不当,设备部事后修理,财务部根本不懂的局面,给企业造成损失和浪费。
(三)报纸印刷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方法有待改进
报纸印刷企业要想管理好固定资产,就要了解固定资产的效率是多少,就要对固定资产进行精细化财务核算。按生产线归类固定资产,编制该生产线的产出-耗能表,如配置的人数,人工成本,耗用的新闻纸量,油墨量、版材量、水电费、维修(配件)费,和产出量。这些基础数据中,有的需要印刷车间准确的统计才能完成,如人数、新闻纸耗用量、版材量、配件费和产出量,有的需要对机器进行改良才能完成,比如油墨量和水电费。
(四)固定资产存在账实不符的情况
固定资产的购入、改良、移动、报废由实物管理部门进行统计和收集并交给财务人员做账务处理,有些固定资产的移动、报废没有通知到财务人员,导致了固定资产的账实不符。
三、报纸印刷企业固定资产存在的问题及对企业造成的影响
(一)没有落实固定资产的投资管理工作
由于报纸印刷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思想落后,没有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实际情况来科学地选择固定资产的投资方向和数量。购置固定资产的预算审批程序单一,缺乏对市场的深入调研及合理预期,因此没有购买企业最适合的设备,导致在设备使用过程中没能够给企业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甚至由于产能过剩引起浪费,带来现金流的风险。
(二)没有落实固定资产的财务核算制度
报纸印刷设备一般都是大型机器,试运行时间比较长,有的超过一年,这一年里,货款的大部分已经支付,但没有验收报告且管理层没有确认机器设备达到预计使用状态,使得这货款无法转为固定资产并计提折旧,费用无法在税前抵扣,没有给企业带来抵税的好处。
(三)财务人员没有介入固定资产的管理
由于财务人员不是设备专业人员,对各生产线没有精细核算,所以财务人员无法计算出各生产线的产出效益值并横向比较,这使得固定资产的管理是粗放式的管理。比如保养工作都是由使用车间工人完成,有的工人没有按规定对设备进行保养,会影响设备的生产效率,还会加速设备的损耗,增加该生产线的维修费。如果对每条生产线进行精细化核算,在互相比较中,就会发现问题并能找出原因。
(四)固定资产实物盘点不到位
固定资产应由使用部门与财务部门按其职责共同管理,由实物管理部门定期盘点,财务部进行固定资产的核对并根据核对结果对账面进行调整,这样才能保证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符。但实际工作中,由于管理者对固定资产实物管理意识淡薄,或者管理都认为盘点就是财务部的事,但缺少各部门的配合,盘点往往流于形式,导致固定资产盘点中不能及时发现差异,或者发现差异也没有进行账务调整,甚至无使用价值或已经淘汰的固定资产仍在账面显示。因此固定资产实物盘点不到位造成了固定资产账实不符,会计信息失真。
四、加强报纸印刷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固定资产购置及报废制度
在原有的采购流程中,增加业务部的市场调研情况报告,确定固定资产能满足的预期值,这样对固定资产的选择才有的放矢,即能满足需要,又不过多占用资金。对于准备报废的固定资产,处置报废时的残值要在第一时间内登记入账,并且要账实核对,实物要统一上交,统一保管,统一处理,建立更健全的固定资产处置报废制度,从而更好的保护企业固定资产。
(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固定资产如果遇到特殊原因而无法马上验收,且试运行时间超过一年的,管理层应责成设备科先出具印刷设备达到印刷要求的证明,财务部依此证明及印刷设备的购置报告、招标报告、厂商合同,来计提折旧,使得会计处理符合(收入-成本)配比原则,也使得企业得到税收延后的好处。
(三)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落实固定资产盘点制度
1. 由设备部、车间、财务部三部门共同制定盘点制度,规定盘点的时间,规范盘点流程,确定账实不相符的处理方法。
2. 重视卡片管理。当固定资产增减变动甚至位置移动应及时变更固定资产卡片,定期与财务部门核对,确保与财务部门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相符。
3. 财务部应与设备部、车间配合,做好生产线的精细核算工作。
(四)提高全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着重加强一线工人的技术操作水平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培训,提高一线工人操作及维护技能。通过其对资产及时的维护、保养可以减少日后大量维修费用的支出,使资产充分发挥其使用效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生产力。
五、结语
篇10
关键词:固定资产 联合监督 编码 程序
从1997年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收支两条线”等多项改革,原有财务制度体系因其固有的滞后性决定了它已无法客观真实反映事业单位资金活动.从2007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就着手研究新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体系。经过15年,财政部于2012年2月7日以财政部第68号令正式颁布《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并于2012年4月1日全国施行;财政部于2012年12月6日以财政部第72号令正式颁布《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并于2013年1月1日全国施行;《科学事业会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彩票机构会计制度》、《中小学会计制度行业会计制度》行业会计制度,财政部决定从2014年1月1日起全国执行。到目前为止,我国以《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为宗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为规范,《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基础,《科学事业会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彩票机构会计制度》、《中小学会计制度》等行业会计制度为补充的新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体系已基本建立。
一、固定资产定义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 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质,作为固定管理。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大类:包括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 ;装具及动植物。行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明细目录由国务院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财政部备案。对于应用软件,如果其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应当将该软件价值包括在所属硬件价值中,一并作为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如果其不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应当将该软件作为无形资产核算。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一)资产管理部门未设置或名存实亡
据笔者了解,大部分事业单位根本就未设立资产管理部门,其职责由单位办公室或财务部门兼任。这样的岗位设置极不合理,原因很简单:一、不专业 ;二、如由财务部门兼管,既不符合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也易出现腐败。
(二)“二重、二轻”―重购买、轻管理、重使用、轻保养
单位重购买是有原因的:一、单位年底突击花钱,有“洗钱”嫌疑;二、单位负责人的认为:单位固定资产购买的多,对外就能体现单位业务繁忙,提供的社会服务多,也就是说负责人的政绩就能体现出来;三、通过固定资产票据来处理“三公”经费,以规避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直接导致虚假资产出现,资产管理处在无序状态,部分资产长期闲置,使用率低,资源浪费和流失现象十分严重,造成极大的浪费。
(三)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账账不符、账卡不符、账实不符,盘亏、盘赢混乱假象时有发生
没有资产管理部门,没有专业的管理人员,就必然导致固定资产总账与固定资产明细账不符,与固定资产卡卡片不符,与实际存在实物不符。单位不重视制度执行,在资产清查盘点时,发现盘亏原因是使用部门设备已报废,未办报废手续和进行账务处理;发现盘赢却是购入或受赠的固定资产未入账等等混乱假象。
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混乱原因
(一)外部联合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力度不够
外部监督包括上级主管机关监督、同级财政部门监督、同级审计部门监督、政府采购部门监督以及媒体监督等等监督。单部门监督是远远不够,如何联合监督,怎样联合监督,联合监督什么等等一系列问题决定了,我国目前联合监督机制不健全,没有了这种联合监督机制,就其本源,监督力度无法体现。
(二)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账务体系不合理
大部分单位没有建立固定资产编码、购置、保管、使用、维护、调拨、报废、盘存制度。账面只反映固定资产原值总额,未建立固定资产台账或卡片,导致账物脱节,账面总值对实物失去控制。
四、针对管理混乱原因,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决策方案
(一)外部联合监督
1、财政部门联合政府采购部门狠抓源头,严控固定资产采购第一关
事业单位年初预算表中有一项政府采购预算表,其中包括项目名称、计量单位、数量、采购项目类型、采购目录、采购方式、采购资金来源等事项,单位预算经过“二上二下”程序,经过人大批准后,予确定 。财政部门应根据审批预算下达直接支付指标,采购办加强审核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形式合法性。财政部门联合政府采购部门提高预算执行的有效性,确保政府采购工作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运行,防止固定资产购买随意性、变相性,预防腐败的发生。
2、事业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应联合媒体、审计部门加大联合审计力度
上级主管部门联合媒体、审计部门,对下属事业单位进行法定审计或专项审计时,发现固定资产管理方面有漏洞的,应及时提出整改建议,防止漏洞发生。如资产管理方面漏洞严重,其中相关负责人已触犯刑律的,应及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以资产审计作为一个突破点,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并把审计反映的情况纳入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体系,坚决惩治腐败行为,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提高审计的震撼力。
3、提高单位负责人认识,走出不以固定购买数量为政绩导向的误区
事业单位提供的是公共产品,它的特性如不具有消费的竟争性、消费的非排他性、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具有消费的强制性决定了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作为单位负责人应该认识到,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决定了事业单位活动宗旨是给人民提供高效,优质、便捷的公共产品,当然也应遵循一个前提:以最小投入达到最大输出。事业单位的资金活动是财政资金不断投入,提供的产品不断输出。如出现投入大于输出时,谈何政绩?购买固定资产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提供公益产品,单位固定资产数量之多,金额之大,不是主要,主要的是人们老百姓能够亲身感受公共服务与产品的优越性,对此单位负责人应该走出这样认识误区。所以单位负责人加强正确的政绩观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二)内部管理
1、成立资产管理部,明确管理职责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应加强同其他部门编制、下达和组织落实每年资产采购计划;做好资产登记、保管、盘存等日常性工作;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的原则下,盘活资产,提高资产利用率。
2、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提升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单位资产信息化管理程度很低, 不能动态反映资产的真实状况。信息化程度越高,效率越高,随着用友、IBM等资产管理系统都比较完善,事业单位可以通过这些资产管理信息平台进一步完善资产管理系统。随着单位规模的逐步扩大,其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相应扩大,而目前很多单位仍停留在手工管理模式,其运作机制已和单位的业务发展规模不相适应。
3、坚持“谁用、谁管、谁负责”原则,制定固定资产编码、采购、保管、使用、维护、调拨、报废、盘存制度
资产采购与验收、库管等职责应予分立,避免集中一人。资产的保管与账簿的记载应当由不同人员分管,严禁责任混淆。同时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落实的工作机制,完善资产管理制度执行的有关规定,将资产管理制度落实到责任部门、落实到责任人。对此,笔者就编号到盘存的资产管理程序制度,谈谈我的个人经验与看法。
(1)明确编码制度
原国家标准(GB/T 14885-2010)采用4层7位数字代码表示,第1位表示门类,第2、3位表示大类;第4、5位表示中类;第6、7位表示小类。其分类结构如图1所示。
固定资产分类代码的第1位表示的是固定资产定义6个门类。
根据笔者的工作经历,通过增加数字代码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固定资产分类。
编号公式如下:固定资产编码=【国家标准分类代码】+年份+月份+日数+购买序号
举一例 : 某单位在2014年2月份通过政府采购购买了三项固定资产:2月6号购买彩色办公旗舰 HP CP6015dn打印机二台、2月28日购买绿友牌22寸草坪修剪机一台.
打印机按照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GB/T 14885-2010)标准属于【通用设备(2)-计算机设备及软件(01)-输入输出设备(06)-打印设备(01)】【国家标准分类代码】为2010601
修剪机按照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GB/T 14885-2010)标准属于【专用设备(3)-农业和林业机械(11)-植物管理机械(04)-修剪机械(03)】【国家标准分类代码】为3110403
按照上述编码公式:
彩色办公旗舰 HP CP6015dn打印机二台固定资产编码分别为
【国家标准分类代码】+2014+02+06+001=201060120140206001
【国家标准分类代码】+2014+02+06+002=201060120140206002
绿友牌22寸草坪修剪机一台固定资产编码为
【国家标准分类代码】+2014+02+28+003=311040320140226003
(2)明确采购至盘点程序制度
先有申请部门填写资产购置申请单一式三份,报请单位政府采购小组、单位负责人通过后,由申请部门送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各一份。
固定资产管理部门采购后,应及时将发票、采购货物验收单位送交财务部门。
资产管理部门根据采购货物票据副本,做好固定资产明细账、卡片及标签登记工作。
资产管理部门将资产交给申请部门后,申请部门负责人应在固定资产登记明细表上签字,以明确科室保管责任。
部门负责人、单位负责人调动、离任,免职等事项盘点、年度时期盘点,财务部门应配合资产管理部门做好盘点统计工作。
需要处置资产,申请部门填写固定资产处置表,报政府采购小组同意后,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如属于上报主管财政部门的事项,还应获财政部门批准)资产管理部门做好善后处置工作,财务部门负责监督全过程。
资产管理部门将处置结果报送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根据结果负责财务处理或财政部门备案工作。
资产管理部门做好资产减少登记工作。
资产管理部门根据固定资产盘点明细表将盘点分析报告上报本单位政府采购小组负责人及单位负责人,另交财务部门负责人一份做账务处理。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规则.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3
- 上一篇:房产投资的策略
- 下一篇:劳动教育具有的特征与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