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方法分析范文
时间:2023-07-04 17:23: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理财方法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方法;分析;资本保值
企业中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地对企业中的经营情况进行预测、控制、分析以及相应的核实,通过上述工作内容的进行,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经营过程中资金的使用情况,进一步实现企业的资金保值以及资金升值等。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建设过程中,有效地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我国新形势以及新的社会体制促进下,企业运行过程中围绕着财务管理工作为中心的工作经营模式已经成为了我国企业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共识问题。我国的财务管理工作由国家集中进行管理到目前的企业管理,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发展过程。我们从财务管理工作地位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会发展,社会环境以及经济环境的改变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地位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企业在经济社会中是以竞争主体的形式参与其中,这样就要求企业在竞争过程中对于经营以及盈利等问题要自己掌控,同时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还要进行企业的自我约束以及不断发展,让企业占用的社会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带来经济回报。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实现经济收益最大化,企业的不断发展就要让企业在资金的使用以及运行上给予足够的重视,有效地控制运行成本,提升企业的运行收益。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要我国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配合和参与。
1 我国企业决策过程中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需求
1.1 财务管理工作要对现行的财税政策,为企业的运行执行者提供意见
在企业的运行管理工作中,财务管理工作不仅仅是执行上级领导的工作指示,还要客观地分析企业运行过程中的资金运行状况,真实的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利用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来深度阐析现行的财务税收政策,在现行政策中发现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对于相关运行数据的深度分析,准确客观的为企业执行者提供财务战略决策数据以及信息。
1.2 财务管理工作要对风险管控准确的把握,为企业的运行执行者提供意见
在我国的企业运行过程中,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对企业的资金安全运行进行保障和管控,对于企业的财务风险能够有效地进行规避。财务管理部门要针对财务预算同企业的业务部门有效的合作以及沟通,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财务管理的科学性以及有效性,在现有财务规定的保障下,灵活地同企业业务部门进行沟通合作,让企业原有的机械式财务管理变成灵活多变的财务管理,为企业的运行执行者提供相关的业务财政数据。
1.3 财务管理工作要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本质进行深入研究,为企业的运行执行者提供有效的财务建议
企业运行模式的改变最主要的核心内容就是对企业财务管理方式的改变。在现代化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要对过去成本优先的财务管理工作理念进行转变,逐渐地运用绩效优先的财务管理工作模式。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必须要通过合理科学的资本管理来为企业创造效益,要避免过度节省成本的方式来进行企业的经营管理,要让企业的资本紧密地同资本市场有效结合,财务管理部门要通过这种方式来拓宽企业的发展渠道以及融资渠道,为企业的发展助力。
1.4 财务管理工作要对专业的财务需求进行准确的掌控,为企业的运行执行者提供专业的财务数据
现有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是将企业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数据汇编成册,以财务报表的方式提供给企业的管理者进行企业进一步发展分析以及决策。需要指出的是财务报表仅仅是一张数据纸。我们要深入地分析报表数据背后的内容,将数据中隐藏的内容发觉出来,让财务报表能够以专业财务管理的形式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1.5 财务管理工作要对企业的财务运行健康情况进行分析,为企业的运行执行者提供财务风险参考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财务危机,在这种状况下,我们的财务管理工作就要及时地了解和掌握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对于企业的潜在财务问题有效规避和处理。企业要想建立健全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控制就要强化财务管理的控制措施,形成一套完整的企业财务报表制度,分季度或者月度来进行财务报表的上报工作,让企业的管理者能够有效地控制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制定相应的规避以及控制措施。
2 我国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方法
2.1 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要建立其符合现代化企业发展和创新的专业会计团队
专业的会计团度要有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理念,最主要的还是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理念。在现代化管理理念执行的基础上捋顺企业的财务管理创新方式,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来让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过程中。
2.2 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要以预算为中心进行全面科学的财务预算管理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预算管理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这样能够有效地整合企业的资本资源,控制企业的运行资本。财务预算工作主要有三个主要的内容。第一个是要对企业的经营财务预算进行编制和审核;第二个是要对财务预算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执行;第三个是要对企业各个时期的财务决算进行认真科学的编制。
2.3 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要对企业的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控,让企业的资本保值
现代企业的国有资产,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对资本进行管理可以有效地保证企业所有者的权益,使企业各项资本性支出都建立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特别要保证和发挥投资项目的最佳效益,确保资本的保值增值。
2.4 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要强化会计工作的管理,不断地参与企业的运行决策工作
管理会计是一个对信息进行搜索、分类、汇总、分析和报告的管理系统。现代企业的经营思路不仅在于眼前利益,而且着眼于企业长远规划和战略思考。财务管理要以管理会计为基础,建立会计核算体系,以正确反映企业理财情况和经营成果。
2.5 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要对企业的运行成本进行控制,提升企业的运行经济效益
成本费用控制是指对企业成本费用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纠偏活动,是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的重要环节。它是保证目标成本和成本费用计划实现的重要措施;是保证成本费用核算真实准确的必要条件;是促进降低成本费用的有效途径。
2.6 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要不断地捋顺同企业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根据产权明晰的原则和企业财产委托经营制度的要求,财务部门与会计部门必须是分设的。财务管理部门还要明确划分与企业管理、生产销售和决策等部门之间的职权范围,形成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分工明确、相互协调的管理网络系统。
参考文献
[1]王巍.中国并购报告2006[M].北京:中国邮电出版社,2006,12.
[2]哈特维尔・亨利三世.企业并购和国际会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
[3]王晓洁,周艳平.内、外资企业合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探讨[J].经济与管理,2005(10).
篇2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财务管理
0 前言
作为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管理相当重要的一部分组成,事业单位也是发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平台。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到计划经济的很大程度影响,我国现阶段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并没有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成型和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发展而趋于完善,反而越来越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因而,探讨当前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分析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来说是相当有必要的。
1 事业单位会计财务管理工作现存问题
(1)财政预算编制混乱,财务指标不够统一
在当前的不少事业单位,其都存在预算编制不被重视,财政预算编制混乱、毫无规范性可言的现象。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财政预算工作是行政单位或者区域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非常关键的医患,但是,当下我国各级事业单位预算编制都特别混乱,缺乏统一的变准。在各行政事业单位,其所指定的财务指标也不够统一,使得预算编制人员在支出预算安排方面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导致实际开支同预算数据相比较差距很大,不少该支出的款项没有支出,不必要支出的款项却被重复支出,造成不少国家项目在实际经济效果方面同预期相差很大,不利于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
(2)固定资产管理不当,资产流失现象严重
在当下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其并没有规范的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办法,造成非常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购置固定资产的制约机制尚未有效建立,主要表现为在当下的政府采购方面不合理采购情况十分严重,而且政府采购制度的制定也较为混乱,难以实现应有的效果。第二,不少单位的固定资产账目并不足够科学准确,存在很严重的账目和实际情况脱节的现象。在会计财务管理工作方面,不少事业单位并没有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纳入其财务管理过程中,而是将其划归行政事业支出的范畴,不存在固定资产这一科目。还有的单位虽然已经购入固定资产,但其没有将固定资产项目进行及时计入,导致其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存在较大的问题。第三,固定资产重复购买现象非常普遍,正是因为不少行政事业单位并不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使得单位内部的固定资产重购现象较为严重,不少固定资产在配置之后并没有得到充分应用,反而将其闲置,这就造成了资金和资源的巨大浪费,也不利于单位财务管理效率的提高。
(3)财会人员素质偏低,财务内控体系紊乱
财会人员素质较低,不能满足相应的单位财会管理工作的需求,这是导致当前事业单位的会计财务管理工作有效性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行政事业单位,其业务量和业务种类较之于企业单位都非常简单,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对于财会人员的要求就比较低,使得事业单位的高层次会计人才十分缺乏,而且事业单位财会管理人员的文凭率较之企业单位也是非常低的,这也就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了进一步的限制作用。此外,不少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体系十分紊乱,主要表现为:第一,会计记录体系并不健全,会计原始凭证管理工作缺乏时效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第二,对于单位账务的核实工作非常不规范,正是由于对原始凭证的管理工作存在偏差,使得原始凭证不真实的现象较为严重,也就导致单位的帐表账务不真实、不可靠,很大程度上违背了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的原则,也不利于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2 提高事业单位会计财务管理工作有效性方法分析
(1)优化财务管理制度设计,完善财务约束机制
针对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混乱的现象,其应从优化财务管理制度设计、完善财务约束机制等方面着手加以解决。事业单位应该在充分了解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前提下,结合国家宏观管理的思想和基础,建立针对性和现实性较强的会计核算流程和财务管理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无论是预算工作的编制、执行、评价或者监督,还是资金筹集使用、制定并且实施财务计划以及分配审批权限和单位财产、管理单位流动资金等工作,其都应具体而明确地加以规定。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方面,其应体现可操作性和适应性的基本原则,同时要与单位的日常会计核算工作实际情况相吻合,这样才能够对单位的财务管理行为进行切实有效地约束和控制,同时也有利于避免单位出现各种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此外,对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岗位和薄弱环节,管理人员也应加强控制,将不相容职务彻底分离,实行责任细化制度,做到责任到人,保证资金安全。单位的所有资产定期都要进行核对,要真正做到账实相符,还要完善会计核算流程和财务管理制度的评价机制,及时对现行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改进,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保驾护航。
(2)加强财务检查控制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其应在内部确立专职审核监督财务工作的人员或者成立专门管理财务状况的机构,应严格制定单位财务管理的程序和步骤,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强化部门责任制度。为进一步有效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检查和控制,单位应加强对支出标准的严格控制工作,同时还要进一步增强对财政预算的执行力度。此外,事业单位还应该定期全面审查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进行以此单位内部的财务检查工作,并且将检查的结果向职工大会或者行政办公大会进行通报,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讨论响应的改进措施,这样才能确保单位的财务检查控制工作时刻处于较高的工作水准,更有利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为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效率,单位应进一步加强会计集中核算制度,通过对会计业务的处理程序和会计人员的管理体制进行改变,进而对会计监督和核算等工作加以强化,从根本上杜绝事业单位铺张浪费、胡乱花钱等腐败现象,确保通过最小的会计核算和监督成本取得最大的财务管理工作效率。
(3)强化财务管理队伍建设,健全财务内控体系
强化财务管理队伍建设,健全单位财务内控体系,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首先,事业单位管理者应不断增强依法理财和财务管理的能力,提高自身对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自觉性,要带头对相关的财务管理法律和制度进行认真学习,从根本上重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其次,对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和财会人员,单位也应加强对其的培养教育,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工作素质和能力,还要有计划地吸收一批高质量、高学历、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员改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岗位人员能力缺乏的现状。最后,事业单位还应进一步健全单位的财务内控体系,结合单位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财务管理策略,从根本上避免事业单位资金违规使用的现象,有效保障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时刻处于较高的水准,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的情况下,同时结合事业单位会计财务管理工作先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笔者认为相关部门和单位管理者有必要对事业单位的日常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加强重视,不断提高其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并且要在此基础上优化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增强对会计核算和财务控制的检查控制工作,还要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体系建设。通过这样的方式,事业单位才可以将其会计财务管理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更好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控体系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岩金矿山;采空区;处理技术
中途分类号】:TD853.391.2
21世纪以来,我国黄金开采主要是以开采岩金为主,辅助以伴生金。开采岩金矿山的形式主要以地下开采为主要形式,露天开采相对较少。由于黄金属于贵金属,因此在对金矿进行开采的过程中,我国一直都倾向于利用充填采矿法进行开采,这种开采方法损失贫化指标都比较低。当前我国岩金矿山开采大多数使用的是空场采矿法,该法最具代表的是浅眼留矿法。如果不对岩金矿采空区进行专门的安全处理,那么就会产生多种危害,不仅会影响矿区正常生产,还会造成人员伤亡,给矿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采空区的生产安全处理成为矿区考虑的重点问题。
1、岩金矿山的开采简介
我国岩金矿山大部分都是中小型,每座所含有的金属储量不超过5吨。矿床主要是石英脉型,并兼有蚀变岩等类型。矿体形态主要以不规则脉状为主,以网脉状、扁豆状以及透镜状为辅;矿体的厚度非常薄,只有一小部分是中厚型矿体,并且矿体的连续性非常的差,且呈现不均匀分布。矿岩的稳固能力也比较差,因而在进行开采过程中会发生地表坍塌等危险情况。我国进行岩金矿开采的方法主要是以浅眼留矿的采矿方法为主,其使用率高达百分之五十。
2、采空区的危害
(1)地表塌陷。一些开采时间比较久的岩金矿区,由于开采对矿山的破坏程度比较大,采空区岩石出现上下盘移动而导致的地表塌陷。例如位于我国辽宁省的二道沟金矿,其已经开采结束的空区大约有六十万立方米。从08年下半年开始,该矿山的第21号脉出现了地表塌陷,形成了一个深0。5米,直径为6米的大坑。
(2)巷道变形。通过对大量的已经回采结束的采空区的脉外运输巷道进行观察,发现在巷道的顶板和两帮都会出现大量的浮石,这些浮石呈现层叠状。有的地段,开裂程度非常严重,必须使用木排对其进行围护。在出矿巷道也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但是没有那么严重。尤其是在老采空区,这种现象就更加严重。这是由于在进行矿体回采的过程中会对脉外运输巷道产生集中的应力,导致开裂现象的发生。
(3)岩爆危害。由于岩金矿区开采主要是坚硬的石英脉、闪长岩或者花岗岩,因此有发生岩爆的特征,另外由于矿区应力的扩散,就十分容易产生岩爆。岩爆产生时首先会发出“啪、啪”的声音,基本不会出现石块弹射的现象。但是当回采工作不断加深时,就会出现频繁的岩石弹射现象,这种现象严重威胁着矿山的安全。
(4)泥石流危害。当采空区出现表面塌陷以后,覆盖土以及其以下的被风化了的岩石就会顺着雨水被冲刷下来,形成泥石流,跌落到采空区中。这种情况会导致雨季将会出现大量的泥石跌入到矿井中,这是非常危险的,轻则造成矿区停采,重则造成人员伤亡。
3、采空区的处理原则以及处理办法
采空区以及矿柱回采通常要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处理:一,合理性。针对不同的矿区的实际情况,一般可以选择多种处理方法,但是不管是哪种方法,必须要具备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二,及时性。回采完矿房以后要及时回收矿壁,或者按照先回采矿柱,再回采矿房的顺序进行;三,统一性。对整个矿床中所包含的所有矿体进行统一分析,然后在确定空区处理和回采工艺。采空区的处理通常应该达到以下要求:一,方便使用,安全可靠;二,能够提高资源的回收率;三,采用的技术要合理经济;四,对矿山影响的时间比较短。
采空区处理的方法有三大类:充填、支撑和崩落。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方法:围岩自然崩落以后对采空区进行充填;利用矿石垫层将采空区和作业区隔离开;将围岩强制崩落,防止地表塌陷落入空区;实用化选矿尾砂、掘进产生的废石以及尾砂和胶结材料共同形成的复合材料等对采空区进行充填;保留永久矿柱,用以支撑空区;采用充填和矿柱支撑相联合的方法处理采空区;密闭或者疏通空区。
4、局部空区处理方法
岩金矿区按照矿床技术开采条件从而确定采矿方法。由于空场采矿法的工艺简单并且采矿能力相对较大,管理起来非常方便,并且开采成本低,因此这种采矿方法得到了普遍的应用。通过对几个岩金矿山进行调研后得到矿区对局部采空区的处理方法:
(1)矿柱支撑采空区。例如在秦岭金矿金洞岔坑口的开采中,9号矿脉含有金石英脉,以上山为自由面向两侧矿体开帮,在开帮到一定的跨度以后,使用水泥砂浆砌筑费石垛。或者采取将品味低的原生矿柱永久保留,支撑采空区。
(2)隔绝采空区。夹皮沟岩金矿区使用中深孔分段和浅眼留矿两证采矿方法对红旗坑中段进行开采。由于对矿柱回采后形成了大片的采空区,因此矿区工作人员从采矿场的最底部放出2.5g/t左右的残矿23万吨以后,使用品味不达标的废石将出矿口堵死,这样作业中段和采空区就被隔绝开来。经过隔离以后,大大提高了采矿的安全性,工人在作业过程中受到了保护。
5、大规模采空区处理效果实例分析
某岩金矿的矿体平均厚度是2.21米,主要是含金石英脉,矿体倾斜角度大约为76度,上下盘是辉绿岩和绿泥石绢云母片麻岩。岩体的稳固性比较差、围岩节理呈裂隙发育状态。矿区采用浅眼留矿采矿方法进行回采,采场约50米长,中段大约高50米。底柱高在5米到7米之间,不留顶柱。考虑到围岩较差的稳固性,因此决定采用脉外天井。在回采时,对矿体逐层加固,加固材料为水泥砂浆锚杆。由于空区开采规模非常大,并且采深也很大,因此应力非常集中,这导致了大面积的矿柱开裂,有小部分矿柱的片帮已经出现坍塌,还出现了轻微的弹射声。每年为控制工作地压所投入的资金高达数百万,这严重困扰了矿山的生产。
根据矿区的实际条件,本着经济使用的原则,该矿区决定采用控制爆破技术沿矿体倾向局部切槽,修建松石坝进行隔离。经过准确的计算后得到,空区应力集中在856、956米水平附近产生拉应力,将此作为切槽放顶的最合理的位置。采用控制爆破局部切槽房顶技术对采空区进行封隔,这样避免了顶板对地压的冲击,也可以对采矿体的应力进行调整。沿着矿脉700米走向设置松石隔离坝,这样只需要耗用23万的施工费用,为矿区节省了大约650万的隔离支撑费用,并达到了良好的维护工作面的效果。另外,矿区还将整个矿床分为两大类,一类空区使用强制崩落围岩并对采空区充填,为了防止空气冲击对生产设施产生破坏,因此又进行了局部开天窗处理,并用混凝土进行密闭。二类空区采用不回收矿石顶底柱,并用尾砂进行充填直至接顶。经过这些采空区处理以后,对近半个月的生产实践进行观察研究,经过处理后的空区没有发生任何危害,处理效果非常好。
参考文献:
[1]邢万芳,郭树林,姚香.岩金矿山采空区处理技术探讨[J].有色矿冶,2007,23(6):82-83.
篇4
【关键词】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题;解题方法
一、分析我国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现状。
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题教学的发展现状。历史在我国高中学生的学习课程中占有极高的地位,但是现如今我国高中历史教育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高考型”教学,一切为了高考的分数,这样对学生的深入学习造成了阻碍,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的深入学习,因此需要对高中历史教育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思考。很容易发现的教学问题就是,高中历史教学中最大的缺点就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历史教学中只重视分数,没有让学生学习到有用的历史知识,仅仅重视试卷教学与书本教学,导致学生对高中历史的学习仅限于分数,大大影响了学习的效率,不利于影响学生终身投入历史的学习中。
二、我国开展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的原因与重要性。
(一)进行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的重要性。我国新课标教学中要求对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带动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入认识,而利用历史材料分析题的考试方法能够最大程度锻炼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运用与解读,从而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与理解的浓厚兴趣,完善学生的历史思维,大大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学素养,是考核学生历史能力的最好方法,因此在我国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高考历史材料题的讲解,是我国高考历史教学改革的新手段与新方法。
(二)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教学目标与存在的问题。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的教学希望通过学生解题来带动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运用,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带动学生整体实力的提升。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讲解下,充分理解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的解法,对相关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及历史影响能够灵活运用,由于历史时代距我们生活的时代有着相当大的不同,因此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还是不能太深入,因此我国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应当转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方面,通过学生对历史教材及工具书的使用,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达到如臂使指的地步,让学生的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能够了如指掌,这也是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所占分值巨大的重要原因。
三、探究我国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的一些解题方法及加强教学的手段与措施
(一)老师在教学中应该要注意教学的趣味性。在高中历史课堂上,老师绝对不能采用对学生灌输知识的方式进行教学,高中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如果得到优秀的教学指导,对高中学生学习的道路有极佳的作用。而如果教学内容枯燥无味,会严重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率,从而影响老师进行教学的合理性。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历史教材及历史辅助书,积极备课,将历史教材的趣味性完全发挥出来,带动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投入到历史材料分析题的教学中来,全面进行历史教学。
1. 带领学生对历史材料的中心事件进行材料分析。这是对历史材料分析的首要方法,是需要老师带动学生来剖析整个历史分析题的中心事件,老师可以从历史材料中的某一事件或是关键词句进行历史事件的分析,从历史教材中的知识入手,抓住解答的关键点,让学生去看到历史材料分析题中的技巧,材料分析题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需要学生从整个历史的宏观角度来评判该历史事件的功与过,不同的分析手段使历史材料分析题充满趣味性,应该让学生去努力发现历史材料的趣味性,带动学生解题的有效性。并且在进行某一历史材料分析题的解题过程中,可以由老师带动启发,将不同的历史事件进行串联与联系,锻炼学生的历史发散性思维。
2. 对评判历史人员的某一句化进行分析。通常在历史材料的后面都有某位历史评论家的一句话,来表达此人对历史事件的认识与理解,应该让学生去认真研究这样的题面,对评论中的某个词或某个句子进行剖析,联想出学生对该历史评论家的理解,并辅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自身简介,这样的解题方法也叫做炼字,也是“小题大做”的一种解题手法,能够从侧面对历史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
(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教学课堂上,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老师的讲解是一方面,对学生的知识吸收度要重视,老师在解题方法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对不明白的地方进行探究与提问,可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探讨,增加学生间的沟通与合作,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形成自我思考意识。老师要通过教学来对学生来对进行解题思想上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个性解题思考,使学生的整体解题意识得到培训,使学生在解题中善于思考并发现问题。这才是历史材料分析题教学最根本的目的。
(三)积极进行教法改革,带动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教学的发展。高中历史老师要注意在解题教学的过程中制定教学计划,逐步进行教学。还有老师在讲解历史知识的时候要注意知识的循序渐进性,而不是一个劲的灌输知识,使高中生们失去了学习历史材料分析题解题知识的兴趣与劲头,这是最不妥善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先从初步的工作历史知识与基础解题的知识进行教学,对高中生的历史材料分析思想先进行教育,再将那些不易理解的历史知识点进行具体的讲解,在历史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利用图画,声音等高科技教具的方式对高中生的头脑内感官造成记忆的刺激,有利于将高中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教学重点上,以加深他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激发高中生的历史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方法教育,为我国培养未来的优秀历史知识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海川.怎样才能提高历史中考开卷考试的成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
[2] 叶尚杰.历史高考应试解题方法与技巧[N].福建科技报,2010年.
篇5
(一)创建完整的财务指标体系
财务指标作为财务分析可靠的依据,能清晰的反映出财务信息。所以,高校可依据财务分析的目的与内容,创建完整的财务指标体系。财务指标体系大致可分为:常规财务分析指标与专项财务分析指标。常规财务分析指标主要针对债权人、教育部门及高校的需求所进行的分析,是高校当前普遍运用的财务分析指标。但由于该指标过于粗略,缺乏行业标准与针对性,对高校经济活动的指导不足,从而产生了专项财务分析指标,以满足高校财务管理的需求。
1.常规财务分析指标常规财务分析指标可反映高校综合财务情况,在财务管理实践中可运用净资产的增长率与规模、支出水平与支出结构、负债额度、总收入与各项收入的对比等常规财务指标,也可运用同一事项不同层面的综合指标,如固定资产、拨款及事业基金的增长率、经费的自给率等。资产与经费的运用及结余可反映出高校财务经费管理运用的执行力;拨款与自筹经费可反映高校经费与资源获取的能力及其财务的综合实力;教学的各项收入的增长可反映出高校的运行绩效;收支的盈余率、资产的负债率以及年末资金的周转率等可作为支付能力的指标,以衡量高校是否能正常运转,反映了高校发展的潜力。
2.专项财务分析指标专项财务分析指标主要为了满足高校财务管理的需求。在财务管理实践中可分析计算公用与人员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而在公用的支出中又可划分后勤支出、教学支出、行政支出等运转比重,以及维修基建、设备购置、事业支出等基建比重,以便合理分析预算支出的结构;采用收入与支出预算的完成率考察预算执行的情况;采用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间的比率考察预算稳健性或配比度,若比率不足1,则表明高校财务出现赤字,收支不平衡;在投资与筹资的管理中,应当分析计算学费的收缴率、资产的收益率、投资收益率以及各项收入的增长率,以便全面分析实际收入的漏洞、瓶颈或潜力。而在费用支出的管理中,则可分析计算各项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率,以合理控制费用的支出。
(二)规范财务分析的制度
财务分析的有效性及准确性依赖于财务分析制度的规范化,首要任务便是将财务分析的各项工作具体落实到相应的岗位与责任人,如预算管理的人员应当承担预算的编制与执行等相关工作的分析;资金管理的人员则应当承担资金收益、现金流量等相关工作的分析;学费管理的人员则应当承担学生奖金与助学金的支出、学费收缴等相关工作的分析;报表管理的人员应当承担资产结余、资产负债、收支结构、收支规模等相关工作的分析;工资管理的人员则应承担所有人员的分析。而财务主管作为高校财务部的核心人员,其主要负责采集各岗各职财务分析的信息进行综合的分析,为高校的财务管理提供可行的建议与决策。其次,应当制定具体的工作程序与工作规范。此外,还应当设立财务信息收集与传导的机制。
(三)财务分析思路与方法的多样化
财务分析中最常使用的方法通常有:趋势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财务部应当从多个角度及综合使用各种方法进行财务分析,努力实现财务分析思路与方法的多样化,以便能够更准确地揭示财务状况以及所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规律。在财务分析中,要同时兼顾定量与定性的分析,如对资源配置、支出结构、收入结构等的合规与合法性进行分析;同时做到事前、事后的分析,充分利用一些规律性与前瞻性的信息,及早的对高校的经济事项及其未来的财务情况作出预测。而且除了常规财务分析方法的综合使用外,若碰到特殊情况应当采取其他有针对性的财务分析方法。如对不可量化的财务指标应采取层次分析的方法;对包含多项指标的经济活动应当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等。
(四)达成财务分析的信息化
当前,高校的财务分析还未普及电算化,大多分析工作仍依靠手工来收集数据,不仅费力、费时且效率较低。所以,财务分析的所有人员都应当深入了解账务的处理系统,全面掌握系统功能,熟练操作系统。与此同时,还应注重开发财务分析的软件,并与现有的账务系统相结合,以便提高财务分析的速度与有效性。
二、总结
篇6
一、内部控制角度下地质勘查行业的财务管理现状
(一)内部控制意识弱,财务管理状态混乱
作为我国传统的单位企业,地质勘查行业大多遵循着我国传统的企业管理规章制度,缺乏系统性的全新企业管理发展模式,这就使得企业缺乏内部控制的意识,对财务管理工作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尤其一些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水平极为薄弱,使得对资金的流向控制程度较为欠缺,这就使得企业的资金无法得到充分利用,使企业的财务管理面临着较为严重的风险问题。此外,一些地质勘查企业虽然有一定的财务管理制度,但是却欠缺科学性与合理性,使得财务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极为低下,这就导致企业出现了财务漏洞,企业的内部控制环节并没有发挥原有的积极作用。
(二)财务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地质勘查行业并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高效的财务管理制度。现阶段,地质勘查行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管理制度仍旧主要是针对资金审批与会计核算而设定的,它缺乏对财务部门的宏观调控管理,这就造成过往的财务管理制度已经无法满足现在地质勘查企业及单位的发展需求,为单位的资金管理埋下了安全隐患。
(三)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地质勘查企业的财务部门最初并未受到企业高层的重视,使得财务部门的岗位配置较为混乱,出现一人身兼多职的乱象,这是极不符合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发展趋势的。因为这种现象往往会导致资金挪用、财务账务混乱等较为严重的风险发生。与此同时,在地质勘探企业,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使得财务部门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往往年龄偏高,他们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甚至一些从业多年的会计工作人员未考取会计资格证,造成单位存在财务会计人员未持证上岗的现象出现,这也使得地质勘查企业的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出现工作效率低下等状况,进一步增加了企业实行高效财务管理的难度。
(四)缺乏有效的?务监督机制
从内部控制角度来看,在地质勘查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目前尤为欠缺完善的财务监督机制,这就使得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地审计。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并加以实施。再好的财务管理制度都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将其落到实处才能够真正发挥财务管理制度的效用,这就需要对财务部门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从而将财务部门的人员工作情况及财务状况及时反馈到上级部门,使企业能够对资金流向和企业的资金发展状况都有着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够对财务部门形成有效地监控管理。
二、基于内部控制角度改善地质勘查行业的财务管理方法
(一)加强预算管理与控制工作
为了改善内部财务管理混乱的现状,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就必须对企业财务部门进行合理的预算管理。首先,对部门预算进行合理编制。预算编制要围绕预算目标,紧扣重点任务,结合自身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实际,科学谋划各项预算安排。主要包括了业务(经营)预算、成本费用预算、投资预算和资金预算。部门的预算通常情况下都需要提前一年进行预算的编著准备程序,只有对预算尽早编制,才能够对部门的预算支出进行细化工作。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要进一步落实董事会在预算管理中的领导和管控作用,强化预算对管理层的约束作用,保障预算目标科学合理、资源配置高效稳健;其次,要进一步加强管控,认真贯彻落实企业发展战略,有效增强各部门业务协同联动,深化业财融合,发挥全面预算对财务和业务的管控作用。
(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强化执行力度
一方面,必须建立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这是为了能够对会计的权限进行有效的约束,使得所有会计的权利都被限制在工作所要求的范围之内。并且,会计管理制度必须将与会计和经济业务有关的全部财务部门的工作岗位都囊括其中,使得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能够落到实处;另一方面,树立内部控制意识,强化执行力度。只有对财务部门的管理层实行考核制,使其具备正确的内部控制意识。与此同时,加强对内部的管理,包括建立健全财务内部的组织机构管理、对不相容的岗位实现岗职分离、对会计财务的工作数据进行备份整理等,从而有效控制财务混乱的现象。
(三)加强人员培训,建立考核机制
首先,必须加强对财务部门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会计作为财务部门中核算资金数据、填写财务报表等财务工作的核心人员,必须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素质能力,才能够高效处理财务工作通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不定时举办会计知识竞赛,鼓励会计人员参加职称考试,以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知识;其次,建立考核机制。对财务工作人员实行奖惩制,只有让财务部门的人员具有责任紧迫感,才能够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最后,借助先进的科技与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实行会计电算化,提高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提升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
(四)健全内部审计,发挥监督作用
为了有效防止财务部门出现数据错误、资产流失、资金挪用等财务管理漏洞,因此,必须对地质勘查企业的内部审计进行功能强化的建立健全措施,只有不断完善内部审计的职能,使其工作发挥到监督与审计的真正效用,才能对整个财务管理工作形成完整的循环反馈机制,弥补地质勘查企业财务管理的安全隐患。
篇7
关键词:工程材料;自主学习;心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154—02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要求人们学习方法的高效和高速性。自主学习是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指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等方面进行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和自我转化的主动学习过程。自主学习问题被国家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确立为重要研究内容,许多高校进行了各种各样的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改革,获得了很多自主学习教学模型改革方面的宝贵经验。吕良环等研究了外语教学中开展合作和自主学习活动的辩证关系[1]。魏琪等研究了认知策略对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影响[2]。姚小平等采用实验和调查法研究了生物教学中的自主学习策略和优化课堂教学方式[3]。
由以上教学研究可见,自主学习理论研究已是较广泛和深入了,但在大学专业课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方式的教学实践操作经验较少。现代科技发展要求学生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还要求学生知识结构和知识更新速度适应时展,与时俱进,所以在专业方向的学习应该根据专业需要有所侧重,增设一些自主学习专业课可以使拓宽大学生专业知识面,在就业后的生产实践中快速成为团队中专业方向的领跑者。现在知识更新频率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学校中学习的知识远远不够,每个人都需终身学习,自主学习能力成为每个人成功必备的素质。因此大学中多增加一些专业方向的自主学习课程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学生作为自主学习的主体,是自主学习模式的主要实施者,因此要取得良好的自主学习效果,必须对自主学习主体—学生的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而心理因素是最主要的主导因素。本研究以机电专业《工程材料》课程为例,通过问卷和大量访谈的方法,研究了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分析了自主学习过程中心理状态,提出了提高自主学习效果的心理引导和教育的方法,为以后的自主学习教学提供了有用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分析
响应学校实施教学改革的政策,2012年第一学期机械10级成为工程材料自主学习的第一批实施对象。《工程材料》课程是高等院校级类专业必修基础课,通过本课程学习,可获得有关金属学、热处理的最基本的理论以及常用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具备正确选定材料和工艺方法的能力。该课程识记知识点较多,从微观结晶理论到宏观热处理现象,涵盖理论知识面较广。但基于能恰当选择工程材料的教学目标,对理论学习要求深度并不高,所以较适用于自主学习。采用自己设计的“工程材料自主学习情况问卷”,针对3个班级11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用EXCEL数据处理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处理。并分别按好中差三个层次上选择若干同学进行座谈。综合分析表明,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被动应对的学习方式为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动学习的意识淡薄
在现有的教学环境中,学生适应并习惯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已形成了稳固的心理定势—“教师是主导,学生的任务是服从”。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受到了压抑,甚至到了麻木的地步。而现在实施的自主学习没有了教师的指导中心,学生便手足无措,不知道怎样制定自学计划和方案,不知道怎样处理学习中遇到的困境,遇到困难就选择放弃。更有不低于10%的同学更把自主学习解读为没有了教师管束的绝对自由,根本不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调查结果表明:仅11.1%的学生学习“有计划,严格执行”,10.4%的学生“坚持预习”,20.1%的学生“坚持做笔记”。更多的学生课余投入最多精力的是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二)学习动机复杂,学习动力不足
自主学习对象学生因其生活环境、个人经历、思想、兴趣需要有明确差异,而造成了学生学习动机复杂。有的学生则是迫于就业压力而学习;有的学生是出于对某专业的兴趣而学习;有的纯粹是为了混张文凭;有的是处于从众心理来读书,而对读书的目的一无所知。
调查结果表明:43.3%的学生反映学习的最大困惑是目标模糊、动力不足。调查中,自我感觉动力重组者仅占34.4%,完全没有动力者占1.9%,62.1%的学生处于“动力缺乏”状态。在学习目标上,17.3%的学生甘居中游,7.9%的学生觉得及格就行,2.1%的学生得过且过。
学习动力不足,在思想上就表现为求知欲不强,缺乏毅力,对知识浅尝辄止。平时心思都花在武侠小说或者电影游戏上,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考试中能抄则抄。自主学习过程中常表现出情绪不稳定,容易烦躁,集中不了精神,稍遇困难则轻易放弃。
(三)孤独感较强
自主学习是一种分散的个体化行为,是在没有第二者的环境下的学习。学生经常面对的是一个没有情感、没有个性的机器或者书本,而与教师和同学是分离的,这种分离虽然给学生提供了相对宽松、开放的学习环境,但却减少了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使学生经常处于孤独状态,学生遇到问题首先需要自己想办法解决,久而久之,这种孤独感在家庭压力、学习压力等的作用下,容易造成学生对自主学习的焦虑、迷茫、厌倦等负面情绪。
(四)学习焦虑
由于大学生无法达到自己预定的目标或者没有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产生过多的失败感,形成这样一种心理问题——焦虑。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部分学生没有结合自身的情况,定下过高的目标,但是却没有能力去实现,在失败后产生自卑感。或者是过多地和周围同学进行比较,没有认识到人是不同的,对东西的兴趣也是不同的,当然学的好坏也是不一样的,然后他们只看到自己弱于别人的方面,同样会产生失败感和自卑感。在之后的学习就会更容易产生焦虑。
(五)学习疲劳
大学生的学习疲劳表现为:学习效率低下,注意力无法高度集中,难以深入理解知识的深层含义。造成大学生学习疲劳的原因在于学习方法不当,大学生不能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同时没有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这就可能会造成在疲劳状态下学习,变得效率很低。或者长时间针对一本书,形成神经疲劳,提不起兴趣,同样会造成效率低下这样的不良后果。
二、工程材料课程自主学习实践及经验
针对以上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分析,得出自主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体验中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到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快乐,而不是为完成任务的负重感。根据对工程材料自主学习情况分析来看,同学们所呈现出来的自主学习心理呈现较复杂,负面心理占比重较大。心理是同学们内在的本质的主导因素,要想提高自主学习效果,需要合理的心理引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主学习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建立对此课程的兴趣,并逐渐强化目标实现的愉悦感。针对以上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分析,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性。
(一)编制详细的自主学习指南
针对学生不善于规划和被动的心理,编制了自主课程学习指南。自主学习指南包括时间安排、课程内容安排和水平测试等主要内容。包含章节的具体学习时间安排和辅导及章节测试的具体时间安排。课程内容包括每章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水平自测、及学习方法指导等。水平测试包括自测时间、每一章考试时间和期中期末的考试时间等。它更像一本详细的产品说明书。对照指南,只需接步就班完成每一步小任务,总体目标就基本达成。
(二)巧妙设计各种作业
引导学生参与自主学习课外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作为教学流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精心地设计,突出趣味性、多样性和自主性,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进而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
1、网站建设。网站建设是学校规定的重要任务之一。网站最大的特点即成就感快且强。教师专门开辟了学海泛舟栏目,让大家收集及整理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并属名上传且计入考核分数。把自己的劳动发表是很让人高兴的一件事情,这得到了全部同学的积极参与,有的同学上传的资料甚至达几十篇。此实践内容指导学生运用图书馆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相关知识的搜寻和阅读,提高了学生的文献查找能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在参与中体会获得的乐趣。
2、参与制造生动的教学动画和视频。针对课程知识枯燥造成的学习疲劳和焦虑,网站上共享了经典的生产实例和很多有趣的教学动画的视频。并鼓励学生用flash等编辑工具做出自己的动画上传。并把教学内容中涉及的实验拍摄、进行编辑和上传,让学生体会了一把电视制作过程,提高了学生们的兴趣。
(三)注重自主学习的过程测试
测试的目的不在于成绩的好坏,而是对自己这段时间的自主学习情况的检测,如学习目标哪些已经完成?哪些内容还没掌握?自学内容的是否完全正确?通过阶段性的测试,可以分阶段地对自己自主学习的知识查漏补缺。
(四)合理的考核方法
自主学习和传统教授课程不同,自主学习更应注重过程的考核,且过程评分的透明和公正直接影响大家的体验感觉。而且分数相关也是最初引导同学们入门的动力。所以设定了每一项内容的具体分值,总分按各项的加权累加。编制了考核具体实施办法,在广泛征求建议的基础上,修改实施。
三、总结及展望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开源,拥有了它就打开了面向成功的门。如何使学生从被动的应试型学习转向自主学习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努力的重点。高等教育学科众多,专业课各有其特点,以后应更深入得进行高等自主学习的理论研究,更广泛开展专业课的自主学习实践,以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和指导自主学习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吕良环.论外语自主学习能力之培养,2005.
篇8
关键词:物流金融业务;财务管理;定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F2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1
目前,物流业仍然保持着持续的增长势头,在运输能力和基础设施方面较过去都有很大的提高,可是由于行业内激烈的竞争,众多的中小物流企业仍然要面临生存与发展的难题。针对目前物流业的各种问题,需要推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企业大量资金的沉淀问题可以由物流金融业务的多样性特点来解决,所以,物流业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发展物流业的金融业务。
一、物流企业金融业务财务管理方法分析
物流企业引入物流金融业务,益处与风险并存。所以在财务决策当中应当对利弊加以充分衡量,为物流金融业务选择正确的方向,争取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一)评价物流金融业务的目的
在物流金融业务中,物流企业为融资企业提供保险、融资和结算等相关的增值业务,而物流金融业务带给物流企业的不止是利润新增长点,同时也带来一些风险因素。所以有必要在研究分析物流金融业务时,有必要对物流金融业务的利润及风险来源加以分析,并用财务数据量化金融业务所带来的风险,并将其与金融业务所带来的利润相比较,并据此作出财务分析,作为财务决策的参考,加强物流企业预测金融业务的精准性,完善企业决策管理。
(二)物流金融业务财务管理评价方法
运用财务管理的原理评价物流金融业务带给物流企业的利润及风险。用本量利分析方法分析相关利润,结合物流的金融模式对相关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并量化。
1.物流金融业务所带来的利润分析
用本量利分析方法来反映成本与数量、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本量利的分析当中,将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耗费依据成本习性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按照成本和成本动因“业务量”之间的依存性可将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
2.建立盈亏平衡模型
本量利分析法当中最重要的模型就是盈亏平衡模型。物流服务项目的设计、增删,都可以借助盈亏平衡模型进行分析。暂不考虑销售税金,物流体系的本量利关系表现为:
P=R-(V+F)=K×Q-(Vc×Q+F)=(K-Vc)×Q-F
其中,R表示销售收入,P表示销售利润,F表示物流固定成本的总额,V表示物流变动成本的总额,Q表示物流产品或服务的销售量,K表示单位物流产品或者服务的销售价格,Vc表示单位物流产品或服务的变动成本。
物流金融业务带来的利润分析步骤如下所示:
(1)物流企业的业务分类;
(2)物流金融业务收入、业务量的确定;
(3)确定物流金融业务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4)用本量利分析盈亏平衡模型表现为:
P=R′-(V′+F′)=K′×Q′-(Vc′×Q′+F′)=(K′-Vc′)×Q′-F′
其中,R′是物流金融业务的收入,P′是物流金融业务的息税前利润,F′是物流金融业务的固定成本总额,V′是物流金融业务的变动成本总额,Q′是物流金融业务的业务量,K′是单位内物流金融业务的服务价格,Vc′是单位变动成本。
上式可以表示为:
物流金融业务的息税前利润=(单位内物流金融业务的服务价格-单位的变动成本)×物流金融的业务量-物流金融业务的固定成本
3.物流金融业务所带来的风险分析
物流金融服务带给企业客观的收益的同时,企业也面临着很多风险。主要是内部管理风险、监管风险、评估风险及质押货物风险。
在物流金融业务的开展过程中,物流企业是融资企业与金融机构的桥梁。物流金融业务使企业增加了相关的业务,并带来赊销风险,与此同时,物流企业也多承担了银行和融资企业之间融资相关关系人而产生的风险。
根据以上的计算,能够得到物流金融业务坏账风险、担保风险损失和息税前利润(P′)比较物流的金融业务坏账风险损失、担保风险损失之和与息税前利润的大小,所得结果如果是:P′>(坏账风险+担保风险),就说明了物流金融业务带给企业的利润要超过风险所带来的损失,这种物流金融业务对于物流企业发挥增值效应。如果所得结果是:P′
二、物流金融业务财务管理方法定量探究的完善建议
因为物流企业对于物流金融业务所进行财务管理应用的研究目前仍在探索阶段,在一些理论与方法上仍然存在一些缺陷,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对研究课题进行完善。
1.对物流金融业务模式的研究与风险的管理研究较多,可是关于物流金融业务财务方面的研究却相对稀少,我们应该对物流的金融业务财务分析上深入探讨,加大研究力度,这对于完善物流企业运营管理非常有益。
2.在物流金融业务的财务分析上,往往根据物流企业在供应链的运作过程中是否向客户提供保险、融资、结算等相关业务服务,而将物流企业提供的对外业务分为物流金融业务和传统物流业务,然而,这种分类方法未必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实际财务情况,所以这种方法应当通过财务实践不断进行检验。
3.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分析方法在物流业务上的应用可作为物流金融业务尚未开展时的决策分析,还可用作物流金融业务关于其事后跟踪管理的手段。这种方法是否适于物流企业实际工作中应用,还应当通过会计工作着的实践检验。
三、结语
总之,物流行业内部竞争激烈,众多的中小物流企业仍然面对很多生存与发展的难题,并积极探索着物流企业运营管理的路径,其中,物流业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就是发展物流业的金融业务。然而目前我国对于物流金融业务的探索依然任重而道远,一些理论和方法并不完善,有些还只停留在理论阶段,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参考文献:
[1]田芬,吕永波,刘凌霄,陈立.物流企业财务风险综合预警研究[J].物流技术,2009.
[2]魏永明.对改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建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04).
篇9
物理教材 科学方法 显性化 文本分析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我国物理新课程不仅重视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而且越来越重视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掌握。为此,近年来有很多关于科学方法显性化的研究和呼吁。所谓科学方法显性化是教材在隐性使用科学方法建立物理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标示所使用的科学方法、对科学方法的内涵进行阐述、组织学生使用和训练科学方法等手段,更加明确地、显性化地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
那么,我国物理教材在科学方法显性化表征上做得如何?有哪些经验和不足呢?对此,本文进行了教材文本分析,我们相信该研究对于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的选取
本研究以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1、必修2和选修3系列为研究对象,共计7本教材,分析内容包含前言、各章节及习题等部分。
2.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编制数据分析记录表、对照分析教材进行统计分析。
首先,确定科学方法的种类。文献研究发现,科学方法的分类标准不同、类目多样,本文主要参考邢老师的分类方法,并考虑到其他的一些因素做了补充,如在一般科学方法中加入科学探究法,在实验方法中加入近几年教材中新出现的计算机模拟方法,最后,一共解析出24种基本的科学方法(参见表3第一列)。
我们对这些科学方法查阅大量资料,以确认其准确、全面、相互不交叉(即不出现一种具体的操作被归入两个科学方法的情况)、定义规范、方便理解[1]。然后,我们以这些科学方法为指标对物理教材进行分析以确定每一类科学方法出现的次数和显性化程度,尤其注意在物理知识点的建立、引申和扩展中,以及“键”(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连结处)位置[2]等要点处确认科学方法使用情况。
其次,确定科学方法的体现方式和显性化水平层次。教材在处理物理知识时会体现相应的科学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预调查,我们发现有以下四种体现方式:渗透使用,教材在讲解物理知识时渗透某种科学方法,但不明确指出其名称、不进行解释说明,该方式只是隐性使用,并没有进行显性化处理;命名,教材明确给出该种科学方法的名称;讲解,教材解释或讲解该科学方法,如解释科学方法的内涵、总结其特点、给出一般性定义、举例说明、给出使用注意事项等,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组织使用,教材组织学生使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或训练学生掌握该方法。
上述方式表现出的显性化水平是不同的,我们把它们分为以下四个水平层次(见表1):
表1 科学方法显性化分层表
从表1可以看出:当教材只是隐性使用科学方法时,教材并没有进行显性化处理,称为零水平层次;水平一层次是在使用该科学方法处理物理知识时明确给出名称,但是不讲解其内涵、不训练使用该科学方法,需要学生自己体会总结或者查阅资料来学习,因此其显性化水平较低;水平二、三层次的显性化程度更高。本研究在解析教材时采用该指标体系来分析科学方法显性化处理的方式和水平。
再次,编制文本分析表。本研究根据以上分析指标编制了“科学方法显性化分析记录表”(见表2)作为文本分析的工具。
表2 科学方法显性化分析记录表
最后,整体分析教材科学方法显性化表征的系统性。循序渐进是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也应该是评估教材编写质量的一个指标。由于本研究涉及整个高中物理教材,因此,本研究可以对高中教材编写的系统化进行分析。
3.研究工具的信度检验
对于本研究工具,研究者进行了信度分析,请三名物理教学论研究生分别独立使用该工具对同样的物理教材进行分析,发现三者一致性较高,按照“评分者信度”的计算方法,达到0.928,表明本研究工具具有较高信度。
三、研究发现
1.研究数据的呈现
我们对人教社高中物理必修1、2和选修三系列共计七本教材进行分析,整体数据如表3。
2.数据分析
分析数据统计表3,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各类科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新教材中出现的总数目合计为950次,相比于高中物理知识点数量,次数非常多,表明教材编写时重视使用和体现科学方法。
第二,从出现的次数来看,各类科学方法在教材中使用和体现的情况差别很大,直接定义法出现的次数最多(353次)。一般来说,当教材中出现新概念时,需要通过直接定义来进行解释,该数据表明我国高中物理教材中出现的新知识是比较多的,教材信息量大。教材体现图形图像法的次数排名第二(100次),表明教材注重采用直观、易读的方法来展示物理内容。其次为观察法(78次),表明教材在引导学生对生活现象、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方面,较为重视。之后为归纳法(66次),表明教材比较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建构知识,逐渐改变了传统教育过于注重直接讲解灌输的教学方式。随后是比较法(46次),表明教材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辨析来建立知识。体现较多的其他科学方法依次是近似估算法(45次)、分类法(34次)、科学研究法(30次)、计算机模拟法(29次)和演绎推理法(27次)。
这10种方法的总次数占85%以上,说明教材编写者认为这些方法是物理学中基础的方法,应该进行一定的科学方法教育。
第三,从“显性化数目”来看,较为明显的依次是:图形图像法(42次)、科学探究法(22次)、计算机模拟方法(21次)、近似估算法(16次)和实验验证法(13次)。表明教材注重对这些科学方法加以显性化处理,试图引导学生重视这些方法。
第四,从“显性化比例”来看,较为明显的依次是:科学探究法(73.33%)、计算机模拟法(72.41%)、实验验证法(56.52%),其他方法,如图形图像法、近似估算法、理想化模型法、理想化实验、控制变量法、比值定义法的显性化比例都超过了25%,表明教材在使用这些科学方法时注意加以显性化处理,试图引导学生重视该方法。
第五,从“显性化水平层次”来看,各类科学方法的显性化水平层次是不同的。处于水平一层次的科学方法有2类,分别是理想化实验法和归纳法,表明教材在使用这些科学方法处理物理知识时明确给出了这些方法的名称,让学生了解。处于水平二层次的科学方法有2类,分别是等效法和其他类别中的反证法,表明教材对这些科学方法直接进行了讲解,这是在讲解物理知识之外直接讲解科学方法,便于学生理解该方法的内涵。处于水平三层次的科学方法有11类(参见表3第8列),表明教材注重组织学生使用这些科学方法来解决问题,这种训练更有助于学生体会、应用科学方法。其中,科学探究法、实验验证法、计算机模拟法、图形图像法和近似估算法等科学方法在教材中是多次组织学生使用和训练,表明教材更为重视这些科学方法的教育。
第六,从科学方法显性表征的系统化设计来看,教材显得比较弱。数据显示有8种科学方法涉及到四个水平层次(参见表3),教材对此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循序渐进式或系统化的设计,主要表现在:先隐性使用、再讲解该科学方法的内涵、然后再组织学生使用该方法。可以看出,这样的系统化设计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该方法。
还有五种科学方法处于水平三层次的显性化表征,教材多次要求学生使用这些方法进行学习活动,但是始终没有讲解这些科学方法的内涵。从系统化设计的角度来说是有不足的,也就是说,如果能够先给学生讲解清楚这些方法的内涵,再组织学生使用更有利于学生掌握。
3.本研究的结论
通过对高中物理教材进行系统的文本分析,发现:我国高中物理教材在讲解和建立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非常重视体现科学方法,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方法教育素材。从使用次数和显性化水平来看,教材着重体现的十四种科学方法(参见表3)。教材采用渗透使用、命名、讲解、组织使用四种方式来体现科学方法,其中,渗透使用只是隐性的,并没有进行明确的科学方法教育,而后三种则是显性化的表征。教材对不同的科学方法采用的显性化表征方式不同、水平层次也不同,有些给出了讲解、训练使用等方法教育的设计,不过在系统化设计上还有不足。
四、本研究的启示
根据本研究的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物理教材中的科学方法种类繁多,在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时,可以考虑初中、高中、必修、选修等不同性质特点分出主次,对于各类方法应该区别对待。
第二,鉴于科学方法类目较多,在教材中体现的次数也非常多,建议教材编写时注意提示师生,如可以在前言或者附录中给出科学方法分类,以及重要科学方法,便于学生整体把握。
第三,对于一些重要的科学方法,如科学探究法、图形图像法、观察法、归纳法、控制变量法等,教材应该加以系统化设计,从隐性使用、到讲解该科学方法的内涵、然后再组织学生使用该方法,循序渐进、系统化的设计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方法。
第四,物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方法教育素材,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教师在分析教材时不仅要重视其中的物理知识体系,还要善于挖掘其中的科学方法,重视科学方法的教育。
――――――――
参考文献
[1] 肖骁,邢.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方法显化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4).
篇10
一、财务分析的内容
财务分析的内容主要根据信息使用者的不同而分为外部分析内容、内部分析内容,另可设置专题分析内容。具体来说,企业财务分析的内容有:
1、外部分析内容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企业资产运用效率分析;社会贡献能力分析;企业综合实力分析。
2、内部分析内容
除以上外部分析内容外,还包括:企业筹资分析;企业投资分析;另外内部分析内容还应有:企业经营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形成原因分析。
二、构建独立的财务分析学科体系
(一)财务分析与财务管理:财务管理能力作为企业核心能力的组成单元,其本身又是由更小的能力单元组成。我们将这些更小的能力单元称为财务管理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这是进一步识别财务管理能力的基本单位。财务管理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学习能力、金融关系能力、财务控制能力、信息处理能力。
1、学习能力。学习是一个知识获得、共享、利用的过程。学习能力是财务管理能力的基础。财务管理能力是企业长期积累和学习的结果,并存在于员工的战略规划、组织规划、文化氛围之中。财务管理能力的关键在于使财务管理部门成为学习型组织,不断地发挥“干中学”,使财务管理工作能够灵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2、金融关系能力。是财务管理能力在资本市场的外在表现。金融关系是企业在资金的筹集、调度过程中与有关金融机构形成的合作关系。金融关系不仅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而且是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融通资金的主要依据。金融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的,它是企业在与金融机构的不断交往中通过信息的不断双向传递所形成的企业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从资金供应的角度来看。金融机构也是企业重要的客户。与金融机构的交往,凭借的不单纯是企业的经济活动,财务管理者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完整的金融关系是财务管理人员对资本市场的知识,对金融机构信息的了解,对企业经营活动准确把握的集中体现,其中也包含了财务管理者在资本市场上的公共关系。良好的金融关系在某种意义上为企业摆脱暂时的资金周转困难发挥积极作用。也可以在企业资金充裕时寻找最佳的投资渠道。在企业与金融机构长期的交往中所建立的金融关系,是企业对金融机构不断深入了解的结果,也是金融机构对企业不断了解的结果,更是财务管理人员与金融机构长期交往并在资本市场中努力的结果。
3、财务控制能力。是财务管理能力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发挥作用的集中体现。由于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所独有的基础性和全面性特征,财务控制不仅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更是企业经营战略得以实施的有力工具。战略管理包括战略制定、战略选择、战略实施。实践证明,绝大多数战略的失败都发生在其实施阶段,战略实施过程实质就是控制,而企业内部能够从全局角度进行控制的只能是财务控制,巴林银行破产本身就说明了其财务控制能力的缺乏,财务控制能力对企业未来发展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财务分析与财务管理关系看,它们的相同点在与“财务”,都将财务问题作为研究的对象。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职能与方法不同。财务分析的职能与方法着眼点在与分析,属决策支持系统;财务管理的职能与方法着眼点在与管理,属决策系统。
2、研究财务问题的侧重点不同。财务分析侧重于财务活动状况和结果的研究;财务管理则侧重于对财务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研究。
3、结果的确定性不同。财务分析结果具有确定性,因为它主要以实际的财务报表等资料为基础进行分析;而财务管理结果有的是不确定的,是根据预测值及概率估算的。
4、服务对象不同。财务分析服务对象包括企业内外信息使用者;而财务管理的服务对象则主要是内部经营者,由上看出,财务分析与财务管理在很多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过去把财务分析仅仅作为财务管理的一个环节,其意义是很狭隘的。
据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财务分析是一门边缘性学科,财务分析学是在企业经济活动分析、财务管理、会计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边缘性学科,是适应现代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在以上相关学科中,有关财务分析的内容与方法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科。它不是对原有学科中关于财务分析问题的简单重复或拼凑,而是根据经济理论和实践的要求,在相关学科基础上构建的独立的系统的理论体系。
第二,财务分析学有着完整的理论分析体系,而且随着财务分析学的产生与发展,财务分析理论体系还将不断完善。我认为,财务分析理论体系由目标、环境、假设、原则、内容、方法及指标各要素构成。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财务分析学理论体系将更加完善。
第三,财务分析存在系统、客观的资料依据。财务分析的最基本和主要的资料是财务会计报表。财务报表体系结构及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客观性为财务分析的系统性与客观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财务分析不仅以财务报表资料为依据,而且还参考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市场信息及其他有关资料,使财务信息资料更加真实、完整。
第四,财务分析具备健全的技术方法体系。财务分析实践使财务分析的方法不断发展和完善,它既有财务分析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又有财务分析的专门技术方法。趋势分析法、比例分析法等都是财务分析的专门和有效的方法。
第五,财务分析有明确的目的和作用。财务分析的目的由于财务分析的主题不同而不同,投资者、经营者和债权者各有其不同的分析目的。至于财务分析的作用,它不仅可分析过去,而且评价现在和预测未来。这些目的和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完全达到的。
三、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一)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与要求
1、设置的原则
前面我们探讨的财务分析原则,是用来指导整个财务分析工作和建立财务分析理论体系的基本原则,具有抽象性和全面性,由于财务指标的设置因主体的不同而不同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在加之财务指标是财务内容的量化,是直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窗口,故有必要将其特殊性揭示出来。
第一,可比性和实用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及指标所用数据要可比。设计指标时,对每个指标的含义、范围、内容和计算方法,应尽可能符合各种比较的需要。通过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指标的纵向对比,可预见企业财务状况变化趋势;通过不同行业、地区、企业间指标的横向对比,可以发现企业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实用性原则就是说指标的设置要通俗易懂,便于掌握,符合各分析主体财务分析的需要。避免多余重复,尽量协调衔接。
第二,公开信和保密性原则。
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实行统收、统支、统管,指标的设计只满足上级主管部门宏观管理的需要。改革后,指标的设置必须满足包括外部投资者、债权人等多主题的需要,西方国家设有专门机构搜集各行业及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加以分析,会计信息专门机构向社会定期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加以分析评价。在国家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今天,财务信息的公开便显得日益重要。但与此同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也应重视对企业的商业秘密加以保密。
2、设置的要求
第一、指标的主要框架。财务指标体系首先应有一定的主干指标,它们能从总体上该略地反映企业状况,还应在主干指标的基础上,设置起补充作用的细分指标,从而形成一个主辅结合的财务分析体系。
第二、指标的定变结合。财务指标体系整体上要有相对的固定性,但也要随分析主题对信息需求的特点而作相应增减。特别应结合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需要探讨更加实用有效的指标,适当补充指标内容,形成定变结合适时可调的指标体系。
第三、指标的灵活可调。一个完善的指标体系,不仅能够适用于某一财务分析主体,即经过调整后指标可使用不同信息主体的需要,运用于各财务分析主题。
(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财务指标是以简明的形式,以数据为语言,来传达财务信息并说明财务活动情况和结果。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在此建立的财务指标与国家考核企业工作规定的财务指标是不同的。本文涉及到企业财务活动较广的范围,包含的指标数目多,而国家规定的考核指标则是抓住重点,有选择的规定一些指标。本论文设计的财务指标体系是根据财务分析内容设计的,分为外部分析指标体系及内部分析指标体系。
1、 外部分析指标体系
第一,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其债务的能力,通过对它的分析,能揭示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按债务偿还期限的长短又将其分为短期偿债能力与长期偿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