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与建筑工程范文
时间:2023-07-04 17:23: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木与建筑工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近年来,土木建筑工程发展迅速,其本身具有实践性、社会性以及综合性等特征,在土木工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土木建筑工程发展火热,但是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为此,本文从土木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土木建筑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
1土木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施工质量问题
从建筑施工质量来看,我国的建筑使用年限与发达国家相比少了很多,这说明越发达越注重“质”的追求。这一事例说明,我国的建筑施工质量有待提高,并且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而造成我国施工质量问题的因素也不尽相同。第一,相关政府部门对施工管理不够重视,建筑施工是一个时时刻刻都需要严谨精密的工作,相关政府部门缺少对项目施工的实时监督与审查工作,导致一些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散漫。第二,建筑企业内部管理分工制度的不明确,这种混乱导致员工职责不明确并且得不到资源优化[1]。建筑管理企业内部质量体系建立不完善,质量管理人员缺少必要的检测手段和检测工具,检测器具配备不齐全;质量管理人员数量不足,权限范围小,不能对检测出来的质量问题采取强力有效的控制措施。
1.2建筑施工安全问题
土木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着隐患问题,这将直接给建筑施工带来质量问题,质量与安全不能分开,有了质量保证才有安全工程。安全问题有以下几点:第一,企业领导层次的不重视,企业管理并没有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这样会导致相关检查部门在执行工作时候不认真,只是按照程序办事并没有重视安全问题。对于施工人员和施工生产环节要配备的防护措施,因为要花费一定的成本,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尽量回避;第二,在建筑施工现场中,有很多不安全因素,如施工档案作假,以及不按照施工规章使用施工材料等现象。由于施工场地狭小,工期紧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施工安全设施不到位,如材料未按要求堆放,未采取遮挡措施,打桩孔未按要求封闭;第三,施工管理模式不能环环紧扣,在具体施工中,一些项目工程会分包给施工队,不是连贯的企业执行单位承担工程,在实施中难免有很多不负责的施工组织,他们不按照施工条例进行施工,只顾着自己承包部分,没有顾全大局,这种情况会使施工现场失去控制,不利于企业管理,会给施工安全带来重大威胁[2]。
1.3建筑施工成本问题
成本问题贯穿于施工管理的始终,并且成本问题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其表现形式不尽相同。第一,在很多施工企业中,对于成本的问题并不是很重视,基于流程的形式,由于合同约束条件不到位导致成本预算不规范。第二,在施工项目招标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由于招标过程中竞争比较激烈,在报价的时候有些企业之间存在着恶意竞争的现象,使得工程造价超过了工程本身的预算成本。这不仅给企业经济效益带来影响也会给成本执行带来风险。第三,成本的计算,当前建筑施工企业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预算和成本对接不上。这些缺陷都将给成本预算带来困扰[3]。
2改善当代土木建筑工程施工问题的措施
2.1对于施工材料的管理与控制
在土木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材料主要包括原材料、成品以及半成品等。建筑材料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地组成实体化的工程,因此说施工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基础。只有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才能保证建筑施工的进度。目前,在很多建筑施工环节中,由于工期紧张的原因,对于材料的管理没有一定的秩序,使得建筑材料负责部门对材料供应商选择不当,使得材料质量出现问题,危及实际的建筑施工。建筑施工材料质量的管理与控制要点如下:(1)材料质量确定首先要对材料的供应信息进行掌握,明确供货商、材料价格、以及性价比;对材料按照质量、供应时间进行合理分类,进而保证施工能够正常运行;在建筑材料的运输、保存、加工等方面进行管理,尽最大可能减少建筑组织材料浪费与损失;此外,还要加强对材料的验收,对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把关,避免不合格产品进入建筑施工现场[4]。(2)材料质量控制内容对于材料的质量控制主要有:材料的质量验收标准、材料的设计要求、材料取样试验方法,以及材料的使用范围等。其中材料的质量验收标准是指检验、试验的尺度是否合格。例如,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的质量复试指标包含有:固含量、耐热度、柔性以及延伸性等;材料的质量检验和试验主要有:书面检验。例如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复试报告等。外观检验,对建筑施工材料的品牌、规格、尺寸以及颜色大小进行直观的检验,并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理化特性检验,在专业仪器辅助下,对建筑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以及机械性能等方面进行鉴定[5]。
2.2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
对于土木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主要分为施工前的质量管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以及施工后的质量管理三部分。2.2.1施工前的质量管理。在实际的工程施工前,首先要对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基本的素质管理培训,全方位加强施工技术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并注重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各个项目部分,筛选出技术过硬的管理人员,建立施工管理队伍。对实际施工的组织进行设计,确保施工施工质量管理从源头抓起。对于施工图纸的会审,是施工前准备中的重点内容,为了避免在施工中出现问题,需要注意图纸细节方面的施工技术研究。另外,在施工中要引进的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型建筑材料需要多加审核,并作出检查鉴定书[6]。2.2.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在实际施工中对于建筑施工的管理主要表现在操作和技术两方面。首先要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步骤进行设定,明确影响工序的因素,对工序质量进行严格的审查,并准备紧急补救措施。其次,对实际施工设置质量控制点,在施工难度比较大的环节中设计技术监督重点,针对技术上的通病提前制定有效的措施,并对具体环节进行重点控制。2.2.3建筑施工后的质量管理。在建筑施工完成后,需要按照合同的要求对工程进行检查,在工程中未能完成的缺陷进行及时修正,并制定建筑竣工图。
2.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教育
引发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总体来说,主要表现在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两方面。直接原因是指建筑施工地点中的特定环境以及物对人的伤害。例如,建筑施工危险品对施工技术人员的危害等;间接原因是指施工安全管理的原因,由于管理人员的工作疏忽而引发的不安全的人员伤亡。在这两方面的原因中,人为管理是可控的,因此需要从安全管理入手,加强建筑施工的安全教育。要想实现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首先将安全管理教育在施工技术人员中开展,认知贯彻国家的施工安全方针。
3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不断发展,推动当代土木建筑工程不断改革与完善。在当代的土木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在实际施工中进行改正。为此,本文对当代土木建筑工程施工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改善土木建筑工程施工问题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尹希峤.浅谈当代土木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2):241.
[2]贺耀萱.建筑更新领域学术研究发展历程及其前景探析[D].天津:天津大学,2011.
[3]庄少庞.莫伯治建筑创作历程及思想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4]余晓平.建筑节能科学观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1.
[5]产斯友.建筑表皮材料的地域性表现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4.
篇2
关键词:土木工程;特点;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技术也有了相应的进步。在现代,人们对建筑房屋功能需求越来越大,相应的房屋施工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促使着施工管理人员要不断分析和改进传统的、落后的管理技术,找出当前工程施工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对其进行解决,达到满足建筑或土木工程的施工管理要求。
一、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特点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是指施工企业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对施工项目进行计划、监督、组织、协调、控制,将管理贯穿于整个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以实现安全、按期、优质、低耗完成施工项目的管理目标。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具备以下特点:其一,建筑施工企业是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主要管理者,且施工项目管理属于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范围是从投标开始直至交工这一期间内所涵盖的全部管理与生产组织事项;其二,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具备多样性、固定性、规模性的特点,其生产活动与市场交易活动交织在一起,使得施工项目管理更为复杂。加之,施工项目的管理内容随着施工阶段的变化而改变,所以施工项目管理的动态性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其三,施工项目管理需要将组织协调工作作为管理的重点。由于施工活动涉及技术、经济、人员、机械、法律等诸多领域,所以施工企业应当建立起完善的动态控制体系,对施工中的各项资源进行科学调控。
二、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施工单位不重视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忽视施工现场的与质量管理相关的管理工作,文明施工无人过问,安全生产抓得不紧,导致了整个施工现场管理混乱、管理松弛,“脏、乱、差”现象大量存在,各种问题不断,为工程施工质量埋下隐患。
2、工程施工技术落后
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技术不够先进或者技术实施不规范,而引起的质量问题经常出现。主要有:错误的使用施工设备,或者使用不规范,导致在进行基础性建设过程中,对细节性的注意事项认识不足,致使在进行施工时,没有把隐蔽的建筑物进行良好的整合施工,使加固、支撑等事项进行得不顺利,把基础性的建筑施工环节遗漏掉。
3、不能很好地执行施工组织设计
部分施工单位忽视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施工的重要作用。不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进行施工,有的工程甚至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导致施工现场摆放杂乱无序,工程施工安排混乱,施工质量也难以保证。
4、施工人员管理力度不足
施工人员是工程施工的第一要素,其影响工程质量主要是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工程的质量与他们的素质水平成正比。由于工程中所需用的施工人员数量是非常多的,他们的综合素质也良莠不齐,从而直接导致工程施工存在这样或者是那样的问题。
三、加强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1、健全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
现代人们对于土木工程的管理体系已经越来越重视,并且利用现代的方法对这项内容不断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为企业能够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科学的进行施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代的土木工程在进行施工时,企业会根据自身施工合理构架和工作流程构建基础、结合工程现有的情况制定出最佳的适合本工程使用的管理体系。以一个最佳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施工过程中每一项的工程做到最细致的控制管理,从而满足工程的实际要求。这个制度的完善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木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质量控制方面的乱像,保障了施工的质量。
2、完善施工的管理规划
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项目的管理和规划,在整个的施工体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现代土木工程中一个重要的内容。由于施工规划的不合理也导致了很多质量控制事故的发生,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土木工程的正常施工进度。企业在进行施工之前应该对相关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研究,将即将施工的一些细节作出合理、完善的规划,比如施工需用到材料的地点、以及相应设备的存放和定期的养护时间,这些都要作出合理的安排,尽量为开始施工工作提供便利,保障土木工程进行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3、加强工程质量管理
一是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应加强对设计方案、设计图纸等设计文件的质量进行会审。重点审核设计是否符合建设单位的要求,设计方案是否科学、规范、合理,设计意图是否明确,建筑工程与周边的环境是否和谐。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检查,查看各种标准、数据是否相符吻合。另外,要检查设计图纸是否正确反映设计方案、计算是否正确、尺寸标注是否有误、选用材料以及施工要求是否合理、整体设计中各个部门的设计是否协调等。二是对施工方案、经费预算的科学性、可行性、施工技术的工艺,结构的稳定性、牢固性等进行检查。三是对施工人员和工程质量管理人员等进行质量管理意识培训,提高质量意识。特别是应对施工人员在施工前首先熟悉施工操作流程要求,熟练掌握施工操作要领,做到心中有数,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意识。四是把质量管理与员工个人待遇联系起来,实现质量奖罚制度。对于严格按照要求施工,施工质量过硬的人员,应进行一定的奖励,对于施工质量不合格,甚至导致返修的相关责任人应进行一定的处罚。四是着重把好工程材料质量的关口。对进场材料的质量实行三检制度。对于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坚决清退出场,确保材料入场质量关。
4、施工项目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的管理
所谓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就是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活动,通过对生产因素的具体控制,使生产因素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减少或消除,不引发事故,从而保证施工项目的正常运行。坚持安全管理原则即坚持安全与生产同步;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加强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
5、加强施工环节的效果抽样检查
一是各个施工班组长应在某一道工序结束的环节,应进行自我检查,争取尽早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相关的整改。二是对每一道工序都应进行抽样检查,以便及时地发现问题,对于抽样检查结果应进行详细地记录和及时地将信息反馈给施工单位。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地要求其进行整改,确保再次检查质量合格。土木工程的施工管理还有很多新的东西需要探讨,只有我们的同行在工作中善于发现新的问题,并为之努力解决,就一定能使土木工程施工中的管理问题的解决形成一套好的解决办法。
6、加强人员的培训,扩大人才的培养
加强对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培训有利于实现在土木工程方面人才的培养,新时代的建筑体系需要更多的新型的人才来构建。因此企业应该定期的开展一些培训和活动,增强员工对质量控制与管理的认知,使整体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根据现代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还应注重施工及管理人员对于在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使用上的问题,注意控制过程中的控制要点,扩大土木工程方面的人才培养,为今后土木工程的发展做出储备的工作。通过科学的对质量控制进行管理,促进了企业建筑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国内土木工程管理存在一定问题,工程招标的不规范,不完善的管理体系,监理人员缺乏管理意识,施工人员普遍素质偏低等问题都制约了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所以应该针对土木工程管理的现状,采取有效的措施,只有不断创新管理理念,才有助于提高工程管理的整体水平,从而促进土木工程长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汪锡华.建筑施工中相关管理[J].研究科技信息,2009.
篇3
关键词:建筑结构; 安全性; 耐久性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of our countr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afety and durability present situation,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engineering structure type and significance,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formulate technical standards for reference, to civil engineering structure safety and durability can better adapt to the needs of China's modern construction, adapt to China's economic transition to the market economy after demand.
Keywords: building structure; Safety; durability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的概念
结构安全性是结构防止破坏倒塌的能力,是结构工程最重要的质量指标。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主要决定于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水准,也与结构的正确使用有关,而这些又与土建工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合理设置和运用相关联。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是指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抵抗环境中各种因素作用而保持正常使用功效的能力。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重要因素是环境,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混凝土本身的质量。
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是当今国际结构工程学科的发展前沿与研究热点,也是建设工程的基本需求。国家组织专家长期围绕工程结构可靠性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开展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了锈蚀构件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估方法,建立了人-结构系统可靠性的基本理论,考虑环境引起的钢筋锈蚀损伤对结构动力性能与抗震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在役结构的抗震性态评估理论与方法,提出了基于不确定性推理的既有结构可靠性评定方法。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2 土木建筑工程结构安全事故及其原因
土木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取决于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正常维修和保养,也与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相关联。在我国,由于设计、施工以及维修保养等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2.1由于设计差错或错误造成的结构安全事故主要是因为结构或构件没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导致建筑开裂和坍塌。
2.2混凝土结构安全事故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施工质量差造成的。
2.3缺乏较为完整的法规和标准体系及管理机制。工程建设和使用在管理上缺乏立法约束,重视项目建设,轻视使用过程中的日常维修、保养;重视建设资金的投入,忽视保养维修基金设置。在建筑结构的保养维修方面缺乏强制性措施,一些建筑结构由于保养不及时或长年失修造成结构损伤,最终导致结构破坏。
2.4 现行技术标准存在差异,安全系数设置水平偏低 按照我国现行结构设计规范所采用的可靠度设计方法,结构安全性的可靠度定义为“规定”荷载作用下的强度保证率,既不反映不同设计规范在荷载标准值上存在很大差异,也不体现结构整体上的差别。而设计规范中的结构可靠度只是对结构的构件而言,构件的安全性很大程度取决于荷载的取值,设计时安全系数设置水平与荷载系数取值有关。
3 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
对结构工程的设计来说,结构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与结构的耐久性等几个方面。
3.1与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性水准关系最大的两个因素分别是规范规定的结构需要承受多大的荷载和规范规定的荷载分项系数与材料强度分项系数的大小。
荷载分项系数是计算确定对结构构件的作用时,将荷载标准值加以放大的一个系数,材料强度分项系数是计算确定结构构件固有的承载能力时,将构件材料的强度标准值加以缩小的一个系数。
3.2结构的整体牢固性是结构出现某处的局部破坏不至于导致大范围连续破坏倒塌的能力,主要依靠结构能有良好的延性和必要的冗余度。用来减轻由于地震、爆炸等灾害事故所产生的损失。
3.3结构的耐久安全性 混凝土结构因钢筋锈蚀或混凝土腐蚀导致的结构安全事故,其严重程度已远过于因结构构件承载力安全水准设置偏低所带来的危害。
4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
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与工程的使用寿命相联系,是使用期内结构保持正常功能的能力,这一正常功能包括结构的安全性和结构的适用性,而且更多的体现在适用性上。
通常所说的土木建筑结构的耐久性一般是指工程的使用寿命,是土木建筑在规定使用年限内能够正常发挥使用功能。普通混凝土是以水泥为胶结材料,以天然砂、石为骨料加水拌合,经过搅拌浇筑成型,养护凝结硬化形成的固体材料。由于物理、化学作用,施工、环境因素的影响,混凝土是带裂缝工作的。
当混凝土结构裂缝较大时,侵蚀性物质会通过裂缝渗入混凝土内部到达钢筋表面引起锈蚀。钢筋锈蚀养化后体积膨胀将混凝土保护层涨裂,反过来又加速钢筋锈蚀,最后导致保护层剥落。钢筋锈蚀后,钢筋的有效面积减小,强度降低导致结构承载力下降。另一方面锈蚀钢筋的抗滑移能力降低,有可能导致结构出现滑移破坏。由此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结构可能出现承载力方面的问题,有时甚至会是脆性破坏。这就是混凝土耐久性问题的根源。
土木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的概念,与使用阶段的检测、维护和修理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对建筑物设计、施工规范的要求亟待提高。
由于耐久性问题对结构抗力的影响,所以混凝土结构不仅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计算,而且还应保证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满足设计规定的功能要求。
5 改善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及结构耐久性建议
改善我国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是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及结构耐久性复合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要求。文明社会的重要标致也充分体现在土建结构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及建筑的整体经济性。
5.1完善土建结构工程使用阶段的正常检测与维护机制,强化结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的概念和意识。为了保证土建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工程在建成后的使用过程中,应该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使用过程中,有必要从法制上确定土建工程的正常使用和定期检测的要求。对于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质量,设立和制定操作性更强的法规。用制度和法规来控制结构安全质量事故。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把握和约束从业人员的注册和从业机构的资质的认证,规范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及耐久性的管理体制。
5.2将可靠度设计方法用于结构设计规范,在国际学术界内通常被看成是一种发展趋势,可靠度方法对安全度的概率定义要比定值的安全系数更清晰、更科学、更合理。自1984年国家建委和国家建设部颁布了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以来,我国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已抛弃了传统的多安全系数设计方法,从而统一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可靠度设计方法。呼吁其它的工程部门如公路、铁路、港口、水利的结构设计规范也正在或计划作这样的转变。
5.3合理制定和设置土建结构设计的安全及耐久性水准,注重工程失效的风险后果、提高社会财富与资源意识,加强宣传,提高公众意识和正确导向。随时随地的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保持同步,重新审视现行土建结构工程设计规范的安全、耐久性设置水准,在建筑结构的安全设置水准上,建议集思广益,收集不同意见,使规范具有实实在在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在设计规范使用上要注意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并在充分考虑建筑物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基础上区别对待。
5.4建议规范应充分考虑及注意地区性地质、气候差价,即要学科的考虑安全性和耐久性,又要科学的考虑土建结构工程的经济性及未来的维护费用,安全和耐久性也不是无限度的提高标准。
6 结束语
总之,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关系着广大民生生命安全,是全社会综合问题的重中之重。土木建筑工程是一项量大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国家建设的发展,应坚持依法建设、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意识、加强施工管理力度,从而促进建筑行业的整体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我国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现状分析.开封大学学报
【2】 《工程结构可靠性理论与应用》,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篇4
关键词:施工;安全;环保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土木建筑发展的全新事态
随着我国的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成熟,它为国家城市建设奉献了重要的力量,成为了我国的支柱产业。伴随着一些老城区的全新计划,建筑单位建设高楼,致使城区内部的建筑领域越来越小,土木建筑密度也变小,使得土木作业工作者及经管工作者对于在工程作业当中的环境保护、安全性能等矛盾越来越明显。通常展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土木建筑因仅仅寻求高水平发展,到追求外在形的美观形式上的转变,在结合构造性能上获得很好的提高、外形的独特新颖的同时,也使得建筑结合构造的工程作业科学技术上有了更高的要求。譬如,模板体系,施工机械设备等。
二是从土木建筑一次建成交付使用,到为了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率,而采用分阶段建设交付使用。因此在建设过程中也必然面临部分施工、部分开业或者上部施工、下部开业的情况,这对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场地利用和确保购物环境舒适等绿色施工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
2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2.1 深基坑施工的掌控技术土木建筑深基坑的施工时,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作用。
很多方面呢的原因是深基坑土方开挖过程是土体卸载过程,会造成周边建筑、管线或地下结构产生一定量的沉降和偏移,因此,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影响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紧邻“生命线”工程的土木建筑的施工,深基坑的施工过程中的变形控制的良好与否,事关“生命线”工程和超高层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需要特别关注。
实践证明,采用现代控制理论对深基坑施工过程进行控制,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难题。目前工程控制方法与系统主要有三大类:开环控制、闭环控制和自适应控制。其中开环控制属经典工程控制方法,非常成熟,但由于不存在反馈系统,开环控制不能根据施工过程情况调整控制措施,控制精度比较低。闭环控制属现代工程控制方法,由于包含反馈系统,能够根据结构状态监测结果不断调整控制措施,适合结构复杂的工程,控制精度比较高。自适应控制属最新的工程控制方法,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都取得一定成果,但总体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在目前,闭环控制方法是深基坑施工过程控制中比较有效的方法。
基于上述分析和研究,特殊环境下深基坑施工的总体思路和方法是以现代工程控制理论为指导,以结构-岩同作用分析方法为手段,通过施工方案的优化达到施工过程环境受控的目的。
2.2 地上结构施工技术
2.2.1 斜爬模体系的设计和应用在以往土木建筑建造过程中,电动脚手及模板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在土木建筑结构立面垂直时此类体系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但当结构立面为斜面或者曲面的时候,这类体系会遇到很大的困难。而在闹市区的土木建筑施工时,通常均面临场地狭小,距离地面交通较近的实际情况,因此必须采用安全可靠的脚手和模板体系,这样才能既可以保证工程顺利的进行,又可以兼顾周边闹市区的安全。针对这个问题,经过研究开发,我们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可分离的斜爬模体系,可以充分适应高层建筑各种特殊外立面的要求。
2.2.2 可收分整体提升钢平台技术整体提升钢平台具有整体性好、安全性高、施工操作面大等优点,因此在土木建筑核芯筒施工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如果核芯筒形状上下变化较大,则整体提升钢平台也就面临收分处理的困难。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研究开发了可收分的整体提升钢平台体系。
其构成和工作原理如下:在建筑结构核芯筒剪力墙上设置格构柱,用钢梁和钢板搭设平台,将内外脚手悬挂于钢平台下,再采用提升设备将整个钢平台随楼层施工进行提升。如施工中要经历拆除部分内脚手和拆除部分钢梁的过程时,则在剪力墙增设悬锚脚手或钢桁架进行过渡,并随楼层上升逐层补缺,以满足施工操作。
2.2.3 超高空的钢结构塔桅安装技术土木建筑由于建筑造型或功能的需要,通常在结构顶部设置钢结构塔桅。目前顶部塔桅的施工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采用塔吊散装,二是采用整体提升,三是采用直升飞机吊装。第一二种方法依赖于顶部的施工作业面和结构形式,第三种则风险很大。因此在顶部施工作业面有限,且塔桅高度高、重量重的情况下,其施工必然面临很大的困难,采用攀升吊技术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上困难。
2.3 绿色施工技术在施工场地狭小的闹市区,进行土木建筑的建造,带来了许多以安全防护为重点的环境保护新问题和超常规垂直运输、交通组织以及营造购物环境舒适度等一系列绿色施工技术难题。
2.3.1 安全防护技术土木建筑续建工程中,如果建筑部分已投入商业运营,通常商场内购物、休闲、餐饮、娱乐设施齐全,顾客会络绎不绝,且由于地处闹市区,周边道路也通常是交通要道,人流、车流量极高,所以,安全防护的重点是防止发生超高层施工过程中的高空坠落对地面物品、人流和车流产生危害。针对此项问题,具体技术方案是:通过安全防护分析,确定需要实施防护的区域、需求和防护内容;确立不同阶段施工防护的特点和重点;考虑施工防护体系对行人、顾客和交通的影响,同时综合防护体系本身的强度要求、防火要求、维护方式、综合利用等因素。
2.3.2 环境保护技术建筑施工尤其是土木建筑的续建施工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噪声、光的污染。因此,防止施工过程中的声、光对环境的影响、强化废弃物的合理处置是土木建筑续建施工中又一大难题。针对这种特殊条件下施工的噪音、光、施工污水、生活污水等污染源,其解决方案还是采用专门的措施,防止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如对混凝土浇捣等可能产生较大噪音的施工项目,通过设置隔离棚,将泵车产生的噪音隔离;在临近居民区的地方设置施工层隔音壁,来隔离噪音;设立特殊的施工污水汇集系统,将施工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采用“立体场布”的思路,将场地设置在已建好的建筑结构上,设置空中材料周转场地,建立立体的材料堆放、接力运输的体系。为适应“立体场布”的需求,在垂直运输机械布置上,我们采取“高空接力安装技术”、特殊基础加固技术、电梯接力和超长扶墙等专门措施,解决续建工程带来的特殊难题。
2.3.3 混凝土回收利用技术由于在混凝土输送方面经常会遇到“如何穿越人行道和在营业中的楼层布置混凝土泵送以及结束时泵管中余下混凝土的处理”等问题,对此,我们设计了门架式泵管支架和配套的回收利用截止阀,解决了特殊的泵管布置和管中余料的回收问题。在地面上,通过交通组织,使人行道的一部分临时改成非机动车道,而将非机动车道利用来布置泵车,地面泵管利用门架式泵管架跨越人行道,这样可避免对交通产生影响;另外通过专门泵管支架系统的保护,可解决复杂路径泵管的布设问题。
3 结束语
我国的土木建筑行业是在不断前进的,在前进的道路上也遇到了很多的坎坷,走了一段段的泥泞路,这就要求建筑工程技术工作者共同努力下,不断的改善技术,克服所有的困难,在建筑工程科技上再创佳绩。
参考文献:
[1] 王利军,顾琰.施工企业加强现场安全管理浅析[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6(6):89-90.
篇5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问题与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其中土木工程建筑的发展更为迅速,并且对社会的良好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近年来,虽然建筑行业的进步有目共睹,设计水平和建筑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当中,有一些问题依旧存在,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较为不利。因此,需要结合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分析和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有效的策略加以解决,以不断提升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
1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则
1.1保持结构设计的完整性
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当中,对于结构设计的完整性必须加以重视,不能出现任何的缺点和问题。在制定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应当详细的分析建筑结构的各种构件,对于设计中较为薄弱的部分应当提高重视程度,根据相应的原则严格的落实设计方案,从而使设计方案的可靠性、安全性得到有效的保证。
1.2确保核算图表的高效性
在土木工程当中,应当将预先图表设计标准作为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工作,在建筑图表的制定当中,必须拥有详细、准确的数据为依托,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调查,同时进行有效的提炼和整理,使图表制作的精炼性、高效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1]。对于建筑结构的节点难题,设计人员应当进行详细的研究,对其具体的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握,从而在图表的制定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准确性,避免在核算当中出现较大的误差。
1.3突出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在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当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条件就是建筑结构设计,对于施工安全来说,也具有直接的影响。是否能够科学合理的设计建筑结构,对于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施工效果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在设计建筑结构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土木工程建筑项目的施工地质条件、实际施工情况等,进行细致的研究,并且对设计方案进行科学有效的制定,以便能够在施工当中更好的提供支持,并且能够对建筑施工和使用的要求加以满足。此外,在设计过程中,应当根据充分的地址调研报告为基础,保证建筑项目能够良好的运转。在设计当中,也应当注重对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强,对于建筑结构的实际情况,要进行深入的掌握,从而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2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的问题
2.1基地设计问题
地址稳固性对于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建筑物地下室的设计,会对地基质量产生很大的作用。所以,应当对建筑地下室进行有效的优化设计,从而确保建筑结构地基的良好质量和稳定性。但是在很多土木工程当中,并没有对地下室的设计效果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混凝土强度、建筑墙体厚度等方面容易发生不符合要求的情况,甚至会对地下室进行盲目的设计。因此,地基建筑的设计质量也会相应的受到影响,安全性和可靠性大打折扣,甚至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2.2建筑选址问题
选注问题对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具有很大的影响,要想确保建筑施工的顺利实施,科学的选址往往发挥至基础性的作用。如果选址不稳定,即使拿出再优秀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也无法确保施工的良好进行[2]。而在一些土木工程当中,由于选址当中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因而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也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建筑施工的质量自然无法得到保证。
2.3图纸设计问题
在土木工程的建筑施工当中,必须根据设计图纸来进行施工,因此施工图纸也使施工环节当中的重要基础保障,对于施工情况和施工进展来说,设计图纸的质量将会对其产生重大的影响。但是,在当前很多土木工程施工当中,施工单位对于图纸设计的重视程度不足,在施工图纸设计等相关工作中,往往敷衍了事,因而无法保证施工图纸的设计质量,其合理性与科学性也无法得到保证,因而影响了施工水平和施工质量。
3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的策略
3.1明确各项参数含义
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对于一些专业术语,必须明确其实际含义,绝不能模棱两可,并且应当准确的对其进行区分。设计人员在没有充分明确各项参数的实际含义之前,不能开始进行设计,以免对设计水平和设计质量产生不良的影响[3]。在工程施工当中,各项参数都会发挥出实际的意义,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基于对各项参数含义的正确理解,才能够着手进行建筑结构设计,从而为后续的施工提供更为良好的支持与指导。
3.2加强项目单位联系
在进行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之前,设计人员应当与承包商、投资商等进行有效的沟通,在相关主体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渠道,从而更加全面的掌握建筑施工的实际要求,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对地质条件、施工现场等进行良好的掌控。此外,在各个建筑部门之间,应当对需要进行配合与注意的事项加以明确,从而确保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与全面性。
3.3优化建筑结构设计
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当中,应当注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对于工程造价应进行有效的控制,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应尽量减低设计成本。同时还应当充分的考虑建筑投资商的经济实力和施工要求,对企业投资回报、建筑施工质量之间的关系加以明确,从而更加有效的优化设计建筑结构,制定良好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以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结束语
在当前的建筑领域当中,土木工程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当中,为了更好的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效果,必须对基础性的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因此,应当充分的明确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针对设计当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应当采取有效的策略加以解决,从而确保建筑结构设计的良好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明明,郑玺辰.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5,(22):94.
[2]高峰.土木工程建设中对建筑结构基础设计的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3):171.
篇6
关键词:土木建筑工程 施工管理 策略 更新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土木工程管理主要开展对整个项目施工的管理,它涉及到管理的内容,包括所有方面的项目之前及之后,对工程的规划、组织、控制、协调等都有管理的权利,综合管理后工程单位的人力、无力、财力等资源将得到有效配置,给整个工程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 图纸审核工作
图纸是土木建筑工程开展的主要依据,在施工前必须要对施工图采取严格的质量管理策略。作为施工的管理人员,在确定好详细的图纸方案后,必须要对图纸的结构形式具体分析,从而保证工程建筑达到理想的效果。审核中需结合现场施工的具体情况,对设计意图充分领会后将需要设计的内容融合在施工里。若条件允许则能邀请工程建设其他单位对原设计实施评估,这样可以从客观的角度看待图纸问题,有助于进一步完善设计的建议,把图纸问题在施工前期彻底解决。当修改图纸之后需及时交代清楚,要求工程建设的各方对修改后的设计图的施工内容和技术都能深刻认识。
二、现场管理工作
对工程采取现场管理措施是极为重要的内容,其直接影响了最终的施工质量与建筑效果。另一方面看,现场管理水平也是衡量工程单位管理的重要指标,能够体现出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项目时可以严格的岗位责任和健全的规章制度对现场管理者、施工者进行正确引导,使其参照标准内容完成操作任务,避免工程出现受阻问题。
1、完善质量体系
质量是任何项目工程的核心,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保持良好的工程质量,这样才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考虑到把工程质量工作落到各个方面,我们必须要从根本问题出发来处理好现实问题。并且,施工企业需严格质量保证模式,不断完善自己的质量保证系统,通过使用质量手册,规划质量策略等不同的措施来完成施工作业。
2、完善资源控制
施工资源包括了人员、材料、设备等各项内容,每个方面都会对工程施工带来影响。第一,人员是工程的直接操作者,在施工中必须把人作为本质工作加以控制,采取措施充分带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让每个操作者能树立良好的职业观念。第二,材料是整个建筑的构成形式,没有高质量的材料就无法保证建筑工程的实用性。第三,施工机械是土木建筑工程的工具,很多高难度的作业都必须要通过机械设备完成。当前,很多的土木工程施工企业都具有跨度大、范围广、领域多、种类全等特点,机械设备使用不当不仅能导致企业资产的浪费,也会影响到企业的作业效率。企业内部需针对设备监理健全的机械设备的档案,日常工作中保护好机械设备性能,这样才能使得机械设备长期处在最佳状态。鉴于机械设对施工项目的进度、质量的重大影响,在选择机械设备时必须谨慎对待。
3、完善环境工序
对于土木工程施工而言,能够对其施工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是多个方面的,其不仅有环境条件方面的影响,施工工序的科学与否也是关键的因素。如:地理位置、水文气象等等。这就需要工程单位能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工程所处的环境位置实施有效的施工策略,且采取正确的施工工序,这样才能维持良好的作业质量,创建文明的工程作业秩序。我们应该维持现场工序的正确摆放,这样才能给施工质量和安全打下良好的基础。工程单位需做到以下几点:(1)技术更新,对于选择的工程技术及时更新,这样可以降低粉尘、气体、噪声、地震等带来的异公害,营造良好的作业环境。(2)管理策略,结合当前施工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管理,从而避免粉尘、噪声、废弃物等给环境造成的影响。(3)装配施工,这样能够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避免土建施工带来的不同废弃物损害,给社会环境造成影响。(4)机械设备,对机械设备进行严格把握能发挥理想的施工效果,从而把工程项目做到位。只要施工质量达到标准,则就能有效的控制了施工项目操作,避免施工现场有害气体给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5)材料选择,不得因为考虑工程造价而选择质量差的材料,选择优质材料能够避免有害气体、噪声、地震和其他类型的公害。
三、项目安全工作
安全是项目施工的重要方面,只有在安全条件下才能保证操作人员的自身安全,防止出现意外事件而影响到工程进度。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安全管理活动,组织安全操作等等。土建项目在实施时可以对生产要素给予管理,从不同的方向对生产因素实施具体的控制。
1、搞好设计安全
设计是项目工程施工前的关键,设计方案的科学性直接影响了最后的作业情况。操作人员需要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保证体系严格控制,每项工作都必须落实到实处。工程单位可以创建一个完整的安全管理监督网络,对于工程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及时处理。
2、制定管理措施
安全管理制度对于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效率有决定性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能够创造良好的工作秩序,保证每个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安全策略是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对生产各因素状态能够正确控制。结合施工生产的具体情况,安全管理体现出来的行业特征显著。
3、开展人员教育
对于作业人员采取必要的安全宣传教育也是很重要的,在建筑施工技术不断发展改革的同时,我们应该对当前的工程进行改革调整。通过教育宣传等方式来增强作业人员的责任心,对施工设备机械能灵活操作,不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含量。
4、落实各项措施
安全措施的颁布必须要得到实行,这样才能体现出其实际作用。工程单位需对操作环节的每个细节给予引导,让工程作业人员能转变自己的作业方式。例如正在砌筑的墙顶上不准行走;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带、安全帽;电焊操作工作地点5 米以内不得有易燃、易爆材料等。
篇7
作者简介:
张俊峰(1981-),男,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空间钢结构非线性研究,(E-mail)。
摘要:文章对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09年招收的第一届19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了调查,调查涉及报考与招生、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实践地点、实践类别、实践基地、学位论文等内容,考核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效果和研究论文情况。通过调查和考核,分析了全日制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2)01-0041-04
2009年3月19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充分认识开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要从科学定位、教学要求、实践要求和学位论文四方面创新培养模式,确保培养质量。教育部决定在已下达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基础上,增加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5万名,而且以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1] 。2009年9月,教育部决定2010年在保证研究生总招生规模不变的前提下,从以往安排的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计划中划出5%~10%的比例安排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之中,并计划用5年时间,将学术型硕士与专业硕士的比例调整为1∶1[2] 。
教育部的这一系列战略性举措将为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但是,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这一新型研究生培养形式,如何在全日制工程硕士招生的同时保证培养质量、突出工程特色,成为政府、企业、高校共同关注的问题[3-5] 。从2009年开始,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对2009级学生进行了全过程跟踪培养。2011年招收的第一届19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已顺利毕业,文章阐述了近两年来关于全日制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和毕业等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思路,内容涉及报考与招生、指导教师、实践环节和学位论文等。
一、 报考与招生
据统计,首届19名专业学位研究生均报考的是科学学位,后来在科学学位招满的情况下,调剂到专业学位。而研究生导师在填写招生计划时约有34%的导师不愿意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实际招生时约有80%以上的导师首先考虑
招三年制的科学学位研究生,个别教授和副教授在招不到科学学位研究生的情况下,甚至放弃当年招收研究生的指标。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和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都还不了解,从观念上还没有接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学生不愿意上,导师不愿意招[6] 。从2011年的报考情况看,也只有5名学生报考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约占研究生总招生人数6%,情况稍有好转,但仍然不容乐观。
二、 指导教师
郑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有教授22名,副教授18名,高级工程师15名;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59名;校外合作导师29名,均为高级工程师。
(一) 校内导师情况
2009年招收的19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校内指导教师15人,其中有教授7人(1人为博士生导师,其余均为硕士生导师),有4位教授每人分别指导了2名专业学位研究生,其余每人指导1名;另外还有5名副教授,1名高级工程师,2名讲师(博士)。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校内导师职称比例分布如图1所示,2009年指导专业学位的导师情况见表1。
第一,教授指导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总数为11人,约占当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总数的58%,教授中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导师占教授总人数的55%,比其他职称都高,这主要归结于以下几个原因:(1)学生更愿意选择教授作为其研究生导师;(2)教授的科研项目较多,需要一定数量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来完成这些课题;(3)相对而言,教授和研究院、设计院、企业交流更多,可以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更多、更合适的实践场所。
第二,讲师(博士)中担任研究生导师的占讲师总数的50%,也比较高。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中有5位副教授,其中两位是年轻博士,从中也可以看出,年轻博士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比例很高,这归结为两个原因:其一,由于科学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名额在减少,相对于教授,年轻博士招到科学学位研究生的机会要少,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愿意招收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其二,年轻博士观念转换快,能很快理解教育部开展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政策,并积极进行实践。
第三,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作为校内导师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占其总人数的比例低,虽然在随后的调查中有一部分高级工程师作为合作导师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但总体来看导师积极性不高。
(二)校外导师情况
对2009年招收的19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校外导师进行了调查,在研究生实践基地中,约有60%的校外导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工作,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三方面。
第一,在校外导师的管理上存在缺失,学校对校外导师无法进行约束,缺乏研究生培养方面必要的管理措施。
第二,由于工作原因,校外导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仍需加强与校外研究生实践基地的沟通和协调。
第三,通过与研究生管理人员、校内导师和研究生的沟通,校外导师虽然已逐渐熟悉了研究生培养方法,但他们对研究生培养特点还缺乏深入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
三、 实践环节
(一)实践地点
对19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地点的调查显示,有3名在郑州市以外,约占总人数的16%;16名位于郑州市,约占总人数的84%。学生的实践地点比较单一,学校签订的实践基地也反映出这个问题,这样导致学生参与复杂工程的机会少,实践活动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二)实践类别
直接参与施工现场实践的有14名专业学位研究生,约占总数的74%。其中施工技术与管理工程2人,复合地基与基坑支护工程3人,工程结构鉴定加固1人,道路桥梁工程1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1人,桩基检测1人,工程项目管理5人。
没有直接参与施工现场实践活动的有5人,约占专业学位研究生总数的26%,其中,施工技术与管理1人,道路与桥梁工程3人,建筑材料检测1人。
从实践类别可以看出,直接参与施工现场实践活动的约占专业学位研究生总数的74%,没有直接参与工程现场但参与工程设计管理等实践活动的约占专业学位研究生总数的26%,实践技术类别比较广泛。
(三)实践单位
学校签订的实践基地共11个,包括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河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化工部郑州地质工程勘察院、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河南省第五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郑州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建达工程建设监理公司、河南省地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学校与实践基地签订相关实践基地协议并挂牌。
通过对19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调查显示,在签订的实践基地实习的共10人,占专业学位研究生总数的53%;在其他单位的有9人,占总人数的47%。这9人分别在7个单位实习,其中有交通规划、勘察专业的设计院和公司、铁路通道类的咨询公司、加固公司,也有基础工程检测公司和建筑工程公司。
在签订的实践基地实习的10名研究生中,分布在4个实践单位,其中有6人集中在一个单位,签订的11个实践单位实际参与培养的占实践基地总数的36%。
以上调查说明如下问题。
第一,实践基地虽然签订并挂牌,但还没有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可靠、便利的平台,有一半以上的实践基地还没有参与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第二,
实践基地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还需要细化,与实践基地单位的合作还很松散,虽然签订的实践基地涉及地基基础和建筑工程,但仍有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没有去这些实践单位。通过了解发现,与实践基地的签订是基于学校合作的层面,而研究生的培养是基于导师开展的,一些导师与这些单位并没有合作和来往,导致不能与这些单位联合培养,只好自己再联系其它单位。
第三,实习基地单位覆盖面不够。校内导师的横向项目以及研究方向很多,而签订的实践基地涉及的专业面还不够全面,有待进一步的建设,如加固类、道路桥梁类等。增大实习基地覆盖面既可以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又能保证签订的实践单位有足够的能力来参与培养。
(四)实践效果
笔者对19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内容进行了调查,对实践情况进行了考核。调查结果显示:专业学位研究生所从事的实习与校内导师研究方向相符的共14人,约占专业学位研究生总数的74%,有差异的有5人,约占专业学位研究生总数的26%。而从考核的结果也发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所从事的实习与校内导师研究方向相符的研究生,考核结果比较好。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1)校内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仍然起着主导作用,直接决定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2)校外导师从时间和精力上还不能很好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不能从专业深度上系统地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培养;(3)实践基地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导师还不能为自己的研究生找到合适的实践基地,因此培养效果不理想。
四、 学位论文
(一)论文审核
为了准确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情况,学院组织了5名各个专业方向的校内专家集中对19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进行了第一轮盲审,基本情况如下。
论文选题均来源于工程实际,但约有26%的论文存在研究内容缺乏创新,研究深度不够,论文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53%左右的论文写作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各级标题使用不当,参考文献及索引不规范,图表表达不规范,论文出现比较明显的错别字等。这些现象反映出学生写作不认真、态度不端正、导师要求不严格等问题。
论文形式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约占论文总数的79%,其余约21%的论文涉及调研报告、项目管理和结构设计。这说明学位论文的形式还比较单一,学位论文思路还没有完全从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中转变过来。
论文研究深度不一。约有30%的论文与实践结合得很好,论文比较系统、研究深入,但10%左右的论文深度不够,反映出学位论文考核标准不具体,执行不严格,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少数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缺乏正确认识;因此,研究生管理部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考核和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的考核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论文评阅
19名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都被返回并要求对盲审提出的问题进行修改,修改后参加论文评阅。答辩前共送出了40份评阅书(2名专业学位研究生由3位评阅专家盲审,其余论文均为2位评阅专家),评阅成绩为优的共6份,占评阅总数的15%;评阅成绩为良的数量最多,共33份,占评阅总数的82.5%;评阅成绩为一般的为1份,占评阅总数的2.5%。
(三)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由来自校内外的5名专家组成,19名专业学位研究生均通过了学位论文答辩,95份答辩成绩如下:优共30份,约占31.6%;良共55份,约占57.9%;一般共10份,约占10.5%。从19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评阅结果与答辩成绩可以看出以下问题。
第一,评阅结果与毕业答辩结果大体相符。成绩为良的居多,占一半以上,其次是优,有少部分研究生的论文和答辩成绩一般,与学院组织的第一轮盲审结果也基本一致。
第二,论文完成后,部分学生对答辩很重视,进行了认真准备,答辩结果比较理想,而有少部分学生论文没有完成得很好,也没有认真准备,答辩成绩一般。毕业答辩环节虽然是研究生对毕业论文的汇报,但却是研究生考核的重要环节之一,应严格考核、加强管理。
五、 结语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已成为中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进行了该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对2009年招收的首批19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了培养全过程调查,分析了在报考与招生、校内外指导教师、实践环节、学位论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从观念上还没有被学生和导师所理解与接受,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宣传和引导。校内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起着主导作用,还需要积极鼓励参与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中来,不断加强与专业实践的结合,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基础。实践基地建设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加强实践基地建设的广度与深度,设法让优秀的校外导师积极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一环。学位论文应结合实际工程,但同时也应注意选题的深度,加强学位论文的考核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的关键,对加强毕业答辩管理和监督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工作的通知[EB/OL]. (2009-03-21)[ 2009-03-26].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编制 2010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的通知[EB/OL]. (2009-09-03)[2009-03-14].edu.省略/kaoyan/2009-09-14/1745218890.shtml.
[3] 李忠, 熊玲, 陈小平. 建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奖助体系、实践教学基地的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 (2):8-12.
[4] 马永红, 赵世奎, 李晔.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跟踪研究思考[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1(1):74-77.
[5] 张东海, 陈曦.研究型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状况调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 2011,32(2):83-90.
[6] 赵军, 张猛, 王建强,等.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的研究与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 2010, 19(2):140-144.
Postgraduate educ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ZHANG Jun-feng, ZHAO Jun, WANG Jian-qiang, CHEN Huai, GE Su-juan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P. R. China)
Abstract:
篇8
土木工程
(1)某体育场悬挑屋盖表面脉动风压空间相关特性 陈朝晖 张海永 陈丰
(9)压力型锚杆锚固段长度确定方法研究 廖军 涂兵雄
(15)非饱和粘土路基平衡湿度空间分布特征及预估 邱欣 杨青 游庆龙
(21)干砌填充墙框架结构抗侧性能及简化计算 林坤 刘 totoev yuri
(28)带沉渣单桩荷载-沉降曲线的数学描述 梅国雄 陈健 宰金珉
(33)h型抗滑桩抗滑机制模型试验研究 刘新荣 欧明喜 郑颖人 张永兴 周杨
(38)细晶粒高强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与参数分析 葛文杰 张继文 曹大富 戴航
(46)带缝钢板剪力墙弹塑性简化分析模型 陆金钰 范圣刚 闫鲁南 王恒华
(52)梁端翼缘扩翼型节点抗震性能分析 王燕 刘芸 毛辉
(61)大变形条件下单桩水平承载性状分析 张磊 龚晓南 俞建霖
暖通工程与建筑物理
(66)玻璃幕墙传热系数计算方法及工程应用 雷克 吴杰 张其林 庞绍华
(73)住宅建筑内火灾高温烟气流动数学模型 郭震 袁迎曙
(79)湖水源热泵系统排热工况下散点排水对湖体温度场的影响 陈金华 袁娟娟
(86)西藏地区太阳能采暖建筑热工性能优化研究 王磊 冯雅 曹友传 余南阳
(92)冬季工况下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中大地的自调节能力分析 王勇 杜红梅 罗敏
(100)屋顶绿化传热临界温度 唐鸣放 杨真静 郑澍奎
(105)粤东农村住宅室内热环境及热舒适现场研究 金玲 孟庆林 赵立华 张宇峰 陈霖
市政与环境工程
(113)不同温度及厌氧/好氧运行条件对聚磷菌衰减特性的影响 苗志加 薛桂松 翁冬晨 曹贵华 彭永臻
(118)阶段时间对cmicao工艺低温运行特性的影响 朱光灿 雷晓芬 许卓 吕锡武
建筑材料
(124)高钙粉煤灰地聚合物固化/稳定重金属的试验研究 郭晓潞 施惠生
(129)钢纤维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的制备技术 王冲 林鸿斌 杨长辉 叶建雄 白光
(135)再生细骨料及其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特征 耿健 孙家瑛 莫立伟 张国良
(141)硅藻土制备介孔sio2气凝胶 王宝民 宋凯 韩瑜 张婷婷 王立久
(147)快速失水条件下纤维素醚改性水泥浆体水化规律 马保国 苏雷 蹇守卫 赵志广 刘敏
(153)聚羧酸系超塑化剂分子结构对c3s水化行为的影响 刘加平 俞寅辉 冉千平 乔敏 高楠箫
无
篇9
众所周知,因变形体具有极其多样和复杂的变形机理,故在实际研究当中,为能够有效模拟、逼近以及准确揭示出变形体的变形规律和动态特征,必须运用有效模型这种研究手段,这对于灾害的防治及相关工程的设计,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总的看来,处理和分析变形数据、及对各方面变形进行物理解释和预报,这就是变形分析所涉及的主要研究内容;据此,可把变形分为两部分:即变形的几何分析和变形的物理解释。
一、变形的物流解释方法
这种方法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把变形体的变形及变形的形成原因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来,并对其中的变形成因进行相应的解释,主要有以下这几种方法:
1统计分析法。通过回归模型的建立,对所观测的效应量(变形)及原因量(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来完成荷载-变形之间关系数学模型的建立。具有“后验”性质的统计分析法,在当前变形成因分析法当中应用得比较广泛;因具有不确定性和多样性,这是变形因素所固有的特性,再加上自身有限的观测资料,故对于回归分析建模的准确性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对于回归分析模型来说,其具有多种类型。
2确定函数法。这种方法主要采用有限元法,通过一定的假设条件,结合变形体相关的物理性质及力学性质,基于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把荷载与变形之间的函数模型建立起来,再应用所构建的函数模型来对变形体在一定荷载作用下可能发生的变形进行预报。这个具有“先验”性质的函数模型,在相关物料概念方面,具有比统计模型来得更准确的优势,但也因存在着比较大的计算工作量,故对于用来计算的数据具有比较特殊的规定。
3混合模型法。基于确定性模型和统计模型这两种模型而发展起来的。若原音量与效应量具有较明确的关系,则进行计算以FEM,Finite,Element,Method(有限元法)为主,若对于这类原音量:①有关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即使应用相应的物理理论进行计算也无法给予确定、②与效应量具有不很确定的关系,则应采用统计模式来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再跟实际值加以拟合而把模型建立起来。例如,我国曾有学者在进行坝体形态分析过程中,应用混合模型分析法进行分析,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此外,在应用混合模型进行建筑物变形分析和预报过程中,还可应用反分析法;这种反分析是在把系统识别理论进行仿效的基础上,以正分析成果为其证据,来进行相应的理论分析,通过反求来把建筑物及周围材料的参数、相关规律及信息等向建筑物相关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进行反馈,以达到对建筑物进行变形监测的目的。
二、变形的几何分析方法
1时间序列分析。相关研究表明,在变形监测过程中,因来自于某个测点上的一系列观测量正常会构成一个具有离散特点的随机时间序列,故可基于时间序列分析法来把ARMA(p阶自回归q阶滑动平均模型)建立起来。相关实践表明,以趋势函数模型+ARMA或者动态数据系统进行组合来来完成模型构建会获得更好的效果,这二者(即趋势函数模型+ARMA和动态数据系统)将分别达到这两个作用:第一,把非平稳相关序列向平稳相关系列进行转变;第二,有关随机动态系表达式的寻求过程可通过建模来进行处理;由于系统输出的特征及状态均集中在模型参数,故可对变形成因进行解释,在此基础上再对建筑物的变形进行预报。如果考虑到粗差所带来的影响,则可把稳健时间序列分析法加以引入,并完成模型的构建;若时间序列属于比较小的数据量,则进行建模可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来操作,以累加生成法来加工原始数据,使其变成生成数列,以达到谁继续减弱、规律性增强的良好效果。在进行时序分析过程中,通常先对单测点进行分析,如果能以多点关联变形分析法来对各测点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则对建筑物的监测分析和预报将获得更好效果。
2频谱分析法。对于变形时间序列,若具有周期性变化特征,诸如大坝的水平位移就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特征,则可应用Fourier(付立叶)变换把时域信息向频域进行转化并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把各个谐波频率的振幅计算出来,并把最大振幅所对应的主频确定出来,这样就可完成变形变化周期的确定。若输出为测点的变形,输入为跟测点有关的环境量,通过估计频率响应函数、响应谱函数及其相关的函数,就可把输出与输入之间的相关性求得出来,以此把对变形产生影响的主要因子找出来,从而可对建筑物的变形成因进行相应的物理解释,在此基础上并对建筑物的变形进行相应的预报。
3小波分析法。科学的发展,促使了自然、社会等多学科的相互交叉,从而形成了小波理论这一多学科交叉结晶,在当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和科研之中;应用这种分析方法,可在时频域局部信号中完成有效信息的提取,再运用离散小波变换来进行分解和重构变形观测数据,这样就把误差进行有效分离,能对局部变形特征及整体变形趋势进行更好的反映和体现。相比于付立叶变换,可发现小波分析法与之较为相似,有关周期性的变形,应用小波变换同样可进行准确探测;在动态变形分析中,若采用小波分析法,则可把基于小波的多分辨卡尔曼滤波模型成功地构造出来,为土木工程建筑物的变形分析及预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篇10
关键词:项目管理 质量 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特点
首先,施工项目的管理者是建筑施工企业,而施工项目管理的对象是施工项目。由于施工项目的多样性、固定性及庞大性特点,使施工项目的生产活动与市场交易活动交叉在一起,买卖双方都投入生产管理。
其次,施工项目管理要求强化组织协调工作。由于项目施工的人员流动大,资源需求种类繁多,整个施工活动涉及到复杂的经济、技术、法律、行政和人际等方面的关系。因此,施工项目管理中的组织协调工作十分艰难、复杂、多变,必须加以强化。
最后,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随不同的工程项目和各个施工阶段的不同而变化,而且各阶段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差异很大。因此,作为工程项目的管理者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动态管理,并要对各种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才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效益。
二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是基于系统工程理论发展而来的,受制于诸多因素。从目前国内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现状分析,影响项目管理的主要问题如下:
1.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不高
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不但影响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而且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问题。在重特大安全事故频发的现实状况下,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已成为全社会各方普遍关注的问题。土木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是:混凝土构件的几何尺寸的变形出现胀模、砖砌体纵横墙不同步砌筑;钢筋漏放,或钢筋搭接长度不够;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不合理;钢筋成形绑扎及安装不正确等。
2.工程监理方面的问题
工程监理人员素质较低,经验匮乏,合同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发展商往往将工程监理当作质检员,限制了工程监理在控制工程质量中的作用;工程监理的范围狭隘,监理应贯穿于土木工程施工建设的始终,并且根据其发现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从而保证工程顺利进行,但目前工程监理仅限于施工阶段;工程监理市场不规范,发展商随意压价,工程监理公司为了能够得项目而勉强接受,抑制了工程监理公司的积极性,导致驻场人员不足或驻场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工程监理公司难以起到对工程项目应有及到位监理作用,使工程项目监管流于形式,也使建筑监理市场十分混乱,限制了工程监理事业的发展。
3.土木工程成本管理不科学
成本管理不到位,在于项目部对成本的控制不严,管理不科学,致使工程项目管理成本和建造成本增加导致经济效益流失。有的施工建设资金不能有效地运用到项目中去。企业管理粗放,没有对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的成本分析设定工程建造目标成本,且没有对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建筑材料市场及劳动市场的情况作充分的调查,从而缺乏对项目的建造成本、利润等经济指标的正确分析和有效控制,有的根本不知道现场该用多少钱才能把质量优良的工程项目建造起来,不管项目“肥瘦”都砍一刀,把有限的建设资金抽回企业本部,由此造成了工程项目的建设资金缺口大,导致工程项目使用的建筑材料不符合要求,请不到技术水平高工人,从而直接影响了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导致整个施工过程的恶性循环。
4.土木工程合同管理不规范
由于我国建筑市场不成熟,即使制定的合同条款存在“不平等条款”,施工企业也会接受。而企业为了盈利,往往会在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配置及各种资源投入受到制约,从而影响工程质量,并造成合同违约现象严重。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为了控制成本的需要,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存在违约心态,严重影响工程建设的市场秩序;缺少合同的规范管理,合同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增加了企业的法律风险。
三 提高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水平的策略
1.提高施工质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首先,把好原材料质量关。从源头抓起,采购的钢材、木材、砂及其它重要原材料要符合相关的国家规范和行业标准。
2)强化施工企业管理者的质量和责任意识。只有建立起严格的质量和责任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工程的质量,同时要将提高工程质量意识贯彻到整个企业,使其成为全体工程管理人员的自觉行为。
3)严控施工各工序检验程序。在施工过程中,质检员要严格按照施工程序,逐个逐项检查,能够实际测量的要实际测量。
4)在有些关键的工序上必须要建立样板先行制度,并将样板施工的各个工序形成制度化文件,贯切落实到现场的管理人远和作业班组。
5)通过制度化管理使管理层和作业层有机结合,做到共荣共辱。
6)通过奖罚分明的分配制度充分调动管理层和作业层人员的积极性,使工程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成为理层和作业层人员的行为准则。
只有这样,才能全力保障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
2.完善监理制度, 充分发挥监理的积极作用
1)提高工程监理人员的素质。借鉴发达国家提高工程监理人员素质上的先进经验,对监理工程师的认定,不但要通过职业资格考试,也要辅之以年龄、工龄、工作经验的限制。
2)规范监理市场。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费用标准,提高工程监理的积极性,促进监理市场的良性发展。
3)扩大监理人员的监理范围。将监理法范围扩大到工程项目设计、生产设备招标、工程进度和质量控制等重要环节。
3. 建立成本预控机制,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1)施工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力求经济效益最大化。
2)项目成本控制就是项目经理部为实现《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中规定的责任目标成本而展开的成本预测、计划、实施、核算、分析、考核、编制成本报告与整理资料的系统管理活动,是实行项目成本核算制的主要内容。
3)对建筑材料市场要做充分的调查,并建立项目材料市场价格项目的动态台帐,对项目建造成本必须要实行动态管理。
4)对项目成本要进行精细化管理。
5)项目部必须要建立起责任成本的预控机制以有效控制成本。
4.完善合同管理体制,规范建设工程市场秩序
1)增强施工企业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双方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制定合同条款,这不但有利于施工过程中合同的履行情况,更是工程质量的最终保证。
2)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建立考核制度,实行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并且加强合同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
3)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合同的签订、审查、授权、公证、监督的程序来执行,进而提高合同的管理水平
四 土木工程的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及国际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土木工程施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土木工程建设应迅速消化吸收科技、管理等方面的先进成果,使其成为土木工程建设的助推器。
1.加强新材料的研发及使用
加强新材料的研发力度,不但要增加建筑材料的品种,更要改善传统材料的性能。例如,粘土发展为非粘土制品、粘土实心砖发展为空心砖;高度混凝土的使用和各种新的结构形式的出现,使其更环保节能;大量高等级钢材的使用,增加其韧性。新材料的应用必然会提高我国建筑的质量、美观性、舒适性,提高我国建筑领域在国际上的地位。
2.强化计算机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强化计算机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运用是必然趋势,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必然会加速建筑业的大力发展。加强计算机在土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包括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BIM技术,提高设计质量,缩短工期;加强计算机在材料检测中的运用,提高建筑产品的质量,增加经济效益;运用计算机实现信息化管理,对施工过程中的人、财、物实现计算机实时监控管理,保证信息畅通。
3.创新管理技术,转变运营方式
改变以往以手工操作为主的生产方式,运用现代化的生产工具实现机械化建设。采用股份制形式,实现公司化、集团化运作,实现规模化效应,并且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