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文化传统范文

时间:2023-07-04 17:24: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代的文化传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古代的文化传统

篇1

论文摘要:古代汉语是高等院校中文类专业的主干课和基础课,承担着培养学生的古代汉语素养和古代典籍解读能力等教学任务。这门课程沙及到哲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的内容,甚至包括天文、律历、姓氏名号、职官等文化常识,可谓内涵丰富、外延广阔。而以上这些内容,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在当前传统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更应该侧重于观照传统文化的解读方式,将传统文化的传承视作其重要任务之一。

和我国高校的其他课程一样,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古代汉语的教学改革也刻不容缓。新时期的古代汉语课程改革,我们认为在发挥其“工具性”作用的同时,更应该提倡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人文素质教育、审美情操培养等多方面的功能,对此,笔者已撰文讨论。本文就古代汉语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及相关问题试做讨论。

一、从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的谈起

我们到的教学材料表明,古代汉语这门课,在1958年以前,不同高校在不同的时期,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各有不同。据王力先生说,“有的当作历代文选来教,有的是当作文言语法来教,有的把它讲成文字、音韵、训话,有的把它讲成汉语史。目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1958年的教育革命以后,学者们重新考虑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以提高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效果。从.此,古汉语的教学改革开始,并大有一发而不可收之,势。自从王力先生于1962年主持编写并出版适用于全国高校文科专业的第一套古汉语教材以来,古代汉语课有了较为确定的内容,即采用文选、常用词、古汉语通论三结合的原则,并以这三个方面作为古汉语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从此,古代汉语课程也有了比较明确的教学目的,即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培养这一能力就是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国古代的哲学、历史学、文学、文献学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以上这些哲学、历史学、文学、文献学知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应该观照传统文化的传承,并将其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本身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

我国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内涵包括睿智的哲学宗教思想、完善的道德伦理体系、辉煌的文学艺术、独特的语言文字形态、浩瀚的文化典籍等诸方面。古代汉语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它的内容就是以上传统的优秀文化内容的复合体。现行古代汉语教材大多以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作为参照,学者们或采用文选、常用词、通论“三结合”的编排原则,如郭锡良等主编的《古代汉语》、朱振家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或主要突出文选和通论两部分,如易国杰主编的《古代汉语户。但他们的教材都彰显了我国灿烂多彩的传统文化。下面以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为例(以下简称王本),仅就文选部分和通论所承载的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加以讨论。

王本《古代汉语》在文选部分选取了《左传》、《战国策》、《史记》、《汉书》等经典的史学作品,还有《诗经》、《离骚》、唐宋古文、唐宋诗词等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及诸子百家的哲学作品(尤其是正统的儒家作品),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至于儒家的道德观念,在古代汉语教材的课文中比比皆是。有反映个人修养的,如《论语·学而》,讲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说明古人非常重视个人修养,作为古汉语的教学内容,必然使学生通过学习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有反映教与学关系的,如《礼记·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一观点到现在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又有反映个人对社会责任的,《论语 ·微子》:“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这是孔子面对隐者的讥讽叹息时所说的话,意思是个人对社会是有一定责任的,人不能逃避现实。另外教材所选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其中的名言:“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集中体现了古人心系天下,先于民忧,后于人乐的传统道德观念。以上这些都是古人优秀的品质,也是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古代汉语教学,可使学生受到熏陶,起到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作用。

通论是现行古汉语教材都非常重视的不可或缺的内容。王本《古代汉语》“通论”涉及到文字学、训沽学、音韵学的诸多内容,还涉及到文体、修辞等语言学知识,古代的姓氏名号、车马宫室、职官、乐律、天文历法等丰富的文化知识。以文字学知识来说,包括“汉字的构造,古今字、异体字、繁体字”等内容,给我们揭示了汉字和汉文化的密切关系。汉字的书体有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对学生来说,从汉字人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最直接的途径。我国历史上对汉字较系统的研究,开始于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可以说汉字本身及许慎依据汉字形体结构阐释字义的过程,都积淀着丰富的古代传统文化信息。《说文解字》通过说解汉字展示给我们的传统文化内容,陆宗达先生将其归纳为四个主要方面,即古代社会生产、古代的科学、古代医疗学、社会制度等,包括范围很广阔。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已经不单是简单地将其作为古汉语知识学习,而是观照到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知识空间扩大了很多。

还有一些关于古代的姓氏名号、服饰、车马、宫室、天文等方面的内容,给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空间就更大了。比如,我们通过学习“古代的姓氏名号”,就知道古人有名有字,“冠而称字”,所以,称别人的“字”以示尊重。我们知道了古人还可以有“号”,如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古人去世以后还有谧号,而溢号往往根据此人生前品行业绩而定,如陶渊明溢号“靖节先生”,显然是依据其高洁之行得来的。学了天文律历,我们得以了解古人善于将音乐中的十二律对应岁时的十二月,再读陶渊明的《自祭文》“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就知道“律中无射”实际指的是9月份,是用乐律名称表达时序,因为“无射”刚好和“季秋”时节相对。学生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就是对传统文化接纳、传承的过程。

三、当前的文化大背景决定了古代汉语课堂应该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曾一度出现了文化“向西看”的情形,且势头不小。曾有人盲目地仿效,不论是非,不辨美丑,置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于不顾。就拿节日习俗来讲,人们迷恋于“圣诞节”、“情人节”,不管是否符合国情,只要是西方的,就很乐意“拿来”,使传统文化备受冷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我们高兴地看到我国传统文化有了回归的趋势。如,200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充分展示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四大发明、中国画、武术、中国戏曲、皮影戏、古代音乐等等。开场戏《击击而歌》,更向全世界展现了我国古老而热情的迎接贵宾的喜庆仪式,表达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蕴。2009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传统节日和春节一同作为法定假日,这将有利于弘扬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因为中国每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还有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汉语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留学,“孔子学院”在许多国家的建立等,都为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之如。

在以上大的文化背景下,作为高校的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加人到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更应该走在弘扬祖国传统文化队伍的最前列。从这个方面讲,高校古代汉语教师应义不容辞地将古状汉语课堂作为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这是责任也是义务。

四、古代汉语教学实现传统文化传承功能的措施

通过古代汉语教学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教师是严峻的挑战,不仅要求古汉语教师要有专业献文化素养,还要有好的教学方法。我们所说的“专业的文化素养”主要指古汉语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还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面,对我国古代的政治、历史、天文、教育、哲学、风俗习惯等文化知识都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教材,更深人地理解教材,才能有效地进行古代汉语教学。“好的教学方法”贝组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或者技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兴趣,导他们去探究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之加人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创新的队伍中来。具体来说,通过古代汉语教学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具体措施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传统.的古汉语教学中,教师将这门课仅仅视作学习其他‘课程打通语法、扫除文字障碍的工具。新时期的教学改革首先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引导。如讲到《论语》时,教师应结合现实,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为人处事的准则、教书育人的方式方法、高尚的道德情操等。要求学生多记诵名诗名文,从而加大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还可以适时地结合传统节日,渗透传统文化观念。

其次,选取好的教学内容。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中仁、智、勇以及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就存在于我们的古汉语教学内容中,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选择。

篇2

论文摘要:簪钗是中国古代妇女束发美发的工具,中国古代女性发饰种类非常丰富,它的设计制作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深深地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个性特色。因而,古代妇女发钗无论在装饰上的题材、内容还是在艺术形式上都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俨然是吉祥文化标本之集合,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情结。因而,簪钗上的传统意趣应该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徜徉在这些传统文化艺术品中,我们不仅仅是为了欣赏它的绚丽多彩,而且还因为它能继续给我们以启迪,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很多时候,我们在古代绘画、历史影视作品中会看到扫黛眉、施胭脂、梳高髻,配以满头的金银花钗的婀娜女子。或许,在诗词歌赋的描述中我们也会想像到那发饰上的缤纷世界。这好像一直是中国古代仕女的经典形象。发饰是她们美发极其重要的部分,梳好的发髻要用花和宝钿花钗来装饰,从目前传世的古代妇女发饰看,种类十分丰富,常见的有:簪、钗、梳、步摇、珠翠、金银宝钿、骚头等。

簪的本名称“笄”(《说文》:“笄,簪也。”)是中国古代束发的工具。在古代,汉族的结发方式,无论是辫发盘髻,还是束发着冠,均须以簪钗约束固定。女子年满十五岁时,如已许嫁,便将头发绾成一个髻,即以簪插定发髻。以示成人,如“年以及笄”。在中国古代,簪钗还常被用于男女间定情的信物。皇宫贵族的女子可以用珍奇的材料做发饰,而一般小户人家只能戴荆钗(荆条编织的发钗),我们在文言文中所读到的“拙荆” 便是古代男子对外人称自己的妻子的谦词。

就形制而言,单股笄称“簪”,双股笄为“钗”,笄首有垂珠坠饰者则称为“步摇”。《释名.释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动摇也。”唐代画作《簪花仕女图》中,那位手揭纱领的女子,其乌发上便是展翅金鸟饰的步摇,想来随着人的走动或轻风吹过而微微颤动,多么生动!民间工匠这种巧妙的造型构思和丰富的艺术想像,为古代女性的头饰增添了无限的风情。二者并无大的区别,往往是簪钗并用,彼此配搭,只是簪较多用于别盘发髻,而钗则主要用来插戴,起装饰作用。钗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常用来描绘女性的风情韵致。苏轼有词:“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银钗对乌发,钗的冷白与鬓发的乌黑形成对比,互为映衬,具有极佳的视觉效果;还有温庭筠传神的句子:“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轻纤造型仿佛触手可及。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平直多滞板,横斜姿态,所以钗的插戴多横斜,以营造摇摇欲坠、温婉可人的柔美韵味。诸此种种中国古代传统审美观点也感染和陶冶着当今的人们。

千姿百态的簪钗造型,为古代女性不同需求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就流传至今的簪钗实物而言,发簪样式工艺丰富多彩,用于别盘发髻之外,有的簪首上部还做成耳挖。簪钗所带来的美感,平添了女性的妩媚,高雅。更重要的是,其图形纹饰反应了中国文化的传统寓意及艺术。处处体现出浓郁的中国文化情结,渗透着传统文化意趣。

从簪钗上的图形纹饰上看,簪钗的装饰大致可以分为祥禽瑞兽、花卉果木、人物神仙、吉祥符号等。花卉果木中常见的有牡丹、莲花、梅竹、石榴、桃等。如明代的一支“水仙簪”,名中有“仙”字,是吉利的花卉,人们认为用它作吉祥图案可避邪祛秽,给家庭带来吉祥;祥禽瑞兽有龙凤、仙鹤、鹿、十二生肖等;如“梅花与鹿” 簪,因梅花分五瓣,比喻“福、禄、寿、喜、财”五种福。鹿借“陆”之谐音,“陆”与“六”同音,鹿又谐音“禄”,寓意六六大顺。吉祥符号有八吉祥、八宝、琴棋书画、文房四宝以及各种传统几何纹样等。银簪的装饰方面不仅展现了精美的图纹,也体现了古人们深深的文化情结。这些簪钗上的图案纹样运用形象符号的组合,传达着祈福纳祥、爱情美满的愿望。如“喜鹊登梅”纹样由两只喜鹊和几枝梅花构成,民间有“喜鹊登梅,喜上(梅)眉梢”的说法。“鸳鸯戏莲”纹样,比喻志同道合的恩爱夫妻。就情感而言,这些均表达为吉祥、富贵等,这是人类基于生存前提的普遍思想。

小件而有大气象,明清时期,女性发饰达到了传统精湛工艺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成为历史上民间簪钗中最精美的发饰。当时民间流传的簪钗多以鲜明的世俗吉祥含义蓬勃发展。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寓意表现得淋漓尽致。像蝴蝶、蜻蜓、蝉等灵巧的昆虫都能够活跃在女性的钗头上,形成独特风景。有一组发饰中的白菜蝈蝈银制发簪造形生动,工艺精良。白菜与“百财”谐音,蝈蝈谐音“哥哥”,隐喻生男之意。再如鸭纹中鸭子的偏旁是“甲”字,甲是天下的第一位。故以一只鸭子喻状元及第。再如“三多”纹银质发簪,“三多”是指石榴、佛手与桃三种果实的组合。石榴多子,佛手的“佛”谐音“福”,而桃比喻长寿。所以“三多”象征多子、多福、多寿。所有这些精心设计的花卉、植物纹样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多是对生命繁衍、前程似锦的期盼。 花草纹也是簪钗中十分常见的题材。以牡丹花为领衔的各种花草有几十种之多。例如一枚银簪中的“瓜田纹”,它的构思以田字为中心,与丰收的瓜果相簇拥。揭示了农田是丰收之源的深刻主题,现实生活人物的题材也十分精彩。一幅表现男女喜结良缘的图纹十分宏大,两对新人在庭院中喜庆欢舞,景物中的亭阁石栏、小桥流水、奇花异草一览无遗,这种诗情画意的图纹,极具审美情趣。还有一枚清代“蹴鞠纹”银簪,描绘的是古代军营中踢球的游戏场面,这也是足球起源于中国的一个佐证。民间发簪丰富的纹饰题材,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古人的文化生活情趣和习俗,把这些图纹融合起来,犹如一幅民间民俗画卷,给世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整体来看,它们风格写实,古拙浑厚,较之皇家贵族发簪更直接得展示了传统文化的意趣。

簪钗作为的中国古代妇女最为寻常的发饰,与各个级层的女性生活息息相关,无论哪个朝代,上层宫廷贵族多追求精美、绚丽,以唐代宫廷贵族中的妇女为例,发饰中的簪钗不仅品种繁多,使用材料贵重,多以金银珠玉为主。而且插戴数目也极多,而花钗礼衣制的实行,更将其推向极致。花钗礼衣制是妇女在婚嫁等重要时刻,须穿戴花钗礼衣,不同等级的妇女戴钗有所不同。中国传统的等级观念在小小一枚发饰的插戴中也略见一斑了。当某纹饰一旦被民众喜闻乐见并认定后,便广为采用,并很快在民间流传开来。陆游有诗:“负笼银钗女,锄畲鹤发翁”,插戴簪钗已成为民间妇女的普遍习俗。人们把自己对生活中最朴素的认知及最熟悉的生活体验用艺术形式表达出来,并抒发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和女性发型的改变,传统的簪钗渐行渐远。无疑,从目前留传下来的古代妇女发饰看,这些簪钗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中国古代妇女的发簪在流传过程中因时代的变迁和地域的不同,其间不断融入新的技法、样式和风格。它是高雅的,也是世俗的;它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这些簪钗上处处充满着中国文化的精髓和传统思想的意趣。发钗艺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面对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千姿百态的簪钗,不仅仅是为了欣赏它的绚丽多彩和历史传说,而且还因为它能继续给我们以启迪和思考。

现代社会技术的革新、技巧的进步都能够制作出更出彩的发饰来,但一件件久远的早已成陈迹的古饰,为什么仍能感染着我们?正是因为凝聚在这些发饰工艺品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情结,俨然是吉祥文化标本之集合。它们所表现的生动神韵、精湛技艺和广泛内容令人叹服,使得我们在民族文化传承上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金华.中国民间工艺风采丛书——《民间银饰》.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杭海.《妆匣遗珍》.三联书店 2005

[3]《中国民间美术全集-饰物》.广西美术出版社.2002

篇3

关键词:蒙古族传统民俗文化;发展;变迁;蒙古族婚丧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8-0076-02

蒙古族传统民俗文化指的是蒙古人在饮食起居、婚丧嫁娶以及祭祀礼仪等方面形成的风俗,它是蒙古族历史的展现,也是蒙古族文化发展的结晶。蒙古族民俗充分展现出与历史发展相一致的发展特征,很好地体现这个民族的生产状况、生活水平和情感表达方式,是民族特征的重要展示,对蒙古族民族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所逐渐完善的蒙古族传统民俗文化,本质意义上是人民情感和心理的体现。例如,蒙古族民族饮食文化的发展,它虽然是以物质作为存在的前提条件,但在实际的生活中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穿衣要求、居住习惯、饮食方式等,具有十分浓郁的主观臆想。

一、蒙古族传统民俗文化

(一)蒙古族饮食文化

1.苏台柴

用蒙古族的语言翻译过来就是奶茶的意思。苏台柴作为蒙古族平时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饮料,常常被用来招待客人。它是以砖茶作为原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加水并在锅中逐渐烧成紫红色,再加入一定量新挤的牛奶或是羊奶,小火烧到锅里沸腾即可。苏台柴富含营养价值,能够有效地提神、开胃、解渴等,是深受蒙古族人民喜爱的饮料之一。

2.马奶酒

马奶酒用蒙古族的语言来讲就是“乞戈”或是“艾日戈”,它起源于蒙古族大草原的东西地区,最初是由马奶简单制作而成的含酒精量较低的饮料,具有味道浓厚、凉爽止渴等特点,是蒙古族人民招待来客的必备饮料之一。后来马奶酒的做法逐渐精致,要求将新鲜的马奶先放入生皮囊中,在阳光充裕处用特殊制定的木棍定期搅拌,促进马奶的发酵。直到生皮囊的马奶呈现出近似透明状态、味道带辣时,才发酵结束成为真正的马奶酒。事实上,马奶酒的发展历史十分久远,自《马可・波罗行记》和元朝诗人耶律楚材的诗中都有所提及,并对马奶酒的味道大力赞扬。经常饮用马奶酒,有利于胃溃疡、肺结核的病人恢复身体健康。

3.酸

作为蒙古族广为流传的饮料之一,一直深受蒙古族人民的喜爱。大多数人都不喜欢直接饮用新挤的牛奶,而是将之制作成为酸之后再饮用。酸的制作有两种方法,一是将新挤的牛奶放入锅里大火烧开,再放置阴凉处进行通风,促进其发酵,形成酸味;二是将新鲜的牛奶直接放到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暴晒,促进其自然发酵,形成酸味之后便可直接饮用。酸的营养价值很高,味道纯正,香气扑鼻,是降火化痰、清凉解渴的最佳饮料之一。

4.全羊席

全羊席用蒙古族的语言来讲也可称之为“秀什”或“不禾勒”,是蒙古族招待重要客人的传统菜。全羊席作为传统菜肴中最隆重的一种,通常情况下只会出现在重要晚会或是婚礼中。全羊席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它要将烤熟的整只羊置于长方形的大碗盘中,呈现出活羊的形状,味道十分鲜美,香气浓郁,深受蒙古族人民的喜爱。在正式用餐之前,主人还要进行一场仪式来赞美这只整羊,并做真挚的祷告等。

(二)蒙古族住房与交通文化

1.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族人民居住的传统房屋,十分便于搭建和推移,在古代也被称之为“穹庐”、“毡包”或“毡帐”。蒙古包的上方呈现出尖状,整体是一个圆形,通常是采用柳木杆制作成为篱笆的形状,设有大量的木头椽子作为整个的支撑,搭建成为伞状,屋顶上用厚厚的一层羊毛覆盖住,屋顶中央设有通风的窗口,门朝南或东南方向。12个哈那的巨大蒙古包,占地面积近70平方米,十分少见,只有在20世纪末期的锡林郭勒盟第七届那达慕大会上见到过,是目前为止最大的蒙古包。

2.勒勒车

勒勒车作为蒙古族常见的交通工具,最初是由桦木或是榆木构建而成。全车重量有百余斤,可承担数百斤或是上千斤的重量。勒勒车的车轮十分巨大,车身反而很小很轻,大多是由十辆及其以下相连接,再由一到两个的牧民(主要是女性)来驾驶,凸显出蒙古族独有的地域特色。通常情况下,勒勒车适用于短距离内的水运输,也能够进行远距离的生活必需品的运输。目前经过不断完善之后的勒勒车,原先木质的车轮已经改为铁轮,仍然是由马或者是牛来拉,但速度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三)蒙古族婚丧嫁娶文化

1.婚嫁

蒙古族的婚嫁分为抢婚和聘婚这两种。抢婚是在奴隶制时期就已经存在的一种婚嫁制度,例如成吉思汗的父母的结合就是采取的这种形式;在奴隶制时期过后,蒙古族进入了封建制时期,开始推行婚聘制度。所谓的婚聘制度即男方在正式定亲之前要多次向女方求亲,并在定亲之后根据实际情况给女方家送聘礼,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彩礼。蒙古族牧区通常是以牲畜作为聘礼,而农区基本是以衣服、珠宝作为聘礼。在牧民认为“久”是十分吉祥的数字,因此聘礼是从“久”开始,遵循“一九”到“久久”的规律,其中牲口最多可以有八十一头。而对于部分贫困的牧民而言,聘礼牲口的数量可以是比九小的奇数,如三、五、七,但绝对不能是二、四、六、八的偶数。因此,在蒙古族流传着一句俗语“媳妇娶得了,聘礼出不了”。事实上,蒙古族娶亲的仪式也十分盛大,并继承了传统的男方去女方家过宿娶亲的风俗。首先,娶亲仪式会进行占卦选取良辰吉日,男方要在娶亲的前一天穿上正装,由专门的人驾驶彩车,与迎亲的共同骑马,带上礼品去女方家里。到了女方家门前,先要围绕女方家走上一圈,并献上“碰门羊”一只以及带来的所有礼品。其次,男方和女方要双手持哈达,向父母长辈逐一献上并敬酒,行跪拜叩首的大礼之后才算完成。随后,男方及其同来的人一起入席用餐,到了夜晚还要举行隆重的求名问庚的典礼。直到第二天早上,准新娘由其家人抱到迎亲的彩车中去,准新郎要骑马绕三圈彩车,之后迎亲和送亲的队伍才能共同出发前往准新郎家里。在前往的过程中,迎亲人和送亲人的队伍要进行竞赛,开展“刁帽子”的友谊比赛。最后,在达到准新郎家里后,要进行盛大的婚礼仪式,也就是准新郎和准新娘不允许下马车,而是先围绕新郎家绕三圈,举行拜火仪式,让新娘和新郎一起从火堆上走过去,寓意着双方的爱情更加圣洁纯粹,婚后生活和谐美满。在新娘和新郎共同进入蒙古包之后,要先叩拜佛祖和灶神,再叩见新郎的父母以及长辈。叩拜礼仪完成之后,由专门的梳头妇人为新娘梳头打扮,之后新娘便可等待婚宴的正式举行。婚宴大多都是摆设蒙古传统菜式之一的“羊背子”,将整个的羊分为七个大块,卸除胸部放入锅中大火煮熟,加入适量的盐,煮熟之后用大铜盘盛放,除此以外,婚宴上还有全羊、奶制品、糖果等菜式。婚宴进行的过程中,新郎要手拿银质的酒壶,新娘手拿银质的酒碗,向家中长辈、来者宾客一一敬酒,并献上代表真挚情感的哈达,众人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姑娘们则与马头琴曲共同欢唱。这样的婚宴要连续进行三天,亲朋好友们才会尽兴而归。

2.葬礼

蒙古族的葬礼通常是采取的天葬,这是一种牧区推行的葬式,也被称之为“野葬”“弃葬”。在人去世之后要先脱去其身上的旧衣服,换上新的衣服或是用白布包裹好,把尸体抬到勒勒车上,快速赶车前进,让车剧烈颠簸起来,尸体受到颠簸掉下来的地方即最合适的葬地。随后,快速地沿路返回,切忌回头观看。三天以后,死者家人去往葬地查看,倘若尸体被来往的野兽吃掉,则可以看作死者已经升入天堂;相反地,倘若尸体没有被吃掉,则可以看作死者的魂魄还在,不利于后世的发展,因此要请喇嘛超度,驱散灵魂,并涂上厚厚的黄油在尸体上,吸引野兽前来。在葬礼举行的49天之内,死者的后人不能剪发、不能有娱乐活动,在路上遇到熟悉的人也不能打招呼,以此来表达对死者的凭吊。

二、蒙古族传统民俗文化对当代的启示

(一)大力弘扬蒙古族的民俗文化,培养出高素质蒙古族文化人才

蒙古族没有得到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缺乏高素质水平的人才和先进的科学生产力,教育教学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科学生产力的第一推动力。因此,受到蒙古族传统民族文化的启示,我们要大力弘扬蒙古族的民俗文化,培养出高素质蒙古族文化人才,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动摇。一方面,我们要先建立健全鼓励政策和人才培养制度,尤其是要着手于蒙古族干部的选取。同志就这样说过:“要吸收蒙古族的高素质水平人才,做好干部的培养工作,教育好蒙古族人民。”同志之所以这样认为,是由于在蒙古族地区,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干部能够起到汉族干部无法起到的作用,而蒙古族干部本就成长在蒙古族地区,十分熟悉本民族的民俗文化,与蒙古族人民关系非常密切,能够表达蒙古族人民的真正需求,所以说只有蒙古族干部才能发挥领导作用。另外,不断提高对这种作用的认识,不仅能够有效地加强蒙古族干部的责任意识,还能够促进多个民族之间的沟通交流。另一方面,要能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教育环境的建设,多途径、多方面地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提高蒙古族人民的整体素质,培养出高素质蒙古族文化人才。

(二)大力研究蒙古族的民俗文化,促进其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民族文化的形成需要很长时间的积淀,民族文化具有特殊的含义,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存在价值的体现,也是一个民族的存在根基。只有大力研究蒙古族的民俗文化,促进其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才能真正使这个民族发展壮大起来。本民族民俗文化的学习,能够带来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有益于其他民族加深对这个民族发展历史的了解,更好地完成民族工作。一个民族要能够完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一定要能够加强对本民族民俗文化以及各种优秀文化遗产的研究。在社会前进的历史潮流中,在现代化开放发展的过程中,民俗文化肯定会受到影响发生新的改变,但绝对不能忽视对它的研究。与此同时,已经在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上取得了重大的胜利果实,大大提升了蒙古族人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陈岗龙.蒙古民俗学的现代转型与民俗志写作的反思[J].民间文化论坛,2005(2).

篇4

几千年来,传统草原文化一直是蒙古民族传统的标志性符码。漫长的历史岁月使现代文明生活的内容异常丰富多彩,但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人们不时发现自己正处于现代文明的迷途之中。一些很富有草原民族传统文化意义的东西在逐渐失落。如果我们淡化了传统草原文化的特色,内蒙古的现代文明将走向何方?在现代化、全球化的浪潮中内蒙古怎样保持其民族精髓?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很多对于传统草原文化资源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有人可能会感叹传统草原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源远流长;还有人可能觉得时代进步了,世界变化了,传统草原文化该逐渐退出现代文明的氛围了。更多的人却感受到一种对于传统草原文化的迷失。例如,有些地区片面追求城市化率的高速度增长,认为城市化到了什么程度,经济就能发展到什么程度,认为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就代表着现代文明程度的高低。“全球化的浪潮将吞噬和同化许多富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文化。城市将丧失文化的独特性,从而丧失它最珍贵的‘精神血液’。这又是一场人文领域内的城市灾难,也是一种人文和精神意义上的生态危机”。这种片面的发展其实是传统草原文化尴尬境遇的一个缩影,自然会带来传统草原文化的迷失。

二、现代文明中的追寻

(一)传统草原文化资源是内蒙古现代文明的精神支撑

作为中华文化三大主流文化之一的草原文化,是草原游牧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过程中逐步创造和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草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风格,蕴含着现代文明赖以传承的优秀文化遗产、精神资源和思想源泉,为现代文明建设提供肥沃的土壤、滋养和启示,对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向心力和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传统草原文化中积极因素的长期熏染、代代传承,使整个蒙古民族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渐趋认同,形成了一种民族的风骨和精神,使得草原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支撑和延续。

(二)传统草原文化资源是内蒙古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不间断的历史过程。由多个民族相继创造、具有悠久历史的草原文化,为现代文明建设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深深植根于草原民族生产、生活实践的草原文化,既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古老的民族传统。成为迄今为止我国现代文明建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珍贵历史文化资源;同时又以饱含现代文明内涵的丰富内容。融入我国现代文明建设的时代潮流,是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传统草原文化资源是内蒙古现代文明的特色之源

对传统草原文化资源的继承、保护、弘扬和开发、利用,将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丰富的经济生长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现代文明生活中,所有的人都生活在过去的“文化积累”之上,传统草原文化是在内蒙古生活的人群的“集体记忆”。对于现代文明来说,一切发展和创造都是建立在对过去文化、智慧的继承和总结之上,没有记忆就没有创造。有了这样的共识,就必然引发人们在内蒙古现代文明进程中竭力保护传统草原文化资源的渴望与努力。

“历史文化是城市发展之‘源’,城市化是发展之‘流’。我国城市应当‘源远流长’,才是健康的持续发展之道”。地区特色制约其文化定位,文化定位体现其地区特色,而文化定位一旦形成又必然会强化地区特色。这种特色有利于地区个性的培育、形象的树立、魅力的增加和品位的握造。现代文明不应该只是建筑的叠加与罗列,不应该只是道路的延伸与交叉,而应该体现出自然环境、建筑艺术和人民素质的和谐结合,应该体现出这一地区的传统风情、现实生活和文化创造的和谐共生。

三、传统与现代的和谐

(一)传统草原文化与内蒙古现代文明共存互补的可行性

传统草原文化与内蒙古现代文明的共存互补作用对于建构现代和谐文明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为现代文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源。奠定了现代文明厚重的根基;另一方面,它可以为现代文明提供多彩多姿的民族形式,推动现代文明的多样化发展。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在为其日益严重的社会混乱深感不安时,开始在东方文化中寻找救世的良方,就是这种共存互补可行性的范例。

传统草原文化与内蒙古现代文明共存互补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中,草原文化所蕴含和揭示的生态文明意义是十分突出和显而易见的。比如,草原游牧民族为了防止草场的超载使用,将可利用的草原划分为四季营盘,以减少对草原原生态的破坏。传统的游牧、轮牧、休牧。实际上是一种对草原自然的生态恢复的科学理念和做法。当我们以历史的目光来审视北方的草原生态屏障时。不能不对草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内在要求有更深刻的历史感悟。

传统草原文化与内蒙古现代文明共存互补还具有重要的现代文化意义。自古以来,内蒙古就是民族聚居、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地区。一部草原文化史本身就是一部多民族相互依存、相互交融、共同繁荣、携手进步的历史。统计资料显示,在内蒙古广袤的土地上,至今留下了各个历史时期丰富多样的文物古迹,现已查明全区不可移动的文物古迹共有15万余处,馆藏文物50万件,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6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8处。这些珍贵的文化宝藏是内蒙古草原历代先民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其中,最为精华的当属民族建筑的精华。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寺庙古塔很多都忝待抢救维护。在现代文明发展中追寻传统草原文化资源的现代文化意义也由此可见一斑。

(二)传统草原文化与内蒙古现代文明共存互补的实践性

草原文化的现代文明意义还表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草原歌舞在各地风靡,草原风情吸引了众多的目光。红山文化等文化遗址见证了草原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源头,蒙古族无伴奏合唱和民族歌舞摘得国际乐坛上的金奖,乌兰牧骑走遍中国大江南北,草原的乳、肉、绒等产品享誉国内外。这些实践活动展示了草原文化蕴涵着的无穷魅力,增强了世人对于草原文化重要性和深远影响的理解和认同。历史和现实都证明,草原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草原文化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对于各地、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和走向世界的升华,并以此成就草原文化的现代文明意义。

(三)在对传统草原文化资源的追寻中去发展内蒙古现代和谐文明

对草原文化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草原文化与经济全球化具有互动性,一方面,草原文化可以通过发扬绿色生态传统来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另一方面,应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将草原文化推向经济大潮中,树立“创意经济”意识,积极延伸草原文化的内涵。在内蒙古的发展中,应树立向文化大区转变的观念,树立传统草原文化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发展理念,使之成为内蒙古的文化标识和地区特征。内蒙古与其它地区的不同不是在于地区功能,而是在于文化传承与文化底蕴不一样所形成的地区特色、地区风格。内蒙古的现代化不仅意味着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更要有传统草原文化作为底蕴、内涵和资源,这样。内蒙古的现代文明建设才有生命力,才可以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篇5

Abstract: This article take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name traditional ideas as the example, in the discussion the Western culture tradition difference, comparative analysis English and Chinese different language connotation difference, helped the reader to strengthen in order to English understanding.

关键词: 宗教 文化传统 差异

Key word: Religion Cultural tradition Difference

作者简介: 何志伦(1973-)男,四川乐山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从事语言教学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

陈国红(1979―)女,四川自贡人,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小学教学法研究。

一 、引言

一说到语言,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文化。同样的,一说到文化,人们也会自然而然地把它和语言联系起来。那么,究竟什么是语言,什么是文化,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对于语言的定义,一直以来就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现在中国语言学界普遍认同的是:语言是人们用于交流的一套可以任意组合的声音符号系统。多年来,不断有学者对这些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但是他们都毫无例外地认为语言和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尤其是几千年以来潜移默化宗教为等传统文化对各民族各国家丰富多彩的民族精神、文化内涵和对于言的不同理解有着深刻的影响。有鉴于此,人们又会产生另一个疑问,不同的文化内涵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内涵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在此之前,已经有不少学者在这个领域做过一些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邓炎昌和刘润清在《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一书中从多角度探讨了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本文将就这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通过追溯东西方不同的宗教文化和哲学基础来探究汉语和英语中一些词汇在字源意义上的根本差别。

二、英汉文化传统和语言内涵差异比较分析

由于不同的传统文化和哲学基础,中国和西方各国对人际关系有不同的阐释。在中国,根据年龄和亲疏关系,对亲属有很多种不同的称谓,而且要对亲属分出姻亲和血亲。而在英语国家当中,亲属关系的称谓则要简单得多。比如说:Katherine’s brother married John’s sister. 这句话看似简单,但是要把它翻译成汉语却很让人头疼,因为翻译者需要考虑Katherine’s brother 究竟是比Katherine 大呢还是小(汉语里面大的叫哥哥,小的叫弟弟,概念和关系都是不一样的)。中国人亲属之间的称谓非常复杂,而且人们一听或一看就知道他们之间的亲属关系。比如中国人的表兄弟表姐妹实际上还要分姑表,舅表和姨表,内外侄女也同样要分姑侄,舅侄和姨侄。

中国人的人际关系非常复杂而且很重要,亲属关系和亲属称谓就更不用说了。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对人际关系看得并不是很重要,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称谓也不重视,即使是年轻人称呼老年人都可以直呼其名,家庭成员和亲属之间也是如此,这在中国则被视为不礼貌。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先了解分别影响中国和西方几千年的儒、释、道传统和基督教传统。孔子是中国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而且是开山祖师,他生活在中国古代的东周时期,当时的国王权力势弱,各诸侯国之间相互混战,人民生活困苦,传统的礼节不再被人们所遵守。孔子认为当时的混乱局面的根结就在于传统礼教的沦丧,于是他提出了一套以君、臣、父、子为主要内容的“正名”理论。所谓“正名”就是国君要像国君,臣子要像臣子,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各种人都明白自己的等级和身份,什么样的人跟什么样的事情,决不做名分以外的事情,这样才能保证国泰民安。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家的观念或亲属关系被多次提到并运用于儒家理论当中。

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生活的年代是在罗马帝国。他当时用了两条戒律概括了《旧约全书》的所有戒律:一是“Love the Lord thy God. ”,二是“Love your neighbor as yourself.”基督教认为,在基督教这个大家庭里面,出了家长耶稣以外,其他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应该像兄弟姐妹那样互相帮助。

基督教很重视人们相互之间的距离或独立。 为什么基督教的教义会有这样的内容呢?这是因为在当时罗马帝国的统治下人民生活艰苦但是又无法摆脱当时残酷的现实,超自然的上帝耶稣则恰好能够是他们暂时摆脱现实的烦恼。于是乎,时间所有的伦理关系、人际关系都不重要了。

三、结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源于古代的宗教和哲学思想文化传统对语言差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根本性的影响。中国的儒家思想和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分别衍生出不同的人际关系观念和价值观念,而这些不同的文化和观念又在不同的语言内涵当中得以体现。本文所列举的例子只不过是语言中所隐藏的丰富的文化内涵里面的点滴而已,还有其他很多方式和角度可以对其他一些语言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比如英汉习语当中的动物,或者从其它层面比如句法结构,语篇语体等进行比较分析研究。通过本人对英汉两种语言的比较分析,希望能够对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尽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 高旭东,吴忠民. 孔子精神与基督精神[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篇6

所谓文化时代性和民族性,实际上是讲古、今、中、外的问题。一方面要承认文化的古今区别,另一方面也要承认文化的中外区别。相当一部分人讲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不同,往往只讲中外、不讲古今,这是不符合实际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西文化是古今之不同,前者是古代封建文化,后者是近代资本主义文化,这种观点认为有古今而无中外,也是不符合实际的。我认为,文化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性,既有古今之分,也有中外之别。

从时代性来说,有奴隶制文化、封建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等,原始社会是文化的萌芽阶段,是文化的渊源时代,却不是文化主流产生的时代。在日常不严格意义上所讲的中国传统文化,事实上是主指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所讲的西方文化,事实上是主指西方的资本主义文化。这是因为中国有着不同于西方的、更长远的、更系统的封建社会历史文化,而并没有独立、完整的资本主义社会历史,封建社会的文化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主流,而对于西方世界则相反,他们没有长远的封建社会,却有着发达的资本主义,于是资本义文化就构成了西方世界文化的主流。

文化除了时代性之外,还有民族性。民族的差别可以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民族关系、家庭关系三个方面来分析。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把自然界看成是一种敌对力量,而把它看成是和人类相辅相成的,即相互促进、相互成就的两个方面。所谓天人合一,就是讲天人有统一的关系。这种观点有其现实基础——它是农业社会的反映。靠天吃饭、不把天人看成是敌对的关系。西方工业较发达,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把自然看成是敌对的力量。这和中西文化产生的渊源是一致的:西方世界发源于古代的游牧部落,以狩猎为主,于是征伐就成为这些民族的文化传统,而中国,发源于古代的种植业部落,随季节而耕种,应天时而收获,于时和大自然和谐相处,以求生存就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可见,东西方文化在此问题上有不同的倾向,当然,这些倾向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关于民族关系:中国有一个传统,就是既要维护自己民族的独立,又不向外扩张。我不去打你,你也别侵犯我,你要是侵犯我,我就奋起抵抗。这是中国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西方在民族方面讲究竞争、讲究斗争,就是要征服别的民族。同是远洋航行:郑和下西洋目的是和外族进行物质交流,文化交流,而欧洲人的新航路的辟,却是为了征服更多的民族,以取得本民族的更大利益。这种民族关系的文化差别,事实上也来源于其更深层次的上古文化传统,也就是与其游牧传统中的征伐思想和农耕传统中的和谐思想有关关系,在传统文化节日中,西方的斗牛和中国的赛龙舟之间的差别很能说明两方文化的差别:两者都是比赛,前者讲求以击败对手为胜,后者讲求以超越对手为胜。

家庭关系方面:中国是家庭本位,认为家庭非常重要。在家庭中,有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要各有职责、各尽义务,但是,封建社会强调子女对父母的服从、幼小者对年长者的服从,到宋以后干脆讲绝对服从,其中也包含妻对夫的服从,结果出现了很大的偏差和错误,对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消极作用。中国强调家庭本位,对个人自由比较忽视,而西方强调个人自由、个人的独立性,这有其长处,但也有缺点。西方国家近年出现的家庭危机正是其表现之一,家庭很难维持,人们结婚后不愿生孩子,生了孩子不愿养孩子,孩子大了不愿养老人。当然,中国强调家庭本位,有其长处,也有缺点。

中西文化的区别还有一个问题比较显著,这就是对于宗教关系的态度。在这方面,中国与西方大不一样。在西方,不能同时信两个教,甚至在一个教中不能同时参加两个教派,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势不两立,在中国,可以既信佛教,同时又信道教,还要尊孔,各个教可以同时信仰,不相违背。《中庸》上讲“道并行而不相悖”,这是中国的一个特点。

篇7

一、中国古代“礼”的观念

我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我国古代的法律的根本思想就是“礼法结合”。充分认识“礼”在我国古代法制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研究我国古代法制史的必要条件。法律的出现是国家政权的出现后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而存在的,我国的法制史也就同早期夏、商政权的建立而开始。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新的阶级的产生和封建制度的逐步形成,出现了我国历史上著名思想繁荣时期——百家争鸣。我国古代的法律制度也随着各种思想的交锋而逐渐地形成独特的体系。到了汉武帝接受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开始正式形成了我国古代“礼法结合”的法律指导思想。本文将选取我国古代几个有代表性的流派分析“礼”的观念。

(一)孔子的“礼”

孔子思想中的核心就是“仁”和“礼”,“礼”在孔子思想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论语》只有20章1万多字,但其中谈到“礼”就有74次。孔子的“礼”指的是周礼,他认为“礼”作为规范社会活动和人民行为的基本制度早已存在并将一直存在下去。为实现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安定和人们的和谐共处,“复礼”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式。孔子的“复礼”就是要恢复和维护西周的宗法制度,即所有人都要依据嫡庶、亲疏、长幼等关系,确定贵贱、上下大小等的等级区别,以形成各种名分,然后按照名分,确定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然后以其制定有关社会政治的礼法制度。所有人都要遵守这样的礼法制度,各守其位,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二)管子的“礼”与法

《管子》也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重要的典籍,《管子》一书中,关于“礼”、法的论述很多,对后世的影响也很深远。《管子》的“礼”主要指的是礼节、礼仪和礼制,认为要以内在的道德观念引导人民遵守“礼”的规范,用“礼”来节制人的感情和行为,用“礼”维护社会秩序、处理出现的问题。

《管子》的法则是惩恶扬善、限制君力、规范民众卫星的思想,这种思想后来发展成了韩非子的法家思想,也是我国古代法制史的重要指导思想。

(三)荀子的礼法思想

荀子在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礼”的思想的基础上, 又对法家思想加以拓展和修正,形成了“隆礼重法”的儒法合流的思想,成为我国古代封建治国思想的重要思想来源。荀子是以性恶论为理论出发点的,认为只有通过“礼”的约束和法的制裁,才能使人为善。“法者,治之端也”。荀子与孔子不同的是,他认识到了道德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必须通过对犯罪者加以重罚才能稳定社会和民心。与法家实行严刑峻法不同,荀子主张慎刑,对能够教化的就不要杀掉,而首恶必株。

二、“礼”在中国法制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礼”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祭祀活动,延伸到群体和宗族之间,逐渐形成了一定的习惯、风俗、礼仪、礼制。可以说,“礼”与法从来都就不是对立的,两者从本质上而言就是为了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使人们的行为遵循一定的秩序,保持行动的规范。虽然偏重不同,但也有重合的部分。

(一)“礼”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礼”在中国古代法制史中是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的,尤其是汉代“独尊儒术”以后。统治者选择儒家思想作为社会的统治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就是着眼于儒家思想中“礼”的观念,“礼”的思想要求所有人按照等级尊卑各处其位、各行其是、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履行应尽的义务,这种思想便于统治者约束和管理人民,限制了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在某种程度上甚至缓解了被统治阶级的不满。“百善孝为先”,我们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重要的“孝”为例。“孝”的理念是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以孝治国,就是将这种理念发展为一种统治人民的思想工具。君主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可以用孝治家修身,于是,孝就逐渐开始被与忠君联系了起来,最终升华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要像孝敬父母一样忠于君主,实现了统治阶级的思想统治目的。

(二)“礼”对封建统治者的影响

“礼”在被统治者确定为统治思想以后,完美地将封建道德规范与封建法律联系起来了,这也就不难看出为什么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始终是以“礼”的理论治国,不难看出为什么儒家思想具有古代思想潮流的主流地位。

1、“礼”与法

“礼”不是法律,但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礼”重于法。从某种程度上讲,在我国古代法制史上,“礼”包括了全部的道德和部分的法。当违背礼数仅应该受到舆论谴责时,“礼”相当于道德,而当违背礼数被规定强制惩罚的时,“礼”就是法。不守法的行为只是违法行为,但不守礼的行为是不顺应天意的行为,因此,我国的古代法制制度自汉以后,大体都是礼主法辅、礼法结合的制度。

2、礼法结合的我国古代法制思想

礼是顺乎天意的规范,但法是统治者意志的表现。因此,我国古代治国必须首先以“礼”教化,以德服人,教化不起作用时才使用法律,法律从实际操作上变成了保证“礼”的约束的惩罚手段。我们可以看到,自汉代以后,成为统治思想的儒家思想已经融进了礼法结合的理念,成为历代统治者约束人民的思想工具。

(三)“礼”对中国古代法制的影响

“礼”与法的结合,使“礼”正式走进了我国古代的法律制度当中。“三纲五常”的第一句就是“君为臣纲”,这是对孔子的“礼”的延伸和拓展,经统治者洗牌后的“礼”成了整个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三、中国古代“礼法结合”的思想对当代的影响

礼与法都是用于约束社会行为,它们可以并存并互相补充,我国古代法制制度的实践证明这一点。而这种礼法结合的思想,也成为中国法系的一大特色。

中华民族的礼治精神即使在现代社会,仍然深深地影响着人民的日常行为规范。“礼”的观念可以作为现代法律的道德补充,其中的精华部分也仍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我们在重视法治化发展的同时,绝不能遗弃对我们民族的千年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至今仍然具有影响力和现实意义的“礼”治思想的部分。

法治的落实不在于用法条来取代固有的文化传统,而是要把人们对法、法律和法治的恒久的信念融入到人们的血液中去,融入到代代相传的文化传统中去。重视道德对社会成员的规范作用,应该说是中国传统治国思想中的精华。比如,古代中国人把“和谐”奉为社会中绝对的最终目标,应当遵循宇宙本来的秩序,这些思想近年来也在于时展的指导思想相结合,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大业中,仍将起到关键性的指导作用。(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法学)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内容方式方法特点意义

家庭教育,即在家庭中实施的教育,通常多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子孙晚辈进行的教育,同时也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1]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教育形式,对推动中国古代社会家庭的巩固与发展,促进古代各类学校的产生与进步,形成民族文化传统和家庭道德观念,乃至对于国家政治、社会稳定、生产生活等各方面,都有着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社会对家庭教育重视的原因

(一)政治基础――孩子是未来的劳动力和兵源。

中国古代社会及家庭对孩子的重视,从文字记载上看,约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周天子一统天下的局面已被打破,各诸侯国互相吞并,而争雄称霸的主要条件是实行“耕战政策”,富国强兵。[2]此时劳动力和兵源就成为国家兴衰的重要问题,对孩子的重视即表现为“慈幼”思想,以及对其进行教育。

另外,中国古代的官学其存在和发展都与社会政治关系紧密相连。王朝频繁更迭、社会动荡,使官学处于不稳定状态,“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状况普遍存在。与其相比,家庭教育更为稳定,其不拘泥场地,教育方式激动灵活,执教与受教者的亲属关系保证了双方长期紧密的联系。[3]

(二)文化基础――视“齐家”为治国的根本之道。

《周易・家人》这一卦的卦辞中较早提到了家教在治国的作用,其中提到“教先从家始”,“正家而天下定矣”。《大学》中有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在家天下的中国古代社会,齐家即是修身的目标,又是治国的基础,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根本追求。因此,确立了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与封建社会阶级统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

(三)经济基础――家庭自然经济条件下的世袭家传。

春秋战国之后,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式的家庭自然经济在古代中国一直占有主导地位。因此,特别是在科技、传统手工作坊之类的家庭中,家庭教育是一种家庭谋生手段的传递与继承。管子就曾指出:“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因而得出结论:“故士之子常为士”,“农之子常为农”,“工之子常为工”,“商之子常为商”。此结论虽过于绝对,却充分说明了古代家庭生产、生活方式对年轻一代的发展有极大的制约作用。[4]

二、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及方式方法

(一)古代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1.以“孝悌”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教育。

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5]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强调德育首位,以“孝悌”为核心,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一大特色。培养孝悌之德不仅成为“齐家”的需要,而且成为“国治”的基本素质要求。[6]另外,遵从血缘宗法制度的积极意义是要继承家族传统振兴家门,因而孝悌之德的另一层含义便是要求晚辈自强自立,光宗耀祖。

2.综合知识的灌输及学术技能的培养。

关于这一点,主要是指蒙养教育与在此基础上的专经教育。所谓蒙养教育,即对子弟儿童时期的启蒙教育,包括吃饭、说话、缝补等生活技能,识字数数等基本知识,男女礼让等基本礼仪规范。其次就是进一步的专经教育,除传统经学教育外,还有很多世族家学内容,即我们前文所提到的世袭家传的技能。

3.立身处事的教育。

我国古代家庭教育历来重视对儿童的立志教育,认为立志是修身之基,是人行为的强大动力。在我国古代的家教历史中,诸多位有眼光的家长还均对其子弟进行了以耕读为主的处事方式教育。从事耕读者,边读书,边种田,进可以应科举以出仕,光耀门庭;退可以力田以为生,抚保妻子;可出可伏,可显可隐,实在是一种最稳妥不过的处世方式了。[7]实际上,更多的古代家长教子弟读书,倒不一定是为了做官,主要是为了教其做人。

(二)古代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

1.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由于人的资质禀性不尽相同,兴趣爱好相差更远,因此要因其材而成全、造就人才。西楚霸王项羽就曾在其叔父指导下,学文不成改学武,终成一代帝王。如果不做区分,一律看待,势必会埋没人才。

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如西周时期,周代贵族家庭就有一套按儿童年龄安排教育的程序,《礼记・内则》就对此进行过介绍:“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目。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记。”

2.以身作则,潜移默化。

历代家庭教育重言教,但更重身教。老子所谓的“不言之教”,正是以自身的行为所进行的潜移默化的教育。颜之推在家庭教育中广泛使用了身教示范的方法,他认为家长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子女大多是在活动中无意识地接受教育。

3.训诫引导,慈严结合。

凡善于教子弟者,并非只是一味的训诫,也很关注对子弟的循循善诱,在情感交融中申训诫大义。孟母“断杼”,曾子“杀猪”,都是因势利导,诱使儿子勤学向善。训诫与引导相结合,恰恰反映了为家长者严与慈的一致。

当然,我国古代家庭中也不免会存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思想。“凡怒子弟,小则骂,大则笞”。[8]更有甚者,将宋濂在《元史・王冕传》中所谈到的“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视为一种家教典范。[9]这是将大家长权威的训诫作用发挥到极致的产物,我们在当今社会不予以提倡。

三、古代家庭教育的特点

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拥有许多特点,其中不乏积极的先进的因素,值得我们借鉴;同时也存在一些落后的,为封建社会所特有的现象,需要我们在现代家庭教育中予以摒弃。

(一)重胎教和童蒙教育。

《三字经・训古》中就曾提到胎教问题,孕妇“目不视恶色,耳不听声,不出乱言,不食邪味,尝行忠孝友爱慈良之事,往往生子聪明,才智贤德过人”。朱熹也曾针对儿童的早期教育,力求符合其身心发展特点,制定了《童蒙须知》。

(二)重环境的作用。

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视环境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如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生动的例证。颜之推也曾强调:“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自芳;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也。”[10]

(三)重“惜时”教育。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中国古代教育家重视对子女进行“惜时”教育,教导他们珍惜青春时光。[11]

(四)我国古代家庭教育强调男女有别,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贯穿其中。

男尊女卑的思想首先是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同时也与封建社会小农经济及男女在生产中的分工相联系。在当代教育中,我们一方面要摒弃这种传统封建思想,另一方面不要否认客观存在的男女差别。

(五)古代家庭教育有抹杀儿童天性的倾向。

家长们只知道以长者的模式规范他们,灌输承认的思想,而不去了解和研究儿童。这一点也是我们当代教育工作者需要注意的问题。

此外,相对于其他民族和国家,我国古代的家庭教育也有其独特的一些性质。比如说,父母对子女教育的连贯性。西方世界,子女长大后父母便准其独立,对其一切不加干涉。而中国家庭则不然,只要父母或长辈健在,就要对子女负责到底。再有就是传承性。有些家族的家风、家教,甚至可以由先秦一直传到近代。这在世界文化史上也绝无仅有。[12]

四、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意义

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在作为学校和社会教育的辅助手段的过程中,培养出大量的杰出人才,同时也传承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绚丽的一页,其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同时随之形成的各家家训,作为家庭教育的基本文献形式,是我们祖先对家庭教育深入思考的智慧结晶。这几千年的家庭教育实践,所积淀的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形成的丰富理论,以及独特的教育方法和优良传统,直至今日,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对中国现代家庭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同时,不可否认,我国古代的家庭教育,作为当时社会应运而生的教育形式,存在着不少为维护封建社会统治、强调血缘宗法制度的陈旧思想。但就其当时存在的年代,其进步性不可抹灭,因此我们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参考文献:

[1]毕诚.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商务印书局,1997:2.

[2]尹德新.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父母必读,1983,(12):34.

[3]姚红艳.浅谈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家学.中国成人教育,2007.6:104.

[4]李雅娟,王丽新.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初探.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4,(4):27.

[5]杨伯峻.论语・学而篇.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5.

[6]王建军.论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2):100.

[7]张崇琛.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山东教育,(Z2):24.

[8]郑珍.母教录.中国古代教育名著选读.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26.

[9]马存芳.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方法探析.青海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98,(2):53.

[10]王利器.颜氏家训・慕贤.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中华书局,1993:128.

篇9

只有一种批评,我觉得有必要在这里多说一句。就是有些朋友根据《中国儒教史》做出判断说:李申从一个无神论者变成了有神论者,并且因此对李申大加批驳。仅凭这一点,我就能断定这些朋友的其他判断不足据,因而也就不必再和这些朋友讨论什么了。

本人所著《中国儒教史》,其目的是通过史实向读者展示儒教发生发展的历史,以求读者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弄清儒教的宗教性质。本书则企图在《中国儒教史》的基础上,展示儒教的各个方面,并通过与其它公认的宗教进行比较,通过进行这种比较所揭示的宗教本质,来阐明儒教的宗教性质。

关于儒教是教非教的争论,至今已经二十余年。虽然,争论的焦点集中于儒教是教非教,然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不仅是个彼此是非而已。

首先,这个问题牵涉到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性质,而只有正确地认识了中国传统文化,才能正确地利用传统文化,才能正确认识中国的国情,才能正确处理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事务。其次,它也牵涉如何认识宗教的本质,因而对于建立中国独立的宗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迄今为止,宗教学这门学科,基本上可说是西方学者的学科。扩大一点,也是国外学者的学科。国外宗教学的基本参照物,是基督教;所运用的资料,大体分四类:一类是基督教的,第二类是那些文化传统已经中断的古代资料,第三类是不久前尙处于原始阶段的民族的资料,其他的可归于第四类。对于中国的资料,则运用很少,或者虽然运用,其理解也大可商榷。至于第二类和第三类资料,不仅资料本身的价值值得商榷,对这些资料的理解,也使人不敢苟同,因为这些学者往往是用基督教做参照来理解它们。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古代的文化资料,对于宗教学就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第一,中国的文化传统从未中断,因此可以追根溯源,保证理解的比较正确;第二,中国宗教的起源和发展,都处于一种正常的状态,可以作为宗教学利用的典型案例。然而这一点,至今还很少被人充分注意,所以中国学者在这方面不仅担负着重要的责任,而且也面临着一个历史的机遇。而要能够担负起这个责任,必须对于儒教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中国儒教史》和这本《中国儒教通论》,只是全面、系统和深入研究儒教问题的开始。它的任务,还主要集中于论证儒教是教,以回答世人对于儒教是教非教的疑问。

要回答儒教是教非教,首先还不能完全按照著者本人对于什么是宗教的理解来论述,还必须首先回答当前学术界对于儒教是教非教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儒者是否信神?孔子是人是神?孔子对待鬼神的态度如何?儒教有没有自己的彼岸世界?儒教有没有自己的组织?谁是教徒?此外还有出世、入世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的提出,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共同的原因是对宗教认识的偏差。在不少人看来,只有像佛教僧人那样出了家,像基督教那样有个人格神的上帝,并且讲天堂地狱,才是宗教。而这里所说的人格神,往往被理解为具有人的形象的神;天堂地狱,则被作为彼岸世界的唯一标志。而且,宗教必须是出世的,如果在家过正常的世俗生活,就不是宗教。如此等等。从这种理解出发,张载说“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就被认为是否定鬼神存在的唯物主义命题;程、朱的“天者,理也”,也被认为是否定上帝存在的理性认识。一般儒者,都被认为是无神论者。

笔者在宗教知识方面的第一个进步,是得知基督教的上帝是无形无象的。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354-430)神父说,上帝按自己的形象造人,但上帝并不具有人的形象。这样的命题曾经给我以强烈的震撼。再留心观察基督教的教堂,其中有耶稣像,有圣母像,就是没有上帝像。此后又进一步得知,伊斯兰教的安拉,从来就是无形无像的。所以伊斯兰的清真寺里,什么偶像也没有。于是,原来关于神的观念动摇了。而由此出发,此后也就更加留意宗教的知识。并且进一步发现,彼岸世界问题,出世入世问题,远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简单,更不是宗教的本质特征。宗教的本质特征只有一个,那就是对神的信仰。而神,乃是超自然力的化身。至于这种化身取何种形象,则要以具体情况而定。

以神的信仰为中心,派生出一系列的宗教观念和宗教设施。至于派生出哪些观念,什么样的设施?各种宗教并不一样,同一个宗教在不同时代也不相同。

以对宗教这样的认识回头来看儒教问题,许多问题就比较以前清楚多了。

对儒教问题的不理解,还与对中国哲学的理解有关。

老一代学者接受了西方的学术,回头反观中国传统文化,从中挖掘出和西方文化相近的内容,建立了中国哲学等一系列学科。其开创先行之功,是后来者永远无法逾越的。然而中国哲学史的研究,至今还不到一百年的历史。其中的许多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发掘和认识。

比如气这个范畴,前辈学者认为它相当于西方的“物质”。气的凝聚,形成了万物的形体。这是没有错的。问题在于,西方的“物质”概念,在许多情况下,不包括中介,也不包含运动。而气则不仅是形成万物的质料,而且是物与物作用的中介,并且自身就包含着运动。更重要的是,在西方哲学中,物质和精神,一般地说,是根本对立、界限分明的,至少我们所接受的西方哲学,一般是这样认识的。但中国古代,气自身不仅被认为是构成万物形体的质料,而且精神存在也被认为是一种特别精细的气:精气。而为了把精神从气中区别出来,中国古人曾经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努力。最后的结论则是:气本身是有灵的,所以它在形成人时,才有人的精神。当它形成其他事物,特别是像天地山川这些大的事物时,就使这些事物具有了灵。这样,当他们把天地山川作为神灵来祭拜、认为它们可以主宰人的命运时,也就顺理成章了。

在西方古代哲学中,物质是死的,上帝是纯粹属灵的。人的精神是上帝赋予的。西方传教士以此出发,批评中国哲学的不明。然而,单从哲学思维水平这一点说,中国哲学对世界的说明毋宁是更加合理。因为西方哲学不能回答“精神从何而来”。

如果仅仅把气作为物质来理解,就无论如何也难以理解那苍苍的自然之天为何就是宗教之天,更不能理解唐宋时代的国家祀典明确写着“元气广大则称昊天”,而昊天就是上帝。

当我初次看到“天者理也”,“元气浩大则称昊天”等命题时,其心灵的震撼也是巨大的。在这种时候,我们不能用已经获得的概念去批评古人,而只能从古人的命题出发去理解古人。当我由此出发理解了气范畴的内涵,“鬼神者二气之良能”,就不再是否定鬼神存在的概念,而是对鬼神的新的说明。

类似气这样的例子,是理解中国哲学的典型例子,但不是唯一的例子。常言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们的前辈,用他们智慧的劳作把我们领进了传统文化研究这个领域,我们的任务,是更好地“修行”,而不是坚持他们的某些判断。

转贴于 中国人接触西方文化,从开通丝绸之路算起,已有二千年。然而西方文化真正影响到中国传统文化,则是从开始。

此前二百年,当利玛窦儒服传教,把西方科学介绍给中国的时候,中国儒者用以对抗这先进科学的,是“西学中源说”。那意思无非是说,你那一套还不是从我家祖宗那里学去的,没什么了不起!这一次,中国儒者不仅用“西学中源说”堵住了西方科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上面打开的缺口,而且也用儒教淹没了一度曾经迅速传播的天主教。

以后就不同了。这一次,中国人不是仅仅看到了西方历法的优越,而是通过炮舰,全面看到了西方科学的厉害。这一次,不仅导致了至今盛而不衰的学习西方的运动,也引起了新一轮的西学中源说。新一轮西学中源说不限于证明几何源于勾股,而要证明西方所有的科学成果都源于中国。比如“星气始于臾区,勾股始于隶首……机器创于班墨……气学出于亢仓……电学源于关尹……”(严复《救亡决论》)等等。这新的西学中源说没有能够像上一次那样堵住西方科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上打开的缺口,要和西方科学比美,仅仅依靠六经是不行的。对诸子书兴趣的日益高涨曾经引起作《劝学篇》的张之洞的深深忧虑,然而终究挡不住思想发展的大势。随着西方科学地位的日益提高,中国人对子书的兴趣也日益提高。并且由于之后所建立的政权取消了尊孔读经,到新一代学者撰写中国哲学著作时,就大量从诸子书中取材了。

就实际状况而言,较为完整的哲学思想的确主要存在于诸子书,然而只有经书和经注才是古代的基本著作。士人们从小到老,都要用经书作为言行的指南。而诸子书,不过是对经书中某些具体内容的发挥和解释罢了。如果能够兼顾子书和经书的实际关系,则哲学史就能完整而集中地反映出中国古代的最高思维成果,如果割裂子书和经书的实际关系,那就必然导致片面性。

篇10

千年的风沙千年的沉淀千年的时光铸就了千年的辉煌

千年之丝路当今之水路一带一路中国的新高度

这是我语文老师的一首小诗,他从古到今,对中国的宏伟蓝图进行了高度的概括。

是呀,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郑和的下西洋,再到一带一路,无一不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智慧。

回顾千年历史,丝绸之路在欧亚大陆北部延伸,海陆两条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漆器等等输往沿途各国,带去了文明和友好,赢得了各国人民的赞誉和喜爱。

如今,一个新的战略,一带一路的构想铺展开来,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融通古今,承载着丝绸之路,承载着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的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我相信,在提出的一带一路构想下,在中国携手各国合作与发展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能更加繁荣富强,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

神奇的中国路,不仅是经济交流,也是政治文化交流。丝绸之路,再现了古代中国礼仪之邦的盛世气象。一带一路,向世界展示了热爱和平的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元素通过奥运会已经征服世界,世界通过开幕式的中国元素更加了解中国。北京奥运会让我们更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地球村中的位置,更温情地对待历史,更有信心的面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