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艺术审美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07-04 17:23: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艺术审美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艺术审美的认识

篇1

[论文摘要]生存就是现实,因此把现实与审美的理想对立起来实际上是一种违背设计美学常识的见解。而设计师的任务,则是改变现实顺应潮流,引导创构理想。作为社会消费结构中人与世界的一种精神关系,审美活动具有现实性的特征。审美活动着眼于现实的人生,寻求理想的实现和幸福愿望的达成,从中提升和超越自我。我们不得不承认主体精神性的理想是在现实关系中生成的,几乎表现在等同于现实活动,是一种消费水平理想化、艺术化的活动,与现实活动没有距离。这种活动不但植根于自然生命的深处,以生命意识为基础贯通自然与社会消费,而且又在此基础上反映出社会化的情感对整个世界消费结构的精神需要。对于大众而言这种关系形式上不但涉及功利,而且暗含着功利的强度,它以现实消费水平关系为基础,之后才超越了现实及其约束,走向心灵中理想与自由的境界。在此基础之上设计的审美活动让主体的心灵从现实关系中获得一种超越。

一、依靠受众自身实现审美活动

消费设计作品与理念一经传出就不可改变,能否产生审美作用,其决定因素就在受众。设计作品只是提供了设计审美的可能性,要使这种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就要依赖受众身上应具备的条件。条件之一,是受众要阅历丰富、人情练达,这样他就会对消费结构事件中美的信息十分敏感,容易在内心激起活动。但仅仅只是阅历和人情还不够,只能达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愉悦和激动,最多只能算是审美活动中的感性认识。那么,受众还应具备的条件之二,是要具有在掌握大量艺术作品基础上形成的艺术美修养,这样才能把设计接受中的情感活动很清晰地和艺术审美范畴联系起来,使设计审美真正到位。

对于人的艺术修养在审美活动中的决定作用,马克思曾做过这样的表述:“只有音乐才引起人的音乐感觉: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社会人的感觉和非社会人的感觉是不同的。只有凭着从对象上展开的人的本质的丰富性,才能部分地第一次产生着人的主观感受的丰富性:欣赏音乐的耳朵,感受到形式美的眼睛──简单地说,能够从事人的享受和把自己作为人的本质力量来肯定的各种感觉。”

二、受众感受设计的指导意义

(一)消费结构审美与艺术审美之比照

消费结构设计审美虽然离不开艺术审美范畴的指导,但设计审美决不能走入艺术审美的运动轨迹之中,不能以想入非非代替严谨的事实接受活动.设计审美是“参与生活”,不同于艺术审美“高于生活”。消费结构设计不是艺术。消费结构设计和艺术在同为意识形态这一点上是平行关系,但是从信息传递和思维发展的角度来看则是递进关系。消费设计属于最靠近社会实践的较低阶段,艺术属于稍远离社会实践的较高阶段。艺术是从社会消费主义风尚一类的直观和表象中把美的因素抽取出来,经艺术家按艺术规律进行创造的思维活动成果,它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范围内自由想象。而设计却不同,它要力图保持直观和表象的特征,尽可能忠实于消费结构事物的本来面貌,这就决定了消费设计审美和艺术审美不同的特征。

一个消费结构形成的事实中可能有多个统一于一种审美范畴的因素,也可能几种因素分属于不同的审美范畴。艺术审美则是一种集中、有系统而又统于一种审美范畴的思维活动。更重要的是,艺术审美就像艺术创造一样,可以在艺术形象允许的范围内自由驰骋想象活动,想象范围可以超过作者的构思,也可以超出文艺作品中事件的限制。设计审美则不同,其审美的想象活动要局限在设计事实的框架之中而不能自由发展。受众只有结合事实的性质和意义,才能使事实中的审美因素获得想象的空间。设计审美作用不是要去理解形象,而是要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事实的意义。设计审美的第二层次,也就是较高层次,是在设计接受的基本过程之外,这是因为设计的基本功能是通过设计作品以直观和表象的形式传播狭义主观信息。设计作品只反映现象,不直接反映事物的本质。设计的认识和审美作用,从设计接受的基本过程外在的内容看,也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审美差异性,这又是人们接受设计后根据受众的自身素质带来的或多或少的必然结果。

消费设计能为受众带来“参与生活”的愉悦、享受,并不是设计审美作用的全部意义,只是开了个头,是设计审美活动中较低的层次,是一种具有美感共同性特征的审美。美感共同性的现象只是暂时的,根据审美规律,必然要向以美感差异性为特征的更高层次审美发展,从而让每一位审美个体在新闻审美活动中充分施展。这一过程的表现是,受众通过具体事件的接受,发挥自己建立在艺术修养基础上的感受能力,鉴赏到现实生活中不断生发出来的、实际存在的大量生动的美。设计审美凭借人的想象天性让创造性思维自由驰骋,但它要受设计认识作用的指导,受“参与生活”的约束。

(二)设计审美之艺术范畴观

消费者一般性地接收消费结构设计只能产生一种朦胧的参与社会的愉悦和满足感,而且只是说“参与生活”,还不能完全表达设计审美的全部含义。同样,光是说“美是生活”也没有诠释车尔尼雪夫斯基这个定义的全部含义。他又进一步阐述“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凡是表现了欢乐、丰满、灿烂的生活的一切,这就是美的。”如果没有这些艺术审美范畴作为指导依据,从生活以及从设计中去审美就是一句空话,或者只能停留在较低层的美感共同性上。因此,车尔尼雪夫斯基上述关于什么是审美的具体内容的表述,可以看作是对现实生活中的审美活动归纳的两个条件:一是并非所有的生活内容都有美可审,只有具备符合艺术审美范畴内容的生活才是美的;二是审美的人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素质,要做到能在来自生活的事物中,看得见依照艺术审美范畴应当如此的内容。

设计对受众来说是生活的缩影,接受设计从审美角度讲,就是在艺术审美范畴的指导下,对现实生活最新变动的事实中可能出现美的因素的审美活动,这一过程符合感性认识在理性认识指导之下完成的认识规律。设计制造的事实中美的因素出现及主体对这些因素的审美活动一般有这样两种情况:第一、设计所影响的事件从整体上不仅具有鲜明的美的因素,而且十分集中地与某一种艺术审美范畴吻合,容易在审美意义上产生轰动效应。第二、设计所涉及的事件本身从整体上不具备明显的艺术审美范畴,而是以事件内涵的丰富性和事件互相联系的特点传递出审美信息,去激活受众的审美想象。

三、设计师的责任

设计师们应该是日常消费生活趣味的追随者和注释者,更应该是新的生活趣味和审美趣味的积极倡导者。陶醉于日常的物质生活本身,不仅是设计家作为一个消费结构引导角色的权利,在日常消费生活中享受审美的趣味,是设计家作为的一个审美欣赏者角色的权利,而对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现象作出冷静的思考并且进行积极地引导,更是设计师们应尽的义务。通常被传统观鄙视的随波逐流,投人所好,甚至哗众取宠,确是体现投机家素质表现力水平的惯用伎俩,也是身为设计师的市场体系在设计实战意义上的认识水平面上移所应该做到的。

参考文献

篇2

戏剧化妆师是戏剧这个集体艺术家的一员。化妆是戏剧这门综合艺术的一部分。它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技艺,也是一种艺术创造。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戏剧化妆师,仅仅停留于技艺成面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首先夯实文化修养这个根基。木本实而花萼振,根深才能叶茂。戏剧化妆师的文化修养是多方面的,仅就最基本的最必须的而言,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戏剧艺术修养,二是美术修养,三是美学修养。

一、戏剧艺术修养。戏剧化妆师的具体艺术任务是为角色化妆造型,从外观上塑造直观的角色形象。这一任务一方面比较简单,例如,通过特定技术与技巧化妆出一个工人,一个农民,一个士兵,一个老太太,一个老头儿,一位小姐,一位太太……使之符合人物身份,看起来很像,这并不太难;但另一方面,化妆又是很难的,难点在于个性化艺术化,而不是类型化模式化,即使是戏曲的行当化化妆也是如此。而要使角色化妆既形似又神似即生活化,又艺术化达到共性个性的统一就必须超越单纯的化妆技术层面,而进入戏剧艺术规律这一更深的艺术层面。戏剧化妆师首先要深刻理解剧本,认识到好戏的根源在于人物,戏剧的最高任务是刻画性格这一戏剧艺术的真谛,对剧作家在剧本中刻画的人物性格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对每个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在每场戏每个规定情景中的性格体现与发展过程,都了然于心,体察入微这样才能做出准确的个性化艺术化的化妆造型。其次化妆师要深刻认识戏剧是动作和行动的艺术,人物化妆造型即是静态的,又是动态的,化妆造型要与角色的语言形体动作以及在整部戏中的行动线紧密结合。再次,化妆师必须把握戏剧的综合艺术特征,在为人物化妆造型时,要在导演构思的框架内,兼顾与服装、灯光、布景、音响的协调与融合,与之形成统一的艺术风格。

二、美术修养。戏剧人物化妆造型本身便是一种特殊的美术,是以活人为基质以其他物质材料为手段的造型艺术创造。因此戏剧化妆造型,与写实性绘画、写意性绘画、装饰性绘画,与雕塑艺术、建筑艺术、摄影艺术等息息相通。一位戏剧化妆师的基本素质是美术素质,他对美术应该有敏锐的直觉能力,有较高的审美鉴赏力,他对构成美术的形式要素如线条、色彩、明暗、构图应了如指掌,对美术修辞手段如对比、夸张、隐喻、象征等能运用自如,他要能把一切美术艺术手段,以审美的眼光巧妙地用到化妆艺术当中来。优秀的戏剧化妆师化妆出的角色形象,往往是一幅人物肖像画,或者是异彩纷呈、错落有致的群雕作品,当这种肖像画似的或群雕式的人物造型被拍成剧照后,可以让人们当做美术作品来欣赏。如:舞剧《白毛女》中的白毛女,歌剧《江姐》中的江姐和“绣红旗”的场面,话剧《茶馆》中的王利发以及剧终时三位老人撒子钱的场面,等等。

篇3

事物美的问题与时代越来越密切,都需要美的理论来指导。社会进步,艺术工艺创造离不开美学基本理论的指导,所以有必要来认真确定一下。研究美的核心问题要参考大量的美学理论,不能只是主观臆造。本文综合了许多理论研究的共同点,再追其根本,概括出新的理论:美是人的本质的能动表现和感受与自然和社会的艺术性和谐。

美的本质特性属于人的本质一部分,人的本质属性包含了认识并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能力的总和,体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进步一致性,这一点是共识的。笛卡儿的哲学思想为近代思想奠定基础,他力图从主客体的认识关系来把握美,强调了人的本质能动性。海德格尔认为,美和艺术的本性与真理和存在相关,这样就从哲学的角度来确定了美的社会本质一致性。马克思也作了归结, “于是美的规律就是人的规律,即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不管是有无唯心的成分,都承认了人的本质能动要素。

普遍的美学研究都讲到人的问题,但却在本质上漏掉了这基本问题,所以美的核心离不了人的本质问题。但是如果只讲人的本质,这个外延范围太大,要用最恰当的界线来确定,那就是艺术这个根本特性。

研究美,是要指导美的认识和艺术创作,为了美的社会生活服务。 认识美的本质问题,不能只在美的概念上兜圈子,只在知觉和感性上猜测。要把眼光放得远一些,把美的问题放大和延伸,就可以看到,美的发展趋向和形式表现就是社会性的艺术创造的展示。美的感受是人的社会艺术历史创造在人本体发展中的烙印,因为存在决定意识。动物的感受情发与美的欣赏无缘,因为是与艺术创造无缘。美感可通过人的表情体现出来,人的感受好像是决定性权威的,其实这是客观事物在人的情感上的反应。所以美不仅是客观的,也具有主观性,不仅呈现在成果中,也表现在创造过程中。形式美一直是西方美学史与艺术哲学中极其关注的问题,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那么理念作为内容,则感性显现就属于形式,这就强调了艺术美。马克思则在生产劳动中来规定美与艺术。美的起源是人们在享受劳动成果的兴奋中产生的表达冲动和感受,这种感受需要一定的好的形式表达出来,一方面用于自己的感觉欣赏,再就是用形式传达给别人,这就是美的自我欣赏和互动欣赏,是艺术成果和精神感受的互动。不管是具有什么水平,在表达中,人们总是寻求更巧妙恰当的好的方式,这就使其带有一定的艺术特性,这样才能与舒感和快乐的情趣一致,这就是客观存在与主观感受的相容一致性。人的艺术感觉和思维表现在感性知觉和艺术形式有不同阶段,生动形象的展示也是艺术的表现。自人类社会生产分工形成以后,专门的艺术也随之产生。艺术的感染会随时融进人们的感觉和意识中,当外在事物引起情感的变化时,艺术的潜意识感受会表现出来,尽管是不由自主地反映,人们还是有了欣赏评价和表达的艺术要求,产生了艺术美感的享受。所以美的艺术性不是艺术家的专属。美的感受可通过人的表情体现出来,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在交流中,人的表情的可感性传寄了美感的信息,这种表情可以被学习和模仿,使感情的表达成为形式,这种形式是以艺术手法来进行的,所以艺术形式是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工具。艺术性是人的本质优化表现,其感受和能动性趋向和谐关系的高级境地。

美学的研究是从哲学的角度来开发的,但到了一些美学家手里,美及本质就被掂成了个伪命题,美不存在了,这是社会各方面都不会接受的,社会需要美,人们需要美的思想指导,理性需要美的轨迹,所以各种美的研究都要再回来通过哲理的检验。

物质和精神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存在决定意识,事物的相适应性决定了美的感受如何,人的美感意识发展成审美感受,又确定了事物美的特性,进而创造事物的美,这就是存在与意识相辅相成的和谐一致关系,这样使和谐说法有了根据。

美感起源与人的社会劳动生活,这与人的本质能动性是一致的。当人们所作用的客观对象呈现了相适宜的状况时,心理有了一系列愉悦感受,美的感受产生。待社会文明的萌芽成长之后,人们有了抽象的审美经验,这种经验随着文明的发展不断的高级化,并不断印记在产品对象上。审美离不开审美对象,人们把审美经验与事物结合起来感到了美的特征,从而认识到美的事物,美具有了实际意义。但美的事物是多元性的,人们感受到的美只是其中和谐一致的抽象特性,所以具体的事物并不等于美,美的本质也不是审美对象。美不仅是优美,美学也不只是审美价值的探讨,而是有着广泛的意义。美感有着强烈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人们在适应或接受了客观的和谐一致条件时产生了美感,离开了具体的事物,或事物没有与人精神感受的和谐一致关系都不会产生美,人们首先要适应客观及其规律才能存在,所以客观的影响是第一位的,人的能动反作用是有条件性的。确定了美的特性,就必然有了本质的探讨。

主观感受说法以人的感觉审受为核心,忽视了客观刺激的原始作用,这同意识决定存在的观念一样,违背了唯物哲学的思想。实践美论把美与事物等同起来,就搞混了存在和意识的关系,不符合意识的反作用原理。

由于美的问题非常复杂,只在本圈里难以确定,除了以认知科学的方法来认定之外,还必须与实践检验相结合来进行。社会实践是检验的根本标准,总体理论检测是先行标准,

美的定义首先要经过语法的检验,把定义放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看能否讲得通,专业词语应保持本来意义,但在中国的社会里也要适应汉语的活用和发展原则。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思维的规定和规律的科学,有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思维本身构成使得理念成为逻辑的理念的普遍规定性或要素,理论探讨离不开逻辑分析。

美是人的本质属性能动表现和感受与自然和社会的艺术性和谐:人类的理想、进步、创造是本质的特性,所以是美的;人的表现和感受与客观相一致,就会呈现和谐,所以也是美的。这些充足条件连在一起,就结成充足必然条件,可以定义。

“美是伪命题而只有美感存在”:没有相互和协的美的现象哪来美的感受,这是违背了矛盾律,不成立。

“美就是美的事物”:没有什么叫作美,与美的事物不一致,违背了同一律。

“美感的本质是在非功利状态下经由对事物外在形式的认知而产生愉悦性情感体验”:艺术表现的内在意义也能引起美感,悲剧引起的激愤共鸣也会产生美感,理念不周延,属以偏代全。

“美学就是关于审美意义的科学”:不研究美及艺术美的实践问题,美学没有了理想的价值。属概念有误。

概念的美是抽象的,也同与本质的美,这是遵循了思维逻辑的规律。

在解释美的本质时常与自然属性结合起来,但人与自然的和谐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只有艺术的趋向关系才能确定其美位置,这样就与生理和思想的感受区分开来。人的感情在初级阶段中,许多感觉是纠合在一起的,美感与其他感受有时是相容的,并可相互影响,相互转化,但发展趋势不同。这里有一个确定状态和朦胧感受不同的问题,虽然没有标准的界限,但欣赏的思维方式和艺术性的感受表现是确定性的标志。单纯的生理舒畅兴奋只引起机体的新的平衡调节,生理享受有益于身体健康,其直接反映的是可行与不可行的感觉。单纯的理论只能表述其客观属性,反映存在,从理念上使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事情的原委,发展的过程,讲的是怎么回事。而美却有着鲜明的艺术特征,从事物表现如何,引起人们的感受怎样,怎么用好的形式去表达,表现了事物怎么样。心灵美和精神美都要艺术形式表达,当用艺术形式表达事物和思想时,美好的亮点就给以升华,美的感受也充实其中。如果失去艺术性,干瘪的说教会显得空洞。美的感觉用表情和动作艺术表达,语言表达的美是用修辞技巧和意境的设置来完成,工艺美用技术手段表现出来。这都是艺术的发挥在起作用,这样的认识在心理学中可以得到更深刻的理解。

人的本质在于能动性劳动创造,美的感受在社会生活中发展成为艺术感受,没有艺术形式的感受和表达作为寄托,美就无法存在。艺术有文化和工艺多种形式,形式为具体研究创造了条件,艺术成果又影响了美的感受,人类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已经容身于艺术的熏陶,感情的表达会自然带有艺术的特色。不管是什么样的感受,只有趋向艺术发展的感受才能成为美感享受。美不等于艺术。艺术是人们在对待自然和社会时运用的方式,有具体的形式,可运用不同的材料,是关于怎样认识、表现、创造的问题。艺术的范围很广,像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逻辑学是思维的艺术,语法是语言的艺术等。

美的内容包含了自然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当人们能动地认识并作用于这些事物时,使一定事物和行为带有艺术的特性,美的特性就显示出来。艺术需要技术和材料各方面的使用,艺术表现社会生活,但是没有美的内容,艺术就失去了价值;美的内含体现了客观的本质属性,如果没有艺术的表现,客观的本质属性只是客观的陈述。有了艺术的表现,事物的美就更加突出。二者是相互推动和相互服务的。美就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美学是在哲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美的定义要依据哲理的分析。美感起源于社会的劳动生活,只有当事物的表现和反映有了与人相适宜的时候,人们才能有了心理的一系列反映,就有了美的意识感受,并将这种意识感受与事物联系起来,使特定的事物有了美的印象,这就是美的事物。这种印象不只是美的感受,也是意识的反应。但美的事物是多元性的,人们感受的只是其中的和谐一致的特性,就是具体事物的美,所以美并不是事物,只是事物与人和谐一致的反应,表现为事物一定的特性,这样又具有抽象的事物性,具有实际意义,可以定义,有其本质特征,这就符合了唯物的物质与精神的认识,也符合了对立统一的观点。美感有强烈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有条件性,离开了具体的事物,或事物没有与人和谐一致的关系都不会产生美。机械唯物观的实践美论美当作事物,认定事物和美是一回事;唯心的主观美论把美只当作精神反映,只在心理感应上寻找美的根源,都走向偏激,必然导引出错误的结论。

美的艺术性普遍地反映在美学理论中,但在本质论述中却很少被提及到。

艺术是在享受和寻求劳动生活成果的美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艺术与美的问题最密切,美的寻求必然发展艺术,艺术的开拓离不开美的理念指导。艺术美以典型化的手法将事物的和谐性加入到作品中,使之区别于生活中的原始美,具有理想的趋向。与艺术相关的能动表现和欣赏的感受都强调了抽象的艺术性,与生活的审美角度有异,这也就是艺术性区别了美感与的不同。

艺术创造离不开生活,也离不开现实的客观条件。设计舞蹈动作,谱写音乐曲调,看来都是创造者的主观臆想,但实际上是在适应具体环境条件下进行的。艺术性手法必须与人的生理条件相和谐,与理想一致,与自然相顺,与社会相融,能达成与欣赏者感受的共鸣,这才能创造出艺术的美。如果只有美的服饰,人的动作不和调;讲着华丽的词语,做出不雅的行为,这些都不会是美的。艺术形象就要这样的和谐关系,一个林妹妹,胖了不行,俗了不行,要幽雅,有气质,都是自然和社会一致关系的人本反应。美学的着重点实际上就是艺术的理想和协的美。

喜剧多表现了理想性的艺术性和谐,通过各种褒贬的艺术手法运用,使人们在风趣地欣赏中享受胜利的快乐。

悲剧突出了斗争性的和谐,在矛盾冲突中激愤人们的感情,造成追求新生活理想的共鸣。

艺术表现中的崇高是典型的理想美,这种艺术性的和谐,是人们对理想社会和人的本质高级进化的感情寄托。

美的艺术发展规律呈现继进跳跃式,在历史的熏陶下,社会突变和科学激进都对艺术美的创造有很大影响,这就符合了与社会一致的和谐性。

“美”字的原始创造是象形,示意舞蹈者带有羊角,身着羽翎,这就是艺术的装饰。古人在正规的场合如此舞蹈,把美提到较高的位置,表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艺术发挥和理想的伸展。

艺术的理想创造要有美学理论的指导,一般的艺术发展是依据审美经验进行的,但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经验便出现不足,又由于美学理论的缺陷,艺术创造没有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所以有必要反思一下。

美的艺术性和一般讲的艺术性有区别,不只是表现能动性,而是具有一定的美感欣赏特色。伽达默尔把美学作为解释学的组成部分,坚持艺术阐释的多元性与无限性,这样就把艺术进行分类对待。杜夫海纳认为:意义内在于形式,审美中并非所有的形式都是美的, “审美形式只有引起想象力和理解力自由活动时才是美的。”美的感受必须是主体和客体相容统一,美就是主体感受和相适应的客观存在有机的结合。人们在能动的改造自然和社会时,常常面对着艰辛和痛苦。当还是处在这种艰辛痛苦时,当事者很难有审美的感受,尽管在操作着艺术工艺的流程,有着奋斗目标,人的主观意识决定了美的感受。作为“美学之父”的鲍姆嘉通把美学规定为感性学,卡西尔、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情感的符号,都是审美感受的认识。当审视着行为成果时,人们有了审美的关系,美的艺术性才体现出来。所以美离不开审美关系,美的定义也离不开审美欣赏认识。综观美的分析,人们认识的美实际上就是主观感受和客观相适宜的和谐统一。

美学著作基本理论都有大幅度地谈论艺术审美的问题,但在基本定义上却漏掉了美感欣赏和表现的问题,这确是一个缺陷。自从柏拉图发出迷惑的呼唤后,名家都从不同方面做了一定的回答。至此,综合吸纳后,本质问题可以得到较清晰的结论。

讲到了美,必然地联系到了丑。没有丑的定义,就不能恰当地定义美。普遍的美学理论都在回避丑问题,因为这对于苦心经营的理论难于融合。作为反意,认清了丑,才能衬托出美。

反其意,丑就是人的非本质的反向艺术性的欣赏感受和表现。丑的行径不能促进人的进步趋势。丑也具有艺术性,这使之与恶有了特性的区别,也使之增加了假象表现的内容。丑的问题是复杂的问题,从感情上是人们反感的事物,在理性上是破坏社会和谐进步的东西,是被人们否定的东西。丑与美相反,但也具有艺术的生理特性和社会特性。人的生理上丑陋是发育不足的表现,机体损伤也会如此,这是必然的缺陷。但人在精神上可以进行弥补,对社会的作用上可以表现其美。

社会特性的丑是人为的制造。进行着有损社会的行为,又要用好的方式来掩盖,像公益和商品的假像宣传,搞欺诈行为,这就是丑行。不同于直接的恶态暴力,丑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尽管会被人们蔑视,但还可蒙骗一些人。还有一方面,就是艺术方式运用得不恰当,也会把好的事情搞砸,就是说出了丑。

艺术表现中的丑并没有失去原有的特性,只是在被鞭笞和艺术性处理中出现了新的平衡落差,丑行失去了力量,变得更不协调,人们享受的是轻松和谐的艺术性感觉。

美与丑的认识与人的社会关系和意识有关。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的人群中,有着基本的道德思想标准,对丑的确定性是绝对的。但在不同条件下,对丑的确定会不同,文物以人情而定。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复杂关系。形象的丑与思想的美会有交错关系,感性形象和理性认识有其不同。在不断认识中感情也会发生变化。具体和抽象的不同。单体的现实用处和共性的价值不同。用通俗的话解释美和丑,那用好的方式来感受和表现好的事物就是美的。而用好的方式掩饰不好的,或好事被表现得不好就是丑的。如果混帐的脸都不要了,那就是可恶。艺术作品中的丑与生活中的丑有相同的性质,并不是因为艺术性将丑变成了美,而是作品抽象典型化的手段显示出了美的艺术形式,使人们感到了艺术的美,使人们在胜利自豪的感受中否定丑的行径,其中的恶也随之化为丑的败迹,从而产生有美的效果。

确定了丑具有其艺术性,这样就会明白反社会性的创造和欣赏是美的反向表现,暴力欣赏、低级趣味是丑的艺术反映,是应该批判和消除的。好的事情也要先用好的形式来表现。丑的艺术界限解决了心理感应论迷惑的问题,使人们明白注意到丑恶的东西会用艺术形式加以掩饰。认识丑的问题可确定正确的行为方式,识别艺术手段下的丑恶行径,加强社会的和谐生活。

基础美学的研究是从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不只着重艺术的研究,还要结合社会生活的实践来完善美的认识,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不能放大社会的角度。美在生活中常以好的概念被认识,较少审美的特定意义。人们常谈论着人长得如何美,打扮怎样,论及景物风情,实际上这都是人与自然和社会向融洽的表现,用了好的表达方式,却讲不出什么艺术性。生活中的丑被认定为坏,这是生活中的不和谐,因为在不同的环境中都有行为的限度,生活的和谐包括多方面,只求一方的和气实际上是不和谐。中国古代哲学讲究中庸之道,就是以此来解释美的和谐之本。

如果将有利于社会发展,相处和睦,有风度气魄,时尚进取,生活丰富等这些来认识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自然就会感到美的所在。人们的行为举止,思想感情,都要与现实的环境相适应,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和生产矛盾,有和谐的理想,就有稳步的前进,社会创造了美的使者,明星照亮了生活,在艺术的光辉下人们享受到了美,并充实着自己,这就是社会生活的艺术性和谐。

认识了美的本质,就可以正确地指导美学理论和艺术创造。如何表现人的美,如何创造艺术美的风格,都要展示人的能动本质特性,创造出和谐与人的社会生活的感人艺术作品,丰富繁荣的现实生活。

确定美的本质,要同其他的问题相区别,不能无限扩大,把很多好的东西都归之于美的范围,因为符合人类进步方面的事情太多,美的范围过大,容易引起认识上的错觉。也不能使之太小,否则会影响美的社会性审定和艺术的创造。现代美学出现了美感派和实践派的对立,主求审美理念的观点提出伪美和反美问题,力求美学的精华和正统,但却与客观和社会实际应用相脱节。提出各种实用美学的观点又在人的审美方面有所疏忽,缺少了人的本质要素。所以美学研究仍要坚持唯物辩证统一的思想,在不断认识美的实质上发展美学。

凡是艺术性创造和感受的事物都牵连着美的内容,特别是一系列——美的范畴,有各种表现形式,也是多方面的对立统一关系。

美首先是社会性和艺术性的统一。美的感受和欣赏对象都是社会的存在现象,离开了人的社会需要关系就无所谓艺术性的美,同时美的社会性是与人的进步的能动创造性相一致的,反人类进步的会成为丑。另一方面美离不开艺术性的感受和表现,没有好的方式就不会引发人的美感享受。

美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客观存在是审美的对象,又是美的创造和理想的基础;审美活动以人的主体感受而起,由主观因素确定了客观审美对象,只有被审美评价的客观事物才有了审美价值。美是人的主观意识对客体的认识,带有人的主观色彩,但基础是依据客体的存在,虽然客观事物本身无所谓美,但只有符合人的社会生活需要相一致的事物才能产生美,反之就不会产生美,这是美的客观基础。只是以个体的主观意识来认识美而完全否定客观基础是错误的。美的感受因人而异,思想认识、素质修养、社会关系等等因素不同,会对客体反映出美的感受和表现不同,当美的事物一旦成为公认的现实,尽管有着感情的差异,个体自然要服从这个断定,这里艺术形式起着很的作用。当一个集体创造着一个艺术作品,尽管不同人各有其美的评价,但大家还是要根据美的统一标准来服从这个美的形式创造。当个体的感情有了波动,对公认的事物有时会反感,但反思回来仍能够给以肯定,这也是客观基础的问题。美的艺术性广延较大,客体首先适应于人的社会生活,社会群体反映客体的方式会有着较多的一致性,这样就加强了社会不同关系和不同时期的相连性。

美是情感和实体成果的统一。情感是美感的基础,当主客体处于和协一致时,引起审美的艺术感受,这种感受是具体的,进而促成了艺术形式的表达,促进了艺术产品的创造,有了美的具体成果,反过来又影响到美的情感享受。

美是感性形象和理性认识的统一。美是有感而发,通过艺术特性表现出来。有了艺术的形式,便可以进行理性的升华,事物的美就会得到明确的认识。所以可在艺术的理性研究中对美的认识进行开发,再产生对美的影响,指导进行美的创造。只有认识美的艺术性才能认识美的创造性。美的“感性显现说”淡化了艺术的特性,因此不好解释理性认识的问题。

美是具体和抽象的统一,客观事物融入人的社会生活,通过鲜明生动的表现使人的感觉和意识产生了反应,有了自身的评赏,美是具体可见的;通过艺术的抽象可以认识美的共性,找出其规律性,有了理性的升华,来指导艺术美的创造,并以此进行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创造,美又是抽象的。

美与真和善是相连的统一。这三者相互补充,各自又有不同的内涵,也可以有不同程度的比例。美以真为现实基础,又可以在现实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但要有真的现实根据;美以艺术形式体现善的和谐性,其内含的好的内容具有善的本质,又可与丑的转换中增强矛盾起伏的艺术性,真和善加强了美的感受。应该强调的是,真、善、美都是好的部分,是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的关系,合在一起就是非常好了,所以不能相混代替,更不能用美代替好。只因为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性,所以显得格外突出。

美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美的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应,在不同事物相互对比中有了相对的美,通过反面的对比,美的事物就会突出。绝对性是抽象的艺术概括和再创造,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的美的共性就有其绝对性,取得共识的绝对的美延续下去成为美的经典。

美是具体和抽象的统一。美的感受是对客观具体事物的感应,情感因事因物而发,美是主客体具体的和谐反映,集中在各方面的一致关系上,一丝细微的变化,一点冲动的萌芽,都会产生美的火花。美是有感而发,离开了具体的感受,单凭主观认定,不会有美产生。另一方面,美的理念又是抽象的,人的思维和感受会将美的意识加以升华,使具有一定特性的事物被审定为美的事物,这些具有和谐一致关系的事物,不管是有无具体的感受,都会给与评价,当理念与具体相对应时,理性的美感认识出现,这就是审美。

审美是个体与群体的统一。个体具有各自不同的审美方式和艺术创造,有其自由性,但又受群体的约束。组合的共识统一了审美的方向,又影响了个体的发展。

美是意志和功利的统一。美是由个体思想感受而发,受其立场观点的影响,作用着行为和理想。但社会功能和利益关系又确定了其功利性的位置,激发了进行艺术创造的积极性,并作为一种动力导引着美的发展趋向。美的艺术发展就是这种统一的结果。

美是历史和现实生活的统一。社会劳动和丰富的生活创造了美,不同时代和不同生活环境的人在一定的社会中有各自的审美情感,但历史的影响会留存在人们的观念中,又起到不同的作用。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在不断地创造着美的历史。

美是现实与理想的统一。现实是基础,由具体事物引发美的感想。理想的美是现实的发展和再创造,表现在艺术的创作中,显示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如果理想的发展远离了现实的基础,就成了无稽之谈,如果没有理想的再创造,现实的美就会平淡无光。

美是公益性和功利性的统一。人人讲求美,尽管思想理念不尽一致,但都要求一定社会关系美的存在。由于美的创造带有艺术性,有劳动成本,可以带来效益,和生活利益相融合,所以美具有社会利益的双重性。

篇4

关键词:初中生;美术审美能力;鉴赏教学;审美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067-01

审美能力是初中学生需要具备的重要技能之一,也是初中美术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之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教学目标就要求在美术教学的教学内容上更加专业化,不仅仅是简单的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学的延伸,还要做到有效发展。教师在开展审美能力教学时,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教学,如对学生进行篆刻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又能学国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美术鉴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等等。本文就此做简要概述,希望能够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

一、在创作和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提高初中学生审美能力就是要引导学生不断地去理解美术作品,去认识美术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自身审美能力。而笔者认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在学习和创造的过程中提升自己,打破以往固有的想法,创新意识,深入思考,提高自身审美和鉴赏美学事物的能力。以创造和学习引导鉴赏,进而提升学习能力。许多学生在学习美术时存在误区,即认为好的作品就是画得“像”。这种认识完全混淆了抽象与具体在美术作品中的作用,也没有认识到艺术的真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逐渐引导学生摆脱这种对美术作品欣赏的标准。另外,由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大部分初中学生并没有接触过中国古代篆刻和书法,也不具有欣赏篆刻作品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讲授美术课程时,要结合历史和文学常识,帮助学生正确欣赏中国篆刻艺术,感受篆刻艺术中的力度、布局等美感,了解一些常见的篆刻知识。例如篆刻中的阳刻和阴刻、朱文与白文等。为了提高学生对篆刻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可以教学生们自己动手去篆刻,亲身去感受一下古代篆刻艺术的美,去体会古代篆刻艺术的雄浑和大气等魅力。

二、在欣赏过程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习惯

新课改要求改变以往老师讲、学生记的传统教育方法,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初中美术教学也是一样。教师要不断地培养学生养成面对美的事物和艺术作品的时候,会主动去感受艺术作品的美,分析艺术作品的美,进而对艺术作品的美做出鉴赏的良好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慢慢接受崇高艺术作品的美的熏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教学手段,对教学课堂进程精心的设计,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营造一个审美环境,不断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对美学艺术品的审美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详细地向学生讲授如何欣赏美术作品的外在形式和内涵,详细讲授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例如,在《走近抽象艺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蒙德里安的作品《百老汇爵士乐》,使学生从形式上感受错落有致的点线面构成的理性秩序和如音符般跳跃的橙黄、深红、深蓝色块营造出的欢乐气氛,感受画面带来的直观美感,把握作品的精髓,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此外,教师可以抓住初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经验和知识的特点,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最初印象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

初中美术教学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美术知识和鉴赏技能,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养成美的价值观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初中美术教学的目标一直是以培养学生认识美术基本常识,掌握基本的美术技能为目标的。由于教师水平的限制,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一般只是简单地讲述一下美术学的发展史,为学生们罗列一些美术界名人和他们的代表作品,然后照本宣科地向学生们陈述一下这些作品的创作年代和创作环境,以及作品的意义。这种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领悟到艺术作品的真谛,严重阻碍了学生对美的审视。

三、在审美教学中提高对审美认识的意义

所谓审美教育,就是教师充分利用大自然以及人们创造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受其中的美,让学生们逐渐养成正确的审美观,不断提高学生们对美的事物和艺术品的欣赏能力,最后逐渐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著名诗人席慕容曾经说过:“美术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培养几个专业的艺术家,而是培养一个乐观向上、具有高尚审美情操的民族。”虽然大部分初中生在未来并不会从事美术专业,但是能够通过美术教学帮助学生们养成较高的审美能力和高尚的审美情操,也是对整个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的。

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结合当前社会时期人们不断变化的思潮,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积极地对初中学生实施审美教学,提高学生对美的想象力和理解力。由于当前社会的不断转型,人们对于美的界定也不断趋于模糊,因此,初中美术教师更要发挥审美教学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们在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中通过自己的审美能力,分辨、鉴别出高尚的美、积极的美。让学生们在不断接受美的熏陶中感受到美的启迪。如,在讲解古典主义作品和印象派作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进行比较,领悟两种艺术各自的独特魅力,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使其产生具有个性特征的审美观。

四、结束语

初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非常重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进行审美教育。通过审美教育让学生养成对美学作品主动欣赏的习惯,主动去发现美术作品中的美感,提高自身审美情操。

参考文献:

[1]周有仁.浅谈初中美术欣赏中的审美评价[J].科教文汇,2008,(4).

[2]张贵珍.浅析美术教学中的艺术欣赏[J].科技信息,2011,(11).

篇5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美的形象性特征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例如,好的挂图、灯片以及多媒体的制作应用,都加强了美育的形象性应用。美的情感性,又是美的另一重要特点,这一特点要求把事物的具体形象诉诸于审美情感,用美的形象激起情感的共鸣,打开欣赏者心灵的大门,使人达到“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的境地。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不但要用美的形象性感染学生,还要利用生动的情感语言、优美的音乐等手段启迪,诱导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有如沐春风之感。

但是我们还要清楚地认识到,情感的产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这就产生了美的另一个特点――“社会性”。人的喜、怒、哀、乐、爱、恶、欲,具有着个性和共性的特征,这些特征是历史和阶级形成的,美的社会性不但体现在生活美和艺术美之中,也体现在自然美之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审美观念越来越丰富,审美活动也多面化。开始的时候是追赶时代的潮流,逐步形成了个性比较强的、独立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意识,这一点在近些年来时装、装饰设计、音乐等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

了解了美的特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要正确地运用这一点,并结合教育原理正确施教。

在教学中,首先要做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

篇6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推进,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核心价值、审美体验、文化关系上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发展和转变。

(一)教学内容

我们当前的中等音乐教育中,对于音乐素材的选择上体现出三种基本态势:一是传统音乐内容,多为中国近代音乐中经典作品和西洋古典声乐器乐作品,以歌曲作品为多数,大多作品赋予政治题材和意义,以革命和社会变革、思想发展作品居多。二是现代创作歌曲和流行经典歌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文化态势呈多元化;三是网络作品,网络这品在课本上较少,但由于现代传媒的发达,对于网络音乐的接受是具有很普遍性和广泛性的。

(二)教育理念

审美体验是当下音乐课的核心理念,是音乐教育的核心,培养孩子的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通过对音乐的认识和欣赏,让孩子产生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净化,音乐使我们的生活更幸福、更阳光、更丰富,音乐教育也是塑造完美人格的教育。

(三)存在的问题

孩子对音乐是喜欢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孩子对音乐课的喜欢与否就不确定了。这一方面是应试教育带来的影响,对于一门以审美体验为主的课程,如果加入生硬的考核,势必会造成一些问题,僵硬的教学和考核会将兴趣全无,甚至厌倦和逆反。特长班、考前预备班、艺术中考、艺术高考等极容易偏离了教育目标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外来音乐、网络音乐、传统音乐的关系和认识不够,音乐文化已经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的态势,如何处理西方音乐、民族传统音乐、流行音乐和网络音乐在音乐课程中的运用问题,是广大音乐工作者需要探讨研究的。我国的音乐发展近百年来也一直在面临着这个问题,怎样认识处理外来音乐文化,怎样寻找发展我们民族的音乐文化,怎样处理吸收、借鉴、创新的关系,怎样认识多元化,这都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二、当前中等教育中的艺术主张——美育

音乐课程旨在培养人的艺术感悟力、审美能力,以“美”为核心是我们艺术教育的主张,审美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品格的培养和精神世界的升华,也可以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和灵感。审美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人格的健全和道德的培养,我们的生活在对美的感受中得以丰富,情感的丰富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社会的包、对全人类命运的关怀,以及对生命本体的终极思考。音乐在表述性上很多方面比文字要在情感上精准很多,这种粗线条艺术对情感的描述和表达是非常细腻和丰富的,不论是喜悦或者忧伤,不论是幸福或者苦难,音乐总是以美的方式去出现,用美的形式去表现。如马思聪的《思乡曲》,通过对思乡之情的表述,体现一种对故乡的热爱和浓郁的情感,以及对民族和祖国的集体主义精神。学生情感体验的丰富,审美力的提高,关系着对他们生活的感知能力和热爱,这对于个体自身和整个社会都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和文化需求,也体现出音乐美的社会教化作用。

三、当前中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文化内涵

音乐中必定体现一种文化,文化中自然也包含了音乐。音乐的表述常常是由文化因素来决定的,健康的音乐蕴涵的政治思想内容和伦理道德内涵,使受教育者在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同时,心灵得以净化,人格得以完善,促进了个性品质的发展。音乐作品通过对事物或者情感的赞美和歌颂,激发学生的热情,增强对世界的感悟能力。此外,在音乐排演过程中,可以通过协作使学生形成群体意识,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也可锤炼学生吃苦耐劳的个性品质。在我们当前的教育中,一方面对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吸收借鉴,对西方的人文思想和哲学思想在艺术教育中都有一定程度的涉及,比如在我们欣赏古典主义时期作品中,会涉及和谐、对称、平衡的认识和对人文自然的倡导;在浪漫主义音乐中我们领略了个性和自由的魅力,在印象主义中体现着人对自我的认识和思维的艺术体现等等;还有很多其他的流派和乐派,无不渗透着西方的思想和文化。另一方面,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文化审美、传统习俗都会渗透在音乐艺术作品中,古代的儒家思想的伦理与和谐,道家的超凡脱俗与清心静雅,文人的风骨,士大夫的隐忍,世俗的生活、隐士的理想等等,都构成我们独特的传统文化。在各个民族、各个国度中,文化在音乐艺术中的渗透和本源性作用也推动着音乐的发展,在音乐艺术学习中,理解艺术作品中的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把握和理解艺术作品。

四、音乐教育中的审美传承和思路运行

音乐本身就是一门审美艺术,音乐所传承的思路运行中,除了社会发展和时代文化以外,最主要的就是审美,审美的思路、审美的体验、审美的发展。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是音乐艺术创作的动力,也是音乐艺术欣赏、批评与传达的纽带。在音乐的创作和欣赏中,创作者和欣赏者都会以感觉为主,然后联系想象、思维、情感等等因素,在想象、思维、情感等因素中都会发生审美体验和审美碰撞;艺术教育中音乐欣赏是对审美教育、审美碰撞最直接课程;要使学生具有美的意识、美的观念,要注重对美的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和理解力的训练,也要注重表现美的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即方法和技术训练。对音乐的记忆力、想象力、认知能力充分贯穿到练习当中,老师要营造美的氛围、设计美的过程,授课的每个环节都有美育的渗透和参与,应采取多种手段描述音乐的进行,而不是解释音乐,音乐具有不既定性,这就有了它的特殊功能。

五、中等阶段艺术教育的意义和对社会生活的深度影响

篇7

首先,它通过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马克思历来十分重视青年一代的审美教育,要求他们不但要掌握科学,而且要懂得艺术。认为艺术不仅能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而且能鼓舞人们改造世界,去创造美好生活。他曾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 审美教育对人们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历来被许多有识之士所认识。我国着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这样说过:“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的最大效用。众所周知,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和欣赏的,因为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学习、培养、训练才能逐步得到、逐步增强的。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各人对美的内涵的认识却大相径庭,审美的情趣和品位更因人而异,甚至相距千里。要增加审美素养,就必须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不断积累和升华对美的体验。 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正处于发育阶段,属于从少年向青年过渡时期,他们求知欲强,可塑性大,通过美术课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美术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审美感受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美术是直观形象的视觉艺术,它的鲜明生动的造型、富有情趣的色彩和直观感人的艺术特征,较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因而它更能引起学生兴趣,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良好的审美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乃至一生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美术的审美教育作用早在古代就被人们所认识。我国在西周和春秋时期,教育制度已比较完备,在教育内容上,主要科目都有德、行、艺的内容,实际上包含了德、智、体、美几方面的内容。封建社会晚期,美术虽然未被列为必修课,但“琴、棋、书、画”却一直作为士大夫阶段—知识分子在文化素养方面自我完善的内容之一。但是,期间,审美教育没人敢提,爱美追求几乎成了资产阶级的专利。那时,中学生美术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中学生美术教育事业发展缓慢,甚至出现了倒退。党的以后,中学美术教育事业也和其他各项事业一样得到了重视,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审美教育作为中学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认识,中学美术课得到了全面恢复,被国家教委列为普通中学的必修课。 从人类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角度看,人们对美的需求是在精神上寻求心理平衡和自我实现的必然,它是人类生活的一种需要。人们要在生活中不断地发展美、追求美、更好地创造美,就必然需要不断地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充实、丰富和完善自己。中学美术课的审美教育作用正在于此,它的这一作用是中学其他课程所难以替代的。

第二,中学美术课通过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中学美术课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他们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陶冶其道德情操,很自然地与“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政治教育融为一体,这无疑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 比如有不少青年学生,由于缺乏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他们对人体绘画作品和扑克、画区别不清,容易把美当作丑,把丑当作美,有的人由于受到品的毒害而走上犯罪道路。通过美术课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可以使他们认识到:人体绘画作品是为了突出表现人的形体美和人的内在活力,是对人自身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歌颂,它是一种健康的具有积极审美价值的艺术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扑克和画刊宣扬的是低级趣味、寻求感官刺激,它们用纯自然主义的手法甚至变态下流的方法故意宣泄、亵渎情爱,引导人们走向堕落。学生通过接受这种审美教育,有了辨别美丑的能力,就能自觉抵制品的侵袭,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同时也能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欣赏人体美术作品,升华自己的审美情感。这种审美教育可能会比讲抽象的道理或硬性制止学生看品的效果更好。 由此可见,审美教育能使人心理健康、乐观向上,精神生活更充实、更丰富,有助于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除此之外,中学美术课通过审美教育对智力发展也起着促进作用。美术课通过具体形象如线条、色彩、形体、结构、空间等绘画语言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智力的主要因素。丰富有趣的美术常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民族风俗等内容又大大增加了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容量,对发展智力大有裨益。

第三,中学美术课通过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教育和美术技能训练,有益于将来的社会工作。

篇8

广义的讲,音乐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但是目前音乐的概念仍存在着激烈的争议,通常可以解释为一系列对于有声、无声具有时间性的组织,并含有不同音阶的节奏、旋律及和声。而《词典》上的定义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在所有的艺术类型中,比较而言,音乐是最抽象的艺术。虽然大多数音乐是依靠听觉,但是音乐实质是依靠感官,甚至耳聋的人也能够通过感觉自己身体的震动来体验音乐,最著名聋音乐家的例子便是贝多芬,其绝大部分著名的作品都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后创作的。春节晚会上的千手观音,是一群聋哑人的最美丽的杰作,他们依靠感官,体会音乐的韵律。音乐是人们思想情感的载体之一。音乐创造是有目的的,有其丰富的内涵,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从效果上讲它可以带给人美的享受和表达人的情感。

音乐是社会行为的一种形式,通过音乐人们可以互相交流情感和生活体验。这在歌曲中这种作用表现得最为突出。音乐在鼓舞人们认识时代精神和内心世界的各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在帮助人们认识某些具体的生活现象方面是能够发挥它应有作用的。人们通过音乐艺术所表达的情感,产生相应的联想,从而可以从中看到完美真实的生活画面,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具体历史阶段生活的某些方面。此外,因为它体现了创作者的正确观点,具有教育作用。这种教育作用是通过音乐激起人们的感情而达到的,音乐艺术最容易使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达到陶冶情操的作用。

2美育及其价值

什么是美育,它有什么特点,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它起什么作用,通过什么途径来进行的,这些问题,都在我们心中缠绕,想进一步的了解。所谓美育即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或情感教育。它借助于人们的心理活动的特殊范畴,如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来培养人类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趣味和稳固的审美情操,并激发其丰富多彩的审美创造力。它虽也以艺术为主要手段来反映审美理想,但它更强调自然美和社会美特殊的作用和强烈的效果。它是通过美的各个领域,各种形态而实现的。所以,它不同于艺术教育。它也不是美学,因为美学除了研究人对客观世界审美认识和审美创造的规律以外,还研究客观现实中美好的事物。但是美育却遵循美学原理,根据教育学的客面规律,研究怎样培养人们对于自然美、社会美、形式美和艺术美的感受、鉴赏、评价、创造的能力,怎样培养人们具有健康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情趣。所以美育包括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四个层次。美育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少年在智能,道德和体格上的全面发展,也使得病人早日恢复健康。美育强调的是育,要通过日常生活,社会自然和音乐,美术,舞蹈,文学,电视等各种教育手段来提高。

美育可以通过音乐这种途径来提高,音乐可以通过其实践过程,渗透美育价值。用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美的神韵震撼心灵,在促进学生形成完美个性方面产生影响。因此音乐对美育影响巨大。

3音乐与美育的关系及其对美育的影响

音乐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本身无疑具有某种潜在的教育价值。这种教育因素的社会影响,是无法估计的。要通过音乐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美育能力,就必须使学生通过音乐形象,把握其表现的美的思想感情和美的现实生活。要达到这一目标通过音乐直接向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具有美感的音乐艺术形象能够为学生提供了情感体验的意境,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能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感受音乐艺术形象中的崇高思想,形成高尚的、美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很多音乐正是借助有组织的音响运动,通过塑造艺术形象,在潜移默化中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打动人们的心灵,传达作品的内容美、形式美和旋律美。如若让学生长期不断地参与音乐审美活动,他们就能在长期的艺术形式熏陶下,形成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我们就具体音乐对美育的影响从几个方面来做简单的阐述:

3.1音乐在精神上的审美愉悦感。音乐带来的美不仅表现在快乐的气氛,而且也可以给参与者双方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高校开设音乐课程,鼓励学生高业余音乐活动,其主要目的就是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愉悦学生的心情,使得学生的整个心灵世界将处于一种和谐自由的境界。在心情舒畅的前提下去主动参与学习和生活,达到美的融合。所以,音乐渗透着审美愉悦。

3.2音乐以其感染力渗透美感。音乐作为艺术审美的感性形式,其感觉、知觉、表象集中在感官上。音乐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离不开音,作为音响传达出和谐美妙的感觉,对于审个体来说具有极强的知觉渗透力。如有一段音乐给人以沉闷、压抑之感,欣赏后,会觉得如同天阴了,乌云密布,山雨欲来的感觉。听久了,就会让人们的心情沉重。而我们听小提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即使那些并不了解梁祝爱传说的人也会为乐曲组成的美妙乐章所感动。轻柔美的音响,波澜起伏的协奏,向人们展示出爱情的美乐章。一曲交响乐的音响渗透出一种气势磅礴、催人振奋的美感。这就是音响之美作用于审美个体的感知,久而久之使审美感知得以强化,从而提高审美能力。音乐这种美的感染力对于审美个体来说,既是审美的享受,同时在审美享受中强化了审美感知。

一曲《我的中国心》,每每起来都令人心潮澎湃,启发爱国主义情怀。音乐正是借助着这样的旋律和思想塑造艺术形象,在潜移默化中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打动人们的心灵,传达作品的内容美!形式美和旋律美。如若让学生长期不断地参与音乐审美活动,他们就能在长期的艺术形式熏陶下,去感受美。

3.3音乐激发美的创造力。音乐除了美的感受和愉悦之外,还会激发人的创造力——创造美。作曲作词者,首先能够深刻感受生活中的音乐,然后通过感知去创造,创造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挖掘,创造出美丽

的音乐作品,从而强烈地感染着审美主体。在音乐创作过程中,创造者本人是他所创造的音乐的第一个鉴赏者,因为创作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审美过程。创作过程作为一个能动的审美过程,能比单纯欣赏和表演活动更强烈,更深刻地体会到美的真谛。因此创造美的过程本身就是提高审美能力的更有效途径。因此对于教育者而言,可以通过作曲课来加深学生对音乐美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激发他们对美的敏锐感受,唤起他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鼓励学生多注意身边的事物,深入体验生活,收集音乐素材,注意从优秀作品中汲取艺术营养,选择适合自己的题材去进行创作。

综上所述,音乐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美育有其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段晋中.《略论音乐与高校美育》《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6

篇9

关键词: 中学生 美术教学 审美情趣 培养策略

一、审美情趣与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中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先生曾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现代美术教育中所追求的是一种适合人文倾向的艺术教育,它所提倡的是将“由技入道”和“由理入道”两种教育方式结合起来的综合性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主的思想教育。美术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培养学生的美术专业技能,使学生都成为大画家,而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掌握必要的审美知识,提高艺术鉴赏力,提升人文精神。只有形成正确的审美情趣,才能有深刻的审美体验、主动的审美意识、正确的审美评价,进而形成创造美的个体。

审美情趣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初中阶段的美术课主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从美术中获得广泛的文化情境,以提升鉴赏能力,丰富审美经验,从而提高个人的生活情趣和品位。

二、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策略

在中学美术教材中选择了许多古今中外著名艺术家的代表作品,也有许多学生的优秀习作,这为我们提供了培养审美情趣的有利条件。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优势以做好这项工作。许多老师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如:创设教学环境;用多媒体设备丰富学生的直观感受;利用校园活动组织学生参加设计制作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用评比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美术教学活动……但是,也有一些老师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还停留在较浅的层次。我就自身教学实践谈谈认识。

(一)激发兴趣,在好奇中领悟美。

审美情趣的培养始终伴随着审美兴趣与审美情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成功的美术课,应该使学生对新知识具有浓厚的兴趣、极大的热情和强烈的好奇。中学美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视觉文化”教育,我在美术课中多从审美的角度去引导启发学生,让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使学生在好奇中领悟美,在积极的体验中发现美、升华美。如“多彩的学习生活”是对校园环境、人物和校园内各种活动的绘画表现,加深对校园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体验;“教室壁报的编排设计”是对校园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热爱,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团结、密切合作的人际关系,是对共同合作获得的成功与快乐的体验;“生活用品”是对日常用品的材质、款式、造型、色彩结构、功能、气味、特性的体验;“环境艺术――雕塑”是对不同材料可塑性的体验;“校园规划”,“闪亮的星空”,“艺术欣赏”,“椅子设计”,“网页设计”,是对合作学习的体验。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发现美的事物,不断投入到审美活动中去,这既是一种享受,又是一种陶冶教育,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审美,更将一堂平淡的美术课化为神奇,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体验中培养审美情趣。

(二)运用联想,在审美中感受美。

审美情趣始终伴随着形象,要用形象来思维,这种形象思维的培养离不开联想。而审美活动是以审美需要和动机为动力,以审美经验为基础的欣赏和创作过程。在审美过程中,由于审美者面对的是富有吸引力、启发性的美的形象,会自然地唤起对事物的种种联想和想象。这些联想和想象是在对审美对象有所感受、有所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反过来又会加深感受和理解。因此,我在美术教学中注重运用联想的教学方法来引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去感受生活中的美,激发对美好事物的想象,从而丰富内心情感世界,使审美活动不断升级,获得对美的更深刻、更鲜明的理解。让学生在观察生活时去体验和创造性地表现生活中的美,提高审美情趣。如:在教《花圃》一课时,我不仅要了解花圃的一些美术专业知识,还要比较好地运用图案制作技法来实现自己的设计方案,体现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增强设计意图,主张学生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废品”做“花圃”。课前我从操场上捡了几片枫叶,拿到教室去做花圃,然后问学生由枫叶的造型,你会想到什么,我们还可以把它变成什么形状的花圃?学生当时就兴奋起来,拿出废卡纸、报纸等材料,开始演变制作。在制作中,我用花瓣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激发想象思维,在联想中学会欣赏美、创造美,从而提高审美情趣。在我的指导下,学生的制作兴趣很浓厚,最后制作了精美的花圃作品,送给同学或老师。这样的美术手工课不但培养了学生动手的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从观察生活到联想设计的欲望,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学生经过这样的实践,自信心提高了,对美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的升华。

(三)运用比较,在比较中选择美。

审美情趣是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定势,它以喜爱和不喜爱为情感评价形式,决定对事物的取舍和对事物的感受、认识,通过这种感受和认识,使其形成个人独特的生活品味。每个学生对美的感受都是不同的,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出内心所思所想,在比较中选择美,画出心里最美的画面。在教学《向日葵》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时,我让他们欣赏凡・高不同色调的向日葵,问他们喜欢哪一个向日葵,有的学生回答说喜欢金黄色调的向日葵,因为金黄色代表收获;有的学生说喜欢灰暗色,因为它代表沧桑……每个学生的“答案”都不同,画作都不一样,我被这些或灵动、或天真、或豪放的画作所吸引,因为它们是孩子们最真实的声音,具有当代中学生特有的朝气和个性,怎能不让人为之感动?

(四)学习本土艺术,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

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是“人文教育”,“人文教育”也体现在美术课堂中。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的载体之一,教师要善于运用美术的形式去教育与传递美的因素,从而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去品味美术给予的魅力。有的学生为了追求时尚而不喜欢中国本土的东西,认为中国的东西很“土”、西方的东西很“洋”。所以,在美术课教学中,我呈现传统艺术的内容及示范品,如:无锡惠山泥人、潍坊风筝、陕北剪纸等,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本土艺术,引导学生认识古老而神秘的中国传统文化。比如,在教学中将欣赏中国传统的年画与欣赏西方现代的卡通画相结合,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现代艺术的区别,让学生明白传统与现代的,中国与世界的,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朗费罗曾说:“有所尝试,便有所作为。”美术教育工作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拓展生活经验,使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的学习形成一种双向助益的关系,以此提高生活情趣,培养发现美的眼睛,使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美术创作 艺术美 现实美

一、引言

美术作品创作开始,认识是美的认识,情感是美的情感,创造是美的创造,欣赏是美的欣赏。进行美术创作涉及到“美”的问题的思考,关于艺术美与现实美,只有搞清楚二者的关系才能更好的指导我们的艺术创作

二、艺术美与现实美

1.艺术美是生活和自然中的审美特征的能动反映,是审美意识的集中物态化形态;它凝结了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理想,是艺术家理智和热情的高度统一。艺术美源于客观现实,但并不等于现实,他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英国批评家贝尔认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所谓有意味的形式,指在作品中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组合起来的线条和色彩,以及其相互关系和相互组合,这些令人心动的排列和组合能激起我们的审美情感,给人以审美感受。艺术美包括两方面艺术形象对现实的再现和艺术家对现实的情感、评价及理想的表现。因此,艺术美是客观与主观,再现与表现的有机统一。它的特征在于审美功能,能给人以在现实生活中难以获得的纯粹的美的愉悦与享受。

2.现实美是现实生活中的美,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生活即美”。现实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在于客观事物本身。现实生活中既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怎样创造艺术美那就要求艺术家按美的规律为着美的目的来创作。

三、艺术美与现实美的联系与区别

1.艺术美源于现实美

艺术源于生活那是因为艺术美源于现实美。美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美不能离开具体事物而单独存在。庄子指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仪,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大美明法成理存在于天地四时万物之中,是天地四时万物的组成部分。美存在于具体环境具体现象具体行为具体事物之中。法国拉斯科洞穴岩画中的牛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牛。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的《拾穗者》中三个穿着粗布衫裙和沉重木鞋的农夫其形象源于现实生活。莫奈的《睡莲》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的睡莲。列维坦的《弗拉基米尔小路》路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路。这是一条有名的悲伤的路,是沙俄时代的流放者苦役犯去西伯利亚的必经之路。在画家的笔下荒芜的田野路只有一条孤零零的黄土小路通向不可知的未来。它比一般的作品更深刻地表现了画家对多灾多难的俄罗斯的忧虑和同情。罗中立的《父亲》中的形象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如果没有法西斯对这座文化名城的轰炸也不会有这件名作的问世。正如毕加索自己所说“艺术家同样是一位留心世界事务的人,他们可能悲痛激动或幸福,怎能以漠视的态度超然于生活之外呢?”如果没有现实生活中那些形形的事物哪来的美哪来的那些优秀的艺术作品。艺术美源于现实美,作为客观存在的形态,现实美是美的基本领域,它伴随着人类的生产生活而产生发展。

2.艺术美高于现实美

黑格尔的《美学》中“艺术美高于现实美,因为艺术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比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就比自然美高多少。”

艺术反映现实是创作性地反映,不是照相似的机械复制。艺术家对现实生活进行提炼、概括使其理想化。因而艺术美是典型性的它比现实生活中的美更高、更集中、更强烈、更典型、更理想、更具有普遍性、更能揭示生活本质。艺术美能更好地弥补现实美的不足。高尔基在论及美的时候说过“打动我的并非山野风景中所形成的一堆堆的东西,而是人类想象力赋予他们的壮观。令我赞赏的是人如何轻易地与伟大地改变了自然”

3.艺术美相对于现实美具有永恒性

现实生活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现实美随着自然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因此现实美是有局限性的,它只作用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而艺术美不受时空限制。当把现实美经过艺术创作化平淡为神奇就能具有更长久的魅力。新石器时代已过去,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马家窑类型的《舞蹈纹彩陶盆》接近盆口内壁绘制的三组舞蹈纹饰带,每组五人,腰系兽皮,并肩携手欢快起舞的场面依然可以让人看到氏族成员分组围猎野兽的生动场景。5・12地震过去很久了,很多艺术家创作了艺术作品表达自己对灾区人民的爱和对人们的无私奉献的感谢,画面将那些感动和无私定格,那些爱那些感动的画面不会随着时空变化消逝而是永远感动和激励着我们。

4.艺术美对现实美有反作用

美能够征服人心、鼓舞人心、感动人心、增强人的信念,以达到推动社会生活前进的最终目的。艺术美反作用于现实美的存在和发展。艺术美不仅加深人们对现实中的美的感受和领会,而且更能影响人们的思想感情,通过观赏者的审美意识反作用于其生产生活,从而更进一步推动现实美的不断发展。谢赫在其《画品》中提到“图画者,莫不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曹植也说过“存于鉴戒者图画也。”

四、总结

总之,艺术美源于现实美,艺术美不如现实美丰富但比现实美更集中,更理想更典型,艺术美源于现实美又高于现实美。艺术美反映现实美且反作用于现实美的存在和发展。由于艺术美来源于现实生活,所以,在提高了对艺术美认识的同时必然也提高了对现实美的认识。艺术美提高了欣赏者的审美能力给其带来审美愉悦,同时过程中陶冶情操、树立理想,使欣赏者区分真善美与假恶丑,提高对生活的认识,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诗人的眼泪[M].远方出版社,2006 10

[2]中国画论类编[M].人民美术出版社

[3]艺术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09

[4]中国美术简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