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要点范文

时间:2023-07-04 17:24: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学基础要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医学基础要点

篇1

中医学基础》(简称《中基》)是中医中药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之一,也是学生入学后初学中医药的第一门主干课程,它的学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中药学、方剂学等一些后续课程的学习,因此,提高《中基》的教学质量就显得格外重要。基于这样的想法,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对《中基》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现总结如下。

1 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巩固专业思想

首先,通过目的教育,阐明这一学科本身的价值所在,并可明确指出《中基》是毕业考试,硕士研究生考试中之必考科目,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这样使学生认清《中基》的学习目的和意义,使其明确要想学好医药专业并在日后从事这一行的话,学好《中基》乃是重要的第一步,从思想上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挖掘其学习潜力,激发学习动力。其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介绍祖国医学悠久的历史时可适当介绍中医药在国内外的发展前景以及中医药国际化的潜力,又如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穿插一些我国著名老中医的求学经历以及其高超精湛的治病救人技术。

2 认真备课吃透教材,讲解时重点突出,难点基本讲透

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深刻透彻地领会教材。由于《中基》涉及内容相当广泛,涵括中医基础和中医临床诊断等各科知识,所以教师必须先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课前应该做充分的准备,只有这样才可能上好课,达到教学大纲预定的目的。具体来说,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对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做到心中有数,能够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教材确定重点,分清主次,全面思考,写好讲稿,而且讲稿要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本学科的最新动态及时修改,不断地补充和完善,以确保将知识准确、及时地传授给学生。

3 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3.1 引导和教会学生采用好的学习方法,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首先,在学习中医药的过程中,应该理解与记忆兼顾,以记忆为重。所以教师应强调记忆与反复记忆的重要性,同时可采取相应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相关知识点,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应明确指出每一章节的学习目的,使学生对学习内容能有个整体把握。同时,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总结所学内容,如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之间的区别、五脏的功能、脏腑辨证等内容都可以归纳列表来对比理解和记忆,从而使学生把各章节内容前后衔接,融汇贯通,同时可教会学生好的学习方法而让其终生受益。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对知识的全面系统的掌握。

3.2 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多种思维方式的培养[1]:在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程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结合丰富多彩的形式,如挂图、板书、幻灯、多媒体等,就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使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融汇贯通地领会知识,并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创新和实践。因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教师只有把学生真正放在主动者位置,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运用多媒体教学,增进授课灵活性[2]:在《中基》教学中,抽象内容较多,难以理解和掌握,这是《中基》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如果只凭教师的讲解,会显得枯燥乏味,而且学生将很难清晰的理解。多媒体教学能将书本上乏味的文字变成生动形象的图画,给学生很直观和生动的印象,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激发其兴趣。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丰富教学内容,也可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4 加强课堂提问,开展课堂讨论:为了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每堂课开始前几分钟可向学生提出前两节授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去钻研自学。不仅如此,课前提问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伟贞.中医教学改革的新思路[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S1:107.

[2] 黄健琳.浅谈中医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体会[J].中国科学教育,2004,

篇2

作为一名生理师,面对中医学专业同学,如何能够既突出中医学的特点,又讲好生理学的基础知识,是学好中医学专业的重点。在中医专业教学工作中,我们逐渐摸索出一些较为有效的方法,即:“中西医融合”。

1对教师的要求

生理学是研究正常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学好西医的基础。但中医专业学生在学习生理学之前,往往先学习中医学基础理论,特别是中医学基础的“脏象学”部分,相当于中医的“人体生理学”。中医学对生理过程的认识自成一套体系,当学生接触到西医生理学时,这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会对学生学习和理解造成困难。因此,作为西医院校毕业的教师,要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中药学以及中医诊断学等内容,既可拓展自己的知识层面,又有利于更好地与学生探讨。另外,教师还需正视一个新问题:如何应对已从网络获得大量信息的学生?它迫切要求高校教师不断补充学术养份、拓展学术视野、更新学术理念,以保持对学术新知的热情,从而主动及时地给自己的学术生命输入新鲜血液,本教研室要求教师除了课堂教学外,在课余时间也要学习中医的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层面,另一方面,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积极关注前沿学术动态,了解学木热点,参加科研活动,撰写科研文章。

2理论教学中要做到“中西医融合”

中西医都是科学,只是各自的研究方法、手段、发展背景的不同而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在理论教学中,尽力寻找到一些生理学与中医学的共通点,在讲授的时候加以结合,以此构建中西医理论体系之间的沟通平台。第一,我们对中医学和西医学中内涵一致,仅仅是提法不同的内容进行整合。打个比方,学习绪论这章时,根据内环境稳态内容,把生命活动的对立统一、维持相对稳定状志等普遍存在的规律与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互相转化的阴阳对立统一学说相比较,使学生在掌握内环境稳态的基础上,对于中医理论的总纲一“阴阳学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又如,在讲授器官生理作用时,把中医理论中脏腑的相关功能与之相比较:西医中心脏的泵血功能与中医学中心主血脉的功能是一致的;西医中肝的主要功能是:贮血和消化,这与中医学中肝主藏血、主疏泄的功能是一致的;西医中生成尿液是肾脏的主要功能,这与中医学中肾主水的功能是一致的。通过“中西医融合”的方法将两大理论体系不断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从而达到融会贯通,为学生架设起一座沟通中西医学的桥梁。第二,除了比较这些共通点,我们还特别提出中西医之间对器官生理功能和意义理解上的差异,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理解和记忆。例如:中医学对心功能的阐述是“藏神,主血脉”,它除去包含西医生理学中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其中还囊括神经系统的部分功能。

3实验教学的“中西医融合”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其一切理论都源于实验,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如动脉血压调节实验中,学生通过给家兔耳缘静脉注射肝素、乌拉坦等药品,随后进行颈总动脉插管,就可以掌握静脉注射、动脉插管等操作方法。同时通过牵拉、夹闭颈总动脉以及电刺激迷走神经等操作,来验证降压反射的相关理论,使学生对此知识点理解得更透彻,记得更牟固。实验教学是最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研思维,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如何做好生理实验,如何通过实验得出相应的理论知识。同时,在常规的实验项目中,我们还特地加入一些中医药学内容,以提髙中医系同学的兴趣。例如,实验5:调节动脉血压中,可以建议同学观察三七这种中药对动脉血压的影响;还可以观察中药木香对小肠平滑肌的影响。

4根据不同专业区别对待

在我校,中医专业学生既有文科生,又有理科生,学生起点差异比较大,而且生理学教学课的时间有限。因此,作为生理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同水平,对教学内容有所侧重,当然是在保证掌握基本内容的前提下。例如:生物电现象的形成机制,对于药学专业,这部分内容熟悉即可,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其详细过程;但对于中医专业,该部分内容要求全面理解和掌握。通过这种不同专业和层次的匡别对待,在有限的课时内,既做到了生理学基本原理和知识点的覆盖,又突出各专业的特色和重点。

5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对于中医学专业学生而言,生理学内容较多,而课时少,如果采取“填鸭式”的讲授方法,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在要使学生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掌握好基本知识,作为教师必须抓住各章重点,突破难点。抓住重点就是对教学大纲中所要求掌握的重点知识,进行详尽地讲解。如呼吸运动的调节重点在于呼吸的反射性调节,而其中又以化学感受性反射尤为重要。因此授课时主要讲授化学因素CO2,O2和H+对呼吸的影响,这样才能突出重点,做到层次分明。也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住重点进行自学和复习。至于难点内容,也就是学生认为难以理解、难于掌握的内容,可采取比喻的方法,从而化难为易。教学中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就能抓住要点,分清主次,更深入地了解主要内容。

篇3

1探究“中医学延缓衰老体系”理论的重要性

人们追求防老抗衰、延长寿命是重要的课题之一,中医学在防老抗衰的悠久历史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法方药体系。例如,这个体系中的“延缓衰老的思想”究竟是指什么?有的人认为补肾、补脾、或补肾与补脾相结合的延缓衰老的思想,有的人认为服食某一种药物的延缓衰老的思想等等,观点不一,确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

在现有的文献资料中,体现人们零散地记载延缓衰老的内容,确有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整理的必要性。

探究“中医学延缓衰老体系”理论的基本模式,是统一“延缓衰老的思想”的关键之处,具有指引人们健康发展方向的作用,形成系统化延缓衰老的理论。

2探究“中医学延缓衰老体系"理论的基本模式

2.1“体系”一词的含义、分类、辨证关系

依据我国《现代汉语词典》表明“体系”一词,是指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因此,将“体系”划分为整体的体系和局部的体系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的体系理论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唯物辩证关系。

2.1.1中医学的“整体的体系”理论  人们公认中医学具有独特的中医理论体军,从体系而言,这个“整体的体系”理论,包括阴阳理论、五行理论等。

2.1.2中医学的“局部的体系”理论  在“整体的体系”理论指导下,进一步划分了诸多的“局部的体系”理论,例如中医学的“心脏”是“局部的体系”理论之一,存在专项的“理、法、方、药”的情况,在这个“局部的体系”理论中存在心阴、心阳、心属火,表明了在阴阳理论、五行理论等指导下的阐述的理论情况,是“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的唯物辩证关系。正因为古人在当时的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在医疗实践中创造了“整体的体系”理论和“局部的体系”理论,使今人清楚地看到这个体系理论的伟大成果。

2.2“中医学延缓衰老的体系”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是“局部的体系”理论

2.2.1起源于《黄帝内经》  在现有的文献资料中,人们公认《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它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医学成就,创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的发展基础,随之,历代人士丰富、发展之,前人处在科技设备底下的社会环境中,以实践经验为主,为人类健康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衰老是人类生命的必然规律,概括地分为两类:生理性衰老与病理性衰老。这两类衰老互相影响,形成一系列复杂变化。《内经》记载了“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及“四十岁……腠理始疏,荣华颓落……”,表明人四十岁开始衰变、出现的现象、人的寿命理论等。

2.2.2人们对衰老的系统抡述是从金元以后开始的,是“局部的体系”理论  在现有的文献资料中,人们对衰老的具体的系统论述的资料,按照年限归类之,其数量与详细的内容是以金元以后居多,记载了在预防和治疗方面抗衰防老的一些有效的具体方法和具体途径。可见,人们处在年代的因素、积累经验、发现具有延缓衰老作用的具体药物的漫长的时间中,产生零散地记载了有效的延缓衰老的具体内容,这些具体内容是在《内经》的理论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局部的理法方药体系。

2.3概述在现代的社会环境中,经现代科技设备研究、证明对人确有延缓衰老作用的“中医学延缓衰老的体系”理论,重点突出“延缓衰老的思想”

在现代的社会环境中,经现代科技设备研究、证明对人确有延缓衰老作用的“中医学延缓衰老的体系”理论比较多,例如,对某个方剂的研究情况,对某个中草药的研究情况,对某个中医理论的研究情况,在本文中不能完整地表述之,只能概述之要点。

2.3.1在天、地、人三者的“整体”方面,笔者认为“延缓衰老的思想”是坚持中医学的整体观察的辩证思想、实施综合方法、防止单一方法的危害  人生存在自然界之中,人的寿命受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本身的因素三个方面的影响,是缺一不可的关系。唯有中医学整体观察的辩证思想揭示了这三个方面因素的辩证关系,符合天、地、人相应的自然规律。《内经》在探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中,并不是把人体分割成各个部分孤立地加以分析研究,而是从人体内部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体与自然界相互联系中加以认识的,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五脏一体〉、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天人合一《内经》展示整体地把握生命规律、辩证地对待生命活动、从功能概括生命本质。《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表达了人与外界环境具有统一性。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自然界的阳光、空气、水和食物等,是生活所必须的,它们也可以造成自然灾害和疾病。因此,人的生命活动是在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来完成的。人与外界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苏晶等人员通过对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和1991、1992两年度北京地区地面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为《内经》的“时藏阴阳”理论提供了现代科学证据,证明了古人认识的正确性,说明了自然界时空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任何生物的生存与发展,都需要与生物环境保持统一,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人有依赖于外界环境的一面,又有独立于环境的一面。人有适应外界条件变化的能力,有主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能力。许多疾病的发生是与环境变化有关的,如疫病的流行,使部分的人夭折;同时,人又能通过体育锻炼、药物调理等方法逐渐地适应环境变化而不发生疾病,因此,人与外界环境是一个对立的统一整体,人体本身自成体系,是一个对立的统一整体。在依法治国的社会发展中,应当科学地开发自然环境,应当保持生态平衡,建立科学化、法制化的管理体系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强调积极改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延缓衰老的外在的、客观因素,强调人本身的因素是延缓衰老的内在因素。

篇4

作为我国第一个中医气功学方向的医学博士,在中医学领域,已历经近20年的教学、科研、临床实践。目前,立足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科研课题,结合中医学、养生康复学、现代心理学等,开展了一系列中医导引养生康复科研与临床工作。

第二节 三圆式站桩

一、调身操作要点

所谓三圆,即指足圆、臂圆、手圆。

1.预备式:以自然式站桩为基础,具体参见自然式站桩操作要点。

2.足内八字:两脚左右分开,与肩同宽,两足尖微向内扣,呈内八字形,五趾轻轻抓地。此为足圆。(三圆式站桩图1)

3.下盘似坐:双膝微屈,膝盖不超出足尖。腰部伸展,臀部似坐高凳。分为高、中、低三个训练。(三圆式站桩图2)(三圆式站桩图3)(三圆式站桩图4)

4.两臂抱圆:上身正直,含胸拔背,两臂环抱呈半圆形,如抱一圆气球,松肩、坠肘、虚腋。此为臂圆。(三圆式站桩图5)

5.两手抱球:两手与身体的距离不超过一尺,两手指相对,相距八九寸,五指分开,微屈,相邻手指间约一指距离。此为手圆。

6.头面放松:头部正直,齿轻合、口稍张、舌微卷、颏内收。两目微闭或凝视正前方较远处的某一目标。面部含似笑非笑之意。

二、调息操作要点

1.训练之初,采用自然呼吸,逐渐加大呼吸的深度、幅度,逐渐减慢呼吸的频率,但应以不感到憋气为度。

2.训练一个月后,可以过渡到顺腹式呼吸。即通过自然呼吸的锻炼,逐渐加以意识引导,在气息下降的同时,顺势加强腹部的起伏运动。其方法是:吸气时,轻轻用意念使腹肌放松,腹部自然隆起;呼气时,轻轻用意念使腹肌收缩,腹部自然凹下。

3.训练三个月后,可以过渡到逆腹式呼吸。训练逆腹式呼吸法可从一开始就着重注意呼气,而不去理会吸气,意念在呼气时引内气下行,聚于丹田。久而久之,呼气时腹部充实隆起,吸气时则放松缩回,逆腹式呼吸便自然形成了。

无论是训练顺腹式呼吸还是逆腹式呼吸,操作中都切忌故意挺肚子。腹部的隆起或回缩主要依靠气息吐纳自然形成的,不必人为刻意造作。操作时应注重在吐纳上下功夫,腹部只是配合。纳气深而多时,腹部自然隆起,而随着腹壁回缩的压力,气息也自然排出。

三、调心操作要点

1.训练之初,主要是意念引导机体外部肌肉、关节、韧带等组织由上向下逐渐放松,逐渐使精神情绪放松到不紧张状态即可。

2.随着训练深入,以意守呼吸为主,使自然呼吸向腹式呼吸运动过度。

机体结构放松是第一步,之后逐渐放松精神情绪,如果一直放松不下来,先不要用意念引导呼吸。待到能够做到放松后,再意念守护呼吸,逐渐过渡到腹式呼吸,最后体会呼吸,做到似守非守。

四、三调合一操作要点

从调身操作入手,当姿势调整熟练程度(一旦站桩即可达到三圆式标准,并且身体各部位不紧张)后,即可调整呼吸的频率、幅度和深度,逐步进入慢、细、匀、长的呼吸状态,当呼吸深长、自如后,意念停留在呼吸上,以此使站立的身体、均匀持续的呼吸和轻柔的意念达到同步操作,进入三调合一的境界。

五、操作强度

1.每天训练不少于2次,不超过3次,开始时,每次训练5~10分钟;一个月后,每次训练15~30分钟;两个月后,每次训练不少于30分钟;之后,最多不超过60分钟。

2.一个训练周期为1个月,一般训练不少于3~6个周期。

篇5

【摘要】 目的 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活动期患者的中医证候分类及诊断要点。方法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记录237例RA活动期患者的症状、体征(包括舌象和脉象)等临床资料,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变量聚类分析。结果 RA活动期患者证候分为4类:邪郁壅络、痰瘀互结、湿热痹阻、气虚血瘀,并初步确定了各证候的诊断要点。结论 RA活动期中医证候可分为4型,基于中医四诊信息的分析,结合专家意见,可确定其各证型诊断要点。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聚类分析;证候分类;中医诊断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is of TCM syndrome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in the active stage by using variable clustering analysis.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237 case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in active stage, including symptoms, signs and manifestation of tongue and pulse, were recorded and dealt with cluster analysis. Results TCM syndromes in the patients were classified into four types, including pathogenic factor and depression in collaterals, intermingled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blokage due to damp-heat, blood stasis and qi deficiency, and main diagnostic points were determined for different syndromes initially. Conclusion The variable clustering analysis combined with expert’s opinion is helpful to study the classification of TCM syndromes and main diagnositic point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in active stage.

Key words:rheumatoid arthritis;clustering analysis;syndrome classification;TCM diagnosis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1]。RA至今尚无特效疗法,仍停留于对炎症及后遗症的治疗,其活动期对患者的损害尤甚,目前临床已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RA活动期中医证候分类及诊断的研究对中医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其疗效评价的意义颇大。我们对临床收集到的237例RA活动期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进行了聚类分析,归纳出其中医证候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诊断标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2月-2008年10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院针灸科共收集237例经血清抗类风湿因子特异性抗体检测证实的RA活动期患者。其中男性89例(37.6%),女性148例(62.4%);年龄18~75岁,平均(47.22±12.60)岁;病程1~32年,平均(7.15±6.72)年;合并血管炎者51例(21.5%),合并心脏病者3例(1.3%),合并肺病者45例(19.0%),合并肾病者34例(14.3%),合并神经系统疾病者26例(11.0%),合并其他疾病(如干燥综合征、雷诺氏现象等)49例(20.7%);关节肿胀数目平均(14.24±6.55)个,关节触痛数目平均(10.85±2.70)个,随访当日持续晨僵时间(2.48±1.28)h,血沉(ESR)平均 (61.64±31.80)mm/第1 h,C-反应蛋白(CRP)平均(41.01±25.03)mg/L,类风湿因子(Rf)平均(154.69±140.80)IU/mL;关节功能Ⅰ级31例(13.1%),Ⅱ级67例(28.3%),Ⅲ级125例(52.7%),Ⅳ级14例(5.9%)。

1.2 诊断标准

RA的现代医学诊断标准参照美国风湿学会(ACR)1987年RA分类诊断标准[2];其关节功能分级标准参照《现代风湿病学》[3]、《实用中医风湿病学》[4]。RA活动期必须同时满足下列3条[5]:①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肿胀;②8个或8个以上的关节触痛;③符合下面3条标准中任意2条:随访当日晨僵持续时间≥45 min;ESR≥28 mm/h;CRP≥正常上限的115倍。中医病证诊断标准、中医证型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尪痹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6]、《中医证候诊断治疗学》[7];中医虚证的诊断参照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研究专业委员会于1986 年修订的《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8];中医血瘀证辨证参照血瘀证研究国际会议制定的标准[9];痰证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代码》[10];热证、湿邪等参考第5版《中医诊断学》教材[11]。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患者同意接受调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年龄在18~75岁之间;④处于RA活动期。排除标准:①合并有严重心血管、肺、肝、肾和血液、内分泌系统疾病;②有药物过敏史;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有明显的关节畸形,而无疾病活动性指标。

1.4 调查方法与质量控制

以专家咨询、文献整理为基础,制定并采用统一诊断标准和统一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量表,并对参与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临床医生进行系统培训,完成一致性检验(症状一致率≥0.75)。用Access建立病例数据库,所有数据均采用双人双机录入方法,并通过软件进行校对。将237例RA活动期患者与中医证候相关的47个变量中的原始数据库导入SAS6.12软件进行分析,建立矩阵,根据所得矩阵进行变量聚类分析。

2 结果

2.1 基于聚类分析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证候分类

依据以下原则建立证候判别模式[12]:①证候识别变量优先原则;②证候鉴别变量次优先原则;③证候定位要素和证候定性要素相结合的原则;④舌脉变量单列的原则;⑤变量名称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中医诊断学》的原则。使用SAS软件对包括临床症状、体征、舌象和脉象在内的47个变量进行2~4类的聚类分析。从所得的3种分类结果来看,聚为4类使得四诊信息的分散性较好,证型分布清晰,较符合临床实际;结合相关文献整理与专家意见,分别将这4类证候命名为:邪郁壅络、痰瘀互结、湿热痹阻、气虚血瘀。见表1。 表1 RA活动期患者证候分4类摘要(略)

聚类分析所得出的相关系数平方(R2)是指与同类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同类内R2越大越应该划分在同一类中去[13],因此,我们可以将R2作为证候指标的权重来看,某一具体指标(症状、体征或舌脉象)的权重越大,则其对所对应的证候诊断的贡献度越大。RA活动期患者各证候下的具体指标权重见表2。表2 基于聚类分析的RA活动期患者证候分类及其诊断(略)

聚类分析所得的类际相关的绝对值越小,表示分类越好[14],本观察研究所得的类际相关值均较小。症状能够作为辨证论治乃至个体化治疗的有效信息[15],结果提示中医传统辨证分类法符合现代统计学基础[16]。如表3所示。表3 各聚类之间相关程度情况(略)

2.2 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证候诊断要点

根据聚类分析的结果及临床各项指标的权重,并结合文献整理与专家意见,初步确定RA活动期患者4类证候的诊断要点。①邪郁壅络证诊断要点:疼痛游走不定、甚则肌肉萎缩、急躁易怒、眩晕头痛、大便干结、舌体胖有齿痕、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或滑数。②痰瘀互结证诊断要点:胸闷痰多、局部紫黯、面色晦滞、屈伸不利、关节刺痛、舌质黯或有瘀斑、脉涩。③湿热痹阻证诊断要点:红肿胀痛、触热、重着痛、活动时痛甚、舌质赤或红、苔黄、脉濡缓。④气虚血瘀证诊断要点:面色少华、气短乏力、结节瘀斑、口唇黯淡、疼痛绵绵、抑郁失眠、脉沉细弱无力。

3 讨论

聚类分析是将随机现象归类、研究“物以类聚”的一种多元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其思维朴素,可按照样品个体或变量指标的内在规律和性质进行合理分类,可用于中医证候在分类面貌不清的条件下进行探索性分类[17],降低了主观判断所造成的误差,使数据在量化的基础上得出的分析结果更具客观性。本研究通过聚类分析等现代数理统计方法能够较好地提高RA活动期中医辨证及诊断的客观性、规范性及准确性,并进一步探讨其病机治法,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

RA病情顽固,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属中医学“顽痹”、“历节风”等范畴。有学者研究指出,RA发病机理为风、寒、湿、热、痰、瘀、虚七端,气虚、痰瘀互结于关节是RA的基本病机[15]。RA活动期多属于湿热痹范畴,多数医家从热、从瘀、从虚论治。本研究通过使用聚类分析与文献整理、专家意见相结合的方法,将RA活动期中医证候分为4类,并将其归纳为邪郁壅络、痰瘀互结、湿热痹阻、气虚血瘀证。从研究结果分析得出,RA活动期的病机主要是以邪实为主,多为湿、热、痰、瘀之邪,结合专家意见得出痰瘀互结、湿热痹阻为RA活动期临床常见的两类证候。RA活动期邪气亢盛,正气奋力抗衡,邪正相争处于激炽状态,故症状较为突出,临床常表现为发热、关节红肿胀痛、功能活动受限、胸闷痰多、舌质黯或有瘀斑、舌苔黄、脉象濡数或涩等。提示我们在临床治疗中宜重在祛除邪气,邪去则正安。关节既是气血汇集之所,又是容易受邪之处,在一定条件下,外邪侵袭,邪气郁闭,炼液为痰,津血凝滞,痰瘀互结,湿热内阻,流注关节而导致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久则关节胶结固着,甚则出现尪痹之“尻以代踵,脊以代头”重症。“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痰、瘀多为其病理产物,痰瘀互结则怪症百出,致关节僵硬畸形;湿、热多为内外合邪,湿热痹阻则易致关节胶着,难以屈伸。提示临床治疗应重视RA活动期整体性病变及其传变状态,以祛邪安正为原则,痰瘀互结证治以化痰通络,活血化瘀;湿热痹阻证治以利湿清热,通络止痹。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气侵袭,郁而壅络,久之正气消减,出现气虚血瘀之证,故提示RA活动期患者在以祛邪为大方向的基础上兼可扶正,以增强祛邪效力。

综上,我们采用聚类分析方法试图加强RA活动期患者症状、体征在疾病诊断分类、疗效评价和作用方面的准确性,初步阐释RA活动期中医证候分类及诊断的科学性、实用性与可信性。结果可为临床中诊断RA活动期中医证候提供一定参考。有关RA活动期中医证候分类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相应的RA活动期中医证候的分类及诊断标准的制定,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申洪波,白云静,胡荫奇,等.病证结合中药组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临床对照试验[J].中国骨伤,2007,20(12):826-829.

[2]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风湿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3.

[3] 姚凤祥.现代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200.

[4] 路志正,焦树德.实用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52.

[5] 侯 勇,张奉春,黄 烽,等.Infliximab治疗RA的随机双盲平行多中心临床试验[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6,10(11):658-663.

[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9.

[7] 程绍恩,夏洪生.中医证候诊断治疗学[M].第3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47.

[8] 沈自尹.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2):11.

[9] 血瘀证研究国际会议.血瘀证诊断参考标准[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 9(2):11.

[1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代码[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

[11] 邓铁涛,郭振秋.中医诊断学[M].第5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303-323.

[12] 何庆勇,王 阶.基于聚类分析的冠心病介入术后中医证候分类及诊断[J].中医杂志,2008,49(10):918-921.

[13] 胡立胜,周 强.中医临床研究设计与SAS编程统计分析[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68.

[14] Braunwald E, Antman EM, Beasley JW, et al. ACC/AHA2002 guideline update for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and 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ummary article[J]. Am Coll Cardiol,2002,40(7):1366-1374.

[15] 吕爱平,何羿婷,查青林,等.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与疗效关系的回归分析[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5,3(6):432-437.

篇6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PBL教学方法;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R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1)04-0835-02

The Experience of PBL Teaching Method in Basic Theory of TCM Teaching

SONG LIN, XIE Ning, LIU Hua-sheng,ZHEN YANG,ZHOU Yan-yan, Guan Hui-bo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arbin 150040,Heilongjiang,China)

Abstract:Basic theory of TCM is the introduction to Basic Course in system of TCM. Freshmen generally agreed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study Basic Theory of TCM. Application of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is imminent to make students more interesting and effective learning. We tried to use the teaching reformation of PBL teaching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had better teaching results. We investigated that the experience of PBL teaching method in Basic Theory of TCM Teaching, such as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to the ratio of PBL teaching, discussing problems, discussing form, and controlling the role of teacher.

Key words:Basic theory of TCMthe teaching method PBLteaching reform

PBL教学法简称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在20世纪60年代最先提出的,与“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的传统课堂教学法相比,PBL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因而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中已有相当一部分医学院校都在应用这一教学方法。PBL也逐渐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趋势【sup】[1]【/sup】,最初是在一些西医院校试行,现仍处在不断探索阶段。近年来PBL教学方法在中医教学课程中进行了初步尝试【sup】[2-6]【/sup】,如《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等临床课程,甚至一些基础课程如《黄帝内经》、《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温病学》等。

《中医基础理论》作为整个中医课程体系中的入门基础课,新生普遍认为接受本课程比较困难。如何使学生更有兴致、更有效地学习,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已是迫在眉睫。我们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试行了结合PBL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与同仁共勉。

1 传统教学与PBL教学比例的确定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目的是掌握中医学的基本思维方法,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对疾病的认识以及防治原则等问题,是新生入学的第一门基础课程。我们知道,在医学基础理论学习阶段PBL教学法提倡以问题为引导的自主性、讨论式学习,知识传授和理解往往没有课堂教学效率那么高;且容易影响到基础理论知识接受的完整性与系统性,遗漏一些内容或知识点。所以我们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采用PBL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授课即70%为课堂讲授时间,30%采用PBL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样既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四基”内容讲清概念、详解重点、讲透难点,对刚步入大学的学生精讲基础理论部分而保证了基础知识系统学习,又能发挥PBL教学方法的优势,使学生在系统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 正确理解和深入领会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和思维方法。

2 讨论问题的提出

运用PBL的核心是精心设计针对课程的问题,问题设计的质量与水平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中医基础理论(以下简称中基)是研究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思维方法、以及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养生防治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作为整个中医课程体系中的入门基础课。医学是临床实践的汇总,理论也是根源于临床,所以在讲授《中医基础理论》这样基础类的课程中是可以运用PBL教学方法,如本课程核心内容如中医藏象学说、气血津液、病机等学说均与临床密切关联。讨论问题的设计,根据阶段教学内容及目标,选择分述于不同章节的内容而形成的问题,设计时应注重思维方法的横向性引导及知识点、面的衔接,论述内容则涉及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临床案例等。如在PBL的课堂讨论中,我们从临床案例中反证中医理论,并且从中医临床疗效中增强对中医的信心,进一步加强对《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的兴趣【sup】[7]【/sup】。

3 同学讨论形式的确定

随机将学生分组,每组人数不易过多,每组8-10 人甚至更少,提前安排问题,使同学们在业余时间进行阅读教科书或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小组预讨论。课堂讨论中轮流选择小组主持人,各组小组主持人代表阐述各组的观点和看法,本组和它组同学随时补充,其他学生可自由提问、回答问题或发表意见,进而展开交流辩论,畅所欲言。最后让学生对各讨论组进行评定,分出优、良、中、差四种成绩。这种形式可以充分调动小组内部和小组之间所有学生讨论的主动性、积极性,以此来提高学习效果。符合PBL教学法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实践者。

4 教师角色的掌握

PBL教学法中教师仅起组织和引导作用。首先是讨论问题的确定:在讨论前教师应以教学大纲为核心,根据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选择相应的病案要求学生分析。其次是在课堂启发作用:教师在课堂上简要介绍有关问题的背景资料、思维方法、知识要点和研究进展等内容,便于学生更好地分析、讨论,但不做结论性发言,即抛砖引玉。第三点是在问题讨论过程中的作用:教师从中启发和引导,控制讨论的节奏,协调各组的关系。最后是归纳总结:教师对各组的观点从知识和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点评,详细分析有讨论的知识重点和难点。同时,教师也会针对这些问题查阅大量资料,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水平。

此外,建立科学评价考核系统是有效运用PBL教学法,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之一。如教师应避免只用试卷测验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还应结合个人表现和小组表现,制定一套完善灵活的评估方法以适应这种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时在评价中合理使用更专业、系统的统计方法等来逐步完善评价体系。

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对《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研究结果表明以学生为中心、基于问题学习的PBL教学法有助于改进《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智能结构。而PBL教学模式在中医高等教育中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摸索过程,这就需要中医教育工作者不断的勇于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陈萍,臧伟进.西方现代教学理念与策略之剖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3):22-24.

[2] 周,王庆其,邹纯朴,等.研究生《内经》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0(2):4-5.

[3] 王乐平,李波,徐永和,等.PBL教学法在中医温病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医教育,2003,22(7):42-43.

[4] 姜萍,杨振宁,商庆新,等.PBL在中医内科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中医教育,2004,23(5):43-45.

[5] 王岩,梁学林,陈莹.PBL教学法在中医妇科学教学中的初步尝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8(4):163.

篇7

2004年12月-2008年5月,笔者应用芪参宁心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脑梗死患者174例,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1]及1986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制定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2]相关标准,经头颅CT检查或头颅MRI检查证实,并排除脑出血、脑瘤、糖尿病、高血压病及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将174例患者采用单盲法随机分组:治疗组90例,男50例,女40例,年龄45~76岁,平均56.6岁,其中脑基底节梗死46例,脑叶梗死34例,多发性梗死6例,丘脑梗死4例;对照组84例,男48例,女36例,年龄47~76岁,平均56.5岁,其中脑基底节梗死40例,脑叶梗死38例,多发性梗死6例。2组病例性别、年龄、病程、发病到入院时间、开始治疗时间、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口服芪参宁心胶囊(牛膝、玄参、金银花、黄芪、丹参、当归、川芎、葛根、枳壳、香附、炙甘草等组成,每粒0.4 g,相当于原药材3.0 g,庆阳市中医医院制剂室提供),每次4粒,每日3次,饭前服用。同时给予极化液及脑细胞营养剂改善脑细胞代谢。

2.2 对照组

给予西比灵(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30003)10 mg,每日1次,睡前口服;肠溶阿司匹林(陕西白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61023177)0.75 g,每日1次,口服。同时给予极化液及脑细胞营养剂改善脑细胞代谢。

2.3 疗程与观察指标

观察期间不再服用其他药物,3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

3 疗效标准

根据《康复评定》[3]标准评定疗效。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100%,残疾程度0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89%,残疾程度1~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8%以下;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死亡。

4 结果

(见表1、表2)表1 2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略)注:2组比较,χ2=4.50,P<0.05表2 2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结果(略)

5 讨论

笔者认为,脑梗死以气虚血瘀、经脉闭阻为主。芪参宁心胶囊是在《验方新编》的“四妙勇安汤”基础上加减而成。四妙勇安汤用于治疗脱疽,脱疽系气滞血瘀,经络阻塞,其机理与脑梗死颇相似,故用该方加益气活血化瘀之药治疗脑梗死并可收到显著疗效。方中牛膝活血化瘀通络、凉血消肿止痛;玄参清热养阴、凉血散结;金银花既能清脏腑之热,又能制络中之风火;黄芪、丹参、当归、川芎、葛根、枳壳、香附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气血充足,肢体得以濡养,脉络通畅,疾病向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丹参、当归、川芎、牛膝、玄参有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血栓形成、促进纤维溶解、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丹参还有良好的清除氧自由基作用,可增加脑的供氧量;葛根、川芎、牛膝还可降低颅内压,改善脑梗死时红细胞的变形性,防止脑组织缺氧。本观察结果显示,在芪参宁心胶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同时,还可改善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聚集指数。观察期间,芪参宁心胶囊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7,17(5):312.

篇8

1 中医医案历史源远流长

所谓病案,即是医生治疗疾病时辨证、立法、处方用药的连续记录。中医医案的历史源远流长,其萌芽可追溯到周代。《周礼》中已有关于疾病名称及治疗结果的记录。此外,《左传》及先秦诸子著作中,也有散在的关于医家诊治疾病的记载,均可视为医案之雏形。《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所载淳于意的诊籍被视为中医医案之先导。后世医家有将自己所治疗的病案记录整理而为个人医案者,也有专门选取古今名家医案汇编成册者,经历代不断发展,中医医案的数量和内容都逐渐齐备,渐成规模[1]。

医案的出现,对中医学的发展意义重大。它内容丰富,语言凝练,对深奥的中医理论如何在医疗实践中发挥作用做了精确和生动的诠释。许多大医家更是将一生的医学体悟与精粹留在了日常医案的字里行间,为后世所推崇研习,如清代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李用粹的《旧德堂医案》等。一些医家还将自己的读书心得诠释标注在医案里,形成了评注和解读,利于后世医者理解前人的医学思想[2]。特别是对于初学者,医案将晦涩和枯燥的理论转化为便于理解的医学实例,对于充分调动初学者的学习热情,有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

2 医案教学对现代中医教育意义深远

2.1 现代中医教育存在的问题 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是在几千年的医疗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中医教育离不开临证和实践。“师带徒”和“口口相授”一直是中医继承和延续的重要方式[3]。医家们在医疗实践中向学生传授辨证立法和遣方用药的精髓,学生们也在医疗活动中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实用化,然后经过不断摸索运用,对理论进一步深化理解、完成升华。然而,现代中医教育的特点,却不允许我们再按传统模式培养学生。随着中医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中医高等教育的弱点也日趋显现。目前,在课程体系的确立、师资力量、课堂及临床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4]。如原本应该占据重要地位的四大经典的教学,在中西医课程比例失调、中医课程紧缩的前提下,正日渐淡化;中医师资数量和质量上的匮乏也令人忧虑:许多年轻教师本身的中医思维不牢固,中医基础不扎实,实践经验不足,授课常拘泥于课本或中西混杂,这些都会影响学生们中医思维模式的建立,影响他们对中医临床效果的信心[5];在临床实习方面,由于实习基地的建设跟不上招生数量的增幅,实习人数的密度过大,带教老师应接不暇,自然也很难深入的向每一个实习学生讲授辨证论治的思路,处方用药的化裁。本该是学生们由理论走向临床的最好机会,却常常沦为单一的抄方,失去了实践的意义。

现代学生的自身特点也决定了其学习中医的困难。他们习惯的现代思维方式和从未体验过的传统医学思维方式之间存在强烈反差,难以适应中医学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思维习惯,难以理解中医学的知识内涵[6]。同时,由于中医学的知识大多是以抽象的文字和文献形式传承表达的,很多经典条文、方剂歌诀等需要熟读、背诵,在接触临床实践之前,这种显得单调而枯燥的学习方式,对于已习惯充分享受多维视觉效果的学生来说,常常显得异常艰涩和难以接受[7]。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使得他们在中医入门的关口裹足不前。

若长此以往,中医教育的教与学将逐渐脱节,中医教学将丧失其赖以生存的根基,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探讨如何通过改革教育以改善目前的中医教学现状,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2.2 医案教学对现代中医教育的重要促进作用 医案是医家临证活动的真实记录,具体而形象。通过接触医案,学生们如同直接与名家对话,耳闻目睹他们面对患者时如何做到四诊合参、辨证论治。这首先能使学生们直观的见证中医药疗效,增强学习中医的信心[8]。在中医饱受现代医学冲击的今天,这点显得尤为重要。学生们学习的最终的目的,是围绕患者展开医疗活动。如何接触患者,了解患者,诊疗患者,仅凭抽象的知识难以完成。作为承载着医家们医疗活动记录和医疗经验总结使命的医案,如同一位无形的老师,手把手的教导学生们如何接诊患者,增加认证能力和用药技巧,较快的提升辨证能力,最终形成中医的思维体系。这对于弥补中医教学基础与临床日渐扩大的鸿沟,是一个最有效的捷径[9]。

大量学习医案的过程,就是不断吸取前人医疗精粹的过程。医案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诊治记录和诊治体会的完美结合,医家们对实例背后根本病因、病机、处置原则等的阐述,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发挥,以及对医疗谬误的勘正,使初学者能够执简驭繁,从繁杂的症状中找到规律,逐渐培养出中医的思维习惯和辩证能力,因此医案教学是衔接中医教学和临床最好的桥梁[10]。中医医案是中医理论和实践的载体,对中医学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中医的现代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信息资料,是中医临床工作者进行经验交流、学术探讨的重要途径[11]。而且,历代医家在创作医案的时候,将个人在用药、配伍、用量等方面的体会融入其中,使医案有了鲜明的个人特色,甚至形成不同的流派,这对于帮助学生们在后期形成个人辨证用药风格也十分重要。

3 如何推进医案教学,架构中医理论和实践的桥梁

3.1 教师必须明确案例教学的重要性 由于医案教学在中医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教师必须加强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将其视为弥补现代中医教育不足的重要途径,这对提升中医教育,增强辨证水平十分必要。在临床课程中,更应加强对医案教学的重视程度,如果忽视医案教学,往往使临床课程变得或呆板无趣,或曲高和寡,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无法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未来在临床实习中,学习阶段的薄弱点就会很容易显现出来,造成接诊和处置的难度,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3.2 教师要重视传统的教学手段 在现代教学当中,很多 教师往往比较重视多媒体教学手段,喜欢把教学课件作为上课的必备条件。诚然,多媒体教学通过视听结合扩展了学生的学习途径,但也有利有弊。过分依赖课件,妨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由于课件包含信息量往往较大,短暂的课堂时间内,教师和学生常把精力耗费在传递和接收课件信息上,削弱了问答和交流环节。所以,教师必须重视传统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在医案教学中,不能一味的灌输信息,要通过提出问题-指导思考方向-接收学生的反馈-讲解等环节,最终解决问题,使学生从单纯的书本知识中摸索出应用知识的途径。

3.3 学生要做好接受案例教学前的准备 医案是一个医者综合能力的体现,贯穿辨证论治的全过程。学生们要想很好的学习中医医案,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如中医基础理论、诊断、中药、方剂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案例学习,一方面对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另一方面将零碎的知识点系统化、条理化[12]。如果旧知识不牢固,在教师教授临床知识的时候就难以产生相应的共鸣,难以和以前学过的知识点相联系,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同时,学生们还应注意在案例教学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如写好发言提纲,勇于发言和争论等,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通过和授课教师和同学之间的思想碰撞,最大化的吸收教学精华。

3.4 医案的选取要分层次、有侧重点 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学习进度不同,知识储备也有差别,所以医案的选取要分层次,有侧重点。例如,对于低年级学生,由于尚未学习临床课,故选取的医案不要过于复杂,可以针对中基、中诊、中药等不同课程,有针对性的选取一些锻炼相关能力的医案。内容宜简洁些,语言宜浅显些,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对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接触中内、中外、妇科、儿科等临床课,已经具备了中医的基础知识,选取医案的时候可适当综合些、复杂些,重点训练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也可以建议他们组成课外学习小组,有选择的推荐一些历代颇具影响力的医案名著进行深入研读,教师给予适当辅导,助其拓宽眼界,开阔思路,汲取各家之长[13]。

3.5 医案教学的手段要灵活,方法宜多样 医案教学的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推广“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运用案例分析、课堂辩论、课堂演讲、自学、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改变单纯“填鸭式”的授课模式,营造课堂严肃活泼的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中医的积极性。通过自学-讨论-总结-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自学、沟通交流、创新思维等能力。要注意将单“传授知识”转变为“传授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更广阔的知识天地中自由徜徉,也才能在未来临证时触类旁通,知常达变,形成自我独特的辨证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姜德友.案例式教学在中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8):1582-1583.

[2]丛丽.对中医案例教学模式的再认识[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2):274-275.

[3]黄学武.在中医教学中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的必要性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5):1272-1273.

[4]杨发泉.中医教学质量评估在教学中的作用[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5,22(1):45-46.

[5]廉春雨.中医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医药教育,2010,17(2):101.

[6]唐玲.中医内科教学方法应用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3(32):105.

[7]赵振霞,刘小焕.提高中医教学质量措施的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2):170-171.

[8]赵瑛.中医思维与中医教学的探索[J].中医教育,2001,20(6):50-52.

篇9

心位于胸腔之内,横膈之上,外有心包络裹护,内有孔窍相通。《类经图翼•经络》说:“心象尖圆,形如莲蕊。”有文献把心分为血肉之心和神明之心,血肉之心主血脉,神明之心主神志。如明代医家李梃在《医学入门》中说:“有血肉之心,形如未开莲花,居肺下肝上是也。有神明之心……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者是也”。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如下:

心主血脉,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中医学认为,全身的血脉都属于心,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可以显露于面部的色泽变化。心脏有规律地跳动,与心脏相通的脉管亦随之产生有规律的搏动,称之为“脉搏”,在人体的某些部位,可以直接触及脉搏的跳动,例如颈侧部(人迎脉)、腕部(寸口脉)等可触及。中医通过触摸这些部位脉搏的跳动,来了解全身气血的盛衰,作为临床诊断疾病的依据。心脏的搏动,还可以在左乳下触及(相当于西医二尖瓣听诊位置),中医将此部位称之为“虚里”。触摸虚里的跳动,有助于对心脏病的诊断。

心的生理功能正常,表现为面色红润,舌红色鲜而润,胸部舒适,精神振奋,思维敏捷,脉搏不快不慢有力,一呼一吸脉动四次。心脏病的表现:面白无血色,舌淡白或紫暗,胸部感觉心跳过快,心慌(心悸),上气不接下气(气短),心前区憋闷,精神上轻者心烦,重则昏迷讲胡话(神昏谵语),脉象虚且细而无力,或快慢不一(节律不整),或跳动中途停顿一下(结、代脉)或涩滞(脉搏不流畅)等。

心藏神,主神志

在中医学中,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是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高度概括。它可以通过人的眼神、表情、语言、动作等反映于外,又称为“神气”,是中医望诊的重要内容。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心主神志,主神明,即是指狭义的神。《灵兰秘典论篇第八》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中医学把神志活动归属于心脏,其理论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神志活动分属于五脏;二是认为心为神志活动产生的场所;三是血液为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古人之所以把心称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与心藏神而主神志的功能是分不开的。明代医家张介宾在《类经》中指出:“心为脏腑之主,而总统魂魄,兼该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唯心所使也。”又说:“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可见,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虽可分属于五脏,但主要的仍归属于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因此,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精神振作,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对外界信息的反应灵敏而正常。反之,即可出现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异常,从而出现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则谵狂;或出现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靡,甚至昏迷,不省人事等临床表现。

心在志为喜

藏象学说认为,人的情志变化由五脏精气所化生,把喜、怒、思、忧、恐等五种情志活动称作五志,分属于五脏。故《素问•天元纪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亦说:“在脏为心……在志为喜”即是说五志之中,喜为心志。喜乐愉悦,一般说来,对人体属于良性的刺激,有益于心主血脉等生理功能。所以《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但是,喜乐过度,则又可使心神受伤,神志涣散而不能集中或内守。故《灵枢• 本神》又说:“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

应当指出,由于心为神明之主,故不仅喜能伤心,五志过极均能损伤心神,导致神志病变。所以,《灵枢• 邪气脏腑病形》又说:“愁忧恐惧则伤心”;《素问• 本病论》亦说:“忧愁思虑则伤心”。

心在液为汗

汗和心脏有何关系呢?汗液是津液通过阳气的蒸腾气化 ,由玄府(汗孔)排出的液体。因心主血液,中医又有血汗同源之说,即汗是血液中分离出来的,而心主血,故有“汗为心之液”之说。

心开窍于舌

指舌为心的外候。舌的主要功能是主味觉和表达语言,其功能正常要依靠心主血脉和神志的生理功能;心的功能正常时舌质红润、运动自如、味觉正常、语言流利。而心火上炎则舌尖红赤而痛;心的阴血不足,则舌质红绛瘦瘪;神志异常则舌强不灵活,舌卷、失语、语謇。心有病变,均可以由舌上反映出来。

养生先养心

中医强调养生必先养心,养心是保持脏腑功能健康运行的基础。如何“养心”呢?

养“神明之心”宜调神

恬淡虚无即保持平淡宁静、乐观豁达、凝神自娱的心境。

心胸豁达常喜调节七情要逐步做到心胸豁达。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样才能保持内心平静。

打坐去杂念即通过静坐、入定、冥想等方法使自己获得内心的平静。

打坐的要点是:双叉盘坐,上身自然放松,头位正直,自然闭目,含胸拔背,两手置于腹前相互轻握,也可双手自然垂放于两腿上,上半身稍向前倾。舌尖轻抵上腭,自然闭口。坐正后,全身放松,不加意念,呼吸约50次即可。晨起、入睡前或在旅途中都可用此法助安神。

篇10

关键词:合川区 市民 中医药 认知度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0(c)-0186-02

Abstract:To learn about the public awaren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improve it in HeChuan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We used methods,like randomsampling,questionnaire,collectingstatisticsby investigating.The citizens have a certain understanding of 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daily life but not sufficient on the concept,they may have the confidence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while it is too poor.The paradoxical realization for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till exists with the highly interest though limited access to acquire the knowledge related,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Medicine is influenced by the regional factors, especially teenagers know little about the common sense of Chinese medicine.We can see from the conclusion that Chinese medicine has a huge space for development and it can not be taken apart from the government's strong support and social recognition.

Key Words:He chuan;People;Chinese medicine;Recognition

中医学是从实践中产生的, 是中华民族长期同疾病作斗争过程中积累和沉淀下来的成功经验,并在历代医家的研究和临床应用中使之升华。我国是中医文化的发源地,几千年来,中医学在中华民族的祛疾治病、养生保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炎黄子孙的智慧结晶。而中医学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面临着新的挑战,它的传承与发扬问题关系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健康事业的发展。一千多年以来,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学、中药学等中医学科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断成长,有着及其鲜活与旺盛的生命力。该调查旨在了解合川区市民对中医药认知情况,希望可以为提高市民中医药认知度、促进中医药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地方

合川区各个医院,包括合川中医院、合川人民医院、合川保健医院、合川城关镇医院,主要地点为合川中医院。

1.2 对象

各随机抽取5所医院的市民100名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50份,有效425份,回收率90%,有效率85%。

1.3 调查内容

自行设置合川区市民对中医药认知度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合川区市民对中医药基本认识和兴趣、对中医药的态度及对中医药发展现状的建议。

1.4 调查方式

以5个医院的患者为单位,各随机抽取若干的100名市民,如实向被调查者说明调查目的、意义和填写注意事项,问卷当天收回。

1.5 分析工具

用Excel录入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 statistics 进行统计分析。

2 调查结果

2.1 对中医基本知识的了解情况

92.31%的市民认为中医是一种治病方法,7.69%的市民认为中医辅助西医治疗,全部都认为中医可以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2.2 对中医药优缺点的认识

在对中医药优点的看法上(此题为多选),市民认为中医药的优点在于“副作用小”的比例最高,达到88.46%,其次是认为中医药“能根除”人数比例占73.08%,认为“价格比西药低”的人数比例占50.00%,认为“疗效好”的人数比例占34.62%。而在对中医药缺点的看法上(此题为多选),84.62%的被访者以“味道不好”为中医药的缺点之一,其次有73.08%的被访者认为其“煎服不方便”,另外有73.08%的被访者认为中医药“服用时间长”,65.38%的被访者认为中医药“不能治疗急诊”。

2.3 中西医对比下对中医的重视度

当自己或亲人生病时,73.08%的人选择中西医结合,15.38%的人选择西医,11.54%的人选择中医。对于中医和西医的发展前景,被访者中过半人(57.2%)认为未来中西医发展趋势是中西医结合。综上所述,大家最为看好的是“中西医结合占主导”这种医疗方式。

2.4 获取中医药知识的途径(此题为多选)

65.54%源自课本报纸,61.54%的人源自医生介绍,61.54%源自亲友介绍,42.31%源自电视广播,34.62%源自其他途径。

3 分析

(1)合川区市民对中医药的日常应用有一定了解,但对中医药理念认识不足。由于我国小学、中学、高中的基础教育主要是以西方现代知识体系为基准,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比例不足,特别是中医文化在基础教育中更为鲜见。市民对中医缺乏了解,同时在青少年卫生保健知识教育方面多侧重现代医学,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青少年与祖国传统医学文化的隔膜。

(2)合川区市民对中医药的信任度不够,但对中医药未来的发展有信心。调查中发现,被访者中选择生病时先看西医人数是先看中医的1.33倍,说明合川区市民对西医的信任度高过中医。然而在对中西医未来的发展前景的看法上,57.2%的被访者认为“中西医结合占主导”,说明大家对中医未来的发展有美好的憧憬与充足的信心。造成这种思维的可能原因有:①目前社会医疗环境大都以西医为主,客观上造成了中医的弱势状况。②近几年中医药行业的发展态势良好,政府开始加强关注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有助于提升人们对中医药发展前景的期望。

(3)合川区市民对中医药的兴趣较高, 但他们获取中医药知识的最主要途径依然是课本报纸、家人或朋友。造成这种现象可能因为:①中医在养生调理方面有较大的优势,且较容易被人们接受。②市民接触到中医药知识的方式较少,多为医生、家人或朋友。③中医古籍晦涩难懂,文言文功底浅显者不易明白其中道理,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4 讨论与建议

(1)对市民认为的中医药缺点进行改进,不仅要在中医药治疗急性病的应用和推广上加大力度,还应改进中药口味和整顿中医药市场,更多地投入到对中成药的开发中,更好地发挥中药简便廉验的优点,加大中药市场的管理力度,加强药品价格的监察力度,保证中医药健康发展,以此来提升人们选择中医药的心理趋向。

(2)增加中医药知识的基础教育和加大中医药知识的宣传,政府应对充分认识当代教育不可忽视古代文化的重要性,提高普通市民的语言文字功底,尤其是文言文水平。在教科书的编写上引入正确的中医观念,在语文课本中适当添加一些中医故事,如“神农尝百草、钱乙一味黄土救太子、扁鹊见齐桓公洞察入微的中医望诊”等,它具有故事性与文学性,使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趣味的方式来了解我国灿烂的传统中医文化,提高学习传统中国文化的兴趣。也可通过接受度较好的电视广播进行与中医药有关的电视节目(如:拍摄纪录片、电视剧、综艺节目“养生堂”)等形式的宣传。同时,随着网络的普及,通过互联网宣传中医药也是一个很有前景的方式之一,比如开设相关的官方微博,宣传一些中医药知识,向大众普及简单易懂的中医基础知识。

(3)医生在患者就医时应多向患者宣传中医,向患者普及一些中医知识,诸如:养生、保健之类的;多组织义诊活动,面向所有市民,利用外用宣传橱窗等载体深入社区及周边地区,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政府应倡导出版社严格审核,发行最接近原文意义的医古文翻译本(即白话文版本),使其不失其义。同时引入正确的中医观念,揭开中医的神秘面纱,使中医药文化平民化、大众化,纠正大家对中医的偏见、更快更好地将中医药推向合川区市民。

5 结语

从该次调查来看,中医药的发展前景是很可观的。但其需要政府加大对中医的投入和重视,大力倡导,建立强有力的政策和方针,让中医得到足够的经济支持,增设中医研究机构。同时也需要对市民加大宣传力度,将中医药文化投入到青少年的教育中,使中医药的发展后继有人。

参考文献

[1] 陈少仕,邱晓堂,谢小曼,等.海南省社会公民对中医的认知和需求现状调查[J].新中医,2010,42(8):147-148.

[2] 符美玲.重庆市社区中医健康管理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 重庆医科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