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管理的论文范文

时间:2023-07-04 17:22: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施工管理的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程施工管理的论文

篇1

论文关键词: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对策

1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主要出现的问题

1.1成本管理意识不强

目前有些施工企业还没有转变成本管理的观念,成本管理意识不强,重视不够。公司管什么,项目部管什么,责任不明确。

1.2成本管理没形成制度、指标没有量化。成本核算不科学

成本核算指标没有量化,一些施工企业目前的财务管理是靠人工报表来完成,还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定量指标体系。指标不合理,定量不准确;项目该完成多少、节约多少、增收多少,心中无数;项目盈亏奖罚缺少量化标准,考核兑现无依据或依据不充分。有些公司由于没有分阶段、分项目、分部分项成本控制,所以最后项目完工后成本也就没有有效控制,有时甚至到结算时才知道项目亏损。

1.3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手段落后

目前有部分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人员综合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具有施工管理和组织经验的人,成本管理能力有限,文化水平及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不高;而另外一些具有理论知识水平的大学生经验又不足;具有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及成本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不多。在开展成本管理活动中,这些单位的管理人员墨守成规,管理落后。有的凭经验管理,死抱着过时、落后的思想和做法不放,好的做法不能及时吸收应用;有的在学习先进单位的经验时,不联系实际,死搬硬套,效果不佳;有的虽然建立了一些管理制度但没有很好地组织运行,缺乏必要的预控手段和监控措施,最终留下一些“黑洞”和“死角”;有的重“揽”轻“管”,以“包”代“管”,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

1.4责任意识不强、材料管理不严、浪费现象严重

有些公司项目没有责任制、没有目标成本分解、责权利落实不到人,滋长了项目部人员的消极怠工情绪。加上现场人员流动较频繁,工作不连续,干多于少收人差不多,导致员工责任心不强。有的管理人员由此没有责任意识、成本意识,觉得与自己没多大切身利益关系,对材料管理不严,浪费严重。材料费用占整个工程造价的60%,材料费用的盈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盈亏。有些项目部无严格执行领料用料制度,从仓库领料有数,但余料无回收,失窃浪费严重,尤其是计件承包只包工不包料,工人班组只顾出产值,材料、物资过量消耗,机械设备过度磨损;小型手动工具更无人爱护,有时借出有手续,返还无验收;或下料计算不准确,损耗率超标。钢材看管不严,遗失时有发生;材料型号不对,造成闲置浪费,材料供应量与实际不符;监督机制不健全,出了问题往往追不到责任人,这也造成成本失控的主要原因。

1.5管理环节松散。没有形成系统工程

成本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环节来协同完成,成本预测、计划制订、过程控制、方案优化、活动分析、经济核算、绩效考核等,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运行系统。对每一个环节的放松,都有可能导致成本管理指标发生重大变化。某些施工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常常是某个环节众人抓、某个环节无人问,放松或忽视一个或几个环节的情况几乎随处可见,常常是落后的做法不能改进提高,好的做法不能一贯坚持,时重时轻、时紧时松。成本管理是一项复合性工作,需要多个部门相互配合,工程、材料、财务、劳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会造成项目成本不必要的损失。

1.6成本管理没有做到贵权利相统一

有些公司责权利方面不够统一和明确,导致工作相互推诿,绩效无法考核。项目没有责任制、没有目标成本分解、责权利落实不到人,更滋长了项目部人员的消极怠工情绪。即使有些公司虽然实行项目承包经营,有些项目经理由于重视成本管理,有效控制成本,厉行节约,挖潜利润增长点,超额的完成承包任务,本该奖励,却因奖励机制不健全,奖罚办法不落实或其他原因没有兑现,这大大的挫伤了为项目创利者的积极性。

2优化项目成本的对策

2.1加强项目部成本核算观念的转变。建立和完善项目成本核算管理体制

项目管理能否成功,现行比较成熟的做法是建立项目经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而项目成本核算制是基础,它未建立起来,项目经理责任制就留于形式。项目成本核算又是项目成本管理的依据和基础,没有成本核算,其它成本分析考核、成本控制、成本计划等工作就无从谈起。因此,施工企业必须转变成本管理的观念,实行项目经理经营承包责任制,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使项目管理人员真正认识到施工成本管理在项目施工管理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抓进度、质量的同时,严抓施工成本核算管理,创造良好经济效益。同时,强化企业经营核算部门的成本管理与核算的功能,对项目的施工成本管理员进行集中管理和统一调配,进行施工项目成本核算时具有独立性,使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员切身利益与工程项目利益分离,这样才能体现成本核算的公正性。并且对成本核算员进行定期轮岗,定期培训、考核、激励竞争上岗,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建立健康有序的施工成本管理与核算工作网络。

2.2优化成本核算制度.建立科学的成本评价体系

具体做到:①健全各项成本管理制度。项目一进驻,就要按公司下达的责任成本预算指标,制定一套成本管理制度。在运行操作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优化,通过实践使之趋于完善,以确保制度科学可行,真正起到规范项目成本管理的作用。②全过程控制。强化过程控制就是要强化以制度管人、制度管事的约束机制,做到环环紧扣、人人控制、层层把关,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控制、事后有考核,确保执行力贯穿全过程,事事处于受控状态。

成本管理能否产生效益,关键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①建立内部价格体系。项目开工后,公司成本管理部门依据施工定额、设计的施工组织方案和调查或招标确定的材料、劳务、机械价格等,制定科学的内部价格,作为责任成本计算、计量与考核评价的依据。②建立定量指标体系。从成本目标的制定到完成目标的考核,整个过程都要有完整科学合理的定量指标体系作为平台。要将变更索赔增加净收益-材料、设备、劳务招标节约成本,施工组织方案优化节约成本,节省工程数量节约成本,缩短施工工期节约成本等指标逐级量化,以达到“量体裁衣”的效果。

2.3优化项目资源配置

项目管理主要是资源的配置管理,主要包括人、财、物等生产要素的配置。项目资源选配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项目成本的高低。资源配置要遵循因地制宜、比例适当、组合优化的原则,既满足施工生产需求,又不能过剩造成浪费。

一是按照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选配项目领导班子。要有明确的项目责任制,公司与项目经理要签订责任书。二是选好施工专业队伍。内部队伍要配备精干高效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外部劳务队伍要采取公开招标方式选用.必须具备一定的施工能力和施工经验,录用数量要适宜。开工前必须针对项目专业施工特点,对劳务人员组织必要的安全、教育和相关培训。三是配置适宜的机械设备、车辆及施工工具,确保施工机械既保障施工生产顺利开展,又不相对过剩。四是制订合理的施工方案。本着“方案指引成本,成本制约方案”的原则,以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工期,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及机械利用率的要求为前提,做好现场可利用资源调查,充分理解、吃透与业主签订的合同条款,科学制定施工组织方案,逐级优化组织设计,发挥方案预控在成本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环节上均衡;确保工序高效、操作可行、方案最优、成本最低。

2.4加强材料集中控制

加强材料管理是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一般工程项目,材料成本占造价的60左右,控制工程成本,材料成本尤其重要。项目所需主要材料设备,采取以下采购方式:

一是主要材料采取集中采购,由成本管理部门会同项目部编制采购计划和施工预算报材料部门,由材料部门依采购计划和资金情况采购材料,强化材料计划的严格性。二是物资设备采购采取公开招标方式,择优选定供货单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最低价格、尽量采取厂商直供现场,减少多余费用。三是辅助材料可由项目部自行采购,其价格在预算价内从严控制。物资部门必须根据责任成本预算中材料的消耗量,按材料类别、型号建立材料消耗量控制台账,并依据施工图纸和按定测资料编制的数量清单,实行限额领料管理。

2.5加强工程施工数量控制

一是建立工程量总工负责制。项目总工程师具体对确认工程量、分包工程量、工程量台账、工程量结算等环节审核把关,严格审定工程量清单,严禁超量计价、超量采购等违规现象发生。二是开工前,项目总工程师必须到现场组织图纸会审和线路定测,确认工程数量。在审核过程中,如清单数量少于实际施工数量,应及时与业主联系,提前进入变更索赔工作。三是依据施工图和现场定测情况确定分包工程数量,经项目总工签字确认后,作为编制分解责任预算的依据;分包工程数量与实际完成工程数量的差额为责任成本节余,因管理失控,超出的数量为责任成本超支,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四是建立工程数量管理台账,每期计价后及时登记,对施工队验工计价的工程数量必须严格控制在已核定工程数量之内。五是录用外部队伍,必须实行劳务招标,按照实际完成的工作量计价,严格按合同规定的单价进行结算。

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分析

所谓建筑工程造价就是指在某项工程从开始到完结所发生的费用,造价在这里就是费用的代名词。建筑工程造价从大体上分为三个方面,即单位工程造价、某一个项目的建筑工程造价、建设项目总和造价,这三个方面成为了建筑工程造价三个部分。

一、建筑工程造价与管理问题分析

从本质上来说,建筑工程造价与管理是建筑工程进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近些年来,建筑工程造价与管理的科学性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建筑工程造价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暴露了出来。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化,使建筑工程造价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就必须依据建筑工程造价与管理的现阶段问题入手,深入的对建筑工程造价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便获得更好的解决办法。

1.缺乏全面的造价理念

在我国的建筑工程造价与管理过程中,造价理念的缺乏是一种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从本质上限制了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科学性,使造价管理无法真正的体现与时俱进。从造价理念来说,其存如下两个问题。

(1)缺乏责任意识

责任过于单一化。在许多的工程造价管理中,其普遍认为造价是造价师自己的事情,工程建筑的其他工作人员没有任何关系,但是这种责任意识的缺乏导致了工程造价呈现出一种片面化的形式。建筑工程造价是造价师的事情这句话没有任何错误,但是建筑工程造价仅仅是造价师的事情却是片面的、不客观的。在工程造价的整个过程中,由于工程造价师对于现场实况了解的局限性和造价师认识的局限性,很有可能导致工程造价问题的出现。因此,这种责任意识的缺乏影响了整个工程造价与管理。

(2)缺乏创新意识

工程造价可谓是伴随着工程建筑工程的产生而产生的,其应该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工程造价整体上没有呈现出创新的态势。尤其是在建筑工程不断发展的今天,工程造价和管理建筑工程之间的必然联系没有完全形成,限制了建筑工程造价与管理的发展。

2.建筑工程造价与管理环节不连贯

在建筑工程造价与管理的全过程中,需要不同的环节予以支持和配合。比如在工程造价之间,需要进行估算环节和设计环节,在其中要进行结算和合同价的讨论等等。建筑工程造价是一个集合体,是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的一个过程。但是从目前我国的工程造价与管理来看,这些环节都是分开进行的。比如建筑工程投资的估算环节有一个自己的部门,施工图的预算有一个部门。这样每一个环节都有不同的部门来承担,导致了建筑工程造价与管理的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有所不同。建筑工程造价和管理的各个环节的脱钩,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建筑工程的造价和管理。使得和工程造价和管理相关的信息无法得到合理的共享,影响了信息的充分利用。

3.工程造价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工程造价师的素质对于工程造价与管理来说是一个强有力的因素,工程造价师的综合素质会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准确度,也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因此,在建筑工程造价中,强化工程造价师的综合素质是十分必要的。从目前来看,我国建筑工程造价师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与相对复杂的建筑工程造价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差距。在我国建筑工程造价师的队伍中,有一些优秀的精英型人才。但是相对来说,还有一些浑水摸鱼的工程造价师。他们不仅不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同时在工程造价的综合过程中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影响了工程造价的效果。

4.法律制度不健全

法律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关于建筑工程造价这一方面上,近些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与建筑工程相关的法律,但是在建筑工程造价这一环节上,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这导致了建筑工程造价环节缺乏法制的保证和约束。同时,建筑工程造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而且建筑工程造价也是一个极其容易出现错误的环节。在这样一个环节中,如果没有一定的法律约束,则会导致建筑工程技术缺乏法律的保证。随着建筑工程所涉猎的范围增多,需要建立与建筑工程相关的法律约束,促进建筑工程法律的保证的不断完善,从而更好的提升建筑工程的造价与管理与法律的结合。

二、优化建筑工程造价与管理的策略分析

对于我国的建筑工程来说,建筑工程造价与管理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中,建筑工程遍布在每一个角落。制定合理的建筑工程造价能够更好的促进建筑工程的管理,使建筑工程的作用得到良好的发挥,充分展现出建筑工程造价的应有地位。为了进一步优化建筑工程造价与管理,需要进行如下努力。

1.树立全面的造价理念

树立全面的工程造价理念,使我国的工程造价既符合我国的国情,也能够积极的吸取国内外先进的造价理念,最终促进我国的工程造价和管理发生本质的转变,获得真正的发展。首先,在工程造价的管理过程中,要注重造价本身的特性。以工程造价的本质属性为基本出发点,建立全面的责任意识,调动所有参与人员的责任感,使工程建筑的所有工作人员都能够充分参与到工程造价的管理中来,提供可靠的信息,使得建筑工程造价师能够获得更多的依据,使工程造价更加合理化。其次,要强化创新意识,在造价思维上进行创新,吸取国外关于建筑工程造价相关的理念,使我国的建筑工程造价能够体现出国际化的趋势,最终能够从本质上带动建筑工程造价与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2.建立连贯的建筑工程造价环节

对于工程造价而言,工程造价的各个环节应该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不同的环节之间需要相互配合才能达成一种统一的状态。但是以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和管理的整体情况来来看,工程造价与管理的不同环节之间的必然联系没有体现出来。因此,要想促进建筑工程造价与管理的改革,使建筑工程造价与管理得到根本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强化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

(1)强化前控环节

即在建筑工程造价之前进行统一的协调,协调好各个部门的责任,使各个部门之间能够形成一种内在的必然联系。这样有利于建筑工程造价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建筑工程造价能够在相互调的基础上开展。

(2)强化后控环节

对于建筑工程造价与管理来说,后控环节就是一个相互监督的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使得进行工程造价和管理的各个部门之间能够形成一种监督的关系,使得工程造价能够体现出科学性和合理性。

(3)强化信息的共享

信息的共享是促进建筑工程造价与管理科学化。发展全国工程造价信息化技术,要树立全局观念,从有利于事业发展的角度看待信息化建设。现在全国有关工程造价方面的软件和网络发展很快,这些都是工程造价信息事业的财富,要充分加以利用。部里要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一要加快建设全国工程造价信息网,与各省信息网联网,这样全国造价信息网联成一体,需要全国的数据、省里的数据、城市的数据,点击一下就可以查到,全国网、省市网建好了,形成了规模,就可以为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实现工程决策科学化提供强有力的基础,而且会大大提高各造价信息网的使用效率。现在还没有建设造价信息网的省市,也要加快建设步伐。二是要把与工程造价信息化有关的开发企业组织起来,加强交流、协作,避免低层次、低水平的重复开发,鼓励技术创新,淘汰落后,不断提高信息化技术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薛锦源.工程管理中工程造价的控制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2(05)

篇3

电力工程施工进度管理可以对工程项目建设进行中的每一个阶段具体情况进行跟踪监测,核实进程中的每一项工作的具体内容、操作流程、技术是否符合标准、时间安排,是否与计划保持一致等,如果发现进度与计划不相符,可以进行综合比对,从中找出问题所在,经工程相关部门分析探讨,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工作中相关内容及要求,或对原计划进行合理的修改,使之更加科学完善,防止出现任何的偏差,为保证电力工程的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2电力工程建设施工中的进度管理现状及因素

2.1进度管理现状

电力工程建设施工中的进度管理是一个较为复杂问题,涉及方面较多,现阶段进度管理存有诸多问题。

1)规划方面。随着电力行业飞速发展,基础工程建设也要与之配套,才能更好发挥效益,在一些大型的电力工程企业对基础建设的规划比较重视,从施工规划、预算、施工、管理、验收等流程有一套科学的技术方法,保证了工程项目整体质量。可是在一些相对小型的企业中出现重计划、轻管理的问题,规划简单、行动草率、管理不科学等问题层出不穷,导致工程项目达不到预期效果,还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造成重大损失。

2)经济预算方面。资金是电力工程建设最重要的因素,因涉及的资金较大,要有一整套科学的资金运行方案,如电力工程建设最初成本预算、实际资金、资金控制、投资核算等都应规范,才能保证工程进度正常。而现实中许多电力工程建设中存有预算粗略、资金管理不科学、不规范、运行不正常、纰漏和失误出现率高等问题,常常出现工程不能正常进行或工程搁置等问题,严重影响到整体工作的开展。

3)管理方面。电力工程建设施工的进度管理涉及诸多方面,须从单位之间、管理层面、人力因素等方面,加强单位间沟通交流、增强管理的责任意识、提升施工人员的素质。而实际中出现管理层面责任意识不高、员工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单位间配合不默契、组织管理不当、机械不合理的配置、劳动力的不合理调配以及不合理的布局设计都会影响工程施工的进度,阻碍电力工程建设施工的进度管理,影响工程的顺利进行。

2.2进度管理影响因素

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主要有:

①外部条件。在工程建设施工中,会出现一些非人为因素影响着施工的进度。例如地质构造方面,地质条件需要改造,天气方面出现暴雨、狂风等恶劣天气,都会对施工进度造成一定影响,轻者会破坏工程,重者还会导致停止施工。

②关联部门因素。电力工程需要许多关联单位部门密切配合,如材料供应部门、运输部门、辅助配套设备等方面,配合不好都会影响工程施工进度。

③在施工中出现图纸设计不相符的情况,要重新分析调整方案时,也会对施工进度有所影响。

④人力因素。新时期电力工程施工对技术层面有着较高要求,而现实中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机械设备操作技术、人力资源的调配不均等因素影响,也影响着施工进程。

3电力工程建设施工中的进度管理提升途径

3.1制订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控制方案

电力工程建设施工进度应在项目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制订出合理的施工进度监控具体方案,在具体施工中为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和在保质、保期的前提下,应对施工材料供应、材料运输、材料检测、机械装备、施工人员技术、人员数量、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科学管理,从工程的开工、具体施工、工程验收及后续服务等都有严格管理方案,明确责任,责任到人,管理中克服固定化僵硬,实行动态管理,在过程中如果发现与要求不相符的情况,要及时进行调整,以更为合理、均衡、高效的进度进行。

3.2提升施工进度管理的科技含量

科技水平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的安全、质量、效率。

①要在工程设计方案制定方面突出科技含量,要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充分论证、科学分析、反复比较,在此基础上制订出科技含量高的施工方案,确保其科学合理切实可行。

②在配套设备的选用上,也要考虑到科技含量,如重型吊装机械的选择布置、主厂房和锅炉安装区域的选择、设备组合装方式、吊车需要覆盖吊装范围及场地条件等因素,都要纳入科学技术含量的范畴,为工程顺利开展奠定技术基础。

③在管理中要体现科技含量。如建立商会制度,定期召开由设计方、施工单位、监理等多方人员参加的砌磋会,对具体的施工进度情况进行分析,认真与计划进度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找出其中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时进行商讨,从而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并及时进行整改。

④实行现场办公制度。通过定期和不定期进行现场协调,会同设计方、施工单位、监理等对具体问题进行现场办公,不仅能加强沟通,还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确保进度的有效实施。

3.3规范施工进度的管理

电力施工进度管理是工程整体质量的有力保障,工程能否达到预期目标,不仅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还会对企业的外在形象造成影响,因此,要加大对施工的进度管理。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施工进度管理的重要性;其次,建立完善的制度,进行精细化档案管理;此外,还要严格落实相关制度,真正让进度管理得到落实。

4结语

篇4

关键词:土木工程 技术 合同管理 施工现场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5-0133-01

土木工程的施工管理是施工企业对所实施的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与协调的生产行为,是伴随着施工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和招投标制的推行而走进我国的先进的施工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日益发展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标准对于施工企业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强化施工项目管理,改变了以往在施工项目管理上陈旧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完全按照《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规范》的规定,实施了新型的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模式。下面笔者就当前土木工程施工的管理谈几点看法。

一、施工项目质量管理

(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为全面系统地把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当务之急是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同时,施工企业依据质量保证模式,建立自己的质量保证系统,编写质量手册,制定质量方针、技师目标,使之更具有指令性、系统性、协调性、可操作性、可监测性。

(2)人、材料、施工机械的控制。首先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应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控制的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加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其次,材料是构成建筑产品的主体。显然在施工项目中,对材料的质量控制是举足轻重的。最后,施工机械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化施工项目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对施工项目的进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选好、用好机械设备至关重要。

(3)控制施工环境与施工工序。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很多,有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环境等;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作业场所、工作面等。因此,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应建立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保持材料工件堆放有序,道路畅通,为确保质量和安全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加强设备管理

现代土木工程施工企业跨度大、范围广、领域多、种类全,如果大量购置机械设备,必然会造成企业资产的浪费,所以,在施工中应根据企业内部项目之间的特殊性和时间差异,按照“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施工上适用,安全可靠”的原则对项目所需机械进行管理。要保证机械设备管理的顺利实施,首先要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的档案,搞好机械设备的日常管理和保养工作,保证机械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

三、增强核算意识,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施工企业要加强材料采购、人工费支出以及项目预算等几个环节的管理工作,使项目成本的预测、控制落到实处,解决项目管理体制中“包盈不包亏”的问题。要加强定额管理,做到用定额编制计划,用定额组织生产,用定额核算,使定额真正成为提高经济效益的科学工具。还要认真贯彻实施《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强化财务约束和审计监督,压缩不合理的资金占用和开支,降低管理费用,提高资金运作效率;要制定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扭转帐物不符、财产不准、成本不实、虚盈实亏等问题;要培养利润动机,构造积累机制,控制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四、施工项目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的管理

所谓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就是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活动,通过对生产因素的具体控制,使生产因素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减少或消除,不引发事故,从而保证施工项目的正常运行。

(1)坚持安全管理原则即坚持安全与生产同步,管生产必须抓安全,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

(2)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加强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制定确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十分重要。它是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对生产各因素状态的约束和控制,根据施工生产特点,安全管理也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要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加强安全教育,例行安全检查。

五、坚持遵约守信,强化合同管理

企业要面向市场,就要通过严格履行工程承包合同,按期按质交工和良好的售后服务来提高企业知名度。要提高编制合同的水平,确保合同的完整性;项目的管理要以工程项目合同条款规定的工期、质量为目标,科学有效地组织施工生产;总承包企业要与各分包单位签订总分包合同,总包企业要对工程全面负责,分包单位对总包单位负责。此外,还要学会工程索赔的方法和技巧,用合同约束发包方,依靠合同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努力在市场经济中建立承包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地位,实现建筑施工企业向承包商的转变。

六、强化施工现场管理

篇5

对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也有着方方面面的影响因素,概括来讲主要是来自以下方面:首先是来自于施工单位的影响,由于施工单位自身在施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定问题,造成施工管理工作出现了较多问题和意外情况。例如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不善,没有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对施工技术的应用和了解不到位,对施工材料的浪费太过严重等等,这些都会给施工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管理难度。以施工人员的管理为例,如果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不到位,导致施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出现了安全问题,不仅会影响到整体工程进度的安排,也会影响到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对外形象,对工人自身和家庭更是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其次是来自于监理单位的影响,监理单位通常负责对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如果监理单位对自身位置和自身工作态度不够端正,或者对于监理工作的工作技能掌握不够精神和准确,也会导致施工管理工作上出现相应的麻烦。一方面是施工管理工作者与监理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对问题的认识不同而引发的沟通问题,造成施工管理工作出现意外的情况,一方面是由于监理工作人员自身的原因导致对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出现不应该有的漏洞或者故障,给工程质量也带来了一定影响;另外,施工环境也会对施工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环境的复杂性,一方面是来自于市政部门对于施工单位造成的管理压力,一方面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给工程管理带来的问题。这两者都会给施工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管理难度,导致施工管理工作出现管理不善的情况,进而出现工程质量上的问题。

2、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管理策略

对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的管理策略的分析,可以从施工管理的诸多内容进行:

2.1对施工进度的管理工作对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进度的管理工作,主要目的是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控制好工程施工过程的正常进度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工程能够在规定期限内或者更进一步的在工期结束之前完成工程建设的目标。要想有效的完成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进度的管理工作,首先应该对当前工程的施工情况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规划,对工程施工中的诸多分项工程的开始和完结时间有具体的规定,控制好工程的整体进度方案,从而进一步完成对工程开始到整体结束的工期的规划。施工进度规划一经确定,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一般不会发生更改,一旦发生更改,则应该由施工单位和市政建设部门共同讨论。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进度管理工作中,主要应该注意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对当前工程的施工进度做一个科学、合理、标准的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应该对当前工程拥有的机械设备、工作人员、工作技术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标明,对工程进度有顺序合理、正确的安排,保证工程能够在施工进度计划的指导下顺利完工;其次,确保工程进度计划的贯彻实施,消除工程进度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诸多困难,对施工进度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改善计划实施中的困难,或者根据情况对施工计划进行优化调整,最终达到控制施工进度,保证工程如期或者提前完工的目的。

2.2对施工技术的管理对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相应管理的目的是更加富有效率的使用施工技术,减少施工过程中人员劳动力的投入以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效率,优化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总体来讲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提高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包含以下方面:首先,施工单位应该不断引进其他行业内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标准,采用更加科学的施工理念来指导整个工程的施工情况,保证施工技术始终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从而在当前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先进施工技术的应用,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其次,施工单位应该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进行培养,保证施工人员的综合工作能力和工作素养不断进步,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错误问题和现象并且做出相应的改善,从而提升工程的施工质量,使用专业的工程理论来解决施工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最后,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施工图纸的专业化设计,依照专业的施工图纸来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

2.3对施工成本的管理对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成本的管理主要包括是施工中材料损耗、机械损耗以及其他和施工成本相关的管理工作,从而降低市政部门在工程资金上的投入,提高其经济效益。对此,施工单位应该进行一下管理措施:首先,施工单位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制度,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工程的成本管理计划,做好工程各个阶段的造价和预算工作;其次,指派专业的会计人员管理工程进行过程中的财务支出,保财务支出符合工程的预算要求,对工程内施工材料以及机械的损耗尽量回收利用,减少相应的成本投入;最后,施工单位应该对已经完成的分项工程的成本投入做出具体、清晰、明确的统计,做好成本投入的记录工作,一边更好的对成本造价工作施行更加有效的控制。

2.4对施工安全的管理对市政桥梁工程施工安全的管理,主要是对施工人员、施工机械以及施工现场周围环境安全的管理。对此,施工单位应该做好以下管理措施:施工单位首先应该制定相应的施工安全管理条例,对工程施工过程的人员管理和机械使用作出相应的规定,保证人员和机械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相应的安全问题;其次,施工单位应该做好施工安全防范措施,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施工安全问题做好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杜绝安全问题的发生,规避可能面对的安全风险;最后,施工单位应该在工程开始之前就对周围环境进行综合的安全检查,确保工程施工不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安全威胁。

2.5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对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措施主要包含以下方面:施工单位首先应该对施工质量有一个明确的评判标准,根据工程各个阶段以及各个方面的不同设置不同的质量合格标准;其次施工单位应该配备专业的工程监理师,发挥工程监理的作用,让施工作业在工程监理师的引导下有序开展;工程监理师应该对工程施工质量做好检查工作,并对质量检查结果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收集和重视对工程信息的处理;最后,施工质量的控制应该从工程开始到工程结束都不放松,保证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的使用正确性,保证施工质量工作行为的有效性,从而切实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3、结语

篇6

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要点因素有项目施工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明确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各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强化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提高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环节,一般来说这三个阶段的主要工程内容包括以下几点:如图2.1所示。

1.1施工过程的事前质量控制事前控制也叫前馈控制或者预防控制,即建设项目在正式施工前对项目实施的质量管理,包括项目组织结构的设计及建立、工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对项目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方案的审查、工程机械设备质量控制、对工程所使用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控制、对采用的新技术和新工艺进行检验检测以及项目管理各方进行的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等。这是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也是质量管理“预防为主”原则的重要体现,施工单位应充分重视这个环节来保证工程质量。

1.2施工过程的事中质量控制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过程、隐蔽工程验收、产成品检验等属于施工过程的事中控制,主要指对于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全面的、全过程、全方位的施工质量管理,其中重点是管理各工序的施工质量,施工过程质量管理常用的方法及控制的手段有:工序交接的合理性、对原材料进行的进场及使用试验、各种施工技术的交底档案、记录图纸会审记录、质量控制方案的编制和落实、隐蔽工程的验收、成品保护措施以及设计变更的档案记录和有效手续等。

1.3施工过程的事后质量控制施工过程的事后质量控制指的是工程完工后,在竣工验收时对工程进行的检验验收,即对已完工项目进行的质量检测,通常叫做后馈控制,其意义在于检验产品的质量的同时积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先进经验,为将来工程项目的实施提供帮助。这一环节的主要工作内容首先是施工单位准备竣工验收资料,并对建设项目进行自检,报建设单位和相应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并由建设单位组织各方对工程项目进行验收,验收各方按照国家相关的规范标准对工程质量进行评定。

2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应用

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过程中有众多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大量的工程项目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有人、材料、机械、方法以及环境(4M1E)等。工程实践中,合理的对以上因素进行控制能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2.1人因素的影响工程施工中人起到决定性作用,包括各种操作人员、指挥人员和项目组织人员等。施工中充分重视人的因素影响,能有效的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其更能发挥创造性,提高项目质量。所以建设企业要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培养,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绩效考核制度,使得多劳多得能够体现。施工企业还要不断改善管理人员的劳动条件,根据不同项目的不同特点从人的心理、行为、组织、技术水平等方面进行有效管理控制,以间接提高工程质量。

2.2材料因素的影响建筑物是由众多建筑原材料通过合理的组织顺序“堆积”出来的,建筑物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质量。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要充分重视对建筑材料的管理,包括材料的采购、运输、进场检验、存储等各个环节。企业还要对工程成品、预制构配件和半成品进行有效质量控制。建筑企业要不断加强学习,合理科学的使用建筑材料,杜绝在工程施工中采用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

2.3机械因素的影响随着我国现代建筑业的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各个建筑企业对工程机械的依赖也越大,企业对建筑机械的合理有效控制也就成了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施工企业要合理的选择施工机械,同时正确的使用、维修与管理工程机械设备。

2.4方法因素的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方法因素主要有施工的组织设计方案、各分部分项施工方案、各个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技术措施的选择等。建筑企业要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要采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施工技术措施,以降低工程成本,保证工程质量,来保障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

2.5环境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也是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一环,就工程施工来说,环境影响因素很多,比如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气候条件、水文条件等,还有企业的工作场所,这些因素都是始终变换的。所以建筑企业应根据工程实际特点,分析工程的各种环境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有可能出现的风险。

3结语

篇7

结合自己多年的从业经验,笔者对当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现状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总结。

首先,施工质量管理的难度较大。与其他的工程项目不同,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到的单项工程数量较多、专业也相对较多,这些都极大地增加了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工作者的难度。同时,由于施工企业的成本有限,他们不可能花费过多的资金来购买先进的施工设备以及聘用专业的施工队伍,这导致了施工过程中很多问题的出现。

其次,过分追求施工进度,忽视工程的质量。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有些是可以看得见的,而有些则是不可预见的,如突发的恶劣天气等。这也使得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企业往往处于一种不利的地位。为了尽量减少自己的损失,提高自己的施工效率,不少施工企业会选择将部分工程转包出去。但在选择分包商时,施工企业并没有对分包商的资信等进行考察,导致很多工程只重视施工进度,影响了工程质量。

再次,挂靠现象比较多,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很多漏洞。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部分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企业的管理者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等均不高,他们无法对工程的顺利施工进行合理的部署。同时,施工技术不先进,没有先进的机器设备。这些都极大的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再者,很多工程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挂靠现象,导致施工秩序混乱,施工过程中出现很多低级错误。

2如何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管控

针对上面分析,笔者将从几个方面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管控这一课题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的措施。

(1)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规范施工过程。各个施工企业必须认真学习《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正确评价自己的施工能力,承担自己业务范围之内的水利工程施工项目。中标之后,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按照项目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管理与规划,做好工程各方面的安排,包括原材料的采购、人员的分配等。总之,工作人员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规范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整个施工过程。

(2)加强管理,落实领导责任制度。要想做好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提高对此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首先,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提高自己的责任心,高度重视质量管理工作,并把所有的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其次,施工企业要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度,明确项目负责人、施工技术人员、具体施工人员的工作责任,充分做好本职工作。除此之外,施工企业相关人员必须加强对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工作,必须按照水利工程实施的具体要求,对出现问题的环节,及时指出并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3)建立健全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施工企业必须制定和完善本单位的质量规范,规范内容必须全面,涉及到质量责任、考核办法等,加强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同时,各个施工企业必须把工程质量加到工作人员考核办法中去,充分考察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并以此评价各个单项工程负责人的工作好坏程度,并将此与各个负责人的工资、绩效全面联系起来,激发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其工作责任感。

3总结

篇8

重庆两江大桥工程结构设计新颖,造型美观,技术含量高,在国内外同类型桥梁设计中具有6项创新点:1)同类桥型跨径世界第一;2)139根平行钢绞线拉索规格及索力创世界之最;3)单索面拉索梁端锚固采用抗弯剪横梁与桥面板组合构造模式属首例;4)超大吨位拉索塔端锚固采用开敞式钢锚箱形式独特;5)空间曲面的天梭造型索塔具有独创景观效果;6)索塔处采用超大吨位牛腿支承钢桁梁方式独具景观及受力特色。为了实现这6项设计创新,解决工程施工技术难题,施工前组织各相关参建单位开展了超大吨位钢绞线斜拉索制造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空间曲面索塔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大断面板桁构造钢桥栓焊施工工艺研究、单索面索辅梁公轨两用斜拉桥钢梁架设及施工控制技术研究等科研课题,以加强技术储备和总结工程施工经验。两江大桥施工过程中,针对桥梁施工关键技术,采取了如下控制措施。1)两江大桥索塔为单箱多室结构,外观为圆润的全曲面天梭状造型,橄榄叶型内轮廓线条,凹槽、倒角形状复杂,尺寸变化剧烈,没有任何一段为等截面,混凝土外观要求达到清水混凝土标准,施工中曲线线型控制是一大难点。为此,专门组织了技术攻关,开展了空间曲面索塔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制定了详细施工方案,以计算机技术为手段,将塔柱从下至上根据结构上的曲率变化特点,分成4个区域进行模板设计。索塔除第1、2节段采用支架施工外,其余节段均采用液压爬模系统施工,标准节段施工高度为4.5m。为了确保桥塔混凝土曲面线形外观质量,经反复比较,模板最终采用木质面板,大面模板可周转使用,节段间模板周转时根据结构尺寸进行微调处理,通过工艺处理后的空间曲面模板完美实现了桥塔线形。索塔曲面模板及索塔施工方式如图6和图7所示。2)桥塔拉索锚固区采用开敞式钢锚箱,通过剪力钉与索塔连接。钢锚箱作为重要的传力构件,加工及安装精度要求高。钢锚箱在工厂内分节段制造并试拼装完毕,进行了节段油漆涂装防护处理后,用船运至施工现场。锚箱节段采用400t•m塔吊吊装。综合考虑日照、温差及风力等影响,采用高精度测量仪器进行三维监控,确保了锚箱的安装精度[2]。3)主桥上部结构采用具有抗弯剪横梁的板桁构造栓焊结合钢桁梁,桥面板与主桁共同参与结构受力,构件加工制造及安装精度要求高。钢桁梁加工制作单位针对整体节点杆件连接复杂、板件厚度大、焊缝密集、插入式连接形式以及主桁构件孔群精度控制等技术难题,开展了各项工艺研究,采取了以下控制措施。(1)通过分析各类杆件的焊接变形规律,跟踪测量,及时修正,采用合理的焊接方法,在专用台架上焊接,实现了整体节点焊接变形控制。(2)以后孔法工艺为主,先孔法工艺为辅,设计了高精度的精密划线工艺、精密制孔工艺和高精度的制孔工艺装备,包括钻孔样板机台架等,确保了整体节点制孔精度。(3)根据焊接接头形式,分类进行焊接工艺试验,确定焊接方法、焊接设备、焊接材料、工艺参数、焊接顺序、坡口形式及焊接变形控制措施,保证对接焊缝和溶透焊缝的焊接质量。(4)采用分步单元组装工艺,分步骤控制几何精度和焊接变形,采用胎架定位组装,控制桥面板的组焊质量和精度。(5)采取厂内平面碾转法试装钢梁杆件,以检验制造工艺的合理性、工装设备的适合性和制造精度的准确性。主桁试装和桥面系预拼装如图8、图9所示。4)钢桁梁安装施工分为3个部分,即索塔区节间安装、标准节间悬臂安装、合龙节间安装。钢桁梁安装施工实景如图10、图11所示。索塔区节间在承台顶搭设扇形墩旁托架,东水门长江大桥1号墩采用2000t•m塔吊直接安装,东水门长江大桥2号墩及千厮门嘉陵江大桥索塔均采用WD120桅杆起重机起吊,配合纵向滑移安装到位。标准节间采用2台80t全回转桥面吊机从索塔区节间向中跨和边跨对称悬臂安装。为了确保钢梁安装的线形控制精度,钢梁安装过程中加强了设计、施工监控与施工安装的协调配合,提前分析了安装线形影响因素并制定了调整预案,确保安装过程精度控制。钢梁合龙前,根据钢梁安装线形现状及外界温度等条件,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以精确确定合龙杆件长度、合龙顺序和纠偏预案。5)两江大桥主桥斜拉索为单索面稀索体系,单根拉索为139股φ15.2mm平行镀锌钢绞线。成桥最大索力每根达14500kN,为目前斜拉桥索力世界之最。由于斜拉索索力巨大,因此对斜拉索的锚固可靠性、原材料质量以及施工难度均比国内同类工程有更高的要求。针对此技术难题,采取了以下控制措施。(1)为了指导如此超常规索结构的安装、张拉施工,斜拉索制作安装单位在工厂内专门建造了1座缩尺的实体桥塔,完成2根139股钢绞线斜拉索的挂设和张拉调索施工试验,完全模拟现场拉索施工全过程,获取了相关的施工技术和工艺参数。(2)139根钢绞线采用单根穿束、单根张拉锚固、整体调索工艺。单根张拉以索力控制为主,整体调索以拔出量控制为主。拉索钢绞线单根张拉过程中,采用高精度传感器适时跟踪已安装绞线索力变化,利用等值法控制后续绞线的张拉锚固索力,以控制各绞线间的索力均匀性。斜拉索单根张拉工艺如图12所示。

2施工质量总体管控效果

两江大桥施工过程中,为了加强对工程成品和半成品的质量管控和检验,监理单位在施工单位自检基础上对钢结构工程按抽检率不低于20%进行了平行检测,其他工程平行检测抽检率不低于15%;第3方检测单位对钢结构按频率5%进行了第3方无损检测,对高强螺栓、混凝土等各项指标按频率5%进行了第3方检测;科研单位对73孔钢绞线进行了疲劳、静载和周期试验,对139孔钢绞线进行了疲劳试验;科研单位对施工阶段进行了全过程跟踪监控和最终成桥荷载试验。各项检测试验和测试结果表明:两江大桥工程实体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设计、规范和相关标准要求;塔柱混凝土应力、钢桁梁杆件应力水平与理论值吻合,受力安全;索塔钢锚箱应力水平较低,有较大的安全储备。以重庆东水门长江大桥为例,钢梁最大轴线偏差为15mm,最大线形误差为23mm,钢梁总体线形均在规范允许范围内,预拱度值合理;全部索力误差均小于±5%,满足规范要求。重庆东水门长江大桥钢梁成桥轴线偏差及线形误差如图13、图14所示。

3结语

篇9

关键词:项目;管理;方法;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230-01

施工企业是不同于其他生产企业,他们的建筑产品,并与设计图纸的变化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非标准生产,施工企业可以不在的时间相同的产品,再加上建筑材料需要成千上万的产品,所以成本(以下“成本)管理混乱,更重要的是没有一个可靠的成本控制标准,虽然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存在许多困难,但不等于成本无法控制。工程项目施工成本主要是消费的总和的人工成本,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成本,机械成本费用管理,成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给这些成本的控制,以确保在合理的范围内对工程造价的控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将成本控制的思想与你讨论。

一、成本管理的方法

在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方法和步骤,可分为三个阶段:根据施工图纸,在施工现场的工程项目预算编制人员;对施工预算和施工组织计划的基础,在施工过程中对成本的有效控制;该项目的完成,比较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距,原因分析。第一阶段是成本管理的前提条件,是成本控制的依据。施工预算的编制应以“按施工程序,明细到部位”为原则。第一阶段的完成,为施工生产制定了标准成本,同时又为成本控制提供了依据。因其根据实际施工程序,按部位编制,具有很强的对比性,能够将可能发生的成本隐患控制在最小。当然,开工前的预算书是根据图纸计算得来,而施工过程经常会出现设计变更(或洽商变更)等偏离图纸的情况,因此,需对设计变更(或洽商变更)重新计算,并修改原预算书相关内容,始终保持施工预算的可依据性和指导性。第二阶段成本控制的思想是,依据施工预算,严格控制各部位成本数量,在实际与预算的对比中查找原因。材料采购部门对比施工预算,当需求计划小于或等于预算书有关数据时,编制采购计划,开始进入采购程序。材料进场,要及时办理入库手续,实际领用时,需项目负责人签字才可办理出库手续。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监督施工过程了,项目负责人要保证材料的使用严格按施工工艺要求进行,违章操作的代价很可能是材料浪费,材料浪费就意味着计划超支。若材料入库、使用均未出现问题,但却未完成计划部位时,就需要考虑标准的问题了,这时候需要汇同预算编制人员、技术人员、施工管理人员、实际施工人员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原因找到了才可进行下一步施工,若问题出在使用过程中,则可以避免主体部分再出现类似问题,若是标准的问题,则需尽快修改标准,若遇特殊情况,就需要启动应急程序了。第三阶段是在项目完工,对比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找出差距,分析原因,为以后成本管理积累资料。项目完工时,计划成本由最初预算成本加(或减)变更签商部分的预算成本构成,经过若干次的实际与预算对比,就会发现某些共性问题,并采取措施。

二、成本管理措施

施工成本是不是有限的原料,包括人工,机械,管理费和其他项目,根据工作经验总结多年来,人工成本,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劳动力成本成本控制应抓住的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采取新的和先进的施工机械,提高生产效率的措施。由于施工企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逐渐转变,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增加,城市建设劳动的主要来源是应用团队。项目部必须选择一些相对固定的外部团队,招聘临时工人。这种方法有利于施工企业项目部更好地控制劳动成本和材料成本。施工队伍管理人力成本合同,签订劳动合同。目前承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分项工程单价承包制和建筑面积平米包干制。前一种方式多用于装饰和设备安装工程,后一方式主要用于结构和住宅安装工程。对于分项工程承包制其单价根据施工定额和市场劳务单价比较容易确定,此方式下的成本管理重点控制在量上,如零星用工和预算外用工。成本管理人员必须对劳务分包合同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力求做到分项工程单价已包括的工序不再开具工日另行计算;其次现场管理工作应尽可能使零星用工和预算外用工降低到最低限度。劳务分包合同条款中的劳务工作内容原则上应包括从包干工程开始到工程全部结束的所有工作,在劳务分包合同条款中约定的工作内容应列全,对于确属包干工程外的零星劳务亦应尽可能的采用包干形式,从而可减少施工过程中计划成本外人工费的发生。

材料费是成本控制的关键内容,必须加强材料在预算计划采购运输签收保管领料使用监督回收的各个环节中的责任制。如采取加强检查、考核并与负责人的奖罚挂钩等方式。按建安工程概预算定额,材料的量、价构成如下:定额量=净用量×(1+损耗率),而单位在编制材料期的价格如下:预算价格=供销部门手续费+包装费+采购保管费=供应价格+运输费+采购保管费。由工程成本总量分解到材料这一块的成本和材料预算成本相比较,分析其差额,再根据市场的情况和工程具体情况来对材料进行采购。可看出在量上的控制主要是节约和减少损耗,材料成本的降低主要在量上降低。

在机械成本预算定额的组成:折旧费,大修费,经常修理费用,安装和场外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道路维修费、交通费。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在生产规模和现有的最近的预测三到五年的大中型的生产规模发展机械设备购置的统一,在租赁配给项目部的形式,同时,了解机械设备在工程部的现状,通过项目部之间的企业制定机械共混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率。第二,施工项目部,我们必须满足质量,进度,力争用机械设备和用在最短的时间内机械;同时,通过合理的交叉排列,布局合理,各工序施工现场改善开槽机械综合利用率。第三,机械使用费组成的可变成本和不可变成本。不可变成本包括基本折旧费,大修费,安装费和进出场提供成本;变动成本包括工资,津贴,燃油费,维修费,管理费。

篇10

关键词:生态工程;水利工程; 管理理论;环境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水利行业也相应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随之也带来了各种环境问题,比如水体的污染程度加剧,土地过度开发造成水土流失以及施工噪声污染等问题,这些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水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有效地解决水利工程施工中所遇到各种生态环境污染以及自然资源破坏等问题,本文在生态工程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系统改造水利工程的施工,以此达到提高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重目的。

一、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破坏

(一)水体环境和空气质量的影响

1.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水体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拦河筑坝工程就会淹没部分的区域,成为一个人造水域,且抬升地下水位,造成工程项目建设周围的土地出现盐碱化现象。第二,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建筑污水没有经过相应的处理就被排入到水域中去,导致工程项目建设周围的水质恶化,严重影响了下游用水的安全。第三,通过人工建筑来拦截水资源蓄水,容易造成水量的分布不均,特别在枯水阶段,很容易造成下游的用水量锐减。

2.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因上砂石等材料的运输以及开山炸石等作业会产生一定的粉尘,同时大型机械设备在运转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以及施工车辆频繁进场所排放出来的尾气等均是导致水利工程施工地域的空气质量降低的重要因素,甚者还会危害到施工人员以及周围人群的身体健康。

(二)地质环境影响以及噪声污染

1.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其本身就已经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再加上其施工管理没有到位,出现废渣随意倾倒等现象,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因开山炸石和拦河筑坝等作业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区域内地质构造发生改变,为水土流失以及山体滑坡等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留下了隐患,甚者可能还会导致河道淤堵。

2.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实施的爆破作业以及大型机械设备的运作所产生的噪声污染,对于工程建设周围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严重影响了周围人们的休息质量。

二、生态工程管理理论的应用原则

生态工程是在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新型学科,通过系统的调控手段以及系统优化设计来多层级利用物质的一种先进工艺系统,其主要是指把一定生物集群范围内的物质循环、物种共生以及能量利用等各个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改善与恢复生态环境的目的,实现拓宽资源和优化生产方式的目的。生态工程管理理论的应用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相协调发展的原则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应该处理好工程和人类以及自然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确保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保持在一个良好的循环状态上,以此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利工程施工生态系统的建立应该根据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相协调发展的原则,从以往单纯的只是采取施工管理变为施工、安全生产以及生态环境等全面管理,从以往只是单纯考虑工程的效益转变为生态效益和工程效益相结合的一种最优组合。在水利工程施工项目施工阶段,应该尽量将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小程度,同时根据工程的实际建设需求,寻求一种最优的生态环境后发效益,比如如何向下游提供优质且可靠的生态用水和水利旅游业的发展等。

(二)共生互补的原则

共生其实就是指一种互利互惠与合作共存的现象,在处理工程施工或者其运行和生态环境之间的问题时,可采用多种手段共存方法,对这些方法不断进行协调以及规划,构建一种工程和自然环境相平等和谐的关系,以此实现最的效益,这就是共生互补原则。 比如工程建设中的土地问题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基础开挖所产生的大量弃渣、工程运行的生活场所以及生产,均需要占用土地,若将这二者分开来考虑的话,各自形成两个不同的土地占用系统,就会很浪费土地资源,如果结合来考虑,共生土地利用系统,既能有效地节约土地资源,同时还能节约相应的资金与劳力。

(三)可循环再生利用原则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可循环再生利用的材料,按照循环再生利用原则,处理好施工垃圾,将废变宝,来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其经济效益的提高。

(四)主体空间的利用原则

所谓主体空间利用原则就是指利用生态工程中生物群分布的原则,按照水利工程项目的相关施工理论所提出的一种原则。众所周知,生物种群的分布主要划分为两种格局,即平面与垂直格局,按照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以及对象,对其生物种群进行合理地安排,可便于工程预定效益的实现。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应用这一原则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水利工程施工的总体布置中其施工区域空间的组织问题,合理利用区域内的相关土地,有效控制其水流,减少其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干扰等,科学安排和全面的规划。

三、基于生态工程来构建水利工程施工系统

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引入生态工程管理理论,建立一个生态化水利施工工程系统,能够有效解决当前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着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其思路的构建主要如下:

(一)系统边界的明确

明确系统边界作确保生态喜用稳定的基础,具体一点讲就是需要通过测定蓄水总量、下游用水量、环境质量数据以及土地的占用面积,以及在相关的政策法规中所涉及到关于环境保护相关条款,对其施工范围进行有效地划分,以此明确系统的边界。

(二)系统结构的优化

生态化水利工程施工系统主要还是以工程作为其核心内容,该系统是由水利工程系统中各区域生态系统所共同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在其运行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相应的生态学原理,按照既定的工程经济发展目标来优化系统结构,综合利用各层次中的能量以及物质,确保其生态效益。

(三)系统层次的科学规划以及分析

按照多级分层控制具体需求,将水利施工工程系统科学的划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数学模型参数自行识别并实施修整的自适应层;第二,按照既定的目标以及相关的约束条件来实施最优控制的监控层;第三,控制对象的运行状态以及维持其变量稳定的直接控制层;第四,按照系统的总体目标对下层控制所采取策略的自组织层。通过阶梯式管理来对整个工程系统实施递进式管理。

(四)识别系统控制中的变量

按照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特点,结合影响生态环境的相关因素,将水流控制与土地利用作为其优先考虑的控制因素,在系统中输入相应的变量,即上游的径流、工程的用料、 永久工程的征地量、开挖弃渣量、下游的用水量以及临时工程的征地量等,通过合理地征用土地,采取综合治理的方式。从而增强水利工程生态效益,有效改善其环境质量,推动其经济发展,使其符合当前社会市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蒋晓东.浅析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的环境措施问题[J].中国科技博览,2010,(16):113-114.

[2] 冯涛.水利工程施工中关于生态工程的环境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3).

[3] 李世有.应用生态工程原理解决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2,18(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