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责任保险的承保方式范文
时间:2023-07-03 17:56: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责任保险的承保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直到1999年才推出注册会计师责任保险,发展历史非常短,而且由于各方面限制较多,机制尚不完善,投保比例很小,无法真正起到分散注册会计师职业风险的作用。
1.保险条款本身的缺陷
(1)承保范围狭窄。由于注册会计师职业服务在国内的发展历史很短,相关法规不完善,注册会计师职业保险的保险范围存在一定的问题。该险种只针对审计业务的风险进行承保,而在会计师的业务工作中,除审计之外还有如办理投资评估、资信评估等其它业务量占相当大的比重,就其风险而言,其民事责任并不低于审计业务。
(2)理赔期限较短。事务所的风险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保险可能只是一个当期或短期覆盖的产品,因此现行的保险方式并不太符合该行业的特点。现在许多职业保险还都只停留在形式上,缺乏与行业相适应的具体条款。而且,当年投保并不一定当年会出险,所以难免让事务所觉得高额的保费都白交了。
(3)保险费率过高。保险经营是以“大数法则”为基础的,需要承保足够的风险单位来分散风险。由于职业责任险投保单位在我国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保险公司面临的风险无法分散,还可能会出现“逆选择”--不得不将费率定到比较高的水平或者干脆对于风险较高的投保人拒绝承保。高额的保费支出致使投保成本加大,使得投保的收益很小甚至为负数,这进一步导致本来就缺乏积极性的潜在投保人选择不投保,形成恶性循环。
2.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一个合伙人曾透露,作为规范的会计师事务所,不论是国际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还是国内的会计师事务所,他们从动机和本意来讲,一般不会去故意作假。如果出现审计失败,可能是执业环境和会计责任的问题,也可能是企业造假、金融机构等方面的问题。国内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某些方面太过严格,会计师事务所一旦审计失败,往往没有办法继续经营,不是勒令停业,就是吊销营业执照,根本没有进行民事赔偿的可能性;而国外的相关法规对中介机构有一定的宽容,在审计失败后,会计师事务所可以通过进行赔偿后继续经营。正是由于一旦审计失败往往会导致会计师事务所关门,很多国内的会计师事务所感到保险没有什么意义,所以不愿意购买职业责任保险。
3.自身利益的驱动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3年1月9日公布的《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在2月1日正式实施。具有百年历史的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因为涉嫌在锦州港虚假陈述案中负有连带责任,未能公正审计,于2003年2月9日在中国被告上法庭。锦州港案成为《规定》以来,第一起根据财政部行政处罚决定进行的案件,这也是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在国内证券民事赔偿案中首次成为被告。然而,由于侥幸心理、自身利益的驱动,会计师事务所没有因此对职业责任保险产生足够的重视。尽管投保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的费用比职业风险基金要低得多,一部分会计师事务所认为,计提的职业风险基金能够留在会计师事务所,如果不出事,就不会有资金的流失,出于“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很多会计师事务所不愿意投保。
二、完善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的政策建议
1.完善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相关条款
(1)保险责任。保险责任是指保险人承担的经济损失补偿或人身保险金给付的责任。保险人承担的保险合同条款中规定的责任在被保险人与其签订保险合同并交付保险费后即生效。在保险责任范围内发生财产损失或人身保险事故,保险人均要负责赔偿或给付保险金。我国现行保险公司的承保范围基本上都只限审计业务,然而我们知道会计师事务所经营的项目还包括:审计、验资和会计咨询和服务业务等,这些业务的责任风险也非常大。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日趋完善,注册会计师责任保险也应相应扩大承保范围,应从审计业务延伸到其他非审计业务,笔者建议将在会计师事务所业务中占较大比重的验资、纳税服务、鉴证等业务。美国芝加哥 Westport 保险公司对其承保的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诉讼案件进行统计,所有的诉案中有 21%是针对编表服务的,有 50.25%是针对纳税服务的,而只涉及审计业务的不足30%。
(2)保险期间。保险期间是指保险公司与投保人签订保险合同并根据其合同规定承担赔偿责任的期间。目前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通常采取期限内索赔方式,保险公司仅对发生在追溯期或保险期限内并且委托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在保险期限内提出的索赔负责,对于追溯期之前的保险事故以及保险期限之后提出索赔的保险公司概不负责。保险可能只是一个当期或短期覆盖的产品,而事务所的风险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现行的保险方式并不太符合行业的特点。由于理赔期限较短,当年投保当年并不一定会出险,所以难免事务所觉得高额的保费白白浪费了。而国际上通常采用的是“赔款发生制”,即保险人仅对保单有效期内发生的事故所引起的损失负责,而不论原告是否在有效期内提出索赔,当然,投保人必须申报有可能引起索赔的过去的错误或疏忽行为。期限内索赔式责任保险方式被多数保险人认为对投保户是不负责任的,因而不愿接受这种保单。由于我国目前各方面的法律尚不完善,同时也为了更充分地保护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合法权益,所以我国应当采取发生式索赔责任保险。
(3)保险费率。当前我国保险公司对保险费率的确定是根据会计师事务所的年营业收入及投保金额综合计算得出的。一般而言,若事务所的业务收入规模在500-1000万元之间,累计赔偿1000万元,其投保标准费率为2.3%;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累计赔偿1000万元的投保标准费率为1.5%。这种保险费率确定方式的明显缺陷是,没有考虑事务所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审计风险情况,事务所通过质量管理降低审计风险,进而降低投保费率的目的无法实现。因此,我国应当学习美英国家的先进经验,修改注册会计师责任保险的相关条款,实行个性化的、浮动的保险费率。保险公司应在充分了解事务所的性质、规模和执业领域,营运及盈利状况,雇员的执业技术水平、素质及职业道德素养,内控制度的健全程度及有效执行状况,各事务所的投保范围、投保金额、过去发生的赔付纪录和未来发生损害赔偿可能性大小及金额多少等,经过综合评估得出不同事务所的风险概率,从而给出适合不同事务所的个性化的保险费率。
2.采用强制保险的模式
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的实施方式通常有自愿保险与强制保险两种模式。
自愿保险是在指自愿原则下,投保人与保险人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通过订立保险合同而建立的保险关系。自愿保险的保险关系,是当事人之间自由决定、彼此合意后所建立的合同关系。投保人可以自由决定是否投保、向谁投保、中途退保等,也可以自由选择保险金额、保障范围、保障程度和保险期限等。保险人也可以根据情况自愿决定是否承保、怎样承保等。强制保险又称为法定保险,是指国家或政府根据法律、法规或行政命令,在投保人或保险人之间强制建立起保险关系。凡是在规定范围内的单位或个人,不管愿意与否都必须参加的保险。比如,我国将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规定为强制保险。
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基本上都采用强制性措施规定大中型事务所必须购买职业责任保险,保证保险公司有一个稳定的保险对象群,使被保险人所承担的保险费得以降低,增强保险人赔偿损失的能力,最终达到保护各相关利害关系人利益之目的。以德国为例,审计师法第54条规定审计师必须强制购买职业责任保险,每个独立执业的事务所的职业责任保险起点为200万马克,上不封顶。
与自愿保险相比,将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定为强制保险有以下优势:第一,对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有较强的约束力、控制力,从根本上杜绝了“逆选择”的出现,能很好地起到分散风险的效果;第二,对会计师事务所采取一定的管制措施,有利于约束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不正当行为,减少和防范职业过失;第三,能站在不同的角度,兼顾注册会计师和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有利于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目前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为自愿投保,注册会计师协会没有硬性规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注册会计师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如果工作失误,可能会给委托人及利害关系人造成事务所本身无法承担的重大损失,故有必要规定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为强制性保险,并禁止未投保的注册会计师执业。加之我国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能力参差不齐,许多中小事务所往往只考虑经济效益,不考虑自身的因素,经常会承接一些与自身能力不相称的业务,导致注册会计师行业蕴藏巨大的职业风险。因此,自愿投保的做法与注册会计师的工作性质和责任保险的发展趋势不相符,笔者认为在我国应该采取强制保险的方式,会计师事务所不论规模大小都应购买职业责任保险,以保证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平稳发展和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在我国,关于注册会计师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民法》并未做出明确规定。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相关法律规范也存在较多问题:法规零散,未形成整体构架;缺乏实施细则,可操作性不强;各项法规之间的衔接不够。在完善的法律体系中,对审计人员的“一般过失”和“重大过失”往往都有明确的界定,而我国这方面的法律规定比较笼统,《注册会计师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及独立审计准则都没有对审计“过失行为”作明确的解释,没有明确“推定欺诈”和“重大过失”的关系,从而给审计保险责任的确认和鉴定带来困难,容易引起纠纷。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应尽快修订、完善相关法规并使之互相衔接,形成以《注册会计师法》为主体的完整的法律框架。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是促使事务所购买责任保险的前提,是注册会计师责任保险得以发展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财产保险 责任保险 发展 建议
责任保险的全面开展是保险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重要标志,它的出现与国家经济实力、法律制度、国民的法制意识息息相关。责任保险的开展为顺利地解决各类民事赔偿责任事故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保障和支持渠道。
目前我国的供销市场,已经开始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由量的需求转变为质的需要。只有通过刺激消费,同时促进生产者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业水平和服务质量,才能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因此,健全法制,倾向于消费者,尽量满足他们的索赔要求将成为国家法律服务的主要目标。此时也正是保险公司大力开发该市场的最佳时机。
一、产品责任保险
目前,产品责任保险的费率不是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测算出来的,而是根据经验和市场竞争情况确定的。这样的费率无法反映标的风险的大小,保险公司也无法有效地控制风险。由于没有科学的风险评估手段,对风险较小的标的,本来可以以较低费率承保,却因为与标准费率相差太大而不敢承保;而外资保险公司有一套风险评估技术,则敢于承保,造成中资和外资保险公司的费率相差很大。而对于风险较高的标的,却因为无法评估或竞争需要,而盲目以低费率承保,造成亏损。产品责任保险的发展是与相关法律的健全紧密相连的,相比保险发达国家的严格产品责任原则,我国的产品责任法仍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归责原则方面,已承认产品责任不是合同责任,但仍未明确规定产品责任适用严格责任。二是在产品的概念方面,《质量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产品是指经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建筑工程不适用本法规定。”而日本、美国等国对“产品”的定义则很宽泛,包括一切进入流通领域的物品,不论是加工的还是自然的产物。三是我国产品责任立法比较分散,内容也不够系统、完整,有些条文在表述上也不够清晰。
二、公众责任保险
我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试办公众责任保险 (场所责任保险),深受公众的欢迎,前景看好。但由于受公众意识的局限,公众责任保险开展得还不够普及。虽然有些涉外单位投保责任保险意识比较强,但还是远远不够。
三、雇主责任保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类合营企业、合作企业、股份企业、租赁企业等在整个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上升,在这些单位工作的雇员队伍越来越庞大,他们享受不到国家劳动保险待遇,保障他们的正当权益已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发展和完善雇主责任保险成为当务之急。
要大力发展雇主责任保险,立法是关键,责任保险与法律制度紧密相关,只有存在着对某种行为以法律形式确认为应负经济上的赔偿责任时,有关单位或个人才会想到通过保险来转嫁这种风险,责任保险才能因此产生和发展,雇主责任保险也不例外。而在我国,在雇主责任立法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没有专门的雇主责任法,劳动法则仅适用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国有、集体企业,而目前大量增加的非公有制企业雇员的权益很难得到保障,造成保险人在经营雇主责任保险时,一般只能以民法为法律基础,以雇主与雇员之间的雇佣合同作为法律依据。
2.保险人承保的仍然是一种合同责任,还未上升为法律责任。从法律上讲,雇员要求赔偿的权利不是基于雇佣合同产生的,而是基于劳动保护所享有的权利;雇主所承担的责任也不是因其违反雇佣合同所产生的义务;而是因其违反了法律赋予的一切人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普遍义务;雇主所侵犯的是雇员的人身权和财产权。
3.雇主与雇员之间的雇佣合同,其条文不够完善、规范,差异较大,赔偿标准很不统一,因而既不利于雇主责任保险的经营和发展,又不利于保护广大雇员的正当权益。
4.雇主责任保险仍未成为强制保险。在发达国家,为了保护雇员的合法权益,都在劳工法或雇主责任法中规定雇主必须投保雇主责任保险。但我国只有少数地区规定非公有制企业的雇主必须投保雇主责任保险。随着这些雇员的不断增加,他们的权益保障将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四、职业责任保险
由于职业责任保险需要相当高的专业技术知识,并且风险比较特殊,因此在我国仍处于试办阶段,险种很少,业务量也比较小。目前,已经开办的职业责任保险有:律师职业责任保险、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和医师职业责任保险等,但这些只是在小范围内,在职业责任保险的开发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五、开发责任保险市场的时机已成熟
当下传统的有形财产保险市场趋于饱和,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是财产保险的当务之急。
1.从需求方面看,责任保险市场有潜在的和预期的需求。现在责任保险市场需求不旺,人们投保时首先考虑自身,对于“第三者”考虑还不够多,这与人们的经济实力和保险意识紧密相连。但不可否认,责任保险市场有潜在和预期需求。所谓潜在需求,即有支付能力但目前无强烈购买动机的需求,这正是开发责任险市场的意义所在。
从长期看,一定时期后有可能产生的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即预期需求。保险市场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保险险源仍处在增长阶段,责任保险有着大力发展的空间。
2.从供给方来看,责任保险供给数量与质量不足,可发展空间大。在财产保险中,责任保险属较新险种,规模较小,开辟面较窄。在保险市场主体不断增多,市场竞争不断增强的今天,传统有形的财产保险深度、保险密度已经在较稳定的前提下,竞争的余地在变小,而只有开发较新的险种,不断积累经验,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3.法律制度日益健全,为开发责任保险市场提供了较充分的法律依据。责任保险中所谓的“责任”,是一种法律的创造,它体现着社会的规范标准。责任保险与法律制度和法制环境息息相关。健全的法律制度是责任保险的基础。尤其是民法和各种专门的民事责任法律和法规。我国除《民法通则》外,已陆续出台了《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医疗事故处罚条例》等几十部关于损害赔偿的民事法律法规,为责任保险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初步的法律基础。
4.从责任保险的承保风险来看,目前我国判定的民事责任伤害赔偿金额都较低,不会出现人身伤害的巨额赔偿。这与我国特定的社会制度有关。同时,核保人在承保时也会对标的风险进行认真分析,通过限定承保条件来有效地控制风险。再加上强大的国际再保险的支持,没有任何的责任保险是高不可及的。
六、我国责任保险开发的建议
1.充分认识责任保险市场的发展潜力,在公司内部加强有关责任保险的研究和开发。改变以往单纯争取市场份额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只有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开发新的领域和险种,不断细分市场,才能在新一轮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在财产保险中,责任保险市场潜力巨大,可以成为财产保险市场新的增长点。在资源配置上向责任保险倾斜,加强探讨。
2.加强对民事责任法律的研究,培养法律方面的人。
首先在设计险种时,为了准确地把握责任保险市场的需求,合理控制风险,了解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定合理的条款,需要精通法律的专业人员。保险公司如果有专门的法律人才关注相关法律的完善情况,才能根据需求开发相应的险种。由于责任保险涉及法律法规的内容比较多,条款的制定有其特殊性。只有精通法律的专业人员参与开发,才能保证条款的适用性和严密性,才能有效地控制风险。另外,有条件的公司可以挑选一些资深的核保人员派送出去进修法律专业,培养出既懂法律又懂保险的专业人才,以利于险种开发和风险控制。
其次,由于险种不同,其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研究。比如在产品责任保险方面,重点研究国外的有关产品责任的法律法规,原因是不同国家产品责任的规定不同,尤其是发达国家,往往采用绝对责任,其规定比较严格,应该认真加以研究。在公众责任保险方面,重点研究有关公共场所的相关规定,比如旅游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和条例,旅馆业、娱乐业等针对旅馆、饭店、娱乐场所的规定等等。在雇主责任保险方面,重点研究《劳动法》以及雇员劳动保障方面的法规。在职业责任保险方面,重点研究各职业管理条例,明确各职业必须承担的赔偿责任。
3.引进比较成熟的险种和经营方式加以改造,以符合中国多样化的市场要求。
引进国外的成功经验,借鉴他们的条款,并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加以改造。目前企业对财产保险认识比较深刻,但对责任保险仍然认识不够。保险人能否考虑借鉴英美综合责任保单,为企业设计一揽子责任保险计划,采取菜单的形式,让企业选择投保的项目,以利于责任保险的推广。
4.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分类别、分步骤开发责任保。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公众对保险认识程度的差别,决定了责任保险的开发不可能完全统一,必须根据不同的客户,有针对性的开发。比如开发产品责任保险,可以从出口产品的企业入手;开发公众责任保险,可以从涉外企业入手;开发雇主责任保险,可以从外资、合资企业入手;开发职业责任保险,可以从对外交往比较多,了解国际惯例的职业入手。原因是这些领域对责任保险的接受程度较高,推广起来相对容易。
责任保险的设计比较复杂,在开发时可以根据不同客户、不同情况设计专门的保险单,以适应多样化的需求。另外,也可以考虑在财产主险中附加责任保险,让被保险人对责任保险有一个逐步了解的过程。
篇3
我国责任保险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晚,最初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很短一段时期内开办了汽车第三者责任险,还有一些在涉外经济领域按照国际惯例办理的很少量的责任保险。这一时期责任保险不仅业务量小,而且社会舆论对于责任保险是否会弱化法律对致害者的惩戒争议较大。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末,我国保险业整体进入“冬天”,这部分业务也同时停办了。1979年保险业恢复经营以后,国内首先开展的责任险业务仍然是汽车保险的第三者责任保险。但是由于社会环境等种种因素,其他责任保险业务仍然只在涉外经济领域发展。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及法制环境的日趋完善,为我国责任保险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民法通则》、《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医疗事故处罚条例》等有关损害赔偿的民事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社会公众的法律观念和维权意识增强,为责任保险市场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法律基础。特别是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向社会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的解释》,有效地激活了保险市场上消费者对责任保险的需求,为开发研究责任保险产品、开拓责任保险市场提供了广阔领域和难得的发展机遇。而近年来各种安全事故的频发,企业间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以及企业主保险意识的不断提高,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如律师、注册会计师、医疗人员、金融服务专业人士面临的损害赔偿责任日益增大等等,都预示着我国责任保险市场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近几年来,我国责任保险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社会上日益引起广泛关注,但受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影响,其规模和作用不能满足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和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的需要。2004年至2007年责任保险保费收入实现从33亿元增长至67亿元,责任险业务规模一年一个台阶,增长速度均超过当年财产保险业平均增长速度,年均增长20%,保持了持续健康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如图1所示)。然而,我国责任保险总量不大,2007年,占整个财产险业务的比重仅为3.35%(不含机动车辆强制责任险)。与全球责任保险业务占财产险业务总量的平均比重15%以上的水平相比,一方面表明我国责任保险发展明显滞后,财产保险市场结构亟待调整;另一方面也说明责任保险市场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整个财产保险市场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二、我国现阶段发展责任保险的重要意义
发展责任保险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23号)进一步明确我国要大力发展责任保险,肯定发展责任保险的积极意义。发展责任保险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由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及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人类生存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及面临的各种风险与日俱增,如火灾、计算机系统的故障、核泄漏、环境污染等,都可能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损害人民的利益。发展责任保险,可以使保险公司直接介入责任事故的事后救助和善后处理,受害人可以迅速获得赔偿,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特别是一些重大的责任事故发生后,在事故责任人无力赔偿的情况下,通过建立责任保险制度,可以使赔偿更有保障,使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利益得到有效保护。
(二)有利于保障国民经济的有序运行
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市场主体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责任风险。如果每一次责任事故的风险都由企业自身完全承担,很有可能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通过责任保险这种机制,能够分散和转嫁生产经营和执业活动中的各种责任风险,避免因生产责任事故的发生而导致破产或生产秩序受到严重破坏,以保持生产经营的稳定性。保险公司还可以通过采取责任风险事故与保险费率挂钩,采用差别、浮动费率,根据投保单位的行业风险类别、职业伤害频率、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条件等,划分不同的费率档次,将费率与企业一段时间内的事故和赔付情况挂钩,定期调整缴费标准督促企业改善经营环境,提高安全意识;有针对性地对投保企业进行安全监督检查,对隐患严重的客户,要提出改进安全生产工作的措施,积极推广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促使企业提高本质安全水平。伤亡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为了办理赔付,将对事故进行必要的调查。这种调查,事实上也是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监督。通过调查,不仅可以划分责任,同时可以发现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差距和问题,促使企业加强和改进安全管理,防止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三)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据国务院最近的公布的数据,我国近10年平均每年发生各类事故70多万起,死亡12万多人,伤残70多万人,并且具有特大事故多(尤其是道路交通事故和煤矿事故)、职业危害严重(实际接触粉尘、毒物和噪声等职业危害的职工高达2500万人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等特点。近年来,交通事故、企业产品缺陷损害事故、企业环境污染事故(如吉林石化爆炸案、甘肃铅中毒案)、企业工伤事故(煤矿瓦斯爆炸、透水事故)、医疗事故、建造单位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等频频被媒体曝光,而社会对这些损害事故的关注焦点,除事故发生原因外,几乎都集中于对事故受害方的赔偿处理问题上。通过建立自愿性和强制性的责任保险制度,引入风险分摊机制,由政府、企业、保险公司等共同编织一张责任事故的安全“保险网”,增加社会的抗风险能力,保障正常的社会秩序。特别是在处理突发性的责任事件方面,责任保险为社会提供的不仅仅是保险产品和服务,更是一种有利于社会安全稳定的制度安排,能够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通过建立责任保险制度,也可以增加公众的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减少各种事故的发生。
(四)有利于辅助社会管理
国外的经验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责任保险已经成为灾害危机处理的一种重要方式,成为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而在我国,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措施基本上是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发挥的作用很小。一些重大的责任事故发生后,政府在事故处理方面承担了大量工作,财政负担很重。近年来,由于一些生产经营者经济能力有限或有意逃避责任,常常在发生重大、特大责任事故后躲藏逃匿,把灾后救助和事故善后全部推给地方政府。在一些行业和——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业主发财、政府发丧”的不正常现象,对政府财政形成了很大压力。
责任保险是政府转移社会管理风险的有效手段。政府可以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建立多层次和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利用保险公司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充分发挥其经济补偿和社会管理功能,有效地转嫁风险。通过在一些高危行业或企业建立责任保险制度,可以辅助政府进行社会管理,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提高处理责任事故的行政效率。此外,通过责任保险机制,资金雄厚的保险公司可以直接介入责任事故的事后救助和善后处理,使受害人可以迅速获得赔偿,及时地解决民事赔偿纠纷。
(五)有利于促使相关法律的完善
责任保险制度有助于实现民事责任制度的目的,也为民事责任制度的发展变化创造了条件。首先,责任保险可以分散民事赔偿责任。民事责任制度遵循填补原则,要求加害人承担填补受害人损失的赔偿责任。责任保险可以有效地转移其民事赔偿责任。其次,责任保险可以弥补民事责任的某些不足。民事责任制度在解决受害人的赔偿问题方面存在其固有的三大缺陷:加害人无力赔偿时,受害人无法取得赔偿;加害人恶意拒绝赔偿而隐匿财产时受害人无法取得赔偿;赔偿的主体为加害人,而加害人作为社会的个体,赔偿能力有限,对于巨额赔偿难以承受。上述缺陷仅靠民事责任制度内的变革,已无法适应保障受害人利益发展的需要,而责任保险具有分散赔偿风险的功能,它将集中于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的致人损害的责任分散于社会大众,做到了损害赔偿的社会化,从而实际上增强了加害人的损害赔偿能力,可以有效避免受害人不能获得实际赔偿的民事责任制度上的尴尬。再次,责任保险可以推动民事责任制度的改进。责任保险的存在,使民事责任制度具有积极改进的实践基础。民事责任制度可以借助于责任保险分散加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的风险的机能,采取更为积极的步骤朝着有利于救济受害人的方向发展。
三、我国责任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法制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法制化程度相对落后,各项民事法律制度不健全。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是责任保险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责任险的发展与一国法律的发展密切相关。目前,我国法制环境不健全是制约责任保险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虽然继《民事通则》之后,我国陆续出台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几十部损害赔偿的民事法律法规,为责任保险市场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法律基础。但是由于这些法规都仅是针对不同领域做出的个别规定,缺乏系统性。而《民事通则》本身也就不到200条,对民事责任方面的规定相当概括,而且规定的以“过错责任原则”为主的归责原则也难以实现对社会公众的有效保护。政府部门运用保险机制处理经济社会事务的意识不强,市场机制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有些规定缺乏刚性,特别是与安全生产息息相关的领域,还没有强制保险的规定。
2.现有法律法规的操作性有待加强。一个完善的法律制度不仅包括制定法律、规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还包括在案件审判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对加害人做出处罚,将法律条款落到实处。如目前我国对于雇佣关系的调整仅仅适用《劳动法》和其他地方性条例,这些地方性条例的差异也很大,工作期间发生意外后,对于雇主的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都没有明确规定。同时,虽然我国对雇主责任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意味着只有在属于雇主责任时才给予赔偿,但具体赔偿规定未明晰。另外,对于执法的监督力度不够,导致许多法律法规形同虚没。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规定“客运经营者、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者应当分别为旅客或者危险货物投保承运人责任险”,在具体操作中,由于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执行不力,部分地区并未严格施行。
(二)保险主体业务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责任保险经营技术落后,经营险种单一。国内现有责任保险种类少,主要险种仅有10多个,各保险公司主要保险业务险种大多雷同,而且各司开展责任保险的历史比较短,积累的数据有限,在定价过程中更多依赖于业务经验和市场平均费率,难以按照保险精算原理进行合理的定价。这样,费率无法反映标的风险的大小,保险公司也无法有效地控制风险。由于没有科学的风险评估手段,对风险较小的标的,本来可以以较低费率承保,却因为与标准费率相差太大而不敢承保;而对于风险较高的标的,却因为无法评估或竞争需要,而盲目以低费率承保,造成亏损。因此,受技术、经营经验及制度的限制,各公司开发新险的积极性不高,新险种的推广进度也不尽人意,难以满足人们对保险的需求。
2.再保险等风险分散渠道成本过高,责任保险经营风险大。再保险是责任保险直接业务的重要支持,由于在民事责任中,迟发事故占比较高,很容易造成严重的责任累计,给保险人带来沉重负担。如20世纪的灾难“石棉沉着病”。据统计,现在法国每年因20多年前吸入石棉粉末后导致的石棉沉着病而死亡的人数约3000人,预汁在2010年死亡人数将达到1万人。从现在到未来,日本因吸入石棉粉末后导致的石棉沉着病而死亡的人数将达到10万人。在美国虽然没有统计过此类疾病的具体死亡人数,但是保险赔偿金已高达2500亿美元。国内外再保险公司对此类业务都十分谨慎,将责任保险特别是职业责任险列入“杂险”范畴,分保时大都需要逐笔谈判。实务中除法定分保外,许多保险公司在承保职业责任险时都需要先在再保市场上寻找买者,并根据再保公司提供的费率来测算承保费率。这样,很难单独签订责任保险的成数或溢额分保合同。而且临时分保方式又具有成本高、价格相对昂贵以及分保人对业务比较挑剔的不利特点,即使有保险需求,保险公司也不敢轻易承保,错失商机,业务发展受阻。
3.专业型综合人才缺乏,培训力度不够。责任保险涉及行业广泛、技术性强,对承保、理赔人员在界定责任方、责任范围、保险责任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这就需要对责任险从业人员进行保险理论知识、法律知识方面的培训,保证保险营销人员能准确地引导客户制定合适的投保方案,保证理赔人员能及时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理赔服务。但是目前保险公司在人员培训方面力度不够,现有的培训计划不足以完成对实际工作的有效支持,致使销售人员不能全面领会公司责任险核保政策,出现销售与核保的脱节,影响业务的质量和发展。另一方面,有的保险公司发展规划中将责任保险作为重点发展对象,注重责任险新产品开发,每年都有新的险种推向市场,但是在推广上,针对新险种的培训和宣传资料、辅助材料的发行都相对滞后,导致业务开展中销售人员更倾向于业已熟悉的传统险种,这对优化公司业务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4.行业间沟通不足,保险业内非理性竞争加剧。因为保险产品的特点,投保人和保险公司经常处于对立的位置,特别是投保人对风险状况进行陈述时,常常会隐瞒一些对自己不利的信息。由于行业之间缺少必要的交流和沟通,经常会出现某个投保人在一个保险公司出险后,就转向其他保险公司投保,其他公司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按照较低费率承保。有些公司为了保证其业务总规模的发展,违规承保责任保险。如扩展责任保险范围;违反条款规定,允许投保人不记名投保;将责任保险作为企财险等险种的附加险向投保人搭售,仅收取少量保费等。
(三)社会公众责任保险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众对责任保险的认识不够,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目前对责任保险业务的宣传力度不够,国内公众对责任保险知之甚少。有些投保人为追求短期效益最大化,疏于对安全工作的投入和检查,而且对自己应该承担的赔偿责任也不清楚,对责任保险的转嫁责任风险机能缺乏了解。有些单位个人即便知道其责任风险,仍存侥幸心理,不想投保责任保险。部分企业法律和诚信意识淡漠,发生损害赔偿事故后,以种种形式逃避赔偿责任,不愿投保责任保险。这些现象的存在,导致了责任保险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
2.社会公众索赔意识不强,致害者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受害人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往往因种种原因而放弃索赔,从而使加害人逃脱赔偿责任。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有所提高,但是索赔意识仍有待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很多公民对法律规定还不了解,不懂得通过司法诉讼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利,或者因为不熟悉法律的相关要求,不能及时、有效的获取证据,导致权利丧失。其次,由于我国法律缺乏对被告的保护,很多公民在遭到他人侵权损害时,往往不愿采取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利。再次,受传统思想影响,我国公民还保留有重“名声”轻“经济”的想法,这样在不少案例中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只为“争一口气”而已,轻易放弃自己的经济补偿索赔权利。最后,即使提讼,法院判决后存在的执法不力也为加害人不承担赔偿责任提供了可能。
四、规范我国责任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法规建设
1.稳步推进法律法规建设,创造责任风险转移需求。法律制度日益健全,为开发责任保险市场提供了较充分的法律依据。责任保险中所谓的责任,是一种法律的创造,它体现着社会的规范标准,责任保险与法律制度和法制环境息息相关。健全的法律制度是责任保险的基础,尤其是民法和各种专门的民事责任法律和法规。目前,我国除《民法通则》外,已陆续出台了《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注册会计师法》、《律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的解释》等几十部关于损害赔偿的法律规范,为责任保险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初步的法律基础。发展责任保险,必须对有关法律制度进行不断完善。保险行业要统一行动,通过各种途径,积极促进各行业涉及民事损害赔偿责任和鼓励责任险的各类法律法规建设。
2.加强相关法律操作可行性,明确经济赔偿责任范围。现有法律制度对于责任事故的处理随意性大、处罚力度轻、加害人承担的责任小、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因此,必须明确责任范围及具体的损失赔偿标准,清晰各方的权利义务,使人们的社会行为处于一定的法律规范约束范围之内,当其违反这种规范并造成他人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时,必须承担由此引起的经济赔偿责任。只有在这种法律环境下,当事人才会积极主动地寻求通过保险等途径或方式来转移这种责任风险,从而促进我国责任保险市场需求的增长。
3.对于重要的业务领域,逐步推行强制责任保险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责任保险已经成为灾害危机处理的一种重要方式,成为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自愿责任保险障碍较多,法制环境不健全、公民法律意识不强和不合理的责任保险费率等因素导致责任保险发展缓慢,为了发挥责任保险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靠法律强制推行。为了发挥责任保险的社会管理职能,克服自愿保险中的障碍,对于对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责任风险,有必要通过立法强制的方式,利用现有的保险机构加以管理和分散。事实上,机动运输工具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旅行社强制责任保险措施的出台,已经反映了这种社会需求。国外的经验表明,在责任保险发展的初始阶段,适当推行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利大于弊。因此,对于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密切的行业、与社会环境保护关系密切的企业和与服务对象利益维护关系密切的职业等应该逐步实行强制责任保险制度。通过实施强制责任保险制度,使得责任转移的潜在需求变为现实需求,使责任保险供给变为实际供给,从而促进我国责任保险业务规模增长。
(二)不断提高保险经营主体的经营管理水平
1.培育责任保险供给主体,完善责任保险产品结构。随着责任保险政策环境逐步改善,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各财产保险公司推进责任保险业务的积极性逐步提高。2005年底我国批筹了第一家专业责任保险公司——长安责任保险公司。2006年3月,人保公司成立了“责任信用险部”,专门负责责任保险业务发展。但经营责任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或专门的责任保险公司数量不多,且公司组织形式比较单一,这种状况容易导致责任保险供给的垄断或不足。责任保险市场发达的国家,其经营主体通常众多且组织形式多样,如美国纽约州责任保险市场主体有股份保险公司、相互保险公司、合作社保险公司、联合承保协会和自保组织等多种形式。因此,政府应该鼓励不同组织形式的专业化的责任保险公司优先发展。
目前,我国责任保险市场上有责任保险产品约400多个。但总体而言,这些责任保险产品不能很好地适应个人和企业的需求。近年来,我国年责任保险保费徘徊在30亿元至60亿元之间的情况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我国可以参照美国责任保险的经验开拓责任保险条款。首先,要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责任保险产品创新模式,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单位和不同地域的现实需要,开发个性化的责任保险产品;其次,要在注重发展传统责任保险的同时,进一步开拓新的责任保险领域,设计综合性责任保险产品。
2.加强风险管理,控制经营风险。从国外责任保险发展历程看,责任保险曾因为侵权责任认定与责任保险相分离而导致了责任保险危机,即民事责任裁决金额迅速增长导致保险公司成倍地提高责任保险费或拒绝出售责任保险单。在我国,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民事损害赔偿等责任风险也将相应增大,这将增加责任保险的市场风险。为了控制这些风险,各公司应加强对责任保险风险评估和预测分析,开发责任保险产品时应考虑客户的不同需求和市场的法律环境,对高危行业提高费率,慎重承保,并采取记名承保或按工种确定人数,单独制定承保方案及再保险方案,严格把好理赔质量关,提高定损的准确、合理、科学性,切实防范化解经营风险。
3.重视人才培养,积极引进各方面人才。拥有多方面的专业人才是责任保险创新、发展的关键。要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队伍,一方面要加大培训力度,通过视频方式、巡回辅导、集中授课等形式进行培训,尤其应加强法律基础理论的学习,熟悉和掌握责任保险有关民事赔偿的法律法规,有条件的可以选派优秀人才赴国外保险公司或院校学习考察、深造。另一方面可以引进和合理利用各行业的专家,如建筑、农业、企业管理等专家,提高保险公司自身风险管理水平,促进责任保险的发展。例如,环境污染的损失评估难度较大、专业性强,需要环保部门协助进行环境损失评估,提高损失评估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4.加强行业间合作,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我国保险公司应在开发责任保险市场的竞争过程中努力寻求多种形式的合作,并在合作中展开新的竞争,在竞争中以机制创新、业务创新、产品创新取胜于市场。保险全行业应通力协作、大力配合,在开发责任保险市场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市场竞争规律作用,以服务社会、实施社会管理职能为共同目标,在携手开发国内责任保险市场这一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合作关系。特别是我国处于责任保险发展的初期阶段,有必要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加强行业间的相互约束、相互管理和相互竞争,吸取经验教训,防止保险公司之间不计成本的价格大战、片面的数量规模和短期性效益行为再现。通过行业自律组织,积极推进保险行业内部实现对有关责任风险的资料和信息的共享;对于费率的拟订、承保范围的划分和赔偿限额的确定等方面内容形成制度性规定,报由保监会审批;对于某些目标市场通过合作的方式,联手开发、共同制定发展战略;对于有关民事责任的认定及保险人赔偿限额的确定,在行业内部应形成一个基本共识,尤其对于涉及高额民事赔偿责任的保险,保险公司之间还需采取共同保险、再保险等方式经营,避免风险单位的集中,减低公司经营风险。
(三)发挥政府的支持作用
1.加大宣传责任保险,普及责任保险知识,增进社会各界对责任保险的了解。政府有关部门应和保险公司一起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宣传覆盖面,展开立体宣传。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形式和方式加强普法工作和责任保险的宣传工作,在提高社会公众维权意识的同时,强化责任人的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切实保证民事法律责任的贯彻执行,使责任人对受害人的补偿落在实处。而且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以及媒体机构等独立于保险公司的第三人,其做的宣传更容易被公众接受。
2.促进政府相关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为责任保险的开展争取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现阶段责任保险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策的支持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推动。行业监管部门应在与政府相关机构的沟通中起主导作用,通过建立协调工作机制、联合下发文件、共同确立并指导试点工作展开的方式引导、推动法人单位运用相关的责任保险来防范、化解风险。例如,与公安部联合发文推动公共场所的火灾公众责任险、与建设部联合推动建设工程质量保险、与安监总局共同研究高危行业的雇主责任险等。保险业与各部门配合互动机制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一是实现保险与消防、安全生产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充分利用防灾防损、安全技术方面的人员和经验数据,尽量统一损失统计口径,支持保险公司在消防和安全生产上发挥积极作用。二是在安全检查上积极配合,通过加强对保险标的的安全检查,达到防灾防损的目的。三是加强事故发生后的协调工作,研究保险公司和保险公估公司介入事故处理的途径,帮助其尽快进入事故现场,减少事故影响的程度,及时恢复生产经营。除了与各主管政府机关推动其主管范围内的责任保险外,保监会还应与税收、财政等各部门加强沟通,为责任保险的发展争取政府在税收优惠政策、人才政策、财政补贴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积极扶植与大力支持。近期,教育部、财政部与中国保监会联合签发《关于推行校方责任保险完善校园伤害事故风险管理机构的通知》,决定将在全国各中小学校中推行由政府购买校方责任保险的制度。其中明确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投保校方责任险所需的费用由学校公用经费中支出,每年每生不超过5元,该措施有效地推动了学校责任保险。
3.制定政策,鼓励险种创新。在界定什么是创新型产品的基础上,对创新型产品条款费率设计的合理性进行严格审核。率先进行创新的机构,一定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那么它做出来的产品应该是比较科学、比较接近市场的,定价也是相对科学的。那么后来推出相同产品的机构,在条款设计和定价上应以创新产品的设计为基准。这种做法的实质就给率先进行产品创新的机构一定的新产品优先定价权。当然,这个优先定价权的保护不是长期的,经过一段时间后,比如一年,衍生的新产品就可以放开了。
4.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加快建立社会信用评估制度。建立社会信用评级体系,可以为保险公司提供客户的风险信息资料,这些资料因为来自第三方,其可靠性增强,并且保险公司还可以获得投保人的行业整体信息,有利于保险公司做出正确的承保决定,有效防止投保人的逆向选择。此外,信息评级体系还应包括保险行业,投保人通过咨询保险公司信用,可以选择最能满足自己风险需求的保险公司。同时披露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和重大经营活动业务也可以规范其经营管理。
责任保险是一个具有较强社会管理功能的保险,大力发展责任保险,不仅能够合理分散或规避各种责任风险、保障当事人权益、实现损害赔偿社会化,还有助于改变财产保险市场结构、丰富国内产险品种、扩大保险市场,成为保险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从宏观上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不断日趋完善的今天,责任保险必将成为政府部门运用经济手段管理社会事务的有效管理方式。因此,必须用科学的发展观开发我国责任保险市场。
篇4
一 、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的保障范围
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是指对被保险会计师事务所所属的注册会计师因疏忽或过失造成的委托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的经济损失,依法应由被保险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内进行赔偿的职业责任保险。《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1993年颁布)第28条规定:会计师事务所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建立职业风险基金,办理职业保险。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职业保险于2000年正式推出,是继1999年初推出律师执业责任保险以来的又一职业责任保险险种。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采取期内索赔制,即不管因被保险人的疏忽或过失使委托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遭受的经济损失的案件是发生在保险期限内,还是发生在追溯期内,委托人必须在本保险期限内首次向被保险人提出索赔,而被保险人也必须在此期限内向保险人提出索赔,保险人才负责赔偿。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条款规定:被保险人的注册会计师在本保险单明细表中列明的追溯期或保险期限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港、澳、台地区除外)承办审计业务时,由于疏忽或过失造成委托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的经济损失,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由该委托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首次在本保险期限内向被保险人提出赔偿要求,并经被保险人向保险人提出索赔申请时,保险人负责赔偿。
此外,事先经保险人书面同意支付的诉讼费用,保险人负责赔偿。但该项费用与上述经济赔偿的每次索赔赔偿总金额,不得超过本保险单明细表中列明的每次索赔赔偿限额。发生保险责任事故后,被保险人为缩小或减少对委托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的经济赔偿责任所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费用,保险人负责赔偿。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注册会计师责任保险通常只承保注册会计师承办的审计业务,根据《注册会计师法 》的规定,注册会计师是接受委托从事审计和会计咨询 、会计服务业务的执业人员,其中,审计业务包括:审查企业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关的报告,其他由法律法规规定的审计业务。注册会计师责任保险承保的被保险人的执业活动不包括非审计业务。
二、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会计师事务所抵御风险的能力。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其很容易遭遇法律诉讼。目前,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存在规模小、经济实力弱、执业质量差等问题,其承担和规避风险的能力有限。推行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有利于提高会计师事务所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公信力。会计、审计制度是一个国家经济金融秩序健康运行的重要基础,注册会计师的职责决定了其对委托人以及社会公众负有相应的责任。根据法律的规定,当注册会计师违反执业准则或者没有尽到职业谨慎义务,出具的报告失实,并给委托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时,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有助于进一步落实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使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更加信赖。
(三)有利于会计师事务所体制的转变。当前会计师事务所普遍采取有限责任形式,权利与责任不匹配,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有利于保护委托人的利益,但由于合伙人对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增大了注册会计师执业风险,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不愿意采用这一形式。 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有利于解决这一矛盾,促进会计师事务所由有限公司制向合伙体制转变。
(四)有利于保护受害第三人的利益。同其他责任保险制度一样,责任人因投保责任保险而提高了赔偿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受害第三人的利益。
三、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保险的现状
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保险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目前深圳会计师事务所投保覆盖率已达到80%,但除深圳外,多数地方推行注册会计师责任保险的效果并不理想,参保的会计师事务所只占少数。2000 年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共有40 家购买了责任险,支付保费2.5 亿元,占业务收入的1%。2001年底全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保费收入只有1800万元,国内最大的财产保险公司――中国人保公司也只有1000万元,承保面只占全国4600多家会计师事务所总量的5%。保费支出仅占事务所业务收入的1%。平安保险公司发展的客户也只有200~300家,占全国4600家会计师事务所总量的约5%。即便在中天勤等事件发生以后,注册会计师责任保险也未出现保险公司原先预期的热销。从全国对职业责任险的购买情况来看,各地区认购积极性高低不一。深圳、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的会计师事务所购买此保险的积极性比较高,而其他地方的会计师事务所就不够踊跃。全国保费收入地区分布也严重不均。目前,深圳、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的为数不多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投保额占全国保费收入的90%以上,而其余的为数众多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投保额占全国保费收入的比例不足10%。但是,随着我国会计师事务所风险意识的增强、风险管理方式的多样化,全国范围内事务所投保责任险的积极性逐步加大,例如,2004年6月13日,河南省71家事务所经河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向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投保注册会计师职业保险。
四、 发展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应处理好的关系
作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制度的发展应立足于国情,处理好责任保险与保险基金,责任保险与诚信建设的关系。
(一)处理好保险基金与责任保险的关系。《注册会计师法 》规定,会计师事务所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建立职业风险基金、办理职业保险,长期以来,我国会计行业采用积累风险基金的方式分散执业风险。目前,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对责任险投保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责任保险与风险基金的关系认识不清。例如:为了鼓励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参加职业责任保险,北京市注册会计师协会规定,如果购买了职业责任保险, 会计师事务所就不用计提职业风险基金。但是各会计师事务所仍然习惯于采用计提职业风险基金的形式,而购买职业责任保险的比例比较低,据北京市注册会计师协会 2003年统计,在北京市236 家会计师事务所中,仅有70 家左右购买了职业责任保险,还不足30%。
尽管计提职业风险基金也可以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抗风险能力,但职业风险基金毕竟是内部的一种风险转移机制,其对第三人利益的保护不尽充分,不能有效地降低事务所的风险。近年来,随着我国会计机构、从业人员及业务数量的进一步扩大,客观上需要责任保险制度来分散执业风险。
(二) 处理好诚信与责任保险的关系。责任保险制度本身容易产生道德风险,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的建设必须与诚信建设同步进行,从而促进会计师行业和保险业的发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2 年6 月28 日的 《行业诚信建设实施纲要 》(征求意见稿) 建议:行业诚信建设要与维护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合法权益和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在保障注册会计师和注册资产评估师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民利,以诚信执业获取正当物质利益的同时,要警示注册会计师和注册资产评估师切实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承担应尽的责任,始终把国家和公众利益放在首位。
篇5
【中图分类号】d922.16; r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297(20__)02—0076—03
五、医疗事故责任保险
为维护受害人的利益和分担、转移危险损失,保
险制度已为各国所广泛采纳。目前国外医疗事故的赔
偿都是依靠医疗责任保险来实现,为了保护医生、律
师等专业人员对社会提供服务,保险公司为其提供职
业责任险。①我国台湾地区已经出现了医疗责任保险
(仅限于过失责任),主要由医师自行购买,当其出现
医疗过失时由保险公司代为支付所需费用.同时保险
公司还向投保人提供律师顾问等服务。②‘‘在我国现有
的法律框架内,为了实现及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民
事权益,又能够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
进步创造有利环境的双重目的,医疗机构可以通过投
医疗损害责任险或者设立损害赔偿基金的方式.以分
散因医院过错行为造成的风险.减轻医疗机构承担的
损害赔偿责任”,③实现患者与医疗机构“双赢”。20__
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经保监委核准备案.就出台了
《医疗责任保险条款》,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个医疗责
任保险条款。
(一)医疗责任保险概述
保险是分散危险和消化损失的制度。责任保险具
有分散责任的功效,可以做到损害赔偿社会化,实际
增强了加害人损害赔偿的能力,可以有效地避免受害
人不能获得实际赔偿的情况。医疗事故责任保险是医
疗责任保险的一种,医疗责任保险又是专家责任保险
的一种(为论述方便,下文均以医疗责任保险论述)。
所谓专家责任是指提供专门技能或知识服务的人员
(如律师、医生、注册会计师、评估师等),因其服务的
疏忽或过失致人损害而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④专家
责任保险(professional liability insurance,professional
indemnity insurance)又可称之为职业责任保险.是指
以提供专门职业服务的被保险人,因专家行为(pro.
fessional s activity)致第三人损害而应当承担的赔偿
责任为标的的责任保险。⑤可见,专家责任保险以专家
对其当事人或第三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为保
险标的。专家责任保险为一个相对较为具有时代性的
保险(modem type of insurance)o⑥
所谓医疗责任保险又称为医疗职业责任保险或
医疗职业保险.是按照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由保险
公司向被保险人收取一定的保险费.同时由保险公司
承担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从事与其资格相符的
诊疗护理活动中.因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而依法应
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该险种既可由医生个人投保,
也可由医疗机构投保 ⑦
1.医疗责任保险与医疗保险的区别
尽管医疗责任保险与医疗保险都与医务人员的
医疗活动有密切关系,但两者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1)医疗责任保险承保的是被保险人的损害赔偿
责任,属于职业责任保险范畴。医疗保险承保的是被
保险人的身体和健康,属于人身保险范畴。
(2)医疗责任保险的风险责任是被保险人的医务
人员工作中的失职或过失行为。医疗保险的风险责任
则主要取决于被保险人的年龄及投保前的身>,!
状况。
(3)医疗责任保险必须由医院等各种医疗机构集
体投保(个体诊所只能投保个人医疗责任保险),以在
投保单位任职的工作人员为保障对象。医疗保险允许
任何自然人投保,保障的也是被保险人自己。
(4)医疗责任保险的赔偿须经受害方向被保险方
索赔并通过医疗机构才能获得赔偿金,保险人的赔款
实质上是对被保险人利益损失的相应补偿;医疗保险
的赔偿却由被保险人直接索赔并归其所有。①
【作者简介】武毅(1970-),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人民法院庭长.山西大学法学院20__届法律硕士。
tel:+86-359-2025125: e-mail:ycfywu@yahoo.com .ca, wy516688@sina.com
① 罗志坚《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及建议》载于《法律适用)20__年第l期(总第214期)
② 穆书芹《试论举证责任倒置在医疗事故案件中的适用》载于《当代法学)20__年第7期
③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负责人就审理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答记者问载于《人民法院报)20o4年4月10日
④ 邹海林《责任保险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06页
( w.i.b enright.professional indemnity insurance law。sweet& maxwel1.1996。p.80
( w.i.b endght,professional indemnity insurance law.sweet& maxwel1.1996,p.81
⑦ 参见宋敏《医疗责任保险功能分析》载于http:/ /www.allbrighflaw.tom.crdyiliao/
法律与医学杂志20__年第12卷(第2期)
2.医疗责任保险的作用和意义
医疗行业属于高风险范畴.误诊误治是客观存
在。有风险,就有保险。医疗责任保险通过保险杠杆的
作用及其风险转嫁机制,实现医疗保险承担的社会
化。一方面可以及时转嫁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的从
业风险。医疗机构出险后.由保险公司出面处理相关
的问题,并在尽量短的时间内,使患者获得保险赔偿,
从而使医疗机构免受经济损失,保持经营的稳定和营
业秩序的正常。另一方面.可以解除医疗机构后顾之
忧,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医务人员可
以从繁多的医疗纠纷案件中解脱出来.专心致志地提
高自身的医疗水平.从而提高医疗机构的信誉和市场
竞争力。医疗责任保险的推出.受益的不仅是医疗机
构.还有患者与医务人员。②其意义主要在于:
(1)保护医务人员的利益。目前大众越来越多地
关注医疗质量、医疗纠纷等问题.由于医疗服务的特
殊性.社会舆论倾向于相对“弱小”的患者是可以理解
的。也正因为如此.当纠纷发生时.医务人员的权利往
往也会受到忽视和侵犯,患者家属殴打医务人员、打
砸医疗机构的事情时有发生。如果建立一整套完善的
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就能相对客观、公正、公开地处理
医疗纠纷问题。避免了医务人员被误解和利益被侵
犯。
(2)保护患者的利益。一方面,如果有健全的保险
制度,当医疗事故发生后,则能最大限度地使患者得
到赔偿,保障了患方的利益。另一方面,由于医疗诊治
过程中,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如果医务人员为了自我
保护而选择对自己最安全的保守治疗方案,甚至是不
治疗.反而对患方不利。
(3)符合社会保险的原则。医疗行业是个高风险
的行业,建立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可降低社会总风险,
符合社会保险的目的。
(4)符合社会利益。目前大多数医疗机构属国有
非赢利性质。随着医改的深入,wro的冲击,在可预见
的未来中外合资、股份制以及私立医院将陆续出现,
且比例会越来越高。如果医疗机构因医疗事故赔偿而
破产.对其所服务的社区居民的健康服务则有巨大的
影响.不利整体社会利益。
在西方国家.医疗责任保险是职业责任保险中最
重要的业务来源.它几乎已与医生的职业责任融为一
体,即没有医疗责任保险,医院或医生就不敢开业。如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责任保险市场上就有医疗事故责
①
②
③
④
⑤
http://www.jininfo.eom/eont
http://www.jininfo.com/contents/files/hewei.doc
http://v~rw.jininfo.com/contents/files/hewei.doc
李宪德《医疗职业责任保险保险责任范围》载于http://www.allbrighflaw
《医疗责任保险>载于http://liwenshen0513.51.net/1ws56.htm
· 159 ·
任保险、医师业务责任保险、药剂师责任保险、内科医
生责任保险、外科医生及牙科医生责任保险、护士及
护理员责任保险、理疗师责任保险、美容院业务过失
责任保险等众多与医务人员职业有关的险种.由于服
务广泛,险种众多,医疗责任保险已独成体系,在法律
制度健全和索赔意识高昂的国家有着广阔的市场.其
中又以实行绝对责任原则的美国更为普及化.赔偿额
也极高。医疗责任保险的发展成了各国保险业尤其是
责任保险业发展及其社会保障制度、民事法律制度完
善程度的重要标志。③
(二)医疗责任保险的保险范围
医疗责任保险的保险范围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因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医疗过失造成患
者人身伤亡而对患者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包括医
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
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抚养人生活费、交通费、
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和参加医疗事故处理的患者
近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值得注意的是.
只有那些在保险单上提到了的医疗手段才属于医疗
责任保险的责任范围。
(2)因被保险人供应的药物、医疗器械或仪器有
问题并造成患者的伤害而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但
只限于与医疗服务有直接关系的,并且只是使患者受
到伤害。
(3)因赔偿引起纠纷的仲裁或诉讼费用(案件受
理费、勘验费、鉴定费、律师费等)及其他事先经保险
人同意支付的费用。④
(4)被保险人为缩小或减少对患者人身伤亡的赔
偿责任所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费用,保险人也负责
赔偿。⑤
医疗责任保险承保的危险,以被保险人因其工作
疏忽或者医师业务过失行为而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
任为限。故医师所为不属于其医师业务范围内的行为
所造成的损害, 以及为犯罪行为而造成他人的损害,
不属于医疗责任保险的范围。所以,被保险人的赔偿
责任如果系其医务人员的犯罪行为或者其他不诚实
的行为(如不构成犯罪的故意)所导致的,则“医疗责
任保险不能服务于这样的目的”。“当事人向作为被保
险人的专家索赔,被保险人应当承担的责任是专家责
任还是属于专家责任保险(笔者注:医疗责任保险)的
范围.依赖于索赔案件所查明的事实。索赔案件的事
实为被保险人承担责任的基础,若被保险人对当事人
· 160 ·
承担的赔偿责任的基础.足以认定被保险人的责任非
专家责任.则保险人不承担专家责任保险(笔者注:医
疗责任保险)约定赔偿责任”。①
医疗责任保险的保险人对被保险人的赔偿责任
的确定具有索赔参与权.并依照诚实信用原则承担抗
辩与和解的义务.所以在患者对医疗机构的索赔的问
题上.医疗机构对于患者的抗辩与和解的立场,可能
会与保险人的立场发生冲突,这是医疗责任保险的一
大特点。
(三)医疗责任保险的除外责任
医疗责任保险的除外责任,除不予承保的法定情
形之外.主要取决于保险单的明确约定。法定情形主
要有:
(1)被保险人任何犯罪行为(包括未构成犯罪的
故意行为)。
(2)战争、地震、雷击、暴雨、洪水、火灾等不可抗
力。
(3)未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定合格的医务人员进行
的诊疗护理 工作。
(4)被保险人所从事的未经国家有关部门许可的
诊疗护理工作。
(5)被保险人被吊销执业许可证或被取消执业资
格以及受停业、停职处分后仍继续进行的诊疗护理工
作。
(6)被保险人在醉酒或麻醉情况下施行的医疗行
为。
(7)被保险人使用伪劣药品、医疗器械或被感染
的血液制品.使用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药
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
(8)被保险人在正当的诊断、治疗范围外使用麻
醉药品、医疗使用毒性药品、和放射性药品。
(9)被保险人采用的不是治疗所必须的医疗措施
与手段。
(10)在发生意外时为紧急救护所支付的费用,因
为紧急救护是医疗机构理所当然的义务,保险人不负
责偿付该项费用。
(11)被保险人及工作人员所受到的人身伤亡和
财产损失。②
医疗行业是高风险行业,用购买保险的方式转
嫁、化解医疗风险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③《规定》与
《条例》的出台,无形中提高了对医务人员的要求。使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进一步感到执业风险加大,缺
①
②
③
④
⑤
邹海林《责任保险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l11页
法律与医学杂志20__年第12卷(第2期)
乏安全保障。此种情势下,为降低风险,一些医疗机构
及其医务人员无奈地选择了自我消极保护:能保守治
疗的就不做手术;必须手术的,尽量选用安全度高的
传统手术方法.避免用风险大的新技术⋯ ⋯尽管后者
的疗效可能优于前者;这既不利于对患者的治疗,也
制约了新疗法、新技术的应用,不利于医学科学的发
展。在我国.医疗风险社会承担机制的建立和医疗责
任保险市场的开发刚刚起步,为了更好地改变这一状
况.维护医患双方的正当权益,及时妥善处理医疗纠
纷.确保医疗机构正常的医疗秩序,减少医疗纠纷对
医院工作的干扰.各保险公司相继推出了医疗责任保
险险种.在北京、上海、武汉、深圳、江苏、云南等许多
地方已经启动了医疗责任保险。④笔者从规范我国医
疗责任保险的角度出发.纵观我国目前的有关法律、
法规,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49条、第50条
规定了责任保险外.再未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但该法
条文表述过于简单,可操作性不强,这不能不说是一
大憾事。在欧美地区,医疗机构投保医疗责任保险几
乎高达100% .医疗责任保险几乎已与医生的职业生
涯融为一体。⑤最近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
安全法》第98条就对违反强制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
任保险的行为后果做出明文规定,这为医事法律的修
改完善提供了一个借鉴。所以笔者认为,医事法律应
对医疗责任保险做出强制投保的规定,在民事立法中
也应明确民事赔偿制度和强制保险制度相结合的原
则.建议在民法典修订过程中或者在《医疗损害赔偿
法》的制定中应对医疗机构的医疗责任保险做出相关
规定.并在保险法中明确保险责任范围和除外责任,
从而完善我国的医疗损害赔偿的法律体系。
结语
笔者因工作关系选择了这一论题,但在写作过程感
觉此论题甚大.且论文资料太少.虽然有些资料对医
疗事故损害赔偿问题有所提及,但因涉及医学知识,
都比较简略。所以笔者有些问题未敢涉及,如举证责
任、因果关系、法律适用、医事纠纷仲裁制度、能否适
用公平原则分担责任等问题。最终选择了几个审判实
践中的突出问题与难点加以分析研究,文章吸收了学
者一些有益的观点,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拙见,旨在
强化对患者的司法救济.分散医疗机构的风险,消化
医疗机构的损失.平衡医患双方的利益冲突,构筑完
整的医疗事故损害赔偿体系,但文中有些观点还不很
成熟.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完善。
李宪德《医疗职业责任保险保险责任范围》载于http://www.allbrig}ldaw.corn.en/yiliao/04/030303j.htm
范又《医疗责任保险:谁为医院分担风险》载于http://fpon.cri.corn.en/773/20__—1-20/118@141507.htm
同①
篇6
关键词:特殊的普通合伙;有限责任潜代赔偿机制;职业保险:执业风险基金
中图分类号:D92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8)02-0058-05
收稿日期:2007-12-06
一、特殊的普通合伙的核心创新:责任形态的创新
我国2006年修订的《合伙企业法》的一个突出亮点之一就是建立了特殊的普通合伙制度,我国新《合伙企业法》第57条规定:“一个合伙人或者数个合伙人在执业活动中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合伙企业债务的,应当承担无限责任或者无限连带责任,其他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财产中的财产份额为限承担责任。合伙人在执业活动中非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合伙企业的债务以及合伙企业的其他债务,由全体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从上述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出,特殊的普通合伙的“特殊”之处在于合伙人的责任形态不同于一般的普通合伙,后者合伙人的责任形态是无限连带责任,而前者的合伙人的责任却是一种有限责任与无限连带责任的混合体。作为普通合伙,其合伙人可以在具备一定条件的情况下,享受有限责任。在普通合伙企业中适用有限责任,是对传统合伙人责任的重大突破,是有限责任制度的重大发展,必将对有限责任制度带来深远的影响。特殊的普通合伙的责任形态是责任形态的一个崭新形式,其带给我们许多新的命题,如其建立的正当性基础是什么?其对有限责任的制度有哪些重大发展?其能否和如何平衡投资者与债权人的利益?本文拟就我国特殊的普通合伙的有限责任这个崭新的制度做一些探讨,以利其在我国顺利推行,有效实现其预期的制度价值。
二、特殊的普通合伙的有限责任的正当性分析
(一)特殊的普通合伙的产生原因
我国特殊的普通合伙来源于美国的有限责任合伙(Limited Liability Partnership),主要适用于以专门知识和专门技能为客户提供有偿服务的专业服务机构。有限责任合伙,是20世纪90年代才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崭新的企业形态,最先进行有限责任合伙立法的是美国1991年的得克萨斯州的立法,随后其他各州纷纷仿效,在全美国引起了有限责任合伙立法的热潮,至1998年初,除佛蒙特外,所有州都已通过了有限责任合伙的立法,1996年,在综合了各州有限责任合伙立法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美国统一州法全国委员会对1994年的新统一合伙法作了重大修改,增加了有限责任合伙和非本州的有限责任合伙,作为该法的第10条和第11条,以便向各州提供立法的蓝本,使各州的有限责任合伙立法走向统一。但加州、内华达和俄勒冈与纽约州一样,只允许专业性合伙成为有限责任合伙。它是指在普通合伙中,合伙人对其他合伙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火造成的合伙企业的债务,只以其存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为限承担责任的一种合伙。它实际上是普通合伙的变种,但对传统合伙制度进行了重大变革与发展。
有限责任合伙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一系列诉讼,使传统普通合伙法的简单无限连带责任制度的弊端充分暴露,合伙制度责任形态的改革提上议事日程。在美国,有一类称做“节俭社团”(thrift associations)和“存贷社团”(savingsand loan associations)的金融机构,其主要业务限于吸纳一般的存款、并给储户发放利牢较低的用于购房目的的贷款。在20世纪60~70年代,法律允许实行浮动的市场利率的情况下,这类金融机构根本无法从住房贷款中获利。为此,他们中许多转向风险较大甚至投机性业务,最后,由于许多贷款无法收网,许多金融机构宣告破产。在破产程序处理过程中,发现此类金融机构在其经营活动中有严重的违规行为,为他们提供会计和法律服务的会计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因有严重的渎职行为,被追究责任。由于这些会计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都是合伙组织,这样,在合伙财产不足偿还债务时,全体合伙人均要被判决承担连带责任,包括那些未参与此类活动的无辜的合伙人。这显然有失公平,让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人人自危,没有安全感。正是20世纪80年代末的追究此类会计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的个人责任的诉讼成了一种新的合伙类型――有限责任合伙诞生的直接原因。
(二)特殊的普通合伙的有限责任的正当性分析――公平价值对效率价值的衡平
合伙人之间的无限连带责任是普通合伙企业最显著的特征,而我国新《合伙企业法》第57条的规定实质是对无过错的合伙人进行责任限定,允许其在特定情况下承担有限责任。这是对传统合伙人责任分配制度的重大调整。这种调整使合伙人之间的责任分配更为公平合理。由于现代合伙的规模已十分庞大,又由于合伙特有的业务执行模式――任何合伙人都可代表合伙企业执行合伙业务,各合伙人的业务义相对独立,这样,任何一个合伙人都可能面临对自己不知情的众多的合伙人的行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尤其足当该合伙人的行为是出于放意或重大过失,这种责任形态显得尤其不合理。传统的无条件的无限连带责任使得合伙人处于非常不安的境地,直接抑制了合伙企业的发展。让在执业中有重大过错的合伙人对自己的行为承担无限责任,其他合伙人则对之承担有限责任的责任分配,实际上也是自己行为自己责任的体现,其本质是民法意思自治原则和公平原则在商事领域的应用,无疑更为公平合理,有助于促进投资和专业服务机构的发展。
有限责任合伙中的有限责任制度体现了有限责任公平价值对效率价值的衡平。一直以来,在商事领域,有限责任正当性的重要依据被认为是效率价值,是效率优于公平的表现:为了鼓励投资,当债务人资不抵债时,可以只以投资为限对债权人承担有限责任,这对债权人是不公平的。然而有限责任合伙中的有限责任制度则完全是公平原则的运用:让有过错的投资者对自己的行为承担无限责任,豁免其他无过错投资者对之的无限责任,而过错原则本身是来源于公平原则。因此,或许我们可以说,在有限责任制度的早期,我们更注重其效率价值,而在有限责任充分发展的今天,我们同时也开始注重法律的最高价值――公平价值对效率价值的衡平。有限责任制度的科学性和进步性已自不待言。
有限责任的发展体现了人类对责任的逐渐限定过程,将不确定的责任限定在可预期的范围内,是对市场主体的一种人性化关怀,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投资者积极性,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特殊的普通合伙的有限责任突
破了有限责任的传统适用条件
(一)传统有限责任的适用以企业具有法人资格为前提
法人具有独立人格,这一点已获得各国普遍承认。法人制度虽然产生于罗马法时期,但将其发扬光大得益于近现代商事领域里公司法人制度的广泛运用。而现代公司只有在有限责任机制下才能更好发挥作用,这样,有限责任制度与法人制度紧密相连。或者说,只有法人的投资者,才能享受有限责任成为承担有限责任的必备条件。目前,除法国等少数国家外,只有具备法人资格,才能享受有限责任是世界上人多数国家的通例。在我国,从《民法通则》第37条,将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作为法人应当具备的条件之一开始,到1994年《公司法》的颁布,我国法学界根深蒂同的只有法人才能承担有限责任,只有法人的投资者才能承担有限责任的主流观点得以形成并反映在市法中:无论是《公司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集体所有制企业法》、还是《外商投资企业法》,都规定了企业法人以国家授予其经营或所有的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而只有在法人独立责任的前提下,投资者才能承担有限责任。
(二)特殊的普通合伙的有限责任的适用不以法人为前提
从特殊的普通合伙的有限责任的适用条件来看,传统有限责任的以企业具有法人资格为前提适用条件被突破。特殊的普通合伙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投资者承担有限责任的条件是对其他投资者执业行为无过错即可。有限责任与法人资格分离了。近年来,已有极少数学者通过分析法人制度的演变历史,得出有限责任不是法人制度的必然内涵。确实,法人的主要功能在于塑造团体的类似于个体的主体资格,与其成员的责任形态没有必然联系。这一点可以从有限责任的演变发展史看出。如康孟达(有限合伙),不具有法人资格,但其部分投资者承担有限责任。又如特许合股公司早期,已具有法人资格,但其成员仍然承担无限责任。再如后来的有限责任合伙,更是如此,合伙不具有法人资格,但不影响其部分成员享受有限责任。实际上,有限责任是投资者的有限责任,以投资者的投资为限,因此,只要投资者投资的财产与投资者其它财产区分开,就具备了承担有限责任的基础。这样,无论是具有法人资格的公司,还是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合伙企业,其投资者都有可能承担有限责任(至于最后是否能享有有限责任,取决于投资者之间的约定和投资者与债权人的约定)。只有企业所有投资者都享有有限责任,企业才可能承担独立的责任,因此,是投资者责任独立才导致企业责任独立,而不是相反:企业具有法人资格(责任独立),投资者才享有有限责任(责任独立)。从有限责任承担的物质基础来说,投资者的投资独立,即具备了承担有限责任的物质基础。
四、特殊的普通合伙有限责任制度的缺陷及完善
(一)特殊的普通合伙有限责任的适用需要替代赔偿制度的配合
普通合伙是一个古老的制度,其设立条件和程序简单,没有最低资本的要求,企业内部实行契约式管理,普通合伙享有这些宽松资本制度和管理模式的基石在于合伙人之间的无限连带责任,任意合伙人代表合伙企业发生的债务,不问合伙人有无过错,其他合伙人都要对之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合伙人之间的无限连带责任是合伙企业的信用来源。而在特殊的普通合伙中,免除了合伙人对其他合伙人在执业活动中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合伙企业债务的无限连带责任,而仅以出资为限承担有限责任,减轻了合伙人的责任负担。在合伙人内部,这种责任分配确实更为合理和公平,但在合伙企业的外部关系中,带来的问题是合伙企业与债权人之间权利义务失衡。原合伙制度术做任何变更也就是在保持了普通合伙原有制度优势的情况下,合伙企业债权人的地位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故意或有重大过失的合伙人外,其他合伙人都不再对债权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担保大大削弱,直接降低了合伙企业债权人的保护,这对债权人来说,显然缺乏正当性。为失衡的投资者与债权人利益寻找平衡的方法是建立替代性的赔偿资源。
可见,特殊的普通合伙的责任形态是对传统合伙人责任形态的重大突破,是责任形态的一个崭新形式,其能否有效推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伙企业的替代赔偿机制是否有效建立。我国《合伙企业法》第59条规定,“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应当建立执业风险基金、办理职业保险。……。”除执业风险基金授权国务院另行规定,职业保险则认为保险法有规定,而不再做规定。实际上,作为特殊的普通合伙中有限责任的重要替代赔偿机制之一的职业保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产生的背景、性质和负担的功能与普通的职业责任保险还有很大的区别,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明确,才能正确实施。而执业风险基金的具体制度设计至今仍是空白。
(二)特殊的普通合伙的替代赔偿制度存在的缺陷
1、职业保险的承保范围不能覆盖有限责任的适用范围。责任保险所承保的危险是被保险人依法对第三人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一般是侵权责任,尽管合同所引起的责任风险非常重要,但其范围受到限制。决大多数重要的责任风险都源于侵权行为。因此,保险人的责任是建立在被保险人的侵权民事责任的基础之上的,保险人的赔偿责任原则也是以被保险人民事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为基础的。民事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有两种方式:一是过错责任原则。即加害者承担侵权责任的基础是有过错,包括故意或过失。简单说,就是行为人致人损害,并不当然负赔偿责任,受害人要向加害人请求赔偿,必须证明造成其损失的加害人行为时主观上有过错,否则,其赔偿请求得不到支持。为减少受害人的举证负担,在过错责任中有一种特殊的情形,即过错推定。它是指受害人向加害人求偿时,法律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方法,免除受害人的举证责任,而由加害人承担举证责任,如果加害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就推定其有过错。二是无过错责任,亦称严格责任,即无论行为人是否有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人应当对其行为所造成的损害承担民事责任。除非是受害人故意或不可抗力,行为人不可免责。由于过错责任原则是公平原则的基本体现,因此,在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上一般实行以过错责任原则为主,无过错责任原则为辅,后者需要法律作出特别规定。
根据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在一般商业责任保险中,保险责任一般实行过错责任,即保险人只对被保险人在加害行为上主观有过错导致的损害赔偿责任才承担保险责任,对不是因为被保险人的过错而造成的损失,不承担赔偿责任。但是,由于保险制度的射幸性特征和对诚实信用原则的至高要求,几乎所有险种都将被保险人的“故意”行为作为除外责任,如美国保险法规定,“一般商业责任保险包含几个一致的除外责任,例如,故意行为导致的损失。”那么,实际上,准确地说,一般商业责任保险的归责原则是“过失责任”。“过失侵权构成了责任风险的主要基础。……过失的特征是:从造成伤害的角度来
讲,对他人权利的侵犯是粗心大意或疏忽的结果,而非故意。”就我国目前开展的几种职业责任保险如医疗责任保险、律师责任保险和会计师责任保险的责任形式来看,都定位于“过失”,不包含“故意”。
强制责任险与非强制责任险在性质与社会功能上的差异,决定了二者在归责原则上的巨大差异。强制险侧重于保护第三人利益,第三人在遇到意外事故时,还要证明侵害人的过错情况,显然不利于保护第三人,基于此,在强制责任保险中,保险责任的承担多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即严格责任,不管被保险人有无过错,保险人都要对第三人承担保险责任。如产品质量责任险、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等都如此,而且,一般而言,这些险种中的侵权行为本身的归责原则即为法律明确规定的严格责任。
特殊的普通合伙责任保险的非强制险的性质决定了其承保范围不能覆盖有限责任的适用范围。在特殊的普通合伙责任保险中,合伙人享受有限责任的条件是其他合伙人在执业中的故意或重大过失,而故意不在特殊的普通合伙责任保险的承保范围内。换言之,特殊的普通合伙责任保险只能就有限责任适用范围的一部分风险承保,即只有“重大过失”可通过职业保险替代补偿,这无疑大大削弱了特殊的普通合伙责任保险的功能。
2、特殊的普通合伙的债权人作为非强制险的第三者所享有的权利非常有限。在商业责任保险中,责任保险转移的是被保险人的风险,侧重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在意思自治基础上订立的保险合同,约定的是投保人(被保险人)与保险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按照合同的相对性原理,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只能直接赔偿给被保险人,第三人无权向保险人直接主张。但是,在强制保险中,由于其特有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取向,为了保护第三人,突破了合同的相对性原理,许多国家的强制保险都规定,在保险事故发生后,第三人可直接向保险人追偿。而且,“外国立法例如强制保险甚至规定,保险人不得以其他的对抗被保险人之事由(如保险费支付迟延或违反应尽义务等)对抗第三人,唯有于赔偿第三人之后,行使代位权向被保险人请求赔偿而已。”作为商业责任险,特殊的普通合伙责任保险的第三者(债权人)显然不享有强制保险第三人的权利,在保险事故发生后,不能直接向保险人追偿,只能向被保险人(合伙人)追偿,而相对于保险公司,要从合伙人处得到赔偿,无疑更难。
3、执业风险基金制度。实际上,除必须购买职业保险外,我同还规定了执业风险基金制度。但执业风险基金制度授权国务院另做规定,国务院目前未做任何规定,因此,就制度建设而言,该制度目前还是空白,根本无法发挥替代补偿资源的作用。
4、结论:特殊的普通合伙有限责任的有效替代赔偿资源还存在很大局限。由上可见,在特殊的普通合伙中,作为非强制险的第三人,债权人得到的替代赔偿资源是非常有限的。首先,享受有限责任豁免的因合伙人故意而导致的合伙债务不在职业保险的范围内,实际上,这一部分债权的替代赔偿落空了。另外,作为非强制险的第三人,保障的主要是被保险人(合伙人)的利益,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只能直接赔偿给被保险人,第二三人无权向保险人主张,而要从合伙人处得到赔偿,无疑比从保险人处难得多。而执业风险基金制度的建设还是空白。
(三)完善替代赔偿资源制度的法律建议
1、将特殊的普通合伙中的职业保险设为强制保险,实行严格责任。如果将特殊的普通合伙中的职业保险设为强制保险,保险责任的承担实行严格责任,就能解决职业保险的承保范围不能覆盖有限责任的适用范围的问题。但是特殊的普通合伙中的职业保险保护的第三人是某一类企业的债权人,似乎不具有公益性质,由在制度改造中得到实益的债务人寻找其信用降低的替代办法,更合乎公平原则。而且,在我国,职业责任保险市场尚不成熟,责任保险供给方面不确定因素比较多,如责任保险品种单一,责任保险的限制性内容(如免赔额、最高赔偿限额等)太多,保险责任鉴定机制不健全等。所以,仅从修正或完善职业保险这条路似乎太局狭。
2、完善执业风险基金制度。职业保险与执业风险基金制度两种方式并存有利于确保有限责任有一定的替代性赔偿资源,保护债权人利益。除完善职业保险制度外,尽快建立和完善执业风险基金制度就是当务之急。尽快督促国务院立法,明确执业风险基金具体制度,如交纳比例、交纳基础是税前还是税后利润、保管机关、账户监控等。
篇7
摘要:责任保险从本质上说是侵权行为之责任风险转移,是一种愈来愈被人们认可、重视并希望被用来规避责任风险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尤其是现在,民事责任发生着急剧的变化,特别是在侵权责任领域,责任范围的不断扩大,使得加害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可能性和责任程度迅速增加,这也就促使加害人不得不寻找可以转化其民事赔偿责任的方法和途径,侵权责任制度的变化也就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我们必须对责任保险市场的存在及其发展的社会环境、法律环境、发展趋势等问题作深入研究,以期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责任保险;保险市场;法律
责任保险,顾名思义是指保险公司承担,由被保险人的侵权行为而导致的应依法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的一种特殊的险种。责任保险从本质上说是侵权行为之责任风险转移,是基于民事责任的一种分散和防范侵权损害的法律技术,是一种愈来愈被人们认可、重视并希望被用来规避责任风险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现如今,民事责任发生着急剧的变化,特别是在侵权责任领域,无过失责任范围有日益扩大的趋势,过错推定责任具有比以往更为广泛的普及,使得损害赔偿的程度有了大幅度提高,也使得加害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可能性和责任程度迅速增加,人们对民事责任的承担更加难以估计和预测,这也就促使加害人不得不寻找可以转化其民事赔偿责任的方法和途径,侵权责任制度的变化也就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近几年,我国责任保险得到了一定发展,但其规模和作用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需求。我们必须对责任保险市场存在及其发展的诸多问题做深入研究,以期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我国责任保险市场的社会环境要素
(一)责任保险市场的风险环境。风险环境是影响责任保险需求的首要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及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个人和组织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在不断增加,所面临的事故风险也就会随着各种经济活动不断增加。西方工业化国家发展的经验表明,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的区间,是各类事故和民事法律责任纠纷案件的高发期。有资料显示,全国平均每天发生7起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每3天发生一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每个月发生一起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每年因事故造成70多万人伤残,每年约70万人患各种职业病,每年发生的侵权案件约470多万件,涉案金额5900多亿元,而这些风险和涉案金额大多属于责任险承保的范围。
(二)责任保险市场的经济环境。保险业的发展又与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责任保险的发展与一国的经济条件密不可分,责任保险的发达程度标志着一国保险业的发展程度。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人均C-DP将达到1900美元,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保险业超过30%的年均增速,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为责任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尤其是近年来国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第一产业比重日趋下降,与责任保险发展较为密切的第二、三产业,如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的比重则不断上升。煤炭、建筑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而这些领域正是安全隐患较大,是责任事故的高发区,相反经营单位的风险承受能力却较弱,一旦发生事故,公众的生命和财产难以得到保障,因此,责任保险在这些领域应该大有作为。
(三)责任保险市场的社会文化环境。一方面,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生死由命、息事宁人”等观念对人们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人们的主动维权意识较弱,遇到侵权事件发生时抱着能忍则忍的态度,放弃索赔,而致害人一方则以种种借口减轻经济赔偿甚至逃避责任。另一方面,社会公众对于责任保险认知程度较低,保险意识不强也是现阶段存在的客观事实。但随着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近年来由责任风险所引起的投诉和纠纷不断增加。公民维权、索赔意识的增强将为责任保险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二、责任保险的法律环境要素
责任保险与法律的完善密不可分,一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和进步,有利于公众的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从而刺激责任保险的需求。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责任保险的发展与完善和责任归责原则的发展与完善同步。责任保险发展的历史,是法律责任归责原则的进一步完善、发展的历史。国际司法界和保险界一般都认为,归责原则基本上经历了合同责任原则、过失责任原则和严格责任原则三个阶段:
第一是合同责任原则。最初的产品责任是一种合同责任,是以合同为基础和前提条件,受害者只有与生产者具有直接的合同关系,才能就因产品缺陷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害,对生产者或销售者提出请求赔偿的诉讼,否则无权行使请求赔偿的权利。第二是过失责任原则。过失责任原则,是指行为人在主观上有过错而承担责任的原则,是以过错作为归责的最终构成要件,无过错即无责任,并不需要合同责任原则的契约关系。第三是严格责任原则。严格责任原则也称无过错责任原则或绝对责任原则,是指损害发生后,既不考虑致害人的过失,也不考虑受害人过失,只要有损害的结果发生,并有内在的因果关系,即使没有过错,致害人也要承担责任。严格责任原则以损害结果的发生作为归责的价值判断标准,受害方无须承担举证责任。比较过失责任原则而言,严格责任原则更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二)责任保险的发展与完善和法律的发展与完善同步。从责任保险的发展看,法律制度的变迁引发了符合时代潮流和市场需求的责任保险产品的变更创新,如:由于英国在1880颁布了《雇主责任法》,而有了专业的雇主责任保险公司的产生;英国的《1930年道路交通法》催生了强制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保险等等;产品质量法的颁布也造就了产品责任保险,进而推广到食品和药品领域,以致到几乎所有工业制造产品领域,其他各种法律的颁布产生了药剂师、会计师、律师责任保险等等专业人士的职业责任保险。责任保险的发展和新险种的开发至今仍然活力无限。
关于我国责任保险的发展,我国《保险法》第五十条、五十一条、九十二条从法律层面给责任保险提供了框架,各种责任保险的法律体系目前正处在不断建设与完善中。随着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废止、修订了大量不适应改革开放需要和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定的法律文件,陆续颁布实施或修正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使各种侵权行为的审理有法可依、赔偿标准更清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责任保险也将成为政府部门运用商业手段代替行政手段管理企业的有效方式之一。
三、责任保险发展的趋势
(一)责任保险作为保险业务的发展趋势。首先,经济的发展必定促使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国际保险业的发展历史表明,责任保险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律体系的完善和公民维权意识的提高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方面,随着全球工业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大量新技术成果的广泛应用,工业事故、交通事故、环境污染、产品致人损害等事故必将随之增多,加之技术成果应用的大众化,使普通民众致他人人身或财产损失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另一方面,经济生活中纠纷的大量涌现,必将促使社会各界转而求助责任保险以转嫁其责任风险,从而促进责任保险的进一步发展。其次,责任保险本身所具有的突出的社会管理功能,使得许多国家认识并开始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安定社会生活的战略高度来看待责任保险的发展问题,这无疑为责任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治支持。
(二)责任保险作为一种法律制度的发展趋势。责任保险与法律制度和法制环境息息相关。法律制度日益健全,为开发责任保险市场提供了较充分的法律依据。责任保险产生之本意在于填补被保险人因故意或过失侵害第三人利益而为损害赔偿所造成的损失。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保护受害人权益思想的发展,责任保险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其新的建构体系正在逐渐展现。表现在:第一,在诸多领域责任保险由“自愿责任保险”向“强制责任保险”方向发展;第二,在所承保被保险人的行为方面,由承保被保险人“过失行为责任”逐渐走向承保被保险人的“无过失行为责任”的方向;第三,在责任保险的功能方面,逐渐由“填补被保险人因赔偿第三人所受之损失”转向以“填补受害人的损失”为目的的方向。
四、我国责任保险现状及滞后原因分析
(一)我国责任保险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尽管近年来责任保险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责任保险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整个商业保险中所占比例较低,其保险品种、技术含量、偿付能力、服务水平都与保险发达国家相差甚远,需要认真反思。
1、我国责任保险投保率极低。我国责任保险的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对滞后。根据保监会公布的统计数据,2003年,我国责任保险业务的保费收入为34.8亿元,占全国财产总保费的4%左右,相比国际上责任保险占财产业务总量的15%的平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则更大。在欧美发达国家,这一比重甚至高达30%以上,像英国、德国等保险业发达的国家,责任保险占财产保险业务的30%左右;美国的责任保险业务保费收入在20世纪80年代竟占到整个非寿险业务的40%至50%。与国外相比,显然我国责任保险的差距还很大。
2、责任保险产品单一,结构不合理。我国的责任保险产品少,承保范围窄,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需求。在4%的责任保险业务中。绝大部分是产品责任保险和雇主责任保险,而直接关系到千百万人切身利益的公众责任保险和医疗责任保险则少之又少。责任保险的投保率虽低,然而,频发的事故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却触目惊心。2003年12月23日,重庆开县天然气“井喷”事故,中石油付出了3000多万元的责任赔偿;北京密云“灯会”踩踏事故,密云县政府的财政也付出了几百万元的赔偿。然而,在许许多多诸如此类的事故中,由于责任方存在侥幸心理,投保不积极,保险并没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公益性,大部分损失无法通过市场机制予以补偿,最终只能由政府善后处理,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负担。
3、外资抢占中国市场。在国内责任保险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时候,在保险企业对责任保险的推广还没有积极性的时候,外资保险公司已开始抢滩中国市场。我国在加入WTO后,保险市场已完全对外开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主体的丰富,直接结果就是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相较于国内保险公司具有更多的风险控制经验和更成熟的保险产品。因此,给国内各保险公司以极大的挑战,严重影响了其积极性。
(二)我国责任保险滞后的原因。我国责任保险滞后是多方面的综合因素所致。
第一,公众的保险和维权意识较弱。由于我国现阶段保险知识仍未完全普及,很多人尚未形成主动的保险消费意识;还有一些人心存侥幸,对可能发生的人身和财产损失责任缺乏足够的重视。第二,责任保险产品质量有待提高。目前虽然市场中的责任保险产品为数不少,也不乏新型险种,但很多险种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先天不足”,如费率科学性问题、市场不完善、险种设计问题,产品的种种缺陷使责任险不能充分满足市场的需求。第三,缺少完备的法律体系支持。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是责任保险的基础,尤其是民法和各种专门的民事责任法律和法规。相比欧美一些国家来说,我国的民法体系还有诸多不完善之处:首先,现行的《民法通则》对于归责原则、赔偿标准等内容及条文解释及表述不够系统和完善;其次,我国尚未建立完整的侵权法体系,如《产品责任法》、《劳工赔偿法》《隐私法》等法律的缺失,无法对于某些本来具有侵权性质的行为实现法律的硬约束。
五、发展和完善我国责任保险的对策建议
1、完善法律法规。优化法律环境。当前,各项保护公民生命财产权益不受侵犯的法律不断完备,是发展我国责任保险的重要前提,如《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交通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的实施,大大地促进了责任保险的发展,但我国的民法体系还处于初建阶段,诸如产品责任、雇主责任等与现行责任保险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2、增加保险产品的有效供给。保险业应切实从市场需要人手,并作好前期的数据搜集,特别要调研司法案例中侵权案件的种类和赔偿额,研究和探讨产品费率、承保面、责任范围,以此保证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同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引进较为成熟的险种,并加以改造。
3、扩大强制责任保险的范围。现阶段,在公众对于责任保险的认知度较低的情况下,有必要将一些责任风险事故频发、损害大、影响大的领域涉及到的责任保险通过立法或制度形式强制实行。如在煤矿、公共场所等高危行业和人群聚集的场所建立强制责任保险,强制企业或行业投保,使得一旦发生大的灾难事故,可以通过保险分散损失,既增加了企业的赔偿能力,也有效地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4、需要构建专业化经营模式。责任保险虽属于财产保险的种类之一,但不同于狭义上的财产保险产品,其风险性质决定了其从费率的制定到赔偿方式的确定在某种程度上较其更为复杂。所以,财产保险公司如果大力发展责任保险,在增加了责任保险的保费收入的同时,也无形中加大了经营风险。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应该在已经成立的专业责任保险公司的基础上,鼓励建立更多的专门经营责任保险的保险企业,专业经营责任保险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5、积极寻求再保险市场的支持。责任保险具有涉及面广、运作复杂、风险大等特点。根据发达国家发展责任保险的经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法律体系的健全,保险公司为了协调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和商业保险公司的赢利性目的,可能会承保一些高风险责任保险。对此,可以探索建立国内责任保险再保体系,或者与国际一流的再保公司建立再保渠道,在中国保监会的推动下,不断完善分保机制,有效化解责任保险的经营风险,增强风险防范能力,以确保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屏.我国责任保险市场供求环境分析[J].时代经贸,2007,(5).
篇8
2011年以来,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已有近30家遭受了集体诉讼。频发的证券集体诉讼将中国赴美上市公司推到了风口浪尖,市场对董事责任险的关注度也空前高涨。近日,记者来到董事责任保险经纪服务的领导者中怡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采访了金融及专业责任总监唐可安先生(Mr. Tom Cain)。
唐可安先生是目前唯一一个常驻中国大陆的外籍董事责任险专家,拥有近30年的董事责任险及金融保险从业经验。2006年以来为中国董事责任险的普及和组建中怡董事责任险团队立下了汗马功劳,因其工作上的卓越表现,即将升任怡安亚洲区金融及专业责任险总监。
唐可安先生分析,在这波证券类集体诉讼事件中,中国概念股在海外频遭沽空,涉案公司不少为通过反向收购上市的公司。同时,此轮信任危机也一度引发业界对于中国公司通过此种方式海外上市的质疑。究其原因,既有公司层面的问题,又有外界原因。此类方式上市公司为数众多且良莠不齐,多为中小型民营企业,而有的公司确实存在问题,如公司内部治理不足,夸大营运及收益的状况,可能存在造假行为,对小股东未尽到告知义务,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等等,因此给了做空机构以可乘之机。当然,此次事件也有积极的一面,让这些民营企业有了一个快速学习的过程,更好地了解了美国的司法环境,严格遵守美国的证券法,使得公司的管理更加透明。
董事责任保险,是指公司董事及高管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因工作疏忽或不当行为导致第三方遭受经济损失,从而被索赔应承担经济赔偿责任时,由保险公司予以补偿的一种责任保险。据唐可安先生介绍,董事责任保险是职业责任保险项目下最重要的子险种之一,从性质上讲,属于一种特殊的职业责任保险。它是一件舶来品,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60年代以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英国伦敦劳合社在1934年推出了董事和高管人员责任保险,开启了该险种的先河。20世纪80年代以来,董事和高管人员责任保险在西方发达国家逐渐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并成为了保险公司的一项重要业务。
篇9
(一)董事责任保险的概念
董事责任保险的概念由于不同国家的立法传统而有所差异。狭义上的董事责任保险,是由公司或者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共同出资购买,对被保险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履行公司职责过程中,过失违反注意义务而对公司或第三人(包括股东、债权人等)造成经济损失,在被追究个人赔偿责任时,由保险人负责赔偿该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责任抗辩所支出的有关法律费用并代为偿付其应当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的保险形式。此种保险制度是将董事和高级职员对第三人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的风险转嫁于保险公司。此外,广义上的董事责任保险除了承担上述保险责任外,还应当负责赔偿公司根据董事责任和费用补偿制度,对有关董事做出的补偿即所谓的公司补偿保险,在我们国家还没有推出公司补偿保险。
(二)董事责任保险的特征
董事责任保险是为董事制定的一种特殊职业责任保险产品,性质上属于财产保险中的责任保险。除具有补偿性、限额赔偿性等共同特征之外,董事责任保险还具有专属的特征。
1.保险对象是董事及高级职员。《公司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高级管理人员,是指公司的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广义上的高管还包括董事和监事。同时法条中“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也为扩大高级管理人员的范围打开了一个口子,还有实践中的“影子董事”[1]也可成为保险的对象。
2.保险标的的特殊性。仅以董事的民事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排除了被保险董事应承担的刑事以及行政方面的损害赔偿责任。同时,民事损害赔偿责任必须是财产性的民事赔偿责任,不能是停止侵恢复原状、赔礼道歉等非金钱性赔偿的民事责任。最后,董事责任保险承保的是公司董事在任职期间依法所应承担的民害赔偿责任。
3.行为的过失性。董事责任保险只承保因董事决策管理所导致的损失,主要有:公司股票市值降低;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下降;公司的资产被挥霍;错失重要商业机遇;股东其他方面的损失等。主观上必须是过失。如果是故意给公司和第三人造成损害,属于保险法上道德风险的问题,不产生责任保险的问题。
(三)董事责任保险制度的价值
美国纳斯达克、纽约证券交易所强制性要求公司购买董事责任保险,这样有利于在董事个人的财产不足以赔偿所导致的巨额损失时,维护受害人的利益。该制度有以下价值:
1.保护公司的利益。如果董事决策失误给公司造成损失,在董事责任保险制度下,公司可以要求董事承担赔偿责任,从保险公司获得部分赔偿,将损害赔偿转移到保险公司,有效的分散风险,将公司的损失降到最低,保障了公司的稳定运营。
2.保护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利益和安全。由于职业的特殊性,董事经常要在信息不完备、不对称的情况下迅速做出各种商业决策,确定投资项目,并对项目的效益负责。需要有相应的保护措施,分担风险,解决董事的后顾之忧,这也是公司挽留优秀经营管理人才的手段。
3.使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比如你曾买过该公司的股票,现在不持有,如果有人因为虚假陈述告公司,等于现股东为老股东买单。有了保险制度以后,很大部分应该由公司的董事买单而不是公司买单,或者是由投保的保险公司来买单,这样的话就解决了现股东和老股东的关系问题。董事责任保险保护主体并不仅仅是董事,最重要的是保护中小投资者。
4.促进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首先,根据董事责任保险合同,保险人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及时了解被保险人所在企业的经营状况,对其起到监督作用。美国是全流程监管,而我国在一块是空白。其次,董事责任保险作为一种新型的约束机制,通过保险合同条款中的除外责任、免赔额和赔偿限额的规定,来约束董事的行为,发挥间接监督的作用。
二、我国董事责任保险制度发展现状分析
(一)我国董事责任制度的现状
2002年1月23日,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美国丘博保险集团联合在我国推出董事责任保险这一全新险种。第一份500万的公司董事责任保单免费送给万科董事长王石,万科成为国内首家投保该保险产品的公司。[2]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七十几家上市公司向平安保险公司购买该险种,取得不错的业绩。但好景不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只有5%左右的A股上市企业购买了董责险,主要是一些金融机构,如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平安、中国人寿等。[3]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这个“舶来品”出现了水土不服?
(二)我国董事责任保险存在的问题
1.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问题。目前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诸多问题,制约了董事责任保险在我国的发展。(1)内部人控制问题。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凸显。一方面,国有企业的董事和高管受外部主管机关的控制,难有自己独立意志。另一方面,目前广大的中小股东所持的股权分散,股东意识薄弱,对董事的监管能力弱,导致董事权力的极度膨胀。(2)存在着“一股独大”的现象。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国有股和法人股等非流通股占绝对多数,流通股占比例低,形成“一股独大”的现象。虽从05年开始股权分置改革,但现阶段仍难改现状。一股独大便于大股东控制上市公司董事选任等重大事项。新公司法在立法上确立累计投票等保护中小股东的制度,但现阶段中小股东还难以获得话语权。
2.我国董事责任保险合同存在的问题。(1)保险合同的除外责任条款不明确,承保范围过窄。我国上市公司董事责任保险合同中除外责任条款一般采用《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三十九条[4]的规定,而该规定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区分董事是故意还是过失的行为导致的赔偿责任,导致承保范围过窄。(2)保险合同对保费如何负担缺乏规定。由于该险种的特殊性决定,保费相对都比较高昂,由谁负担是一个现实而且重要的问题。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对保险费的支付主体未予以明确,实践中到底是由公司还是董事负担在保险合同中也未有明确的规定。
3.民事责任体系的问题。(1)董事的勤勉义务规定不完善。《公司法》第六章对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和义务做了规定,其中148至150对董事的义务进行了规定。对于董事的勤勉义务,仅有一个宣告性的条款,使得在实践中不清楚董事勤勉义务具体包括哪些方面、需达到何种程度的勤勉标准。(2)董事民事责任归责原则。“我国侵权行为法所确立的归责原则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过错责任原则;另一个是无过错责任原则。我国对无过错责任的适用采用法定主义,即这一原则只适用于法律的明确规定的特殊侵权行为”。[5]由于董事的职务行为不在法定的特殊侵权行为之列,那么从理论上说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来确定董事的民事责任。但根据2002年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三十九条确立的“违法不保”的原则,使董事责任保险没有存在的空间。(3)董事民事责任的追究机制不够完善。《公司法》对董事的诉讼类型规定包括第22条股东对董事会的决议依法请求确认无效或撤销之诉;第152条的股东派生诉讼;第153条的股东直接诉讼。但缺乏相应程序上的保障和具体操作层面的规定。如何追究董事的民事责任成为实践中难题。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第六条规定了股东的诉权,同时又规定股东行使诉权要以证监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为前置程序,程序上是不合理的。制度上的缺陷使得通过股东诉讼追究董事责任的案例少之又少。
三、我国董事责任保险制度的完善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首先,从公司内部来说,要发挥监事会和独立董事的监督功能,独立董事参与到董事会中进行事中监督,有利于提高决策的准确性,降低风险,与监事会形成监督董事的合力。其次就外部监督而言,投保董事责任保险将保险公司引入外部监督中,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动态评估。同时利用保费费率与公司财务状况、管理人员、公司治理结构等基本情况挂钩来促使其改革。最后应当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完善董事的选任机制,增强公司活力。使职业经理人真正独立于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拥有独立的经营决断权,为自己的职务行为承担责任。这样董事对董事责任保险等保障机制有了现实的需求。
(二)董事责任保险合同的完善建议
1.明确除外责任。除外责任的目的在于不使董事责任保险变质成为其逃避法律责任的手段。对其适用应首先考虑公共利益,将董事非职务行为以及故意和重大过失行为导致的民事赔偿责任作为除外责任。其次考虑保险业经营策略。根据契约自由的原则,保险双方在不违反公共利益及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条件下,可就除外责任条款针对每个不同的公司和董事进行特别约定,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
2.合理划分保险费用负担。现代各国的董事责任保险实务中一般规定由公司和董事共同承担,具体分担比例各国不一。我国没有对保费支付主体作出明确的规定,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董事承担费用10%,上市公司承担90%。由上市公司支付保险费,定期在中期及年度报表中就为董事购买责任保险所支付的保险费情况向股东及广大的中小投资者进行及时、准确的披露,以防止对股东及广大中小投资利益造成损害。
(三)我国民事责任体系的完善
1.完善董事的勤勉义务。(1)勤勉义务内容的完善。董事勤勉义务内容的规定可以借鉴忠实义务的立法模式,将董事勤勉义务的具体形式在法律中予以列举,实践中证监会《上市公司章程指引(2006年修订)》其中第98条对董事的勤勉义务作了列举式的说明。但该规定属于规章,效力较低,有待于制定效力更高的法律。(2)完善勤勉义务的评价标准。我国在制定勤勉义务的评价标准时可以参考外国的模式,基于国情考虑,我认为这个标准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过高会扼杀董事的积极性,造成人才的流失,过低则不利于公司股东以及第三人的利益保护。第三种模式即主观标准与客观标准相结合是适合我国的模式。对那些参与公司经营或需具备较高专业能力的董事采用客观标准,对不参与公司经营或对其职业能力要求较低的董事采用主观标准。它的优势在于灵活,可以适应法律对董事的不同要求。
2.完善民事责任的规定。在上市公司中,如果董事造成第三人损害,按照民法中的公司替代责任,实质是股东为董事的错误买单,对股东来说是不公平的。在现代公司制度下,对于董事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行为,必须追究董事个人的民事赔偿责任。董事责任是特殊法定的侵权责任,要在法律中规定董事侵权责任。同时要区分故意和过失行为,解决《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三十九条确立“违法不保”与董事责任保险责任基础的矛盾的地方。
篇10
导言
侵权法源远流长,在法律产生之初即有侵权法的存在。侵权法历经几千年演变,已经发生了很多重大变化。虽然侵权法一直在努力改变自己,但似乎已经难以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而陷入重重危机。它不但使侵权行为人叫苦不迭,更是难以抚慰处境凄惨的受害人。于是,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各种替代性赔偿机制接蹱而至,威胁着侵权法几千年不移的统治地位。
责任保险制度发轫于19世纪初。从最初的受压制状态发展到今天,责任保险已经成为世界上多数国家经济链条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责任保险的出现给包括侵权法在内的诸多法律制度都带来了崭新的局面。当然,受影响最深的莫过于侵权法,以至于不考虑责任保险的因素就不可能正确理解现代侵权法的实际运作状况。责任保险对侵权法究竟造成了哪些影响?它是否在增强侵权法赔偿功能的同时削弱了侵权法遏制事故发生的功能?西方学者所惊呼的侵权法危机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否与责任保险有关?英美所经历的责任保险市场的危机又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是否与侵权法有关?这些都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国外的学者已经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在许多过关侵权法的教材和专著中,辟出专门的章节描述责任保险对于侵权法的影响。在论述侵权法前景的时候,更是少不了要论及责任保险。相比之下,国内学者对于前述诸问题虽有所涉及,但均不太深入和全面,而且对于责任保险的运行机理多有误解,因而有必要将其辨明。
由于我国责任保险制度起步较晚,而且颇不发达,对于侵权法的影响还不太明显,基础资料也非常缺乏,因此,本文主要围绕英美——尤其是美国——的责任保险状况和侵权法状况进行论述。本文试图运用历史、比较、经济分析等方法来剖析责任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揭示责任保险制度对侵权法律制度的影响,探讨责任保险与侵权法危机的关系及责任保险危机与侵权法改革的关系,进而指出这两种危机对我国侵权法发展和责任保险发展所可能具有的启示。
第一章 责任保险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责任保险的概念
根据我国《保险法》第50条第2款的规定,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根据这种保险合同,投保人按照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在被保险人发生承保范围内的损害赔偿责任时,由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承担给付保险赔偿金的义务。
对于责任保险的概念,有以下两点需要说明:
第一,保险人可以承保哪些责任?仅仅是侵权责任[①]还是兼而包括违约责任?我国保险法并没有明确说明,学者中对此也存在争论。[②]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之间界限的模糊与交叉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这样的争论意义不大。尽管责任保险可能因为业务的扩展而涉及违约责任,但它在发轫之初以及随后的发展过程中,完全仰赖侵权责任的鼻息,乃至到现在仍然难改旧貌,这是不争的事实。当前通行的看法仍然是将违约责任排除在责任保险的标的之外,即使同一情况可能导致侵权责任的发生。[③]因此,本文中责任保险仅指对侵权责任的保险,而不涉及对违约责任的保险。
第二,被保险人的过错是否以过失为限?根据保险法的一般原理,保险承保的危险应当是非因故意而偶然发生的危险,若危险之发生系出于当事人的故意,则并非为保险中所称的危险。[④]虽然有立法例规定保险人应当承保被保险人故意致人损害所应负的责任,但这种规定乃出于为受害人提供充分补偿的政策,只存在于某些强制责任险的场合,不足为训。而且保险人在赔偿之后还可以向被保险人追偿,完全丧失了保险的本意。[⑤]鉴于此,本文所讨论者仅以侵权法中的非故意侵权即意外事故[⑥]为限。不过这种以“过失为限”并不仅仅指过失责任,还包括无过失责任。那种认为“责任保险只限于无过失责任领域”而且“以特殊侵权责任的成立为条件”的观点[⑦]完全无视责任保险的实际状况,是不足取的。[⑧]比如专家责任险所承保的专家责任,就属于过失责任的范畴,而不能划归无过失责任。[⑨]
第二节 责任保险的发展进程
作为附着于侵权责任之上的制度,在侵权责任主要涉及人被马踢伤的年代,责任保险不可能有用武之地,而只可能在侵权责任兴盛之后方能产生。厘定保险费率所依赖的大数法则客观上要求可承保的危险[⑩]广泛大量地存在,这样也符合处理危险的规模经济。我国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替代《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后,便有许多专家预言:随着医疗事故责任的扩大,医疗责任保险市场将打破坚冰,迎来春天。[11]由此可见责任保险对于侵权责任的依赖性。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广泛应用引发了大量的意外事故,侵权责任开始兴盛,责任保险也就随之发展起来。依照台湾学者袁宗蔚所述,“责任保险,自19世纪前半期拿破仑法典中有赔偿责任之规定后,法国首先举办,其后德国继起仿效,英国于1857年有责任保险之创立,美国则于1887年以后,责任保险始见成长。”[12]其他学者也有大致相同的表述,比如Parsons认为责任保险发端于19世纪初期或者稍早一点。[13]当然,大概源自于侵权法的遗传,[14]责任保险并不是一个统一严密的体系,而是由各种形式的责任保险汇聚而成。英国最先开展的责任保险形式是公众责任险(英国称其为Public Liability Insurance,美国等其他英语国家则称其为General Liability Insurance),接下来是雇主责任险(Employers‘ Liability Insurance)。[15]美国第一张责任保险保单是雇主责任险保单,签发于1886年。[16]到19世纪末,几乎所有与工业社会有关的责任保险形式都已经发展出来。[17]由此可见,责任保险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就已经产生并很快臻于完备,紧跟侵权责任发展的步伐。这充分显示出商人对商机的及时透彻把握并能够创造性地将其付诸实施。
自此以后,责任保险作为一种普遍的实践,深深地镶嵌在这个充满了危险的世俗世界中,成为保险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成为各国经济链条必不可少的一环。在美国,一个医生不能取得医疗责任保险保障就意味着其职业生涯的终结。英国的某些职业协会,如律师、地产经纪人、保险人等协会,要求所有的会员必须投保相应形式的专家责任险,否则不能成为会员执业。[18]许多国家对雇主责任险和机动车责任险实行强制形式,不投保责任险就不能合法地从事相应的活动。我国新通过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7条也规定了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
第三节 责任保险的正当性问题
责任保险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其产生之初,并没有立即获得法律上的正当性。1844年,法国一商事法院以责任保险违背公序良俗、助长行为人不注意为由将其判决为无效。但第二年巴黎上诉法院却判决有效,从而确认了责任保险的合法性。[19]在美国,人们认为责任保险解脱了侵权行为人本来应当负担的侵权责任,降低了社会对侵权行为人的道德谴责程度,有违侵权法公平目标和遏制事故发生目标的实现,因而违背了社会公共政策,责任保险合同的效力问题也受到法院拷问。[20]有关这个问题的争论一直到1909年密苏里州最高法院在Breeden V. Frankford Marine Plate Accident Glass Insurance Company一案中做出“过失责任保险合同在法律上并无不当”的裁决才算告一段落。[21]
责任保险发展到今天,其合法性已为各国保险法所承认:责任保险合同中投保人对于保险标的(民事赔偿责任)具有合法的保险利益——消极的期待利益,投保人凭借此种保险措施对于因偶然事故发生所蒙受的金钱损失或不利益获得赔偿。[22]公众对其合理性已经视为理所当然,[23]甚至“被当作衡量一个国家保险业发达与否的尺度”。[24]我国政府有关部门也积极扶持责任保险业务的扩展,将其作为进行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25]但是,另一方面,对责任保险的抨击之声一百多年来不绝于耳,最多的批评当然来自于侵权法学界。我国也有一些学者指责责任保险改变了侵权法的游戏格局,有碍侵权法基本目标的实现,甚至将其视为侵权法危机的元凶。[26]
毋庸置疑,责任保险的出现给侵权法带来了崭新的局面,产生了诸多重大影响,[27]以至于不考虑责任保险的因素就不可能正确理解现代侵权法的实际运作状况。[28]但这种影响到底有哪些?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或者兼而有之?是否会阻碍侵权法发挥功能?这正是本文下一部分将要探讨的问题。
小 结
责任保险制度问世时间虽然不长,但其发展势头却非常猛烈。从最开始被否定发展成为保险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责任保险日益成为处理意外事故所致侵权责任的重要机制。与此同时,责任保险一直面临着来自侵权法学界的诘难,怀疑其会破坏学者们精心设计的侵权法机制的正常运行。
第二章 责任保险对于侵权法的影响
第一节 保险本身具有的特征
保险产生于社会应付风险的需要,以汇聚风险、抑制风险、分散风险为特征。为获取这些功能社会不得不支付相当的代价,即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这是内在于保险制度的缺陷。
一、保险的功能
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面临许多结果不确定的情形,这些结果不确定的状态就是风险。保险所关注的只是其中的纯粹风险部分。纯粹风险,即危险,是指只会产生损失而不会导致收益的风险。[29]应对危险的策略也是多种多样,总体上可以分为控制型危险对策和财务型危险对策。前一种对策是指通过采取技术性措施防止和减轻危险所造成的损失。后一种对策是指通过事先的财务计划筹措资金,以便对已发生的危险事故造成的损失进行补偿。保险属于后一种。当然保险合同中也可以约定被保险人应当采取控制危险的技术措施或者保险人有权对被保险人的活动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从而将两种对策结合起来运用。这也是保险合同在实践中常见的做法。
根据风险管理理论,当损失是独立的(不相关的)时候,汇聚风险的安排可以抑制风险。[30]众多具有相同风险水平的人一起参加保险时,由于所有的人同时发生事故的概率总是低于其中一人发生事故的概率,所以事故的实际成本更接近于事故的预期成本,也即减小了事故发生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了每个人所面临的风险。[31]这其实也是大数法则的另外一种表述。由此可见,虽然保险本身并没有减少意外事故实际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但这种汇聚风险的安排的确减少了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正是由于保险具有抑制风险的功能,保险才成为社会的内在需求。这种需求不是保险公司制造出来的,保险公司如同一般的企业一样,都是出于节约交易成本的需要而产生的。[32]
二、保险的缺陷
由于信息不对称,即某些参与人拥有信息而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信息,保险市场面临着两个重大缺陷:订立保险合同前的逆向选择问题和订立保险合同后的道德风险问题。保险法中的许多原则和制度都是围绕如何解决这两类问题而设计的。它们能否得以妥善解决,事关保险业的命运,也会对侵权法产生相应的影响。
逆向选择是指交易双方拥有的信息不对称,拥有信息不真实或信息较少的一方(不知情者)会倾向于做出错误的选择。在保险市场上,如果双方都是理性人,则投保人总是比保险人更清楚自己面临的危险类型及程度。如果保险人不能对不同危险程度的投保人进行区分,一律按照平均风险收取同样的保费,就会导致低风险的投保人不购买或少购买保险,而高风险的投保人则倾向于多购买保险。最终的结果是实际发生的风险要高于保险人预期的风险,保险人将因此而遭受损失,最终也会损害被保险人整体的利益。显然,逆向选择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于充分揭示投保人的信息,消除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使得保险人尽可能将具有不同危险程度的投保人区别开来并分别收取保费。保险法中的最大诚信原则要求投保人如实揭示与承保危险相关的信息,即基于此理。但是,信息传递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过度的信息传递并不能带来预期的收益,因此,信息不对称是难免的,逆向选择也是无法彻底消除的。
与逆向选择发生在交易前相反,道德风险发生在交易之后。道德风险是指投保人和保险人双方签订保险合同后,其行为发生变化的倾向,后果是导致交易对方收益减少。不论是投保人还是保险人都存在道德风险问题。[33]在被保险人方面,被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之后,由于其财产已经受到充分保障,理性的被保险人就会倾向于不再像订立保险合同以前那样采取充分的预防措施,也不会在损失现实发生后积极采取施救措施以减少损失额,因为他的任何努力都不会为他带来利益,而他的不努力也不会为他带来任何不利益。甚至在极端情况下,被保险人会故意制造保险事故,以谋求保险赔偿。保险法中的保险利益原则即是出于防范道德风险的考虑而设定的。被保险人的道德风险问题固然可以通过对其加强监督而缓解,但是监督所带来的成本也使道德风险总是维持在一定水平之上而不可能完全消除。
第二节 责任保险的引入加重了道德风险
第一人保险承保的是意外事故所造成的被保险人自身的损失,而责任保险所承保的则是被保险人由于对他人造成损害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在责任保险领域,原本在第一人保险中不存在的一些道德风险展现出来,导致责任保险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34]
这种情况或许可以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1)在第一人保险中,发生意外事故造成损失后,损失的赔付主要依赖保险合同确定,赔偿范围和标准在合同中已有约定,即便对于那些在侵权法中难以度量的肢体残损或人身伤亡,依据保险合同处理也比较容易。在责任保险中被保险人无法在事前与第三人就可能造成的损害达成赔偿协议,而事后协商往往成本高昂。(2)第一人保险所关注的是意外事故对某一主体可能造成的损失,保险人只负担一个主体的损失,而责任保险所关注的是被保险人的行为对无数主体可能造成的损失,也即要负担无数主体的损失。(3)就个人投保人而言,第一人保险更多受到自保因素的制约,一般人都不愿承受人身伤害给自己带来的巨大痛楚;责任保险中,自保因素只在汽车责任保险中有明显体现,在其他领域,被保险人往往没有受到伤害之虞。(4)第一人保险涉及两方当事人,索赔者和被保险人是同一个人,而责任保险涉及三方当事人,索赔者与被保险人是两个不同的主体。每一方当事人都要展示自身的存在,都会带来自己所特有的道德风险。(5)在侵权法日渐关注对受害人进行充分补偿的趋势中,责任保险可能引发立法者和司法者的道德风险——扩大侵权责任的范围,而第一人保险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人们常说的道德风险一般是指存在于被保险人之上的道德风险,对其他参与方则很少顾及。[35]尽管被保险人面临的道德风险最为严重,但不可否认,责任保险或多或少也诱使其他参与者改变行为,使得道德风险在不同参与者身上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如受害人、保险人以及立法者和司法者等。下面具体描述这四种道德风险:
一、被保险人的道德风险
被保险人的道德风险备受保险实务界和理论界关注,也是传统意义上的道德风险。被保险人的道德风险是指被保险人一旦获得了责任保险的保障,便会以一种对社会整体不利的方式行事,变得不谨慎起来,疏于防范事故的发生。这种形式道德风险的存在使得早期的学者质疑责任保险的合法性,并试图以公共政策为由阻止责任保险的发展。[36]
二、受害人的道德风险
责任保险对于受害人的行为也会产生影响。受害人会倾向于锁定那些投保了责任险的侵权人,其索赔的数额也会受到保险金额的影响。如果这些侵权人没有责任险保障,他们或许根本就不会提起任何诉讼。受害人也可能同被保险人勾结以骗取保险金,或者提起无理之诉,希望保险人会为了避免抗辩费用而予以赔付。
三、立法者/司法者的道德风险
鉴于责任保险的存在,立法机关在法律的制定、修改上会倾向于扩张责任,而法院在具体案件的处理中往往会借保险人的钱袋表现自己的慷慨,更愿意在原本没有责任的地方发掘出责任,更愿意使轻微的责任变得严重起来。
四、保险人的道德风险
保险人方面的道德风险往往见之于“长尾”(long-tail)责任保险合同中。保险人要在承保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会面临被保险人的索赔请求。未来的风险难以逆料,眼前的利益却唾手可得,于是保险人会倾向于淡化眼前危险的严重程度,以收取较低的具有竞争力的保费。等到几十年后危险全面转化为现实的时候,保险人或许早就破产倒闭了。
立法者、司法者和保险人的道德风险并不会增加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受害人的道德风险如果排除与被保险人勾结以谋取保险金的情形,[37]也不会对事故本身产生多大影响。保险人的道德风险(偿付能力问题)更多要靠保险监管来解决,何况保险人的存在,对于受害人而言,无论如何都不会成为一件坏事。因此,保险人的道德风险不会对侵权法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对其不予探讨。但是,受害人的道德风险会导致其诉讼热情高涨,影响到侵权人实际承受责任的轻重,立法者/司法者的道德风险则会促使侵权法向扩大责任的方向演变。因此,有必要将这两类参与者的道德风险纳入考察范围。
第三节 侵权法的运行机理
从经济分析的角度来观察,在发生侵权行为的场合,行为人和受害人不可能在事前通过合同来安排双方的权利义务。侵权损害的发生意味着行为人将成本外部化了。[38]侵权法通过要求侵权行为人对受害人进行赔偿来内部化成本。如果使行为人内部化由其行为所带来的全部成本,就会刺激他们在一个有效的水平上为安全性进行投资。侵权法的经济学本质是以侵权责任将由高昂的交易谈判成本所导的外部效应内部化,[39]从而实现将意外事故社会成本最小化的目的。[40]
如果受害人没有从侵权行为人那里获得完全赔偿,侵权人就没有将其行为所带来的所有成本内部化,从而出现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异,行为人将从事过多的行为或者采取过少的预防措施,导致超过社会最优水平的过多的意外事故。因此,这里所考虑的一方面是完全充分赔偿,赔偿数额不足不能使侵权行为人内化全部成本,另一方面还要求必须从侵权行为人那里获得赔偿,从其他来源获得赔偿同样无法对侵权行为人的预防动机和行为水平产生影响。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经济分析学派立基于遏制功能,把侵权法主要当作一种预防事故发生的手段。[41]对受害人进行充分赔偿并不是侵权法的目的性功能,而只是工具性功能,赔偿功能最终是为遏制功能服务的。换句话说,如果有其他机制(比如行政处罚)能有效地把侵权行为人制造的外部成本内部化,则完全可以不顾受害人能否得到赔偿。之所以使受害人有权利主张赔偿,是因为只有如此安排受害人才有最大的激励提起诉讼,从而遏制事故过度发生。正如下文在论及侵权法的功能时所述,民法学家把侵权法的目的性功能定位于赔偿功能,遏制功能只是附带产生的功能。因此,法律经济分析学家与法学家(尤其是民法学家)对侵权法的定位是存在差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