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美育功能范文
时间:2023-07-04 17:25: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艺术的美育功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本文立足于孔子的哲学思想,阐释了美和艺术的功能,以及孔子对美和艺术的评价标准,剖析了孔子及后世的功利主义艺术观。指出孔子从其哲学思想的核心“仁”出发,认为美和艺术具有教化社会以实现“仁”的功能,并且提出美和艺术要实现教化功能,其前提是应当首先符合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即“善”的标准。在这一思想基础上,形成了后世延绵不绝的功利主义艺术观,对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影响深远。
【关键词】
孔子;美学思想;中心问题;功利主义艺术观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核心部分已经成为中国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的一部分,深深的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孔子的美学思想,包括他的审美观和艺术观,他对于审美和艺术的评价标准,他对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的看法和阐述,对中国美学思想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审美意识和审美文化的塑造,都起到了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不过,在中国传统审美意识和审美文化的构成上,除儒家思想的影响之外,尚有佛、道等思想的影响和投射。那么,儒家思想在整个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构成中起到何种作用,扮演何种角色?孔子的美学思想作为儒家美学思想的源头之一,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儒家思想的鲜明特征是关注人与社会的关系,具有极强的伦理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孔子美学思想,特别是审美观和艺术观,也不可避免地以人与社会的关系为重点,从而也同样呈现出极强的功利和伦理色彩。孔子美学思想关注的重点不是“美和艺术是什么”,而是“美和艺术有什么用”。可以说,孔子关注的不是美和艺术的本质问题,而是美和艺术的功能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理解,我们需要从孔子思想的核心来阐释。
一、美和艺术的功能是什么?——从“仁”出发的解释
孔子的美学思想,立足于他的哲学思想,其核心即“仁”。何为“仁”?《论语·颜渊》曰:“克己复礼为仁。”复礼是外在要求,要求个体的人适应并遵从“礼”的规范和要求,而“克己”则是“复礼”的前提,更多关注的是个体自我修养的实现和自我人格精神的育成。由内而外,由此及彼,兼济天下,也正是整个儒家思想体系非常明显的特征。“仁者爱人”是孔子对“仁”的基本界定。《论语·颜渊》曰:“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学而》中提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说明这个“爱”的确切含义是源自血缘亲情的爱。陈望衡在《中国美学史》中强调:爱是建立在血亲关系的基础之上,强调孝道,由血亲之爱推而广之,移孝作忠,君为父母,移悌为义,友为兄弟,整个社会的人伦关系泛血亲化了。孔子以基于人性和人际关系的“仁”来释“礼”,强调人的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
“仁”的本质是什么?《论语·宪问》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叶朗在《中国美学史大纲》中认为,此言说明了孔子的“仁”乃是一种天赋的道德属性。但也有学者认为,“仁”是人的心理和行为动机。无论如何,共同的看法是,“仁”并非某种强加的外部行为和道德礼仪规范。《论语·学而》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冯友兰先生说:“惟仁亦为全德之名,故孔子常以之统摄诸德”。不过,“仁”虽然来自于人自身潜在的心理动机或人天赋而来的禀性,但并不意味着“仁”必然成为现实。如何把“仁”的可能变为现实?也就是说,如何实现“仁”? 《论语·述而》曰:“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颜渊》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在把“仁”由可能变为必然的过程中,个体的自我修养就起到了关键作用。每个人经过自身的努力,都可以达到“仁”,“仁”可以逐渐内化入生命体之中,成就理想的生命存在形态——君子。
在个体实现“仁”的过程中,美和艺术因其对个体自我修养所能起到的特殊作用,成为了个体自我修养的重要内容,成为实现“仁”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孔子认为,艺术欣赏作为一种美感活动,它的最重要的心理内容和心理特点就在于,艺术作品对人的精神从总体上产生一种感发、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所以审美和艺术在人们达到“仁”的精神境界而进行的主观修养中能起到一种特殊的作用,具有启发、怡悦人的性情,使人乐于“为人”、“服礼”的内在功能。正因如此,孔子对于作用于人的感情为重要特征的审美与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重视,并顺理成章的总结出他的美学观点,使他的“仁学” 与美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个体的心理愿望同社会的伦理规范的交汇融合,成为孔子美学最为显著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美学思想的立足点,已经决定了他的审美观和艺术观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特征,具有为政治功利目的、伦理道德观念服务的鲜明的实践性,也就是说,美和艺术不是作为目的而存在,而是作为手段和工具而存在,用流行的语汇来说,就是“不是为艺术而艺术,而是为人、为社会、为人生而艺术”。
二、什么样的美和艺术具有最佳美育功能——孔子对美和艺术的评价标准
孔子认为,艺术欣赏作为一种美感活动,它的最重要的心理内容和心理特点就在于艺术作品对人的精神从总体上产生一种感发、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所以审美和艺术在人们达到“仁”的精神境界而进行的主观修养中能起到一种特殊的作用。
美和艺术既然是作为个体的育成手段来定位,那么,作为手段的艺术本身应当是何种面貌?换句话说,能够承担美育功能的艺术应当符合什么样的条件?《论语·阳货》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对美和艺术的评价不能停留在表象上,而要去探查隐藏在表象之后的更深层的内涵。那么,这个更深层的内涵是什么?
篇2
关键词:健美操;教育功能;艺术欣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7-0212-02
健美操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有氧运动,其最主要的特点是持续时间较长,运动难度属于中低范畴,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主要目标在于锻炼人的心肺功能,是一项能够有效强健体魄、改善身体循环、排除脂肪、维持身体健康轻盈的运动。而且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形体美,改善人的仪态,因此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健美操都有着很好的发展势头。但近年来,随着更多新兴运动的陆续产生并迅速发展,健美操面对着逐渐被社会遗忘的趋势,因此,只有对其优势进行深入的了解,并找出能够充分发挥出其教育功能与欣赏价值的途径,才能确保健美操在当前新兴运动层出的背景下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健美操的教育功能
当前我国全面步入素质教育的阶段,国家也开始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全方面的发展,而且对于学生的体魄、仪态、心态、精神面貌也有了更加明确的培育要求。虽然许多院校已开始寻找各种方式来提升学生的素质,但多数依然停留在丰富知识体系的层面,并未注重对学生体魄与精神的培养。但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并非单纯提升学生的知识素养,而是要将学生培养为精神饱满、心态积极、身体健康、姿态优雅的新时代优质人才,这也是当今社会企业对人才的最基本需求。因此,国内的院校应当更加注重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培育,确保学生能够有更好的精神状态与健康状态作为其发展的支撑。而健美操则正是能够全面提升学生身心综合素养的有效渠道。就教育功能来说,健美操的教育功能是十分全面的。
(一)陶冶思想,提高学生的审美境界
健美操是一种具有欣赏性的运动,其每个动作中都蕴含着韵律美、力量美及柔韧美与人体的线条美,也展现着积极、正面、欢快的现念。此外,健美操还分为搏击操、踏板操、水中健美操等许多种类,每种健美操类别都有着自身的独有特点,会带给学生完全不同的视觉冲击,而且不同的配乐与动作编排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独特美感。随着节奏、动作频率与动作幅度的变化,更会让人学生在学习与欣赏健美操的过程中对美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可以说健美操对陶冶学生思想来说,是最具优势的选择。
(二)强健体魄,确保学生的健康发展
健美操这项运动,本就是为强身健体而产生的,致力于通过韵律性的全身运动来提升身体的协调性、平衡性、肌肉强度以及柔韧性等,而且难度并不是学生无法企及的,总体来说是中低难度、高强度的运动。当今我国学生的学习压力普遍很大,根本没有时间顾及身体,但强健的体魄才是支持其学习与生活的最基础要素,所以只有身体的健康得以保持,学习才会更加有效率。而健美操则是能够充分提升学生各项身体机能的运动。哑铃操、杠铃操以及搏击操等力量型的操,可以有效强化学生的肌肉强度,促进血液循环,提升抵抗力。而健身球操、水中健美操等柔韧性的操,则能够提升学生的柔韧性与平衡感,而且能达到校正体形、柔性排除体内脂肪的效果。除此之外,还可以有效改善学生浮躁、耐心不足的问题,使学生更加有耐心,达到修身养性的目标。许多学生因迫于学校、家长的期待与要求以及自己对于就业的紧迫感,都在日复一日地埋头在书海中不断学习,但却从未意识到如果失去健康,那么一切的努力都将成为徒劳。所以,无论是学校、学生的父母亲人,还是学生自身,都应当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意识到健美操对于改善学生体魄的重要作用,使健美操强健体魄的作用得到最好的发挥。
(三)调动情绪,改善负面的心态
积极、正面、开朗、勇敢、自信的心态,不但是支撑学生学习的核心因素,也是确保学生未来发展的核心因素。当前社会上的每个企业对于员工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以及自信积极的心态。如果学生的精神状态一直是无精打采、积极负面的,其学习成果自然不会理想。而健美操则是一项能够有效调动学生情绪、改善学生心态的运动,其配乐普遍是节奏感很强的、能够充分激发人体内动力的强劲乐曲或欢快乐曲,让学生跟着音乐、随着教练的口令动起来,在感受音乐与节奏的过程中,不但能够忘却一切不愉快,而且能够使体内的压力得到充分的宣泄。力量型的操可以调动学生的力量,提升自信心,让学生的力量在踢腿、挥拳等动作中得到释放。而柔性的操则能够让学生的烦躁心态逐渐趋向平淡,更加淡然地去思考,提升耐性,达到修身、修心的目的。学生可以在挥汗如雨、酣畅淋漓的训练过程中,遗忘外界带来的所有压力,回归本真的自己。
(四)改善仪态,让学生体态更加优雅
一个人的仪态,是决定着企业对其第一印象的核心因素,坐姿、站姿、走姿,姿态上的每个细节,都是外人判定一个人素质的基准。所以,学生想要在后续的社会发展中更加有竞争力,就要矫正其不正确的姿态,而健美操最为主要的功能之一便是纠正姿态、修正体型。力量型的操注重体现气势与自信,可以纠正驼背、探头、习惯性低头等不良姿态,呈现出更加刚正、自信的姿态。柔性的操则能够在矫正体形、挺拔身姿的同时让学生的站姿、坐姿与走姿更加自然,不会显得生硬,这样一来也能够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给人更好的印象。姿态得到改善,学生会在与人交流和交往时显得更加自信,摆脱因不良姿态凸显出的不自信、胆怯、粗俗和生硬等印象,这对学生的一生都非常有益。
二、健美操的艺术鉴赏
健美操同时具有教育性与鉴赏性。无论是团体操、搏击操、动感单车等日常的健美操类型,或是专业的竞赛性健美操,都能够在观赏时带给学生在视觉、听觉等多个方面的享受,提升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特别是竞赛性的专业健美操,其对韵律、节奏、参与人员之间的配合以及动作的难度,都有更高层次的要求,所以在观赏中,学生能够更加明显地感觉到成员之间的高度统一性与协调性。而且能够随着乐曲以及表演者的动作变化,深入感受表演者希望营造出的意境,或空灵,或热烈,或欢快,或刚劲。表演者的表现方式不同,诠释出的感觉也会完全不同,情感也会完全不同,非常值得分析与研究。
(一)传统健美操的鉴赏价值
传统健美操的类型是较为丰富的,这也使其鉴赏性有了进一步提升。例如,动感单车的表演,传达出的是自然、青春、热情、积极、健康的感觉,通过观赏,能够充分感受到表演者在表演中所传达出的青春、阳关美感,如同海滩上的阳光一样,清新、热烈。搏击操传达出的则是刚毅、强劲、自信的力量美,注重让人感受到如同拳手一样的帅气与野性。柔性健身操传达出的则是高雅、柔韧、淡然的自然美感,注重让人感受到如兰、竹一样的雅致之美。每种操的美感不同,传达出的理念也各不相同,这便给予欣赏者更加多元化的欣赏体验。正是这样的多元化欣赏,才能够充分满足当今学生的多元化艺术需求,在欣赏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专业竞技性健美操的鉴赏价值
相较传统的健美操来说,专业的竞技性健美操是经过更加系统的人员选拔、技能训练以及演出编排的,因此,就观赏性来说,必然是要比普通健美操更胜一筹的。首先,竞技性的专业健美操,在人员的选拔上更加重视整体性与统一性,在表演时,也会带给观众更加舒适的观赏体验。其次,在动作的编排上,竞技性的健美操会更加注重技术性,难度也会更高,在欣赏时,抛接、层叠等高难度的动作,会让观众感到更加惊艳,受到视觉上的冲击。最后,在演出编排上会更加专业,更加注重选曲与表演动作的协调性以及表演的整体意境。因此,在观赏时,观众能够更加明确地感受到整个表演所要表达的主题与情感,在感受与体验的过程中得到思想上的熏陶。
三、结语
近年来,素质教育开始大规模普及,成为国教育领域的主流趋势,毫无疑问,人的各项素质中,身体与精神素质都是至关重要的。在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已经充分探讨了健美操对于改善学生身体与精神状态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是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升学生精神境界与鉴赏能力的有效措施。通过多方面的分析结果来看,健美操的学习与鉴赏必然是今后我国教育领域实行全面素质的主要趋势,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其最终的教育目标都是身心的全面发展。所以,教育领域只有认清趋势,将健美操的学习与鉴赏更好地渗透到教学当中,让学生在提升知识量的同时,能够借助健美操来缓解身心压力、改善体育精神状态,才能够以更加充沛的精力以及更好的心态迎接今后的学习与工作。
参考文献:
[1]杨加玲.健美操的教育功能与艺术欣赏[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5(1).
[2]吴平.健美操对体质弱势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34(6).
[3]郭瑞平.健美操文化及其社会价值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5).
[4]王跃慧.浅析时尚健美操在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中的作用[J].学周刊,2015,(4).
[5]李沛,马鸿韬,孟宪君,等.健美操概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0).
篇3
一 声乐表演艺术的社会功能
如果我们不是夸张地去评价声乐表演艺术的社会功能,也不泛泛地去论述它的认识、教育、审美作用,我们只是细致地去审视一下人类音乐生活的真实,那么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社会是生活在音乐的世界里。”中国元代最早的燕南芝庵的《唱论》就是一部十分精辟的民族声乐论著。声乐实际上就是在实用中诞生的。从原始的“杭唷、嗨哟”到所有劳动中的“号子”都是为了集中意志,协调动作,减轻疲劳,鼓舞热情的一种手段。那么从铿锵豪迈的劳动号子到激越奔放的进行曲;从深情隽永的情歌到温柔优美的摇篮曲;从浩如烟海的民歌到万众一心的国歌;从悠扬深沉的独奏曲到气势磅礴的管弦乐……总之,声乐以它独特的艺术美既跳跃着生活的脉搏,又凝聚着时代历史的画卷,千百年来人们运用它进行宣传、教育、医疗、保健、抒情自娱,这不仅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实用工具,同时还是作为艺术品的审美对象。
声乐表演的艺术功能在于它首先以听感审美的魅力去打动你的心扉,既以柔情美的细?渗透你的心胸,又以豪壮的气势美去震撼你的灵魂。声乐表演不仅是人类个体休闲宣泄的工具,也是人类集体借以沟通交流凝聚力量的武器。一首《国际歌》就能使全世界劳苦大众为其奋不顾身地去掀翻旧的世界,一曲雄浑壮阔的交响诗,能使千百万听众不能自己,它的艺术震撼力、艺术感召力、艺术功能的感染力,可以说是其他任何艺术都难以比拟的。它既是即时的,也是永恒的。
声乐的社会审美功能既是物质的实用产品,更是精神的艺术追求。从歌厅、舞厅、音乐厅到大型体育场馆,从广播、电视到节庆的歌咏或音乐比赛,从“同一首歌”到“大家唱广场”,从成千上万歌星的豪歌狂舞到不计其数的“追星族”的狂热追捧……人们既在音乐中审美,人们也在声乐中宣泄……这就是声乐表演现实的社会状态。人们从不轻视声乐表演艺术在精神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如果我们从整个文化的大视野去观察它的社会职能,无疑会提高我们对它的认识。
二 音乐表演艺术的文化领域
显然,声乐表演艺术的创造与发展是紧密联系着整个文化领域的。就“文化”而言,通常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无论是物质生产的文化,还是精神生产的文化;无论是文化形态的规范,还是不同国家、民族、历史、?代等所构成的文化审美意识等,全体现了人类所特有的整体生活和活动形式,它广泛扎根在一切人类生活活动的过程与目的之中。同时,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或上层建筑,必然是一定社会和经济的反映,因此,作为声乐表演艺术的文化,同样是一定社会的一定声乐活动与实践的总和,同样具有与其相应的文化领域。诸如:声乐创造的实践领域,声乐产品储存传播的领域,声乐审美鉴赏与消费领域以及声乐的教育与研究领域等。这些领域作为声乐文化的系统结构,它们之间发挥着相互关联又相互作用的系统关系。而这一切领域的中心点,可以看出,是以有声音响的艺术创造――声乐表演艺术为核心的。
我们不能轻视声乐表演艺术本身的社会职能以及社会功能的地位与作用。它的文化创造的参与者具有全民性,无论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无论是表演艺术的,还是休闲娱乐的;无论是声乐产品的制造者,还是精神生活的消费者,它成为一个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文化现象。而当我们去观察这些参与从众的类型群体或个人时,我们也就能进一步发现和认识音乐表演艺术的全民性以及它的艺术表现的不可替代性,从而提高我们对声乐表演艺术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
三 声乐表演艺术的从众类型
我们认定音乐表演艺术具有全民性,是从广义的大范畴来判断的,这个判断的本身并不混淆参与从众的多元性。所谓“从众的多元性”是指参与的身份与水平,参与的领域与范畴,参与的目的与任务的差异与不同,这些差异导致了从众审美主体的变化。
如果我们从音乐社会学的视角去分析这些变化现象,就可以看出声乐表演艺术作为社会文化的系统结构,社会从众参与的功利性与目的性。
我们从参与的身份与水平来看,表明专业声乐表演的创造群体与业余非专业的创造群体有着明显的水平差异。我们所指的专业创造群体是表明他们具有经过专业训练的艺术素质,具有作为“艺术”的专业水准,当然,即使是专业的也有水平高低之分。同样,业余的群体也是如此,有些自学成才的业余音乐表演者,也具有较高的近似专业水平的可能和存在。又由于审美观点或审美能力以及审美创造的水平差异,也同样表现出了不同的表演质量。
声乐表演鉴赏的从众层次也同样出现了不同的群体,如所谓严肃音乐与流行音乐的不同观赏层,前者大都集中在知识文化层较高的群体,对严肃音乐有一定的审美习惯和分析能力,而流行或通俗音乐则更加面向大众的易于接受的群体,这些音乐表演内容更易于贴近群众。总之,音乐表演的提高或普及总是辩证地循环并发展,,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不断分化和凝聚不同的鉴赏群体。
其次,从参与的领域与范畴来看,不同的群体由于存在声乐表演文化建设的领域或范畴的差异,也形成了不同的参与层。如在艺术创造与实践的领域内,大都是专业的作曲家、演奏家和歌唱家。在声乐产品储存领域,大都是声乐产品的制造者、编辑、出版、传媒的从业者。而教育研究领域则大都为音乐教师或学者等。参与人数最多当属音乐表演的鉴赏领域,这是具有全民性领域最能聚众的群体层。
此外,从参与的目的与任务来看,大都带着某些功利性目的与任务。作曲家、演奏家、歌唱家大都以创造审美客体为己任;声乐产品的制造者或出版商,则以声乐产品的推销和盈利为目的;声乐教育者的任务则以培养音乐表演人才为目标;而广泛大众的审美群体,则以享受音乐的精神抚慰或自娱为目的,他们在声乐文化的社会消费中同样具有不同的功利目的。
不容置疑的是,声乐表演的广泛从众群体不仅需要有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同时也需要一定社会政治或经济基础审美导向的方向。
四 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导向
声乐表演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必然受一定社会的时代政治、经济基础的制约,音乐表演艺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当今中国文艺创造与发展的基本方针。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声乐表演艺术,无论是器乐、声乐以及与之相关的各个领域,都围绕着这个方针在高奏、高唱时代的主旋律。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本导向,在繁荣和发展音乐表演艺术的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批德艺双馨的音乐表演艺术家,他们不仅创造出具有划时代的声乐作品,并出色地进行着二度或三度音乐表演的艺术形象创造。经久不衰的具有经典性的声乐作品,被广为传播、传奏或传唱,这些作品不仅跳动着时代的脉搏,也强烈鼓舞着新时代的人民大众。
在以国家为主体的审美导向中是有着明确方针的,而且在不断采取有力的措施,使音乐表演艺术能朝着繁荣、兴旺健康的方向发展。国内重大节日的隆重演出,电台、电视台固定栏目的群众性参与,大型的演出团体与个人音乐会的演出,歌厅、舞厅的遍地开花,音像制品中音乐作品的出版、发行,音乐表演艺术教育人才的培养,国际音乐文化交流的广泛进行,中国在国际音乐舞台上崭露头角频频获奖的进步盛况……总之,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为声乐表演艺术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然而,毋庸讳言,与国际接轨以及西方音乐文化泥沙俱下的影响下,当今中国的音乐表演舞台也出现了一些非主流现象,扫黄打非虽不断进行,但靡靡之音或之声有时仍不绝于耳,音乐舞台劲歌狂舞的精神扭曲,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奇装怪相,这绝非是美的形象表现。而狂热的追星族却可以不分青红皂白的把这些视为偶像,并与之进行近似疯狂的共鸣……这些绝非是审美规范的正常现象。
所以,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导向在当今社会仍然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明确规范的审美标准,倡导人们在艺术创作、表演、欣赏等有具体遵循的审美导向,要求纯净意识形态领域的认识与艺术行为的规范相统一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但主体的审美大方向,应该是坚定不移的。
其次,应促进审美导向的示范性,有组织的创作、表演应力求内容与形式的完美体现,树立起审美主体的优秀典范。这样既有创作、表演健康发展的疏导,又提供了审美欣赏的优化环境,并在消费方式与价格政策上有利于接近消费者的经济水平。
同时,审美导向的规范,需要有严格的审查制度和管理规章,不断净化音乐消费市场的环境。
篇4
汉代,漆器艺术已经过了五千年的长足发展。在这个时期青铜器已经慢慢衰落,而瓷器尚未登上历史舞台,在汉代强盛国力的基础上,漆器一枝独秀。在继承春秋战国时期的精华的同时又有了新的发展,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与前代相比也有了很大发展和提高,我们可以从大量的汉墓出土随葬品看出。西汉楚墓中的随葬品漆器占了很大的比重,从这种盛况我们可以几乎推断出漆器在当时颇为盛行,已经基本取代青铜礼器。比如说,20世纪70年代初所进行的马王堆汉墓的考古发掘,就发现了大量精美的随葬品。其中,仅漆器就达七百余件。这些漆器的种类繁多,有餐具、饮具、盥洗用具、梳妆用具、家具、明器和丧葬用具等。其中大部分亮丽如新,绚丽多彩,令人叹为观止。胎型的胎质多样,但以木胎为主,也有少量夹胎、竹胎;器型大小兼备;装饰推陈出新,纹饰清秀华美。琳琅满目的精美汉漆器的出土我们可以看出,汉代时期漆器数量众多、品种齐全、分布范围广、且工艺精湛。由此可见,汉代漆工艺在胎型、品种乃至纹饰、制作技法上不但继承战国和秦汉的精华,而且在它们的基础上改进了制作工艺,扩大了生产规模,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漆器艺术作为工艺美术的一个大的门类,它的设计必须满足至少两项基本要求,即功能性和审美性。
一、功能性。
产品设计的功能性是指设计产品时要考虑到到产品的适用性和使用方法。当设计满足和符合产品所预定的目的,我们可以说汉代漆器的设计就符合了功能性的要求。功能性是漆器设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其设计的主导因素。
中国文人对“道”的崇尚导致了千百年来人们对“器”的轻视,文人士大夫对器历来是不屑一顾的,认为那些是匠人所为,而历史上匠人地位极其卑微。文人在论“道”时极具思辨的意味,而匠人在谈“器”时则囿于其认识水平,最多也只能将其经验总结成口诀之类的文字在其内部流传,尚难形成“器之理”,使其上升到更高的理论层面,这也是导致“轻器”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不管被隐匿的多深,中国传统造物都有其辉煌的历史并已形成独特的且完整的设计体系。而汉代的漆器继承与发展了战国的漆器艺术,已经达到了实用与审美的高度统一。这一时期,为满足当时人们生产与生活的需要,我们的工艺美术师和工匠们创造出了无数优秀的漆器。这些漆器大部分随着朝代的变更,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所幸还有不少的精工细作的漆器被作为随葬品带进了显贵身份墓主人的墓地,而今随着大量的考古发掘终于得以重见天日,这些精品大部分被安置在博物馆供我们后人欣赏。汉代时期的漆器,虽说制作精美,但它的审美性是依托于它的功能性的。这个时期的漆器以造型见长,成型工艺仍以木胎、夹胎和卷胎为主。木胎比较精薄,外观也很精美;夹胎通过层层麻布粘合成型,制作更为精细,在当时颇为流行。此外,这一时期还有少量的皮胎和竹胎等。漆器的器型根据其实用性设计,尤其是日用漆器很多能集艺术与技术于一体,器型多构思奇巧,如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双层九子奁,在造型时还专门设计制作了放置小奁的各个小空间,防止小奁相互碰撞;耳杯设计了便于端拿的两耳;漆钫盖的”3”形设计暗示了开启的功能;漆盒和耳杯的配套设计更是收纳功能设计的体现。
二.审美性。
凡“人造物”都必然包括审美性与功能性两个主要方面。马克思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在这里,美是作为合规律和目的的感性具体来存在来理解的。我们也可以说,人的任何活动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美的因素。设计作为人的创造性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提高生活的质量和品味,无疑,设计就更应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那么自然的,我们的漆器设计也概莫能外了。不论是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用息息相关的日用漆器还是供观赏的具精神功能的漆器它们都无一例外的有着美的因素。
汉代的漆器,尤其是日用漆器讲求实用和耐用。这与我们今天设计艺术中的讲求功能性不谋而合。而中国的艺术设计千变万化,既要对器物的使用性质实施功能性设计(包括材料选择、关键工艺、工具应用、流程设置等等),也要对器物的观赏性质实施审美性设计(包括造型构成、质感肌理、设色纹案、文化寓意等)。而汉代漆器艺术设计亦存在对功能性与审美性的双重要求。我认为楚漆器艺术的审美表现方法具有以下一些特征:器物造型圆融贯通、安定和谐,亦体现了使用便利的原则;装饰纹样精描细雕,且神秘浪漫、飞扬流动;色彩以红黑二色为主,辅以少量绚丽的黄、绿、白等色,重现神秘玄远的生命观念。这些特征不仅是其审美意识的物化和艺术能力的生动体现,而且还是其具有原始思维特质的精神逻辑顺序的显现。
三.汉漆器艺术设计的功能性与审美性统一
一般来说,工艺美术首要的特性,不仅要表现美观,而且要结合实用,它不应该是单纯的装饰品,也不应该只讲求实用,而是要把实用与审美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再有用的器具,若它不具备审美功能,它也只能是一件器物,不能上升到艺术品的高度。而汉代的漆器艺术精美又不失实用,是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器具,这个时期的漆器成了具观赏价值和审美功能的艺术品;再精美的物品,若没有使用价值,也只能成为单纯的观赏品,而不能成为人们的实用器具。功能性与审美性的关系其实也就是实用与审美的关系,它们两者是互称互补、相辅相成的。汉代漆器艺术设计表达了当时社会的巫文化,席地而坐等生活习性,以及神秘、浪漫的审美倾向等。而后陆续出土的楚汉漆器向世人展示了它们集功能与审美于一体的美丽身姿。它们虽多为当时社会的常见普通的日用器具却有其独特的美感,是功能性与审美性的完美统一。打个简单的比方,汉代漆器的装饰彩绘是在雕刻基础上萌生出来的兼具实用和审美的一种表现手法。髹漆在此是出于适应功能的需要,它对易腐、易烂的木胎、竹胎等起到保护作用,达到了防腐防渗防酸的功能目的。所以打底、上漆只是功能意义上的表现,在底色上彩绘花纹、图案则是为了满足审美的要求而进行的。但若是离开产品设计的社会背景孤立地谈产品的功能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篇5
【关键词】美育/中国美育形态/转换
人类早期的美育大多借助于原始的综合艺术。在相当长的传统社会里,美育实际上是一种综合的艺术教育。但是,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实践方式,从总体上呈现出美育逐步独立、越发纯粹的趋势,更展示出中国美育传统形态现代转换的历程。
(一)美育是乐教。
从美育的实践形态来看,中国上古时代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乐教是传统美育最基本的存在形态。由于诗歌、音乐在上古教育中的地位较为重要,所以,人们又称之为诗教、乐教。孔子说,人生的成长进步之教育大多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见,人们把中国古代的美育称为乐教,主要是由于乐是早期中国艺术的母体,且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郭沫若说:“中国旧时的所谓乐(岳),它的内容包含得很广。音乐、诗歌、舞蹈,本是三位一体不用说,绘画、雕镂、建筑等造型艺术也被包含着。甚至于连仪仗、田猎、肴馔等都可以涵盖。所谓‘乐(岳)者,乐(洛)也’,凡是使人快乐,使人的感官可以得到享受的东西,都可以广泛地称之为乐(注:郭沫若:《公孙尼子与其音乐理论》,见《沫若文集》第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86页。)。可见,古代美育的乐教形式具有鲜明的情感和趣味性。
当然,古代的美育——乐教绝不只是形式上的情感性,它的形式是一种蕴含着深厚浓郁的社会理性与道德精神的有意味的形式,社会关怀是古代美育形式的最高指向。孔子教其弟子常常“鼓瑟击罄”,但是它的趣味教育的核心则在于“仁”字,所以他又说“里仁为美”。孟子说“充实之为美”,所关怀的也是人的道德境界的完善。所以,古代的乐教,又称为礼乐教育,礼为本,乐为体,乐只是礼的手段与途径而已。《乐记》说,“乐者,通伦理者也”。由此可见,作为古代美育的乐教,是一种以社会的道德关怀为内核的综合性的艺术教育。另外,古代美育——乐教在形式上既具有综合性,又具有交叉性,还具有杂糅性。所谓交叉性与杂糅性是指古代乐教既与其他教育交合而成,而且乐教之中也常含有非美育的成分。格外令人关注的是,六艺教育不是艺术教育,也就不可能是美育了。六艺教育中,乐与书是艺术教育,属于美育。礼是伦理教育,属于德育。数是数学教育,属于智育。射与御则属于技术教育。由此可见,古代的“艺”至少有两层意思,即“艺术”与“技艺”。古代的六艺教育,既重视艺术教育,也注重技术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礼”,当然是不可分离的,而且必须置于六艺之首。显然,古代美育——乐教不只是一种简单的逻辑学上的指称,而是以一个简单的概念蕴含着一种运动的复杂的内在意义的逻辑形式。
(二)美育是美术教育。
当美术教育取代传统美育的乐教的时候,美育的内容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尽管称美育为乐教的时间之长几乎贯穿整个古代社会,“艺术教育”的概念则到近代中国社会才出现,而且与“美育”等概念几乎是同一个时期诞生的。然而,称美育为艺术教育和美术教育则从根本上显示出由传统美育向现代美育的变迁。这一时期,在保存中国传统的乐教形态的情况下,西方的素描、写生、钢琴、歌剧等艺术形式,也进入了中国教育领域,它标志着中国美育现代形态的全面形成。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今社会转换的时期,尤其是晚清到民国初期的中国学术界,美学与美术、审美和艺术是不分的,所以美育与美术教育、艺术教育也基本通用。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二点:一点是由于西方人的Aesthetic既有美学也有审美的意思,而且西方人在阐述“Aesthetic education”所指涉的通常就是“Art education”(注:尤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德国法兰克福1985年版,第45-50页。)。另一点是中西融合与古今转换,使中国人在许多新的概念形式面前还处于适应时期,一时还不可能得到明晰的理解与运用。所以,人们曾经把美育首先看成是美术教育。
(三)美育是心灵教育。
1889年,约瑟·海文的《心灵哲学》称美学研究的感性为“感受性”;1898年前后,人们已较为广泛地接受了西方的新思想和新知识,不仅主张政艺分离,事艺分离,(注:康有为:《奏开学校析》,《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而且还认识到美育的主要价值在于“辅翼道德,涵养性情”(注:康有为:《大同书》,《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但是在概念形式上仍称美育为歌乐和乐教。
1901年,的《哲学通论》称美学为审美学,称美育为情感教育,较为准确地把握住了美育形式的内在意义。现代中国学人指称美育为美术教育略早于艺术教育。1907年,梁启超说:“美术的功用,是把那渐渐坏掉的胃口,替他复原,令他常常吸收趣味的营养,以维持增进自己的生活康健。明白这种道理,便知美术这个东西在人类文化系统上该占何等位置了。”(注:梁启超:《美术与生活》,《饮冰室合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4页。)他还说:“美术所以产生科学,全从‘真美合一’的观念生发出来。他们觉得真即是美,又觉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从求真入手。”(注:梁启超:《美术与科学》,《饮冰室合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9年初版,第8页。)
王国维则认为,“使吾人超然于利害之外者,必其物之于吾人,无利害之关系而后可;易言以明之,必其物非实物而后可。然则作美术何是以当之乎?”(注: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王国维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他又说:“美术者,上流社会之家教也。”(注:王国维:《去毒篇》,《王国维文集》第3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25页。)
1912年,鲁迅先生著《拟播布美术意见书》,认为美育即美术教育,这里的美术教育显然是包含动态、静态等所有艺术形态在内的美术教育。(注:鲁迅:《拟播布美术意见书》,《鲁迅全集》第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6-47页。)
1921年,还称艺术美育为美术教育,其中的美术也指动、静两类艺术和兼两者之特征的舞蹈艺术。(注::《美术的进化》,《全集》第4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99页。)直到1936年甚至更晚一些时间,还有人把美育理解为“美术教育”,还是与“美感教育”并立的以教技术为目的的一种美育样式。(注:陈之佛:《谈美育》,《学识》,第1卷1期,1936年5月。)把美育看成由美术教育和美感教育组成,对现代美育的分类研究来说显然是一种贡献,但是,从美术教育概念的取用来说,又体现出现代美育传统具有一种强大的后滞力。就美育概念的使用来说,早就有人提出过不同看法。1921年,《美育》月刊主编吴梦非就学术界对美育概念的运用问题提出了批评。他说,在学术界“除了曾经专门研究美的学问,像蔡孑民几位先生以外,对于美育上往往起一种误解,有人说美育就是美术,亦就是艺术,亦就是美学。这种误解虽然不值作者一笑,但是我们提倡美育的人,亦应该解释解释清楚,使一般人才可以知道研究的路径,亦可以知道各人的责任。”(注:吴梦非:《美育是什么?》,《美育》,第1期第3页,中华美育会1920年编。)由于吴梦非等人的批评,学术界对于美育、美术教育等概念问题很快便作出更为恰当的清理和界定。
(四)美育是情感教育。
在人们普遍地指称美育为美术教育的时期,艺术教育的功能也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关注。早在1922年,梁启超便指出“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就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掌握了。艺术的权威,是把那霎时间便过去的情感捉住他,令他随时可以再现,是把艺术家自己个性的情感,打进别人的情阈里头,在若干时间内占领了他心的位置。”(注: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饮冰室合集》第4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2页。)此时,已将美术与音乐、文学并列。由于当时文学的地位比较显赫,所以现代人也有将文学与美术合称的现象。他们说:“若夫最高尚之嗜好如文学美术,亦不外势力之欲之发表。希尔列尔(席勒)既谓儿童之游戏存于用剩余之势力矣,文学美术亦不过成人之精神的游戏,故其渊源存于剩余之势力,无可疑矣。”(注:王国维:《人间嗜好之研究》,文中希尔列尔即席勒,王国维赞成席勒的观点,认为艺术美育是一种自由的游戏。)
艺术门类的混称与独立,是艺术教育及其功能得以确立的重要标志。影响较大的是1933年,承钧著《Motive(画因)——技巧》一文,首先对美术与音乐艺术进行分类研究。这种现象表明,美术被人们作为艺术总称的概念时代行将结束,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概念形式将可能在学术界得以普遍的流播。承钧说:“所谓美育教育,所谓自由画教育,总之都是从描写上去观察,又从观察获得认识,是眼的教育。犹如音乐,非有耳的训练不行。但观察以后,能认识什么?——认识美,明白美的组织,及种种的‘相’和价值。在这里有两个和美相同的系统,就是really(真实)和Alto(最低音部)的美。”(注:承钧:《Motive(画图)——技巧》,《艺术》月刊,上海摩社1933年编。)这种现象表明,音乐作为声音的动态的美术已经从静态的造型的美术中分离出来,音乐与美术是各自独立的艺术。也就是艺术不再是美术,而是各种门类艺术的总称。美育也不再指称为美术教育,而是随着时间流逝与知识空间的推移而被艺术教育取代。所以,大约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美育的概念形式就是艺术教育,而且在学术界显示出极其强大而久远的生命力。
篇6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音乐教育的发展也相应地加强了动力,在规模和教学方式上也相应加速创新与改革。幼儿舞蹈教育是动作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用人体动作塑造艺术形象的美好生活体现,它反映了社会生活的真实境况,也抒发了幼儿学习舞蹈的真实感情,幼儿舞蹈教育中的美育教学是一种道德教育模式,强调了舞蹈教育的美育价值观念与美育教学功能,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中加强美育教学功能,是帮助幼儿健康成长的良好方式,也是幼儿舞蹈教学的重要价值表现形式,科学、合理地帮助幼儿建立对舞蹈教育的认识,提升了幼儿舞蹈教学的内在价值。就幼儿舞蹈教育的美育功能进行细致分析,针对幼儿舞蹈教育的美育功能做出认识分析与研究。幼儿舞蹈教育美育功能认识研究一、舞蹈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1.舞蹈教育可以促进幼儿身体发育,锻炼孩子的体魄幼儿期音乐与舞蹈教学是对幼儿艺术素养开发与培养的关键时期,加强幼儿本身对行为艺术的理解,必须尽快让幼儿认识与喜欢舞蹈课程,对舞蹈行为艺术产生兴趣,而且舞蹈本身是一种艺术性的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的骨骼生长、加强肌肉的活力、调解呼吸能力、促进神经系统与循环系统的有效运行与发展,增强免疫力。例如,课程《小燕子》之中,手臂模仿小燕子的飞行动作,可以提升幼儿的手臂力量,改善肘关节的灵活性与力量,还可以提升腿部肌肉的拉伸力。2.舞蹈教育可以陶冶幼儿的性格情操,培养孩子的情感舞蹈教育可以使幼儿在轻松、活泼、愉快的环境中通过身体动作去感受音乐形象,通过表情、动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易使幼儿形成活泼、开朗、热情、大方的性格。而且通过不同题材的幼儿舞蹈,可以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社会以及生活的审美情趣。例如,舞蹈《姥姥门前看大戏》,展现的是民俗文化之美;舞蹈《小火箭》给孩子们以科学美的启迪;舞蹈《我们去郊游》则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3.舞蹈教育可以促进幼儿大脑开发,培养孩子的智力幼儿舞蹈可以培养孩子们对生活的观察力,提高对一项活动与行为的注意力,改善幼儿思维能力与记忆能力。比如,在幼儿舞蹈课程教学过程中,幼儿会对感兴趣的舞蹈动作进行观察和认真的分析,对充满乐趣与柔和的信息会进行记忆,并且会在回家之后将这些信息模仿给家人观看,有助于幼儿提高自我的自信心,或者家人的夸奖和支持,帮助幼儿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和观察能力,改善记忆力功能和思维能力。二、把握幼儿身心特点是开展幼儿舞蹈教育的前提条件1.幼儿的生理特点对幼儿舞蹈教育的要求由于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具有心脏收缩力差,肌肉纤维细、弹性小,容易疲劳,小肌肉群不发达,运动神经尚不健全等特点,所以幼儿舞蹈动作一般要求比较简单、自然。例如,“踏点步”“娃娃步”“错步”等舞步的动作都具有这些特点。又由于幼儿头大四肢短,神经系统和大脑发育迅速,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所以幼儿往往在高兴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连蹦带跳。这就要求幼儿舞蹈的动作要短促有力、节奏明快,而且不断地反复。幼儿由于存在年龄不同与性格不同的现象,对舞蹈动作的喜爱也是各不相同,年龄比较小、性格比较活泼的小朋友喜欢动作灵活,力度弹性相对较大的舞蹈动作。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针对这类小朋友给予一些独特的教学指导,在动作上针对性地给出一些特别的辅导,通过韵律与节奏让幼儿掌握简单的舞蹈技巧。还有的年龄大一些的性格内向点的幼儿,喜欢一些基本上动作单一,简单化的舞蹈,可以尽情地跳来跳去,相对简单的舞蹈就符合他们的需求,教师在教学时,针对这类小朋友可以放松和活跃教学,整齐地带领他们做动作,让小朋友们一边唱一边跳。2.幼儿的心理特点对幼儿舞蹈教育的要求由于幼儿具有好奇、好模仿、好幻想等心理特点,他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喜欢拟人化的动物舞蹈,这就要求幼儿舞蹈中应多采用童话、科学幻想的题材,多采用模拟动作、直观形象性动作,充分体现新颖、活泼、生动的艺术特色,而且要求教师上课时所运用的教学语言也要形象具体。三、提高儿童兴趣教学是加强幼儿舞蹈美育教学的关键1.培养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孩子们的兴趣是幼儿舞蹈教学的有效途径,幼儿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兴趣的培养,提高幼儿本身对舞蹈的一种学习动力,模仿的兴趣。幼儿本身其实是具有求知欲与好奇心的,关键是需要教师将其引导出来,利用好奇心,将舞蹈教学内容中的美育教学信息都学好,掌握好,幼儿在舞蹈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案例与情节,让学生了解到舞蹈教学的一些道德信息。比如,可以引入一边跳舞一边唱歌,歌曲《粉刷匠》《一分钱》,都可以在幼儿心中树立起一种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评判方式与标准,让孩子们正确认识社会,利用舞蹈培养美育观。2.要把孩子对舞蹈的兴趣引导成稳定的爱好成功的舞蹈教育,不仅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和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让幼儿获得一种积极、快乐的情感,更要善于把这种兴趣引导、升华为对舞蹈的热爱。在这方面,教师能否创造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能否掌握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至关重要。例如,在教屈膝蹲的动作时,大多数幼儿只是机械地蹲下、起来,做不出屈膝的弹性感觉,如果让幼儿想象着用膝盖去拍皮球,并让幼儿边拍边数,不仅可以提高乐趣,而且可以让孩子无形中找到屈膝的感觉,做起来就不再那么松懈呆板了。3.要把孩子对舞蹈的爱好保持为持久的学习动力幼儿对舞蹈具有兴趣,一些幼儿也从小时候就表现出了舞蹈的潜力与天赋,活泼与愉悦的舞蹈表演,对于一个幼儿来说足以提振自我学习其他知识的欲望,也改善了幼儿本身的兴趣观念与欣赏能力,提高了自身对舞蹈的热爱,加强了学习的兴趣与对生活的乐趣,改善了心情,也让幼儿自我意识到了舞蹈带来的快乐,积极应对生活的信心与健康的人生信念。4.树立幼儿舞蹈教学的学习价值理念舞蹈艺术的美育教育,还有另一个特殊的功能,即儿童舞蹈教育可以播洒民族舞蹈艺术的种子,此举预示着民族舞蹈的光明未来。我国各民族儿童音乐舞蹈是中华民族歌舞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儿童美育教育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优秀的儿童舞蹈作品,它以特有的形态描绘和表现了美丽丰富的童心世界,又以其斑斓多彩的艺术形象对孩子们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它陶冶和开启着儿童的心灵智慧,同时,又通过儿童自身实践获得感性认识,快乐的舞蹈使孩子们的感情渴望得到满足,使身心得到愉悦。
参考文献:
[1]康玲霞.试论儿童舞蹈的美育教育功能.黄河之声,2012,(3):33-35.
[2]王丽娟.谈舞蹈的美育功能――对幼儿舞蹈教育的几点认识.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120-122.
[3]吕璐.舞蹈教育与美育的相交功能研究.才智,2011,(8)88-90.[4]曾大地.谈儿童舞蹈教学与全面素质教育.青春岁月,2011,(7):37-39.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2012020872。
篇7
[关键词] 美育;艺术教育;技能教育;关系;具体措施
美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各种美的事物,美的实践,培养学生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审美创造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德、智、体、美等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亦称“审美教育”。世界文明史向我们生动地表明:真、善、美是人类文明的三大支柱,人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着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在追求着美的享受。对美育(aesthetic education)与艺术教育(art education)、技能教育(skill education)进行概念的区分,不仅是美育学科理论研究的需要,更重要的还在于美育实践的需要。美育实践正是从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总体实践及其发展的角度来看待美的本质、美的存在和美的历史发展规律。这也是我们进行美育理论研究的起点。
一、美育与艺术教育
首先,美育包含了艺术教育,但艺术教育远不是美育的全部内容。从美育的内容来说,它包括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科学美等方面的教育。由于艺术教育有它独特的语言和功效,故而在美育过程中有其它美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在观念上将艺术教育等同于美育,在实践上要么重“艺”轻“美”,要么重“美”轻“艺”。一方面将美育的任务缩小到艺术教育范围,导致忽视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和培养、提高人的素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无形中割裂了美育与包括德育在内的各门类教育的联系,甚至在艺术教育中以其重“艺”轻“美”的倾向淡化甚至削弱审美价值取向的建立这一美育重要功能,使艺术教育无法为素质教育服务。另一方面,重“美”轻“艺”,首先否定了艺术教育在美育中的独特地位;其次,使美育流于一般的知识教育,歪曲了形式美的作用,以至走向了“泛美”的泥潭,使美育走向了抽象的不可感知的概念,使其范畴的界定模糊,并使美育失去了独特性和可操作性,最终将把美育排除在教育方针之外,亦或名存实亡。
由于审美教育解决的是对世界的审美关系。因此,美育体现的是整体的相关性。审美教育的特殊性还在于它所运用的教育形式必须具备可感性,这也是艺术成为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的原因。但是,这种可感性并非是纯感性的,而是与人的本质力量密切相联的感觉力。正如马克思所说已的“五种感官的形成是从古到今的全部世界史的工作成果”那样,五官是“证实自己为人的本质力量”的感官。这种“本质力量”的真正体现,正是人们“按照美的规律”改造社会、自然的美育实践。就美育、艺术教育、技能教育在美育实践中的关系来说,它们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在美育的前提下,三者是同一范畴的不同层次。从概念的界定讲,美育包含了艺术教育、技能教育,艺术教育包含了技能教育。总之,关于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区分和联系,可以从内容与实施的范围、素质教育与艺能教育的区别、一定的审美价值取向这三个方面来把握。
二、艺术教育与技能教育
从概念的区分来讲,艺术教育包含了技能教育却又不同于技能教育。其一,在艺术实践上,完美的、富有艺术魄力的音乐表现和缺乏感染力的匠人式的技能炫耀显然是不同的。在艺术教育中,仅仅掌握了娴熟的艺术技巧,这不是艺术教育的使命,只有当学生在掌握技巧的同时,赋予艺术的表现形式以生命,成为“有意味的”情感表现,有一定的文化含量,才算是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的。这是就艺术表现与技能的区别而言。其二,艺术教育还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其中包括与音乐的审美鉴赏密切相关的各种音乐的历史文化知识和美学修养,这些对音乐风格的理解以及表现,都是非常重要的。
艺术教育要注意技术、技能、技巧的训练。这是通向艺术殿堂的必由之路。这不会陷入以汉斯立克为代表的西方“自律论”美学思想的泥潭吗?只要以美育为大前提,强化美育的社会功能及其审美价值取向,肯定美育在包括德育在内的各育中的存在,加强艺术教育在美育实践中与各育间的互渗关系,不但可以普及美育,而且可以使美育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黄河大合唱》艺术的技术含量不高吗?如果只重“美”而轻“艺”能创造出这样的作品吗?如果人类只有审美的能力而没有立美的创造力,美育的结果是人人都是“钟子期”,而“俞伯牙”不复存在。在美育实践的前提下,技术的训练始终是必要的。艺术本身就是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学科。技术训练在艺术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与实践性,是一种基本功的训练,也是美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因为技术训练本身也包含着发现艺术美构成的规律,以及对形式美的体验和表达。从技术训练的内容看,它必然是以中外优秀的作品为材料,再现这种作品的过程就是二度创作的过程,亦是审美的过程,必然以技术作为支持。有人以为技术训练会导致艺术教育的机械重复,甚至减弱了学生对艺术的兴趣,确有这种现象出现。但不要忘记任何艺术家的成功,不都是从最基础的技术训练开始的吗?达・芬奇从画蛋起步,莫扎特从弹奏音阶开始,都说明艺术的表达和创建,必须通过艺术特有的语汇(如同语言中的字、词、句)的有序表述方可建立。尽管列夫・托尔斯泰听了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可以老泪横流,不无感慨也说:“我看到了饱受苦难的俄罗斯民族。”但是,从艺术的角度讲,托尔斯泰是伟大的鉴赏家,而不是伟大的音乐家,更不是伟大的演奏家和音乐创作家。他掌握了语言文字的技术,所以他可以用语言文字表达他内心的情感。然而,他没有掌握音乐语言的技术,所以他不能用音乐的语言表达他内心的同样情感。
如果我们追问技术是什么,那么我们也就在追问技术的本质了。对于我们的追问,任何人都知道有两个答案。一个答案是:技术是通达某一目的的一种手段。另一个答案是:技术是一种人的活动。关于技术的这两个定义是相互归属的,因为设置目的并采用达此目的的手段就是一种人的活动。一切都有赖于我们以正确的方式去处理作为手段的技术。为了能够获取技术的本质,或至少能接近此本质,我们必须沿着正确的这一途径去探求真理,必须搞清楚手段本身又是什么。所谓手段,也就是某物因之出现并因此而完成的那种东西。凡有一个作为它的影响而产生结果的东西――即原因。但是,并不只是那种产生出别的东西的东西才是原因。那种决定采取何种相应手段的目的,也被看作原因。一句话,凡在追求目的运用手段的地方,也就是因果关系主宰的地方。
几个世纪以来,哲学告诉我们有四种原因:(1)质料因,即材质。(2)形式因,即形式,物质所采取的那个形状。(3)目的因,即目的。(4)动力因,那种产生出结果的力量。当我们从手段追溯到四重因果关系时,表现为手段的技术便显示出它是什么。技术决非单纯的手段。技术是一种揭示方式。这就是揭示的领域亦即真理的领域,也是美的领域。曾经有过一个时候,不只是技术才禀有technē这个名称。当时,那种使真理朗现的揭示也叫做technē。曾经有过一个时候,真向美的转化被称为technē。美的艺术的产生(poiēsis)也叫做technē。我们愈是追问技术的本质,艺术的本质就愈是变得神秘。总之,技术是美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三、艺术教育至美育的具体措施
1.普及合唱、乐器合奏教育。
让立美主体在表演再创造的过程中,把握人类先进的审美意识与对象化的手段之结合点,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与能力。如:少儿合唱团、少儿乐队的组织和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少儿的音乐感受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及多种器官协调运动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少儿的艺术修养、文化素质和群体协作水平。当然,有教育意义的典范模式的应用,也有利于道德的教化,以及对真理追求的信心和毅力的培养。
2.音乐与综合性艺术的结合。
音乐与综合性艺术的结合不是一种创新,它在我国远古时期就以“百戏”的方式展现,是诗、歌、舞、杂技独白等的结合。现今这种形势发展成多种多样的分支。
(1)音乐与体态运动的结合。这既包括音乐与艺术体操的结合、民族歌舞的复兴、音乐诗朗诵的发展,也包括外国流行的律动的推广,交谊舞和现代舞的发展,它实现了人类的实践器官对审美进行把握的能力。这可以大大促进学生身心状态的主动性、纪律性、协作性、规范性的协和均衡地自由发展。
(2)是音乐与诗歌、戏剧、美术等艺术相结合。
音乐史中告诉我们浪漫时期的音乐作品要与诗密切结合,让学生自度曲难度较大,但可以让学生把熟悉的旋律同中外优秀的诗篇,以风格的不同分类,形成填词歌曲较容易。在创作排演舞剧、话剧、歌剧时,也可把本民族的戏剧、民歌吸收其中。让学生听音乐,根据其音乐对本体产生的意象以绘画或诗歌的方式予以表达。让学生在综合性的艺术活动中,由听觉表象引发语言表象和其他感觉表象的有序运动,使听觉、视觉、动觉等多种器官的综合运动协调一致并具有较强的联觉能力。
(3)以美的音响环境、正确的鉴赏方法,培养主体高尚的丰富的审美趣味,发展主体感悟音乐美的听觉敏捷性,构建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
当今,声电技术高度与多种传媒的合作、竞争,使人们生活在音响充斥的环境中。所以音响环境的优化就变得重要起来。这需要增强音乐精品、中外音乐经典在音乐氛围传播的浓度,尤其是要扩大中国的传统音乐、民间音乐和当代创作作品的影响。学校各种环境中的背景音乐应精心选择有一定审美价值的作品。宣传和传媒部门也要有效地防止音响环境的污染。课外活动或业余兴趣小组活动时,要启发学生用正确的鉴赏方法去听音乐,应当把参与、听辨和鉴赏融合在欣赏的过程中,并逐渐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评判力,这是提高学生审美的有效途径。
3.让每位学生会一样乐器,并在音乐的创造中发展创造思维与创造实践能力,是音乐实践中立美、审美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早在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考察一个人的音乐天赋,不是听他演奏(唱)了谁的大型作品,而是看其音乐的即兴奏(唱)能力――创作能力。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就要训练学生用多种表达方式,用音响、作画、咏诗、体态语言等来抒发内在的情感。在音乐实践中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用音响动态表达内在感受的能力和思维习惯。如:看画配乐,用音乐描绘动物、植物,或大自然、生活中的一些情景;教师给出主导动机,学生以一定的方法进行发展音乐;用西方复调音乐的卡农手法,使自己熟悉的音乐变形(变奏),体会其风格的变化美;把一个音乐主题用变奏的手法加以发展,可以变节奏、变旋律、变速度、变力度、变音色等。
4.“双基”比赛和自由的音乐组合。
自由地竞争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方式,有了兴趣就向美迈出了第一步。音乐实践中的二人组合(二声部的演唱,以三、六度平托为主)、四人组合(可以唱四个声部或二个声部、三个声部)这种形式灵活多样,不受乐器和场所的限制,有很好的推广价值。音乐的“双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比赛,应以常规性的工作进行展开,它是学生进行立美、审美的自由通道。要抵制那种重“技”必然轻“艺”的片面思想,树立以技术为桥梁方能达到美育彼岸的正确观念,苦练技术。例如:钢琴中最基本的音阶、琶音中就蕴涵着最美的旋律,也含有速度的美、力度的美、均匀的美、音色的美等。所有的钢琴家,无一不是以“双基”为根底,然后达到立美、审美的高层次的。
[参考文献]
[1] 刘承华.艺术的生命精神与文化品格[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2]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 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4] 普凯元.音乐心理学基础[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8.
[5] 王向峰.文艺美学词典[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
[6] 张前,王次荩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7] 野村良雄.音乐美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
[8] 爱德华・罗特斯坦.心灵的标符――音乐与数学的内在生命[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9] 于润洋主编.音乐美学文选[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10] 卡尔・达尔豪斯.古典和浪漫时期的音乐美学[M].尹耀勤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11] 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12] 杰米・詹姆斯.天体的音乐――音乐、科学和宇宙自然秩序[M].李小东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篇8
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3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鲍姆加登认为美学是
A.感性学 B.理性学
C.逻辑学 D.艺术学
2.黑格尔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
A.美的规律 B.审美经验
C.审美活动 D.艺术
3.美学发展的第一阶段是
A.审美想象 B.审美意识
C.审美现象 D.审美经验
4.克罗齐的“艺术即直觉”说体现的艺术观是
A.游戏说 B.符号说
C.表现说 D.巫术说
5.艺术的追求和目标应是
A.创造有意境的世界 B.创造有意象的世界
C.创造有意境的意象世界 D.创造有意象的意境世界
6.鲁迅的作品批判了落后的国民性,这反映了艺术的
A.思想启迪功能 B.政治宣传功能
C.社会干预功能 D.道德教育功能
7.艺术品结构中的核心层次是
A.意境超验层 B.意象世界层
C.物质实在层 D.形式符号层
8..孕育意象需要艺术家具备
A.“潇洒”的精神状态 B.“豁达”的精神状态
C.“宽容”的精神状态 D.“虚静”的精神状态
9.艺术敏感主要是指艺术家的
A.表现力 B.理解力
C.判断力 D.感悟力
10.夏夫兹博里把人类天生就具有的分辨善恶和美丑的能力归结于
A.视觉器官 B.听觉器官
C.内在感官 D.外在感官
11.把审美经验说成是“观审活动”的美学家是
A.克罗齐 B.柏格森
C.狄尔泰 D.叔本华
12.《荀子·乐论》云:“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就审美经验而言,这句话说的是
A.感知和想象的关系 B.想象和情感的关系
C.情感和理智的关系 D.想象和理智的关系
13.审美活动是无功利性和有功利性的辩证统一,因此审美活动又是
A.自律性和他律性的统一 B.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C.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D.形式因和内容因的统一
14.审美体验具有整体性、集中性和
A.抽象性 B.概括性
C.具体性 D.间接性
15.审美形态是多种因素的统一,其中核心的因素是
A.审美情趣 B.人生境界
C.审美风格 D.天地境界
16.最早被人类认识和把握的审美形态是
A.优美 B.崇高
C.悲剧 D.喜剧
17.荒诞引起的笑
A.是对旧事物的讽刺 B.是对自己的信心和自豪
C.是充满希望的肯定 D.是一种无望的否定
18.首先提出“审美教育”概念的西方美学家是
A.康德 B.黑格尔
C.席勒 D.叔本华
19.荀子所谓“化性起伪”中的“伪”是指
A.虚伪矫饰 B.私意人欲
C.自然本质 D.精神境界
20.美育的目的是培养
A.具有艺术创造力的人 B.全面发展的人
C.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D.具有敏锐感受力的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审美关系中主体对客体的把握方式主要是
A.逻辑思辨 B.理性认识
C.感性直观 D.情感体验
E.自由想象
22.灵感现象的主要特点是
A.精神昂奋 B.注意力集中
C.情绪激动 D.想象力活跃
E.判断力准确
23.审美经验中涉及的高级想象形式包括
A.接近联想 B.对比联想
C.类似联想 D.再造性想象
E.创造性想象
24.原始形态的审美意识具有
A.具体性中的抽象性 B.蒙昧性中的真实性
C.直观性中的逻辑性 D.神秘性中的创造性
E.虚幻性中的科学性
25.倡导“以美育代宗教”的依据主要有
A.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
B.美育是有趣的,而宗教是枯燥的
C.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
D.美育是中国的,而宗教是西方的
E.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26、27小题每题3分,28、2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
26.载道说
27.化育
28.优美
29.审美距离说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0.简述审美活动作为人生活动的独特之处。
31.简述审美感知的基本特征。
32.简析艺术的核心功能。
33.为什么不能把美育等同于人格教育?
34.简述悲剧的基本特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篇9
关键词:德育;美育;融入
德育工作应要以自然、生活、艺术的美使学生精神世界得以丰富,以此使学生的精神需求得到一定的满足,同时也能培养生活中的情趣,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不文明思想的侵蚀。而美育对比其他的教育,其自身有很强烈的优越性,因为它能以美的形象以及方式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悟道理,将自身的人格渐渐完善。美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很好地促进德育,因为它能改变德育方式,使德育的实效性快速提高。如果能将德育与美育充分结合,这将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教育改革。
一、美育的重要性
美育也可称作审美教育,它能使学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鉴赏美、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等功能,它能让人变得热情、聪明以及高尚。美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审美的理想以及能力,而人们对艺术美、社会美以及自然美的创造、欣赏、感知等能力,使人们的审美情趣、审美观念以及审美理想得以提高,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而这也恰巧是德育工作的目的。美育有很强的综合功能,在个人、政治、文化与教育以及社会等领域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统治者对美育的社会作用十分重视,充分利用美育来灌溉自身的思想,挖掘并培养自己需要的政治人才。所以要将美育思想充分融入德育中,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品格,形成优良的社会风气。
二、如何将美育融入德育工作中
在德育中提高大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素质是高校教育者的重要使命,所以在进行德育工作时一定要创新方式,摒弃传统的教育模式,与时俱进,跟随时代变化而改变。
1.多接触中外经典艺术作品
合理挑选中外经典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讲解,使学生对艺术的各种形式有正确的认识。可开展讲座、演出等活动来提高学生对美育以及德育的认识。这些活动可以促进学生了解中西文化、艺术以及思想等方面的异同。还可以开设不同形式的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课程。这种主动学习的态度更易吸收教师所讲解的德育与美育的观点。现在有很多学校因此开设了“音乐鉴赏”“中外文化底蕴”“影视艺术”“美学理论”等多类选修课,受到了很多学生的青睐。
2.融入名作潜移默化感染学生
高校要多组织大学生参加一些文艺活动,其后再让他们谈自己的感受及看法,也可进行一系列的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歌咏比赛,让学生有机会亲自实践并畅谈自己对其中的理解。在进行爱情观教育时,可引用文学的、电影的、音乐的《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些作品来进行讨论,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理解的爱情观,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思维来进行分析,将《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所描述的爱情观与学生的看法相融合,与学生探讨如何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以及如何处理好爱情与学业、友情等方面的关系。而关于爱国情操,教育者可以以“五四”青年活动以及“一二•九”运动等来指导学生进行一些演讲比赛、歌咏比赛,根据自身对爱国情怀的理解来进行演讲、演唱,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知。
3.将美学融入到大学生活中
要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要求,使他们能在生活细节中挖掘美、发现美、展现美以及创造美。大学生德育工作不仅仅只是教师以口头教育等方式进行,更多地需要大学生自身理解德育与美育的相融性、互补性。所以大学生要要求自身以美的标准还原生活,包括自身的仪表、语言、心态以及行动。各个方面各个生活细节都要将美学融入到生活当中。大学生还可利用空闲时间多出去走走,看看大自然,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以此来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对自身的道德品质也有一定的提高。综上所述,将美育充分融入德育工作中,在教育过程中以美的观念与方法来引导学生,感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而随着近几年在美育与德育方式上的不断摸索,现在已经基本形成了美育与德育并存的教育模式,不仅使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加强,还使大学生审美修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美育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吴文兵.美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研究[D].马鞍山:安徽工业大学,2012.
篇10
【关键词】高等学校;美育;素质;和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7-212-02
当前,美育的状况并不乐观,甚至令人担忧。美育,并非单纯是学校教育的工作,它是全民素质教育的重大而长远的工作。对“美是什么?”十分模糊。许多人望文生义地认为美学就是美术。现代大学中出现了网恋、心理障碍、冷漠、自杀的倾向,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思潮,一定程度存在的如“过分担扰”、“容易紧张”、“人际关系敏感”、“情绪易被破坏”、“压力感”、“自卑”、“争强”、“失望”、“抑郁”、“焦虑”、“脆弱”、“偏执”等一系列心理疾病,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教育,已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高素质人才表现为:具有扎实的知识功底,敏捷的思维和创新能力,有较强的科研、组织、协调能力和较强的应变能力、竞争力;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明形势,懂政策;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趋善上进、洁身自好,有健康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能关心人类命运,社会进步,国家兴亡,民众疾苦;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牺牲精神;注重人格完善,有较高品位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应成为高等学校的共同主题,其主要内容和要求包括:弘扬传统文化;弥补由于物质生活的丰富与精神生活的空虚而造成的受教育者的人格缺陷,实现完全人格的教育宗旨。
一、美育的内涵
艺术美是美的集中表现,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能动反映,比生活更集中,更有典型性。只有提高艺术修养,才能更准确、全面、深刻地去把握日常生活美、自然美和其他各种美的现象。艺术可分为再现的艺术、表现的艺术和语言艺术三大类。再现的艺术有雕塑、绘画、摄影、戏剧、电影等;表现的艺术有工艺、建筑、书法、音乐、舞蹈等;语言艺术有文学等。
19世纪英国教育家拉斯金认为,艺术的目的是表现宇宙的创造精神,一切伟大的艺术同时就是宗教。明确地说:“教育的目标主要不是能力而是修养;一个年轻人被送进我们的大学目的不是(至少迄今为止不是)为了接受某种职业的专门训练;甚至为了某种职业深造也不是常有的现象;但永远是为了被造就成一个绅士和学者。”
2002年7月25日,教育部下发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明确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应当开设艺术类必修课或者选修课”,“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艺术类必修课或选修课的教学计划(课程方案) 进行教学”,并要求作为考试或考查课,计入学分。
2004年,主席在教师节去看望教师胡明亮时说:“我们一定要把美育贯彻、落实到教育的全过程。美育的功能是其他的教育不能取代的。美育可以丰富人的多方面的知识,开发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美育可以塑造人的优美的心灵和高尚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美育可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与修养。美育不但对教育人,培养人是不能缺少的,对整个社会、整个人类,自然,艺术各方面都是不能缺少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把美育认真地贯彻落实到教育的全过程里面去,好不好?”。
审美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生命教育和情感教育。它通过对最直接、最本真的生命活动——审美活动的激发、培养与引导,直达生命的本源,从根本上对生命存在加以影响和引导,使生命中那些不受理性控制的因素,能够符合理性的要求朝着健康、美好、高尚的方向趋动。同时它也是对生命的潜在能力的发展和挖掘;是对生命的感悟力、鉴赏力、创造力等不仅需要有理性的知识,更需要有情感智慧的生命潜能的激发培养。总之,审美教育是通过感性形式对人的生命本身进行塑造,使之更加完美合理的一种教育。
二、美育作用
(一)美育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表现为以正常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学习中的各类事情,当遇到挫折或情感波折时,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美育具有这种调节功能,当大学生心理极端疲劳、烦燥不安时,听一听音乐,欣赏一下名画,使自己平静下来,并能产生一种愉悦的感受。美育具有强大的情感净化功能,美育是连接情感和理智两大因素的中介,它以人们认为美的事物为诱导,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作用于人的意识,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积累, 慢慢的会从直觉转化为理性因素,渐渐发展到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使大学生的人格得到很大的升华。
(二)美育有利于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现代科学证明,人的大脑两个半球是高度专门化的:左半球同抽象思维,逻辑分析有关,它具有语言、理性、计算能力;右半球与知觉空间有关,具有音乐、绘画能力。大脑皮层的活动包括兴奋与抑制两个过程,如果大脑左半球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它会自然地疲劳而受到抑制,抽象思维能力随之减弱,如果有意识地转换兴奋中心,使右脑兴奋起来,使左脑得到休息,就能重新提高大脑的抽象思维能力,如果人脑两个半球长期得不到平衡发展,就会阻碍人的智力的开发,影响创造能力。艺术教育活动在发展大学生的形象思维,培育大学生的想象力、批判力、创造力、感悟力、审美力方面有其优势。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的熏陶,发展艺术审美能力,提高审美素质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被影响着,包括情感、品味、气质、风度等。通过艺术教育活动,激发和强化大学生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提升人格的修养、人生的境界、人性的完美和整个社会风气的转变;通过艺术教育活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它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对大学生人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高校美育的培养
高等学校美育是培养学生感受美、认识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一种情感陶养、感情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系统工作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深入认识审美和美育的内涵,全方位将美育融入高等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构建整合式的美育教育,形成一个统一、整合的高等学校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高校沿着素质教育的方向,以全体学生为教育对象,以数字信息化传媒为手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具有新的内涵的当代美育学科体系。
(一)注重综合审美能力的培养
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大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进行综合性课程的学习,在审美教育中穿插诗、词、乐、舞的训练。美育培养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精神境界,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深度、灵敏度。
(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想象力是在过去感知材料的基础上所创造出的新事物形象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加强大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唤起学生美好的幻想,让学生丰富的想象源泉转化为创造的能量和热情,造就一代高素质的创造性的人才。
(三)重视网络中的美育功能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上网成为大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训练思维、陶冶情操和提高信息处理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美育将理性与感性统一起来,并统一于真正的真实之上,这一效果对网络文化的无序性、虚拟性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正好可以起到消解作用,而且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趣味,促使社会审美意识趋向高雅。
(四)美育教材的编写
以理论研究和国内外教学实践为基础,树立综合学科意识。既要对美育的本质、规律、功能、意义和实施的途径进行系统地阐述, 同时又要注意艺术教育的重要功能和价值,尤其要把分类艺术的实践教育纳入教材。树立明确的教育目标,必须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又要强调美育活动的生动性和实践性,还要充分反映当代审美文化的发展性与多元性。
(五)建立一支专业的美育教师队伍
美育的理论研究与美育学科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分。美育理论研究者未必能胜任美育教学, 美学专业或艺术专业教师也未必是合格的美育教师。美育学科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决定了美育师资队伍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美育教师不仅要具备美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对美育基本问题的认识能力与研究能力;同时,还要具备文学、音乐、绘画、舞蹈、园林建筑等分类艺术的基本素养。
综上所述,美育的过程实际上是个体审美社会化的过程,高等学校审美教育使大学生个体情感获得满足和人格和谐发展,真诚热情地去追求美好的生活、美好的人格、美好的社会制度,自觉养成良好的品德和个性。高等学校审美教育的理想是通过促进大学生个体内在的和谐而达到社会的和谐。高等学校审美教育不是当代文化教育中一个可有可无的点缀,它同时肩负培养新型人才、重塑人文精神以及推动社会进步的多重任务。所以高等学校美育要注重大学生综合审美能力的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网络中的美育教育、注重美育教材的编写、建立一支专业的美育教师队伍,激发学生群体及个体发现美、享受美、感悟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动机,最大限度地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陶冶大学生道德情操,形成完整的人格、文明健康的生活情趣,从而促进社会的文明、和谐及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英]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M].王杰,傅德根,麦永雄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
[4].以美育代宗教说[M].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5]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朱光潜美学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6]李泽厚.美学的对象与范围[M].美学(3),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7]蒋孔阳.19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德国卷)[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8]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人民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