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的种类范文
时间:2023-07-04 17:24: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间艺术的种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民间;艺术形式;文化遗产;类别
人们通常会将民间艺术的类别抽象的划分到非正式的艺术形式中去,认为民间的就是自然流露的,是延续传承中所遗留的非物质遗产,是非正统的。这种想法是片面的,由于民间艺术是各民族历年发展的、创造的、各类特色艺术文化的集合,是大众智慧的杰作,其种类之庞大可想而知。
1 简述民间艺术的种类
民间艺术其种类主要分为:装饰类、娱教类、用品类、生产类、祭祀类、民居等等。装饰类中年画,面具,脸谱,剪纸人们都颇为熟悉,另外雕刻、刺绣、草编布绣等则会较为陌生。娱教类有木偶玩具,泥玩具,陶塑以及皮影木偶等。穿戴类和用品类以及生产类,则更贴近于生活习惯,如手工布鞋、器具、农具等。这些都算是民间艺术的范畴。不同民族的习性会存在不小的差异,宗教信仰间也会各有所好,例如在祭祀方面,出现的神像以及供品间的艺术形态特征则颇为丰富。
2 映射在人文气息下的装饰民间艺术
2.1 年画
上面所提及的民间艺术中,装饰类的寓意更为浓烈一些。例如:年画是人们对于新生活的祈祷和祝福。它始于门神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是农村的老人和孩子们在过年时常常接触的习俗的、艺术的形式,大多会用来张贴或是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
2.2 面具
面具和年画一样有着其独特的寓意,也是节日庆祝或是戏剧里用来伪装的道具。当然面具的具体形式很不一样,有龇牙咧嘴的;有的憨厚可人的,总之面具的表情是来自于人们内心世界,是纯艺术的象征,是一种特殊的、重要的文化传承情趣。不仅有很丰富的文化内涵,更具有非常特殊的外在形式。由此看来,在造型装饰艺术中,面具算的上是一个特殊的领域。面部的表情的表现手法和色泽的搭配成为了很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2.3 脸谱
脸谱和面具类似,但面具多搭配的是部落和图腾的寓意而脸谱则是与国粹相映衬。是属于中国戏曲演员脸上的一种独特的艺术。与舞台、灯光、服装、动作整体形态共同烘托着整个戏剧的动脉。不同的人物性格会造型不同。最熟悉的是丑的造型,鼻梁上的一小块白粉,现出了该角色的幽默诙谐。而生和旦面部的淡妆与净的重施油彩形成了素脸和花脸的鲜明对比。
3 “纯正”的民间艺术
从上面的民间艺术的装饰方面来看,每种艺术都有其独到的存在意义。都值得我们去深究和发扬,从传统的民间艺术中我们可以挖掘创作的营养。因为它们有很朴实的品质。这和设计的初衷是完全吻合的,都是以人为本,贴近生活。每一件精微的艺术品,无不是成功于所实的基本功之上。中国的民间艺术是基于各民族高度的审美能力和卓越的创造于一体的精华。他们产生、流传、发展的丰富多彩,是民族色彩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把对于生活中的朴实明朗、火热向上的态度利用艺术的形式很自然的表达出来,记录着人们内心最纯正的、最真挚的、最善良的、最直率的、最热情的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
4 结语
从中国的民间艺术中我体会到了“物以致用”“就地取材”“因材施艺”的魅力,虽然不能用专业的美学标准评判,但通过民间美术特有的吉祥寓意等方向看,中国民间艺术是值得我们去感受、体会和鉴赏的“宝”。
参考文献:
[1]矫友田.《走进中国民间艺术的神奇世界》[m].金城出版社.2011.02
[2]包贵韬.《民间艺术读本》[m].大连出版社.2011.03
[3]王琥.《装饰与民间艺术》[m].重庆出版社.2003.03
篇2
一、传统民间艺术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现状
现代环境艺术所涉及的领域较为广泛,是众多环境系统的融合艺术,包括城市规划、建筑、园林、室内设计等领域。环境艺术是以设计符合民众精神和生活双重需要的生存空间为最终目标,在设计过程中要求遵循自然规律,符合事物发展方向,融合当地传统文化。
(一)艺术设计贴近自然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全球人民对于自然环境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因而环境艺术设计中逐渐贴近自然风格,力求为人们提供一种舒适的感觉。
(二)要有整体化
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中,由于其涉及的领域宽广,现如今,一个城市的环境艺术从城市规划到建筑风格都呈现出整体性特点,从而实现城市发展的协调统一。
(三)要趋向民族化
中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发展具有个性和共性。现如今的环境艺术设计渐渐偏向于民族特色,如日本的建筑物偏好室内设计全部显示出日本民族特色。总之,传统环境艺术中欠缺的元素历史性和民族性,目前环境艺术设计已经从民间艺术入手,发挥民间艺术的积极作用,促进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出符合大众心理和生理需要的生存空间。
另一方面,传统民间艺术是指将传统艺术按照社会阶层进行划分,如诗词等的艺术创造不属于民间艺术范畴内。传统民间艺术指的是艺术作品的创造者是普通老百姓,其创作的艺术品也是为社会底层的百姓服务的,所以传统民间艺术再发展并不仅仅是以审美价值为主要生存支柱,期间,传统民间艺术的种类离不开以下两种类别:
1.生活服务类
传统民间艺术中可以归纳到生活服务类的艺术品种类繁多。为底层百姓生活中的吃穿住行、劳动等一般生活物质资料服务的艺术品主要有生活用品,如百姓创造的不同厨具等;服务于生产劳作用的,如纺织车;服务于穿戴方面的民间艺术种类最多且发展最为繁荣,如衣服上的不同刺绣图案;服务于百姓居住需求的主要有石头、木材、土等材质使用和各种家具的样式和摆设等。传统民间艺术中的生活服务类影响着广大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在日复一日中形成了民间文化氛围,体现了社会底层对于生存质量的追求。
2.精神信仰类
传统民间艺术中主要为底层百姓提供精神信仰服务的主要有为祭祀祈福所用的贡品,如各种纸扎供具。第二种服务于精神类的是娱乐所使用的,如民间传统中的提供休闲娱乐的各种戏曲种类和游戏,如各种面具、玩偶,灯谜等。第三种是表达情感和内心需求的,如年画、剪纸等民间艺术品。
总之,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实用性、传承性、工艺性。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发展到现代,其在现代文明发展中也起着关键性作用。
二、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应用特点
根据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出,传统民间艺术运用到现代环境艺术中具有以下特点:
(一)地域性
传统民间艺术带有地域性导致其应用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带有明显的地域特点。不同区域内的人民拥有不同的民族归属感,其所创造的民间艺术也因此带有地域个性的标志。如北方的服饰特点以皮、毛材质为主;南方的服饰特点以布、丝等材质为主。同时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往往会将年画等粘贴艺术品运用到北方建筑室内设计中,将其发展成壁纸等艺术品,而南方应多潮湿天气,较少使用到这些民间艺术品。
(二)装饰性
根据传统民间艺术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民间艺术在历史中主要发挥其实用性功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民间艺术品的实用性渐渐不再适应社会需求,因此,在现代环境艺术中主要汲取传统民间艺术源远流长的装饰性功能。如剪纸艺术的发展已然成为产业结构链。而许多建筑物的室内装饰中喜欢用到民间艺术品,如蓑衣、中国结等成为装饰品。
(三)情感性
传统民间艺术凝聚了中国民间数千年的民族情感和精神,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主要采用了传统民间艺术品种富含精神文明的元素,如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对民间传说故事的使用,白蛇传故事中的断桥、油纸伞等元素的使用,从而使现代环境艺术中带有民间百姓对美好事物的祝福之情。
(四)民族性
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中国百姓生存的哲学,反应了百姓的审美特点。总之,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往往那些具有民族性的设计元素具有独特性,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和借鉴。
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环境艺术中运用的几大特点,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和现代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
从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特点,可以总结出其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发挥着审美作用和非审美作用。
(一)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审美作用
传统民间艺术凝聚着普通民众上千年的精神艺术。首先,民间艺术具有质朴简练的审美特点,运用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使人们感受到审美的愉悦性;其次,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上具有和谐对称性,使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继承到这种形式美感,形成现代环境呈现出独特的形态特点,如上海“新天地”商业休闲街区中对民间建筑材质的保存和应用,使得上海的整体环境呈现出传统与现代和谐统一的审美感受;第三,传统民间艺术中内容的运用,丰富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元素,体现了精彩纷呈的审美感受,如北京民间文化习俗在王府井环境改造中的使用,使得王府井的休息场所、灯柱等富含了民间文化内容,糖人制作的铜像、糖葫芦铜像等的规划设计,使得王府井富含生活的真实性,使得王府井包含了浓厚的传统韵味,拉近了国内外民众同王府井之间的距离,体现出丰厚的审美感受。
(二)传统民间艺术的情感共鸣作用
传统民间艺术具有浓厚的情感,其中包含对家人的情感、对时代的情感等。人们可以通过民间艺术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进行情感交流。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民间文化运用其情感特点,为一些建筑设计、装饰品等赋予情感文化,从而提升人们对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归属感。如民间文化中运用五颜六色的布条来制作幼儿的衣物,表达对于新生命的祝福和慈爱之情。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将五彩的布条设计成室内装饰用的抱枕、地毯等物品,表达对屋主的祝福,同时也表达屋主对来客的欢迎之情。另一方面,传统民间文化能够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带来祥和氛围,起到缓解现代人们生活紧张感的作用,如民间元宵赏灯猜灯谜的习俗,在现代城市规划中,一些城市会在商业主街道上悬挂各式各样的灯笼,从而营造了快乐祥和的气氛,增添了现代人们生活的惊喜。
(三)传统民间艺术的教化作用
传统民间艺术中蕴含丰富的道德文化,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民间艺术的使用潜移默化中起到教化现代人们的作用。如民间艺术中的年画、剪纸等图案,往往带有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的意义。因此,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二十四孝”的铜像,直截了当地表达了教化民众的作用。
篇3
关键词:长吉图大开发;民间艺术;应用
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本民族文化。民间艺术是整个国家经济生活、文化艺术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民间艺术品承载着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灿烂光辉的吉林民间文化艺术,一直以来都是世界文化的瑰宝,受到各国学者和专家的重视。
一、吉林民间艺术的种类和状态
吉林民间艺术种类众多,传统的民间艺术品有9大类:雕塑、金属、花画、天然植物纤维编织、抽纱刺绣、地毯和挂毯、珠宝首饰、美术陶瓷。其中松花湖浪木、根雕艺术、舒兰皮影、满族剪纸、玩偶、易拉罐立体工艺画、松花石砚、微雕艺术、圣诞礼品、羽毛鸟民间艺术品等发展的比较好,成为了当地的特色产品,并且在国内外市场都很畅销。像珠宝首饰加工行业发展的比较薄弱,主要是因为本地区贵金属产量比较少。而且由于漆器工艺产品的原材料远离吉林,油漆工艺本身比较复杂,漆艺产品在吉林地区没有发展起来,没有形成产业规模。但是目前吉林艺术学院已经成立漆工作室,相信一定会为吉林省的漆艺术品行业做出贡献。
吉林省地区文化历史远不及中原地区那样悠久,传统民间美术还没有形成典型的工艺美术产品,很多工艺产品都是近代才兴起的。如:易拉罐立体工艺画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具有比较好的发展势头和市场前景:非有色金属制品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并在2000年到2004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鞋塑这种工艺形式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虽然没有形成产业,但是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形式。
吉林省民间艺术品大部分集中在吉林市,一批老工艺美术设计人员,组建了吉林市工艺美术协会,定期组织活动,形成了一个很好的艺术氛围。
二、在大开发的背景下,加强吉林省民间艺术的传承和保护
民间艺术虽然是传统艺术,但是也需要创新,当今在长吉图大开发这个大背景下,吉林省民间艺术只有面向市场和现代生活,才能向前发展。完全被动的依靠保护,不去创新,是发展不起来的。但是民间艺术的创新不能完全摒弃传统,一定要在吸取传统精华的前提下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造出适合现代生活和市场的产品。
民间艺术主要是师傅带徒弟、父母教子女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由于社会的现代化,很多民间艺人为了生存已经转行,导致民间艺术人才流失严重、技艺人员素质下降、珍稀门类无人传承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很多高校已经开设民间艺术课程,培养专业的艺术人才;有条件的行业和企业对民间艺人进行再教育与培训,使他们从理论层面了解自身掌握的民间美术的文化价值,也可以通过现有的地方高校或基层文化部门,通过现代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进行影像记录,更好地记载、传播传统民间艺术,使其拥有更大的展示平台。
三、加大应用开发和利用力度,使其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当今是科学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都发生了变化,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是巨大的。在这种冲击下,民间艺术没有被现代艺术所取代。现代设计中,不论是标志、招贴还是企业的Ⅵ设计;不论是图形还是文字,都要谈创意,创意从那里来,其重要的灵感源泉就是从民间艺术所具有的寓意性而来。
篇4
摘要:我国民间艺术的种类丰富多样,发展至今直接成为中华文明最活跃的历史教材。然而受到当今时代各种新兴文化的冲击影响,我国大多数民间艺术都开始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一些以往传统的补救措施也促使民间艺术的发展进行一个发展瓶颈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民间艺术结合全新的科学技术进行了创新性的研究,促使民间艺术元素开始数字化方向发展。本文主要针对民间艺术元素的数字化应用进行分析,并未进行简要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民间艺术元素;数字化;应用
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和发展,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经过漫长的时间沉淀,近乎失传,同时也有很多直接被保留了下来,从而被国家列为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针对民间艺术开展了大量的保护措施以及相应的资金加以支持。以此来希望民间艺人能够继续生存下去,从而保证民间的技艺不会失传,创造出更多让人们知道和了解民间艺术的机会。如今科技技术发展异常迅速,各种新兴文化也开始不断的冲击民间艺术的发展,古老的民间艺术直接被挤出了大众的娱乐舞台。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将民间艺术和科学技术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促使民间艺术元素的数字化应用。
1.民间艺术元素概述
在种类繁多的民间艺术元素当中,我们能够发现它们都共同的呈现同样的文化情怀及其所象征的意义,真正实现以物言志、以景抒情的目的。而且不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民间艺术元素都能够通过劳动人民独有的智慧创造和雕琢出对于美好生活的深刻期望。因此在这些众多的民间工艺品当中,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到民间历史所拥有的地域文化风情,同时也看到了具有浓厚底蕴的传统美学和民俗文化,直接映射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灿烂精神光彩,同时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厚的民间艺术产品,和当今的民间艺术工作者们共同书写了一部鲜活的民间艺术文明的发展历史[1]。历我国的民间艺术要想更好的利用数字技术来进行艺术性的创作,就必须要对民间的艺术元素发展进行充分的了解,深刻的掌握民间艺术元素当中的文化功底以及其所象征的寓意等,所以就需要很好的通过对数字技术的利用来实现对美术元素的创作过程,并以此来发掘出民间美术当中的全新艺术形式,从而真正的展现出它美学意义。
2. 数字技术和民间美术元素的关系
2.1 数字技术和皮影戏剧的关系
古代的皮影实物很难保存,在如今也都很难真正见到,但是通过数字化的艺术创作手段能够有效的将目前现有的文献信息内容完美的保存在珍贵的图像当中,并进行数字化的修复工作。然而从这一点上来看,数字化的剪纸能够对戏曲的剪纸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而且在这方面也承载着绝对的优势,这都是围绕着数字化剪纸艺术后续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随着我国动漫产业的不断兴盛,在动画方面的传播也开始不断的发生,大多数传统的戏曲都为我国动画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广阔的思路,而且根据相应的生动活泼的体系,直接走进了现代人的现实生活当中,从而有效的完成了古典艺术方面的现代化转换行为,并因此而获得数量更多的现代化的观众[2]。皮影在古代一经出现就直接成功的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的线描艺术,通过刀具,能够分别在纸张及皮革上面刻画出各种不同的情况,再结合皮影线条方面的自由柔和度,通过各种长短、粗细以及曲直等多种形态来生动的表现出所要塑造对象的具体形态、动态方面的特征。
2.2 数字技术和剪纸艺术的关系
剪纸主要是以纸张作为材料,通过剪和刻的方式来实现,再通过印染和套色的方式来作为辅助,通过一种镂空的效果来促使其产生一种虚实呼应的结果,从而有效的展现出各种生动的形象,促使剪纸的内容情节更加的具有趣味性。剪纸的形式有很多,有染色、套色以及单色等。有些动画MV经常会受到人们的议论,他们认为这只是将剪纸的团放在flash当中重新的绘制一遍,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只是进行简单的临摹,那就只能说明是用一种数字的手段来进行的,这就必须要真正的考虑到剪纸的创作背景、设计思想以及制作的流程等,通过对民间艺术美学的研究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的沉淀,再结合flash,以此来有效的扩大剪纸艺术所具有的艺术价值,从而实现创作空间的拓展,真正继承和传播了剪纸艺术的精髓。
3. 剪纸艺术在皮影动画当中的应用
3.1 皮影人物和flash人物的对比
真正的皮影道具的制作有着非常严谨的制作工艺流程,而且在制作的过程当中,必须要真正具有皮影制作经验的制作艺人才能够完成这个任务。而在数字技术的基础上就完全可以忽略这个过程,只需要注重皮影绘制的效果,同时也无需镂刻和施色等操作,只需要通过PS等工具来绘制相应的皮影人物的身体部件即可,同时将此类的部件直接导入到flash当中转换成各种元件,然后在flash当中进行补间或者是调节骨骼的操作来实现人物的动作目的。
3.2 皮影表演方式和flas的对比
皮影戏通常都需要三根竹棍来对人偶进行操纵,其中一根系在胸前或者是背上的主棍,这根能够有效的保证皮影人偶的稳定重心,保障其整体的运动性。另外两根则系于双手之上,促使其形成一种生动和流畅的表演性动作,当需要加入一些其他的道具时,则通常会将木棍增多,具有非常强的艺术工艺性[3]。而flas当中的补间操作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能够通过关键帧的设置来调出主要的动作,再通过补间形成连贯的动画动作,非常的方便。
3.3 图像绘制创作
Flash当中的图形都是由工具选项当中所包含的所有绘图工作绘制而成的,而且所有图形的形式非常的自由,能够随意的对相应的工作进行局部的修改和选取,但是唯一的缺点就是将各自不同的图形放在同一层时,上面的图形通常会覆盖住下面的图形。而绘制对象就不一样,因可以对其进行直接的修改,同时也可以双击进入到内部来进行编辑和操作,其所具有的最大特点还是在绘制对象的本身基础上处于一个相对独立的存在,因此就可以将两个绘制对象进行相互覆盖,同时对二者的之间的位置大小以及角度等进行编辑修改,还可以通过笔触来使用填充的属性加以修改。
4.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有效了保护了民间艺术的研发,同时也直接延伸出了更广泛的行业,并形成一种产业化的发展。(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林彬晖. 传统戏曲动画片中的现代元素[J]. 大舞台. 2012(09)
篇5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教学民间艺术文化策略研究
引言
民间艺术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要素,容纳着深刻的文化底蕴和美学思维,对人们的精神发育和价值认知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还能培养传统文化意识。如果将民间艺术文化融入到幼儿教育教学体系中,无疑是极为有利的,在实践培育的基础上,帮助幼儿提早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升华价值观念,感受工艺艺术的魅力,提升文化素养。
一、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重要性
(一)民间艺术文化丰富教学活动
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可以丰富幼儿教学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类别的民间艺术开设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制定不同的主题,引起幼儿的关注,激发他们的兴趣,以民间艺术文化这一新兴元素改进传统游戏教学的模式,丰富幼儿的认知世界。因此,在教学中适当地融入民间艺术文化十分必要,不但可以加深幼儿对民间艺术认知程度,从小培养手工艺的制作能力,同时还有利于幼儿的实践锻炼和意识思维巩固。
(二)推进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民间艺术囊括的种类是极为丰富的,但许多民间艺术因为无人传承而逐渐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之中,这无疑造成传统文化的重大损失。因此,应当积极宣扬民间艺术文化,将这一传统文化渗透在教育领域内,使其得到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幼儿园教学阶段融入民间艺术文化的教学内容,可以为民间艺术文化培养未来的接班人,有利于传承,使得优秀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二、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分析
(一)培养幼儿园教师的民间艺术文化教学能力
老师在幼儿教育中所处的地位是极为重要的,由于幼儿的心智还未发育完全,便需要老师在一旁进行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念可以帮助幼儿健全人格,也能促进教学效果有所成效。要顺利将民间艺术文化渗透到幼儿教学中,首先要做的便是提升幼师的相关技能水准,使得幼儿教师这一教学主体深刻了解民间艺术文化的相关知识,方可进行直接教学。例如,幼儿园可以定期举办民间艺术文化的培训课程,邀请民间艺术的匠师来到学校进行专业指导和讲解,让老师们得以学习,便于日后的课堂教学。还可以让老师们多多参与社会上民间艺术的展览,进行自我提升,丰富真知灼见才可教书育人。
(二)将民间艺术文化渗透在幼儿的实践教学中
民间艺术的形式和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包括雕刻艺术、染织艺术、绘画艺术、表演艺术、编织剪刻类艺术等等,在幼儿教学中可以选择操作较为简单的民间艺术进行实践教学,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潜移默化地渗透民间艺术文化。例如,在进行实物教学时,老师可以教导幼儿们一起进行剪纸,通过剪纸艺术展示各类动物图形和生活中的事物,加深幼儿的印象,还能学习剪纸文化[1]。对于大班的孩子,进行字体剪纸,是学习生字的有效形式。或者老师可以展示皮影艺术,让幼儿观看一些皮影动画,用皮影戏的形式讲述寓言故事和童话故事,再让孩子讲述观看感受,寓教于娱乐。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民间艺术进行知识教学,使得这一文化慢慢渗透在教学内容中,促进教学方式的革新。
(三)在幼儿的日常环境中营造民间艺术文化氛围
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促进教学内容的吸收,保证幼儿的学习状态,多样化的学习空间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不断给予幼儿视觉考验,从而刺激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故而,在将民间艺术文化融入到幼儿教学内容中时,要考虑到环境对人的影响力,为幼儿打造一个极具民间艺术氛围学习空间[2]。
篇6
关键词:民间艺术;走进课堂;艺术修养
中国的民间艺术是通过各个民族在劳动生产中不断积累起来的文化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由于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所以民间艺术呈现出百花竞放、种类繁多的景象。民间艺术是广大劳动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体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艺术的形成多种多样,所以呈现出大众化、生活化、民俗化的特点。
一、民间艺术进入课堂的意义
中国民间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不断的发展和传承,已经变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对人的艺术修养大有裨益,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叶浅予就是因为受到民间剪纸艺术的启迪从而走上美术之路。民间艺术能够唤起青少年的艺术向往和艺术修养的情怀,所以让民间艺术走进课堂具有深刻意义,能够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从而产生喜爱之情,以达到传承的目的。民间艺术走进课堂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国目前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繁荣阶段,外来文化的冲击让民间艺术的生存环境日益严峻,很多的民间艺术都面临着失传的危机。所以让民间艺术走进课堂是非常具有必要性的,培养青少年们对民间艺术的兴趣,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民间艺术的价值,提高全民的文化素养[1]。
二、让民间艺术走进课堂的具体措施
如上所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工业化、经济全球化、高科技等的密集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融合,但是也让很多优秀的民间艺术在数字化发展中逐步地消亡甚至是消失无痕。所以民间艺术以及民间艺术的爱好者就需要研究出更加有效的方法进行传承。接下来就是一些民间艺术走进课堂的具体措施研究。1.大力培养专业化的艺术师资。想要很好地在课堂中进行民间艺术的教学,首先要培育一批具有专业化水平的教师,这是实施民间艺术教学的前提和关键。那么学校要如何来建立一批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呢?主要分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在学校内部培养引导教师进行民间艺术的教研活动,不断地加强民间艺术的师资力量,另外一方面是聘请民间艺术的相关专家作为教学顾问进行民间艺术教学指导,或者是邀请民间老艺人在课堂进行实践亲身教学。通过内部成长和外部资源利用来扩充加强民间艺术师资力量培育。2.教学相长,让学生认识民间艺术。民间艺术走进课堂是一件新奇而有意义的事情,将优秀的民间艺术融入课堂教学体系是建立健全民间艺术传播体系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地形成一个完美的循环教学体系。在美术课堂上可以进行剪纸、面塑、染织等民间艺术知识的传播以及让学生亲身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音乐课上可以进行传统音乐的欣赏,以及感受传统舞蹈的独特魅力。体育课上同样可以教授很多传统的武术,例如太极、洪拳等。这样学生既能够增加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又能够增强体质,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学校在课程的设置上可以将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完美结合,从而达到民间艺术走进课堂的目的[2]。3.加大民间艺术课外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亲身体会。让广大青年了解当地的民间艺术并且喜爱上民间艺术,进而主动地传承和发展这一宏大的目标是我们此时此刻必须要做的事情。这些有意义的事情对于青少年培养综合素质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课外民间艺术活动是最直接、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学校积极开展民间艺术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教学方式及其内容。譬如邀请老艺人来学校进行现场制作、现场展示传统技艺,并且亲身指导学生进行实践,这样能够让学生直接接触民间艺术,增强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4.加强校园民族文化的氛围建设。为了让民间艺术更好地走进课堂,学校还可以利用校园报刊、校园广播、校园网络等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由此来营造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能够让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地接受民间艺术文化的熏陶,并且能够直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民间艺术的魅力。当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要培养孩子们的民间艺术审美,家长们多带学生去接触民间艺术、传统舞蹈、传统音乐、传统技艺等等。
综上所述,民间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华民族具有深刻的意义。所以将民间艺术引进课堂也就具有了独特的传承意义。教育能够让学生有意识、有计划地了解和学习民间艺术,从而更好地达到传承和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毛砚.如何让民间艺术走进中学生课堂[J].教育教学论坛,2010(31):236.
篇7
【关键词】民间艺术 现代动画 关系
1 现代动画和民间艺术相结合的必然性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是中国动画的初步发展时期,也是最繁荣的时期,像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和影响深远的《大闹天宫》等,独特的民族风格使其在国际上屡获大奖。80年代,中国动画再度辉煌,如《哪吒闹海》、《三个和尚》、《山水情》等优秀作品,国际反响不俗。“中国风格”得到进一步发扬。
随着现代动画时期的到来,中国动画产业并未取得可观的成就,究其原因是,90年代至今,在中国动画的探索期,面对美日动画的泛滥,既想模仿美日,又想继承传统,结果模仿并未得到肯定,且对民族风格的学习也仅得皮毛。而90年代之前中国动画的两个高峰时期,则表明中国动画坚持民族风格的选择是正确的。由此可见,现代动画和民间艺术的结合,无论在任何时期都是必然的。
2 中国的民间艺术与现代动画之间的关系
(1)现代动画对民间艺术的吸收借鉴。从内容基调上来看,剧本内容要求故事框架简洁明了,人物形象鲜明突出,这一点在很多成功的动画创作中都有体现。民间艺术中,拥有很多好的素材。如20世纪70年代的《大闹天宫》,其内容取自京剧,服饰采用古代宽广的衣袖飘逸的长带,且音乐、风格也是采用戏曲中的格调。这类作品并没有在当今时代销声匿迹,近年像《花木兰》、《兔侠传奇》、《魁拔之十万火急》等,都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
从配色风格上研究,动画工作者在动画制作过程中要寻求适合故事情节和内容的配色方案,比如深蓝+红黄=典型的民族味,基调灰色渲染悲伤气氛,基调亮色渲染快乐气氛等等。民间艺术则为现代动画的配色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依据。如鼎鼎有名的《九色鹿》其取材和配色都是参照敦煌壁画,动画片中鹿王周身洁白而一尘不染,从美学观察角度出发,这是因为壁画的效果中,白色是最显眼的部分,视觉上最清晰,轮廓最美。
从制作手法上分析,用手工制作的实体做为动画作品中人物和场景,民间艺术中手工艺品就可以组成风格独特的场景和人物形象,这是在技艺上对民间艺术的吸收借鉴。纸雕动画来源于剪纸和皮影这两种民间艺术,兴起于中国70年代,有《猪八戒吃西瓜》、《田螺姑娘》、《济公斗蟋蟀》、《渔童》等诸多由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动画影片。这种动画风格上独树一帜,在技艺上要求很高,必须有比较的精湛的雕刻工艺,所以中国近年来少有这类作品。
(2)现代动画是民间艺术的传承延续。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传统的则更可能历久旎新。随着时代的进步,民间艺术作为一种单独的艺术形态,很难广泛地被大众所接受。因此动画作品就作为一个新兴载体,在承载民间艺术这种艺术形态的同时,由于传统文化的融入,更加突出了自身的本土文化的民族性,从而产生了新的艺术形态和艺术风格――以民间艺术为基础的民族特色动画。从这一点来看,恰恰说明了现代动画承载了民间艺术这种艺术形态,同时使得民间艺术中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延续。
(3)中国现代动画与民间艺术相辅相成。其一是在技术上相互渗透,民间工艺种类繁多,如刺绣、印染、泥塑、民间陶瓷等,都是可以运用在动画中的工艺品。现代动画的核心技术就是“让静变动”,借助现代媒体,给人一个动态的感官享受。民间艺术为现代动画提供了唯美古老的艺术品,而现代动画为民间艺术提供了面向大众的新方式,这是科技和传统工艺的碰撞。二者各取所需,在技术上相互借鉴,相辅相成。
其二是在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促进,动画艺术利用民间艺术制作动画片,大大强化了作品中本民族的本土文化魅力,进而增强了动画作品本身的国际竞争力。而动画作品的传播,无形中宣传了中国民间艺术。其反馈信息会帮助修正民间艺术的发展方向,并改进动画作品的不足之处,使其更早地打入国际市场。所以说,中国现代动画与民间艺术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3 未来动画与民间艺术关系的趋势和展望
日本人完整的保留下来了其传统的文化,如服饰、纹样等,将这些传统特征和民族热血情节,灌注给创作的卡通形象。捷克人在特殊的地理、历史背景中孕育出对现实社会批判性的艺术精神,成就了捷克动画有的黑色幽默。其木偶戏作为一种有悠久的传统娱乐形式被传承至今。不管是日本还是捷克,它们的文化背景并不及中国深厚,可称之为民族特色的精神文化遗产屈指可数,但他们却将民族动画发挥到极致。可见中国需要从数量和成分上扩大民间艺术在动画作品中的比重,更深入准确地传承延续其精神内涵,并运用高新科技手段让两者更完美的结合。
参考文献
[1]冯骥才.鉴别草根[J].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1.
[2]赵国志.色彩构成[J].辽宁美术出版社,2011,6.
篇8
从社会实践角度看,近年来,我国很多区域的学前、小学阶段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已经将民间艺术作为特色课程纳入到了学生基础素质的培养范畴;但由于小学教育在我过教育体系中所站的分量和影响力较小,对学生更多是知识拓展而非兴趣培养和深入训练,对民族民间艺术的持续性系统教育很难实现;中学阶段在高考指挥棒引导下,艺术教育完全倾向于应试性专业教育;而高校教育在技术理性的社会需求以及西方艺术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更是对民族民间艺术教育漠然视之,因此,我们可以说,在我国整体的正规教育体系中,民间艺术登上正规教育的“大雅之堂”的教育开展情况依然不容乐观。
高等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处于顶层位置,是培养社会高级专业人才,实现强国梦想的重要途径场所,但专业和课程的同质化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同质化导致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所需求的人才不相适应。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多样化、多元化的,而高校所培养的人才是单一化的。
针对艺术教育而言,众多高校艺术类专业或课程缺乏特色,专业间缺乏区隔,难以适应社会需求,就业出路雷同等问题已经是很现实的棘手存在。一方面是民族民间艺术教育传承的危机,另一方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同质化,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民族民间艺术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将民间艺术纳入到正规的高校艺术教育体系,通过高校专家学者的归纳、整理和完善,形成科学有效的民间艺术教育教学体系,推进民间艺术的普及教育、改进创新;进而培养民间艺术的高级传承和研究人才,更好地弘扬中华文化,即成为高校特色艺术创新教育的最佳途径。
二、高校教育的重要意义
1.推进本土民族民间艺术教育,有利于保护和传承本土民间文化
在现代工业潮流冲击以及西方艺术理论体系影响下,我国民间艺术一度曾被迷信于倡导现代文明的国人当作落后的象征而丢弃,年轻一代对本土民间艺术极其陌生,更不用说对其进行传承和发展。民间艺术作为“母性”艺术的文化根源性正在遭受威胁,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更多“本土化、高层次”社会成员的关注和参与,高校教育时我国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将民间艺术教育融入到高校艺术教育范畴,有利于从更高层面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强化社会认同和文化弘扬。
2.完善高校现有艺术教育教学体系,强化特色办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对我国高校民间艺术教育教学开展情况的初步调查,我们发现很多高校现有的艺术教育教学体系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艺术教育缺乏个性。而我国民间艺术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将数百种民间艺术形式融入整体艺术教育中,既不现实、也没必要。民间艺术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和特色性,根据高校自身环境特点,有侧重地选择不同民间艺术形式,进行民间艺术的“本土化”高校教育,在降低高校艺术教育趋同的同时,丰富教育教学领域和内容,增强高校特色竞争力。办有特色的大学,就要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实现优势资源教育,才能培养出类拔萃的人才。
3.利用高校人才优势,促进民间艺术品味升华,焕发民间艺术新活力
由于绝大多数民间艺术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不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艺术训练及深厚的文化熏陶,这直接导致了很多民间艺术作品题材范围狭窄、表现方式单一、艺术水平不高等问题的出现。高校在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中处于高层次位置,作为艺术教育的传受双方都具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和综合素质,民间艺术通过高校教育平台,会接触和培养一批具有较高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创作群体,促进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教育的良性互动,为民间艺术的改革创新、品味升华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有助于焕发民间艺术的新活力。
4.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中国民间艺术的全球化发展
民间艺术的魅力在于它能体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特色,其民族化特征体现的是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我国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精神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亲和力的载体,民间艺术的本土化高校教育,不仅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且是保护、复兴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措施。“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艺术无国界”,通过高校教育,逐步培养起民族文化艺术的欣赏群体和传播者、创造者,为民族文化的复兴和全球化传播做好人才培养和文化准备,促进中国民族艺术的全球化发展。
三、高校教育探索与思考
对于民族民间艺术高校教育问题的学术研究,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大多数集中在理性思考和对具体实践的整理工作,2006年出版的《抢救民艺———潘鲁生民艺访谈录》在对我国民间艺术生存现状考察的基础上,对于民间艺术高级传承人才培养的紧迫性提出了要求,认为高校在民艺拯救和传承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2010年前后马腾、王莲等人发表的《将民间艺术融入高校艺术教育的思考》、《民间艺术在高校传承与发展的必要性》等多篇文章就高校民间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进行了分析,认为高校教育是我国民间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世界性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同时对我国高校民间艺术的本土化高校教育实践情况作了初步统计,关注到部分高校在对本土民间艺术进行研究的同时,设立了相关专业及课程,对民间艺术本土化高校教育进行实践探索。
《广西民族民间艺术教育途径探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元素融入当代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则更为具体地结合具体地域和专业进行了民间艺术改革创新具体实施办法的研究。将民间艺术资源纳入到高校艺术教育范畴的观点日益受到学术界、教育界的重视,结合不同区域、不同民间艺术品类的实际发展状况,对民间艺术进行“本土化”教育,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民间艺术本土化高校教育教学体系,对实现高校艺术教育的特色化办学、促进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已经形成了民间艺术高等教育问题的共识。纵观过往研究和实践,以本土民间艺术教育教学理念、培养目标、专业和课程设置、师资配置、教材体系等具体问题为依托,讨论民间艺术本土化高校教育的原则和具体方案,为推动该项教育向更远深方向持续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参考,这类研究和实践成果尚不多见。科学有效的民族民间艺术本土化高校教育教学体系建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四、结语
篇9
民间艺术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反映,这些貌似简单朴实而又“原生态”的作品,蕴含着关于图腾崇拜、、地域特征、民族文化、民风民俗等极其丰富的内容,为现代动画艺术的发展带来丰富的营养和有益的启迪。民间艺术与动画的结合探索由来已久,从上个世纪40年代万氏兄弟制作的《铁扇公主》开始,上海美术制片厂出品了一系列的优秀国产动画作品,都是动画艺术与民间艺术结合的典范。如《真假李逵》、《崂山道士》、《孔雀公主》等动画作品借鉴了中国民间传统木、泥玩具等造型特色;《小鲤鱼跳龙门》、《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吸取了传统民间年画的造型、色彩以及民间建筑特色;《鱼盘》、《争执》等作品则从民间陶瓷艺术中汲取灵感;《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山水情》等把中国水墨画的表现技法和意境完美地融入到动画艺术创作中;《猪八戒吃西瓜》、《渔童》、《人参娃娃》、《桥》《老鼠嫁女》、《八仙与跳蚤》等作品则是民间剪纸、皮影等艺术形式与动画创作的充分结合。而这些优秀作品中体现的民间传说和充盈其间的民族音乐、民族元素、审美价值、精神追求、文化内涵,使中国动画具有浓郁、独特的民族风格从而享誉世界。[1]
遗憾的是,目前,我国的动画创作普遍存在过多模仿国外动画的现象,缺乏民族与个性语言。这表现为动画创作者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漠视或者茫然。创意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依靠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特色、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借助于高科技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创造。对于国产动画创作而言,是如何充分汲取民族文化的精髓。
从理论上丰富传承民间美术的理论,在实践中使民间美术精华在动画创作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应用,是现阶段高校动画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重庆民间艺术是中原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地方性的传统文化,它与动画艺术在新世纪的发展是和谐相生的,如何更好地认识、了解、传承和发展地方传统文化,并将其合理应用到动画创作中来,对于高校动画,尤其地方高校的动画艺术教育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一、形式多样、风格独特的重庆民间艺术是高校动画教育取之不尽的营养源泉
重庆民间艺术形式多样,风格独特,内涵深厚,寓意深刻,它们拙中藏媚,俗中寓雅,集粗犷、细腻于一体,寓朴实、鲜丽于一身,极具装饰效果。重庆民间艺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重庆民间美术:包括境内的大足石窟造像、木版年画、农民画、羽毛画、麦秆画等等。重庆民间工艺美术:包括皮影、剪纸、石雕、木雕、砖雕、刺绣、编织、建筑、纸扎、泥玩具、布玩具、竹或木玩具、金属工艺等等。重庆民间戏曲及舞蹈艺术:包括大平调、淮调、大弦戏、南调、乐腔、坠子、二夹弦、大罗戏、四股弦、四平调、大弦戏、落腔、豫剧等多种剧种,快板、大调曲子等曲艺,以及扁担偶、跑帏子、吕村战鼓、背阁、抬阁、竹马舞、莲花灯舞等民间歌舞艺术等等。
这些民间艺术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和层面反映着重庆地域文化和社会的变迁,包含着阳刚、大气、质朴和浑厚的中原大地的品格,极具地方特色,其体现出来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人文观念具有强烈的中原民族地域特色,这些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价值追求和精神内涵是高校动画教育极其重要的营养源泉和灵感来源。
二、重庆民间艺术资源在高校动画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重庆民间艺术资源在高校动画艺术教育中的具体应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重庆民间美术相关表现
形式及内容的吸收与借鉴重庆民间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炎黄的始迹在黄河流域,而从夏禹始,先民的传闻则已开始南渐。禹的出生地相传有三处,都在长江流域,即四川、江西九江和安徽。据大量史籍所载,禹生于四川境内的汶山郡广柔县石纽乡,娶于江州涂山。古江州就是今日之重庆。秦灭巴国设巴郡后,巴人更是长足步入了汉化的过程。重庆民间艺术种类丰富,艺术性独特,有綦江农民版画、秀山花灯、酉阳摆手舞、铜梁龙灯、木洞山歌等。
(1)造型观念
民间美术作为一种艺术形象,不是简单意义上客观事物的重复和真实再现,而是民间艺人根据诸多方面对事物原形进行大胆想象,用艺术的手法提炼、加工、再创造的结果。民间美术的造型,从民族传统中走出来,不是简单地重复移位和变异,而是从传统艺术中提取元素,以现代创造意识和表现技巧进行再创造,所创造出来的新的形象具有全新的视觉形象和效果。其传达方式中包含着丰富的构成元素和视觉表达效果,这一点与动画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把民间美术与动画设计造型观念进行对比研究,可以深化对传统艺术的价值认识,有助于弘扬传统艺术;同时,动画设计也可以借鉴民间美术,丰富扩展自己的传达方式。在重庆民间美术中,各种不同的形象特征非常鲜明,其造型朴实、概括、夸张、古雅,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很适合动画的造型。如:灵泉寺南北朝及隋唐摩崖石窟造像及装饰造型独特,形式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滑县木版年画坚持手工制作方式,人物造型粗犷豪放而生动传神,线条刚劲有力而灵活自如,体现了极有特色的典型重庆传统文化,尤其在其扇面年画里,人物形象均取材于故事阶段的典型人物和典型动态,这些戏曲、神话故事里的人物鲜活生动;綦江农民版画人物丰满壮实、质朴方刚、笨拙粗黑、豪放粗犷,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长垣的皮影人物优美、简练,线条粗犷豪放,大胆夸张,继承了民间剪纸的质朴、浑厚、劲烈、豪放的艺术风格,在表现方法上超越了对自然的摹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2)色彩观念
重庆民间美术的色彩一般都单纯、明快,就地取材着色是其最大特点。中国传统的色彩观可以叫做“五色观”,即红、黄、青、白、黑。黑、白是色彩的两极,“有”极归于黑,“无”极归于白,有之极和无之极奠定了以黑白代替一切色彩的水墨画基础。[2]同时五行色也形成了民间美术的基本观,在民间社火、戏曲、脸谱及地戏、傩戏面具中,五色成为身份性格品质的象征,有“红色忠勇白为奸……”等口诀。重庆民间木版年画大多用五色套印,强烈的色彩并置效果,响亮明确。另外,民间刺绣、泥塑等也多用五色。如:綦江农民版画和梁平木版年画的人物设色主要以黑、红、黄、蓝、绿设色,大红、大黄占主色调,紫色很少使用,画面呈暖色。版画颜色用水稀释半透明,不用白粉,并使用调和色,对比不强,画面鲜丽而雅致,其着色笔法也有渲染、平涂、水墨等多种形式,增强了画面的表现力,接近中国画的味道。(3)审美观、价值观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3]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不受功利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制约,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重庆民间美术是当地民众的审美观及价值观的集中反映和体现,更接近于民间原生态信仰,更侧重于精神层面,充分体现了中原人民的崇拜与信仰,具有极强的长江和乌江流域民俗文化特征,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
(二)对重庆相关民间艺术的学习与参考
任何一门民间艺术,都脱离不了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它和其他的姊妹艺术在相同的背景下孕育、发展,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以一种艺术研究为依托,加强民间文化的综合研究,才能更好地了解其本质特征。对重庆民间美术及其姊妹民间艺术如民间戏曲、歌舞、音乐、手工艺等进行综合研究,可以更深入地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及地方艺术特征,可以更好地促进重庆民间艺术的发展传承以及其在动画设计中的综合应用。重庆有着形式非常丰富的各种艺术形式,如古朴、诙谐、抒情、优美、集歌、舞、打击乐、琴弦乐为一体的秀山花灯;快板、大调曲子等曲艺,以及将石刻、木雕、泥塑、剪纸、挑花刺绣、蜡染等古老的民间工艺融入版画之中的綦江农民版画以及表现出土家人粗犷豪放的民族性格的酉阳摆手舞,红色故事等众多民间文学与传说,这些都将为地方高校的动画教育提供充足的营养与有益的启迪。
(三)对重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重庆文化是儒、道、释文化的融合,以巫文化为核心,充分体现出巴文化特征。巴文化在“辩、谐”观念下,一开始就孕育着自强自立、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及重血缘、追求伦理秩序和乐观向上、渴望正气、除恶扬善的道德理念和意识。这表现为以礼义廉耻、仁爱忠信为核心的价值观;刚强有为、自强不息、中庸尚和的生活哲学;“安土乐天”的和平主义生活情趣以及兼容并蓄的宏大气势。重庆民间艺术中人与天地、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想对于现代和谐社会中各种关系的正确处理,以及我们在动画设计中的深入理解与应用都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四)对重庆民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重庆特色鲜明、斑斓多姿的典型民俗文化,也是重庆民间艺术的一个重要题材,集中体现在日常饮食、起居、服饰、生产活动、礼仪、信仰、节令、集会等各方面。如形成于西周而逐渐演化成的提亲、定礼、迎娶等婚俗礼仪延续至今,且仍为农民喜闻乐见。中原的各种习俗,如春节祭灶、守岁、吃饺子、拜年;上元张灯、端午插艾叶、七夕讨巧、中秋赏月、九月重阳登高、除夕易桃符、放鞭炮等,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种民俗活动,常常是民间艺术家喜闻乐见的表现内容。这些都将为现在动画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三、对促进重庆本土原创动画片教学探索的意义
(一)增进高校学生的文化自觉,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传承意识,提高人文修养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全社会良好文化环境的孕育和滋养。高校尤其地方高校,生源多来自于本地,毕业后也有相当一部分要返回地方,因此,高校学生的民族文化传承意识的加强和对民族文化的学习与传承,对于本地民间艺术的保护至关重要。高校具有良好的科研条件,加强高校、政府与民间艺人的相互结合,可为传统民间艺术的学习、交流、传播与发展,提供更多切实可行的平台。促进对重庆本土原创动画片的教学探索,可以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宣传,普及民间文化知识,充分提高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为民间艺术的发展和动画设计的民族化和原创化提供良好的文化和生存氛围,使动画艺术的发展处于一种更合理、更自然、更符合传统文化艺术发展的空间。
(二)促进高校教育充分利用民俗艺术资源,完善高校动画专业课程建设
加强地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可以促进高校教育充分利用民俗艺术资源,完善高校动画专业课程建设。加强重庆民间艺术与动画创作的综合研究,可以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加强对教学效果的实践。对地方民间文化实验性动画短片的制作,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升,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有利于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实现,从而进一步完善高校动画专业课程建设,使高校动画教育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结语
篇10
关键词:大众艺术 民间艺术 借鉴
大众艺术是艺术发展的历史产物。“大众艺术”概念的使用,源于英国艺术评论家阿罗威在1954年以之表示现代媒介。国内使用“大众艺术”概念的情况有两种情况:一是传统通俗艺术的代名词;二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来与中国社会现代化相伴而生的,以文化工业生产为标志,以都市市民为主要消费主体,具有商品化、技术化、共享化和消费性、流行性、通俗性、娱乐性等现代意义特征,通过广播、影视、广告、网络等现代媒介为传播手段的艺术样式。本文所引用大众艺术的内涵亦即以上的第二种情况,由于大众艺术概念本身尚处于一个全新的研究阶段,且与本文论述主旨关联性较弱,故不做深入探讨。但上述大众艺术某些特征,如:技术化、商品化,娱乐性、流行性等仍为本文研究所采纳。
一、民间艺术发展现状
我国的民间艺术早已享誉国外,尤其近现代,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民间艺术在国际上更加受到青睐。从美学的角度来说.民间艺术创造了一种祥和与欢乐的气氛。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民间艺术创造了一种憧憬。在表现形式上民间艺术追求的是构图上的一种完整、饱满、对称、装饰、热烈。因此,许多外国人都以能珍藏一件中国民间艺术品为荣。同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同时又是世界历史上少数几个具有相对稳定文化传承的文明古国,从而造就了我国丰富的民间艺术种类和形式。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由于民间艺术保护者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民间艺术得不到积极的保护,甚至遭到不适当开发,大批具有很高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民间艺术因失去市场而消亡,许多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技艺、习俗、礼仪等文化遗产也在不断消失民间艺术的发展现状。此外,民间艺术缺乏有效继承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民间艺术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在内,在传承特点又常采取口耳相传、口传心授的方法,一旦家族中的继承者不能耐得住寂寞与现代文明的诱惑,或因为生存,放弃对民间艺术的学习,那么往往就意味着这种民间艺术的死亡。
除了以上谈到的民间艺术继承上的问题,民间艺术的参与者也是一个问题。在过去的民间风俗节日,民间艺术的参与者具有相对的普遍性。譬如:旧时民间的舞狮、舞龙,闹社火,无不是家家户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全都参与。但是从现今情况看,首先是现代科技传媒已经把人们的审美注意力吸引到电视机、网络、歌厅等上面,人们对民间艺术的兴趣逐渐淡化。其次是年轻人基本都在外出务工,一过完年就离乡进城,相当多民间艺术就少有人来参与了。
二、大众艺术对民间艺术的几点借鉴
我国的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劳动、生话过程中创造的并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一种最能反应我们民族和地方文化特征的非物质财富。然而,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尤其是受大众艺术的冲击,人们对传统的民间艺术的欣赏心态近几年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民间艺术相比,大众艺术的商品化进程,以消费为导向、以技术为依托、以共享为发展宗旨的产业经模式对民间艺术来说未必不是一种借鉴。
就当前我国民间艺术发展现状来看,民间艺术首先需要的是立法,也就是知识产权的问题。大众艺术产生于商品经济浪潮下,借助市场经济的手段实现产业发展的道路,其决定性的因素就是知识产权的问题。大众艺术产品的生产、流通、销售受到法律的保护。与之相反,由于民间艺术作品的创作情况比较复杂,并且基本上处于一种口传身授、互相临摹的状态,艺术产品的总体特征上具有相似性,艺术水准的创新比较少。因此,民间艺术较大众艺术比较而言更需要法律的保护。
第二,从大众艺术发展来看,民间艺术要做到传承与保护,必须借助规范的市场秩序。现代技术为大众艺术生产提供的精确、规范化的操作程序,现代传媒使大众艺术深入到千家万户,大众艺术的广知度得到很好的强化,但在这一切的背后是有一个规范的市场秩序在维护着艺术生产与消费的各个环节。因此,民间艺术也有必要建立规范的技术生产原则和良好的市场秩序。例如:诞生于50年代,从70年代开始步入鼎盛时期的户县农民画,以其大红大紫的色彩,夸张的描述,寓意深刻的主题,简洁明快的风格、画出了栩栩如生的农家生活、气氛强烈的劳动场面和欢天喜地的节日庆典,充分体现了陕西民间艺术的特点,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然而近年来,由于受到的大量以次充好的粗制滥造复制品进入市场以后,一度红火的农民画价格一跌再跌,有的就卖上十几块钱,二十几块钱,户县农民画变得街市冷清。试想,如若以规范化的市场管理为准则、以严格的技术准入为要求,又怎么会出现,自己砸自己的情况呢。
第三,民间艺术最大的艺术特点在于其鲜明的个性色彩,无论是刺绣、泥塑、面塑、糖人、皮影,还是剪纸、绘画、雕刻,较之大众艺术产品而言都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活力。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由于民间艺术的艺术特性受传统工艺和创作理念的限制,其艺术个性一旦形成往往很难改变,与大众艺术追逐变化、求新相比,民间艺术在满足社会审美需求快节奏上日益表现出脱节。因此,在面临现代审美需求冲击的情况下,民间艺术逐渐脱离原有的生存形态,转而进入现代都市,于是,便出现了许多民间艺术的变种。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在某种意义上是实现了创新。但是,如果仅仅是向大众艺术的模仿,是对大众艺术追求娱乐性的一种现代生活方式的补充,那么,这种民间艺术的变种在某种程度上就失去了其作为艺术的土壤。
第四,是要加强对民间艺术的投资力度,拓宽融资渠道。从大众艺术产业目前的投融资渠道和方式来看,主要存在政府和企业两种形式,政府投资的重点放在原国有大型的文化艺术单位和艺术市场的管理上,而对于产业发展最为活跃艺术市场而言,主要还是企业投资。由于大众艺术产业的投资已经建立了相对比较规范的市场机制,因此对大众艺术产业的投资往往比较容易,资本回收也比较快。但民间艺术由于市场开发的力度较小,目前尚欠缺有效的投融资渠道。可是,从长远效益来看,民间艺术的投资是具有相当大的潜力的。1.如果民间艺术能够较好的、稳定的保持其独特的艺术特性,即:民间艺术的原生态状态,而不是带有强烈功利性目的的追逐社会审美时尚,对于习惯了大众艺术而寻求艺术本真的人们来说,是具有巨大的潜在消费性。2.由于民间艺术产生于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植根于民间艺术创作土壤,具有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鲜明特征,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民间艺术的具有较为稳定的艺术表现形式,民间艺术所要表达得艺术理想、艺术情操以及审美价值观相对突出,就这一方面,民间艺术较大众艺术相比具有明显的艺术发展潜力。因为大众艺术作为一种追求流行性以满足大众娱乐需求、实现艺术共享为目的的艺术形式,必然要考虑“掏空”其艺术核心内涵的问题。据此来看,在充分保留民间艺术原汁原味艺术核心内涵的基础上投资民间艺术,具有长远的市场效益。
第五,大众艺术产业的健康发展是有其稳固的物质基础的,借助于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大众艺术产品不仅得到洗涤与净化,更在市场竞争中创造了艺术品牌。因此,对民间艺术而言,同样需要树立品牌与精品发展意识。针对民间艺术的特性,民间艺术品牌战略的关键是对民间艺术资源挖掘整理,打造富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品牌,把区域优势、艺术资源优势转化为艺术产业优势,使民间艺术产业真正成为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产业。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6民间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