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单位履职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21 01:26: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重点单位履职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重点单位履职报告

篇1

一、监督检查依据

(一)《特种设备安全法》;

(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三)《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规则》;

(四)《省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及检验检测机构事

中事后监督检查管理办法(试行)》;

(五)相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二、监督检查对象及方式

(一)对生产单位(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下同)气瓶及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单位、检验检测机构的监督检查

我辖区内共有14家气瓶充装单位、4家气瓶检测机构、2家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单位,均列入检查计划,实现区域监管全覆盖。(责任部门:各市监所)

对省、市局检查名单之外的生产单位、鉴定评审机构的日常监督检查(不包括上述18家单位)实现监管全覆盖。(责任部门:质监科)

(二)对使用单位及经营单位(含销售、出租、进口单位)的日常监督检查(责任部门:各市监所)

1.公众聚集场所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含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车站、客运码头、机场、商场、宾馆、酒店、体育场馆、展览馆、市民服务中心、公园以及图书馆、影剧院、活动中心、养老院、公共浴室等单位),作为重点单位列入计划,按日常监督检查方式,每半年检查至少1次,对被查单位每类设备抽查检查至少1台。

2.高风险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含使用快开门压力容器、盛装或输送易燃易爆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涉氨制冷设备、熔融金属起重设备、高压氧舱、锅炉及主蒸汽管道、大型游乐设施、“三无”电梯等单位),作为重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列入计划(市局直管的除外),按日常监督检查方式,每半年检查至少1次,对被查单位高风险设备进行逐台检查。

3.一般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上述使用单位以外的单位),按不低于本辖区总数5%的比例抽取单位列入计划,按日常监督检查方式,对每个单位每年检查一次,每类设备抽查检查1台。

三、监督检查的项目和内容

监督检查的项目和内容按《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规则》(附表)、《省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及检验检测机构事中事后监督检查管理办法(试行)》及相关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项目和内容结合监管方式确定。

四、监督检查的组织实施

(一)区局负责制定区级监督检查计划及被检查单位名单目录并组织实施,同时上报区安委会和市局。

(二)各所负责制定并实施本辖区日常监督检查计划及被检查单位名单目录,于4月15日前将计划和名单目录上报至区局备案。

(三)区局及各所在实施监督检查过程中应加强沟通协调,力求避免对同一企业进行重复检查。同时要集中各方面专家力量,参与到各类监督检查中。

(四)各所要将日常监督检查和全年各类专项监督检查结合起来,做到工作有序、取得实效。专项监督检查由区局根据有关要求另行部署实施。

(五)区局将组成督查组,对各市监所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督查,并将督查结果纳入全年目标考核。

五、监督检查要求

(一)各市监所应动态建立本辖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以及重点监管单位(包括公众聚集场所和高风险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台账,作为执行日常监督检查计划的基础支撑,做到重点单位基础信息清楚,重点设备使用状况明了。

(二)监督检查人员在开展监督检查时,应按相关要求认真填写相关记录。

(三)各市监所检查中发现存在违反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应按程序予以立案查处。发现安全隐患的,要建立“隐患清单”台账逐一消除,实现闭环管理。对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要按照“一单四制”的要求进行重点整治,并立即报告区局,由区局报给区安委办和市局。

(四)检查人员应认真履职,遵守工作纪律:

1.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秉公执法、认真履职、不徇私情,保守被抽查企业的商业秘密;

2.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开展检查工作,保证检查工作科学、客观、公正、准确;

篇2

在局安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动员各方力量,依法排查整治火灾隐患,广泛开展消防宣传培训,加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做好灭火救援准备,不断健全火灾防控体系,确保全系统不发生火灾事故,确保重要节日、重大活动期间不发生有影响的火灾事故,为平安__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2016年5月27日至2016年9月20日

全局成立2016年全系统夏季消防检查工作领导小组。

基层各单位要结合实际,找准火灾防控薄弱环节,采取消防安全风险分组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相结合,消防安全专项治理与火灾防控基础工作相结合,行业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切实提高全系统火灾防范水平,全面提升火灾防控能力。

(一)夯实消防事业发展基础

开展消防安全形势评估。基层各单位、各股室要组织开展一次消防安全形势分析研判和综合评估,摸清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掌握公共消防安全高风险区域情况,尤其是对易燃易爆场所、人员密集场所以及重大火灾隐患、区域性火灾隐患要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研究提出针对性对策意见。6月25日前,基层各单位要将消防安全形势分析评估报告报局安监股备案。

(二)推动落实基层单位消防管理责任

在局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全系统的议事协调作用,健全消防安全情况通报、联合检查等机制,推动落实消防管理责任。基层各单位、各股室要推进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有标准的要列出计划,没有标准的要尽快制定,组织开展集中培训,专项检查,督促落实标准要求,对不合格的,要重点帮扶整改。

(三)强化消防安全分类整治

夏季消防检查的重点范围是宾馆饭店、娱乐场所、旅游景点、文物古建筑等场所,全系统所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要深入开展自查自纠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发现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单位要及时提请局领导小组督办,督促单位制订整改计划、落实安全措施。

专项治理以文化市场、文物古建、旅游景点、影剧院为检点,主要检查建立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消防专兼职人员、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和保安等五类人员培训,日常消防检查巡查,消防设施运行和维护保养,人员安全疏散,用火用电管理,违规住人,灭火应急预案制定和组织演练等情况。建立部门消防工作协调机制,定期研究、解决消防安全突出问题,适时开展专项整治。

(四)强化消防宣传教育

基层各相关单位、各股室要积极推动干部职工培训,将消防知识纳入培训内容,组织消防工作责任人、管理人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及演练活动。

夏季消防安全检查工作按照县安委会组织部署、排查整治和总结3个步骤进行。

(一)部署阶段(2016年6月5日前)。基层各单位要制定消防安全检查工作实施方案,成立组织机构,建立工作机制,落实责任,细化措施。

(二)组织实施阶段(6月5日至9月10日)。基层各单位要加强对夏季消防安全检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检查力度,消防基层基础,提高火灾防控能力;要按各自职责,扎实推进夏季消防安全大检查,形成整治火灾隐患的合力。基层各单位要将夏季消防检查工作开展情况每月一次上报局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三)总结考核阶段(9月11日至9月20日)。基层各单位要对夏季消防安全检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汇总分析,认真总结经验做法,研究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局安全领导小组将适时通报各基层单位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基层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夏季消防检查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加强消防现实斗争、夯实火灾防控基础的重要举措,既要通过夏季消防检查稳定火灾形势,又要带动基层基础工作、促进源头治理。在认真分析研判本单位消防安全形势的基础上,统筹部署开展夏季消防安全检查工作,并将夏季消防安全检查纳入工作考评重要内容。主要领导要负总责,分管领导要亲自抓,真正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这次夏季消防安全检查工作。基层各单位要以抓火灾排查整治、抓消防基础建设为工作重点,实行部门联运,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认真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全力督促本单位开展夏季消防安全检查工作,确保本单位消防安全。

篇3

一、组成人员及工作机构

安全生产专业技术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供销社经济发展处,负责落实安全生产专业技术委员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召集专业人员召开会议、安排检查计划、研究隐患整改措施和日常事务协调工作。

二、指导原则

(一)安全生产专业技术指导委员会在市供销社安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实行主任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制。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履职考核实施监督、指导;对现场进行专业性、技术性、危险源辨识、危险性分析和安全技术“诊断”;当市供销社安委会组织系统内安全生产大检查时,召集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检查,重点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技术性疑难问题。

(二)安全生产专业技术指导委员会作为常设机构,制定检查整改计划,负责对本系统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专业检查、季节检查、重点检查、综合检查和夜间抽查等方式实施检查,提出技术整改措施。

三、指导职能

(一)检查职能。安全生产专业技术指导人员要做好检查前准备工作,提前了解被查单位的如下情况:

1.生产经营场所是否有违法、违规行为,如:有无生产经营执照、消防前置审批手续、消防合格证、特种设备技术资料、检测报告等相关安全合格证件。

2.生产经营场所的现场、操作岗位、加工间、摊点、门店是否具备安全生产经营条件和消防安全条件。

3.生产加工车间采用的工艺流程是否符合国家、行业、企业标准。

4.对生产经营过程、储存过程进行危险源辨识和危险性分析。

5.对生产经营设备、特种设备、监控设备、自动报警设备、灭火联动设备安全性能进行检查。

6.对生产经营运输、通勤在用的机动车辆安全行车技术状况、驾驶人安全行车意识进行检查。

(二)检查分工。为了使检查工作有序进行,在检查指导过程中,事先确定检查的方式、方法、步骤,按照专业技术人员的经验和专业特长,明确职责、明确分工、明确完成事项,每个人的工作都有所侧重。包括:查阅资料、查看现场、现场记录、结论整理等相关情况。

1.用火安全管理。严格遵守《消防法》及相关律法、法规,杜绝火灾事故隐患

(1)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确需动火作业时,作业单位应按规定向安全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申请“动火许可证”,承租承包业户未经甲方同意,严禁使用明火取暖、烧水、做饭、外包施工通过发包单位代办申请。

(2)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点附近5米区域范围内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或作适当的安全隔离,并向安保部门借调适当种类、数量的灭火器材随时备用,作业结束后应即时归还,若有使用应如实报告。

(3)属于在作业点就地动火施工,应按规定将办理申请会签到作业点所在单位经理级或以上主管人员,申请单位需派人现场监督、安全管理部门需不定时派人前往巡查。离地面2米以上的高处动火作业必须保证一人在下方专门负责随时扑灭可能引燃其它物品的火花。

(4)在保证安全,又不影响现场正常生产经营的前提下,要求在申请“动火作业申请单”时,原则上禁止夜间动火,特别危险作业区严禁夜间动火。

(5)节假日现场加班出勤时的动火作业,必须由企业主管领导签批和核准,由施工单位派人负责监护,如果是由承包商动火作业,由发包单位派人负责监护。

(6)未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擅自动火违章作业者,一经发现,检查人员要及时纠正。

2.用电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消防、电业部门安全用电标准,不得私自、违章二次布线、杜绝因漏电、打火、短路、超负荷造成事故发生。

(1)企业维修电工必须遵守国家标准《10KV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及相关标准、规则、制度和操作技术规程,严格实行工作票和操作票制度,切实履行本岗位安全职责。

(2)严禁随意拉设电线,严禁超负荷用电。

(3)电气线路、电气设备应由有资质的电业部门负责安装和调试,所在单位的在岗持证运行电工负责线路、设备检查和维护,发现故障及时维修,确保运行电气设备完好运行。

(4)各经营场所下班或闭店后,电源该关闭的要关闭,否则安全管理部门将对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或处罚。

(5)禁止私自使用电热棒、电炉子、电暖气、电热扇、“热得快”等大功率超负荷电器。

3.用气安全管理。生活用气有天然气、石油液化气,有管道、有气瓶,这里主要是指液化气瓶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杜绝违章使用或滥用不符合安全标准和质量要求的气瓶,防止泄露或爆炸事故发生。

(1)须在有资质的充装站充装气瓶,使用有注册标牌的气瓶。如果使用的气瓶没有注册或新购置的,要尽快到充装站,抓紧办理注册手续,并安装好注册标牌。

(2)国家对液化石油气钢瓶检验有如下规定:不准使用没有注册或超过检验期的气瓶。15公斤气瓶自制造之日起,每4年检验一次,第四次检验有效期为3年,超过15年的一律报废。50公斤气瓶自制造之日起,每3年检验一次,超过15年的一律报废,气瓶瓶颈有检验合格铝圈,作为是否超过有效期证明。

(3)气瓶放置地点,要保持通风、干燥、不得靠近热源、明火、防止暴晒。

(4)严禁敲打、碰撞或滚动搬运。

4.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严格遵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杜绝特种作业人员违章操作行为,防止事故发生。

(1)按照《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检查企业在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阀、水位计、泄压、防爆装置等控制部件安全运行状况,特种设备质量技术检测部门年检报告。

(2)按照《电梯监督检验规程》,检查企业在用客梯、货梯控制部件安全运行状况,质量技术检测部门年检报告。

(3)按照《起重机械监督检验规程》,检查企业在用起重机械、龙门吊、单梁吊、简易升降机质量技术检测年检报告。

(4)按照《沈阳市雷电防御管理条例》,检查企业在用避雷针、避雷塔、避雷带防雷技术检测年检报告。

5.烟花爆竹安全管理。严格遵守《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沈阳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及相关安全技术规范,杜绝违章操作行为,防止燃烧和爆炸事故发生。

(1)检查企业《专项安全评价报告》。

(2)检查储存库区消防器材、消防工具箱、消防蓄水井、消防蓄水池。

(3)检查防火、防爆视频监控系统、自动报警装置、值班报警电话。

(4)检查库存商品数量、摆放间距、堆垛高度、不同品种分类储存、包装箱破损、通风、温度、湿度等情况。

(5)库区安全保卫人员、更值人员昼夜值班、检查、巡查记录、库区探照灯照明、护库犬守护等情况。

6.民用爆破器材安全管理。严格遵守《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及相关安全技术规范,杜绝违章操作行为,防止燃烧和爆炸事故发生。

(1)检查防火、防爆视频监控系统、GPS定位装置运行状况。

(2)检查库存商品整齐摆放、堆垛间距、堆垛高度、通风、温度、湿度、库门开启方向。

(3)装卸、运输人员安全培训持证,“双人双锁”保管商品执行情况。

(4)库区安全技术设备维修保养情况,灭火、防爆器材配备、备用电机、消防蓄水池容量、避雷针等技术性能和技术检测情况。

7.职业卫生安全管理。按照《沈阳市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和标准,杜绝违章操作,加强职业病预防,防止职业病危害。

(1)检查生产经营作业场所职业卫生预防措施执行情况。

(2)检查作业场所石棉纤维粉尘、含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是否超标。

(3)检查有毒气体、有害物质、放射性物品装置或场所安全屏蔽或防护情况。

(4)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员工防护措施或体检、健康记录。

(5)噪声、光污染、高温、低温等其它影响健康的作业场所是否符合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

(三)现场记录。在现场检查过程中,要详细记录检查全过程,对发现的问题等其它客观情况,要认真填写以下情况:

1、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事故隐患排查处理情况。

2、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整改的违法违规行为。

3、责令立即排除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情况。

4、依法依规采取的强制整改措施等情况。

5、书面记录由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负责人签字,被检查单位负责人拒绝签字的检查人员负责将情况记录在案,及时向市社安委会报告。

(四)责令整改。在检查中如果发现以下突出隐患和突出问题,要责令采取强制措施,进行清理、关停或取缔。

1、在检查中发现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

2、重大事故隐患排除之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

四、实施步骤

(一)由安全生产专业技术指导委员会负责召集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业检查组,按照检查要求,深入重点单位、重点部门、重点场所、重点岗位实施检查指导。

(二)安全生产专业技术指导委员会委员、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按照检查表,结合自身专长,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科学地、规范地、实事求是地提出意见、建议和整改要求。

(三)安全生产专业技术指导委员会定期组织委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召开隐患排查、危险性分析研讨会;事故案例分析会;“三同时”审验论证会;职业卫生健康;安全基础和现场管理经验交流推广,以及各种相关安全事项进行推介和探讨。

五、几点要求

1、安全生产专业技术指导委员会组成人员,在市供销社安委会统一领导下,听从分配、服从指挥,恪守职责,认真完成各项任务和履职要求。

篇4

(一)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大本镇区域内危化品储存、使用、经营、运输企业的监管力度,调整储存企业的布局,经营企业的总量控制,使用企业的安全许可,运输企业的实时监控,确保危险化学品安全始终处于可控状态。(二)全面加强建筑工地安全监管。针对建筑施工、流动作业安全事故高发的特点,加大对工程建设中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规范建设、施工、监理企业的安全生产行为,全面实现现场施工作业持证上岗制度,电焊、气焊、电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同时要落实管理人员和劳务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制度,逐步实现企业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安全监督人员和建筑务工人员通过安全知识、基本技能培训和考核;加强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生产安全管理,认真排查治理起重机、吊装、脚手架等设施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大工地施工检查、巡查和动态跟踪力度,堵住质量、安全管理漏洞。(三)全面加强消防安全监管。配合区消防部门加强对商(市)场、影剧院、宾(旅)馆、歌舞厅、福利院、学校、地下空间(有经营行为的)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检查和整治,严肃查处锁闭、封堵或占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违法行为,及时消除火灾事故隐患。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各类人员密集场所要坚决实行停产停业整顿,对拒不执行整改的或整改不力的单位,要及时报区消防支队予以处置。进一步推动社会面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和单位户籍化管理,落实场所作业制度,重点开展对“城中村”、“村中厂”、“群租房”、“小物流”、“四违章”生产经营场所等消防基础设施先天不足区域场所的检查治理,督促单位落实消防安全保障措施。对易燃易爆危险品单位、居民住宅小区开展专项整治。针对消防安全隐患突出的特点,在消防通道、消防安全设施,用电、用火、用气等方面集中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确保重大火灾隐患整改率100%。要加强民爆和烟花爆竹安全管理,依法打击非法运输、储存、销售、使用民爆物品和烟花爆竹的行为。(四)全面加强道路交通及运输安全监管。配合交警部门强化道路交通事故综合防范,完善辖区内交通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灯等交通安全设施,重点推进危险路段的专项治理。开展交通运输工具的安全检查,督促车辆运输单位加强运输工具的管理和维护,坚决杜绝带病运营的现象。开展超载、超员、超速、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交通违法行为的集中整治,以及强化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车、渣土车、搅拌车、环卫车、校车等五类重点运输车辆风险管控。加强铁路道口安全监护,确保辖区铁路运输安全。(五)全面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配合区质量技监部门加强对特种设备生产单位的源头监管,全面实施持证上网制度;加大监督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加强对重点监控设备和重点场所的现场监管。继续做好电梯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管理工作,不间断地开展特种设备、安全许可证,无证操作、擅自安装等专项检查,严厉打击特种设备领域非法生产、违法使用的行为。(六)全面加强地下空间安全监管。配合区民防部门进一步抓好人员密集型、居住社区内、用于仓储及经营等用途的地下空间的安全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跟踪督促整改,并要加快调整不符合安全规定的地下空间使用业态,从源头上消除不安全因素,发现重大安全隐患要及时与区相关部门报告。(七)全面推进职业卫生监管。排摸辖区内用人单位职业危害基本信息,督促这些单位进行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开展作业环境职业危害检测、对从事职业危害的劳动者配备必要合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开展上岗前、在岗中和离岗后的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督促企业改善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配合上级部门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和督查工作。

夯实基础,稳步提升管理绩效

(一)责任落实网格化

根据区制订的《加强村级组织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健全村级安全管理网络。建立安全工作领导机构,配好配强安全管理人员,将安全生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宣传教育培训、监督检查、隐患排查整治、事故报告、应急救援五项制度,督促所属企业健全各类安全管理基础台账。强化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力度,健全按村辖区内企业安全状况或地域分布,逐步推行村三套班子挂帅履职制。划片或按安全状况实行包干,包干区域的安全工作业绩与责任人全年经济绩效考核挂钩。试点推行安全事故风险金抵押模式,进一步落实领导责任,使全体班子成员全部承担起安全监管责任。真正把“抓基础、抓规范、抓队伍”落到实处。

(二)条块工作规范化

1.继续排摸生产经营单位基本信息。根据排摸单位的安全状况科学制定镇安全生产执法检查计划,做到有的放矢的开展安全监管工作,力争实现三个全覆盖。即:第一,除高危企业以外的危险化学品单位和消防重点单位全覆盖;第二,镇辖区内所有村宅全覆盖;第三,社区内112个居民小区全覆盖。并在日常安全检查工作的开展、安全管理和执法程序上严格做到规范化。2.继续熟用和完善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加强信息系统的使用和完善,依托城市安全运行和生产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建立危化、建筑施工、特种设备、交通、消防、民防以及有关单位的安全基础管理信息,对重点单位、重点行业实行安全动态实时监管,加强对事故隐患及重大危险源的跟踪治理,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和监管效果。3.继续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健全事故报告制度、灾难预报预警和应急协调机制;完善应急救援物资库、设备库、专家库、队伍库及风险隐患数据库,逐步形成覆盖全镇、职责明确、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4.继续加强对基层的指导力度。安委会成员单位要根据《加强村级组织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深入村、公司、社区,协助基层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网络,指导基层开展安全业务工作,健全各类安全基础台账,实现块上基础工作规范化。

(三)安全宣教系列化

1.加强各级领导和安全监察监管人员的安全生产专题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加强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殊作业人员的培训;加强对农民工的安全技术开展岗前培训、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等活动,增强企业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能,消除企业用工安全隐患,推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有序、健康发展。尝试创建安全干部联谊会制度,实现以老带新、互帮互教、交流促进和自治共建。2.以“5.12”防灾减灾日宣传、“5.25”交通文明日宣传、6月“安全生产月”宣传,“11.9”消防宣传活动为契机,采用各种宣传形式,大力传播安全文化建设,实施安全知识“进企业、进校园、进工地、进社区、进家庭”活动,普及市民关爱生命、抗御灾害、疏散逃生的知识,组织开展各类演练活动,提高民众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积极倡导市民的安全文明行为,提高市民的安全意识和素养,努力推进文明城区、安全社区建设。3.进一步扎实推进社区公共安全工程建设。推进火灾隐患突出的老旧小区火灾隐患整治,通过各种途径营造安全社区宣传氛围,普及安全知识;健全社区消防志愿者队伍的组织工作;加强社区居民的消防疏散逃生演练和消防安全知识普及,提升社区民众的安全防范能力,促进和保障社区安全。完善社区的消防安全设施,清理消防通道,确保民生安全。

(四)安全创建标准化

继续抓好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建设。根据上级安排,选择一些条件相对成熟的单位,推进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为的生产经营单位打造一套量身定做的标准奠定基础。同时,根据有关部门要求推进宾(旅)馆、商(市)场、歌舞厅、福利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标准化达标工作。

篇5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开展“地沟油”整治和落实餐厨废弃物管理作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来抓,按照“源头治理、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着力治本”原则,将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集中整治与制度建设相结合、严格执法与科学管理相结合,实行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促进全市“地沟油”和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健康有序发展。

二、工作目标

全力实施“地沟油”集中整治,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仔细排查、清理和取缔生产“地沟油”的黑窝点,摸清“地沟油”原料来源和销售渠道,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使用“地沟油”的违法犯罪行为。在专项整治的基础上,逐步探索餐厨废弃物集中处置新模式,通过政府引导、集中整治、企业参与、统一收运、定点处置等办法,建设餐厨废弃物集中处理设施,推行餐厨垃圾集中收集、处置、再利用的运行模式,实现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从根源上杜绝“地沟油”,实现全市无“地沟油”的目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职责分工

(一)畜禽养殖环节专项整治。

加强畜禽养殖环节使用餐厨废弃物饲养畜禽的监督管理,联合公安、质监、工商等部门对已查明的使用餐厨垃圾的养殖户进行清理排查,查明是否存在收集和买卖餐厨废弃油的行为,追查和捣毁“地沟油”加工窝点,查明“地沟油”销售渠道,阻断、摧毁“地沟油”加工销售网络和利益链,严惩违法犯罪人员。

(主要责任单位:市农委)

(二)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专项整治。

规范食用油生产行为,督促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加强对油脂生产企业、食用油生产作坊的监督管理,加大食用油生产过程中使用非油料、过期霉变油料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和打击力度;积极引导生产加工单位按照市场需求进行升级改造,查明油源购进渠道,依法查处无证生产加工食用油及在生产中掺杂掺假的行为,依法查处生产“地沟油”的行为。

(主要责任单位:市质监局)

(三)食品流通环节专项整治。

严格市场准入,加强对食用油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整顿和规范食用油流通环节经营秩序,重点排查集贸市场、食杂店等粮油经营户,督促经营者建立食用油购销台账,实现食用油安全的可追溯性;依法查处经销“地沟油”的行为,杜绝“地沟油”流入市场;会同城管开展联合检查行动,重点对流动小吃摊点用油情况开展检查,依法查处使用“地沟油”和不明来源油脂烹饪食物的行为。

(主要责任单位:市工商局)

(四)餐饮服务环节专项整治。

严禁“地沟油”掺入食用油及不合格食用油上餐桌,加强对餐饮服务单位的监督管理,重点开展对小餐馆、小吃店、火锅店、学校食堂、工地食堂等单位用油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查进货查验记录,落实索证索票制度,对来历不明和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用油追溯其来源,依法查处使用“地沟油”和不明来源油脂烹饪的行为;同时加强对餐饮单位废弃物处置的管理,建立餐厨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督促餐饮单位建立餐厨废弃物处置台账,详细记录餐厨废弃物的种类、数量、去向、用途等情况,查明餐厨垃圾(泔水)的去向和用途,并将使用餐厨垃圾的养殖户信息反馈市农委。

(主要责任单位:市食药监局)

(五)畜禽屠宰环节专项整治。

加强对畜禽定点屠宰场(点)处置动物油脂、内脏、皮毛等废弃物的监督管理,督促建立屠宰加工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查明废弃物的去向和用途,并将使用屠宰废弃物加工的信息反馈市质监局。

(主要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六)市公安局负责配合相关部门在整治过程中的联合执法行动,对涉嫌犯罪的立案查处。

(七)市监察局负责行政监督,督促相关部门依法履职,对整治过程中违法违纪问题进行调查处理,对因领导不力、工作不到位导致不良后果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实施步骤

专项整治行动自2011年4月开始,11月底结束,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第一阶段(4月20日-5月10日)动员部署和排查摸底阶段。

各级各部门按照本方案具体要求,制定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细化工作任务,将目标、责任和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做到责任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切实承担整治和监管责任;积极督促餐饮单位和屠宰单位建立相关废弃物台账,基本查明相关废弃物的去向和用途。各有关单位于5月10日前将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报送市食安办。

(二)第二阶段(5月11日-10月31日)集中整治和督查阶段。

在排查摸底的基础上,针对突出问题、薄弱环节、重点单位,集中力量开展整治工作,重点加强对小餐馆、小吃店、流动小摊贩、食品小作坊、使用餐厨垃圾废弃物的养殖户的集中整治力度,发现线索要一查到底,严惩制、售、用“地沟油”违法犯罪行为;市食安办要定期组织对各部门的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督查。

(三)第三阶段(11月1日-11月30日)总结经验和完善机制阶段。

各级各部门对整治工作进行自查,对整治效果进行评价,认真总结专项整治工作的成功经验和不足,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并于11月25日前将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报送市食安办。市食安办要撰写专项整治工作总结,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我市“地沟油”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监管长效机制,及时报送市政府。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地沟油”专项整治和加强餐厨废弃物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严格按照部署要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结合实际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具体工作任务、措施、目标和责任,做到责任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排查到位、处理到位,确保“地沟油”专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取得实效。为加强对我市“地沟油”专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的领导,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各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的专项整治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市卫生局。

(二)明确职责,加大打击力度。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大监督检查工作力度,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对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单位开展监督检查,加大查处力度;对非法收集、生产“地沟油”的黑窝点一律取缔,对违法经营、使用“地沟油”的单位一律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涉嫌犯罪的一律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要高度重视群众投诉举报,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及时核实举报线索,发现问题要一查到底,并及时报告市食安办和通报相关监管部门。

(三)突出重点,强化工作效率。各级各部门在查处非法使用“地沟油”方面,要以食品小作坊、小餐馆、流动小吃摊点、火锅店和学校食堂、企事业单位食堂、工地食堂、旅游景区餐饮店等为主要对象;在查处非法生产销售“地沟油”方面,要以使用餐厨垃圾养殖户为突破口,进一步追查制售黑窝点;在加强餐厨废弃物管理方面,以大中型餐饮单位、集体食堂为重点,逐步向农村延伸。

篇6

1、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继续推进“两个实体化”进程,不断完善指挥部工作机制,提高科学指挥水平;强化成员单位间的信息共享,建立气象灾害防御指挥系统。逐步将气象灾害防御组织向城市街道、社区、医院、学校等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区域延伸,并融入政府应急管理和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推进气象防灾减灾与政府综合防灾减灾的对接融合。(市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办公室、减灾与法规科、人事科负责)

2、健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互动平台,发展气象志愿者队伍。强化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建立综合基础信息数据库和气象灾害预防标准体系。开展城市内涝、设施农业气象灾害等风险评估业务。加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多灾种早期预警和部门应急联动机制,深化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机制,力争预警信息覆盖面大幅度提高。(市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办公室、减灾与法规科负责)

3、全力组织气象灾害防御。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确保重大灾害性天气不漏报、高影响天气不错报。贯彻落实暴雨等6个分灾种气象灾害防御办法,力争全部县市开展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开展市、县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评估及修订完善工作。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加强应急演练和知识普及,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避险、自救、互助能力。(市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办公室、减灾与法规科牵头,局内各科室协助。)

4、规范基本公共气象服务。贯彻落实市县两级公共气象服务白皮书要求,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在提高预报预警精细化和准确率、预警信息时效性和覆盖面、服务产品的针对性和可用性以及强化科普等方面下功夫,使服务更加贴近民生,确保准确指导群众生产生活。(减灾与法规科牵头,观测与预报科、气象台协助)

5、不断丰富产品种类。适时增加实况监测分析评估类、预报预测类以及对策建议类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城市气象服务能力,以市局为主体,联合住建部门组织城市内涝风险普查和隐患调查,开展短时内涝风险预报预警服务。强化服务信息传播,着力加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气象服务能力建设,继续深化电视、报纸、互联网、电子屏、大喇叭等传统传播渠道建设,扩大信息服务覆盖面。(法规与减灾科牵头,观测与预报科、气象台协助)

6、继续深化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气象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关键农时及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推广稳产增产气象防灾减灾技术,开展针对主要农作物长势和产量的预报预测。依托中央财政三农气象专项和省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与农业气象服务工程项目,强化与各级农业部门重点项目对接。大力推进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等基层重点对象的系列化“直通式”气象服务,全面加强标准化农业气象服务县和乡镇建设。发挥农业气象科技创新团队的作用,提供专业化技术支撑,面向粮食安全和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特色林果开展服务。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气象服务。(法规与减灾科牵头,观测与预报科、气象台协助)

7、着力深化专业专项气象服务。做好__湖国际马拉松赛、武强麦田音乐节等重大社会活动气象保障,推进旅游气象服务,完善景区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应急处置、救援服务保障联动机制,制作景区精细化服务产品。推进卫生、交通、电力、热力等气象服务。(观测与预报科、气象台、法规与减灾科负责)

8、全面推进防治大气污染气象服务。积极争取并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气象保障工程》,深化与

环保、卫生、能源等部门合作,加强环境气象监测能力建设,开展大气污染的监测分析、重污染天气的预报预警以及污染排放调控的气象评估,有效应对污染天气。建立的空气质量预报模型及重污染天气过程监测分析和预报预警系统,做好相关工作。开展__湖湿地生态监测评估业务。(法规与减灾科、观测与预报科牵头,气象台、气象站、人影办协助)9、进一步提升人工影响天气的能力和水平。加大人影作业力度,完成人影指挥中心建设。完善地面人影标准化作业点建设工作,提高人影作业规范化水平。做好省、市、县人影综合业务系统三级业务体系有效对接。(人影办牵头,局内相关科室协助)

10、强化应对气候变化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做好干旱、暴雨洪涝、高温、低温冷(冻)害等气候基础数据建设,为气候服务提供科学支撑。加强气候可行性论证业务能力建设,拓展服务领域,推动城市规划气候可行性论证,开展特色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观测与预报科牵头,法规与减灾科、气象站协助)

11、拓展和深化政府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

深化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及时通报20__年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考评结果,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绩效考评过程管理和结果运用,按照省政府绩效考核的要求,结合__实际科学设定20__年绩效管理指标体系,提升绩效管理工作的约束力。(现代办牵头,局内相关科室协助)

12、着力推动气象社会管理职能履职落地。

要建立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制度,把法律知识学习列入党组中心组学习的必要内容和各类气象管理培训班的重要内容。要加强气象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力度,发挥好各级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的作用,重点抓好《__市气象灾害防御实施细则》和多灾种气象灾害防御办法的落实。依法履行好气象探测、气象资料汇交、气象信息传播、气象灾害风险管理、防雷、人影、施放气球等管理职能,重点做好防雷跟踪检测工作。(法规与减灾科牵头,观测与预报科、人影办协助)

13、大力提升气象依法行政能力。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增强气象行政执法监管能力,强化执法保障和执法监督。摸清防雷重点单位、气象信息传播单位、行业气象台站等管理对象的有关信息,建立执法监管信息库,提升执法监管的技术含量。各县气象局要力争各类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驻当地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加强对行政审事项的后续监督,对审批后有违法违规行为的,一律撤销其相应资质或者权限。进一步加强防雷、人影、施放气球从业人员资格的监管。积极推进气象标准制修订工作。(法规与减灾科牵头,防雷减灾办公室协助)

14、加强对外合作,提高融入式发展水平。

建立完善联席会议制度,抓好市厅合作任务的分解和落实。建立追踪督办和评估制度,切实发挥合作效益。进一步加大推进县、局合作力度,力争年内完成所有县(市)与市局合作协议的签署。加强部门合作,争取相关行业部门的资金、项目和科技人才等其他资源,用于发展壮大行业和专业气象服务,推动服务社会化。(办公室牵头,局内相关科室协助)

15、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强公共气象服务系统的应用和完善。开展常态化的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和县级气象服务能力评估,推进县级气象服务业务化建设。完善市、县两级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平台,畅通市县级绿色通道,实现黄色以上预警全网。(法规与减灾科牵头,观测与预报科、气象站、气象台协助)

16、深化预报预测体系建设。要大力加强数值预报产品释用业务,提高城镇要素预报质量,推进格点要素预报和集合预报业务;提高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准确率和预警时效性;要强化加密自动气象站、雷达、卫星、风廓线、微波辐射计等新资料的应用和再分析工作。优化预报业务流程,加强雾和霾预报与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预测。完善干旱、高温、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过程个例及灾情数据库,强化极端气候事件监测分析和极端天气气候过程预报预测;开展气象灾害的精细化评估和风险区划。(观测与预报科牵头,气象台协助)

17、强化综合气象观测体系建设。加强观测网建设,优化布局,加快__湖湿地生态监测站建设,加密城市暴雨监测站。稳妥推进地面观测业务调整,提高观测自动化水平,确保全市地面观测业务稳定运行。按照省局要求,开展地面、高空气象观测一体化试点工作。组织备战全省业务技能竞赛。完善市、县气象装备保障业务(运行监控、计量检定、维护维修、储备供应),调整业务布局、职责分工,重点提升保障业务化水平。继续推进气象装备保障社会化。推进县级局域网建设。实现气象资料和业务产品提供的统一、高效和完整。(观测与预报科牵头,气象站、气象探测中心、气象台协助)

四、深化基层气象机构综合改革,探索构建新型气象事业结构,带动基层基础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18、加快推进各级机构、骨干人员和职能到位。按照全市气象部门机构调整改革方案要求,加快调整步伐,上半年做到机构、骨干人员和职能“三到位”,建立配套工作制度、流程及考核办法等,实现正常运行。各县局要全面落实公共服务提质增效和社会管理履职落地两个专项行动要求,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推进政、事分开。(人事科牵头,局内各相关科室配合)

19、积极推进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以《河北省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行动方案》为指导,抓紧制定市级气象现代化实施方案,报省局审批后组织实施。要以适应县级基本公共气象服务需求和推进县级气象业务综合化为目标,调整市县两级观测、资料、预报、服务业务布局和流程,完善业务系统平台,提高上下级间业务共享和交互能力,强化市级对县级的产品、技术支撑。(现代办牵头,观测与预报科配合)

20、大力推进气象服务社会化。加强与交通、农业、旅游、城市防汛等行业主管部门的合作,依托气象部门的优势,统筹力量,更好配置资源,提高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科技服务集约化发展。探索推进市、县科技服务一体化发展,市局推行综合预算管理,为县局提供保障。(气象服务中心牵头,气象台、法规与减灾科、计财科协助)

21、加强基础保障,提高基层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建立健全“三个双重”体制,围绕一流台站建设,加快实施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充分调动基层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基层气象现代化持续发展。(气象事务中心牵头,观测与预报科协助)

22、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强化科研与业务的结合,强化创新科技团队建设,持续解决关键科技创新瓶颈问题。修订科研管理办法及科技奖励办法,从制度、体制、机制上营造科技人员成长、成才的氛围。进一步规范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充分利用部门内外资源,推动气象科技创新。(观测与预报科牵头,气象台、气象站、计财科、人事科等相关科室协助)

23、不断强化人才体系建设

继续加大地方机构编制争取力度,建立健全地方编制、编外用工分类管理办法,探索多元化

人力资源保障机制。加快人才发展机制改革,逐步形成领军、骨干、青年人才衔接有序、梯次配备的培养使用机制。积极参与省局组织的各类业务竞赛,探索组织市级业务竞赛,提升人才队伍素质。加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聘用管理,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后备干部培养锻炼。健全县级气象机构领导班子,选配县气象台台长。(人事科牵头,各相关科室协助)24、加强计划财务管理水平。加强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着力推进综合预算,将中央、地方、创收以及合作项目、科研项目资金全部纳入收入和支出预算,确保各类资金发挥应有的效益。抓好统筹集约基金项目管理。按时间节点抓好预算执行进度。(计财科牵头,各相关科室协助)

25、加强机关科学化管理。以政务办公系统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机关标准化建设,提高机关工作的精细化、规范化、高效化、信息化、人性化水平。完善督查督办的相关制度,推进重点工作项目化,项目指标化,指标责任化。(办公室牵头,各相关科室配合)

26、扎实推进党的建设和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__大报告和__届三中全会精神、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改进学习方法,深入开展“五学三调四深入”活动。坚持开展“学讲堂”,强化作风建设,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把学习成效纳入年终目标管理考核。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根据上级部署和要求,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把活动开展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互提互促。(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牵头,各相关科室协助)

篇7

一、确保“五个到位”,力促政策跟踪审计开展

一是确保思想认识到位。稳增长政策跟踪审计工作要求高、政策性强,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抓。市县两级政府都相应成立了稳增长政策跟踪审计领导小组,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跟踪审计工作的通知》,在全市审计工作会上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对稳增长政策审计工作做了再动员、再部署,并先后3次召开全市范围内的座谈会和研讨会,深化了思想认识,增强了开展政策跟踪审计工作的紧迫感。

二是确保工作责任到位。从全市范围内抽调了即懂政策又懂审计的骨干96人组成审计组。针对开展政策跟踪审计过程发现的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以市政府办印发了《关于加强政策审计和责任分工的通知》,理清了审计思路和县区政府及部门的职责,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同时,建立了领导包部门、包单位和包科室的工作机制,极大的推动我市政策审计工作。强化县区局、部门考核,以量化指标打分,决定表彰名次,形成追赶超越的势头。

三是确保机构调整到位。为确保政策审计工作保持稳定性、专业性和连续性,便于政策审计工作的整体推进,在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市审计局增设了政策审计科,各县区也仿效市上做法,专门成立政策审计机构,截止目前,11个县区基本成立政策审计科,选调配强专职审计39人。同时,整合资源,属于其他业务科室的行业审计的政策审计内容,政策审计科派员参加或共同组建审计组,明确各自重点,信息共享,成果共用,解决了政策审计人员少、审计内容不深化的矛盾。

四是确保督导检查到位。为将政策跟踪审计抓好抓实,抓出成效,由市政府督察室、市监察局、市编办组成联合督察组,分赴各县区和有关部门开展专项督察,有力促进了审计发现问题的及时整改落实。

二、突出“四个重点”,扎实履行新任务

一是突出对重大项目实施跟踪审计。紧盯国家专项规划和区域发展战略,按照国家新发展理念的“五大任务”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结合建设“真美汉中”要求,对汉中市全力打造追赶超越三大项目支撑体系,全面推进“十大工程”、倾力打造“一环、两城、三园、四极”重大项目,以及对城市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健康养老等重大民生建设项目开展审计。重点审查政策落实和简政放权,关注规划立项、投资审批、项目建设、资金保障、竣工验收、项目运营等各个环节任务完成情况,督促各方落实责任,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和质量,促进128个重大项目加快建设。

二是突出对财政资金跟踪审计。各级审计机关主动作为,充分发挥“财政卫士”的监督作用,加大对市县(区)财政存量资金的审计力度,重点解决了财政资金应投未投、该用未用、效益低下、突击支出的问题,盘活存量资金10亿元。加强对民生改善、结构调整等重要领域专项资金的审计,深刻揭示专项资金多头管理、多头分配、交叉重复、拨付链条长、下达滞后等问题,推动同类别专项资金整合优化,促进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制度建设22项。

三是突出对重大政策落地跟踪审计。把财政、税收、金融、产业、民生、开放开发等政策措施制定和实施情况作为跟踪审计的重中之重。财政政策方面,重点关注了各县区是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进度,在建项目资金保障是否及时到位。货币政策方面,重点关注各县区是否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产业和民生政策方面,重点关注各县区是否加大对养老、健康、保险、科技等各类服务以及信息技术、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支持力度,是否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开发开放政策方面,重点关注“一带一路”等重大发展战略落实情况,关注各县区、市级各部门是否根据中省市部署及时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建立区域发展协调机制、落实分工任务、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等。

四是突出对简政放权跟踪审计。重点监督检查各县区、各部门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进度和效果,密切关注政府职能转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局面推进情况,取消合并行政审批事项155项,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五是突出对金融风险跟踪审计。重点对政府性债务风险、跟踪存量债务的潜在风险、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变化进行审计评估,跟踪反映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民间金融发展情况和跨境资本流动趋势变化,推动各县区、各部门建立健全防范机制,促进全市经济安全、健康发展。

三、做到“五个结合”,着力提高审计效果

一是加强与政府投资审计相结合。着力检大项目落地、项目开工、工程进度、资金到位、资金拨付、资金使用效果,严厉查处违规使用专项资金和改变资金用途等问题,查错纠弊,督促整改,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建设进度,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二是加强与预算执行审计相结合。优化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全面推行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审计监督全覆盖,着力解决收入不在“预算笼子”、债务不在“账本笼子”、支出不在“科目笼子”等不合规制问题。加强对“八项制度”、“六条禁令”的跟踪审计,最大限度地降低行政成本,促使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三是加强与民生项目资金审计相结合。紧紧围绕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移民搬迁、保障性住房、精准扶贫、教育、医疗、养老、饮水安全、棚户区改造等重点领域加大审计力度,着力揭示和反映挤占挪用、损失浪费、效益不佳等问题,确保惠民政策落到实。

四是加与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加大对领导干部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力度,重点关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各项改革措施的有效贯彻落实,督促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着力纠正不作为、慢作为和乱作为的现象,改变政治生态环境,促进干部作风的持续好转。

五是加强与绩效审计相结合。着力关注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风险隐患,深刻揭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为党政决策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充分发挥审计在政策落实中的“督查员”作用。

四、抓好“五个环节”,确保政策跟踪审计落实到位

一是学政策。一方面,认真组织各级、各部门对稳增长政策跟踪审计形势任务的认真学习,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另一方面,要求各级审计人员及时收集中省市县出台的相关政策制度、文件,采取集中培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方式,认真学习,深刻理解,精准把握,确保政策跟踪审计有的放矢、有序推进。今年,市局按照政策审计内容要点,开展政策审计文件汇编工作,形成指导政策审计工作的工具书。

二是严审计。我们普遍采取“听、查、看、走、评”等方法严格审计。“听”就是听取政策执行部门、重点单位、重点乡镇的汇报政策宣传落实情况,资金使用管理情况,项目实施进展情况、绩效情况及行政审批事项下放落实情况,索取书面资料;“查”就是查阅相关政策执行的资料和重点资金拨付使用的账薄及报表;“看”就是深入现场实地查看项目进度情况;“走”就是走访群众和社区、农户,了解政策宣传落实情况和群众的呼声;“评”就是评议被审计单位在贯彻落实中省市重大部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及下一步工作努力的方向。着力揭示不作为、不到位、打折扣、放空炮等问题,力促政策措施得以有效落实。

三是善总结。一方面,将工作中形成动态消息、署名文章及时在中省市级媒体、网站刊登;另一方面,为了活跃审计文化,开展了政策审计论文研讨会,全市审计人员积极参与,共收到研讨文章100多篇。

四是勤报告。对审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精心梳理,认真研究分析,以审计专报、审计要情及审计建议书等形式及时送党政主要领导,并向有关部门反馈,为领导决策、指导工作提供可靠依据。2014年9月至今,实现领导批示的审计要情、审计报告、工作动态、审计建议书达256份。

篇8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县人大常委会在县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紧紧围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紧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依法履职,与时俱进,人大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关注职业教育发展

就业难、招工难、招生难是影响百姓安居乐业和企业及职教学校发展的难题,人大常委会给予高度关注,将职业教育作为破解“三难”的关键环节,纳入人大常委会重要议题,组成调研考察组到外地考察,组织代表对我县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进行视察,形成了关于发展我县职业教育的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听取审议了县政府关于我县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的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施积极的支持政策、加大投入,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整合培训资源,调整优化职教专业,打造职教品牌,建立技能人才培养高地的意见建议,县政府对此给予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职业教育工作领导组,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制定了《县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县职业教育建设规划(2011-2015)》以及《县职业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确立了“”的教学目标,为进一步推动我县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组织和制度的保障。

(二)关注残疾人事业

残疾人是弱势群体,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对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和视察,。对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基础不断强化、残疾人生存状况得明显改善、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更加和谐等方面给予充分肯定。提出了要进一步重视残疾人事业,把关心关爱残疾人事业纳入民生工程,提高残疾人低保、教育、就业、康复水平,形成尊重残疾人、善待残疾人、关爱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等意见和建议,促进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县政府对人大常委会建议和意见认真落实,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采取措施,扎实推进“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市”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关注食品药品安全管理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民生问题,人大常委会督促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对食品药品监督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月份,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听取讨论了全县食品药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情况的汇报。建议加大食品药品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改善广大人民群众饮食及用药的环境。生猪定点屠宰监管到位与否直接关系着千家万户消费者肉食品安全的源头,为切实保证广大群众吃上“放心肉”,月份,常委会组织部分代表通过听汇报、实地察看、召开座谈会的方式对生猪定点屠宰工作进行深入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乡镇定点屠宰管理权属不明、产权模糊不清、区域发展不平衡、屠宰场布局和设置不适应发展需要、屠宰加工费标准过低等问题形成了《关于我县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引起县政府的重视,有力地推动了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有力地保障了百姓饮食用药安全。

(四)关注人口计划生育和母婴保健工作

人口计划生育和母婴健康关系到人口素质和可持续发展。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认真听取了我县计划生育和母婴保健情况的报告,提出要重视计划生育解决好人口结构矛盾,发展养老事业,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全面推进健康家庭行动;要加强母婴保健工作,整合教育卫生资源,提高婚检率,降低新生儿缺陷率,设立贫困家庭新生儿缺陷救助资金,保护母婴健康等意见建议,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县政府正按照主任会议的意见,加紧调研、论证,制定实施意见。

(五)关注农林业生产工作

常委会紧密结合我县实际,以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法律法规为重点,开展贯彻实施情况检查。县届人大常委会第次会议听取了《种子法》执法检查报告,就《种子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深入扎实宣传、加强质量监管、加大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等审议意见,县政府及时组织有关部门,认真分析研究,强化工作措施,对审议意见逐一整改落实,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种子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维护种子市场正常秩序,切实保障了全县农林业的健康发展。

(六)关注群众反映的问题

常委会高度重视来信来访的接待和处理工作,在健全人大代表参与接待制度的同时,为了了解和掌握工作的信息,发挥人大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与法院、检察院、局、政法委加强沟通和联系,建立了工作情况的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促进了全县问题的协调解决。对一些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加大督办力度,使这些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年来,共接待来访群众余人次,来电余个,共登记处理案件件,已办结件,办结率%。

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关注民生,维护民利,在促进社会和谐上体现针对性,牢固树立民本思想,把维护民生利益作为第一监督目标,悉心体察群众感受,用心研究群众要求,积极回应群众期待,针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开展监督,有效促进了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同时,人大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需要进一步加强;专项工作报告的审议质量有待提高,审议意见的督促落实有待进一步改进;调查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与群众的联系还不够紧密,推动解决代表建议意见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等。

二、几点建议

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对“一府两院”进行监督。要始终围绕抓大事、议大事的原则开展监督工作,努力提高监督实效。紧紧抓住长远的、根本、重大的,人民群众普遍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监督,才能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加强对民生改善情况的监督,切实让群众得实惠。对县政府提出的惠民实事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确保这些惠民实事办实办好,惠及于民。着眼推进素质教育水平,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着眼改善居民医疗服务水平,对社县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视察。着眼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对居民增收的途径和创业、就业情况进行调研。着眼促进全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对落实农转城人员的社会保险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落实情况进行调研。对低收入家庭、中低收入家庭、改善型家庭住房保障情况调查,并对弃管楼院物业管理进行视察。着眼提高群众的生活环境质量,对健康城市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健全和完善人大工作机制,坚持按照统一受理、综合分析、对办、定期报告、督导检查的原则,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案件的办理实效,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篇9

今天召开安全生产工作紧急会议,我的心情非常沉重,4月22日上午刚刚召开了“五•一”黄金周安全大检查工作会暨安委会第二次例会,对近期安全生产工作和“五•一”安全生产大检查作了安排部署,会后,安委会成员单位还分组由县领导带队进行了工作检查。23日晚上就发生了四人死亡、两人重伤的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暴露出我县安全生产工作问题严重,形势严峻,任务艰巨。今天会议的目的:一是通报情况,分析形势;二是认清差距,剖析原因;三是落实措施,安排工作。刚才,尔贵同志通报了“4•23”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情况,张勇同志通报了今年消防工作重点。下面,我强调三点意见:

一、深刻吸取教训,认真查找问题,切实增强安全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

“4•23”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暴露出我县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安全生产工作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和隐患,安全生产管理依然存在薄弱环节。

一是思想认识还不到位。一些部门负责人和企业主对安全生产的认识程度还不够深,抓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差,存在领导责任、工作力量、排查措施、隐患整改、督查工作、责任追究、宣传教育不到位等问题。举个小小的例子,4月22日召开“五一”黄金周安全工作暨安委会第二次例会,这样重要的会议,部分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却没有到会,充分说明了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所以,不要一出问题就讲客观,总以为和自己责任不大,而应当多从自身认识上、措施上、日常监管上找原因,这样才能够做好安全工作,把事故降到最低程度。

二是安全意识还不到位。不少人,甚至领导干部的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法制观念不强,自我保护意识极差。这起事故集中暴露出一些驾驶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和违章驾驶的问题:正三轮车驾驶员无牌、无证,未接受过任何专业训练,长安车驾驶员在大雾天气超速行使,两个行人在情况不明的条件下横穿公路,这些都反映出我们平时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抓得不够,作为基层的管理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是安全监管不到位。有关制度执行不力,特别是夜间交通巡逻制度坚持不够,特殊天气交通安全监管措施不力,尽管过去抓了交通标志、标线等安全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但由于点多、面广,力度不够,导致整治不彻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是部门配合不到位。近年来,我县通过实施县域快速通道网化工程,道路硬件设施有了较大改变,但是协调配合机制还不健全,没有很好地做到相关部门联动,对重要路段和事故多发路段检查和隐患整改不够,导致了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五是现场处置和紧急救援还不到位。在“4•23”事故现场处置中,10点10分发生的车祸,但到了11点10分我和洪举书记才接到报告,现场救援秩序也比较混乱。反映出我们的应急救援预案在实战中还不是很有效,部门配合不够严密、熟练,相关部门要认真总结,进一步提高紧急救援的速度和质量。

“4•23”交通事故给我县的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我们要深刻吸取这沉痛的教训。对这起重大交通事故,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查明事故原因,严肃追究事故责任。各镇、各部门要以此为戒,举一反三,认真查找问题,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坚决遏制重大事故的再次发生。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杜绝麻痹、侥幸、厌战心理,增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强基层、抓监管,不搞形式上的花架子,多采取更加务实有效的措施,真正把安全生产工作记在心头,抓在手上,落到实处。

二、严查安全隐患,落实整改措施,切实抓好当前的安全生产工作

当前,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切实抓好道路交通安全。一要严格依法查处各类交通违章行为。目前,雨雾等影响车辆行驶的恶劣天气增多,加之“五一”黄金周即将来临,严查公路客运交通违法行为,减少群死群伤等重特大事故应是当前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公安交警部门要制定完善恶劣天气道路管理紧急预案,如遇特殊情况要采取限速行驶、加强巡逻等措施,如有必要应果断实施交通管制。要加大路面查控力度,在一些主干道和事故多发路段定岗、定人、定责,设立检查站,加大检查管制力度。目前沙西线的划线工作、危险路段防护栏安装工作还没有完成,交通部门要抓紧完善。同时,公安交警部门要在沙西线增设检查点,加大路检力度,确保行车安全。要认真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把整治的重点继续放在严重影响交通安全的超速行驶、超员超载、疲劳驾驶、酒后驾驶以及骑摩托车不戴头盔、农用车、拖拉机载客等交通违章行为上,尤其要严肃查处无证驾车,迅速形成对交通违章依法严查严纠、严管重罚的强大声势。二要加大交通事故多发点段的排查整改力度。交通、交警部门要相互配合,加大排查力度,确定一批重点交通事故多发点段进行治理。各镇也要针对本地的交通事故情况,确定各自的重点治理路段,加大治理力度。要抓好整改方案、整改措施和整改资金的落实。对每个点段都要按照职能划分,将整改措施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镇。三要进一步加强对车辆和驾驶员的管理。做好车辆和驾驶员的管理工作,是搞好交通管理工作的基础。交警、交通部门要加强驾校和驾驶员管理,对于驾驶员要从培训、考试、发证,到驾车的每一个环节严格把关。确保每个驾驶员在驾驶资格、驾驶技术和安全意识方面都达到规定的要求和标准。严防带病车和报废车辆上路行驶。目前在我县的一些农村和偏远地区,无牌无证车辆上路行驶现象还比较突出,这是很大的安全隐患,农机、交通和公安交警部门要列为重点集中进行整顿。要以农用车和摩托车为重点,加大无牌无证治理工作力度。要进一步强化对运输单位的管理,落实运输安全责任制,凡交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落实,存在重大交通安全隐患的,一律责令停业进行整顿。四要大力提高全民的交通安全意识。积极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法》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的“五进”活动,送“法”上门。加大创建交通安全村、交通安全社区和交通安全示范学校工作的力度,开展广泛的、多形式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交通法规意识、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认真做好节前安全大检查。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把“五•一”黄金周的安全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切实开展好各项检查,确保节日安全。一要落实责任,逐级建立健全严格的节日安全责任制,保证职责分明,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各负其责。强化值班制度,做到信息灵通,应急处置及时。按照“行政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五•一”节期间的安全工作实行严格的行政领导责任制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对忽视预防、疏于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落实、人员不到位等安全工作的不作为行为和失职渎职者,要严肃查处,对在节日期间发生安全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和分管领导、主要领导,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从严处理。二要突出重点,切实做好重点行业和重要场所的安全防范工作。要认真做好旅游安全工作,对“五•一”期间举办的节庆和其它聚集活动,要按照“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好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没有经过审批的活动、没有安全预案的活动一律不能举办。特别是要对各类游客运载工具、旅游项目设施设备和容易发生火灾、食物中毒以及群死群伤事故的大众娱乐场所进行重点检查,做到措施从严、整改从严、监管从严,未经安全审批的旅游项目一律不能营业。“五一”前,卫生部门要牵头对农家乐和餐饮娱乐场所开展一次集中大检查,确保食品卫生安全;城建部门要牵头对建筑施工单位,特别是拆迁工地开展一次集中大检查,确保建筑施工安全;行业主管部门要牵头对本行业所属工厂企业开展一次集中大检查,确保生产安全。相关责任部门必须履职尽责,加强领导,加强督促,严禁检查走过场,严禁隐患整改不到位,不折不扣地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三)继续抓好消防安全工作。一要进一步落实政府消防工作责任制。各镇要将消防工作纳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实行分片包干,层层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并以落实目标责任为动力,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同时,要经常深入单位监督检查消防工作,在专项治理、重大火灾隐患整改等重大问题上,及时协调,及时解决。二要落实消防工作的行业管理责任。各级各部门要成立由职能主管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参加的各级防火安全委员会,推行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社会联动和消防工作长效管理机制。特别是建设部门要与消防部门共同把好建筑防火审核及验收关;工商、文化、旅游、卫生、公安消防等部门要将符合法定审批单位的消防安全条件列入经营许可的前置审批范围;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加强消防产品生产、流通领域的质量监督管理;监察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的规定》,严肃查处火灾事故,追究相关责任。三要落实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责任。消防部门和各行主管部门要对照有关标准和要求,抓好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考核验收,加强和规范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增强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自防自救。四要落实社区消防建设的各项措施。随着我县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进,社区已逐渐成为城市管理服务的基础。各镇要针对我县社区消防建设起步晚、基础差的实际,深入开展消防工作进社区活动,切实把社区消防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创建“文明社区”、“文明街道”的重要内容。

三、强化安全责任,加强监督检查,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波同志协助我全面抓好全县安全工作;县委常委、副县长徐富艺同志牵头,交通、安监、公安等部门和各镇配合,认真抓好“五•一”节前后摩托车、三轮车专项整治;副县长陈军同志牵头抓好节日期间旅游安全工作;副县长谭为民同志牵头抓好“4•23”事故责任调查和善后工作;副县长王彬同志牵头抓好节日期间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副县长柯玲同志牵头抓好公众聚集场所和文体活动安全工作,以及安全宣传工作;副县长邱竞同志牵头抓好对乡镇安全工作的指导。各镇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健全行政领导负责制,各镇主要领导要思考切实有效的抓安全生产的方法,要以有限的力量抓好学校、道路、水上交通、食品卫生等重点,要仔细查处,不留死角,查出的安全隐患一定要限期整改。分管领导一定要具体抓,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把安全责任逐级分解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人头。安监、公安、交通、质监、卫生、城建、文化等部门要切实加强协调配合,认真开展重点检查和整治,彻底消除安全隐患。要切实加强领导、主管、监管的责任,特别是要明确业主的主体责任,尽快建立抓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二)加强监督检查和信息反馈。县安监局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对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认真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汇报,确保安全责任得到有效落实,隐患得到及时整改,切实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再次发生。各镇和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特别是“五一”黄金周要确保信息畅通。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卫生防疫和抢险急救预案,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必须及时报告,各镇、各部门主要领导必须亲自到场组织抢险救援工作,努力把安全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篇10

过去的一年,全市消防部队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总队的悉心指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7大精神,牢记使命,忠于职守,圆满完成了以防火灭火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任务,确保了火灾形势的持续平稳。200*年,全市共发生火灾946起,死4人,伤2人,直接财产损失649.6万元,未发生特大火灾及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与20**年相比,火灾死亡和受伤人数分别下降了50%和33.3%;火灾起数下降5.2%,火灾损失下降了5.1%,总体保持了较为平稳的态势,为全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了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特别是在靖安“10.17”火灾扑救中,靖安消防大队三位官兵奋不顾身,为了扑救火灾和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英勇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种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和发扬。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荣获2006年度消防工作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市消防官兵和从事消防工作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表示亲切的慰问!向省总队对xx消防工作的一贯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加强全市消防工作再重申几点意见,供大家在工作中参考。

一、认清形势,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消防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责任重于泰山。今年以来,全市共发生火灾279起,损失161.7万元,受伤1人。与去年同期相比,虽然伤亡人数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火灾起数、经济损失分别上升了45.4%和41.8%,可以说当前消防形势仍然严峻,消防工作不容乐观。因此,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好职能,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实施意见》的精神,将市人民政府下达的《2007年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大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工作中要求做到:一是要切实加强政府对消防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地要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和领导干部政绩考评的重要内容,并敦促相关部门制定加强行业(系统)消防安全的规划和方案,明确和细化其履行消防安全管理的职责和任务,将目标责任和任务落实到岗、到人。二是要抓紧制定消防工作发展规划。今年,市政府将制发《xx市消防工作发展“十一五”规划》,各县(市、区)政府也要同步制定本辖区消防工作发展的“十一五”规划,以此推动我市消防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为构建“和谐平安xx”提供强有力的消防保障。三是要全面建立消防工作考核评议制度。各地要根据年度工作任务,对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消防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量化考评,凡因工作不落实造成重、特大火灾事故或造成重大影响的火灾事故的,评先评优实行一票否决。

二、增加投入,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

近年来,全市各地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投入力度,消防设施建设和消防装备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全市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消防装备建设还比较落后,城镇抵御火灾的整体能力仍然较弱,特别是扑救重特大恶性火灾和抢险救援的装备还无法适应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到目前为止,我市离《江西省城市社区和小城镇消防建设(200*)三年规划》的目标还有不小差距。各地各部门要按照“规划先行、布局安全、设施配套、管理严格”的要求,加快消防规划编制工作,抓紧完成城市及建制镇消防规划编制。今年内所有县(市、区)、重点中心镇以及已制定整体发展规划的一般建制乡镇,消防专业规划编制审批工作完成率要达到100%,并必须按规划要求认真抓好贯彻实施。各县(市、区)和市经济开发区、明月山管委会要切实加大消防投入,加快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步伐,大力推进城市和城关镇消防栓建设。部分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建设“欠帐”较多的县,年内必须完成达标任务。今年,市政府将投入1000万元左右用于特勤中队建设,新购特勤消防车2辆,完成营房主体工程建设。开发区、明月山管委会要将消防业务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单列,并确定一个合理的基数,其他各县(市、区)消防业务经费预算不低于《责任书》目标。

三、认真排查,加大*火灾隐患整治力度

隐患险于明火,尤其是一些重大火灾隐患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根治,将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并严重危害公共消防安全。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重大火灾隐患立案、销案、专家论证、公示曝光、政府挂牌督办等长效机制。公安消防等部门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火灾隐患群众举报机制,依法督促有关单位及时整改和消除重大火灾隐患。公安消防部门对检查发现和群众举报、投诉并经认定的重大火灾隐患,要立案并抄报有关主管部门,及时提请当地政府挂牌督促整改。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家和省、市政府的有关要求,继续加大对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的力度,特别是对重大火灾隐患的整改力度。工商、公安、消防、街道等单位要密切配合,加大执法力度,确保排查整治的顺利进行。要以工业园区、“多合一”建筑、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和“城中村”等为重点,以建筑工程消防审核验收、自动消防设施、安全疏散通道、室内装饰装修等为主要内容,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各地防火安全委员会要组成检查组,分赴相关单位进行拉网式排查。各行业(系统)主管部门要按照各自责任,认真开展自查,督促隐患整改。对督促后仍不整改或整改不力的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要严格依法查处,努力做到火灾隐患“不增新量、减少存量”,切实改善我市社会消防安全环境。

四、多管齐下,强化社会消防力量建设

各地要积极探索充实消防力量的办法、措施,缓解消防工作任务与消防力量不足的矛盾。各级政府要指导、督促城市社区、中心城镇、大型企事业单位、农村大自然村等积极发展专职、志愿和义务等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组织开展防火安全检查、消防宣传教育和火灾扑救等工作,提高自防自救能力。力争年内全市100%的城市社区建成人员、办公场所相对固定,有部分装备、部分宣传设施的义务或志愿消防队;100%的重点镇组建配备消防车的民办或志愿消防队伍;100%的建制镇建成配备消防车或消防摩托车的义务消防队;100%的乡建立配备机动泵的义务消防队。此外,各级公安部门要广泛推广200*年全市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丰城现场会经验,将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列入派出所年终考核的内容。各地公安派出所要在当地公安机关的领导和公安消防部门的指导下,严格消防责任目标管理,规范消防执法行为,加强对列管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辖区的“六小场所”、居民居住区、大的自然村和外来务工人员“三合一”建筑的监督检查,扩大消防监督覆盖面,切实把火灾预防工作落到实处。要以派出所消防建设达标考核为牵引,实现年内城区和城关镇派出所达标率达到70%,其他派出所达标率达到60%。

五、突出重点,切实抓好农村消防工作

我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村消防安全基础薄弱,农村火灾占了全市火灾总数的70%以上。因此,加强农村防火工作是消防工作的重中之重,务必引起各地高度重视。各地要依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明村镇创建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等,积极推进村庄消防规划和以消防水源、道路、装备为重点的农村消防安全基础建设,努力提升农村公共消防安全水平。要推动乡(镇、街办)防火安全委员会在安监站设立办公室,发挥基层安监网络健全、队伍专职的优势,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和宣传教育,消除各类火灾隐患,积极探索建立依托乡(镇、街办)安监站开展消防安全监督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农村消防工作,力争年内50%的乡镇和村庄全面开展农村消防工作,其中20%左右能够进入良好行列。此外,各级政府要定期组织专门力量,根据农村发生火灾的规律特点,开展有针对性地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六、加强宣传,提高群众防火自救能力

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消防宣传教育,切实提高群众的自防自救能力,是预防火灾的治本之策。各地各有关单位要大力开展消防宣传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的“五进”活动,不断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宣传形式,增强宣传效果。要加强新闻媒体的消防宣传工作,大力宣传防火、灭火、逃生知识,发动群众举报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违规行为,实行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消防部门要加强以消防站为载体的消防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定期向公众开放;教育部门要将消防知识作为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中小学校教学计划;各地要依托农民工培训、下岗再就业培训、党政领导干部培训、民兵培训等,开展消防知识教育,使消防宣传教育更具直观性,更加贴近群众。要积极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全年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培训人数不低于145人,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不得低于80人,电气焊操作人员不得低于15人,其他各类人员不低于2560人。

七、提高素质,发挥消防部队主力军作用

公安消防部队是保障消防安全的专职和主力部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各地政府和公安机关应进一步关心和支持公安消防部队的建设和发展,加大消防投入,加大特勤和消防监督装备器材的建设力度,积极支持消防部队搞好营房装备和信息化建设,进一步优化消防执法环境,切实把这支队伍建好建强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各级公安消防部队要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体要求,加强部队自身建设,加强执勤备战和日常管理,加强部队正规化建设。要继续深入开展“执法为民、立警为公”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使广大消防执法人员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高素质公安消防执法队伍。同时,采取科学管理手段,大力加强灭火战术技术训练,进一步完善灭火作战和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实施灭火演练,增强部队的实战能力和适应能力,确保各种紧急情况下做到随时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八、统筹兼顾,切实抓好当前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