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背景范文

时间:2023-07-04 17:24: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的背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文化的背景

篇1

[关键词]民族文化进校园;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羌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6)06-0055-06

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在中国逐渐升温,各地文化教育相关部门分别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展开了多种形式的宣传与促进活动。在此背景下,“传统民族文化进校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条有效路径不仅已成为学界共识,而且在许多省区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由于该活动形式充分利用了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所特有的“在地化”优势,近年来已由贵州省逐步推广到云南、广西、湖南等少数民族较集中的省份。而四川省作为藏、羌、彝等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引进到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尝试起步较晚,几乎未见相关研究。“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四川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开展现状如何?在开展过程中当地不同层次的学校各采取了哪些具体的实施举措?民族文化传承与现代应试教育体系之间是如何并接和共融的?本文将以四川汶川县的“羌族文化进校园”的活动实践为例,总结不同层次学校的经验和问题,为今后新的相关项目展开提供可咨借鉴的参考。

一、“民族文化进校园”在西南地区的开展现状

现代化和全球化已成为当代中国发展的主旋律,在此背景下,作为传统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村寨和家庭亦不可避免被卷入到现代化浪潮中。少数民族家庭的适龄儿童入学以后,一方面脱离了本民族文化滋长的土壤,另一方面学校课程中所教授的完全是按照现代西方教育模式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由此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当今青少年一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近年来在部分民族聚居区开展的“民族文化进课堂”活动,就是借助学校教育实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有益尝试。

从地区分布来看,目前贵州省的民族文化M校园活动在西南地区开展得最早,所涉及面积最广,活动内容也最为丰富。此外,云南、广西、湖北、湖南等地也相继展开了类似活动。虽然在官方的文件下发之前,四川省内的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区已有了自发性的类似活动的展开。譬如宜宾兴文县的兴文二中是四川省较早开设特色课程的学校,其内容包括定期邀请当地学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讲授苗族族源、民族风俗、苗族歌曲、苗族语言与文字,传授传统技艺等。汶川县龙溪乡中心小学自2010年以来,一直坚持开设各种兴趣班,并与西南民族大学西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合作编写了《汶川县龙溪乡中心小学乡土教材》。但从整体层面上来看,四川省的“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开展情况不仅落后于贵州省,且与云南、广西等省相比都具有相当差距,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

二、“民族文化进校园”在汶川县各中小学及职业学校中的开展现状

汶川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居川西北高原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是全国四大羌族聚居县之一。目前,有关羌族传统文化的传习活动主要是由政府部门推动的,在学校中推动羌文化教育处于肇始阶段。

汶川县现有中小学包括幼儿园共计22所,3所幼儿园(开展文娱活动体现民族文化)、5所中学、13所小学、1所特殊教育学校。根据阿坝州教育局2015年所印发的《阿坝州羌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全州的中小学学校可分为三类。一类为标准音点及其周边的北部方言区学校;二类为南部方言区的学校;三类为无母语基础的学校。结合汶川县的羌民族分布情况,本项目组调研的绵威片区学校为“羌族文化进校园”的二类学校。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可能呈现出的差异性特征,本项目组成员先后对汶川县龙溪小学、绵中学及威州民族师范学校三所不同类型的学校进行了调研。

(一)龙溪小学:以羌歌、羌绣和校本教材编写为特色

汶川县龙溪小学地处汶川县西北杂谷脑河东岸的龙溪沟内,是龙溪乡唯一的一所中心小学。龙溪小学最初建校于1937年,汶川地震后学校坍塌,由广东省湛江市对口援建了现在的新校园。

龙溪小学的“羌族文化进校园”活动被公认为是本县做的较有特色的。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主要开设了传统音乐、羌语会话和羌绣三方面的课程,且开设形式各有不同,其中效果最为明显的是羌歌童声合唱。该校的儿童羌歌合唱团成立于2007年,至今已经坚持了9年。2015年年底,龙溪小学的羌歌合唱团参加了“美丽家园・幸福汶川”文艺节的海选,得到了县、乡政府的重视并赢得了资金支持。在四川省第八届中小学艺术节的表演中,合唱团又荣获了二等奖。此外,该小学一直与深圳市松禾成长关爱基金会保持着密切的沟通联系。儿童合唱团每年都会去深圳表演,参加民族文化分享活动。松禾基金会经常回访龙溪小学,提供技术指导,每年假期还会派音乐教授来培训合唱团的教师和学生。由于有一定的社会资金支持,学校得以长期聘请一位在当地有较高口碑的民间艺人专门负责培训,每周一至周四的下午六点至七点,除非有特殊情况,合唱团成员都会准时参加培训。

羌绣技艺是龙溪小学另一个较为重要的传统文化项目。但学校迄今尚未聘请到专门的羌绣老师,学生的羌绣作品大多是回家后在家里完成的。因而虽然这些羌绣被摆放在学校的陈列室中供来访者参观,但事实上却并非学校教育的结果,而是仍然延续着家庭中的代代相传式的传统文化传承途径。

羌语的学习在龙溪小学尚未纳入到常规性课程中,只是一个学期偶尔会开设一两次课。但龙溪小学在相应的羌语课本和校本教材的编写上却极为突出。该校一位羌族老师主动主持编写了《龙溪羌族会话入门》、《龙溪乡地名录》、《龙溪乡各寨羌语名及地盘业主》、《羌族的人生礼仪》等校本教材。除此之外,该校还与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民俗学、音乐学的师生合作,共同编写完成了《汶川县龙溪乡中心小学乡土教材》。

(二)绵中学:极为有限的兴趣课开设

汶川县绵中学创办于1973年,是一所以寄宿制管理为特色的农村寄宿制管理示范校。学校共有7个教学班,涵盖初中一、二、三年级,262名学生,40名老师。

与龙溪小学相比,中学生的课业压力、升学压力更大,因此总体来看,绵中学“羌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的深度、丰富程度比起龙溪小学更要欠缺一些,主要是以兴趣课和课间操的形式展开。与龙溪小学相似的是,这一类传统文化兴趣课在学校的展开也主要得益于一位羌族体育老师的推动。

绵中学于双周开设了兴趣课程,时间分布在星期二和星期四。兴趣课的内容安排结合了当地的民族特色,尤其是羌族原生态锅庄。此外,学校艺体组还将现代韵律操和藏族羌族锅庄相结合,编制了一套课间操――民族韵律操。尽管“羌族文化进校园”在绵中学的开展极为有限,但紧邻“西羌第一村”――羌锋村的地理优势,使得该校学生在羌文化传承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项目组在羌锋村的走访中发现,虽然羌锋村在村貌外观上已经是一个地震以后重建的新村,但在精神文化层面上仍然保留了某些羌族传统文化,例如村里的年轻妇女一边照看小孩,一边绣着羌族绣花鞋,村民们相互之间仍然说羌语。而绵中学的主要招生对象是绵镇、草坡乡户籍的小学应届毕业生,因此,他们在耳濡目染和长辈教授的过程中,也能掌握和使用部分羌语以及刺绣等技艺。在羌锋村村民看来,对传统技艺“根本不需要学,自然就会”。

(三)威州民族师范学校:学生社团自发主导的传承

威州民族师范学校的性质是中专学校,与普通中学相比,没有了升学压力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发展兴趣爱好,同时掌握更多的技能有利于今后的就业。因此,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学习具有较高热情,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师范学校的学生被普遍认为“能歌善舞”,藏族、羌族歌曲、舞蹈等表演类技艺成为学生们平时学习的热门。威州民族师范学校开展这些民族文化活动主要依托学生社团,由于师范生大多具有一定的文艺特长和功底,因而基本上不像龙溪小学和绵中学需要专业指导老师。当地的藏、羌等少数民族同学会将自己掌握的语言、艺术、手工艺等技艺教授给其他同学,以同学之间互相学习的方式来开展校园中的民族文化传习活动。据社团组织者反应,活动大多集中在每天中午和下午下课以后,学生们参与这类活动的积极性也较高,参与率达到了70%以上。但从学校层面来看,威州民族师范学校并未开设羌族语言课程,一方面是因为学校以培养职业人才为目标,另一方面,该校学生的生源地比当地小学、中学更广,在校学生的民族成分比较复杂,因此统一开设一门民族语言教学课程不太现实。

三、“羌族文化进校园”在实践中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分析

从项目组在同一县域内走访的三个不同级别的学校来看,“羌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各级学校开展的内容丰富程度、受重视程度和实施效果都存在差异,其存在的问题既有该活动在整个西南地区所呈现出的普遍性,同时也表现出了各学校由于地理位置、学校级别、主要任务的不同所呈现出的特殊性。表1概括出了三所学校在该活动中所存在的一些“显性”问题:

此外,若是对学校性质以及学校所处的地理、人文环境进行进一步分析,则可归纳出以下较为“隐性”的特征:

第一,普通中小学与职业学校之间存在的结构性差异,职业学校更重视民族文化的习得。龙溪小学和绵中学为普通全日制小学和中学,学校及学生面临升学压力,而“羌族文化”与升学考试没有直接联系,并且还有可能挤占学生用于学习书本知识的时间。因此羌文化在学校教育体系内并不能很好地推行,学校开设相关兴趣课程的时间极为有限。而职业学校为提高就业率,鼓励学生发挥专长,因此学生们学习传统羌文化的态度更为积极。

第二,在现代文明的“边缘”地区,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更为自然。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地理、现代教育体系与传统文化往往呈现出与“中心”相悖的走向。以国家行政版图及现代教育体系为参照轴,由中心至边缘依次为“汶川县(威州镇)-绵镇-龙溪乡”;然而从羌文化的发展和传承突然来看,龙溪十八寨无疑才是传统羌文化的保留与传衍地,而现代文化背景下的中心――县城恰恰是“汉化”程度更高的地区。从汶川县的三所学校的羌文化传承现状来看,龙溪小学、绵中学的学生由于大多来自周边的羌寨,对羌文化的学习和传承更为自然。

第三,传统文化项目之间发展不平衡,表演类民族文化传承得最好,技艺类其次,语言类传承困难。表演类的项目,如羌歌合唱、羊皮鼓表演、羌族锅庄、莎朗舞等,由于极具视觉冲击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几分钟)加以全面展示,更有可能吸引社会关注和为学校赢得荣誉,因此也更能得到学校的支持:而不能在较短时间内集中展现,但却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训练的技艺类项目(羌绣)往往得不到重视。至于羌语,由于并没有被纳入现代教育制度的考试体系,且即使在羌族地区使用羌语的人也越来越少,功利性和实用性的双重欠缺使其在学校教育中也完全得不到重,正在逐渐被人遗忘。

第四,“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同一地域内的不同少数民族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羌族的精英们普遍认为本民族享受的民族优惠政策和受重视程度都远不及藏族。藏语的教材编写、课程设置,乃至双语考试体系都已经逐渐制度化、完善化,学校中的藏语学习逐渐与国家的升学考试体制并轨,大大促进了藏文化的传承。譬如水磨中学面向整个阿坝州开设了初中和高中的藏汉双语班。与藏族相比,羌族在现代文明体系中显得更加边缘化。此外,羌语的地区差异很大。目前的羌语教材是由茂县的一位老师参考国际音标编写的,因而茂县所在地的北部方言就成为标准羌语,但汶川县位于阿坝州南部,与北部方言相差较大,因此这样的标准教材难以在汶川县各中小学使用。

四、教育主管部门的举措与意见反馈

根据州教育局下发文件的通知要求,汶川县教育局于2015年3月12号制定下发了《关于印发汶川县羌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的通知》。在这之前,教育局在建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的“四个发展”要求中,其中有一个就是“特色发展”,这与后来的“羌族文化进校园”所指基本一致,其目标是形成“一校一品”的特色。县教育局也认识到了羌语在各个地区的差异性,因此明确提出了三个分区。一类是标准音点及其周边的北部方言区学校,主要包括茂县、黑水、松潘;二类是南部方言区的学校。汶川县、理县就属于南部方言区,汶川县的雁门乡、龙溪乡、克枯乡、绵镇是羌族的主要聚居区,个别村寨还保留着自己的语言。而下半区从草坡开始,虽然当地人是羌族,但几乎已经没人使用羌语了。三类为没有母语基础的学校。对于有语言保留的片区,教学中对语言的教学要求更高一些:对于没有母语基础的片区,对语言要求就低一些,教学形式着重于表演形式的活动和文化部分的讲座。

县教育局的相关负责人对“羌族文化进校园”的情况掌握大多来源于各个学校上报的材料,即使偶尔下乡到学校视察,也是旁听一两节观摩课,缺乏深入细致的长期观察和了解,由此导致其制定的“方案”与实际情况有所脱节。“羌族文化进校园”总体来看是由“州县乡镇学校校长教师学生”自上而下层层推进,但真正落实到与学生互动教学方面的则是最基层的教师。因此教师是否熟悉羌族文化,是否对此抱有热情,以及是否具有很好的课堂教学能力成为影响到这类活动实施效果的关键。以龙溪小学和绵中学为例,“羌族文化进校园”之所以在两校坚持开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是得益于两所学校各有一位来自于羌寨,对传承羌族文化抱有极大热情的教师,他们不计报酬和时间担当起了学校中此类活动的引领者。但在实践层面上,具体负责教学的老师却处于科层制体系的最末端,而教育局制定出的“方案”则较为脱离实际,可操作性并不强。

五、关于推动“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几点建议与对策

(一)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和校本教材编写等工作

首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文件,每年拨出一定的专门款项用以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的推广。其次,要保证“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稳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是先决条件。教育部门一是可以通过相关政策吸引优秀的具有某项专长的外聘教师,二是可以定期组织,对在岗的音、体、美等特长教师进行培训,以提高教师队伍本身的民族文化素养。对外聘的民族文化传承人,要给予适当的报酬并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以鼓励其进校授课的积极性。教材编写不能搞全州通行一套教材的“一刀切”方法,各学校应结合各自特色,自身条件,做到校本教材“统一编写和有针对性的改动”相结合:小学中学有序衔接;教学目标划分出高和低,较高层面的目标趋于统一,较低层面的目标和各校的具体目标可以有所差异。此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民族文化教育阶段性脱节,目标差异过大,执行标准不一致。

(二)制定明确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推动形成民族文化“学有所用”的社会氛围

从目前汶川县的“羌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来看,由于缺乏明确的考核机制,导致学校里开展的相关活动缺乏一致性和连贯性,民族文化的传习甚至成为接待相关领导和来宾考察时的“面子工程”。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建立和健全相关鼓励引导机制,有利于保证该项活动持续地、长期地开展。

传统民族文化由于本身并未纳入中小学升学考试的范围,因此在家长和学生中形成了学习传统文化“无用”的观念。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合力营造出一个民族文化“学有所用”的社会氛围,尽力转变学生和家长们认为民族文化无用武之地的悲观态度。譬如在羌族聚居地区鼓励当地人说羌语、用羌语;在行政和事业单位聘用人员时对熟悉羌文化的应聘者予以优先考虑:对于在开展“羌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校和个人,应授予荣誉并公开表彰等。多渠道地建立各种激励机制,有利于激发不同行业的人群学习和传播羌文化的热情,从而使当地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

(三)加强校际合作交流,尝试与教育科研单位对口合作

四川省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才开始启动,汶川县内各中小学校尚处在探索阶段,加强校际合作有利于各校互相学习经验,吸取教训和交流成果。校际合作不应局限于同一行政范围内、同一性质的学校,而应鼓励当地学校走出去,与这类活动开展较为成功的学校进行交流。此外,当地学校还可以与一些民族院校、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等结成对口合作单位,当地中小学可以为这些单位提供鲜活的教学案例,而对方则可以提供咨询和建议。

六、结语

在现代文明背景下,以为“文明-发展”榈枷虻难校教育势必是以西方教育体系作为教学主要内容和考核标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在现代体系中几乎缺位。所幸的是,目前国家及民族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并正在尝试通过“民族文化进校园”等活动改善这一现状。

篇2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设计;关系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新思想、新观念以及国外的各种艺术思潮的涌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人们将更加注重产品的品位、文化内涵,因此,对设计的深层次内涵有了更多的要求。为了适应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我们必须把具有传统特色的审美追求同现代设计结合起来,形成具有民族个性的设计风格。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形式、符号在世代传承中不断演化、再生。而文化的精髓也源远流长,不断得到继承和升华。在现代,我们更要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优秀历史文化,从中吸取更多的信息和灵感,在现在设计中得以充分的运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内涵

1、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艺术概念丰富,大体包括国画、建筑、民间工艺、书法与篆刻、相声与小品、舞蹈、音乐、陶瓷艺术、京剧、地方戏曲等。这些传统都隐藏着上千年的文化底蕴,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的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艺术以及其浓郁的乡土气息、醇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遗迹,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成为人类文化的“聚宝盆”。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千姿百态,它包括着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和思维方式,其思想智慧和造物原则己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了解了中国的民族传统艺术,尊重传统结合传统才能创造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观。

2、现代设计的内涵

现代设计是20世纪中叶兴起的一门美术学科,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它研究生产技术、艺术、社会生活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如何既符合生产工艺和产品性能,又符合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以达到有一种形式美,研究怎样满足人得各种需要,生产出既有使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的新型产品。对于现代设计的概念目前还缺乏一个公认的准确界定,它过于宽泛,以至于各国对它的解释和理解都有所不同。

现代设计作为视觉传达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从工业化社会到信息化社会的转变。“设计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艺术设计是文化设计,设计不能拒绝任何优秀文化,两者应该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现代设计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下,以往贯穿于设计中运用的法则逐渐被打破,固有的符号现象被解构,人类在跨世纪的历程中力求得到合理化的视觉空间。随着设计自身的不断发展,新的设计规律更为合理的视觉空间。因此,现代设计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设计需求,新的设计理念。现代设计运用各种媒介将信息传达给大众,可通过这些视觉元素了解设计的定义。设计既要符合审美,又要以人为本。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关系

1、中国传统艺术是现代设计的灵感源泉

譬如,工艺美术集中体现装饰性和装饰效果。它最能反映劳动人民的审美观点与创作才能以及对生活、生命的热爱。应该说,它从群众中来,是真正的群众的艺术,而现代设计最大的功能就在于实用,也就是被群众接受、认识、记忆进而达到其促销的根本目的。当然,促销的可能是商品、服务甚至是文化。无疑,二者之间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那么想要设计、创作出被大众所接受的作品来,传统的工艺美术无疑是一个创作源泉,它历久常新、旺盛的生命力是任何其它艺术形式所无法相比的。

2、设计师通过现代设计也会反过来对传统艺术进行传承与发展

传统艺术博大精深,譬如小小的民间工艺品鞋垫来说,现在的技艺发达了,有传统的刺绣转变成机绣的过程,一方面体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不失美观。另一方面讲,人们又在现代生活中寻求以往的原汁原味的东西,那就是对传统的东西继承下来,然后通过先进的技术进行整合筛选就形成了现代的设计。现代的鞋垫艺术发展壮大,对传统的艺术进行传承。

美国企业文化研究专家指出“一个强大的文化几乎是美国企业持续成功的驱动力”。的确,美国许多企业的崛起和成功,都根基与传统民族文化,所以独物的民族特色的设计也是推陈出新的设计思想源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设计素材。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应坚持原则

现代设计中传统艺术的应用原则。从整体上讲,现代设计在精神上和形式上都表现出相当的多元化取向。

一方面,它以商业化的姿态出现,而且日趋成熟;另一方面,又以人格化、装饰化、个性化、传统化、民族化的追求,丰富和发展了现代设计中的自由精神。现代设计对传统艺术冗素的运用不应刻意追求或生搬硬套,应当是设计师对民族文化理解后的一种自然的情感流露。最后,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和谐统一的发展历程中,既要注重丰富内涵同时还得注意简约之风的追求。

四、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有机融合

当今时代是一个高度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随之而来的新思潮、新观念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我们应以世界性的审美观点进行评估,找到恰当的结合点。

在设计文化成为主导文化的今天,设计的国际性与区域性的文化交流,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视觉语境之技术融合,设计的个性风格与共性风格的同构将成为图像时代平面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两者的融合过程实质上是彼此吸收文化之精髓的过程,并非是一种文化吞并。在美的造物中“融合”并非简单地复制、表层地借鉴传统图形。

传统文化更显现出其独特的风采,它召唤着我们的人文情怀,鼓舞着我们的民族精神,使我们认识到中国的现代设计应立足于本国传统的民族土壤。中国现代设计,即应该是现代的又应该是民族的,中国的平面设计要走向现代,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离不开把民族文化精神融入现代审美。只有这样,我国现代设计艺术在国际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现代设计的个性特色才会以新的姿态、新的文化意义在国际设计舞台上展现中国的时代风采。

五、结论

随着现代设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计注重的不是内涵,而是形式。往往太过追求形式美,缺乏对传统艺术的挖掘与创新,而是一味的去照搬或者是摈弃。往往两者都不能完整的设计出有内涵的东西。相反,在传统艺术的大背景下,我们可以尝试去直接取一个点,来进行艺术的设计与创新。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将我们的传统艺术发扬光大的同时,创造出更好的作品来造福于人类。(作者单位: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

参考文献:

[1] 廉永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2] 姜博,谭广超.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延伸[J].2008(05)

篇3

关键词:传统文化;字理;小学语文;教学

汉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汉字的独特之处在于汉字具有表意功能,汉字中的会意字和象形字形象生动地把汉字要表达的意思通过文字符号表现出来。从汉字中我们可以看到上千年前祖先生活的情景,了解他们的生活观念和思想,祖国的传统文化在汉字的世代相传中得到传承与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把字理与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让小学生在字理认知的过程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字理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的意义

字理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有重要意义,字理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有利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还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字理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化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生字学习是小学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小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生字量,才能实现小学语文工具性的学科性质,学生具备大量的生字词之后,才能依靠文字获取更多的知识,把文字当作一种学习的工具。小学生要掌握的生字量很大。每课的课后都有一定的生字要学习,加上识字的学习内容,小学生每个学期的学了期末前的一小段时间外都在识字中度过。假如教师不注重识字的趣味性,采用单一化的教学方法教学生字,学生会觉得识字教学枯燥乏味,进而对识字教学产生厌烦情绪。字理识字让学生走进汉字,了解汉字根源,感受汉字中传递的浓厚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进行。

(二)字理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字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避免了学生生字词的死记硬背,通过追根溯源性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了解汉字的造字原理。字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对生字词进行理解性记忆。生字的学习充满趣味性,学生的思维在生字词的学习过程中得到锻炼和发展,有利于学生智力的提高。字理识字避免学生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学生的各种能力均得到锻炼发展,最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字理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的教学策略

(一)象形字字理教学

象形字在汉字中占有很大比例,在象形字的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只是教会学生借助汉语拼音会读生字、会写生字,而是应该把象形字的教学和象形字的“形”结合起来。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象形字一般较为简单,往往被安排在小学低年级中,教师结合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对小学生进行生字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生字所代表的事物结合起来。小学低年级是识字的初始阶段,注重象形字的字理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有利于学生语文兴趣学习的培养。如:“火”“山”“水”“日”“月”等象形字,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把字形和这些字代表的事物联系起来,把生字想象成该事物,把每个汉字都想象成一幅生动的画面。这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总之,象形字理教学是一种能调动起小学的形象思维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效结合的教学手段。

(二)会意字字理教学

假如说象形字把事物的形象通过文字符号展示给学生,那么会意字则把生字描绘的场面展示给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结合会意字的字理进行教学。如:“上”“下”这两个字对于初学汉字的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区别起来显得较为困难,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这两个字的字理进行教学,学生才能有效理解。针对小学生总是对上和下这两个形近字难以区分的状况,假如把这两个会意字的甲骨文字进行教学,学生就能很好地理解。上是月牙上有一小横,下是月牙朝下,下面有一小横;再联系具体的上字和下字,上的一小横在上,下的一小横在下。这样和会意字的古文字结合起来教学学生就能够有效地掌握相关的汉字。像休息的“休”字,就是一个人靠着大树。一个字就是一个场面,把生字和它表示的场面结合起来教学,学生更能理解和掌握。

(三)偏旁的表意功能

汉字中的一部分字是由一定的声旁和形旁组成,声旁表声,形旁表形。汉字的偏旁往往有固定的意思。生字要表示的意思往往和生字的偏旁有关系。在教学生字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把生字的偏旁作为分类教给学生,当学生遇到相关的生字时,能够触类旁通,达到有效掌握生字的目的。如和火有关的偏旁有“火”、

“”,当明白这些偏旁的意思,学生就能够理解带有这些偏旁的字,像“炮”“煮”等,当学生掌握了着两个偏旁和火字有关,就能理解带着这两个偏旁的生字的意思。像这样的偏旁还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把生字偏旁的表意功能进行归类教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对生字有效掌握。

汉字根据不同的造字原理分成不同的类别,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联系汉字的造字原理进行教学,把汉字想象成一幅幅图画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自理教学中对汉字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在汉字的学习中不仅学会汉字,更是亲身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参考文献:

篇4

关 键 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寻根;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2)05-0127-03

Seeking the root of the cul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national spor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PAN Zhi-guo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Yuncheng University,Yuncheng 044000,China)

Abstract: In producing and living practice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nations across the world have created diversi-fied, uniquely charming traditional sports events; all the traditional sports of each nation are unique cultural identities and specimens of that nation, containing profound traditional cultural deposi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the culture of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in China has shown signs of cultural confusion and path dependence, lost the certainty of self value. With the increase of diversified objectives, endogenous power and cultural consciousness of the culture of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is seeking a cultural breakthrough, while elite groups and state forces are becoming important driving forces for seeking the root of the cul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national sports.

Key words: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cultural root;globalization

中华民族地域地理单元内的自然条件差异形成了具有内向凝聚力的民族体育文化的分布格局,成为体育全球化的重要观照对象与参与力量[1-2]。体育的全球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和发展产生极大的冲击,引发体育研究者和决策者的警觉,在各民族国家形成了一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寻根思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寻根实际上是指各个民族在体育全球化的过程中,面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发展需要,对各民族自身传统体育文化历史的传统习惯、生活方式、符号体系、价值观念一整套认知体系重新进行定位评估,加强对自身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掘、传播和尊崇。

1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寻根的动力

1)多样性旨趣。

历史悠久的西方体育文明是现代体育的生长土壤,在运动技术层面和运动组织形态上更具科学性。奥林匹克运动是全球最盛大的文化活动,也是最权威的全球性体育符号和体育仪式。但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是否能成为奥运会项目,而在于它能否将人类身体运动类型通过多样化的途径表达。各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是各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鲜活的原始生态的体育文化可以矫正现代体育的异化,提高体育文化基因的丰富性。”[3]奥林匹克竞技项目只是体育文化类型的一种,不能代表全球体育文化,只有在体育文化多样性生态下才能更好生存。

2)精英觉醒。

篇5

关键词 乐感文化 文学作品 悲剧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0114-02

中国哲学中的“天道”,本身是“生生”,也就是“天地之大德曰生”。无论儒墨老庄以及佛教禅宗都很重视感性心理和自然生命,一代代中国知识分子“据于儒,依于老,逃于禅”地徘徊于出世、入世之间,沉浸于人生悲喜之中,很少有真正彻底的悲观主义,大部分的中国人总愿意乐观地眺望未来。中国人的这种乐生精神,表现在中国悲剧作品中便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罪感文化”之下的悲剧艺术精神。

与西方传统意义上悲剧不同的是,中国传统的衡量悲剧艺术重要的标尺是“悲喜沓见,离合环生”,也即“说悲苦哀怨之情,亦当抑圣为狂,寓哭于笑”。中国悲剧意识在这喜、笑中淡化了,正因为这喜、笑成分的加入,中国的悲剧不构成激烈的冲突,人物的反抗意识表现出一种凄凉、凄美、哀而不伤的情感,在这一点上不如西方悲剧中表现的那么强烈。中国作品的这种“哀而不伤”的情感模式与儒家的“中庸”思想有着深刻的联系。这种以“中庸”为基点的文化,反对放望,要求在现实的世俗生活中取得精神的平静和幸福。这是在有限中享受一种无限,正所谓“知足者常乐”。这种乐感精神在《论语》首章句中可见一斑,“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也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耳。”“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这种乐在其中,生活中乐无限的精神已经成为中国人普遍的意识和潜意识,成为一种文化――心理结构或民族性格。也正是这种“乐感文化”的渗透,中国古典悲剧才有“悲喜沓见”“寓哭于笑”的特点,这也成了有人说中国没有正真悲剧的缘由。

仔细研读一下中国悲剧作品,会发现中国的文学作品中有其特有的悲剧美,即在乐感文化下中国文学作品的悲剧精神。由于中国人对“生”的渴望和热爱,对情感的隐藏和抑制,不可能也不希望作品结果是一种山崩地裂式的毁灭,这就没有美狄亚式的惊天动地的怒吼,多的则是一种隐隐约约、缠缠绵绵,久久挥之不去的哀痛。《诗经》中就有这种独特的悲之表现形式。如《蒹葭》《将仲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其中主人公对在水一方的伊人可望而不可及、可求而不可得的凄凉伤感心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内化为一种愁绪和无奈,久久在心中不得释怀。《将仲子》说“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面对心爱的人,却又“岂敢爱之”。文中主人公虽多怨言,却没有反抗意识,没有想到用反抗的方式来争取,这便是中国式的悲痛,这种苦痛亦不是一朝一夕可消除的。这两种带有浓厚的悲剧美的作品,分别代表了中国悲剧意识中的两种悲剧模式――追求者之悲和被追求者之悲(张法《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

面临同样的悲剧境地,西方文学作品中表现的是一种反抗,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强烈抗争意识,而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却往往缺乏这种反抗精神,只是把怨恨消解掉,而不形成强烈的冲突,表现形式不同于西方的毁灭式,因而也就没有那种将苦难与毁灭升华为壮丽的撼人心魄的净化场景,有的只是哀伤与忧愁,是“心有千千结,不得解”的悲痛,显示出不同西方而又具独特形式的悲剧艺术表现方式。中国悲剧这种表现为柔美的悲多在家常伦理处着墨,以弱者的苦境、苦情博取观众的眼泪,“偏于琐屑中传出苦情”(祁彪佳《远山堂曲品》),而悲剧中的悲剧人物则是被动的卷入矛盾冲突之中,是灾难的承受者,面对不期而来的苦难,大多是表现出一种顺从,顺其自然的观望态度。文学作品最终也总是也大团圆或幻化的模式作结,因此,《西厢记》中张生“红榜中了状元”,《孔雀东南飞》中有了焦仲卿、刘兰芝死后的“五里一徘徊”的双飞孔雀,《梁祝》的弦乐中出现了“彩蝶双双舞徘徊”……这些良好的愿望也正反映出中国人乐的智慧,悲哀之中总有喜悦,这或多或少弱化了中国悲剧文学对心灵的震撼与净化作用。

中国因为有着不同西方“罪感文化”的“乐感文化”,中国作品的悲剧艺术精神也就不同于西方作品中表现出的悲剧艺术精神。西方“向死而在”的哲学使西方人对死的意识很强烈,认为人类只有自觉的意识到他正走向死亡,才能把握住“此在”;而孔子却说“未知生,焉知死;未知事人,焉知事鬼”,死的意义便在于生,只有知道生的价值才知道死的意义。因此,中国人乐生,中国人总能快乐地如庄子般逍遥在这天地之间。中国传统文化作品中的悲剧精神便在具有“乐感”精神的文人手中显得独具风味。

参考文献:

[1]王运熙,顾易生,邬国平,王镇远.中国文学批评通史――清代卷[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篇6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职语文教学;融合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有效融合,成为当代社会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在中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继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将传统文化教育积极融入日常的授课过程中,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当代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期待和渴求。在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他们可以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构建出符合时代需要的价值观、人生观。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应将传统文化教育有机地融合到日常的授课中,积极引导学生了解、掌握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的目的[1-2]。

一、深挖教材,并与传统文化融合

知识是一座宝库,而实践是开启宝库的钥匙。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学会深挖教材,将教材中的优秀文章进行分析讲解。中职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笔优美、情真意切、富于哲理的文章,这也要求教师应当以教材为依托,结合自身的知识储备,将深藏于文章中的精髓发掘并传递给学生。中职语文教师不仅要将教材表面的知识点进行分析、讲解,更要善于发掘课文中的隐藏内涵,使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目的。教师只有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咀嚼教材文章的更深层含义,才能让学生渐渐感悟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例如,教师在进行《故都的秋》教学时,可以通过对相关词句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将其中“故都之恋,故国之恋”等思想进行提取,并组织学生进行相关思想拓展;再如教师在进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时,可以结合马克思的生平、著作和历史贡献,引导学生进行人生规划,让学生思考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又比如教师在进行《寡人之于国也》教学时,可以唤醒学生对家国情怀、仁义道德的思考,让学生在未来面对艰难抉择时,明白什么是对的。教师通过类似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教育之间的间隙,为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文化进入语文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了解作者,使文化与作品相融

中职语文的教材内容是由教育部专家层层筛选得到的,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教材中的文章内容是符合时展需要、符合学生成长的作品。每篇作品必定都饱含特定的文化背景或时代基调,教师在对文章进行讲解时,要注意深挖其中的传统文化痕迹。教材中那些或华美、或质朴的词句都是在当时某些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诞生的,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应细品其中的内涵。因此,笔者认为若要将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穿过时间的河流,走到文章所描绘的背景年代,再从中体会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精神内涵、文化信仰等,想来必将别有风味。所谓文章背景,不仅包括作者生活的历史社会背景,还包括作者一步步的成长经历等。只有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所经历的事件,才能更好地从背景出发,理解文章本身所蕴含的魅力。只有这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和理解程度才会变得更高,才能从整体上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例如,在进行《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时,教师可通过信息技术等手段查找先生的相关资料,并在课上对学生进行介绍。只有学生更好地了解先生所在的时代背景和生平经历,才能更好地理解其文章中“兼容并包”的思想。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作者,才能真正理解其作品,并对其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有所领悟。

三、穿插民俗,并与传统文化相融

传统民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表现形式之一,在我国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教师除了日常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书本知识的教育,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带到不同地区,感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教师带领学生亲身参与到不同类型的民俗文化中,使学生能够从视觉、触觉、味觉等多方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只有让学生充分了解不同地域的民俗风情,才能有效达成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的目的。例如,教师可以在周末组织学生寻找所在城市的名人故居、历史事件遗址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到传统文化中来,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相关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对相应的传统文化进行更加直观、深入地了解,从而让学生在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快乐成长。

四、引导阅读,开展传统文化活动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进行,课外阅读在中职语文教学里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笔者提议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中心的课外阅读活动,活动不限主题、不限形式,旨在提升学生课外阅读量,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徜徉在传统文化的海洋里。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还能在每次阅读中感受到与文章作者的思维碰撞,并对文章作者的所处时代、个人经历、思想感情有更深入的了解,让学生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只有通过不断阅读,学生才能渐渐从只是理解字面意义,转变为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精神内涵,从而实现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充分理解中职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内核,才能实现学生与传统文化的思维碰撞。在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探究其中的传统文化属性,这样才能将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教育充分融合,实现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伟大目标。只有学生真正爱上传统文化、爱上语文学习,才能有效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传统文化;建筑规划设计;应用

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许多人开始关注本土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弘扬,建筑规划设计当中,科学合理使用传统文化元素,不但将人们的本土文化需要满足,同时将人们对建筑规划的满意程度提升,综合建筑规划设计和传统文化对建筑规划设计领域发展有非常大的作用。

1 F代建筑规划设计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现代社会当中,人们处在快节奏的生活当中,生活环境热闹非凡,嘈杂纷扰,想要回归到自然安静祥和的生活当中,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对处于热闹的大城市生活的人们有影响,人们开始逐渐需要现代建筑规划设计将往常的快节奏生活模式改善,将建筑美学更好的体现,改变对西方建筑物规划设计的推崇等,将传统文化当中的各种理念充分表现在建筑规划设计当中,将人民生活环境改变,建筑物当中集中将我国特有的民族特色表现出来。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当中应用在对发扬继承传统文化上也有非常深远的作用。

2 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2.1 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物施工和完成的基础环节就是建筑设计,同时也作为起步环节。建筑设计的高低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成型。所以,不同背景当中和不同思想下使用传统文化将一座优秀的建筑物完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筑设计者并非漫无目的的在建筑设计当中使用传统文化,将比较受到大众喜爱的传统文化元素盲目的应用到建筑物的设计当中,创造出的另外的大众化的单调建筑,而是要按照建筑物自身周围环境以及所在城市的区域特点,设计有特色的传统文化设计,同时综合建筑物美学设计,合理有效的将建筑规划设计当中使用中国传统文化。

2.2 注重建筑规划设计的创新

新时代的背景中,尽量避免出现建筑规划设计相似的情况,要重视建筑设计的创新,建筑规划设计创新流程中,传统文化发挥比较重要的作用,设计师主动积极的学习我国传统优秀的文化,从传统文化当中找到灵感,设计师要进行例行分析传统文化和建筑规划设计的综合可行性研究,不可以单一的依照自己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对实际情况进行确认。我国社会当中,作为非常关键的主题和谐发展,在我国传统文化的观念当中,提倡人和自然要和平共处,建筑规划设计当中,充分使用道家的自然思想,合理对建筑物进行规划,从而实现建筑物的完美展现。

2.3 建筑规划设计对传统文化审美观的应用

我国传统文化应用审美观对建筑规划设计当中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当中审美观颜色上喜欢大红色,预示着喜庆,同样也喜欢金黄色,预示着富贵。建筑设计的布置标准上,喜好正方正圆、成双成对。所以,建筑规划设计者使用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当中,将建筑设计的现代化不规则的建筑美学以及现代化的简单、明朗的建筑美学综合起来,将我国传统的建筑美学改善,有效的综合建筑规划设计和传统文化。

2.4 注重特色文化背景的运用

建筑规划设计当中,要重视本地特殊文化的使用,我国,不同地方的不同风格的建筑,和当地的传统文化有非常大的关系,同时这样的特色建筑还能够将当地人民独特生活观念和思想观念体现出来。所以,新时代背景中,设计者进行建筑规划设计当中,首先要创新性使用当地的特色文化,另外要充分熟悉当地的风俗习惯,合理的使用起来,将现代建筑当中的古典内涵实现,现代建筑当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灵魂,将实现建筑和当地传统文化统一。

2.5 传统文化符号的展示

建筑规划设计当中,设计者要将传统文化的符号充分表现出来,利用建筑物将抽象文化呈现,不但能够表现出人们对文化生活的向往,还增加了建筑物的文化价值,传统文化当中,很多文化符号,包含书法、汉字等等。建筑规划设计当中,利用文化符号进行修饰,将建筑物表现力提高。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设计者在使用传统文化的同时,不但要关注文化的外在元素,还要关注文化内涵。

虽然目前建筑比较单调,是我国建筑发展的困难时期,为了将这个现状突破,需要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使用到建筑规划设计当中,综合建筑理论和传统文化结构,设计出富含古典文化内涵的建筑物,保证建筑物形式多样化,有关方面极大对传统建筑物的资金投入,加大对人才的教育投入。另外,要培养新时代的对传统文化艺术、现代科学技术都有充分了解的设计工作者队伍,真正能帮助我国建筑行业可以健康良好的进步,同时为发扬我国传统文化有着非常巨大的推进作用。

篇8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1.中华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久远,文化底蕴也非常丰厚,而传统文化作为先人意志以及智慧的结晶,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灵魂,我们有必要深入的学习和传承这些传统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来说,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是增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是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语文知识结构体系的重要元素,对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1]。此外,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伦理道德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正确看待自身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中华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2.1研究文章背景,感知传统文化

编入初中语文教材的古诗词以及文言文中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而中学生在学习其中的传统文化时,仅仅以背诵和理解诗词、文言文抒写情感的方式来学习浅显的传统文化。所以,想要让学生深层次的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还需要让学生对这些诗词、文言文的创作背景、历史故事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掌握,才能全面的理解文章中的情感特征。例如,在学习《观沧海》这首诗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作者曹操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从而结合作者创作时的现实环境来理解诗句的含义,加深学生的印象,领悟诗中的壮丽情怀。

2.2阅读古诗词,培养民族自豪感

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当代人们的心也变得比较浮躁,中学生也不例外,长期受到外界环境以及多元社会文化的影响,使得许多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产生迷茫,逐渐缺少了民族豪情与文化自信。因此,初中语文教学需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帮助学生再次拾起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例如,引导学生多阅读和体会文言文,了解文言文的书写情怀,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学习传统文化对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从而,通过传统文化感染学生,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2.3阅读名著,增强传统文化素养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包含了许多现代人们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也是学生文学素养培养的“营养物质”。除了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四大名著外,还有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值得学生去阅读,从中感受民族文化,领悟民族文化,将传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己任,增强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例如,教师在教学《出师表》一文时,可让学生先去阅读《三国演义》中的相关章节,然后再对这篇文章进行分析,领悟诸葛亮出师时的心情以及书写《出师表》时的激动情绪[2]。此外,教师还可通过选取经典文学名著中有趣的片段来引导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激发学生阅读整本原著的动力,帮助学生形成阅读经典名著原著的习惯,从而逐渐增强其传统文化素养。

2.4学习传统习俗,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将这些优良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也借传统文化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力。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学习传统习俗,了解这些习俗的来源与历史背景,让学生能够深入的理解这些习俗存在的深意。例如,引导学生探讨“端午节”的由来,学习屈原伟大的爱国情怀;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底蕴,了解不同地方中秋节的过节方法,体会月亮中的思乡情节[3]。总之,学习传统习俗就是让学生从这些习俗中去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以及传承中华优良的传统文化。

篇9

【关键词】传统文化 大学英语教学

随着文化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生认识到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重要性,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不仅能促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能加深学生对文化的认知与了解,更可以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引起的文化冲突和失误。目前,许多大学的英语教材都已经被融入了西方的文化与背景,但对于英语教材里的中国传统文化却几乎见不到,所以,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当中是必然趋势。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

1.只注重英语语言教学。在我国,因为大学英语教学属于高校教育体系中的必修课程,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都是希望能够通过“四六级考试”。所以,教师们在教学环节上往往都是对教材中的词汇和词法进行讲解,对于教材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却是只字不提。这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发展非常不利。

2.只注重西方文化灌输。经过对150名教师和6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大多数学生认为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英语课堂之中是不必要的。而只有少部分的学生和教师认为中国文化融入到外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英语课堂中能够能显著的提升传统文化的传播能力,如今的大学英语教学过分强调了西方文化,却完全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应有的作用。这就造成了很多大学生明明英语四六级考试都过了,却面临“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尴尬。我们随便翻开一本大学英语教材,里面的所有英语文章几乎都是讲述西方文化或者和西方文化有关的内容。而在测试和听力上也都被加入了西方的背景文化。在这种单方面的文化灌输之下,必然会造成东西方文化的不平衡,使学习英语的大学生意识不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这就会给学生们一种学习英语只是为了了解西方文化,和本土文化却完全不沾边的感觉。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中外文化没有进行比较,也没让学生理解到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精髓。

3.中国传统文化被忽视。英语教学所造成的中国文化缺失,使学生们在学习英语时只是以单纯的交流为目的,在双方交流过程中只是非常被动地单方面接收英美文化,却不会将自己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反馈给对方,这就造成了“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出现,也是最明显的暴露了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当中的缺失。

4.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差。英语做为全球通用性语言的唯一工具,就会经常涉及到跨文化交际。而跨文化交际是双向的,这就需要双方将本国文化通过英语表达能力和创造力传递给对方。学生学习的英语不仅仅要涉及到西方先进文化,还需要将我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底蕴用英语表达的方式呈现给对方。但在教学当中会发现,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甚少,而且还不知道怎么用英语表达出来,这就成了大学英语教学的败笔。所以,学生们应通过英语这门语言,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

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意义

1.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内涵深厚,它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智慧结晶,在大学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特色,不仅能够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抵御西方文化的冲击,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弥补中国学生本国文化表达能力的馈乏,提高跨文化之间的交际能力。

2.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的必要性。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起到积极作用,经过实践证明,在大学英语课堂加入一些中国元素的表达方式能使其更加贴近现实生活,课堂气氛活跃,也综合的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交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使学生更加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重要性,使学生们产生民族自豪感。

三、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方法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课堂中去,就要结合当前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现状,对症下药。主要方法有三种,其一是通过文化对比教学,在大学课堂中将中西方文化都融入进去,让学生们能够清晰的感受到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不同,加深了解本土文化,有助于提升表达本国文化的能力。其二是词汇联想方法,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英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挖掘相关背景文化,然后找到切入点,通过联想方式找到中国文化的外语表达方式联想翻译,用来增加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这需要教师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和较高的文化素养。其三是通过文化拓展方式,在大学英语授课过程中,将一个词汇有意识的进行扩展,变成属于本国的文化表达方式,让更多的学生能通过这些扩展词语表达出来,教师也要有意识的将中国的实际情r相结合,更好的发挥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有魅力。

四、结语

大学英语不只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它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跨文化间的交流平台,在跨文化的国际交流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词汇和内涵既是英语学习中的语言素材,也是学习英语过程中应该探讨的核心。若是把中国传统文化彻底融入到英语教学中来,传统文化的地位将比西方文化更加成熟,学生在日常表达时,便会更倾向于用传统文化的思想来阐述观点,这样,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将得到大大增强。

篇10

[关键词]语文教材;人教版;传统文化;优势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8000901

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既是传承、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需要,更是学生汲取文化精髓M而和谐、茁壮发展的需要。人教版教材作为目前流行范围较为广泛的教材版本,其影响不容小觑。因此,通过分析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建构传统文化的优势,可以为其他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更加科学、合理地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提供些许理论依据。

一、传统文化内容较为丰富多彩

纵观现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在于积极纳入了众多的传统文化内容。如小学一年级上册选取了诗人李白的经典诗作――《静夜思》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该诗运用清新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其意味隽永,令人回味无穷,自此成了中华民族抒发思乡情感的经典佳作。再如,四年级下册选入了《文成公主进藏》一文,主要介绍了唐朝文成公主历经千难万险,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与顽强意志抵达,最终与松赞干布完婚的故事,特别强调了文成公主进藏给带来了巨大变化。学生通过对这一传统历史文化故事的阅读,可在一定程度上开阔视野,丰富历史学识。又如,五年级上册收录了陈慧瑛的代表作《梅花魂》,梅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梅花魂”指的则是梅花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即“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它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通过对该文的学习,学生能更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这一意象,这也是学生接触传统意象文化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可以说,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丰富的文化素材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向传统文化的大门,有利于学生从中汲取更为丰富的传统文化营养。

二、传统文化内容符合时代特征

只有符合时代的才是先进的。传统文化内容繁多,但也存在着一些与时代背景不符的封建糟粕。这就要求教材编订者要对传统文化进行辩证性的扬弃,合理继承、发展其中符合时代的先进文化,如此才是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之道。而现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建构传统文化时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以《三字经》为例,其中既有引导人认真学习、奋发向上的内容,如:“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也有提倡孝顺父母、谦和礼让的内容,如:“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但也不乏一些消极的糟粕文化,像“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就过于强调“三纲”,也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一消极思想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背景下统治者加注在被统治者身上的沉重伦理道德要求。很显然,此思想并不符合当下的社会时代背景。鉴于此,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适当舍弃,仅仅选取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这部分积极向上的内容。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选择符合时代特征的传统文化内容也是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一大特色。这有利于学生了解、掌握、运用更多积极、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传统文化内容有着多样的呈现载体

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不仅收纳了众多丰富的传统文化,更借助众多新鲜有趣、趣味生动的载体加以呈现。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使得小学阶段的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特定的传统文化。

如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主要内容在于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端正的环保价值观念。在单元结束后的扩展性活动中,更是以故事的形式对“竭泽而渔”这一成语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这既使学生了解到传统文化中“竭泽而渔”的内涵,更使学生由此及彼地认识到,人类若是不顾及长远利益,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那么注定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再如,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匆匆》一课教学结束之后,教材便以阅读链接的形式向学生补充了《明日歌》这一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该诗简单直白,意蕴却极为丰富,有着极强的教育意义,使学生在体会到古人价值观念的同时,牢牢树立起“今日事,今日毕”的时间观念……

不难看出,以多样的载体加以呈现是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建构传统文化的又一大突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