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基本面分析方法范文

时间:2023-07-04 17:24: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投资基本面分析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投资基本面分析方法

篇1

【关键词】道氏理论;价值投资法;技术分析法;主要矛盾

价值投资法认为证券的价值由其未来现金流的贴现值决定,证券的价格总会向价值回归。技术分析法则认为交易群体的心理对价格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普遍的交易观点或者将技术分析法与价值投资法对立起来,两者水火不能相容,或者主张在具体的交易操作中将两者结合起来,但是在理念上依然认为这两种方法相互独立,互不相关。本文将从股票的二元属性切入,结合对道氏理论的深度解读,推论出以道氏理论为基石的技术分析法其实包含着价值投资法的理念,技术图形的长期趋势是反映基本面主要矛盾的。

一、股票的二元属性

股票是股东权利的代表,体现了股东对公司实体经济的所有权。公司实体经济的经营状态越好则股票所代表的价值也就越大,这也正是价值投资法的基本理念,实体经济的盈利能力决定了股票的价值区域。但是,当股票可以上市交易流通以后,实体经济将不再是影响股价的唯一因素,即使在短期内公司的基本面状况不变,交易群体的预期与情绪也会对短期股价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们认为股票既具有实体属性也具有虚拟属性。

二、股价驱动模型

价值投资者立足于股票的实体属性,认为企业的盈利能力决定股票的价值,技术分析人士则偏重于股票的虚拟属性,想方设法判断其他参与者对股价的看法。无论是价值投资者还是技术分析派,所有的股票投资者都是根据自己对基本信息的理解来做出决策的。交易者根据对基本面信息的理解形成预期,预期指导着交易者的行为,行为则指挥资金与股票的流动,资金与股票的博弈产生了股票价格。从而我们推理出股价驱动模型“基本面—群体预期—群体行为—股价”,基本面信息的变化将影响交易者的预期,交易者根据预期做出行为判断,从而对股价施加影响。无论价值投资者还是技术分析派都遵从着股价驱动模型做出判断,只是对信息的筛选、理解的理念不一样而已。

三、股价反映一切信息

一般的主流观点认为技术分析是没有意义的,个人以前也认为技术分析是以历史来推断未来,而股市随机漫步的特征决定了以历史图形推断未来走势是人类对于股市不确定性的自我安慰。但是在真正理解了股价驱动模型“基本面—群体预期—群体行为—股价”以后,对于技术分析方法有了全新的认识。

作为技术分析的基石,道氏理论将股价的波动分为主要趋势、次要趋势和短暂波动。这种分类方法貌似平淡无奇,实则寓意深远。股价的波动就是千千万万的投资者以其资金表达其对基本面信息的理解,这种信息的反映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循序渐进的,在凌乱无序的博弈中股价吸收了各种各样真真假假大大小小的信息,这些信息在短暂波动和次级波动中被摒弃、被消化,从而形成了主要趋势。主要趋势充分反映了股市对于基本面信息的理解和预期,并从所有的信息中筛选和抽绎出最主要的信息,最能够决定股价走势的信息——主要矛盾。

短期股价是资金与股票博弈的结果,所以呈现出随机漫步的形态,当给予股市比较充分的时间来消化其吸收的信息,那么中长期的股价则呈现出一定的趋势,股价趋势的背后则是股市对主要矛盾的反映,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股市作为经济的晴雨表是当之无愧的。

四、趋势将延续下去

道氏理论的三大基本假设分别是:股价反映一切信息;趋势还将延续;历史会重演。我们已经解读了“股价反映一切信息”,并推论出股价在波动中筛选信息,从而反映主要矛盾,形成主要趋势。

基本假设第二条是“趋势会延续下去”,个人给予的解读是只要主要矛盾(从基本面信息中抽绎出来的核心预期)不变,主要趋势就会延续下去。第二条基本假设不是孤立的,而是第一条基本假设的延伸,“趋势会延续下去”是因为主要矛盾的持续,是因为股市吸收了一切信息,并从一切信息中抽绎出了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当前社会经济运行的客观反映,这种客观存在会被股市放大,因为股市是人的股市,群体的股市,群体的预期与情绪是影响股价的重要因素。根据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当预期被股价实现后,现实会对群体预期推波助澜,此时虚拟经济的属性就会在群体情绪的推动下大放异彩。群体心理对趋势起到了强化作用。因此,“趋势将延续下去”的假设一方面是对主要矛盾延续的判断,另一方面则是对群体情绪强化的认知。

五、人性会重演

道氏理论的第三条假设是“历史会重演”,虽名曰假设,但是它是历史的提炼,是人性的高度概括。一般的技术分析人士将这一条假设理解为技术图形的历史位置对行情的发展具有参考作用,比如重要的压力位、支持位,个人认可这种理解,但是更进一步的正是因为群体情绪的强化与叠加才使得技术图形的历史位置具有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历史会重演,重演的或许不是形态,不是压力位、支持位,重演的是群体的心理,是思维的逻辑。“历史会重演”应该是“以史为鉴”的道氏语言,重温成功投资的经典案例,投资操作的手法一再的翻版;回放股市历次的大起大落,群体的恐惧与贪婪反反复复;回望整个金融史,历次金融动荡的内含、本质不都是似曾相识吗?历史的重演即是人性的重演。

六、道氏理论中的价值理念

道氏理论以三大假设为理论基础,将基本面信息融合到技术图形中去,开辟了技术分析流派,从主要矛盾决定主要趋势的逻辑推理中,我们看到道氏理论并不排斥基本面分析方法,相反,道氏理论更尊重基本面分析,对基本面分析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价值投资法的核心是寻找价格偏低于价值的股票,但是价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价值被界定为未来现金流的贴现值,那么价值将受到企业运营、产业趋势、宏观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影响也正是技术分析法不能忽视的,也正是影响主要趋势的因素。况且,价值投资法重在企业估值,而企业盈利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影响主要趋势的那个主要矛盾。技术分析法不但没有排斥价值理念,而且将群体预期对企业的影响(反身性)也纳入了思考范围,更符合现实股市的运作。

技术分析法以道氏理论为思想源泉,发展出了诸多技术工具,K线图形的背后是交易群体对基本面信息的反馈过程,均线、MACD等指标是对以其对主要趋势的描绘反映了主要矛盾,压力位、支持位则是交易群体心理纠结的体现,板块指数表达了对产业趋势的看法,综合指数则全面反映了经济结构、经济总量、股市制度等更多的信息。此时,技术分析法不是简单的教条,它是辩证的,灵动的,富有哲思的。

参考文献

篇2

要想抓住股市中的“黑马”,就得提前布局,因此而衍生出了股市技术派一说,即是通过对历史的总结,用各种指标(图表、形态、成交量等)来预测股市未来的走势,擒住其中的佼佼者。与技术派有些针锋相对的则为基本面派,也称价值投资派,他们认为股价是围绕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在波动,当股价偏离价值的时候也就是购入或卖出的时机。

两派各有千秋,却也并非绝对有效,很多时候可能的结果就是技术派的指标用上了,但是股价走势与预期并不相同,甚至有时与预期的完全相反;而期待股价能符合其内在价值的价值投资派,很多时候就只能眼巴巴看着股价屡创新低。

那么,是否有一种能结合这两种流派专长的投资方法?有。本期采访的嘉宾王炜即开创了一种名为“思维流投资思想”的投资方法。王炜在华证期货任机构投资部经理,目前主要从事期现对冲的交易。他已经在股市里面打拼了十余年,根据自己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思维流投资思想”可谓是集两者于一体,“技术派是基础,资金流派和基本面派是工具,思维流是集大成者”。

《卓越理财》:您最近出版了新书《思维流操盘术》,能否介绍一下您的“思维流操盘术”?

王炜:我觉得思维流操盘术实际上就是拥有预见未来的能力。思维流的基础就是分析现有事物数据,推论显而易见的未来。思维流也可以理解为建立在各项数据基础上的分析推理,最后就是达到思维境界深远,看到常人看不到的未来。

当投资者从技术派升级到思维流派后,对很多事物不会孤立地看待,而是会统筹分析。从这个层面上说,思维流也许考验的正是逻辑推理能力的高低。

《卓越理财》:您曾在博客中提及“纯技术派只是投资的入门阶段”。您是技术派的实力选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悟?

王炜:我个人确实认为,纯技术派只是投资的入门,因为它操作的资金量不可能太大,这是第一点。第二,纯技术派基本上还是让人寻找买卖点,而寻找到的买卖点谁也不知道是否绝对正确,有可能这次赚了下一次又赔,这两种做法是目前纯技术派投资者的现实情况。此外,技术派也没办法给投资者带来稳定的收益,而没有稳定的收益它就是一个赌博的市场。你要想在证券市场进行赌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纯技术派只是让你看懂这些K线图背后的意义,但是如何分析这些K线图,或总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或推演出会有什么结果,那是需要逻辑判断的,也就是说需要资金流派那种去读懂对手盘的做盘意识。有时候有的股票从5块钱建仓建到7块钱再杀回5块钱,然后隔上3个月又从5块钱一直做到11、12、13、14、15,这样你就已经没办法用纯技术派去解决了,只能从对手盘的建仓程度,识别他的战略意图。

纯技术派一定要升级为资金流派或者是更深的思维流派才能识别对手盘所有的战略意图。我在关注技术面的同时,我希望投资者把技术面和基本面应用在一起,因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价是由多重因素决定的,比如说水泥股,技术上不好分析可以从水泥的价格上分析,若水泥的价格一涨,上市公司的业绩会从几分钱涨到一块五毛钱,它的股价不涨也难。纯技术派是没办法从盘面上确切地知道哪天的涨跌,但是从基本面却能确认它应该值多少钱,所以很快你就能从底位拿到高位,赚足了中间的钱。我希望投资者技术派要从K线图、成交量和盘口三方面入手,同时能引入基本面的一种印证,双方相互结合,这样投资者才会有长期而且稳定的收益。

《卓越理财》:您是如何运用技术分析方法锁定某只股票的?能否介绍其中的步骤?

王炜:我是结合技术和基本面的方法来选股的。因为我觉得在证券市场不懂技术方法,等于是缺了一条腿,基本上是单腿,完全靠基本面也不太行,这两个方法应该结合。

我做盘前,如果不是自己做的项目,跟别的资金,那就会先看某只股票进去了多少资金,从成交量、盘口和K线图组合去读懂它持仓的程度,以及这个持仓的程度背后有什么,可能会出什么题材来配合?这完全就是从技术派升华到资金流派,我觉得我做股票,不是那么简单地看K线图的买进卖出。

确认它有什么战略意图之后,我再决定我是持仓还是加仓,或者是减持。然后,如果对方盘面有减持的动作,我会考虑它减持数量的大小。比如说它持有3千万股减持了1千万股,我可以选择减持,也可能选择不减持,因为它后面说不定还会有题材,后面两千万还有拉高的可能。所以说呢,我一般是先从技术派的资金流分析它的持仓量,然后再从它的战略目的分析,最后再看它减持的程度,再考虑决定我自己是不是减持。

《卓越理财》:在运用“思维流操盘术”时,如何控制风险?您是如何做的?

王炜:做盘需要把风险控制放在第一,利润放在第二。如何控制风险就看在你心里,如何去评判风险的程度,以及你所能接受的风控的那种底线,这是我用思维流操盘术最后得出来的一个结论。风险无处不在,你没办法让风险不发生,但是你有办法让风险离你远一点,在发生以前最好是跟它说再见。如果发生了,尽量控制在你能处理的范围内,若是控制不了,那就应该有退出的这种毅力,就像戒烟一样。不能等到犯错后,不承认,用另外一个错误去掩盖这个错误,这样事情就更麻烦了,这就是风控的一个方法。

我在做盘的时候,如果说感觉到仓位不好控制,心理上压力比较大的时候,我一般会选择退出,因为我认为顶级的操盘手在心理压力大的时候,和一个没做过股票的新手是一样的,所以说很多时候控制风险是靠你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去处理。

《卓越理财》:今年的弱市套住了不少股民,对这些投资者而言,您有什么建议?

篇3

【关键词】 杜邦分析; 有用性; 灰色关联

中图分类号:F83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13-0041-03

一、引言

近几年我国资本市场得到了长远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和企业参与到资本市场中,截至2014年2月,我国股票市场有效账户数已经达1.33亿。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家庭更多的倾向于通过投资基金间接参与股票市场,而在我们国家更多的家庭选择直接参与股票市场。因此股票市场的涨跌影响着众多家庭的财产收益。而在目前股票市场经历几年的低迷,投资价值凸显的背景下,研究股票市场的投资方法显得更具现实意义。

关于股价的分析方法,目前主流的有技术分析法和基本面分析法。技术分析法侧重于股票价格和成交量的研究,凭借历史经验的数据来预测未来的股价运行,分析过程以图表作为分析工具,因此也叫图表分析法。基本面分析法认为,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强,给股东的回报越高,相对应的股份价值越大,因此公司的盈利能力决定了公司的股价。该方法侧重于研究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财务信息。从国内外的历史经验看,技术分析法适用于短线投机,基本面分析法适用于长线投资。因此基本面分析法显得更为理性,像巴菲特等众多投资大师都通过基本面分析法参与股市投资。本文也立足于基本面分析法,即公司的盈利能力来探究股价的运行规律。

二、理论分析

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综合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该指标利用净利润与所有者权益之比来反映所有者投资的获利能力。而杜邦分析是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评价系统,是典型的利用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

理论上,净资产收益率越高,股份价值越大,该指标与股价成正相关。拆解后的三个指标分别为权益乘数、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润率,三大指标和净资产收益率都是正相关的关系,因此,它们与股价也成正相关。权益乘数越大,所有者资本占全部资产的比重越小,企业负债的程度越高。只要企业的资产报酬率高于负债利率,企业更多地举债对所有者来说就可以获取更多的利润,从而股份价值增长,股价上升。总资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产周转次数越多或周转天数越少,是企业营运能力增强的体现。该指标的上升往往是营业收入的增长而不是总资产的下降所致,而营业收入的增长会给所有者来带来更多的利润,从而股份价值增长,股价上升。销售净利率高表明销售商品的营业收入扣除所有费用后净利润的提高,往往通过企业商品毛利的提高或者期间费用的有效控制实现,而这也意味着企业所有者获取更多的利润,从而股份价值增长,股价上升。

三、实证分析

通过理论分析股价与益乘数、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润率成正相关关系。下面进一步看实证的结果。在国内蒋贤品、鲁爱民等从定性的角度加以介绍和分析,直接利用杜邦分析体系和指标来评价和预测公司的价值。朱宏泉、舒兰等(2011)仅用回归的方法分析了盈利指标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并且没有分行业进行研究。因此分行业并且对财务指标投资有用性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是本文的创新与研究内容所在。

(一)样本选取

样本选取的时间跨度为2008年至2012年,在这五年中,上证指数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的牛熊市交替:从5 265跌至1 664,从1 664涨至3 478,从3 478跌至1 949。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市场总体表现对分析的干扰。同时,本文选取沪深两市18家旅游类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旅游行业属于弱周期行业,选其作为研究对象可以较大程度避免经济周期和经济政策对分析的干扰。本文中上市公司主要财务指标以及股价数据来源于东方财富网和相关上市公司所披露的年度报告。

(二)灰色关联分析

本文以灰关联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灰色系统理论提出了对各子系统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概念,意图透过一定的方法,去寻求系统中各子系统(或因素)之间的数值关系。灰色关联分析对于一个系统发展变化态势提供量化的度量,非常适合动态过程分析。在我国自邓聚龙于1987年首次提出邓氏关联度后,解决了许多过去难以解决的问题。

当进行灰色关联度计算数列的量纲不同时最好作无量纲化处理,此外还要求数列有公共交点。为解决这两个问题,计算关联系数之前,先将文章先对数列作初值化处理,处理结果如表1所示。

四、结论

作为常用的综合性价值评价工具,杜邦分析通过将资产收益分解为利润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以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的各个不同方面和变化因素,为公司管理者改善经营业绩、投资者更好地判断公司的价值及变化,提供了一种简洁、有效的方法,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以A股旅游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杜邦分析的核心指标和股价的相关性。结果发现:

1.杜邦分析在投资中存在有用性。股价波动与公司的权益乘数,总资产周转率和销售净利率存在相关关系,这也符合资产内在价值评估理论。

2.三大指标中权益乘数和资产周转率的有用性比较强,销售净利率有用性较弱。这说明资本市场能较好地反映公司的风险程度以及盈利能力,但对企业资产运营能力反映较弱。这符合证券投资分析的基本理论,证券投资主要考虑企业的风险和收益,而企业的资产运营能力不是关注重点。

3.杜邦分析中的三大指标能在证券投资中呈现较强的有用性,一定程度说明我国证券市场正趋向成熟并发挥价值发现的职能。作为投资者应当践行价值投资的理念,在充分运用杜邦分析等方法分析企业的财务数据后再进行投资配置。

【参考文献】

[1] 蒋贤品,祝锡萍.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扩展形式及其应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16(5):65-66.

[2] 鲁爱民,陈锦辉.实践中对杜邦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修改和运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17(7):73-75.

[3] 朱宏泉,舒兰,王鸿,范露萍.杜邦分析与价值判断――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11,23(10):152-160.

[4] 邓聚龙.灰色系统基本方法[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7:85-100.

[5] 严若森.公司治理评价及其灰色关联分析[J].技术经济,2009,28(7):114-120.

篇4

关健词:证券投资实验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金融专业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实验由于其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已成为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形式。通过模拟实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帮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将跨课程的有关知识融会贯通。如组织学生参与某些金融期货经纪公司联合媒体举办的沪深股指期货仿真交易大赛和我校金融学院举办的炒股大赛,在教学过程中购买模拟交易软件,通过这些途径,学生不仅能够容易了解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一般原理,也能够掌握相应的具体的证券投资分析技禾手段,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接受新的知识,促进理论知识的吸收和深化。

一、证券投资实验在金融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证券投资实验涉及到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投资学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是对各种理论知识的一种综合应用,学生如果能在证券投资实验环境下接受证券投资理论教育,不仅更加易于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认识和把握相关证券投资实践,而且也能在实现二者的结合过程中做到相辅相成、互促互进。

证券投资分析包含了多种不同的分析技术,比如基本分析方法、技术分析方法、心理分析技术等。另一方面,证券投资分析是一门综合应用的艺术。证券投资分析的目的就是预测证券价格的走势,即通过对各种影响证券价格因素的分析,来判断证券价格的变化。但由于影响证券价格的因素繁多,而且在证券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使得证券投资分析的不确定性增加。这种不确定性要求证券投资分析人员灵活地、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分析技术和手段,来判断和预测证券价格的走势。对证券分析技术的主观理解和运用这些技术的方法的不同,就可能会导致证券投资分析的结果大相径庭。技术是是掌握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基础,而综合应用的艺术则更高一个层次。

二、证券投资实验在金融专业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证券投资实验具有实习性、综合性、协同交互、时间集中、资源独享、实验过程与结果不确定、实验要求高等特点,合理的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模式必须充分考虑这些特点予以确定。

(一)两种实验倾向的侧重点和考查标准不一样

目前证券投资实验有两种不同的实验倾向,一种是把实验的目的放在掌握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上,通过实验来完成书本知识向实际操作的转化,实验的重点在理解和掌握各种分析技术。另一种则是把实验的目的放在提高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技巧或者艺术上,即实验就是通过做模拟操作,给学生一定的虚拟资金,让其模拟操作,重点在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上。

1.实验的侧重点不一样。如果实验的目的在于掌握证券投资的分析技术,则在实验的设计过程中注重对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的掌握上相反,如果实验的目的在于提高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技巧或者艺术水平,则在实验设计中要注重对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综合应用和熟练掌握上,而对证券投资分析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实验要求则相应降低。

2.考查的标准不一样。如果实验的目的在提高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技巧或者艺术水平上,则实验结果的考查将会是证券投资分析的最终结果,即模拟投资的结果是底是亏、盈利或者亏损的数额是多少作为评判的标准相反,如果实验的目的在于要求学生掌握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则实验结果考察的目标则在于学生对各种分析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上,模拟投资的结果并不是考查学生实验效果或者学生实验成绩好坏的重要标准。

(二)金融专业和非金融专业的学生通过实验解决的着重点不同

在非金融专业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我发现将证券投资实验目的放在提高学生证券投资技巧或者综合应用上,效果并不好。学生在进行证券投资实验以前,大多数同学对证券投资的实际操作知之甚少,对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也往往只停留在书本知识上,所以,直接进人模拟投资分析过程,学生大多不能顺利地进行实验,甚至有同学连基本的交易信息都无法看懂,实验的目的并不能有效地达到。

对于初次接触到证券投资的学生来说,很显然首先需要解决的间题不是证券投资分析的综合应用的艺术问题,而应该是技术问题,即通过证券投资实验熟悉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证券投资分析技术。在证券投资实验中,实验的目的主要应该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原理、对基本的证券投资分析技术和方法进行训练,巩固和应用各种证券投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证券投资分析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间题的能力。

(三)分析软件花样众多,学生短时间内无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各种信息

能熟练运用各种证券分析软件和交易系统,对于对于学生能够进人到正常的交易和分析过程至关重要,但在实验过程中往往会忽视该过程,因为在证券投资课程学习中一般不会对基本的操作和交易信息做过多的介绍,所以,如果没有该过程的准备阶段,将会使学生在后面的实验过程中无所适从。

(四)重视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实验,忽视证券基本面分析实验

在目前的证券投资实验中,技术分析往往被学生所推崇,但实验过程往往也会有问题出现,即对各种技术分析方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且各种不同的技术分析方法应用规则繁多,在现实操作中的作用各有所不同,效果也不一样,学生在实验的时候往往无法进行鉴别和运用。

基本分析方法部分的实验工作被忽视的部分的原因在于该部分的分析过程比较复杂,收集历史数据相对比较困难,需要相应的其他统计分析技术才能完成这部分的实验。但这样会产生一系列问题第一,实验不能够促使学生掌握相应的基本分析技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处于无事可做的局面。往往会流于形式地或者被动盯盘,时间长了就会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中第二,忽视该部分的实验,无助于学生应用各种理论知识的能力,不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不可能学会运用多种不同的统计分析技术。

另外因为证券投资分析涉及宏观到微观经济的各个方面,因此,证券投资分析实验实际上是对学生对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会计学、管理学等多方面知识的一个综合应用和考察,这部分实验的缺失,将使实验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第三,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规范以及投资者素质的逐步提高,价值投资的理念正在被市场所广泛接受,而价值投资的理念要求投资者必须进行基本面的分析,即通过基本分析方法来判断大势,寻找有投资价值的行业和个股。如果不对基本面进行分析,仅仅依靠消息或者其他的方式来进行投资,如同打牌时不看牌,风险可想而知。

三、提高证券投资实验教学效果的心得和建议

在金融专业课程的教授中,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教科书中的理论相呼应,及时进行证券投资实验。我认为其重点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即掌握基本操作及交易信息、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技术上。

(一)注重基本操作及交易信息的介绍与掌握

针对上文提到的问题,在该阶段的实验过程中,我认为应该首先由实验教师对投资分析软件的使用和操作进行讲解,对分析软件交易信息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指标进行讲解,主要包括证券投资分析软件的安装以及使用、主要的交易信息的读取、主要交易程序的掌握等。比如如何进人系统、如何看大势、大势的信息组成部分、个股的交易信息的读取、以及交易信息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等。然后安排一定的时间由学生自主的操作软件和熟悉一些基本交易信息。即要求学生利用实验室的模拟交易软件,在指导老师的辅导下了解证券交易行情显示各项指标,对证券交易产生感性认识。

(二)改进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实验

技术分析实验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一要讲解要求学生掌握各种主要的分析技术手段的原理,特别是各种分析方法和技术指标的计算原理,只有掌握了各种分析手段的原理后才会明白其变化的原因以及变化的趋势二是要让学生对各种不同的应用规则进行实际验证。该验证过程对于学生掌握技术分析方法极其重要,因为技术分析方法的原理以及应用,在证券投资课程中虽然有老师已经讲解过,但学生根本没办法在短暂的课程学习过程中掌握各种不同的规则,而且各种规则在实际中的应用效果如何都必须由学生自己去验证。为了达到以上的目的,必须设计好各种技术分析手段的实验内容和步骤,不能放任自流,任由学生自己去揣摩和摸索比如在让学生掌握原理的步骤中,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这些内容,在学生对应用规则进行验证的时候,每个技术分析方法需要验证哪些内容,怎么去验证,都必须有明确的规定。

(三)把基本分析技术的实验作为一个重点

在实验中进行基本分析的思路应该是,在基本分析技术

的实验过程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宏观经济、行业以及个股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即当前的形势如何,未来的经济政策的走势会怎么样,哪些行业值得投资,值得投资的行业里那些个股又具有投资价值。方法上主要运用归纳、演绎等逻辑分析方法,具体手段上主要运用调查研究、统计分析以及财务评价分析技术等。[]

参考文献

[1]王嘉,何海涛.对当前证券投资实验的几点思考[J]特区经济,2005.(5)

[2]胡嘉将.经济管理类实验特点分析[J]实脸室研究与探索,2006.(25)

[3]魏山城.任玉珍.韩书俭.改革实脸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实脸的兴趣[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3)

[4]于玉林.21世纪会计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J]实脸室研究与探索,2004.(1)

篇5

在一个月之前,记者向Ralph请教道琼斯指数成分股的走势,“难看的走势”,Ralph略带夸张的说:“以GE为例,目前17.76美元的价格已经创下自1997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新低。不少道琼斯成分股也都突破了2002年的低点,GE也是其中之一。”Ralph将数字信手拈来,但数字并不乐观,他继续说:“这意味着,它已经将去年牛市上涨的消耗殆尽。技术面显示,向下趋势还相当明显,8至10应该是它的下一个支持位。在观察这些巨型股时,比如GE,以及其他的大盘股,它们不仅遭遇了急速的衰退,关键是,他们都没有铸成一个像样的底部。需要花很长的时候才能修补市场对价格造成的伤害。或者说,即使有持续的向上动能,它们也需要数月的整固。”截止11月20日,GE已经跌破13元,应了Ralph“难看的图形”。尽管如此,Ralph却认为投资者可以关注并慢慢参与,因为从基本面来说看,GE大部分的盈利来自于它的金融生意,主要原因是全球经济衰退对工业业务的影响。目前可以说是GE有史以来第一次遭遇抛售。

技术分析与基本面

作为市场技术师协会(MarketTechnicians Association)和国际技术分析师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0fTechnical Analysts)的创始人之一,Ralph并不排斥基本面分析,在他看来,二者大可以结合运用。

M:你认为目前的中国市场更适用于哪种操作方法?技术投资还是价值投资?

Raiph Acampora:热衷于短线的中国投资者完全可以将每一个市场反弹视为机会。而对那些眼光更长远的长期投资者――我指五年或者更长时问,他们应该好好把握弱市的机会,逐步增加有质量的筹码。毫无疑问,价值正在被创造,但我们尚没有看到任何关键的底部信号,缓慢而谨慎的投资应该是这段时期最好的办法。

技术分析(Technical Analysis)是一种完全根据市场行情变化来进行分析的方法。目前,动荡的金融市场使技术分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随着金融市场规范化的发展,技术工具在金融分析、投资中将承担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技术分析的概念适用于国内或全球性的任何市场:股票,固定收益证券,货币,期货或期权。

基本面分析(或者称之为价值投资)应该是投资者买入时的第一条路径,一旦他们确定并收窄了投资方向――某个特定板块,或者某只股票,技术分析能帮助他们确定买入的时机。总而言之,基本面分析能告诉你买什么,而技术分析能帮助了解另一个重要问题――什么时候买。

他们牺牲掉了投资者信心

M:华尔街危机缠身,比起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有过之而无不及,您对目前的市场有什么看法?

篇6

关健词:证券投资实验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金融专业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实验由于其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已成为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形式。通过模拟实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帮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将跨课程的有关知识融会贯通。如组织学生参与某些金融期货经纪公司联合媒体举办的沪深股指期货仿真交易大赛和我校金融学院举办的炒股大赛,在教学过程中购买模拟交易软件,通过这些途径,学生不仅能够容易了解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一般原理,也能够掌握相应的具体的证券投资分析技禾手段,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接受新的知识,促进理论知识的吸收和深化。

一、证券投资实验在金融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证券投资实验涉及到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投资学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是对各种理论知识的一种综合应用,学生如果能在证券投资实验环境下接受证券投资理论教育,不仅更加易于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认识和把握相关证券投资实践,而且也能在实现二者的结合过程中做到相辅相成、互促互进。

证券投资分析包含了多种不同的分析技术,比如基本分析方法、技术分析方法、心理分析技术等。另一方面,证券投资分析是一门综合应用的艺术。证券投资分析的目的就是预测证券价格的走势,即通过对各种影响证券价格因素的分析,来判断证券价格的变化。但由于影响证券价格的因素繁多,而且在证券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使得证券投资分析的不确定性增加。这种不确定性要求证券投资分析人员灵活地、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分析技术和手段,来判断和预测证券价格的走势。对证券分析技术的主观理解和运用这些技术的方法的不同,就可能会导致证券投资分析的结果大相径庭。技术是是掌握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基础,而综合应用的艺术则更高一个层次。

二、证券投资实验在金融专业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证券投资实验具有实习性、综合性、协同交互、时间集中、资源独享、实验过程与结果不确定、实验要求高等特点,合理的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模式必须充分考虑这些特点予以确定。

(一)两种实验倾向的侧重点和考查标准不一样

目前证券投资实验有两种不同的实验倾向,一种是把实验的目的放在掌握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上,通过实验来完成书本知识向实际操作的转化,实验的重点在理解和掌握各种分析技术。另一种则是把实验的目的放在提高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技巧或者艺术上,即实验就是通过做模拟操作,给学生一定的虚拟资金,让其模拟操作,重点在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上。

1.实验的侧重点不一样。如果实验的目的在于掌握证券投资的分析技术,则在实验的设计过程中注重对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的掌握上相反,如果实验的目的在于提高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技巧或者艺术水平,则在实验设计中要注重对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综合应用和熟练掌握上,而对证券投资分析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实验要求则相应降低。

2.考查的标准不一样。如果实验的目的在提高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技巧或者艺术水平上,则实验结果的考查将会是证券投资分析的最终结果,即模拟投资的结果是底是亏、盈利或者亏损的数额是多少作为评判的标准相反,如果实验的目的在于要求学生掌握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则实验结果考察的目标则在于学生对各种分析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上,模拟投资的结果并不是考查学生实验效果或者学生实验成绩好坏的重要标准。

(二)金融专业和非金融专业的学生通过实验解决的着重点不同

在非金融专业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我发现将证券投资实验目的放在提高学生证券投资技巧或者综合应用上,效果并不好。学生在进行证券投资实验以前,大多数同学对证券投资的实际操作知之甚少,对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也往往只停留在书本知识上,所以,直接进人模拟投资分析过程,学生大多不能顺利地进行实验,甚至有同学连基本的交易信息都无法看懂,实验的目的并不能有效地达到。

对于初次接触到证券投资的学生来说,很显然首先需要解决的间题不是证券投资分析的综合应用的艺术问题,而应该是技术问题,即通过证券投资实验熟悉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证券投资分析技术。在证券投资实验中,实验的目的主要应该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原理、对基本的证券投资分析技术和方法进行训练,巩固和应用各种证券投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证券投资分析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间题的能力。

(三)分析软件花样众多,学生短时间内无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各种信息

能熟练运用各种证券分析软件和交易系统,对于对于学生能够进人到正常的交易和分析过程至关重要,但在实验过程中往往会忽视该过程,因为在证券投资课程学习中一般不会对基本的操作和交易信息做过多的介绍,所以,如果没有该过程的准备阶段,将会使学生在后面的实验过程中无所适从。

(四)重视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实验,忽视证券基本面分析实验

在目前的证券投资实验中,技术分析往往被学生所推崇,但实验过程往往也会有问题出现,即对各种技术分析方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且各种不同的技术分析方法应用规则繁多,在现实操作中的作用各有所不同,效果也不一样,学生在实验的时候往往无法进行鉴别和运用。

基本分析方法部分的实验工作被忽视的部分的原因在于该部分的分析过程比较复杂,收集历史数据相对比较困难,需要相应的其他统计分析技术才能完成这部分的实验。但这样会产生一系列问题第一,实验不能够促使学生掌握相应的基本分析技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处于无事可做的局面。往往会流于形式地或者被动盯盘,时间长了就会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中第二,忽视该部分的实验,无助于学生应用各种理论知识的能力,不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不可能学会运用多种不同的统计分析技术。

另外因为证券投资分析涉及宏观到微观经济的各个方面,因此,证券投资分析实验实际上是对学生对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会计学、管理学等多方面知识的一个综合应用和考察,这部分实验的缺失,将使实验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第三,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规范以及投资者素质的逐步提高,价值投资的理念正在被市场所广泛接受,而价值投资的理念要求投资者必须进行基本面的分析,即通过基本分析方法来判断大势,寻找有投资价值的行业和个股。如果不对基本面进行分析,仅仅依靠消息或者其他的方式来进行投资,如同打牌时不看牌,风险可想而知。

三、提高证券投资实验教学效果的心得和建议

在金融专业课程的教授中,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教科书中的理论相呼应,及时进行证券投资实验。我认为其重点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即掌握基本操作及交易信息、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技术上。

(一)注重基本操作及交易信息的介绍与掌握

针对上文提到的问题,在该阶段的实验过程中,我认为应该首先由实验教师对投资分析软件的使用和操作进行讲解,对分析软件交易信息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指标进行讲解,主要包括证券投资分析软件的安装以及使用、主要的交易信息的读取、主要交易程序的掌握等。比如如何进人系统、如何看大势、大势的信息组成部分、个股的交易信息的读取、以及交易信息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等。然后安排一定的时间由学生自主的操作软件和熟悉一些基本交易信息。即要求学生利用实验室的模拟交易软件,在指导老师的辅导下了解证券交易行情显示各项指标,对证券交易产生感性认识。

(二)改进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实验

技术分析实验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一要讲解要求学生掌握各种主要的分析技术手段的原理,特别是各种分析方法和技术指标的计算原理,只有掌握了各种分析手段的原理后才会明白其变化的原因以及变化的趋势二是要让学生对各种不同的应用规则进行实际验证。该验证过程对于学生掌握技术分析方法极其重要,因为技术分析方法的原理以及应用,在证券投资课程中虽然有老师已经讲解过,但学生根本没办法在短暂的课程学习过程中掌握各种不同的规则,而且各种规则在实际中的应用效果如何都必须由学生自己去验证。为了达到以上的目的,必须设计好各种技术分析手段的实验内容和步骤,不能放任自流,任由学生自己去揣摩和摸索比如在让学生掌握原理的步骤中,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这些内容,在学生对应用规则进行验证的时候,每个技术分析方法需要验证哪些内容,怎么去验证,都必须有明确的规定。

(三)把基本分析技术的实验作为一个重点

在实验中进行基本分析的思路应该是,在基本分析技术

的实验过程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宏观经济、行业以及个股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即当前的形势如何,未来的经济政策的走势会怎么样,哪些行业值得投资,值得投资的行业里那些个股又具有投资价值。方法上主要运用归纳、演绎等逻辑分析方法,具体手段上主要运用调查研究、统计分析以及财务评价分析技术等。

参考文献

[1]王嘉,何海涛.对当前证券投资实验的几点思考[J]特区经济,2005.(5)

[2]胡嘉将.经济管理类实验特点分析[J]实脸室研究与探索,2006.(25)

[3]魏山城.任玉珍.韩书俭.改革实脸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实脸的兴趣[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3)

篇7

关键词:资本市场;基础分析;市场效率

中图分类号:F2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8)01-0062-05

Ball和Brown(1968)以及Beaver(1968)开创了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会计理论研究的先河,而从此以后的30多年里,逐渐成为财务会计的主流研究领域。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共同发展是早期会计领域资本市场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有效资本市场假说和实证经济学以及其他学科的相关发展,促成了20世纪60年代资本市场研究的诞生。对30多年来的资本市场会计理论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无疑会促进和推动我国会计理论的繁荣和发展。

一、会计领域资本市场研究产生的背景

(一)基本面分析的需要

股东、投资人和债权人通常对公司的价值十分关注。在有效资本市场,公司价值是预期未来净现金流量按合适的风险回报率折现的现值。公司现行财务报表中披露的绩效数据是重要的,但并不是唯一用来评估公司未来净现金流量的信息源。这也符合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概念框架的要求,即财务报告应该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评估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因此,可以预见到当期财务状况和未来现金流量之间的联系,以及财务状况和证券价格之间的联系。资本市场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提供能够证明这种关系的证据。基本面分析主要着眼于对错误定价的股票的价值评估,这一分析自1934年Graham和Dodd出版专著《证券分析》开始盛行。目前美国5万亿共同基金投资中大部分都是使用基本面分析的原理进行管理的。基本面分析使用过去和现行财务报表的信息,并考虑到行业和宏观经济的影响,据此计算出公司的内在价值。当前价格和内在价值的差异就是投资于这种证券的期望回报。近年来基本面分析变得如此盛行部分原因就在于金融经济学文献中发现的证据。“价格向价值回归是一个比先前的研究所示更为漫长的过程”(Frankel和Lee,1998),这一理论已经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并且激励着基本面分析研究。

(二)检验资本市场有效性的需要

证券价格能够决定公司和个人之间财富的分配,而证券价格受到财务信息的影响,所以投资者、经理人员、准则制订者和其他的市场参与者都对证券市场是否有效具有极大的兴趣。

市场效率对于会计职业界有很重要的意义。例如,在有效市场中,基于基本面分析所获得的利益将逐渐减少,不涉及直接影响现金流量的会计政策变更、信号效应(signaling effect)或是动机结果(in-centive consequences)都不会影响到证券价格。在有效市场中,在会计报表中确认或是在附注中披露的选择问题(例如,雇员股票期权会计处理)对于证券价格的影响也将趋于更小的差异。市场效率的会计含义有力的推动了研究人员从会计视角展开研究。

(三)签订会计契约的需要

实证会计理论预测在签订报酬契约、债务合约和政治化过程中使用会计数据会影响会计政策选择。大量的会计文献都试图来验证这些预测,而这些研究都离不开使用资本市场的数据。例如,验证会计准则是否具有经济后果的通常做法是检验股价对于新会计准则的反应,研究横界面股价反应是否和代表契约和政治成本的财务替代变量相关。为了能更有力的证实实证会计理论,减少相关被遗漏变量的影响,研究人员试图控制与该理论无关的财务信息对证券价格的影响。这使得研究人员必须以资本市场为基础进行研究设计。

(四)监管披露的需要

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授权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负责规制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准则。资本市场研究能够帮助确定FASB的准则是否能保证其特定目的的实现。例如,一项新的准则后,财务报表中的数据是否向资本市场传递了新的信息?根据新的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是否与当期的股票回报率和价格更加相关?一项新的披露准则后会有什么样的经济后果?因此,会计准则制订者也对基于检验市场效率的资本市场研究具有浓厚的兴趣。从国际范围来看,会计准则制订者也试图从资本市场中寻求证据。近年来,受到资本、产品和劳动力市场全球化浪潮的影响,对国际会计准则的需求越来越强。对于准则制订者而言,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判断是否需要制定全球统一一致的会计准则,还是允许每个国家会计差异化的存在。如果全球会计准则都要统一,那么美国的一般通用会计准则(GAAP)是否就是标准?会计准则是否需要国际化发展?每个国家是否要依据不同的法律、政治和经济环境制定出不同的会计准则?其他国家资本市场的效率(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性质)是否和美国的资本市场效率相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使用国际会计准则和资本市场的数据进行资本市场研究。

二、早期的资本市场会计理论研究

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会计理论都是规范化的研究。会计学理论家们以设定的会计目标为基础,提出他们的会计理论。Hendriksen(1965)定义“一个最恰当的理论”是“能够支持程序和技术的发展,而这种程序和技术能最好完成会计目标”。他补充说,“因此,发展会计理论的第一步就是清楚的阐述会计目标”。这样,会计理论的发展就取决于研究者认定的会计目标,理论评价也是基于逻辑和演绎推理。当时几乎不强调理论预期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其正确性。

因为理论上的逻辑连续性,使得在众多可供选择的会计目标中选择削弱了选择某一个会计政策的基础。同时,因为会计学理论家们有着各自不同的会计目标,这使得最佳会计政策的选择也无法达成一致。这最终导致了财务报表中收益数据是否有用的疑虑。Hendriksen(1965)提出“已经存在诸多埋怨认为在不远的将来收益表将不复存在,除非能有大的变革使得改变收益表现存的弱点”。许多人都开始怀疑是否历史成本会计数据传递了有用的信息来准确评估公司财务状况。

正当会计理论家怀疑历史成本数据是否能够准确反应公司财务状况时,关于这一问题却一直没有任何科学的证明。提供实证证据证明会计数据是否包含或者传达了关于公司财务状况的信息是导致Ball和Brown(1968)以及Beaver(1968)研究成果的主要动机。同一时期,主要是在经济学和金融学中三个理论发展为Ball和Brown(1968)以及Beaver(1968)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这三个理论发展

是:实证经济学理论,有效资本市场假说、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Fama、Fish、Jensen和Roll(1969)最早采用的事件研究法。

20世纪70年代后期,Watts和Zimmerman的实证会计理论革新了会计文献,他们解释了会计学者从前无法解释的一些难题。促成Watts和Zim-merman研究成果的是Jensen和Meckling(1976)和Ross(1977)所作的开创性的工作。Jensen和Meck-ling(1976)提出在信息有效资本市场,公司股东(委托人)和管理人员(人)之间、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理论。之所以会产生问题部分是因为管理人员努力不可观察性和契约的不完备性。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结合使得Watts和Zimmerman发展了新的假设,该假设就是为什么即使在完全有效的资本市场,公司如何处理经济活动和会计准则制订者的本意之间会有可预计的差异。

Watts和Zimmerman的政治成本假说扩展了有关政治过程中监管的经济学文献,政治过程完全不同于市场过程(Olson,1971,Stigler,1971,Posner,1974,McCraw,1975,Peltzman,1976,Watts和Zim-merman,1986)。Watts和Zimmerman还将当时金融和经济学理论运用到了会计研究。

早期对于盈余和证券回报率以及金融和经济学中资本市场效率的研究成果,带来了会计研究者们得出了准则制订的含义。例如,Beaver(1972)在《美国会计联合会会计研究方法报告》中指出,会计数据和证券回报的联系能够被用来对可供选择的会计方法进行排序,以决定哪一种会计方法能够成为会计准则。这份报告还指出,考虑到竞争性信息来源和成本,“与证券价格更为紧密联系的会计方法应该作为财务报告中所使用的会计方法”。然而,Gonedes和Dopuch(1974)很快就指出了使用与证券回报率关系的强弱作为选择理想会计准则这种方法理论的缺陷(如使用会计信息的非购买者的搭便车问题)。尽管关于以证券回报作为标准评估财务会计准则是否适当的争论还在继续,但是这条标准却时常被使用。例如,De-chow(1994)使用与证券回报的联系,比较盈余和现金流作为衡量公司定期绩效的指标。Ayer(1998)检验是否递延所得税会计在SFAS No.109下比先前的所得税会计准则提供增量价值相关。

综上所述,早期事项研究和相关性研究在许多方面都是具有开创性的。首先,他们驳斥了历史成本盈余计量过程所产生无意义的会计数据,然后主要关注研究这一问题。其次,这些研究介绍了实证经验的方法和事件研究设计。早期的资本市场研究详尽的阐述了在会计研究中融入经济学和金融学文献中最新发展的益处。最后,这些研究消除了认为会计是资本市场垄断信息来源的观点。早期研究清楚的表明,会计信息不是影响证券价格特别及时的信息来源,因为有许多其它竞争性盈余信息米源。这些都对会计准则制订有深远意义。

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资本市场会计理论研究

早期资本市场研究表明会计报告具有信息含量,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反映了能影响证券价格的信息,虽然这种反应是不及时的。早期研究随后的几十年中见证了资本市场研究领域的迅速壮大。尽管各研究领域中有相当多的交叠之处,但是它们各自有充分且不同的研究动机,都明显各有特点。

(一)资本市场研究的基本方法

整体而言,资本市场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盈利反应系数研究;盈余的时间系列特性、盈余管理和分析师对盈余及增长率的预测;资本市场研究中得出统计推论的方法问题;可操控性和不可操控性应计模型。

Kormendi和Lipe(1987)较早研究了盈利反应系数。他们估计了股票回报和盈余之间的数量关系。盈利反应系数是用来衡量某一证券的超额市场回报相对于该证券发行公司报告的盈利中的非预期因素的反应程度。假设盈余创新和净现金流之间是一对一的关系,则盈利反应系数是用调整过的风险调整利率折现的盈余创新的现值。在理想状态下,对$1持久盈利的市场反应应该由以下两部分组成:当期支付的$1和未来支付的永续年金的现值1/r,r是风险调整贴现率。为了预测盈利反应系数的数量,研究人员需要估价模型(如股利折现模型),通过对基于当前盈余信息的未来盈余和折现率的预期。用盈余的时间序列特点来描述基于当期盈余的修正盈余预测,其作用是非常有限的,但是严格的时间序列性质理论却是不存在的。盈利反应系数中最有前景的研究领域就是关于盈余与经济决定因素如竞争、技术、创新、公司治理效率和激励报酬政策等。对于估价模型的进一步提炼和对于折现率的更精确的估计在更深入理解回报盈余关系或盈利反应系数中将可能是唯一取得成果所在。

管理层预期有很多种,包括盈余警告,盈余预先宣告和管理层盈余的预告。盈余警告和盈余预先宣告一般都是传递坏消息。管理层的盈余预期常常在盈余宣告之后,不是必然会传递坏消息给市场的。因为管理层的预期是自愿的,所以对于预测是没有经济动机的。Healy和Palepu(2001)、Verrechia(2001)回顾了在管理层盈余预告期间的经济事项。经济事项的例子包括如下:第一,法律诉讼的威胁影响管理层决定是否自愿披露预告和对坏消息的预告(Skinner,1994,Francis、Phibrick和Schipper,1994,Kasznik和Lev,1995);第二,管理层关注披露成本的效应(Bamber和Cheon,1998);第三,管理层预告的披露时间和公司股票的内部买卖的时间(Noe,1999)。分析家的预告研究能从广义上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检验分析家共同认定预告的特点。共同认定的预告(a consensus forecast)是对许多分析家对于单个公司(季度、年度或更长期)盈余预告的平均数或中位数。此类研究中的一个例子就是“分析家的预告是否是乐观的”。第二类主要研究单个分析家的预告的特点。这类中检验的问题如“单个分析家预期精确性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和“是否技术影响分析家预告的精确性”。这两个研究领域之间有重叠。

资本市场研究中,得出统计推论存在许多问题。因为这些会计文献所提出的问题对于会计领域资本市场研究是独特的。这种独特性常常根源于会计数据的特点或者研究设计的选择。统计推论中存在主要问题包括:因为数据相关或者回归残值导致检验统计的偏差;价格和回报的回归模型中的问题;比较可供选择模型的信息含量,例如比较盈余、现金和股票回报之间的联系。

在盈余管理分析中,共有五个著名的操控应计利润模型。他们是DeAngelo(1986)模型、Healy

(1985)模型、Industry模型(Dechow和Sloan,1991)、Jones(1991)模型和Modified-Jones模型(Dechow、Sloan和Sweeney,1995)。在这些模型中只有琼斯模型和修正的琼斯模型被广泛的使用在研究中,因为在参数与证明力方面它们要优于其余的模型。

(二)可供选择的会计绩效计量指标的研究

从Ball和Brown(1968)的研究开始,许多研究根据不同会计业绩指标,如历史成本盈余,现行成本盈余,留存盈余,经营现金流等与股票回报的相关性来评价会计业绩指标的好坏。研究比较不同的会计计量指标的主要动机在于部分指标被认为存在潜在缺陷。例如,Lev(1989)等人的研究表明,历史成本财务报告模式产生的盈余具有低质量。

资本市场研究者使用“盈余质量”检验盈余信息是否对投资者对证券定价有帮助,或者用以评估经理人员的绩效。他们通常假定会计业绩指标在管理人员的绩效评估或者证券估价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管理人员绩效评估指标反映了经理人员在一定的时期内的努力或行动所增加的价值,而用于证券估价的业绩指标则表明公司的经济收益或者股东财富的变化。前者含有契约动机,而后者则含有信息或估价动机。尽管早期的研究表明会计盈余具有信息含量,但是并没有进行严格的统计检验。自20世纪80年代后,许多研究开始注重从统计上检验股票回报和盈余、应计项目以及现金流量之间的关系。Rayburn(1986)、Bernard和Stober(1989)、Bowen、Burgstahler和Daley(1986、1987)、Livnat和Zarowin(1990)选择了宽窗口(10ng-window)进行研究,而Wilson(1986和1987)则选择了短窗口(short-win-dow)进行研究。除了进行严格的统计检验外,他们还采用了更复杂的模型来估计应计性项目和现金流量,避免了早期研究中采用粗糙的应计项目或现金流量的替代变量的缺陷。绝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应计项目比现金流量具有更多的信息含量。目前,研究人员又开始关注诸如综合收益与主要每股收益(DhaliwaI,Subramanyam,and Trezevant,1 999)、EVA与盈余(Biddle,Bowen,and Wallace,1997)等指标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没有被管制的行业自愿选用的业绩指标比被管制的行业要求强制披露的指标如综合收益更具信息含量。

(三)基本面分析和估价研究

基本面分析研究的主要动机就是为了投资的目的确认错误定价的证券。然而,在有效市场中,基本面分析有着重要作用。它帮助我们理解价值的决定因素,促进投资决策和非上市公司证券的评估。尽管有着这些动机,基本面分析试图寻找决定公司的内在价值。分析家始终不变的使用样本上市公司的数据估计内在价值和市场价值之间的联系。市场价值和内在价值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使用内在价值直接估计,或者通过内在价值决定因素回归市场价值间接估计得到。

对于基本面分析和评估,会计文献依靠于股利折现模型或者它的变形,如盈余模型或净盈余模型。在文献中,特别资产负债表模型(an ad hoc balance-sheet)非常普遍(Barth和Landsman,Barth,1991,1994,Barth、Beaver和Landsman,1992)。该模型假设公司是一系列分离资产的集合,资产的报告数假定为它们市场价值的噪音估计。资产负债表模型主要用于检验评估财报标注时的价值相关性。

近年来Ohlson和Feltham(1995)提出的净盈余模型正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青睐。该模型表明公司价值与证券投资回报是如何由基本的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组成部分来表示,从而在解释与预测公司价值方面有其独到之处。

(四)市场效率检验

财务会计领域对市场效率的检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窄窗口和宽窗口的事项研究和预期回报的横截面检验。事项研究旨在检验市场效率,市场对一个事件的影响、反应快慢和偏好。在有效资本市场里,证券价格对一个事件的反应预期是迅速的。现代事项研究法最早由Ball和Brown(1968)和Fama(1969)所开创,分别检验证券价格围绕盈余公布和股票分割等事件变化行为。而尔后的研究层出不穷。当一个事项的发生时间相对分散时,选取窄窗口进行研究可以提供相对干净的市场效率检验。从研究结果来看,市场是有效的。市场在窄窗口内对诸如盈余披露、会计政策变更、兼并和股利等事项的信息公布能迅速做出反应。在某些情况下市场反应是不完整的,存在与证券市场有效相矛盾的盈余公布后的“漂移”现象和功能锁定现象。而宽窗口的事项研究旨在检验在宽窗口内的报酬率在一个事项发生后是否显著不等于零。此类研究假定市场会对新的信息作出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因为市场存在非理和摩擦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吸收和消化新信息。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来源于信息处理过程中个人的判断或行为偏差。最新研究(Barberis,Shleifer,and Vishny,1998;Hong andStein,1999)表明,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增发股票和分析师预测等事项发生后的数年内非正常报酬率显著不等于零。研究结果表明市场是无效的。但这类研究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如风险估算误差过大、数据获取难和缺乏理论支持等。

预期回报的横截面检验不同于事项研究:一是不需要选定一个事项;二是不需要选定特定的事项日期。用于检验市场效率的横截面预期回报几乎毫无例外的选用宽窗口的回报率。从会计领域来看,这类研究主要是基于单变量和多变量两方面展开。研究结果(Lakonishok,Shleifer,and Vishny,1994;Collins and Hribar,2000a and b)表明,市场是无效的。但应指出的是,这类研究具有前述宽窗口的事项研究类似的缺陷。

篇8

【关键词】企业集团 投资过度 投资不足 矿产资源型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集团在社会经济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数据,入围2011年度世界500强企业排行的69家中国企业大部分是企业集团形式1。企业集团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在经济学视野中,企业集团是一系列公司通过股权金字塔或交叉持股而形成的一种联合体(Khanna,2000;Claessen & Fan,2002)。中国注册会计师教材从会计主体的角度认为,企业集团是由母公司和其拥有控制权的子公司构成的。国家工商局59号文件《企业集团登记管理暂行规定》规定企业集团是指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的母子公司为主体,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的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成员企业或机构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法人联合体。相对于独立企业,企业集团存在规模经济优势、信息优势,启用内部资本市场可以降低企业融资约束,企业集团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随着企业集团对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人们对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关注逐渐加强,也陆续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李增泉等(2004)认为附属于企业集团的上市公司被大股东占用了更多资金,支持了企业集团的“掏空”功能假说。郑国坚等(2006)发现,大股东通过内部市场形成的关联交易具有节约交易成本和掏空的双重作用,导致关联交易与企业价值存在N型关系。辛清泉等(2007)研究发现,我国企业集团具有效率促进和恶化分配效应的两面性,地方政府干预是决定企业集团成本和效益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我国关于企业集团投资效率的研究相对较少,已有文献主要以规范性和案例研究为主,实证研究并不多。本文以矿产资源型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我国约有90%的矿产资源型上市公司被企业集团控制。矿产资源企业从建立到投产周期长、投资大。矿产资源的勘探到冶炼加工一般需要10年以上或更长建设周期,期间投资巨大,投资回报初始周期较长,规模小的企业基本无力涉及,在我国,矿产资源型企业大部分被集团控制。那么集团控制会给矿产资源型上市公司投资效率带来怎样的影响呢?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二、研究设计

(一)企业投资过度或投资不足的判断标准

企业投资过度还是投资不足,取决于其最优投资水平。如果企业的最优投资水平为A,就可以把实际投资超过A的企业认定为投资过度;反之,将实际投资低于A的企业认定为投资不足。因此,确定A的值是关键。

如何确定最优投资水平的衡量标准?以往的方法就是以线性投资方程的方式从企业规模、成长性等方面寻找最优投资水平。但是,这产生了一个问题:处于最优投资水平附近的企业经常会被认定为投资过度或投资不足,使得投资过度或不足的企业数目大幅增加,最优投资水平的企业数量会很少,显然与实际不符。

对此不足,本文参照周伟贤(2010)的做法,首先根据实证分析估算出投资方程,将位于投资方程左上方的企业实际投资定义为大于最优投资水平,位于投资方程右下方的企业实际投资定义为小于最优水平;然后再根据上市公司投资水平的均值和中位数将样本划分为三个区域:①将位于投资方程左上方、且处于均值和中位数中相对大者之上的样本上市公司定义为投资过度;②将位于投资方程右下方且处于均值和中位数中相对小者之下的样本上市公司定义为投资不足;③将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部分认定为投资最优。因此企业的投资水平可分为投资过度、投资最优和投资不足三种情况。

(二)解释变量和实证模型

1.投资的定义。企业的资本投资广义上包括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购建支出、公司并购支出、研究与开发支出(R&D)和广告支出等。考虑到并购支出的非持续性以及其他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所研究的企业投资局限为企业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上的投资支出,其数值等于现金流量表中“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支付的现金”一项。那么,Invest的数值等于“本年度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支付的现金”除以年初总资产的账面价值的比例。

投资(Invest)=本年度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支付的现金/期初总资产

2.企业基本面因素的解释变量。根据研究实际需要,本文选取了以下4个企业基本面因素作为影响上市公司投资的解释变量:①经营现金流量(EBITDA),计算公式为:EBITDA=(本年度税后利润+利息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年初总资产的账面价值)。②资产负债率(LEV)=负债/总资产。③成长性:本文利用期初托宾Q值来衡量上市公司潜在的投资机会,并用以下两种方法计算托宾Q 值,成长性(TobinQ1)=(流通股数×流通股价格+非流通股数×每股净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总资产;成长性(TobinQ2)=(总股数×流通股价+负债的账面价值)/总资产,公式中所有数据均为年初数。同时本文还引用资产增长率(GASSET)来衡量成长性和投资机会。④企业规模(SIZE)=年初总资产账面价值的自然对数。

3.集团控制变量。本文增加集团控制变量来考察集团控制因素在基本面因素基础上的进一步影响:以GROUP来表示是否集团控制,1为是,0为否。

4.实证模型。本文的实证模型为:

上述三个方程中,方程(1)为公司基本面因素的回归,YEAR为年度虚拟变量,INDUSTRY为行业虚拟变量,ε为残差;方程(2)为考虑公司基本面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根据矿产资源型上市企业的回归结果进行;方程(3)为带入集团控制变量的logistic回归模型。

(三)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文以在深沪两地上市并仅发行A股的矿产资源型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剔除数据不全或异常、2005年以后上市的公司以及2005~2009年曾被PT或ST的公司,最后的样本实际为98家,取其2005~2009年的经营数据,共490个样本。数据全部来源于CSMAR数据库。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首先在考察投资与公司基本面因素影响关系的基础上,找到显著的公司基本面因素,由此计算相应的残差,并与均值和中位数相结合,从而判断上市公司是否存在投资过度或投资不足。然后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将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的样本进行对比,从而确定影响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决定因素。

三、上市公司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程度的衡量

(一)样本的描述性检验

本文首先对样本进行描述性检验,如表1所示。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矿产资源型上市公司的投资水平样本均值要明显高于中位数,总体上新增投资介于8%到11%之间。经营现金流量的均值为0.1072,和中位数比较接近,说明企业的经营现金流量并不高,并且经营现金流量的标准差也是最低的,说明这些上市公司的经营现金流量之间的差距相对较小。资产负债率的平均数为0.5306,中位数略高为0.5420,负债将近占上市公司资产价值的一半,与其他非上市企业相比,上市公司的这一资产负债率相对较低。TobinQ1的均值为1.2819,并不是很高,而且分布具有很大的差异,最高的达到了7.6822。而资产增长率从均值来看超过了29%,但从中位数来看则略低,约16%,个别企业的资产规模还出现了负增长。上市公司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指标的均值和中位数非常接近,约为22.2,其标准差在解释变量中相对较大,说明样本公司的规模之间存在相对较大的差异。约92%的矿产资源型上市公司被集团控制。

(二)样本的回归结果

在排除回归方程控制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并删除不显著的变量之后,本文得到表2最后一列的回归结果。由此回归结果,可得矿产资源型上市公司的投资方程:

Invest=-0.127+0.437EBITDA-0.067β2LEV+0.013GASSET +0.010SIZE

从回归结果的具体方向上看,经营现金流量、资产增长率、企业规模与投资显著正相关,这说明企业投资对经营现金流量的依赖,与Stein(2001)的研究结论一致,同时大企业也往往具有较高的投资水平。而资产负债率与投资的负相关则恰好反映出债务的约束功能,这与Jensen(1986)和Stulz(1990)的研究结论保持一致。

注:***表示显著性水平为0.01,**表示显著性水平为0.05,*表示显著性水平为0.1。

(三)上市公司投资过度还是投资不足的衡量

根据矿产资源型上市公司的投资方程,本文可计算出每一个样本企业的理论投资水平,并与实际值比较来观察每一上市公司的投资是超过还是低于该值,在此基础上结合平均值和中位数来判断其实际投资水平。按照计算结果,本文对不同投资水平的上市公司进行了归类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本文发现矿产资源型上市公司的投资水平均值在10.71%左右,但中位数略低,只有8.37%。

表3 矿产资源型上市公司投资水平描述性统计

根据这两个参数,本文对不同上市公司进行了归类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可以看到,在全部490个样本中,大于方程预测值的样本有185个,而小于方程预测值的样本有305个,表明投资不足的样本数要远大于过度投资者。在大于方程预测值的185个样本中,实际投资数大于投资均值的有150个,介于中位数和均值之间的有20个,而小于中位数的有15个;在小于方程预测值的305个样本中,实际投资数大于投资均值的有41个,介于中位数和均值之间的有35个,而小于中位数的有229个。

按照上述定义,在所有样本公司中,存在非效率投资现象的样本有379个,占全样本数的77%,这就说明,我国绝大多数的矿产资源型上市公司存在非效率投资现象;其中投资过度的样本为150个,占非效率投资总样本数的40%;而投资不足的样本数为229个,占非效率投资总样本数的60%,这就说明我国上市公司投资不足的现象可能更为严重。

四、企业基本面因素和控制背景对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影响

基于上述研究设计及分析结果,本文采用logistic模型来研究企业基本面、控制背景对上市公司投资的影响程度。本文将投资过度的样本赋值为1,对投资不足的样本赋值为0,样本为投资过度与投资不足的全样本组合,即150个投资过度样本和229个投资不足样本。

(一)组间均值检验

本文首先对全样本进行组间均值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由检验结果来看,投资过度组别上市公司在经营现金流量、资产增长率、企业规模都要高于投资不足组别这几项指标的均值。从t检验结果来看,双尾概率值小于0.05的指标有经营现金流量、资产增长率、企业规模和是否集团控制,说明这几个指标在统计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两者具有不同的均值。

(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进一步地,本文采用SPSS17.0对样本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在逐步剔除不显著的变量后,得到表6的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表中第一行所显示的基本面因素的回归结果中,最后进入回归方程的是经营现金流量、资产负债率、资产增长率、企业规模,这充分表明,在所有决定企业投资过度还是不足的公司基本面因素中,这四个指标最为重要。从具体的方向上看,企业规模与过度投资正相关,这就说明成长性越好、规模越大的矿产资源型上市公司越容易发生过度投资;而经营现金流量与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正相关则更是证明了投资对现金流的依赖状况,说明现金流越充分的上市公司越容易发生过度投资行为。在引入集团控制因素之后,本文发现集团控制变量和投资虚拟变量呈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说明集团控制因素使矿产资源型上市公司投资过度的可能性增加。

注:***表示显著性水平为0.01,**表示显著性水平为0.05,*表示显著性水平为0.1。

六、结论

本文以经营现金流量、资产负债率、资产增长率、企业规模来估计投资方程,以矿产资源型上市公司的投资水平回归方程、均值和中位数来考察非效率投资问题。在引入集团控制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对样本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来分析解释变量对企业投资过度或不足的影响程度。

实证结果发现,我国矿产资源型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较为普遍,并且投资不足比投资过度更为严重;经营现金流量、资产负债率、资产增长率和企业规模显著影响矿产资源型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集团控制的矿产资源型上市公司投资过度的可能性更大。

注 释

{1}economy.省略/system/2011/07/08/006889047.shtml

参考文献

[1]Jensen,Michael C.,and William H.Meckling.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6,(33)

[2]Jensen,Michael C.Agency Costs of Free Cash Flow,Corporate Finance,and Takeovers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6,76(2)

[3]Stulz R.Managerial Discretion and Optimal Financing Policie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0(26)

[4]Khanna,T.and K.Palepu.Is Group affiliation profitable in emerging markets[J].Journal of Finance,2000(55)

[5]Stein J.Agency Information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NBER Working Paper

[6]李增泉等.“掏空”与所有权安排[J].会计研究,2004,(12)

[7]郑国坚等.大股东的内部市场与上市公司价值的N型关系.中山大学工作论文,2006

[8]辛清泉等.企业集团、政府控制与投资效率[J].金融研究,2007,(10)

[9]周伟贤.投资过度还是投资不足――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0,(9)

篇9

主动型投资方法面临革新

人的思维在任何时候都只能考虑有限个变量,对传统主动型投资人而言,决策广度的有限性,体现在跟踪股票数量上的限制,以及决策时思考变量上的限制。当然,传统的主动投资方法在决策深度上是有优势的,所以做更加深入的基本面研究,以弥补决策广度的不足,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随着市场信息传递速度的加快,众多分析师对基本面数据的不断挖掘,更加深入的分析,似乎越来越难以弥补决策广度的不足。如果将传统主动型投资比喻为―个“拣西瓜”比赛的话,现在剩下的西瓜越来越小了,那么这时“拣西瓜”的工具与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即使投资人有超越市场的预测能力,但现实中收益常常被投资人主观认知上的情绪化波动侵蚀掉了。同时,传统投资的管理者本身情绪难免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常常会做出一些偏离自己判断的交易行为,这样的随机交易常常会侵蚀掉部分应该获得的收益。

数量化投资弥补主观判断的缺陷

与传统基金的基金经理相比,量化基金经理们更愿意将他们的见解与目前速度惊人的计算机技术、统计技术等结合起来作为研究工具,在模型中可以将自己的研究和视野拓展到只要有数据支持的任何地方。比如,量化基金经理们可以把所有股票纳入自己的海选范围内,从多维度的变量空间中找到自己的获利机会,并可以检验这样的获利机会在历史上的成败概率。这样的变量可以包括宏观变量、基本面变量、财务数据以及有关投资者心理的市场行为变量。当然,量化投资跟踪调查的范围可以很广,但是在最终决策上要受到众多限制的,以保证在控制风险水平的前提下,实现收益率的最大化。

另外,量化投资和传统的投资可以找到合理的结合点,这在量化模型的输入变量View上,因为任何观点既可以来自于历史规律的检验,也可以来自于人脑对未来的主观判断。当然,在量化投资的过程中,依赖主观判断的成分相对要小得多,因为大多数量化经理们认为,依靠没有数据支持的主观判断做出的决策总是不可靠的。

篇10

从盘面来看,二季度旅游板块基本面将回暖。2009年旅游总收入将同比增长10%,其中国内游同比增长15%,入境游收入同比下降6%,目前又正逢五一劳动节、端午节,这两个假日将使旅游股的炒作氛围再次浓厚起来,因此在接下来的行情中,对旅游板块要格外关注。技术上看近期股指虽有下探过程,但并未直接去试探下方10月均线的支撑力度,表明仍属强势。指标上KDJ指标继续下行,但PSI指标则略有回升,技术面没有进一步转空。近期成交量稍显不足,显示多空双方都开始趋于谨慎,所以后市如欲形成较强反弹,必须有量能放大作为配合。前期一些强势板块经过获利盘回吐导致的调整之后,下调动力正在减弱,我们股民不宜再作杀跌卖出。

从消息面来看,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这对农业股是个利好,尤其是在目前耕地面积不断缩减的情况下,该规划提出后的受益板块应首选种业个股及化肥农药个股,对农业机械化个股也有促进作用,后市可关注。

众所周知,基本面和技术面在投资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但是究竟我们能依靠什么?有科学家说,人类的大脑其实就是制造偏见的机器。在投资道路上带着偏见一条路走到黑的人绝不罕见,对他们来说,风险大的不是市场,而是自己,基本面和技术而之争由来已久,注重基本面的朋友认为:做技术分析的有几个成功?大部分机构都是基本而的专家。只重技术分析的朋友则针锋相对:长期而言,搞基本面分析的又有几个成功?你搞基本研究,我们认可你付出的辛苦,但是行情走势你看对过几回?如果单凭基本面分析就能够赚钱,那么那些大型机构还不把整个市场的资金都给吸走了?

既然,技术分析与基本面分析各有优点,把两种分析方法结合起来,而不是对立起来,才会更有利于取得长期的成功。只注重基本而的朋友容易成为政策面的死多头或死空头;而只注重技术面的朋友又常常在行情中过于注重波段而迷失了真正的方向,但就我个人所见,从适应市场和灵活性的角度来讲,技术分析所占的权重或许应该更大一些。但技术分析单从波浪理论看又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反弹第5浪,一种是上升第3浪。

我们先分析第5浪的观点,从目前盘面看,始终领先的中小板已经突破三角形,但是存在小盘股人为性强,又受到创业板消息的刺激,可靠性不一定好。近期一些滞涨的低市盈率,部分银行、地产等权重股出现补涨,但是盘面上却是下跌家数二倍于上涨家数,市场做多信心已经逐步在丧失。技术面上三角形的压力已经体现。前期每次调整,总有政策利好配合,管理层似乎有继续支持股市走强意愿,但是历史证明外力只能改变短期市场走势,终究难以改变市场本身的规律。从近期的形态,成交量以及高低点的位置来看,目前也已经符合5浪结构的雏形。但是如果继续出现政策上的外力干预,上证指数将攻击2600时,也是一个上升第5浪的尾声。可能会出现当时“5.30”以后的局面,部分权重股以及部分中小板票可能出现活跃,但是多数股票可能会步入调整。或者深圳指数可能会提自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