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公司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07-04 17:23: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利工程公司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水利工程公司管理制度

篇1

【关键词】水运工程;工程管理;质量管理;监督管理

1.引言

水运工程建设作为重点的建设项目之一,应当对其工程设计、施工等采取管理。笔者认为对于水运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应当贯穿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对于水运工程各建设阶段的有关监督管理思路可采取如下:对于施工单位应当重点落实试验检测管理、同时应对水运工程建设过程采取质量自检管理等。现针对水运工程的建设阶段,提出对其质量监督管理思路。

2.水运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管

对于水运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主要是对工程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行为、施工工艺以及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督。管理人员应当通过水运工程项目质量安全月报表、水运工程项目试验检测月报表及时了解工程进度及质量状况,并据此组织阶段性的质量督查及主要功能项目的验证性检测。通过工程实践表明,对于水运工程的质量管理可采取查看工地现场、查阅资料、现场抽检及验证性检测等形式。验证性检测由质量监督机构认可的试验检测机构实施。

另外,为了有效地确保水运工程施工质量,需对其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管理。严格按招标文件规定和国家颁布的施工验收规范、操作规程和工程质量检查评定标准指导施工。并结合实际,建立保证质量的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坚持执行“三个百分之百”的技术管理制度。即设计图纸要审核,未经审核的设计图纸不交付施工;方案要批准,未经批准的方案不得施工;技术要交底,特别是在施工前要详细进行技术交底,把施工要点和质量标准通过各种形式写出来,做到人人心中有数。对于质检工程师要根据施工任务和质量要求,认真进行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及防污染措施的检验。对施工中的每道工序,按技术标准的要求检验合格后,经业主代表签认,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使整个工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同时对水运工程的任何施工环节严格执行工程质量“三检制”制度,即班组自检,作业队复检,项目部质检部门终检,项目部质检部门验收合格后请业主代表进行现场验收。未经业主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严禁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建立质量评定制度,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评定,树立样板工程,及时反馈工程质量信息,把评定结果作为质量奖罚的依据。实行工程质量“一票否决制”。即任何施工管理人员、质检人员、操作人员有权对违反质量要求的施工方案、方法和行为进行制止。实行岗位责任制。项目经理与各部门、单位、个人层层签订质量责任书,质量责任落实到个人,使参与码头工程施工的所有人员对各自的工作质量负责。实行质量奖罚制度。严格执行质量奖惩制度,实行施工质量与职工经济利益挂钩。实行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实行质量月、周会制度。由质安部负责组织,定期召开质量生产月会、周会,对质量工作进行总结和部署。坚持测量、试验制度。重点抓好换手复测和测量记录,做好原材料和施工过程的检查和试验,确保施工质量。建立原始记录和工程文件管理制度。认真及时积累工程档案资料,做到工程资料整理归档与工程进度同步进行。

3.水运工程工地试验管理

通过对水运工程工地试验室管理,可有效地保证工地试验检测工作质量,促进公路水运工程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对于水运工程中的标准试验、工艺试验、验收试验及抽样试验等重要的施工自检试验,应当在监理旁站监督下进行,监理旁站后应随即在试验原始记录上签字确认,不得事后补签。同时要求工地试验室应建立健全各项试验检测的台帐,并应保存完整的试验检测报告(含外委试验)及试验检测原始记录。为了有效地管理试验检测工作,对于试验检测台帐应当包括原材料进场检验、标准试验、现场抽样试验、工艺试验、验收试验、外委试验、检测不合格报告和试验检测报告汇总等台帐。对于水运工程监理独立抽检试验应由监理工地试验室人员自行完成,不得指派承包人的检测人员进行取样、制作试件、送样或进行试验检测操作。监理抽检试验应在合理的时间段内进行。因监理抽检试验滞后而影响工程正常进展的,监理单位应承担相应责任。监理工地试验室与施工单位工地试验室试验结果出现允许误差以外的差异时,一般以监理工地试验室的试验结果为准;双方有争议时,可委托质监机构进行仲裁。

对水运工程现场采取专项检测管理,针对水运工程情况,现场专项检测包括软基处理检测、软基处理沉降观测、桩基检测、机电工程检测、桥、隧施工监测、桥梁荷载试验、路基路面自动化检测等应用无损或半破损试验检测方法进行现场质量检测与评价的试验检测项目。现场专项检测实行招标管理规定执行。

4.水运工程竣工质量管理

对水运工程采取竣工质量管理是进一步确保水运工程施工质量的保障,应对工程采取竣(交)工质量检测,水运工程竣(交)工质量检测应当由质监机构组织进行;而且必要时质监机构可委托符合条件的检测机构承担检测工作。检测机构受质监机构委托承担公路水运工程竣(交)工质量检测任务时,不得将检测任务再委托给其它检测机构。项目业主应根据质监机构的委托,与承担本项目竣(交)工质量检测的检测机构分别签订检测合同,并报送主管质监机构。检测机构对工程实体进行的检测,其频率须符合鉴定的要求。中间交工检测实行月报制,受委托的检测机构于每月25日前将本月的中间交工检测结果报主管质监机构。

质监机构应建立健全试验检测监督检查制度,采取随机抽查、专项检查等方式,对检测机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纠正、查处违规的试验检测行为,及时向社会公布监督检查结果。同时应当对水运工程施工质量的检测机构采取监督检查,主要包括下列内容:检测机构《等级证书》使用的规范性,有无转包、违规分包、超范围承揽业务和涂改、租借《等级证书》的行为;工地试验室是否按规定建立,是否取得《工地试验室管理手册》,是否在《工地试验室管理手册》确认的项目参数内出具试验检测报告,有无超范围进行检测;检测机构能力变化与评定的能力等级的符合性;试验检测原始记录、检测报告的真实性、规范性和完整性;采用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是否合法有效,样品的管理是否符合要求;仪器设备的运行、检定和校准情况;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及有关质量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试验检测活动的规范性、合法性和真实性;工地试验室试验检测频率、外委试验管理及各项试验检测台帐建立情况;母体检测机构对工地试验室的管理、检查是否到位;依据职责应当监督检查的其他内容。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应当实行投诉举报制度,在检测过程中如发现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或施工单位有违反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等情况的,应及时向质监机构报告。而对于水运工程的质监机构应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办事流程,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监督。

5.结论

水运工程建设作为重点的建设项目之一,对于水运工程的管理工作应当贯穿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不仅要对水运工程施工环节采取质量监督管理思路,同时对于施工单位应当重点落实试验检测管理、同时应对水运工程建设过程采取质量自检管理等。文章通过结合笔者从事水运工程管理实践经验,提出其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篇2

与大型的水利工程有所不同,中小型水利工程在项目管理中,由于项目的规模较小,所以对于工程项目的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直至竣工投入使用,都会与大中型工程有所差异。尤其是在项目的组织管理、前期准备工作以及工程质量控制方面,都会存在着一些困难,并因此而导致工程造价的提高,影响到了水利工程建设的进度。

一、中小型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配置不合理

工程建设管理需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健全的工作制度、明确的质量标准和规程规范。中小型水利工程规模相对较小,工程项目繁多,一般都是由基层水利管理单位承担项目管理的编制、设计,实施。但是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在配置上却出现了问题,主要体现在对于工程项目管理无法满足规程规范的要求。在基层管理单位,由于人员较少,一般不会设置专门的项目管理部门。从事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监理人员都是根据中小型水利工程项目的需要临时调配,所以,在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管理工程缺乏必要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鉴于基层管理人员少,而基层水利部门的管理范围大,这就避免不了一人兼多职。往往一个管理人员要承担项目管理中的多个工作,如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设计和项目预算以及项目监理等等,由于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在做规划、设计等方面工作深度不够,致使工作敷衍了事,项目实施可行性差。/

(二)水利工程项目前期工作时间周期长

在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前期工作是一项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是否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为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基础性工作,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少。虽然工程的规模不大,但是,从立项、可研到工程的设计、预算以及招投标等等,都要逐级报批,经过核准之后才能实施,使项目工作时间周期较长。

(三)工程造价、工程进度和质量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地点往往会处在地理环境相对恶劣的地区,工程施工难度较大。施工中经常出现工程设计与实施的矛盾,临时修改设计是在所难免,因此,无论是工程造价,还是工程的进度,都会受到影响而无法达到预期的要求。很多中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在山区、半山区,工程施工难度较大,施工用水、用电非常困难,导致工程质量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四)监理人员普遍素质不高 本文由收集整理

在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监理工作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始终,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然而,在中小型水利工程的项目管理中,由于管理人员奇缺,监理工作没有专门人员来承担,导致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的能力不够。即便是监理工作有效展开,也主要集中在工程施工部分环节,并没有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理职能。更有部分监理人员不但没有承担起监理的工作职责,而玩忽职守,这就严重地影响到了水利工程建设质量。/

二、中小型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实践

项目法人的逐渐推广,使水利工程建筑施工行业在组织结构上根据不同的生产方式进行了调整。在项目管理中,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使项目管理体制逐渐完善,特别是工程项目管理,本论文以云南省鹤庆县水利建筑工程项目法人管理工作为例,对于中小型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实践进行研究。

鹤庆县国土面积2395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89.7%。全县辖7镇2乡,113个村民委员会,2个社区居委会,有25个民族,全县总人口27.6万人,其中白族人口占58.82%,属金沙江流域。在计划经济时代,建设项目很少,国家资金投入有限,工程建设主要由受益村群众自建,国家给予补助或村民自筹款,工程建设管理形式由村队负责完成。市场经济初期,由于经济的发展,国家加大了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国家补助工程材料,受益群众投资出劳,工程建设出现了私营建筑队,对工程建设技术施工进行承包,县级水利部门负责施工技术指导并协助乡村(管理单位)对工程队的安全质量管理及结算。随着市场经济逐步成熟,国家对农业基础产业投入加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也随之增多,建筑工程公司不断涌现,工程发包方式出现了多种型式,水利工程建筑行业蓬勃发展,为了能更好地做好工程建设,国家实行了建设工程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施工合同制,“四项制度”的建立使得工程建设管理更加系统化,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为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工程质量的保证提供了强有力管理制度和措施。随后相继出台了安生产责任制,工程质量责任终身制,将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的责任具体落实到人。在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鹤庆县水利工程建设主要由县政府、县水务局成立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局,为该项目法人,明确项目管理局是项目建设的责任主体,对项目建设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资金管理和生产安全负总责,并对项目主管部门负责。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局及时准备前期工作,组织完成建设工程的“三通一平”工作,积极筹集落实项目资金,组织工程招标,签订工程合同,组织协调设计、监理、施工等参建各方的工作。同时建设管理局狠抓自身建设,健全管理制度,强化工作作风,提高工作了效率。//sixianghuibao/

篇3

【关键词】水利施工企业;体制改革;管理模式

1 概述

湖北水总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水总)是一家历史悠久的水利施工企业,其前身是湖北水利工程团。2003 年12 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原隶属于湖北省水利厅的三家企业改制重组设立为股份制公司。2014 年11 月,环境保护部直属中央企业―――中国环境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后,湖北水总成为中央企业(国有资金)控股及员工持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湖北水总的发展历程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的一个缩影,总结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下水利施工企业体制改革的经验,对研究水利施工企业的管理模式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 体制改革的四个阶段

湖北水总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管理体制。

2.1 计划经济时代的事业体制(1950 ―1984 年)

20 世纪50 年代,湖北省农业厅水利局以水利机构中的工程技术人员为基础,组建了4 个工程队。1959 年3 月,工程队扩编为水利工程一、二、三团,即为湖北水总的前身。这支施工队伍自组建以来,一直是湖北省水利建设的骨干力量,完成了丹江口、葛洲坝、漳河、陆水、富水等重要水利枢纽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培养了一批水利施工专业人才,为企业打下了根基。这一时期采取的是事业单位体制,施工任务由主管部门统一安排,所需经费和职工工资由主管部门统一拨付,单位没有自主经营权。

2.2 事业单位企业管理体制(1985 ―2002 年)

以后开始推行体制改革,1985 年5 月,湖北省编制委员会批复同意成立“湖北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公司”,下设水利工程一、二、三团和挖泥船队、水利机械修造厂、白莲河发电设备制造厂,按照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实行单独核算,自负盈亏。1993 年12 月,湖北省水利厅决定将“湖北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公司”更名为“湖北省水利水电建设总公司”,并取得了水利水电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成为湖北省内第一家取得该资质的省属施工企业。这一时期,自负盈亏的企业管理模式打破了原有的事业单位的“铁饭碗”,调动了生产积极性,在市场拓展和任务承接方面,通过招投标方式承建了长江三峡、长江重要堤防、王甫洲等重要水利工程的建设。但在转型变轨的过程中,由于没有资金积累,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多、企业负担重,在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加上事业单位的性质,干部人事任免仍由主管部门负责,在一定程度上也约束了企业的发展。

2.3 改制脱钩后民营体制(2003 ―2013 年)

根据十六大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精神,2003 年1 月16 日,湖北省委办公厅印发了《湖北省直党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管理的直属企业脱钩的实施意见》,湖北省水利厅所属的总公司、三公司和疏浚公司均列入企业改组改制名单。三家企业分别改制脱钩后进行合并重组,并在湖北省水利水电建设总公司的基础上,以资产为纽带,原三家企业中层以上干部以自然人身份作为发起人,成立了“湖北水总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虽然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完成了改制脱钩,并成立了股份有限公司,但由于时间仓促、改制不彻底,遗留了许多问题,主要包括:a.股权高度分散。股份公司名义上是45 名发起人持股,实际股东高达865 人,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造成“人人是股东,却无人为公司负责”的情况。b.职工安置不到位。由于没有资金支付改制职工经济补偿金,采取对国有资产进行评估后,将经济补偿金转成股份方式安置职工。职工并没有得到实际的经济补偿,社保、公积金等问题也未能完全解决。c.管理层未精简。由于原三家单位均为处级编制,为稳定干部队伍,在改制时采取了“板凳加长”方式,基本保留了原来所有管理层,造成机构繁多,人员冗余。d.治理结构不健全。股东大会由45 名发起人参加,其他股东采取指定委托的方式将表决权委托给发起人,但股东代表并没有完全代表体现股东的意愿,董事会成员基本按照原三家单位以“2+2+1 ”的模式产生,监事会也不能真正代表股东履行监督职能。改制后的十年,作为民营企业的湖北水总在市场中艰难生存,一方面需要解决诸如内退人员生活费、拖欠社保公积金等改制遗留问题,另一方面要在市场竞争中承接项目,十年来,公司年承接施工任务和完成产值在10 亿元以内,员工收入偏低,造成人员流失,加上资金压力大,资金成本高,企业经营举步维艰。

2.4 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2014 年至今)

2014 年4 月,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有关精神,中国环境出版集团决定在发展出版主业的基础上转型环保产业,并决定通过收购一家施工企业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以增强集团的整体实力。2014 年10 月,在湖北水总的生产经营陷入困境之际,中环集团通过对湖北水总全面的尽职调查后,正式收购湖北水总51%的股份,成为最大控股股东。至此,湖北水总成为中央企业(国有资金)控股及员工持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企业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

3 混合所有制的企业管理模式

中环集团控股湖北水总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通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调整经营模式、强化内部管理、转变思想观念,使湖北水总逐步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3.1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进一步完善了湖北水总法人治理结构,取消了原有的股东委托方式,所有在册股东均有权参加股东大会。重组董事会,中环集团作为大股东共向湖北水总委派了3 名董事。董事会按照公开竞聘的方式选聘总经理负责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并与总经理签订目标责任状,经理层班子成员由总经理提名董事会聘任。进一步加强监事会的职能,对重大决策程序进行监督。公司形成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按照章程各司其职的治理机制。

3.2 明确战略发展方向

2015 年公司制定了第一个三年发展规划,明确了在做大做强水利施工主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中环集团平台,积极转型环保产业,逐步完善环保设计、运营、维护等资质,打造完整环保产业链的战略发展目标。目前公司已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三年规划中的目标任务。三年来,公司承接工程任务突破100 亿元,累计完成施工产值近50 亿元。年承接工程任务较中环控股前增加了两倍,年完成施工产值增加了一倍。

3.3 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对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完善,对决策制度、行政制度、财务制度、人事制度、生产经营制度等比照集团要求进行了建立健全。特别是在党的组织建设和廉政建设方面,重新按照公有制企业制定了相关制度和防范措施,并建立健全的机构人员职责。

3.4 不断拓展经营领域

通过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在新的体制和管理模式下,公司的经营工作取得较大突破。一是继续保持了水利市场上的竞争优势,确保了在省内龙头水利企业的地位。二是向环保领域转型,成立了环保工程分公司,取得环保贰级资质,并承接了东湖水质提升等多项环保工程。三是对PPP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承建了湖北省第一个农村安全饮水的PPP项目―――来凤县精准扶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四是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大力拓展东南亚地区水利建设市场,先后在菲律宾、尼泊尔、老挝等地承接多个项目。

3.5 规范项目管理

为把经营成果转化为企业的效益,加强项目管理,全面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和项目管理标准化建设。切实抓好项目经济指标的确定、项目经理的选聘、施工过程的监管以及完工后的考核兑现等各个环节。首先在项目经理的选聘上,按照公开公平的原则,在公司内部竞聘,择优录取。其次是项目责任书的签订,根据项目规模大小,实施难易程度,制定合理的经济指标,采取灵活多样的模式,明确责任风险的分担和利益分配。第三是加强过程控制,公司成立项目督查小组,对在建项目的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跟踪督办,督查工作做到常态化。最后是项目考核兑现,公司的项目考核小组对符合考核条件的项目进行完工和节点考核,考核结果及时公布并兑现。全面实行项目管理责任制后,由于责权明确,奖罚分明,极大地调动了项目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积极性。

3.6 加大技术投入

公司坚持“以科技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的宗旨,成立的技术中心得到省级技术中心认定,通过开展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及项目的研发工作,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获得了7 项省(部)级工法,15 项实用新型专利,4 项发明专利,1 项科技成果三等奖,2 项全国水利优秀QC成果一等奖、8 项二等奖、4 项三等奖。享受国家科研创新加计扣除优惠政策8 项。广泛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行业技术标准、国家标准的编制,同时加大对项目的技术指导,做好大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技术方案评审,发挥技术专家的作用,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7 加强风险防控

为做好风险防控工作,公司加强风险意识的培养,梳理了公司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点,并成立了“合同与风险控制部”,加强合同评审、签订、控制等全方位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分包程序,加强稽查审计,紧紧围绕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开展稽查审计工作。同时聘请法律顾问对公司进行指导,公司抗风险意识和能力都逐步提高。

3.8 提升企业信誉

在全新体制下,公司的各项工作都取得长足进展,良好的发展势头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公司先后荣获“全国优秀企业”和“全国优秀水利企业”称号,多项工程获得“中国水利优质工程大禹奖”和湖北省优质工程奖“江汉杯”,是湖北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和文明诚信示范企业,公司品牌形象大大提升。

3.9 加强党建促发展

中环控股后,公司的体制、机制、管理模式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在这种重大变革中,人的思想观念能否转变也很重要。公司坚持把党的建设贯彻到项目建设、生产经营、技术创新等公司管理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先后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学习讨论、查摆问题,统一了思想,转变了作风,树立了正气,在公司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公司面貌焕然一新。

篇4

关键词:城市规划;污水治理;水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在我国有关污水治理的问题非常突出,严重的影响了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出现了生活用水供不应求的现象,并且还伴有水污染等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的规模在大面积增大,导致工业废水大量的排除,对现有的水体系统产生严重污染。因此水资源的保护工作不仅是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也是我们的应尽的义务。

1污水治理的方法

1.1污水的定义

在生产生活中,所生成生的废水并被污染的水体,我们统称为污水。它涵盖了生活废水、工业废水、被污染的雨水等。其中被污染的雨水主要是指早期的雨水,早期的雨水随着地面上的各种污染物进入下水道,对城市的排水系统产生重大的影响,如建筑工地的沉淀物、有机废弃物等,这些雨水里富含了许重金属、病原体等,因此被污染的雨水污染的程度非常大。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相关部门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提升我国水体的质量。

1.2城市污水治理常用方法探讨

1.2.1活性污泥法

城市生活污水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多采用活性污泥法,它具备了较强的净化水的能力,这是它的优势之一。这种方法主要利用了曝气池中的生化反应,使得微生物迅速增殖,并从沉淀池中排出系统外,这样就能达到稳定持久的运行该系统。此外,活性污泥还具有较好的凝聚和沉降效果,能够将活性污泥与混合液分离出来,得到净化后的水。但这种方法因为使用成本较高,在实际的运行中还是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1.2.2光催化法

光催化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它具有为设备简单、杀菌作用强等优势,不仅在经济上满足了人们的要求,还达到了人们对污水处理的的理想状态。光催化反应,就是在光的条件下进行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光化学主要利用了新物质的产生,达到良好的氧化效果,同时光化学反应的驱动能量来源于光子的能量,促使太阳能向光电转换。

2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2.1我国水资源当前状况

我国的水资源环境正在经济建设中一步步地走向恶化,而人们在用水上存在极大的浪费,如果遇到突发的洪涝灾害,我国的水资源就会骤然紧缺。水,作为一种量化国家储备资源是否丰厚的判断标准。因此相关技术人员致力于研究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体现了国家在水资源配置上的能力,大大的预示了国家发展潜能大小,一旦出现水资源调配不均衡,将会给国家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2.2提升城市规划中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利用的具体方案

2.2.1强化相关部门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意识

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水污染产生危害的了解。在经济生态型社会共同发展的时代中,有关人员要意识到水源污染不经处理后会引发更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相关部门要提高警惕,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和配置,严禁破坏性的开采利用。此外,还要注重节约用水、清洁用水光荣等理念的大力宣传,并且做到严格用水制度。同时,还要依法强化对水污染源的制止。对偷排污水、污染破坏水源环境和不服从管理现象,应对当事人进行公开惩处,并追究当事者的相关责任。总而言之,整顿水源污染就要从根源做起,加强水资源的防污、治污工作的全面计划,尽最大能力,改善我国水资源的水质状况。

2.2.2对我国水体使用结构进行优化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农业中用水多是必不可免的问题,经研究发现人们对地下水的利用占了很大一个比重,反而造成地表水利用效率低下的现象,造成大量水浪费的现象。在地下水开采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该做好水利城市建设的规划,把城市供水规划作为工作重心,去除一切的不利因素,城市供水更加稳定,同时尽快改变水源超采问题。

2.2.3强化水资源的开源节流并重原则的深化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坚持开源节流并重、全面兼顾的原则,最大程度地做好全市范围的水利工程建设。同时加强相关政策的推行,引导企业对水资源的二次利用。除此之外,还应当构建节水型社会,着重加强城市用水审批和管理。同时带动要城镇居民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提高对节水器具的使用率。用水资源的节约上还是以减少农业用水为主,不仅要在水的总量上进行削减,更重要的是采用灌溉、渗透的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实问题。

2.2.4促进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的稳定注入

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是近年来我国发展的重要部分,水利工程的发展决定着它要解决好水利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发展关系,同时要协调好人、自然环境、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样这几者才能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水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才能顺利进行。除建立完整的、科学的水利规划体系外,还必须保障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能满足人们对用水的需求。

3结语

城市污水处理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目前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相关部门也引起了重视,但目前存在最明显的问题是技术的改良和污水处理的全面落实问题,有关部门应该加强新技术的研究,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绿色。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城市污水处理的任务,相关人员应该确保绿色理念宣传到位,从思想上加深他们对绿色理念的认识,并鼓励人们大力使用绿色环保材料制品。此外,还要加强城市污水处理体系的完善,这样才能分清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主次。在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上,相关部门应该引进新型人才,致力于污水处理以及提高用水效率的方法和设备的开发,比如利用我国城市污水中的热能加以利用给城市供暖,这一构想既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又能减少污水排放和净化的成本,还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品质生活,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喻泽斌,王敦球,张学洪.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173.

[2]张志刚,孟广明,刘志强.AB法污水处理工艺的特点及技术管理[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3):135.

[3]徐红霞.关于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管理制度的思考[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58.

篇5

关键词 浅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控制

施工项目是指施工企业通过投标、竞标等经营活动从业主方获得建造某一产品的权利后组织施工的活动对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建筑市场推行无标底招投标,施工企业的生产力水平和成本状况已成为衡量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的主要标志。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成为每个施工企业的根本目标。成本在企业竞争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加强项目成本控制,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中, 成本可分为两部分:施工成本(具体包括直接费、其他直接费和现场经费)和经营管理费用(具体包括企业管理费、财务费和其他费用),其中,施工成本一般占合同总价的70%以上。所以施工成本是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通过施工成本控制,可以促使项目节约费用,降低成本支出;可以分析和考核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计划消耗情况,挖掘降低施工成本的潜力;可以为企业投标和经营管理提供决策和预测的依据。

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体制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实行改革以来,在建立以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为中心的建设管理体制和推广以应用FIDIC合同条款为核心的工程管理模式上取得了一系列较大的成绩。但我国现行的水利水电建筑承包市场运行还远不够有序和规范,业主单位在此市场条件下占有绝对的市场主动权,影响了施工承包合同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同时施工企业改革时期各种显现的矛盾迫切需要施工合同来缓解,所以施工企业为迎合业主单位取标的意向,普遍低价投标,以增加中标的机会(在一些由地方投资的中小型工程上,甚至出现了中标价低于成本价的现象)。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研究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拟对建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体系进行探讨。

一、施工成本控制的基本步骤

1.制定施工成本控制的标准。根据施工承包合同的类型和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采取合适的施工成本控制措施,制定可行的控制标准,其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施工成本控制的效果,甚至影响整个工作的成败。

2.对施工过程进行记录。记录应建立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对记录的内容要求详细又完整。主要内容包括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的消耗量、施工工艺、现场管理、工作面情况、场地布置和施工准备等项目,还包括资源的数量、类别,人工和施工机械进退工作面的时间、休息或闲置时间,以及设备的保养、维护时间等内容。

3.对记录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记录的内容进行加工处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并对原始资料仔细地审核,对整理的资料进行事后的结构性、及时性、计算和逻辑检查,使成果成为能反映施工和管理水平特征的资料。然后用适当的控制标准与整理的资料相比较,并结合实际施工和管理中的情况,撰写出施工成本统计分析报告,对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

二、施工成本的控制标准

1.合同施工成本控制标准。以施工承包合同中的施工成本作为项目实际施工成本的控制标准,这套标准以合同为基础,适用性较强,在很多项目管理中被使用。但一些施工企业在中标后即对施工承包合同进行综合评价和单价平衡,以调整后的可行价作为实际施工成本控制的标准。

2.预算定额控制标准。预算定额控制标准是从水利水电工程造价主管部门代表国家或地方政府颁布实施的统一预算定额作为项目实际施工成本的控制标准。由于它反映的是本行业的平均水平,因此即使施工企业在投标和项目管理时对其做出一定调整,也不能准确地反映具体单位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一些施工企业在预算定额的基础上予以调整,以调整后的实物消耗量作为控制标准。它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变革时期的客观情况,但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不断发展,在大型施工企业中这套控制标准正逐步被企业定额所代替。

3.企业实物消耗控制标准。企业实物消耗控制标准是以施工企业自身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编制出的实物量消耗定额作为项目实际施工成本的控制标准。企业实物量消耗定额的编制是一项工作量大、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技术条件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有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和较高的管理水平作保障,并不是一般中小型水利水电施工企业能够做好的。

三、施工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

1.编制适用的企业定额。以企业定额来进行成本控制,是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和投标市场竞争对施工企业的客观要求。企业实物量消耗定额是企业定额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在自身的水平上充分考虑了人的积极因素。在施工强度、质量以及人工、材料、施工机械等方面规定所能达到的标准。编制先进而又可行的工时(工日)、材料单位耗量、台时(台班)等项消耗定额,是成本计划,考核、分析施工消耗水平的重要依据。有了定额,才能据以审核各项消耗是否合理,是否节约,借以控制不必要的施工消耗,因此,规模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定额管理制度。随着新的施工技术、新的建筑材料、新的施工工艺和新施工设备在施工中的应用,施工企业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必将不断提高。

2.加强材料管理。对材料费的控制是施工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材料物资的收发、领退以及不同核算主体间的内部转移,都要经过清点和填制必要的凭证。施工现场的材料物资要按规定及时地盘点、清查,防止积压浪费、变质和贪污盗窃。严格按施工工艺流程的要求进行施工,尽量避免由于施工不当造成工程质量缺陷,从而减少返工的材料费损失;另外,材料的质量管理也直接决定着施工成本。

3.制定健全可行的原始记录制度。原始记录是反映施工和管理活动的原始资料,是进行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消耗分析和施工索赔的重要依据,是施工成本控制最基础的工作。所以必须为原始记录提供健全可行的技术保障制度和管理制度,以确保及时完整地为施工成本控制和其它有关方面提供资料。

四、小结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应该贯穿于整个项目活动从招投标直至工程保修期结束的始终,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贯彻成本控制思想,它是一个涉及到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综合问题,涉及到项目全过程以及项目组全体成员,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对其进行全面、全过程、全员控制。通过科学的施工成本控制,以合同施工成本、企业实物消耗定额作为标准来约束实际的施工成本支出,处理好施工成本和控制费用间的关系,做好企业定额、材料管理和原始记录制度等施工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任汉波. 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与控制.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1.

[2]周晓静、李敏.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

[3]毕红春.浅议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体系及控制.科技创业月刊,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