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评分标准范文

时间:2023-07-04 17:25: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教育评分标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动教育评分标准

篇1

关键词:陶行知 儿童戏剧 综合素质 教学做合一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当今社会许多学生人文精神、人文情怀缺失,追求物欲,躲避崇高,缺乏责任感、正义感和道德感,不重视个人修养与品德的提升,缺乏爱心和公德心。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幼师学生的人文素养状况也是不容乐观的。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1],陶行知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理想的人、完美的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幼儿教师则是幼儿教育不可或缺的夯基人,所以幼师学生首先要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既具备扎实专业知识技能,又具有较强创造能力、学习能力和较高人文素养。

陶行知非常重视素质教育,无论是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等,都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把美育与德育、体育、智育、劳动教育结合起来,以期创造“健康之堡垒、艺术之环境、生活之园地、艺术之气氛、真善美之人格”的‘“健康、科学、美术、劳动与民主组成之和谐生活,即和谐的教育。他在《晓庄的第二年》文中提出“生活教育的五目标”,其中一条是:“美术的兴趣”,而且他主张“以戏剧来培养艺术的兴趣”。早在晓庄师范时,陶行知就成立了晓庄剧社,积极开展了戏剧的教学做合一的活动,取得了显著地成效。育才学校于1939年成立了戏剧组,开设课程有:表演、发音、化装、舞蹈、排演、戏剧讲话、舞台技术。后来逐步增设戏剧艺术、艺术概论、中国新剧历史、表演艺术论、世界戏剧史纲、导演艺术论、剧作概论、心理学等。教学设备除购置不少书籍和道具外,还自制了一些道具。

幼儿师范学校非常注重音乐、舞蹈、美术的学习,学生学会欣赏艺术,并掌握一定的技巧,在课程设置中,唯独缺少戏剧课程。老师进行儿童戏剧教学各凭兴趣,无章法可寻,学生学习止于戏剧鉴赏。即使是有童话剧的表演,没有系统的知识做支撑,也仅是自娱自乐。

“戏剧教育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举凡剧本写作、形体训练、表演技巧、舞美设计与制作、导演方法、组织管理、策划演出、戏剧理论、戏剧史等等,都可纳入教学”。[2]在幼师学生的教学中,需要关注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职业技能的训练,如唱歌、绘画、跳舞、弹钢琴等,而戏剧教育的内容里本身就包含这些课程的内容,同样也可以对这些课程内容进行整合。

对于幼儿师范的学生来说,没有时间学习完整的戏剧史和戏剧理论,利用好儿童文学中的儿童戏剧学习,设置合理的实践活动,也可以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技能,并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其中。

“好教育应当给学生一种技能,使他可以贡献社会。换言之,好教育是养成学生技能的教育,使学生可以独立生活。”在儿童戏剧的创编过程中,师生认真研究儿童心理,设计合乎儿童审美心理的情节和语言;在舞台设计和表演方面运用美术、音乐、舞蹈、儿童文学等课程所学的知识技能。学生不仅可提高自身专业综合素养,而且能掌握更多指导幼儿进行戏剧及其他艺术形式表演的技能,并可以运用到日后的教学中去。

“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就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们的教育要是“活”的人才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立人”,“戏剧创作的集体是人,它在舞台上所展现的人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生存状态与生命体验。”[3]戏剧的创作来源于人的生活,“世界大舞台、舞台小世界”正是戏剧来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的一个反映。

儿童戏剧表演增强了学生对儿童的理解,了解丰富的人物角色性格,学会观察人物内心的变化。并且在戏剧排演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与他人的合作,学会真诚地理解人和尊重人。使幼师学生对专业领域的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有更直观的理解,与幼儿师范专业美育功能相契合,造就懂得真美、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其含义是“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4]“教合做合一”主张“以教人者教己”,意思是若想在“做”上教人,先必得亲自演练一番,即首先应在“做”上学习。因此,教师不要为教而教,要在“做”上教;学生不要为学而学,要让其在“做”上学要对学生实施“做”起来的教育,必须让教师本身先“做”。在儿童文学中实施戏剧教学,一方面幼儿师范的学生是未来的教师会组织儿童戏剧表演,必须对戏剧有所了解;另一方面,戏剧可以让老师与学生共同创编与演出,共同学习,促进发展。

学生表演,教师点评的戏剧活动,并不能完全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参与面较窄,教学目标的达成不够理想,如果采取学生表演学生评分的竞赛式表演效果会好很多。学生合理分配导演、编剧、演员、舞美、场记等工作,并扮演评委和观众进行评分,每个学生都能参与,体现了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熟悉剧本创作到舞台剧表演的全过程,联系专业、注重实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下面以一次童话剧教学活动课为例,分析在儿童文学中儿童戏剧教学是如何“教学做合一”的。

活动内容是将安徒生童话《夜莺》改编为童话剧。学生阅读原著并将童话按剧情的发展分为几个部分,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改编童话剧剧本并表演。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运用、探究和建构知识。活动密切联系学生实际,联系幼师学生的专业、注重实践以及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全被调动起来了,学生们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小组成员间注重合作,各团队都有创意创新,有智慧的闪光点。学生们通过自评、互评、点评,对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着充分的认识,并根据老师给的评分标准,提出整改方案,加深了对知识的运用,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通过儿童剧排演的活动,学生将儿童诗、儿歌、童话的相关知识整合在了一起,并能将已学的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

同时,学生在排演童话剧的过程中会充分考虑到儿童审美心理,比如在构思台词时,学生们会注重语言的韵律,使之具有节奏感,念起来生动活泼。并且会考虑到儿童的视角,包括儿童在现场观看的视角,比如表现剧中“它已经被提升到‘左边第一’的位置”这一段,学生特地将假夜莺放在国王的右边,原因是学生考虑到小儿童还不懂得镜像的原理,他们在台下看,他们的左边才是左边。虽然是一个很细微的动作,但可以看出学生对儿童心理的做了充分了解,也下了一定的功夫去研究完善童话剧的每一个动作。

学生们在儿童剧的创编与排演中还运用到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在《夜莺》中有死神出现,所以学生们考虑儿童的接受心理,尽量淡化死神的可怕,将死神卡通化,以一种较可爱的形象呈现。在安徒生的童话中,死神最终也被夜莺的歌声感动了,所以学生学生觉得死神并不应该是一个冷酷的角色。

通过这些儿童戏剧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对儿童戏剧的创编与演出有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认识,还在实践过程中完善了知识结构,提升了审美趣味,可以说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当然,对于儿童戏剧的教学和幼师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不可能通过一次活动,一种教学模式就可以完成的。生活在变化、历史在发展,陶行知先生也说过“仿我者死、创我者生”,我们的教学需要随着历史和生活的发展而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吸取经验教训,积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来完善我们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2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2]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学校编:《陶行知文想》[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3]郑薏苡,《儿童戏剧与学前教育》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M],2012年6月第1版。

[4]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注 释

[1]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学校编:《陶行知文想》,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868页。

[2]同上P400。

[3]董健 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P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