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背景分析范文

时间:2023-07-04 17:23: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教育背景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动教育背景分析

篇1

【关键词】劳动教育;习惯;“家社校”三位一体

2020年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把劳动教育、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了课程标准。劳动教育一直以来都是职业院校“五育并举”中的重要一环,“五育”之间既紧密联系又相互融合。但现实中很多职业院校在“就业为先”的指导思想下,已将劳动教育“工具化”并出现了功利主义的倾向,导致劳动教育出现了理念功利、目标模糊等一系列问题,劳动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中亟需回归育人本位。在这种大前提下,分析劳动教育的内涵特点,探索“以劳促智、以劳树德”的育人途径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劳动教育的含义及其与德智体美“四育”的关系

从学科地位的角度来讲,劳动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特定的教育目标,涵盖特定的教育内容,与“德智体美”四育并行。从本质上讲,劳动其实是脑力和体力的结合。如果缺乏脑力劳动,学生也许会“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如果缺乏体力劳动,学生可能变成“书呆子”。脱离劳动教育的德育会成为“夸夸其谈”,脱离了劳动教育的智育则会变成“纸上谈兵”,脱离了劳动教育的体育往往“顾此失彼”,脱离了劳动教育的美育将成“无果之花”。因此,“五育并举、缺一不可”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

二、职业院校劳动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劳动教育边缘化

目前,劳动教育在家庭中被薄弱化,在学校中被边缘化,在社会中被轻视化。职业院校很多学生在家中“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在学校,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被各类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所占据;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中,目前还没有完善的机制和平台来专门支持劳动教育的开展,且部分网红、主播传播的扭曲的价值观,使很多学生对劳动的看法出现了严重偏差。

(二)劳动教育口号化

劳动教育作为德育的关键载体,本应让学生去主动体验,但在操作过程中往往是学生被动接受。很多劳动教育活动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停留在“口号”上,学生仅仅是为了完成劳动而去劳动,学校忽视了将劳动情感和劳动精神融入劳动教育中。劳动教育逐渐沦为某个特定时期内临时起意的第二课堂活动(如学雷锋活动、纪念日大扫除等),或者在技能大赛中强行融入劳动元素,明显缺乏长效机制,导致了劳动教育在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上“变了味儿”。

三、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途径

构建“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体系已成必然趋势,三个要素应分别发挥不同作用,在劳动教育体系中扮演不同角色。

(一)家庭要素

家庭对于孩子劳动观的形成具有最直接和最深远的影响。很多家长虽然在心里也认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但落实到行动上却瞻前顾后、缺乏魄力,没有真正让孩子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在这方面,学校可以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利用周末以及寒暑假等学生在家的时间,专门安排一些操作性、针对性较强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如“两个一”(一道拿手菜、一次家务活)主题劳动教育活动等,既让孩子享受到劳动成果带来的喜悦,又让家长感受到孩子的成长。

(二)社会要素

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开展要不断强化社会要素的作用。学校应鼓励各系部、各班级广泛开展社区服务(利用寒暑假时间)、志愿者服务(地区举办的大型活动如“马拉松比赛”等)、校内服务(如定期打扫校园包干区、校内实训场所等)、家务劳动(以寒暑假作业的形式开展)等形式多样的普遍性劳动教育。这样可以让学生时刻感受劳动氛围,享受劳动果实,从而进一步促进他们职业精神的养成,继而掌握社会生活所必须的劳动技能,不断增强他们的劳动信心以及对劳动的认同感和幸福感。

(三)学校要素

学校要把开展劳动教育的目标定位在“培养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上,将“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教育”的思想植根在学生的人生观培育过程中,让学生最终养成“肯吃苦、能吃苦、不怕吃苦”的劳动品质。校系两级可以组织开展“模拟面试”“劳动教育进课堂”等活动,在校园文化、宿舍文化等建设中融入劳动教育思想,构建具有特色的劳动教育制度,让学生真正“以劳为荣、以惰为耻”。“参与劳动”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共同努力,让学生在思想层面慢慢转变,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变成“别人的事情帮着做”,继而发展为“大家的事情抢着做”。劳动教育不是凭借“一头热”就能完成的,它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专门实践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等多种要素的作用,才能让学生真正认可、接受劳动教育。

四、结语

篇2

当代中学生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生事物,涌现了许多佼佼者。然而,也有一些不良现象令人深感不安。在一些学校因为每个学生都有电脑,上“QQ”聊天成了他们最大的乐趣。每个班级都建立了自己的“QQ群”,作业遇到难题,很快就有高手将答案公布网上,大家一抄了事,老师则无奈兴叹。

由于深圳生活节奏快,不少家庭聘有保姆。许多学生的内衣袜子都由保姆来洗,别的家务就更不会干了。因而在学校里,大扫除成为最让老师们头疼的事,连如何洗抹布都要亲自示范。

我班的一位学生家长对我诉苦说:我女儿说如果再不给她买手机就会被同学嘲笑“老土”,她都不好意思跟同学交往了。在学生与父母的矛盾纠纷中,因为想要买名牌或高档礼物送人而发生的占相当大比例。我们经常在不经意间听到学生们在议论谁家的房子大,谁家的车子豪华,谁的老爸能赚钱,谁的家长做的官大。可见,在孩子们的心中,到底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不少问题上是混淆的,甚至是颠倒的!可见,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荣辱观教育,十分必要,十分紧迫。

深圳的教育部门也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比如初一年级学生参加军训,开设劳动技能课等等,但这些举措的效果似乎还不十分明显。要想让孩子们真正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仅凭学校和老师的引导与教育是不够的,家长的配合不可或缺。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如何教育和引导孩子们吃苦耐劳,让“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荣辱观在心里扎根,应当成为一项全社会都高度重视的时代命题。为数不少的家长对于孩子的劳动教育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总觉得孩子尚小,舍不得让他们吃苦,直接的恶果就是孩子们生活自理能力差,学习活动中不爱动脑动手,更可怕的是导致孩子缺乏进取心和责任感,难以成长为有用之才。

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们,请下决心转变观念,拿出实际行动吧!

深圳市福田区景秀中学张继红

劳动教育是人生必修课

山东临沂八中王立华

家境优越、社会富有、时代进步为当代学生提供了优越的成长条件,但部分学生并没有充分利用,出现了好逸恶劳的不良发展倾向。

这种倾向的形成带来诸多后遗症。比如,学生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和社会财富,比吃喝穿戴,花钱大手大脚,浪费严重;没有劳动精神,怕吃苦,学习时懒得动脑,性格上则经不起挫折、任性、娇气、自私……

有人说这种倾向的形成责任在于家庭的溺爱和事事包办。这不无道理,但学校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部分学校一味抓升学率,重智育轻劳动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虽然开设了劳动课,但往往被一些考试科目挤占,而有些学校则干脆不开课。此外,劳动在一些学校被个别老师扭曲异化成惩罚“问题”学生的手段,导致更多学生对正常劳动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进而躲避、厌恶劳动。

劳动教育中的“好逸恶劳可耻”不同于一般的道德观。它对人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是非判断上,更表现在实践行为上。绝大多数学生都对好逸恶劳可耻有着清醒的认识,但意识不一定产生相应的行为。从意识到行为之间有个长期的内化过程。学校应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体验并建构“好逸恶劳可耻的观念”。

近10年来,我们学校把劳动教育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比如把班级的灯具、开关等每一项公物都由学生具体负责保洁、保养,大家轮流负责。如果谁偷懒或不积极,所负责的公物影响了大家的正常使用,就会受到批评或指责。如此,每位同学都有机会接受劳动教育,使“好逸恶劳可耻”的观念在具体的行为中养成。

一分辛劳一分收获(荣辱亲历)

河南辉县市上八里镇回龙村张荣锁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非常及时。我是一名山区农民,以自

身经历对“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句话体会很深。

我们回龙村地处太行山深处,前些年特别穷。我从部队复员回村后,靠辛勤劳动致了富。乡亲们选我担任村支书后,我面对的是一个打架斗殴不断、偷盗赌博成风的村子,怎样快速扭转村民的颓废心态,成为当务之急。村委会鼓励村民寻找新的致富门路,并提供公费外出学习职业技能的机会,短短三年间,村里涌现出了许多万元户和十万元户。

好逸恶劳的恶习一旦养成,想改变绝非朝夕之力。单凭干部的说服教育早已行不通,关键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用党风和民风去感化和激发他们奋发向上,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实际帮助。为此,我们展开了一场“什么是正气、什么叫歪风”的大讨论,倡导“村兴我荣、村衰我耻”。将回龙村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让群众分析比较、明辨是非。又资助不事劳作的村民从事养殖、运输等第三产业,让更多的人一道分享劳动致富的幸福。很快,他们迎头赶了上来。目前,75%以上的农户搞起了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去年人均收入达到3600元。

荣辱观变了,村风变了,民风也变了!

您认为哪些行为属好逸恶劳(人民网专题调查)

本报推出“您认为哪些行为是好逸恶劳”问卷调查,人民网网友踊跃作答。摘编如下:

缺乏进取精神,依赖思想严重,独立意识差。

见好处就上,有困难就推。

,,不劳而获。

有些公务员上班=茶水+报纸

只想一劳永逸甚至不劳永逸。

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坐等吃现成饭。

为官者在其位不谋其政是最典型的例证。

为了钱不顾廉耻。

考试作弊,抄袭论文,花钱买假文凭。

不想着勤劳致富只想一夜暴富,抢劫、诈骗、盗窃等行为都是。

劳动:构建和谐社会大厦的基石(我谈荣辱观)

中国人民大学学院宋一

逃避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追求不劳而获的享乐主义,那就是荣辱观出了问题。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了“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要求,这是切实改善人们思想道德观念,进而提升中华民族思想道德水平,倡导求真务实之风,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

劳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厦的基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美好理想的继承和超越。这一伟大工程千头万绪,需要的不是空想,而是务实;不是口号,而是行动。

篇3

我国从21世纪初期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该说顺应了这一趋势。“技术”成为高中新课程方案中单独设立的八个学习领域之一,新课程方案提出了具体的教育改革的目标,也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在普通高中引入技术教育内容,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来提高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这是新课程的一个亮点。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技术教育还存在许多不足,特别是在基础教育中,技术教育并没有引起真正而广泛的重视。由于历史的原因,技术教育一直是我国普教的短板。

作为一所以科技教育为办学特色的省一级重点中学,台州市第一中学积极探索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新路径。自2010年以来,学校依托仅一墙之隔的椒江职业中专的教育资源开设“职业技能实践课程”,“试水”普通高中职业技能教育,开创了普职优势资源整合实施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崭新模式。

一、普职资源整合的动因

普职资源整合,即通过一定的方式、政策和机制,整合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学校的资源,以实现普职学校的携手合作、资源共享和人才共育。在实施此项活动过程中,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建立结对关系。其中,职业学校负责向结对的普通学校无偿提供特色专业实验、实训场地、图书馆,为普通学校学生开展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物质条件,为普通学校师生开展职业教育政策解读、职业意识培养、特色专业介绍活动,为普通高中的通用技术课程提供兼职专业教师和必要的教学设施。此种普职资源整合源于台州一中开展的“学一门生活中的技术”活动,是台州一中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暑期由校团委、学生会组织实施的实践活动,目前已成功举办两届。活动以即将升入高二年级的高一学生为对象,安排4天时间在职业中专集中进行职业技能实践课程学习。活动过程如图1所示。

经过两年多的磨合与发展,该活动已逐步向规范化的选修课程体系发展,派生出多个项目设计类和学科拓展类课程,在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师资配备及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操作范式。

从新课程以及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角度分析,台州一中尝试普职资源整合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为了增加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综合素质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实际本领和能力。它包括人应具有的一般能力——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或职业技能、创造能力。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其实质就是解决“高分低能”“重知轻能”的问题,故必须确立“能力为本”的观念。由于高考的压力和认识上的误区,长期以来,普通高中在科技教育中偏重于科学教育,而对于技术教育则相对忽视,即使开设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技术教育课程,也往往理论讲得多,动手做得少,“应试”痕迹非常明显。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践操作机会和实际技术体验,学生难以将技术课程真正学好,并且导致了动手能力的弱化。物理实验会考时发现,有些高二学生竟弄不清螺旋灯泡(或卡口灯泡)的两个接线端在哪里,能自己连接或修理家庭照明电路的学生不到5%。这与新课程的要求不相符合。职业高中虽然在办学体制、培养模式、教育目标、生源基础等方面都与普通高中存在着巨大差异,但是它注重实践操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成熟的技术教育模式。借鉴职业高中的技术教育经验,无疑是增加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比重、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捷径。

(二)为了在普通高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认知

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择业观、职业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但是,不少学校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机械重复训练和应对考试上,几乎没有开展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认知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对什么是职业、对各种具体职业的认识基本上是模糊的,甚至是空白的,这会导致学生将来选择职业时迷茫、不安,更谈不上选择一个符合自己兴趣、爱好和特长的职业了。普通高中学生渗透职业技术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城市的普通中学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在开设职业技能课程方面,职业高中拥有如专业师资、场地、设施设备等普通高中所不具备的实践教育资源优势。普职资源整合是向普通高中学生渗透职业教育、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认知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为了探索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的路子,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才能显露、人生发展选择的关键时期,学生的个体发展已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势;同时,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转型速度的不断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和全方位的特点。但一直以来,普通高中“一切为了高考”的倾向十分严重,“千校一面”,缺少办学特色,形成了高度同质化的格局。普通高中这种单一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教育模式与学生、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普职资源整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技术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不仅包括良好的技术知识结构,娴熟的技巧技能,更重要的是强烈的探究精神、丰富的想象力、富于建设性的批判和创造力,其核心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技术设计等活动,技术课程应能成为激发学生探究、批判和创造欲望的良好载体,使学生的创造潜能、批判思维得到有效开发,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这是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加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学校间的合作,将职高的一部分专业技术课程引入普通高中,是探索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益尝试。

二、普职资源整合项目与课程的开发

普职技术教育资源各有优势,可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这是普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作为普通高中,台州一中拥有大量的理论教育资源,但是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和资源设备却相对较少。椒江职业中专则拥有大量的实践教育资源,从专业设置来看,有数控、化工、电工与电子、机械加工、汽车维修、计算机等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专业;从专业实训设施来看,有数控机床、电工电子实验室、机电一体化设备、计算机软硬件设施等。这些实践教育资源与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相关学科构成了普职资源整合项目,比如:通用技术、物理课程可与电子、电工、机械等专业整合;信息技术课程可与计算机相关专业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除了以上各专业外,还可与装潢设计、平面设计等专业整合。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在分析上述项目的基础上,普职两校合作开发了面向普通高中的职业技术选修课程,如电工技能、钳工制作、电子商务、企业网站设计和制作、多媒体技术与动画制作、计算机安装与维修、汽车实用技术、快乐数控、局域网络搭建、艺术手工、创意广告设计等。这些课程突出了技术教育的生活性、趣味性、实践性,授课教师以高级技师、高级工、技术能手等具有专业技能强项的职高师资为主,能够较好地满足教学的需求,弥补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不足。与此相应,两校建立了菜单式与自主式相结合的选课机制,为学生提供每周4课时、一学期40课时的职业技术选修课程菜单,组织学生通过网络报名自主选课,以走校的形式加以实施。

两校还成立了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研发小组、实施与评价小组、审议委员会等组织机构,完善选课、学分认定、档案管理、教师考核、课程评价等管理制度,以确保普职资源整合的顺利开展。

三、 普职资源整合与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相关问题探究

普职资源整合为普通高中更好地开展技术教育搭建了多元化的操作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作进一步探讨。比如,我们要认识什么是技术教育,在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技术教育具有哪些特征,它与职业技术教育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在普职资源整合的框架下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目标定位是什么,等等。这是保证普职资源整合顺利实施的前提。因此,在普职资源整合中必须理清以下几组关系。

(一)“技术教育”与“劳动技术教育”的关系

“劳动技术教育”一直是我国普通高中进行技术教育的主导性概念,直到今天其概念影响依然十分强大。所谓“劳动技术教育”,人们通常将其理解为“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不可否认,所有的技术都是各种形式的劳动的技术,因此,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常常附着一定程度的技术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教育与劳动教育有着重合相通之处。但是,历史上人们对“劳动技术教育”的认识更多地倾向于对学生进行劳动态度、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劳动体验的教育,基本上属于德育范畴,即使涉及到其中的“技术”因素,也大多侧重于简单技能的培养。事实上,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普通高中的技术教育已不能也不可能停留于一般生产劳动教育的阶段,其范畴应包括技术本质、技术与社会、技术与环境等技术发展理念。我国高中新课程方案中不再设“劳动技术”科目,而设立“技术”领域,就是这种理念的体现。“技术教育”提倡的是一种思想,要求学生理解:技术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只有技术的发展,才可能推动社会前进;而技术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技术的创新。这种认识可以使我们的学生去关注社会生活、学习、生产等一切社会实践活动,从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的症结,去思考、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新课程背景下普职资源整合最大的意义并不仅仅是为普高学生敲敲打打练技术提供场地和资源设备,也不仅仅是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使学生树立起劳动的观念,而是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技术体验,更好地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技术探究能力、反思能力与创造能力,从而促进其对技术的理解,激发其创造的欲望,深刻理解技术对社会、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如果离开了这个立足点,普职资源整合就将失去其存在的基本依据。

(二)“技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

由于在日常语言中人们常常将科学和技术混淆起来,这就容易导致误解,似乎科学与技术是同样的事物,技术教育存在于科学教育之中。实际上,科学和技术在本质上并不属于同一个概念。“科学教育是关注科学技术时代的现代人所必需的科学素养的一种养成教育,是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作为整体的体系,使其内化成为受教育者的信念和行为的教育过程,从而使科学态度与每个公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现代文明中交融贯通。”[2]科学的作用在于理解,技术的作用在于做、制造和实施。但是,科学和技术又像一对连体双胞胎,既相互依赖,又相互促进。一方面,科学构成了当今多数技术产品的基础;另一方面,技术又为科学提供了探索世界所需的工具,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因此,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既有合作,又有各自的独特品性。一般来讲,前者具有认识功能,后者具有应用功能。就普通高中技术教育而言,它是一个既要动脑构思、设计,又要动手操作的实践过程;是一个将高中的科学知识转化为技术应用的试验场;是一个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运用技术原理和工具手段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技术教育活动使学生对于技术过程、方法和常见的技术设计、结构等具有基本的技术意识和眼光,形成技术思维。普通高中长期以来注重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则严重滞后,这为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引入职业技能课程留出了空间。如果不能认清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独特品性,就不能准确、全面地把握普职资源整合对于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意义。

(三)“普通高中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职业教育,顾名思义即传授某一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它的突出特点在于它不是以传递原理性知识为主,而是以传授技能、技巧、技术性知识为主。由于技术与职业的紧密联系,技术教育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内容,成为职业教育的特色与标志,因此职业教育也常被称作职业技术教育,但它的目的是应对职业的需要。虽然普通高中的技术教育也具有职业入门教育的意义,但在普通高中开设职业技能类选修课并不等同于职业教育的职业定向,即它不是为了让学生学到系统的专业知识,也不是为了掌握专业技能或通过技能等级考试,更不是为了学生就业,而是要通过普职资源整合这个平台来转换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学习模式。“技术课程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课程,它着力发展的是以技术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它力图使青少年的知识、技能和对科学的理解结合在一起,注重的是学生对技术思想和方法的领悟和运用,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和理解,其核心是‘提高技术素养’。这一课程目标的确立,突破了传统的以‘单纯劳动’或‘技能培训’为主要取向的目标模式,以全新的内容体系实现了我国技术教育课程目标的根本转型。”[1]一方面,要通过“做中学”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成就感,提升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找到生发学科兴趣的研究点。因此,普职资源整合不能单纯地将普通高中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机械地叠加在一起。

综上所述,在普职资源整合中,普通高中技术教育一方面要加强与职业技术教育的互动,打通使用职业技术教育资源的渠道,另一方面也应当保持自身的独特品性。作为普通教育的组成部分,普通高中技术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独特知识领域,其主要目的不是要培养专门技术人才,而是要发展学生以问题解决能力为核心的技术素养,以便为将来进入技术的社会做好准备。虽然在普职资源整合中也渗透了劳动意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等因素,而这些因素也可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但是其最终的目标在于通过这个多元化的技术教育平台,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技术经历和技术体验,并以此为台阶促进他们技术思维的发展和技术素养的提高,而这正是普职资源整合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学习方法 资源 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而组织起来的综合课程。因此,开拓课程的学习资源,构建开放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小学生进行科学的学习指导,让他们学会学习,已成为当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突出重点。

一、面向生活,挖掘开放型的学习资源

面向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超越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

1. 到自然中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标之一是“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要求学生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

自然界本身就是一本神秘又生动的“活”教材,只有让孩子走出课堂,更多地到广袤的大自然去开展活动,去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勇于探究、勇于创新的理想素质,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获得更丰富的知识。

2. 到社会中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学生“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社会是个大舞台,更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它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活生生的现实,也为孩子们的活动贡献出了比教科书更详尽、更感性、更生动、更富有人情味的环境。社会课程反映的是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它本来就来源于社会。因此,只有把社会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在社会中学习“社会”,才能提高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使课本的知识变得“活”起来,在社会中得到拓宽、发展、延伸。

3. 在劳动中学

劳动是一门重在实践的技术型课程。传统的劳动教学因场地、器材紧张,或无学生劳动实践基地而常常忽视或无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只是面对书本学习,学生所接受的只是书本上的劳动知识,却无力面对真正的劳动。创建学生劳动实践基地便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出路,在劳动教育与生活实践中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克服传统教育脱离生产、生活的弊端,解决学用脱节的矛盾,使知识教育与技能教育能真正协调发展起来。

以劳动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并非活动结束就完事,还必须同平时的生活结合起来,延伸到课外、校外,以养成正确的劳动习惯,巩固劳动教育的成果。

4. 在生活中学

现代生活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应有的生活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人生观念,使学习时间由青少年延伸到人的整个一生,使学习场所由学校发展为整个社会,使学习成为学生维持生计和创造新生活的手段。显然,在这一生活教育的背景之下,必然要以“以人为本”的宗旨来实现生活教育的全过程。必须以儿童生活世界为活动背景,使儿童能够主动地将自己导入其中,按照自身的发展需要塑造自己、改变自己,在实际问题中获得全面进步,最终形成适应未来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素质,使儿童了解生活、热爱生活、适应生活,形成创造新生活的能力,迎接未来、驾驭未来、创造未来。

二、注重实践,运用体验性的学习方法

我们的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体验生活、感受经历,获取知识,活动本身的结果不一定重要。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通过自己观察、交流、调查、访问、操作等多种体现主体精神的学习方式,获得对生活中许多问题的正确认识。为此,我们提出了“拆”、“试”、“看”、“评”四种学习方法。

1. “拆”,注重过程。

“拆”是一种掌握技能的好方法。英国儿童博物馆墙上有一段著名格言:“我听过的就忘记了;我看过的就记住了;我亲自动手过的就理解了。”在活动课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拆,这无疑给学生提供了一种学习的机会。

学生在亲自动手拆的时候是有目标、有条理的“拆”。边拆边看边思考,这样“拆”的过程才真正形成学习过程。如在学习《自制潜望镜》(绍兴版6年级)一课时,教师先把制作好的两个样品交给两个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让其回去“拆拆”,自己边拆边观察怎么做,然后自己制作,有的学生甚至创造性地进行了改进。

2. “试”,允许失败

“试”,就是采用尝试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成为主体,按各自的方法尝试着去做,做成功了,就说明自己用的方法是正确的;不成功的就会去思考什么地方不对,发现了问题,才可能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我们鼓励学生尝试着去做,不要怕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要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最后再取得成功。

教会学生“试”着去做,使学生既学会了技能,又培养了他们不依赖别人,自己去获取知识、学习技能的本领,形成了良好的心理定势,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 “看”,明确目的。

“看”,即观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问题认真思考,就可能有创造发明。瓦特就是通过观察水开时壶盖会跳动的现象,发明了蒸汽机。世界上有许多发明家的创造发明都是从观察开始的,因此学生从小就要养成观察的习惯,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观察可以分为有序观察和比较观察,整体观察和部分观察。有序观察要求有明确的观察目的,设计必要的观察思考题,有层次、有顺序、有计划地进行观察。使用比较观察要有必要的指导,首先要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再让他们联系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事物的异同点,最后进行归纳概括。从整体去观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操作材料;从部分去观察可让学生知道操作方法和工具。

4. “评”,强调合作。

“评”,即评论、交流,是让学生反思总结自己的实践和学习过程,得出自己的学习方法,并通过互相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改进各自的学习方法。交流方式,一种是在课堂上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发现某一学生对某一问题解决特别好,应立即鼓励他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另一种是让学生独立进行,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学生之间总结的学习方法,符合实际,有较强的实用性,学生易接受。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学习方法有很多种,在同一活动中可以交叉使用、互相配合。

综上所述,作为教师要积极挖掘、开发课程资源,强调体验性的学习指导,给学生实践活动以更广阔的空间,放飞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使综合实践活动课更适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高等教育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

篇5

【关键词】课外活动 校本课程开发 小学教学

校本课程不提倡采用统一的固定的教材,倡导课程同儿童生活经验的连接,让儿童在日常生活情景和周围环境中寻找学习素材,使课程内容具有生活化和情趣化色彩。课外实践活动作为孩子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对一学科知识的综合\用,是对学科体系的超越,在内容上,强调以主题单元设计的方式把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艺术教育、劳技教育等有机整合在学习方式上,注重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协调发展。因此,课外实践活动为学校和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极大的课程资源开发空间,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落实课程计划的要求。

一、课外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实践

1、争当“小小科学家”

在开发科技类综合实践校本科技课程时,我们坚持“亲历实践、深度探究”的原则,着力关注自然、关注环境、关注身边的科学知识,让学生争当“小小科学家”。只有让学生走出课堂,到自然中去拥抱田野、青山、绿草、江河,才能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得到更扎实的锻炼,学生的智慧也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如在开展“我们身边的电池”这个科技环保主题实践活动时,辅导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调查小组,让他们到自然界中、到社会周围,对废电池的数量、使用之后的处理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学生活动热情高涨,他们不仅获得了相关科学知识,实践能力,相关的环保意识也得到了增强。

2、“小巧手”当家

传统的劳动教学常常忽视动手实践,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也很难得到提高。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学校在科技社团里组建了具有科技劳动特色的兴趣小组,活动内容也是多种多样。活动中,我们注重加强学校与家庭、村集体的结合,动用多种方法、途径和策略,全方位、多渠道地加强学生的科技劳动教育。我们让学生走进工厂和田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如“我当一回现代小农民”主题实践活动,辅导教师让学生到田间实地认识一些现代化的农具,而且让每人选择一部分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钻进具有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蔬菜大棚之中科学种植农作物,科技除草、合理施肥。此类的科技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手脑并用,技能和思维共同发展,学生在掌握了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先进劳动技术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当一个“科技小农民”的快乐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二、课外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1、活动的宣传――重视课外,更新观念

课外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发发融合是一种全新的课程形态,它实施之初必然会与旧有的传统观念产生冲突。这种冲突表现为教师的思维惯性、思想惰性和家长对子女教育的功利性,对活动的实施产生阻碍。

首先加强对教师的宣传,对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背景、开发理念、实施和操作力、法、教学方法等辅导讲座,提高教师对一校本课程的认识;其次加强对学生的宣传、动员,通过班主任充分细致地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宣传、动员工作,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在活动中发展特长,张扬个性,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再次加强对社会、家长的宣传,利用有关媒体、家长会、给家长的一封信、请家长二听讲座等方式,向家长宣传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意义、目标、内容以及课改与家庭教育的关系,让家长们清楚学校开设小组课外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及有关一计划及安排,听取家长的反馈,引导社会和家长了解课外实践活动。

2、活动主题的选择――关注兴趣、回归生活

课外实践活动课程吸收活动课程的精华,而不囿于其中,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课程的目的在儿童,在于儿童身心的成一长。在这一成长过程中,儿童建构着属于他自己的知识、意义,从而也建构着属于他自己的生活。在这种生活实践中,儿童的主体性不断生成,儿童作为人的价值和尊严不断地被其自身体验。课外实践活动超越了书本知识的局限,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倾向,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密切学生与生活、与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因此,回归生活,是课外实践活动课程的首要寓意。

3、活动的实施――自主实践、合作探究

课外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在有计一划、有步骤的开展活动时,我们更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体现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关注学生主动学习、研究性学习、学会学习等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在活动中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实践活动中,我们倡导自主性原则,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我们发动学生自主组成课外实践活动小组,每个小组一人,选出小组长。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自主开展活动。学校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和程序,供学生和家长选择、参考。每次活动由小组长组织全组成员共同讨论、合作确定活动的主题与内容,共同制定活动计划,分工做好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活动的内容可以是到附近郊游、钓鱼、爬山,也可以是参观、访问、植树以及科技制作等等。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学生自主的课外实践活动,变封闭式办学为开放式办学,让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增长知识,磨练意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孩子们的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环保意识、法律意识、公民意识等等,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小结

篇6

关键词: 小学 德育管理 “四力”

德育工作在小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育工作、社会各界人士必须要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认真分析看现状

不畏浮云遮望眼。目前小学德育工作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要正确看待这些问题,并从中寻找解决的方法。

1.德育内容拔高化。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接触外界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学生变坏的机会也越来越大。政府部门想未雨绸缪,早点教育孩子,很多东西提前渗透到小学的德育工作中,廉政文化进校园、预防知识进校园、国防教育进校园等内容都要安排到德育教学中,至少要10个课时以上。这些德育内容说不重要那是假的,说重要则显得有点远了,小学生的思想意识毕竟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让他们提早接受大人们处理的知识,未免高估了他们的大脑,容易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混淆,模糊了德育主干知识的构建。同时,这么多内容要进校园还扰乱了学校正常的德育工作,大量社会阴暗面会呈现在小学生面前,让学生提前对社会产生信任危机。

2.德育目的扭曲化。德育的目的简单讲就是培养学生有个好的习惯,为此,学校制订出了一系列规定,对广大学生及教职工个人或群体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从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校管理走到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法治轨道上来。但是校园制度的形成和执行前提应当是学生的需要,而不是管理者的需要。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学校的红领巾监督员就好像苍蝇一样,每天总是盯着我们不放,一点也都不顾及我们的感受,太讨厌了!”也有很多老师大吐苦水:“我对这些学生真是没办法管了,如果我在教室里,他们就会安静一些,乖一些,可我前脚一走,后脚还没迈出,教室里就闹翻天了!”像这样的“盯”“管”,无视儿童在制度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只是将儿童作为被动的接受者,往往导致他们消极反抗:他们遵守校园各项规章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让班集体不被扣分,自己不因为违反了校园的规章制度而遭到班主任的训斥。

3.德育效果递减化。活动是学校德育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于是人们总是千方百计设计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参加,其意图是要用有意义的活动占据学生的生活空间,可是很少会去深思这样的方法能否取得好的效果。笔者曾就学校德育文化建设中学生活动设计方面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象很普遍:“如今的孩子劳动观念和能力太差了,要加强劳动教育”、“如今的孩子心理素质太差,抗挫折能力差,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如今的孩子法制观念淡漠,青少年犯罪率有所上升,要加强法制教育”、“如今的孩子文明礼仪太差,2008年要开奥运会了,要大力加强礼仪教育”……就这样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赶上了一拨又一拨的教育。在如此众多教育的加强中,德育迷失了自己,德育的效果越来越差。

二、群策群力促提高

众人拾柴火焰高。德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学校、家长、社会等力量共同参与,才能为小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

1.教育部门要“给力”。教育主管部门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领导力量,对小学的教学组织工作有直接影响。比如上面提到的廉政文化进校园、预防知识进校园、国防教育进校园等内容也都是教育主管部门下发文件要求学校必须实施的,而且年终还要对专项内容进行考核,学校作为教育主管部门的下属单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只能挤出仅有的时间安排这些“可望而不可即”的内容进行品德教育。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也知道廉政文化、知识、国防教育等内容对小学生来讲还不到时候,虽然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但为了执行上级的精神也“一竿子撑到底”,学校德育工作的行政干预力太强。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在德育内容进校园的“准入”上要严把关口,不要让过多的、超前、拔高的德育内容过早地介入到小学生的学习中。要授予学校在德育工作的主动权,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来设置德育内容,做到因材施教。

篇7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性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的矿山测量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不利于矿山测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项目教学法在矿山测量教学中的应用,加强了师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在对项目教学法的内涵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矿山测量教学中的应用,并对应用进行了评析。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矿山测量;高职教育

传统的高职矿山测量教学模式以教师单一化教育为主导,缺乏师生的互动和学生的课堂参与,导致学生对矿山测量学的兴趣不高,旷课现象严重。矿山测量教学是培养应用型矿山测量人才的基础性课程,矿山测量学习的质量关系到未来学生的职业技能,对矿山测量专业来说至关重要。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状况,高职教师可以运用项目教学法,加强师生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一、项目教学法的概述

项目教学法是现代教育的一种形式,起源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在国外有了较为成熟的发展,在我国发展较晚。项目教学法将学生置于生产化的背景下,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参与制作项目的整个过程,从而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处境,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潜能的目的。教师的教学过程也要注意将教授的知识与项目做得衔接和融洽,便于学生在对项目的操作中实现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和重温,以项目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以学生的参与为目的,实现以项目驱动教学,在学生与老师的合作中实现学习效果最大化,实践技能最优化的结果。

二、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矿山测量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应用项目教学法服务于矿山测量教学,需要在教学设计上首先对课程教学有个整体性的认识,从全局的高度设计教学框架,结合项目设计的要素与矿山测量教学的要素,优化配置要素间的比例,以项目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以学生的参与为目的,设计出项目驱动型矿山测量教学方案。并且在教学中结合实际工程的情况,保证学生学到最实在、最实用的技术,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在教学研究中采用头脑风暴法,组织教师、矿山测量领域的专家,一起为项目教学与矿山测量教学提供可行性教学设计。在矿山测量课程的设计思路上,建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将课本知识与各个项目有效的结合起来,教师事先对书本的基础知识进行梳理,根据不同内容划分模块,在应用项目教学法之前让学生对矿山测量的知识有个整体的了解,在工程背景知识下,教师建构起矿山测量的知识体系,讲解完基础知识后抛出与项目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们的思考,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点,并通过划分小组,为学生们布置项目相关的任务[1]。教师不能仅仅布置了任务就了结课堂教学,而是对学生的任务进行一定的帮助和引导,进行简单的举例示范,随时准备为学生答疑。接下来,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后,教师要注重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是发现问题,实现进步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及时监督的方法之一。学生任务实施阶段是项目教学法的重点与核心内容,决定了工程项目的质量,是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环节,是提升教育科研能力和技术修养、促进理论把握与实践技能齐头并进、相互平衡的重要内容,是以项目为导向、任务驱动的课程教学为高职教育改革的路径,符合教育部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要求。

三、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矿山测量教学中的应用评析

项目教学法作为职业教学的新方法,是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这种教学方法实施后,对教学应用的评价是发现教学问题,促进教学更上一层楼的关键方法。“教不严,师之惰”,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专业素养来说非常关键,因此,需要高职学校在教学层面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及时反思教育理念,结合社会实践、工程项目的发展水平设置教学内容,通过教学成果的分析,找出进步和差距,优秀的地方继续发扬,有差距的地方极力弥补,通过学校师生的不断努力,尽量消除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歧视[2]。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我国高职矿山测量教学体系,并且在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探索下,能够结合项目教学法及其他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为高职学生提供高质量、实用性的教育,为国家培养更加符合社会实践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四、结语

高职教育为国家建设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对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具有战略性意义。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晚,项目教学方法尚未成熟,但是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是十分明显的,高职矿山测量教学应该将项目教学法充分应用到专业教学中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专业学习真正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作者:孙立鹏 单位: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8

合作探究式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心理气氛,大面积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学派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年来最重要的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21世纪是信息社会,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学会与他人合作”已成为全球教学改革的四大支柱之一。《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鼓励合作学习能促进学会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由此可见,国家对于合作学习非常重视。

由于受到传统的学校教育方式的影响,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通常表现为被动的、接受性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已迫在眉睫,它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

合作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的指导思想是“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同时“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各级人才奠定基础”。从这个指导思想看,培养目标更多的体现于社会的需求,事实上,合作能力是当今社会所需求的各种人才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受到父母及长辈的宠爱,自我意识很强,希望别人以他为中心、尊重他的一切。他们的知识面广,独立思考能力强,反映迅速,胆量大,发言积极,他们所欠缺的是同伴间的合作能力。合作学习就是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

2.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实践

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是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培养学生多元化素质和适应多样化新课程的必然途径。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学历史的兴趣。为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式的学习方式,我的尝试以高二(1)班为课题研究的对象。选择这个班有以下原因,①大家对历史课普遍不感兴趣,历史课上课堂气氛活跃不起来,只是我一个人在前面唱独角戏;②1班人数比较少,结成小组便于管理。在与科代表协商后,我开始了我的探索之旅。历史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必须选择或设计一些具有可参与性、趣味性,并且易操作的小型学科活动,营造轻松、活跃、高效的课堂。通过这几种教学方式,来实施课题研究。

2.1“说一说”——交流型活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说”的主角,而新课程要求学生主动学习,这就应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型活动在这方面效果显著,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思维能力,还能让学生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形成团队合作的意识,有助于发展学生尊重、宽容等健康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社会性,从而形成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讨论是课堂最常用的活动方式。新课程下要更好地强化广泛参与、成果共享。在讨论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加强小组合作,让学生感到集思广益、交流共享才能共同提高。如学完人教版经济史(II)第二单元后,我让学生分组讨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要求每组综合列出本组同学的观点,看哪个小组列的最多、最有道理。小组成员为了本组能总结得更全面,结合教材,查阅资料,积极思考,为小组“献计献策”。并列展示各组成果后,再引导学生把所有成果进一步综合归纳,最后完善的是所有同学思考的结晶,因此也最为系统和深入。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获得了合作的经验,尝到了合作学习的甘甜。

2.2“比一比”——竞赛型活动;竞争是激发创造性的重要途径。在活动中引入竞争机制,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为了增强实用性,竞赛型活动的设计必须围绕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结合不同课型和不同教学目的,设计成不同的形式。

针对史学争鸣的观点采用历史辩论赛的形式。如: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等。为了弥补辩论形式的不足,扩大学生的参与面,以组为单位,课前让小组自己分工搜集资料,组织辩手阐述自己的论点,在自由辩论的环节,双方轮流发言,人人都是辩手,调动大部分同学的积极性。还可以设计一些细节,增强趣味性,如由学生事先自行制作获胜方和最佳辩手的象征性奖品。这些纸做的王冠、幸运花环、泡沫雕刻等,在无形中鼓励了学生的竞争、合作与交流,每次课堂辩论都十分激烈,得奖的备加珍惜,没得到的立志下次夺回。

复习课和检查课采用填图、填空游戏或者趣味竞赛的形式。如在一个阶段的学习结束后,把本阶段的知识设计成竞赛题目,选择、改错、简答题型多样,赋以相应分值,由学生分组抢答,累积计分。这样的活动与简单的提问相比可以说是“事半功倍”。填图比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空间观念。

2.3“秀一秀”——展示型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假如学生对历史课课前充满期待,课上兴致盎然,课后回味无穷,课堂效率自会倍增。展示型活动往往最能吸引学生,它的效果不只在于课上给学生以表现的舞台,还在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于准备的过程中,学生收获了更加丰富的历史知识。

篇9

关键词:情感教育 健全人格

现状分析

近年来在学校里出现许多恶劣事件,自杀,暴力事件频频出现。谁之过?学校,家庭,社会,还是个人?有人说,这是社会的悲剧,这些现象频频出现的原因,是诸多原因结合的产物,不能归咎于某一方面或某一个人,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和反省。教育在一个人一生中占据主要位置,特别是在青少年时代,直接影响着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这些事件的背后折射了我们教育过程中许多的问题。情感的缺失,是这些事件中学生的共同特点,凸显了学校里一部分学生存在人格障碍问题,问题得不到解决和及时疏导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学校教育要从这些事件中得到启迪,不能只注重对学生的知识教育而忽略了情感教育。

这些事件中的学生都有人格障碍问题,这些孩子有的是娇生惯养宠坏的,有的是缺乏父爱和母爱,性格孤僻,内向,自卑,敏感。青少年时期是关键期,家长和学校都要担起责任。情感的交流和沟通至关重要,老师和家长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要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多与孩子沟通和交流,老师和家长不要总站在成人的角度去规定和限制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要注重情感的沟通和交流。教育的目的是“成人”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心灵的教育和健全人格的教育。家长和老师都要应该营造一个温馨的氛围,让孩子从小得到人情的温暖,受到爱的滋润。这有利于他们更有利于体谅别人,更会懂得宽容和尊重,从而会更加懂得对人性的尊重,珍惜宝贵的生命。以下简单阐述一下情感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一、情感教育的作用

1、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控制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都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样的人能够保持愉快、开朗、乐观的情绪和情感;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这样的人与他人交往时能够坦率真诚、不卑不亢;这样的人对待工作能够充满热情,敢于负责,勇于克服困难;这样的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人类,对一切美好的东西都非常向往,是真正获得了人的内在规定性的真正的人。

2、情感教育是对现行教育的一种支持与补充。

德、智、体、美、劳这五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主要途经。 “五育”之中都必不可少地存在着情感教育,有着发展不同领域情感品质的任务, 情感教育不是游离于全面发展的教育之外的,而是全面发展教育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失去道德感的道德教育只是空洞的说教,使学生产生了一种对待道德教育的逆反心理;失去了理智感的智育只能是照本宣科与照葫芦画瓢,学习成了外在于学生的一种沉重的精神负担;失去了美感的教育只能是枯燥的练习和麻木的表演,并无多少内心喜悦和灵性表达可言;失去了情感培养的体育也演化为技术训练,学生们唯一关注的就是考试“达标”;失去了正确劳动态度的劳动教育也不能不变味,成为思想品德教育的附庸和学校教育计划中的“花瓶”,要培养出学生的敬业精神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它们共同的东西就是在于都关注到了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情感状况,并把尊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作为实验的基本原则。个性教育是尊重个性,通过个性并培养健康个性的教育。个性这个概念本身就包括了个体情感世界的独特性,而且是以后者为核心的。情感教育也是个性教育重要条件和基础原则。情感教育也是良好个性形成和发展的教育基础之一。

从以上两个方面可以看出,情感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容不得我们去忽略和不去重视。传统的教育固然也提到情感教育,但只是作为一种普通的教育方法,作为一般的教育内容提出来的,当今提出的情感教育,是在更深层次上作为教育的根本问题提出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使我们深深感到那种不把学生看作有情感,有自尊,有人格的人,那种在课堂上用孤立的知识独占课堂的做法,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这种教育方式严重背离了教育的目的,也不会培养出真正的社会接班人,也培养不出创造性的人才。当代社会需要人的创造性和能力,但人的创造意识和能力不能凭空出现,只有在自主性的基础上才能产生,而自主性能力的培养又贯穿于逻辑、认知、情感、体验共同统一构成的教育过程中。为此,如何看待情感教育的作用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忽视情感教育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把学生看成真正的主体,没有把教育的根本任务定位在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上。所以当前教育一定把发展的学生的主体性放在重要位置。不承认主体性必然会忽视情感教育,没有情感教育的教育培养不出健全的人格。怎样使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有效的结合呢?怎样使情感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发挥其作用呢?从几个方面加以分析和简述一下。

二、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的有效结合

1、构建自信的情绪背景

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习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需要积极的情绪,勇敢的战胜困难。自信情绪背景的形成一要靠他人准确的评价;二要靠自身实践的成功体验。

2、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动机

积极向上的动机是学生成长的内驱力,而情绪是强大驱动力的源泉。情绪的产生是外部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认知过程这三种信息的组合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3、学会情感的理解和辨认

让学生掌握对他人、对自己情感的理解和辨认是至关重要的,理解他人除了要靠自己的成活经验还要学会从他人的成长过程和生活环境去理解他。所以理解和辨认他人情感的过程,也是一次体验自己人生的过程,发现自我、改善自我的过程。

4、发展学生自觉的主动体验

教育不仅要关心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更要关心学生是否有体验,要了解学生体验到了什么,追求什么样的体验,帮助学生掌握主动体验的方法。

5、培养学生调控自身行为态度的能力

通过情感教育,来调节学生的逆反心理,用情感激起他自尊自强的情感,通过情感的教育要教会学生即不要随便发泄又不要长期压制自己的情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6、培养学生追求崇高理想的愿望

人类现实的物质生活是有限的,追求理想信仰成为一种在自我肯定、自我完善中的精神享受。情感的发展将会达到既具有生理心理形式,也有超越时空界限的程度,反应了人类普遍进步的观念。

7、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道德情操是高认知高情感的产物,它不是外在强加的,而是出于自己内心的需要。对学生从小进行的道德情操的教育,应该从移情开始,从认知和情感两个通道上不断地提高层次,使道德成为他的内心需要,而不是外部强加的约束。

8、引发独特的创造思维,培养完满的主体人格

创造不仅需要博大精深的学识,也需要良好的心境和情感的冲动。良好的心境好象是把人的所有的储备都激活了,一个个”整装待发”;而情感冲动,则好象是聚集在一起的一股强大的电流,有力地连接起各个激活的闪光点,使其迸发出独特的火花。情感教育根本的任务就是培养人对价值的感受和体验,通过情动--感受,到体验--理解,与理性的认知相结合,构建自己的价值体系,塑造完满的主体人格。

总之,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情感教育不容忽视,在21世纪的今天,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必须培养具有健康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是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对待生活积极主动、乐观向上、自尊、自信、自律、自强,不怕困难和挫折,敢于挑战,具有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刘晓伟.情感教育:塑造更完整的人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篇10

关键词: 单片机 项目教学 动手能力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是江西省第一批高等院校转型大学之一,转型的目的是构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通、本科教育与中高职教育相贯通、应用型本科教育与专业研究生教育相衔接的人才培养“立交桥”。在这种大背景下,大力探索新型教学方法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单片机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以极高性价比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市场前景广泛,发展迅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这门课程作为本校机电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目标,利用先进的项目教学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兴趣和动手能力。

1.项目教学法的简介

项目教学法的萌芽是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1]。我国对项目教学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都比较晚,项目教学法(Project-Based Learning),也叫项目教学或基于项目的学习,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2]。其目的是在教学中把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项目教学法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以实际的工程项目为对象,先由教师对项目进行分解,并根据需要做适当的示范,然后让学生分组围绕工程项目进行讨论、协作学习,最后以共同完成项目的情况评价学生是否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2.项目教学法的意义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单片机这门课程,不仅仅是掌握单片机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项目教学法的体验,提高自己动手搭建单片机硬件系统的能力,培养在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养成面对问题时能解决的一种好习惯,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3.单片机项目教学法的采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并参与一个完整项目的分析、设计、模块化实现的全过程,这样就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运用单片机和电路的知识,使学生深刻解项目完成的全过程,激发学生对项目的参与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从下表可以比较传统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的异同,与理论教育为主的传统教学法不同,项目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品质,为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需求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表1 传统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异同比较

4.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4.1前期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包括教师的准备和学生的准备两个方面。教师应具备机电专业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这样才能把工业场景尽可能地引入教学过程中,比如交通灯控制系统、LCD显示实验、工业机器人手臂控制系统等。

学生的准备包括学生适应项目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以及对所学单片机知识内容的提前预习等。

4.2项目的实施阶段

以D/A转换技术为例,具体说明项目教学法在单片机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项目一:D/A转换技术。

实践任务:波形发生器的设计。

理论学习:D/A转换芯片0832的性能及编程方法;D/A转换芯片0832与单片机接口技术。

实训环境:微机实验室,学生每3人一台电脑。

学生分组:(1)学生按照自愿原则进行分组;(2)将不同能力、不同个性的学生组合成一个小组。

给出任务后,对各个小任务进行优化分配,学生按分组后进行任务分工,查找相关的资料,有目的地学习相关知识。通过这个阶段,学生熟悉所用数模转换器的性能指标、与单片机接口的相关电路知识。然后进行电路设计,边做边查找相关技术资料,同时老师在本阶段进行指导,发挥学生的潜能及知识的拓展。在绘制电路原理图后,完成电子器件的选择,并进行元器件的焊接、电路调试及程序调试。

4.3项目的评价

对数模转换技术任务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是项目教学开展的关键环节,既是对前一阶段项目教学成果的总结,又是后续教学开展的起点。

4.3.1对学生电路设计作品的评价。首先对小组的电路设计图,制作电路板,调试结果等进行打分,然后对和每个学生相关参与的部分进行小分统计。

4.3.2学生参与学习情况的评价。大部分学生对项目的参与都比较积极,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主动获取资源的方法,遇到问题相互之间进行了多次无领导讨论,这说明项目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高校转型促使我们必须对现有的课程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应用型高校对专业教育和课程要求都提出新的不同的要求,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法,该方法在单片机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模块化的任务,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还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后,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让项目教学法应用到更多的课程教学实践中。

参考文献:

[1]赵鑫.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