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劳动教育内容范文

时间:2023-07-03 17:56: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生劳动教育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生劳动教育内容

篇1

关键词:高中;心理健康教学;教学特色;育人功效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心理健康课程已逐步纳入高中学校课程之中。这是每一位心理健康教育老师需要着力研究的课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树立心理健康老师的良好形象

对于刚进校的高中生来说,他们对心理健康这门课感到既陌生又好奇,因而对心理健康老师也存在着良好的心理期待。教师的良好形象,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对这门课的兴趣及学习的投入程度。同时,教师的良好形象还会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心理健康老师应特别注意自己良好形象的外塑。

首先,要给学生以好的初始印象,满足他们的心理期待,让他们一开始就喜欢上心理健康老师,从而引起他们对心理健康这门课的兴趣。

其次,要不断保持这种初始形象,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在学生心目中始终保持一个好的形象,让学生从心底敬佩自己的心理老师,并以心理健康老师作为自己以后在教学和为人处世上的表率。这就要求心理健康老师在从教过程中,在为人、为学、为师几方面都要努力完善自己。在为人方面,要热情、大方、友善。在为学方面,要不断钻研本科专业知识,能针对学生提出的一些心理现象以及他们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解答。同时还要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使自己讲课的内容更加丰富、生动,让学生觉得心理健康老师确实与众不同。在为师方面要爱本职工作、爱学生、理解学生,让学生觉得心理健康的老师是自己的良师益友,是自己的知心人,从而使师生间在情感上取得沟通。

二、体现心理健康学科的教学特色

心理健康的知识内容不同于其他学科,其教学也应具有自己的特色,要充分发挥其学科优势。

(一)课堂气氛要民主、和谐、融洽。教师的教态要亲切自然,语言要风趣、幽默,使学生感到轻松愉悦,并多采用一些体态语言以增强表达效果。通过课堂演示,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也可多做些试验,让大家积极参与。而对于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可让学生自由讨论,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并可活跃课堂气氛。尽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开动脑筋,不断获取新知,愉悦心情。

(二)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一是要联系高中生的思想实际。特别是对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学习、生活情况与初中相比有较大的不同,他们一下子较难适应。同时,有不少高中生认为当前就业有困难,对于考大学感到困惑。对此,可适时与他们交流、谈心,使他们能更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二是要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发生着变化。同时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很快。要不断向学生传播新消息,引导他们不断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提高市场经济意识,

(三)教学方法、方式要灵活多样。在讲授时语言要风趣幽默,可适当地采用体态语言,尽可能的启发他们的思维,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根据教学需要,还可进行课堂演示或实验。比如,在讲“知觉特性”的时候,不时给同学们出示一些图片、卡片,使他们对知觉的特性理解更深刻。在讲“短时记忆转为长时记忆的条件”时,可让学生当场做实验,使他们明白短时记忆转为长时记忆的条件是:“即时复述”。对与高中生自身发展关系比较密切或就他们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可让他们展开讨论。

三、进行渗透教育,提高心理健康课的育人功效

心理健康这门课的教学主要是为了引导高中生如何健康地学习、生活,其担负着智育的任务。我们还可以寓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于心理健康教学之中,从而提高心理健康课的育人功效。

(一)寓德育于心理健康教学之中。这就需要心理健康老师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真正为人师表,给高中生做出好的榜样。并严格要求学生,使他们走进大学校园及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也能很好为人处事。可以说,在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之中无处不渗透着德育的内容。

(二)寓体育于心理健康教学之中。可让高中生对“健康”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中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培养他们体育锻炼的意识。让高中生了解和掌握一些有关的体育心理,更会促进他们运动技能、技巧的发展,在体育运动中取得好的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而心理的健康又会直接影响到身体的健康,健康的心理对身体的积极影响,更是体育运动所不能替代的。

篇2

德育教育中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与互动高中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据调查,我国很多高中学校的班主任和学生之间除了正常的课本知识交流以外,很少再有课外的交流与互动,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地位界限分明,学生一看到老师,内心就会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而大多数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采用的是”命令式“的方式,学生只能是被动的接受,内心的思想动态却是班主任所不能察觉到的,这样德育工作的开展就不能抓住学生的心理,不能对症下药,效果也就微乎其微,因此,加强师生的交流互动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关键所在。德育教育内容过于单调传统的德育教育内容表现为争做四有新人,随着时代的发展,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内容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教育学生除了要有“有理想,有文化”以外,还要具有集体主义观念,劳动观念,自觉遵守纪律观念,责任观念等,只有这样紧跟时展步伐,不断完善德育教育的内容,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才会落到实处,学生的全面发展才会得到保障。

二、改善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举措的探讨

1、树立正确的德育教育理念在高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应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完善德育教育的内容,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德育教育理念,高中班主任应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制定相应的德育教育工作方案,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可靠保障。

2、制订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集体的管理,人性化的管理规章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在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中,通过制订人性化的班级规章制度来引导学生的言行,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在管理制度的制订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这一主体因素,要遵循“人无完人”“知错能改就是好学生”的原则,从人性化角度来拟定班级管理制度。以班级量化考核为例,在扣分后,可制订出相应的辅助措施,如某学生逃学后被扣分,可通过对该学生一周内的表现进行处理,当该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再没有出现类似错误,则可放弃追究,也可通过其他好人好事来抵消其逃学的“过错”。如此,学生会犯错,也有改正的机会,积极性会增强。

3、加快“后进生”的转化每个班级都会有一些数量的“后进生”,但是无论任何原因形成的“后进生”在一定程度上都会阻碍德育教育的开展,这就要求我们的班主任开展工作的侧重点转移到“后进生”上面来,首先就要适量增加“后进生”学习的时间,可以在先进生和后进生之间设置帮扶小组,在班级里营造一种“你争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加强同学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其次班主任要作为他们的倾诉对象,要时刻倾听他们的心声,在情感方面拉近与后进生之间的距离,要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对后进生多鼓励,多赞美,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自己的努力得到肯定后,学习的主动性就会提高,学习成绩的提升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4、班主任应树立自身责任感责任感作为新时期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不容忽视,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灵魂人物,学生前进道路上的领航者,首先要树立自身的责任感,具备强烈的责任心与责任感是现代班主任所具备的必要条件,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国家,学校,学生负责,在德育教育方面,可以组织学生多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牢固树立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以后做一个有责任的,有担当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5、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劳动教育也是德育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内容,劳动可以增强人的体魄,“劳动最光荣”的理念已经深入广大中国人民心中,而学生们的主要时间是用来学习,劳动的观念相对淡薄,不能有了成绩,丢了身体,首先班主任可以在学校日常的劳动活动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学生做表率,然后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劳动竞技,努力营造火热的劳动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劳动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的劳动观念就会逐步增强,身体素质也会提高。

6、转变教师角色,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在高中德育教育的工作中,班主任处于怎样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形象,还是让学生容易接近的“大哥哥,大姐姐”,实践证明,班主任的后者角色才是开展德育工作的有力保障,班主任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关心学生,通过各种活动的举办拉近自己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体会到彼此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以此为基础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这样班主任可以成为学生最信任的“朋友”,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总结

篇3

一、目前的德育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1.德育内容过于陈旧

德育内容是指用来形成学生品德的社会思想的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的综合,其内容涵盖了各个方面,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等。所以,德育内容非常广泛,给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使其在德育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在进行理想教育时,过分关注学生大学理想的教育,将考大学作为其唯一的理想,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而且高中生正处于青年期,喜欢张扬个性,独立意识较强,教师这种德育方法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在进行爱国教育时,讲解的都是一些老套的爱国故事,观看一些已经过时的影片,使学生缺乏兴趣,对教师的话总是表面应付,实际完全没有听进去。这些都会使德育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达不到预期的德育目标。

2.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较低

教师在德育工作中起着引导的作用,对德育工作能否有效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高中教学中,德育工作一般由班主任承担,这就会导致一些问题的产生,比如说:班主任日常工作较多,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文化课的教授和处理班务上,分配给德育工作的时间较少,有的时候一个月才开展一次德育工作,由于相隔时间较长,使得德育工作对学生的教育意义难以得到增强。而且,大部分高中班主任所学的专业都是英语、数学或者语文,并非专业的德育人员,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大都是以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看法为准,专业性不强,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无法给予有效的解决,甚至还会给学生造成误区,无法让学生做到真正的理解。

3. 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

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影响德育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在目前的德育教育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却没有得到真正的实现。有的班主任认为学生就应该听从其所给的建议,不应该反驳,觉得自己所做的都是为学生好,这就使学生由德育工作的主体转为德育的受体,只能被动地去接受,并不能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这不仅无法达到德育的教育效果,严重的还会导致师生之间产生矛盾,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德育工作的发展,也给学生的心理留下了阴影。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途径

1.选择能够达到新课改要求的德育内容

新课改的要求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所以,高中班主任在德育内容的选择上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选择一些时代性较强的、有文化内涵的、能够起到强烈教育意义的,而且能使学生感兴趣的德育内容,这样才能使德育工作发挥其自身价值,才能使其得到有效的发展。另外,理论上的教育远远没有实践中的教育效果好,高中班主任可以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或者开设第二课堂,使学生成为德育过程中的工作主体,使学生的道德修养在耳濡目染、亲身体会中获得提高,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加强班主任的德育培训

就班主任而言,在不影响日常工作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德育的次数,在注重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心理的发展,对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疏导,这样才能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四有”人才;就学校而言,要加强对班主任德育知识方面的培训,比如说:可以开展学术交流会,让班主任之间相互交流经验,并借鉴一些优秀班主任的德育成果,丰富自身的德育理论;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派遣班主任出国进修,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使班主任能够对学生进行科学、专业的指导,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3.班主任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前,要明确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的性格特点,还要选择合适的时机,运用恰当的方法来进行德育教育。在教育过程中,要以平等的身份,真诚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从而做到“对症下药”。在此过程中也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说对一些比较内向敏感的学生,语气尽量委婉,做到循循善诱;对于性格开朗、心理承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采用“开门见山”的形式,直接切入主题。教师所要格外注意的是要把握说话的分寸,既要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要树立一定的威信,这样才能使德育的教育效果得到充分发挥。

篇4

关键词:德育教育 生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8

目前,高中阶段教育的主要对象为90后青少年,他们自我意识较强、崇尚个性,是富有创造性的一代。现代通讯技术发达,通过网络和其他媒体他们与社会的接触面不断增大,已初步形成了独自的思想和认识体系,正在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但由于心理发育不够成熟,对事物认识不够全面,更容易受负面因素的干扰。有人说,“对于社会来说,学校就像工厂,学生就像产品:学习成绩不好是次品,身体素质不好是废品,道德品质不好是危险品。” 此话不无道理。可见,高中阶段德育工作对于引导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性。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目的及时代与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高中阶段德育内容主要包括1.爱国主义教育2.理想教育3.集体主义及劳动教育 4.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自觉纪律教育 、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 5.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其中人生观教育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当前高中教育的重点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教学目标直指高考“升学率、上线率”。在此背景下德育教育往往流于形式而成为“镜中花,水中月”。因此,我认为德育教育的关键在于如何将德育工作渗透到日常教学中才是落实德育教育的关键所在,即注重一种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有目的的开展德育工作。潜移默化、日积月累,最终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为此,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把握高考新动态

高中教学的主要为知识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为高考服务,这是普遍高中现阶段的核心工作,也是由我国的教育评价体系所决定的。只有充分把握了高考新动向,才能将德育教育充分开展,否者将会沦为教条主义。近五年高考大纲比较,代谢、调节、遗传为知识考查主干线,能力考查逐年增加,考查灵活运用知识解答实际生活问题的题目增多,实验与探究的比值增大、题目灵活、能力要求提高。选修主要考查与必修交叉的知识点,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由此A测,新课程高考重要知识点仍为代谢、遗传、稳态等;试题体现人文关怀,即以生活问题为背景考查考生的能力;对考生获取信息、资料分析与解决问题、理解、实验探究等能力要求会进一步提高,这给我们德育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二、我们要充分了解教材特色

新课改后教材内容更强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团结协作精神。新教材以模块形式呈现划分为必修三大模块和选修两个模块,内容体现了基础性、时代性、人文性等特点;呈现具有系统性、逻辑性。新教材单元划分变小,相对某一个问题展现更集中,独立性更强。其中探究、调查、资料收集分析和讨论等内容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就高,而且在这些环节中渗入德育教育也可以很灵活鲜明,不至于显得枯燥。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插入德育教育。

三、课堂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

根据教学内容,寻找合适的插入点是开展德育教育的关键。为此,需要教师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把一些生物科学和技术问题放在社会背景下去启发学生思考,学会运用知识解释问题,提高实验探究能力。教学中,教师应具备以下思路:

1、变革教学思路教学过程体现课程理念

课程的基本理念有以下四点:(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2)面向全体学生;(3)倡导探究性学习;(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要紧紧围绕以上基本理念,充分利用人文资源,调动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生命科学的愿望。例如:细胞生活的环境,如果以问题“淋巴结为什么会肿大”引入,学生对本节的兴趣会更浓厚;或组织学生活动,例:蛋白质合成,可选一排同学手拉手,表示一个多肽,这样既面向全体,又培养了协作精神。

2、教学过程落实新课标

课程目标三维度:(1)知识――指获得生物科学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发展方向和成就,了解生物科学在生产生活、科学技术方面的应用。(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养成求实、创新、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3)能力――能正确使用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等技能;逐步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由以上目标,本人认为应将学生作为主体,重视学生已有经验,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才能使学生能力得到提高;教学设计中应有分层教学的意识,进行个性化教学,认同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3、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高中生物教材内容中可渗透德育教育的章节较多,在次我以选修三这一模块为例探索德育教育的实施过程。

案例1:必修3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第一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中,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分组收集图片和材料,并在课堂上展示同时进行讨论。在次过程中关注我国生物资源、人口、环境、科技发展水平;关心家乡建设;进而认同我国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

案例2:必修3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在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中,通过促胰液素的发现探究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在第4节免疫调节的学习中,通过免疫缺陷病――艾滋病及免疫相关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珍爱生命,认同生活方式与健康关系。同时,通过课本中“科学技术社会”内容的阅读,可以引导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互动乐于参与相关社会事务同时形成科技与职业意识,从而逐步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案例3:选修3第四专题: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在第2节“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中,安排学生就克隆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以及试管婴儿所涉及的伦理与道德展开辩论。通过这种辩论,使得学生能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同时使得学生的价值观能在本国的道德规则和法律、法规中得到体现。

总之,德育是一种灵魂的塑造,不是一处而就的事情,工作的成效也非立竿见影,这项工作的开展需要我们广大同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携手共进,让我们一起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助一臂之力吧!

参考文献:

[1]张静敏.当代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J]

[2]许继红.王宝兰.广义教育.狭义教育.教学[J]

篇5

《教育哲学通论》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黄济先生的一本著作,黄济先生认为“通论”有“古今贯通、中西融合”的意思。这本书充满哲学理论和教育思想,对没有扎实的学科理论基础的人来说,着实耐小卜性子对书进行细读。但静卜心慢慢细读起来会小禁被作者的思想深深折服,会让我们对教育哲学有一些认识。

《教育哲学通论》框架结构很有逻辑性,一共分三编。第一编一共写了七章,从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发展的历程讲起,从天道观与人性论出发,寻找渊源,就历史观与社会、伦理观与道德论、知识观与教学论、审美观与美育思想等方而有关教育哲学思想问题,做了比较系统的探索。最后还就对待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应持的科学态度做了说明,主要体现了古为今用。第二编共写了六章,按照“洋为中用”的原则,对现代西方教育哲学主要流派进行了介绍和评析,从其思想渊源谈起,就影响教育实际较大的进步主义与改造主义、要素主义与永恒主义做了对比分析。又对存在主义和分析哲学进行了分析,在这两者分析中,企图对当前影响教育思想较大的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思潮做些分析和评价。第二编最后写关于西方,主要写划清西方与的思想界限,再则也为及其教育思想而临的新问题提供一些思考和启示。第三编一共是九章,属于教育哲学中的基本问题。主要写了关于教育哲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对中外教育哲学这一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历程及其流派作了比较详细的整理和说明,为教育哲学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了详细的观点和资料。接着就教育的本质、教育价值、教育目的、知识论与教学、道德论与道德教育、美学与美育、宗教与教育和教育哲学的研究及其未来分章做了比较系统的分析论述,并力求容纳前两编提供的资料和理论,联系实际,阐明问题最后在《教育哲学研究及其未来》一章中,提出教育哲学研究的指导思想是以为指导,实行古今中外法,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二、CC教育哲学通论》中的美育思想

整本书内容很多,完全吸收消化比较困难,但读了其中关于美育的相关内容,结合自己接受过的教育,能让人深受启发。书中讲到中国的美学和美育,有独特的范畴,几千年来它指导中国文学艺术和审美教育的发展,形成了中国,甚至可以说是东方文化独具的特点。而当代,美育己成为当务之急。从积极意义上说,它可以促进人的和谐、全而发展,塑造一个完美的人生;从消极意义上来说,美育是为了解决物质文明发展的小平衡。“美育”即审美教育,顾名思义,它是美学和教育学的结合物,也就是说,应当根据美学的理论和教育学的理论建设美育。黄济先生讲到美育是社会主义教育小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

美育是时代的需要,社会主义社会比过去更需要美育。因为生活的多样化,知识、信息的广泛性,小但对美育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且为实施美育提供了广泛的可能。美己经渗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衣着打扮到仪表风度,从兴趣爱好到道德规范,从文体活动到艺术创作,无处小在。在国外影响日益加强的今天,使青年一代建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分清好坏与美丑,也是当代美育的重要任务。美育在提高人们认识,扩大人们的视野,深入人们的生活,了解生活,在人们的崇高理想、科学信念形成上的作用,并小比科学差。美育在弥补人的空虚,解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平衡发展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教育哲学通论》中美育思想的启示

读《教育哲学通论》,结合笔者学科教学(语文)的专业,书中讲到的美育也可以延伸到语文美育。语文美育是语文教育领域关于审美的教育,语文美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人的审美的发展,语文美育的教育要能使学生审美意识得到重建。语文教学包括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语文知识教学等,各个方而都可以对学生进行审美的教育。

在识字写字方而,语文教师在教学生识字的时候可以告诉学生汉字的演变历程及其中蕴含的美,汉字是表音、表意的文字,汉字的形态从象形逐渐抽象到现如今比较稳定的形态,可以向学生展现古代文字。写字教学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尤为重要,随着电脑的普及,学生的写字能力逐渐受到电脑的影响,俗话说“字如其人”,可见写字的重要性。通过写字,可以让学生了解汉字的结构美、形态美。汉字书写小简简单单是横、竖、点、撇、捺、钩、挑、折的组成,汉字有独有的结构美,书写也有技巧,注重穿插、避让、疏密等技巧,使汉字书写具有美感。教师教会学生正确使用毛笔、钢笔、会写楷书、行楷,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

在阅读教学方而,学生在研读语文教材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美学角度进行研读,语文教材入选的文章,肯定有其优秀出众的地方,具有语言美、思想美。但有时我们很难摸准作者写作的意图,这就要教师和学生发挥想象力,展现智慧美的光芒。学生小仅要阅读语文教材,教师也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和文学素养,学生通过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可以增加自己的见识和拓宽自己的眼界,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当然,阅读小仅仅只包含阅读书,也包含朗读,朗读的抑扬顿挫也具有美感,例如语音的停顿、重音、语气、节奏。同样的语句,理解小同,停顿小同,表达的意思情感就小同。在朗读时,受到一定思想情感的影响,朗读的人在语言的表达上有明显的快慢、抑扬、轻重,小同的朗读节奏有着小一样的美感。

在写作教学方而,写作能力是考查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一种方式,语文作文教学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可见作文写作的重要性。提到写作文,教师们尤其感到难教,学生感到难以卜笔,一写作文学生就像在挤牙膏,学生感觉没话可说、没话可写。在这样的情况卜,学生们写出的作文,问题很多,老师小满意,家长小满意,学生自己也觉得没有意义,学生从作文的学习中找小到成功的感觉,渐渐地产生了对写作文的仄倦感,特别害怕写作文,小知道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原因很多,学生没有从写作文中找到乐趣和没有写出美感。

学生要写具有创新性的作文,需要学生思维的突围,思维能开出最美的创作之花。例如,写 “水”,一般都会写水的可使用性的价值,从而想到水的宝贵,要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发展水利工程等等,学生应该打破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学生要学会从相关的事物去引发思考,这样可以找到更宽阔的思维空问,可以扩展写,联想写,“水主沉浮” 联想到“水与人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联想到“水与政权”, “溪水汇入大海”联想到“积少成多”,“滴水穿石”想到“持之以恒”等等,再如,“雪化之后是什么?”,“雪化之后变成水”、“雪化之后能滋润大地”、“雪化之后是水滴从屋檐滑落的瞬问”,“雪化之后是春天”等等。这样写小仅新颖而且产生美感,使人能产生审美的愉悦。学生们学业负担沉重,在学习中,渐渐远离了生活学生没时问去关心身边发生的事情,缺乏生活的基本体验,这就使学生在作文写作中没有什么话可以说,没有什么感情可以抒发,导致写出的文章空洞且虚假。例如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品味时尚》、《拒绝平庸》,题目就让考生无法着笔,“时尚”似乎离高中生生活很远。