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学习兴趣培养范文

时间:2023-07-04 17:23: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生学习兴趣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生学习兴趣培养

篇1

【关键词】初中数学;兴趣;培养

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其实是学生真正开启数学之旅的起点,因此教学内容方面充分结合了学生的实际思维能力与认知水平,并紧密联系真实生活,具有非常突出的实践性。因此,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的时候,必须综合考虑教学的内容,不可以把概念、公式等硬塞给学生,因为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只会让原本就觉得数学枯燥的学生,更加抵触学习数学。初中数学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兴趣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他们喜欢学习数学、乐于学习数学。

1 重视课前引导学生的兴趣,建立逻辑性思维

数学学科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其独一无二的逻辑性,所以数学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性,这样有益于帮助他们学好数学。尤其对于初中数学来说,因为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所以数学教师更要重视这个最关键的细节。初中数学教师教学时,应抓住学生的专注力,为他们营造出充满缜密逻辑思维的课堂,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作者认为引题部分就是非常有利用价值的引导素材。这里所说的引题,是指将学生带进正式教学之前的引言,就像是一本书的序言、一幕话剧的序幕一样。常见的引题有很多种形式,像是问答、举例、播放影像等,这些都是基于教学内容设计的课前引导环节,让学生开始正式学习之前先通过简短生动的课前引导大致了解将要学习的知识,从而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生动、有趣的引题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集中到教师的教学内容上,并把他们的思维推到逻辑状态下,这能够有效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改善学生的学习收效。特别是在学生们学习了语文、历史等人文学科之后,数学教师借助引题来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对激发他们的逻辑思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将抽象知识形象化

初中数学的主要教学内容都是一些基本的数学原理与规律,所涉及的具体内容很多都和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时候,绝对不能将自己的教学和现实生活割裂开来,要在尊重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尽量将知识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们感受到原来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知识的影子,数学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很多学生都觉得数学学科非常难学,知识理解起来十分困难,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知识过于抽象,可初中生的抽象思维才刚刚建立起来,还是习惯用形象思维来认识与理解事物,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接受起来比较有难度。因此,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的时候,应将教学内容中的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将具体的数学现象作为教学的引导,带领学生认识与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对于数学教师来说,通过观察、学习、归纳现实生活里的数学现象,能够帮助学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起来,从而激发他们继续学习有关知识的兴趣,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例如:作者在教学直角三角形的内容时,就举了盖房子的例子,并向学生提问:如何借助数学规律来验证盖出来的房子各个边角是不是标准的直角呢?通过几分钟的思考和讨论之后,学生总结出可以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基本性质来验证。借助这种将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衔接的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能力培养以及逻辑思维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 构建教学情境,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

虽然将知识和现实生活衔接起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很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由于初中生毕竟年龄还小,生活经历和人生阅历都非常有限,所以有些知识和原理还是需要一定的想象力才可以理解和消化的,像是方程等。基于这种情况,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构建一定的教学情境升华学生对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的理解。这样不仅能够推动学生的想象思维,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把抽象、刻板的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进而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4 借助现代教学技术,丰富教学形式

科技的进步将越来越多的先进教学技术带进了校园,教师可以运用的教学手段相应的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初中数学教师也应该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融入现代的教学元素,作者认为多媒体就是一个非常具有时代感的教学辅助手段。数学其实属于应用科学,其应用性是重要的学科特色,多媒体技术因为可以和电脑结合操作,展示出数学应用性的一面,而且展示形式多种多样、图文并茂、有声有景,所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良好的教学辅助作用。特别是在构建情境这个教学环节上,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填补人力无法实现的信息传递缺口,构建出惟妙惟肖的教学情境,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的概念、原理与规律,帮助他们进行拓展联想,实现理想的教学收效。

5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保持兴趣的持久性

篇2

一、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现代教学活动当中,初中生由于兴趣的缺乏而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效率低下。初中英语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兴趣的影响最为明显。目前我国的英语教育现状呈现两极分化的状态,一部分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有着较高的热情,另外一部分则较为消极低落。而真正对英语抱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实际上并不多,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基本都是被动接受。

语言的学习在于平时的积累,不可一蹴而就。初中生在生活中普遍对英语接触不多,无法经常使用英语。同时,英语在初中所有课程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没有紧密的联系。但英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学科,更是了解西方文化的入口,初中生对英语的认知不足导致在学习过程中容易知难而退,不去主动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会被逐渐消磨干净,学习英语变成一种被动的接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只有对英语产生了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英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配合也会默契起来,课堂教学效率也得到提高,从而达到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1.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初中生英语学习的主要场所便是课堂,良好的课堂环境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教师在上课时应该努力创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求知欲。要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主动的探索,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培养学生积极发言、积极思考的习惯。例如课堂上,教师可以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提出“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等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与回答。同时,教师应该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讲课时,教师应在语调与表情上多下功夫,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互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课上多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并经常对学生给出奖励,让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的动力。构建和谐活跃的课堂,使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逐步地培养起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初中生正值青春期,是思维与情感发育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往往比较敏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教师的一举一动对于此时的学生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英语学习的兴趣也与初中英语教师有着相当大的关系。如果学生与教师有着良好的关系,学生对教师有好感,那么对于这门学科的学习动力也会相应地有所提高。英语教师应抓住初中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努力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与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对教师产生崇拜感,喜欢上这门课。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与学生友好相处外,在生活中也要对学生多关心,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以不辜负教师平时的关心与照顾。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充分地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师生关系不好,初中生会对这个教师所教授的课程产生厌烦感,在教学中不配合,这对英语教学非常不利。所以,建立起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3.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习语言的目的主要在于运用。初中生英语学习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英语的运用机会过少。单纯的学习而不进行实践,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堂上多创设情境让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谈。例如,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将课文中所学的内容编为小对话让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如两人碰面互相打招呼问天气,去商店买东西顾客与店员的对话等日常对话的练习等,以建立学生对于英语实用性的认识。教师要放弃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比如利用课前演讲、课堂分组讨论等形式,给学生创造动嘴说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了实践的乐趣,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也会提高。

篇3

景;创设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6―0109―01

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初中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这对于增强教学效果,提升能力素养,避免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产生两极分化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作为英语教师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设计课堂教学、组织教学活动,并要充分利用现行教材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及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特点来改进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达到更为理想的学习效果。

一、针对学生年龄特征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学好一种语言一定要有相应的语言环境,没有英语环境,教师就要刻意创造英语环境。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每课的具体内容设计了一些饶有兴趣的游戏活动,其素材来源于现实生活,且内容新颖、形式多变。如,“询问时间”、“请求帮助”、“数数”、“吃喝”等等。游戏将教学内容在轻松的氛围中自然地呈现出来,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情景理解语义,然后模仿、跟读。这样,既可消除紧张心理,又满足“要学”方面的转化。

例如,笔者坚持对初一新生一开始上课就用英语向他们问好,并作自我介绍,当有些学生在窃窃私语时,笔者会说:“Be quiet!”然后用手指做一个闭嘴的姿势;根据学生读书、回答的完善程度,笔者会分别说:“Good/Very good/Wonderful/Excellent”!等等来激励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教师说这些话时,不必担心学生听不懂而影响教学进程,可用明显的体态语言,必要时再用中文翻译,使学生明白。

二、积极创设课堂教学情景来增强教学效果

初中生的学习兴趣需要不断地由低向高发展,经过兴趣、乐趣、志趣三个阶段。课堂教学中形象、生动的教学以及情感的激发等等,虽然引起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但这种兴趣还只处于较低级且不稳定的阶段,有待于进一步稳定和提高。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实际,创造更真实的交际环境,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时,我们把学生既感兴趣、又是日常生活当中常见的英语词汇带入课堂语言训练当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又增强了教学的情景性、直观性,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教师对教材必须进行全面分析,对初中所有内容进行情景设计。针对新教材的特点,在设计情景时,注意把那些可直接在教学材料中找到答案的问题与需要思考、推理、判断、归纳总结才能找到答案的问题联系到教学中。兴趣总是伴随着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使学生的学习需要得到满足,并产生愉悦和惊喜等积极情感体验的活动。在设计情景时,将学生的成功感放在首位。

例如,笔者在教“水果”一类单词时,拿出一个苹果说:“This is an apple”.又指着梨子说:“That is a pear”.然后让学生学习“apple”和“pear”这两个单词。他们耳朵听着单词读音,眼里看着图画,很快就能掌握这些单词。除了用图片、实物教学外,还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教设备服务于教学。

三、优化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英语教学活动中,切忌死记硬背,而要千方百计强化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若能将知识溶于游戏之中,让W生在兴趣盎然的游戏中练习所学知识,在蹦蹦跳跳中学习英语,学生是非常愿意接受的。虽然是短短的几分钟,但却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英语课堂活动有语法活动、词汇活动、拼写活动、听力活动、言语活动、读写活动等等。

篇4

关键词:初中生;生物学习;兴趣

一、结合趣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生物课上适当增加一些与生物学有关的趣闻轶事,能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例如,在介绍“遗传”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美国的一位舞蹈女明星,拒绝了许多风流潇洒的公子哥们的追求,却写信向长相普通,不修边幅的剧作家萧伯纳求爱。她写道:“如果我们结婚,我相信我们的后代一定会像您那样的聪明,像我一样的漂亮。”请问:“如果他们结了婚,她能梦想成真,遂其心愿吗?”同学们议论纷纷,虽答不全,但对此都产生了浓厚兴趣。趁此时机,我再由浅入深,层层分析基因组合的特点和结果,同学们听来饶有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直观教学,采用图片、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直观教学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使学生更好地感知、记忆、理解知识,在教学中合理地选择、组织使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展示或再现不同生物及其生命活动的情况,不仅可以形象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知识,而且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打破时空限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利用了挂图讲动植物的细胞结构和分裂知识,利用模型讲述桃花心脏的结构,利用演示实验讲述植物的蒸腾失水、种子萌发释放二氧化碳、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知识等。讲植物资源时,用DVD播放教学光盘给学生观看,学生看得认真,记忆深刻,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大大提高了。

三、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新教材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增设了许多活动项目,如探究实验、演示实验、调查设计、模拟制作、课外试验等。所以,教师要注重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增加感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做实验、做好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探究实验。对于一些实在不能做的实验,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设计虚拟实验。如: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种子的萌发等,我都是利用多媒体动画来模拟,学生既观察到了整个实验的全过程,又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信息。我在教学中,凡是教材上提到的实验,我都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甚至有时还自己设计的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课后开展小实验、小制作、小科研的活动。例如,利用玻璃瓶、塑料瓶、沙土、螺、小金鱼、水草……制作生态瓶,不仅学生易于实验,而且教学效果很明显,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应有的发展,从而也增加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

四、做好导入衔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场白,好的导入是教学乐章的前奏。它预示着后面的与结局;是师生间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它引导着学生思维的方向;是师生心灵沟通的一座桥梁,它把教与学、旧知与新知紧密地联系起来。它虽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却是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步骤。引人入胜的课前导语,可以使学生的大脑皮质形成一个兴奋中心,以推动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如教《人的生殖》时,为了对学生进行敬爱父母的情感教育、生命教育,培养学生高尚健全的人格,我们可以这样导入:先自制几个10千克左右的沙袋,供给自愿参与活动的学生进行模拟体验。参与者每人将一个10千克的沙袋捆于腰间,在教室内行走,然后谈谈体验孕妇的感受。学生们通过模拟实验,增强了敬爱父母的情感,对生命的价值和人格的健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学生们的感言体现了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同步健康成长:“我以前觉得‘性’这个字很下流,可现在我觉得‘性’是人格的一部分,正是因为有了它我们才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母亲生育我们真不容易,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这样导入新课,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获得知识。又如在教《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2003年山东莱芜,农民赵某家的10岁孙子躲进放姜的地窖玩耍后,没有上来,哥哥为了救他,也下到地窖。可是两个人都没有上来,喊也不应。奶奶为救两个孩子,下去后也一声不吭。在田间干活的家人闻讯赶来,准备冲入地窖,被别人阻止了。人们点着蜡烛,在窖底找到了三人。找到时,三人均已死亡。”学生们都惊愕不已:“难道地窖会杀人?地窖里有什么?地窖里的姜会杀人?”这样,吊足了学生的胃口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后,我们便可乘机导入新课――植物的呼吸作用的学习。可见,导入的设计一定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心理特征来确定,要注意导入的新颖性、多样性和创造性。

篇5

【关键词】兴趣;培养 ;导入; 探究当前,在世界范围内,人们普遍认为,信息与材料、能源一样,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资源,从某种意义上看,是最重要的资源。因此信息技术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正说明这项技术也应该是中小学生必备的一项技能。但就目前的教育现状看,绝大多数家长、学生乃至教师仅仅将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副科看待,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无所谓,针对此种现状,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就要靠任课教师想办法。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上好信息技术课,让学生不在成绩的压力下主动去探究与发现,就必须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兴趣,如此也才能构建出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新课堂”。那么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呢,下面结合我的一些教学经验,浅谈一下我的感受。

1多种方式导入,从上课之初吸引学生

导入是一节课中时间简短却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能在上课之初就深深的吸引住学生,那这节课的后续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都应该是事半功倍的。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一段话:“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在导入上多下些功夫,激发出学生浓厚的求知欲,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主动探究,如此才能使后续的教学过程简单有效。

1.1媒体导入

如:我在讲《信息与信息技术》这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在小学就已经接触过这门课程,这节课又是学生升入初中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如果仅仅是理论上的强灌,这节课定是枯燥乏味的,学生恐怕对后续的信息技术课也会产生抗拒。因此我在导入时首先出示了报纸上截取的新闻图片以及有特殊含义的主题文字等等,并提出问题:“你从这些图像上了解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让学生先来感受信息,然后以讨论的形式认知、了解信息以及信息技术。学生看了新鲜的图像自然有表达的欲望,如此一来,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参与到讨论中来,自然也就完成了对信息以及信息技术的认知。

1.2游戏导入

玩是孩子的天性,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追求其快乐,我们要学会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激发出学生内在的学习机会,让其愉快的接受教育,成为学习的主体。

如:《文件管理》这一课,新建、复制、移动、删除等文件操作对学生而言并不难掌握,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合理的管理文件,在计算机中迅速的找到自己需要的文件。因此我在导入时采用了游戏导入法,利用一个在凌乱的房间中找到所需物品的游戏告诉学生,合理地创建一个自己的文件库是提高文件管理效率的关键。

1.3情境导入

创设问题情境,能够使学生对问题产生极大的兴趣,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愿意主动的去探究问题并尝试解决,学生这样的求知欲也正是我们课堂上所需要的。

如:在教学《防治计算机病毒》时创设这样的情境,老师的计算机最近出现了一个大问题,借这堂课我想请同学们帮我个忙,给我的计算机诊断一下,看看它到底怎么了?然后播放一段计算机病毒的演示视频,让学生针对此种症状来判断计算机的问题出在哪里。学生对病毒这一词并不陌生,很快就会有同学回答出症结所在。进一步追问,我该怎么办?借此来介绍有关病毒防治的相关知识,学生在利用自己经验为老师出谋划策的同时也对病毒的防治有了系统化的认知。

2新颖的授课模式,在课堂中“抓住”学生

一个好的导入作为开端,可以很好的吸引学生,让学生有探知的欲望,但这样的兴趣并不能长久的持续下去,要想真正的在课堂中“抓住”学生,还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模式,让学生的兴趣不至于只停滞在开始阶段,而根本不参与后续的教学过程。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一下授课模式:

2.1生动的比喻是理论理解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中有大量的专业名词对于学生来说是晦涩难懂的,单靠教师平铺直叙的讲解既难于理解,又会让学生对这门课程迅速的丧失兴趣,如何让学生准确的把握这些名词的含义就需要我们下一番功夫。如果能够把这些难于理解的专业名词换做生活实例,那就能够突破难点,帮助学生轻松理解并且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学习Flas制作软件时,我就采取了打比方的方式,将Flash比做一个影片加工工厂,在这个大工厂中,元件就像是演员,库就相当于后台,用来存放元件,演员要想表演,必须在舞台上进行,Flash中的场景就像舞台,为元件提供了表演的地方,在表演的过程中,通过时间轴来控制演员的动作过程与快慢等等,时间轴上的每一个小格就是一帧,帧长度设置的越长,播放速度越慢,长度越短,播放速度越快。通过此种方式介绍这些概念,让学生先从感性上认识它们,而后再学习制作就会容易很多。

2.2趣味的实践活动能够提高操作热情

对于初中生来说,键盘的操作并不陌生,但能够掌握正确的指法与打字姿势的同学寥寥无几,单一的指法练习与生硬的强制会让学生失去原有的热情和兴趣,如何使学生认识到指法的重要性,并且愿意去主动改变自己原有的操作方式呢?我在练习之前先请同学们进行了一次打字比赛,老师也主动参与到比赛中去,然后请同学们谈自己的感受,怎样才能打的又快又准确,由此让学生认识到指法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的记忆键盘,让我们快速的提高输入准确率和速度。然后利用《金山打字通》这样的打字教学软件练习指法,并不断的鼓励学生,使原本枯燥的练习课变成趣味性强的实际训练,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3巧妙的悬念是探究的动力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课堂中巧妙的悬念设置正是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关键做法,学生心中有了巨大的疑问,才能具有探知的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此时学生学习到的内容才是扎实、有效的。

例如:画图程序中对于曲线工具的介绍,如果单纯的告诉学生这个工具可以画出三种曲线,每种曲线的画法是什么样的,学生未必能很好的掌握,甚至对于老师的讲解是不屑于听的。我把这个教学过程设计成:让大家来观察我的操作,我利用这样一个工具画出了这么多种图形,你看出作过程中的差异了吗?这个时候学生的注意力会迅速被吸引,并且顺着这个问题进行观察、思考,然后主动的动手尝试,相互讨论,最终掌握这一工具的使用。这样产生的教学效果不仅是有效地,还是长久的。

3课堂小结不容忽视

一节课一定要是完整的,课堂小结也是一堂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利用好课堂小结也能够让学生将学习热情持续下去。人们常说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表扬和正面的鼓励对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也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学生很在乎老师的赞美和表扬,这会无形中给学生一种动力,这种动力会促使学生不断的想要表现自己,从而使学习兴趣不断持续,形成良性循环。

篇6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 学习兴趣 培养探究

    初中生物教学是一种复杂的认知活动,而兴趣的培养是完成这一活动的基础。只有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才能激发其学习动机和强烈的求知欲。也只有这样长期的坚持,才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发展其智力,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不断地提高。

    一、明确目的,激发兴趣

    首先,通过生物教学,使初中生明确学习目的,知道生物是自然学科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人们的饮食起居、卫生保健都离不开它。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微观上,以细胞工程、遗传工程等代表的生物工程将有突破性的发展;在宏观上,由于人口“爆炸”,粮食短缺,资源枯竭,能源耗费,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因素日益困扰着人们。生物学知识对于解决这些问题将发挥重要作用。我国的科研工作的重点已将生物学列为高科技研究发展的重点。当代学生是新世纪的主人,都希望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主力军,无生物知识便等于无稽之谈。受过这样的教育,使学生明白学习生物知识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未来世纪的迫切需要。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与兴趣。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所有的正面情感都是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产生,良好的关系又是通过沟通来完成的。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感情投入和沟通技巧把学生与所从事的教学工作联系起来,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与学生交朋友。师生感情的建立是双向的,投入多少感情就有多少回报,在与孩子建立有效的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开启他们内在的智慧和资源。教师关心学生,学生也就信任老师、喜欢老师,也喜欢老师教的学科。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教育教学发挥最佳效果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洞悉学生渴望了解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心理状态。依据所传授的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通过创设一些富有趣味,含有质疑性的问题,在课堂上巧妙地造成悬念,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发展思维,激发创造能力。

    四、教学形式多样化,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计多样的课堂形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把课堂活动化生动化,这些都能给生物教学带来无限生机。比如实验活动形式,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并使学生加深理解、巩固和验证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了解生物知识在日常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竞赛与游戏相结合的活动形式,能够让学生在紧张活泼的趣味活动过程中分析、解答问题,从而巩固教学知识;野外考察类的活动形式,能够突出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其他的活动形式还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直观教学法、观察探究法、角色扮演法、调查探究法等等

    五、实验操作,激发兴趣

    学习对生物的兴趣,不能仅仅停留在观察挂图和模型上,还需要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学生亲自实验的能力,以便更加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学习“观察和实验的用具”时,将学生带到实验室,分组学习显微镜的使用,在讲清各部分结构名称及作用的同时,让学生亲自操作怎样取镜、安放,怎样对光、调光,怎样观察、绘图。这堂课学生学得特别认真、仔细,而且学习兴趣高昂,轻松愉快。例如,讲骨的成分时,每个学生取两条鱼肋骨,分别放在火上烧和放进稀盐酸中浸泡。实验过程中利用学生初一时学过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知识,引导他们观察骨的变化,启发他们自己总结骨的成分及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特性。并且实验前后分别称重,计算出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比例,进而让学生分析骨的成分与比例和骨特性的关系,归纳出骨的特性。课本中大多数的验证性实验,都将其提前与新课的讲授结合进行。这样的授课方式使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交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不会感到疲劳。增加实验,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动手机会。只要课时允许,生物课可增加的实验很多。

    六、利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们接受知识离不开具体形象。课本插图、挂图、生物标本、模型、实物这些传统直观教学手段,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变,幻灯、投影、多媒体等现代化直观教学手段为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如果教师能灵活应用这些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很容易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直接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生物教学中可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巧没疑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七、联系实践生活,寻求兴趣

篇7

关键词: 初三学生 学习兴趣 科学素养 化学学科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化学课程必须体现启蒙性、基础性。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化学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社会现象。化学新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关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因此,初中化学不仅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而且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发展、研究化学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

一、协调师生情感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基础

老师和学生的情感对教学的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学生做朋友,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对某科老师的情感和兴趣,可以直接迁移到该科的学习上来。因此,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要有深厚的感情,高度的师生情感交流,防止和消除情感上的隔阂,使学生能“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深入到学生中去,进行思想和感情交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放下架子,主动与学生交谈,学生就会爱护你,尊敬你,会愿意与教师谈心、交流思想。但是,“师”与“生”的界线和教师的“威严”,常常使很多学生敬而远之,长此以往,教师与学生之间就容易产生难以跨越的隔阂。这时,教师也只能进行教学,就无所谓育人了。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必须具有宽广的胸怀,对学生的个性及精神世界给予充分的信任和尊重。这种信任不是装模作样的“平易近人”,也不是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感情恩赐”,更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资”,而是朋友般平等真诚的信任。这样,教师以实际行动为楷模,才会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

二、上好第一节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讲是一门新学科,本身就能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老师在上第一节化学课时,避开书本,讲一些生活中喜闻乐见又与化学有关的现象,如“鬼火”现象,假酒案件,绿色食品等,并用化学知识予以解释。会让学生觉得学习化学非常有用,化学知识高深莫测,诱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再做几个化学小实验,如“烧不坏的手帕”、“空杯生奶”、“魔棒点灯”等让学生觉得化学太“好玩了”,天天盼望上化学课,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重视实验教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生认识化学的窗口,形象生动、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起学习兴趣。首先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将学生的注意力及时地吸引到所要观察的关键现象上来,深入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讲催化剂概念、氧气、二氧化碳、酸碱盐性质时,演示实验尤为重要。如在讲氧气和氮气的鉴别时,我没有先讲鉴别方法,而是用一个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两个集气瓶中,让学生由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鉴别的方法。同时在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条件,增加学生亲自动手的实验机会。学生通过独立实验,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另外,可根据教材内容,自行设计实验,通过直观有趣的实验现象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可设计小实验或小魔术。例如,在讲酸碱指示剂时,做一个“雨落叶出红花开”的实验;在讲硝酸盐时,做一个“火龙写字”的小魔术。这样课堂上学生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对化学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化学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学生身边存在许多化学现象。当他们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些现象时,往往引以为豪,感到满足。我十分注意把教学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的价值和用途,从而强化学习化学的兴趣。如在讲授碳酸盐时,教学生运用厨房的用品除水垢,运用所学物质的性质来辨别生活中的真与假(真假黄金,真假自来水等),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水华现象、酸雨、温室效应、开啤酒冒泡等)。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导学生去分析,使学生边学边揭开生活中的一个个谜,从而产生极大的兴趣,转化为强大的求知欲。

五、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8

心理因素;主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06—0038—01

初中生的好奇心强,而好奇心又是激励人们探索知识的起点,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注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学习。

一、影响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心理因素

由于中考、高考的“指挥棒”的作用,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学生处于随从的心理状态,缺乏自信心和独立学习的意识。课堂上缺乏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物理世界奥秘的愉悦情绪,致使学生感到物理课枯燥无味。影响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心理因素主要有自卑心理、恐惧心理、满足心理、厌烦心理、惰性心理、依赖心理和逆反心理等。

二、激发和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能学好、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上好启蒙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心理学角度和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规律看,人们对事物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而八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物理,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关键是上好启蒙课。因此,对这种课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二)指导学生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观察和实验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基本方法,在我们周围有许多同学们熟悉的自然现象和事物都跟物理知识有关,鼓励学生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如在讲授新课时,联系同学们亲身体会到的、熟悉的事例进行讲解。例如,讲到蒸发吸热,让同学们回忆,游泳后刚从水中上来,风一吹会感觉到凉的现象;讲到惯性,回忆乘公共汽车时,紧急刹车,人的身体会往前倾;同学们在游泳时,潜入水中,能听到水面上其他人的讲话声,是因为水能够传声。这样学生就能通过生活实际看到物理,又能将物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其觉得物理有趣、有用,便自觉地去探究物理的奥秘。

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巩固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之逐步深化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对将来在事业上的选择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初中阶段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学好物理的决心、信心和恒心,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为了进一步提高、巩固和强化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一)进行科学史教育,提高学生的兴趣,为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力打下基础

物理学科的发展史是极其生动有趣的。在物理课上向学生们讲述牛顿、法拉第、伽里略等物理学家都是在成功和失败、顺利和挫折的斗争中,以自己坚忍不拔的毅力对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一个人如果在工作和学习中能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坚持不懈的努力精神,并时时注意培养自己的自信心、意志力,那么将会对自己的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切实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巩固学习兴趣

篇9

关键词:兴趣;亲自体验;最佳状态;好奇心

一、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

开学初的几节英语课,我把英语教学和实际运用密切联系起来,告诉学生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要获得别国的知识经验,就要学好英语。英语在中学被当成必修课,是中考科目之一,许多大中城市在小学就开设英语。当前我国推行的“3+X考试,其中的“3”是指语文、数学和英语。我还拿出收录机,指着上面写有的“PAUSE”、“STOP”、“PLAY”、“RECORD”等这些词,让学生猜是什么意思。这样做不但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了解英语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而且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大有好处。

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及好胜心,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学好英语,最主要的是从一开始,便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新生入学后,我先用几天时间熟悉他们的名字,接着列出一些英文名字,如:Fanny,Robin,Louis等,并念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逐个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英文名字,学生都很高兴自己能再拥有一个中意的名字。上课时,我说:“Robin,How are you? Can you spell this word?”这样尽可能让学生自然地运用课堂用语,有效地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每节课报数或唱一首英语歌

在上课开始时,让全班学生按学过的26个字母顺序或基数词one―two―three这个顺序来报数,或唱一首教过的英语歌曲。这样可以让学生复习26个字母和1―55的基数词,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活跃课堂,为顺利完成教学做好准备。

2.每课一问答

每节课学生报完数后,我分别用准备好的学过的英语知识,用英语提问当天的值日生,每位学生须回答三至四个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刚学过的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之后,还及时鼓励:“Good,thank you.”或“Quite good,thank you.”即使哪位学生回答不好,也要对那位学生说:“Thank you all the same,I think you will do better next time.”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每课一比赛

每一节课在上课前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来进行组与组或男生与女生之间听写、做题比赛。之后评比,全对者将赢得全班同学整齐响亮的掌声。每次比赛都有很多同学愿意参加。由于学生能感受到竞争胜利后的喜悦,可增加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三、让学生亲自体验,感受乐趣,激发兴趣

每周利用一个晚自习时间,让学生到讲台来背诵或表演所学过的课文对话内容,让学生在背诵、表演的过程中,反复体验行文的气势、脉络、条理、章法和逻辑,他们的认识能力和口语能力就会潜移默化地有所提高。对上来背诵或表演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并用录音机录下学生背诵的声音,第二天利用自习节时间播放。学生在听到自己的声音后,背得好的同学感到很自豪,背得不理想的同学暗下决心,争取下次做得更好。开展这一活动,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觉性,早晚读学生自然会自觉朗诵或背诵课文,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此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利用电教手段辅助课堂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电教媒体,让学生看着图画,听着优美音乐,通过视觉与听觉功能,把纯正的英语和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进行问题复述,做到情景交融,寓教于乐,让学生感到学习英语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艺术的享受。比如教“plane,ship,computer”等词时,我一边打出投影片一边问“What's this?”然后自己回答“It's a plane.”这个词立即就印在学生脑子里了。

五、掌握兴趣变化规律,保持兴趣最佳状态

篇10

一、激发兴趣,培养自觉性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就是积极情绪色彩的一种意识倾向性,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兴趣”。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兴趣对于巩固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和思想品德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激趣,培养自觉性,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先决条件。

造成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缺乏兴趣的主要责任在于教师。从客观上来看,农村政治教师60%以上的不是专职教师。就本学区来说,政治教师大多是“拉郎配”。因此,要加强政治教学,就必须重视初中政治教师的自修提高,并切实创造条件,组织一些区级、县级的讲习班、进修班,尽快使他们的专业知识过关,同时,随着教材的更新,新课改的实施,还要随时培训,与时俱进,以适应新教材教学的需要。

从主观上来讲,许多师生认为,政治要靠死记硬背。上政治课就是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记录画线,要求学生逐条记、整段背,理解的要记,不理解的也要记,记忆的需要淹没一切,学生疲于奔命在繁忙、紊乱的记忆海洋里,无法享受到智力活动的无穷乐趣,只知道“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怎能不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苦不堪言呢?

要增强政治课的吸引力,教师首先要下苦功钻研教材,花气力熟悉学生,运用各种手段把政治课由“死”变“活”,这就要求教师把政治课讲得情真意切,讲出教材的系统性、严谨性、说理性。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枯燥乏味,缺乏幽默和风趣,没有节奏感,总是平铺直叙,则学生听起来必然索然无味,昏昏欲睡,产生厌学情绪。相反,教师情绪饱满,语气亲切,语调抑扬顿挫,学生听起来就不是没精打采的“催眠曲”,而是激励学生的进行曲。

其次是“说理”与“管教”相结合。由于九年级学生每天还有其他五科的学习压力,整天忙得晕头转向,而且数理化是学生主攻的科目,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强,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政治,难上加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说政治教师让步的话,“地盘”就会被其他科目挤占掉。因此,政治教师要主动出击,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说透“政治”这个百分砝码的特殊性和特殊作用:别的学科连贯性强,前面没学好,后面就无法学;而政治课一年苦战就能争得八九十分,这个劳动报酬在六科中是最大的。与此同时,还要多找学生谈心,特别是对一部分学习困难生,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充满信心,其他科目稍弱可以用政治科来弥补。对其他科目学得好而政治科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我说:“凭你的智力和勤学精神,你一定能够学好政治课,相信你一定会全面发展的。”对基础较差,其他成绩也不理想的学生,我说:“政治科不需要多好的基础,只要你努力,这门课成绩一定会上去。”结果这些同学跃跃欲试,政治科成绩马上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同学们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就逐步提高了。

二、深入理解,强化记忆

激发学生的情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这只是为了吸引学生,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为教学创造条件,教给学生良好的理解记忆方法才是学好政治课的关键所在。

每堂政治课都要使学生有所得,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务必把所讲的内容提纲挈领地归纳成条,这样就能使学生以线串珠,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便于记忆巩固知识,尤其是讲完一课或一个单元时更要如此。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条理清楚,有所适从。

为了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还必须在讲解透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会比较记忆,即指导学生把相关的概念的异同点区分开来。如“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经济特区”和“行政特区”,等等。在对相对概念讲透之后,指导学生比较记忆就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了。学生掌握了这一技巧,便记得容易,记得准确,不会混淆。

教师还要使学生学会联系记忆法,即指导学生把内在联系的知识综合起来,找出因果关系,就可以触类旁通。如“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消费品分配方式”,用生产关系要素的相互关系来理解,学生记答案就比较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