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见的理财方式范文

时间:2023-07-04 17:24: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活中常见的理财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活中常见的理财方式

篇1

就书的编著者而言,他们不仅大多是我本人熟悉的天津市社科界的朋友,更是在各自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专家学者撰写科普著作,是一件值得十分提倡的大好事。在近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大学问家中热衷于科学普及工作,撰写科普书籍的,有过不少。其中,让我印象很深刻的,当数美国现代行为主义心理学大师斯金纳(B. F. Skinner)。他曾经写了一本小说《沃尔顿第二》,宣扬自己的学术观点。这部小说当时成了美国的畅销书。学术研究专家撰写科普读物,可以最为科学地传播科学知识,也能反映出作者本身的功力。天津市社联组织了这么多的专家参与到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中,出版了9本科普书籍,学者们如此认真撰写科普著作,都令人赞佩。

就这套书本身而言,也让我觉得亲切。看后收益良多、打动我的心灵的,有三个方面。也可以说,这三个方面就是这套书的三个特点。

第一,这套书的选题具有广泛的社会生活针对性。为使这套系列科普图书更加符合当前科学与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文化相互融合、协调发展态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编写组选取了法治社会建设、城市环境美化、未来城市发展、科技文化知识、家庭财产管理、社会保障法律法规、食品安全以及人们关心的社会生活与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题材。这些选题本身,就从基本内容上保证了这套系列科普图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能充分体现引领性、通俗性、时代性、针对性等特点,让广大市民更多领略科学精神的力量和科学知识的魅力,发挥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第二,这套系列社会科学普及图书,每本书选取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内容颇为丰富精彩。

《心理疏导》一书顺应人们对心理保健与日俱增的需求,对民众生活中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门别类的介绍,并提供了颇具自学价值和可操作性的解决办法。该书内容丰富,适用对象广泛,涵盖青少年、大学生、工作职业、婚姻家庭、老年人,以及其他人群等六个方面,列举了不同群体中最具代表性的心理问题,很适合读者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地阅读。

《食品安全》一书的内容不仅包括安全食品的分类与等级、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动物源食品的卫生安全、植物源食品的卫生安全、动植物中的天然有毒物质及控制、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的相关技术在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消费者如何利用产品溯源选择安全食品等一些食品安全技术方面的知识,也包括食品安全的社会影响及其治理、我国关于食品安全的主要监管机构及职责以及我国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建设、消费者监督维权、公民的食品安全教育等方面知识的介绍。在广大市民特别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的今天,该书内容的实用价值十分明显。

《家庭理财》一书以推广现财思想,普及科学理财方法,培养健康理财心态为主旨,对家庭理财进行了“科普性和系统性”的介绍。全书以“泛理财”思想为主线,对家庭理财的基本内容,包括储蓄理财、债券理财、股票理财、股指期货理财、房产投资理财、黄金与艺术品理财、教育投资理财、个人保险理财、纳税理财等内容的进行了全面的介绍。该书主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理财理念,针对家庭理财过程中存在的诸多误区,侧重对家庭理财的主要方法、家庭理财风险及防范等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家庭理财的要点也在于:兼顾理财的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三大原则,使理财能够长期并持续地为家庭和自己生活服务。

《网络生活》一书立足于社会各层面人群的不同需求,从认识网络、应用网络、网络文明与安全等不同角度,向社会大众介绍当前流行的“网络生活”。从内容上看,该书区别于同类书籍的重要特色在于,在如何落实网络安全,如何践行网络文明等方面均有专门章节进行介绍,积极引导社会大众在学好网络、用好网络的同时,文明上网,安全用网。

《环境美化》一书把环境美化的知识和技术融合在一起,围绕环境美化,介绍了环境审美知识和环境健康常识、传授了环境美化技术,并专门叙述了如何培养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行为。该书采用宏观微观结合、软件硬件并重的写作方法,涵盖了区域、城市、社区、建筑组团、单体建筑、居室等不同层次的环境美化问题。每一个层次则是既涉及规划、建筑、基础设施、景观等硬环境,也涉及了生态、卫生、文化等软环境。

《智慧城市》一书从城市发展和信息技术发展两个视角引出“智慧城市”建设理念,既有“智慧城市”缘起的分析,又有“智慧城市”理念内涵的详细介绍;既有国内外典型智慧项目和智慧城市建设案例介绍,又有未来城市发展趋势,即“智慧地球”的展望,是一本较为全面介绍“智慧城市”这个全新概念的科普书籍。

《法治社会》一书在呼唤法治、信仰法治、恪守法治的同时,通过盘点近年来的法治事件,让公众感觉到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法律的身影越来越活跃,法治的力量越来越彰显。该书在对近年来中国的法治生活进行观察的基础上精选了一些标志性的事件,分析了这些事件本身及其背后揭示的法治意义。这些内容有助于读者提高法治意识,努力做到既遵守法律又能运用法律捍卫自己的权益。

《科技文化》一书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探讨了科学、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文化语境;分析了科学技术的文化与价值内涵问题;介绍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还分析了科学、技术与社会问题的关系,包括了科学教育问题,科技发展中的伦理和生态问题等,对科技的文化含义做了实际解读。近年来有关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有一种“人文化的转向”,《科技文化》一书对于宣传科学文化、从而实现“公众理解科学”具有现实意义。

《社会保障》一书从社会保障制度的由来与模式、社保基金监管、社保立法和社保运作方式等方面介绍了制度的运行,并重点从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住房保障等方面介绍了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该书把民生热点问题与权益保障相结合,针对当前与个人权益紧密相关的诸如“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新《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树立正确的住房消费观”、“深化医疗保险改革”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凸显了该书的实际应用价值。

第三,作为社会科学知识普及读物,“科学与文化”系列科普图书在写作上也特别符合知识普及的要求。虽然作者都是专门领域的研究专家,但是他们能够站在读者的角度去进行写作。例如,《心理疏导》一书语言通俗,所提供的心理自助方法切实可行,充分考虑到了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需求。同时在文中穿插趣味阅读、心理测试等内容,增强了可读性和趣味性。《网络生活》一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常见且最新的网上娱乐与生活的各种知识:从初级网络入门讲起,内容涵盖对网络知识的基础介绍,搜索引擎等上网冲浪知识,利用QQ、E-mail等工具进行网络通讯,博客、微博等网络社区交友,网络购物、休闲娱乐等网络时尚行为等等,给广大民众更好地利用网络进行娱乐和生活提供了可行的帮助与参考。《智慧城市》一书文笔优美,用大量的排比句和梦幻般的语言向人们描述的 “智慧城市”非常令人神往。智慧技术、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等都是一些非常专业的信息技术术语,一般读者看来会有天然的距离感,而作者另辟蹊径,用清晰简单的图形示例把这些术语的内涵演示出来,既满足了大多数读者的阅读偏好,又不容易有理解偏差。《家庭理财》一书采用了不少家庭理财的经典案例,对理财的手段、内容、时机把握等进行了分析。书中附录对投资与理财格言、警句,家庭理财小常识,经济学小常识,家庭理财常用公式,现代主要经济(财务、会计、金融等)词汇及缩略词进行了介绍,有利于广大读者理财时使用。

篇2

关键词:金融安全;风险;防范

基金项目:2016年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校大学生金融安全意识及风险防范能力调查研究――以沈阳市高校为例”(编号:201610149018)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在校大学生金融安全意识及风险防范能力调查研究――以沈阳市高校为例

收录日期:2016年11月29日

一、开展该项调查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大学生作为年轻的消费群体,拥有旺盛的消费需求。作为成年人,他们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却缺乏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作为学生,他们还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和独立面对状况的能力。随着互联网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快速发展,衍生出众多专门针对大学生群体的诸如校园贷、网络信贷、分期付款购物、信用卡透支、互联网理财等金融产品;与此同时,大学生越来越青睐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电子支付渠道。但是,这些门槛低、方便快捷、良莠不齐的金融产品和支付渠道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提供便利、缓解小额资金短缺的同时,还存在隐形高息、泄露个人信息等诸多风险。由于大学生普遍缺乏理财能力和风险意识,部分在校大学生消费方式不够理性,在面对虚假宣传时易被诱惑,掉入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的陷阱;同时,防诈骗意识不强,轻易将个人证件借给他人或将个人信息资料透露给他人,金融安全意识薄弱,给非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如今日益暴露的大学生金融风险事件已引起了校园内外的关注,大学生的消费观、理财观、金融安全意识、风险防范能力已不仅仅是校园内的话题,而是成为了整个社会关心的话题。引导大学生加强金融安全意识,保管好自己的个人信息,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注重自身的信用问题,养成理财的习惯,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合理规避金融风险,对在校大学生来说已成为非常必要的事情。

二、调研情况

(一)调研对象。以沈阳化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辽宁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位于沈阳市的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调研对象,由于一些高校大四学生多在校外实习,不方便联系,所以调研对象主要针对大一、大二、大三这三个年级。

(二)调研内容。调查问卷共涉及19项问题,为了方便调研,只有一项是主观题,其余均为选择题。调研内容包括:被调查同学的性别、年级、使用过(或正在使用)哪类金融产品或服务?平常喜欢以何种形式购物方式?习惯的付款方式?网络支付的安全保护措施是有哪些?会定期更改自己的网络账户或银行账户的密码吗?在使用ATM机时会注意哪些情况?有人向您借钱时你会怎么做?银行卡和身份证是否会携带在一起?对于那些扫二维码关注APP送小礼物的活动参与过吗?如果别人向你借证件你会怎么做?您的证件(身份证、学生证)是否有借给别人用的经历?在公共场合您如何选择WIFI?在购买网上金融产品时会愿意购买保险以降低风险么?是否有为自己的网络金融账号绑定手机号码以实时掌握资金流动方向?认为学校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加强学生的金融安全意识?通过什么渠道获得金融安全风险防范措施知识的?您对提高大学生金融安全意识有什么建议或意见?

(三)调研路径。主要通过网络(QQ、微信、电子邮件、论坛)和实地走访这两种途径来发放调查问卷。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

通过QQ、微信、电子邮件,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25份,其中,女生78人,男生47人;实地走访式,课题组共发出300份纸质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40份。

(一)网购及网上支付已成为大学生普遍的消费方式。调查显示,现在大学生购物渠道主要是网购,而且女生比男生更热衷于网购。网络调研中的78名女生有85%喜欢网上购物,47名男生中70%喜欢网上购物。网购就会涉及网上支付,调查显示,对于金融支付方式的使用,支付宝是大学生最常用的付款方式,几乎95%的人会使用支付宝,无论男生还是女生。支付密码作为最重要的安全保护措施,调查结果显示女生更喜欢频繁的更换密码,多数在三个月到半年期间更换一次,而男生则很少更换密码。由此可见,女生比男生更注意支付安全,也说明女生互联网金融安全意识稍微优于男生。

(二)大学生网络金融安全意识薄弱。针对在“购买网上金融产品时是否愿意购买保险以降低风险”的调查,结果显示很少有学生会选择购买。通过采访不进行购买网络金融保险的同学,得知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他们根本不知道有网络保险的项目;二是个别认为自己的支付宝及网银足够安全;还有一部分人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多数情况下,麻烦不会找到自己。调查问卷中还对“是否有为自己的网络金融账号绑定手机号码以实时掌握资金流动方向”进行考察,其结果显示,女生们更倾向于选择“绑定”,以便定期检查、分析自己的账户变动和资金使用情况,而男生在此方面就稍有不足。究其原因,除了与女生的细心有关之外,还与她们经常网购有关,网购让她们对自己的资金更加关注更了解。整体来说,现在高校大学生网络金融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尤其是男生。

(三)高年级的比低年级的安全意识强。在实地走访收回的240份有效问卷中,针对“银行卡和身份证是否放在一起”的问题,有180人选择“放在一起”,占总人数的75%,其中大一、大二的学生居多,相对而言,大三的学生警惕性更强一些,他们多数选择分开存放。对于“扫二维码关注APP送小礼物的活动是否参与过”的情况,大一学生中有80%的人选择参与,大二有30%的人选择参与,而大三仅仅有4%的人参与。进一步询问大一参加活动的原因和大三没有参加活动的原因,大一有学生回答“我也不知道他们是做什么的,反正扫一下就可以得到小礼物,也不费事儿,礼物也挺可爱的。”一位大三学生则解释“这种扫码领东西见多了,新闻也报道过,有些是陷阱,怕被骗了。”对于公共免费WIFI的使用、ATM取款注意事项、别人向你借证件你会怎么做、有人向您借钱时你会怎么做等生活中常见问题进行的调研,结果显示,年级越高的学生,对于金融安全防护意识越强烈,风险防范经验也较多,而低年级尤其是大一的学生,这方面还很欠缺,不论是金融安全意识还是风险防范知识都有待于提高。

四、提高在校大学生金融安全意识及风险防范能力的建议

(一)加强媒体宣传教育力度。在资讯发达的今天,通过加强媒体宣传提高大学生的金融安全意识及风险防范能力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尤其是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电台、报纸等媒介,对已经发生在大学校园里的具有警示意义的鲜活实例进行报道,更能引起大学生的共鸣,让他们知晓哪些行为会带来金融风险,又该如何进行防范。宣传部门可以不定期地在大学校园举办金融知识宣传活动,并给学生发放金融安全知识手册。学校可以利用校园广播循环播报金融知识,或在校园官网开设金融安全知识专栏,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让同学们在学习之余把金融安全重视起来。

(二)学校开设相关课程或相关知识讲座。高校设立面向所有专业学生的金融理财知识课程,普及金融知识,倡导合理消费,防止掉入超前消费陷阱。除此之外,还可以请金融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专题讲座,它既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又是课堂的延伸。通过视频播放、情景模拟等方式,介绍、解释生活中遇到的金融现象和热点问题,帮助学生了解金融知识,初步树立健康的金融诚信、金融安全、金融消费、金融理财理念。

(三)组建金融或理财社团。各高校可以鼓励学生组建金融或理财社团,社团以金融专业的学生为主,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也为开展相关互动提供条件。社团应配备金融专业的指导教师。社团承担金融知识志愿宣传、定期组织参观、投资模拟大赛的策划组织等职能,并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参加金融方面的各种竞赛等。

(四)大学生加强自身管理。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面对不断推陈出新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机构,大学生要加强自己的判断力和管理能力。一方面要树立理性的消费观,不攀比、不过度消费,这样就不会掉进那些非正规金融的“陷阱”;另一方面保护好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及密码、网上支付密码等,自己的重要证件不轻易外借或交给别人。与此同时,大学生要珍惜个人信用记录,提高对个人信用的认知度。

主要参考文献:

篇3

一、结合生活经验,创设数学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建议教师“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可见在体验中感悟数学知识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作为数学教师要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数学活动的切入点,为学生感悟数学创设情境,触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有所悟,并能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在日常教学中,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实例,让他们感受到学数学就是在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可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母亲节快到了,丁丁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就把自己攒的1角硬币都拿出来,一数有50个丁丁,心想拿着这么多硬币实在不方便,于是就找隔壁的爷爷来帮忙想办法,爷爷说这好办,收了丁丁的50个1角的硬币,给了丁丁5个1元的硬币,丁丁觉得少了。你们说丁丁拿50个1角硬币换5个1元的硬币少了吗?为什么?教师首先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学生将这50个硬币一角一角地数,每10个1角放在一起,然后再告诉大家这10个1角就是1元,5组这样的10个1角就是5元,所以50个1角和5元是相等的;然后根据学生的分析,再组织学生观察已分好的硬币,从中找规律:“元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得出结论:“1元和10角相等”“10个1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个1角”“1元=10角”。

创设这样的数学情景,可以使课堂教学更贴近现实生活,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学会的,只需要我们把这些经验提炼为数学,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就能轻松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二、注重生活体验,让数学理解与生活接轨

数学知识贴近生活,用于生活。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现象,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例如在学习了米、厘米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测量身高、测量手臂伸开的长度、测量一步的长度、测量教室门的宽度以及测量窗户的宽度等活动,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理解,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同时,使学生获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识性数据。例如让学生通过对自己身高的测量,感觉自己正在成长的快乐。在这个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实际测量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

新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运用数学知识自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如:在教学完折扣的问题后,安排这样一个数学问题,育新小学五(一)班48人去公园游玩,他们看到售票口写着:门票每人10元,满50人可以享受团体八折优惠。请同学们设计一种你认为最好的购票方案。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设计方案:

1.不买团体票:48×10=480元

2.买50张票,多出2张:50×10×80%=400元

3.和其他游客合买50张:50×10×80%-2×8=384元

学生计算后通过对不同优惠方式的比较,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理财的意识。

三、创设活动将数学学习日常生活化

数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具体表现在灵活的运用之中。在今天的“课堂超市”环节中,这一切体现得淋漓尽致。如: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后,安排了这样的情境:现代社会商业竞争十分激烈,到年底了,商场纷纷在搞促销活动。

万佳超市:本店所有商品一律七折,欢迎选购。

新大洲购物中心:所有商品满1000元返500元现金;

赣源超市:所有商品满1000元送800元礼品券;

海尔专卖店:购任何一款彩电,赠价值600元的音箱。

(1)请4个同学当这4家店的导购,分别给大家介绍一下。

(2)老师想买一台标价1800元的彩电,小组帮老师参谋一下,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篇4

首先,用好语文教材中的各种插图资源

初中语文(人教版)初中阶段的六册教材中,有着丰富的插图。这些插图,或作为教材内容的形象再现,或对教材内容作相关的补充(如背景图片、作者照片、手稿),或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延伸,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挖掘插图中隐含的重要信息,并得出自己阅读插图的信息或结论,再读课文,从而验证自己的语言文字信息:或依据课文文字描述,配上自己认为能说明课文文字的插图,或对课文已有的插图进行"再加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认真考虑插图的运用,合理地利用这些丰富的插图资源,不仅提高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而且一定会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让学生更易理解课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能力,让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

其次,课前指导学生搜集课文相关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是指与课文相关的,对人物、情节和内容有作用的资料,通常包括作者介绍、写作目的、社会背景等。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下一课背景知识,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例如,在上《芦花荡》一文时,考虑到学生对"芦苇荡"这一自然环境很陌生,再加上对作家、作品背景等内容从来未接触过,很难被文本的内在美所感染。课前分三个小组,分别完成"对白洋淀自然环境的调查"、"孙犁及其作品的简介"、"白洋淀在中的社会背景"材料搜集、筛选。上课进行交流,弥补学生思维上的"空白区",这样学生不仅真正理解了文本内容,感受到文本所蕴含的美,而且提高了信息提取的能力。

文言文教学,更需要指导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背景知识。文言文因时代久远,虽然语文教材中选取的文言文大多数都是名家名篇,但是有些文章受当时某些因素的影响,作者不能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而采用比喻、象征、托物言志等手法。此时,就必须补充一系列的背景知识才能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只有通过搜集背景知识,学生才能做到"知人论世",准确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精心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了语文学科"实践性"和"综合性"特点。综合性学习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对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精神的培养,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每单元安排了与本单元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比如"探索月球奥秘"综合性学习活动前,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利用图书和互联网分别搜集资料:月球的有关科学知识;月亮有关的故事、传说;写月的诗歌、成语;月亮的文化内涵(象征意义);我在月球上的一天等。这样学生需要多渠道搜集信息,从中发掘、整理信息,多维呈现信息。这个过程能促进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发展,对提高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大有裨益。

四、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创建和应用

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提供给学生阅读一些相关的文字资料,并要求设计其一个表格,让学生把文本内容按照要求进行筛选整理后填入到表格中去。比如,学习《看云识天气》一文,根据科普说明文阅读的特点,引导学生按"种类、形状、位置、天气"等内容填入表中,再指导学生借助表格进行表述。这种非连续性文本的创建和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计划规划能力以及对文本内容的分解、整合等能力。

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留心处处皆学问。"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更多的是对生活的阅读,因为这类文本更多的是出现在生活中的,也就是所谓的"读的不是书,是生活"。光靠教材中出现的仅有的少量"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那是远远不够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是非连续性文本资源。除了各种即时新闻报道,有广告类的如药品、产品的说明书、商业图标,有各种理财类图表如标注电费、水费、电话费的存折、表格、单据等,还有各种调查表、各种调查问卷、各种调查报告等等。这些非连续性文本,我们可以常常指导学生关注并搜集,安排课堂时阅读并讨论。

六、 注意学科之间的渗透和整合

语文学科是基础中的基础学科,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时,还要注重学科间的整合,甚至可以有意识地选取一些其他学科的"非连续性文本"内容让学生去学习感受。在数学、地理等教材中,差不多每一单元都有许多统计表、曲线图,其实这些也是"非连续性文本"。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提高"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对语文学科重要性的认识。此外,我们在现行语文教材之外,可以有意识地推荐一些调查报告、研究报告、时刻表、产品说明书等,让学生阅读,以便在阅读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关注课外、关注生活中各种资源。

七、充分利用班级的管理工具

班级的管理工具中有功课表、作息时间表、点名表、值日表、评比栏等许多图表及多种材料,可以当做非连续性文本进行阅读教学。

八、适当引用学校的各种文本材料资源

篇5

 

 

防网络诈骗心得1    今天晚上学院组织看防诈骗电影,影片利用动画片的形式用诙谐、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各种诈骗的案例。看完本影片,我深受影响,真切的感受到诈骗真的是无处不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就像影片中常说的一句话“切莫上当。”诈骗形式主要有街头诈骗、网络诈骗等。诈骗人员很狡猾很“聪明”,他们的诈骗对象主要是妇女、老人这些弱势群体,他们无所不用其极,办作假医生,假出车祸者,假出差者,假老师,假朋友,假同桌的你,假女儿等各种身份,骗钱、骗物。他们触碰着道德的底线,直到达到他们的目的,否则他们不会放过你,他们最开始时用好听的语言劝告你,用你的家人的性命危机恐吓你,利用你的善良,你的担心,你的良知,做最没有良知的事情。

   其实,诈骗在学校也是普遍存在的。特别是每年大一新生来校之际,此时诈骗分子便会出来“觅食”,主要以大一新生为目标,利用他们对大学的不熟悉,以及对大学美好的憧憬,利用他们的善良。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骗取新生的信任,对其进行“洗脑”,进而诈骗成功。

   往事不堪回首,遥想当年,我青涩少女一枚,独自一人来武汉上大学。来大学第一天就被学姐学长骗,对我这个对大学充满幻想的小女生来说,是一件很残忍的事。记得当时刚来为自己买完生活用品回寝室,一学姐自称是关心学弟学妹敲我们的门,她进来后就大谈她的大学生活经验,让我们好好学习、好好军训、不要想家之类的。我们当时都觉得学姐真的很好,觉得学姐很亲切。

   但是呢,当她讲完讲完这些后,就开始说让我们买英语资料,考四级、六级各种资料,推荐我们买。可是我们都不知道在我们学校大一是不可以考英语四、六级的。还有就是一份要200块钱,对我们来说数目还是很大的。都怪我们耳朵软,相信她,就买了她的资料,刚开始时,她还有给我们送几份报纸、一本词典,然后就杳无音讯了。

   学姐骗学弟学妹这种事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是也是一种变相诈骗行为。我认为这种行为和我们影片中看到的诈骗分子欺骗老奶奶、善良的路人、担心孩子的妈妈、怀念旧情的同桌的你一样,是很不道德的一种行为。

   被骗,在很大程度上是诈骗机关的人员太“聪明”,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被骗人员的某种贪便宜的心理,软弱善良的心理。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不被骗,就要练就防诈骗、反诈骗的自我保护心理意识,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对人对事,要擦亮眼睛,做到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网络诈骗心得2  

   近年来,犯罪分子利用手机、电话和互联网实施电信诈骗犯罪案例频发,由于此类犯罪投入小、回报高、隐蔽性强、难以取证、学生防范意识差的原因,致使每年案件发生率居高不下且破案存在一定难度,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学校管理安全。

   为了有效遏制电信诈骗犯罪案件高发的态势,有效提高师生对电信诈骗犯罪的识别和应对能力,认真做好防范工作切实维护广大师生利益,保障师生财产安全,在学院学生处、保卫处以及x派出所多部门的联动支持下,我系于20xx年3月4日-7日利用晚自习时间组织师生,分批次在明滙楼观看了“x市‘预防电信诈骗’宣传片”,以案情再现和警方专业分析的视角,为我系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防电信诈骗”宣传教育课,并要求各班利用此次契机,深度开展“预防电信诈骗及网络安全”主题班会,做到进一步的宣传与警示,巩固防范意识。结合我系学生管理工作,现将此次宣传教育活动总结如下:

   一、及时组建工作小组

   根据学生处下发的“学生【20xx】3号”文件要求,我系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并组建了由党总支副书记袁琳智老师为组长,各班辅导员为组员的人文系“预防电信诈骗宣传教育”工作小组,做到工作有安排、工作有落实,旨在将此次宣传教育百分百覆盖到我系师生,全面强化防诈骗意识。

   二、组织有序,多渠道宣传

   由组长牵头,在工作小组的安排布置下,我系师生积极参与此次宣传教育活动,由系学生会负责,自3月4日晚自习起到3月7日晚自习,每天晚自习分为两个时段轮流播放,共播放8场次,覆盖20xx、20xx级25个班级,师生1800余人,并要求每一位同学观看完视频后撰写观看心得体会,及时总结。

   除了观看视频宣传片,我系结合系部学生管理工作特点,多渠道多方向分别对强化宣传教育效果进行巩固,一是各班级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及时组织召开主题班会,总结视频教育,并向学生宣读《西山警方48种常见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小册,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电信网络诈骗的种类和方法,提高识别与应对能力;二是充分利用自媒体,通过班级微信群、QQ群、朋友圈的方式,用大家熟知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反复进行防电信诈骗的宣传,并通过学生的自媒体群、朋友圈,将宣传教育范围进一步扩大,拓展防范教育的覆盖面。

   三、活动开展效果

   通过此次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师生了解了各种电信诈骗的方式以及危害,提高了对电信诈骗的识别与应对能力,增强了同学们对电信诈骗的防范意识,让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有了辨别电信诈骗的能力,减少电信诈骗案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几率,也切实加强了公安机关在打击电信诈骗宣传活动中警民协调配合的能力,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活动照片

防网络诈骗心得3

 

   校园网贷风险多发,一些学生网络借贷导致背负“巨额债务”

   钱凌是xx大学怀德学院大二学生,去年6月,他认识了在一家科技公司工作的唐兴。唐兴告诉钱凌,他们公司正与多个大学生分期贷款平台合作,招聘学生做兼职,只要帮忙在平台上“刷单跑量”,学生就能轻松获得报酬。唐兴还表示,做兼职的学生事前可以签订一份免责协议,一旦还不起钱,兼职学生不承担责任。

   “赚钱快、收入高、无风险”钱凌便一口答应了这个“好差事”,和唐兴签订了免责协议,然后向平台提交了个人姓名、身份证号、学校和入学年份等信息。没到两天,注册就审核通过了。钱凌立刻申请了12个月期贷款,金额1万元,月利率0.99%。

   提交申请后,钱凌很快接到贷款平台的客服电话。核实完信息后,半小时内,钱凌的银行卡就收到了1万元,他随即将借款转给唐兴,同时拿到1000元的兼职报酬,并被告知以后还款的事就不用他管了。但两个月后,当钱凌接到贷款平台催促还款的电话时,唐兴的手机却再也打不通了……

   钱凌的遭遇并非个案。据x警方介绍,除钱凌外,还有x工学院等高校的10名学生掉入唐兴的陷阱。

   曾有媒体报道,x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一名学生,用十多个同学的信息网贷了70多万元,自己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同学们则不停地接到催款通知,严重影响学习生活。

   此外,除了校园网贷诈骗以外,也有一些大学生为了讲排场,不惜在网络平台借贷来实现超前消费和高消费,有的明显超出了承受能力,背负“巨额债务”。

   消费观念不理性、个人信用保护意识淡薄、网贷平台无序扩张等是主因

   近年来,互联网借贷平台瞄准了大学生群体,以P2P贷款平台、校园分期购物平台和电商平台的分期付款等形式慢慢渗入校园,宁静的象牙塔成为网络借贷平台争夺的地盘。

   “很多校园贷款平台审核存在漏洞。有些甚至举着身份证拍个照,读一段话录个视频就可通过审核。这可能是校园网贷乱象的重要原因之一。”x警方办案人员告诉记者。

   而另一方面,大学生财商观念方面的误区,也是网络贷款案件在大学校园内频繁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邓建鹏认为,很多大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理财观念,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也不足,这让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邓建鹏还表示,很多校园贷款平台的无序扩张,也增加了风险产生的可能性,“他们在广告中常常使用‘0利率、0担保、无服务费’等诱人的贷款和消费讯息吸引客户,同时给校园人很高的佣金,助长了人盲目扩张业务的冲动。这不仅对大学生,对这些贷款平台本身,也意味着很大的风险。”

   也有专业人士认为,消费信贷是一种金融工具,并无道德标签。一些理性消费的大学生也不在少数,通过分期贷款消费能减轻一次性消费带来的资金压力,但关键是学生的借贷要在自己可承受范围之内。

   应加强风险提示,建立严格的借贷流程和审批机制“大学生享受金融服务本无可厚非,而且现在快速发展的态势也说明确实存在市场需求,但现在的问题是,校园网贷作为新兴业态,与大多数互联网金融平台一样,还游离于监管之外。”“分期乐”公关负责人认为,一些平台野蛮生长,有些平台存在费率不透明、授信额度过高、风控松懈但催收严酷等不负责任的信贷行为。

   此外,目前存在的问题也和当前部分大学生信用意识薄弱,消费观念有偏差有关,亟须提高大学生的金融和网络安全知识水平。

   “防范校园网贷的风险又同时能满足大学生分期购的需求,最重要的是监管要跟上。”邓建鹏认为,未来的监管政策应在以下方面着力:首先要规定互联网金融平台一定要对大学生做特别的风险提示,倡导适度消费的理念。其次,在评估信用水平和偿还能力时,要适用高于其他人群的审核标准。

   近日,教育部和银监会联合通知,要求加大不良网络信贷监管力度,向学生预警提示信息,同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实时预警机制等。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表示,校园网贷平台首先要模式合规,才能避免法律风险。如果是以P2P的形式来做,就要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确保其信息中介的定位;如果是以自有资金放贷,就必须由监管部门颁发牌照的消费金融公司来做。

篇6

(一)作为部门法的经济法体系

经济法与民商法调整的经济关系的区别就在于,后者调整的经济关系是双方或者多方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尽管同样受到法律的调整,但并非受到国家的主动干预,在发生纠纷时,由当事人启动民事诉讼程序或者当事人之间协商解决,如房屋买卖、租赁等均属于此类。而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是国家认为对于国民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部分,因此受到国家的主动干预,例如,产品质量的监管,广告发行、竞争行为的规制等。不可否认的是,房屋买卖中不乏国家干预的成分,而广告发行、市场竞争行为等也不可避免地包含着民事法律关系的因素,也就是说,经济法与民商法之间总是存在着某些交叉,即“灰色地带”。但是,“灰色地带”的存在并不能动摇经济法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地位,因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规范群是客观存在的。

(二)法学专业的经济法教材体系

出于教学考虑,经济法教材的体系与经济法体系并非完全一致。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以狭义经济法为主,教材一般选用杨紫烜主编的《经济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或者杨紫烜、徐杰主编的《经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其体系为:第一编经济法总论(经济法的概念、地位、体系、渊源等),第二编经济组织法(公司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第三编市场管理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律制度、证券市场监管法律制度、票据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四编宏观调控法(计划法和统计法、产业法律制度、投资法律制度、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矿产资源法、水法、渔业法、节约能源法、煤炭法、电力法、石油法、预算法、国债法、政府采购法与转移支付法、税法、银行法、信托法、融资租赁法、涉外金融法律制度、价格法、会计法、审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对外贸易法),第五编社会保障法。对几所高校的调查显示,学时的经济法课程实际讲授以下内容:经济法总论(经济法的概念、体系、经济法律关系等)以及公司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证券市场监管法律制度、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矿产资源法、水法、渔业法、税法、银行法、信托法、价格法、会计法、审计法和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等。

二、非法学专业经济法的范畴

非法学专业经济法,简称非法学经济法,是为非法学专业开设的,名为“经济法”的公共专业基础课,一般为经济、营销、国际贸易、金融、会计、会计电算化、税务、财务管理、企业管理、投资理财、证券、保险等专业所必修,其教学目的是使这些非法学专业的学生掌握经济法基本原理及基本的市场规则并能解决实务中的问题。因此,该课程也常被冠以“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称谓。由于法学专业的学生具有一定法学理论的基础,加之“票据法”、“证券法”、“合同法”、“物权法”等专门开设课程,因此,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以狭义经济法为主。而非法学专业的学生缺乏法学理论基础,不可能在一个学期内消化如此大量的专业术语,他们更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市场规则。狭义经济法所涵盖的内容并非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常见的,在某种程度上广义经济法更贴近生活,对于经济实践颇有价值,在教学上突破部门经济法限制的这种安排易于非法学专业的学生理解和掌握,且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良好。目前,大多普通高校非法学经济法课均如此设计,即采取广义的经济法,并以民商法为主。也就是说,作为公共课的非法学经济法的范畴应是民商法中反映最基本、最常见的市场规则的部分。实际上,非法学专业学生学习广义经济法的基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身缺乏法学理论基础之不足。相对来说,公司、合伙、破产、合同、担保、票据、证券等法律规范的技术性、稳定性较强,涵盖了市场的基本规则,适用的工作岗位较广,同时也是学习其他部门法的基础。广义经济法过于宽泛,任何课程也不可能涉及其全部。2011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法律基础知识,个人独资企业法和合伙企业法,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公司法,证券法,企业破产法,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物权法,合同法,外汇管理法律制度,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票据法,工业产权法律制度,竞争法律制度。2011年中级会计师考试辅导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总论(经济法概述,经济法主体,经济法律行为,经济法权利和义务,法律责任),公司法律制度,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和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证券法,合同法,增值税和消费税法律制度,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相关法律制度(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外汇管理法律制度,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律制度,财政监督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法律制度)。2011年初级会计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总论(法律基础,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法律责任),劳动合同法,营业税法律制度,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其他相关税收法律制度,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支付结算法律制度。这三种较有影响的会计类(非法学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的经济法教材均已不同程度脱离了狭义经济法的范畴,实际上属于广义的经济法。在教学实践中,以民商法为主体的“经济法”课程并未造成经济法概念的混乱,但教材称为《经济法基础教程》更为合理,以区别于法学专业的经济法教材。

三、非法学专业经济法教材的现状及其优化

经济法课程的普及,使经济法教材成为用量最大的公共专业基础课教材之一。由于目前对经济法概念及其体系的认识不同,以及各专业培养目标存在差异,因而各教学单位经济法课的教学大纲差距较大,未形成全国统编教材,教材体例千差万别。目前出版的非法学经济法教材多达上百种,厚的达七八十万字,这些教材大多因过于追求自身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无法顾及某些特殊的需要,导致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有的教材章节全面而实际内容简略,则可能面面俱到,哪一部分都阐释不透。如果教材过于全面而详尽,则学生往往选了一本很厚的大而全的教材,但是由于课时所限,许多内容得不到讲授,造成资源的浪费。如果教材偏重于理论研究,讲授过于深入,则可能使所学知识不仅与执业实践相脱节,而且与职业资格考试相去甚远,学生还要通过额外的自学来满足各种需求。广义经济法内容庞杂,非法学经济法教学应选其精华,注重知识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该体系并不是严格部门法意义上的经济法体系,而是基于现实经济生活的需要,按照知识的实用程度取舍、编排,并力求摆脱抽象的理论阐释,而加强直观形象的实例教学。因此,非法学专业经济法的教材,应贴近生活,不追求理论深度,而是注重解决实务中最常出现的问题,这需要章节集中而详细且突出岗位针对性,适于将来的执业需要,并与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等职业资格考试接轨。

四、编写非法学专业经济法教材需注意的问题

(一)教材体例如何构建

根据上述原则,在保持各个专业共性的同时,非法学(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可针对各专业对部门经济法律知识的不同需求实施“模块式教育”,也就是探索建构经济法“公共模块”和“专业模块”体系,这将解决经济法课程内容繁杂和课时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并体现专业特色。除了工商管理类专业,非法学经济法教材一般设经济法基础理论、公司法、破产法、合同法、担保法、票据法、证券法等章作为“公共模块”。例如,金融类院校,需侧重银行法和保险法等金融法规,可采取经济法基础理论,市场主体及其产生、变更、终止的规范(公司法、破产法),经营活动规范(合同法、担保法),以及金融法规等的体例,具体为经济法基础理论、公司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和合伙企业法、企业破产法、合同法、担保法、银行法、票据法、证券法及保险法等十章。对于贸易类专业,可增加知识产权法,等等。这种教材的缺点是普适性差,适用面及出版规模小,增加了成本。但如果教材的普适性过强,则闲置的章节多,同样造成浪费。因此,需要各教学单位加强交流,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前提下采通用的方案,既保证出版规模,又将闲置章节的数量降至最低,这不仅减轻学生的负担,也降低社会成本。工商管理类专业开设的经济法包括内部关系及外部关系两部分,前者涉及工商管理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社会保障、财务管理与会计、生产与产品质量、价格、纳税与税收、知识产权等法律制度;后者涉及合同法、担保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竞争法律制度、支付结算与票据法律制度、融资与金融证券法律制度等。

(二)章节如何编排

为介绍广义经济法中的基本市场规则,教材应以现实经济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法律现象为线索编排各章节,一般遵循经济法基础理论—市场主体—经营行为—金融法规的进路。其中,第一部分可按6~8学时设计,首先介绍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等,使学生对于经济法及这门课程建立一个整体概念;其后增加法学基础知识的比重,包括民事法律关系与经济法律关系的关系、民事法律行为和、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等。这样编排是因为,2006年“两课”改革,缩减了法律基础的课时,非法学专业学生缺乏相应的法学理论基础,而这又是学习以后章节的必备入门知识,只有在第一章进行充分铺垫,后续教学才能顺利进行。例如,尽管“除斥期间”是一个较为专业的概念,但是近年来已逐渐被吸纳入各类非法学专业经济法教材中,因为诸如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保证期间等实务中常见的问题均涉及“除斥期间”的知识。合理编排具有承继关系的各章节有助于教学。例如,关于公司法与个人独资企业法和合伙企业法的编排次序,各教材并不一致。按常理都会认为应当按照由简到繁,由低级向高级,即先个人独资企业法和合伙企业法,后公司法的次序编排,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公司法在前效果更优。这是因为在公司法一章中全面介绍了公司的分类及其比较之后,已为下一章介绍后者打下了基础,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而且,在随后讲解个人独资企业与一人公司的区别及联系也更加顺理成章。新颁布的法律逻辑性极强,教材章节的编排一般按照法律条文的次序。但为方便教学,有时需要另行设计。例如,尽管《担保法》将主债转让与保证责任的相关条文(第二十二至第二十四条)规定在前,但是教材将保证期间(第二十五至第二十六条)编排在前更利于学生理解,因为主债转让与保证责任涉及保证期间的概念及相关规则。再如,《物权法》第一百八十条规定了可以抵押的财产,但是该范围极大,且无须学生掌握,需要掌握的是禁止抵押的范围,因为禁止以外的就都是允许的,因此,禁止抵押的财产(第一百八十四条)宜先于企业财产集合抵押(第一百八十一条)及房地产抵押(第一百八十二条)等内容,而安排在可以抵押的财产之后,进行重点阐释。教材作为知识体系,既要避免前后矛盾,又要前后照应。例如,公司法的某些内容,如证券发行、股份公司股份转让的限制等,与证券法重合,如果由同一作者执笔更便于解决如何侧重的问题。再如,定金既是合同法中违约责任的方式,也是担保法中的担保方式之一,在编写中应注意统筹。

(三)理论深度与详略如何得当

研究型本科要求一定的理论深度,其目标是培养研究型人才,毕业生继续读硕士、博士的比率较大。相对来说,应用型本科侧重探讨表面的东西,以实用为主,主要是掌握法律如何规定,如何适用法律,如何处理个案,而不要求理论深度。非法学经济法作为非专业课程,同样侧重实践操作,不适于深入的理论探究。理论深度与详略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般来说,挖掘深度需要详,初步掌握则为略。但是,不要求理论深度未必不要求详细。教材应详细到分析具体案例的实用程度,否则,学生虽然熟练掌握课本知识,而大量实务上的问题却不能解决。

篇7

摘要:小规模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对中国经济的腾飞具有不可磨灭的功劳,其财务信息的正确性、合理性、真实性显得有重大意义。本文集中阐述了小规模企业的相关概念及其判断标准,围绕小规模企业自身的特殊性可能引起的审计问题做了相应的分析。从小规模企业的定义以及小规模企业审计准则出发,分析小规模企业的特点,再根据小规模企业自身的特殊性与小规模审计的特殊规定进行对比。认为小规模企业存在契约制的约束力小于股东间的社会道德约束力,职工人数少导致日常业务以及会计记录简短,职责分工有限导致内部控制薄弱或失效,以此为基础提出审计业务委托与业务约定的特殊处理、审计业务与其他业务可同时承接的特殊规定,可省略符合性测试的特殊考虑并提供实质性测试的特殊方法和关键问题。

关键词 :小微企业;审计;风险控制

就相关会计准则与相关审计准则来看,两者对小规模企业都具有特殊性考虑以及规定,使其审计不同于大中型企业。而且,在我国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所审计的客户中,截止至2012 年12 月31 日为止,虽然大中型企业所占比率仍然毫无疑问地占据主导地位,但小规模企业还是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份额。正是由于小规模企业的特殊性,注册会计师在对小规模企业提供审计服务时,一般难以掌握其审计程度,或者直接把小规模企业当做一般的大中型企业进行审计。虽然在理论上并无不可,但这在实践当中却往往得不偿失。因此,笔者认为在现有研究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如何规范对小规模企业的审计,如何提高小规模企业的审计效率以及如何保证注册会计师为小规模企业提供服务时的执业质量。本文从小规模企业的定义出发,对其特殊性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小规模企业的定义

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①中的《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3 号———小规模企业审计的特殊考虑》第二条规定:“小规模企业是指营业额或资产总额较小,职工人数较少,职责分工有限的企业。”;而由于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长期不统一,国家统计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以及财政部四部联合于2011 年的企业(2011)300 号文件———《企业规模划分标准》中,就从业人员、资产总额、营业收入三个维度对农、牧、工、商等16 种产业进行企业规模划分。在本文的论述中,对小微企业的划分,以工商部联的(2011)300 号文件为准。

也就是说,从实际应用中,可以从两个方面对该规定进行进一步的理解:一是从企业规模上来理解。由于企业的营业收入或资产总额较少,所以小规模企业所经营的业务相对大中型企业来说也相对比较简单,因此注册会计师在对小规模企业提供审计服务时就可以采用比较简化的审计程序。二是从企业管理上来理解。正是因为小规模企业的职工人数不多,其经营管理职责分工就必然有限,甚至出现一人担当多个重要职务的情况。因此,其相关的经营业务出现重大错误或者舞弊的可能性就必然增加,这也是注册会计师对小规模企业提供审计服务时应该特别注意的。总的说来,笔者认为,对小规模企业的定义的理解,应该从审计学的角度出发,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审计风险大小,以及应该实施何种审计程序进行分析考虑,对于那些所有者权益小,在职员工少,所有权与经营权不能有效分离,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甚至失效,不能够用一般的审计程序进行审计的企业,都应该视为小规模企业,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特殊有效的审计程序。

二、小规模企业业务风险

(一)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二为一

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在2005 年颁布的《公司法》以及《税法》中,对新兴企业的注册资金,股东人数,以及企业组织形式等各方面都降低了准入的门槛并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这些新兴企业一般所有者人数少,而且其所有者大部分都直接管理该企业的生产经营,所有权与经营权经常合二为一。再者,小规模企业的股东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也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甚至是亲属。这使得小规模企业的股东们之间的约束力大大减少,甚至是在依靠合同进行相互制约时,其行为还要受到社会道德舆论的制约,而使合同的约束力大大减少。

但企业的规模小,并不是与高审计风险划等号的。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企业规模小,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二为一,相比起大中型企业中契约制的股权制衡,小微企业股东与股东之间往往都是相互认识。也就是说,小微企业股东之间的道德约束力要远大于合同的约束力。同时,因为企业规模小,日常业务以及会计账目简单,股东对公司了解程度大于一般的大中型企业,能够迅速地了解到并且解决企业日常经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但如此,正是因为股东与股东之间,股东与员工之间更多的是靠人际关系维持约束力,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由于受到了社会道德的制约,员工舞弊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虽然如此,如果我们从另一个方面看,就会发现,在小规模企业中的等级制度跟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一般无异。在高度中央集权的企业管理制度下,股东们犹如皇帝般凌驾于法律之上,不受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控制,更不受任何企业规章制度的约束,大大地增加了决策错误的可能性以及自身舞弊的几率。

(二)日常业务以及会计记录简短

跟一般的大中型企业不同,小规模企业由于其资产总额以及营业收入相对较少,其经营业务或者生产产品一般比较单一。因此,其收入渠道也相对比较单一,客户数量相对较少。从而导致了小微企业拥有日常业务以及会计记录简短的特点。虽然记录“简短”并不意味着记录“缺失”,但在实际审计工作中,我们会发现小规模企业往往存在着交易凭证缺失,成本归类混乱,费用支出不合理,会计核算十分不规范等问题;更有甚者,还存在有故意漏记,错记,迟记账务等情况。

而这种会计问题的出现,往往离不开小微企业的三大特点:资产总额小,营业收入少,以及职工人数少。首先,资产总额小就决定了小微企业不需要花费大成本去聘请拥有高级职称或者丰富经验的会计从业人员。在实务工作中,我们发现,在小微企业中担任会计主管一职的会计从业人员有很大一部分都只有初级会计从业资格;只有小部分规模相对较大的小规模企业的会计主管拥有中级会计从业资格;甚至在微型企业,特别是个体户企业中,进行会计记录的人员并无任何会计从业资格,对会计知识也只是一知半解。其次,营业收入少就决定了小微企业不可能高薪聘请会计主管。在实务工作中,我们发现,小微企业的会计主管与同一地区的中型企业以及大型企业的会计主管人员年薪存在数以倍记的差距。这就直接导致了小微企业所能招聘到的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相对低下,会计知识相对贫乏,对偏、难、繁的会计账目处理能力缺失,从而导致了会计记录的“缺失”。最后,职工人数少决定了企业会计人员也会相对较少,从而导致了会计账目在核算过程中,对会计账目的科目、数量,数目,记录时间等核算过程也相对较少,从而在实务中往往出现会计账目核算十分不规范等低级会计问题。

(三)内部控制薄弱或无效

由于小微企业资产总额小,营业收入少,从业人员少,小规模企业一般只会划拨极少数资源甚至直接无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这会直接导致企业内部控制薄弱或无效。首先,企业资产总额少就决定了小微企业不可能投放大量资金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上。目前,对于小规模企业来说,最简便的做法就是直接借鉴相同类型的大中型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并没有结合自己对“拿来”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适当的修改,更不要说真正贯彻到位了。其次,营业收入少,就决定了小微企业不可能持续地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更新以及高效地运行。在实际工作当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小微企业当中,为了控制成本,提高自身的利润空间以及竞争力,内部控制往往是被极大地简化的。最后,从业人员少决定了小微企业的内部控制环节少。最明显的就是在职权分配当中,往往是一个人担任多个重要职位,既承担经营责任,又承担监督经营的责任。而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小规模企业的业主了。在这种上梁不正下梁歪的环境之下,要让其他员工在这种极其松散并且缺乏内部牵制以及内部监督的内部控制制度下受到良好的约束,是不太可能的。综上所述,在目前内部控制建设成本高昂的社会大环境之下,小微企业的内部控制只能沦为空话。

三、小微企业的风险控制

(一)接收审计业务委托与业务约定

《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3 号》中第6 条以及第7 条明确指出:“注册会计师应当充分了解小规模企业的基本情况,评价审计风险,以确定是否接受委托。如果小规模企业会计记录不完整、内部控制不存在或管理人员品行不端,可能导致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可考虑拒绝接受委托,或解除业务约定。”也就是说,审计准则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在与小规模企业签署业务委托书之前,至少要对委托方进行初步的,基本的评价并以此为依据考虑业务约定书的签署与否。如若委托方在业务约定签署之前刻意隐瞒自身问题或者被委托方在业务开展之前无法得到确切信息的,在审计业务开展后也可以解除业务的约定。这是对小规模企业特殊性所进行的考虑,目的在于对小规模企业提供审计服务的被委托方提供一定的法律保护。

(二)审计业务与其他业务的业务实施

《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3 号》中的第9 条明确指出,允许同一会计师事务所同时承接同一小规模企业的审计业务和会计咨询、会计服务等业务。虽然在《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3 号》中有相应的条款对其进行限制,但从根本上来说,这是由于重要性原则决定的。在中国,法律上只规定了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必须接受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而此规定并没有涉及中、小、微型企业。但在银行的贷款要求中,却有“企业必须提供第三方财务报表审核意见”的规定。在实务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小微企业审计都是自发性审计,其目的主要是在于获取融资,其中又以获得银行贷款为主。相比起上市公司的融资对象———股民来说,银行作为一个拥有专业会计知识的投资者,在对企业进行投资时,还会派出专员对该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因此对于企业财务报表的审计依赖程度相对较低。再者,小微企业融资数额相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一般较低,这就导致了审计的重要性相对较低。最后,由于小微企业在中国虽然涉及面很大,但单个的企业能给会计师事务所所带来的业务收益十分有限,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影响也相对较低。在综合其他方面的考虑之后,《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3 号》中才会出现如此“不合常理”的规定。

(三)内部控制:可省略符合性测试

从《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3 号》中,阐释了注册会计师在对小规模企业提供审计服务时应该对小规模企业内部控制的特殊考虑事项,具体内容为:首先,注册会计师应该适当地对委托方的内部控制进行了解;其次,由于小规模企业内部控制一般来说都是薄弱甚至是无效的,因此,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省略对委托方内部控制进行的符合性测试;最后,在审计过程中,如果注册会计师需要第三方对被审计单位进行符合性测试,可以另行签署业务约定书。从该规定中,我们不难看出,该准则基本上是默认了小规模企业内部控制的无效性,并为了节约资源,提倡简化或直接省略掉对其进行的符合性测试,这在大中型企业审计中是基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四)实质性测试的特殊方法和关键问题

跟“对内部控制的特殊考虑”一样,《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3号》阐释了注册会计师为小规模企业提供审计服务时对小规模企业实施实质性测试的特殊考虑事项,具体内容为:首先,注册会计师应该按照独立准则的要求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但可以根据委托方自身的特殊性对其进行适当的简化;其次,注册会计师应该以实质性测试为主要获取证据的渠道,降低审计风险至可见收水平;再次,该公告为注册会计师对小规模企业实施实质性测试提供了3 种特殊方法;最后,该公告提出了注册会计师对小规模企业实施实质性测试时应该注意的5个问题。可以看出,在小规模企业审计中,如对大中型企业审计一样,对委托方进行实质性测试是意义重大的一环,但迫于现实问题,注册会计师在真正实践的时候,不得不简化或者只抓重点进行实质性测试。

(五)业务主要承接方的审计能力

由于小微企业的资产总额低,营业收入低,这就决定了会计师事务所承接小微企业审计业务的利润空间也会相对较低。因此,在实务工作中,承接小微企业审计业务的以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为主。相对于国际知名的PWC、KPMG、NY 和DTT以及国内知名的立信、天健等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所拥有的注册会计师人数相对较少,业务水平相对较低。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其业务审计能力以及财务报表审计公信力较低。

综上所述,由于在小微企业审计中,无论是被审方还是业务承接方都不可避免地存在有较高地审计风险。因此,小微企业审计风险控制问题不容忽视。

四、结语

通过本文的初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小规模企业审计问题是国内审计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虽然小规模企业审计只占中国审计服务的一个部分,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小规模企业审计就是大中型企业审计的一个缩影。虽然两者在审计问题上各具特色而且不尽相同,但是对于两者的审计问题是辩证统一的。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将来对小规模审计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多的关注:如小规模审计问题的发展历程、国外小规模企业审计问题的解决方式与借鉴等问题。笔者相信,通过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通过各位注册会计师与政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小规模审计问题将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柴红兵.小规模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基于新的小企业会计准则.中国集体经济(财务管理版),2012(21):172-173.

[2]常志安.小规模企业审计指南及其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中国注册会计师(工作研究版),2002(8):29-31.

[3]顾远.谁需要高质量的审计———基于中小企业审计现状的分析.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重庆:中国会计学会,2010:599-604.

[4]工业和信息化部.企业规模划分标准.工商部联企业,2011(300).

[5]刘建华.小规模企业审计风险与防范.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2(1):35-37.

[6]林林.中小规模企业内控制度审计之我见.魅力中国(企业天地版),2007(9):83-84.

[7]罗梅《. 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讲座(十八)———小规模企业审计的特殊考虑.商业会计,1997(12):25-26.

[8]李铁群.小规模企业会计报表中常见的错弊、成因及审计对策.现代乡镇,2003(4):33-34.[9]田莉杰,王玉荧.小规模企业审计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中国乡镇企业会计(审计工作版),2005:41-41.

[10]王元英,陈申红.小规模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中应关注的问题.财会通讯(理财版),2006(6):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