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的概述范文
时间:2023-07-04 17:23: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教育的概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基础教育中的劳技教育,这些国家中的大多数还及时调整劳技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目的是使其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经济与生活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及时发展变化。国际上中小学劳技教育课程发展的总趋势是:课程目标向以基本技术教育为主线转移,课程内容中提高现代科学技术含量,很多国家已把信息技术作为劳技课程的必学项目;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例如,英国从1990年开始,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开设“设计与技术”必修课;法国从1985年开始在中小学开设“科学与技术”必修课;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从小学起至中学开设“工艺”必修课,1999年开始,在教学计划中又增加了“劳动培训”和“制图课”。我国香港地区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也已把“技术”纳入中小学的主要学习范畴。
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实施中小学劳技教育课程,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然而,面向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加强基本技术教育已成为世界性潮流的趋势,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反思。我国社会生产劳动从体制、结构、内容到方式都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同时,对劳动者的科学文化与技术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已经加入WTO,要在更广阔、更大的范围内与世界上科技与经济强国进行直接竞争,各行各业都需尽快提高劳动者的创新精神和技术创新能力。面对这种严峻的现实,我国现行的中小学劳技教育课程,不论在课程目标的时代性、课程内容的科技含量与先进性方面,还是在课程的实施、评价以及与之配套的师资培训、基地建设、仪器工具配备等方面,都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不足;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整体构建符合时展和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必须对现行中小学劳技教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
二、树立“育人为本”的现代课程观
课程是社会历史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人们逐渐深化了课程的本质和内涵,提出了“育人为本”的现代课程观。“育人为本”的课程观认为:“课程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及学习活动方式组成的用以指导学校育人标准和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和提高自己的媒体。”这种课程观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吸取了各种课程观的合理部分,防止了各执一端、顾此失彼和产生片面性。正如廖哲勋先生所论述的:“根据课程产生、发展的规律,中小学课程设计应以育人为中心。其基本精神是,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出发点,把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而各有特色的发展问题置于课程设计的中心,从而全面辩证地反映社会、知识、学生三因素对课程设计的必然要求。”这种“育人为本”的课程观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原理和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是能指导我们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现代课程观。用这种课程观来审视中小学的课程体系,才能认识到在中小学课程结构中不可缺少劳技教育课程。
(一)社会发展需要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先后掀起面向21世纪的课程改革浪潮,其共性是“整个教育内容为适应社会科技文化进步和劳动世界需要而演变”;其共同特点之一是加强道德、情感和劳动技术教育;其目的不仅是对现代学校课程弊端的纠正,而且是为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要求而进行的课程结构的变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中指出:未来社会人口增长、科技飞速发展并日益深入到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更紧密地结合起来;终身教育时代的学习期与劳动期将更经常地同时与交替进行:几乎所有国家都开始将技术和生产劳动结合进整个校内外活动之中,并成为课程整体设计中的内容。
另外,终身教育时代已经到来。终生发展需要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包括学习能力、职业能力、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我们知道,个体态度和技能的形成是不可能靠传授的,必须让学生从小就参加适时、适量、适度的体脑结合的生产与生活劳动和社会实践。21世纪是高度科技化、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的文盲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使用计算机、不懂技术、跟不上科学飞速发展和技术不断更新的人。由于以上发展和变化,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内容也应有所发展和变化。因此,包含技术、劳动和多方面综合科学知识在内的,以培养学生态度和技能为主,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技术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动手实践能力的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是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
(二)学生发展需要
现代社会在信息传递、知识增长、技术创新、经济发展、职业流动等方面的变化速度越来越快。这些变化使学生将来的求职、生存和发展,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即学生的发展需要具有择业、竞争、创业和应变的意识与能力,要具有适应社会快速变化的足够的生存能力。
而且,终身教育时代的学习与劳动经常是同时或交替进行的。如果现在的学生不改变传统课程观下“死读书”和单一注重记忆的学习方式,不会在劳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也将不能适应未来社会自身发展和学习与工作的需要。
为使学生适应现代社会这些急剧的变化,就必须从小对他们进行了解和驾驭外在人造“工具系统”和构建自身内在“工艺结构”(态度、技能、意志、情感等)的劳动技术教育。
在学生亲身参与的与社会一般职业密切联系的劳动实践中,可使他们每一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天资和才能发挥的劳动项目及职业种类,从而能从小培养他们的职业兴趣、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个性特长。这些兴趣、特长和精神有助于他们将来的择业和创业。
另外,根据现代脑科学的有关研究成果,劳技教育课程与人脑功能开发也存在着密切关系。人的双手是“脑的器官”,手的操作要在脑的指挥下进行。少年儿童在生长发育期间,动手操作是其思维和感知觉形式的主要来源之一。用手操作的技术性劳动,可促使他们变得注意力集中、反应机敏、记忆增强和思维精确。多方面的研究已证明,少年儿童在物化自己劳动产品的精细操作中,有利于其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灵活而有机的结合,能够促进其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因而能有效地锻炼、提高和开发脑功能。由此可见,中小学开设劳技教育课程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知识发展需要
知识和技术的重要作用与地位,随着生产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日益显现出来。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已不再是传统中知识的概念,而是具有更广泛、更深刻的涵义;已经突破认识和经验的范畴,进入实践和创造的领域。知识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和结晶,更是从事实践与创造的思想、工具与手段。知识的内涵已包含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全面反映。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西方学者提出了对知识“再概化”的观点和知识走向“世俗化”的理念。
以发达国家为主要成员国的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已把人类迄今创造的所有知识分为四大类,即:事实知识、原理知识、技术知识、人力知识。上述前两类知识一般通过学习、传授就可以获得。而后两类则属于隐含性经验知识,蕴含着操作与管理的知识与能力,而且更强调其中的能力部分。它们需要在劳动实践中通过个体思维、行动、综合体验和内化才能真正获得。
知识的这种发展,使学生“学习最有用知识”的学校课程,自然也要随之变革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使课程内容跟上知识的发展,使学校课程跟上时代的发展,使课程加速对教育和学习进程进行改造;最终目的是培养出知识结构和人才素质结构都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劳动技术教育课程使中小学课程体系增加了实践环节,把劳动、技术和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打破了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的学术理性课程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得上述第三类、第四类难以在书本文化课中获得的知识,还可促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世界去理解、探究、创造和发展知识,显然,开设劳技教育课程,是知识发展的需要。
一、国内外劳技教育课程发展概况
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基础教育中的劳技教育,这些国家中的大多数还及时调整劳技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目的是使其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经济与生活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及时发展变化。国际上中小学劳技教育课程发展的总趋势是:课程目标向以基本技术教育为主线转移,课程内容中提高现代科学技术含量,很多国家已把信息技术作为劳技课程的必学项目;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例如,英国从1990年开始,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开设“设计与技术”必修课;法国从1985年开始在中小学开设“科学与技术”必修课;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从小学起至中学开设“工艺”必修课,1999年开始,在教学计划中又增加了“劳动培训”和“制图课”。我国香港地区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也已把“技术”纳入中小学的主要学习范畴。
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实施中小学劳技教育课程,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然而,面向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加强基本技术教育已成为世界性潮流的趋势,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反思。我国社会生产劳动从体制、结构、内容到方式都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同时,对劳动者的科学文化与技术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已经加入WTO,要在更广阔、更大的范围内与世界上科技与经济强国进行直接竞争,各行各业都需尽快提高劳动者的创新精神和技术创新能力。面对这种严峻的现实,我国现行的中小学劳技教育课程,不论在课程目标的时代性、课程内容的科技含量与先进性方面,还是在课程的实施、评价以及与之配套的师资培训、基地建设、仪器工具配备等方面,都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不足;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整体构建符合时展和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必须对现行中小学劳技教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
二、树立“育人为本”的现代课程观
课程是社会历史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人们逐渐深化了课程的本质和内涵,提出了“育人为本”的现代课程观。“育人为本”的课程观认为:“课程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及学习活动方式组成的用以指导学校育人标准和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和提高自己的媒体。”这种课程观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吸取了各种课程观的合理部分,防止了各执一端、顾此失彼和产生片面性。正如廖哲勋先生所论述的:“根据课程产生、发展的规律,中小学课程设计应以育人为中心。其基本精神是,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出发点,把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而各有特色的发展问题置于课程设计的中心,从而全面辩证地反映社会、知识、学生三因素对课程设计的必然要求。”这种“育人为本”的课程观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原理和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是能指导我们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现代课程观。用这种课程观来审视中小学的课程体系,才能认识到在中小学课程结构中不可缺少劳技教育课程。
(一)社会发展需要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先后掀起面向21世纪的课程改革浪潮,其共性是“整个教育内容为适应社会科技文化进步和劳动世界需要而演变”;其共同特点之一是加强道德、情感和劳动技术教育;其目的不仅是对现代学校课程弊端的纠正,而且是为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要求而进行的课程结构的变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中指出:未来社会人口增长、科技飞速发展并日益深入到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更紧密地结合起来;终身教育时代的学习期与劳动期将更经常地同时与交替进行:几乎所有国家都开始将技术和生产劳动结合进整个校内外活动之中,并成为课程整体设计中的内容。
另外,终身教育时代已经到来。终生发展需要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包括学习能力、职业能力、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我们知道,个体态度和技能的形成是不可能靠传授的,必须让学生从小就参加适时、适量、适度的体脑结合的生产与生活劳动和社会实践。21世纪是高度科技化、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的文盲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使用计算机、不懂技术、跟不上科学飞速发展和技术不断更新的人。由于以上发展和变化,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内容也应有所发展和变化。因此,包含技术、劳动和多方面综合科学知识在内的,以培养学生态度和技能为主,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技术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动手实践能力的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是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
(二)学生发展需要
现代社会在信息传递、知识增长、技术创新、经济发展、职业流动等方面的变化速度越来越快。这些变化使学生将来的求职、生存和发展,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即学生的发展需要具有择业、竞争、创业和应变的意识与能力,要具有适应社会快速变化的足够的生存能力。
而且,终身教育时代的学习与劳动经常是同时或交替进行的。如果现在的学生不改变传统课程观下“死读书”和单一注重记忆的学习方式,不会在劳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也将不能适应未来社会自身发展和学习与工作的需要。
为使学生适应现代社会这些急剧的变化,就必须从小对他们进行了解和驾驭外在人造“工具系统”和构建自身内在“工艺结构”(态度、技能、意志、情感等)的劳动技术教育。
在学生亲身参与的与社会一般职业密切联系的劳动实践中,可使他们每一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天资和才能发挥的劳动项目及职业种类,从而能从小培养他们的职业兴趣、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个性特长。这些兴趣、特长和精神有助于他们将来的择业和创业。
另外,根据现代脑科学的有关研究成果,劳技教育课程与人脑功能开发也存在着密切关系。人的双手是“脑的器官”,手的操作要在脑的指挥下进行。少年儿童在生长发育期间,动手操作是其思维和感知觉形式的主要来源之一。用手操作的技术性劳动,可促使他们变得注意力集中、反应机敏、记忆增强和思维精确。多方面的研究已证明,少年儿童在物化自己劳动产品的精细操作中,有利于其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灵活而有机的结合,能够促进其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因而能有效地锻炼、提高和开发脑功能。由此可见,中小学开设劳技教育课程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知识发展需要
知识和技术的重要作用与地位,随着生产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日益显现出来。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已不再是传统中知识的概念,而是具有更广泛、更深刻的涵义;已经突破认识和经验的范畴,进入实践和创造的领域。知识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和结晶,更是从事实践与创造的思想、工具与手段。知识的内涵已包含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全面反映。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西方学者提出了对知识“再概化”的观点和知识走向“世俗化”的理念。
以发达国家为主要成员国的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已把人类迄今创造的所有知识分为四大类,即:事实知识、原理知识、技术知识、人力知识。上述前两类知识一般通过学习、传授就可以获得。而后两类则属于隐含性经验知识,蕴含着操作与管理的知识与能力,而且更强调其中的能力部分。它们需要在劳动实践中通过个体思维、行动、综合体验和内化才能真正获得。
篇2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育 粤教版教材 阅读与感悟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3.061
0 引言
新形势下的政治教育应当以多种方法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有效帮助人们进行正确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养成,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素质,实现人们的全面发展。思品课的教学意义是指导学生们养成正确的行为、完善的人格,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在实际的教学中既需要有理论指引,也需要情感熏陶。在实践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性格,共同欣赏“阅读与感悟”这一选段,既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粤教版教材的特点
粤教版的初中教材一改过去陈旧、生硬的教学模式,以全新面貌吸引着广大师生。教材所体现的教育理念新颖前卫,创设了案例与情境式的教材形式,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及学习兴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价值观及情感,引导着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粤教版的教材中选择了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和感人肺腑的实例,有助于升华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粤教版的思想品德教材为了全面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建立了由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体系。每节课都设置了评价内容,包括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同学评价、自我评价等等,以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粤教版的思想品德教材结合了心理、道德以及国情,加强了学生的社会认同感。粤教版教材分为四个模块,引领着学生深刻地认识经济、文化、政治方面的问题,促使学生自觉地将个人与国家前途紧密联系,肩负历史使命,强化社会责任感。教材的每个单元都围绕相关主题,包括“探究园”、“国情导读”、“实践与评价”以及“阅读与感悟”等四个模块,其中“探究园”能够带领学生从社会中的情境入手,探究、体验不同的主题,探寻学习兴趣,明辨是非。“国情导读”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国家政策,帮助学生提高认知力。“实践与评价”模块能够再度强调学生的觉悟与实践能力。“阅读与感悟”引领学生阅读文章、漫画以及材料,感悟榜样类的事迹,升华情感、提升精神境界。
2 思想品德教育中添加“阅读与感悟”模块的意义
2.1丰富思想情感,提升境界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传播马列主义的基本观念,以马列主义思想提高广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实现思想教育任务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为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政治基础。人们在当下社会中,应当正确认识世界,正确处理好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思想感悟模块的文字有着极大的感染力,在学生阅读文章时思想情感就得到了极大的升华,也相应地提升了一个境界。学生是最容易被各种各样的故事感动,在老师的引领下,在学生的自我领悟中及时感受到阅读的魔力,知识学习的意义。
2.2促进未成年人的知行合一
人的成长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在社会化的进程中个体应该是能够一直接受社会中的思想,其中包括行为规范、思想观念和价值准则等,培养良好的习惯、坚定的信念以及高尚的品质,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通过接受先进的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使得个体形成稳定的政治理想,以适应社会发展。在思想方面,可以不断培养人的思想品德,规范个体的社会行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提出的观念,俗语有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未成年更应当做到知行合一,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2.3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力
在社会主义生产力中,人是最重要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要提高人的思想觉悟,调动人的劳动积极性,激发创造精神,推动人们全面发展。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娃娃抓起,从学生年代就及时发挥积极性与创造性,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思想品德政治教育中,知识点的灌输是必须要有的,但是如何贯彻落实,如何积极使用这些知识点是我们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故事的形式把要表达的思想讲述出来,以学生能够理解的形式表述出来,让学生能够拓展思维,调动创造力,调动思维的积极性。
2.4加深学生对思想品德的认知力
在学生尚未进入学校学习时,就已经学习过语数外等科目,但是对于思想政治却全然不懂,学生的年纪较小,思想政治中的一些复杂的知识点相对来说比较难理解,学生并不能立即掌握其中的内涵,只有以故事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表述出来。思想政治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劳动教育,劳动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努力奋斗的良好作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树立热爱劳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更好地教育学生能正确处理个人、国家以及集体的关系,避免狭隘的个人主义。
3 如何利用“阅读与感悟”模块
3.1 仔细研读,感知教材
阅读是一种搜集知识、认识世界的有效途径。阅读能够发展我们的思维,增长我们的见识,丰富我们的情感。在阅读中我们能够感悟生活的真谛,感受世间的美好。在思品课中,细细研读品味“阅读与感悟”模块的素材,能够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阅读与感悟”模块紧密贴近生活,加强了思品教育的实效性。如粤教版“阅读与感悟”模块选取的文章《为青春喝彩》,文章短小精悍,辞藻优美,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似乎回到了那个洋溢着激情、挥洒着青春汗水的青年时代。
3.2 陶冶情操,感悟真理
有效的课堂是传授知识的理想之所,是蕴养人性的最美之处,思品课的价值在于以一系列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为人处世。老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固然重要,但是引领学生做一个品德高尚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更加重要。很多时候,教师采取满堂灌的单向教学方式,不会使学生的言行举止、思想观念得到良好塑造,不能达到教育目的。在教学中老师只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阅读与感悟”模块中有一课《宽容化解仇恨》,这个故事讲述了在苏联与德国战争后,一位苏联老人以宽容的态度对待身处逆境中的德国战俘,文字的感染力让每个阅读者都发自内心地感动着。在讲解这篇文章时,可以先让学生回去把这篇文章读一下,在课堂上集体把这篇文章朗读一遍,老师可以针对这个文章提几个问题,比如:如果你是文中的老妇人,你会如何对待曾经害得你们家破人亡的德国战俘?那么为什么这个老妇人能够宽容对待德国战俘呢?阅读这篇文章后的感悟是什么?在深入学习这篇文章后,学生得到了一些启示,表示了自己将来遇到生活中的问题时,一定会学会包容。生活中我们应当有原则地宽宥别人,这是思品教材中“阅读与感悟”模块给我们传递的道理。
3.3 课后延伸,巩固新课
思想品德课上除了会强调知识点的重要性之外,还非常重视知识的延展性。在上完一节课后,牢记知识点固然重要,但是我们更应该重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灵活运用。教师也需要不断地促进学生、态度、情感以及价值观的养成,将理论化作行动,在日常生活中及时有效地运用到位。在课后老师可以布置和当天授课内容有联系的实践型作业,根据实践型作业的完成情况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4 结束语
粤教版思想品德教材“阅读与感悟”模块拓宽了教师和学生的知识面,让思想品德老师一方面与时俱进地学习更多的知识,一方面让老师不断自我提升,调整自己,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让自己的知识、经验等能够达到一个更高的高度,挖掘自身的内在潜能,以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学习,以高质量地实现思想品德课程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朱智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策略*以粤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级上册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4(7):89-90,91.
篇3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作用
引言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美术教学被逐渐重视起来,通过长期的实验研究发现将情感教育充分融合到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能够更好的发挥出美术教学的效果。特别是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能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因此,将情感教育融合进其他学科就变得更加具有依据。
1.情感教育概述
情感教育与品德教育、智力教育、劳动教育等教育之间是存在一定的关系的,他们之间相互渗透而又独立,构成了整个教育活动的主体[1] 。情感教育的特征比较明显,其中的兴趣性能够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功性让学生逐渐走出自卑,体验成功的感觉,增加其自信。审美性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发现生活的美。创造性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作用
2.1情感教育能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
美术教师利用自身情感投入到教学当中,能够充分发挥出情感教育的作用[2] 。同时美术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模式,不能再将自我认作为教学的中心,而是应该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在初中的美术教材当中,每一个教材内容都蕴含了作者深刻的情感,因此美术教师应该将教材与情感教育充分结合。
例如,某美术教师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美术,学会欣赏中国优秀的美术作品。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我国优秀的美术作品展现出来,同时一边将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人文特点阐述出来,从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同时也激活了学生的情感心理。某教师还会采用PPT等形式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当学习到《中国美术的辉煌历程与文化价值》时,教师就会利用幻灯片展示出我国比较具有代表意义的美术作品,不管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象,并且同时将相关的历史资料展示出来,同时以“提出问题-进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式首先通过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自由讨论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还加深了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利用这种情感教育帮助学生更快的进入到审美状态中,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加深对美术的兴趣。
2.2情感教育能够激发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式总是以教师为教学的主体,忽略了学生的作用,将情感教育融入进美术教学当中,教师就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这样一来教师就能够更好的发现在教学方面的不足,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就能够研究出更加符合初中生心理特点的教学观念与方法,同时不断与学生进行交流既促进了师生关系的融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3] 。
例如,某教师为了能够将情感教育更好的融入到美术教学中,在《春天的畅想》教学过程中逐渐转念自身的教学观念与方法,变得不再是只关注自身的教学,更多的是会去询问学生的想法,在学生表达时认识到自己的教学不足,同时会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充分让学生表达出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想法,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认识到了学生的特点,同时也让教学方法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充分鼓励学生进行发言,在这种改变教学理念的情感教育中美术给学生带来的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冲击,视觉的冲击。
2.3情感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
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美术教师与学生能够实现情感上的交流主要是利用语言以及肢体、面部表情的表达。美术教师充分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到自己的言语、表情、肢体动作当中,同时再将自己的专业知识、才能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的情感,从精神方面打动学生,感化学生。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以情感教育作为基点,构建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从心理方面影响学生。
例如,某美术教师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在教学过程中不论学生提出怎样的问题都以一种十分积极的状态去解答,让学生感受到整个心理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在手工课、实践课当中,虽然学生都表现出了十分浓厚的学习兴趣,但是由于部分学生美术功底不强,导致心理受到打击,因此教师为了照顾这一部分的学生每次对功底不强的学生都会进行耐心、细心的教学,期间不断鼓励学生。通过这种心理上的鼓励,学生逐渐养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通过延伸到其他学科的学习。
3.结语
总而言之,将情感教育充分融合进初中美术教学当中,不仅能够从心理上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性格,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健康的审美观,并将其延伸至其他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晓莹.表现性教学思想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运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1(04):102.
篇4
【关键词】每月一个好习惯;节约好习惯
1 对研究问题的情境性分析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然而,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渐渐淡忘了“节约”这个传统美德。许多家长本着“再苦不能苦孩子” 、“再委屈不能委屈孩子”的观点,对孩子在生活上照顾得无微不至,物质上有求必应,就如孩子们常在幼儿园过生日,带来的生日礼物常有攀比的现象;还有些父母认为,现在生活富裕了,不用再勤俭节约了,就如早上带早饭来幼儿园,拎着一大包冲着老师总是一句,“老师,孩子吃不完就扔掉好了”。明知孩子吃不光为什么不少买一点?也有些人认为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穷人家的事,因此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铺张浪费成了习惯。家长自身节约意识淡薄,在孩子身上更是不差钱,各种时新的玩具成了孩子们口中的话题。就如不久前流行的溜溜球,班里有个小朋友一个人就有各种不同名称的几十款。在幼儿园里,我们能发现孩子的各种浪费现象:幼儿洗手时水龙头一直哗哗地流着,有的甚至连洗完手都不记得关紧,任由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滴;在进餐时常有掉饭粒的现象,往往一顿饭下来,地上、桌上满是饭粒,碗里的饭也没吃干净;幼儿园里还经常会发现只咬一口就被扔掉的点心;画画时只画了聊聊数笔就断掉被扔到一边不要的油画棒 ;才从家里带来没几天就被撕坏扔掉的图书……到处都是无谓的浪费现象。
国外的教育机构早就把节约作为一个基础的知识来传授给每个孩子,认为这是每一个公民应该遵循的最基本原则,在发达国家里保护资源的意识更是强烈,有人因为铺张浪费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纵观我们国内,也有一些学校对节约这一内容开展了课题研究,如北京实验小学也开展了“节约资源、从我做起,千万少年儿童关爱地球大行动”的课题研究,让孩子懂得从关爱地球出发,节约地球资源。但在幼儿园,相关的节约课题研究并不多。有些人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对其进行勤俭节约教育未免太早了。其实不然,脑科学证明,孩子3岁的时候,大脑已经发展到了50%,到8岁的时候就达到了80%。由此可见,对大班幼儿进行早期节约好习惯培养至关重要。
2 研究概述
2.1 对核心概念的操作定义
2.1.1 每月一个好习惯。习惯指久积养成的生活方式,好习惯指做有益的事直到成为习惯性的行为。每月一个好习惯指每月坚持学做一项有益的事直到成为习惯性的行为。
2.1.2 节约好习惯。节约指节省、俭约,减少浪费的意思。节约好习惯指坚持做减少浪费的事并渐渐养成为习惯性的行为。
2.2 研究内容
2.2.1 制定每月的节约内容和具体要求。
2.2.2 在一日活动中渗透节约教育,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任何可以节约的资源,启蒙幼儿的节约意识。
2.2.3 与家庭密切配合,对家长进行节约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利用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幼儿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2.3 研究指向
2.3.1 通过每月一个好习惯,强化孩子的节约意识,帮助孩子积累一定的节约经验、手段和方法。
2.3.2 通过一日活动中渗透的节约教育和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将节约意识转化为孩子们的节约行为,使孩子们养成节约好习惯。
2.4 理论支撑
2.4.1 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是本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对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广泛讨论而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是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长期深刻反思的结晶。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从一个地球到一个世界》中指出:“现在是采取保护使今世和后代得以持续生存发展的决策的时候了。”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从小对他们进行有关节约意识的教育,使他们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形成良好的环保节约习惯,增强节约资源、保护地球家园的意识。这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的国家建成节约型国家,我们的校园才会成为节约型校园,人类才能可持续发展。
2.4.2 体验教育理论。“体验教育”就是教育对象在实践中认知、明理和发展。这里的“体验”至少应包括两个层面,即行为体验是一种实践行为,是亲身经历的动态过程,是幼儿发展的重要途径。内心体验则是在行为体验的基础上所发生的内化,升华的心理过程。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对促进幼儿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体验教育,既应注重教育活动的形式与过程,更注重幼儿这一实践主体的内心体验。它要求幼儿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感悟,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体验引导幼儿在体验中把教育要求内化为品质,外显为行为。
2.4.3 活动教育理论。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列・符・赞科夫在所著的《教学论与生活》中认为教育离不开活动,离不开实践。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生活教育”,主张“关于生活”、“依据生活”和“为了生活”的教育。根据“个性、活动”理论认为: “儿童的人格在活动中形成,并且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因此通过活动,发展幼儿主动活动能力,渐进的、综合的塑造与发展幼儿的现代人格。
2.5 研究方法
我们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要方法,并根据需要,配合使用实践锻炼法、个案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
2.5.1 行动研究法。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开展多渠道、多方位的研究,及时反思、调整教师的指导策略,优化与改良环境,并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时设计具体的指导方案。
2.5.2 实践锻炼法。实践对幼儿来说非常重要,只有在实践中经过反复的练习、锻炼和巩固,才能使节约成为稳定的行为习惯。因此我们让幼儿在一些实际的活动中学会节约,例如:让幼儿把自己不穿的衣服捐给贫困地区的孩子、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玩具等。
3 研究过程
3.1 制定每月一个好习惯的具体内容
3.2 幼儿每月一个好习惯培养的途径
3.2.1渗透于校园一日生活中
3.2.1.1 环境中影响。在幼儿园中创设节约氛围,让孩子们感同身受。我们在幼儿园里张贴了宣传节约意识的图片,老师们在平时的活动中可以随时的进行教育。如,我们在教室的电灯、空调开关旁边张贴了老师与幼儿一起制作的节约用电的标志;在盥洗室的洗手池墙面上布置了“不要让我流眼泪”的卡通图案提醒孩子们节约用水;在走廊里有拒绝过度包装、节约用纸的宣传画;在教室内有农民伯伯辛勤劳作的图片提醒孩子节约粮食;在孩子们的玩具旁贴上了“请爱护我”的温馨提示语提醒孩子爱护玩具等等。幼儿园的每一个人,包括幼儿、教师、家长都直接受到熏陶、感染,大家增强了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节约每样物品的意识。
3.2.1.2 主题教育中引领。幼儿园一日活动丰富多样,有主题活动、游戏、劳动、观察、生活活动等等,在这些活动中我们有意识地对孩子们进行节约教育。
3.2.1.3 实践中巩固。幼儿在没有亲身感受时,节约教育常常会流于形式。要让节约成为孩子们的自觉行动,还要引导他们积累一定的节约经验,教给他们掌握一些节约的方法和手段。
节约一度电:在自然光源能满足学习要求时,我们不忘随时关闭照明灯;每到户外或离园时,我们都会把灯关掉或拔下电源插座。
节约一滴水:教育孩子不把水龙头开到最大来洗东西,我们还在洗手池内放了几个盆,将孩子们洗手的水接住,然后用来洗拖把和冲洗厕所。
节约一粒米:我们在给孩子们分饭时,主张少分多添,就是一次少分一点,多添几次,这样就不至于吃不完而造成浪费,并提醒孩子吃饭的时候低头接着饭碗,这样饭粒就不容易掉出来。
节约一张纸:我们在教室内放置了一个纸箱子,孩子们做手工、数学书上剪下来的纸片都可以放到里面,现在地上的碎纸少了,纸箱却一天天的鼓起来了。
节约学、玩具:我们在教室设置了共享区,共享区内摆放的是孩子们从家里带来的基本上自己已经玩腻了的旧玩具,但这些旧玩具在另外一些孩子眼里却还是一个宝,孩子们经常玩的不亦乐乎。
这些细小的行为都渗透着对幼儿的节约教育,在孩子实际的行动中这样的节约教育才会使幼儿的节约行为得到不见其增,日有所长的润物细无声的进步。
3.2.1.4 生活中监督。利用同伴间的互相监督机制,促进孩子的节约行为。幼儿园的孩子,有时侯他们的节约行为只是一种偶然的表现,要让这种节约意识转化成孩子的自觉行为,小朋友们之间的互相督促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让孩子们互相提醒,洗手时看到有小朋友浪费水了,及时的提出了,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需要改正;看到同伴饭没有吃干净时,马上加以指正。在互相的监督中,认识到正确的节约行为,使这种节约行为渐渐成为一种习惯。
3.2.1.5 游戏中提升。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主的。我们组织孩子开展变废为宝的游戏,将节约的意识渗透到利用废旧材料以物代物玩游戏,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产生节约的意识。如,我们教孩子们用易拉罐、可乐瓶做花篮;收集各种大小不一的纸盒玩叠叠高;利用废旧报纸做成纸球、纸棒玩赶小猪的游戏可有意思了!这样的活动既培养了孩子的节约习惯,又是一种手工劳动的练习,一举两得。
3.2.1.6 劳动中体验。结合劳动教育,指导孩子进行力所能及的劳动,通过劳动实践和自我服务活动,使孩子体验劳动的辛苦,懂得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如农忙时节,我们组织孩子到附近的农田去拾稻穗等,使他们真正理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道理,从而培养孩子艰苦朴素,热爱劳动的好习惯。我们还教育孩子收集饮料瓶卖给收破烂的,卖掉的钱存起来,捐助给山区需要帮助的孩子。
3.2.1.7 鼓励中强化。当幼儿出现节约行为时,我们及时地做出肯定和鼓励,支持幼儿的节约行为,这样有助于幼儿的节约表现变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在同伴的鼓励中孩子们看到了节约行为带来的荣誉,在老师的肯定中,他们为自己的行为感到骄傲。鼓励和及时的评价强化了孩子正确的节约行为,使他们的这种节约成为生活中一种自觉的行为。
3.2.2 贯穿于家庭潜移默化中
3.2.2.1 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的节约意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现如今很多家长自身不重视节约,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因此,要对孩子进行节约教育,重要的是从父母抓起。我们首先向家长发放了调查问卷,名义上是调查,其实是希望通过问卷上的问题触动家长的心灵,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各种浪费行为的可耻。在此基础上,我们又通过发放勤俭节约倡议书、召开家长代表座谈会、邀请家长到园与孩子们一起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教玩具等活动,提高家长的节约意识,使家长能言传身教,做好孩子的榜样。
3.2.2.2 谈话诱导,心灵启迪。家长从孩子的身边入手,在平易近人的谈话中摆事实、讲道理,引导孩子自我教育,提高孩子的道德认识,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如发现孩子乱扔剩余的馒头、面包等浪费现象时,家长就要心平气和地跟他们谈话,让他们了解农民春耕秋收的辛勤劳动过程,诱导孩子道德认知,改正浪费粮食的不良行为。
3.2.2.3 指导理财,独立消费。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用途和支配能力,给孩子适当的零花钱,让孩子体验独立消费,孩子自己或请家长帮忙记录零花钱的去处,一段时间后,家长根据记录的内容跟孩子讨论哪些地方是不必要的花费,哪些是必须要花的。这样亲身体验的节约效果比说教的节约效果好上几倍。
3.2.2.4 评选每月之星。家长的榜样作用也需要老师给出及时的鼓励,当发现孩子的节约行为明显且能持之以恒的保持一段时间时,这位孩子以及孩子的家长便一起被我们评选为当月的“节俭之星”,在每月初第一周周一的升国旗仪式时,“节俭之星”有机会享受从园长手中接过奖状的荣耀。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教师、家长、幼儿同步实施,共同促进
4.1.1 为了培养幼儿的节约习惯,老师首先要查找资料定计划,实施过程中又要根据实际不断的调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在不知不觉中不断的强化着自己的节约意识,自然而然的让节约成为了自己良好的习惯。
4.1.2 为使家长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对家长也进行了有意识的引导,如请家长填写调查问卷,发放节约倡议书,请家长参加幼儿园的亲子废旧物品制作等,通过这样的活动,家长有原来的“不差钱”意识转变到现在也能主动的从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一粒米等小事做起,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4.1.3 孩子们在家园共同的教育下,节约意识明显提高,在班里,孩子们懂得了要爱护桌椅,对于自己的书本不再随便乱撕了,玩具不再随便乱扔,知道了要节约用水;挑食现象明显减少,大部分幼儿都能把饭菜吃完,知道爱惜粮食了;劳动能力得到了提高,孩子们与老师一起为植物角的花草浇水,帮助阿姨擦桌子等,能做的事情都会主动的去做了。
4.2 加深了家园间的信任
在本课题的实施过程中,伴随孩子们节约意识的逐渐提高,他们的各种行为有了喜人的变化:如以前孩子们吃饭挑三拣四,这样不吃那样不吃,最后总是以吃零食来解决问题,而现在,尽管依然有不怎么喜欢吃的蔬菜,但他们一想到农民伯伯的辛苦就会坚持把饭菜吃完,吃了各种蔬菜后的孩子们营养跟上了,身体更结实了;再如以前孩子们跟家长出门,总会要求家长买这钟玩具买那钟玩具,现在各种玩具在孩子们之间互换着,他们天天有新颖的玩具玩,再也不要求家长买新的了。这样类似的变化很多,家长省心、省力又省钱,对老师当然是非常的满意,所以,在这样的改进中,加深了家园之间的信任。
5 反思
将孩子的节约体验、节约意识变为幼儿的自觉行为,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孩子们的节约表现在没有变为他们的自觉行为时,很容易出现反复,所以需要长期的坚持下去。
节约教育对于现在的独生子女很有必要,应引起社会及家庭的广泛重视,需要家庭、社区、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与密切配合。
对幼儿进行勤俭节约的教育,需要提高幼儿的理财能力,理财教育需进一步加强进行。
参考文献 :
[1]《幼儿教育》,1999年第4期
篇5
英语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目标服务的。2000年我国教育部高等教育管理机构出台了《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强调了英语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和解释了英语教学的三个特点: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但是从高职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看,教师主要采用单方教授,注重理论而轻视实践,这种模式的英语教学不仅教师们教的没有动力,学生接受也十分痛苦,教学质量更是难以提高,从而降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违背职业教育以应用为目的的宗旨。
近年来,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做中学,注重将语言基础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全新的教学模式――项目式教学模式,被各大高职院校广泛地引入英语课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项目任务,在完成项目中会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同时习得相应的语言知识,进一步增强高职院校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
2.项目式教学的概述
2.1项目式教学的含义。
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项目教育模式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直接目的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式教学模式主张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等,学生唱“主角”,而老师转为“配角”,实现教师角色的换位,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2.2项目式教学的特点。
2.2.1倡导整个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把掌握的既有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或者说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重点在于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他们可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教师已经不是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是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
2.2.2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项目式教学中,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和数据是完成项目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学生找到丰富的资料和大量的数据。在学生成果展示环节,教师更多地鼓励学生使用PPT,这一过程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
2.2.3团队合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的工作方式,制订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在这样的过程中,小组全员参与并承担不同的角色,讨论、协作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项目式教学在高职英语课堂上的实施
以 《新职业英语》为例, 大体上说,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分六个教学阶段:
3.1项目前准备。
本阶段主要由教师介绍“项目式学习”的定义、目标和选题原则,说明本课程的时间安排和教学形式,指导学生分组并选出组长。教师根据教材各单元主题,提出项目任务设想。经过介绍,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教学流程,把握选题方向。指导学生分组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倾向于男女同学搭配,并兼顾语言水平因素。
3.2课堂教学。
根据各单元主题和核心技能要求,选择教学素材,设计课堂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介绍项目计划的写作方法、调研手段、PPT制作要求、项目结题写作方法等。例如,《新职业英语》第二册第一单元主题是workplace,那么教学目标就应该是辨别办公场所布局、扩充有关职场着装和行为规范知识、学习组织会议流程等,然后根据目标选择教学素材和设计课堂活动。
课前,教师将语言点知识和练习上传至师生交流平台,供学生下载学习。课堂上,检查语言点自主学习情况,针对课文内容理解做练习并为项目做准备活动。此阶段通过思考问题、完成活动,激活学生先前习得的知识和经验,调动他们探究新知识的欲望,鼓励他们联系生活经历,多角度、多层面地深入探索问题。例如,Reading1:Workplace Fashion Trends,即职场时装潮流。那么,课堂上学生可以分组进行interview,学生A扮演作者,学生B扮演职员,B依据课文内容就职场着装向A提出问题,以此检查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3确定项目。
小组讨论是教师所提供的项目任务设想并确定项目,教师深入小组指导,把握项目的可行性和价值。项目应与职场相关,完成项目中至少做一次采访,至少涉及一个职场活动。例如,学生确定的项目为preparations for department meeting,即部门会议准备。那么,在完成项目中,学生应至少采访一位文秘,了解会议准备注意事项。
3.4制订项目计划。
学生小组制订项目工作计划及工作步骤,讨论并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明确分工。课堂上,小组代表陈述选择项目的原因及项目计划,其他小组和老师提出修改建议和意见。以preparations for department meeting为例,分工时应明确会议室布置、会议通知拟定和、会议资料准备、会议议程拟定等工作。
3.5实施项目计划。
在这一阶段,学生按照计划中的小组分工和合作形式,收集资料和数据,并整理分析。各小组完成PPT初稿,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做适当修改。如果采取情景展示方法,小组在此阶段排练,教师在台风、英语表达、语音语调等方面提出建议。例如,实施部门会议准备项目中,学生在采访时完全用英文完成,加强情景口语训练。在布置会场时,检查会议室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熟练使用办公设备。拟定会议通知和会议议程时,掌握写作格式,提高文字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并在通知中提出着装规范,应用Reading1所学的知识。
3.6检查评估及总结。
这个阶段是对整个项目活动的检查评估和总结,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评价内容既包括对项目成果展示评价,又包括对学生在整个项目完成过程中表现的评价。例如,在检查部门会议准备项目中,小组以视频和PPT向师生展示成果,每个小组按照教师所给的评分表给其他小组的展示打分,教师适当点评,其他小组发表看法,以便改善。
4.教师在项目式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4.1既重视整体把握,又不能忽视常规教学。
项目式教学是一个链条,连接着看似独立却联系紧密的模块知识。项目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整体构建、任务协调的意识,对以后从事项目工作很重要。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常规的课堂教学是顺利完成项目的基础,毕竟高职学生的词汇和语法及知识储备有限,语言水平较低,项目实施可能会遇到困难,因此,教师给予适当的讲解和答疑对于项目顺利完成至关重要。
4.2教师辅导渗透到每一个环节。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课堂上教师应为学生列举至少三个项目实例,并为学生提供查找资料的多种途径。在学生制订项目计划和制作PPT前,适时为学生提供样本,根据学生发言情况及时进行面对面辅导。课后,学生要完成大量的项目任务,教师可以通过短信、微信、E-mail、网络交流平台等及时为学生提供辅导,增强学生的自信,促进项目的顺利完成。
4.3既重视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又不能忽略个体差异需求。
篇6
特色专业是办学思想、科学研究、培养模式等方面具有较高声誉、个性风貌的专业,是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已产生较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新”的个性化专业。2007年至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先后分批在全国本科高校立项建设了3376个特色专业建设点(涉及特色专业310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大学(自筹)、湖北科技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等10所高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其中的特色专业建设点之一[1]。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我国现有127余所高校从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专科人才培养工作,其中96余所为综合性或单科性理工类院校,31所单科性医科院校。所有院校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中都开设了人文社科课程、医学类基础课程、理工类基础课程、工程类核心课程及其与其相关选修课程,不同院校在学分、学时与实施上有着不同程度的侧重。一般来说,多数综合性或理工类高校偏向于电子类、计算机类等理工方向,多数医科类高校侧重于生物材料与生物力学、影像工程、医学物理、医学仪器等领域。本研究以南方医科大学与湖北科技学院为例,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比较分析。
(二)研究资料的来源
湖北科技学院的研究资料主要来源于原咸宁学院教务处编印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0年版)和学院主页及其它查询调研;南方医科大学资料来源于该校提供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电子版及其该校专业建设点主页。
(三)主要研究方法
基本研究方法参照作者前期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的思路[2],收集研究文献材料采用系统研究法、比较法、统计法对院校学科专业、课程设置多维要素质点,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分析,找出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以提出课程体系改革与优化措施和建议。
二、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
(一)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背景简况
南方医科大学(以下简称南医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及其相关专业有医学影像工程、医学信息工程、医学仪器检测、医学物理、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办学方向,还有“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07年获教育部高校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并建设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和研究生示范课程多门,出版国家级教材多部,多次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奖。
(二)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群
主干学科是生物医学工程;主要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C语言与程序设计、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信号与系统、医学传感器、医用X线机原理、CT成像原理与技术、MR原理与技术、医疗器械质量体系与法规、医学电子仪器原理等。
(三)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
课程体系中的主要课程决定毕业生未来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在医疗仪器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医疗仪器检测机构、医疗仪器企业的研发机构、三甲医院的设备中心、生物医学工程及相关学科的科研单位从事仪器检测、生产研发和质量控制等工作,也可以攻读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四)生物医学院工程专业的课程结构
课程体系结构分为政治理论与人文素质课程、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四段式课程构架模式。课程总学分/总学时为14分/2644学时,理论课与实验实践学时比例为2183:461/1:0.21。必修课与专选课学分比例是104:45/1:0.43,学时比例是1820:824/1:0.45。
(五)集中实践训练环节
南医大集中实践训练折合成32周,1280学时,其中模电课程设计1周,40学时;模电课程设计1周,40学时;医疗仪器综合课程设计2周,80学时。毕业实习4学分,160学时;生产实习4周,160学时;毕业设计(论文)14周,560学时;军训与劳动2周,80学时;创新课程4学分,160学时。
三、湖北科技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
(一)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背景简况
湖北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湖科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及其相关专业方向有医学仪器、医学影像工程、医学物理、医学信息工程、听力学、眼视光学、医学信息工程(注:医学信息工程、眼视光学、听力学方向没有正式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实施)等6个培养方向。2007年被评为省级品牌专业,2009年获教育部财政部高校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近年来出版医用传感器、医疗器械营销实务等10余部国家级规划教材,多次获得湖北省部级、教育厅教学成果奖。
(二)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群
主干学科生物医学工程的主要课程包括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医学图像处理、基础医学概论、医用传感器、医用检验仪器、医学影像仪器、微机在医学仪器中的应用等。
(三)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
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二级以上医院、其他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医疗器械公司从事医疗仪器、设备使用维护与维修,仪器设备管理,医疗器械营销策划与推广,也可以攻读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四)生物医学院工程专业的课程结构
课程体系分为通识教育课(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学科基础必修课、专业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三段式五层次课程构架模式。课程中总学分/总学时为158学分/2810学时,理论课与实验实践学时比例为2200:475/1:0.22;必修课与专选课学分比例是117:42,学时比例是2180:630/1:0.34。见表2。
(五)集中实践训练环节
湖科院集中实践训练共47周,其中专业实习26周,毕业设计(论文)10周,就业实践8周,军训3周;而劳动教育,医学仪器等课程、模电、数电课程设计教研室分散实施,没有载入训练周,这也是与南医大的不同之处。
四、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比较分析
(一)专业课程体系架构的比较分析
南医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课程结构由政治理论与人文素质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四段式课程构成。公共基础课程只开设必修课,其他每段课程均开设必修课、选修课,段内必修课与选修课交织在一起。而湖科院本科专业课程结构是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三段式、五层次课程结构组成。学科基础课程只开设必修课,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均设有必修课、选修课两层次。南医大没有开设医用化学、电子工艺实习,是为数不多的院校,未开设医用化学课程显示远离生物与高分子材料类。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学列入公共基础课程,可能是因为该校属于单科性医科院校,将其列入所有专业的公共课之故。南医大公共基础课程没有选修课,湖科院是学科基础课程未开设选修课。这意味着在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段建立大一统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课程教育平台,有利于实现大基础、宽口径、后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选择与创新,适合于发展专业培养方向,南医大更能体现出平台宽口径。
(二)课程体系学分、学时分配的比较分析
1.专业课程总学分、总学时比较分析。两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总学分/总学时,理论课与实验学时比例分别见表1、表2,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湖科院学分、学时、理论课与实验学时比例分别高出南医大分/166学时,比例高出1:1:0.07,但差异相差无几。两校分别与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学时比较,总学时1831学时,实验课学时为243,占总学时13.3%[3]。两校均高于上海交大,这数据显示出211工程大学人才培养既重理论教学,又重实践研发、自主学习之缘故。2.必修课与专选课学时比较分析。选修课是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必修课的优化和适时、适宜性补充和调节,弥补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内容的不足,调和、衔接课程内容的顺序性,适应市场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南医大必修课与选修课学分、学时比例分别是1:0.43、1:0.45,而湖科院是1:0.34、1:0.34。数据显示,南医大选修课学分、学时比例高于湖科院而偏高的现象,且选修课偏重于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容易造成学科、课程与教材建设方向性不明,建设稳定性差。由此建议,开设选修课学时数应以不超过必修课的10%为宜,有些课程还可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4]。3.学科基础课程学分、学时分配比较分析。学科基础课程学分、学时分配数据从表1、表2看出,学科基础课开设门数、学分、学时及理论与实践学时的比例,与全程教学课程总学分、学时基本平行,基本上分析内容要素都是湖科院高于南医大,只有一项有意义的数据是理论与实践学时的比例差异性大,湖科院高出南医大的1:0.13,显示出湖科院在学科基础课程教学中重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这种差异性说明,从总体上看湖科院更重视实践教学,反映出其是综合性院校,涵盖医学、理学、工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组建17个教学院部,给实践教学创建了良好条件和宽厚的共享资源。4.医学课程学时比较分析,课程体系中医学课程开设情况与比较。南医大开设医学课程4门,总学时是212学时,分别是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临床医学概论。湖科院开设医学课程也是4门,总学时是297学时,分别是基础医学概论(解剖、生理、生化)和临床医学概论。从学时比较看,湖科院医学课程学时高出南医大85学时,高出率约占9%。值得讨论的问题是南医大是单科院校,医学基础条件好,该偏医的却偏工;而湖科院是综合院校,有较强的理工教学条件却偏医。两校与赵娜等人报道的“医学院校开设的医学基础课程比例高于理工院校的论点不相符合[5]。从邓军民等人报道资料看[6],首都医科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开设的医学课程有6门共472学时,远高于同类的南医大260学时,也高于综合类的湖科院175学时。
(三)专业课程与就业方向比较分析
从课程与就业的关系看,从整体上讲,主要课程设置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在很大程度就决定、支撑着就业方向、就业岗位。两院校对就业方向总体的表述是在医疗仪器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医疗仪器检测与研发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生物医学工程及相关学科的科研单位、医疗器械公司等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而南医大就业方向偏重仪器设备的检测、质控与研发,而湖科院则偏重于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医疗器械公司从事仪器设备营销策划。
(四)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比较分析
实践教学环节是集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措施。南医大集中实践训练32周,与湖科院集中实践训练47周相比,从总体上少15周,由于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各校各异,比较的实际意义不大。但要说明的要素是,湖科院的医学仪器类、模电、数电等课程设计在操作层面上由教研室分散安排,生产实习实际上是名义,也未开设创新课程。而两校的共性不足是实践教学环节都没有开设工程实践(金工实习)训练课;南医大未开设电子工艺实习课,开设电子工艺实习的湖科院也没有做好集中训练。实质上两校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均不符合高校工科类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标准。
五、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目标的建议
通过专业课程体系比较分析,参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引导建立国家专业本科教育标准,特色专业建设质量工程评估,配合专业认证制度与任务为载体的课程体系,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坚持办学理念创新,探究专业培养前沿,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理念创新与目标要求可参照东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拟综合利用中外优秀的办学资源,发挥国内外企业、集团公司的科研、教学和市场优势,实现“产、学、研”合作与合作教育,培养适应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前沿的科技领域发展需要,精通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此外,高校可利用专业教育教学资源条件探索与完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文科学士培养计划”。
(二)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优化课程构架
第一,课程体系改革宜突破传统三段式课程结构,建议建立新三段式九层次课程结构,每段课程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以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为例,通识教育课程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国防教育、大学英语、计算机等公共基础通识教育课程;学科教育课程分为基础科学教育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课程;集中实践教学分为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工程实践、课外实践(社会实践、科技与竞技活动)[7];第二,未来的任务是积极探索面向市场营销方向的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文科学士培养方案,其专业课开设医疗器械管理、经济、营销类课程,学时不少于总学分、总学时的35%—40%;三是学习清华大学,结合本校特点探索夏季小学期制,满足学生个性化课程选修,拓展实践的时间、空间,采用多元教学及实践活动设计。
(三)优化课程体系,规范课程主导原则
课程体系设置可参照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设置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电子电路设计、传感器与及仪器设计、信息与图像处理、生命科学类等五大模块[8]。要求在课程体系结构、内容之间应该设置合理比例,淡化学科自身的重要性,打破学科界限,避免体系出现较大的偏颇局面,也应避免面向市场、就业岗位的选修课而冲淡学科基础或主干课程,对开设的选修课一定要突出个性化。鼓励将学科前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快速引入主要课程内容中,拓宽学生的知识新视野。
(四)谋划课程体系策略,适应控制学时比例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劳动实践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