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的运作方式范文

时间:2023-07-04 17:24: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理财的运作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理财的运作方式

篇1

一、一体化运作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一体化包括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企业进行横向的、一体化发展,主要目的在于突破地域上的局限,使之能够跨区域发展,把已经成功的生产线不断地进行复制。纵向一体化发展是为了能够实现对所开发项目的全过程控制,在市场竞争中使企业能够一直保持主动的地位,以增加各业务阶段的利润。但是目前,一体化运作模式下,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总结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集分权处理不到位

在我国,一体化运作下的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主要有“集权型”、“分权型”以及“混合型”三种。集权型模式是指企业的财务决策权是由总公司来实行的,各个子公司不具备财务审批和决策的权利。分权型是指总公司只对一些重大的财务事务进行审批和决策,对于内部日常的财务事务由各个子公司自行决定,只需将结果汇报给总公司。如果存在过多的集权,企业下属的分公司以及子公司在处理临时发生的财务问题需要层层向总公司汇报,然后经过总公司的决策后再逐层向下传达,不利于把握商机;然而如果存在过多的分权,又可能会因为子公司或者分公司财务决策不恰当导致企业整体的失误,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二)对财务信息的控制不全面

总公司对各个子公司的业绩评价的标准主要是各个公司的财务状况,并通过此种方式来为以后的发展制定战略。如果子公司进行虚假的财务汇报,而且未按统一的上报方式进行上报,这将导致财务信息与实际不符,企业整体的资产虚增,使整个企业的财务状况虚假。子公司财务人员的水平也会导致财务信息传递的比较慢,又由于所使用的财务软件不同,更是增加了总公司对财务状况的及时分析和管理。

(三)不能够完善地控制财务预算

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财务预算的重要性,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致使不能够很好地发挥财务预算的作用。主要问题在于:预算指标体系不完善。企业对的利润、资产负债以及现金流量等指标不够重视,而且在一些重大项目上的投资没有进行资金预算以及事前预算,全面预算不严谨;企业未能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这主要是由于预算人员不能够很好地对市场做出预测,致使所编制的预算不合理,同时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不能够做到全员参与,使预算缺乏科学性;企业预算编制方法不够科学,目前主要用的方法是固定预算以及增量预算,这两种方法都缺乏战略导向性以及前瞻性;缺乏激励以及考核的措施,虽然很多的企业设置了对子公司考核的标准,但没有相应奖励和惩罚措施,这样就使考核变的不能建立激励机制。

(四)对资金的控制比较乏力

企业尤其是大型的集团企业对资金的控制主要存在如下问题:资金分割比较严重,总公司不能够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和统一的调配;内部有大量的资金沉淀;资金应用散乱,效率低;监管不到位,资金流向和流动控制难度比较大,难以及时掌握子公司的资金变动,管理有章无序;资金管理的各项制度需要完善。

(五)管理的级层比较多,难度比较大

房地产企业进行一体化运作后,涉及到很多的子公司和分公司,这样就会有很多的管理层级,每一个子公司或者分公司都有其独立的法人组织,而且有很大的经营权,更是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六)开发的项目是否可行缺乏论证

房地产企业一体化运作后的最大特点就是对很多区域的很多个项目进行开发,总公司对于项目所处的环境、经济、城市等各种因素掌握的不够全面,而且当总公司的决策人在对一个投资项目的价值以及可行性进行判断的时候,更多地还是依靠个人的主观意愿,并没有经过科学的可行性论证,这就可能导致项目开发的盲目性。

二、一体化运作模式下的财务管理特点分析

财务管理的内容变得比较复杂,这是因为一体化运作后的房地产企业会包含有很多的子公司,比如设计、施工以及策划等子公司,他们所处的地域、涉及到的相关业务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且地区政治、经济以及法律和文化也会存在差异。

财务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即行使企业财务管理权的相关法人组织,一体化运作后的房地产企业会有很多横向的以及纵向法人组织机构,以致于财务主体非常的多,而且呈现出多元化方向态势。

决策层次多元化。在当前一体化模式下的开发企业,其总公司、子公司之间的地位不同,财务管理方面的权力也存在这较大的差异性,这就导致企业财务决策层次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基于此,房地产企业总公司应当根据地区、产业以及子公司状况和重要程度等因素,确定具体的财务决策层次。

加大对子公司财务监控的难度。由于管理对象、财务决策层次等变得复杂化和多样化,直接导致了总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监控的难度。所以无论是采用何种形式的财务管理模式,都会存在监控不到位的地方。

三、三种财务管理模式及其特点

(一)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

该模式是指总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事项进行统一的管理,子公司没有财务决策权。集权型的优点为:能够发挥总公司对于财务的调控能力,对于实现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更加有利;能够有效地降低子公司的运营和财务风险;总公司进行统一的资金调剂,有效降低了资金运营成本;可以形成统一的财务政策,降低管理成本;合并财务报表,有效地进行避税。缺点为:子公司缺少财务决策权,可能会导致子其积极性以及创造性比较差;同时,总公司就管理和控制的规定太细,不利于长远的发展和规划;总公司很难对子公司的管理人员严格考核与评估,而且企业难以实现规范化管理。

(二)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

该模式是指总公司只对重大事务进行决策,内部日常财务决策由子公司自行决策。该模式的优点为:有效调动了子公司的积极性,加快了决策速度,能够更快地抓住商机;总公司的决策压力减小,而且降低了决策不良影响。同时,可对本地收集的相关信息材料进行有效的利用;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缺点为:会降低总公司对整体财务管控能力,不能够及时的制止子公司面临的风险和重大问题;降低了对子公司经营者的约束力,容易产生个人主义;总公司对子公司统一的指挥和协调的难度增加。

(三)混合型财务管理模式

该模式是指对于所有重大的问题总公司实行高度的集权,子公司的自主权主要是对于日常的经济活动。该模式的优点为:克服了过度的集权和分权的缺点,综合了集权和分权的所有优势;在充分调动子公司积极性的同时,有可以很好地对分公司进行财务的管控,降低了经营风险。缺点为: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集权、分权平衡,一方面无法达不到理想效果,另一方面也无法发挥企业分权灵活性,不良现象发生的频率提高。

篇2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运行在下降通道之中,市场整体收益率逐月下滑,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从2012年12月的4.5780%降至2013年5月的4.3103%,月均下滑0.05个百分点,见下图。从具体产品来看,除结构性产品外,1月至今仅有60款产品预期收益在6.00%以上;能达到5.00%以上预期收益率的产品也越来越少,从1月的周均20~30款,到5月的周均5~10款,投资者越来越难买到预期收益率高的产品。

银行理财市场整体收益率的下滑,主要受以下3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从社会融资总量和银行信贷投放的角度看,2013年一季度,全社会融资规模创出62000亿元的天量水平;1~4月,商业银行新增信贷35429亿元,同比增长12.81%,市场整体流动性极其充裕。流动性的实质宽松使社会整体融资成本下降:企业从银行间接融资的信贷成本下降、在债券市场上直接融资发行债券的票面利率也会下降。投资标的市场收益率的下滑,使投资于债券市场工具、信贷类资产等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难以回升,这是产品收益率下滑最主要的原因。

二是3月27日银监会下发《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将监管重点指向银行理财产品在非标准化债权资产领域的投资行为。非标准化资产是银行理财投资标的中的高收益资产,此次监管层将风险控制的重点放在此领域,使商业银行在资产配置方面受制颇多。为达到监管要求,商业银行选择了通过加大对债券资产、同业资产等标准债权以及货币市场类资产配置,做大理财产品整体余额来达到监管规定。随着银行对投资组合资产的逐步调整,标准化债权资产的占比将增大,投资组合整体收益的下滑渐渐传导到产品端,也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产品的整体收益水平。同时,随着监管层对银行理财“资产池”运作模式的清理,商业银行对理财产品投资运作管理成本的上升也会导致投资者收益率的下降。

三是在银行理财资金配置资产最广泛的银行间债券市场,近期高层和监管层接连表态要从严治理乱象,该市场连遭调查也使商业银行的投资配置受到影响。4月,债券代持现象浮出水面,引发了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巨大震动,监管层对其中的利益输送行为进行严格禁止,一场席卷整个债券市场的核查风暴开始掀起。由于银行理财账户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属于丙类账户,理财投资的主要标的资产也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因此此轮债券市场的严厉整顿给银行配置债券类资产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惯用的债券投资运作模式也面临调整。

以上3个因素将会持续影响银行理财市场,受市场宽松流动性环境和监管因素的影响,银行理财产品的整体收益率难见起色,并且随着监管层对资产池运作方式和债券市场监管的继续加码,银行理财市场整体收益还将可能继续下探。在购买产品时,可重点关注产品的低风险性和流动性。

篇3

二是国际税收规避。前已论及,由于各国税则税制都可能存在程度不等的漏洞,其间也存在着诸多的差异和区别;因而规避国际税收有其可能性;另一方面,通过对各种税收的规避,有利于降低总体税负,提高收益水平,增加整体利益,因而规避国际税收有其必要性。

三是国际利益分配。国际理财组织属超大规模的经济实体,系一个多元利益主体或群体并存、多维关系集合成或交织统一体。从根本上说,它们的利益是基本一致的,但其间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与冲突。因此,如何正确地开展财务分析,恰当地实行业绩考评.并且公平的进行收益分配,合理地处理分配关系,是国际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此外,缘于国际税收的规避而使国际理财组织与其所在国之间产生利益上的冲突和矛盾,如何予以缓解或消除,自然是国际利益分配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从而也成为国际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第四,外汇风险管理。意指国际汇率风险管理,即因汇率变动而引起国际理财组织受损或受益变动的可能性,或其收益的不确定性。一般而言,它可分为三类,即交易风险、换算风险及经济风险。对此,国际理财组织必须准确地预测外汇汇率变动趋势,并根据其业务性质、外界环境等因素,采用适当的控制程序和方法趋利避害,以减少损失、增加收益。

第五,国际转让定价。亦称国际转移定价,指国际理财组织为谋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对其内部交易和资源转移所确定的一种结算价格。它是企业经营分权化和内部一体化的必然产物,也是国际理财组织为实施全球战略,有效开展国际竞争而运用的一种重要策略。这就要来国际理财组织在制定国际转让价格时,既合理分析诸如经营战略、管理过程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又深入研究包括税负、竞争、通货膨胀、外汇及政治风险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国际转让价格既可以市价为基础,也可以成本为基准来确定,还可以议定或双重定价。从现实情况看,大都以某一种方法为主并辅之以其他的方法进行定价;否则,很难满足国际理财组织日益复杂多样化的经营与管理的需要。

第六,国际并购理财。并购是“兼并与购买”的简称,属重组行为,既可能是资产重组,也可能是产权重组,甚至可能是企业重组。其中,兼并包括吸收兼并与新设兼并,而收购分为资产收购与股份收购。国际并购有利于形成规模优势,发挥.“协同效应”,取得相乘效果,也有利于实现低成本扩张,扩大相对规模,提高成长效率。但是,国际并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是各种风险多、交易费用高、操作难度大等。因此,国际理财组织在进行国际并购时,应当慎重选择并购对象或“目标企业”,合理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并确定适宜的并购价格,运用“自由现金流量”和“综合资本成本”折算目标企业未来价值。在此基础上,将目标企业的评估价值与折算价值比较以资做出并购决策,并根据具体条件确定并购方式。

第七,国际理财环境。意指影响国际理财组织财务活动的所有因素的总称,包括经济状况、政治气候、法律规制、文化习俗及社会背景等。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它对国际理财组织的业务运营与财务管理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因此,国际理财组织一方面要认真调研并详细分析理财环境,另一方面要主动适应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并积极采取相应战略、策略及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国际理财过程也就是国际理财组织与其理财环境互相影响、交互作用的过程。因此,“环境与运作”理当成为国际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篇4

银行理财选择要谨慎

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内的内地银行这两年都在大力拓展中间业务,银行本外币理财产品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方面。专家提醒,由于各银行运作方式的不同会使收益率有所差异,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前应货比三家,还要兼顾流动性,要问清是否可以提前赎回、能否办理质押等。

另外,普通外汇理财产品也是稳健型投资者一个不错的选择。

基金封闭式与开放式机会均等

业绩差距拉大成为2005年基金市场的一大看点。有的基金全年净值回报率高达12%,有的则亏损10%以上,这种分化2006年将表现得更加突出。另外,从2006年起,基金兴业等封闭式基金将陆续到期,目前封闭式基金折价率普遍较高,持有到期会得到折价补偿,还可能享受转开放式基金的政策。所以,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今年将出现齐头并进的新格局。

专家表示,选择开放式基金要看基金累计净值是否稳定增长,一般投资者要根据自身的承受能力来选择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或货币市场基金并及时调整持有比例。一般来说,个人投资者可采用定期定量的方式购买封闭式基金,减少短线波动带来的风险。

汇市赚机将越来越多

2005年国际汇市风云跌宕,不少老到的投资者瞅准机会大赚了一笔。专家认为,如果反应灵敏、操作得当,汇市今年机会会更多。

但炒汇不同炒股,应采取短平快操作,若每次盈利1%,一年下来就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益。

黄金蕴含点石成金机会

黄金无疑是去年理财市场中的一匹“大黑马”,成为去年最赚钱的投资产品。随着国际金价 牛气冲天,银行的黄金业务日渐火爆。有关专家预测,金价今年还会上涨,炒金很可能成为理财市场今年的热点。

但专家提醒,炒金和炒汇一样,需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并且要密切关注国际金价的波动以及国际、国内的利率、汇率 等各方面的信息,内外兼修才能规避风险,获取收益。

债市仍有波段操作机会

债市2005年整体增长率达到12%以上,虽然年末出现了调整,但是上升趋势仍未改变。

专家指出,虽然目前到期收益率水平和银行存款利率相差无几,但影响债市的重要因素宏观基本面、物价走势和信贷规模等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因此,2006年债市仍有波段操作机会。专家建议可重点关注凭证式国债。

信托收益佳但所需资金量大

篇5

商业银行资产池理财产品内涵

资产池理财产品,是指有别于传统的一对一理财产品,以债券、回购、信托融资计划、存款等多元化投资的集合性资产包作为统一资金运用,通过滚动发售不同期限的理财产品持续性募集资金,以动态管理模式保持理财资金来源和理财资金运用平衡,并从中获取收益的理财产品运作模式。

商业银行资产池理财产品特点

从目前商业银行运作实践来看,资产池理财产品具有“滚动发售、集合运作、期限错配、分离定价”的特点。

滚动发售。滚动发售是指连续发售理财产品和到期续发理财产品,保障募集理财资金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集合运作。集合运作是指将基于同一资产池发售的各款理财产品所募集资金归集管理,统一运用于符合该类资产池投资范围的各类标的资产构成的集合性资产包,该资产包的运作收益作为确定各款理财产品收益的统一来源。原则上同一资产池发售的不同理财产品不单独对应各自资金投向。通过集合运作方式,可以使资产池理财产品在固定收益资产、信贷资产、权益资产甚至衍生产品等大类资产之间进行充分有效的资产摆布,规避某一投向某类资产所产生的过度波动,通过分散化投资有效降低资产组合的整体风险。

期限错配。期限错配是指资产池理财产品资金来源方(即发售理财产品)的期限,与资金运用方(即集合性资产包)的期限不完全相同,资金来源方期限短于或长于资金运用方。这样可以形成较大的规模优势,并通过灵活的流动性管理沉淀较大比例的资金进行期限错配,利用向上的收益率曲线,有效提高投资者收益。

分离定价。分离定价是指同一资产池发售的各款理财产品收益水平,一般不与该款理财产品存继期内集合性资产包的实际收益直接挂钩,而是根据集合性资产包预期的到期收益率分离定价。这摆脱了传统的理财产品根据资金运用实际收益决定资金来源即理财产品价格的模式,可以充分银行的资产摆布能力,提高产品的定价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商业银行资产池理财产品的重要意义

丰富商业银行产品线,提升中间业务收入贡献度

资产池类理财产品可以有效地丰富商业银行能够为投资者提供的产品线,以创新带动业务发展,在增加商业银行稳定资金来源的同时,可以显著提升中间业务收入对于商业银行的贡献度,摆脱以往过度依赖存贷款利息差的业务模式,增强其应对经营环境变化的能力。

促进产品创新能力,提高产品定价水平

现代商业银行的竞争焦点在于产品创新能力和定价水平,资产池类理财产品的推出可以整合商业银行内部原有的竞争优势,产生聚合效应,将其原本的信贷优势和债券市场运作优势有机结合,在促进商业银行产品创新能力的同时,提高其金融产品定价水平,为将来利率市场化环境下的竞争奠定坚实基础。

有利商业银行经营机制转型

国内商业银行长期处于管制利率经营环境下,已经习惯于坐收利差的经营模式,而这种模式已经难以适应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脱媒化背景下商业银行提升竞争能力的需要,难以适应商业银行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需要。资产池类理财产品的推出将有效促进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和风险管理模式的转型,改进商业银行内部经营机制,使商业银行加速融入现代金融竞争格局。

商业银行资产池理财产品运作模式分析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商业银行资产池类理财产品在满足银行自身竞争需要和投资者投资需求的同时,实质上是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存款投资化趋势和贷款证券化趋势的集中体现。

存款投资化

投资者通过购买商业银行资产池类理财产品,可以有效摆布自身资金头寸,根据自身需要形成合理的头寸期限结构和收益结构,打破存款类产品的利率上限,并且形成更为灵活的结构安排。在这种运作模式下,理财产品在取代商业银行存款类产品的同时,成为了普通居民重要的投资品种之一。从实际情况来看也是如此,理财产品已经成为了继基金、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之后,国内居民主要的投资品种之一,并且,相比前几种投资渠道而言,资产池类理财产品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更为稳定地收益来源和更为丰富的投资渠道,使个人投资者也能够介入贷款类产品之中。

贷款证券化

通过将信托贷款置入资产池,并以之为基础发行理财产品,资产池类理财产品这种运作模式极其类似于国内方兴未艾的贷款证券化,信托贷款相当于贷款证券化中的支持性贷款,各期理财产品相当于贷款证券化中的过手证券(pass-through security),但相较贷款证券化而言,资产池类理财产品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为广泛的投资主体,也具有更为严格的风险管控手段,必然将成为市场主流。

通过达到存款投资化和贷款证券化的效果,资产池类理财产品已经在国内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方面迈出了重要的尝试性步伐,尤其是在存贷款管制利率体系长期存在且久未撼动的情况下,此举更加具有开创性意义,可以说是为国内商业银行开辟了一块利率市场竞争的试验场。从监管当局角度来看,一定程度上这也应是其所乐见的,毕竟商业银行不可能永远生存于监管当局所划定的圈子内,迟早要直面真正的金融市场竞争,而商业银行定价能力的培育是参与金融市场竞争的必要前提。当然,从博弈论的角度看,监管当局与商业银行关于资产池类理财业务的发展也存在持续性博弈,一方面监管当局要综合考虑资产池理财业务发展对于商业银行效益提升、定价能力提高以及国内利率市场化探索的正面效应,同时也要考虑在目前缺乏体系化监管政策的情况下,这类业务的发展要处于可控范围之内;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则通过资产池类理财业务不断试探监管当局对于这类创新业务的监管底线,在不断试探的过程中达到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有机统一。

商业银行资产池理财业务风险管理分析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资产池理财业务主要面临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及合规风险,关于这几类主要风险的管理方式,不同银行略有差异,但总体来看,资产池类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方面存在较大改进空间,现具体分析如下:

市场风险管理

市场风险是指因资产池内相关资产的市场价格发生不利变动而使资产池发生损失的风险,资产池市场风险主要源自于资产负债久期的错配以及资产负债利率敏感性缺口。

目前商业银行在进行资产池理财产品市场风险管理的时候,惯常采用的敏感性指标有资产池加权平均久期、理财产品加权平均久期、资产负债久期错配比例等,通过在风险管理政策和策略中对上述敏感性指标设定限额,并在日常风险监控中严格控制投资运作对相关敏感性指标的影响,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流动性风险管理

流动性风险是指资产池理财业务在运作过程中,无法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到期理财产品支付的风险。

目前商业银行在进行资产池理财业务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中,主要计量和控制的指标包括理财资金来源集中度、流动性资产占比、流动性比率以及现金流错配比例等指标,笔者认为,在兼顾这些指标体系本身的同时,对于流动性风险这一资产池理财产品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做好流动性风险管理:

一是在确定资产池资产负债结构时需要考虑流动性风险管理需要,加强资产的流动性和理财产品资金来源的稳定性,以及两者的匹配程度,适当增加债券等流动性储备资产的占比。

二是制订明确的资产、负债分散化政策,包括期限结构的分散化以及来源主体结构的分散化,确保资金运用及来源结构向多元化发展,提升资产池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

信用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是指因资产池内相关资产关联信用体或交易对手发生违约导致资产池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目前商业银行在进行资产池理财业务的信用风险管理中,一方面严格相关信用类资产的准入标准,主要计量和控制的指标包括信用类资产占比、信用类资产行业分布集中度及企业集中度,同时对于信托贷款项目,要求其比照自营贷款进行事前审批,并在贷后密切监控其资金流向和融资对象财务情况变动。

从实际管理效果来看,上述传统的风险管理方式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市场波动不大的时候,上述传统的风险计量指标能够较为及时充分的反映资产池业务的市场风险状况,问题在于一旦市场出现较大的波动,上述计量方式就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片面性;二是目前国内外部评级体系尚不完善,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也亟待改进,主要依靠信用评级辨别投资对象信用风险稍显不足。

完善资产池理财产品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是引入经济资本计量方法,对资产池业务面临的由于市场因子过度波动、违约率突然上升等带来的非预期损失进行准确测量。经济资本计量方法近年来已经开始应用于国内商业银行表内外业务整体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但主要是针对商业银行承担运作风险的业务而言,对于保本类理财业务,由于商业银行承担了产品运作的全部风险,比照自营业务进行经济资本测算和考核。但对于非保本类理财业务,尽管理论上是由投资者承担最终运作风险,但站在投资者的立场,从风险管理的谨慎性角度出发,引入经济资本计量和管理方式应该可以更为全面清晰地认清资产池理财产品的风险概况。当然,此处的经济资本仅仅作为一种风险识别和计量的方式加以采用,而不会真正计入商业银行整体经济资本要求中。

二是加强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多角度反映资产池理财业务的风险状况。对于资产池理财业务而言,相当于独立于商业银行自营业务之外的一个小型的资产负债经营主体,单纯地对其资产方或负债方进行风险识别都不足以充分完整地反映其风险全貌,而通过引入不同情境下的资产和负债方总体的分析和压力测试,可以改变传统风险识别和计量方法的片面性,增强风险识别和计量的针对性及有效性,以提升风险控制的效果,充分揭示资产池运作过程中面临的潜在风险,并评估各类风险管理指标和限额的合理性。

三是完善内部评级体系,建立信用评级迁移矩阵。商业银行应完善内部评级体系建设,积累企业违约历史数据,并借助现代计量模型对企业未来违约率进行测算,建立信用评级迁移矩阵,基于此做好资产池理财产品所持有相关信用资产的分类、减值、拨备计提等工作,以在准确估值的基础上科学计算资产池运作收益。

四是提高合规监管效力。总体来看,作为利率市场化以及金融脱媒催生的产物,商业银行资产池理财产品在近两年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产品发售量成倍增长,产品类型呈现多样化态势,投资标的横跨固定收益市场、股票市场、商品市场、汇率市场等,已经成为商业银行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业务和主要的中间业务收入来源。

但在该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监管政策体系的建设已经略显滞后,目前监管机构关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监管意图主要体现在若干规定、办法、通知中,且主要是针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没有专门涉及对公或者机构理财业务的监管规定,相关业务无章可循。而且关于个人理财业务两个主要的管理办法:《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及《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均制定于2005年,如今的市场环境及发展状况较之2005年已发生较大变化,资产池等类基金的业务运作模式成为市场主流,目前监管机构对此尚无明文规定,在这样的情况下,监管政策任何的不利变动将对理财产品的运作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此外,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运作过程中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内部交易,即理财产品与自营之间以及理财产品之间的交易,从较为规范的基金运作模式来看,为了避免利益输送,证监会对于此类交易是严格禁止的。因此,一旦监管机构明文限制此类交易,也将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运作产生较大影响。

篇6

1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含义

个人理财业务,又称财富管理业务,是目前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之一。国际上成熟的理财服务是指:银行利用掌握的客户信息与金融产品,分析客户自身财务状况,通过了解和发掘客户需求,制定客户财务管理目标和计划,并帮助选择金融产品以实现客户理财目标的一系列服务过程。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按照管理运作方式不同,商业银行个人业务可以分为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其中,理财顾问服务是指银行向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与规划、投资建议个人投资产品推介等专业化服务。在理财顾问服务活动中,客户根据商业银行提供的理财顾问服务的基础上,接受客户的委托和授权,按照与客户事先约定的投资计划和方式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的业务活动。在综合理财服务活动中,客户授权银行代表客户按照合同约定的投资方向和方式,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投资收益与风险由客户或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分享与承担。

2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首先,银行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我国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业务范围的监管:坚持“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体制。所谓“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就是指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相互分离,不得混业经营。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方面的优势,而且银行不能在个人理财业务上获得可观的利润束缚了创新积极性,与此同时造成了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产品种类不多,功能性不强,与其他非银行理财产品相比没有明显优势,进而不能满足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市场发展需要。

其次,缺乏正确的市场定位。我国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总的来看是种类较多但业务范围不宽,不能及时满足市场的发展需要,存在着市场定位的缺失问题,大多数业务还是停留在储蓄、国债、基金等单一的静态理财业务。即使是有些银行针对个人理财业务建立了理财中心,但其业务也是将现有业务重新打包组合,缺乏新的创意,至于向客户资产提供的有关投资规划、合理避税、遗产管理、教育信托、现金管理、继承人教育等方面的动态理财建议,尚未纳入其业务范围之内。

再次,银行在高端服务行业作用不突出,市场营销意识不强。在今后的改革发展中银行作为高端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商业银行破产条例》正在酝酿出台,促使商业银行面对市场的角度发生变化,过去那种旱涝保收的日子已经过去。银行应该更多的关注怎样更好的参与市场竞争、怎样提高服务质量、以客户为中心做好服务。个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是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今后激烈的市场竞争银行的营销手段是十分关键的。

最后,缺乏高素质的专业理财人员。2011年中国理财行业发展报告称:我国理财规划师缺口达60万左右,其缺口还将继续加大,理财服务需求的大量增加进一步凸显了个人理财行业的人才瓶颈。

3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对策

3.1 努力开发创新,创建良好的理财业务发展环境

在现有分业监管、分业经营的模式下,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可以说在夹缝中生存。①破除政策束缚,在短期之内推行分业管理是有其必要性,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制度已不利于现代金融市场的发展,混业经营将是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趋势。②我国个人理财应立足银行自身优势以及国内个人市场发展现状,分高、中、低不同层次,通过对客户层次的划分进行差别化服务。③准确做好市场定位,通过对客户年龄、职业、投资需求等进行细分然后量身定做个人理财产品,逐渐拓宽个人理财业务领域。

3.2 真正转变经营理念,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意识

21世纪我国迎来了一个全面对外开放的大好局面,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国内的外资银行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国内股份制银行如想立于不败之地,那么一切从客户和市场需要出发,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的自觉准则。可以说,现代商业银行的一切业务都是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户要求和市场需要存在的。“以客户为中心”就是以客户需求分析为起点,通过客户的资产投资分析,来确定其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等特征,据此确定最终投资策略和投资产品组合设计,最后根据客户意见和市场动态对投资策略做出相应调整。因此,我们应当充分认识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意识的重要性,转换经营理念和经营观念,彻底改变过去“以自我为中心”的经营战略和服务方式,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发展中站稳脚跟。

3.3 加强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人才培养

篇7

关键词 信托公司 经营风险 监督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2.49 文献标识码:A

一、制定科学的决策机制和经营规程

信托公司应该从整体上制定一套科学有据、条理周密、操作可行的信托经营管理配套制度。建立对经营方向、业务选择、资金集合及投资、贷款等方面的科学决策程序;成立内部的决策委员会和外部的专家咨询委员会,以增强决策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行性;依据信托业务的不同内容和特点,分别制定对资金类信托、动产及不动产信托、知识产权信托及财产管理、见证担保、外汇业务等方面的具体运作规程,加强对法规政策的依托和运用,逐步向规范化、标准化靠拢,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信托经营模式。

二、建立多元化的运营平台,降低经营风险

信托公司必须通过投资参股的形式,有计划地涉足基金管理、保险等领域,搭建全方位的资产管理平台。针对信托机构面广,业务种类丰富及运作方式多样化的特点,信托公司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重视风险的防范和控制。为此,信托机构应落实信托资产负债管理的具体要求,改进信托财务核算和管理方式,对委托人的资金、财产实行单户立账、分别核算、跟踪监控。做好资金运行、财务结构、盈亏动态的预警预报及应变准备,将金融风险、企业风险、信用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

(一)在市场营销方面。

在信托投资公司发展初期,建立理财服务中心和市场拓展部,一方面由营销经理和市场拓展人员主动走出去,拓展市场,开发客户,推销公司产品;另一方面通过营销人员和新闻媒体的宣传和推荐,在理财服务中心设立理财专家工作室,开展日常业务,使公司形成一个动静结合,进出有序的营销体系。同时信托投资公司可以先以本市和周边省市为营销范围,逐步覆盖本地区并进一步辐射全国,在信托机构打破行政分割,划分全国市场份额的第一时间占得先机,在本地区乃至国内有一定的地位后,信托公司最终目标是参与国际竞争。既可以采取设立代表处、分支机构等方式独立扩张;还可以通过国内外同业,按照市场原则建立紧密或半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代销、分销等方式,优势互补。在营销手段、渠道和载体的选择过程中,应组合运用传统手段和现代技术,在充分运用各种媒体进行信托业务和信托知识宣传以及通过营销人员进行推荐的同时,深入研究和开发电子商务的销售功能,通过电子网络,针对高端客户和中产阶级进行营销手段的创新,从而提高营销效率,降低营销成本,提升公司的现代企业形象。

(二)在业务定位方面。

由于财产管理业务是信托业的基本功能,信托投资公司应回归本业。即以本地区的经济建设为核心,以资金信托为手段,全面迅速的形成信托投资公司的核心盈利模式。

1、财产管理业务。

(1)构建实业投资领域信托产品体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民经济高速稳定的增长,各个地区巨大的经济总量和大量收益稳定的存量资产的变现需求,及其收益稳定现金流充足的特点,必然会形成信托投资公司信托业务的重要业务领域和主要利润来源。管理产业基金或创业基金,接受各种以实业投资为方向的专业资金信托,是信托业树立信托品牌、提高信托市场占有率的途径,也是与实业经济的最佳结合点。信托业应尽快推出以高速公路、桥梁收费权或经营权等为投向的专项资金信托等。此类以投资于实业经济方向的专业资金信托,其他金融机构无法涉足,是信托投资公司提高信托市场占有率的捷径,也是与实业经济的最佳结合点。

(2)逐步推出并迅速扩大个人资金信托业务规模。

目前我国由于政策因素,个人资金信托业务始终发展缓慢,而我国居民储蓄规模巨大并且回报率十分低下,因此信托业应该抓住这一机遇,大规模推出个人资金集合信托和个人财产管理信托,充分发挥信托投资公司专家理财的优势,迅速扩大信托投资公司的影响,扩大市场占有份额,确立长期竞争的优势,确保公司业务开展所需资金有充足的来源保障。

(3)全面介入证券领域的资金业务竞争。

在证券投资基金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方面,由于政策因素和体制因素,一些基金管理公司和证券公司已占得优势,并且竞争激烈。但这一领域同时具有开放度高,拓展空间广阔、进入成本低的特点,因此信托投资公司应该以战略眼光,以后发建立的制度和人才优势作为参与竞争的立足点。现阶段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投资理财业务集中在股票市场,而低风险收益型的证券投资领域还是一个空白,信托投资公司应突出自身的特色,系统推出各种收益型信托品种,如国债投资基金、货币市场投资基金等,在管理各种退休年金、公益性资金上开辟市场,形成独特的“双低型”信托产品体系,逐步树立在该领域的品牌和信誉,从而在证券投资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2、投资基金业务。

篇8

自2009年年初以来,不管是“富豪杀手”KODA官司的升级,还是百姓理财“糊里糊涂买、糊里糊涂亏”的窘境,银行理财市场纠纷不断。种种现象表明,我国银行理财市场前期“跑马圈地”式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各家银行只有实现从“跑马圈地”到“精耕细作”的转变,才能在未来竞争激烈的银行理财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在危机中体会到“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的真正含义后,百姓理财或将回归理性。监管方面,国内监管部门也对银行理财市场加大了监管力度。从长远来看,银行理财市场要想求得稳健发展仍需各方努力,银行业、投资者、监管部门一个都不能少。

■ 银行:从“跑马圈地”到“精耕细作”

国内银行理财市场当前尚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当然,各家银行采取“跑马圈地”的策略展开“抢饼大战”有一定的合理性。由于大量资金投向了股票、基金市场,银行理财市场规模并不大,再加上我国银行理财产品设计能力不强,造成银行理财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银行理财市场的有限性以及产品的无差异性导致市场竞争激烈,有些银行甚至依靠给予客户远高于存款利率的回报率抢占市场份额。

然而,这种试图用银行的信用透支市场的粗放型发展并不能长期维系。随着我国银行理财市场的快速发展,其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明显,不够健全的产品设计机制、不尽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风险揭示不足的产品宣传以及不完善的投诉处理机制等,都反映出目前银行理财业务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因此,我国银行理财市场要实现稳健、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变思路,实现从“跑马圈地”向“精耕细作”的转变。

首先,加强银行理财产品研发与创新能力,建立合理有效的产品设计机制,掌握定价权。长久以来,外资银行依靠强大的产品设计能力和丰富的经验,基本垄断了各自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反观国内银行,自主研发理财产品的能力较弱。在当前外资银行不败神话逐渐破灭之际,国内银行一定要抓住机遇,不盲目跟从外资银行,提高创新能力,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努力提高自身产品设计水平,设计出符合中国国情、有中国特色的理财产品。要按照符合客户利益和风险承受能力的适应性原则设计理财产品,依此掌握产品定价权。

其次,强化内部风险控制体系的构建。由于当前银行理财产品销售人员的考核以及薪酬都与销售业绩挂钩,银行“跑马圈地”的迫切性致使销售人员为了提高业绩而夸大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对风险则轻描淡写,甚至只字未提。调查显示,仅有8%的客户接受过风险承受能力测试,而这其中,更有不少客户表示销售人员并未根据测试结果帮助其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针对这个问题,银行必须加强对销售团队的管理和培训,规范销售人员的销售行为,建立全面有效的考核和认定机制;要求理财产品销售人员在对客户进行准确评估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投资目的、投资经验以及风险认知和承受能力;在向投资者介绍产品的风险和收益时必须全面、客观。

再次,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机制,提高业务运作透明度。银行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及时有效地将产品的运作方式和与经营、收益相关的情况告知客户。在理财产品存续期内,银行须及时向客户提供有关资产变动、期末资产估值等方面的准确信息,尤其是在客户所购买的理财产品出现亏损时要在第一时间通知客户,提醒并帮助客户及时止损。

最后,建立完善的投诉处理机制,维护银行信誉和形象。2008年以来,不断传出银行与客户之间有关理财的纠纷甚至诉讼,不管官司输赢,这样的负面消息已经使得银行遭受了经济和形象方面的双重损失。为此,银行要建立完善有效的客户投诉处理机制,设立相应的管理部门并配备专门的人员及时处理客户投诉。同时,银行要认真对待客户投诉较多的理财业务环节和理财产品,找出业务和产品存在的缺陷及不足加以改进并完善,维护银行的信誉和形象。

■ 百姓:理财从“雾里看花”到“知己知彼”

据相关报告显示,2009年上半年全国70家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行数仍处高位。上半年纳入统计的330余款到期结构性理财产品中,有103款产品到期负收益或零收益,占比达到三成,风险依然较高。

虽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但是如何通过银行理财产品使自己的财富保值增值,成为百姓理财最关注的问题。目前众多的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产生了“雾里看花”的感觉,很多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亏损的客户都说自己是“理财盲”,“只信任银行”,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后就觉得高枕无忧,存在“最不济还能拿银行利息”的错误想法,于是莫名其妙地算了一笔“糊涂账”。百姓理财如何避免 “糊涂账”,笔者认为要“知己知彼”,即要以平和的心态,理性地审视自己和银行理财产品。

理性地审视自己,做到“知己”。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之前,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财力、抗风险能力和甄别能力,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了解自己的财力,是指要拿生活必需和必备之外多余的闲钱理财,切不可头脑一热拿出养家糊口、养老防病的钱投资理财产品。

理性地审视银行理财产品,做到“知彼”。银行理财市场上产品很多,投资者不能因销售人员天花乱坠的推荐而“挑花了眼”,对产品要心中有数。投资者在投资银行理财产品之前最好具有一定的金融知识或接受过相关的理财教育,有备而来。投资时一定要仔细研究产品:这是哪家银行的产品?这家银行的理财产品有什么特点,运作水平如何?这种产品如何申购,最低认购额度多少?这种产品的投资标的是什么,与哪种资产挂钩?各类管理费和报酬提取金额是如何计算的?这种产品的预期收益如何计算?这种产品有什么风险,是否保本,保本限制条款有哪些?这种产品的收益与风险是否匹配?这种产品的期限是多长,持续期内是否可以提前支取或终止,终止条款是如何规定的?后续服务如何?宣传资料与合同中的条款是否一致?除此之外,投资者还要明确自己和银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 监管部门: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提高可操作性

篇9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票回购;财务效应

一、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的背景和意义

1973年和1974年两年之间,针对上市公司美国在政策上给予了一定的规范,政府部门

对上市公司的红利政策同样出台了许多限制性的条款,股票回购就因此诞生在这样的政策下。同时期的我国市场竞争环境下,还处在的影响下,股票往往作为新生事物不被人们所重视。股票回购是一种对上市公司影响深远的资本运作方式,并且其运用的较为广泛,对公司的资本结构能够起到积极的调整和改善作用,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股票回购现象也能够在股权分置改革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股票回购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在优化资本结构、和激励员工的企业管理上,对上市公司的企业活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深远意义。规范化管理资本市场的股票回购,能够增加公司回购股票的数量。因此,研究股票回购作为股权改革的新思路,其能够实现有关的现实问题,已经成为上市公司近期内资本运作的不可或缺的方案。

二、股票回购理论分析

1.股票回购的定义。它是一种购回股票的行为,上市公司能够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运用有偿购买的形式将流通在市场上的股票购回,该行为是现阶段在市场上比较常见的理财行为,能够收缩公司资产,这样的行为往往归属于资产重组的范畴,这是能够收缩公司资产的重要的理财行为。股票回购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资本结构,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行为,十分受到公司理财管理者的高度青睐。

2.股票回购的主要方式。主要有三种方式:要约回购、协议回购和公开市场购买。约束的相对手段较为严格。首先,其中要约回购的形式却在一般情况下比较不常见,而采用较多的、多种的操作方式的形式主要是协议回购,其中协议回购在市场中发挥的作用较大,能够成为主要的回购股票的方式。当前上市公司如果实现公司的合并,改善公司的股权结构,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例如针对非流通股、针对流通股的购回,来实现对股东的控制。在资本市场上公开市场回购的现象,其能够发挥出了传递公司价值信号,优化资本结构和调整财务杠杆比例等方面的功能。

3.股票回购所要具备的条件。首先,公司股票价格被低估。其次,公司要有良好的现金流状况,主要表现在现金流充裕、现金流合理上,如此才适合进行股票回购。第三,不乐观的外部投资机会。当市场的股票价格被严重的低估时,企业要采取一定的手段措施改变每股价值,其中股票回购就是有效提升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目前公司股票回购的目的仅仅是改善公司的现状,不能影响公司整体的综合能力,但是其是保证资金流安全时必要必须的因素。以上三个方面是当前公司决策者必须考虑的必要条件。

三、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在我国发展的财务效应

1.股票回购的正财务效应

(1)财务目标效应,当前股东财富最大化是上市公司重要的目标之一,上市公司股东财富如何的体现,其市价最能够反映出其本身的价值,但是由于受到股票内在价值和资本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市场竞争的不可控因素较多,但是股票的内在价值却能够在内部进行可控,实现上市公司的价值最大化,股票回购能够在内部改变公司的股权结构,改变公司的治理结构,使其保持能够达到促进财务目标实现的目的。

(2)财务杠杆效应,上市公司如果不能够始终坚持稳定的生产经营能力,它的投资报酬率就会较低,甚至低于债务成本的,因此如果此时的资产负债率偏高,就会导致股东的价值偏低,反之,上市公司却仅仅采用自由的现金流股票回购方式,以及以股转债的方法,来实现财务杠杆效应,通过以此来平衡使之达到财务杠杆的效应,就能从根本上有效提高净资产的收益率。

(3)节税效应,股票分红派息收入和股票转让的资本利得收入是体现出节税的两个方面,其中个人所得税主要通过股票分红派息收入,来增加股东的税赋,但是从资本利得税较低的情况来看,股票转让的利得收入就体现此。因此,如果上市公司采用股票回购的方式,其将会将先进形成的资本利得损失降到最小,股东有不出售的股票会伴随着每股盈余的不断提高,能够使得个人财富不断增加。将会对收益和税收形成差别,江资本利得税能够通过出售后进行缴纳,通过此能够实现有效的节税目的。法律规定上红利的个人所得税收入的所得税税率是20%,出售股票不征收税,只需要缴纳7.5%的佣金,过户费和印花税,因此,从此来看股票回购相对股利分配有明显的节税效应。

篇10

一、石化企业财务管理

1)从石化企业的管理体制上看。石化企业大多数属于特大型或大型企业,拥有较多的管理层以及结构复杂的内部管理。企业内部管理中的管理不到位、资源不能充分利用、效率低、盈利空间小,这就决定了石化企业需要整改和完善内部的管理。强化企业财务管理,能够使企业各个管理级层建立明确的目标责任制,层层实施成本控制,减少漏洞,减少资金积压,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

2)从石化企业经营特点上来看。石化企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率以及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特点。生产经营中的巨额投资,必须利用财务分析手段后的信息来进行周密而慎重的决策,避免由于决策失误而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只有加强财务管理,进行科学地风险收益分析,提供正确的决策信息,将风险带来的不利因素降到最低才能规避风险,实现高投资回报。

二、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会计主体及相关工作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和主动性。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发展,石化企业内部会计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和改动。但是,由于国家政策及各领域组织产业发展较快,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较快,石化企业也如其他多数企业一样,一时半会不能适应这种快速变换节奏,在财务管理工作上就会存在重视工作上报与忽视实质管理的工作现象,从而导致资金回笼速度慢、资金筹集结构不透明、业绩指标成本控制不到位等问题,出现管理脱节的不利被动局面。

2)资本运作不当、运行效率低下问题突出。石化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需要雄厚资金作为支撑其资本运作的基本条件。在实践中,不少地方石化企业虽然在各业绩指标的完成上表现突出,但是对于资本运作方式不当以及资金利用率不高的问题认识却不深刻,以致资本市场下的投资目标难以实现。此外,不少石化公司深知对资金总量进行控制的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项目投资报审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人为本位意识作用下的自行“窜项”使用局面的发生,故而影响了正常资金流动,出现资金匮乏、资金占用、局部资金过分松弛的现象,使得资金的有效价值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3)财务管理体系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财务制度的合理制定及逐步改进完善是财务管理工作得力进行的切实保障。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渡作用影响,石化企业目前未能真正意义上树立财务管理的中心地位。此外,由于企业财务财务管理工作不单单涉及到的是会计行为主体的基本会计实务处理,还涉及到项目立项投资、资金筹措、资本运作等多方面问题。在实践财务管理工作进程中,如若企业未能认识到这一问题(即财务信息报表及相关会计信息凭证的重要性与项目投资决策之间的密切关系),则石化企业财务工作的整体预期目标难以保障实现。

三、强化财务管理对策与建议

1)石油企业要树立与市场变化相协调的财务观念,跟随市场的变化,适当调整自己的财务管理观念。充分?l挥企业工作人员和企业自主理财的积极性,做好各项财务收支,合理进行收益分析,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2)树立市场观念和风险意识,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降低成本,同时关注企业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经常研究规避各种风险的对策,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获取高的风险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